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体重管理

2024-05-23

员工的体重管理(精选4篇)

员工的体重管理 篇1

目前, 《疾病的全球负担研究》研究显示, 现如今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肥胖或超重人群。《英国医学杂志》报告称, 中国的肥胖问题争议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 中国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成年人腰围分布变化趋势》也显示, 在我国, 18年间, 成年男性腰围平均值上涨7.5厘米, 女性腰围平均值上涨5.3厘米。我国工作人群中超重或着肥胖人数也日益增多, 尤其是白领人群, 超重或者肥胖人数占到40.7%。关注员工健康, 把对员工的体重进行管理当做健康管理的切入点。企业或者组织通过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 采取一定的激励方法, 希望以此表现对员工身体、生活方面的关心, 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 激发员工的意志, 从而在精神上及效率上对组织或者企业产生正面的影响。

一、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的必要性

乍听之下, 员工的体重似乎和企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实则不然, 员工的体重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管理者着实有必要对员工的体重进行管理。员工的体重影响着员工个人及企业的形象、工作效率与员工自身的健康。

1. 体重对个人及企业形象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以瘦为美的审美潮流的影响下, 健美的身材似乎成了人人追求的目标。超重、肥胖不仅影响着一个人外形的美好程度, 而且给个人的生活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即使在强调民主及人权的美国, 体重超标的人也会被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另外, 大部分人对胖人的印象是懒惰、不灵活、邋遢、自制能力差等, 这显然与企业所期望的充满活力的、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相违背。由于对胖人的偏见, 导致胖人在求职、晋升中屡屡受挫。

2. 体重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据美国布法罗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专家研究证明, 在工作效率方面, 瘦人比胖人的效率高, 且瘦人比胖人的工作效率高出40%。研究人员解释由于旁人体内血流受阻, 降低了氧气和能量进入机体的效率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实验, 专家也发现胖人在工作时间要求休息的频次也高于瘦人。

3. 体重对健康的影响

体重是反射身体健康情况的一面镜子, 调查研究人员对肥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 全球范围内大约有17亿人体重超标, 也就是谁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人需要进行减肥。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为全球成年人最大的慢性疾病, 并被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之一。超重和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更容易遭受到多种慢性疾病的侵袭。超重、肥胖者与体重正常者相比, 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6倍;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5倍;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倍;患胆结石的风险增加2.5倍;患关节炎的风险增加6倍。肥胖还会使人产生自卑等心理负担, “缩短寿命”绝非危言耸听。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主动预防慢病, 对大众健康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

无论是出于爱美还是对自身健康的考量, 每年把减重列入计划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有成功的例子, 然而绝大多数人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方法及坚持的动力, 因此, 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要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既要向员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减重方法, 也要设计一份足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及激励员工持续减重的方案。除此之外, 还要充分考虑到组织文化、非正式组织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对体重管理的影响。

1. 全面了解员工的体重状况

此阶段宜放在每年员工例行体检后进行, 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员工的体重数据, 得出超重和肥胖的人员名单, 列入进行减重计划的名单。体检时还应加入三围检测的项目, 很多员工虽然不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问题, 但或许存在局部肥胖的症状。腹部、腰部、臀部等局部肥胖现象在办公室工作人群中极为常见。局部肥胖也会引起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疾病, 因此也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2. 引导员工树立体重管理的意识

员工的体重管理活动中的第一要素是人, 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员工树立体重管理的意识及重视, 并充分调动员工的减重积极性。采取教育方法, 教导员工对自身体重与健康产生新的认识来改变员工的行为, 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方向发展。管理者可以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专业式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来对员工进行教育。

(1) 启发式教育方法

管理者采取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方法直接面对员工演说, 最好结合自身的减重实例, 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使员工受到感染启发。也可以利用组织员工观看与减重相关的电影、纪录片 (或诉诸与情感或诉诸与恐惧) 等方式, 使员工进行自我启发。

(2) 专业式教育方法

专业式教育可以外包给专业机构, 邀请专业的正规的医生、健康专家、减重专家对员工进行知识讲座及互动问答, 向员工系统的讲述与传授相关的知识。

3. 公布计划, 给予激励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活动之后, 员工对体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一定的认识。此时, 管理者可以向员工宣布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的计划, 通过8~12个月的减重, 对体重达到标准的员工进行奖励。该计划的重点在于激励员工减重的积极性。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詹姆斯认为若没有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不过发挥20~30%, 若是以激励, 则可发挥80~90%。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员工减重的热情呢?

