固定装置论文

2024-07-29

固定装置论文(共8篇)

固定装置论文 篇1

现在国内配电线路中杆塔大部分采用的是混凝土电杆, 线路、设备标志牌的固定多采用不锈钢带。普通不锈钢带在安装中很不方便, 且安装后较凌乱, 关键是钢带留尾部分翘起不平, 工作人员上、下杆作业时经常会碰到, 容易伤害眼睛、脸部, 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线路在改建、扩建后, 在更换标志牌时, 只能采用破坏的方法, 易造成标志牌缺失、损坏。笔者现介绍一种新型的可重复使用的线路标志牌固定装置, 该固定装置消除了原固定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 使线路标志牌安装及更换均比较方便, 且可重复使用。

该新型固定装置仍使用不锈钢带制作, 在不锈钢带的首部设置一个固定钉, 并配备一个固定帽, 尾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固定钉与固定孔形成一个可拆卸连接。此外, 该固定装置还配有一个钢带扣, 钢带扣相对的两个面上可设置卡扣机构。

1 新型标志牌固定装置的参数及结构

新型标志牌固定装置的参数。不锈钢带的宽度为10 mm, 厚度为1 mm, 固定钉的高度为5 mm。由于电杆有10, 12和15 m等规格, 因此, 不锈钢带的长度设定为1 000 mm (用于10和12 m杆) 和1 250 mm (用于15m杆) 两种规格, 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杆。

新型标志牌固定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图1为新型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新型固定装置提供的钢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2 具体安装实施方式

在安装标志牌时, 可使用固定钉插入不锈钢带尾部的固定孔中, 无须使用螺丝或者扳手, 只需用固定帽压固, 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更加方便, 只需将固定帽拔下, 即可令固定钉与尾部固定孔相分离, 整个标志牌固定装置即可从电杆上拆下来, 并且还可再次回收利用, 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一次性不锈钢带安装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固定装置所附带钢带扣可在上述不锈钢带上滑动。这样, 当不锈钢带首尾部的固定钉和固定孔相连接后, 不锈钢带的留尾部分可插入钢带扣中, 从而可避免不锈钢带的留尾部分翘起不平, 避免在工作人员上、下杆作业时碰到工作人员, 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 钢带扣相对的两个面上还可设置卡扣机构, 卡扣机构可形成扣合。如在不锈钢带的首部也设置一个固定孔, 钢带扣即可通过卡扣机构同时扣住不锈钢带首部的固定孔与尾部的某一固定孔, 从而可进一步保证不锈钢带的留尾部分不翘起。当然, 不锈钢带尾部的固定孔个数至少为2个时, 才可使用具有卡扣机构的钢带扣。

固定装置论文 篇2

造一般要求

GB/T 8196-2003

国家标准局批准 2003-09-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4120:200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 14120:2002重新起草,由于我国法律要求和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资料性附录A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文本结构一致,但由于增加了附录A,因此国际标准中原有的两个附录的编号在本标准中依次改为附录B和附录C。

为了便于使用,对于ISO 14120:2002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删除ISO 14120:2002国际标准的前言,修改了ISO 14120 :2002的引言;

c)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以指导使用:

本标准代替GB 8196-1987《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和GB 8197-1987《防护屏安全要求》。

本标准与GB 8196-1987和GB 8197-198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扩大,不仅包含防护罩、防护屏,而且包括各类固定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由于结构不同,可以是壳、罩、屏、门、封闭式防护装置等(GB 8196-1987和GB 8197-1987的导语;本版的1);

——全部术语和定义均为新增内容,以使其与现有采用ISO标准的其他涉及机械安全的国家标准协调一致(GB 8196-1987的1和GB 8197-1987的1;本版的3);

——增加了风险评价方面内容(本版的4);

——设计制造要求方面增加了密封性、抗腐蚀、抗微生物、无毒、机器的观察、透明性、频闪影响、静电特性、热稳定性、可燃性、降低噪声与振动、防辐射等方面的要求(GB 8196-1987的2和GB 8197-1987的2:本版的5);

——增加了防护装置类型选择方面的规定(GB 8196-1987的2.4:本版的6);

——增加了防护装置的其他设计制造规定:攀登、保留紧固件、抗振、警告信号、颜色、美学等方面的要求(本版的7);

——增加了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要求(本版的8);

——增加了对防护装置使用信息方面的要求(本版的9)。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施化文、石俊伟、王亚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8196-1987;

——GB 8197-1987。

引言

GB 8196-1987和GB 8197-1987已发布实施十几年,由于国际上及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上述两项标准在技术上已经过时,例如:关于防护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分类方法不但与国际上不对应,而且与国内已发布实施的一些标准如GB/T 15706.1-1995缺乏一致性;一些主要的技术要求如安全距离、结构尺寸等与GB 12265.1、GB 12265.2和GB 12265.3不协调。为适应国内对提高机械设备安全防护性能以及减少伤亡事故、保证操作者的安全与健康、保进安全生产的需要,对这两项标准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本标准是对GB 8196-1987和GB 8197-1987的修订,修订后将两个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不仅可保持与国际上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同步,而且也使本标准与其他涉及机械安全的国家标准(已采用国际标准)保持协调一致。

由于本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在防护装置方面的发展及技术进步,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的机器设备也使其能符合国际上的技术要求,满足其要求可达到国际贸易及相关国际认证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国机械产品在安全防护方面的性能,促进国际贸易及交流。

本标准采用了最新的国际标准,保证了其与国内现有已采用ISO标准或EN标准的其他机械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的协调一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的一般原则。本标准可供机械的制造者、设计者、标准制定者、安全监督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机械的操作使用者和其他有关的人员使用。

作为机械安全的B-2类标准,本标准旨在为对各类特定的机器作出详细规定的C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帮助,并且在缺少合适的C类标准的情况下为这类机器提供指导。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用于保护人员免受机械性危险伤害的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本标准发布后制造的机器。

要注意使用防护装置以使非机械性危险减至最小。

本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本标准不适用于防护装置中致动联锁装置的那些部件。联锁装置由GB/T 18831规定。

本标准没有对有移动和提升物料能力的专用系统,如滚翻防护结构(ROPS)和坠落物防护结构(FOPS)提出要求。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26.1 机械安全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 IEC 204-1:1992)

GB 12265.1 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2 机械安全 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3 机械安全 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eqv ISO/TR 12100-1:1992)

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 基本概论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eqv ISO/TR 12100-2:1992)

GB/T 16856 机械安全 风险评价的原则

GB/T 18831-2002 机械安全 带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 设计和选择原则(ISO 14119,MOD)

ISO 14123-1 机械安全 减少由机器排放的危害物质引起的健康风险 第1部分:用于机器制造商的原则和规范

EN 292-2:1991/A1:1995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EN 1127-1爆炸性气体 爆炸的预防和防护 第1部分:基本概念和方法

EN 1672-2 食品加工机械 基本概念 第2部分:卫生学要求

注:其他信息由参考文献中给出。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其中部分术语和定义由GB/T 15706.1确立。

3.1 防护装置 guard

通过物体障碍方式专门用于提供防护的机器部分。根据其结构,防护装置可以是壳、罩、屏、门、封闭式防护装置等。

注1:防护装置的作用可以是:

——单独作用:只有当它关闭时才是有效的;

——与有或无防护锁定的联锁装置联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防护装置无论在任何位置都能保证防护作用(见3.5)。

注2:“关闭”对固定式防护装置来说是“保持在应有的位置”。

〔GB/T 15706.1-1995,3.22〕

3.2 固定式防护装置 fixed guard

按以下方式保持在应有位置(即关闭)的防护装置;

