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操

2024-10-05

中华武术操(共8篇)

中华武术操 篇1

1 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下,在进一步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与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淡化的情况下,学校武术操作为课间操进入学校,应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如何认识武术操?武术操应承担何种使命?武术操教学指导思想是什么?学校武术操应突出什么?学校武术操目标选择与定位?这些问题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唯物的视角,来阐述学校武术操的有关问题,进而使我们全面、深入了解学校武术操,为学校武术操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思想。

2 学校武术操的新认识

2.1 学校武术操的开展:手段的抉择

学校武术操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吸收了武术的营养成分,在动作编排、理念引导上始终围绕着武术这一元素,这为学校武术操赋予了特有内涵。学校武术操作为课间操的形式,不仅仅视其为一种技能传授于学生,而是重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练习学校武术操,感悟武术的魅力,增加对武术的了解与体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培养参加体育的意识,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打基础。学校武术操的开展,着重强调的是一种培养武术喜好和体育参与的意识、思想、习惯。可见,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应视其为一种手段,进而为学生的长远利益考虑。

2.2 学校武术操的开展:灌输与启发的较量

受历史教育观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北京的几所中小学发现,中小学学术武术操主要是以灌输式教学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学校武术操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乐学,这就为学校武术操赋予新的职责。学校武术操的传授,应倡导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学校武术操的学习和练习,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享受于学校武术操带来的价值与功能,这就要求我们以启发式的教学来开展学校武术操,在教授武术操时,多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创编武术操。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形式,启发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主动、愉悦参与学校武术操。

2.3 学校武术操的开展:技能与文化体认的结合

学校武术操不仅是一种技术再现,更重要的是学校武术操的创编能折射出武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譬如学校武术操的左右对称性、节奏性,甚至蕴含了武术特有的技击理念,反映出武术追求的和谐美、技击美、艺术美、意境美。学校武术操沿袭武术重礼的风格,强调尊重对手,谦虚等,如抱拳礼。学校武术操作为技术增强学生的体质时,更应让学生了解武术操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悟学校武术操所蕴含着的武术内涵。通过学校武术操的学习了悟技术动作的思想内涵,增强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并以传承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因此,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应注重技能与文化传授、体认的结合。

2.4 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再析目的的选择

学校武术操开展的首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如鼓励学生课下合作创编武术操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应兼顾灌输、树立爱国的情怀,培养国家接班人,如学校武术操注重道德文化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未来建设做铺垫。学校武术操注重伦理教化,始终强调、灌输“礼仪”,这可规范学生的道德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可见,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在强调“以人为本”时,亦应注重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3 新时期学校武术操开展的使命

3.1 学校武术操开展的时代性

学校武术操的创编、推广有着时代性。学校武术操是在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精神背景下产生的。《意见》中要求“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文件精神,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1]。此外,学校武术操的开展是在学生体质下降、体育参与意识较淡、西方体育项目主占中小学体育课内容等背景下实施的。学校武术操的开展是为学生增强体质服务的,也是为培养体育参与意识服务的,为打下终身体育锻炼能力服务的。可见,这显示出极强的时代性。

3.2 学校课间操需求武术操

经过对北京几所中小学的实地考察及访问一线的体育教师和主管教学的部分领导发现,当前的课间操内容是繁多的,且每个学校的课间操内容是大有不同的,表现出极强的随意性。多数的课间操是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单独为学生创编的,显然存在个人倾向性,同时课间操的主题思想亦不明确,而学校武术操是国家组织相关权威的专家所创编的,是国家统一规定推广的。并且学校武术操技术特点鲜明,目标明确,文化内涵极强,对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能力、文化认同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时下,学校课间操需要武术操,进而,应该充实课间操的内容。

3.3 文化的多元性推动武术操的发展

文化的多元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发展的趋势将是多样性的。现如今,我们审视学校体育课与课间操内容会发现,多数的内容为外来体育的充斥,如田径课、篮球课、足球课、滑步推铅球课等,却很少有民族传统项目的体育课。武术操的创编,蕴含着丰富的武术文化精髓,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可以映射出中国东方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趋向、审美理念民族性等,武术操是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时代结晶。武术操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的身份进入学校,可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4 开展学校武术操应贯穿的思想

4.1 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2]。学校武术操在中小学开展,应将学校武术操视为一种素质教育手段之一,学校武术操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校武术操的实施,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相应完成武术操的教学目标,如在初中开展学校武术操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掌握学校武术操内容,了解武术操背后的文化;在高中开展学校武术操的重点是武术操的锻炼,为增强体质服务,掌握武术操技能,学会创编武术操,深入领悟武术操的文化内涵。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应积极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爱好。学校武术操应以学生为本,启迪学生的智慧。

4.2 育体与育心的结合

学校武术操即是育体的形式,又是育心的载体。学校武术操是一种技术的传授,学校武术操呈现出武术动作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艺术特色、科学健身和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如动作的选取、动作的连接、节奏、强度等都从学生的自身特点考虑的,学生通过练习学校武术操可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学校武术操蕴含着武术文化内涵,伦理道德的注入,礼仪的强调,协和的配合,追求卓越的理念,竞争的追求,审美思想的融入等,可以教化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4.3 培养学生能力为第一目标的思想

