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学校文化

2024-08-23

重塑学校文化(通用12篇)

重塑学校文化 篇1

一、学校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

1.安全主体缺位

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任主要由校长和管理层承担。学校安全规章和安全流程的制定与执行基本由校长牵头负责, 由管理人员具体实施, 对于学校的大多数师生来说, 只有学校的校长和管理者对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在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中, 校长和学校管理者承担着监督师生的职责, 他们必须对师生遵守安全规章和安全流程的行为负责;师生员工很少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流程的制定, 只是被动服从与遵守, 完全依赖管理者保证安全。

这种主体缺位的安全管理方式, 使占校园人数主体的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缺乏执行安全管理的责任感也少有改进安全绩效的义务感;既难以充分激发师生个体的安全意识, 也难以有效促进师生互相的安全监督。在此情况下, 师生不是为避免使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而自觉安全地完成活动, 而是因为屈从于管理者的压力, 必然造成学校安全工作实施乏力。

2.安全注意缺失

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理应受到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员工持续高度的重视。但就具体学校而言, 如果一所学校已经取得了出色的高水平的安全管理绩效, 就会使该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变得非常小, 这可能使该校的师生员工在执行学校的安全操作规程时产生自满情绪, 认为百分之百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没有那么重要。这种自满情绪会导致校园安全主体在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时为了个体的方便、舒适和省时而变得投机取巧。结果造成原本可以预见和避免的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

3.安全奖罚失当

在学校安全管理中, 管理者通常都会制定严明的安全奖惩制度, 并将其与学校安全管理的责任目标和师生员工的个人利益紧密挂构。这样的奖惩制度如果运用不当, 操作失度, 只会造成安全管理的导向偏差。如果师生如实报告安全事故就会受到严厉处罚, 或者是潜在收入的损失, 或者是提升机会的损失, 这些政策只会鼓励师生不去如实地报告微小事故和伤害事件, 特别是当发生了轻微伤害事故而又没有严重后果时, 师生员工可能会隐瞒不报或谎报事故。因而, 这种以惩罚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方式虽然在减少不安全行为方面具有效果, 但在鼓励安全行为方面却会产生阻碍作用。如果安全奖励足够诱人, 同样会造成对安全事故的隐瞒不报或谎报事故, 只会造成事故报告的统计数字变小, 实际上事故的发生率并没改变。

二、学校安全困境的归因分析

1.缺乏实现校园安全目标体系的共同愿景

当前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一种能够让相关主体认识统一、行动一致的价值力量———实现校园安全目标的共同愿景。与校园安全相关的各类主体, 从校长到学校管理者, 再到普通的师生员工, 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取向都会从根本上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绩效。校园安全维护不仅是校长和管理者的责任, 也是学校每位师生员工的责任。进行校园安全管理, 需要激发学校内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学校内部每个成员都能对安全维护作出承诺, 自觉自愿地承担起学校安全事故预防的责任。

由于缺乏实现校园安全目标的共同愿景, 当前校园安全管理的各类相关主体, 在承担校园安全管理责任时, 并非自觉自愿地勇于担当, 而是坚守分工,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在此背景下, 关注校园安全的终极价值不再是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 而是服从管理, 完成任务, 从而导致管理主体缺位, 使安全管理变成了校长和管理者的事。

2.缺乏执行学校安全防范要求的行为流程

当前校园安全管理中缺乏一种能够让相关主体持续稳定地保持安全注意的约束机制———执行学校安全防范要求的行为流程。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注意缺失现象, 足以说明当前校园安全管理的机制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缺陷具体表现为:当前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虽然能够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关安全主体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注意, 取得一定的安全管理绩效。但是, 却缺乏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的稳定流程。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 这种约束力量的缺乏, 无法持久保证校园安全的维护主体能够始终如一地遵循校园安全管理的程序、坚守校园安全管理的准则、落实校园安全管理的要求, 特别是当校园安全管理的绩效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 这些安全主体更易产生自满思想和投机行为, 放松对校园安全的持续注意, 将关注点和注意力转向更为紧要和急迫的工作, 造成安全注意的缺失和间断, 事故的循环发生和难以预见也就在所难免, 甚至成为必然结果。

3.缺乏保证学校安全防范质量的卓越团队

目前, 由于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和政策的影响, 学校几乎都没有专门的安全工作机构或安全工作人员[1]。在安全管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背景下, 从事校园安全工作需要具有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但在学校组织的管理培训中, 以提升学校管理者与师生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为主题的培训相对于学校其他主题的培训, 可以说频次稀少, 形式单一, 内容俗套。由于缺乏紧跟时代的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校园安全的实施团队往往习惯于采用司空见惯的传统方法, 例如设立安全工作机构、强化安全奖惩措施、改善安全工作条件等, 对已被证明的有效的新的安全工作方法缺乏认知和认同, 很难及时从现代安全管理学的发展成果中汲取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绩效的养分, 造成安全工作的知识与技能提升缓慢, 跟不上安全防范的现实需求。

三、学校安全困境的破解路径:塑造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目前发生的学校安全事故中, 95%以上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要改变事故多发的局面, 就要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做起, 从建设安全文化做起[2]。

1.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安全愿景

所谓“以价值为基础”就是要借助文化特有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扩张力, 引发师生员工安全观念的变化, 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使安全工作获得广泛的支持基础, 进而形成共同的安全愿景。创建一个以价值为基础的清晰体现校园安全共同目标的愿景, 是重塑校园安全文化的关键要素和基础工作[3]。

在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安全愿景的过程中, 学校管理者需要吸引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 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检视与监督, 给予师生员工讨论和表达的机会与时间, 充分获取和慎重考虑师生员工的想法和建议。这种做法有益于统一师生员工的价值观, 增强他们对校园安全愿景的理解, 提升他们维护校园安全使命的内在力量, 使他们更有可能按照与安全愿景一致的方式自觉行动。这就保证了在执行以安全愿景为基础的行为安全流程时, 参与讨论的师生员工不是因为程序的要求去完成安全任务, 而是出于对同事的关心, 自愿诚实地去完成任务并认真及时地提供反馈意见。

在开始表述以价值为基础的安全愿景时, 最好先用抽象的语言进行概括, 然后对学校的师生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使学校的每位成员都能够更好地理解校园安全愿景的价值声明, 在此基础上再对学校的安全愿景进行具体表述。表述安全愿景的使命宣言可以是一个非常容易被记住的使用清晰简单的语言对所期望的状态进行描述的短语或短句, 也可以是对校园安全目标和安全管理流程细节的详细描述。

2.构建以愿景为导向的行为安全流程

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校安全防范中存在的注意缺失现象, 及时预见校园安全事故, 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循环发生, 仅仅通过传统方法实现安全管理是不够的, 要求学校要有更多的安全管理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的实现, 要求学校要改变安全管理驱动的方式, 创建一套使校园安全主体能够持续稳定地保持安全注意的行为安全流程。这种安全流程必需能够把参与学校安全防范的一切主体和一切工作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 使学校安全防范成为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而非一项运动式的活动。这种安全管理流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改进过程[4], 能够始终按照预先设计的连续环节稳定运行, 始终如一, 不会受到管理绩效水平、管理主体情绪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只是按照流程设计的环节和要求运行, 具有持久的执行力, 始终没有终点。

校园行为安全流程的构成,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关键环节:一是现状评估。通过搜集数据和开展调查, 对校园当前的安全形势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估。二是方案设计。安全流程的恒久实施需要持续相连的方案系统的支撑, 应由设计团队设计改进校园安全状况的规划与方案系统, 方案系统中的每一套方案都应具有一个固定的生命周期, 并能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密切配合。三是实施反馈。建立一个有规律的安全观察流程, 以便及时全面地发现校园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方案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四是问题处理。由安全实施团队对观察团队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审核发现的问题, 及时提出解决策略或给出处理结果。五是定期例会。安全管理团队需要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部署相关安全工作, 对周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情况通报, 开展安全表彰与庆祝活动。

3.组建以安全流程为链接的卓越团队

要实现持续卓越的安全表现, 需要实现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化与专业化, 设立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学校安全管理专业人员, 组建以安全流程为链接的卓越团队[5]。通过团队方式设计和执行行为安全流程, 这是确保持续性高水平安全注意力的最好方法, 也是吸引师生员工参与优化和保持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因而, 成功实施校园行为安全流程的关键, 就是要组建一支以安全流程为链接的团队。通过应用安全团队的方法, 伴随管理层对安全的经常关注和持续高水平地使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质量。

首先, 在学校行为安全流程的创建阶段, 需要组建两支团队:管理团队和设计团队。管理团队, 主要由学校校长等领导角色构成。其职责应该包括:制定设计团队的工作章程;批准设计团队的计划并提出建议;积极参与设计团队所确定的支持活动。设计团队, 一般由学校管理层的代表、安全专业人员、师生员工代表组成。其职责主要包括:对学校安全状况的评估;提出流程方案;完成包括表格、程序、培训材料等在内的实施指南;评估流程的实行情况并修订相关材料;明晰不同层次与类别团队的职责与分工。

其次, 在学校行为安全流程的执行阶段, 需要组建两支团队:程序团队和区域团队。程序团队指对行为安全流程的实施负有最终责任的团队。其人员构成同设计团队的人员构成基本相同, 其职责主要包括:对安全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予以公布;解决问题并确保行为安全流程的持续性;设定工作改进的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予以完成。区域团队指负责学校不同功能区域安全的团队, 其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区域安全管理者、教职工安全代表、相关学生。其职责主要包括:参与观察、设定重要目标、恰当地执行行动计划[3]。

加强学校安全防范的工作提升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 呵护生命与健康的神圣使命要求学校安全管理团队要与时俱进, 不断从新的安全理论中汲取养分, 努力提升学校安全防范的知识与技能, 持续优化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与行为系统, 能够不断适应学校安全防范工作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需要。

参考文献

[1]万华.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难题与立法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2]张爱玲, 潘文峥.文化的力量.中国安全生产, 2011 (6) .

