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重塑

2024-10-29

格局重塑(共9篇)

格局重塑 篇1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融合, 社会聚焦的互联网金融开始从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等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平台、企业开始扩大到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 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细分领域共同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布局。

不过在经历了P2P网贷、众筹火爆的2015年后, 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从浪尖突然跌入谷底。P2P的风波, 透支了全行业的信用。部分平台以互联网金融之名进行诈骗, 有些P2P网贷问题平台遭遇兑付困难、跑路甚至倒闭的新闻常常登上头条。所有的创新总都会伴随着风险。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将风险最小化, 也是办法出台的一大原因。

对此, 2015年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监管层面充分肯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给互联网金融制订了一个明确的边界和身份。2015年12月28日,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 表明国家监管层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也在支持其发展。

2016年3月, 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于2017年3月份到期, 互金专项整治开启。

2016年8月中, 银行存管业务指引的意见稿下发;8月底, 网贷行业管理暂行办法重磅出台;10月13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在目前监管政策基本面确定的形势下, 互联网金融行业必须紧跟合规的共识, 但某些P2P优质从业平台已经在思考如何在监管结束时获取竞争优势。

随着监管的推进, 互联网金融版图呈现两方面的态势。一方面行业将出现高淘汰率, 目前业内存在的两千家平台中, 到明年整改期结束时有9成将被淘汰。其中《暂行办法》的限额政策将成为平台数量减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做大额、企业端业务的众多平台被摒弃在合规门外, 车抵贷、小额信贷和消费金融构成了P2P新的三驾马车。另一方面, P2P盘子缩小, 集中度上升, 整个行业将呈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与此同时, 互联网巨头公司做金融, 在2016年开始成为典型案例。经历了从支付工具——碎片化金融业务——独立公司的过程, 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开始发力。说起来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 BAT都早有规划, 但是要真把互联网金融业务升级为独立业务, 成为集团战略, 只有2014年独立的阿里系蚂蚁金服, 而腾讯目前依然把金融视为工具而非战略。

无论是蚂蚁金服, 还是成立刚一年的百度金融, 布局都是全业态金融公司。以蚂蚁金服为例, 包括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智慧理财平台蚂蚁聚宝、云计算服务平台蚂蚁金融云、独立第三方信用评价体系芝麻信用以及网商银行, 蚂蚁投资的公司还有众安保险, 信美互动等等。作为电商业务优势的延伸, 京东也成立了独立的金融公司。乐视也已拿到私募基金牌照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这些都标志着, 未来大型互联网公司, 金融业务的独立是趋势, 而且金融或将成为不可替代的主业之一。

而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布局来看, 金融信息化是金融业发展趋势之一, 而信息化金融机构则是金融创新的产物。

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建成了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 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笔——数据集中工程在业内独领风骚, 在互联网金融的刺激下, 这一年, 传统金融机构从服务、技术、管理等多方面都开始了创新突破的迫压之旅。不得不承认, 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

2016年, 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 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 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 用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也成为一种行业下的创新。互联网金融门户多元化创新发展, 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财投资服务和理财产品的第三方理财机构, 提供保险产品咨询、比价、购买服务的保险门户网站等。这种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风险, 因为其平台既不负责金融产品的实际销售, 也不承担任何不良的风险, 同时资金也完全不通过中间平台。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融入, 2016年开始互联网金融更加强调“互联网”是获客渠道, 并对技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技术重塑渠道、风控、产品形态、上下游关系链等等。从“渠道”到“技术”, 主导力量也发生了彻底变革, 大多数草根P2P从先锋变先烈, 两大正规军入场:互联网大佬布局金融业态, 以及传统金融公司向互联网的延伸, 再加上数量众多的P2P公司, 三大权力的博弈, 在2016年重塑互联网金融格局。

重塑中国软件外包格局 篇2

“往年的这个时候,国内软件外包企业的老总们都在日本发包企业讨论下一年的订单,而现在大部分老总都还在国内蹲着。”近日,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理事长曲玲年告诉记者,2008年世界软件外包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中国软件外包业也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多重考验。

日本软件外包订单占中国外包订单总量的50%以上,是中国外包企业最大的地盘,而同样占据中国软件外包半壁江山的对美业务也难言乐观。博彦科技董事长王斌表示: “由于美国金融业受到重创,其软件发包业务也不能独善其身,影响程度将在今年第一、二季度显现。”业内人士分析称,2009年,由于对美直接外包业务需要在美国企业完成兼并重组,人员、项目稳定后才会有所行动,因此,第一季度对美业务可能出现停滞。

外忧面前,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内患同样不容忽视。此前3年,借助资本的力量,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迅速膨胀。2005年还只有300多家,而到了2008年,全国软件外包企业的数量就达到了2500多家。整体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缺乏重量级外包业务承接企业,成为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的最大问题。

但王斌认为,危机中往往隐藏着新的机会,金融危机已经促使中国软件外包重塑行业格局。此前“一窝蜂”式地进入软件外包行业的小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而一些大中型企业将开始重新分化组合,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增加,从而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初步具备与印度大型软件外包企业竞争的实力。

此外,我国对美外包业务在今年下半年也可能增长。由于中国是目前全球惟一保证经济增长达到8%的国家,因此来自中国的转移订单,在今年可能还会增加。而拥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40%以上份额的印度,由于其外包产品的61%售往美国,30%的市场在欧洲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IT外包业务将成为重灾区,损失无法避免。

3D打印或将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篇3

3D打印技术正日益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近日, 一则新闻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世界首款3D打印汽车现身纽约街头”。这款3D打印汽车只有两个座位, 名字叫做“斯特拉迪”。“斯特拉迪”汽车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 全身材料为碳纤维和塑料。全车只使用了40个零件, 且依靠电动能源, 充电花费3.5小时, 可以行驶约100公里。这是汽车生产方式的新突破, 也是工业时代新型制造方式的推广。

近年来, 3D打印技术正悄然席卷全球, 并依靠其突出优势迅速占领了部分市场, 成为工业制造的新宠。

如何将3D打印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的现代化工业生产中, 已然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话题。

技术优势明显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 运用特殊的打印材料, 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打印过程不需要纸和墨, 只是将设计好的物体转化为三维设计图, 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打印真实物体。3D打印技术使产品复制由平面扩展到了立体空间, 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喷墨到激光、黑白到彩色打印技术的发展, 从此装备制造业将会逐步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 改由更加灵巧的电脑软件来主宰控制。

