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接触行为(通用7篇)
媒介接触行为 篇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许多音乐工作者做了大量古典音乐的普及工作, 虽有不懈努力, 但古典音乐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和消费水平一直不见起色。2002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关于此事的一篇调查报告 (1) 认为, 人们是否喜欢西洋古典音乐受包括“家庭环境、音乐学习情况、音乐接触情况、音乐审美观念、音乐欣赏方式”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 然而其中却没有提及媒介接触习惯 (媒介选择) 问题。我们不妨从媒介分析的角度出发, 对媒介接触习惯和音乐接受状况的相关性加以研究。
20世纪以来, 在文化领域中, 大众文化现象的勃兴, 引发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结合大众传媒和具体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案例和相关理论也变得普遍起来。本文希望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融合定性研究 (质化研究) , 通过二分法的视角观察受众对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 (分别以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为代表) 的选择与媒介选择行为之间可能的相关性问题。该研究旨在以量化思想渗入媒介环境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观点, 以两个学派的理论为参考系而又不倒向它们的立场——因为数据分析给我们提供冷静的答案, 或能对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制定合理的文化传播策略提供借鉴, 也能为音乐传播学的研究提供课题参考。
一、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本研究涉及多种相关理论及其文献, 在此先做一简单综述。
文化中的二元对立和西方大众文化批评理论文化的狭义概念, 是指与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有关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如果单从美学意义上来理解, 文化是指用来描述有关知性的作品和活动, 尤其是在和科学技术相区别的那些艺术领域, 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大众的概念诞生于19世纪资产阶级启蒙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体的重新认识, 它是和资产阶级理论家们建构的“知识精英”相对立的。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生产, 并为普通民众所参与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 (1)
随之而来的观点在对大众品质的论述方面, 多包含针砭之意。如尼采认为社会主体当被划分为“超人” (精英) 和“庸众” (大众) , 庸众除了愚昧之外, 还在于他们易于被引诱而受骗, 易于盲从, 被故意煽动的舆论所影响。19世纪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也以“乌合之众”指称大众。
精英文化也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阶层的文化, 这一人群融合了中西知识精英对政治民主、社会理想和个体自由权利的认识和理解, 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气度, 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 其中有些人还拥有较大的话语权, 通过著书立说, 确立了他们对社会的影响。 (2)
从文化品质的角度来分析,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是建立在社会学主体划分的基础上的, 即将人群划分为“精英”与“大众”两种类型, 在依照这种模式命名不同文化类型的时候, 同样暗含了对两种文化的品质高低、优劣的评判。所以, 我们认为, 基本上可以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看作“雅文化”和“俗文化”之区别的一种反映。
文化批判理论在学派与学派之间, 也很明显地出现了这种对立: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经历了早期批判传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英国伯明翰学派等几个主要阶段。早期的批判传统与法兰克福学派都对大众文化持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 将其同质性、商业化等特征看作文化艺术的堕落。其中, 早期大众文化理论代表人物马修·阿诺德在1869年的著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就已经发出谴责大众文化浪潮之先声, 他将大众文化斥为无政府主义。但是, 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在大众文化研究中表现出了对普通大众和芸芸众生的特别关怀, 一直关注平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和普通大众的审美趣味, 强调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功能, 倡导与现代大众传媒密切相关、与精英文化截然相异的大众文化。其代表人物威廉斯的文化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精英文化的特殊地位, 将文化确定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媒介的社会变迁及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依据媒介出现的先后顺序, 可以将其分为早期符号媒介、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广义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 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
受不断产生的新媒介的驱使, 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也在不断改变。“新媒介”这个术语,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它涵括了一种扩展性、多样性传播科技的应用形式。20世纪后期,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传播媒介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 出现了众多由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信息传播手段, 如有线电视、数字音频广播、直播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传播的形式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 以互联网为例, 它依托多媒体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高科技, 集声音、图画、文字、影像等符号于一体,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互动性, 传播速度更快, 传播范围也更广。从人的角度来看, 新媒介发展的一种根本动力在于追求为人们传、受信息提供便利并降低成本。纵观历史, 每个时代诞生的新媒介, 总会对原有的媒介造成冲击;传统媒介虽不断地有受众流失, 但也并没有消失, 因为新媒介的出现并不以取代旧媒介作为前提和条件, 新媒介只是迫使旧媒介改造自己, 寻找更适合的表现方式, 以便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生存下去。另一方面, 新旧媒介也会开始形成媒介融合的趋势, 而这种融合亦是依赖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关于媒介发展的历史, 加拿大学者英尼斯认为媒介具有时间偏倚和空间偏倚的特性。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 较容易克服时间上的障碍, 能够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时间偏倚媒介是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的媒介, 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 但是, 它不利于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空间偏倚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 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增强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 同时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人类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发展, 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 而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亦随之转移, 权力中心由传统社会具有时间优势的群体 (如老年人) 逐渐转向现代社会具有空间优势的群体 (如青年人) 。
