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网络论文

2024-07-27

固定网络论文(精选8篇)

固定网络论文 篇1

固定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具有其他的生产资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广电网络企业作为网络传输企业,固定资产尤其是网络资产在整体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是企业正常经营运转的必要保证,能否有效的利用固定资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本文从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入手,谈谈广电网络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对策

一、广电网络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大部分的广电网络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重经营,轻管理,重采购,轻实物”片面地认为只要做好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业务量上去了,企业的利润就可以得到提高,只要固定资产的采购程序合法、合规,就可以规避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并且错误地认为固定资产只是基础设施,没有必要加以重视和进行管理,导致了很多企业都将固定资产管理边缘化。还有一些企业只重视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而忽视了对其的实物管理,导致资产流失情况严重。一些企业家底也摸不清,既不清楚在用资产数量、也不了解库存资产数量和型号规格,更毋论如何运用了,极不利于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的广电网络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无章可偱,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对固定资产的预算、采购审批、验收登记、调拨领用、盘点维护和清理等一系列流程予以明确、规范,实际的管理工作与管理制度严重脱节。由于制度不完善、责任划分不清晰,财务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合作,互相推诿,严重的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3、财务核算与实物管理不衔接。

由于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中占大多数的是网络资产,包括了管道、光缆线路以及分配网,由于受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的限制,无法在帐务上对此类资产进行合理的归集或拆分,造成财务的帐务记录与实物管理相脱节,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管理,也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树立起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完善从预算、采购审批、到验收登记、调拨领用、盘点维护以至清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规范化二是常态化,以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三维组织架构,由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共同承担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明确由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工作,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保管和维护工作,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和价值管理。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担任固定资产管理员,财务部应配备资产会计,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并建立固定资产分析考核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2、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口径,支撑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口径的完善主要是针对网络资产部分。结合网络建设及日常管理的需求确定网络资产的类别,如光纤线路、同轴电缆网、管道三类,由工程建设的立项开始即沿用此类别,按项目进行归集、核算、结算、转固,此后的日常管理也是按项目进行,这样就保证了核算与实物管理的口径一致,有效地支撑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3、引入智能化网络资产管理软件,提高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效率

引入智能化网络资产管理软件,对广电网络企业的网络资产进行全过程的实物管理。此类系统应能列示管道、光缆线路分布图,并标注网络设备的所在站点,有完整的线路或设备的基本信息。通过地图化的查询方式,可以清楚地了解企业网络线路和相关设备资产的详实情况。但智能化网络资产管理软件中的资产信息必须与财务软件中的卡片信息完全一致和同步,新增或减少的网络资产会计上处理后,智能化网络资产管理软件中的信息必须同步更新,并通过资产编码在网络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实物管理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之间的良好衔接。

4、引入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引入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实物从新增、领用、变动、减少、清理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各环节的跟踪管理,通过完成条形码管理系统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对接,解决固定资产明细帐与固定资产卡片、实物不符的现象,并有助于提高资产盘点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通过条形码技术,改变了过去定期盘点,统计固定资产情况的工作方式,可以随时查询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达到全过程、全方位、精确细致、及时动态的固定资产管理要求。

广电网络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应该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通过技术层面和资产使用情况上,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的管理,清楚掌握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资产结构得到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广电网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只有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才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利润,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稳定的发展。那么广电网络企业如何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本文对此进行几点探索。

关键词:广电网络,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方法与对策》黄慧明, 李冰.-《华章》2013-02-01

[2]《应用条形码管理技术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王金河.-《中外企业文化》-2011-07-10

[3]《我国政府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研究》袁素英 (导师:刘建中) -《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05-01

固定网络论文 篇2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成本分摊;效率;讨价还价

中图分类号F224.3C93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是1978年Charnes\[1\]等人提出的一种对具有多投入产出的同类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的相对效率评价方法.近年来用DEA方法来解决固定成本分摊问题已成为DEA应用的重要方向.固定成本分摊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如银行总行为各分行建立统一的交易系统所花费的投入成本,大型连锁超市为各子超市建立物流配送系统的费用等等.由于各子单元获益于公共系统,那么它们理应分摊公共系统的建设费用,那么如何公平合理的把固定成本分摊给各DMU,无论从组织者的角度还是从成本研究的角度都至关重要.

由于分摊成本的DMU往往是同质的和可比较的\[2\],这恰好满足DEA方法中同质性的要求\[3\],Cook和Kress\[2\]第一次把DEA方法应用于固定成本分摊问题,作者假设分摊的成本作为DMU的一种新投入,根据成本分摊前后所有DMU效率的不变性和帕累托最小性来给出分摊思路,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实际方案,但是如果没有锥比例的限制条件,该模型并不能得到唯一的分摊解,并且模型的分摊方案完全取决于投入要素;林瑞跃\[4\]证明Cook和Zhu\[5\]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行.虽然Beasley\[6\]的方法可得到一组唯一的分摊解,但往往会出现两个DMU之间的分摊成本额的差距太大问题.李勇军等[7,8]解决了这些问题,将DEA与博弈结合,给出的分摊方案由投入和产出决定,且有唯一的分摊解.

