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体重增加

2024-05-30

孕期体重增加(通用9篇)

孕期体重增加 篇1

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过度营养导致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呈逐年增长趋势。正常情况下女性体重在妊娠期间发生明显的变化, 但是体重异常变化将会影响到妊娠结局, 同时也对新生儿和妇女产后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研究资料提示, 孕期过度增重可能引起产后发生体重滞留, 甚至远期发展为产后肥胖, 最终引起体重相关疾病 (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发生风险增加[1,2]。因此, 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对于产后体重恢复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调查孕产妇在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 探讨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对于产后体重滞留以及产后肥胖的影响, 为孕期保健和产后康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418例, 年龄 (25.6±7.8) 岁。入选条件:所有产妇均为初产、足月单胎;孕前BMI在标准体重范围内;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 亦无全身系统慢性疾病。同时排除孕期增重不足的孕妇。根据孕期增重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 其中适宜增重组262例和过度增重组156例, 各组孕妇在年龄、孕龄、孕次、分娩方式、哺乳方式、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资料, 记录研究对象在孕前、孕期和产后1年内不同时段的体重和身高, 同时计算孕前、孕期和产后体重指数。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 /身高 (m) 。体重指数判断参照国际标准:标准体重18≤BMI<24;低于标准体重BMI<18;高于标准体重BMI≥24。产后随访分为三个时段:产后42d、3和12个月。同时, 通过自设问卷收集影响体重变化的相关因素,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 (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 、哺乳方式、产后饮食和锻炼等。

1.3 孕期体重分组标准

不同研究报道孕期理想增重范围有所差异, 但是多半根据孕前体重指数情况进行判断。因此, 我们参照多个研究报道数据, 选取孕前BMI正常孕妇的孕期体重增加的理想范围为11.5~16.0kg, >16.0kg为孕期过度增重, <11.5 kg为孕期增重不足[3,4]。

1.4 观察指标

以产后42d、3个月测量体重减去孕前体重的差值大小来衡量产后体重滞留情况, 差值越大表示体重滞留越严重。此外, 计算产后6、12个月不同组体重指数异常的比例, 来表示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导致产后肥胖发生的风险。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孕妇产后体重滞留情况

本研究排除孕期增重不足的孕妇, 总共纳入41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 其中包括适宜增重孕妇262例和过度增重孕妇156例。通过记录产前检查资料和产后随访, 发现产后42d、3个月过度增重组均较适宜增重组产后体重滞留明显增加 (P<0.01) , 提示孕期过度增重不利于产后体重恢复, 见表1。

2.1 过度增重孕妇产后肥胖的发生风险

对两组孕妇产后远期随访, 发现产后6个月和12个月两个时间点过度增重组肥胖发生率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 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家庭对于孕期营养的过度关注往往导致孕期过度营养, 进而引起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和胎儿体重异常, 影响母婴健康和产后康复。因此, 探讨孕期体重变化对于产后妇女体重影响将有助于孕期饮食保健和产后康复指导。

孕前BMI明显升高的孕妇, 孕期出现过度增重以及产后体重滞留的风险明显增加;孕前体重指数增高是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和产后肥胖的危险因素。因此, 本研究选取孕前体重指数处于正常范围的孕妇为研究对象, 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孕期体重变化对于产后体重的影响。多年来, 我国一直根据IOM推荐的孕期增重适宜值范围对孕妇进行营养和孕期保健指导[3]。但是, 我国妇女与西方妇女在体型、膳食结构以及对妊娠和分娩的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西方国家的指导标准并非适合我国实际情况, 国内多个研究报道推荐了不同的孕期增重适宜值范围[4]。本研究综合多个研究数据, 对孕前BMI正常孕妇采用孕期体重增加的理想范围为11.5~16.0kg, >16.0kg为孕期过度增重, <11.5 kg为孕期增重不足[3,4]。

本研究发现, 孕期过度增重导致产后42d和3个月的体重滞留明显增加。国外研究同样发现, 孕期增重水平与产后42d体重有显著正相关, 提示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影响产后体重的恢复, 从而使妇女发生体重滞留, 同时可能影响妇女未来健康[5]。此外。本研究对于产后女性远期体重的变化进行观察, 发现孕期过度增重引起产后6个月和12个月出现肥胖。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孕期增重过多导致孕妇分娩后体重恢复缓慢, 进而造成产后肥胖。Keppel等[5]在对美国妇女和婴儿健康调查中发现, 孕期增重大于16kg的妇女在产后10~18个月体重至少增加6kg。此外, 一项荟萃分析探讨了孕期增重过度与妇女产后20年体重变化的关系, 发现孕期增重过多的妇女, 远期超重的风险增加2倍, 而肥胖的风险增加4倍[6]。

总之, 孕期过度增重引起产后短时间内体重滞留, 远期将导致妇女出现肥胖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 在保证孕期足够营养的同时, 控制体重适度增长将有利于女性产后身体康复和远期健康。

摘要:选择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 记录孕期体重和产后体重的变化, 比较孕期增重与产后体重变化的关系。孕期过度增重导致产后42d和3个月体重滞留明显增加, 同时产后6、12个月发生肥胖的风险明显增加 (P<0.05) 。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引起产后体重滞留明显增加, 同时发生产后肥胖的风险亦明显增加。因此, 适当采取措施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加, 可能有助于产后体重恢复和远期身体健康。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产后体重

参考文献

[1]Siega-Riz AM, Evenson KR, Dole N.Pregnancy-related weight gain-a link to obesity[J]?Nutr Rev, 2004, 62 (7) :105-111.