——永久固定(如焊接的等);

——或借助紧固件(螺钉、螺栓等)固定,不用工具不可能拆除或打开。

〔GB/T 15706.1-1995,3.22.1〕

3.2.1 封闭式防护装置 enclosing guard

防止从各个方向进入危险区的防护装置(见图1)。

图1 完全防止进入传动机械的封闭式防护装置示例

3.2.2 距离防护装置 distance guard

一种不完全封闭危险区的防护装置,但它能靠其尺寸的功能和其与危险区的距离防止或减少进入危险区,如周围栅栏或通道式防护装置(见图2和图3)。

图2 距离防护装置示例

图3 距离防护装置示例:在机器的进料或排料区提供保护的通道式防护装置

3.3 活动式防护装置 movable guard

一般通过机械方法(如铰链、滑道)与机器构架或邻近的固定元件相连接并且不用工具就可打开的防护装置。

〔GB/T 15706.1-1995,3.22.2〕

3.3.1 动力操作式防护装置 power operated guard

借助非人力或重力的动力源进行操作的活动式防护装置。

3.2.2 自关闭式防护装置 self closing guard

靠机器零件(如移动台)或工件或机器夹具部件操作的活动式防护装置,以便让工件(和夹具)通过,当工件一离开让其通过的开口,就自动恢复到(借助重力、弹簧、其他外部动力等)关闭位置(见图4)。

图4 自关闭式防护装置示例

3.3.3 可控防护装置 control guard

具有联锁装置(有或无防护锁定)的防护装置(见GB/T 15706.1-1995,3.23.1),由此:

——在防护装置关闭前,被其“抑制”的危险的机器功能不能执行;

——关闭防护装置,危险机器功能开始运行。

〔GB/T 15706.1-1995,3.22.6〕

注:可控防护装置的使用应符合一定的条件,见本标准的5.4.9。

3.4 可调式防护装置 adjustable guard

整个装置可调或带有可调部分的固定式或活动式防护装置。在特定操作期间调整件保持固定(见图5)。

〔GB/T 15706.1-1995,3.22.3〕

3.5 联锁防护装置 inter locking guard

与联锁装置(见GB/T 15706.1-1995,3.23.1和GB/T 18831)联用的防护装置,由此:

——在防护装置关闭前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不能执行;

——当危险机器功能在执行时,如果防护装置被打开,就给出停机指令;

——当防护装置关闭时,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可以执行,但防护装置关闭的自身不能启动它们的运行(见图

6、图7)。

〔GB/T 15706.1-1995,3.22.4〕

3.6 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 interlocking guard with guard locking

具有联锁装置(见GB/T 15706.1-1995,3.23.1、图8和GB/T 18831)和防护锁紧装置的防护装置,由此:

——在防护装置关闭和锁定前,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不能执行;

——防护装置在危险机器功能伤害风险通过前,一直保持关闭和锁定;

——当防护装置关闭和锁定时,被其“抑制”的危险机器功能可以执行,但防护装置关闭和锁定的自身不能启动它们的运行。

〔GB/T 15706.1-1995,3.22.5〕

3.7 防护装置的关闭状态 guard closed pos ition

防护装置执行其功能时处于关闭状态,设计这些功能是为了预防或减少进入危险区和(或)减少暴露于一些危险,如噪声、辐射等。

3.8 防护装置的打开 guard open

当防护装置不关闭时,它是打开的。

3.9 工具 tool

为进行紧固操作而设计的器具,如钥匙或扳手。临时性器具如硬币或尖锉不能被认为是工具。

3.10 工具的使用 use of a tool

工具要由被受权的人在已知和预定的情况下作为工作的安全系统的一部分使用。

3.11 进入频次 frequency of access

单位时间内要求的或可预见的进入防护区域的次数。

图5 摇臂钻床或台式钻床上的可调式防护装置示例

防护装置为伸缩式以快速调整工作表面,其它装为铰链结合以便接近主轴更换钻头。

图6 铰链型联锁防护装置示例;当关闭时,危险区被封闭

图7 滑动型联锁防护装置示例

图8 使用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和固定式防护装置的钻床安全防护示例

a 联锁防护装置在打开状态;

b 防护装置的锁定装置示例。风险评价

在为特定的机器选择和设计合适的防护装置类型时,对存在于该类机器的各种危险带来的风险以及可预见的人员所承受风险类型(见GB/T 15706.1-1995第6章和GB/T 16856)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5.1 机器方面

5.1.1 通则

在设计和应用防护装置时,应适当考虑在机器整个预期寿命期间的运行和可预见的机器环境方面的因素。对这些方面的考虑不当可能导致不安全或机器不能运行,以致人为的使防护装置失效,从而使人员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中。

5.1.2 危险区的进入

为尽可能减少进入危险区,防护装置和机器的设计应使其能不用打开或拆卸防护装置就可进行例行的调整、润滑和维护。

在要求进入的防护区域,应尽可能方便及无障碍地进入。下面是进入的原因举例:

——加载或卸载;

——刀具更换和调整;

——测量,校准和采样;

——过程观察;

——维护和修理;

——润滑;

——废料清除(例如:废屑、切屑、溅出物等);

——排除障碍;

——清洁和卫生。

5.1.3 射出零部件的容纳

当存在可预见的由机器射出零部件(如,破裂的刀具、工件)的风险时,防护装置的设计应尽可能选择适当的材料制造以容纳这些射出零部件。

5.1.4 危险物质的容纳

当存在可预见的由机器排出的危害性物质(如,冷却剂、蒸汽、气体、切屑、火花、热的或熔融材料,粉尘)的风险时,防护装置应设计成能尽可能容纳这些物质且需要适当的抽取设备(见ISO 14123-1)。

如果防护装置构成抽取系统的一部分,应在防护装置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和安装时考虑这种功能。

5.1.5 噪声

在要求减少机器的噪声时,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应使其不仅能防护机器存在的其他危险(见“参考文献”中CEN/TC 211的参考文件),而且还应给出要求的降噪量。作为隔声罩的防护装置应正确密封连接,以减少发出的噪声。

5.1.6 辐射

当存在可预见的危害性辐射的风险时,应正确设计防护装置和选择材料,使其保护人员不受这类危险的伤害。例如使用暗色玻璃以防护电焊弧光或消除激光器周围防护装置中的缝隙。

5.1.7 爆炸

当存在可预见的爆炸风险时,防护装置的设计应使其能以安全的方式和方向(如,通过使用“爆炸释放”屏)容纳或耗散所释放的能量(见EN 1127-1)。

5.2 人员方面

5.2.1 通则

在设计和制造防护装置时,应对可预见的人员与机器的相互作用(如加载、维护或润滑)给予适当地考虑。

5.2.2 安全距离

用于防止进入危险区的防护装置,其设计,制造和安装应能防止身体的各部位触及危险区(见GB 12265.1和GB12265.3)。

5.2.3 进入危险区的控制

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安装应尽可能防止在正常运转期间当人员留在危险区内时防护装置关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应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处于危险区的人员不被发现。

5.2.4 观察

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应使其有对工艺过程进行适当地观察措施,以使移除防护装置的需要减至最小。

5.2.5 人类工效学方面

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应考虑人类工效学的大原理(见GB/T 15706.2-1995,3.6.1和3.6.2)。

5.2.5.1 尺寸和质量

防护装置的可移除部分应设计得具有合适的尺寸和质量以易于装卸。不易用手移动和搬运的防护装置应装有或能安装适于由升降设备运送的辅助装置。这些辅助装置或结构可以是:

——具有吊环、吊钩、吊环螺栓的标准吊装附件,或供安装这种附件的简易螺栓孔;