(1) 需求组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人的需求的划分, 管理者可以把低层次需求同高层次需求进行结合, 这样对需求各不相同的员工就可以产生普遍的吸引力。例如, 可以是加薪+休假+荣誉称号的组合也可以是升职优先考虑+将近+培训等组合。

(2) 加入竞争环节。通过竞争激励员工为了获得额外的奖励而努力。各部门间展开竞争, 根据各部门最终达到标准体重的比例作为主要评选标准, 给予额外的奖励。

(3) 重视合作的力量。每一个企业中, 肥胖和超重的人群毕竟是少数, 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 并对达到标准的员工进行奖励, 可能会引起体重正常的抱怨, 认为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为了平衡体重标准的员工的心理, 也发挥同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的作用, 采取体重标准的员工帮助需要减重的员工的方法。若被帮助者最终达到标准体重, 帮助者也可以获得奖励。对企业来说, 这既是对体重标准者的一种激励, 使其感到公平的存在, 保证体重管理的计划有序的进行下去, 又能利用体重标准者对减重者的监督与鼓励, 保证体重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4. 给与帮助, 减轻减重压力和负担

减重需要长期的坚持, 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月也可能长至1~2年, 甚至更久。期间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 对自身健康的保证和具有吸引力的奖励或许不足以对抗减重过程中的困难与枯燥, 这就需要组织给予员工适当的帮助与关怀,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办法:

(1) 专业的指导与辅助。咨询减重专家及营养师, 帮助员工认清自身发胖原因及体质, 并根据肥胖类型及体质制定健康的减重及饮食计划。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减重而言事半功倍。利用专家给与的专业指导与建议, 帮助员工少走弯路, 以免急功近利, 导致身体的损害, 得不偿失。

(2) 充分利用办公场地。员工日常工作忙碌, 可能在下班后没有空余时间运动, 企业可以安排员工在每日工作1小时候, 利用休息的10分钟时间进行办公室健身操等运动, 既能锻炼身体燃烧脂肪, 也能放松心情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适当的增加适合办公室健身的器材,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专门为员工提供进行简单运动的场所。这也是组织文化在显像层次的表现, 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 切实向员工提供帮助与支持。

(3) 组织活动。企业组织以“健康”、“运动”等为主题的活动,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例如, 企业的员工旅游不一定局限于风景名胜, 近几年来热度不减的“农家乐”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让员工回到自然中, 自己采摘水果蔬菜, 感受天然食物的新鲜。通过自身的体验, 使员工亲身感受到离开重油重盐的味蕾刺激, 感受原始的天然的新鲜口感带来清新感受。帮助员工树立远离垃圾食品, 重塑健康饮食的观念。企业内部的小型趣味运动会的举办则可以使员工感受的运动的乐趣。运动减重之所以难以坚持, 枯燥乏味的过程是原因之一。通过增加运动的趣味性使员工在玩乐中不知不觉的燃烧掉多余的脂肪。

(4) 及时、定期反馈结果。每半个月或是一个月上报减重结果, 对遇到瓶颈的员工, 帮助其分析原因, 提供方法, 鼓励坚持。对减重过快的员工进行沟通, 确保其不是因为绝食、服用减肥药品等不健康的方式导致减重过快。反馈的过程也是一个控制并不断调整的过程。