将英尼斯的理论和媒介社会变迁的实际结合, 可以看到: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偏倚空间的发展是一致的。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是大众传播媒介非常典型的表征。而且, 大众传播媒介一直不断地趋向于偏倚空间的一端, 这是因为, 属于大众传媒的各种“子媒介”的偏倚性也是在推陈出新中不断偏倚于空间的:广播比报刊等平面媒体更偏倚空间 (即空间偏倚性更显著) , 电视又胜于广播, 网络又胜于电视。总之, 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媒介总是比老媒介更具有偏倚空间的优势。
有学者提出:“大众文化多采用偏倚空间的媒介, 追求偏倚空间的传播;精英艺术更偏好偏倚时间的媒介, 向往偏倚时间的传播。” (1) 该观点将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评理论结合了起来。这一结合实际上已经揭示了文化选择与媒介选择之间的相关性问题, 只不过没有通过实证研究将这一相关性的水平测量出来。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2) 在麦克卢汉的书中, “媒介”几乎无所不包, 除了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典型媒介之外, 还包括服饰、房屋、车辆等任何具有延伸人体、传递信息之功能的人造物。他认为:人类最初只能通过自己的感官如眼、耳、口等来交流信息, 有了文字乃至发明造纸术、印刷术后, 人的感官第一次得到延伸, 可以通过信函、书籍、报刊来传播和接收信息;在有了电话、广播、电视和通信卫星等现代传媒以后, 人的感官又一次得到延伸。媒介的功能不仅是增强人类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能力, 它还和技术性工具是一样的:新的媒介技术带来感官和身体功能的技术形式的具体化, 因而产生感觉分离, 如创伤效应或令人入迷的力量, 从而在文化中创造不平衡, “改善”“感官的关系”。 (3) 我们可将此简单理解为:媒介技术带来感官的改变, 从而可能影响人们的审美感知及文化环境。
综上, 我们不难推论:媒介等同于技术性工具, 是人类感觉器官和身体功能的巨大延伸, “一切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 (4) 而这个延伸的进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和科技理性 (5) 在媒介中的不断深化相一致的, 是和媒介从时间偏倚向空间偏倚的变迁呈现着并驾齐驱式的正相关的。在本文中, 笔者首先立足媒介的偏倚性来区分媒介接触的差异。
文化中的二元对立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文化中的二元对立可以在音乐中找到表征。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典故了。 (6) 这种界定既是出于对受众多寡的考量, 又是出于对艺术品质的考量, 鉴于此, 我们发现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二元对立恰可作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对立的一个表征。
流行音乐产生于18世纪的欧美, 成熟于20世纪, 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 到了20世纪, 随着电声乐器的出现和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的普及, 流行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和新的电子科技手段相结合。通常所说的流行音乐亦指流行歌曲。根据曾遂今的观点, 当代大众音乐就是流行音乐或说通俗音乐。 (7) 因为本文旨在以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表征, 所以, 关于流行音乐的定义, 可借鉴如下四个特征的归纳:第一, 歌词题材来源于城市日常生活;第二, 歌曲的旋律比较单调;第三, 演唱方面对发音技术的要求并不高, 讲究个性而自然的发挥;第四, 在演出上强调群众性, 注重面对面的交流。 (8)
对于“古典”概念的内涵, 可以表述为:“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 明晰和平衡是其特点。在形式美和感情表达之间, 相比之下更注重前者 (这并不是说这种音乐缺乏感情) 。” (9) 此外, 它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10)
流行音乐是在内容上贴近普通人的思想情感和欣赏习惯、在表现形式上比较简短且易于传播的现代音乐类型, 它与形式复杂、精英气息浓厚的古典音乐构成对立。
二、研究设计
首先来看定量研究设计的总思路。前文我们已经分别阐释了三组对立范畴:
为进行定量研究, 本文以二元对立的视角, 将文化的二元对立与媒介的二元对立联系起来, 将文化选择与媒介选择的相关性测量出来。
在问卷设计之前, 我们需要设置两个“数量级变量”, (1) 也就是“Y:对古典音乐的接触情况” (反之为流行音乐) 和“X:媒介偏倚度” (时间偏倚度, 反之为空间偏倚度) 。
为了探究媒介选择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文化 (音乐) 选择, 须构建简单的线性回归 (2) 方程:Y=a+b X。系数b以及计算过程中的回归直线适合度检验 (也称“拟合优度检验”) 的指标——决定系数R2——是验证相关性的关键。 (3)
接下来, 笔者要阐述一下问卷设计时的设定。变量设计如下 (问卷全文见附录) :
(1) 日常的媒介接触习惯, 定为A组 (不包括该组第9题) 。
(2) 媒介偏倚度的累加量表, 定为B组。
该组的每一道题的设置都暗含了朝某一个偏向 (偏倚时间或空间) 的媒介选择, 或根据麦克卢汉的广义媒介理论, 以媒介技术的新或旧的偏向作为命题依据。
(3) 对古典音乐的接触情况。心理学中, 认知、情感、意志是人类的三种基本心理活动, 我们从这三个方面量化受众的音乐接触心理, 设计以下两组问题。
a) 情感态度及意向 (意志) , 定为C组 (相应的变量名记为Y1) 。
b) 音乐理性认知水平累加量表, 定为D组 (相应的变量名记为Y2) 。
(4) 对古典音乐的接触情况与日常媒介接触习惯的关系, 定为E组的前4道题, 即E1—E4。
(5) 其他变量, 包括A9, 以及E5—E9。
(6) 个人信息, 定为F组。
还有必要谈一下调查的实施方案。调查采取非概率抽样, 以当代大学生作为代表受众群, 因为这类群体有最大的机会获得最全面的文化信息, 有较均等的机会接触各种媒介和音乐文化, 且在样本的配额方面基本上照顾到了音乐专业组和非音乐专业组的比较。调查实施于2009年3月23日至4月1日, 对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生共发问卷400份, 收回306个有效样本。其中,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占67.6%, 而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专业占12.4%, 中央音乐学院占16.7%, 缺失值占3.3%。问卷录入在2009年4月1日至11日之间进行。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 13.0。
三、调查数据分析
笔者的分析通过三个大步骤进行, 即概念的量化、量表的检验 (方差分析) 、简单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下面依次阐述。
(一) 概念量化
首先来看因变量Y。上文已述, 在这个研究中要用到两个因变量, 即Y1和Y2。
Y1表示情感态度, 在问卷中对应的数据点为C1、C2。取两种态度的差值C2-C1作为情感态度水平的测量值。结合问卷, 分值越高则越喜爱和接受古典音乐, 即越站在文化精英的审美立场。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
可以看到, C2-C1=0这部分样本很多, 也就是很多受访者对C1、C2的取值皆为“一般或说须就具体作品而言”, 这对于测量 (Ⅱ) 和 (Ⅰ) 的倾向水平而言几乎是毫无贡献的。所以, 我们可以提前估计线性回归模型的特征:即使线性关系较显著, 但因为用情感态度来定义Y时, 能体现Y的水平的样本不多, 决定系数R2也很可能不会很大。 (4)
Y2表示理性认知水平 (即音乐文化素养) , 在问卷中对应的数据点是D1至D7。笔者旨在通过这七项原始数据来量化对音乐 (古典音乐) 的理性认知水平, 考评被调查者能否客观、全面地认识两种音乐形态的根本特征。其中的命题设置, 均严格来自前述对两类音乐概念内涵的解析。
为了量化的需要, 暂时忽略音乐审美主观性不谈, 可以判知正题 (即与前述概念相符的) 有D1、D5、D6、D7, 反题 (即与前述概念相悖的) 有D2、D3、D4。因此可令Y2= (D2+D3+D4) - (D1+D5+D6+D7) 。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 其直方图如图1。从分布的正态性来看, 该变量的分布已经比较理想。
这样, 对Y的界定就包含了“知与情”, 即“理性与感性”两个全面的角度, C3作为“行为意向”的测量指标, 与C2-C1有较强相关性, 可暂略去。