[2]Olson CM, Strawderman MS, Hinton PS, et al.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 postpartum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weight change from early pregnancy to 1y postpartum[J].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3, 27 (1) :117-127.

[3]刘兰, 刘建蒙.孕期增重适宜值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8, 35 (2) :107-111.

[4]周敏, 章小维, 渠川琰, 等.妊娠期适宜增重范围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4) :275-277.

[5]Keppel KG, Taffel SM.Pregnancy-related weight gain and retention:implications of the 1990 Institute of Medicine guidelines[J].Am J Public Health, 1993, 83 (8) :1100-1103.

[6]Mamun AA, Kinarivala M, O&apos;Callaghan MJ, et al.Associations of excess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with long-term maternal overweight and obesity:evidence from 21 y postpartum follow-up[J].Am J Clin Nutr, 2010, 91 (5) :1336-1341.

孕期怎样控制体重? 篇2

王山米医生:通常孕期体重增长不宜超过30斤,但你已经超过了,而孕期还有2个月才能结束,此时确实需要控制一下体重。

首先分析你孕前和孕后的活動量,再比较孕后与孕前的进食量,分析体重增加的原因,然后进行调整:增加活动量(餐后散步半小时),减少进食量,改变进食结构(品种多样,粗细、荤素搭配,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主食较孕前最多增加1两)。

其次建议你改变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1. 尽量用水煮、蒸、炖、凉拌、烤、烫、烩、卤的烹调方式。这些烹调方式尽量不要再加油,可加酱油。

2. 青菜可多吃,但是最好以烫的为主,或将汤汁滴干以减少油脂的摄取,在外就餐时,如果青菜油太大,可边上备一杯温水,涮去表面油脂再吃。

3. 吃饭勿淋肉臊、肉汤。

4. 少用糖醋、醋溜、油炸、油煎的烹调方式。

5. 改变进餐顺序:先喝汤→再吃青菜→最后才吃饭和肉类。

6. 蔬菜或水果沙拉应刮掉沙拉酱后再吃,或不加沙拉酱。

7. 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水果一天仅限一个(200g~400g)。

8. 以淡茶、开水或不加糖的饮料及果汁,来取代含糖饮料及果汁。

孕期体重增加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548例产妇, 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生产的妇女。孕前肥胖妇女109例, 孕期过度增重妇女155例, 孕前体重过轻妇女86例, 孕期体重过轻妇女78例。同时纳入120例孕前及孕期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妇女对为对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诊断参考《妇产科学》第7版中相关的分类以及诊断。其中, 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 非妊娠期高血压组510例。

孕期过度增重妇女155例, 孕前体重过轻妇女86例, 孕期体重过轻妇女78例。同时纳入120例孕前及孕期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妇女对为对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诊断参考《妇产科学》第7版中相关的分类以及诊断。其中, 妊娠期高血压组38例, 非妊娠期高血压组510例。

1.2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的各个因素, 检验水准α=0.05, 以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有胎龄、出生体重、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 (P<0.05) , 与孕前体重过轻、孕前体重过轻过轻无明显关系 (P>0.05) 。见表1。

2.2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孕前肥胖 (RR=10.633, 95%CI 3.609~31.332) 、孕期过度增重 (RR=2.525, 95%CI 1.235~5.168)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目前, 随着饮食习惯以及经济的好转, 我国超重及肥胖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研究表明, 超重及肥胖能够并发临床多种疾病, 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安全[4,5]。在育龄期妇女中, 超重及肥胖比例亦较多。据统计, 1992年时, 育龄期 (18~44岁) 妇女超重以及肥胖比例分别为16.8%、3.2%;210年时, 育龄期妇女超重以及肥胖比例已经达到26.4%、9.0%[6]。

目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先兆子痫、原发高血压并妊娠与肾上腺疾病、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7]。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常常合并感染、产科出血以及抽搐等, 严重威胁了母婴健康, 也是导致孕产妇以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8]。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已较多。本研究就妇女孕前肥胖与孕期过度增重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首先, 我们分析了产妇的一般情况, 将胎龄、出生体重、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孕前体重过轻、孕前体重过轻做为可能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我们发现, 胎龄 (<34w) 、出生体重 (<2000g) 、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均是临床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我们发现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 (P<0.05) 。关于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能够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的原因, 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发育, 母体亦出现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孕期妇女血压变化特点:在孕早、中期偏低, 孕晚期由于血容量以及心搏量明显增加血压轻度升高, 一般收缩压无变化, 舒张压轻度降低, 脉压增大[9]。对于导致孕期体重的增加部分, 主要认为其来源自以下两个方面[10]: (1) 胎儿、胎盘以及羊水的重量; (2) 母体、子宫以及乳房的增大, 血容量的升高与水分额外潴留及皮下脂肪沉积而增加的重量。目前, 对于造成孕妇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妊娠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恰当的营养补充, 不良饮食习惯以及运动量不足等。因此, 需要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 在妊娠早期进行健康指导, 以起到控制孕期体重的目的。