5. 营造氛围, 形成组织文化

为了使员工能在减重的过程中坚持不懈, 也为了日后取得的减重成果得以保持。要在组织内营造减重的氛围并培养员工形成保持健康, 拒绝肥胖的信仰。为了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可以采用以下具体做法:

(1) 利用公司的媒介。利用如报纸、广播或是网页宣传减重与健康的知识, 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2) 培养树立典型。每月评选一位在减重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员工成为当月的公司形象代言人, 给予额外的物质及精神上的鼓励。 (评定标准根据减重斤数, 血糖、血脂、等指数综合考量)

(3) 加强相关培训。减重需要一定的专业指导, 盲目追求体重下降而采取过激做法, 对心理和身体都是一大损害。因此需定期举办相关知识的讲座, 开展相关知识竞赛等活动来增加员工对减重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

(4) 制度的保障。计划所规定的奖励与评比的标准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 并向员工公示。评比要公平公正, 结果公开透明, 奖励要及时而公正, 使正强化起到良好的效果。

(5) 发挥领导的激励作用。减重的过程中, 领导要增加与员工们的沟通, 关注他们的减重进程, 及时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领导如果领导本身也存在着超重或者肥胖的现象, 那么领导更应该身先士卒的加入到对自身进行体重管理的计划中, 与需要减重的员工们共同努力。领导者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 达到标准体重的目标, 不仅对自身健康十分有利, 而且更能激励员工, 感染员工, 使其产生坚持减重的动力。

三、体重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奖惩并重

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以奖励为主, 但仍不可忽略惩罚的作用。惩罚的行为包括:

(1) 超重、肥胖却决绝参加减重计划, 弃自身健康于不顾者

(2) 采取欺骗手段以期获取奖励者, 欺骗手段包括利用服用减肥药品、绝食、抽脂等极端的不科学的方法达到减重目的行为。

(3) 帮助他人进行减重者对帮助对象进行嘲讽、挖苦等恶意行为者。惩罚的方法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惩罚, 还要严肃的进行通报批评, 以确保类似的行为不再发生。

2. 专业外包

专业式的教育外包给其他机构时管理者要注意把关, 选择正规的专业机构才是对员工的真正负责。

四、总结

组织和企业的良好运行离不开人的努力, 对人进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对员工健康的关心是不人道的行为。体重作为反映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 是健康的一种外在的显像的表现。通过激励手段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 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关心员工健康的思想。向员工传递组织的关怀, 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感情。通过体重管理期望达到的最主要的效果是员工身体的健康, 其次才是企业形象的提升工作效率的提高。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可以说对员工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十分有利。

摘要:当今社会, 肥胖已经成为了世界瞩目的问题。肥胖或者超重不但影响人们形象, 而且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员工超重或者肥胖对员工的自身及企业形象、工作效率、员工身体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由此提出对管理者自身及员工的体重进行管理的构想, 在全面了解员工的体重状况的基础上, 引导员工树立体重管理的意识, 并给予其一定的激励与帮助, 营造良好的减重氛围, 形成组织文化。通过对员工进行体重管理, 一方面促进自身及员工的健康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体重管理,健康,激励

参考文献

[1]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美]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 (著) .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胡君辰, 吴小云.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深度鸿富.美国营养师分享:体重管理等于健康管理[N].健康新闻, 2013-09-12.