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应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通过鼓励学生课下创编武术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合作练习武术操、相互纠正动作、相互讲授学校武术操练习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让学生学习、练习学校武术操,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提高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学校武术操的练习,还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等。因此,我们应将学校武术操开展的终极目标,视为学生能力的培养。

4.4 始终透射武术特有的内涵

有幸见证了小学普及版《旭日东升》和高中提高版《功夫青春》两种健身操从初创到成形的整个过程,同时也了解到创编时所灌有的理念以及指导思想。学校武术操的动作选取、动作名称的命名、创编价值理念指导等渗透着武术特有的内涵。武术套路的技术动作与实战技击术存在客观的、现实的差异,这是武术套路运动的属性和规律决定的[3]。高中阶段的学校武术操创编灌输了这种思想,融入固定形式下“操练对打”的模式,突出武术乃至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境界。此外,学校武术操含有节奏美、功防美、气质美以及追求的形神兼备、武德的强调、阴阳变化思想的渗入、象形动作的融入等的武术特有内涵。

5 开展学校武术操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5.1 学校武术操开展目标的深入认识

明确学校武术操开展的目标,有利于指导我们的工作。明确学校武术操所应到达的“目的地”,以及传递的目的、功能,这样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校武术操开展目标定位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再现,同时应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文化认同的一种介质。学校武术操开展的目标,在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前提下,为培养社会适应、国家建设“子弟兵”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学校武术操开展要求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

学校武术操是一种教育,要求实施教师具有教学和运动技能,深入了解武术操的的内涵,同时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传递武术操应有的价值与功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等,这要求体育教师具有综合能力。学校武术操的开展,应充分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明确其开展的目标与任务,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师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4]。学校武术操开展对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需求,要求体育教师不断的学习与亲身参与实践,进而提升体育教师的能力,满足学校武术操的教学要求。

5.3 学校武术操开展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武术操的开展,需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遵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体质,来布置、安排学校武术操的进度,动作要求规格,甚至练习强度的调整等,使得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5.4 学校武术操教材选择与运用

当前《全国武术系列健身操》正在出版之中,其中有教师指导用书,以致协助教师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全国武术系列健身操》可视为重点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材选择应具有典型性、文化性、基础性、可行性,分为重点教材、一般教材和介绍性教材[5]。因此,为了顺利地开展学校武术操,还应开发出新的介绍性教材,有选择性的介绍武术操的相关知识,进而全方位地满足教师、学生的需求。

5.5 学校武术操开展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校武术操是一种教育素材,不是竞技训练内容,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竞技武术教学方法来实施武术操的教学。学校武术操的教学方法选择,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规律等因素来选择,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譬如可采取小组先自学合作式、发现式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先教学生一个象形的武术操动作,让学生猜测动作的取象是什么,有什么内涵等,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武术操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需要大家慎选的,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吸收广大体育教师的经验,进而开发出适合学校武术操的教学方法。

6 总结

学校武术操是时代背景下所产生,赋予了时代的使命。学校武术操的开展是一种手段的选择,是灌输与启发的较量,是技能与文化体认的结合;多种目标的开展,开展学校武术操应灌输学生主体性,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学生能力培养等思想,应注意目标的深入认识,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方法等环节。在学校武术操进入学校前,深入探讨武术操的相关问题,深化对武术操的认识,利于更好地开展学校武术操。学校武术操是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学校武术操的相关内容也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与完善。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要求“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文件精神,为丰富课间操,传承民族文化,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并于2010年9月1号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在开展与推广学校武术操之际,我们有必要深入、全面认识、理解武术操的有关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来深入剖析学校武术操的新认识、新使命、开展学校武术操的思想与应注意的环节等若干问题,进而增强我们开展与推广武术操的责任感,明确开展武术操的使命,开展学校操持有的理念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加深我们对武术操的认识,为学校武术操顺利的进入学校提供理论性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武术操,教学,认识

参考文献

[1]康戈武等.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2]周登嵩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42.

[3]王岗,吴松.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技术体系及其价值趋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62-65.

[4]吕韶钧.武术课教学应做好的四个环节[J].中国学校体育,2002(3).

[5]周登嵩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93.

推广传授武术操意效教学有十招 篇2

1.练好真功规范教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差异大,技能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强,从而要求在武术操学习中,教师要运用规范优美的示范,给学生最正确表象与直观学习,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激发学生学练情感,这是提高武术操教学效果最有效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提出:“练好真功规范教”,体育教师在教授武术操前,一定要认真钻研,反复练习,坚持做到自己练不会不教、练不好不教。

2.手型步型铺垫教

小学武术操两套动作编排,是手型与步型和手法与步法不同变换的组合。小学1—2年级学生没有武术基础。如果在单元的第1节课,就直接教武术操套路,一定会教得不顺畅,学生会手脚配合不协调而影响教学进程。在教低年级学生武术操时可分为五步,第一,先教学生学习拳、掌、勾;第二,教拳、掌、勾三种手型变换;第三,教学生弓步、马步、并步三种步型;第四,教学生弓步、马步、并步三种步型变换;第五,教学生手型与步型和手法与步法的不同变换组合。