3D打印技术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有效手段, 它简化产品的制造程序, 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 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

与传统制造相比, 3D打印技术的优势明显。第一, 3D打印速度快、操作简便。打印过程一次性完成而非分步优化, 产品形状想象空间更大, 可以用软件做出传统制造不方便完成的形状。设计者可以通过想象制造出一些构造复杂、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零部件, 这将大幅提升金属零部件的生产效率。此外, 修改成本小, 设计者只需要在软件中修改部分参数, 就可以快速生产出新产品, 省去了传统制造工艺中的诸多环节, 操作简便。

第二, 材料多样、结构坚固轻便。在机械零件制造时, 大多数金属和塑料零件在生产中由于设计结构复杂导致零件自重大, 并且含有与制造有关但与其功能无关的剩余物。而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出的金属零件, 原材料只为生产所需要的部分, 这使得零件更加精细轻盈。当材料没有了生产限制后, 就能以最优化的方式来实现其功能, 因此, 与机器制造出的零件相比, 打印出来的产品重量要轻很多, 并且同样坚固。

第三, 节省空间、生产成本低。3D打印生产不需要在工厂操作, 摒弃了生产线降低了成本。桌面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小物品, 人们可以将其放在办公室一角、商店甚至房间里, 只有更大的机械零件等才需要更大的打印机和更大的放置空间。另外, 3D打印的“增材制造”形式大幅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增材制造”无需原胚和模具, 能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 通过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 简化产品的制造程序, 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 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目前, 3D打印技术已经在很多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它将把装备制造水平带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境界, 因为随着生产速度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工业部件将被打印出来, 而不是被冲压或烧铸出来。同时, 它还改变了通过对原材料切削、组装进行生产的传统加工模式, 实现了随时随地按不同需要进行生产。

3D打印需要依托多个学科领域的尖端技术, 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精密机械和材料科学三大技术。近年来, 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 在各个环节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与数控加工、铸造、金属冷喷涂、硅胶模等制造手段结合, 该技术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有效手段, 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家电、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 在工程和教学研究等应用领域也占有独特地位。

全球制造业格局或将生变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 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指出, 工信部将着力在设计3D打印产业化路线、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提高相关技术水平, 延伸产业链条, 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当今世界, 科技创新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 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重大突破, 对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带来颠覆性、革命性影响, 并将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

3D打印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 在各个环节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由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快的工业级3D打印机FARSOON 402于近日正式面世。据悉, FARSOON 402通过打印设备软硬件的升级, 其激光扫描速度达到12.7m/s, 打印速度较之从前提高了60%。该设备的核心在于激光烧结系统软件, 作为设备的“大脑”, 将对3D打印的全过程进行数据处理。这标志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级3D打印技术已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在金属零部件制造中, 3D打印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目前3D打印机所制造出来的金属部件在精度和强度上已经大有提升, 这也让许多行业开始对3D打印刮目相看, 并且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尝试。专家预测, 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金属零部件有朝一日将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制造工艺的水平。由于3D打印的突出优势, 使得利用3D打印的生产成本效益较传统更高一些, 在加工某一个零部件时, 不需要冗长的生产线和复杂的加工流程, 只需在一台打印机中就能够全部完成, 从而将故障点数目降到最低, 几乎杜绝了残次品的出现, 这在传统制造技术中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 3D打印还能够制造出一些构造复杂、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零部件, 这也将大幅提升金属零部件的生产效率。通过金属3D打印, 可实现飞机零部件的轻量化订制, 减轻机身重量, 使得航空公司每年可节约不菲的燃油费用。而对于汽车行业, 金属3D打印技术将能轻松解决由于车辆更新换代过快而导致的适合车型零件短缺问题。只要保存好汽车零件的扫描数据, 随时可以通过一台金属3D打印机制造出来。所以, 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3D打印机出现在工业制造领域之中。

加工工艺存在局限性

虽然3D打印拥有诸多优势, 对于一般要求较低、专业性不强的部件, 3D打印可以满足要求, 但是对于高硬度的产品, 3D打印明显力不从心。

首先是材料的问题。部分打印材料性能差, 强度、刚度、机械加工性等都远不如传统加工方式;其次是材料局限, 成本高。目前供3D打印机使用的材料非常有限, 主要是石膏、无机粉料、光敏树脂、塑料等。有些3D打印成品非常“脆弱”, 一捏就碎, 经不起折腾;再次是精度问题。由于分层制造存在台阶效应, 每个层次虽然很薄, 但在一定微观尺度下, 仍会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一级级分层, 如果需要制造的对象表面是圆弧形, 那么就会造成精度上的偏差。业内人士表示, 整个产业的大发展除了打印机的功能加强以及成本降低, 同样需要材料的发展能够多样性、功能化, 才可能推动整个3D打印产业的大发展。

我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颜永年曾经对如何将3D打印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 这是3D打印发展方向的问题, 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发展不能脱离已有的技术孤立地发展, 与原有技术互相补充是基本的发展理念。3D打印与传统加工工艺不是取代的关系, 而是结合的关系。金属3D打印应与热加工相结合, 反过来热加工也要与金属3D打印相结合。

与此同时, 我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同样认为, 虽然3D打印在部分产品的小批量生产和模具生产上颇有优势, 但在大批量生产上, 3D打印的速度和成本其实都比不过传统制造方式。打印材料品种的单一和昂贵的成本, 使其局限于对价格敏感度不高的产品, 市场应用领域有限。所以, 3D打印技术只是传统制造业的补充。3D打印技术擅长解决个性化、复杂化、高难度的生产技术, 而传统制造业擅长批量化、规模化和精益化的生产, 两者是互补关系, 无法相互替代。

3D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

我国生产的3D打印机装备功能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两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装备的可靠性和材料研发上。部分3D打印机的关键器件需从国外进口, 而用国产零件生产的打印机稳定性不够。此外, 我国在材料质量和品种上还远不如美国、德国丰富, 许多研发的实验材料也需要进口。而差异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在实际应用上, 在国外, 3D打印技术已经在新产品开发、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影视教育创意等方面有较多应用, 而我国还主要局限于模具打印、文化创意产品等少数领域。

