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筛查

2024-05-31

早孕期筛查(通用9篇)

早孕期筛查 篇1

摘要:目的 对早孕期唐氏筛查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进行早孕期 (1014周) 唐氏综合征 (DS) 筛查的4862例孕妇, 进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 和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Free-β-HCG) 的测定, 结合B超胎儿颈后透明带 (NT) 、胎儿头臀长 (CRL) ;采用Ssdwlab5筛查软件分析, 评估孕妇分娩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结果 4862例孕妇中筛查出21-三体高风险95例, 占2.0% (95/4862) 。95例中失访7例;11例拒接产前诊断 (羊膜腔穿刺取材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产前无创DNA检测) , 其中分娩21-三体患儿1例;35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取材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检测出21-三体3例, 均引产;41例进行产前无创DNA检测, 检测出21-三体3例, 均引产。结论 早孕期唐氏筛查是避免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筛查方法。

关键词:早孕期唐氏筛查,唐氏综合征,颈后透明带,头臀长,血浆蛋白,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1959年法国人Lejeune首先确认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故称21-三体综合征[1]。唐氏综合征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智能低下、体格发育迟缓、器官多发畸形和功能障碍。该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800~1/600[2], 但是约2/3的唐氏综合征患儿在妊娠早、中期自发流产和胎死宫内, 因此实际发病率要比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本文对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筛查中心进行早孕期 (10~14周) 唐氏综合征筛查的4862例孕妇进行研究, 探讨唐氏综合征在郑州市发病情况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知情同意的原则, 2010年9月~2015年2月来本院产前筛查中心进行早孕期唐氏筛查的孕妇共4862例 (除外双胎妊娠、胎儿明显结构异常的妊娠、年龄>35岁者) 。筛查指标包括孕妇年龄、体重、孕周、PAPP-A、Free-β-HCG、NT、CRL。

1.2标本采集所有孕妇首先做胎儿早期彩色超声检查, 测量NT、CRL, 并于24 h内抽取孕妇空腹静脉血2 ml, 离心分离血清, 编号, 于-20℃冰箱保存, 1周内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

1.3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PAPP-A和Free-β-HCG的测定。检测仪器为德国罗氏Cobas e 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所用试剂均采用罗氏原装进口试剂盒。

1.4评定标准利用Ssdwlab5筛查软件, 将孕妇年龄、体重、孕周、NT、CRL、PAPP-A、Free-β-HCG等各项指标输入电脑, 进行风险分析。NT值的Cut-off值为3 mm, ≥3 mm为高危, 唐氏筛查高风险的Cut-off值为1∶250, ≥1∶250为高风险孕妇。

1.5随访随访方式采用电话随访。对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随访并提供遗传学方面咨询, 建议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取材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产前无创DNA检测。必要时终止妊娠。

2结果

2.1实验室测定数据进行早孕期唐氏筛查的孕妇共4862例, 平均年龄27.53岁 (17~35岁) ;平均体重56 kg (41.5~87.0 kg) ;平均孕周12.56周 (10~14周) ;平均NT值1.26 mm (0.7~3.9 mm) ;平均CRL值58.22 mm (39.00~83.00 mm) ;平均PAPP-A值为49.87 m IU/ml (6.88~190.00 m IU/ml) ;平均Free-β-HCG值为3109.2 m IU/I (150.6~10000.0 m IU/I) 。

2.2实验室筛查结果4862例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95例, 占2.0% (95/4862) ;21-三体89例, 占1.8% (89/4862) ;18/13-三体高风险6例, 占0.1% (6/4862) 。

2.3随访结果95例中失访7例;11例拒绝产期诊断 (羊膜腔穿刺取材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产前无创DNA检测) , 其中分娩21-三体患儿1例;35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取材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检测出21-三体3例, 均引产;41例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 检测出21-三体3例, 均引产。见表1。

3讨论

唐氏综合征患儿在出生时已有明显的特殊面容, 并且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随着年龄增长, 其智能低下表现越加明显, 动作发育和性发育也延迟。如存活至成人期, 则常在30岁左右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因此,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孕早期唐氏筛查能很好的筛查出该疾病, 并且该方法经济、简便、无创。本文4862例唐氏筛查中21-三体检出率为2.0%, 高于已报道的筛查方法[3]。

目前国内唐氏综合征常用的筛查模式有:早孕期DS筛查中孕期DS筛查, 早中孕期序贯筛查。早孕期唐氏筛查通常在妊娠10~14周进行, 常用于早孕期唐氏筛查的指标有年龄、体重、孕周、NT、CRL、PAPP-A、Free-β-HCG。中孕期唐氏筛查一般在妊娠15~20周进行, 常用于孕中期唐氏筛查的指标有年龄、体重、孕周、AFP、β-HCG、u E3和inhibin A。

对于孕早期或孕中期唐氏筛查为阳性的患者, 可进行羊膜腔穿刺取材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产前无创DNA检测。前者准确率高达100%, 但其是一种侵入性操作, 容易引起起胎胎儿儿或或宫宫内内感感染染;;后后者者通通过过采采集集孕孕妇妇外外周周血血, , 采采用用测测序序技术, 准确率高达99%, 和羊水穿刺相比, 可避免胎儿宫内感染及流产。本研究发现, 95例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中, 35例接受羊膜腔穿刺取材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41例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所确诊的6例阳性患者, 均引产。11例未接受产期诊断的高危孕妇中, 分娩1例21-三体患儿。因此, 唐氏筛查为高风险时, 一定要及时确诊。

综上所述, 孕早期进行唐氏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是避免出生缺陷, 提高优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边旭明.实用产前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51-351.

[2]王培林.遗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70.

[3]Crossly JA, Maymon R, Padoa A, et al.Nuchal translucency measurements in consecutive normal pregnancies.Is there a predisposition to intreased levels?Prenat Diagn, 2002, 22 (9) :759-762.

