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社会的力量

2024-10-19

重塑社会的力量(共9篇)

重塑社会的力量 篇1

随着科技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创新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国家在国际社会竞争力的保持, 也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 只有有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有使社会、国家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力。

创新意识的内涵与历史形成过程

所谓的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 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是理念和思想状态活动。在马克思看来, “创造是一个很难从意识中排除的观念。”“任何一种不是天然的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 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的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由此可见, 创造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 人类利用这种能力自发和随机的改造着自然, 建设人类社会。但是由于意识的历史实践性, 决定了创新意识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抽象物, 它会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动态的提高。

从创新意识固有的属性来看, 它具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既然有体系, 那么创新意识就必然有层次的划分。意识也有无意识与自觉之分, 有高级与低级之别, 并且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具体来讲, 创新意识有以下六个层级:一是创新需要: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一旦在原有的常态思维和方法遭到不顺和困难时, 就会产生不满足、遗憾等心里不平衡状态, 就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 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意识”, 需要意识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二是创新的动机, 是指能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心理过程, 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 也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三是创新兴趣, 它是一种积极地情绪和态度, 能够使主体主动地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 创新兴趣源于创新需要, 是创新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之一;四是创新理想, 创新理想是创新意识的理想层次, 表现为人类对创新实践的奋斗目标的持久向往和追求, 它能够调动起人类的全部情感、意志、理性和智慧, 是创新实践更为强大持久的动力。培养创新理想, 关键是要将短期创新理想作为长远创新理想实现的基础, 将个人的创新理想融进群体和社会的创新理想中。同时创新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必然要经历风险曲折, 因此培育坚定地创新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五是创新信念, 它是人类“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创新意识, 又是创新理想得以实现的支撑力量;六是创新世界观, 创新世界观是由一系列创新信息组成的人类的逻辑系统, 是创新意识的最高层次, 但又必须建立在前面所述的创新意识的层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和完善。

人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一个“自发”发展的自然状态, 那么, 人的创新意识也随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才得以形成并发展。“历史表明, 社会物质生活愈是向前发展, 就愈易造成对高度发展的社会意识的迫切需要,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展的作用也就更加重要。反之, 社会意识的高度发展, 又转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迅速进步。”到了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的推进, 创新意识才逐步摆脱自发的状态, 作为人类的认识客体纳入到了探索研究的视野, 而成果又反过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促成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下创新意识的重塑

21世纪的头二十年, 虽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但世界多极化继续演进, 世界经济保持增长,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为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年改革开放形成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经济体制, 为我们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保障。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目前无论从政府还是公众对社会创新意识都有了普遍的认识, 一个有力的例证就是:有关“创新”、“创造”、“创新意识”等名词大量出现在各类宣传报道和政策文件中, 这就表明了人们已经对创造理论有了基本认同。在国家层面, 不断加大对科教领域的发展性投资, 努力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并辅以一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创新的实践以保护, 也有具体的组织机构对此进行落实。创新战略形成于开放之后, 历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推进, 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指导的科学技术创新观和人才培养观。

创新意识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 虽然取得丰硕的成果, 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与世界上先进的国家相比, 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这里面固然有发展基础的差别的客观原因, 但也有创新在理论上的不足:创新意识总体薄弱, 理论大多停留在思辨层面, 验证性研究和实践层面发展滞后, 创新意识的自发性不够也就是说自我创新能力的水平还很低;除了理论上的缺陷, 在制度和机制层面:主要表现在创新组织不健全抑或职能发挥受限, 无法完成科学循环。面对这些不足, 要求我们在承认社会创新意识薄弱, 创新素质缺乏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之外, 还要着重注重创新意识的普及教育以及发生深层次的转变:变意识为素质。

在我国重要发展机遇期的新的历史时期, 国际、国家、社会都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生产发展问题, 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例如此次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中国发挥作用的最好契机。义务与权利相统一, 承担义务的同时扩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要延续这种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可持续性, 就必须做好自己, 增强综合竞争力, 延伸科技创新观到科学发展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创新观, 实现社会创新意识的重塑, 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 改进完善生产方式给创新意识的重塑提供精神支持。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若要想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得到认同并且发挥其作用, 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考量我国现在社会的状况, 改进完善生产方式要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速改变小农经济在我国仍然占有相当大比重的现实, 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农业化现代化。现阶段, 我国的生产方式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其中农业生产水平差距最为明显。从下面一组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数据中就可见一斑, “在我国农业劳动力占44%, 英国则为2%, 美国与德国为3%, 韩国最高也不过17%”。另外, 小农经济的分散生产, 分工简单, 相互之间合作需求不高, 生产工具原始落后, 农业商贸活动规模化程度低, 这些直接影响到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既农民, 造成他们长久以来的许多性格上的缺陷:愚昧、守成顾旧、盲从、安土重迁、效率和竞争意识淡薄等。而这些缺陷都与新时期对创新意识的要求或者说创新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背道而驰。所以, 要实现全社会创新意识的重塑, 改变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需要和普遍的认同。

二是加速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型, 给社会创新意识的重塑提供强大的制度保证。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但是正是由于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特色”就给出了很多的含义:说明计划经济或者说其影响仍然将长期的存在, “顺从”就是计划经济最重要的特点。而创新就正好相反, 要求“革旧”与“造反”的品质。

其次, 提高创新意识的理论化水平。虽然中国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从不不乏创新精神, 从古至今都有创新的传统。但是在近代以后, 特别在与西方社会经历了工业革命一波又波的洗礼后,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 中国与西方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从中西产业结构类型就可看出差距。要完成历史赋予的厚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要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更好地完成理论的指导作用。在理论领域的“拿来主义”可以更好地被我们所利用, 就像日本当年学习西方一样, 择其创新理论的精要, 尽快在理论水平上赶上西方, 避免理论一直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改变我国的创新理论一直处在文化启蒙阶段的现状, 更多地关注创新的现实问题研究, 提高理论的验证性。当然, 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 要做到消化吸收, 完成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实现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 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创新是生产中最强大的动力, 而组织则帮助支持发挥作用”, 随后又有很多经济学家发现, 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直接到最后的生产部门, 而是企业内的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 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与发展机构、高等学校及其他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 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在这里, 政府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从事创新研究的人员居世界第二位, 其中企业研究和发展人数则位居第四。但是从系统整合角度看,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作为社会创新主体地位的合法性还未得到普遍的承认,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至今还未真正形成, 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体制问题仍然成为问题困境, 创新系统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甚理想。面对以上各种问题, 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在体制改革方面, 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 包括经济、政治、科教领域的改革;政策法规方面, 要制定一系列激励、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与创新主体之间的政策等。这些努力可以使科技资源或者说创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通畅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 创新的主体地位明确, 从而更好地发挥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 解构中国传统文化, 培育新型创新文化。最后, 要在我国形成现代创新意识, 必须把创新根植于我国的文化当中去, 这样才可以完成创新意识的本土化抑或说是创新意识的民族自觉化。

张岱年曾经说过:“创造是文化的生命。一个民族的文化, 如果停止了创造, 也就归于衰竭了。”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与创造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借鉴了西方先进的创新理念, 这些先进的思想“舶来”之后就与现有的传统文化不相适应, 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我们现在的文化虽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现代化, 但是几千年的传统根深蒂固, 我仍然受着传统的束缚。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创新的本质要求却背道而驰, 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小农经济, 而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乐于满足、安于现状、重视经验清革新等特点严重阻碍了创新意识的本土化。

鉴于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变, 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结构, 用辩证的否定来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容进行清理, 建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社会新文化。

以自然的力量 重塑生命平衡 篇2

水对生命极为重要:人体内的水每5-13天更新一次,健康、洁净的水可使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有利于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人得病的机率自然就小了。遗憾的是,今天水正在遭受着日趋严重的污染,而成为: 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类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引起的。

饮水安全的本质还是在于水源。近两年中国高端水市场每年都以80%的速度扩容,正值此时,“12海”冷泉水横空出世,一时声名鹊起,凭借自身独特的产品概念,打破以往国外品牌一统中国高端矿泉水市场的格局。为此,我们专访了“12海”冷泉出品方——四川天一圣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饮用水专家雷达女士,与大家分享如何开启健康饮水和健康生活。