[3][美]特里·E·麦克斯温.安全管理:流程与实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4]李乃文, 马跃.基于流程思想的矿工安全行为习惯塑造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3) .

[5]陈红燕.学校安全管理:从边缘化走向专门化与专业化.教育科学研究, 2011 (4) .

重塑学校文化 篇2

一所新建的学校怎样在较短的时间里确立形成自己的优秀的学校文化,合肥四中在这方面无疑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

合肥四中创建于1929年,前身为安徽省省立第六女子中学,1956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四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示范高中,2009年学校整体并入合肥六中,保留学校番号,2015年在滨湖新区新建新的合肥四中,由合肥一中全面托管,2018年9月重启办学。九年的沉寂之后,迎来的是华丽的转身,异彩绽放;

九十年的积淀之后,迎来的是厚积薄发,凯歌高奏。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合肥四中在学校文化的定位上最怕走不出合肥一中和合肥六中深厚的学校文化的主导,又怕与合肥一中和合肥六中深厚的学校文化割裂开来。为此,吴英明校长带领她的团队智慧性的解决好了这些问题,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自成体系的确立好了独具魅力的四中“象”文化。吴校长告诉我们,“四”是由“口八”组合而成,古语解释口中八,象四分之形,喻比浩瀚、深邃,加之又有“方向感”,再加上“象”与“祥”谐音,所以学校的文化图腾为大象,学校的文化取名为“象”文化,目前象的标记已出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且浸润在全体师生的心头了,该校的“象”文化体系如下所现:

【办学理念】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

【工作理念】学生至上教师至上管理至上学术至上

【校训】明德弘毅、行圆智方

【生活理念】唯阅读、运动与艺术不可辜负

【办学方向】为爱而生,向美而行

【办学目标】绿色四中、创新四中、书香四中、智慧四中、美丽四中、幸福四中

合肥四中的“象”文化的确立以及在全体师生乃至社会群里中发挥的正面示范作用和产生的良好效应,让我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整体搬迁的学校、合并增容的学校、被托管发展的学校其学校文化在确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校文化的确立要做到不忘本来,除了真正意义上新建的学校外,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的过程中每所学校肯定有属于自己的且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后来者不可把这些东西抛弃而另起炉灶,打造一个与学校办学历史无关的价值体系。合肥四中的校大门上的“四”字形状呈扁形,从远处看酷似“一”字,这是设计者有心的安排,因为合肥一中与合肥四中的创办者都是李鸿章的后人,再者这样的设计也体现出当下合肥四中是由合肥一中全面托管的这个办学现实,还有合肥新四中的校徽正中间的“1929”显示出“一”的整体视觉效果,实现两校无缝对接。现在合并的学校很多,学校领导者在进行新的学校文化的打造的时候,应该放手让合并前的每一所学校将他们自己先前的学校文化提交上来,然后再对提交上来的学校文化进行整合求最大公约数,在不忘本来的时候立足当下,迎接未来,这样确立的学校文化才能让每一位教职工有亲切感、有主人感、有归属感。

新建的学校要命好校园建筑的名字,合肥四中的校园建筑的命名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价值主线——“四”字统领在学校的办学文化之下,不追求文字的华丽,不追求文字的新颖。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四为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端楼”(仁、义、礼、智),“四象楼”(含“四向”之意,走向世界),文化艺术楼命名为“四方馆”(聚集四方贤达俊杰,期许学生行走四方),食堂命名为“四季堂”(容纳四时应季美食,顺应天时取材),女生宿舍命名为“四艺阁”(琴棋书画),男生宿舍命名为“四君斋”(梅兰菊竹),观光亭命名为“四合亭”(天、地、人、己四面相合),这样的命名有意韵,有品味,让人的眼前和脚下始终有一条明亮的宽敞大道,移步换景中美不胜收!

如此同时,我还认为学校的文化的确立的过程是因校而异的,因为学校要有自己样,各个学校不一样。若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校长可以发动全体师生广泛讨论、酝酿权衡、征集汇总,集思广益中呼之欲出,比如像合肥四中这所学校,吴英明校长就是带领一群人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中确立自己学校的完整的文化体系的,但若你所遇到的团队不优秀,甚至是比较糟糕与落后的,且这所学校一直没有自己的学校文化体系时,那么校长个人的思想与理念就显得很重要了,这种情况下自下而上难以奏效,那么只能是自上而下,校长再慢慢带领身边的人逐步实施,慢慢落实,总之,不管多么优秀的学校文化它只有落地生根、落地开花才是有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文化一定要远离商业公司的包装与设计,学校文化需要的是广大师生的声音、情感与观念等。

学校文化确立的立足点我个人认为在于温暖,教育要让每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享受温暖和成长,并以无痕的方式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永远保持有痕的美丽的回忆。从这点而言,合肥四中的学校文化中特别的看重生活的情趣,他们提出了“唯阅读、运动与艺术不可辜负”的生活理念,把生活理念纳入学校的文化创建很有新意与诗意,十分可贵。参会人员时不时的被吴校长对学校对教育的那份深诚的爱所打动,“我能为学校做什么”、“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我能为老师做什么”、“我能为学校留下什么”,直抵心灵深处的发问拨动了我们那柔软的教育心弦,“水本无华,相荡而产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育因感染而美丽,情感因共鸣而动人。

当然,我们在钟情于合肥四中学校文化的“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的同时,也有些个人看法在流淌,这也是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个体性的体现。

比如;

高起点的校园文化是否真正浸润在每个师生员工的心头,表面呈现的就怕有好奇与新鲜的成分在其中,因为文化是要有“根”的绽放的;

再者没有英雄的文化是难以传播的文化,这里所说的英雄就是其行为能够强化学校办学理念的人员;

还有学校的文化是在“特别的解决事情”和“解决特别的事情”的积淀中才更有生命力的,前者是凝心聚力,后者是价值传递;

又如“象”的形象不仅是视觉与物化,更要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然后再找到这种内涵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各种活动的切合点,互融共生,“象”的负重前行、心地单纯、稳健实干、温厚善良都是极好的精神品质,都应该成为师生心头的启明星和北极星;

还有新的形势下学校的文化构建要在“融”和“润”上下功夫,融爱国主义和劳动教育于文化兴校中,融信仰教育和美育教育于质量兴校中,润书香雅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活动兴校当中,润立志成才和努力学习于使命兴校中。

如何重塑课堂文化 篇3

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教学观为前提,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文化意识形态。可以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一、目前课堂文化中存在的弊端

(一)课堂文化的专断现象

课堂文化的专断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文化的表达和阐释的控制上。在文化的表达上,过去曾有一个较形象的词“一言堂”来形容教师对课堂发言权的控制,而学生主要进行的是一种“静听式”的学习。虽然教师有时也提供一些问题给学生回答,让学生有一点发言的机会,但在文化表达和阐释上的专断并没有改变,比如教师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答案”却经过自己思考的有创造性、有个性的不同回答。不是忽视就是否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背诵“标准答案”的过程,而这种学生无需思考的学习必然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很多时候甚至是“被迫的学习”。文化表达和阐释上的这种专断带来的必然是学生对教师、对标准答案的迎合,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则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课堂文化的单调现象

课堂文化是一种聚合化的文化,丰富多彩是其重要的特征,但目前课堂的单调乏味已成顽疾。

1.教师形象的单调。远离生活、学术化的话语系统,严肃加严厉的动作、表情,构成学生脑海中教师的典型形象,这样的教师也许可敬却不可近、不可亲。在课堂中教师把自己和生活中的自己自动隔开,戴着一副神圣的面孔走上讲台,以传教士的心态站在学生面前。也许学生在刚开始时确有一种朝圣般的心理,但长期一面对这种模式化的形象,学生便感到单调和枯燥,由对教师本人失望导致对课堂失去兴趣。

2.课堂活动的单调。课堂文化是在活动中萌发和形成的。但现时的课堂只有枯燥的学习活动,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课内活动的单调、枯燥与课外活动的生动、鲜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学习活动中主要从事的是一种理性活动,缺乏情绪体验和情感渗透,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和呆板。学生将课堂学习排除在自己喜爱的生活之外,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学习的原动力,他们盼望着放学,盼望着假期,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回自己的生活乐趣,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二、如何重塑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因此,课堂文化的重塑也必须注意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和重视。它不是建立在命令和控制之上,而是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

(一)丰富课堂的文化意蕴

课堂是学习文化、传授文化的场所,这些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课堂中它们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构成了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而课堂教学形式是应与课堂内容紧密联系、和谐一致的,应是一种与之相称的文化形式,也就是说传播文化的方法和手段也应是科学和文明的,这样才能让文化成为文化,才能让学生喜爱这种文化而不是走向其反面。而先于学生占有这些文化的教师,在学生眼里就是这些文化的化身和代言人,因此,他应是文雅而可亲的,他本身就应是一种让人想去模仿的文化。但是目前的课堂实际上是一种走样的课堂、走样的教师,离文化越来越远。专断的课堂、专制的教师,负载着文化的课堂、负载着文化的教师失去了文化的形象和意蕴,课堂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效率观。

(二)让课堂规范促进课堂文化的发展

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的形成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课堂规范,但现有的课堂规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而只是从管理者和教师的利益来考虑规则的制订,故多偏于限制,并以“不”字句占多,耳熟能详的比如“不许讲话、不许做小动作”、“不准看课外书”、“不准……”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处罚为主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更具社会价值的道德水准,它只会使道德水平的发展维系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如果我们对规则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这些规则就会成为课堂文化发展的障碍。

1.让学生参与课堂规范的制订。当学生参与了规范的制订,并遵守这些规范时,会产生归属感,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在课堂上,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主人,他们体验着集体生活。同时在规范中,还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应有的权利,比如“自由提问”、“自由发言”、“对教师和书本知识质疑的权利”等,提倡和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正当权利,这样民主、平等的戈化氛围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也才能萌发。