以上学者的研究视系统为一个“黑箱”,没有考虑系统内部结构,而常常系统内部结构复杂,包含重要信息,因此有必要去考虑系统内部的输入输出.本文研究具有两个系统的二阶段网络结构,此类DMU的第一阶段输出是第二阶段的输入,可以证明此类DMU分摊的成本仅与初始输入和最终产出有关.但如果子系统在收入分配上相互独立,这时每个DMU分摊的成本又将由两个子系统分摊,由于任何一个DMU以及子系统都希望自己承担较少的成本,故各个DMU之间,DMU内部之间都存在博弈.本文首先把李勇军的方法推广到二阶段网络系统,给出唯一的分摊方案,然后建立子系统之间的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所得的分摊解满足系统效率及子系统效率为1.该方法思路清晰,公平合理,各DMU对最终的分摊方案都能接受.

3结束语

本文考虑DMU之间,以及DMU子系统之间的博弈,将DEA于Nash讨价还价结合,给出了一种二阶段网络系统的固定成本分摊方法.由于分摊后系统效率及子系统效率达到了最优,故各DMU及子系统对最终的分摊方案都能接受.该方法可以为二阶段网络系统的固定成本分摊问题提供可行的决策参考方案,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有关其它网络系统的成本分摊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 CHARNES, W W COOPER, E RHODES.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2(6):429-444.

\[2\]W D COOK,M CRESS.Characterizing an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shared costs:a DEA approach\[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al Research.1999,119(3):652-661.

\[3\]R G DYSON,R ALLEN.Pitfalls and protocols in DEA\[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132(2):245-259.

\[4\]林瑞跃.基于DEA效益不变性原则的新型固定成本分配方法\[J\].工程数学学报,2011,28(6):771-778.

\[5\]W D COOK, J ZHU. Allocation of shared costs among decision making units: a DEA approach\[J\].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2005,32(8):2171-2178.

\[6\]J E BEASLEY. Allocating fixed costs and resources vi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147(1):198-216.

\[7\]李勇军,梁樑.一种基于DEA与Nash讨价还价博弈的固定成本分摊方法\[J\]. 系统工程,2008,26(6):73-77.

\[8\]李勇军,戴前智,毕功兵,梁樑.基于DEA和核心解的固定成本分摊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0,25(5): 675-680.

\[9\]A AMIRTEIMOORI,S KORDROSTAMI. Allocating fixed costs and target setting:a DEAbased approach \[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2005,171(1):136-151.

论网络解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篇3

1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缺乏有效约束

大部分高校缺少一套完善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有些高校虽然制订了一些制度, 但权责不清, 可操作性差;有些制度老化, 没有随着新形势、新情况的出现及时修订。制度上的不健全, 使得有些行为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 出现许多管理上的漏洞。如有些采购人既管购置又管报销, 缺少牵制;有的不严格履行固定资产验收手续, 不对照合同对进行实物验收, 而是对发票进行验收, 发现规格、型号出现不符, 为时已晚。

1.2 管理意识淡薄, 重购置、轻管理

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 不进行成本核算, 也不计提折旧, 无形中助长了高校对固定资产的重投入、轻管理, “谁购建谁拥有, 谁拥有谁使用”的管理方式更助长了各单位争经费、争投入, 而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 优化配置, 对固定资产存量不了解, 购置前又缺少科学的论证, 造成重复购置, 利用率低下。

1.3 房屋配置不合理, 缺少科学分配方案

长期以来, 高校房屋供求矛盾一直非常尖锐, “指令分配, 无偿使用”的房屋管理方式使得高校房屋变成了“唐僧肉”, 各单位想方设法多占房源, 由于大多数高校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房屋分配方案, 随意性大, 造成有些学院教学实验用房高度紧张, 有些学院用房宽松, 甚至私自对外出租, 牟取小集团利益。

1.4 家底不清, 账账、账实不符

长期以来, 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账物分管的管理模式, 财务部门注重固定资产总价值的核算, 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数量、价格、规格型号等管理, 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进行实物管理。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 不按规定进行清产核资, 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造成账账、账实长期不符, 从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统计的固定资产数据不一致, 让人无所适从, 只能根据报表的实际需要进行随意调整, 造成信息失真。

2 实施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是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依托校园网, 沟通、协调校内资产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使用部门, 对固定资产进行各项管理活动, 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近几年,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一些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开发了管理软件, 用计算机管理仪器设备, 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大部分软件仅实现了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 完成的只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高校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深层次的开发, 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对账难、财产清查难、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