虽然还有不小差距, 但3D打印技术已经算是我国制造行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少的技术之一, 部分领域几乎同步, 在某些方面还具有自身特色和一定优势。我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 依靠当前加工型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手段难有根本改观, 国家应加强对3D打印技术研究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秉恒曾表示, 目前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与美国的差距主要在于没有形成产业链、工业环境不配套等。此外, 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上, 如3D打印机中的激光器, 也仍然对国外依赖较大。目前我国3D打印的大部分应用仍集中在军工领域的开发与模具制造上。

有数据显示, 国外有40%~50%的3D打印产品是直接做终端产品样机, 而国内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功能性测试、研发阶段来用这个技术, 制约了我国3D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从设备数量上看, 美国目前各种3D打印设备的数量占全世界40%, 而中国只有8%左右。

对于具体的发展方向, 卢秉恒曾对媒体表示, 军用和工业的高端领域, 以及创意开发等大众消费领域, 都应该大力去发展。我国是制造大国, 制造能力过剩, 但设计研发能力不足。而3D打印技术正是辅助和加速设计与研发的手段。同时, 卢秉恒也认为, 我国对3D打印应采取理性态度。3D打印技术在生产制造中所占的比例正在上升, 但对传统制造业更多是补充而非颠覆。应该高度重视这一技术, 投入科研和其他力量, 并大力推广, 这样才能真正使我国成为制造强国。

2013年, 我国政府已将3D打印产业纳入国家战略发展项目。预计2015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人民币。在我国政府重点扶持下, 3D打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并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应用市场。在将来, 复杂繁琐的流水线、不绝于耳的机器声都将越来越少, 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就有可能组成一个现代化“工厂”。

延伸阅读

3D打印助推中国军工新发展

文/小贞

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总设计师孙聪曾介绍:“作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 歼-15达到美国最先进的第三代舰载机‘大黄蜂’的技术水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 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 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 冲破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 而这与3D打印技术关系紧密。钛合金和M100钢的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新机试制过程, 主要是主承力部分。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当中, 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 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 而使用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技术后, 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用3D打印技术制造战机, 我国并不是第一家。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发出从数字数据打印出3D物体的技术。不过, 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 美国始终无法生产高强度、大尺寸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而且美国的其他国家实验室也无法攻克这一难题, 只能进行小尺寸钛合金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钛合金零件表面修复。

我国的钛合金激光成形技术起步较晚, 早期主要以学习美国的技术为主, 不过却后来居上。其中, 中航激光技术团队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据相关资料显示, 早在2000年前后, 中航激光技术团队就已开始投入“3D激光焊接快速成型技术”研发, 解决了多项世界技术难题、生产出结构复杂、尺寸达到4米量级、性能满足主承力结构要求的产品。

目前, 我国已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 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的国家。在解决了材料变形和缺陷控制的难题后, 我国生产的钛合金结构部件迅速成为国内航空力量的一项独特优势, 先进战机上的钛合金构件所占比例已超过20%。

传统钛合金零件制造, 主要依靠铸造和锻造, 其中铸造零件用于大尺寸制造, 美国F-22战机的主要承力部件便是大型铸造钛合金框, 但铸造的零件重量较大且无法加工成精细的形状;锻造切削精度较好, 但零件制造浪费严重, 原料的95%都会被作为废料切掉。让飞机制造陷入困境的是, 由于受到机器的限制, 锻造钛合金的尺寸也不能过大。3万吨大型水压机只能锻造不超过0.8平方米的零件, 即使世界最大的8万吨水压机, 锻造的零件尺寸也不能超过4.5平方米。而且这两种技术都无法制造复杂的钛合金构件, 而焊接则会遇到可怕的钛合金腐蚀现象。

激光钛合金成形技术则完全解决了这一系列难题, 它节约了90%的昂贵的原材料, 还无需制造专用模具, 原本相当于材料成本1~2倍的加工费现在只需原来的10%。加工1吨重的钛合金复杂结构件, 传统工艺成本大约2500万元, 而激光3D焊接快速成型技术的成本仅130万元左右, 仅是传统工艺的5%。更重要的是, 许多复杂结构的钛合金构件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一体成型, 不仅节省了工时, 还大大提高了材料强度。

此外,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也开始应用这一技术。在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的激光制造工程中心, 通过激光立体成型技术为将于2014年投产、2016年投入运营的国产客机C-919制造了钛合金翼梁, 长度超过5米。除制造外, 这些部件即使出现问题, 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技术进行修复, 而无需重新制造, 这将可以节省大量用于更换受损部件的费用。

新媒体重塑环境治理格局 篇4

新媒体以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为特征的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更灵活的媒体形态,包括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新浪微博、微信和QQ这类即时通信工具。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模式,也使得公众获取信息和表达自身意愿变得简单快捷。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新媒体助推中国传统公共事务治理模式从“管理”转向“治理”

我国的治理模式正在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9次提到“治理”;全会通过的《决定》则有24次出现“治理”一词。“治理”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提法,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凸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和治国方略的转型。全会《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等。

治理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于一些国家,最早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地方治理”和80年代后期的“公司治理”发展为“公共治理”,现已成为全球政府治国转型的普遍趋势。治理与管理有着明显区别:管理主体是一元的,治理主体是多元的。治理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多元主体一起进行国家治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种力量。管理是垂直的,治理是扁平化的。治理既有从上到下,也有从下到上,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来、铺展开来。管理带有随意性,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治理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而不再是简单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控。管理常常是单向度的,治理是体系化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制度化、系统化的改革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形成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治理等全面的治理体系。相对管理而言,治理是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它更强调灵活性、协调性、沟通性,彰显了国家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有序。