天然冰川水,水中贵族

冰川水(冰川矿泉水、冰川泉水)是世界上公認的好水。不仅在于它可贵的珍稀品质,更在于它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最宝贵、最丰富的淡水资源。地球上的冰川蕴藏了所有淡水资源的97.8%,但其中97.7%在无法触及的南极和格陵兰岛,而仅剩2.3%的山岳冰川中,能够开发利用的更是极其稀少。除两极外,世界上凡是拥有冰川水的地方,多处于海拔3000米以上,人迹罕至之地,尤其以周围生态环境优越,林木生长茂盛为最佳,当地的居民长期饮用冰川水,延年益寿。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对常喝冰川水有利于提高人类体质、减少生病、延长寿命等现象进行了系列研究和论证。

因开采不易而又有益健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冰川水为“水中的贵族”的原因。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与“泉”相关故事:当年诸葛亮麾下先锋王平部队路过孙水关,误饮了当地“哑泉”水,后经隐士指引,饮解“哑泉”之毒的“灵泉”水后复声。后来,诸葛亮在此擒孟获,于十二海海拔最高的红海刻下“今山是我”。

被这传说所吸引,为了找到这独特而健康的水源,雷达女士一行足迹遍布大西南,历时6年,历经重重艰险磨难。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寻水进入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境——小相岭山脉。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属大雪山支脉。这里就是12海冷泉水源地。时空在这里陡然失序,岁月在这里悄然留痕,区域内冰川、湖泊星罗棋布,古冰川遗迹地质特征明显。两百万年来的地质作用与延续的物种,在这里得以完整保存。在海拔3500米处,有一眼被当地彝族百姓奉为灵泉的神奇泉眼,当地百姓常年饮用此泉水,延年益寿,被誉为生命之泉。后经查验,这眼灵泉正是三国时期帮助诸葛亮大军解除“哑泉”之毒的“灵泉”!

雷达女士指出,“12海”冷泉水源来自海拔4000至5000米以上的12个海子,因12个海子富含不同的矿物质元素如钾、钙、钠、镁、铁等,并因水中沉淀的不同而呈黑、红、黄、兰、紫五彩斑澜的不同颜色,如其中,慈母海绿环水亟、龙王海冷峻肃穆、墨海褐墨神秘、镜海棕红透底……五光十色,美轮美奂。

在宛如珠链的这12个海子底端,海拔3500米处,一股清泉经由厚达1.3公里的火山岩、石英砂、活性炭矿化池层层过滤,再经天然玉石矿脉润养后汇流入这泉眼,如此大自然顶级的水处理结构,孕育了这冰川水中非常珍贵稀有的天然中软水,赋予了12海冷泉完美均衡的水体矿物质含量,极为契合人体生理本能需求,更适合人们长期保健养生。

因此泉水终年保持2℃而不结冰,且灵泉每天只在子、丑、寅、卯四时喷涌,其喷涌量经测算仅仅能够满足2-3万家庭所需,故弥足珍贵。水源四周更有68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保护带,以确保水源的原始、纯净、自然,远离尘嚣污染。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间歇灵泉”。

以平衡达养身之道

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效果,科学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开了冰川水健康长寿之谜。雷达女士也指出,冰川水是远古留存于今的冰川冰融化的雪水,在久远岁月前就结成冰川冰被封存了的水体,绝无污染,充满活性。另外,冰川水的小分子团小、呈弱碱性,而“12海”冷泉所含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比例更同人体所需惊人的相似并呈离子态,最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据中国科学院冰川观测站站长李忠勤研究表明,由于冰川水含同位素数量极低,所以其活性超强,能对生命生长和发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2海”冷泉属于高端水产品分类中以冰川融水为补给水源的冰川泉水,其总硬度50-70mg/L,是全球罕见的天然冰川中软水,完美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软水标准,最宜人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饮水标准,它属于是第一级的高品质饮水。因开采不易而又有益健康,故被称为“水中的贵族”。

雷达女士介绍说,在自然界,水不是以单个水分子,而是以多个水分子缔合的聚合体存在。水分子团越小,水的活性越强,才能更容易地穿越细胞壁,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12海”冷泉水半幅宽值为≦85Hz,是天然的小分子团泉水。

众所周知人体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宏量元素中四大阳离子为:钾、钠、钙、镁4种元素,而在12海冷泉中,这4种宏量元素的含量与比例完美平衡,最接近人体体液内的相关比例,因此才具有对人体的神奇而卓越的双向调节功能。

由于具有以上的优势,“12海”冷泉水功能显著,雷达女士向我们一一列举:调理肠胃:“12海”冷泉,富含NH4+,SO42-,它们能促进胃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增强抗毒功能并将消化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对便秘、腹泻等肠胃不适具有明显双向调节功能;解酒:“12海”冷泉独特的小分子团结构赋予身体更强大的运输和代谢力,更快地将体内酒精通过汗液、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酒的效果;美容:“12海”冷泉丰富而平衡的各种天然矿物质,长期饮用能显著改善肌肤弹性,使其更加白嫩细腻。还能调节皮脂分泌,减缓“痘痘”滋生;增强身体抵抗力:“12海”冷泉其PH值在7.0-8.0之间,呈天然弱碱性,能有效调节身体内的酸碱平衡,改善人体内微循环,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协调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的神奇效果;构筑上品茶道与膳食:“12海”冷泉是罕见的冰川中软水,其“轻、清、甘、冽、活”的特点完美符合中国文化传统茶道对好水的定义,能更好地提取茶叶等各种食材天然的清香与美味,实为茶道中人和饕餮美食客的不二之选。

产业服务大众健康

如何将这圣泉引出深山大川,为千家万户的健康服务,这是雷达女士自发现这灵泉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她联络一批志同道合者于2012年3月成立公司,公司项目总投资6亿人民币,建设规模位于西部饮用水企业前列。作为一家高端矿泉水企业,怀揣着梦想与虔诚走进水源所在地喜德,受到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在建厂过程中,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长达8公里的食品级不锈钢双层导管,专利级水自涌采水设备,一流的质量监控体系,全程无阳光直射和无二次污染,且不采用任何化学处理手段和添加,最大限度地保证珍稀水源的天然纯净与鲜活高能态。独特的天然孕育与国际一流的生产工艺在此完美结合。

重塑社会的力量 篇3

为解决价值上的一些问题,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化产生于西方, 它提供了从方法论到价值观包括信仰体系在内的一整套意识体系, 目标是建立一个财产共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选择正确的道路, 走向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也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与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没有冲突, 并且有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其中包括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1]。为此, 我们需要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能够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 如在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可取之处。在和谐社会方面, 中国自古重视“和为贵”, “家和万事兴”。儒家学说主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在文化上主张兼容并蓄, 政治上提出民贵君轻, 在个人修养上主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修身正己。这些主张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积极意义。所以, 我们可以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帮助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 打造更加和谐的社会。

1. 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辅助方式, 应对负面的东西。

我国古代典籍《礼记·礼运》里描绘了孔子心目当中理想的“大同世界”:“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大同世界中描述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社会, 是中国古代有志之士的奋斗目标, 这种追求也会从正面影响当前政府和人民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担当精神, 对国家价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情,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和担当精神, 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增强中国社会凝聚力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可以成为凝聚国家民族力量的精神支柱。

孟子在《仁者爱人》中说:“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提倡“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 认为正心、修身、养性可以实现“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 (《老子》第一章) 事实上把道提到很高的地位。《礼记·大学》里说, 德者本也, 提出修身养德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石。中华民族素有尊老爱幼、尊敬师长、重视人伦、崇尚礼仪的传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传统美德。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足, 这些精神食粮, 填补我们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没有这些有益的精神食粮, 那些封建迷信、风水算命等就会自行其道、投其所好。从实践效果看, 在传统文化教育搞的好的地方, 人们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了明显的谦恭有礼等传统美德。重拾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抵抗不良影响, 是可行的。