——当不能由地面可靠吊起时,应有带起吊钩的自动卡紧装置;

——与防护装置一体的起吊机构和装置;

——标识,在防护装置本身和它的一些可移除部件上或在使用说明书中标明防护装置的质量,单位,千克(kg)。

5.2.5.2 操作力

活动式防护装置或其中可移除部分应设计得便于操作。

在防护装置的设计中遵循人类工效学的原则,通过减少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消耗有助于提高安全性。这样会改善操作的效能和可靠性,从而减少机器使用的各个阶段的操作错误的概率(见GB/T 15706.1-1995,3.11)。

操作力的减少可通过使用如弹簧、平衡块或气体支撑等装置来实现。

当防护装置由动力操作时,防护装置不应由诸如接触压力、力、速度、锐边引起的伤害。当防护装置装有能自动启动防护装置再打开的保护机构时,防止防护装置关闭的力不应大于150N,防护装置的动能不应大于10J。在没有安装这种保护机构的情况下,这些值应分别减少到75N和4J。

5.2.6 预期的使用

防护装置的设计应尽可能考虑可预见的使用,适当考虑可预见的误用(见GB/T 15706.1-1995,3.12)。

5.3 防护装置的设计方面

5.3.1 通则

所有防护装置的可预见操作的各方面都应在设计阶段给予适当的考虑,以保证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本身不产生进一步的危险。

5.3.2 挤压区

防护装置的设计应使其不能与机器或其他防护装置的零、部件构成危险的挤压区(见GB 12265.3)。

5.3.3 耐久性

防护装置的设计应保证在机器的整个可预见的使用寿命期内能良好地执行其功能或能够更换性能下降的零、部件。

5.3.4 卫生

防护装置的设计应尽可能使其通过装存物质或材料(如食品颗粒、污液)的方式不产生卫生方面的危险(见EN 1672-2)。

5.3.5 清洗

在某些应用场合,尤其是在食品和药品加工中使用的防护装置的设计,应使其不仅使用安全而且便于清洗。

5.3.6 排污

在某些有工艺要求的场合,诸如食品、药品、电子及相关工业中,防护装置的设计应使其能排出加工过程中的污物。

5.4 防护装置的制造方面

在确定防护装置的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

5.4.1 锐边等危险突出物

防护装置的制造不应使其暴露锐边和尖角或其他的危险突出物。

5.4.2 连接的牢固性

焊接、粘接或机械式紧固连接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正常的可预见的载荷。在使用粘接剂的场合,应使其与所采用的工艺和使用的材料相匹配。在使用机械紧固件的场合,其强度、数量和位置应足以保证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刚度。

5.4.3 只能用工具拆卸

防护装置的可拆卸部件应只能借助工具才可以拆卸(见3.9和3.10)。

5.4.4可拆卸防护装置的可靠定位

在可能的情况下,未安装定位件时可拆卸防护装置不应保持在应有位置。

5.4.5 活动式防护装置的可靠关闭

活动式防护装置的关闭位置应可靠确定。防护装置应借助于重力、弹簧、卡扣、防护锁定或其他的方法保持在限定的位置。

5.4.6 自关闭防护装置

自关闭防护装置的开口应限制在不大于工件的通道要求的尺寸。它不应使防护装置被锁定在打开位置。这些防护装置可与固定式距离防护装置联合使用。

5.4.7 可调式防护装置

可调的部件应使其开口在与物料通道相匹配的前提下,被限制得最小,且不使用工具也能方便地调整。

5.4.8 活动式防护装置

活动式防护装置的打开应要求确定的操作,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活动式防护装置应借助铰链或滑道与机器或相邻的固定零件相连接,以使其即使在打开时也能被保持在某一位置,上述连接只有借助工具才可拆卸。(见3.9和3.10)。

5.4.9 可控防护装置

可控防护装置(见3.3.3和GB/T 15706.2-1995的4.2.2.5)只有在满足下列全部条件时才可以作用:

——在防护装置关闭时,操作者或其身体的某一部位不可能处于危险区或危险区与防护装置之间;

——机器的尺寸和形状允许操作者或任何人员到达机器上以环视整个机器和(或)加工过程;

——进入危险区的唯一方式是打开可控防护装置或联锁防护装置;

——与可控防护装置相连的联锁装置具有能达到的最高的可靠性(其失效可导致非预期和(或)非预见的起动);

——在由可控防护装置启动机器是机器的可能控制模式之一的场合,模式的选择应确保符合EN 292-2:1991/A1:1995,附录A,1.2.5的要求。

注:上面考虑的危险区是由可控防护装置的关闭就会启动危险元件运行的任何区域。

5.5 材料的选择

5.5.1 通则

在选择制造防护装置合适的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在防护装置的整个预期的寿命期内,材料应始终保持这些特性。

5.5.2 抗冲击性

防护装置的设计应使其能正常地承受可预见的来自机器部件、工件、破碎的刀具、喷射的固体或流体物质的冲击,以及由操作者引起的冲击等。在防护装置装有观察板的场合,应对这些观察板的材料选择及其装配方法予以特别地关注。这些材料的选择应使其具有适合承受喷射的物体或材料的质量和速度的特性。

5.5.3 刚性

支柱、防护装置的框架和填充材料的选择和装配应具有刚性和稳定的结构,以抵抗变形。这一点在材料的变形会危及到保持安全距离时尤为重要。

5.5.4 可靠的固定

防护装置或其部件应借助具备适当强度、间隔及数量的安装点固定,以使其在可预见的载荷下保持可靠的定位。安装固定借助于机械紧固件或夹紧件,焊接件、粘接件或其他适用的方法。

5.5.5 活动部件的可靠性

活动部件如铰链、滑轨、手柄、卡扣的选择应确保其在可预见的使用和工作环境下可靠的工作。

5.6 密封性

正常可预见的有害的物质,如:流体、切屑、粉尘、烟气应能借助合适的不渗透的材料密封在防护装置内。

5.7 抗腐蚀

选择的材料应能抗可预见的来自产品、工艺或环境因素的氧化和腐蚀,如来自机器运行中的切削液或在食品加工机械中的清洗剂和消毒剂。这种性能可借助采用适当的保护层来实现。

5.8 抗微生物

在存在可预见的来自细菌和毒菌生长影响健康的风险的场合,如食品、药品及相关的工业中,选择用于制造防护装置的材料应能抑制细菌和霉菌生长,同时当需要杀菌时,要易于清洗。

5.9 无毒

使用的材料和涂层在所有可预见的使用状态下应是无毒的,且应与所涉及的工业,尤其是食品、药品和相关的工业中所涉及的工艺相匹配。

5.10 机器的观察

在要求通过防护装置观察机器运行的场合,选择的材料应具备适当的特性,如,若采用穿孔材料或金属网,其宜有大小合适的开口和适当的颜色以便于观察。若穿孔材料的颜色比要观察的区域暗,则会增强观察的效果。

5.11 透明性

为便于观察机器运行状况,应尽可能选择那些随着使用和老化仍能保持其透明性的材料。防护装置的设计应使其能更换失效材料。

在有些应用场合,可能要求选择某些特殊材料或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应能耐磨,抗化学腐蚀,抗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老化、抗静电荷吸收粉尘或抗由于液体引起的表面潮湿,这些因素均可破坏透明性。

5.12 频闪影响

在存在可预见的来自频闪影响的危险的场合,选择的材料应能使这种影响减至最小。

5.13 静电特性

在有些应用场合,可能要求选择的材料要具有不保持静电荷的特性,以避免由于突然放电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产生的风险以及粉尘和微粒积聚。