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它的运行质量。学校应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首先, 整合资产管理职能, 建立具有权威性、独立性的资产管理处, 在分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 代表学校管理各级各类固定资产。其次, 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实际工作情况, 确定本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级别。实行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化管理, 资产管理处设系统管理员, 对网络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管理, 各使用部门要明确一名资产管理员, 根据授权负责网上提交本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 如提交固定资产采购申请书、固定资产报废申请书、逐项录入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并上传到资产管理处等。

(1) 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 提高利用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

大型精密仪器是高校完成高水平实验实习任务的重要物质保证因其价值高、维护较难, 高校应加强管理, 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和使用单位, 就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参数、目的用途、机时利用、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购前论证, 要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核查校内资产存量中有无性能相同的设备, 如果有使用效率不高的同性能设备, 通过资源共享, 就可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不必重复购置。

利用网络信息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最大效益。各个使用部门通过网络及时交换信息, 将各自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及时反馈管理部门, 使资产管理部门对设备利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各个使用部门可以在网上提出某一仪器设备使用申请,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所掌握信息及时给予反馈, 进行资源调配, 实现资源共享。

强调资源共享, 还要考虑责、权、利的一致性, 目前许多高校都已进行了校院两级管理改革, 各学院利用本院经费或某课题组利用科研经费购买的设备, 其他单位或课题组如果无偿使用, 显然有失公平, 应该实行内部成本核算, 收取一定的资产使用费, 收费标准的核定一定要科学合理, 兼顾使用部门和购买部门的利益, 可由校内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共同核定, 收取的资产使用费可通过财务处进行账户之间的经费指标划拨来完成。

(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行为。

健全的制度是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的重要保证, 各高校在深刻理解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固定资产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订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要涵盖固定资产的计划、购置、验收、维护、调剂、转让、处置、报废、赔偿、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特别要注意制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注意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之间权责的划分, 每一项制度的最后执行权都要落实到人。另外, 在实际执行中发现问题或缺陷要及时修订, 堵塞漏洞。

提供方便的查询途径, 要充分利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及时将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链接到国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 通过查询, 让广大教职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每个工作流程都了如指掌, 从而达到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的目的。

(3) 利用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的财务审核功能, 解决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账难的问题, 保证账账相符。

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之所以对账难是因为两部门信息缺少可以对接的关键字, 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信息中没有财务信息关键字 (如凭单号) , 财务信息中也没有固定资产信息关键字 (如固定资产编号) 。固定资产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 增加了财务审核功能,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资产使用人携带打印签字后的“固定资产验收单”和发票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时, 会计人员一方面履行付款手续, 另一方面在固定信息系统“财务审核”功能菜单中输入报账凭单号和报账日期, 通过这两个字段就把资产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信息和财务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 方便两部门固定资产信息核对, 保证账账相符。

(4) 利用条形码识读技术, 进行固定资产清查, 保证账实相符。

由于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存放地点分散、涉及部门多, 彻底清查确实不易, 每次清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耗时很长。加上清查意识淡薄, 许多高校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每年清查一次, 什么时候接到上级部门清查文件, 什么时候搞财产清查。

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引入条形码识读技术, 将大大提高固定资产数据的采集和传递速度, 有效地提高财产清查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固定资产条形码包含了“固定资产名称”、“固定资产编号”等信息, 就像身份证, 每增加一件固定资产, 系统就会为其生成一张条形码标签, 将该标签贴到设备上, 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时, 用条码扫描仪对被清查单位的固定资产标签进行逐一扫描, 采集的信息会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自动核对, 可以方便地发现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固定资产, 对这部分固定资产, 应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 并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有关信息和财务信息作相应调整, 保证账实相符。

(5) 加强高校房屋建筑物管理, 建立科学实用的房屋调配及使用制度, 合理、高效地利用房产资源。

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房屋及建筑物管理功能, 编制房屋及建筑物目录, 建立房产卡片或台账, 以便准确、及时、详细反映房产的使用、维修及改造情况。学校在取得建筑物所有权时要及时设立并登记有关原始资料, 如建筑物名称、所处方位、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建筑结构、建筑成本、使用日期、使用单位等信息应全部输入系统, 让学校领导及管理者随时了解建筑物使用、维修及改造情况, 有利于实时掌握学校资产状态, 提高教学、科研用房的使用率。