2. 将社会价值重塑的工作和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相结合。

中国拥有几千年古老文化的“中央之国”, 曾经四方来拜, 曾经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 但中国也曾经历丧权辱国屈辱, 以及传统文化被人为割裂抛弃的时期。在当今中国正经历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具体来说, 我们首先需要做好传统文化的甄别工作, 让其精华继续发扬光大, 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其次,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以新形式新面貌呈现出来, 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要重点挖掘能弘扬社会正能量、针砭时弊的文化资源;在形式上更加灵活, 影视剧、公益广告、各种演出赛事等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在方向上紧随中国社会主要建设的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

最后,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必须承担满足素质更高的人们的精神需求的重任。实现小康之后, 人们在娱乐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会明显增加, 对文化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阶段, 我们必须坚定地推动改革创新, 更加关注民生, 推动国际社会合作与资源共享等。

双创即创新创业是我们解决目前问题的一个应对良方, 这在中国古已有之。儒家思想中的“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之说 (《礼记·大学》第二章) , 《周易》中说到“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 强调了不断革新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长时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只是后来伴随着闭关锁国国策和封建社会的衰落而衰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 一带一路的构思正在将中国过剩投资引向周边及其他需要开发的国家, 而一带一路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中国对外贸易古已有之, 并伴随着中国走向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期。一带一路将古代中国对外贸易路线与中国经济新常态时期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 与中国现代战略与智慧结合起来, 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4.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 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建构中国社会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中国主流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很早就注重依据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管仲提出:“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此谓为大治。” (《管子·任法》君主、臣子、上级、下级、尊贵者、卑贱者都遵从法律, 这就叫做大治。) 法家则把“缘法而治”当做信条并潜心实践。儒家岁主张以仁义治天下, 但也重视法律的作用, 认为“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 儒家文化也重视诚信等品质。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 (颜渊) 我国古代还有“一诺千金”这样赞扬诚信精神的成语。

5. 在提高文化软实力中, 增强中国社会价值的世界影响力。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研究美国衰落问题的时候发现, 美国衰落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化影响力, 他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 相对于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硬实力而言,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他指出:软实力“是一种依靠吸引力, 而不是依靠威逼利诱的手段实现目标的能力。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2]。中国的软实力, 更多地源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习近平同志2014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约瑟夫·奈说:在信息时代, 我们必须意识到, 有时候真正的赢家不是看哪个国家拥有最强大的军力, 而是看哪个国家的故事讲得最动听[3]。在合适的场合以恰当的方式讲述引人入胜的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更好地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沟通和联系。中国故事最深刻的底蕴, 就是绚烂的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 中国社会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使中国顺利度过转型时期的价值观混乱、思潮众多的特殊阶段, 开创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思潮不断涌现, 我们应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以中国传统文化应对负面价值观和思潮的冲击, 将社会价值重塑的工作和中国梦相结合, 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中国经济新常态相结合, 建构社会价值体系, 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价值,重塑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 2015-07-03.

[2]约瑟夫·奈, 著.马娟娟, 译.软实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8.

奥巴马:凝聚力量 重塑美国 篇4

奥巴马上台之际正逢美国内忧外患,经济摇摇欲坠,伊拉克阿富汗反恐战争陷入僵局。

国家正面临危机,这一点大家已经没有疑问。美国处在战争之中,面对一个有巨大影响力、充满暴力和仇恨的网络。我们的经济严重衰退。这来源于部分人的贪婪和不负责任,更由于作为一个整体,我们未能做出面对一个新时代的艰难决策。人民失去房屋、工作机会减少、商业活动遭到破坏。医疗保障过于昂贵,学校教育系统出现太多失败。而我们对能源的使用, 日益让对手强大,与此同时又威胁着我们的星球。

这些,是从数据和统计中可以看到的危机信号。还有难以度量但同样深远的问题,那就是整个国家信心的缺失。那萦绕在我们头上的恐惧,认为美国的衰败不可避免,认为我们的下一代人不可能再有太高的期望。

今天我要对你们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真切的、严重的,而且有很多重。解决它们不可能很轻松,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但美国人民,请记住这一点:这些挑战会被解决。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因为我们选择了希望而不是恐惧;我们选择了为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而不是冲突与争执。

今天,我们共同终结那些虚假的承诺、陈腐的教条以及指摘与怨言。这些已经困扰了我们的政治体系太长时间。

我们的国家仍旧年轻,但借用圣经中的话,该是抛开那些孩子气的时候了。现在,需要重新拿出我们的坚韧精神,选择自己的历史。我们要延续代代相传的宝贵礼物,延续神圣的理想,那就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承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都有机会去追求最大程度的幸福。

在重温我们国家伟大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白,伟大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赢得的。在我们的历程中,从来没有走捷径或是退而求其次。这一历程不是为懦弱者准备的,不是为那些享乐高于工作、只知追求名利的人准备的。相反,是那些甘于承担风险的人,实干家,创造者—有些众人皆知,而更多的在辛勤工作中默默无闻—是他们带着我们穿越漫长、崎岖的道路走向繁荣与自由。

为了我们,他们把仅有的财物装进行囊,漂洋过海追求新的生活。

为了我们,他们开拓西部,在条件恶劣的工厂中流血流汗;他们忍受鞭笞,开垦贫瘠的土地。

为了我们,他们战斗和牺牲在康科德(Concord)、葛底斯堡(Gettysburg)、诺曼底(Normandy)和科萨恩(KheSahn)。

一次又一次,这些男男女女,他们奋斗和牺牲;他们将双手磨破为了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在他们眼中,美国超越了我们每个人雄心的总和,超越了个人、财富和派系的差别。

今天,我们仍在这样的历程上。我们仍旧是地球上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工人们的效率并不比危机开始之前低。我们的头脑具有同样的创造力。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和上周、上月、或者去年一样有需求。我们的能力从未被削弱。但墨守成规、维护狭隘的利益、面对艰难的决策畏首畏尾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必须重新找回我们自己,掸去身上的尘土,开始重塑美国的重任。

环顾四周,有无数工作等着我们。经济状况期待着我们大胆和快速的行动。我们会付诸行动—不仅仅是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还要为未来的增长打下新的基础。我们将建设公路、桥梁和电网,以及将我们紧密联系起来、提供商业信息的数字高速公路。我们会重新树立科学应有的地位,并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医疗保障的质量,同时降低其费用。我们将利用太阳、风与土壤,来驱动我们的汽车和工厂。我们将改革我们的学校和大学,以满足新时代的需要。这些都有可能实现,更会去实现。

现在,有人还在怀疑我们的信心—他们认为我们的国家无法承担这样的重大计划。他们太健忘了,他们忘记了这个国家曾经取得的成就,他们忘记了当拥有了理想、共同的目标和必要的勇气,这些自由的人民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

这些愤世嫉俗的人无法理解这个国家所发生的转变—那些陈腐的政治已经缠绕了我们太久太长。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政府太大还是太小,而是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帮助家庭获得体面的收入,购买他们的所需,有尊严地退休。当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时候,我们才能继续前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我们这些管理公共财产的人应该负起责任—把钱花在刀刃上、改掉恶习、光明正大地行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塑人民和政府之间的信任。

市场力量的好坏不是我们的问题。市场在创造财富和推进自由进程方面是无可代替的,但是这场危机也提醒了我们没有审慎的监管,市场的力量将如野马一样脱缰—一个仅有财富的国家不可能持续繁荣。我们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上,也体现在我们的繁荣程度上,体现在我们为每个渴望成功的心灵所提供的机会上—这并非出自恻隐之心,而是我们实现共同利益的必经之路。

我们拒绝在安全和理想之间妥协。我们的建国先辈们,面对我们无法想象的凶险,却依然用几代人的鲜血维护了神圣的法律和人权。那些理想依然在照亮着这个世界,我们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这些理想。我要对那些正在看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说:无论你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像养育了我父亲那样的小村庄,对于那些追求和平与尊严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美国将永远是你们的朋友,我们将继续和你们一起前进。