从“统治”到“管理”,从“管理”再到“治理”,这反映了治国方略总体思想的演变和历史发展的进步。在这种治理模式的变革中,新媒体的广泛推广和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早在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政府应依法公开政务信息,此举除了让政府和民众保持紧密联系以外,也表明了对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支持,亦有助于政府官员改变作风,从而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方式和传播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媒体的环境信息传播机制,通常是基于等级制的纸媒、广播和传统讨论会。政府和企业可借由传统媒体向公众和社区发布消息,但几乎没有提供任何互动交流的空间。而新媒体,尤其是在线社交网络和微博等社交媒体,都是互动性极强的交流平台,用户可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的自由交流和意见发表,进行即时讨论,拉近了信息与公众的距离。新媒体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一次重要技术突破,已经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结构和模式,对我国的公共信息传播和个人信息交流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公共事务治理模式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的“命令-控制型”模式,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运用强化了公共信息的公开透明,赋予各社会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无论是人们的思维模式还是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总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创造新价值的源泉,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丰富了普通民众在公共事务领域中的角色,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参与群体和监督群体,这将对整个公共事务管理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新媒体对我国当前环境治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共拥有6.32亿网民和5.27亿的手机互联网用户,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大众需求、诉求和意见。现如今,市民用户可通过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如BBS和QQ群,组织和发起对污染排放、废弃物燃烧和基础工程建设等环境问题的声讨和抗议。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和传统媒体时代不一样的光景,公众间意见交流变得更简单,新型意见领袖和市民记者拥有了全新的意见表达平台,公众领域的某些讨论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新媒体对我国当前环境治理带来挑战,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管理环境事件信息流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那些有显著地区影响的环境事件。高发环境群体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政府在如何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转变为依法有序的公众参与方面极度缺乏经验。政策制定者希望关于这些环境事件的信息和意见都能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以影响民意,但并非所有信息都准确无误,一些信息甚至是蓄意的、片面的或只是误传。我国政府在审查和管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相关网络媒体报道方面的尝试几乎都遭到了反弹,激起新一波更强的对抗,加剧了公众对于抗议者的同情和政府公众相互间信任受损。自2012年以来爆发的环境群体事件表明,由于多种原因,公众对于政府所做出的决策,无论好坏,都一律否定和质疑,这使得我国政府在环境治理进程中困难重重。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使我国当前政府管理环境保护面临严重的舆论压力。

新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环境信息、表达自身意愿、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管理执法和表达绿色选择的重要方式,也给传统环境管理模式转型带来了机遇,并正在助推和重塑当前环境治理新格局。全面、有效的公众参与对于重建政府公信力、恢复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信非常必要。政府部门防止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最有效和可持续的策略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及时发布准确信息进行相关应对。新媒体应辅以传统媒体,二者紧密结合,共同进行环境信息发布。正如新媒体对传统公共事务管理的冲击,它对当前环境治理也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不仅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环境信息公开和环保公众参与渠道相对狭窄的不足,还减少了公众参与的时间、金钱、精力成本,实现利益主体之间的快速连接和沟通,为不同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新媒体正在重塑当前环境治理新格局。

新媒体时代要求重塑当前环境治理新格局

早在2012年时任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就指出,“要畅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对涉及群众利益的环保规划、决策和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参与比以往更加依赖于更好的沟通和信息公开。如果没有更加透明的信息公开和更广泛有效的公众参与,即公众参与无法有效落实,民众的失望情绪就会通过其他非理性方式来表达,从而加剧社会的冲突和不稳定。

面对严峻挑战,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提高信息公开、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决策的整体水平,从而为全社会协调一致共同行动奠定广泛共识?如何才能把公众对环境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主张行动引入法制的轨道,避免其不得不寻找另外一种“无规则互动”的参与方式——走上街头抗议——来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以上种种内容都是我国当前环境治理新格局的重要领域和优先选题。

公众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最广大、最根本的利益主体。只有获得广泛而有效的公众支持,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广泛而又持久的成果。新媒体对以政府管理为主体的传统治理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对环境保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新媒体时代的环境治理模式,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等各类社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高度参与环境治理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首先要把握环境治理的新动向和环境治理的新规律、新方法,要创造全社会共同进行环境治理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安排,其次做好相关科技支撑研究,建立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环境信息获取和互动平台。

为此建议:一,加强依法、有序的公众参与,促使其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二,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巩固和提升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并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立法。三,提高社会各界的意识,制定前瞻、主动、综合的环境治理战略。四,加强现有的公众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力度。五,理解并接受新媒体,采用适合于新媒体语境的信息传播方式;建设有助于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开放式媒体系统,增进官民互信。六,建立完善的环境突发事故和环境群体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格局重塑 篇5

拥有20多年机龄的安徽六安翁墩乡农民王丙生,是一位资深的老机手,也是一家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王丙生熟悉多个品牌的收割机,不但会用,而且会修,碰上个机器小毛病都不用麻烦别人,自己就可以轻松搞定。7月3日,王丙生参加安徽省民生工程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来到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接受培训。趁此机会,王丙生经过仔细察看、比较和试驾,对收割机的筛选部位、割台、行走系统作了一番充分的了解,笃定主意回去购买一台谷王PL50水稻收割机。他指着收割机告诉记者:“这个四驱的PL50干活快、效率高,升高的底盘通过性好,配置也高,带空调工作时也舒服。”

王丙生告诉记者,他选机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服务,“谷王的服务非常好”。对于作业高度集中的农业机械产品,服务及时性非常重要。“你耽误我一个小时,我就损失几百块了。”他说。王丙生还告诉记者,他不买国外牌子的机器,价格太高,“买他们一台我甚至能买两台国产的,现在国产的跟国外牌子也差不太多,我买两台肯定比买一台赚钱多。”他认为,新机手买机器之前不能盲目,买之前要充分比较、多加了解,另外还要多咨询老机手的意见,看哪些方面容易出问题。这显然都是他的“经验之谈”。

资深用户爱上新款谷王PL50

随着水稻收获季即将到来,南方水稻主产区迎来新一轮的农机购买热潮,中联重科推出一系列全面优化升级的水田农机新品备受用户青睐。

实际上,3年前王丙生还买过一台谷王水稻收割机和一台谷王小麦收割机,回去作业感觉很不错。开着参加跨区作业,当年就挣回了买收割机的钱。这次又是一下子准备买2台,除了谷王PL50水稻机之外还打算再买一台谷王TB60小麦机,并打算给TB60多配一个脱粒滚筒,这样“一年各收一季小麦、中稻和晚稻,作业两千亩,一年就能轻松地收回在投资了。”照他的神态和语气,一年收不回本的机手不是好机手。

据了解,与王丙生一样热爱谷王PL50和小麦收割机的资深老机手非常多。江西南昌县的彭讲美也是位老机手,最近,他带着现钱来到当地的经销商那,提前预订了一台新型谷王PL50水稻机。“再过几天早稻就要收了,我得提前做好准备。”

老彭结缘谷王水稻机是通过村里朋友的推荐,同村很多人都选择了谷王收割机并成为了职业农机手,为家里带来不错的收入。正是凭借着口口相传的可靠品质,今年中联重科系列水田农机新品受到各地用户的追捧和热购。