防护装置要能接地,以避免静电荷积累达到危险水平(见GB/T 5226.1)。

5.14 热稳定性

应选择性能不易老化的材料,如,当其暴露在可预见的温度变化范围中或温度突然改变时不易脆裂、过度变形或释放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

选择的材料在可预见的气候和工作场所的条件下,应能保持其性能不变。

5.15 可燃性

在存在可预见的火灾风险的场合,选择的材料应具有抗火花和阻燃特性,而且不应吸收或释放可燃液体、气体等。

5.16 降低噪声与振动

在有要求的场合,应选择能降低噪声和振动的材料。这可通过隔声(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上设置声屏障)和(或)吸声(用适当的吸声材料作为防护装置的内衬)或上述两者联合使用。防护装置的壁板也要具备适当阻尼特性以使共振效应减到最小,这种共振可传递或放大噪声(见“参考文献”中CEN/TC 211和CEN/TC 231的参考文件)。

5.17 防辐射

在某些应用场合,如焊接或应用激光时,选择的材料应保护人员不受辐射的伤害。

在焊接的场合,可借助适当的有色透明屏板作为防护装置的材料,这样既可以观察又能消除有害的辐射(见“参考文献”中CEN/TC 123、CEN/TC 169的参考文件和IEC关于激光防护的标准)。防护装置类型的选择

6.1通则

根据GB/T 15706.1-1995和GB 15706.2-1995中的要求:机器的设计者在考虑安全防护技术之前应识别机器存在的危险,进行风险评价并通过设计来降低风险。

风险评价之后,如果确定需要防护装置,则应按以下各条及附录B(见GB/T 15706.2-1995,4.1)进行选择。

在选择适当的防护装置时应考虑机器寿命(如GB/T 15706.1-1995,3.11中的定义)的相应阶段。

最重要的选择准则是:

——由风险评价得出的任何伤害的概率及可预见的严重程度;

——GB/T 15706.1-1995,3.12中定义的机器的预定使用;

——机器存在的危险(见GB/T 15706.1-1995第4章和本标准的第5章);

——进入的性质及频次。

6.2 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的组合或防护装置与其他装置的组合

有时使用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的组合是适当的。例如:如果机器有若干危险区域,且在运行阶段内需要进入其中的一个,则防护装置可以由一个固定式防护装置与一个带联锁的活动式防护装置组成。

同样,有时也要求将保护装置和防护装置组合使用。例如:用于将工件送人机器的送料装置与一固定式防护装置连接时(因而消除了进入危险区域的需要),需要一个自动停机装置(见GB/T 15706.1-1995,3.23.5),以防止机器的进给装置和固定式防护装置之间发生再次夹住或剪切危险(见图9和图10)。

6.3 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宜按下面给出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a)如果需防护的危险区域的数量少,可采用局部防护装置封闭单个危险区。这样遗留的风险可以接受,并允许接近机器的无危险部件,以便于维修和调整等;

b)如果危险区的范围大或数量多,可采用防护装置封闭所有危险区。这种情况下,调整和维修点宜位于防护区域之外;

c)如果封闭式防护装置不可行,且需防护的危险区的数量少,可采用局部距离防护装置;

d)如果封闭式防护装置不可行,且危险区的范围大或数量多,可采用全环绕距离防护装置。

附录C给出了说明此方法的流程图。

将防护区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使得在某一部分进行的操作(例如检查、调整)不影响另一部分机器的运转,这样对生产过程很有益处。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一部分的防护都应符合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6.4 根据要求进入的性质和频次选择防护装置

根据要求进入的性质和频次选择防护装置的一般原则见附录B。

6.4.1 运动传递部件

对运动传递部件,如皮带轮、皮带、齿轮、导轨、齿杆、传动轴产生的危险的防护,应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见图1)或活动式联锁防护装置。

6.4.2 使用期间不要求进入的场合

基于简易性和可靠性,宜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

6.4.3 使用期间要求进入的场合 宜采用下列形式的防护装置:

a)如果可预见的进入频次高(例如每班超过一次),或拆卸和更换固定式防护装置很困难,则采用活动式防护装置。活动式防护装置应与联锁装置或带防护锁定的联锁装置(见GB/T 18831)组合使用:

b)只有当可预见的进入频次低,且防护装置容易更换,拆卸和更换均可在工作的安全系统下进行时,才能采用固定式防护装置。

6.4.3.2 在工作周期内要求进入的场合 宜采用下列类型的防护装置:

a)带有联锁装置或带有防护锁定的联锁装置的活动式防护装置(见GB/T 18831),如果在很短的工作周期内要求进入时,最好采用动力操作的活动式防护装置;

b)特殊条件下采用可控防护装置以满足使用要求(见5.4.9)。

图9 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的组合及防护装置与其他保护装置组合示例1 a 光电防护帘; b 联锁防护装置; c 电气柜;

d 仅允许部分进入的内部栅栏; e压敏垫;

f 双手操纵装置; g 复位致动器; h 距离防护装置。其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考虑

7.1 攀登

在设计上应尽可能做到禁止攀登到防护装置上,在制造和选择材料及形状时,对这种可能性应给予考虑。例如:消除水平结构件,防护装置的外表面采用网眼结构的水平部件,使其更难以攀登。

7.2 保留紧固件

防护装置紧固件应尽可能保留在与之连接的防护装置上,以减少丢失的可能及保证其不被代替。(见图11)。

图10 不同类型的防护装置的组合及防护装置与其他保护装置组合示例2 a 插入式钥匙系统; b 双手操纵装置; c 两个位置之间的屏; d 联锁防护装置; e 防护装置锁紧装置; f 压敏边。

6.4.3.3 由于操作性质,不能完全禁止进入危险区

刀具如锯片需要部分地暴露时,下列防护装置较为合适: a)自关闭式防护装置(见5.4.6);

b)可调式防护装置(见5.4.7和GB/T 15706.2-1995,4.2.2.4)。

图11 保留紧固件示例

7.3 抗振

防护装置的紧固件尽可能采用锁紧螺母、螺簧垫圈等,以保持其与防护装置的可靠连接。

7.4 警告标志

若操作者进入可暴露于遗留风险的防护区域,例如辐射,则应在进入点设置相应的警告标志。

7.5 颜色

可使用合适的颜色以引起对危险的注意,例如:如果防护装置与机器涂刷相同的颜色,而危险部件涂刷鲜明的对比颜色,当防护装置打开或卸下时,会引起对危险的注意。

7.6 美学

防护装置设计应尽可能使有害的心理影响降至最小。防护装置安全要求的检验

8.1 通则

防护装置设计和制造的某些方面应通过测试、检查、试验或计算等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应尽可能在防护装置工作状态下进行。

注:对C类标准规定的某些机器,防护装置的型式试验是强制性的。有些情况下,试验可能需要远离机器进行,例如动力弹开防护装置和砂轮的防护装置的试验。

8.2 冲击强度

可要求对防护装置的抗冲击性进行检验,这种冲击来自人体、刀具碎片、高压流体等。在进行检验之前,应对防护装置承受的可预见的冲击危险(如来自人本低速冲击,来自刀具碎片的高速冲击以及高压流体的冲击)进行识别。

检验防护装置的冲击强度时应考虑制造防护装置时使用的材料特性,包括将防护装置连接在机器或其他结构上使用的连接件的强度,固定点的强度以及滑轨的强度等等。

在使用C类标准的场合,这些标准应规定采用的检验方法。

8.3 安全距离

对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防护装置应通过测量进行检验(见GB 12265.1和GB 12265.2)。