接着来看自变量X。结合问卷中的媒介偏倚度的累加量表B组 (亦包括正题与反题) , 可令X= (B1+B2+B3+B4+B7+B13) - (B5+B6+B8+B9+B10+B11+B12+B14) 。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 其直方图则如图2所示。从分布的正态性来看, 该变量的分布也已经比较理想。
(二) 量表检验 (方差分析)
我们利用方差分析 (1) 来进行检验。首先来佐证媒介偏倚度量表。结合媒介偏倚度 (时间偏倚度) 的描述, 既然该数量级变量的分布是符合正态性规律的, 可采用对该正态分布左右两侧一个标准差以外的两个子组进行不同媒介接触渠道评分的比较, 即对于倾向时间偏倚和空间偏倚的两个个案组进行比较的方法来研究, (2) 利用题目A8的回答来比较他们态度的差异。
运用SPSS中的Visual Bander过程, 按照时间偏倚度的正态性, 根据均值、均值两侧各一个标准差的正态分位点, 可以将我们的样本根据媒介偏倚度的得分分成四个组:
第⑴组——低于-12.36;
第⑵组——在-12.35和-5.85之间;
第⑶组——在-5.84和0.65之间;
第⑷组——高于0.66。
因为A8题的评分标准为1至10分, 所以这里的均值差别不大。第⑵、⑶组之间的分界点是时间偏倚度的均值-5.8520。第⑷组应为典型的“时间偏倚组”, 第⑴组应为典型的“空间偏倚组”, 前者对网络的评分均值低于后者的1.39分;对电视, 1.04分;对广播, 0.68分;对报纸, -1.27分。既然四种大众传播媒介的空间偏倚度依次减弱的排序理应为“网络、电视、广播、报纸”, 而两组对四种媒介态度的分值差也顺应这个渐变顺序,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 媒介偏倚度量表是合理的。
时间偏倚组的受众如若对这些媒介的评价打分低于空间偏倚组, 概值则依四种媒介空间偏倚度减弱的次序增大;若高于空间偏倚组, 概值则依次减小。测量结果确实如此, 结果足以推断总体。
表4、表5是根据SPSS运算提供的报表, 基于统计学讲求的规范性呈示的 (表5略去了差分的均值、差分的标准误、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上下限等次要数据) 。
结合表4、表5来看, 在上述作为媒介的渠道中, 网络是最偏倚空间的, 实证研究表明:在样本中, 第⑷组对网络重要性评价的均值要低于第⑴组 (7.27<8.66, 见表4) , 在95%的置信水平下, 可认为总体也存在这样的差异 (概值P仅为0.004, 见表5的“网络”行) 。电视的空间偏倚度次之, 在样本中也同样得到符合期待的结论:第⑷组对电视重要性评价的均值也低于第⑴组 (4.94<5.98) , 但是因为电视不如网络更偏倚空间, 所以样本得出的结论已经无法在95%的置信水平下推断总体的特征 (P=0.128即P>0.004) 。广播的空间偏倚度更低, 第⑷组对广播重要性的评价的均值也低于第⑴组 (2.96<3.64) , 但此时, 统计推断的过程中概值更高 (P=0.225>0.128>0.004) 。不妨假设, 如果我们把报纸看成一种空间偏倚的媒介, 而结论中第⑷组对报纸的评价也低于第⑴组的话, 那么, 统计推断的结果中, 概值一定会比0.225更高。但这种情况在此次研究中并没有发生, 我们通过观察样本值得知第⑷组对报纸的评价比第⑴组更高。这时, 为了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们把报纸看成相对偏倚于时间的媒介, 而推断总体时的概值很低 (P=0.021) 也足以说明将报纸视为时间偏倚的媒介是更合理的。 (1)
接下来, 我们来佐证音乐理性认知水平量表。由于Y2理应与F4呈相关性, 所以我们以F4为分类依据, 对D组题得分水平的均值做比较, 参见表6、表7数据。
可见, 音乐学院的音乐理性认知水平最高, 非音乐专业的音乐理性认知水平最低。该观测值与事实经验并不冲突, 概值为0.000, 结果足以推断总体。
(三) 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首先来以情感态度构建简单线性回归。利用SPSS软件的线性回归功能, 设定自变量为时间偏倚度, 因变量为C2和C1的差, 得到决定系数 (也称判定系数) R2为0.185, 但它受样本量的影响较大, 软件根据样本对其进行调整以后的值 (Adjusted R Square) 为0.183, 可以更好地检验拟合的优度。换句话说, 对 (Ⅱ) 的倾向性的变化中, 有18.3%是由自变量媒介偏倚度引起的。
由表8可见, F (方差齐性检验值) =68.197, 即如果假设受众的时间偏倚度和对 (Ⅱ) 的倾向性没有相关性, 那么我们抽到时间偏倚度对C2-C1有如此回归作用的样本的概率几乎是0。所以, 在95%甚至在更高的99%的置信水平下, 我们都可以承认这二者的显著相关性。
软件给出的回归方程常数项即a (回归直线截距) 为0.326, 其标准误差为0.075, T检验值为4.361, 概值为0;回归方程斜率即b (回归系数) 为0.071, 其标准误差为0.009, Beta (标准化回归系数) 为0.430, T检验值为8.258, 概值为0。换言之, 我们可以得到回归方程Y1 (情感态度倾向性) =0.326+时间偏倚度×0.071。通过残差 (1) 分析 (参见图3) , 线性相关得以确认。
而如果生成散点图 (如图4) , 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时间偏倚度和对 (Ⅱ) 倾向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横轴代表标准化的时间偏倚度, 纵轴为标准化的对古典音乐的喜爱程度值, 二者在图示上有正相关的特征。
下面, 笔者改以音乐理性认知水平 (2) 来构建简单线性回归。由于方法同上, 此处略去详细过程。通过SPSS分析, 决定系数为0.150。变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残差分析, 线性相关得以确认, 可得简单的线性回归方程Y2 (音乐理性认知水平) =0.213+时间偏倚度×0.172。其散点图如图5, 可见二者有正相关的倾向。
四、结论与反思
从方差分析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 大学生的音乐接触和媒介接触行为 (习惯) 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受众愈是倾向于接受偏倚空间的媒介, 即, 受众越倚重科技理性在媒介中的不断深化和媒介对人起到的延伸作用, 则越容易接受流行音乐, 同时却也更加表现出对音乐的理性认知水平的不足;推而广之, 在关乎文化选择和媒介选择的相关性问题上, 偏倚空间的媒介更适用于大众文化的传播, 偏倚时间的媒介更适用于精英文化的传播, 这种适用性的程度, 是可以通过定量研究中的回归系数 (上述的“b”) 以及决定系数R2具体测出的。
当然, 这只是结合传播学理论在统计学意义上得到的观察性结论。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先进技术和新媒介、媒介融合在传播文化尤其是传播精英文化方面的优势。从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论来看, 新媒介有利于信息克服空间上的障碍传播——这对于各种音乐形态都是公平的, 但是, 如果站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角, 在看到音乐的理性认知水平因为媒介接触习惯趋向于偏倚空间而下降时, (1) 我们就找到一个足以支持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理性主义的批判的依据。于是, 我们亟须对关于偏倚空间的大众传播媒介在音乐教育乃至传播精英文化方面所起的利弊作用进行辩证看待。
(一) 相关性理论原因概述
在理论层面上, 我们可以将上述数量型的变量的相关性还原成类别上的相关。为便于理解, 简言之, 大众文化和流行音乐可对应于科技含量高的偏倚空间的媒介传播, 精英文化和古典音乐可对应于科技含量低的偏倚时间的媒介传播。该问题在传播学界媒介环境学派 (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皆属于这个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带有技术决定论色彩的讨论以及接踵而来的批判中已被反复讨论, 笔者在此稍加概述和阐释。
首先, 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工业, 是技术理性的逻辑延伸和展开。工具理性及其催生的生产线上的文化产品, 具有明显的标准化特征。标准化的技术, 既可作为作品的表现手段 (即艺术文本的一个层面) , 呈现出作品经标准化之后的伪个性化特征, 又可在保持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水平的前提下, 使这种文化在空间内的迅速传播中具有强大的优势, 同时, 标准化还是文化工业商品化的重要条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众文化在具有欺骗性并因此使其自身艺术资格遭受质疑且饱受责难的同时又适于通过偏倚空间的媒介来传播。
进而, 受麦氏理论关于“冷、热”媒介的讨论给我们的启发, 可将由“植入技术理性的技术工具带来的对人的延伸”引发的媒介参与程度的深与浅作为相关性的重要原因。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 使媒介清晰度不断提高, 受众“被剥夺了深刻参与的机会, 被剥夺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 (2) 在当代关于全媒体下媒介与受众的关系的讨论中, 有学者认为:“受众对媒介的高度依存, 既是全媒体的技术优势, 又是它伦理上的原罪。这种感官上的惰性起源于媒介对人体的延伸, 导致的却是感官功能的退化。 (3) 这与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的工业技术对人的‘异化’殊途同归。” (4) 这种异化对受众造成的结果之一便是对文化对象在“知、情、意”三个方面的接受上存在不平衡。这也是回归方程 (Ⅱ) 给我们的启发。