综上所述, 妇女孕前肥胖亦孕期过度增重均能够导致妊娠期高血压, 因此对上述因素及时进行干预, 能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摘要:临床纳入孕前肥胖妇女109例, 孕期过度增重妇女155例, 孕前体重过轻妇女86例, 孕期体重过轻妇女78例。同时纳入120例孕前及孕期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妇女对为对照。观察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 对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造成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 (P<0.05) , 与孕前体重过轻、孕期体重过轻无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 (P<0.05) 。妇女孕前肥胖亦孕期过度增重均能够导致妊娠期高血压, 因此对上述因素及时进行干预, 能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关键词: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妊娠期高血压,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建发, 吴素勤.浦东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 2014, (2) :173-175.

[2]沈琳, 谭红专, 周书进, 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39 (3) :239-244.

[3]邓瀚.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 (8) :931-933.

[4]邓庚, 蒋卫红, 李颖, 等.长沙市某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36 (4) :335-339.

[5]骆硕, 胡雪英, 马艳芬, 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 (5) :541-542, 516.

[6]马颖, 刘妍, 张慧珠, 等.广州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 30 (4) :253-255.

[7]徐登可, 张忠占, 张松, 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J].应用概率统计, 2012, 28 (2) :134-142.

[8]王丽萍, 赵倩, 王鹂麟, 等.孕期营养干预和代谢性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3, 8 (6) :425-431.

[9]方明, 何元芬, 章庆华, 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8 (2) :229-230.

美利坚的孕期控制体重要决 篇4

美国OB普遍认可的一种理论是,为了发育中的胎儿,孕妇摄入卡路里的原则为“1.1.”,也就是说,准妈妈只需比平时额外摄入10% 的卡路里。

·前3个月,每日额外增加100卡路里,相当于一杯脱脂牛奶的热量;

·中3个月,每日额外增加250卡路里,相当于下午加一餐小点的量,既10个核桃和1个苹果;

·后3个月,每日额外增加300卡路里,相当于三种水果。

如果体重超重的话, 在中三月和后三月里每日只需额外增长100卡路里,相当于一片全麦面包。实际上孕妈一天消耗的热量只比正常多300~500卡左右就可以了,相当于1~2份均衡营养的小点,比如下午吃一罐酸奶,每天多吃一个水果就很容易达到。

避免不必要的体重增长,特别是最后三个月体重是直线上升的,“成长速度”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如果把妊娠期分为前(前三个月)、中(四到六个月)、后(后三个月)三个时期,体重的增长应该是平稳的,稍有波动是允许的,不要突然暴增或停顿,主要是要给后期留一点空间。孕期的前期以2~4磅(0.9~1.8公斤)开始,随后的中期和后期以一磅的速度递增,如果个人目标是多于或少于这个平均水平,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孕妇增加的重量与成长速度一样重要。孕妇在孕期内需要长胖多少,要视孕前的体重而定。

美国医学会的推荐:

·如果体重在标准范围内,整个孕期的体重控制在25~35磅是健康的(11.3~15.9公斤)

·如果孕前体重偏低,应增加至28 ~40磅(12.7~18.1公斤)左右

·反之孕前体重过重,体重大约增加15 ~25磅(6.8~11.3公斤)即可

有关网站上还提到婴儿只占体重增加的一部分, 一般增加的内容为:胎宝2.5~3.5公斤;乳房1~1.5公斤;血液:2公斤,子宫1~1.5公斤;胎盘和羊水2~2.5公斤;额外的体液:1-1.5公斤;以脂肪形式贮存的能量 2~3.5公斤。

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

如果每餐之间的空腹时间太久,孕妇常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饥饿感,实为正常的生理反应,这阶段孕妇要改变饮食习惯,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三餐制改为一日多餐,并且每次的份量不宜过多。

每一餐的饮食搭配里, 还要有一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份量以serving 来计算,根据官方提供的“怀孕与食品安全指南”中的建议,每天的份量为:

1.蔬菜,豆类:5份

1份可以是1杯沙拉,或是1 ?杯熟蔬菜等

2.水果:4份

1份可以是 ?杯果汁, 或是1小片新鲜水果等

3.谷类和全麦食品: 4~6份

1份可以是2片面包, 也可以是1杯饭, 意大利pasta或面食等

4.奶制品:至少2份

1份可以是250毫升的牛奶,或是2片乳酪等

5.瘦肉,鱼,禽,蛋豆类: 1 ?份

1份指的是2个鸡蛋,65~100克熟肉或鸡等

至少除正餐之外,如有需要,可每日补充1~2次点心,适当的补充不仅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还能战胜晕旋和轻度的头疼。建议热量越少越好,太多的油和糖,只是徒增热量而已。全麦的干质食物,烤全麦的吐司,薄脆的饼干是不错的选择。