我们提出:“手型步型铺垫教”,减少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时间,使难度降低分层达成,加快武术操教学进程。如在教武术操时,只要说出弓步、马步、并步、拳、掌、勾不同的手型和步型时,学生就能很快做出正确动作来。

3.多种示范选择教

在教武术操时,为让学生看清动作方向路线,使学生清晰模仿教师每一个示范动作,根据武术操中若干节学生学习困难的节数选择示范。如果只运用单一的示范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了展现示范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运用好“正面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等。如镜面示范,侧展运动中的震脚砸拳动作等;如背面示范,俯仰运动中的抡臂拍腿等。体育教师要做到多种示范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4.由慢到快递进教

在传授武术操时,如果遇到某节操动作方向路线变化较多时,不要一开始追求技术动作准确到位和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高标准,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为此,我们提出小学武术操教学:“由慢到快递进教”。采用以下四步:第一,带领学生集体用慢动作进行单个动作与组合动作练习;第二,带领学生反复练习熟悉单个动作与组合动作练习的路线;第三,逐渐加快口令节奏,再进行单个动作与组合动作的反复练习;第四,带领学生巩固所学技术动作,从由惺到快有节奏的变化中练习,达到掌握武术操成套动作技能的目标。

5.分解完整结合教

小学武术操教学中,我们提出“分解完整结合教”。对于选择分解教学法还是完整教学法都要有利于武术操动作的完成。对于武术操中简单动作和方向变化少的节数,可直接采用完整教学法,对于技术动作复杂,方向变化较多的武术操节数,可采用分解教学法更易达成教学目标。即第一,先教上肢动作;第二,再教下肢动作;第三,最后进行上下肢配合。

6.强调攻防激趣教

武术教学中的攻防特重要,采用边学练,边讲解,使学生知道练习这个动作在攻防中的用处,学生学练情绪就非常高涨。如,在传授第四节踢腿运动时,弓步击爪动作我对学生们说“一手护头,一手给对方一虎爪”;勒手蹬脚动作时我说:“把对方拽过来踹他一脚”,跪步双推的动作时我说:“踹完了再给他两虎爪”。在我生动的、带有攻防要素的描述下,学生们劲头十足地认真练习着,这节武术操教学效率特高。

7.形式多样变化教

武术操教学相对于游戏、竞赛、球类、体操等教学来说单调枯燥。小学生因为心理及生理特征,造成他们不能长时间集中某一内容学练,使武术操学练效果低下。为此,我们提出“形式多样变化教”。这就明确要求体育老师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如将集体练、分组练、观摩练、结伴练、跟学练、独自练、小组展示、个人展示、评价练、师生共同练、小组“PK”练、男女生擂台赛等结合,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8.语言配合真情教

利用精练语言暗示激发学生的学练状态,是提高武术操质量的重要方式。如,第四节踢腿运动模仿了虎爪、虎啸,在学生动作无力的时候,我的一句“不要做纸老虎,要动作有力,做虎虎生威的真老虎”,学生兴趣浓厚,个个鼓足了劲,仿佛自己就是小老虎,使劲地练了起来

9.讲练强化快速教

我们提出“讲练强化快速教”。在武术操教学不同阶段,一定要贯穿强化讲练结合的方法,这是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克服只讲不练与只练不讲脱离实际的武术操教学方法。如,在做侧展运动这一节操时,每一拍手脚都有动作变化,小学生在做动作时手脚配合不协调,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学生表面看似学会了,但一检查,就发现无论是手型与步型动作细节上错误技术动作较多。而采取了边跟着教师模仿动作,边说出出哪只脚,收哪只脚时,显然加快了学习节奏提高了学练效率。

10.复习考评深度教

每一次对学生武术操学习的考评,都是又一次复习过程,更是一次深度教学与评价手段。学习武术操结束阶段考评的意义,就是检查教与学效果,教师突出反思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要反思学习行为,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

在武术操考评中应采用多种方式。第一,分节学习与分节考评,即第一节课学的内容第一节课完成考评;第二,滚雪球式考评,即第二节课的学习内容与第一节课的复习内容结合考评;第三,全套武术操动作的复习与考评,即,把复习与考评结合,克服为了考评而考评的做法,如这节课考评前,每名学生必须在小组长带领下,在教师规定的区域认真练习5~8遍,这是考评前的最基础要求,达到了这个基础要求,由教师到各小组练习地点考评。

中华武术操 篇3

1 武术操教学的特点分析

1.1 武术操教学的教育性特点

武术运动教学具有显著的教育性特点,其中武德教育是武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所说的武德,就是武术道德,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在开展武术运动时应该要具备的道德品质与要遵守的道德规范。武德思想观念体现了它对运动主体——人的关注,对升华人格思想和净化人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我国的优秀传统。

武德是我国优秀的道德规范,对一代又一代人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强化,促进他们自信、自尊、自爱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展武术操教学,能够利用武德教育与其他途径的思想教育相配合,对学校学生的个性体质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武术操教学的内外兼修特点