孕期警惕胎膜早破 篇2

胎膜是包裹胎儿,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保护、营养、呼吸、排泄作用的胚胎辅助结构。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羊水从阴道流出,俗称“破水”,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会给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后果。在产科临床上,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可发生在妊娠各期,大多发生在妊娠晚期,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其中发生于妊娠满28周,不足37足周的胎膜早破,称为早产胎膜早破;发生于妊娠满37足周之后的胎膜早破,称为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胎膜早破可能引起早产。国外把早产划为24孕周以后,而国内划为28孕周以后。胎膜破裂孕周越早,胎儿预后越差,在28孕周前分娩的早产儿存活率极低。足月胎膜早破引起的早产,如果没有胎儿窘迫和宫内感染等异常,可以继续保胎。羊水的主要成分是胎儿的尿液,胎儿状况良好时,可产生尿液给予补充。晚期的胎膜早破,胎儿已足月,可进入临产或给予引产,一般不影响产程进展。

部分胎膜早破是因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或局部感染引起的,必要时需手术分娩。

胎膜早破危害多

危害一: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距分娩的时间越长,宫内感染的几率越高,一旦感染,早产不可避免,同时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感染,产褥期感染几率也会增大。

危害二:胎儿窘迫破水后,羊水大量减少,缓冲作用减弱,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脐带受压或宫内感染等因素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需加强监护。

危害三:脐带脱垂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先露不能与骨盆衔接等异常症状,可增大脐带脱垂危险,胎儿易发生急性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甚至死亡。因此,一旦胎膜破裂,孕妇需要平卧,预防脐带脱垂。

有的放矢早预防

胎膜早破的病因,主要为胎膜病变、感染(如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羊膜腔压力升高(如羊水过多、双胞胎、持续咳嗽或外力撞击)、羊膜腔内压力不均(如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宫颈内口松弛)、创伤(如妊娠后期性交、妊娠期行羊膜腔穿刺术和外倒转术)、某些微量元素或营养物质缺乏(如铜缺乏)、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70%以上的早产胎膜早破与感染相关,且患者再次妊娠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可达16%~32%。而足月胎膜早破一般与感染无关。

预防胎膜早破,需重视孕期卫生及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加强孕期保健,避免负重和外伤;妊娠后期禁止性交;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前后进行宫颈环扎术;一旦发现胎位异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纠正并提高警惕;等。

重视阴道流液及时准确应对

胎膜早破一般无阴道出血、腹部胀痛(早期)等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流液。孕妇常常在一觉醒来后发现羊水湿透床单,也有孕妇在站力、行走或静坐时突感一股暖流涌出,这时孕妇应保持平卧位,急送就诊并住院监护治疗。

但大部分胎膜早破仅有少量、间断阴道流液,常被孕妈妈们误以为是体内分泌物增多而忽视。在此请大家重视,及时就诊。

早孕期筛查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1—12月于该院检查的10 883例孕11~13+6周胎儿行早孕期超声切面检查, 其中双胎妊娠214例, 胎儿孕周为11~13+6周或头臀径为45~84 mm, 孕妇年龄为16~45岁。

1.2检测仪器

采用四维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Voluson E8,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 经腹部低频凸阵探头, 探头频率为3.5 MHz。

1.3早孕期超声切面检查方法

孕妇取仰卧位, 由2名以上获得产前诊断资质的超声科医生执行, 在确认胎儿有生机的前提下, 确定胎儿数目、绒毛膜性质, 测量早孕期胎儿的头臀径、各生长径线、胎盘厚度、羊水池深度及系统超声切面。 超声筛查胎儿解剖学切面包括:胎儿正中矢状切面、颅脑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小脑及后颅窝池横切面、双眼球冠状切面、脊柱矢状切面与横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胃泡切面、脐带腹壁入口切面、膀胱两侧脐动脉横切面、四肢冠状或矢状切面。 对受检胎儿按照规范化解剖切面依次进行。 可疑结构畸形胎儿经2名医师诊断后由上级医师会诊后方可确诊。

1.4随访妊娠结局

早孕期超声检查发现62例胎儿存在结构畸形, 由于早孕期发现的胎儿结构异常几乎均为致死性胎儿畸形或妊娠结局不良, 在超声确诊后胎儿父母均选择引产, 引产后尸解发现1例在早孕期超声诊断为连体双胎畸形的胎儿还合并有开放性脊柱裂, 其余引产后胎儿尸解情况与超声结果相符合。 继续妊娠至中晚孕期胎儿均行中晚孕期超声检查, 早孕期超声筛查阴性的胎儿中有53例胎儿于中晚孕期超声发现69处结构异常, 其中仅有1例单纯性唇腭裂胎儿顺利生产, 其余结构畸形胎儿父母均选择引产。 顺利生产的胎儿于出生后42 d体检发现孕期超声漏诊2例指缺如及1例单纯性腭裂。

2结果

10 883例受检胎儿中, 共追访到10 496例 (96.4%, 10 496/10 883) 胎儿的妊娠结局, 失访387例 (3.6% , 387/ 10 083) 。 孕期超声共检出115例胎儿共154处结构畸形 (不包括胎儿脉络丛囊肿) , 产后体检发现孕期超声漏诊3例结构畸形。 其中早孕期超声检出62例胎儿共85处结构畸形, 早孕期超声诊断胎儿结构畸形敏感度为54.1% (85/157) 。

早孕期超声可完全发现的胎儿结构畸形包括:淋巴水囊瘤、羊膜带综合征、无脑儿、露脑畸形、脑膜脑膨出、全前脑、连体双胎、单腔心、脐膨出、腹裂和巨膀胱, 见表1。

早孕期超声可部分发现主要靠中晚孕期超声诊断的胎儿结构畸形包括:水肿胎、脊柱裂、室间隔缺损、内脏反位、和四肢结构异常, 见表2。

早孕期超声完全不能发现只能靠中晚孕期超声诊断的胎儿结构畸形包括:脑积水、胼胝体发育不良、小脑发育不良、Dandy-Walker综合征、Blake’s囊肿、蛛网膜囊肿、法洛氏四联症、心脏大血管畸形、心内膜垫缺损、膈疝和唇腭裂, 见表3。

3讨论

早孕期超声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胎儿结构畸形, 尤其是重大结构畸形, 对畸形胎儿早发现早干预具有重要额临床意义。 目前, 国际产科超声协会和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把胎儿结构畸形的孕早期筛查时间界定在11~14周。 美国放射协会、美国超声医学会、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联合发布产科超声检查操作指南, 提出了“尽早最大限度的检出胎儿异常”的原则[2]。

该研究早孕期超声诊断胎儿结构畸形敏感度为54.1% (85/157) , 与文献报道[3,4]的48%~89% 大致相符。 该研究中神经系统畸形包括2例无脑儿、6例露脑畸形、4例全前脑及4例脑膜脑膨出全部在早孕期被检出, 早孕期超声通过胎儿侧脑室水平对胎儿颅脑横切面观察颅骨光环是否完整、脑中线是否完整及对称、左右大脑半球是否对称可清楚显示胎儿是否存在无脑儿、露脑畸形、全前脑及脑膜脑膨出。 脊柱裂在超声下表现为脊柱横切面及矢状切面连续性中断, 早孕期胎儿脊柱裂在超声下往往因为显示不甚清楚而被漏诊。 同时, 由于颅内的一些细微结构于早孕期尚未发育完全, 如小脑蚓部在孕19周前尚未完全形成, 胼胝体于孕20周才能发育完全[5], 胼胝体发育不全、小脑发育不良、 Dandy-Walker综合征、Blake’s囊肿、蛛网膜囊肿在早孕期均不能被检出。