2.当学生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发生时,教师也不应简单地照章办事,而是应和违规学生一起来探讨违规行为产生的动机和后果,并在如何处理时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商讨。这样犯错误的学生不仅知道自己错在何处、自己的错误会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后果,更能感受到课堂文化对人的成长的关怀。当他以后面临相同的情境时,文化的影响力就会约束他的行为。

(三)实现课堂文化的共享

重塑学校文化 篇4

1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 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 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 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 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 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概括而言, 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 总的说起来就是, 究天人之际, 明修身之道, 述治国方略, 求天下为公, 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 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 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 落实到治国平天下, 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 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 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 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2 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浑厚深远, 仪态万千, 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 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对于传统的东西, 我们既不可能割断它, 也不可能跨越它, 绝不能超越传统去作空白地上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我们应当把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认识, 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进步的、民主的和科学的要素, 弘扬先进, 扬弃落后, 汲取精华, 去其糟粕, 以与时俱进的现代精神对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因素加以改造, 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 塑造和建设先进的以传统文化为依托, 饱含当今社会先进企业文化的技工学校校园文化。

2.1 物质文化建设

主要内容:遵循建筑规律和美的规律, 系统整合教育资源, 不断完善设施设备。以文化为主, 进一步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以人文环境建设为主, 学校拟建立以“八园一池一亭一堂”为主体的校内文化公园, 精心设计和创造校园文化环境, 突出传统文化、技能文化、企业文化的教育, 目前已建成了“五园一池一亭一塘”, 即展示志存高远的沁园, 体现师生和睦的怡园, 预示博大胸怀的容园, 昭示茁壮成长的毓园, 象征新校园生机盎然的樟园, 希望学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爱莲池, 揽天下之人才的揽月亭, 传承千年传统经典文化的文化长廊, 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

2.1.1 校园绿化、美化。完善校园绿化美化管理办法, 加强对绿化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 认真做好花草、树木的养护, 提高绿化覆盖率, 提高绿化品位和效果。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校园创建工作, 制定完善卫生标准, 加强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创造室内“窗明几净, 物品摆放有序”、室外“卫生整洁, 环境优雅宜人”的环境。

2.1.2 楼堂馆所文化建设。

根据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的使用功能, 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口号或师生作品, 室内悬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

2.1.3 小品景点建设。

在学校现有的花台、绿化带种植草坪, 建设若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小品景点, 提高文化品位, 增加观瞻点和驻足休息点。

2.2 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 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

2.2.1 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 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 校风主要表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

2.2.2 教风建设: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 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实事求是、团结协作、高效严谨、追求卓越是良好的教风的体现。

2.2.3 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2.2.4 办好校园网站、出版校园画册、相册利用音像等传媒手段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师生精神风貌。

2.2.5 重视师生典型人物的举荐、宣传工作, 弘扬典型人物优秀品质和精神, 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2.3 制度文化建设

主要内容:加强制度建设, 是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基本保障。以人为本, 用民主、科学的精神推进学校制度文化进程, 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和科学、高效的现代职业学校运行机制。

2.3.1 部门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部门规章制度, 重点解决有关规章制度不配套等问题。

2.3.2 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化、规范化, 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监督、考核、激励制度建设。

2.3.3 学生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

2.3.4 加强制度意识建设。坚持依法治校, 按章办事, 倡导“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 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

2.4 行为文化建设

主要内容:以树立优秀模范典型为引导, 以主题教育和文体活动为载体, 以强化制度为保障, 逐步教育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

2.4.1 校园秩序。

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健全完善校园安全工作制度、保卫工作制度, 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全面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加强安全警示教育, 普及防火、防盗、防伤害等安全防御知识,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划分各类车辆停泊区域, 保证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维护校园交通秩序。加强校园巡查制度, 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2.4.2 校园文明。

倡导使用文明用语, 杜绝脏字脏话;着装整洁, 行为得体;在公共场合, 杜绝奇装异服、着装透露、浓妆艳抹, 杜绝勾肩搭背、喧哗嬉闹、拥挤起哄。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在食堂、超市等人员密集地方, 按照秩序自觉排队, 杜绝加塞、拥挤, 并自觉做到“三个礼让”:学生礼让老师、男生礼让女生、人人礼让残疾人。加强卫生健康教育, 搞好流行性疾病的防控。

2.4.3 教师风纪。

落实师德建设,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师德教风建设, 努力提高师德水平, 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坚决杜绝违背师德现象的发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自觉规范教学和工作行为。

2.4.4 学生行为。

教育学生自我评价的科学方法,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增强提高素质、培养技能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

2.4.5 文体活动。

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 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德育与精神文明表彰会、技能比赛、体育运动会、校庆纪念日等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向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把活动办成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大课堂。

2.5 融入企业管理文化

突出职业精神, 积极探索职业教育规律, 在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融入和体现企业文化, 逐步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管理模式, 用企业文化的方式进行学生管理, 创建学生即员工、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的企业管理氛围,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引导学生逐步接受、适应职场化人际关系。通过实习实训基地环境建设, 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纪律、规范、流程, 展示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优秀成果, 展示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 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训练, 增强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心。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要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等全面融入地方文化、企业文化, 着力培养全面发展、富有个性、适应社会、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公民、优秀的准职业人, 高素质的劳动者”。

3 保障措施

3.1 组织保障

学校“德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重塑传统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学校文化的建设工作。

3.2 思想保障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加强宣传, 使之做到深入人心;要让每一位师生置身于浓厚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3 制度保障

重塑文化基因 篇5

当今,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曾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无疑,这是对当今时代文化竞争新格局新形势的及时回应。

将这个理念延伸到企业中,就是——企业要充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软实力。

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越来越多的实践已经证明,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改革创新、改善管理、提高绩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促进企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独特作用。如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那么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格局便无立足之地。

坚守道德和诚信

2008年,震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国民信任危机。这使责任企业在检讨自身的同时,也唤起了所有企业的良知与思考——新时期下如何恪守商业道德。

“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诚信危机给社会、人民生活以及企业自身和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它值得我们警醒和深刻反思”,在“第七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严肃地说,“造成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

众所周知,以诚信为信条和强调道德约束的商业文化,谱写了中国商业文明千百年的辉煌历史。如今,我们已进入现代商业文明时代,诚信和道德依然需要传承下去。从商业文明的角度上讲,创新文化需要道德和诚信作为支撑。

王忠禹告诫企业,无论市场竞争有多么激烈,经营环境有多么复杂,企业都应坚守道德底线,永远让消费者享受到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做“阳光”型的企业。同时他呼吁,企业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鉴,切实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规范自身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要增强市场竞争力,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企业诚信道德建设。

王忠禹说,首先要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通过打造诚信文化,不断强化企业诚信意识,形成“有信者荣、无信者忧、失信者耻”的商业文化氛围,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兴业之道。

无独有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也从企业文化角度解读了诚信的重要性。他说,企业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将利益的着眼点从企业自身转移到更广泛的公众身上,用企业文化滋养企业的公民意识、民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职工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此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的尊敬。

激发创新精神

很大程度上说,创新是企业文化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倘若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在企业中建立之后,它所带来的创新活力相当于在企业内核安装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为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看看国际上那些百年老店之所以长盛不衰,最大原因就在于持续的创新作支撑。

在“第七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说,企业创新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要不断地培育创新意识和完善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全员的创新冲动、创新勇气和创新的活力。

实现理念上的创新,企业必须创新文化内核,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激发企业成员的创新精神,营造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使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对此,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指出,企业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和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企业依靠人的进步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依靠人的能动性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依靠人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同样离不开创新的推动。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更要以创新为突破口,创新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硬化”企业的软实力。正如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会长所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广大企业要立足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企业软实力,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他还说,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企业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团结广大员工,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创新文化模式

近一段时期以来,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的动荡以及由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导致的信用危机,牵动了经济领域的每一根神经,深深触动了每一个人,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以往爆炸式的增长和赶超式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让我们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

如果说企业以往靠政策和机会获得了丰厚的资本积累,那么今后企业必须将企业文化作为制胜的法宝,才能在风起云涌中永立潮头。如今,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的时期,那么企业文化也必须及时跟上日程。因为创新文化是企业实现持续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以后,联想运用全球战略性新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据了解,这个模式可以使联想减少管理成本并提高效率。它有效地利用全球公司各个方面、各个区域的资源、创新、理念和人才,改变了联想的业务结构、运营模式。与此同时,联想在并购时就制订了以“融”致“合”、“和谐为纲”的“坦诚、尊重、妥协”沟通三原则,来指导企业内部跨文化的整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明确的文化框架——“联想全球新文化”。

“全球资源配置的业务模式”与“联想全球新文化”两者的互动,使联想整个组织系统自动地检查外部环境和内部工作,寻求和利用创新机会,刺激员工的自主创新。联想今天能够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创新文化的推动功不可没。

专家指出,2009年将是考验企业内功、检验企业文化的关键一年。中国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企业文化的功能就是变压力为动力,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使企业成员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这股“精气神”共同发挥效力,足以抵御经济危机的侵袭,并使企业在逆境中屹立不倒。

重塑我们的教育文化 篇6

一种教育有区别于另一种教育的文化特质。当然,不同教育之间也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质。这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教育质态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文化的质态。因之,教育变革,最为重要的还是教育文化的变革。