武术操教学具备内外兼修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内外兼修主要指的是身心合一。武术教学内外兼修的练习方法是武术运动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武术运动在要求身体各个关节肌肉全部参与的同时,对心理也存在较高的要求。武术教学强调的是意识对动作进行引导,练习者的意志受其心理的支配,要求用心、专心,使其身心得到合一。在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将其外部肢体动作和内部精气神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心理得到调节。

1.3 武术操教学的终身体育特点

现阶段,伴随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日渐重视,所以,时效性强,简便易行,能够使人终身受益的锻炼方法是十分关键的。作为武术运动这种传统的健身方法来讲,它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学校开展武术操教学,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喜好对练习项目与练习内容进行选择,能够强健身体,增强体质。由于武术运动不受场地、季节等限制,如果学校的学生长期坚持,就能够成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方法。因此,武术操教学具有终身体育的特点。

2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剖析

每一种事物都具备双面性特征,若是从具体实际出发,对矛盾的特殊性充分地考虑,就能够使该事物所具备的积极意义发挥出来,反之,将会出现很多的消极影响,而该文中所说的具体实际和特殊性主要指的是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

2.1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

武术运动包含全面的技法,学校学生习练武术能够使自身得到锻炼,对身体机能协调性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武术教学所具备的娱乐观赏性特点能够使学生对自身不悦的情绪进行释放,使他们的压力得到舒缓,心理状态得到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起到避免作用。

武术操教学对练习者的武德培养是十分重视的,在武术操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相关的武德思想向学生进行传授,教师通过对自身武德行为的良好体现与习武氛围的良好熏陶,使学生正确的武术学习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与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对他们的人格进行完善,已达到使其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增进的最终目标。

2.2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消极作用

如果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武术运动的竞技色彩进行淡化,而是倡导战胜对方的思想理念,对于学生武德的良好培养和习武观的正确树立将是十分不利的,只能是助长他们好勇斗狠的不良风气,这对于学生学生的体质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3 对武术操教学功效提升的有效手段

3.1 对武术操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对学生兴趣进行激发

武术运动博大精深,具有众多的门类和丰富的内容,能够为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参考素材。在选择武术操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对优秀的成果进行继承,还要同时代发展、学校条件、学生心理和地域环境等因素相结合,对武术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编和创新,只有新颖的、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获得学生的关注,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的武术学习持续性和参与性得到提高,增强学校学生的体质。

3.2 对武术操教学的课时进行增加,对武术操教学质量做出保证

武术运动的技术动作有很多,通常是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因而要重视每一个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对于武术操教学来讲,学习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够达到熟练的程度。现阶段,武术操教学的课时是相对较少的,许多学校在安排课时时一般是一周1课时,也有学校是一周2课时,而一周安排3课时的学校是相对比较少的,武术教学课时少的情况使武术技术动作的整个连贯性遭到破坏,使学生对动作遗忘的概率明显提高,对学生学习武术的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按照本校的具体情况对武术操教学课时进行合理的增加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对武术教学的时间做出保证,加强武术学习的连贯性,为武术操教学对学生体质的增进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

3.3 对学校师资力量进行完善,提供一定的人力保障

在武术操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是能够对武术操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武术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较好的科研能力、稳固的基本功以及勇于创新的能力。但是笔者从相关调查中得出,当前学校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有待提高的,需要他们对自身的修养不断地提高。能够使武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脱产进修、在职学习,等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是需要有一定保证的。武术教师要密切联系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具体需要,使其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为武术操教学功效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人力保障,使武术操教学为学校学生体质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积极的影响。

4 结语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的体质有着十分明显的提升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教育工作者要对武术操教学所具备的积极性充分地考虑,利用多种手段提升武术操教学的功效,这样才能够对学校学生的体质起到更好的增强作用。

摘要:武术运动是我国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具有套路繁多、内容丰富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强健身体、自卫防身、对意志品质进行培养等多重功能。对于学校学生来讲,他们的体质正处在可塑性较强的阶段,体质锻炼对于学生的体质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武术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许多院校将其纳入体育教学的必修课。该文主要针对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的影响开展研究,分析了武术操教学的显著特点,探究了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进而对武术操教学效用提升的有效手段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武术操教学的推广和学生体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武术操教学,学校,学生体质,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先梅.武术教学提高高职生体质的实证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7):67-69.

[2]冯年娣.武术课对学生意志品质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8):149-150.

[3]魏冬.武术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7(3):80-82.

[4]林永.从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论武术散打[J].搏击·武术科学,2015(4):48-49.