我们是这种传统的捍卫者。我们继续追寻这些信念的指引,我们将直面这些挑战并更加努力—更多的沟通与合作。我们会负责地将伊拉克还给当地的人民,并在阿富汗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将与老朋友和原来的敌人一道,共同消除核威胁,解决全球变暖的根源。我们不会为自己的做法道歉,更不会动摇捍卫和平的决心,对于那些崇尚恐怖、滥杀无辜的人,我们的精神是强大而不可战胜的。你拖不垮我们,我们将会打败你。

我们多种族混居是一种优势。我们是一个由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徒、印度教徒和无神论者共同组成的国家。我们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髓,从世界的每个角落学习。因为我们经历过内战和种族隔离的痛苦洗礼,并在黑暗中更加坚强和团结,我们无法保证,但是我们相信憎恨终将消弭,分隔终将散去。随着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共同的人性将显露出来,美国必须承担引领新时代和平的重任。

政府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到的,是体现每个美国人的信念和决心,这也是这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洪灾泛滥时,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善举;是经济困难时期,人们自损利益保全朋友工作的无私忘我。这是消防员们毅然冲入浓烟火海的勇气,也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无私之心,这些都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或许,我们今日遇到的挑战前所未有,所有的情况完全陌生。但是,我们赖以走向成功的价值观从未改变—诚实、勤勉、勇敢、公正、宽容、好学、忠贞和爱国。我们的历史亦由这些真理推进, 亘古不变。如今,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责任时代—人人都需重视,对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有一份责任。我们会欣然接受这份责任,人生也正因此而充实。

这是公民的价值和承诺。

这是我们信心的来源—上帝赐予我们知识以应对无常的命运。

这是我们所崇尚的自由与信念的真谛—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男女老少在此汇聚一堂;这就是为什么六十年前,一位父亲走入餐厅甚至无人理睬,而今天他的儿子可以站在这里,在你们面前许下最庄严的誓言。

所以让我们记住这一天,记住自己,记住为此的付出。在我们的国家诞生之初,先辈们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围聚在结冰的河边靠微弱的篝火取暖。 离乡背井, 后有敌军,鲜血染红了白雪。就在革命的道路如此模糊,意志也开始踌躇之时,我们的国父有这样几句话:

“告诉未来的世界……当一切陷入寒冬, 万物俱灭,只有希望和勇气可以长存… …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在共同的危机下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前方的艰难。”

美国,面对我们共同的危机,在这艰难的寒冬,让我们牢记那些永恒的字句。怀着希望和美德,让我们再一次勇敢地面对冰冷的现实,迎接任何可能的风浪。让我们的子孙传唱,当我们面对挑战时,我们没有怯懦、没有退缩,更没有踟蹰不前。我们在上帝的关爱下眺望远方,我们在自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我们的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芒。

重塑社会的力量 篇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化、社会法制化和国人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出来。与之相对应,我国的道德规范体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社会基本道德框架逐步解体,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不能够完全适应今天的变革社会,而新的人际规范和道德规范体系又没有重新构建出来,致使国人的“道德失范”现象日渐突出,一些带有封建糟粕的消极思想有所抬头,并有蔓延之势,它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游荡于各个领域,潜移默化地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中,按照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道和德是大自然意志及其规律的表现。道德是民族国家的真实文化背景,是名数之学的安顿之所,是一种比科学知识更具有纲维性的圣贤之学,它优先于科学知识。中国文化中“五德”仁、义、礼、智、信是有源之水,数千年以来浸润到社会中方方面面,其中,武学领域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马明达先生所言:“武德是武术的优良传统,是武术文化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武术高于体育的地方就是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教化功能,只有正气才是武术家必不可少的元气”,凡习武者,无论就时间的长河纵向延续,还是就门派的横向展开,无不强调和重视武德,览各门各派的拳谱、家法,第一便要阐明“德”,并规定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强调“学拳宜以德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技不轻传,“可传之人不传,失人;不可传之人而传,失剑。如认人不真,宁失人不失剑”(《昆吾剑箴言》,词语句中,“剑”可理解为“德”)习武终生,无不以“德艺双馨”为追求目标和宗旨,武德便是这个一脉流转的“元气”。武学之承载主体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把这种恍恍惚惚的“格式”予以了最大限度的体贴和认知,用文字和语言把她归类整理,指引着武林后学着不断的向“德之领域”贴近并影响着其它社会人群。

1 武德文化的内涵

武德文化是直接根植于传统的“道德型”文化土壤之中。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道德学说是维系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在封建社会里,“以德治国”是各朝代惯例,武术自然也不例外。武德文化很大一部分来自兵家及其有关的意识形态领域。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形式的确立,大体上始自近代。传统的武术文化寄生于儒、释、道、佛及农、工、商等民俗之中。而武术文化之得以延续数千年,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军事活动的需要。武德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先秦、两汉就有了武德文化。如孔子传授射御技艺,并提出了武德准则:“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孔子首次将道、德、仁、艺同时并列为武德要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发展了武德光辉的一面,造就了历史上无数反抗暴君或入侵者的英雄人物和侠客义士。总之,武德文化形态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反映着特定的文化精神。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教材,具有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求有新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理念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在举国开展武术进奥运的同时,宣传武术道德文化,让人们了解我国的武术道德发展史、武术道德文化史,了解武术道德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和展现着中华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世代相承的武术道德文化,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可以振奋民族精神,使社会道德具备更丰富的内涵。

2 武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道德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天人合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始终贯穿于武术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武术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中华认为武术,人体生命为一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所谓形神统一,实即人心身内外统一,心身内外和谐。武术中还表现出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注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而天人和谐理论,是指宇宙自然与自身统一、物我统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宇宙自然的统一与一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提出的新的工作目标,也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武术自身所蕴含的“和谐”的文化特征,也使其成为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最生动的教材。

3 武德的社会教育价值

3.1 提倡“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特征

孔子提倡“刚健有为”的精神,强调并实践其“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人生态度。《易经》中进一步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口号。历代儒家士人,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勉,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在此基础上,就有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精神。中国武术从来赞扬锄暴安良,扶弱济贫的行为。武林爱国英雄,代不乏人。从明朝少林寺武僧为抗倭血染沙场,到清末“少林寺戒约”中要求习武者“必须恢复中国为志”,从明国初年精武会提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神,到其后举倡武术“强中强国”,试图洗刷“东亚病夫”之耻等,这些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武林人士“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的体现。

3.2 武术内涵中“实现自我”的理想追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器的不断精良与创新,那种单靠刀枪剑棍打天下的现象早已成为了历史,武术的军事功能明显被弱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武术并没有就此终结,它以特有的形式发展和丰富着自我,发挥着自身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的实现。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将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看作生命价值之所在。传统武术由于受其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形成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在中学生武术教学中使其体验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出发,激发其动机,诱导其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

3.3 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人际互动中,由于个体或群体间有不同的偏好及价值,因此就容易发生兴趣上或利益上的冲突及协调问题。为避免矛盾激化,使互动能够进行,人们发明了一套社会文化规范,如社会角色规范、社会公平规范、社会道德规范等来协调彼此的行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对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是必不可少的。遵守规范的意识也是人的社会适应性的基本内容。武术教育或许能为此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因为,武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冲突交往情境,而这种冲突交往情境又是受武术规则的制约和武德、武礼的规范的。在武术教育活动中,与个人演练相比,两两相搏更具有冲突性,不可预测性,人们在对抗中处理人际关系更需要具有遵守规范的意识,因此,它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更为显著。