为了督促学校各部门合理、高效地利用房源, 各高校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房屋调配及使用制度, 改现行无偿使用为有条件有偿使用制度。可试行定额分配免费、超定额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的管理方法。清华大学房屋管理方法就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办公用房按各单位事业编制数计算:学生教学实验课定额用房由实验学生人数与专业类型系数计算, 学生学位论文用房按各类学生自然规模和实际在实验室停留时间分数计算。大型教学仪器和装置及其他特殊教学用房由房地产处及设备实验室处共同核定。科研用房人文、经管、外语、数学等学院, 每个专职科研编制10平方米, 其他学院20平方米, 国家开放实验室客座人员享受补助用房。定额内用房免费, 小于定额20%以内的超额用房按正常收费, 超过20%以外的超额用房为正常收费的2倍。

这种管理方法实质上是采取压力传递措施, 建立房屋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公用房屋的各种弊端, 达到加强学校公用房管理, 提高公共用房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房屋管理方法, 将本校房屋分配方案程序化, 挂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关于房屋管理的菜单下, 各学院、机关处室输入本部门的硬条件, 系统就可方便地输出该部门应占房源、实占房源, 这样就为房屋管理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有利于实现房屋分配的公开化、高效化。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从完善管理体制人手, 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 构建协调流畅的管理运行机制, 综合利用计算机、校园网、条码识读等现代信息技术, 将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固化为数字管理程序, 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网络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 是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乔蓉, 固定资产管理初探[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篇4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多年来, 为提高管理效率, 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一直在积极探求加强资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家底不清、账账不符、使用效率低、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

1.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 信息化管理意识比较谈薄, 管理责任不够明确, 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由于长期缺乏统一的协调与沟通, 致使管理分散, 管用分离, 存在家底不清、账账不符等问题。

2.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目前许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固定资产分别由学校财务部门进行价值量的核算, 各教学单位、后勤处、基建处、图书馆等部门进行实物量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各部门职能和分工不同, 这种多头分管的模式不能对学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实行有效控制和协调, 在资产的形成、配置、使用、管理、处置等各个重要环节之间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动态的管理监控机制, 造成资产管理职能不到位, 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存在资产闲置与浪费现象。

3.现有的资产管理方法和模式无法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 无法实现实时管理, 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资源无法共享。

二、网络化管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性、高效性、严密性、实时性、规范性、先进性、适用性等特点。实行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可以使固定资产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 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审查和实时监控, 这样就使固定资产从计划、采购、验收、使用、调配、维修、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都处于严密的管理和制度的监督之下, 从根本上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弊病与问题, 保证了固定资产“账账、账实”相符, 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实践证明, 在新形势下,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或计算机单机辅助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校的快速发展, 只有实行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才能适应当前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最大效益,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三、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的措施

(一)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 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 健全和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正常运行。另外, 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出适合本校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 建立适合本校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选择非常重要, 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决定了日后资产管理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建立适合本校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由学校组织人员自行开发, 也可直接运用成熟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如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仪器设备管理WEB系统》, 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三) 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 采用条形码管理

首先, 进行全校范围的固定资产清查, 建立固定资产信息档案。其次,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做好软件的系统设置和权限设置。第三, 准确录入资产信息,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建成固定资产数据库。第四, 采用条形码管理, 给所有固定资产贴上固定资产条形码标签, 这样能有效地解决固定资产数据分散采集输入的瓶颈难题, 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

(四) 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首先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其次要加强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第三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

(五) 构建可行的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就是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能进行评判的过程, 主要是对各部门所占有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图书等各类固定资产效果进行分析判断, 评定其是否得到了合理配置、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把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年终部门绩效考核范围, 以此来推动各部门领导重视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尽可能避免资产重复购置, 减少闲置资产, 实现资产管理规范化,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实行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可以进一步理顺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 明确管理责任, 建立起现代化、信息化的网络管理体系, 确保固定资产安全与完整, 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 实现固定资产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 实现资源共享, 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呈现高效率、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李健生.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的校园网络化管理[J].经济师, 2011, (1) .

[2]曾致远.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的网络化管理[J].电脑与电信, 2007, (8) .

[3]吴兢.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

农村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网络构建 篇5

基层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够, 从单位领导到教职工均注重教学业绩。全校上下重视教育教学, 轻教育资产的管理变为常态, 财务、资产管理在学校工作中被边缘化。固定资产管理中常见问题如下:

1. 重视财务支出, 轻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财务管理对办公、出差、学习、公务等财务活动支出均有较完备且严格的报批手续, 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却存在明显的疏漏, 一般基层学校在这些方面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的重视, 缺乏强有力的制度层面的支撑。

2. 重视资产购置, 轻资产有效管理。

(1) 资产管理过程中手续不全。未按照验收登记, 资产管理员初审, 会计登记入账的程序进行, 往往整个过程由一人办理, 不符合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

(2) 管理程序欠规范。固定资产的借用手续不完备, 资产信息卡片不及时修改, 资产转移不办理转移的相关手续负责人的调动是人走物走, 特别是电子产品, 监管信息中得不到体现等现象屡见不鲜。