嘿嘿哈哈武术操 篇4

嘿 功夫宝宝们 快站起来我们一起练武功吧 敬礼 礼毕

嘿 哈 嘿 哈 嘿 哈 嘿 哈 嘿 哈 嘿 哈 坐如钟 站如松 功夫宝宝 棒棒棒 昂首挺胸 折如弓 快如风 功夫宝宝 棒棒棒 快乐冲冲冲 抱拳 冲拳 架掌 勾手

中华武术操 篇5

关键词:有氧搏击操,武术教学,实验研究

一、前言

目前, 武术教学过程模式还保留了传统体育教学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能技术的教学, 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足;传统的武术教学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单一, 绝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勉强学习和练习, 无法体验武术教学带来的欢乐, 更无法享受其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达到健身目的, 根本原因就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忽视学生体育的健身、健心的功效和终生体育习惯的培养, 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氧搏击操是现代文明健身的运动项目之一, 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健身操, 又称武术健美操, 它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武术项目中的各种拳击、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等项目的技术动作, 是把自由搏击运动项目和健美操的各种健身和娱乐等优点相结合的一种可以提高自信心、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掌握必要的攻防技巧的有氧运动, 因而受到大学生特别是男生的普遍欢迎。本文就高校武术课中引入有氧搏击操项目进行实验研究, 旨在提高高校男生参加武术运动的兴趣, 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为武术教学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武术选项课2010级男生两个班。其中实验组男生46人, 对照组男生45人。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论文、书籍以及相关的期刊杂志;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 实验法。

在研究对象中设定实验班和对照班, 并且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从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对比实验研究。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 逻辑分析法。

针对实验前后大学生的心理症状量表、身体素质及期末武术考试成绩的对比数据进分析得出试验结果。

3.实验内容

(1) 心境量表。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由教授心理健康的老师担任主试, 要求被试者针对量表中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我、人际等内容,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评定。

(2) 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力量素质测验——1分钟俯卧撑、柔韧素质测验——坐位体前屈;灵敏素质测验——1分钟跳绳;耐力素质测验——1000米跑。

(3) 武术期末专项技能考核 (考核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动作) 。

由本校两位武术老师针对学生的身体姿态 (15分) 、动作的准确性 (35分) 、动作的完成情况 (35分) 、动作表现力 (15分) , 进行综合评分, 满分100分。

4.实验过程

在教学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测一次心境量表和身体素质, 作为前测指标, 在为期十六周的教学结束后, 再对实验组、对照组各测一次心境量表, 作为后测指标。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指标和实验后指标是否有差异。同时比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用有氧搏击操介入方法进行教学, 对照组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

5.实验监控

对全程实验进行严格监控, 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课的时间相等, 教师均不进行课外辅导等。

三、结果与分析

1.有氧搏击操对学生课堂中心理状态的影响

有氧搏击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身体练习, 音乐有控制脑细胞兴奋的作用, 能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节奏强烈的有氧搏击操音乐营造出热烈、欢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一种愉悦的心境和高涨的情绪。另外, 有氧搏击操的许多发力动作要求伴随发声和喊叫, 这种方式使一些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 缓解了长时间学习造成的精神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前后的配对样本检验,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紧张”、“抑郁”、“慌乱”、“自我”四个维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 即结合有氧搏击操的教学在四个维度上对心境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对照组进行实验前后的配对样本检验, 结果显示:其实验前后在“精力”这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其他各维度都出现了消极的影响。

2.身体素质测验结果比较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素质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即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相同, 通过一学期有氧搏击操干预锻炼, 两组学生身体素质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且实验组在力量、灵敏、耐力3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柔韧素质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可见, 有氧搏击操锻炼可明显提高高校男生的身体素质, 且锻炼效果优于初级长拳三路套路练习。有氧搏击操结合武术教学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武术期末专项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专项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 由于有氧搏击操在初级长拳三路基础上融入男生偏好的音乐、拳击、跆拳道等技术, 受到男生的普遍欢迎, 因而使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有氧搏击操融入到高校武术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实验得出有氧搏击操与武术结合进行教学比单一的武术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心境的改善。通过实验研究可知有氧搏击操融入到高校武术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的提高。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武术期末专项技能考核成绩看, 实验组同学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虽然我们并不能完全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的优劣, 但是至少我们通过研究可知有氧搏击操对武术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建议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民族传统武术运动的宣传, 提高大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 从而激发其参与武术运动的兴趣。深化教学改革, 制订科学合理的武术教学计划, 结合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如教学中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有氧搏击操、瑜伽等特殊课种, 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又能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善凤.有氧搏击操在普通高校男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9, (8) .

[2]刘洁.浅谈有氧搏击操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J].音体美.

[3]王朋.有氧搏击操在中学发展的可行性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 2009, (2) .

[4]秦子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8) .

[5]林华, 张雪莹.有氧搏击操健身运动处方对高校女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浅谈中学新编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 篇6

一、福州市中学新编武术操推广的意义

武术操在中学推广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武术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武术精神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塑造。武术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能够使练习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在中学推广武术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武术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文明需要广大的青少年进行传承与创新,因此在中学推广武术操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强化中学生的身体锻炼,提升其身体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目前来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但是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中学阶段的学生中,近视、肥胖等现象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学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练习武术操,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逐步提升。我国要求各类学校要组织体育活动,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小时。武术操作为一种阳光的体育活动,能够将各种体育运动融入其中,新编武术操具有健身、防身、修身等多元功能,创编过程中融入了太极拳、南拳、体操等,还加入了虎形、鹰形、蛇形等。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感受浓郁的民族精神。