其次, 本雅明在谈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机械复制与艺术生产的关系时提出, 随着艺术作品得以被技术复制, 它自身的膜拜价值开始转变为展示价值。传统艺术侧重膜拜价值, 它因不能大量复制而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韵味, 韵味的存在使其具有珍贵、特殊、权威、永恒的性质;现代艺术是一种机械复制艺术, 粉碎了凝聚在艺术作品中的膜拜意识, 使其具有展示价值。韵味衰竭的原因与当代生活中大众意义的增加有关。本雅明谈及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辩证关系, 基本等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他谈到的机械复制, 也基本等于标准化生产。他以乐观的态度阐释了艺术传播中一个由权威向民主转变的过程, 这和英尼斯关于两种偏倚特点及其变迁的叙述有一致性。
再次, 笔者认为, 技术的加速更新换代, 使媒介形态的换代趋于频繁, 而新技术也总是承担着某种“破坏性”的使命, 这也是媒介所承载的内容难以克服时间上的障碍的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 下述原因可能属于“鸡生蛋、蛋生鸡”的范围 (即技术因素不一定是作为自变量的) 且观点与上述原因有些许重叠:第一,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文本特点与他们所倚赖的传播媒介的特点相关——后者表现出后现代性的诸如多元化与标新立异 (伪个性化的另一面可以是标新立异) 、碎片化与去中心化等特点。这类特点是与媒介在空间上具备传播优势息息相关的。正如英尼斯在媒介偏倚论中所提供的观点那样, 空间偏倚的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第二, 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保罗·莱文森所谓的“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发展, 在艺术上的表现至少有两方面, 一是从单媒体艺术到多媒体艺术的转变, 二是从静态单向传播艺术到动态互动艺术的转变。 (1) 这种转变是大众文化区别于精英文化显著的特点。
总之, R2的大小既破除了对技术决定论的迷信, 又承认此论在有限程度上的合理性。
(二) 媒介接触习惯影响音乐传播效果之探讨
在定量和定性分析之后, 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 即在向当代受众, 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群体进行音乐传播活动时, 应当尤其考虑到传播媒介的选择。在我们的实证研究中, 通过简单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知, 受众对古典音乐的喜好和认知水平分别有18.3%和15.0%的原因来自媒介接触。诚然, 这两个数值并不是很高, 这给我们的启发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 人们的音乐接触行为的确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 审美偏好的问题很复杂。如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更高级的定量研究方法, 就可以比较在众多因素中 (如另有家庭环境、每月生活费水平、音乐接触情况等因素) 媒介接触习惯的重要性如何。 (2)
第二, 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 当代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很难再倒向偏倚的一个极端;新媒介日益体现出包容传统媒介的诸种优势, 所以二分法式的“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媒介偏倚及其传播理想”在未来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变数,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 本文所探讨的相关性会逐渐弱化。换句话说, 严肃音乐从创作到传播再到接受, 可以不断地转移到新媒体的平台上。
第三, 关于向当代受众过于刻意地普及音乐厅式的西洋古典音乐是否真的有很强的必要性, 也值得反思。无论是狭义的西洋古典主义音乐还是演变至20世纪的现代音乐, 它们的媒介技术载体 (主要局限于单纯的音响、纸质乐谱、原声乐器) 的主导地位已经受到了动摇, 因而逐渐被冠以“学院派音乐”之称呼。而大众音乐 (包括流行音乐) 的技术载体毕竟更加体现着新时代的特点。或者, 在未来的音乐文化中, 我们亦需要媒介融合式的音乐形态融合, 而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泾渭分明的对立眼光看待问题。
(三) 音乐传播定量研究方法论及其研究对象
关于媒介接触行为与文化接触相关性问题的研究, 本文是以从先验到建模、数据分析再到概念思辨的顺序进行的: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编码依据, 即如何将英尼斯、麦克卢汉的理论, 知、情、意的心理学研究向度, 音乐文化的二元对立范畴这些“概念、术语”转化成可以测量的数据;而量化研究负责提供可确切比较的数据结果;最终, 再由此转化为定性的结论。综上, 质与量的整合是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精髓所在, 亦可以在音乐传播研究中发挥作用。
媒介可以作为艺术作品的传播手段, 也可作为其表现手段。本文属于对前者的研究的一个样例, 而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中的内容分析法 (3) 可以引入音乐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 媒介可以作为一种表现手段而融入艺术文本, 音高、响度、频谱、动机、调性关系、和声语汇等都可以成为量化的良好对象;此外, 在传播手段与表现手段交叉的领域 (如录音) , 各种参数也可以成为音乐传播学视域中被量化的对象。也就是说, 广义上的媒介也是一种创作材料, 对它进行量化、归纳、演绎, 或许能为作曲技法打开新的领地 (例如数字音乐、智能作曲) 并使其与原有的作曲技术更好地融合发展。这既是麦克卢汉的泛媒介论给我们的启发, 也是音乐传播学的方法论给音乐分析提供的更完善的思路。
五、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设想
因本研究属于调查性实证研究, 且个人能力、精力、经费有限, 操作后难免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谨在此对目前发现的主要问题稍做整理, 留待今后在围绕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中改善。
首先, C1、C2变量的序数级别设置过低。根据图1, 大部分调查对象对两种音乐的情感态度倾向于中立, 对验证相关性而言, 样本中的这一部分并没有多大的效用, 这也是Y1等式中b值过小的原因。 (1) 如果将原来的五级细化为七级, 对音乐情感态度的量化会更精细, 就更不易出现过多的中立态度, 研究效果可能会更好。
其次, 量表可信度有待商榷。“佐证时间偏倚度量表”存在的问题是, 我们的量表叙述中已经包含了“网络”、“报纸”这样的词汇, 这会造成它与A8测量效果的重复。可以通过将A8的题目改成心理学向度上的“认知”测量以区别于B组的测量效果 (因为B组属于“意志”和“情感”测量) 。对“音乐理性认知水平”的测量, 通过简单的问卷量表进行也不尽客观;D5、D6二题由笔者自行设置, 流于经验之谈, 且可能受限于当时自身的认识水平;总体看来, 命题有一定感情色彩, 这在调查研究中是不佳的。本设计在“检验音乐理性认知水平量表”一处对该量表的科学性进行了适当的佐证, 但这还不够, 将来最好能通过音乐实验室测量及信度测试加以改善。
再次, 存在假相关的隐患。在B组量表中, 有的陈述与Y之间可能并没有如理论解释的那种因果效应关系, 我们称之为假相关, 例如符合B9陈述的受众因为识谱, 多为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 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古典音乐从而更可能喜爱古典音乐。
第四, 有必要对累加量表中的每一个陈述进行相关性检验。具体方法可以如:第一步, 对媒介偏倚度中的每一陈述 (姑且以x指代) 与Y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第二步, 同理, 对音乐认知水平中的每一陈述 (姑且以y指代) 与X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若正题与反题各自如经验期待的那样与Y、X成正或反相关的话, 那么量表题目的设置就是合理的, 才能说量表达到了最好的累加效果。
最后, 笔者的设计尚缺更科学的抽样方式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过程。
媒介接触行为 篇2
一、研究设计和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大陆、台湾多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设计的理论框架是基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 因此主要从媒介使用情况、媒介的选择和辨析、媒介的解读和评价、媒介的利用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在调查中, 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抽样调查, 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抽取两地的100位大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81份, 其中大陆学生45份, 台湾学生36份。