文化变革的步履是缓慢的,有时还会出现迂回曲折,教育文化也是这样。回望二十世纪百年教育文化的演进沿革,感触良多。

追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我们沿着岁月的河流回到上世纪初叶现代教育那一滥觞时期:从旧式封建教育脱胎而来的新教育,革故鼎新,生机勃勃,挟风云激荡之时代雷霆,筚路蓝缕,呼啸前行,谱写了现代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在前辈先贤们慷慨悲歌的奋进途中,留下了许许多多铿锵如金石、掷地而有声的长言短论,字里行间自然积淀着烙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文化因子。今日读之,犹如謦欬在耳,动魄惊心。虽然,历史早已翻开新的一页,今天的教育和百年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如果放在社会转型的悠远时空考察,却不难发现,因为处于同一个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所以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共同的话题、问题乃至难题。那些越过世纪风云破空而来的智者声音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在今日依然启人哲思、发人深省。为此,毋庸讳言,着眼当下教育变革现实的当代意识是《教出活泼泼的人——民国教育名家演讲录》一书遴选作者、厘定篇目的重要考量。

发轫于1980年代的当代教育改革,已逾三十年。盘点三十年间的改革步履,有坚实,有虚浮;有阔步,有徘徊。但总体看都是努力向现代教育的回归与趋近,其成绩可圈可点,其问题也显而易见。教育改革如同社会改革一样正进入“深水区”。而这“深水”之深便是要触及体制与生俱来的一些文化痼疾。三十年的教育改革,在教育普及、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等方面作了或深或浅、有得有失的探索和尝试,而对教育深层次即文化层面的问题则几无作为。教育改革的下一个“堡垒”,也是最难攻克的“堡垒”,应该是教育文化。而能给教育文化改革提供镜鉴作用的,或许,正是现代教育滥觞期由那些时代“弄潮儿”积淀起来的教育文化经典。系统完整地描述现代教育文化的图像和肌理,显然非此短文所能胜任,但是,若能准确找出我们今天教育文化需要革除的种种疾患弊端,再借诸位先贤的思想、智慧之光予以灼照聚焦,那么,对当下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和锋芒所向或许不无裨益。

概言之,如下几个方面似尤其值得关注:

价值文化。教育的终极价值,从不同的维度看会有不同的理解:或青睐培养合格劳动者,或着意锻造合格公民,或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幸福。不同视角有交集融合,也有各自侧重之处。现代教育之所以“现代”,就是应该首先着眼为现代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更加凸显人的价值,更加注重人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因此,把合格劳动者、现代公民与充分发展的幸福个体三者较好统一起来,应该成为现代教育价值文化的首要选择与追求。而现实是对现代公民与个体全面发展这两个维度的重视远为不够,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也未能完全实现。应试教育更是严重模糊和扭曲了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出活泼泼的人来”,应该成为重塑教育价值文化的本质内涵。

组织文化。有两种学校组织文化:一种偏重于行政功能,一种偏重于学术功能。现代学校组织文化,应该淡化行政色彩(淡化不是取消,适当的行政功能是必须的),强化学术功能。而现实是学校行政色彩太浓,学术功能发挥不足。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权威引领功效;要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强化教研文化建设;要真正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职能,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成为教师的温馨家园。学生管理方面,要健全学生自治组织和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在学生活动中的纽带、伙伴和自治功能。让学校具有相对独立(办学自主权)和相对纯粹(崇尚学术)的秉性,是教育之福。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本质是法治精神。学校管理者必须依法治校。人治因素太过浓厚,仍然是目前学校管理的严重弊端。是否有一套完备的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成熟与否的标志。一所好的学校,校长只是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同时,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也应该不断融化、积淀、生成在学校制度文化中。一个优秀校长,应该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鲜明地打上自己的思想印记。同时,校长也应该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坚定执行者和忠诚守护人。好的学校制度文化比好的校长更可靠,更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和发展内驱力。

课程文化。要建立完备的课程文化体系。目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构想不错,但现实是地方和校本课程远没有落地生根。国家课程要进一步放开搞活,确实打破行政壁垒,让学校和教师具有真正的教材选择权。地方课程、乡土课程要真正走进课堂,让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成为促进学生精神生长和记住乡愁的重要资源。校本课程与教师学术发展息息相关。校本课程应该为教师学术创造活动留足空间。鼓励教师建设发挥学术专长的校本课程,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最重要路径。这是培养专家型、学者型乃至教育家型教师的关键之举,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管理文化。管理文化的精义在于给学校以办学自主权,给教师以充分发展空间。目前教育行政部门仍然管得太多、太具体,其后果必然是政绩驱动,急功近利,干扰学校办学行为,也影响教育健康发展。教育行政管理也要列出“权力清单”,要简政放权。必须改革校长的遴选和产生机制,要让切实有教育思想和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管理学校,真正形成让教育家办学的良好氛围。在教师发展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教师职业发展导向,鼓励教师树立崇高教育信仰,提升专业境界,感受职业幸福,少作缺乏科学依据、有悖成长规律的形形色色的评定、评选、评比,把教师关注点真正引向对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解和倾心投入上来。

也许还可以罗列一些,但已经足够了。要之,我们的教育文化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教育文化弊端乱象纷繁,但根子在管理体制和机制。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应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对此,有识之士批评建议甚多,教育部门领导和教师也都有切肤之痛。那么,为什么教育文化积弊会依然故我,甚至愈演愈烈呢?窃以为,大概还有个改革的胆识和顶层设计问题。

先说改革的胆识。固然,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分敏感而且复杂,改革应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是,一些已经形成共识的问题还是要下定决心,壮士断腕。是改革就要冒风险。四平八稳的事就不叫改革。没有对教育事业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对教育痼疾的切肤之痛,没有对民族未来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也就难以作出重大的改革决断。

再说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从破除僵化的管理体制和去“行政化”入手,让校长和行政体制相对绝缘,让形形色色的教育行政附属机构和行政体制相对绝缘。校长不再是某个级别的行政官员,而应该是一个职业的教育管理人。有了这样的管理体制,校长才可能潜心治校,把学校真正作为人生事业去创造,而不是当作官场去经营。同时,必须让教师也能对由谁来治校有一定发言权,这样也才能真正保证校长遵循教育规律去管理学校,全心全意地依靠教职员工和学生,把学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共同体,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施展智慧,迸发出高涨的教育劳动热情和创造激情。

呼唤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其实就是呼唤教育承担起重建自身文化的庄严历史责任!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教育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不可能因体制机制变革即立竿见影。而且体制改革本身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阵痛不可避免,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因此,在真刀实枪推进体制改革的同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实施渐进的教育文化建设,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不断奠定和夯实教育文化的良性基础,这也应该是重启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力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借鉴现代教育优秀传统,辅之以持之以恒的教育文化建设行动,相信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文化必将有一番崭新气象,重新焕发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生命活力。

借这本《教出活泼泼的人——民国教育名家演讲录》小书出版,就教育文化重塑问题说点管窥之见,聊寄回望百年、前瞻来路之忱。

(杨斌,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215003)

重塑学校文化 篇7

一、提高对文化及文化主权的重视,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作为当今各国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力量, 但又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天,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政治学中, 对于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很多学者关注文化领域的变迁, “文化主权”的概念就出现于这一时期。谈到主权, 人们往往会想到领土、领海、资源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这些都只是躯体, 文化主权却是她的精神。一个人的身体遭受伤害还可以修复, 精神上的损害是永远难以弥补的。因为文化主权体现着国家的文化个性与品格, 代表国家的文化核心利益, 它与政治主权、经济主权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家主权整体。“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 文化主权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 要求人们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国际形势及国家关系、文化现实, 确定不同时期的文化主权建设重点及主要任务, 使之更好地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服务。”[1]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祖国文化, 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二、学习西方的同时, 要注意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近代的许多运动和革命, 一个严重缺陷就是过于迷信西方文化和制度, 也就是崇洋媚外, 这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欧美文化中心主义的蔓延和扩张。在今天, 西方国家更是把文化霸权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政治资源, 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其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予以运用, 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去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并且, 在全球化背景下, 他们为了维护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使用文化霸权来进行干涉的做法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本土文化正受到压抑, 失去“活性”, 处于被西方文化吞噬的危险境地。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每一种文化都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结果。诚然我们要学习西方, 但并不是要放弃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陷入到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之中。今天我们担忧文化主权的丧失, 并非杞人忧天,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曾指出:“信息革命全球化的结果, 是以牺牲地球生活的丰富性来换取人类精神的解放……现在, 我们必须找到有助于本土文化幸存和繁荣的办法。”[2]

因此, 在全球化过程中, 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吞噬”, 维护文化主权将是我们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中国的崛起, 以及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 中国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巨大阻力, 也正因如此, 中国被西方世界推到攻击和遏制的风口浪尖。中国在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的条件下, 如何在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自然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中国以及所有第三世界广大国家都应该思考并始终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如果任由西方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单一化, 那将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三、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出现的争议使维护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会受到一些冲击, “如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受到市场经济功利主义冲击, 传统的‘中庸之道’受到竞争观念的冲击, 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受到西方文化‘贫富差异’的冲击, 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节俭观念’受到西方新消费观的冲击, 与市场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本意相悖”[3], 这使得今天一些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 而醉心于学习西方。于是我们看到麦当劳、肯德基等饮食文化, 网络游戏、动漫, 国外影视作品等休闲文化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而与此同时, 我们也看到咄咄逼人的邻国对中华文化的觊觎, 它们抢注汉服、中医、端午。在07年曾引起巨大争论的, 是一则题为“中国神话源自韩国”的消息, 这进而在网上引出“韩大学教授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的言论。虽然这些新闻不断出现又被不断否定, 但它提醒了我们:一些有着共同文化因子的国家在对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已经出现了争议, 这使得我们重视和维护本国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 在韩国某些人大肆渲染中医、针炙来自于韩国, 混淆视听, 以至于世卫组织不得不就韩国针灸成国际标准言论向中国致歉, 而在这一年中国正出现着大规模的要求“废除中医”的网上签名。———这样的对比令我们深深感叹一些中国民众,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 对国家文化主权的忽视。因此, 一些来自民俗、法律、互联网界的专家指出,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 以防遭遇流失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只有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保持自身应有的特色, 并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此,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 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们要走出国门, 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让中华文化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产品贸易、文艺展演等形式走出国门, 与全球文化境外对话, 扩大影响力;加快在海外建立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的文化实体, 如建立电台电视台、创办报纸杂志、建造学校及中国城等, 实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无距离宣传, 决胜境外。同时, 争取在我国建立各种国际文化组织、中心、论坛, 承担文化大国的责任, 履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应有的责任、义务, 维护并推行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建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强化对优秀遗产的国际性保护与利用, 增强文化自信力、自豪感、自尊心。