“今年的PL50做工更加精细,用材也不错,在作业效率、通过性、可靠性、清选性能方面有很多改进。”从事农机作业12年的朱建华老师傅已经拥有2台谷王收割机和1台耕王拖拉机,据他介绍,这两年他开着谷王收了3000多亩地,总结对机器的看法,主要是性能稳定,尤其是轴承、滚筒、液压、电器等关键部件很可靠,用起来省心。“今年再买一台升级版水稻机,准备到周边村镇多收一些地,再多赚点。”

“升级版”谷王PL50—机多能

据中联重科重机公司副总经理滕兆斌介绍,近年来,公司以产业升级和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加大水田农机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了多款全面优化升级的水稻收割机产品。其中,谷王PL50水稻机引入多项新技术应用,动力方面可搭载国三大马力发动机,匹配75变速箱,42排量HST变速箱,在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更加兼顾绿色、节能、环保的性能;底盘系统升级,新产品采用高地隙底盘,离地间隙可达315mm,大大提高了在烂田作业的通过性。在舒适性方面,可选装新型落地窗空调驾驶室,高舒适、高效率有效保证作业质量,堪称新一代水稻机械化收割的“王者机型”。

“升级版”的PL50本领高强,除了收水稻,还能收获大麦、油菜、大豆等多种作物。

时间回溯到今年5月初。在湖北襄樊市黄龙镇,万亩大麦喜迎开镰,麦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烈日炎炎下,一台配置“豪华”驾驶室的收割机高速作业,驾驶室内空调开启,环境凉爽舒适,没有“粉尘”,没有“噪音”,令驾驶员十分享受。“落地窗”设计使得视野更开阔;电子显示仪,可随时掌握作业工况;倒车影像让操控更安全,领先的配置一应俱全,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在金色麦田里掀起“绿色旋风”。

第一次当上机手的徐师傅是这台谷王PL50型收割机的主人。今年45岁的老徐干了半辈子农业,很早就打算购入一台,可迟迟未出手。众所周知,以往农机手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而在老徐心里“收割机除了效率和可靠性,还应该让机手更舒服些”。开上“舒适”的收割机,老徐第一单生意就接下了70亩大麦田,迎来“开门红”。凭借高效热情的服务,老徐的“第一单”生意就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生意也不断找上门来。他的“农机创客”生涯也正式开启了。

重塑履带收获机市场格局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拥有超越级别的科技装备和人性化设计的PL50,将重新定义当前的水稻机标准,并成为当前履带收获机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纵观国内众多大大小小的履带收获机企业,与外资企业,缺乏拳头产品、明星产品,是许多诸多企业的一块软肋与通病。中联重科重机公司副总经理滕兆斌称,只有那些具备行业最新科技水平,并能够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领导者。实际上,谷王PL50在今年的全新升级,对于中联重科农业机械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履带水稻品牌林立,然而真正具有号召力的产品越超非常少,能与久保田畅销多年的PRQ688抗衡的产品更是少见。这次PL50全新优化升级,让中联水稻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具有了更多拿出手的拳头产品。因此,PL50在乱军之中强力树起行业核心产品地位,可谓对于整个中国水稻机市场特别是民族品牌都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从市场情况来看,今年的农机市场遭遇空前的市场寒流。在这种形势下,履带收获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洗牌进一步加剧,各个厂家都不遗余力地想提升占有率并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是,竞争的前提显然是产品,没有产品,企业就缺乏竞争的底气。产品表现无疑将成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全新一代PL50的高标准入市,极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履带收获机市场上加剧新一轮格局之变。今年以来,履带收获机市场下滑趋势明显,主流品牌企业能保持住去年的水平就算庆幸了。而中联重科凭借PL50这款明星机型的优异表现以及多款水稻机组合,市场销量逆势反增十几个百分点,成为国内市场为数极少的呈现正增长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成为增长幅度最高的企业。

格局重塑 篇6

俞永福在内部员工信中表示, 此次整合将创造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整合:本次整合将大部分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 配合部分现金的方式进行, 整个交易对UC的估值远远超过之前“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交易”百度对91的19亿美元估值。

这是继2009年、2013年阿里集团两次对UC优视投资后, 双方实现的全面融合。这也意味着, 国内互联网格局中最后一个重要变量已经尘埃落定。阿里集团基于电商、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能力与UC优视在无线互联网方面的积累的碰撞, 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无尽的想象力。可以预见的是, 无线互联网的天平已经向阿里倾斜, 互联网行业格局将被重塑。

以UC优视为基础设立的阿里UC移动事业群, 将是阿里巴巴在阿里电商事业群、云计算大数据事业群之后的新事业群。该事业群除了现有UC集团业务团队, 未来还将整合阿里集团其他相关业务和团队, 负责包括浏览器业务、搜索业务、LBS业务、九游移动游戏平台业务、PP移动应用分发业务、爱书旗移动阅读业务等建设和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内部员工信, 对UC团队的加入表示了欢迎和祝福。马云表示, “今天, 我们又多了近3000名跟我们理念一致, 共同奋斗, 彼此信任的战友和同事。阿里和UC都是坚定而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我们心甘情愿去追求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脚踏实地利用互联网改善人们的生活“。

马云还表示, 阿里和UC走在一起, 是因为要创造我们共同坚信的未来——我们坚信, 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激活创造力为目的的DT (data technology) 时代。这不仅是阿里和UC的机会和缘分, 更是阿里人和UC同学们的幸运。这个时代不需要站队, 但需要做出选择。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在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是阿里巴巴的文化。

俞永福表示, 过去五年, 阿里兑现了“无条件支持UC发展”的承诺。今天的阿里集团, 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文化娱乐、物流、国际化甚至体育等多个垂直业务上的纵深布局, 已经远远超越了国内任何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格局。可以说今日阿里已经不仅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更是一家超越互联网的企业。俞永福认为, 融合UC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优势, 本次整合将让彼此催化出更加惊人的化学反应, 成就超越期待的未来, 实现更大的梦想。