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门诊产检的孕周<13周的700例初产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6例和观察组354例。观察组354例孕产妇中, 年龄23~34岁, 平均 (26.32±4.45) 岁, 身高145~175 cm, 平均身高 (161.5±5.6) cm, 孕前BMI值16.43~23.75 kg/m2, 平均 (19.43±2.85) kg/m2;对照组346例孕产妇中, 年龄22~36岁, 平均 (26.12±6.46) 岁, 身高146~174 cm, 平均身高 (162.4±5.8) cm, 孕前BMI值16.74~24.24 kg/m2, 平均 (19.83±2.31) kg/m2。两组孕产妇的年龄、身高、BMI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干预, 嘱其进行定期体检, 鼓励其多参与孕期知识讲座, 了解孕期注意事项及控制饮食的重要意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孕期体重规划及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根据孕妇的文化水平、生活条件、职业等基本情况, 制定适合其理解及实施的个性化教育和干预方式,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关于孕期体重维持、妊娠期并发症等) , 将讲座时间安排与孕检时间一致, 方便孕妇产检结束后直接参加, 可多使用图片、录像等讲解方式, 简单易懂, 使孕妇认识到避免孕期体重过分增长、维持恰当BMI值的重要意义, 从而促使孕妇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 减少过多脂质、糖分等的摄入, 进行适当地运动锻炼, 使孕妇在孕期的各个时间体重增长均能在正常范围[4]。应为孕妇制定分阶段目标, 根据不同的孕期检验孕妇的计划完成度, 若未完成则适当调节下阶段目标, 使孕妇尽可能保持自身在健康氛围内, 避免因过度肥胖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应鼓励孕妇的亲人参与, 为孕妇提供精神支持, 在业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监督提醒。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在接受不同干预措施后的妊娠周期中的BMI情况、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期BMI值的比较

观察组在孕周期中24周、32周、38周的BMI值分别为 (20.64±1.41) kg/m2、 (22.25±2.14) kg/m2、 (25.49±2.76) kg/m2,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kg/m2

2.2 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2.3 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7.84±1.26)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及人们对于饮食要求的提高, 我国过度饮食及肥胖人数大幅增多, 这其中孕期过度肥胖人群占很大比例。妊娠期由于胎儿、营养加强等原因, 孕妇体重会发生逐步增加, 适度的体重增加有助于孕妇应对妊娠期间的各种生理变化, 也是对胎儿的一种保护[5]。然而, 过度的营养补充及极少的体力活动, 将导致孕妇的体重急速增加, 其BMI值上升速率超出规定范围, 这将对孕妇及胎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严重者甚至导致致命性事件的发生。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异常产及巨大胎儿的发生密切相关[6,7]。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的孕妇往往存在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紊乱, 极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并且可导致血脂升高, 引发胎盘的血管粥样硬化, 最终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出现, 若治疗不断出现子痫发作孕妇将短时间内死亡[8,9]。随着孕妇BMI的不断增加, 胎儿发生巨大儿的比例也不断提高, 巨大儿可以导致子宫的过度膨胀及肌纤维过度伸张, 分娩时将出现宫缩乏力, 胎盘娩出后止血不当, 产后大出血风险明显上升[10]。同时孕期过度肥胖会导致孕妇体力活动减少, 腹肌、肛提肌等辅助产力一般较差, 导致产程延长, 新生儿窒息、死产、高危新生儿的比例也明显增加, 并且是剖宫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优化孕妇的妊娠过程, 降低其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也提高新生儿的质量, 对于孕妇的孕期体重管理已经势在必行。孕期制定合理的计划, 必须有孕妇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发挥其作用, 首先必须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其孕期控制饮食, 保持恰当的体重增加速度对于避免妊娠并发症的重要意义, 告知体重过重对于新生儿可能产生的致命性损伤, 使得产妇以积极的心态执行体重控制计划,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11]。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 孕期必须积极补充大量营养, 往往导致孕妇的营养过剩, 同时出于对流产的恐惧, 孕妇运动量极少, 这将直接导致孕妇的体重直线上升, 临床妇产科医师必须鼓励孕妇进行适当地运动,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餐单, 在确保营养摄入的基础上, 避免每日卡路里的超标。

为了明确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 本次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产检的孕周<13周的700例初产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分别给予常规产检工作和孕期体重管理工作。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干预后其不同孕期的体重B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 可见有效的体重管理可以有效调控孕妇的体重增加速度。合理的体重增速必将导致孕妇的整体情况更优, 对胎儿也有正面的影响, 因此笔者在对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等进行统计后发现, 观察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 其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可见有效的体重管理对于母婴结局的决定性意义。