在 What to Expect When You're Expecting 一书中也有提到,选择小点的主要原則为:确保每日三餐中含有三类食品,每日点心里含有2类食物。食品划分为6类,分别为:谷物,水果,蔬菜,肉类和豆类,牛奶和其它奶制品,还有油脂类。

论坛上美国妈妈列的绝对吃不胖的理想小点

原味酸奶

苹果沾花生酱

涂有起司的全麦吐司配上西红柿或者切块的香蕉, 涂抹上中东白芝麻酱再配上芹菜

mixed nuts (杏仁、腰果、葡萄干、dried cranberry)

cereal bar 燕麦条饼

出门在外随身的包里放上一些健康的零食,如干果和杏仁之类的坚果等。

学会适可而止

孕期体重增加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妇4526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0~41岁, 平均年龄 (26.4±2.3) 岁;孕期32~42周, 平均 (38.1±1.2) 周。所有孕妇妊娠前体重均正常 (19~24 kg/m2) , 且排除多胎妊娠, 以及患有内外科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孕妇。根据新生儿体重进行分组, 分娩新生儿体重正常的4221例孕妇为甲组, 分娩巨大胎儿的195例孕妇为乙组, 分娩胎儿<2.5 kg的110例孕妇为丙组。三组孕妇在年龄、孕期、孕前体重及产次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孕妇在接收第1次产检时, 仔细询问并记录其孕前体重和身高, 并计算出孕前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 /[身高 (m) ]2, 凡体重指数在19~24 kg/m2之间的孕妇选为研究对象[3]。所有孕妇分娩前接受体重和身高的测量, 与孕前数据相比较, 计算出每位孕妇孕期增长的体重数值。分娩后, 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 新生儿体重>4kg归为巨大儿, 体重<2.5 kg归为胎儿生长受限。对比分析各组产妇孕期体重增长值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组孕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值显著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18.1578) ;丙组和甲组的孕期体重增长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0.2114) ;乙组孕妇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甲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丙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组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3 讨论

孕妇孕期摄入营养情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关系到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孕妇营养摄入过量则会导致体重增长, 这大大增加了巨大儿的形成率[4], 由本组探究可见乙组产妇孕期体重增长显著高于甲组, 且乙组母婴并发症情况也明显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胎儿的发育情况与遗传因素及宫内情况有关, 孕妇孕期体重过度增长, 体内脂肪累积过多, 会造成胎儿及本人的代谢功能异常, 因此巨大儿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较大[5]。孕妇腹壁脂肪较厚, 会影响到腹壁及膈肌的收缩功能, 不利于自然分娩, 本组探究中, 乙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探究结果表明甲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值为 (12.0±4.9) kg是相对安全的, 其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最低, 妊娠结局良好[6]。

综上所述, 孕期体重增长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对于孕前正常体重的孕妇的产前保健很重要, 应合理饮食, 密切监测孕妇体重增长, 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避免巨大胎儿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以获得最佳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李雪莹, 江白玲, 张玉培.孕前肥胖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7) :30.

[2]冯玉贞.巨大儿206例的影响因素分析.当代医学, 2011, 17 (4) :8-9.

[3]钟利若, 刘碧云, 黎燕.个体化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8) :176-178.

[4]黎凝, 魏曼梨.孕期合理营养对胎儿出生体重及剖宫产率的影响.现代医院, 2011, 11 (12) :30.

[5]应雪娇, 唐晓阳, 张晓兰.膳食及运动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当代医学, 2012, 18 (22) :94.

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门诊产检的孕周<13周的700例初产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6例和观察组354例。观察组354例孕产妇中, 年龄23~34岁, 平均 (26.32±4.45) 岁, 身高145~175 cm, 平均身高 (161.5±5.6) cm, 孕前BMI值16.43~23.75 kg/m2, 平均 (19.43±2.85) kg/m2;对照组346例孕产妇中, 年龄22~36岁, 平均 (26.12±6.46) 岁, 身高146~174 cm, 平均身高 (162.4±5.8) cm, 孕前BMI值16.74~24.24 kg/m2, 平均 (19.83±2.31) kg/m2。两组孕产妇的年龄、身高、BMI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干预, 嘱其进行定期体检, 鼓励其多参与孕期知识讲座, 了解孕期注意事项及控制饮食的重要意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孕期体重规划及健康教育, 具体如下:根据孕妇的文化水平、生活条件、职业等基本情况, 制定适合其理解及实施的个性化教育和干预方式,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关于孕期体重维持、妊娠期并发症等) , 将讲座时间安排与孕检时间一致, 方便孕妇产检结束后直接参加, 可多使用图片、录像等讲解方式, 简单易懂, 使孕妇认识到避免孕期体重过分增长、维持恰当BMI值的重要意义, 从而促使孕妇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 减少过多脂质、糖分等的摄入, 进行适当地运动锻炼, 使孕妇在孕期的各个时间体重增长均能在正常范围[4]。应为孕妇制定分阶段目标, 根据不同的孕期检验孕妇的计划完成度, 若未完成则适当调节下阶段目标, 使孕妇尽可能保持自身在健康氛围内, 避免因过度肥胖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应鼓励孕妇的亲人参与, 为孕妇提供精神支持, 在业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监督提醒。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在接受不同干预措施后的妊娠周期中的BMI情况、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期BMI值的比较