(二) 加大请进来力度

我们要吸引留学、就业、旅游、学术研究、文化产业投资等方面的人员来华学习、考察、开发中国文化及其资源, 培育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最大限度地缩小国际文化反华、排华活动的空间。但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外文化交流政策、法规, 牢牢把握文化引进的主动权, 严禁腐朽文化、庸俗文化、殖民文化入境, 加强对外来文化经营活动和文化产品的管理。

(三) 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文化主权意识的认同感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主要建设者, 他们的思想和心态, 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对国家利益的认同, 将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前途和方向。关注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主权意识, 树立国家利益观念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但又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应提高大学生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担当起传承和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任务。”[4]学校教育应该坚持核心价值观与审美观, 继承与固守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 发展符合国家利益的主流文化, 抗拒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粉碎他们和平演变的战略。

总之, 重视国家文化主权,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有重点、有规划、有措施, 争取主动, 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吸纳又排斥、融合又斗争、渗透又抵御的历史条件下,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加强网络建设, 恪守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品质, 在建设中维护和发展国家文化主权, 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振兴, 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庚胜.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主权建设[J].西北民族研究, 2006 (1) .

[2]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

[3]郑文静.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输出战略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 (2) .

[4]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学校公共生活的缺失及重塑 篇8

(一)何为学校公共生活

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场所将其生活分为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学校生活三个范畴,其中家庭生活主要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强调学生的私德;社区生活虽然强调公共性,但不是以培养学生的公德为目的,而是要求展现、检验公德;而学校组织本身具有公共性、伦理性、育人性的特征,因此学校生活既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又是一种以师生、生生相互交往而形成的教育生活。第一,作为特殊公共生活的学校公共生活,是指师生、生生作为平等主体以一定的法理规范为准绳就公共事务进行协商对话,以追求问题解决、维护公共利益和良善秩序,并能够培养学生公共价值观与公共知识、公共交往能力的民主的、联合的教育生活。第二,作为教育生活的学校公共生活,是指学生在广泛、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过程中,能够得到师长的理性引导,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学校公共生活对于学生公民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既要强调复数性儿童本位,尊重不同的个性表达与私密空间,还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逐步引导儿童自然、自由、自觉地成长为社会公民。本文所探讨的学校公共生活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课间休息为载体,既强调学生的自主自治、自觉自愿、自由平等,又强调学生的边界意识、责任意识与权责一致,旨在促进学生公民人格养成的公正的、具有关怀伦理的团体生活。

(二)学校公共生活的缺失

中小学生一直被家庭着、学校着,却缺乏公共生活体验,逐渐丧失公共交往能力,成为家长、教师争相标榜自己的工具和武器。在我国影响中小学生进行公共生活体验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第一,杜威提出公立学校应该创造讲民主的公众,而科层制的管理机制以及韦伯所言的学校地位文化恰恰阻抑了民主公众的生成。学校公共生活由教师主导,被形式化、官方化,脱离中小学生生活实际,从而缺乏吸引力。第二,迫于升学、就业等压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被学习占据而缺乏体验公共生活的时间和机会。正如卢晓东教授所言,超负荷的学习量在强化基础的同时,会诱使我们陷入“范式陷阱”,固化思维模式,阻抑创新。超负荷学习量、“三点一线”教育、“工厂式”标准化教育已然成为我们成人对孩子天性和自然、快乐成长的“暴力干预”,成为公众呼吁教育为孩子留白,建设学校公共生活的强大动力之一。

(三)重塑学校公共生活的路径

面对学校公共生活的困境,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校公共生活的主体是谁,学生还是老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好公共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于学校公共生活的主体有“学生说”也有“老师说”,但无论谁是主体,都应以作为公民的个体与公众而出现,只有前提为公民,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才有可能走向平等的主体间性。第二,我们该如何理解学生的公民身份?中小学生怎样才能由“是公民”到“做公民”?公民培养与形成的关键在于以学生的生命在场取代身体在场,充分理解学生的社会身份、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负责任的公民生活。第三,我们一再尊崇的学校公共生活的道德维系,诸如“公约、理性、平等、关怀、责任”等,到底是在强调做还是强调不做?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使学生学会站在弱者的角度去看世界,看生活,学会保护弱者。第四,学校公共生活应该走向理性化还是情感化?应该依靠法律、契约、公约来维护秩序,还是依靠道德、人情?是否应该超越理性与感性,以关怀伦理为核心?

参与学校公共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公共精神、民主合作能力,使之成为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创造者、承担者。面对学校公共生活现状,我们应该从德性视角来反观我国学校公共生活的现状,并透过公民社会的伦理要求来探索重塑学校公共生活的可行之路。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主要在事实与价值层面来展开,事实层面主要指学校公共生活的具体形式,价值层面主要指学生对学校公共生活内涵、伦理基础、公共价值等的理解。[1]在事实层面,学者们主要围绕下述几个方面来谈:第一,学校公共生活的良序善好依赖一定制度的规约,比如听证会制度、班级制度、学校章程等。目前,很多中小学正在进行提现公共价值与理性精神的现代性学校制度的设计与实践。学校制度以公约的形式出现,既能吸纳学生的智慧与声音,得到学生的广泛理解与认同,又有利于学校管理扁平化,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主体间性。第二,活动是学校公共生活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实现公共参与,学会公共交往,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三,公共生活需要公民组织,因此重塑学校公共生活需要重塑学生组织。学校应该给予学生组织一定的发展空间,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让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实现学生的自主与自治。

在价值层面,主要围绕学校文化与公共话语来谈。第一,学校文化与学校理念是学校公共生活的灵魂,也是学校组织各项活动的背后机理与价值引导,因此建设人文学校,守护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建构学校公共生活有重要的价值。第二,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还需要依靠公共话语,其形式主要包括演讲、辩论、办报等。第三,学校的公共生活应该尊重学生的年龄与心理发展规律,符合学情,使学校生活儿童化。这也有助于推动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依儿童年龄与心理特点分层,实现各年级段学生过不一样的生活。

摘要:学校公共生活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对塑造学生的公共品质、公民人格等有着重要价值。然而,由于科层制、课业负担以及狭隘的利己主义等原因使学校公共生活官方化、形式化、虚假化,如何重塑有德性、民主的、真实的学校公共生活成为教育者当前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学校公共生活,缺失,重塑

参考文献

教师培训文化的重塑 篇9

一、教师培训文化的内涵

教师培训文化的概念, 不同角度有不同表述。综合地理解, 教师培训文化是指教师培训机构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价值存在, 是为全体成员所共享、认同、信守的培训价值理念、角色意识、培训情感及培训行为方式的复合, 是教师培训在器物、制度、价值等层面所创造的财富总和。教师培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培训文化形态, 归纳其内涵,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教师培训的根本取向是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满足与实践满足兼具的专业化服务。这种服务, 一方面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不同特点, 提供相应的理论保障和专业发展参考模式, 筑牢专业发展基础, 拓宽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空间, 优化专业发展策略, 实现专业发展效益化;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实践诉求的有效应答, 帮助中小学教师更为理性及专业地对待教育教学现实问题, 将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进行整合, 求得教育教学问题的最优解。

二是体现培训主体间的良好合作。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组成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在这一共同体内, 每个成员都围绕培训“愿景”凝聚培训认同, 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保持合作目标的一致性和合作过程的连贯性, 共同建构培训价值。因此, 无论是作为培训主体还是学习主体, 都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 自觉担负主体合作责任, 形成最佳主体状态、责任状态和合作状态, 努力实现有效培训与有效学习, 不断提高这一共同体的合作境界, 进而促进教师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彰显培训特色的生态环境[1]。教师培训的价值也取决于培训生态环境, 所以它坚持以人本精神为核心, 通过平等对话, 体现与中小学教师的亲和合作关系, 通过彰显培训特色, 拓展合作内涵。民主、平等和追求特色的培训生态环境, 能够激励培训各方以主动性思维建构合作自觉, 缩短心理距离, 融洽情感关系, 激发内在动力, 形成积极的、理性的培训心态, 形成权力平等、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的培训氛围, 也激励教师培训机构通过特色建设提高对话与合作质量, 实现教师培训文化的创新。

教师培训的价值实现需要主体间的良好合作, 培训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主体间的良好合作, 因此, 培训主体间的良好合作是教师培训文化的核心内涵。

二、传统教师培训文化的缺失

传统教师培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应付型的培训文化。该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培训由任务中心思维主导, 培训机构为了完成任务应付着培训, 教师也为了一时利益应付着参加培训。在这种文化影响下, 教师培训机构与教师之间是生硬的、失落意义的合作, 没有平等对话, 没有情感投射, 没有特色服务, 导致培训生态劣化。

1. 任务性合作。

对非盈利性的、又有较高风险性的教师培训, 一些培训机构欠缺主动建构心态, 只是无奈地、简单化地操作着一波又一波自上而下的各种培训任务。这些培训机构习惯为培训贴上任务“标签”, 也不管中小学教师乐意与否, 惯用任务来进行培训施压, 并依此来为合作失效寻找台阶。任务支配的合作, 使培训机构即使提出以教师为本、以质量为本的培训口号, 也无法转换为能动性思维, 也难以专注保障制度、支撑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使培训口号在培训运行中基本被“屏蔽”[2], 无法落实到培训行为。另外, 有些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教师的关系长期疏远, 资源储备又严重不足, 在培训调研与内涵发展缺位的情况下, 一则不知教师所求, 二则即使知其所求也有心无力, 自然无法主动做出专业化的、个性化的培训规划与选择, 无法借助良好合作实现培训目的。