综上所述, 对于妊娠妇女而言, 给予合理体重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体重, 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了解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产检的孕周<13周的700例初产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6例和观察组354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孕期BMI值、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孕周期中24周、32周、38周的BMI值分别为 (20.64±1.41) kg/m2、 (22.25±2.14) kg/m2、 (25.49±2.76) kg/m2,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26.030、20.581、17.097, P<0.05) 。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字2=7.556、7.525、8.496、6.808, P<0.05) 。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7.84±1.26)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BMI值, 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前景。

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篇3

1资料和方法

1.1相关诊断标准

1.1.1体质量指数对孕妇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将18.5 kg/m2≤BMI≤24.0kg/m2为正常体 重,BMI>24.0 kg/m2为超重,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孕期体重增量△BMI=△体重(kg)/身高2(m),定义△BMI≥ 6.0kg/m2为体重过度增加。

1.1.2妊娠期糖尿病(GDM) 患者在孕前检查无糖尿病,孕期检查空腹血糖(FPG)≥5.1 mmol/L则可确诊为GDM,若FPG在4.4~5.1mmol/L,则在孕24~28周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若FPG、服糖后1h、服糖后2h的血糖分别小于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则为正常,若其中一项异常则诊断为GDM。

1.1.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孕前血压正常,孕期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Hg则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

1.2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315例,所有人孕前BMI均为正常体重,均为单活胎,无高血压、糖尿病史,临床资料完整,无重大脏器疾病,精神正常。依据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孕期有无进行体重管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67人,年龄20~42岁,平均(27.4±4.2)岁,BMI 18.9~23.7 kg/m2,平均(21.8±1.7)kg/m2;对照组148人,年龄21 ~44岁,平均(27.6±4.4)岁,BMI 18.5~23.9kg/m2, 平均(22.0±1.9)kg/m2。两组年龄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体重管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孕期产检和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体重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健康宣教。对孕妇和家属讲解孕期控制体重、合理补充营养以及定期体重检查的重要性,体重过重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危害。2饮食干预。控制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以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切忌暴饮暴食, 并根据孕妇自身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营养量表,制定每日食物推荐表。3定期进行体重测量。指导孕妇每日测量体重和身高,指导孕妇计算BMI的方法,并给予孕妇孕期体重增加的正常范围,令孕妇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及改变。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适时运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适当散步、做孕妇操等,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区域,以人流较少、空气清晰、环境优美的地方为主。5定期产检。定期进行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1.4评价指标

1.4.1比较两组孕期体重过度增加(△BMI≥6.0kg/m2)的发生率。

1.4.2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包括剖宫产、 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 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情况。

1.4.3比较对照组△BMI≥6.0kg/m2及△BMI<6.0kg/m2的母婴结局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连续性变量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的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孕期 △BMI和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的百分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 义 (P< 0.05)。见表1。

2.2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研究组的剖 宫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 血压、 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 意义 (P< 0.05)。见表2。

2.3对照组△BMI≥6.0kg/m2及△BMI<6.0kg/m2的母婴结局比较

对照组孕期△BMI≥6.0kg/m2人群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MI<6.0kg/m2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孕期体重增加的现状分析