上世纪初,一些武术界以及教育界的人们就提出将武术融入到近代学堂、学校中。通过调查研究,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都安排有武术课程,但是能够完成教学的却并不多,加之应试教育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学阶段教师和家长希望学生以学习为主,至于武术操等运动得不到重视,甚至是忽视。而当前我们能够感受到国家对武术的重视,武术申奥失败后,相关部门在重新审视武术的未来发展道路。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是为了打好学校的武术基础,能够将武术传承下去,满足武术在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福州市中学新编武术操推广发展的现状

当前,福州市一些部门领导对武术操的推广还不够重视,在教师教育培训时,并没有详细严格的考核计划。很多中学开展武术操只不过是为了应付检查,上级领导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学校推广武术操的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了武术操在中学的推广与发展。

福州市中学新编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中,教师是主要的执行者,教师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武术操推广的效果。在实际的武术操推广发展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习武的精力,教师学习武术操的渠道方法比较单一,对武术操的了解并不深入,还有些教师对武术操的推广并不积极,使得中学武术操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只有教师完全掌握了武术操,才能够教授学生,教师对武术操掌握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没有武术经验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动作教授给学生,并不能体会其中的内涵。目前中学教师学习武术操主要是通过光盘等自学,简单的掌握武术操的动作,并且很多中学教师对武术操的推广并不重视,态度比较消极,这就使武术操的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武术操目前在中学还是以应付任务的形式在推广,很多学校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教授武术操。但是上级部门检查过后,真正能够将武术操推广并发展下去的学校还有多少,我们并不敢断定。武术操在中学阶段的推广存在着后劲不足的现象,无法使武术操深入的、持久的开展。福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中,武术课并不多,开展的情况也不好,后续的教育推广也跟不上。

三、福州市中学新编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对策

1. 加强相关部门的重视

要想中学武术操推广发展得好,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重视,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完善监督管理部门,强化行政部门的功能,为中学武术操的推广提供良好的制度监督保障。福州市应成立武术操推广监督部门,对中学新编武术操课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到有褒有贬,使武术操受到足够重视。

2. 强化学校的认识程度

在武术操的推广中,学校是教育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不可缺少的环节,需要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也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学校领导的观念与认识将对新编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中学领导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和接受武术,才能够使武术操推广发展真正在学校中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应将武术操看作是学校发展的必要途径,当成是教育事业中的大事,肩负起强化学生体质、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使武术操在中学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同时,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家长了解武术操的重要性,能够支持和辅导学生学习武术操,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3. 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

教师的素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武术操的教学水平与推广程度。福州市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接受武术操教育培训,让教师参与到武术操教学中,并对教师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如闽教研[2013]167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参加2013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需考核武术操《英雄少年》,这无疑提高了对武术操的重视。福州市应让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进修,提高武术操推广的质量。体育教师应掌握武术操动作中的攻防含义,更加深入的掌握新编的武术操,并以此开展科学的教学,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解释每个动作中的攻防意义,促进武术操得到良好的发展。

4. 提高学生对武术操的认识

武术操中有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也能够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当前,福州市中学生对武术操的了解只是表面上的,因此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使其明确学习武术操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武术操。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但不失幽默、活泼,不仅能保证学生动作的规范,还能在课间多带领学生进行武术操的练习。

5. 积极宣传武术操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杂志了解各种信息,可以利用媒体提高武术操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加强武术操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武术操的教育性以及健身性等。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从媒体中获取有关武术操的相关内容,从而加深对武术操的认识与理解,更好的促进武术操的推广与发展。

武术操的教育推广发展在中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实现积极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应提高相关部门的认识与重视,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强化对教师的教育培训,使教师对武术操有更加深入的认知理解,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武术操的推广中,使武术操在中学阶段普及起来。

参考文献

[1]詹莹莹.论新编武术操在中学课间操推广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5(5):88-90.

中华武术操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黄石市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 首先, 通过文献资料法, 对中小学武术操教学现状进行阅读和整理, 提炼出有价值的资料, 为文章撰写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 设计《黄石市中学武术操教学调查问卷》, 分别对24名体育教师和2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40份, 回收225份, 有效问卷214份。其中, 体育教师问卷24份, 有效问卷24份;学生问卷216份, 有效问卷200份。最后, 运用数据整理法, 对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并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黄石市中学武术操的开设状况

一所学校开设武术操的状况可以反映该校武术的普及情况, 对黄石市中学武术操开设状况调查显示:12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添加了武术操的教学, 体育教师武术操教学开课率只有50%。说明武术操教学在黄石市中学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调查中, 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 大部分学生都是热爱篮球、羽毛球、排球等球类运动, 因为这些项目都具有比较高的自主性和趣味性, 深受学生的欢迎。在与部分体育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 因为田径项目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从小学体育课就开始学习, 一直延续到高中, 学生早已对这些教学内容疲倦, 教师想要达到一堂高效率的课难度很大, 因此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 武术操的开展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武术是伴随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 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拥有了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等作用, 武术操的练习放松学生精神的同时, 消除疲劳,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黄石市体育课程中武术操教学比重偏低的现象是需引起重视的, 在武术操推广的大环境下, 各校领导和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致力于武术操在校园课堂的普及。