UC优视成立于2004年, 一直被视为影响中国移动互联网格局的重要“变量”。目前旗下拥有UC浏览器、神马搜索、UC九游、PP助手等多个行业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及平台。其中, UC浏览器目前全球用户超过5亿,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 其在国内移动浏览器市场的月度覆盖人数占比达到了65.9%, 是中国市场用户普及率最高的几款移动应用之一。同时UC旗下还拥有国内领先的移动游戏运营平台——UC九游, 预计到2015年九游给合作伙伴的全年分成将超过15亿人民币。此外, 据艾瑞MUT监测显示, UC优视于2013年收购的第三方i OS应用分发平台——PP助手, 目前在i OS平台的覆盖用户数已经超过91助手, 成为了行业第一。

2014年4月, UC旗下潜行四年的移动搜索业务神马 (sm.cn) 正式发布。目前, 神马在国内移动搜索引擎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20%, 根据业内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监测, 神马搜索已成为国内第二大移动搜索平台。同时, UC也是国内最早一批进行国际化探索的互联网公司, 目前UC浏览器的海外用户超过1亿, 在超过10个国家市场份额超过10%, 并在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家印度市场份额超过30%, 占据印度市场第一。

据了解, 本次整合将主要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置换为主, 配合部分现金。总金额或将创造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整合。这也意味着, UC优视通过此次融合实现了上市, UC优视员工将从中获得价值回报。

格局重塑 篇7

发布会上,斗山工程机械多位高管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与承诺。亚太和新兴市场及中国营业事业副社长安熙殷表示:“当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斗山工程机械正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坚守‘以人为本’的品牌价值,通过领先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不断满足中国市场变化的需求,以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提升用户体验和价值回报。”

中国区销售与市场高级副总裁蒋岚表示,“此次全新推出的DX系列产品,是斗山应中国市场最新需求而研发的升级产品,在产品研发设计、尖端科技应用、更加卓越的产品品质和性能、更高的燃油经济性、更加灵活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上,阐述了斗山工程机械未来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那就是提供中国用户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全新的商业体验,帮助用户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

斗山工程机械在中国市场已经耕耘近20年,2012年7月,斗山工程机械在中国率先实现挖掘机累计生产销售量突破12万台。斗山工程机械社长兼CEO金用盛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斗山工程机械在中国的业务持续进步,已经成长为斗山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新形势下,斗山将应时而动,不断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当前,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环保压力加大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经历从“向速度要效益”的粗放型发展向“向品质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的绿色、节能、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2013年春季全新问世的DX和DL系列产品,正是斗山工程机械为了推动这一转型并引领产业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也是坚守斗山产品和服务高品质的一次主动出击。

极端环境下轻松作业的42t级DX420LC及50t级DX500LC型矿山挖掘机

DX系列中的42t级DX420LC及50t级DX500LC两款矿山挖掘机新产品不仅继承了原有DH系列产品的传统优势,还重点加强了斗杆、铲斗及下部体等关键部件,大幅提高了整机的耐久性,并且采用了高容量的冷却系统,高性能的燃油和空气过滤系统,从而保证了设备能够在高海拔、大温差、高湿度、多粉尘等极端环境中实现轻松作业,同时降低了故障率、减少了维护成本。通过提升回转扭矩、牵引力,增强了液压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性,使复合动作更加精准。为了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单位收益,斗山工程机械还专门针对煤矿作业推出了配备超大铲斗的加强型挖掘机DX500LC-G。为了秉承斗山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DX420LC和DX500LC均配备了全新的DX系列驾驶室,在提升操作方便性和舒适性的同时,能有效缓解驾驶员疲劳,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适应多样化应用环境的DX80型小型挖掘机

DX系列中的新一代DX80小型挖掘机可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多样化工况的作业需求,该机型通过提升作业速度,强化下部体和前端工作装置,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D X80配备了同级别中的最大容量铲斗,能够在复合工况下确保挖掘力大、作业速度快等优势。不仅如此,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DX80全面提升了驾驶室舒适性,为驾驶员营造出最佳的工作环境。

最先进的DL420A及DL550超大型轮式装载机

韩国本土制造的新型D L420A及D L550型装载机汇集了斗山40年制造工艺技术,先进的配置和强大的功能,使其成为斗山最先进的大型轮式装载机的代表。DL420A及DL550均配备了大功率电控发动机,采埃孚自动变速器和湿式桥,变量液压系统,技术领先,高效节能。其国际领先的控制系统,功能完备,实时显示和监控装备的各种动态信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力量强劲、适用广泛的DL507和灵敏高效的DL501型装载机

格局重塑 篇8

以互联网思维破解农村金融发展难题�

1. 农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与金融供给短缺矛盾突出,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近年来,各方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但农村金融体系还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正规金融对农村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还比较低, 竞争不充分的局面并没有打破, 农村金融供需缺口巨大。截至2014年底,金融机构空白的乡镇还有1570个,金融服务的行政村覆盖率只有75.36%。只有27%的农户能够从正规渠道得到贷款 ;遇到资金困难时,76% 的农户选择向亲友借钱,非正规融资渠道成为农户筹资首选。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的全面小康就很难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就很困难,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很难达到。

2. 农村金融发展重在兼顾普惠性与商业性。客观地说,各级政府并非不重视农村金融发展,9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 “当地吸储当地使用”的要求, 并且给予了相当大的政策支持。 但农村金融尚未闯出一条良性发展的新路子,根源在于农村金融的普惠性与商业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一方面,各方高度关注农民信用、农业生产周期性、农村信贷成本等问题,这是商业可持续的问题。由于抵押品和信用等不足导致农村金融高风险,农民获得金融服务需要支付难以承受的高价格,制约了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少人把农村金融等同于慈善金融或者扶贫金融,忽视了其盈利性和商业性的体制保障,导致农村金融不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重在综合考虑普惠性与商业性,在二者动态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兼顾普惠性与商业性,拓宽农村金融发展空间。

(1)互联网改变农村金融发展约束条件。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在农村金融前面加上 “互联网”的要素,更是对原有农村金融模式的重构。大数据、 云计算、物联网等降低了信息整合成本,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的时间、空间与成本约束,可以有效地兼顾普惠性与可持续性,使在传统约束条件下“无解之题” 的农村金融变成新约束条件下的 “可解之题”。

(2)农村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打破农村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农村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可以有效弥补农村信息的短板,使农村丰富的资源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比如,通过记录真实贸易、真实物流、真实结算、真实交易等,农村互联网金融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了新的增信方式,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三农”发展。