孕期孕妇的营养摄入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营养不良可能会造成胎儿器官发育不完善、早产等并发症,然而营养过剩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糖代谢紊乱、巨大儿等并发症[1]。目前,随着医疗保健知识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孕期营养,但仍存在不少误区,如认为营养过剩总比营养不良好、孩子大是健康的表现,主食不如肉类有营养,体重增加多没关系、产后减肥就可以等多种认识误区。孕期营养过剩、体重过度增加是如同孕期营养不良一样的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般认为孕期孕妇体重增加10~12.5kg是合理的, 但缺乏个体化差异,未充分考虑体重和身高这两个因素,即便是体重相同而身高不同的孕妇,体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也是不同。BMI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的一个指标,能更准确的反映出体重增加的情况,中国参考的标准一般将BMI位于18.5~ 24.0kg/m2之间为体重正常[2],目前一般将孕期体重增加BMI>6.0kg/m2作为体重过度增加的指标[3]。 本文依据这一标准,可以看到在无体重管理下的自然对照组,其体重过度增加占的百分比达到了71.62%, 说明孕期营养过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3.2孕期体重增加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对照组为无进行体重管理人群,其母婴结局更能准确的反映体重增加与母婴结局在整个群体中的关系。将△BMI分为≥6.0kg/m2和<6.0kg/m2两个亚组,结果显示在≥6.0kg/m2亚组中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较高,说明孕期体重过度增加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营养物质过剩,会导致体内脂类、糖类等代谢障碍,引起胰岛素抵抗,而出现GDM[4]。而同时可能会导致组织间液体潴留,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而产生高血压。产妇腹部脂肪堆积, 肌肉收缩乏力,腹压降低,对催产素的敏感性降低,宫缩乏力,产道狭窄,自然生产较为困难而不得不采取剖宫产,同时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和呼吸窘迫的风险[5,6]。

3.3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结局的作用

合理的体重无外乎均衡营养、合理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孕期孕妇对营养的需求是促进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然而其对能量的摄入仅增加了10%,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增加了75%,对维生素的需求增加了100%。控制孕期的高糖、高脂等物质的摄入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关键。微量元素中的钙有助于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形成,铁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锌促进组织生长和发育;维生素B1可以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维生素B2促进体内能量代谢,维生素C强抗氧化。结果显示研 究组通过 体重管理 △BMI≥6.0 kg/m2的比重仅为47.31%,体重过度增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母婴结局中的各项指标比重都明显降低,差异显著,说明母婴结局得到了明显改善。

员工的体重管理 篇4

1孕期增重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1孕期增重过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林玉娜等[1]指出:孕妇在妊娠期的增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妊娠结局,若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度会提高妊娠期并发症和分娩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叶逵等[2]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度会引起自身脂肪过量积累,引起自身在妊娠期血脂代谢出现异常,进而导致内分泌失调,在分娩时出现宫缩乏力,增加分娩难度,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孕妇孕期过度增重主要是因为营养不平衡、运动量过少、总热量摄入过多等导致。热孜万古丽·阿迪力等[3]通过研究发现: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的GDM、HDP、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增长不足和体重增长正常的孕妇,并且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孕期增重不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孕妇在孕期体重增加不足,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而胎儿又会反过来与母体竞争营养,导致孕妇体重增长更加不足,以此形成恶性循环。金海英等[4]通过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发现孕妇在孕期体重增加过低会导致其血容量不足,营养储备不够,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营养和能量被优先供给孕妇,增加了胎儿早产的发生率。另外孕期营养不足还会导致胎儿器官的发育不全,限制胎儿的生长,最终引起流产、早产等不良结局。刘海燕等[5]指出:孕期增重不足的孕妇分娩出的胎儿体重较低,主要是因为胎儿在宫内营养不良导致。

2孕妇孕期体重增长的最佳范围

美国医学研究所[6]建议:针对孕前BMI<19.8 kg/m2,孕期体重增加的最佳范围为12.5~18.0kg;孕前BMI为(19.8~26.0)kg/m2的孕妇期体重增加的最佳范围为11.5~16.0 kg;孕前BMI为(26.0~29.0)kg/m2的孕妇期体重增加的最佳范围为7.0~11.5 kg,而对于孕前BMI超过29.0 kg/m2的孕妇期体重增加不宜超过7.0 kg。

3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3.1传统控制体重方法在孕妇孕期体重管理中的应用郭洪花等[7]指出:传统的体重控制方法主要包含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

3.1.1系统性健康教育肖红等[8]学者为了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在孕妇孕期体重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将472例孕妇随机分为236例对照组和236例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检及传统健康讲座,观察组则安排专人开展产检及系统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通过对其体重进行测量,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并指导其采用表格的方式来记录自身的饮食情况和活动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4.66%、剖宫产率为35.17%、巨大儿发生率为6.36%出血发生率为1.27%、低体重儿发生率为0.85%均低于对照组的9.75%、52.12%、25.12%、16.10%、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此证实了系统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妊娠结局。