(3) 资产的报废操作违规。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 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 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 以及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资产的处置, 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 主管部门应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 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而实际资产管理过程中, 好多学校往往是领导干部私自做主, 不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 超越权限, 随意变卖国有资产,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4) 固定资产的管理无专职人员。农村中小学基本上都是由年龄较大、能力不强的老同志担任,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或学习, 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淡薄, 电脑不太熟练, 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软件不能有效运用, 业务流程不熟, 不能及时按规定办理, 导致账实不符。

3. 重视实物管理, 轻资产价值考量。

资产管理过程中, 学校最为重视的是资产不能少, 资产的保养维护环节往往重视不够, 至于资源的利用率更不是领导考虑的问题。学校层面缺乏老师使用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考核机制, 教师上课虽不能说仍然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 但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现代教育媒体应用不够, 这是不争的事实。校园资产闲置率高, 并没有起到促进教育教学的应有作用, 必须引起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4. 重视上级要求, 轻制度完善诉求。

毫无疑问, 绝大部分中小学均能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 实施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维护, 但对于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却很少有及时的建议和诉求, 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上问题, 笔者所在部门就遇到如下两种现象。

(1) 固定资产管理中不计提折旧因素, 不能动态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 随着政府部门对教育的重视, 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 固定资产逐年在增加, 由于不提取折旧, 有些固定资产早已失去了使用价值, 但仍然以原值反映在固定资产账上, 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情况。如电脑更新换代较快, 五年以上基本就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 但不计提折旧, 就不能如实反映实际情况,

(2) 上层管理制度约束, 导致固定资产无法及时入账。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规定“未实施竣工决算审计的工程项目, 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不得进行固定资产的增加”。我镇一所小学新建了一幢综合楼, 目前该工程已竣工近1年, 并已投入使用, 但由于未进行决算审计, 至今都没入账增加固定资产, 造成账实不符。

二、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网络构建

1. 建立健全网络, 明晰工作职责。

固定资产管理建立网络结构管理体制, 管理网络及职责如图所示。校长为总负责人, 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工作。分管固定资产管理的副校长为次负责人, 负责组织和督促学校财产物资的使用、分配、日常的维护、清查工作。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员、保管人、使用人是直接责任人。财务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的增减、调拨、报废以及对清查的结果进行核算, 负责与各使用、管理部门的对帐, 做到账账、账物相符, 固定资产管理员登记固定资产, 负责全校财产物资的清理、核查工作, 具体保管人、使用人负责资产的日常维护、保管。理财小组负责日常监督。层层签订《资产管理责任书》,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2. 规范日常管理, 制订工作流程。

学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捐赠、验收、保管、使用、处置、报损、调出均制订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固定资产的责任制, 层层分解落实。这样让每一环节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制订强制性制度要求各学校每年对固定资产至少盘点一次, 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找出原因, 分清责任, 按程序及时进行处理。

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工作能力。

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了解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某种程度上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资产管理的质量, 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 开通固定资产管理员群, 在网络空间实时交流业务管理心得, 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管理的经验, 提出对资产管理的新意见新建议, 不断提高资产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

4. 更新管理理念, 创新工作思路。

当今, 科技日新月异, 面对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 网络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观念, 各种资产网络管理软件应运而生, 但纵观互联网资源, 适切农村中小学实际的软件却是凤毛麟角。如何开发基于基层学校管理现实, 关照中小学资产价值, 激发教师使用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络管理平台?这是摆在我们农村中小学管理人员面前的全新课题。网络具有实时、开放、透明的功能, 我们将学校固有资产登记造册, 录入网络服务器, 对资产的使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记载, 对于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开通教职工网络在线提交维修申请或维修提醒。资产管理网络平台的搭建, 必将大大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网络化管理作为资产管理的策略之一, 必须坚守适时适度的原则, 我们要从基层学校实际需要出发, 加强领导干部的管控意识, 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资产使用者的参与意识, 积极调动全校力量, 齐抓共管, 实现校产资源使用的最大化。我们正走在网络化的路上, 如何挖掘资产网络管理的功能, 开展有效性管理, 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要保管好物, 保证资产不流失, 更重要的是要探讨怎样维护并用好资产,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农村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 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探究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固定网络论文 篇6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1.量大。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6大类, 涵盖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一般设备和800元以上的专用设备, 以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多数高校建校时间比较长, 积累和沉淀了大量的固定资产, 也给现在的资产管理工作遗留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2.面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物资验收与登记, 保管、使用及养护, 资产变动与调拨, 资产清查, 损失、丢失与赔偿, 报废与处置、统计分析、评估报告和监督等, 管理周期长、使用情况难掌握, 既要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又要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既要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 又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3.分布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许多高等学校为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纷纷调整布局、开辟新校区, 或由政府主导多校合并, 从而形成一校多区的事实, 在客观上给资产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