而对于心脏畸形, 早孕期超声对四腔切面的显示和判断主要通过血流信号, 而对于更加精细的心脏结构, 早孕期超声显像效果欠佳。 该研究中3例单腔心全部在早孕期被检出, 然而室间隔缺损在早孕期只检出2例, 漏诊12例, 漏诊率高, 可能与早孕期房室间隔缺损导致的异常血流速较慢同时胎儿心率较快导致血流观察不清有关。 对于复杂的心脏及大血管畸形如法洛氏四联症、心室发育不良、大血管异常等均不能在早孕期被检出, 这主要与早孕期胎儿心脏体积较小、四腔切面显示不清、胎儿体位等原因有关。 孕18周以上胎儿通过超声观察其四腔心切面及左右室流出道依然是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6]。

腹壁缺陷在该研究中于早孕期全部被检出, 包括8例脐膨出及4例腹裂。 但脐膨出在孕12周前应与生理性中肠疝相鉴别, 应连续观察至孕12周后。 同时, 脐膨出胎儿往往发生于高龄产妇, 其发生往往合并染色体异常及其他结构异常, 多见于肢体-体壁综合征、Beck- with-Wiedmann综合征等多发畸形综合征[7], 故诊断为脐膨出胎儿应仔细观察是否合并其他结构畸形及行胎儿染色体检查。

该研究早孕期发现4例四肢结构异常, 其中包括1例桡骨缺如、2例掌指骨缺如及1例双足持续内翻状态, 中晚孕期及出生后共发现14例四肢结构异常, 早孕期诊断四肢结构畸形漏诊率高。 国内学者报道早中晚孕期连续超声监测胎儿肢体畸形的敏感度为81.1%[8], 肢体末端畸形漏诊率高。 究其原因多与胎儿体位及多数处于握拳状态有关, 对于四肢结构异常还需有赖于早中晚孕连续多次超声筛查以提高检出率。

综上所述, 相当一部分严重的胎儿结构畸形可在孕早期被诊断, 对于畸形胎儿诊断时间提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早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应在未普及的各医院展开推广。 结合早孕期超声染色体指标及唐氏筛查结果, 根据产前诊断及超声切面筛查两方面综合评估胎儿畸形及缺陷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应注意强调孕期连续性超声检测的重要性, 应告知孕妇仅凭一次超声不能排除胎儿所有畸形, 各孕期超声均具有重要意义, 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摘要:目的 探讨早孕期 (孕1113+6周) 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在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12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行超声检查的10 669名孕妇共10 883例孕1113+6周胎儿进行系统超声切面检查, 并对比中晚孕期超声及出生后体检结果。结果 孕期超声共检出115例胎儿共154处结构畸形 (包括1例胎儿单处结构畸形及1例胎儿多处结构畸形, 多发畸形综合征计为1处结构畸形) , 产后体检发现孕期超声漏诊3例结构畸形。其中早孕期超声检出62例胎儿共85处结构畸形, 早孕期超声诊断胎儿结构畸形敏感度为54.1% (85/157) 。结论 早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胎儿结构畸形, 尤其针对重大致死性结构畸形。早孕期系统超声检查对于提早部分胎儿畸形的诊断时间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早孕期,超声切面,结构畸形

参考文献

[1]Platt LD.Should the first trimester ultrasound include anatomy survey[J].Semin Perinatol, 2013, 37 (5) :310-322.

[2]Norton ME, Hopkins LM, Pena S, et al.First-trimester combined screening Experience with an instant approach[J].Am J Obstet Gynecol, 2007, 196 (6) :606.

[3]Dane B, Dane C, Sivri D, et al.Ultrasound screening for fetal major abnormalities at 11-14 weeks[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7, 86 (6) :666-670.

[4]Rossi AC, Prefumo F.Accuracy of ultrasonography at 11-14weeks of gestation for detection of fetal structural anomalies:a systematic review[J].Obstet Gynecol, 2013, 122 (6) :1160-1167.

[5]李胜利, 文华轩.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进展[J/C].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1, 7 (4) :287-292.

[6]韩华, 李建玲, 常凤玲, 等.颈项透明层增厚及三尖瓣反流在胎儿早期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 25 (5) :365-367.

[7]解左平, 金社红, 袁华.超声诊断胎儿腹壁缺损的临床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11 (19) :97.

早孕期筛查 篇4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中晚孕期胎儿畸形;出生缺陷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59-02

随着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医疗水平不断进步,高龄孕妇逐年增多,年龄对胎儿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虽然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但由于缺乏医学知识的教育,我国有许多孕妇对产前常规超声系统检查缺乏认识,许多畸形胎儿仍未得到确诊。畸形胎儿的出生无疑对家庭影响,对社会、国家造成巨大损失[1]。目前开展并实施的产前超声筛查,具有依从性好、简便易行、费用低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没有辐射,不会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胎儿健康状况的检查[2]。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并分析在孕中晚期做产前超声检查对于畸形胎儿检出率的影响,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到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性,促进超声检查在筛查畸胎方面中的推广应用,为产科医生提供参考意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4138例中晚孕期孕妇,就诊日期均在2010年1月~2016年1月之间,年龄在23~45岁之间;孕妇的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诊断标准 中晚期孕妇的诊断标准:中期(孕20~24周);晚期(孕30~34周)。畸形胎儿的诊断标准:胎儿畸形包括机构畸形与染色体异常,许多严重的结构畸形可以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表现为胎儿存在某个解剖部位的畸形[3]。其它的一般标准:(1)所有患者在在怀孕期间无服药、吸毒史;(2)所有参加患者均未患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者衰竭等;(3)所有患者在孕早期为做过产前超声检查或做过超声检查未发现胎儿畸形。

1.3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配备实时二维超声诊断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4.0MHZ,使用完整的图像记录系统和图文管理系统,以便分析图像和管理资料,检查人员为工作5年以上的超声科医生(若发现异常需经过2名以上医生的确诊),统一在本院超声科进行检查诊断。对24138例孕中期(孕20~24周)及晚期(孕30~34周)各进行一次系统的产前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①胎儿数目;②胎方位;③胎儿生理学指标;④胎儿解剖结构:头颈、颜面、胸部、心脏、腹部、脊柱、四肢。记录两期胎儿解剖结构异常的情况。待孕妇生产后,追踪观察异常胎儿的产出率。