调查统计数据的录入、分析工具为Excel 2007版、SPSS统计软件11.5版本。在对大陆和台湾所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后, 我们可以看出, 大陆和台湾大学生只在其中一些题目上的作答情况有较明显差异。基于此, 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这些题目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进一步分析大陆和台湾大学生在这些方面是否真的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研究发现
根据SPSS分析, 大陆和台湾地区在“每天使用电脑上网的时间”和“如果一天不让学生接触媒介, 学生会怎样”这两个问题的分析结果, Sig<0.05 (我们选取的是95%的置信区间) , 说明在这两个问题上大陆和台湾地区具有明显差异。在调查过程中分析发现, 台湾和大陆地区大学生普遍对网络媒介的依赖心理较强,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针对“不接受网络媒介的期限是多久”问题, 两个地区的大学生能接受的期限范围均在十天以内, 并且一天以内占大多数, 不能接受离开媒介。另一方面, 针对“假设一天、一个月不让接触媒介, 学生会怎样”问题, 两个地区的结果显示, 仅少数大学生会不大受影响, 如果隔绝期限为一天, 大部分人表示勉强适应, 但还是想用;如果期限为一个月, 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会感觉与世隔绝, 不适应。而对于媒介的依赖程度, 大陆地区学生要更甚于台湾地区。
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大学生均将电脑和手机作为平时主要使用的媒介, 并且使用媒介的目的也大致相同, 是为了学习、娱乐、人际交往等。对于传统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的使用频率, 两个地区均显示使用频率较低。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二者均为六小时以下占多数, 此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每天的电脑使用时间方面差异较大, 台湾地区以3至6小时为主, 占总数的73.33%, 而大陆学生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主要为1至3小时, 占55.56% (如下图) , 台湾地区大学生对于电脑媒介的使用时间高于大陆地区。
根据SPSS分析图表, 在媒介选择、判断的意识方面, Sig>0.05, 说明没有明显差异, 即大陆和台湾地区大学生均存在一定的选择和辨析意识, 但仍有少部分人会不自觉沉浸于其中不加选择, 意识不够到位。在使用媒介获取信息时, 绝大部分学生会有意识地辨析信息真实性。
而大陆和台湾地区学生在“能否对媒介的传播内容或方式作出评价”、“对于媒介内容能否进行主动选择”、“对于使用媒介窥探别人的隐私的态度”、“媒介中广告对学生的影响”、“对媒介中不良信息、网络红人的态度”等问题的结果显示, Sig<0.05, 说明在这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合具体数据, 分析如下:
在“能否对媒介的传播内容或方式作出评价”和“对于媒介内容能否进行主动选择”这两道题上均产生了相似的分布情况, 总的来说, 大陆地区学生有一半以上能够清楚地对媒介的传播内容或方式作出评价以及对媒介内容进行主动选择, 而台湾地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稍差一些。
在媒介解读和判断方面, 对于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 大陆和台湾地区学生的批判接受意识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 对使用媒介窥探别人隐私并未经允许公开的行为的看法, 大陆地区大学生有一半以上认为这是违法的行为, 而台湾地区学生更倾向于这是一种不道德且应受谴责的行为。具体差异如下图所示。
对于媒介传播的不良资讯, 两个地区大学生的看法也存在较大差异, 台湾地区大学生普遍观点为虽然不道德但会偶尔浏览, 而大陆学生则普遍选择抵制, 对于不良信息的抵制意识和能力较台湾地区强, 具体差异如下图所示。
对于网络媒介中出现的网络红人的态度也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结果如图所示:
台湾地区96%的大学生保持与己无关的态度, 而大陆学生42%认为是文化低俗的表现, 58%认为与己无关, 大陆地区大学生的态度立场更加鲜明, 批判意识更强。
在媒介的利用方面, 使用媒介获取信息时, 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弹出广告窗口的情况, 而广告对于个体在获取信息时的影响, 大陆跟台湾地区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差异, 大陆有一半以上大学生深受广告影响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而台湾学生受广告的影响较小。
在调查两个地区学生在资讯检索方面存在的问题时, 因为我们把它设置成了一道多项选择题, 因此, 我们单独对这一题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 得到如下结果:
结果显示, 在“不会使用关键词检索”、“不知道去哪里寻找资料”两方面, Sig<0.05, 两个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再结合具体数据分析:
台湾大学生对于如何下载所需资料、使用网络查询信息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大陆地区学生能力较强。在资讯检索方面, 两个地区均存在不知道如何下载网络资料、看不懂英文网站等问题, 但是大陆地区大学生在使用关键词检索和寻找搜索资料方面具有较强能力。
三、结语
从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在媒介接触情况方面, 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大学生均将电脑和手机作为平时主要使用的媒介, 但是对于网络媒介的依赖程度大陆大学生更严重一些;对于媒介的选择、辨析意识, 两个地区的大学生差异不大, 但在媒介的选择、评价方面, 大陆大学生的主动选择和评价的意识更强, 而台湾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在媒介的解读和判断方面, 对于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 大陆和台湾地区学生的批判接受意识存在着一些差异, 大陆学生的态度立场更鲜明, 批判意识更强, 而台湾学生的态度则更温和包容;在媒介的利用方面, 台湾大学生对于如何下载所需资料、使用网络查询信息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大陆地区学生能力较强, 且大陆有一半以上大学生受媒介传播中广告的影响较大而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台湾学生受广告的影响则较小。
经过上述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的分析与归纳, 我们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有了比较清晰细致的了解, 因而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手段, 既有的放矢又有所侧重地对大学生开展更加切合他们自身实际的, 更加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1. 充分利用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 宣传媒介素养相关知识;
2. 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提供优质资源, 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3. 大众传媒要积极参与,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媒介素养教育;
4. 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管理, 抵制媒介传播的不良信息。
总之, 通过对大陆与台湾地区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的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两岸大学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 从而提高他们的媒介选择、解读、利用、判断能力。
摘要:随着媒介的飞速发展, 我们已经置身于媒介社会中, 能够理解、辨析、使用、判断媒介传播的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对大陆和台湾多所高校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希望能分析出大陆和台湾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的差异, 并由此出发提出研究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媒介,媒介接触,比较研究
注释
1[1]宫淑红, 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2[2]孙宽宁, 张冠文.初中生与高中生媒介接触行为对比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2) :39-42.