二、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体制不统一、责任不到位。目前许多高校的固定资产都存在多部门分头管理, 不同归口部门使用不同的软件管理, 各自为政, 缺乏统一领导无法将责任落实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 以至于职责不清, 有的多人使用、无人负责, 有的保管没有登记和丢失赔偿制度, 以至于重大的损坏、流失无法追究也无人追究。由于长期缺乏统一的协调与沟通, 致使账物脱节, 存在严重有账无物、有物无账情况, 一旦发生问题, 就相互推诿。

2.缺乏合理约束机制、使用效率低。高校多以院系为单位、由不同领导分管, 有些部门从本单位的使用方便和小集体利益出发, 争设备, 追求小而全的配置, 有些部门借助学科建设、科研课题、管理创新等名义争投资, 超前追求配置高、精、尖的仪器设备, 实行部门所有, 使用效率不高, 使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 特别是教学、科研用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高新技术快速度发展的今天, 仪器设备淘汰更新更快, 如果不提高早期使用率, 就会造成隐形浪费, 导致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下。

3.管理软件不完善, 效果不理想。多数高校的固定资产都处在静态信息管理阶段, 资产信息无法实现共用共享。一方面目前使用的管理软件只侧重于固定资产的录入、统计, 对学校固定资产的动态无法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另一方面管理软件无接口, 各级资产管理员经常是集中一批进行申报, 容易发生信息录入偏差, 造成账面信息与实物信息不相符;有的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和放置地点经常变动, 信息无法及时反映, 很难做到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监控, 更谈不上实时核对账目, 最终导致家底清。

实践证明,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和手段已不适应高校发展, 现代化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建立起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 将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 控制人为因素, 对固定资产整个管理周期实行多维、动态、实时的监管, 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弊病与问题, 避免或减少仪器设备重复购置, 改善服务质量, 实现资源共享,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最大效益。

三、利用信息网络化管理高校固定资产的优势

1.管理更系统、更全面。管理涵盖了教育部16大类固定资产, 并可将物质属性不同的固定资产纳入到同一系统进行多样化管理, 通过网上操作完成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置、变动、调剂、分布、清查、统计、分析、账表、上报数据等基础管理活动。

2.操作更规范、效率更高。学校任何一项固定资产增 (减) 必须是资产管理员亲自登陆系统、规范填写录入验收单, 依次提交给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 严格控制了从录入、变动到处置的固定资产, 实现了学校各层次的网上统一管理, 减少了环节, 缩短了周期, 提高了工作效率。

3.流程更严密、责任更分明。通过系统严密的账、表、条码管理体系, 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人员, 存放地点落实到房间, 实现从业务流程到管理范围, 从权限分配到数据库管理的严格、具体、细致控制, 以满足内部的管理分工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需要, 杜绝了任意修改数据库的不规范操作, 从而有效控制滥用职权、营私舞弊行为,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手段更先进, 管理更到位。通过网上管理, 可对学校每一件固定资产实行全程跟踪, 准确反映每一件固定资产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部门、谁在使用人的信息。利用校园网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将固定资产增加、变动、处置等基础性录入分散到各级部门乃至具体使 (领) 用人去做, 使繁琐复杂工作点击几下鼠标就可完成, 有效地提高了固定资产输入的及时性和速度, 让个层次管理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了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详细情况。

四、实施校园网络化管理高校固定资产的成效

1.全面规范了基础管理的各项环节。通过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系统的运用, 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固定资产从申购、审批、购置、验收、账务处理、使用、维修与保养、借用与报废、损坏与丢失赔偿、清查、建档等各个管理环节, 明确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国有资产管理处、归口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的管理责任和权限, 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

2.学校固定资产安全得到有效监控。通过运用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系统, 将学校每一件固定资产通过严格的程序具体落实到存放房间、使用单位、使用人上, 明确每一件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责任, 落实使用人的经济责任。使学校每一件固定资产都做到来源清, 去向明, 有效地杜绝了流失现象。

3.实现了同步管理和纵横多维沟通。通过运用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系统, 让学校各层次不同身份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可在任何地点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活动, 实现了各层次管理信息的实时沟通和交换。让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彻底告别繁重的手工劳动, 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差错率高、信息闭塞、管理效能低等老大难问题。