8.4 密封性

对设计用于容纳危险物质(见5.1.3)的防护装置,这种功能的特性应进行检验。对容易看见泄漏的场合,目视检查即可,对不易于看见的泄漏,如气体或蒸汽的泄漏,则应采用其他检验的方法,如气体采样(见ISO 14123-1)。

8.5 噪声

对设计用于降低噪声的防护装置,其声学特性应用噪声测量仪进行检验。

8.6 防护装置的操作力

防护装置正常使用时涉及到施加体力时,例如:打开活动式防护装置,拆卸固定式防护装置,应对这些力进行检验,使其不超过规定的值(见“参考文献”中pr EN 1005-3)。

8.7 可视性

在通过防护装置观察进行维护是防护装置的正常功能要求时,这种功能应能在机器正常运转时进行目测检验。使用信息

9.1 通则

使用说明书应包含有关防护装置及其功能所要求的信息,包括安装和维修的信息(见GB/T 15706.2-1995,第5章)。

9.2 防护装置的危险

应提供与防护装置本身有关的危险的信息,例如:材料的可燃性。

9.3 安装

应提供正确安装防护装置及附属设备的说明。

9.4 操作

应向使用者提供指导其正确操作防护装置及其联锁装置等的使用说明,并应对可预见的误用给出警告(见GB/T 15706.1-1995,3.12)。

9.5 防护装置的拆卸

应给出说明在安全拆卸防护装置前应进行的全部操作的信息,如断开机器动力或释放储存的能量。

9.6 检查与维修

应给出要进行的检查和要求的维修的详细说明,如:

——防护装置任何部件的丢失或损坏,特别是导致安全性能下降的情况,例如玻璃材料上的划痕会导致耐冲击性降低;

——更换磨损的部件;

——正确使用联锁装置;

——连接点或固定点的性能下降;

——由腐蚀、温度变化或化学侵蚀引起的性能下降;

——若运动部件需要,应保持良好的运转和润滑;

——安全距离和孔眼尺寸的调整;

——若可能,检查声学特性的降低。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O 14120: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A.1给出了本标准与ISO 14120: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

表A.1 本标准与ISO 14120:200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帮助选择针对移动部件产生的危险的防护装置的指南

图B.1应与第4章(风险评价)和第6章(防护装置形式的选择)一起使用。本附录不考虑其他保护装置,如双手操纵装置等的使用。

a

可控防护装置主要适用于5.4.9中给出的情况。

图B.1 选择针对移动部件产生的危险的防护装置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的指南

图C.1应与第4章(风除评价)和6.3(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一起使用。

图C.1 根据危险的数量和位置选择防护装置

参考文献

起草中的欧洲标准

本附录包含对设计和使用防护装置可能有帮助的正在起草中的欧洲标准的清单。

本清单将随着欧洲标准的生效而更新。

CLC/TC44X

EN 60529:1991,由壳罩提供的防护等级(IP-规程)(IEC 60529:1989)。

机要安全 由静电产生的危险的消除(起草中的标准)。

CEN/TC 122

EN 614-1:1995,机械安全 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 第1部分:术语和通则。

prEN 1005-3:1998,机械安全 人的体力特性 第3部分:机器操作力推荐限值。

CEN/TC 123

EN 31253:1994,激光及激光相关设备 激光器 机械界面(ISO 11253.:1993)。

CEN/TC 153

prEN 1672-1:1994,食品加工机械 安全与卫生要求 基本原则 第1部分:安全要求。

CEN/TC 169

EN 1837:1999,机械安全 机器的体照明。

CEN/TC 211

EN 1746:1998机械安全 安全标准的噪声条款的起草指南。

EN ISO 31200:1995,声学 机器和设备发出的噪声 确定在工作位置和其他规定位置发射的声压级的基础标准应用指南(ISO 11200:1995)。

EN ISO 9614:1995系列,声学 用声强法确定噪声源组的声功率级。

ISO 3740:1980,声学 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确定 基础标准的使用和噪声试验规范起草指南。

ECN/TC 231

CR 1030-1:1995,手臂振动 振动危险减少指南 第1部分:通过机械设计的工程方法。

EN 1299:1997,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器隔振 用于振源离的信息。

固定装置论文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四肢内固定术愈合后内固定装置取出困难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 约占同期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8.73% (20/229) , 其中男15例, 女5例, 年龄14~73岁, 平均 (34.5±6.1) 岁, 取出术距手术时间8~40个月, 平均 (23.5±6.1) 个月。将209例取出相对容易者作为对照组。

方法: (1) 术前准备:调取医院留存患者病历或患者自带病历, 详细询问病史, 重点关注原发病、内固定物类型、有无并发症发生、内固定留置时间等。完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 X线评估钢板与螺钉数目位置, 并与病历进行对比, 观察周围骨痂生长情况, 若周围骨痂量较大, 应予以重视。对于取出可能较困难者, 应事前告知, 普通患者也应告知取出术的目的、意义、可能获益情况、可能存在的取出困难情况。术前禁食水。 (2) 手术:神经阻滞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术区常规消毒, 铺设无菌巾。沿内固定手术所致瘢痕切开, 逐层切开, 暴露见内固定物, 清除包绕的软组织与瘢痕组织, 暴露螺钉, 清除螺钉凹面, 以型号相近的螺刀拧松螺钉, 逐一取下, 最后取出钢板, 若螺钉滑槽取出困难, 可轻度折弯钢板, 轻轻扳动, 以纱布包裹螺丝刀头插入螺钉凹槽均匀用力拧出, 或配合老虎钳、咬骨钳取出, 部分以钨钢钻磨去, 取出后, 常规生理盐水冲洗, 彻底止血, 逐层缝合, 敷料包扎。术后给予心电监护, 吸氧, 支持治疗, 常规应用抗生素。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年龄、内固定物存留时间、手术时间、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 并发症发生情况, 如切口感染、术后患肢肿胀、骨折延期愈合、骨折后遗症等, 早期康复训练的落实。

内固定物取出难度评价:由手术医师判定,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从易到难分别为0~10分, 0分为取出容易, 无阻碍, 10分为无法取出, 从手术时间、周围骨痂生长与包绕情况、螺钉与钢板情况、骨水泥情况4个角度评价取出难度, 将≥5分视为取出困难。

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以SPSS 18.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比较,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取出困难具体原因:20例取出困难者, 其中4例器械不匹配, 紧急调配合适器械, 4例周围骨痂生长包埋螺钉, 11例螺钉凹槽损坏, 骨水泥包埋内固定物。

指标对比:计量指标:对照组年龄高于观察组, 内固定物存留时间、内固定物取出手术时间、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并发症与早期康复落实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合计例次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 内固定物取出困难既与固定术有关, 也与医师取出技术、骨痂生长情况有关。由此观之, 内固定物取出难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素分析显示, 对照组年龄高于观察组, 内固定物留存时间、内固定物取出手术时间、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老年人取出相对容易, 可能与老年人高能创伤相对较少、骨质疏松致螺钉松动、气血不足骨痂生长不全有关。内固定留存时间越长, 骨痂包绕风险越大, 留存时间过长,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患者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 骨折断端内环境较差, 易致骨痂包埋。内固定手术治疗时间越长, 取出困难风险越高, 手术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代表骨折位置特殊、骨折伤情重, 出血量越多, 内固定螺钉越多, 发生螺钉损坏可能性越高, 这些都可能给取出带来困难[3]。除生理、病理性原因外, 医师术前准备不足、骨水泥包埋与拧松螺钉技术不佳也是致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的主要原因。医师应做好器械准备, 提高综合技术水平, 不强行拧松螺钉, 以免损毁凹槽, 还应做好患者管理, 避免过早开展负重训练, 以免钢板变形, 积极预防并发症, 改善骨痂生长情况。医师在开展内固定术治疗时, 应避免随意弯折钢板, 破坏生物力学结构而增加变形风险。

注:与观察组相比, *P<0.05。

注:与观察组相比, *P<0.05。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愈合后内固定装置取出困难具体表现与原因,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方法:20例四肢内固定术愈合后内固定装置取出困难患者作为观察组, 将209例取出相对容易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器械不匹配25.00%, 周围骨痂生长包埋螺钉25.00%, 螺钉凹槽损坏55.00%, 骨水泥包埋内固定物5.00%;对照组年龄高于观察组, 观察组并发症合计例次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愈合后内固定装置取出困难, 与骨折伤情、骨水泥包埋质量、医师取出术准备工作等原因有关。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内固定装置取出

参考文献

[1]宋连新, 彭阿钦, 郝建东, 等.骨折愈合后390枚锁定螺钉取出术的研究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23 (18) :1559-1562.