观察组在孕周期中24周、32周、38周的BMI值分别为 (20.64±1.41) kg/m2、 (22.25±2.14) kg/m2、 (25.49±2.76) kg/m2,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kg/m2

2.2 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2.3 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7.84±1.26)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及人们对于饮食要求的提高, 我国过度饮食及肥胖人数大幅增多, 这其中孕期过度肥胖人群占很大比例。妊娠期由于胎儿、营养加强等原因, 孕妇体重会发生逐步增加, 适度的体重增加有助于孕妇应对妊娠期间的各种生理变化, 也是对胎儿的一种保护[5]。然而, 过度的营养补充及极少的体力活动, 将导致孕妇的体重急速增加, 其BMI值上升速率超出规定范围, 这将对孕妇及胎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严重者甚至导致致命性事件的发生。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异常产及巨大胎儿的发生密切相关[6,7]。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的孕妇往往存在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紊乱, 极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并且可导致血脂升高, 引发胎盘的血管粥样硬化, 最终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出现, 若治疗不断出现子痫发作孕妇将短时间内死亡[8,9]。随着孕妇BMI的不断增加, 胎儿发生巨大儿的比例也不断提高, 巨大儿可以导致子宫的过度膨胀及肌纤维过度伸张, 分娩时将出现宫缩乏力, 胎盘娩出后止血不当, 产后大出血风险明显上升[10]。同时孕期过度肥胖会导致孕妇体力活动减少, 腹肌、肛提肌等辅助产力一般较差, 导致产程延长, 新生儿窒息、死产、高危新生儿的比例也明显增加, 并且是剖宫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优化孕妇的妊娠过程, 降低其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也提高新生儿的质量, 对于孕妇的孕期体重管理已经势在必行。孕期制定合理的计划, 必须有孕妇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发挥其作用, 首先必须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其孕期控制饮食, 保持恰当的体重增加速度对于避免妊娠并发症的重要意义, 告知体重过重对于新生儿可能产生的致命性损伤, 使得产妇以积极的心态执行体重控制计划,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11]。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 孕期必须积极补充大量营养, 往往导致孕妇的营养过剩, 同时出于对流产的恐惧, 孕妇运动量极少, 这将直接导致孕妇的体重直线上升, 临床妇产科医师必须鼓励孕妇进行适当地运动,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餐单, 在确保营养摄入的基础上, 避免每日卡路里的超标。

为了明确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 本次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产检的孕周<13周的700例初产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分别给予常规产检工作和孕期体重管理工作。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干预后其不同孕期的体重B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 可见有效的体重管理可以有效调控孕妇的体重增加速度。合理的体重增速必将导致孕妇的整体情况更优, 对胎儿也有正面的影响, 因此笔者在对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等进行统计后发现, 观察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 其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可见有效的体重管理对于母婴结局的决定性意义。

综上所述, 对于妊娠妇女而言, 给予合理体重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体重, 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了解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接受产检的孕周<13周的700例初产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6例和观察组354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孕期BMI值、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孕周期中24周、32周、38周的BMI值分别为 (20.64±1.41) kg/m2、 (22.25±2.14) kg/m2、 (25.49±2.76) kg/m2,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26.030、20.581、17.097, P<0.05) 。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字2=7.556、7.525、8.496、6.808, P<0.05) 。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7.84±1.26)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孕期体重规划干预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BMI值, 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广阔前景。

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篇7

1资料和方法

1.1相关诊断标准

1.1.1体质量指数对孕妇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将18.5 kg/m2≤BMI≤24.0kg/m2为正常体 重,BMI>24.0 kg/m2为超重,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孕期体重增量△BMI=△体重(kg)/身高2(m),定义△BMI≥ 6.0kg/m2为体重过度增加。

1.1.2妊娠期糖尿病(GDM) 患者在孕前检查无糖尿病,孕期检查空腹血糖(FPG)≥5.1 mmol/L则可确诊为GDM,若FPG在4.4~5.1mmol/L,则在孕24~28周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若FPG、服糖后1h、服糖后2h的血糖分别小于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则为正常,若其中一项异常则诊断为GDM。

1.1.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孕前血压正常,孕期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Hg则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