4.自觉管理资产的机制在悄然形成。通过固定资产的网络化管理, 可随时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的固定资产信息, 作为学校实行绩效管理的评价依据之一。由于各级部门占有使用固定资产情况逐步纳入学校经费预算, 怎样保持固定资产最佳占有量、提高存量的使用效益, 直接关系到部门的利益与发展, 使得各级管理者从部门利益和管理管理出发, 自觉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 建立起科学的维护保养制度, 延长使用寿命, 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总之,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高校理顺资产管理职能关系, 明确管理责任, 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 只有建立起现代化、信息化、高效率的网络管理体系, 才能避免或减少固定资产重复购置, 形成校内资产的合理流动, 适应高校的发展。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各高校纷纷利用多元化的资金扩大办学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 使得高校固定资产呈现快速增长, 构成也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以至于当前管理已经跟不上发展。文章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出发, 分析当前管理现状, 探讨适应高校固定资产的现代化管理, 阐述实施校园网络化管理的优势和成效。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武红玲.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8 (1)

[2].万海燕.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9 (10)

[3].熊敏.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与对策.金融经济 (学术版) , 2008 (7)

固定网络论文 篇7

FMC通常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点:

1. 无缝连接

在设备和网络层面, 它的表现为切换:固定网中的电话可转移到移动网络中, 反之亦然;在两种不同的网络中切换不会中断或导致服务质量受损;实现Wi Fi和2G网络相互切换。在网络架构层面, FMC能够在不同的网络平台间传输多种运用, 而不需要进行再编译。

2.用户接入方式多样

融合服务和设备能够让用户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需要的应用、服务质量和通话量等具体需求, 选择采用不同的接入技术, 如Wi Fi或移动网络。

3.融合终端

融合终端能够让用户方便的在不同的网络间切换。目前, 用户一般使用固定网络来实现语音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 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移动语音服务和基本的数据服务 (如SMS短信息服务等) 。企业级用户通常会使用更多的终端设备, 例如, 用PDA或笔记本电脑来获得移动数据。而最新的融合终端, 如Wi Fi电话, 能够让用户使用一个终端就完成以前用多个终端才能实现的应用。

4.个性化

FMC服务不但允许终端用户设定他们想要的服务, 而且允许他们对用户界面进行设定。用户可以对融合终端进行统一设定, 融合终端的多样性使得固网也拥有了类似手机的多样化设置。

5.移动网络、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的统一融合

FMC服务可以使用户在不关心配置、网络安全、服务质量、网络带宽、网络资费的情况下, 实现在多种网络间的转换, 例如移动网络、固定网络和无线网络。

从世界范围来看, FMC业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于技术引入发展的初级阶段,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到各自的政策、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FMC业务尚无统一的模式。

根据FMC技术演进过程, 结合全球现有FMC的部署情况, FMC业务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预融合阶段

预融合阶段是指通过业务支撑系统的功能交叉融合实现固定和移动业务的捆绑, 以及部分实现固定移动业务的融合。从目前全球运营商推出的FMC业务看, 大多数运营商处于该阶段, 业务形式主要为基本的语音服务和数据接入服务。

2.融合阶段

融合阶段是指通过多模终端实现不同网络接入层的融合, 以及运营商通过建立统一的核心承载网来实现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真正融合。在该阶段, 运营商的FMC业务将从原来的简单语音服务和数据接入服务, 转变为基于数据的内容增值业务, 以及多向的应用业务。

目前, 中国FMC业务尚处于预融合阶段, FMC的相关标准不够明确、融合终端技术不够成熟、业务不够丰富、政策法规尚不明朗、产业链也未形成, FMC业务本身暂时还不能为服务提供商创造出可观的收益。

但是, 国内运营商, 特别是固网运营商都在积极开发FMC业务解决方案。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推出了有中国特色的FMC业务, 例如灵通无绳业务、一号通、Qbox等业务。但是, 这些业务仍属于简单的业务捆绑, 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业务融合, 且存在相关终端数量少、功能不完备、业务资费混乱、用户少等问题。

相比之下, 国内移动运营商在FMC方面都没有采取太大的举措, 中国联通专注于移动通信, 在固定和Vo IP长话、视频业务方面的进展有限, 在固网-移动整合方面总体动作不大。不过, 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中国联通已打造了一张具备Qo S保证的IP骨干网, 并且开始对Wi Max进行测试, 为今后FMC的发展实施做好了技术准备。同样, 中国移动也没有对FMC采取业务上的行动, 现阶段中国移动FMC业务的策略是进一步降低语音业务资费, 大力发展其他增值性业务。同时积极为3G做准备, 以便在下一步的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根据业务特点和移动优势, 结合3G业务开展FMC业务。

针对目前中国FMC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IDC对于国内各类运营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固网运营商

1. 利用固网资源优势尽早推出FMC业务来阻止用户数量的下滑, 同时增强整体竞争力。

2. 尽早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为提供进一步的融合业务做准备。

3.加强与整个生态环境中其他参与者的配合, 吸引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厂商加入, 对业务进行渗透和拓展, 并制订统一的标准规范。同时建立自己的融合业务终端定制策略, 并提供足够的终端来保证业务的开展及实施。