1.4疗效评价 在孕中期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畸形胎儿共557例,畸胎率2.31%(557/24138),畸胎检出率为65.5%,胎儿畸形情况为:头颅畸形123例,颜面畸形68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85例,消化系统畸形45例,泌尿系统畸形37例,脊柱畸形42例,四肢畸形57例;在孕晚期进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畸形胎儿共678例,畸胎率3.35%(808/24138),畸胎检出率为94.9%,检出率提高了29.4%,新检出畸形胎儿的情况为:头颅畸形31例,颜面畸形15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26例,脊柱畸形13例,四肢畸形15例;对24138例孕妇进行产后跟踪调查,证实为畸胎为851例,畸胎率为3.53%(851/24138),漏检率为5.05%,漏检的畸形胎儿情况为头颅畸形12例,颜面畸形5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8例,脊柱畸形17例。对比发现,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畸胎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统计学资料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用X2进行检验;组间比较时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时期畸形胎儿检出率比较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孕中期畸胎检出率为65.5%,在孕晚期畸胎检出率为94.9%,可以显著提高畸胎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空气、水源、食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胎儿生长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畸形胎儿。医疗水平的进步,是我国出现了许多高龄产妇,孕妇年龄过高,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由于一些地区医疗水平的有限,以及人们健康教育的匮乏,许多的畸形胎儿未得到及时的诊断。畸形胎儿的发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造成沉重的打击[5]。

产前检查是指胎儿在宫内的检查,通过借助一些医疗技术如生物化学、影像学、细胞遗传学等,了解胎儿是否有结构畸形或功能障碍,了解宫内环境是否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建议进行产前检查:胎儿可能发育异常;高龄产妇;夫妻双方有一方患有遗传性疾病或曾经生育过异常婴儿;怀孕期间接触过致畸的药物、化学用品或食物等。产前超声系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①胎儿数目;②胎方位;③胎儿生理学指标;④胎儿解剖结构:头颈、颜面、胸部、心脏、腹部、脊柱、四肢,主要适用于中晚孕期畸形胎儿的筛查。可以显著提高畸胎检出率,有利于医生以及家属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减少出生缺陷,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孕中期畸胎检出率为65.5%,在孕晚期畸胎检出率为94.9%,可以显著提高畸胎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谢英俊,方群,吴坚柱等.胎儿多发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2):232-236.

[2]陶溢潮,聂敏,周江等.中晚孕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9):642-645.

[3]邓凤莲,郭燕丽,段灵敏等.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4):256-259.

[4]董凤群,张晓花,贺新建等.超声检查肺门部大血管横切面预测胎儿心脏锥干系统疾病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4):271-273.

早孕期筛查 篇5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收集

以上海、北京及江苏的5家妇幼保健机构为调查点, 随机调查前来做产前检查的孕妇, 调查者经过统一培训后以医生的身份开展孕期筛查表的调查, 并让每位孕妇同时填写经典量表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AnxietyScale, SAS) , 作为校标。

1.2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数据的分析运用SPSS 15.0完成。通过相关分析对孕期筛查表的条目进行再筛选;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考评孕期筛查表的结构效度, 并在分析前做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校标效度通过计算孕期筛查表的总分与经典量表SAS/SDS的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考评;选择克朗巴赫系数和折半信度来评价各个维度以及整张表的信度。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共计调查孕妇630名, 经核查共得有效问卷612份, 有效率为97.1%。被调查孕妇的平均年龄为28.43±7.05岁;怀孕1~3个月占12.9%, 4~6个月占37.7%, 7~9个月占49.3%;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占39.2%, 大专占31.2%, 高中或中专占18.6%, 初中及以下占10.9%;城市户籍占81.2%, 农村户籍占18.8%。

2.2条目再筛选

确定以下三种标准来进行条目再筛选[2,3]: (1) 条目与总分有相关, 且相关系数大于0.2; (2) 各维度下条目与维度总分有相关, 且相关系数大于0.2; (3) 离散趋势法 (变异系数法) , 条目的离散趋势小, 用于评价时区别能力就差, 选择标准差 (SD) 来衡量离散趋势, 要求标准差 (SD) 大于0.2。对于以上三个标准, 若条目同时有两项不符合则予以剔除。

孕期筛查表条目分析结果见表1。通过将孕期筛查表的35个条目与总分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相关系数1, 条目5、6与总分无显著性相关性, 而相关系数小于0.2的有条目3、4、7、8、20、23;将各个条目与各条目所在维度 (生理、心理、社会) 总分做相关分析, 得到相关系数2, 条目5、6与维度总分无显著性相关, 而相关系数小于0.2的有条目4、7;计算孕期筛查表35个条目的标准差, 小于0.2的有条目5、6、7。因此, 同时有两项不符合标准的条目有4、5、6、7。经课题组讨论以及专家咨询后, 保留条目4, 对条目5、6、7予以剔除。通过此步骤的筛选, 孕期筛查表条目确定为32条。

2.3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KMO统计量为0.757, 大于0.7, 表明变量的偏相关性较强, 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好;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 可知各变量独立性的假设不成立。可见, 孕期筛查表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 共提取12个公因子, 且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55.920%, 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可见这12个公因子的理论构想是合适的。

2.4信度分析

信度考评采用常见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评价, 分别计算孕期筛查表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和折半信度, 结果见表3, 克朗巴赫系数在0.403~0.666, 折半信度在0.383~0.598之间。

2.5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即一个测验对其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或特质测量到什么程度的估计[4]。

**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为0.01。

2.5.1校标效度。

通过将孕期筛查表的总分与经典量表SAS/SDS的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孕期筛查表总分与校标SAS、SDS总分有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500, 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2.5.2内容效度。

孕期筛查表条目的确定是通过系统的文献收集归纳、已有研究的补充、现场快速确认、专家评议和论证、小样本预试、核心课题组讨论、大样本正式调查以及统计分析方法而最后确定的。因此, 可以认为孕期筛查表的条目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孕期心理相关危险因素的内涵, 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讨论

3.1孕期筛查表的条目再筛选确保了条目较强的鉴别力

对于通过条目再筛选剔除的3个条目“家族或既往精神病史”、“产后抑郁家族史”、“躯体性疾病或者残疾”, 虽然有大量文献显示它们均为产后抑郁较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但在本次调查中, 孕妇的回答都集中于“否/无”, 分别只有0.2%、0.3%, 0.3%的孕妇回答“是/有”。可见, 这几个条目的反应度低, 有效性差[5], 设置意义不大, 也必然会导致统计结果不理想, 故最终被剔除。而本研究设置的三条标准确保了被保留条目的鉴别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孕期筛查表的效能。

3.2孕期筛查表的信度达到一定要求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没有信度的测量工具就谈不上具有效度。在信度研究中, 信度是指量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信度大小即用信度系数来衡量, 目前评价信度的方法较多, 但主要采用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评价。本研究考虑到实际操作可行性选择内部一致性信度来考评, 内部一致性信度通常采用克朗巴赫系数和折半信度两个指标来说明。一般认为, 量表各条目间相关程度越高, α系数值越大, 但α系数究竟多大较为理想尚无统一看法。Nunnally认为研究早期α系数为0.50~0.60即可, David则认为α系数太高, 意味着量表条目重复, 所测为同一内容, 因而α系数值以不超过0.90为宜[7]。本研究考评结果均在0.6左右, 显示孕期筛查表的信度已达到一定的要求, 但由于条目反应的是孕期心理相关的危险因素, 涉及到的方面较多, 导致信度系数相对偏低, 这也提示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继续聚焦条目以提高信度系数。