[2]张国烈, 温羡宏, 冯文参, 等.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的探[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 (2) :210-211.

固定装置论文 篇4

红外探头是高科技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安全探测,由于红外光吸收原理应用合理、可靠且十分有效,所以受到广泛应用[1]。红外探头在井下使用过程中也经历了由固定式到旋转式的过程,如今已经发展到可360°自由调节,定位精确,简单实用。而且制作方便,可就地选材,用废旧轴承滚珠就可改装为可调整部件,利用槽钢为底座,4'管子做护罩制成,不仅制作成本低,而且效果显著,最主要的是解决了井下安全生产实际问题。

1 概述

综采工作面溜子与破碎机过渡处一直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员工在此处工作往往图省事、图方便,从破碎机上方穿行造成人员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为此据有关部门要求,综采工作面必须安设红外探头人身保护装置的安保措施。之前A矿试运行过程中,设计探头座固定是低副固定,自由度受其限制,探头不可调整,红外线工作中以锥体分布,底座又不能调整,使探照范围扩大,因而使人员在支护中没到达溜子与破碎安全禁区就被红外线闭锁保护,造成超前动作,从而给生产造成负作用[2]。

2 红外探头的应用现状

煤矿综采工作面溜子与破碎机过渡处一直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为此据有关部门要求综采工作面必须安设红外探头人身保护装置的安保措施。为了使红外探头的探照范围扩大,如果发现工作人员在支护中还没到达溜子与破碎安全禁区就被红外线闭锁保护,造成超前动作,从而给生产造成负作用。因此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吸取车床工作照明灯的自由调整原理,设计出一种三维万向红外线探头固定装置[3]。

2.1 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头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工作的。探头收集外界的红外辐射通过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了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向外释放电荷,检测处理后产生报警。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所以辐射敏感元件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敏感。为了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滤光片,控制环境干扰。如果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2.2 红外探头可调固定装置工作思路

该实用新型装置涉及煤矿综采工作面转载机处探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利用红外线,探测溜子与破碎机过渡处防止人员的错误动作习惯“干惯了、走惯了”的错误思想,主动防止从工作面溜子与破碎机开机过往人员的安全,所述红外线探头通过电缆与主机相连接,探头与工作面溜子和破碎机自动闭锁,当人员从运转的设备上跨行被探测住自动停机[4]。

2.3 红外探头可调固定装置的应用

该实用新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红外探头可调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滚珠和下滚珠,下滚珠支撑在底座上,且下滚珠的周围设置有与底座固定的挡板,上滚珠的上方设置有红外探头罩,红外探头罩的下端固定有与上滚珠配合的滚珠罩。作业时,红外探头罩的角度可自由调节,且底座的位置可自由移动,使得探照范围精准,杜绝了超前动作的现象,克服了现有红外探头固定装置不能调整造成超前动作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结构设计合理巧妙,避免了每班人员过往被误探造成破碎机、转载机误动作闭锁的问题,杜绝了安全隐患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5]。

2.4 具体实施方式

红外探头可调固定装置,见图1。

2.5 技术优势

该实用新型装置涉及煤矿井下用可调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综采工作面溜子与破碎机过渡处用红外探头可调固定装置。避免了员工从破碎机上方穿行造成人员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保证了综采工作面溜子与破碎机过渡处的安全生产管理,最主要的是解决了井下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现已在A矿综采工作面普及推广使用。

3 结语

红外探头可调固定装置可以通过工作要求自动调整,探头角度广,可以保证安全措施的实施,主要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针对性的探测,对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主要介绍了井下综采工作面安设红外线探头固定装置的原理、结构及性能,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红外线探头,自由度,高副,底座,支撑杆

参考文献

[1]马俊波.矿用红外线闭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3(12):118-120.

[2]夏书贵,刘利.综掘机截割部人体自动检测报警保护装置[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5):104-106.

[3]常建新,张金富,范会记.井筒安全监测可视系统[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6):56-57.

[4]李翔,张北平,刘银根.人体感应红外技术在煤矿综掘机中的应用[J].煤炭科技,2009(2):98-99.

方舱油机固定装置的通用化设计 篇5

方舱很多应用于野外作业, 快速持久的电力供应显得尤为重要。柴油发电机 (以下简称油机) 以其可靠性高、性价比好、运输便捷、维护保养简单等等优点成为首选。但油机种类繁多, 其固定装置也是多种多样。为了野外机动设备的灵活性和维修工作的高效率, 方舱油机固定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方舱油机固定装置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油机固定装置一般要有上、下方舱的便捷性和在车行进过程中的牢靠性, 固定装置的通用性一般是指相互独立的系统中, 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一种标准化形式。在此所述的方舱油机固定装置是指安装在方舱内部, 可以承载以托盘为接口的2k W、3k W、4k W、6k W几种油机的通用固定装置, 对其它尺寸系列的油机, 在满足上述几种固定装置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通用固定装置的接口安装尺寸, 也可以兼容安装。

系列化是油机固定装置可以按照反映产品最基本特性的安装尺寸以及接口形式建立固定装置的系列。在设计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 (如表1) , 结合油机目前的应用状况将各厂的油机进行组合设计, 现以图1和图2两种油机为例, 适宜选用的组合有2k W、3k W、4k W为一组、6k W为一组。

方舱油机需要满足车上固定牢靠、取用灵活方便的要求, 因此, 要实现油机和固定装置分离的方便, 首先必须将油机从油机舱内拖出来, 并且不会滑落;然后快速地将油机与其固定装置分离。要完成这两个动作, 固定装置由底座、滑道和托盘三个部分组成。固定装置底座固定在油机舱内;滑道可以在底座上滑动, 并加限位装置, 使其不会滑落;托盘通过不脱落螺栓与螺母固定在滑道上;托盘和油机的接口则采用螺栓与螺母的锁固方式。整个装置采用镀锌处理, 防止表面滑伤。

2 固定装置的结构设计

2.1 底座的设计

军用方舱油机固定装置的安装应考虑运输状态和载车的轴荷分配合理性。应保证其装载后,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爬坡、转向、侧偏、操作稳定性等方面符合设计技术要求。根据实际经验和系列产品数据的比较分析, 其底座的设计如图3所示。

底座用以承载滑道和油机固定装置, 因此其结构必须牢靠。底座采用钢板焊接, 2k W、3k W、4k W的组合采用3mm钢板, 6k W采用4mm钢板。底座与舱底通过减震器连接, 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底座与舱底发生碰撞, 损坏舱体和设备, 同时可以降低因油机震动形成的噪音。减震器上方是一个矩形框, 考虑到它的稳定性, 在矩形框中间加了一个U形横梁, 并将5根梁都翻了边, 以增加其强度。矩形框上竖直焊接了6块钢板用以支撑滑道, 并在每块板和矩形框之间安装了加强筋。底座上方安装了8个轴承, 确保滑道可以在上面自由滑动。