媒介接触行为 篇3
关键词:媒介接触,农村受众,行为分析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众媒介成为推进农村的变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逐步向农村覆盖的进程中, 农村和农村的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当下农村受众接触媒介进行调查是在“互联网+”时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媒体在我国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分析和定位。
1.2 研究意义
施拉姆认为, 大众媒介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普及卫生知识、扫除文盲、实施正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大众媒介的普及与发展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 之前的研究均以传统大众媒介为研究对象, 在当前新媒体盛行, 特别是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情况下, 农村受众接触媒介的方式、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改变, 涉农传媒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截至2014年底福建农村常住人口为1454万, 占全省总人口数38.20%, 本次调查, 通过对农村受众接触媒介行为的分析, 可以透视福建省农民观念现代化的变化和农村的发展,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福建省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现状进行分析, 对传统大众媒介和新媒体进行比较, 从而对媒介, 尤其是传统媒体如何把握农村受众, 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促进农民观念更新, 促进农村发展有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 涵盖福州、莆田、宁德、南平的15个乡镇, 调查时段为2015年8月15日至9月30日,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5份。
2 受众基本构成分析
此次调查中, 按照被调查者性别、年龄、学历以及职业划分, 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
农村人口构成主要由7大类职业, 在调查的样本中的占比情况为:农业劳动者占21.7%, 乡村干部占21.7%, 在校学生占22.4%, 乡镇企业职工占11.2%, 个体户占8.5%, 外出打工者占7.1%, 其他占7.5%, 基本能覆盖福建农村人口的各阶层情况。
3 福建农村受众媒介接触概况
调查发现, 各个媒介在农村受众中的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报纸、微博、手机订阅、杂志、广播。农村受众经常接触媒体在第一位的仍然是传统的电视媒体, 第二位是报纸,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受众接触微博及手机订阅新闻的选择比例排在第三、四位, 超过了广播的地位, 网络、APP等新的媒介形式也开始进入到农村受众的接触范围内。农村受众的传统媒体 (纸媒、广播、电视) 接触频率与新媒体 (微博、网站等) 的接触比例相当, 约为51:49。
3.1 农村受众对传统媒体接触习惯分析
1) 平面媒体接触情况。本次调查中, 仅有23.1%的农村受众有订阅报刊杂志, 55.5%的受众经常接触平媒, 但接触平媒的时长也较短。平面阅读时段多集中于早间时段, 9时-12时, 以及下午15-18时为高峰期。
2) 广播媒体接触情况。广播接收设备的拥有量为59.3%, 但是收听广播的时长和频率均在下降, 接触广播时长平均在1小时以下。在经常收听广播的农村受众中, 收听的广播频率排名依次为:本市电台 (3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33.1%) 、省级电台 (25%) 以及本县电台 (7.9%) 。从中可以看出, 农村受众对本市广播的关注度较高。
农村受众经常收听的广播节目前三位分别是天气预报 (16.4%) 、新闻 (16.1%) 、音乐 (16%) 。
3) 电视媒体接触情况。我省农村电视拥有率较高, 调查受众中90.8%的人拥有电视接收设备, 电视收视群体较为稳定。但是接触时长下降。接触时间在2小时以下的占到了50%。排除未拥有电视收看设备的人群, 不看电视的受众占到了4.7%。
农村受众的收视“黄金时段”在晚间, 高峰时段为18点-21点间, 21时到24时之间的收视亦占到20.1%。
农村受众经常收看的电视频道排名为:中央台 (31.1%) 、外省卫视频道 (25%) 、本省电视台 (23.6%) 、本市台 (12.6%) 以及本县台 (7.7%) 。可以看出, 市县两级电视台在农村受众市场中受到了较大的挤压。
电视收视排名前三位的节目类型分别是新闻 (14.3%) 、电视剧 (13.5%) 、电影 (10.5%) 。
3.2 农村受众对新媒体接触习惯分析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 其中, 农村网民占比为27.9%, 规模达1.86亿, 互联网普及为30.1%,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在农村的普及率提高, 农村受众对新媒体的使用和依赖度也逐渐增加。本次调查中, 农村上网设备 (含手机、电脑等) 的拥有量高达83.1%, 超过了广播设备的拥有量 (59.3%) 。
农村受众经常接触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有微信 (26.2%) 、微博 (17.9%) 、网络直播 (12.4%) 、网络点播 (12.2%) 以及门户网站 (10.3%) 。
1) 农村受众对网络媒体接触习惯分析。从调查总体情况看, 77%的人群经常接触互联网, 互联网接触时长中每天接触5-6小时的占到15.9%。但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较为分散, 从早上6时至当天24时均有接触。
农村受众在网络媒体上拥有账号的占82.4%, 排在前列为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百度贴吧以及优酷视频, 可以看出农村网络受众对于信息获取、网络互动以及网络视频有较为固定的渠道偏好。
农村受众接触网络媒体的主要目的排在前三位的是:消遣娱乐 (28.2%) 、增长见识 (17.5%) 以及了解社会动态新闻 (17.3%) 。
2) 农村受众对移动媒体接触习惯分析。经常使用手机媒体的农村人群占调查人数的44%, 主要通过手机短信以及各类媒体的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形式接收资讯。各类媒体“两微一端”拥有情况如下。
农村受众对各类媒体的微信、微博均有所关注, 但是在安装手机客户端方面, 网络媒体较为突出, 一方面是由于网络媒体客户端发展较为成熟, 在宣传推广方面有突出的优势, 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媒体未能有效地开发媒体客户端, 在手机应用市场上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等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依然占据下载排行的前列。
4 农村受众接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分析
4.1 农村受众对各媒介接触时长
在接触时长上, 61.4%的受众接触纸媒时长在2小时以下, 而43.1%的受众接触纸媒时长在1小时以下, 纸媒同广播媒体的受众群正在逐步下降。
从收视最为稳定的电视收视人群看, 每天收看时长在4小时以下的, 稍高于接触互联网媒体的人群比例, 但是接触互联网时间在5-6小时的人群比例中, 是接触电视人群的近2倍, 接触互联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是接触电视人群的近4倍。本次调查中, 虽然电视依旧拥有最广大的受众 (95.2%) , 但是吸引力则不及互联网媒体。
4.2 农村受众在媒介接触动机上的比较
从接触媒体的动机上看, 农村受众在接触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目的上还是有差异的。农村受众在接触传统媒体的动机上更偏向新闻资讯类, 19.6%的农村受众接触电视的目的是了解国内外大事, 20.9%的受访人群接触平媒的目的是了解社会动态新闻;而在接触新媒体的动机上更偏向消遣娱乐类, 22.9%的农村受众接触互联网的目的是消遣娱乐, 与28.8%接触手机媒体的受访人员相同。
由此可见, 农村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传统媒体, 而新媒体的娱乐功能, 能够较多地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
4.3 农村受众对媒介信任度分析
信任度作为媒体权威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所代表的就是媒体的公信力大小。在教育部2003年的“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调查中显示, 在农村对媒体信任度最高的前三位是电视、报纸和网络。传统三大媒体在农村受众中的权威性和信任度超过网络媒体。此次调查中依旧确立了电视的权威地位, 在“非常信任”选项中, 电视为42.5%, 其次为广播26%, 纸媒为25.4%, 网络的信任度最低为17.3%, 在“非常不信任”选项中电视仅为2%, 网络媒体为11.3%。
5 结论
1) 媒介拥有情况。传统媒体占主导, 新媒体迎头赶上。农民、农村作为弱势群体的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媒体环境中的弱势状态, 过去, 农民由于信息的闭塞和知识的匮乏, 普遍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途径, 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 在传媒大众传播过程中经常处于“失语者”和“旁观者”的位置。然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在信息流上的不对称情况, 农村受众可以从多个平台、多种渠道获得资讯, 特别是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使得资讯接收和互动的硬件设备变得易得, 传统媒体长期在农村地区“资讯霸主”的地位受到冲击, 虽然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依然是农村受众接收资讯的主要来源, 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使其在农村传播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2) 媒介使用情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齐头并进。在新闻资讯接收上, 农村受众更加倚重电视, 在娱乐消遣的诉求上, 农村对新媒体更加依赖。纵观各媒体提供给农村居民的资讯, 多为娱乐信息和新闻信息, 很少有服务农村、农民的节目, 农村节目相对匮乏, 特别是本次调查中在“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的选项上, 各媒介所占比例都偏低。媒体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 媒体具有推广农业知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 农业已经朝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 媒体在提供新闻资讯和娱乐资讯的同时, 应满足农村受众的多重需求, 为促进农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3) 媒介接触模式改变。根据以往的调查, 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 中国处于广播-电视-报纸的初级阶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处于的电视-广播-报纸过渡阶段, 2002年, “国家发展与大众传播”课题组调查显示, 农村受众接触的三大强势媒介是电视、报纸和广播, 尤其是电视独占鳌头。然而, 从2002年至今,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媒体的发展, 农村受众的媒介接触模式已经变为电视-报纸-新媒体-广播, 进入一个新阶段。
4) 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在城市开机率下降的情况下, 城市受众市场不断被蚕食, 传统媒体要抓住农村市场这一重要市场。然而在本次调查中, 最贴近农村受众的县级频道收视占有率不到10%, 实际上, 作为最基层、最贴近农村受众的电视台, 县级频道大有可为。如福建三明尤溪县电视台开办了多台文艺晚会以及服务农村青年的相亲会等接地气的活动, 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等形式, 线上线下互动, 较好地体现了大众媒体的服务性, 收到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说到底, 传统与新媒体只是渠道、平台不同, 但传递资讯实质性相同, 传统大众媒体在新闻资讯、公信力方面仍占据优势地位。大众媒体要在农村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 在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促进农民观念更新, 促进农村的发展, 是我国大众传媒促进国家发展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流动加剧以及乡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的情况, 农村涌现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受众群, 在“互联网+”时代, 新型农民、职业化农民将成为农村的主力军。大众传媒不能再以传统的眼光看待农民, 因此, 涉农媒介、涉农新闻、涉农服务等就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这在互联网时代下, 对传统媒体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大众媒体应该努力的丰富涉农新闻和信息, 积极的深入农村, 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状态及时将信息进行反馈和交流, 做到下情上达, 提高服务性、实用性和环境监测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6次互联网报告.