3.3孕期筛查表的效度分析结果较理想

效度比信度有更高的要求﹐一份信度高的测量工具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效度。效度主要通过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3个方面来评价[8]。孕期筛查表条目的筛选过程科学严谨, 既有定性的访谈、讨论, 也有定量的测评分析, 并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 最终从46个条目中确定出32个, 可以认为孕期筛查表得到了权威公认并有合理有效的数据支撑, 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孕期筛查表与校标量表SAS、SD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和0.500, 呈中度相关, 校标效度尚可;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也显示孕期筛查表12个公因子理论构想是合适的, 结构效度达到要求。

总体上, 孕期筛查表的考评结果基本达到要求, 但还存在公因子较多、信度系数偏低的局限性, 需要通过下一步的干预试点进一步改善其效能, 使之成为一个普适性的孕期心理相关危险因素筛查量表。

参考文献

[1]方积乾, 孙振球.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

[2]万崇华, 高丽, 李晓梅, 等.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方法 (一) :条目筛选及共性模块的形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 (11) :723-726.

[3]王天芳, 薛晓琳.疲劳自评量表的理论构建及其研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0 (4) :221-223.

[4]王忠军, 龙立荣.评价中心的结构效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3) :426-432.

[5]刘凤斌, 赵利, 郎建英, 等.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 (52) :492-495.

[6]吴玲, 王小丹, 刘玉梅, 等.SF-36量表用于老年人群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11) :1114-1115.

[7]苏中华, 李四劝.量表评估的内部一致性与克朗巴赫α系数的应用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9, 15 (1) :85-86.

超声检查在孕期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54例孕妇, 其中检出胎儿畸形为94例, 对其超声检查影像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孕妇年龄为22~40岁, 平均年龄为 (27±2.4) 岁。孕周为22~40周, 其中双胎妊娠为5例, 单胎妊娠为89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史为5例, 孕期曾接触x射线检查1例。曾有不明原因的死胎史或分娩畸胎为3例, 孕早期服用感冒药史为4例。

1.2 诊断仪器以及检查方法

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取仰卧体位, 于孕妇的腹部行多方位扫查, 首先从多方面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 测量胎盘级别、厚度、方位、羊水指数、股骨长度、胎头双顶径, 同时对怀疑出现异常部位进行反复的检查, 重点观察胎儿发育异常的系统以及器官, 确定是否存在胎儿畸形病症发生。观察胎儿心脏, 对其进行常规测量, 同时记录相关数据, 进行随访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54例孕产妇接受超声检查, 其中被检出胎儿畸形为94例, 检出率为7.5%, 其中胎盘异常5例, 消化道畸形7例, 四肢畸形13例, 泌尿系统畸形为14例, 心血管系统畸形为16例, 唇腭裂为19例, 神经系统畸形为20例, 见附表。

3 讨论

胎儿畸形是胎儿的各器官功能显现非正常的结构形态, 同时器官功能出现异常。在临床中, 对胎儿畸形检查方式较多, 主要有B超检查、实施羊水穿刺检查染色体、X线、甲胎蛋白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 超声检查出现且获得较为广泛使用。超声检查图像清晰,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在临床实施检查中, 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1]。在对孕期进行产前筛查中, 该种检查方式发挥了相当大的应用价值。通过超声检查, 可对胎儿各个系统以及器官解剖结构, 以及胎儿的身体发育状况等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诊断, 也为临床实施治疗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在实施超声检查的过程中, 应对腹部的各个切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 对于可能出现畸形或疑似畸形的部位进行认真观察, 同时保留其切面。如胎儿畸形变化较大, 查出的可能性较大, 如畸形较小, 可能会存在检出异常或不能准确检查等。一般在孕12周之后, 胎儿基本具备一般的身体结构功能, 于羊水较多部位进行超声检查, 效果比较好, 且胎儿可大范围活动, 有利于对胎儿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所以, 一般进行超声检查的最佳时期, 是在孕周的12~28周[2]。

在胎儿畸形的类型中, 所占比例较重的是神经系统畸形, 该畸形类型在超声检查中检出较高, 且检出准确率较高。目前, 我国提倡优生优育, 一个家庭较多是一个孩子, 明显提高了新生儿的身体素质。因此, 于孕期实施超声检查有利于实现该目标, 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广泛认可的产前超声检查, 其检查胎儿畸形的准确率是比较高的, 但不可否认, 其中也会存在漏诊以及误诊情况发生。在实施超声检查时, 应该按照正确检查顺序, 对腹部实施仔细扫描检查, 如孕周较小, 图像不能清晰呈现时, 应告知孕妇, 可在孕期14周内到医院接受再次复查,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误诊率以及漏诊发生。尤其是习惯性流产、遗传家族史、高龄产妇等高危孕妇, 在接受超声检查同时, 应对胎儿的各个系统以及器官功能的发育情况, 进行全方面的观察了解, 如有异常, 应尽早发现染色体所出现的异常现象[3]。

结果显示, 1254例孕产妇接受超声检查, 其中被检出胎儿畸形为94例, 检出率为7.5%, 其中胎盘异常5例, 消化道畸形7例, 四肢畸形13例, 泌尿系统畸形为14例, 心血管系统畸形为16例, 唇腭裂为19例, 神经系统畸形为20例。由此可见, 在孕期进行产前筛查, 实施超声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且该方法是产前进行筛查的有效方法, 简易操作, 安全可行, 有利于优生优育, 同时减少孕妇身体以及精神方面的压力负担, 其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元仙.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 (4) :607.

[2]李世雄.彩色超声多普勒在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9.