2. 强势对话。

长期以来, 培训主体之间存在着地位、角色落差, 使二者的对话变成培训机构强势操纵的形式对话, 严重地阻滞了教师培训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首先, 从培训预设到培训实施, 基本上由培训机构单向主导, 其思路与操作可以置中小学教师经验、情感、能力于不顾, 也可以置他们有否参与对话的热情于不顾, 因此中小学教师很难与培训机构建立起真诚的合作关系。其次, 培训机构设计的各种培训管理制度, 大多沿袭我主你次、我掌控你受控的定势, 基本出发点是对学习者进行控制, 实现强势管理, 而对机构成员自身无实质性规约, 这种“管理主义”及“伪管理主义”的对话倾向, 使学习者的诉求经常遭受打压, 而使机构成员可以随意而为。再者, 个别培训机构或少数培训教师在培训中只注重经济效益, 对资源的质量及对话的效果无意关注, 造成学习者的反感。

3. 个性失落。

教师培训机构主要是通过培训特色凝练来折射自身个性, 而培训特色是由师资、项目、课程和环境等主客体要素统合而成的。由于培训受任务支配, 任务展开又未基于内涵归于品质, 因此培训各要素之间就很难统合成有机整体, 无法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开展增值服务并形成最主要的特色识别。直至今天, 许多教师培训机构特色建设的意识还不强烈, 还在热衷粗犷式培训, 还在顾虑特色建设的经济性、风险性及见效性, 依然不愿精细地谋划、落实特色建设问题, 无意也无力溢出教师培训机构自己的要素禀赋, 使培训始终无法消除低耗低效的原始性特征。在教师培训中, 教师培训机构丢失了自己的个性, 实际上也就压制了教师的个性, 损坏了合作的基石, 破坏了合作的氛围, 这一情境下的所谓合作不可能转化为深刻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力量。

三、教师培训文化的重塑策略

重塑教师培训文化, 关键在于重塑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教师的关系。培训机构要通过实践取向、平等对话和特色建设, 实现教师所期盼的培训关怀, 实现主体间的良好合作。

1. 以实践取向突破合作障碍

传统教师培训事先预设了教师行为转化的主要归因: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的获得, 由此, 其进程和行为选择常常伴着重理论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在这一现象中, 由于失去了中小学教师现实工作状态和教育教学实践这个“原型”, 这一“草根”, 使其现实需求和解惑心愿得不到满足, 所以必然产生关系疏远及合作危机。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教师培训的根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它的活力来自不断地解决他们的实践困惑, 所以教师培训应还原和坚持服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本源地位。同时, 先进的教师培训文化, 必然是以对教师的实践关怀为起点的, 是能够为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也能够不断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因此, 关注并服务中小学教师实践, 是教师培训的核心功能, 是构建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教师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也是能够有效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坚持实践取向, 就是要立足中小学教师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置身于中小学教师鲜活的教育教学日常工作中, 把现实问题的解决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把提高中小学教师实践行为能力作为支持他们专业发展的战略基点。教师培训机构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新时期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为现实背景, 通过全面了解教师教育教学现状和智慧分析教师实践行为, 把握培训态势, 开展培训谋划, 创新培训思路、培训方法和培训举措, 使培训项目的选择、培训内容的确定和培训课程的开发等能找到实践落脚点, 并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主动修正, 同时创设一种建立在教师实践经验基础上的, 使教师乐于参与、善于发挥的实践模拟环境, 力求生成令教师满意的培训效益, 使教师培训由理论意义转换为实践意义。

2. 让平等对话诠释合作本质

“合作的本质是一种对话, 是基于双方平等基础上的对话。[3]”因此, 走向平等对话, 有助于教师培训合作观的重构, 有助于培训合作生态建设, 也有助于培训合作效益的放大。

(1) 平等对话是对培训合作观的重构。首先, 平等对话是教师培训主体双方良好合作的一个衡量基准。让教师拥有对话自主权, 拥有平等话语权, 拥有对话选择权, 是避免教师沉默, 实现自愿、自觉、自由对话的前提。只有如此, 才能实现主体双方的良性互动, 才能使主体双方拥有合作默契。让教师拥有对话尊严, 既有利于建立双方合作新模型, 又秉持和发扬了教师培训的合作精神。其次, 平等对话体现了一种新的培训合作观。教师培训机构利用友好的对话平台, 挖掘中小学教师自身经验, 汲取教师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通过有效整合、合理转换和重新建构, 转变为优质培训资源, 能够丰富合作内容, 扩展合作边界, 实现培训文化的现代化。

(2) 平等对话是培训合作生态的主要素。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教师在交流中“共情”[4], 在交流中坦诚, 是平等对话的关键所在, 也是培训合作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培训机构只有深刻理解教师需求多样化与经验差异性, 真实体验教师的困惑, 努力探索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元合作样式, 开展细心、贴心服务, 才能营造出情感融洽的合作氛围, 才能激发出教师合作动力。同样, 培训机构只有内化责任意识, 明确培训意图、权力限度和帮助程度, 包容不同观点, 平和地对待批评, 才能保证与教师理性、宽容、相互信任地开展合作, 共建培训文明。所以, “共情”与坦诚的对话, 解放了传统培训合作环境, 强有力地支持了培训合作。

(3) 平等对话是培训有效合作的理想途径。教师培训具有“双边培训”、“双边对话”的鲜明特征, 由培训机构独占对话信息、对话资源并垄断发言权的单方面培训行为, 是不可能获得更大的培训效益, 不可能实现有效合作, 进而也会破坏培训主体双方伙伴关系的建立。教师培训的有效合作问题, 主要是要通过平等对话、理性沟通的路径来解决。培训机构应主动规避强压、强迫, 自觉确立与中小学教师共谋策略, 在做到信息对称、透明的基础上, 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现实需求锁定对话内容, 并要尊重教师的独立判断, 依据经验与智慧共同分享及促进反思的原则, 开展多渠道、多样式的互动, 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

3. 通过特色建设拓展合作内涵

先进的教师培训文化也是一种特色文化。以特色培训深化主体间的合作关系, 拓展合作内涵, 这应该是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口号, 培训追求, 也应该落实为培训行动。

(1) 培训特色的内核是“效用”。许多教师培训机构都有自我认定的培训“特色”, 然而这些特色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助益不大, 无法让教师感到满意, 所以尽管贴上服务教师专业化的标签, 也不可避免地被教师戏谑。为了弥补传统培训的特色失效, 培训机构除了要有特色追求, 更应该把增进并扩大效用放在特色凝练、特色建设的首位。培训机构应该聚焦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现代化等重大主题, 以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工作内涵、追求境界和学习方式改变为背景, 以现实生活和未来向往为培训主线, 以不断满足合作期望为标尺, 智慧地也是有针对性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和服务, 有效提升教师素养, 强化发展意识, 促成观念与行为转变, 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 特色建设要基于内涵发展。当前内涵发展的重点应在于:一是培训者培训能力的提高;二是培训品牌的创建。培训者是培训特色建设的主体要素, 因此教师培训机构要统筹基于现实和基于未来的关系, 增强培训者的培训定力, 保持培训者的先进性。特别要以在具体情景中生成实践智慧为着力点和着眼点, 加强培训者教育教学指导能力的锤炼, 使他们能够根据教师诉求, 及时提供优质服务。培训特色的客体要素或可视化符号是培训品牌, 直观地说, 培训特色就是由一个个培训品牌连接而成的一种质量优势与服务优势。机构品牌与项目品牌是创建培训品牌的两个主要维度, 这两个维度的同一性要求是培训机构的培训实力和能力呈现, 没有实力就难有品牌心智, 没有能力就无法创建品牌, 发展品牌群集。

(3) 特色建设重在落实。培训特色建设是无止境的, 贵在坚持, 重在落实。首先是坚持想教师之所求, 急教师之所需, 排教师之所忧的特色建设理念,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 确立特色建设的“领域”与“重点”, 根据二者的内在关联, 立足创意、创新, 整合、激活存量资源, 统筹壮大增量资源, 多维设计特色建设路径, 形成强大的支持体系。其次是洞察特色建设目标与特色建设实施流程之间的变化关系, 使目标能够“根据流程的态势加以相应地落实”[5], 并在培训链中不断延伸。再次是针对特色建设工作中产生的问题, 一要充分发挥成员集体思维智慧, 一起探索新举措新方法, 二要强化监督检查, 让激励机制发挥效用, 确保特色建设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郑树山.着眼新时期教育干部培训的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富于特色的培训文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1) .

[2]汪颖.“农远”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分析.电化教育研究, 2008 (11) .

[3]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陈向明.如何营造一个支持性培训.教育科学, 2003 (1) .