2.2 滑道的设计

滑道在承载托盘和油机的同时, 必须能轻巧地滑动, 而且在滑进滑出的过程中, 能进行限位, 以免滑落造成危险。底座上一共有4组轴承, 左右相对的两个为一组。其结构如图4、图5所示。图4为滑出状态, 图5为滑进锁紧状态。

滑道主要由左右两根U形纵梁和3根由圆管组成的横梁焊接而成, 并在纵梁的末端装了限位装置。滑道滑出时, 限位块碰到限位螺栓, 滑道停止滑行, 第一组和第二组轴承起到支撑滑道的作用。

滑道滑进时, 第三组和第四组轴承起到导向的作用, 使滑道顺利收紧, 滑道左右两侧横梁的前端封闭, 同样也起到限位的作用。滑道收紧后, 用不脱落螺栓 (图6) 锁紧。同时滑道上还安装有托盘导向装置和定位孔。

不脱落螺栓上端装有加力杆, 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 也能徒手将螺栓拧死。

2.3 托盘的设计

托盘是油机和固定装置的接口, 托盘上有4个油机安装孔和两个托盘固定孔。如图7所示。

油机与托盘固定后基本上不会拆卸, 因此采用螺栓螺母固定。托盘与滑道则因为拆卸频繁而采用不脱落螺栓固定。托盘一端安装了两个定位销, 与滑道上的定位孔互相配合。

3 系列化设计

三大部件设计完成后, 油机固定装置的设计就完成了, 效果如图8所示。

固定装置总质量为28.59kg, 适用范围:山东吉美乐和江西泰豪生产的2kW、3kW、4kW、6kW柴油发电机。

其他厂家参数类似的油机同样适用。由于各型号油机的质量及安装孔尺寸存在差异, 只需按照油机的安装尺寸在托盘上配做安装孔即可。同理, 减震器的选用可根据油机质量, 以及各厂家减震器的参数来选取。

4 结语

该固定装置贯彻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指导思想, 在设计中尽可能多地考虑了经常使用的各类型油机的安装尺寸, 保证了针对性系列尺寸的油机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该固定装置还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牢固可靠且重量轻的特点, 经受住了振动、冲击等一系列例行试验, 证明这种固定装置的结构形式、刚度、强度设计是合理的, 满足了方舱的使用要求。

摘要:介绍了方舱油机固定装置的通用化设计, 不仅有利于设备使用时的灵活机动, 还能保证维修的便利性, 并能在各种车型中使用, 可大幅度提高设计、制造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油机,固定装置,设计,通用化

参考文献

[1]机械工程师手册编委会.机械工程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

固定装置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7月—2012年10月行四肢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多例, 发生术中内固定装置取出困难14例, 男11例, 女3例, 年龄16岁~63岁, 平均年龄41岁。螺钉旋出困难8例 (11钉) ;断钉2例 (7钉) , 1例为在外院手术没有取出, 3个月后来我院取内固定;钢丝被骨痂包裹取出困难3例;髓内钉拔除困难1例。内固定置入时间最短5个月, 最长7年。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做术前检查, 择期行内固定物取出术。麻醉方法根据需要选择臂丛、硬膜外或局麻加强化麻醉。

如果接骨板单枚螺钉旋出困难, 可先将其他螺钉旋出, 然后借接骨板的扭力使螺钉松动, 比较薄弱的钢板反复折弯使其断裂, 接骨板去除后螺钉多容易取出。使用大力剪时必须把握力度, 防止造成术中骨折。如果接骨板术中难以折弯, 或大力剪无法剪断时, 采用反向攻丝器或采用磨钻的方法去除螺钉帽, 使用磨钻时注意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降温, 并用敷料保护周围组织, 防止金属碎屑残留。锁定接骨板单枚螺钉取出困难时我们用一种方法[1]:先应用较大直径钻头与打滑螺钉所在联合孔相邻的区域钻孔, 然后用骨刀抵住钢板后锤击骨刀, 使锁定螺钉滑向新钻孔道, 最后用骨膜剥离器将钢板连同螺钉一起撬出。

接骨板取出困难多见于内固定术后时间较长或青少年骨折内固定术后, 骨折周围骨痂增生较多, 骨痂覆盖包裹, 造成接骨板取出困难, 只需凿除骨痂即可取出。如果周围骨痂和包裹接骨板的瘢痕组织都已清除, 接骨板仍难取下, 仔细查看术前X线片, 核实接骨板上螺钉数目, 增加术野暴露, 切忌盲目暴力撬动接骨板, 造成术中意外骨折。

接骨板取出后, 断钉用断钉取出器或钢丝钳、空心钻取出, 也可用小钻头在螺钉四周紧贴螺钉四周钻孔, 轻轻敲击断钉末端, 松动后断钉即容易取出。术中见钢丝被骨痂包裹, 暴露出钢丝, 抽钢丝时沿骨的切线方向缓慢持续用力, 防止暴力使钢丝断裂甚至造成再骨折。若钢丝仍断在骨痂中, 为防止发生术中骨折和进一步的损伤, 可不予取出。本组1例锁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 钢丝辅助横穿骨干后缠绕固定, 经尝试多种方法, 未能完全取出。

髓内钉拔除困难1例术中出现打拔器尾端螺纹连接处打拔过程中断裂, 重新更换打拔器后取出, 患者手术时间因此延长一个多小时。

2 结果

14例患者中13例术中C臂机或术后摄X线片证实内固定物全部彻底取出, 1例锁骨骨折内固定钢丝由于大量骨痂包裹, 未能完全取出。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 随访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活动。

3讨论

内固定物取出术为骨科二级手术, 手术的技术难度不大, 如果术者术前不做好充分准备, 当术中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困难时就会进退两难, 十分棘手。我们的体会是:第一, 术前充分准备, 认真阅片、评估, 将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考虑多一些, 将术前的器械尤其是特殊器械准备周全一些, 对一些初次手术不是术者本人所施行时, 更要认真对待。将术中内固定物存在取出困难、不能完全取出, 与术中骨折的风险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第二, 术中遇到困难, 要沉着冷静, 不能慌乱, 更不能使用暴力。应仔细分析原因, 选择一种既能取出内固定物又对患者创伤最小的手术方案。锁定加压钢板接骨板 (LCP) 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应用在骨质疏松及假体周围骨折患者时能提供尽可能大的固定强度[2]。然而随着LCP的应用, 螺钉钉帽打滑导致的取钉困难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锁钉与接骨板丝扣在旋入时必须咬合紧密, 如果植入锁钉时导向套筒偏斜, 钻孔后勉强拧入锁钉, 会造成锁钉丝扣与钢板丝扣形成“冷焊接”, 给日后骨折愈合后内固定物取出带来困难。反向攻丝器对这种情况有帮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螺钉均可以通过反向攻丝器顺利取出。当出现这种问题时术者通常会破坏螺钉头部或者剪断 (折弯) 钢板等来部分或全部取出内固定物, 在此操作过程中常会增加骨及周围软组织额外的创伤, 同时手术区域也会残留过多的金属碎屑, 延长了手术时间。我们认为通过额外钻孔的方法较取出其他取钉方法风险更小, 虽然扩孔后当骨折部位受到过大的力时应力会主要集中于此, 但笔者认为当此技术应用于仅有1枚螺钉滑丝时风险很小。同时, 为了避免再骨折的风险, 术后1个月内应给予保护性负重。第三, 术中内固定物要尽量取净, 但不要强求。如果骨痂较厚, 钢丝已牢固深埋其中, 放弃完全取出是可以接受的。为取钢丝而凿除大量骨质进而影响骨的强度或导致再次骨折, 延长手术时间, 增加周围组织结构损伤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 则得不偿失。有学者认为, 金属内置物残留不会导致感染等并发症[3]。但一定要在术前术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总之, 要解决骨折内置物取出困难的问题, 首先施行内固定手术时要选用合格产品, 规范操作, 手术器械要配套, 切忌粗暴操作、强行上螺钉。损坏螺帽应更换新螺钉, 不应勉强置钉, 给取出造成困难;斜行骨折或者游离骨折块, 能用拉力螺钉或者缝线固定的, 避免使用钢丝。取出骨折内固定物时应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暴露充分。同时切记在取出内固定装置的同时, 不能造成术中骨折和尽量不影响骨强度的改变, 防止术后再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内置物取出困难的原因。方法 对14例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困难患者借助反向攻丝器、磨钻、环钻、大力剪等工具取出。结果 13例术中C臂机或术后摄X线片证实内固定物全部彻底取出, 1例锁骨骨折内固定钢丝由于大量骨痂包裹, 未能完全取出。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 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正常活动。结论 内固定装置取出术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当术中遇到取出困难时, 避免急躁, 在尽量不发生意外骨折和严重组织损伤的情况下尽可能取出内固定装置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困难,原因,处理