3.4 培养公平竞争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现代人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进取,并在勇敢竞争中体现人生命的价值与人的本质力量。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客观要求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人的自我中心倾向比较强,这与成长背景有关系,在家庭中受到了父母过多的关注和迁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怎样培养合作意识的形成。武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道德伦理的限制下,形成追求礼让的竞争观,讲究不为人先,大义服礼,先礼后兵的大将风度,反映中国人刚强而不狂野,有礼有节,“点到为止”的竞争特点。这种对竞争独特的认识同追求个性张扬的西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利于个人素养的提高、不良情绪的调节及竞争压力的缓解;有利于避免人们在社会竞争中表现出攻击和侵略的天性;有利于形成个人竞争心态的平衡和良好的社会竞争环境。而武术合作学习则充分利用了“互助协作是人的行为的社会本质特征,是人摆脱自然并借以征服自然的标志和力量”这一前提。在武术较技中,这种合作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在为了获胜而勇敢拼搏、团结合作,这里,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还有特定情境下适时的妥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既使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也不尽完全相同。但就武德的本身来讲,在任何时期它都有被真正的习武之人放在首位,作为武术界固有的道德标准。做为当今的武德来说,不但应包括着过去传统中的一些具有人民性的道德,同时还包括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新的道德内容。武德的理论很丰富,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萌芽、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武术道德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由儒、释、道三家文化构成的中国文化的主体,武术道德规范受到三家文化的影响,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4.2 建议

从个性或特殊性看、武德是封建社会的道德产物,武德是武术长期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表现形式。因此,重新对传统武德进行审视,继承精华,弃其糟泊,增添现代社会新的内涵,重塑现代武德的内涵,重新构建人们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境界,促进其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其人格修养。

从共性和一般性看,武德具备了现代文明所需的共同道德意义。武德所体现的忠诚、信义、礼让的道德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成为鼓舞人们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的精神力量,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正义、忠诚、信廉都是人们所共同推崇的。由于武德教育在当前还处在空白阶段,所以,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武德的教育模式、教育途径和具体的操作手段,使武德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使以武德教育为途径去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

摘要:伦理学的辨证道德论认为,自人类道德产生以来,道德就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武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要求中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武术也具有时空流动性的特点。武术教学不单是纯粹的技术传承,而是一个民族文化思想、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当代的武德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基本立足点,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武术发展的要求为根本,充分发掘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武术,武德,道德教化

参考文献

[1]陈青.论中华武德[J].体育文史,1999(4).

[2]周伟良.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美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8).

[3]季勇军等.近十年来武德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6(12).

[4]许仲宇.由历史文化视野审视武德思想的嬗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4).

[5]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杜舒书.武德研究的现状浅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5(5).

[7]孙少平.新中国德育50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8]高洁伦.从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审视构建当代武德的必要性[J].搏击.武术科学,2005(2).

[9]石华毕.浅析现代武德的内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3).

重塑社会的力量 篇6

一、从“强政府- 弱社会”走向“强政府- 次强社会”: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

(一) 建国以来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特征是“强政府- 弱社会”。当时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 加上受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政府采用指令型计划体制统包整个经济社会事务。这种“包揽式的管制”是一种粗略的、缺乏管理技术的仅凭借传统认识而进行的管理。政府全能主义行为模式衍生出了“总体性社会”。虽然整个社会实现高度整合, 但因为政府权力的过度集中, 社会被完全吞噬, 社会治理更是无从谈起。改革开放后, 实行市场自由化和去集中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地位不断得到确立和巩固, 追求经济增长成为地方政府的中心任务, 并推行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政府全能主义模式逐渐瓦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壮大, 社会自主性得到提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向“强政府- 强社会”演变, 其实质是政府权力向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转移。进入21世纪, 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社会建设的政策目标, 加快政社分离步伐, 释放社会组织活力, 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政府仍然具有强大的控制力, 通过行政力量, 管理社会事务。

(二) 新媒体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虽然当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尚未发展到“强政府- 强社会”的程度, 但并不能说社会很弱或者很强, 而是呈现出“强政府- 次强社会”的特点。这是因为互联网逐步覆盖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公民意识逐渐觉醒, 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公众获得了新的政治舞台。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占整体网民比例的88.9%,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 电脑端向手机端迁移趋势明显。[1]社交媒体迅速发展, 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手机移动终端APP的出现, 使得“人人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悄然到来。新媒体开启了平民的话语权, 舆论的形成不再仅仅来自统一控制的中心点, 如个体发布一条有震撼力的微博, 马上就可以引来无数的评论, 在极短的时间内汇集成流行观点或舆论。而且网上的舆论、社会运动与线下的舆论、社会运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近年来许多群体性事件就具有线上线下联动的特点。[2]客观上造成了虚拟社会的不断扩散, 进而导致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融合, 可以说由互联网构筑的新媒体社会与现实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网络社会可以近似看做是整个社会的子集, 同时政府与民众之间在现实社会中的互动或对立也不可避免地会映射到网络社会, 网络中的“社会”逐步强大, 社会力量得到迅速提高;网络社会中“政府”处于弱势地位。[3]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引发社会治理方式变革, 并反作用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二者形成一种“互构”关系, 并赋予新媒体时代特色。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治理方式面临深刻变化

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新媒体也不例外。新媒体本身就具有两重性, 在给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带来了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挑战。

(一) 话语权的分化:“公众”舆论场的形成

在新媒体尚未普及前, 公民缺乏与政府对话的渠道, 社会舆论的形成受到传统媒介载体和传播方式的限制, 易导致政府集中管控社会舆论的情况, 在处理社会事务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低门槛为民众发表观点提供了平台, 互联网空间出现了一种“自我赋权”的政治现象, 即网络政治参与。[4]网络政治参与是社会治理方式出现的一个新变化, 它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网民政治意识的增强息息相关, 简单地说, 是指普通公民通过新媒体平台来表达意愿与诉求, 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方式与行为。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多样, 如网络舆论、网络监督和网络信访等。通过网络政治参与传递出来的信息代表了大众的心声, 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政府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回应这些心声, 能够为政府自身的形象塑造带来机遇。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政府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也是公民进行社会监督、意愿表达和权益维护的重要途径。

新媒体释放社会治理话语权, 增进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但是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 也使政府话语权出现了危机。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 人们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非常敏感。针对一些社会焦点, 公众不仅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也可以发表评论, 与其他网民交流看法, 产生“意见领袖”, 形成网络舆论。由于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的特点, 也容易导致公众忽略个人在网络中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因素使网络信息真假难辨, 有时可能并不会客观地反映民意, 却造成“假民意”的盛行。这些负面信息消解了主流媒体的宣传影响, 弱化了政府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舆论舆情的引导, 反过来又容易造成谣言四起, 影响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政府的科学决策, 增加治理难度。

(二) 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出现“内卷化”现象

“内卷化”是一个学术概念, 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 也无渐进式的增长, 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5]所谓社会治理的“内卷化”现象, 就是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陷入一种停滞发展的局面, “出租车罢运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16年1月初, 南京、深圳、南昌等地发生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风波, 先是出租车司机小规模群体性抗议, 同时一些人把以“出租车司机”为主要话题的相关情况散布到贴吧、微信、微博上引起更多人关注, 形成群体性讨论, 随后在全城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罢运风波, 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困难。由于“线上”与“线下”互相“感染”, 增加了事件的对抗性。罢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专车的运营冲击传统出租车行业和较高的“份子钱”, 引发出租车司机群体的不满。其实早在2015年1月, 包括南京、南昌、济南在内多个省会城市, 就已经发生了规模较大的出租车停运罢运风波。然而在这一年中已经有多起罢运事件发生, 这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监管职责环节的懒政以及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乏力。发生突发事件, 地方政府官员重视事后处理胜过源头治理, 急于“灭火”。同时, 把社会治理简单地等同于“问题处理”, 认为社会治理仅仅是“政府的事”, 并且忽视网络舆论的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观念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于是进入周而复始的轮回状态。此外,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没有彻底厘清, 政府行政权力越位、缺位和错位也是造成社会治理出现“内卷化”现象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使社会治理效果大打折扣, 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 消解改革成果, 瓦解政策红利。

三、新媒体时代下优化社会治理方式的举措

(一) “更新”治理理念

正所谓“理念一新, 天地宽”, 创新是推动社会治理强大的动力。治理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治理不是管制, 这个“治”, 既包括法治和善治, 也包括自治和共治。“治”的精髓在于形成“一核多元”的网格型社会治理体系。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要简政放权,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与经济体制改革, 将权力下放到市场的道理一样, 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在于“政社分离”。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权力仍然集中, 政府应该当还权于社会, 回归服务本质才是政府社会治理的根本。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政府在社会治理格局中的边界与角色, 地方政府应当明确这种理念, 即治理不仅仅局限于政府, 也包括多元角色在由新媒体建构的场域中进行互动, 促使社会治理格局由传统的政府单一包办的治理结构向多元的治理结构转型, 推动网格型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使得“政府包办一切”不再是社会常态, 强化社会自身功能, 让社会的问题由社会自己解决。