危机后企业文化的重塑 篇10

一、把握企业文化内涵, 找准重塑方向

思想决定人的行为, 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是危机后企业文化重塑的重要前提。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以价值观和精神为核心, 促使人从内心深处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内在约束和影响企业中人的行动;以规范和制度外在约束人们的行为, 从而形成企业良好的风貌。企业文化的结构包含了三个相互联结又相互作用的层次。一是表层, 就是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大小和企业内部精神面貌的好坏。二是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层, 它以公众舆论、规章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对规范员工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三是核心层, 也就是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和精神, 是企业的基本信仰、基本理念和企业规范化了的意识的表象。这三个层次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和精神是核心, 是员工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的精神源泉;制度与规范作为表现形式可以保证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而企业的风貌则取决于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危机后企业文化的重塑, 注重提炼企业在危机中展示的精神文化, 充分重视人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与心理需要、关注员工的精神追求, 引导员工在努力工作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并将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 从而促使员工形成符合企业需要的核心价值观, 进而自觉维护企业利益, 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提炼企业精神文化, 确定重塑目标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了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内容, 它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灵魂。企业文化孕育出企业精神, 而企业精神集中体现为员工心中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 不论这种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具有怎样的内涵, 实际上, 企业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必然实现了与员工的精神思想的交流互通进而达成行为动机的一致性。当危机发生后, 员工必然很难割舍已融入自己思想, 并表现为日常行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必然会自觉地把企业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想企业之所想, 急企业之所急。在危机面前, 卓越的企业领导者表现出信心、智慧、沉着和勇气, 发挥了管理者的示范作用, 优秀的企业员工表现出勤奋、忠诚和奉献精神, 成为企业文化的最佳实践者。只有经过危机洗礼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危机后, 企业更需要提炼出危机中企业家及员工所展示出的优秀企业精神文化, 将员工重新整合在企业共同的目标上, 将其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如稳定在《财富》500强中的日本松下公司, 成立于1917年, 到1928年还是一个只有300来人的小公司。在1929年杀伤力极大的经济大危机中, 松下公司陷入了经济不景气的困境, 但总裁松下幸之结合这次经济危机深入思考了“企业使命”的问题, 并于1932年得出了“实业人的使命就是使整个社会脱贫致富”的结论。并且说服员工认同他的价值观, 一方面他体恤工人生活之艰难, 实施了不解雇、工资照发的对策, 赢得了广大员工的心, 另一方面, 由“利润至上”改为“使命至上”, 并使全体员工认同和执行“社会使命至上”, 树立起仁慈善良的企业家形象, 这是从人的思想观念上来解决问题, 最终度过了危机而且发展壮大起来。我们的企业精神应避免对国外企业文化的盲目崇拜和照抄照搬, 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确立本企业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通过企业精神的再提炼, 可以重塑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信心, 可以树立一个美好的远景, 心怀希望为这个美好的远景持续努力。这种情况下单靠制度是不行的, 单靠各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也是不行的, 必须要企业愿景为所有员工提供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共同目标指引下, 个性不同的员工才能成为一个“共同”体, 将员工重新整合在企业共同的目标之上。

三、发挥员工作用, 突出重塑主体

危机中企业经营困难, 企业员工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从成功度过危机的企业中我们可以看到, 凡是成功企业员工的思想统一、目标共同, 从而与企业同甘共苦, 员工为了长远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不计较短时的得与失, 而企业在危机中也没有只顾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 把员工的长远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最终共同度过发展难关。

(一) 以人为本。

以员工为优先, 以人为本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 可以形成一种融洽而有效的组织氛围。在和谐企业文化中, 员工感到心灵充实, 积极上进, 与人相处充满建设性, 愿意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出现危机后更容易团结一心, 风雨同舟, 共度难关。一是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让企业文化精神在员工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二是集思广益, 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的创造者。

(二) 制度建设。

推行企业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是根本, 没有制度改革作支撑, 企业文化建设就如同缘木求鱼, 很容易沦为形式主义, 或为文化而文化, 难以真正取得实际效果。危机中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还停留在经验性的制度管理水平上, 忽视了企业的核心理念, 而有的领导者则将目前的管理模式直接转为文化管理, 认为上了一个台阶, 赶上了潮流。危机后, 企业管理者要汲取经验教训, 注重制度与文化的统一性。精神理念是“软件”, 而制度与规范则是“硬件”, 文化理念引导制度的形成, 而制度建设则体现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通过制度建设使员工在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共识, 从“他律”走向“自律”, 逐渐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形成文化—制度—共识—文化创新的良性循环。

(三) 物质激励。

企业文化建设与物质激励是相辅相承的。员工在不同阶段有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物质激励来满足来员工基本需求,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很多企业的薪酬体系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虽然这些薪酬体系科学而且完善, 但是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 企业使用后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是因为物质激励的效果也要取决于与本企业文化匹配的程度。企业在危机后制定本企业激励机制时, 要充分考虑到本企业危机后提炼出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 使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相适应, 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 非物质激励。

通过其他的激励手段来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一是根据员工的发展为员工配置合适的工作岗位。二是建立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资金发放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来满足职工需要。三是企业通过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等措施来激发和满足职员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通过使工作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可以使员工获得发展, 从而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四、创新学习文化, 完善重塑方式

危机后, 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严厉的挑战, 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学习能力强, 企业变革成功, 才具有更强的开发新市场和资源的能力, 企业才能应对更高的挑战。而由于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作用对象和践行者, 企业文化能否被员工接受、践行与张扬, 实现文化本质与员工本质的和谐统一, 关键取决于员工的综合素质, 因此, 企业文化应把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落脚点, 努力建造学习型企业创新文化。尤其在危机后对员工应不再追求“人众优势”, 而是借机对员工进行培训, 实现”知识优势”, 确立培养员工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文化管理理念, 建立健全企业学习激励约束机制, 将创新性的学习和教育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到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

五、树立良好形象, 营造重塑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 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形象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危机后, 企业更要致力于重塑企业形象, 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可以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为载体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 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此时的企业文化, 不仅需要员工的共同建设, 还要企业外部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宗旨、精神和理念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表现出来、传播出去。在内部环境中注意公司的门面设计、员工的着装统一, 注重内部各种口头和文字材料的规范用语。将企业的良好个性文化展示出来。在外部环境中, 企业还可以将内部倡导的文化精髓通过有效的渠道传达到市场上去, 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通过公司网站宣传, 包括定期报道并及时更新公司的新闻动态。通过网站宣传企业文化, 用人理念及人才招聘等需求信息。二是成立专门的公关部门, 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沟通, 保持动态的联系。如参加社会上相关的行业协会组织, 加强与兄弟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和学习交流等。三是通过媒体广告、展览会、交易会、招商引资团等形式全方位宣传自己, 让企业的魅力广为人知, 使企业的文化能深入人心。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及赞助活动, 通过媒体及时发布公司信息。五是将公司获得的各种荣誉及时地对外发布, 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 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积累所形成的, 通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形成的。在外部经济情况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 需要一场深刻的多领域的反思与革新, 需要企业在危机后的警醒, 并能真正导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方法思路, 让企业回归企业的本质, 让人的潜能被激活, 让知识和人才得到尊重, 真正形成鼓励和推进创新, 既充满活力又充分和谐的企业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成荣.企业文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

[2]、胡付照.中外企业文化理念大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王兴伟:用观念重塑通俗文化 篇11

当王兴伟在90年代开始以艺术家身份进行创作时正是“现实主义”、“玩世现实主义”以一种“反叛”姿态迅速崛起的时刻。回顾90年代初的社会文化,处处充斥着王朔《顽主》的气息,冷嘲热讽的背后不断投射出对现实的绝望压抑以及对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抗,这种态度也同时体现在张元《北京杂种》中那些“由着性子活,都是社会的异己分子”之中。如果说《顽主》还停留在温吞无公害的类似日后的冯氏幽默讽刺阶段,《北京杂种》则塑造出底层艺术青年与乌托邦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困顿生活,呈现出一个无法突围的出口,直到最后爆炸成现实生活的碎片。这一时期方力钧的“泼皮”形象渐渐形成了日后的符号,刘小东则站在弗洛伊德的肩膀上与80年代以来的理想主义彻底说了声拜拜。毋庸置疑,90年代孵化出了日后多元的景象,在以理性精神整合调侃碎片的同时,正式对“当代艺术”开始了讨论。

同时,在这一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也处处充斥着虚无与“现实”交锋过后的体验。1990年代的全球化使艺术创作迅速进入消费文化时期,如上所述,“泼皮”、“艳俗”、“政治波普”等流派的相继出现一方面是对生活现状的无力、无聊所进行的描述和自我嘲讽,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所发生的微妙变化,曾经不能出现在绘画中的物体、色彩、构图在这一时期冲破原有的禁忌喷涌出来,“庸俗化”也在艺术中逐步实现了其“合法化”的地位。表面上看艺术不再追求“高级灰”,追求“主题”和“意义”。但是换个角度来看,此时的“庸俗化”的表现又似乎是带有精英意识的知识分子另一种观察和表达的方式。正像后现代主义滋养了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一样,多元化需求以及对现实的多向关照使王兴伟有机会开始自己在画布上进行种种“观念实验”。

王兴伟的绘画作品曾一度表现出对美术史形成过程的好奇和质疑(毫无疑问,在他绘画的形成期知识结构是具备的必要基础)背影系列中,身穿黄色衣服的艺术家本人,一人“饰演”了多种角色,在挪用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普桑的作品《阿尔卡迪的牧人》中,王兴伟(黄衣人)把自己替换成其中一位牧人,其他三个画面上的人物则没有出现,如果说《阿尔卡迪的牧人》是普桑本人在17世纪对古希腊的美好想象与期待,那么王兴伟的这幅作品却是对西方美术史的挪用以及对所谓“经典”的质疑与调侃,画面轻松幽默并略带“达达”式的戏谑与颠覆。同样是“背影”在90年代初期他所创作的《我的美好生活》中,暗角和类似蒙克《呐喊》中诡异的背景都使标题中的“美好”一词显得格格不入,画面上的画家自己(黄衣人)和恋人相拥在桥边成为作品的焦点,而河水艳丽的颜色和地上踩扁的可口可乐瓶子都昭示出“环境”对人的胁迫。王兴伟也始终在提示着每一个观看绘画的人,现实其实很简单,就是身边的材料、色彩、标语,他甚至不惜让自己的作品以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类似中世纪时期教堂壁画的“教化”内容,艳丽的色彩、简单易懂的内容,为的是获得最大的普及和传播。在他2010年的作品《卖拐》以及作品《八女投江》中我们都会看到这种痕迹—好玩、易懂、篡改,不需要具备太多的知识—绘画本身也不具有教化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在1995年的作品《东方红》中,他描绘了当时的几位代表人物栗宪庭、方力钧包括王广义所创作出的符号化的“大批判人物”。这的确是一种矛盾,调侃那些因为