2.2 黄石市中学开展武术操教学的体育教师队伍现状

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影响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不同体育项目的推广情况。从对黄石市中学开展武术操教学的体育教师年龄统计结果得出:中青年教师是武术操教学的主要力量。30岁以下体育教师比例达58.3%, 而中老年体育教师相对比例较低, 只有8.3%。说明在黄石市中学主要是中青年教师开展武术操的教学, 可见中青年教师比较乐于教学改革, 容易接受和开展新的教学内容。

从黄石市中学开展武术操教学的体育教师学历的统计结果可看出, 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主流, 比例达75%, 而高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少, 只有8.3%。各校可考虑引进高学历人才或加大对中低学历教师的再培养。

2.3 黄石市中学武术操教学难度

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从对黄石市中学武术操教学难度调查得出, 大部分教师认为武术操教学难度一般, 选择比例为50%。而选择比较困难的比例为12.5%, 这部分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武术操中有动作较为复杂、难度较高的动作, 教师本身教学吃力, 而过多的教学可能会打消学生学习武术操的积极性。

2.4 黄石市中学生对武术操的兴趣

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 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去学习、去探索, 并且保持愉快、高涨的情绪, 获得满足感, 身心愉悦。从黄石市中学生对武术操的兴趣程度统计来看, 学生对武术操的兴趣程度不是很高, 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分别只有10.5%和25.7%, 对武术操兴趣一般的学生比例高达47.9%, 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为14.7%, 没有学生对武术操的学习有厌恶情绪。

学生对武术操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武术操这项运动不感兴趣。武术操不同于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 武术操运动除了表演外, 其他时候都是缺乏群体性的, 练习乏味, 获得的关注度不高, 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的因素, 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在武术操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整节课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缺乏趣味性和自主性。因此, 要提高学生对武术操乃至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也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武术操的宣传, 提高学生对武术操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从体育教师着手, 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把武术操的教学加入教师的教学考核中, 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5 黄石市中学生武术操学习动机

对中学生学习武术操的动机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44.7%的学生是为了强身健体而学习武术操,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学习进步的前提。其次是自我防卫目的, 学生的选择率达33.7%, 说明现代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学习动机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比例较低, 可见中学生对继承和传扬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以兴趣爱好为学习动机的比例只有14.7%, 有待提高。总体来看, 中学生更加注重武术操的实用价值, 学生对武术操的文化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深。

2.6 黄石市中学师生对武术操教学场地和器材的评价

武术操教学场地和器材是学校开展武术操学习的硬件条件, 缺乏这些将严重阻碍武术操在中学的传播。从黄石市师生对学校武术操教学场地和器材的评价来看,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有一定的差异。45.8%的教师对学校武术操教学场地和器材的满意度为一般, 基本上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 而学生满意度为一般的仅有16.8%。对学校武术操教学场地和器材的评价为不满意的学生比例则高达68.4%, 但教师在这一项的比例只有29.2%。在“满意”的评价上, 学生和教师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从客观上说, 学校的器材由老师管理, 教师能直接控制, 而学生都是通过上课的器材来了解学校的器材情况。有些教师只注重在课堂中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 忽视了武术操教学的辅助工具, 所以在课堂的常规教学中没有运用武术操器材, 阻断了学生对学校武术操教学器材的了解, 导致学生对学校武术操教学场地和器材的评价为高比例的不满意。而有的教师认为上课前要去借器材, 下课后要去还器材, 增加了教师的任务。也有教师认为把武术操器材运用到课堂中来, 学生则喜欢用器材打闹, 增加了课堂的危险性, 教师则需要花很多精力来管理。学校为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 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对场地和器材都有很高的投入, 却因为以上的原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可见,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是重要的枢纽地位。因此, 体育教师要善于利于学校提供的武术操教学场地和器材, 发挥它们在武术操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7 黄石市中学武术操教学的影响因素调查

通过对黄石市中学生的教学影响因素调查看出:有五大教学因素影响中学武术操教学。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低和缺乏武术操教材是影响武术操教学的两大最重要因素, 学生选择率分别为81.2%和72.6%;学校文化环境是影响武术操教学的第三大因素, 学生选择率为52.1%;场地、器材落后是第四大影响因素, 比例为51.2%;领导重视程度则成为第五大影响因素。由此可见, 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武术操教材。在调查中了解到, 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统一的武术操教材, 体育课堂上的武术操教学全凭教师讲解示范, 多数学生能在课堂上记住动作, 但课后想温习动作又回想不出来正确的动作标准, 又没有教材可以指导, 难以巩固学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黄石市中学体育教师的武术课程开设率较低, 并且体育教师大都以中青年为主, 学历普遍以本科为主, 学历层次不高, 不利于武术操教学向理想化发展;对武术操的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 而缺乏武术操教材和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低是导致学生对武术操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教学场地和器材设施是一项运动开展的物质基础, 黄石市中学生和教师对学校武术场地和器材设施的认识差异性大, 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设施不够;在武术操的教学过程中效果不理想, 学生认为缺乏武术操教材和教师教学水平是影响武术操教学的两大因素。