(二) 运用新媒体技术, 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1. 依靠大数据技术, 实现“云治理”。新媒体所带来的大范围的意见表达、交流使得社会的信息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舆情监控机制、突发事件问责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网络舆情应对乏力、遇到网络突发事件陷入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社会运行的复杂性, 需要加强对社会变化发展的风险、安全的控制和预测分析, 建立监测灵敏的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和“云治理”体系。[6]因此, 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等, 从多源头、分散、碎片化的大数据中找到规律, 实现对社会风险的正确识别、预警;完善新媒体民生需求搜集分析机制, 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 及时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从而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2. 优化电子政务平台与政府高效利用自媒体并举, 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新媒体具有现实社会中的召集人员、煽动情绪、披露细节等功用, 能够引发公众对现实的不满。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 促进新媒体问政形式创新, 积极构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渠道, 如开辟微博、微信政务平台作为电子政务平台的补充。遇到突发事件时, 及时在新媒体平台上披露, 合理引导舆论, 积极掌握舆论主动权, 力求化解负面影响;反之, 政府若出现反应能力弱、引导舆论不规范的问题, 可能会导致负面情况的出现。

(三) 推进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创新

1. 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安全阀”的作用, 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社会冲突论认为, 锅炉要有减压阀, 社会也要有宣泄的地方, 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开放的新媒体为民众宣泄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互联网上出现的群体性讨论以及由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可以暴露出问题与矛盾, 从而为解决问题、缓解矛盾提供一条线索, 避免隐形事态的恶化。政府应当理性看待, 要科学识别、认准事件源头, 同时不能被网络上的舆论绑架。有时, 网民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也反映出自身秩序性和理性方面的不足, 这需要政府强化网络管理和舆论引导, 优化网络舆情环境。要加大公民、社会组织素质的培养力度, 强化自主自律意识和民主法制精神, 明确网民在互联网中的责任和义务, 规范网络公民社会秩序, 推进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化。

2. 完善社会公共利益表达机制。网络社会治理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 要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治理的原则。建立线上到线下联动的O2O模式, 即Online To Offline, 将线下的社情民意与互联网舆情结合在一起。网络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映射与反映。同时, 需要完善网上信访制度, 创新网上投诉平台, 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四、结语

全社会都需主动适应新媒体地快速发展。政府要利用新媒体技术, 构建更协同的“一核多元”社会治理体系, 并将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社会公众在参与社会治理时, 必须要有极高的理性素养和责任意识。公民与政府双方通力协作, 增进政民关系的和谐, 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未来形成“强政府- 强社会”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出现了调整, 政府通过变革社会治理方式予以回应, 同时社会治理方式也会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产生重要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治理方式仍面临一些问题, 因此要妥善应对, 推动社会治理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治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大数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2015-07-22.

[2]李强, 刘强.互联网与转型中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78.

[3]曾润喜, 王国华, 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05) :121-125.

[4]王青松.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发展路径[J].中国发展观察, 2010 (1) :33-35.

[5]蔡辉明.警惕社会管理中的“内卷化”现象[J].甘肃理论学刊, 2011 (10) :64.

法治建设背景下社会道德重塑研究 篇7

关键词:法治建设,背景,社会道德,重塑,研究

1 法治背景下的道德现状

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转变, 都会有一些旧的价值观衰落和新的价值观产生, 正如人性一样, 人有善、恶, 因此道德也就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 一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是道德高尚的“圣人”, 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道德败坏的“小人”, 从古至今, 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如此, 尽管人性中有善、恶之分, 但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同人性恶的一面做斗争, 因为人类始终是向善的。 在这个斗争中人们扬善抑恶, 使人性向善, 社会进步。 同理, 当代社会公民既有优秀的道德行为, 也存在不良的道德行为, 我们要客观正确的看待。

1.1 当代公民的优秀道德

1) 团结互助、无私奉献。 近年来, 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推进, 公民的道德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日渐增强。 在应对2008 年的汶川特大地震、2010 年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 我们看到了灾区人民顽强不屈、不畏艰难, 看到了中国人爱心如潮、仁者爱人的美德。 全国公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一切, 充分证明了我国公民道德品质中团结奋进、无私奉献,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民族精神。 再从举办大事喜事的过程看,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 志愿者为参加奥运会的人员提供信息资讯、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奉献、参与、互助、友爱”的奥运志愿服务精神, 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讲礼仪的公共道德和热情服务的奉献精神。

2) 百折不挠、不畏艰险。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铿锵有力的宣示。 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 广大子弟兵面对空前巨大的灾难, 面对极其严峻的危险, 临危不惧、不畏艰险、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每个人都密切关注着灾区救灾的进展和受灾群众的生活, 从老人到儿童, 从国家公务员到捡垃圾的老太太, 都捐出了自己的爱心, 更有志愿者自告奋勇奔赴灾区支援抢险, 这都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真实写照。

3) 爱岗敬业、服务社会。 在过去, 大多数人只是把职业当成一种养家糊口挣钱的手段, 但在今天职业被赋予了一种更加重要的意义, 许多人已经将它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 视为社会做贡献, 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当然, 现代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即更加尊重个人的选择。 社会允许个人择业, 也允许个人可以随时变动自己的职业。 但这些都不影响在新的社会时期职业人士的爱岗敬业, 把职业当成是奉献社会、 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认真学习, 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1.2 当代公民不良道德行为

1) 社会公德缺失。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最起码的公共准则。 虽然我国公民的公德意识已有所提高, 但是缺乏公德的丑恶现象还大量存在。 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意破坏公物、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见死不救、撞伤不如撞死等怪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在外国人眼中, 中国人是最没有公德意识的。 20 世纪90 年代初, 一则新闻报道让许多中国人都为之脸红, 深深地刺痛了中国人的自尊心, 在巴黎圣母院入口处的一个牌子上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 ”在珍珠港景区也用中文专门给中国人写的提示“垃圾桶在此”。 在泰国皇宫, 用中文写着“请便后冲洗。 ”不仅如此, 当代公民的社会正义感和羞耻感、责任感和义务感淡化, 人情冷漠。 近几年来, 老人跌倒无人问津, 被帮人群讹诈帮助自己的好心人, 聚众赌博, 嫖娼买淫, 中国游客在薰衣草庄园大打出手等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拐卖妇女儿童、色情服务、迷信等邪恶现象泛起。 这都反映出我国有少部分公民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 义务感、耻辱感的淡化与丧失, 进行道德重整成为必要。

2) 家庭美德丢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美德是人们在家庭中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遵守家庭美德有利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家庭生活中存在三种基本关系, 即夫妻、长幼、邻里关系, 家庭美德就是调节这三种关系的道德原因和规范。 社会转型对传统家庭道德产生了冲击, 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传统孝道被丢弃, 过分爱幼。 一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 溺爱孩子, 对孩子一味迁就, 而把老人视为“累赘”, 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的发展, 子女赡养父母的负担越来越重, 老年人的社会化问题日益突出, 有些子女对年迈的父母不孝顺, 相互推托赡养老人的责任, 不赡养老人, 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甚至虐待老人。 二是婚姻家庭问题增加。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家庭美德应该是夫妻之间以礼相待, 互相尊重, 共同承担家务, 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随着社会转型和环境的变化, 给家庭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些社会成员家庭美德意识不强, 做出一些违背家庭道德规范的行为, 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家庭失睦、家庭暴力与婚姻危机, 婚外恋增多、离婚率上升、未婚同居与重婚现象严重, 严重影响了家庭文明和社会和谐。 三是邻里关系疏远、冷漠。 尤其是在城市小区, 邻里之间几乎没有沟通, 不再像以前那样互相串门, 彼此之间密切热情、互帮互助, 而是同一小区甚至隔壁邻居一起居住几十年, 鸡犬之声相闻, 却老死不相往来, 见面也不打招呼。 以上几点都体现了当今家庭美德的消弱。