1.2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315例,所有人孕前BMI均为正常体重,均为单活胎,无高血压、糖尿病史,临床资料完整,无重大脏器疾病,精神正常。依据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孕期有无进行体重管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67人,年龄20~42岁,平均(27.4±4.2)岁,BMI 18.9~23.7 kg/m2,平均(21.8±1.7)kg/m2;对照组148人,年龄21 ~44岁,平均(27.6±4.4)岁,BMI 18.5~23.9kg/m2, 平均(22.0±1.9)kg/m2。两组年龄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体重管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孕期产检和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体重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健康宣教。对孕妇和家属讲解孕期控制体重、合理补充营养以及定期体重检查的重要性,体重过重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危害。2饮食干预。控制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以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切忌暴饮暴食, 并根据孕妇自身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营养量表,制定每日食物推荐表。3定期进行体重测量。指导孕妇每日测量体重和身高,指导孕妇计算BMI的方法,并给予孕妇孕期体重增加的正常范围,令孕妇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及改变。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适时运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适当散步、做孕妇操等,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区域,以人流较少、空气清晰、环境优美的地方为主。5定期产检。定期进行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1.4评价指标

1.4.1比较两组孕期体重过度增加(△BMI≥6.0kg/m2)的发生率。

1.4.2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包括剖宫产、 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 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情况。

1.4.3比较对照组△BMI≥6.0kg/m2及△BMI<6.0kg/m2的母婴结局的差异。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连续性变量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的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孕期 △BMI和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的百分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 义 (P< 0.05)。见表1。

2.2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研究组的剖 宫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 血压、 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 意义 (P< 0.05)。见表2。

2.3对照组△BMI≥6.0kg/m2及△BMI<6.0kg/m2的母婴结局比较

对照组孕期△BMI≥6.0kg/m2人群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MI<6.0kg/m2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孕期体重增加的现状分析

孕期孕妇的营养摄入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营养不良可能会造成胎儿器官发育不完善、早产等并发症,然而营养过剩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糖代谢紊乱、巨大儿等并发症[1]。目前,随着医疗保健知识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孕期营养,但仍存在不少误区,如认为营养过剩总比营养不良好、孩子大是健康的表现,主食不如肉类有营养,体重增加多没关系、产后减肥就可以等多种认识误区。孕期营养过剩、体重过度增加是如同孕期营养不良一样的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般认为孕期孕妇体重增加10~12.5kg是合理的, 但缺乏个体化差异,未充分考虑体重和身高这两个因素,即便是体重相同而身高不同的孕妇,体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也是不同。BMI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的一个指标,能更准确的反映出体重增加的情况,中国参考的标准一般将BMI位于18.5~ 24.0kg/m2之间为体重正常[2],目前一般将孕期体重增加BMI>6.0kg/m2作为体重过度增加的指标[3]。 本文依据这一标准,可以看到在无体重管理下的自然对照组,其体重过度增加占的百分比达到了71.62%, 说明孕期营养过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3.2孕期体重增加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对照组为无进行体重管理人群,其母婴结局更能准确的反映体重增加与母婴结局在整个群体中的关系。将△BMI分为≥6.0kg/m2和<6.0kg/m2两个亚组,结果显示在≥6.0kg/m2亚组中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GDM、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较高,说明孕期体重过度增加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营养物质过剩,会导致体内脂类、糖类等代谢障碍,引起胰岛素抵抗,而出现GDM[4]。而同时可能会导致组织间液体潴留,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而产生高血压。产妇腹部脂肪堆积, 肌肉收缩乏力,腹压降低,对催产素的敏感性降低,宫缩乏力,产道狭窄,自然生产较为困难而不得不采取剖宫产,同时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和呼吸窘迫的风险[5,6]。

3.3孕期体重管理对母婴结局的作用

合理的体重无外乎均衡营养、合理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孕期孕妇对营养的需求是促进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然而其对能量的摄入仅增加了10%,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增加了75%,对维生素的需求增加了100%。控制孕期的高糖、高脂等物质的摄入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关键。微量元素中的钙有助于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形成,铁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锌促进组织生长和发育;维生素B1可以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维生素B2促进体内能量代谢,维生素C强抗氧化。结果显示研 究组通过 体重管理 △BMI≥6.0 kg/m2的比重仅为47.31%,体重过度增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母婴结局中的各项指标比重都明显降低,差异显著,说明母婴结局得到了明显改善。

孕期体重增加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1月30日-2013年8月30日收治孕妇608例, 进行睡眠质量调查, 并按睡眠调查结果进行分组, 分成呼吸暂停组和正常对照组, 呼吸暂停组152例孕妇, 根据呼吸暂停组从剩余正常孕妇中随机选取152例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呼吸暂停组孕妇年龄为19~45岁, 平均 (34.12±6.85) 岁, 怀孕期8~30周, 平均 (21.45±10.41) 周, 孕前体重45.5~90.2 kg, 平均 (78.2±20.43) kg, 孕期体重59.8~105.4 kg, 身高153~179 cm, 腰围平均 (75.4±3.24) cm;正常对照组孕妇年龄19~42岁, 平均 (35.41±5.48) 岁, 怀孕期5~31周, 平均 (22.31±9.47) 周, 孕前体重45.8~80.4 kg, 平均 (60.5±22.72) kg, 孕期体重50.6~97.4 kg, 身高155~175 cm, 腰围平均 (68.5±5.24) cm。排除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呼吸暂停者、肺部疾病引起呼吸暂停者、过度劳累引起呼吸暂停者[4]。所有患者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