(3)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打破城乡资源单向流动的困局。长期以来,无论是自然资源、金融资源还是劳动力资源,大都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发展要素被虹吸到城镇中,扩大城乡发展差距。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正在逐渐改变这一态势。比如,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农村创新创业空间,正吸引大量人才回归农村 ;互联网金融正吸引资金从城镇流入农村 ;利用互联网营销的乡村旅游等,正吸引大量的城镇居民消费从城市转向农村。

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突破

4. 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大发展的“风口”。随着“互联网 +”的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处于发展“大风口”,成为影响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1)农村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农村经济走向互联网化。 我国的信息化不仅在城镇中加快推进,而且在农村中也在加快推进。截至2014年12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28.8%,比2013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农村移动端网民增速更快,2013年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84.6%,超过城镇5个百分点。 过去3年,农村居民网购接受度达到84.41%,人均网购额在500-2000元之间 ;全国电商巨头加快布局农村电商,淘宝村、淘宝镇发展迅速,不少地方正在加快打造互联网小镇。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农村新经济形态。

( 2)农村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空间。目前,城镇地区是互联网金融主战场,竞争十分激烈 ;农村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未来5年,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健全,广大农村居民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程度和认可程度逐步提高,农村互联网金融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农村互联网金融正在形成多种模式,比如,以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为代表的“三农”服务商 ;以阿里、京东、一亩田、 云农场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和以宜信、开鑫贷、翼龙贷为代表的P2P平台。

(3)以互联网金融释放农村消费大市场。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亮点,但有效释放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还需要相应的支撑。其中重要支撑之一是互联网金融。例如,互联网使城乡居民面对同一个消费品供给市场,互联网金融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国、全世界的消费品,缩小了城乡消费品价格差距与商品质量差距。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 苏宁等电商纷纷将业务向农村加快拓展,正是看到了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

5. 尽快夯实农村互联网金融基础。从这些年的情况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这就需要尽快夯实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基础。

(1)提升广大农民金融意识。随着农村人口结构、消费结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金融产品如何应对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投资理财意识不强的挑战。目前大部分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还处于 “烧钱”阶段,形成稳定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为此,需要依托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知识普及。

(2)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现阶段农村互联网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宽带普及率和电脑普及率均低于30%,相当多的农民缺乏互联网知识和利用互联网意识。尤其是随着新生代农民流入城镇,留在农村的老一代农民对互联网并不熟悉。这就需要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设施的建设。

(3)建立农村信用体系。 农村金融发展掣肘突出表现在农村的资产货币化程度低,农村非农业资源信息化程度低和农民资金的市场化程度低。目前,京东、阿里等依靠强大的数据信息给企业和个人增信,推动互联网深入乡镇,但没有完全释放农村潜能。这就需要加快建立农村信用体系,降低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

6. 分步走,稳步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一方面,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不是取代政策性金融和传统商业金融,而是依托技术进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出一条既有普惠性又具商业性的农村金融发展新路子, 形成政策性金融—传统商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组成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格局。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不同,必须把农村互联网金融建立在农村实体经济的基础上,避免形成新一轮的泡沫。这就要求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不能变异为单纯的融资,而要从“三农”实际出发, 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

(1) 加快发展互联网 + 农业。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农业,加快传统农业“上网触电”,鼓励电商进村入户 ;加快农民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与推广,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电商 ;鼓励发展农村物流。

(2)加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以农村小额贷款为重点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民理财业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依托互联网真实交易数据, 对农民、农户进行有效增信,加快农村P2P平台建设,加快农村消费金融发展。

(3)发展农业众筹等新模式,着力转变农村资金流向。鼓励发展众筹等新模式,吸引城镇资金直接流入到“三农”发展所急需的领域。依托大数据、风控和检测管理等手段,有效打破资金流出农村的传统格局。

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制度保障

7.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关键是加快市场导向的金融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金融市场开放,跳出政策性金融以政府为主的模式,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

(1)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为农民提供新型金融服务 ;加快农村金融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进程。

(2)鼓励传统电商提供金融等服务。在为农村提供商品服务的同时,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做大农村金融市场。

(3)鼓励新一代农民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从当地特点和优势出发,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金融形态, 推进创新创业。

8. 做好金融监管,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 目前市场 准入门槛 过高与金 融监管缺位的问题并存,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统一的监管体系。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缺乏保障,有可能带来潜在风险隐患。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事物,要在鼓励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监管。

(1)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农村金融一旦发生风险,受损的是广大农民。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以市场开放为基础,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在构建有效监管体系的基础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建立统一监管体系。 农村互联 网金融涉 及多个领 域,既有农业领域,也有金融领域,需要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实施统一监管。建议央行下设互联网金融局,加强与市场监管机构的合作,实施统一监管。

9. 加快立法,规范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法律层面明确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地位, 通过立法规范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厘清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主体地位、业务范畴、监管体制机制等,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规范和引导。 建议尽快出台《电子商务法》, 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立法的原则,首先是鼓励创新、竞争和发展 ;其次是规范市场秩序 ;再次是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10. 加快推进农村结构性改革。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牵动影响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全局。夯实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基础,要求加快农村结构性改革。

(1)加快农村土地改革。 全面开展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作物价格评估机制,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土地租赁、转让、 抵押市场。

(2)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大数据征信、风控与监测机制,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互联网重塑彩电产业格局 篇9

2013年中国彩电市场能够取得13%的大幅增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各大厂商的共同努力:海信在互联网转型的道路上坚决前行,积极投入智能电视软硬件建设;创维推出子品牌酷开,探寻双品牌运营模式;TCL联合爱奇艺发布了TV+电视,将优质互联网内容融入传统彩电行业;康佳大胆尝试推出了第一个线上超高清品牌KKTV;长虹以协同化、智能化、网络化三个维度出发,积极推出了家庭互联网战略;海尔致力于智能家居产业建设,推动物联网发展。

2013——互联网跨界元年

2013年被定义为“互联网跨界元年”。在这一年,众多互联网IT企业跨界进入彩电行业:5月份乐视依托丰富的版权库推出超级电视;9月3日爱奇艺与TCL联合推出TV+电视;小米在9月5日发布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小米电视;9月10日阿里与创维合作推出搭载阿里云系统、天赐系统的酷开电视;9月深圳同洲推出“飞”系列互联网电视;联想也发布了新品和新的战略进军彩电行业。互联网IT企业的集中进入,掀起了彩电行业的一片涟漪。影响包括了产品设计、营销模式、渠道发展等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对定价体系的冲击和营销方式的影响。在定价体系方面,互联网IT企业发布的新机型普遍采取了高配低价的定价策略:乐视39寸S40售价1999元;小米电视47寸顶配版2999元;TCL爱奇艺48寸经典版2999元……直接导致消费者降低对彩电产品的价格预期。