“颠覆”而出名的人,据王兴伟的解释说,一切都是觉得好玩。

而早期对卡拉瓦乔、杜尚、博伊斯等人作品不同形式的挪用,都使得王兴伟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在对美术史、社会现实的借鉴和切入点上产生了很大差异。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反观同时期刘小东等人的作品,他们在对“现实”的认识上确实有很大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就算王兴伟眼中的“现实”和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通俗易懂“现实”,也都是经过文化的“过滤”,人们似乎还很难用某种现成的风格来定义这种“剑走偏锋”的“庸俗”图示,让绘画游离在极具技巧性的排他展示和关于庸俗题材的抽离与和解之间,这也正是王兴伟的“狡黠”之处。

如果说王兴伟一直在做的是绘画与观念的结合,或是寻求更大的可能性使它不脱离开“实验艺术”或是“前卫艺术”的讨论范畴,那么他对同一题材的“迷恋”以及对自己所塑造出的形象挪用便显得有情可原,这种不断重复的安排无疑消解了绘画首先带给人的美感与经验,说到经验,毫无疑问,同一时期艺术家方力钧的作品也褪去了很多绘画上的“可辨识感”也就是观众与艺术家能够重合“经验地带”。它使绘画呈现出的“语言”具有自我和去共性的独特风格,再看王兴伟的作品,这种消解似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谱系或是它并没有成为王兴伟作品纵贯始终的风格,而只是成为他画面上阶段性的探索,表现出的就是在画面上一遍一遍的采用“几何学”去解构原本图像中(甚至是一个宣传画、故事、杂志封面、电视小品)所蕴含的的意义和内容,这种几何倾向并不是塞尚那样对“物体”的迷恋和研究,恰恰相反,王兴伟赋予了这些绘画作品更加平面的二维生命,他首先消解了内容、意义以及时间的延续感,其次重复的形象也使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几乎可以忘却绘画所提供的愉悦感,取而代之的是作品本身的荒诞不羁与诙谐甚至类似于“达达”式的无聊,关于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熟悉王兴伟的人说过,如果让他来画写实绘画不会比古典时期的艺术家画的差,但是他不选择。而王兴伟自己的解读则是,附加在作品身上的种种“意义”正是他所努力去掉的,他不希望有这么多的痕迹在,甚至是那点调侃的意味,他也觉得多余,但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因素使它暂时可以保留。

在《划船》系列、《公园》系列、《卖鸡蛋》系列中,王兴伟尝试以最简单的形式去表现,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又不同于抽象表现那样完全的精英主义,《划船》系列、《公园》系列正是他在上海生活时所观察到的日常生活,比起东北,上海显然是个洋气许多的城市,而这中间的经历过程与感受显然不是王兴伟要表现的对象,他所表达的就是一个来自于生活却没有消除形象的主题,而留在画面上的是什么呢?最简化的几何形以及类似于宣传画一样的平面设计效果,当然这个“设计”并不真实,诙谐的荒诞感就像是光天化日之下艺术家呈现的简单梦境或是一帧缺乏技术感的图案片段。

也许,王兴伟只是想带给观众一些不同的惊奇而已,那些他所遭遇的“经典”最终消解在他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上,画面上所有的不可辨认与诙谐也许是与观念有关,也许只是这个东北画家与生俱来的认识、表达方式。意义本身是否存在“意义”正是下一步还要讨论的话题,就像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中的经典台词一样“不错,飞是小李飞刀的‘飞’,刀是小李飞刀的‘刀’。”—否定之否定似乎正是“语言”最为魅惑的瘙痒之处。

重塑学校文化 篇12

而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可能会延续到成年时期,并有效预防成年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基于健康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诉求,有必要通过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重塑高质量的生命过程。

一、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核心

1920年,美国耶鲁大学学者温斯洛(Winslow)首次提出了“健康促进”的概念,旨在帮助人们实现身体、情感、社会适应、精神和智力平衡的理想状态。如今,健康促进也从早期辅助疾病治疗向构建健康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由指导健康公共政策向推动行动计划的实践研究转变。当前,体育健康促进应该是一种通过改善包括身体活动、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在内的生活方式,寻求自身与内外部环境相统一,以实现提升生命质量的整体策略。在此过程中,“体育”应该首当其冲,在学校体育的语境之下承担其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应有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体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品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等方面及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体育健康促进中需要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并始终指向儿童青少年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这也是体育健康促进的核心所在。

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目标指向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需要明确学生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身体活动不足的健康风险和久坐行为的潜在危害,无疑是体育健康促进中需要着重关注的重点。身体活动是指“由骨骼肌肉产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体动作”。当前,身体活动不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流行性“疾病”,并成为了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身体活动与儿童青少年的心血管风险因素、肥胖等健康风险因素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对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关注一直停留在“体质健康”上面,但是其反映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活动带来的整体健康效益,两者不具有互相的替代关系。

“健身锻炼(Exercise)”和“运动比赛(Sport)”是常见的促进青少体能发展的活动形式,也是“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体育健康促进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而广义的身体活动还包括非结构化、非组织化的活动形式,比如上下学的交通出行、课间的游戏玩耍、校外的家务劳动、公园的休闲娱乐等,这些身体活动形式可能存在于儿童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2008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英国等国家和机构纷纷出台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建议标准,最为普遍的要求是“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到大强度的身体活动”。根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且用于校外的体育活动时间较少。因此,学生课内、外的身体活动水平,应该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日后关注的重点之一。对于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的概念及其潜在的健康危害可能还不为人熟知,但是这些现象却已发生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当前,电子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前所未有得紧密,甚至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学生们传统追逐游戏、户外活动被更有“吸引力”的电子产品所取代,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在校内外的课业学习,所以长时间的久坐行为成了人们一种“常见”的生活状态。久坐行为预示着学生们长期处于较低能量消耗的活动状态,相比于体能和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的健康危害近些年才被发现和关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身体活动与长期久坐行为之间可能不是此消彼长的简单关系。有研究发现,久坐行为是一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就是每天达到了60分钟以上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的学生,仍然也可能具有长期的久坐行为,而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健康效益可能淹没在久坐行为的危害之中。这同样需要体育健康促进的干预和引导,减少久坐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干预主体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角色要求,更强调了体育被弱化的教育功能的实现。体育健康促进的核心是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这里的健康不是简单通过运动训练来增强学生的体能水平,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才应该是重点,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地参与体育活动,这包括体育活动相关意识的引导、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学校体育的落脚点在体育课堂,但是其教育目标应该是指向学生在校内外的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行为。学校体育是青少年认识体育活动、感受运动体验、增强身体素质和提升活动水平的主要阵地,但是单纯基于学校层面实施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可能有限,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需要多个方面共同协作促进孩子的健康。因此,面向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研究与实践,应该以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学校体育与学生健康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模型给学校的体育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将学生个体、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团体等各个层面看作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行为有相互交叉的影响作用。正如前面所说的,校外活动行为也是体育健康促进的重点环节,因为校外期间以非组织化、非结构化的活动形式为主。面对这种不可控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体育教师仍然有“义务”为学生的健康行为负责。因为在体育健康促进的视角下,体育教师不仅仅是要完成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教授学生身体活动或运动项目相关的活动意识、体育知识和运动能力,这也是相对于其他学科,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的体现。“家庭”是我国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长对于孩子的活动行为与态度影响的深刻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健康促进中的另一个角色仍然是扩展体育的教育功能的外延,即影响学生课内外体育运动的行为习惯,可以从“教育”家长开始,这本身也是体育教师的职责之一。因为家长们不会天然地具备体育运动相关的意识、知识和能力,这些都需要外在的引导和影响在其中发挥作用。如何通过学生与家长建立“联系”,是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都需要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学校管理者明确自身在体育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可以借鉴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但是重点应该都是从各个方面共同关注和改善学生的健康。体育健康促进在中小学生中的应用,仍然是依托学校作为主要阵地,将体育锻炼的自主意识、专业知识和活动能力传递给学生、家长乃至其他教师,从而构建起体育活动整体性的支持环境。“活力校园(Active School)”的建设可能是体育健康促进研究的一个有益尝试,它主要是让学生、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共同参与其中,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让所有学生能够从中受益,从而形成一项围绕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宗旨是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成为身体活动的倡导者,让运动融入到儿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实施路径

基于活力校园的整体框架设计,学校可以尝试开展的工作包括:

第一,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围绕7项核心要素(重视反馈与激励、适合学生年龄、针对教学内容特点、保证运动负荷、关注运动兴趣、注意德育渗透、强调师生互动),进行本校的有效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体系及其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从课堂教学质量层面落实体育健康促进。

第二,建立家校联动的体育锻炼环境。以课外体育活动和周末亲子活动的形式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多元联动机制,在体育活动的互动之中将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和家长。基于国内的身体活动研究实践,认为课外活动和亲子活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活动内容应该具备的7个特点:符合相应的年龄阶段、合理的时间和强度、有趣味性、强调对学生和家长的激励和鼓励、设计对学生和家长的活动反馈、有教师、教练的指导和配合。

第三,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内外活动。运用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以运动目标的引导功能和社交互动功能,量化学生自己的活动行为,增强其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和设备的使用黏性。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进行健康的自我管理,同时累计学生连续性的活动数据,进而了解学生的活动行为规律。

第四,活跃教职员工健康促进校园氛围。建立和营造学校整体的运动环境,包括其他学科的任职教师和员工,形成活力校园整体性的身体活动文化氛围,也帮助教职员工获得身体活动方面的意识、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

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健康水平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层面也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7号文件”一再强调“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明确指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弊病所在,即“学生课外锻炼的内在动力不足,学校体育的外在激励不强,学生体育科学知识欠缺,学校体育办学条件落后”。通过建立体育健康促进的实施框架,落实体育健康促进的行动计划,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体育”需要明确自身在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中的意义和作用,同样体育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明确自身在体育健康促进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担当,每个环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从而为建设身体活动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努力。

上一篇:服装业品牌建设下一篇:六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