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孕前孕后体重、腰围、身高并记录, 并由专业人士孕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cm2) , 分娩前测量体重, 计算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值。并以体重指数=24kg/m2为分界线, 分为肥胖和非肥胖。比较两组的孕妇孕期体重改变以及比较孕前体重指数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Fisher S检验, t检验和方差分析。当P<0.05时,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孕前体重指数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经过比较孕前体重越高越容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 发生率65.78% (100/152) , 而孕前正常体重的孕妇也有一定可能性发生睡眠呼吸暂停, 发生率4.28% (20/47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孕妇孕期体重改变: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分析可知两组孕妇在孕前孕后体重指数改变不明显 (P>0.05) 。呼吸暂停组平均孕前体重指数 (25.8±1.98) kg/m2, 正常对照组孕妇平均孕前体重指数 (20.31±2.04) kg/m2, 正常对照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 (17.1±2.21) kg, 呼吸暂停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 (17.4±4.15.4) k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 其中孕妇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孕妇在孕期会遇到很多的身体问题, 大多数的问题属于心理作用以及在孕期由于身体部分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身体不适, 故很多孕妇前来医院就诊[5]。相关研究指出, 呼吸困难在孕妇人群中发生率32%, 发生率高, 但对身体无太大影响, 只会影响轻微生活质量[6]。呼吸困难可能由于部分肌肉过于松弛的原因造成的, 其中不排除心脏的问题、肥胖、胎儿成长压迫肺组织或者压迫下腔静脉减少回心血量而造成的呼吸困难甚至暂停, 有的孕妇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导致体力不支造成呼吸困难。而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夜间睡梦中突然喘憋, 无法呼吸, 导致患者惊醒从而大口喘气后恢复[7]。这也是孕妇前来就诊的原因之一。体重指数作为一种最为直接能够反映出孕妇身体状况的指标, 为人们准确地了解孕妇的相关疾病的病情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对孕妇的体重、腰围和身高的测量并计算孕前的体重指数, 通过体重指数的比较以及孕前孕后的体重增加值间接地反映出孕期体重改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相关资料指出, 肥胖, 即体重指数≥24kg/m2的人, 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而本研究也以肥胖为主要指标研究孕期体重的改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在608例患者中有132例肥胖孕妇, 其中有100例患有睡眠呼吸暂停, 发生率65.78%, 而剩余的476例患者的孕前体重指数均<24kg/m2, 平均 (20.31±2.04) kg/m2, 其中20例有睡眠呼吸暂停, 发生率4.28%。说明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 但并不排除正常体重者也会患有睡眠呼吸暂停。而通过孕前体重指数、腰围以及孕期增加体重的比较, 发现睡眠呼吸暂停与体重改变无明显的关系, 睡眠呼吸暂停对孕妇在孕期中的体重增加无明显影响。因此,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孕妇在孕期中只需实时注意身体状况, 不需进行任何治疗, 多吃水果, 多喝水, 调整睡姿, 睡前喝一杯牛奶, 均可以缓解此种情况, 切不可因此病而致使自己心情郁郁寡欢, 这样会影响胎儿发育。

综上所述, 孕前肥胖是孕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对孕妇的体重影响不大, 因此, 只需采取相应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即可。

摘要:目的:探究孕期体重的改变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方法:2012年11月30日-2013年8月30日收治孕妇608例, 进行睡眠质量调查, 并按睡眠调查结果进行分组, 分成呼吸暂停组和正常对照组, 呼吸暂停组152例孕妇, 根据呼吸暂停组从剩余正常孕妇中随机选取152例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 对两组的体重指数进行专人询问、记录并计算, 然后对两组孕妇孕期体重改变进行比较, 并对孕前体重指数与睡眠呼吸暂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08例孕妇中发生呼吸暂停152例 (25%) , 发生率较高。孕前BMI<24 kg/m2的孕妇476例, 发生睡眠呼吸暂停20例;孕前BMI≥24kg/m2的肥胖孕妇132例, 发生睡眠呼吸暂停100例, 说明孕前肥胖者在怀孕后容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呼吸暂停组平均孕前体重指数 (25.8±1.98) kg/m2, 正常对照组平均孕前体重指数 (20.31±2.04) kg/m2, 呼吸暂停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经过询问, 检查正常对照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 (17.1±2.21) kg, 呼吸暂停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 (17.4±4.15.4) kg,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孕前肥胖是孕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对孕妇的体重影响不大, 因此, 只需采取相应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即可。

关键词:孕期体重,睡眠,呼吸暂停,关系

参考文献

[1]姚琼.邵阳市孕妇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影响的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4) :44-45.

[2]冯秀君, 位菊峰.孕期控制血糖、体重对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的意义[J].北方药学, 2014, 5 (1) :59-59.

[3]郑雪松, 后农生, 郝锐, 等.不同睡眠期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 (2) :58-60.

[4]高丽, 孙美华.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4, 5 (1) :252-252.

[5]罗金梅, 肖毅.肥胖和睡眠呼吸疾病[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 33 (3) :235-238.