[2]黎泽潮, 杨龙飞, 王玉洁.安徽农村居民媒介素养调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3]凌燕, 李发庆.当代中国中、东部农民与媒介接触使用情况实证研究[J].广告研究 (理论版) , 2006 (4) .
[4]马千.浅析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J].今传媒, 2012 (4) .
[5]王玲宁, 张国良.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J].新闻记者, 2003 (11) .
[6]喻国明.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7]蔡楚泓.近年来农民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综述[J].今传媒, 2012 (5) .
引导孩子正确接触当代媒介 篇4
一、当代传媒对孩子的影响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新闻媒介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孩子是受其冲击最大的群体, 怎样正确引导孩子们接触当代媒介, 是当代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喜欢看少儿节目, 也喜欢思考他们对儿童的影响, 经常把节目内容当作一种教育资源。
二、引导孩子正确接触媒介
1. 媒介影响的两面性
媒体节目对孩子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 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不可避免地, 也有消极的影响。
很多节目是健康的, 关注着积极向上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 注重宣传科学理论, 传播先进文化, 塑造美化的心灵, 弘扬社会正气, 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可是当代的许多节目对儿童的消极影响非常的明显, 有些节目宣扬“明星可以速成”“一夜可以暴富”等等错误的思想, 使青少年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泡沫意识, 让未成年人迷失自我, 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节目中的低俗内容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毒害是不可小觑的。所以正确引导孩子接触媒介尤其重要。
2. 引导写观后感
我曾经要求学生写过一篇《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从习作中我发现很多问题, 也了解学生们接触媒体的基本状态。学生们喜欢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 有《喜羊羊和灰太狼》《东方神娃》《小宋当家》《快乐精灵》《超级侦探》《百变猪猪侠》等等。从中, 我选择了《小宋当家》《快乐精灵》《喜羊羊和灰太狼》推荐给学生们看。待学生看完之后, 安排时间互相讨论。平日我喜欢问问学生们《小宋当家》中的智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智慧?勇敢善良的喜羊羊们遭遇了什么?当我和小朋友的关系变得进一步密切了, 他们也就乐意和我交流自己喜欢的节目。同时也引导了他们看我指定的节目, 尽量减少接触那些流行的青春偶像剧。
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 经常引导他们写一些观后感, 引导他们从中总结学到的东西, 学会思考自己的所看所听。
“善良勇敢的喜羊羊终于打败灰太狼, 我懂得了正义总能打败邪恶。”
“善良的女娲总想着为民除害, 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百变猪猪侠平日不努力, 临考试时偷试卷, 反而弄巧成拙……”
“看《战龙四驱》我懂得失败与成功的关系。”
……
看看这些观后感, 我的内心欢乐起来。我们的孩子在节目里学会了积极的人生观, 竞争意识和正确的成败观。懂得在失败面前学会自我调节, 在胜利时尊重对方。
3. 引导学生利用QQ空间
我们班有一个QQ群, 每个人都开通了QQ空间。同学们互相看空间里面的日志, 并给予评价。我也经常去访问他们的空间, 对写得好的日志给予表扬。这样孩子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玩游戏的时间少了。我还激励他们评比, 看谁的日志写得最多, 谁的文章写得最有特色。
三、把媒体节目当作一种教育资源
1. 媒体作为作文的选材
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 作文要求写童话, 第八单元要求写想象作文。我都在电视节目中截取片段进行作文教学。引导同学发挥想象, 并从节目中提取写作素材。借助于这些喜闻乐见的材料, 同学们不再惧怕想象作为和童话作文的写作啦。
2. 媒体作为表扬的榜样
我经常对于干得出色的学生说一些诸如此类的话:
“像喜羊羊一样勇敢。”
“像智慧爷爷一样聪明。”
“真是个快乐精灵。”
“真是个热心帮助人的小熊维尼。”
听到这样的赞美, 学生们不知不觉地会以节目中主人翁为榜样, 从中受到没的熏陶。
四、总结
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接触研究 篇5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接触
一、研究背景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下,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生代农民工继传统农民工之后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所谓“新生代农民工”, 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年龄在16岁以上, 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国务院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3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加快。作为市民化过程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 如何适应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 如何顺利实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转变, 如何最终实现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 媒体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化中的重要信息来源, 它生产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化中的话语, 在新生代社会化进程中充当着形象塑造者。因此, 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化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 减少其消极影响, 以更好地推动这一群体融入城市, 是需要新闻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附近105名各行各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和谈话调查, 通过对他们对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这五类媒体的使用情况, 从而对他们的媒介接触情况进行研究。本次调查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 调查历时15天, 发放问卷105份, 回收问卷105份, 其中有效问卷100份, 回收率为100%, 有效回收率为95.23%, 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被调查者男女性比例分别为56.8%和43.2%, 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布广泛, 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使用情况
在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媒体的使用情况时, 采取让受访者选择平时接触 (使用) 时间最长的媒体 (单选) 。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最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媒介是网络媒体, 排在第二位的是手机媒体, 第三位的是电视, 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别是报纸和广播。这与这五种大众媒体各自的特性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关系甚大。样本分析表明:新兴的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青睐, 这与他们自身受教育程度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敢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1. 网络媒体接触
网络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中高居首位。调查数据表明, 新生代农民工电脑拥有率为46%, 接触网络的途径中使用自己的电脑设备占32%, 去网吧上网的占33%, 使用手机上网的为35%, 在使用目的中看新闻为22%, 与外界联络13%, 娱乐、游戏的为63%, 其他为2%, 他们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为:0~1小时为19%, 1~2小时为32%, 2~3小时为27%, 3小时以上为22%。新生代农民工对网络媒体可信度的评价非常可信1%, 可信度一般82%, 不可信17%。
从以上数据得知:新生代农民工电脑设备的拥有率比较低。在对网络的使用功能上, 我们可以看出娱乐休闲是他们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 这一比例为63%, 在繁忙的打工生活中, 打游戏听歌是他们娱乐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利用网络看新闻、与外界联络。新生代农民工和普通的青年人一样具有天然的娱乐倾向性, 网络为其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在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看来, 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网络媒体的可行度不及传统媒体。
2. 手机媒体接触