3.1.2个性化体重管理孙贵豫[9]通过对孕妇实施个性化体重管理,主要包括针对产科设立专门的体重管理门诊,定期向孕妇宣传体重异常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的危害,组织孕妇接受膳食营养和运动指导,督促孕妇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个星期接受体重监测,针对孕妇的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给出营养、运动及生活方式方面的控制意见。结果发现通过给予个性化体重管理,孕妇的贫血率为2.00%、羊水异常率为4.00%、剖宫产率为26.00%、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67%明显低于没有实施各项体重管理对照组的16.67%、4.00%、40.00%、3.33%,且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在孕妇孕期实施个性化管理不仅保证了孕妇营养供应,还有效避免体重过度增长。

3.1.3饮食和运动指导韩元一等[10]学者在《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分析》一文中,随机选取68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管理组则是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体重管理,主要包含:(1)制订营养食谱。根据34例孕妇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营养食谱,保证饮食结构的均衡,能量摄入适中以及食物的多样化,并根据正常孕妇每日所需的能量供给,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控制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2)指导运动计划:孕妇应该适当参与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切不可剧烈运动和过度运动,并多晒太阳,促进钙、磷的吸收。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常规组孕妇的肥胖率为35.27%、巨大儿发生率为11.76%高于对照组5.88%、0.00%,而管理组的阴道分娩率为64.71%高于对照组的20.58%,由此证实了对孕妇实施以饮食、运动为主的体重管理,有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3.2理论指导在孕妇孕期体重管理干预中的应用

3.2.1体重增幅管理理论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体重增幅管理模式作为早期管理模式的一种,即推荐所有孕妇从其体重增加350~500 g/周,直到妊娠足月时平均增重为12.5~16.0 kg,但是这种管理方式的缺陷是忽略了孕妇身高产生的影响,因此不能实现个性化[11]。

3.2.2BIM管理理论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曹淑殷等[12]两位学者指出:关于BIM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概念,其一为按照IOM的孕期增重推荐模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该种管理模式跟体重增幅管理模式相比,效果更为显著;其二为杨俊[13]推荐的将孕期增重按照相应的数值与身升高的平方相乘,和BIM管理模式、护理或者护理相结合,证实该体重管理方法能够实现控制孕期增重的目的,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3.2.3跨理论模型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时元菊[14]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指出:跨理论模型的简称为TTM,其作为具有一体化和综合性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综合了多种心理学理论,逐渐形成的一个可以系统研究人们健康行为改变的方法。将跨理论模型运用在健康行为改变领域,主要是为了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接受锻炼,合理膳食等。在该文中,笔者将跨理论模型作为基础,制订具有阶段性的行为干预对策,在对孕妇的现状评估后,给予针对性行为干预,结果证实对产妇应用跨理论模型的阶段性行为干预后,有助于孕妇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3.2.4知己管理理论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华文娟等[15]指出:孕妇知己健康管理主要是运用各种形式,对孕妇及其家属开展系统的、适时的、连续的、个性的知识教育,以此提高其对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保证母婴健康。

3.3产科护理门诊在孕妇孕期体重管理中的应用王红菊等[16]学者指出:通过妇产科医生门诊对孕妇制订针对性、个性化的孕期体重管理方法,结合护士给予一定的保健咨询和指导,对孕妇体重实施连续性监测。吴雅丽等[17]学者将110例孕妇在常规孕期指导和围产期保健检查的基础上,转助产的门诊给予体重管理和常规保健检查的110例与对照组孕妇相比,结果发现给予助产的门诊体重管理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5.54%高于对照组的53.36%,但是其总产程[(6.7±1.5)h]明显短于常规护理孕妇[(8.7±1.8)h],且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总产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师门诊体重管理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

上一篇:临床管理系统下一篇:电能表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