[6]李燕, 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同压力滴定方法及其比较[J].国际呼吸杂志, 2012, 32 (21) :1661-1665.

孕期体重增加 篇9

关键词:孕妇,运动干预,护理,体重,分娩结局

随着优生优育知识宣传的深入以及孕妇孕期保健意识的增强, 孕妇孕期体重的合理控制成为临床及孕妇关注的重点, 孕期不适的体重不仅会增加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还会增加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的几率, 对母婴健康安全带来不良后果[1]。因此, 合理的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孕妇十分必要, 为进一步探讨孕期运动护理干预对孕妇体重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0月来我院产检的264例孕早期孕妇, 入选的孕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头位、无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心、肝、肾疾病等妊娠并发症。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2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 (26.2±1.9) 岁, 入院时体重 (58.4±2.3) kg, 对照组年龄 (26.6±1.6) 岁, 入院时体重 (59.6±2.8) kg, 两组孕妇在年龄以及入院时体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入院时均给予常规孕期健康知识宣教, 如孕期营养、孕期胎动观察、孕期胎教以及孕期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孕期运动护理干预, 具体做法如下:

1.2.1 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

根据孕妇自身的体质、体重以及孕期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 明确运动的目的、方式、时间及强度, 每次来院产检时将计划告知产妇, 并督促其完成,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运动计划, 保证运动计划的科学性。

1.2.2 健康运动宣教

孕妇产检时应向孕妇及其家属详细说明孕期合理运动对控制体重、保证孕妇孕期健康及对胎儿健康的重要作用, 使孕妇对孕期运动有正确的认识, 积极配合护理人员, 同时也能使孕妇家属参与对孕妇运动的监督和管理, 提高干预效果。

1.2.3 运动干预内容

护理人员亲自示范并指导孕妇在孕期做孕妇体操和练习瑜伽, 孕妇体操方法参照康玉蕊[2]等人制定的孕妇体操训练方案, 即对孕妇的脚、脚腕、腹肌、骨盆等部位进行运动指导, 每次20~30min, 每天1次。妊娠16w时指导孕妇进行瑜伽训练, 针对妊娠生理特点和孕妇个体差异设计、制定和教授瑜伽锻炼方法, 主要包括骨盆倾斜式、弓步式、阿帕那式、英雄式等训练内容[3]。孕中期时指导孕妇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散步、游泳、广播操等运动, 每天至少1次, 也可以选择做一些轻体力的家务活动。

1.2.4 随访监督

开通电话答疑专线, 鼓励孕妇来电咨询孕期运动期间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同时每两周对孕妇进行1次电话随访, 询问孕妇在家期间的运动情况, 监督孕妇严格按照运动计划进行运动锻炼, 并及时的给予运动指导, 保证运动干预效果, 随访至分娩后。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孕妇孕12、24w及分娩前的体重, 同时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孕期体重情况比较

孕12w时两组孕妇体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孕妇孕24w和分娩前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孕妇,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分娩结局

观察组孕妇阴道分娩率为71.2%, 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53.8%,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目前孕妇因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多, 不仅增加了孕期风险, 还不利于分娩结局[4], 这是因为能量的过多摄入会引起脂肪积累过度, 从而引发内分泌失调、脂质以及糖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 此外还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等疾病[5,6], 因此孕期体重管理应得到孕妇及社会的重视。运动是控制孕妇孕期体重的重要方法, 给予合理的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体重的过度增加, 改善分娩结局。国内外研究均表明[7,8]:孕妇孕期充足的身体活动可控制体重的增加, 每天坚持规律的运动可降低孕期过度增重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孕妇的孕期体重, 改善分娩结局。运动是增加孕妇体内能量消耗的主要形式, 也是抑制孕妇脂肪沉积的最有效手段, 避免分娩时因盆腔脂肪发生堆积、子宫收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相对性头盆不称而导致的难产以及产后出血[9]。通过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使体内脂肪减少, 从而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此外, 孕期运动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 松弛关节韧带, 保证在分娩时能有效松弛产道, 减少产道阻力[10], 从而提高了阴道分娩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曹淑殷, 余晓燕.孕妇体重管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 2014, 13 (12) :1142-1145.

[2]康玉蕊, 戎会娟, 梁珊, 等.孕妇体操对产妇分娩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12) :33-34.

[3]植敏.瑜伽训练对孕妇体重指数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3, 27 (10) :3266-3267.

[4]韩元一, 王静, 杨丽丽.孕期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 6 (5) :47-48.

[5]丁文香.孕期运动护理干预对孕妇体重及骨密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0, 24 (12) :3135-3136.

[6]田秀琴.孕期体重管理对孕妇体重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 2014, 34 (28) :35-36.

[7]晏辉.孕妇对孕期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知识认知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 2013, 13 (6) :151-154.

[8]Herring s J, Nelson DB, Davey A, et a1.Determinants of excessive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in urban, low-income women[J].Women Health Issnes, 2012, 22 (5) :439-446.

[9]童锦, 顾宁, 李洁, 等.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16 (9) :561-565.

上一篇:初中写作之民俗文化下一篇:生物科学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