3) 职业道德失范。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每行业都有其道德准则, 它既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也有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少数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 做出了有违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 这些人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 丧失了他们作为社会人的道德底线。 当前, 各个行业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如:一些政府官员在个人利益驱使下为了谋求个人私利, 不惜损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滥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谋求个人私利,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用劣质原材料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如果不制止这种不讲道德良心的犯罪任其蔓延, 我们损失的不止是财产, 而是身心的健康, 生命的安全。

2 社会道德失范原因分析

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在总体上是进步的。 但另一方面, 社会生活中道德失范, 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 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 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 公民道德现状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 反映着国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精神上的变化。 面对着“道德滑坡”、“信仰迷茫”等社会现象的冲击, 只有正确认识当前道德现状的成因, 才能解决道德领域的种种问题, 使得道德作为衡量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更好地发展。 造成目前道德发展不完善有极其复杂的原因,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都得到明显增强, 这些新观念强烈地冲击着封闭保守、等级特权、小富即安等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 在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大量的新问题、新情况正严峻地挑战着公民道德教育。 虽然建立了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 但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社会的道德伦理机制, 我国社会道德具有滞后性, 道德的发展变化落后于经济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2.2 道德教育失误、制度不完善

道德教育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是人类精神延续不可或缺的手段, 它能使人类几千年来的道德文明传承下去。 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存在问题。 有学者认为,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误, 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不敢承认利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而总是一味地把利他和自我牺牲标榜为道德的实质。 道德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生活, 专注于理想性和先进性, 表现出对高层次道德的偏爱, 道德理论与道德现实的脱节。 德育的皇帝新衣一旦被识破, 人们对德育就会阳奉阴违, 口头上是一套, 现实又是另一套, 用理想性的道德包揽一切道德教育, 对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够重视。 以致出现了学生从小接触的是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 却没有做到一名合格公民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的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学生的道德意识逐渐淡化。

2.3 网络信息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信息传递时间短、范同广、受众多且素质良莠不齐。 媒体应切实负起社会责任, 积极合理地进行舆论引导。 有学者认为, 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往往更容易成为公共媒体的报道对象。 而那些做着默默无闻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范们的事迹, 却难以成为小报小刊关注报道的对象。 作为舆论向导, 媒体应该有品格, 有智慧, 坚持真善美的理念, 应该把政府的对错, 社会的美丑如实告知受众并积极理性地加以引导解释, 而不是煽动、误导受众接受自己的评论和价值观。

3 法治建设中道德重塑的策略

尽管道德失范是存在于当前社会的一个客观事实, 但是我们不能消极被动地对待道德失范问题。 作为社会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 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 认真分析造成道德失范的各种成因, 切实减少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

3.1 加速完善经济体制, 健全市场竞争机制

社会道德的缺失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有关, 因此要加快完善市场机制, 确立新道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首先, 要深化各项改革, 加速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现实生活中确有某些方面的道德消极现象是市场经济的负效应, 但更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还未完全建立、改革开放尚不彻底的结果。 其次, 我们要健全市场的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 加强在经济领域的立法工作, 对市场主体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约束, 引导他们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 对市场中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的失德行为进行惩治, 保护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最后, 要加强对经济行为的监督, 减少市场中道德失范行为, 以往我们只注重事后的批评性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这种监督的力度还不够, 我们还应该在各行业成立道德委员会, 制定行业道德规范引导各行业的行为。

3.2 发挥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功能

作为舆论向导, 坚持真善美的理念, 创造一种弘扬善良、抑制邪恶的舆论氛围, 引导人们积极向善。 要通过各种舆论机构和舆论工具, 利用表彰先进、树立道德楷模等舆论形式抑恶扬善, 应该把政府的对错, 社会的美丑如实告知受众并积极理性地加以引导解释, 努力传播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的积极的、 正确的道德观, 褒扬和崇尚道德的行为, 监督和鞭挞不道德的行为, 引导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的道德文化, 营造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 从而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提高人们择善而从的向善能力。

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原则,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提出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社会主义方向。 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应以此为基础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兰小平.法治社会中的法律与道德[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 49 (1) .

重塑社会的力量 篇8

一、治理的基本论点

R·罗茨指出:“治理标志着政府管理含义的变化,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过程,或者一种改变了的有序统治状态,或者一种新的管理社会的方式。”治理的基本论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就主体而言,是由包括政府、但又不局限于政府的一整套社会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公共事务管理不再是由政府垄断,主体还可以是公共部门、非政府组织,也可以是公民个人,还可以是他们之间形式多样的合作。

就责任而言,公与私、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责任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政府的“失灵”及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杰出表现,促使政府将部分公共责任转移到公私部门和公民个人身上。这种责任的转移意味着传统上的“公私”界线的模糊。

就关系而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及公民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参与公共活动的各个组织与公民个人,都不具备充足的知识、能力和资源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它们必须彼此依靠,通过互动和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目标及各自的目的。

就机制而言,公共管理将依靠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来进行。多元化主体将最终建立一种管理联合体。这种联合体的特征不再是监督,而是自主合作;不再是集权,而是权力在纵向与横向上的分散;不再追求一致性和普遍性,而是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共同目标。

就策略而言,强调要重新界定政府的权限范围及其行使方式。政府的作用不再是划桨而是掌舵,政府办好事情的能力不在于运用强制力,而是正确运用新的工具来引导和控制。

二、我国引入治理的基础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我国政府治理实践的创造了社会条件,主要表现在:

市场经济体制改变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实行的是全面的控制和管辖,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垄断和再分配,形成了单向的政府与社会的制动格局。而市场经济促进了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之间结构的分化,一个相对独立的、提供资源和参与公共管理的民间社会开始形成。过去那种全能型政府的职能和结构已难以适应转型社会公共管理的需求。

人们自主意识增强且越来越多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观察事物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萌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即权利意识、平等观念、法治意识等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同时,市场机制促进了利益分化,公有制、集体制、私营、三资、外商独资等各类经济实体成为平等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平等获取社会资源和机会成为他们的共同呼声。

社会组织迅猛发展并承担更为广泛的公共管理职能。社会组织是治理机制良好运行的重要社会基础。我国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正在不断涌现,除了正式批准登记的村民组织、居民组织、社区组织外,还有大量的自发组织,如各种各样的业主委员会、维权组织、公益组织、互助组织、民间研究机构、松散的群众组织、利益团体、兴趣组织、形形色色的俱乐部等等,它们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不断提高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我国政府电子化的快速推进,对于政府提高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质量、加速公共信息流通和利用、实现政府职能重构和机构重组、促进公众与政府沟通与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种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包括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社会公民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变得更加有效。

三、治理视角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重塑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强政府、强社会”“强政府、强社会”的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下,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整体利益代表的各项职能。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突出地位,拥有较强的治理社会的能力,善于协调与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社会自组织能力强,社会力量发育比较成熟,能够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自觉参与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加强服务理念,以善治为目标进行政府管理创新。我国国体决定,政府是一种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政府的合法性以满足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前提。政府管理的目标是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就是政府与社会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管理公共生活。要求政府角色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由集权型向民主型转变;由控制型向调节型转变;由效率型向效益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暗箱式向透明性转变。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培育社会自主力量和参与文化。第三部门具有非盈利性、服务性、自愿性等特点,可承担政府分离出去的部分职能,是政府良好的合作者。与第三部门合作,既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使政府更专注于职能范围内的工作,提高行政效能。另外,拓展、顺畅公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倡导、培育参与型文化,发展群众的自主力量,可使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重塑社会的力量 篇9

在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探讨之前, 我们不妨先去了解下吉登斯眼中的“全球化”。吉登斯认同积极派关于全球化的看法, 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在其中”的现象, 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亲密的个人方面, 从工作到政治领域, 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它产生的结果[1]40。与大多数人一样, 他也看到了全球化的非良性后果, 然而, 其在看待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平等问题时, 却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那就是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危险, 并不能只归罪于富人, 因为全球化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西化, 世界正变得无中心化, 不受任何大公司和国家集团的控制, 同时非西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也日益凸显。我们不难看出, 吉登斯在书中对全球化的思考和认识,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其关于现代性及其所带来后果的思考。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结论:全球化就其实质而言, 是现代性的一个后果。我们对全球化的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对现代性产生的一方面后果的探讨。