参考文献

[1]Kim SJ, Kim MU.A Simple Technique for Removing a LockingCompression Plate With a Stripped Locking Screw[J].J Orthop Trauma, 2012, 26 (6) :51-53.

[2]Tan SL, Balogh ZJ.Ind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locked plating[J].Injury.2009, 40 (7) :683-691.

固定装置论文 篇7

选用漏电保护开关时应根据系统的保护方式、使用目的、安装场所、电压等级、被控制回路的漏电电流以及用电设备的接地电阻数值等因数来选定。

一是要根据使用目的来选择。用于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漏电保护装置, 一般根据直接接触保护和间接接触保护两种不同的要求选用, 在选择动作特性时也应有所区别。直接接触保护是防止人体直接触及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而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 当人体和带电导体直接接触时, 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之前, 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选择无关, 它完全由人体触电的电压和人体电阻所决定, 漏电保护装置不能限制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 所以用于直接接触保护的漏电保护装置, 必须具有小于0.1S的快速动作性能, 或具有IEC漏电保护装置标准规定的反时限特性。间接接触保护是为了防止用电设备在发生绝缘损坏时, 在金属外壳等外露金属部件上呈现危险的接触电压。漏电保护开关的动作电流I△n的选择应和用电设备的接地电阻R和允许的接触电压U联系考虑, 用电设备上的接触电压U要小于规定值。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I△n的选择要求是:I△n≤U/R, 其中U为允许接触电压R为设备的接触电阻。一般对于额定电压为220V的固定式电气设备, 当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在500Ω以下时, 可选用30~50m A, 0.1s以内动作的漏电保护装置;当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在100Ω以下时, 可选用200~500m A的漏电保护装置;对于较重要的用电设备, 为了减少瞬间的停电事故, 也可选用动作电流为0.2s的延时型保护装置。固定通信台站机房建设时必须有接地保护设施, 若没有接地保护设施, 当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碰壳等绝缘故障时, 设备外壳可能呈现和工作电压相同的危险电压, 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因此, 电气设备安装规程中规定, 必须在台站进户线的电能表后面, 安装动作电流为30m A和0.1S以内动作的高灵敏型漏电保护开关。

二是要根据使用场所来选择。固定通信台站有严格的防潮要求, 在给固定通信台站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时, 也要充分考虑人与台站内用电设备是否经常接触、用电设备是否是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等因素。一般在220V的低压线路中, 如果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金属部件容易被人触及时, 同时这些用电设备又不能按照我国用电规程要求使其接地电阻小于4Ω或10Ω时, 则宜按照间接接触保护要求, 在用电设备的供电回路中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 合理地选取不同动作电流的漏电开关。如在潮湿的工作场所, 由于人体比较容易出汗或沾湿, 使皮肤的绝缘性能降低, 人体电阻明显下降, 当发生触电时, 通过人体的电流必然会比干燥的场所大, 危险性高, 因此, 适宜安装15~30m A, 并能在0.1S内动作的漏电保护装置。

三是要根据电路和用电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来选择。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选择得越低, 当然可以提高开关的灵敏度。然而, 任何供电回路和用电设备, 绝缘电阻不可能无穷大, 总会有一定的泄漏电流存在。所以从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和提供不间断的供电来讲, 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选择要受到电路正常泄漏电流的制约。由于测定电流的泄漏电流, 必须有较复杂的测试方法或使用专用测试设备进行测量, 这里有可参照经验公式:对于我们台站常用电的单相电路来讲, 应I△n≥IH/2000。若固定通信台站还有三相动力线路及动力和照明混合线路时, 则应I△n≥IH/1000。 (其中:I△n为漏电保护开关装置动作电流, IH为电路的实际最大供电电流) 一般台站供电电路, 如果使用3A电能表的用户, 正常情况下泄漏电流约在1m A左右, 原则上, 若单相电路中的泄漏电流超过电路最大供电电流的1/3000时, 我们应对电路进行检修。

固定装置论文 篇8

普洱供电局自2009年开始研究开发研究输电线路固定翼无人机故障应急排查系统, 经过三年多的开发研究, 开发出了应用于无人机巡视输电线路的固定翼无人机线路巡视数据远程采集装置技术。该系统在固定翼无人机上安装高清照相机和摄像机, 通过地面站对无人机控制, 无人机沿输电线路进行一定高度飞行, 并对线路全线进行拍摄, 实时或后续传回图片或视频数据。工作人员对图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 及时发现线路存在的缺陷或故障, 大大提高了效率, 为检修及抢修赢得宝贵时间。特别当自然灾害发生时, 往往伴随交通、通讯等中断情况, 无人机系统发挥的作用将尤其重要。

固定翼无人机线路巡视数据远程采集装置通过定点摄像机角度对准故障排查点, 进入自动拍摄状态, 或在地面站手动控制进入自动拍摄模式, 并将拍摄得到的视频图像传送至地面站;能够将无人机上拍摄输电线路的视频和图片, 实时传输到地面站, 地面站能实时看到故障点的视频图像, 初步确定故障情况, 系统在控制摄像机拍摄的同时控制高清相机拍照, 无人机返回后, 查看拍摄的高清照片, 并与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对照, 为后续故障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将固定翼无人机线路巡视数据远程采集装置装设在无人机巡检设备上作为人工巡检方式的辅助巡检手段, 正逐步在各省市推广。无人机巡检既保障了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巡检费用, 又可作为应急联动系统的一部分, 尤其人员无法到达事故现场的情况, 无人机通过携带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 通过无线传输技术, 将拍摄的视频实时传回地面站, 取得第一手资料, 为做出科学的应急预案提供了有利保障。

传统的输电线路巡视, 因采用人工巡检方式, 除了工作效率低, 还需要外派大批的巡检人员去一线现场进行巡视, 巡检费用高, 人员安全风险高。

采用无人机巡检系统, 只需要3~4人就可以完成无人机巡检工作, 无人机巡检成本仅为人工巡检1/10左右, 按每月每百千米可节约成本10250元计算, 每年维护3000千米线路的供电局可节约成本369万元。

上一篇:急救综合能力下一篇:桂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