早孕期筛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测对象为2012年1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TORCH筛查的早孕妇2365例, 孕周在8~15周, 年龄20~38岁, 初产妇1986例, 经产妇379例。

1.2标本采集

采集孕妇 (8~15周) 空腹外周血3 m L, 分离血浆后, 使用-4℃保存待检。

1.3 试剂及检测方法

用捕获法ELISA原理检测TORCH-Ig M抗体, 用ELISA间接法原理检测TORCH-Ig G抗体。试剂盒由北京贝尔公司提供, 步骤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实验结果用MK3酶标仪比色, 在450 nm处读取各孔吸光度值 (OD) 。洗板机由芬兰雷勃公司生产。

1.4 结果判断

结果以Cut off值作为临界值 (cut off值=阴性对照OD平均值+0.1) , 测定标本OD值<临界值为阴性结果, 测定标本OD值>临界值为阳性结果。检出阳性者于1周内再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复查, 复查结果为阳性, 则最终确定为阳性。

1.5 TORCH特异性抗体Ig M和Ig G测定的质量控制

每次样品的测定均进行室内质控评判, 设空白对照、3孔阴性对照及2孔阳性对照并测定试剂盒内的质控品和血清样品。TORCH各项特异性抗体Ig M和Ig G质控品的CV为15%~25%之内。本实验室TORCH检测同时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控, 质控成绩全部合格。

2 结果

2.1 孕妇TORCH感染状况

2365例孕妇中, 25例TORCH特异性抗体Ig M感染, 四种病原体Ig M总阳性率为1.05%, 其中HSVⅡ (1例) 的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率较低, 为0.04%;CMV (8例) 相对较高, 为0.34%。2247例特异性抗体Ig G感染, 四种病原体Ig G总阳性率为95.01%。其中CMV、HSVⅠ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89.85%、89.89%, 具体结果见表1。

例 (%)

2.2 2365例孕妇TORCH病原体同时感染状况

2365例孕妇中有1例血清中同时CMV和HSVⅠ特异性抗体Ig M阳性。2365例孕妇中TORCH特异性抗体Ig G多重阳性结果如下:RV、CMV和HSVⅠ阳性数为1679例, 阳性率70.99%;RV、CMV阳性数为121例, 阳性率为5.12%;RV、HSVⅠ阳性数118例, 阳性率为4.980%;CMV、HSVⅠ阳性数为320例, 阳性率为13.53%;RV、CMV、HSVⅠ和HSVⅡ阳性数3例, 阳性率为0.12%。

2.3 TORCH感染孕妇妊娠结局

25例TORCH感染孕妇中, 终止妊娠4例 (其中2例有异常接触史) , 21例继续妊娠孕妇中不良妊娠结果14例, 发生率为66.67%, 其中以流产发生率最高, 为47.62% (10/21) 。异常的染色体核型分别为:2例47, XN, +13, 1例47, XN, +18, 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TORCH是一类引起孕妇宫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可经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 导致流产、死胎、畸胎等[2]。TOX是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 宫内感染后可导致胎儿先天性弓形体病引起胎儿脑积水、小头畸形、脑钙化、脑瘫、发育迟缓等症状;RV经呼吸道传染给孕妇后, 可引起病毒血症, 导致早产、流产、死胎、胎儿畸形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CMV是导致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 可引起胎儿先天性感染, 引起各器官发育缺陷。初次感染HSV的孕妇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发病的概率更高, 孕早期感染可导致流产, 孕中晚期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发病[3,4]。TORCH感染人体后以潜伏状态长期存在, 孕期孕妇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减弱, 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TORCH可能会对孕妇造成宫内感染。感染TORCH中任何一种病原体后, 孕妇多数自身症状轻微, 甚至无明显症状。为了降低孕期TORCH感染导致的严重后果, 诊断仍以实验室检查为主要依据, 其中病毒分离是最可靠的方法, 但耗时较长, 条件要求较高, 影响因素多, 不适宜一般实验室开展, 目前临床和实验室多采用ELISA技术检测病原体特异性Ig G和Ig M来诊断孕妇和胎儿的感染[5]。血清Ig M在感染早期 (3~7 d) 出现, 存在2~3个月, Ig M阳性是急性感染或复发的标志。血清Ig G抗体出现较晚 (约感染15 d后) , 在体内可长时间存在, 被认为是机体既往感染的标志。如果Ig M和Ig G同时阳性表示近期感染。

本研究利用ELISA技术对朝阳地区2365例早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抗体Ig M和Ig G检测, 筛查出5种病原体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孕妇共25例, 总阳性率为1.05%。从表1检测结果显示:从感染的情况看, CMV (0.34%) >HSV (0.25%) >RV (0.25%) >TOX (0.16%) , 但较秦雯等[6]报道的0.46%、2.45%、2.37%和2.83%低, 而且阳性结果也低于国内其他相关报道[7,8], 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发展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不同, 人群对TORCH的自然免疫力不同有关。本实验室特异性Ig M阳性中CMV感染率最高为0.34%, 与闻良珍[9]报道的妊娠期原发CMV感染率在0.17%~4%相一致。特异性Ig G抗体的阳性检出率CMV (89.85%) 、HSVⅠ (89.89%) 、RV (81.48%) 、TOX (3.21%) , CMV、HSVⅠ、RV特异性抗体Ig G在妊娠状态下均有较高的检出率, 但是TOX和HSVⅡ特异性抗体Ig G检出率较低。上述特异性抗体Ig G检出率说明孕妇曾接触病原体既往感染, 通常TOX、RV特异性Ig G抗体阳性提示机体有免疫力, 一般不再感染, 而CMV、HSV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 一旦感染, 将持续终身[10]。2365例孕妇中TORCH特异性抗体Ig G多重阳性较高, 尤其是RV、CMV和HSVⅠ阳性率高达70.99%, 说明本地区人群中易受这三种病毒的感染, 血清中产生的Ig G抗体免疫力在成年人群中自然增强, 但是妊娠可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TORCH病毒复发感染的机会增加, 可能会导致孕妇血清特异性抗体Ig M阳性率升高。因此可在孕前进行TORCH筛查, 了解待孕妇女的免疫情况。对于特异性Ig M、特异性Ig G的易感女性进行疫苗的接种, 可有效预防TORCH感染。本文中报道的TOX感染产生的Ig M (0.16%) 和Ig G (3.21%) 阳性率均较低, 可能与本市优生优育宣传工作有一定关系, 这也说明避免不良接触史,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明显降低TOX在人群中的感染率。