3.2 建议

加强对武术操的宣传力度, 营造学习武术操的大环境, 提高学生对武术操的学习兴趣。在武术操的推广过程中, 各中学是为了应付而学习武术操, 缺乏主动性。各相关部门应该在下达推广武术操文件的同时, 加强武术操的宣传工作, 为武术操的推广呐喊助威, 让武术操的学习成为大众意识。

深化武术操教学改革, 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倡教师紧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培训、评价和考核体系。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研讨会, 交流教学心得。鼓励教师自我增值, 注重对教师教学创新和自我增值的考核。

注重对武术场地和器材设施的管理, 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场地和器材设施。学校要为武术操的教学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而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场地和设施, 提高教学的可观性和趣味性, 为课堂的教学增添色彩。

注重武术操教材的编写, 一套武术操的推广, 需要有相应的教材, 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同时, 武术操教材的编写也是汇聚更多的智慧来研究武术操, 便于武术操的长久发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对黄石市中学武术操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以此为切入点, 了解黄石市中学武术操的发展现状, 从而提出适合中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黄石,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万瑜.对传统武德的批评与创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1 (6) :44-47.

[2]邱丕相, 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学刊, 2007, 14 (7) :66-68.

[3]谭沃杰, 许柳, 张留洋.“新课标”背景下深圳市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J].2013, (1) :99-103.

[4]张蕾.吉林省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4) :80-82.

[5]杨啸原.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5 (1) :45-48.

[6]贾智丰, 闫朝俊.大庆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106.

[7]吴婷.教学改革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西部, 2010, (14) :242.

中华武术操 篇8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对太原市小店区4所中小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山西大学附属小学、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太原市第五十一中学)发放问卷,其中总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发放教师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16份。

1.2 访谈法

与所发放问卷学校老师及领导进行交谈,了解武术操的开展情况 。

1.3 数理统计法

将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完成相应的统计工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 武术操在太原市小店区中小学开展现状分析

在所调查的4所中小学中只有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和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两所学校中有武术操的教学,但是武术操教学的课时并不多,其他两所学校没有武术操的教学。可见,武术操在太原市小店区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2 . 2 中小学生对武术操的兴趣调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60.2%的中小学生对武术操的学习感兴趣。武术操受到学生的欢迎主要是受目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例如,当前推出的一系列功夫影片以及武博会等等武术赛事。此外,武术操在内容上不像广播体操那么单一,它是以武术技击性动作为主要内容, 内容多样。在中学开展的《功夫青春》这套武术操除个人练习外,还可以进行攻防对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参加课间操可以提高课间操质量,使中小学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健康发展。

2 . 3 体育教师对中小学武术操开展情况的调查

2.3.1 体育教师对武术操教学的态度调查情况

从表2中能够看出教师中支持学校开展武术操的占到了68.8%, 保持中立的占到了31.2%,没有人反对学校开展武术操。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老师对武术操在中小学开展持有积极的态度,经访谈估计是学校没有足够的重视,以致于影响武术操的开展。

2.3.2 体育教师师资对武术操教学 的影响

经调查有56.3%的人没有经历过武术的专业训练,有43.7%的人受过短期的非专业武术训练,在16位体育教师中没有一个人接受过专业的武术训练,可见武术的师资力量较弱。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知识老化的现象,对新知识不够了解、熟悉。大部分教师对武术操的动作不熟悉,动作示范不准确、不优美,这对武术操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 难。

2 . 4 武术操开展所遇到的问题

从表3中可以看出武术操开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很多,如教学时间太短、动作太难、比较单调、容 易误伤他人引起事端等。其中47.8%的学生认为最大问题是武术操教学课时少,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武术操练习;24.7%的同学认为武术操动作太过单调,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5.1%的同学认为武术操动作难度大,学习武术操有很大阻碍;12.4%的同学认为学习武术操容易误伤他人,引起打架斗殴等不良事端。同时在调查中还得知,武术操的教学时间短是因为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和达标率,造成体育课成为达标内容训练课的现象,单调地针对体测内容使学生失去体育课的兴趣。

3 结论与建议

(1)太原市小店区中小学武术操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大武术操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对武术操的综合认识,积极的转变体育教育的思想和应试教育的观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加大武术操的开展力度。

(2)体育教师大多对武术操的认知度比较低,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在武术操的开展过程中应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做到引入专业的武术人才,整合学校体育教师的人力资源,合理地分工,很好地完善运行机制,设立健全的考勤讲评管理机制,定期的举行有关武术操的教师职业培训。

(3)学校应该增加有关武术操的课时,能够让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并练习武术操。同时校方应该多组织一些有关武术操的课外活动,使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并适当地举办武术操的相关比赛,包括团体比赛和个人赛两类,从而营造浓郁的武术操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武术操运动在中小学中的开展。

摘要:该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太原市小店区几所中小学校武术操的开展情况以及开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为武术操在中小学的开展提出建议,使武术操能够更好地在中小学发展。

上一篇:广西南宁下一篇:当代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