一、传统该何去何从

吉登斯认为,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今天我们的世界正在出现两种基本的变迁:在西方国家, 不仅公共制度而且日常生活都在远离传统, 同时, 世界上其他一些仍然维持传统的社会也正变得非传统化。吉登斯认为, 这是正在出现的全球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同时, 其也谈到我们的传统也常常屈服于现代性, 经由重新包装变成了遗产或者是在商店中可以随意购买到的粗劣工艺品或者小玩意。这里, 不免让我想到了我们被受冲击的传统节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以及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剧, 我们的传统节日日渐淡化, 而外来节日则逐渐抬头, 大有盖过传统节日的势头。在现代中国, 各种“洋节”一年比一年过得火热, 时尚青年追逐新潮, 迷恋于“洋节”, 他们热衷于“圣诞”、钟情于“情人”、嬉戏于“愚人”等节日。我们不禁担忧起来, “洋节”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程而“乘虚而入”并“节节升温”, 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受到很大的冲击, 并有着逐步丧失的可能。从本质上看, 这种“洋节”的流行和升温并未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益处, 这种盲目和跟风, 其实是年轻人对现代生活压力的一种释放, 是对沉重现实生活的暂时脱离, 也是文化大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它使得我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记忆日趋苍白, 细节有所淡化, 热情逐渐消退, 我们渐渐失去了很多我们的传统, 于是我们出现了吉登斯所谓的传统的另一面———成瘾和强制的出现。人们可能沉溺于工作、锻炼、饮食、爱情甚至性, 其原因只是在于传统的衰退和缺失。

于此, 吉登斯认为, 社会需要传统, 传统是必须的, 我们应该坚持, 因为它给生活以连续并形成生活[1]42。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多重建我们传统文化的启示: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所以才能流传百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最重要的载体, 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神。

二、情感渐失, 我们将去向何处

在本书的第三章中, 作者在谈到家庭的问题时, 为我们提供了怎么思考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如何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等很有价值的分析。同时, 他也比较了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的不同。他认为, 传统家庭首先是一个经济单位, 且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很明显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两性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现在家庭却发生很大变化, 婚姻不再是一种经济关系, 而是一中礼仪方式的认同, 其中亲密的关系和情感联系更成为我们婚姻的基础, 有助于对脆弱关系的加强。

吉登斯提到“现在尽管婚姻还仍旧是一种通常的状态, 但对于多数人来讲, 婚姻的含义却有了或多或少的本质变化。婚姻意味着夫妇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而且实际上对这种稳定是一种保障, 因为有一种公开声明的含义。但是, 不再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主要根据和保障。”的确, 以情感联系和亲密关系为基础的现代婚姻比起坚固的经济联系似乎真的脆弱许多。就目前中国来看, 随着“80后”时代的到来, 闪婚闪离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纸婚书变得廉价, 婚姻已逐渐失去了它捍卫关系稳定的作用, “银婚”和“金婚”也已慢慢成为我们的生活中的“神话”。伴随着“丁克”家庭的出现和增多, 原本是夫妻感情和关系纽带的孩子, 也被“革职”。

同时, 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感情联系和亲密联系正在取代以往的人们生活的联系纽带。”对于这点, 笔者考虑到这本书的出版时间以及一些现实的状况, 认为吉登斯的结论似乎言之过早了。如果他的书出版在2011年的今天, 那么书中的这部分内容将会被改写。因为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已经超越或者远离了情感关系, 变得越来越趋于理性化。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上的关系, 现在社会中的“杀熟”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 熟不意味着亲密的关系, 熟更不意味着可以彼此信赖。我们在采取行动的时候, 往往考虑的只是我们自身的利益。这里, 韦伯的目的合理性行动可以给我们很恰当的解释。那就是, 人们的行动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 行动的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要目标达成了, 任何手段都是合理的。这样无疑会带来一个后果, 那就是我们彼此之间感情或者说情感的联系日趋淡化, 整个社会也日渐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我们打着“熟人”、“亲戚”的幌子, 为了自身的利益, 毫不留情地斩断彼此之间亲密的关系,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冷漠和麻木。全球化或者说是现代性让世界渐渐失控, 同时也让我们自己渐渐失控。我们争取更多的财富, 更大的利益的同时, 却丢掉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情感甚至是人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的。

三、应对全球化, 民主又该何去何从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 吉登斯谈到了民主问题。他认为民主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民主制度正在全球普及, 但是另一方面在其他国家都要效仿的成熟的民主制度中, 却出现了民主制度的削弱再扩散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 民主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就应该认为在民主似乎只是流于形式的时候, 民主制度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呢?对此, 吉登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那就是民主国家需要依靠民主本身, 也就是作者所谓的民主化的民主。民主应该超越国界, 在全球化的时候需要的是全球化的响应。同时, 他认为民主化的民主并不仅仅与成熟的民主社会有关, 它也有助于在民主不够发达和完善的地方建立民主制度。比如说在中国, 专制和集权的阴影由来已久, 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方式并不能建立一个更开放、更民主的社会, 还需要自下而上的公民文化的回复。对此, 吉登斯认为用市场经济代替可能原来更稳定的国家经济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 他将完善的民主比做三条腿的凳子, 政府、经济和公民社会, 三者应该达到平衡。同时, 在这个综合体中, 我们不能忽视媒体的作用。他强调, 全球信息社会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民主推进力量, 同时电视和其他新闻媒体通过将政治观点平民化和个性化, 几乎摧毁;他们自己所打开的公众的对话空间[1]73。对于现阶段出现的民主削弱在扩散现象, 吉登斯也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那就是民主不仅需要特定的环境, 而且需要长期的培育。没有什么东西不经历斗争, 在任何层次上的民主斗士值得为之奋斗的, 而且最终都会达到。我们失控的世界不是不需要政府的管理, 而是需要更多, 当然, 只有更民主化的体制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见, 对于我们的世界, 我们的未来, 吉登斯把希望投向了民主, 或者说是把希望投向了我们的制度。的确, 我们的世界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它正在产生很多从前为存在过的东西, 它们以不固定的偶然方式出现, 同时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我们中许多人都感受到我们力量的狭小和微弱,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 诚如吉登斯所认为的, 我们所体验到的无能为力并不是个人失败的标志, 而是反映出我们制度的无力。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构我们曾有过的这些制度, 或者建立全新的制度。全球化不是我们生活的附属物, 它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四、关于本书的另外一些思考

读过吉登斯的《失控的世界》, 书中的几句话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吉登斯说:“对待未知的风险, 我们首先做的是要正视它的存在, 然后是要乐观积极的对待风险。虽然风险总是要规避的, 但是积极的冒险精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充满创新的社会中最积极的因素。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意味着我们要面对更多的, 各种各样的风险。我们可能应该变现的更为积极些, 而不能过去谨慎。”于此,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我们也要面对很多的风险, 很多的无法预知。然而, 面对风险,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是逃避而不是挑战, 是推卸而不是担当, 殊不知在远离风险的同时, 我们也将机会隔离。其实, 风险并没有那么可怕, 也不是不能应对, 如果我们能够正视风险, 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风险, 积极地应对面前的挑战, 勇敢地承担我们的责任, 机会与命运的游戏中我们一定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摘要:国与国之间贸易合作的发展, 不仅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同时也使各国在政治和文化上相互靠近, 成为了一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地球村”的概念更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代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在其《失控的世界》这本书中以短小精练、朴实易懂的篇幅和语言带领我们从文化和政治的角度重新认识和了解全球化, 为我们分析了不断增长的全球依赖性是如何在传统、家庭、民主等方面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认清自己和认清这个世界的有益视角。

关键词:社会学,吉登斯,社会传统

参考文献

上一篇:歌唱气息的训练和运用下一篇:胸部创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