孕早期TORCH宫内感染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危害程度与母体的感染情况及自身免疫状况密切相关[11]。孕妇初次感染时, 由于机体尚未产生相应的抗体, 不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垂直传播进入胎儿血液, 可导致流产、宫内发育迟缓、先天畸形、早产等[12]。本研究随访结果发现25例TORCH感染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14例, 发生率为66.67%, 与张欠欠等[13]报道的不良妊娠发生率64.52%相似。流产发生率最高为47.62%, 明显高于妊娠中总的流产率 (10%~15%) 。另外25例TORCH感染孕妇中4例终止妊娠, 10例自然流产外, 其余11例在孕中期均抽取羊水细胞培养, 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RV感染孕妇中确诊出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47, XN, +13;CMV感染孕妇中确诊出2例染色体核型异常:1例47, XN, +13, 1例47, XN, +18。对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后导致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异常改变引起的。因此对于TORCH感染孕妇有必要在孕中期做好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对4例TOX孕妇回顾性临床分析发现3例孕妇有与小动物不同程度的异常接触史, 因此对经常接触动物的人群做好TORCH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有过TORH感染史、有动物接触史、不良生育史的妇女如果再生育应进行TORCH筛查。由于TORCH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因而提倡以预防为主、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大力宣传TORCH感染的危害[14,15]。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 孕前避免接触猫、犬等宠物, 不食用未熟肉制品,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和减少易感因素暴露降低TOX的感染;第二, 提倡孕前3~6周做常规性TORCH抗体检查, 孕前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控制风疹流行和先天风疹综合征发生的最有效措施;第三, 强调育龄妇女自觉在孕前和孕期筛查TORCH感染, 及时发现感染者, 给予有效干预、治疗, 必要时终止妊娠, 以避免先天缺陷患儿出生,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摘要:目的:了解朝阳地区孕妇的TORCH感染情况, 及随访TORCH-Ig M抗体阳性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为提高孕妇保健工作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对就诊的2365例孕妇采集血清, 采用捕获法ELISA原理检测TORCH-Ig M抗体, 用ELISA间接法原理检测TORCH-Ig G抗体。结果:2365例早孕妇进行TORCH特异性抗体Ig M和Ig G检测, 筛查出5种病原体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孕妇共25例, 总阳性率为1.05%。从感染的情况看, CMV (0.34%) >HSV (0.25%) >RV (0.25%) >TOX (0.16%) , CMV感染率最高, 其次为HSV、RV。CMV、HSVⅠ、RV特异性抗体Ig G在妊娠状态下均有较高的检出率, 分别为:89.85%、89.89%、81.48%。25例TORCH感染孕妇中不良妊娠结局14例, 流产发生率最高为47.26% (10/21) , 另外11例在孕期均抽取羊水细胞培养, 诊断出3例异常核型。结论:对育龄妇女进行TORCH (Ig M、Ig G) 孕前筛查可有效的减少异常患儿的出生, TORCH检测在孕期筛查中有重要意义。

早孕期筛查 篇8

关键词:中孕期,超声,脐带入口异常,血管前置

随着系统胎儿检查的开展, 脐带与胎盘连接关系被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后, 我们发现脐带入口异常的病例检出率得到大大提高, 其中以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为多见, 帆状胎盘 (velamentous cord insertion, VCI) 虽少见, 但易合并血管前置, 约占帆状胎盘的1%[1], 再加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故可影响妊娠结局, 因此产前能否准确诊断VCI合并血管前置, 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工作中收集病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孕20~28周作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孕妇1876例, 孕妇年龄20~38岁, 平均年龄24.5岁, G1P0 (685例) 、G2P0 (355例) 、G2P1 (652例) 、G3P0 (23例) 、G3P1 (161例) , 单胎1825例, 双胎50例, 三胞胎1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iu22及GE V730超声诊断仪器, 凸阵探头, 频率为2.5~5.0 MHz。孕妇平卧位, 必要时变换体位, 先按产科超声常规方法检查胎儿完毕后, 对胎盘进行360°扫查, 寻找并观察脐带根部与胎盘连接的位置关系、脐血管走行及分支方向、数目, 所有孕妇常规观察宫颈内口及其附近有无血管走行并用彩色多普勒检测, 观察频谱特点。

1.3 脐带入口异常产前超声诊断标准

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 (即球拍状胎盘) :脐带插入部位距胎盘边缘≤2 cm (图1) 。帆状胎盘 (VCI) :亦称脐带帆状附着, 脐带附着于胎盘边缘以外的游离胎膜内, 脐带入口周围无胎盘组织覆盖, 脐血管经胎膜呈扇形分布进入胎盘, 若分支均走行于胎膜之上诊断为完全性帆状胎盘;部分分支进入胎盘实质, 部分走行于胎膜之上诊断为部分性帆状胎盘, 也有部分脐血管穿行于胎膜与羊膜间, 发生率较低 (0.1%~13.6%) [1]。

2 结果

2.1 超声结果:

1876例中检查出脐带入口异常99例 (5.2%) 。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95例 (5.1%) , VCI 4例 (0.2%) :3例单胎, 1例双胎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 。1例VCI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VCI合并血管前置;1例双胎之一为VCI。除5例流失外, 所有病例均经产后肉眼观察, 病检确诊。

2.2 VCI超声声像图特征:

二维可见多条粗大的管状无回声聚集 (图2) , 并附着于胎膜之上, 胎膜受牵拉随之运动, 周边无明显胎盘实质;彩色多普勒显示粗大管状无回声为脐血流信号, 一端附着于胎儿, 另一端附着在纤细的胎膜上 (图3) 。合并血管前置时, 宫颈内口上方胎膜下见管状无回声,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血流信号, 频谱多普勒可显示胎儿脐动脉血流的频谱波形。

2.3 临床结果:

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胎儿孕期直至生产未见明显异常;4例VCI中1例双胎之一合并VCI (AVE:35W5D) 及1例VCI合并血管前置 (36W2D) 者:妊娠晚期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遂行剖宫产术, 胎儿存活。1例VCI合并血管前置者:孕7+月, AVE (33W4D) , 阴道先流液后出血4 h入院时, 胎心由110次/分骤然减慢至72次/分, 后经阴道分娩一死婴。1例VCI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者:停经8+月, 阴道出血2 h入院, 立即行剖宫产娩出一活男婴。

3 讨论

3.1 中孕期羊水量适中, 胎儿较小且活动频繁, 体位变换快, 有利于我们在胎盘表面360°寻找脐带入口点, 并观察脐带走行、分支等情况, 此时宫颈内口因无胎先露遮挡得易充分显示, 是观察有无血管前置的良好时机。而晚孕期后, 胎儿增大, 活动度差, 羊水量少等易导致脐带入口点及宫颈内口因胎先露下降观察困难, 这些都是造成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

3.2 胚胎发育早期, 脐带从胎盘中心位置进入胎盘。若胎盘发育过程中, 蜕膜灌住较好的区域优先生长发育, 而灌注较差的区域逐渐萎缩, 导致脐带入口呈偏心性, 这样就形成了临床上脐带边缘性入口, 在妊娠中发生率为7%, 本组病例妊娠中的发生率为5.1%。除5例漏诊外, 所有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病例随访后发现: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的孕妇在妊娠过程中直至分娩时较少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除曾经有剖宫产史及小部分自愿要求剖宫产术的孕妇外 (35例) , 大部分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的孕妇均经阴道顺产 (60例) 。这说明边缘性脐带入口对胎儿造成危险概率较低, 不属临床剖宫产指征。但如果脐带附着点在胎盘上缘合并脐带过短, 胎儿活动或进入产程后先露下降, 可牵拉脐带造成血管断裂, 胎盘边缘出血, 先露下降困难等风险;若在胎盘下缘近宫颈处, 可受胎儿先露的压迫, 产生胎儿宫内窘迫, 甚至死亡, 故也因密切观察[2]。