移动运营商

1.巩固现有阵地, 可在短期内推出Fixedmobilesubstitution (移动对固定的替代) 业务来防御FMC业务。

2.有选择的进入某些固定业务领域, 为重点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稳固企业客户和行业信息化客户市场。

3. 做好资源的整合, 发挥移动运营

商固有的优势, 包括品牌、客户资源、业务开发等方面, 增添新的业务服务手段, 扩大在无线互联网领域的收益。

全业务运营商

1.对自身业务运营能力进行提升, 并要对业务资源、网络资源、技术平台实施优化和调整, 为提供FMC业务做好准备。

2.充分挖掘通信资源, 满足客户个性化通信消费需求, 实现从以网络为中心的战略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战略转型。

浅谈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篇8

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 原始管理阶段,最开始采用传统的账、卡、物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采用财务管理的模式,建立手工账本,建立台账。2. 一般管理阶段,随着学校规模扩大,成立资产管理部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资产管理部门配备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但是,只是将原来手工账本电子化,便于修改、打印存档,属于粗放式管理模式,由于缺乏直观的数据支持,单位领导和资产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3. 信息化管理阶段,实现固定资产的登账、验收打印、查询分析、资产变动等功能。

二、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1. 固定资产权责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健全。大多数民办高校设置资产管理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责任不明确。该类固定资产随意使用、处置等情况存在。有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或很少使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2. 教职员工流动性大,资产管理脱节。民办高校教职员工流动性很强,每年都有入职、离职和岗位变动员工,各部门领导和资产管理人员变更频繁。固定资产责任人不明确,极易造成资产流失。

3. 固定资产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由各部门独立占有和使用,其它部门无权直接使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

4. 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程度不够,继续提升网络化管理。民办高校固定资产最开始是以原始手工记账模式进行管理,后期引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管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只是完成简单记账功能。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

三、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构建

基于民办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想管好固定资产,我们建议实现网络化管理,下面是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体系构建模式。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依托B/S架构模式,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利用Web技术的动态交互和SQL2000数据库技术,实现用户和管理中心进行信息沟通。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主要功能模块如下:申购、审批模块、验收登记、付款、资产变动、资产查询等8个模块。

1. 申购模块。各使用单位合理上报本部门年度固定资产的申购计划,可通过校园网平台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向资产管理部门提交固定资产采购申请。

2. 审批模块。资产管理部门对各使用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汇总整理,校内能够调拨,可以进行调拨,不能调拨,进行购买。将固定资产购买情况汇总后,初审报主管校长审核。如所申购价值较高的教学仪器设备,需要对所申购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专家论证,使用部门登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审批的购置计划进行查询。

3. 验收登记模块。所申购物品到达学校指定地点后,资产管理部门办理验收手续、填写接货验收单或验收报告,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登记单,采购人员、使用人员、使用单位主管在固定资产登记单上签字确认,资产管理部门专职资产管理员签字确认。

4. 付款模块。采购人员携带固定资产登记单及发票等材料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会计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查询固定资产登记记录及手写固定资产登记单等票据,准确无误后,方可付款,便于资产管理部门对新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时对账。

5. 资产变动模块。由于民办高校每学期会有人员情况变动,如入职、离职、岗位变动等,用户可以通过本模块实现固定资产交接情况等信息的处理,还可以对资产调拨情况、报废、丢失情况进行信息处理。

6. 资产查询模块。用户可以按照设备类别、部门类别、岗位类别、管理人员、设备名称查询相关信息,便于领导掌握学校固定资产情况。

四、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优点

1. 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通过对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动态控制。保证对固定资产实时监管,及时更新设备信息,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

2. 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有助于实现固定资产的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避免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

3. 明确管理责任,避免固定资产流失。通过固定资产网络化建设,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明确责任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及意识,提升管理的透明度,有效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避免固定资产流失。

4.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程序。由于民办高校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经常有离职、岗位调整的情况发生。通过固定资产网络管理平台,将固定资产变更后的使用人员等信息,通过平台可以实现数据更新,减少工作程序。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结束语

民办高校发展速度快,固定资产增量多,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势在必行,通过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固定资产信息完整,规范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发挥最大效益,盘活闲置固定资产资源,节约资金。保证民办高校高速、平稳发展。

摘要:随着民办高校快速发展,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随之而来民办高校固定资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有助于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有助于发挥固定资产最大效益,有助于节省人力简化办公程序。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在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万海燕.浅议高校固定资产的网络化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86-187.

[2]黄文容.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探讨[J].山东青年,2012(4):106-108.

[3]邱灼雄.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192-193.

[4]陈彦彤.民办高校信息化条件下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路的探讨[J].2013(3):19.

上一篇:现场终端下一篇: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