在营销模式方面,互联网I T企业充分运用事件营销和饥饿营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持续关注。并运用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工具,提高了用户活跃度,增加了用户的互动性,开发出更丰富的维护用户关系的方法。使传统一对一的营销模式向一对多的社会化营销模式转变。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传统企业也积极拥抱互联网,将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企业管理、互联网子品牌运营、智能电视产品研发、渠道管理、用户关系维护等环节当中。更有许多新型的模式在互联网与传统融合的环境中兴起。如:O2O模式、大规模定制、社区店等等。其中当属O2O模式最受业界关注。O2O模式将线上丰富的产品信息与优质的线下服务相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对于大家电而言,线下的产品体验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各大企业对O2O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未来O2O模式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此外,随着互联网对消费者的影响加深,一对一的传统营销模式已经逐步发展为一对多的社会化营销模式。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和消费者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来。社会化营销以其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可进行大数据分析等特点快速发展。而在其背后输送动力的则是一条快速而有弹性的供应链。为建设一条快速而有弹性的供应链企业需要在信息流整合、物流体系完善、资金流畅通、弹性订单管理等方面重点投入。

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展望

奥维咨询(AVC)预测: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内销零售总量将达4564万台。但由于前五年政策拖动下的彩电市场提前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将处于后政策时代的消化期;加之2013年市场规模基数较大以及行业新进者加速行业洗牌。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内销零售总量同比将下降4.5%。其中液晶电视销量为4424万台,同比下降3%。

2014年重点产品表现如下:

(一)UHD超高清电视增速明显,2014年全年市场规模达783万台,渗透率17%

“UHD超高清”将成为2014年各大厂商的主要卖点之一。各大厂商将在UHD超高清彩电的研发推广上投入充足的资源。加之华星光电、群创等上游面板企业对UHD超高清面板的积极推广态度,UHD超高清电视的成本下降。反映在终端销售上,将是UHD超高清电视价格降低,消费者接受度提高。预计2014年全年UHD超高清电视市场总量为783万台,市场渗透率为17%。其中2014年第四季度UHD超高清电视的渗透率将达到25%以上。

(二)大尺寸彩电零售市场总量将达到1027万台,渗透率达22%

据奥维咨询(AVC)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50寸以上大尺寸电视总销量将达到1027万台,渗透率将达22%。大尺寸能够能到快速的发展,除了上游企业和整机制造企业的积极推外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倡导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升,拥有更优质视听体验的大尺寸电视逐渐成为消费者热衷的产品,50寸以上的大尺寸产品将成为客厅的主流配置。

(三)智能电视市场总量将达3128万台,渗透率达69%

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智能电视的发展积累了扎实的产业基础。预计2014年,各大厂商将持续在智能电视系统开发、应用开发、多屏互动、智能推介等方面加大投入。2014年智能电视市场总量将达3128万台,渗透率将达69%。

展望2014年,奥维咨询(AVC)认为最有价值的两个关注点分别是:

(一)产品继续向高端化发展

从第四季度上市机型以及CES展会上各企业发布的新机型中,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彩电产品发展的四大特点是UHD、OLED、大屏化、智能化。各大厂商都在积极研发拥有更优质视听体验的产品,4K电视尚处市场主要热点时,5K电视便在CES展会上登场亮相。超大屏曲面电视惊艳的视觉体验更是带给消费者无限的惊喜。除了硬件的提升,在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方面,WebOS的参与将为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的发展输入新的动力。随着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的完善、多屏互动的发展、物联网的建设等软件方面的升级,智能电视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

nlc202309040913

(二)用户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提升

精准的社会化营销需要大规模的用户数据分析作指导。2013年许多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成立了多家大数据公司。未来,彩电企业的主要盈利点将从终端销售向内容运营过渡。个性化的内容推送服务将成为未来用户争夺战中的重要武器。而要实现这一点,在未来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做好用户数据分析是关键。

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三大挑战

在产品升级和数据分析重要性显著提升的环境中,奥维咨询(AVC)认为2014中国彩电市场的三大挑战是:

(一)规模扩大难

经过五年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的拉动下,中国彩电市场经历了较大的增长,后政策时代其对彩电市场的透支影响也渐渐显露出来。2014年,彩电市场将处于后政策时代的消化期,2014年中国彩电市场规模小幅收缩,2014年扩大规模的难度加大。

(二)发掘除终端销售外的新盈利点

市场规模的收缩给依靠规模化生产的彩电企业造成扩大盈利上的困难,为扩大市场规模,13年下半年整体彩电行业均价一路下滑,整个产业处在低位运行的水平。2014年中国彩电企业除了需要在控制成本上下更多功夫,更多的是需要在提高效率,控制成本(节流)的基础上发掘更多的盈利点(开源)。例如,更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推广大尺寸产品:据奥维咨询(AVC)数据显示:2013年50寸液晶电视的每尺寸均价大致是39寸液晶电视每尺寸均价的1.4倍。并且2013年传统渠道大尺寸产品市场销额占比已达32%。可以预见,2014年大尺寸产品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三)探索渠道变革

传统的渠道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的渠道(包括线上渠道、社区店、O2O模式等),是2014年企业持续进行探索的变革。2014年的电视用户争夺战将进一步加剧,只有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畅通的渠道,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才能在用户争夺战中站稳脚跟。在渠道变革的过程中,快速而准确地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社会化交互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各大企业都已经在大数据的建设上投入重金。未来的彩电行业,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和渠道的竞争,内容和数据分析的竞争将越来越重要。

结语

虽然中国彩电行业快速成长的2013年已经结束,但中国彩电行业的变革之路才刚刚开始。2014年,是中国彩电企业适时而变的一年。学习、拥抱互联网精神——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平台,跨界整合资源;将产品做到极简,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用社会化营销联系每一个用户,用大数据了解每一个用户,构建流量至上的商业模式将成为决定彩电企业能否赢在未来的关键。适时而变,才能够在未来的彩电市场竞争中,拥有持续的推进力!

上一篇:智能电力控制下一篇:能量相关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