3.3 VC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产前临床诊断困难, 妊娠期可出现胎儿发育迟缓、早产、先天畸形、胎儿出血和死亡等。当胎膜上的脐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宫颈内口时称之为血管前置, VCI合并血管前置高危因素为胎盘低置、双叶及多叶胎盘、副胎盘、多胎妊娠等。血管前置时超声像图表现为:宫颈内口可见一带状的低回声, 周边没有胎盘组织回声, 孕妇改变体位其位置不变, 超声多普勒可见其内血流信号, PW检测为脐动脉血流频谱。血管前置原因分2型:Ⅰ型由于脐带帆状附着所致;Ⅱ型则由于胎盘呈分或有副胎盘时, 部分血管走行于2个分离的胎盘叶之间所致[3], 本组2例合并血管前置患者均属Ⅰ型。当合并血管前置时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出血甚至死亡, 胎儿血容量正常为250 m L, 耐受失血能力差, 当失血量≥200 m L, 胎儿可由于缺血缺氧导致死亡[4], 因此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5]。本组中1例VCI合并血管前置胎儿, 于AVE:33W3D时先出现阴道流液, 后伴阴道出血4 h, 入院时胎心已减慢至110次/分, 并迅速降低70~80次/分后消失, 经阴道分娩一死婴。产后胎盘检查:脐带附着于胎膜破口处, 脐血管根部距胎盘边缘为8 cm, 可见2根脐血管沿胎膜延伸达胎盘实质, 其中一根断裂。另1例VCI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孕妇, AVE:34W1D时出现阴道出血2 h院后, 立即行部宫产术, 娩出一活产男婴, Apgar评分1~5 min为6~8分, 转入新生儿治疗后10d顺利出院。另2例分别于AVE:35W5D;35W1D (1例双胎) 、36W2D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入院后立即行部宫产术, 婴儿存活, Apgar评分10分。有一项研究表明, 使用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帆状胎盘脐带入口, 99%的病例能确定胎盘脐带入口位置, 这与我们随访得到反馈信息相一致。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 在产前已诊断的病例中97%的胎儿能存活, 产前未能诊断血管前置的病例中, 胎儿围生期病死率约56%。本组我们产前诊断病例中胎儿存活率为75%, 可能是因为样本数量太少的原因。

3.4 鉴别诊断: (1) 副胎盘:主胎盘与副胎盘之间有胎膜和血管, 部分会合并血管前置, 鉴别关键点在于追踪发现前置的血管与脐带根部入口处脐血管无关。 (2) 膜状胎盘:胎盘附着面积大, 但较薄, 厚度常<2 cm。 (3) 前置胎盘中的胎盘边缘下方的母体静脉或静脉窦, 后者彩色多普勒显示为静脉频谱。 (4) 另外与球拍状胎盘鉴别在本文中不再复述。 (5) 轮状胎盘:少见, 发生率不到1/6000。

综上所述。中孕期是产前超声检查脐带附着于胎盘关系的最佳时期, 而超声是检查脐带入口异常的首选方法, 如能在中孕期普遍开展脐带入口异常的筛选工作, 将会提高产前诊断率, 特别是大大提高产前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检出率, 指导临床为高危儿争取抢救时机,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曹译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91.

[2]范斯萍.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病例解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562-563.

[3]杜娟, 刘学敏.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和胎盘边缘血窦破裂的诊断及处理[J].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1, 27 (6) :405-407.

[4]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013-2014.

早孕期筛查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早孕期终止瘢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流产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流产后清宫治疗。男58例,女30例,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9±1.1)岁。两组患者均接受过剖宫产手术治疗,其中超过两次剖宫产手术40例。剖宫产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26例,1~3年再次妊娠34例,超过3年再次妊娠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分析研究。

1.2 选取标准

选取标准:常规检查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停经史、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经B超检查显示,宫腔内有圆形妊娠囊或椭圆形,可见原始心管以及胚芽搏动,均显示为宫内妊娠。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均资源接受手术治疗,且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无合并内外疾病,无任何妊娠终止的绝对禁忌证。

1.3 手术评估

剖宫产术后意外妊娠患者在早孕期终止妊娠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做好术前患者病情评估,确诊患者为妊娠后,了解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情况,并对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流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米司非酮预防治疗,清宫前先给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00 mg/d,1次/d,并对患者连续治疗3 d,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清宫术。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均在清宫后将刮取的组织送交病理检查,并于术后7 d患者到院接受复查,观察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例数、感染例数以及经B超检查显示是否有组织残留。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t检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不同流产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见表1。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多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B超复查妊娠组织残留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当前临床剖宫产手术的不断进步,剖宫产手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产科领域中,剖宫产手术成功挽救产妇以及胎儿生命健康。一些女性因害怕疼痛,选择采用剖宫产手术。随着剖宫产手术应用不断增多,导致瘢痕子宫妊娠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及母体以及胎儿生命健康[2,3]。在早孕阶段,应做好患者病情的具体诊断工作,确诊患者妊娠后,需要医院接受治疗。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药物清宫术治疗。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可有效终止妊娠,但人工流产手术实施后,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保证妊娠终止同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4]。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清宫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中,需实施早期清宫术治疗,但较难确定妊娠物的具体着床位置。盲目实施清宫术,可能会导致患者术中发生大出血或子宫穿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临床治疗时,首先应做好患者病情的病史、临床症状、B超检查结果的观察,并明确妊娠着床的具体部位,并于清宫术前做好医患的沟通,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在其同意下接受治疗[5]。一般实施清宫术前,需先给予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可有效抑制胚胎活性,促使蜕膜与妊娠组织发生变性,释放前列腺素,减少黄体生成素,有利于黄体的萎缩,快速终结妊娠,导致患者出现流产、死亡,同时该药物可有助于妊娠物的顺利剥离,便于对妊娠绒毛组织进行详细的观察,减少宫腔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感染以及宫内出血发生,其预防治疗效果良好[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多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B超复查妊娠组织残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药物清宫术治疗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早孕期采取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意外妊娠,采用清宫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出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尤其是将该方法应用推广到偏远地区、医疗技术落后的地区,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早孕期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意外妊娠的疗效。方法 盲选本院收治的88例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均分为两组,给予患者采用人工流产术治疗以及药物流产后清宫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多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B超复查妊娠组织残留发生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术后意外妊娠采用人工流产术,具有较大的手术风险,而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减少清宫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早孕期,瘢痕子宫,意外妊娠

参考文献

[1]刘小艳,杨合荣,王江.早孕期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意外妊娠的临床分析.重庆医学,2012,41(8):759-760.

[2]浦梅,罗晓宇,沈惠.48例瘢痕子宫自然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体会.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5):73-75.

[3]梁金梅.米非司酮合依沙吖啶溶液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31例的疗效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0):65.

[4]徐振玲.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2):2972-2973.

[5]李彩娟,刘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河北医学,2013,19(11):1644-1646.

上一篇:查询平台下一篇:中西园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