手机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中也颇受欢迎, 在媒介接触偏好中居第二位。调查数据表明:手机设备拥有率为98%, 使用目的中打电话为39%, 收发短信为27%, 手机上网为32%, 其它为2%, 而手机报的使用率则为0, 每天大约接触时间:3小时以上为61%, 2~3小时为32%, 1~2小时为6%, 0~1小时为1%, 对手机媒体可信度的评价中非常可信为15%, 一般为31%, 不可信为54%。
从数据可以得知, 手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基本普及。他们每天接触手机的时间大部分在两个小时以上, 大大超出传统媒体每天的接触时间。打电话、发短信、手机上网是新生代农民工接触手机媒体的主要目的。订阅手机报的几乎没有。在新生代农民工看来手机媒体的可信度较低。手机媒体的出现特别是3G技术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手机接触网络提供了便利, 在调查中发现, 有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使用手机的目的就是利用手机上网。
3. 电视媒体接触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电视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电视设备情况为42%, 是否经常使用电视媒体:经常接触为31%, 偶尔接触为58%, 从来不看为1%, 每天接触电视媒体的时间情况, 0~2小时67%, 2~4小时28%, 4~6小时3%, 6小时以上2%。接触的最主要目的:看新闻31%、娱乐52%、学习知识14%、其他3%。经常收看的节目:新闻节目31%、娱乐节目53%、科教信息7%、其他9%, 对电视媒体可信度的评价:非常可信21%、可信度一般76%、不可信3%。参与过电视媒介互动的仅仅为1%。
从数据得知: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中拥有电视设备的人较少, 他们接触电视媒介的主要目的是娱乐, 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是娱乐节目, 利用电视媒体接受新闻信息, 学习知识、技术的较少。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电视媒体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可信度一般。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从未参与过电视媒介。
4. 报纸媒体接触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纸媒体接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购买报纸的仅仅为5%, 接触报纸媒体情况中经常的为7%, 偶尔为91%, 从来不看占2%, 每天看报纸的时间半个小时的为36%, 1小时以上14%。在读报信息中, 最喜欢看的信息为娱乐占32%, 其次为新闻, 占29%, 然后为财经21%, 科教信息14%, 其他4%。对报纸媒体可信度的评价中, 非常可信的为46%, 可信度一般37%, 不可信的为17%, 而新生代农民工中没有人参与过报纸的互动活动。
由此可见, 报纸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偏好中处于劣势地位。报纸媒介的接触是一种付费 (购买) 阅读的形式, 而且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 再加上现在的报纸中党报的趣味性较弱, 都市报广告较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较少等原因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远离了报纸。
5. 广播媒体接触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广播媒体接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经常接触占5%, 偶尔接触为69%, 从来不听为26%。从渠道上, 使用购买的收音机的为32%, 使用手机上附带的收音机为68%。但是新生代农民工每天接触收音机的时间不长, 0~1小时为94%, 1~2小时为6%, 经常收听的节目中娱乐节目76%, 新闻节目19%, 科教信息4%, 其他1%。对广播媒体可信度的评价, 可信度一般82%, 非常可信11%, 不可信7%。参加过广播媒体互动的为1%。
因此,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对于广播媒体的接触及使用率偏低, 接触及使用时间较短。新生代农民工经常收听的广播节目也是娱乐节目, 其次是新闻节目。广播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这仅仅是指新闻节目而言, 新生代农民工对广播上的广告, 特别是一些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较为不信任。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广播媒体参与率也较低。广播现存的一些节目编排、广告把关、受众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和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广播媒体的接触。
三、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接触的特征及问题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媒体使用情况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 手机是他们普遍拥有的媒体, 而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是其每天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媒体, 他们接触大众媒介的目的主要是娱乐, 其次是获知新闻信息, 利用大众媒介获取知识、增长技术的则较少。从可信度方面来说, 传统的三大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眼中可信度较高, 从媒介参与角度来说, 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参与率较低, 这与我国公民整体媒介参与比例低一脉相承。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大众媒介接触的调查与分析, 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大众媒介接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参与度低。新生代农民工并不积极参与媒介, 他们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在城市工作生活中有悖于自身利益的行为, 利用媒介维护自身的权益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市民化和融城化的过程中, 新生代农民工应该积极主动传达自身群体的声音, 从而使市民化和融城化的道路平坦一些。
其次,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利用不够充分。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过程中, 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利用媒介进行娱乐和消遣, 能够积极主动利用媒介获知有效信息, 学习知识技能的则较少。新生代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 在城市站稳脚跟, 需要学习一技之长, 增强自身的知识水平, 充分利用大众媒介是其必由之路。
再次, 新生代农民工媒介接触障碍广泛存在。由于网络、电视等媒介的接触有较强的设备限制,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自身工作条件、居住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在接触这类媒介之时障碍重重。在调查中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接触电视媒介多在公共场所, 时间和内容选择方面所受限制较大。
最后, 大众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和重视不够。一方面, 在媒介内容方面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较少。另一方面, 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视不够, 除非发生像富士康的“连跳事件”这样的突发或重大事件, 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很少受到大众媒介的主动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和融城化的过程中需要大众媒介为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注释
11黄俊华, 女, 1981年9月生, 河南商水人,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22许同文, 男, 1988年2月生, 河南镇平人,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媒介接触行为 篇6
由于动漫包含多种文化因素, 动漫得以传播首先是动漫具有吸引力, 而漫迷的动漫接触也有其自身的需求与动机。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理论基础, 从动漫受众角度出发, 通过分析漫迷对动漫媒介接触的动机以及动漫接触行为满足了漫迷何种需要出发, 研究考察动漫传播对动漫受众的影响。
一、动漫满足了动漫受众对情感内容的诉求
任何一部电影、一本书、一部动漫, 都有自己的灵魂, 而情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 日本动漫《火影忍者》, 既有丰富细腻、爱憎分明的朋友羁绊, 又有纯洁珍贵的爱情, 也有在复杂环境下父母牺牲自己以换取孩子生命的亲情。而动漫对情感内容的表达上具有多种技巧, 除了通过剧情展现, 还有台词、表情特写, 在动画中还可以使用配乐的方式进行渲染, 这些丰富的情感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在漫迷进行动漫接触时打动着动漫受众, 满足他们对情感的诉求。
二、动漫满足了动漫受众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
不同的动漫依据其主题不同而风格各异。但所有动漫主题都不排斥理想。因为人为了梦想活着。《火影忍者》中:体内封印着九尾狐的鸣人的梦想是成为火影;资质平庸的小李相信凭借体术也能成为出色的忍者;鹿丸的理想最平凡, 却最真实——随便当个忍者, 赚点钱, 然后和不美又不丑的女人结婚生孩子, 退休后, 每天过着下将棋的悠闲生活。动漫中的理想有的自大、有的平庸, 但确实契合了动漫受众的心理特点——梦想本来就不是给别人欣赏的。这使得漫迷在动漫媒介接触后, 激励着他们怀揣梦想继续奋斗。
三、动漫满足了动漫受众对成长与价值观的感悟
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 但每个人生老病死的轨迹是不同的。众多漫画透漏出一个信息:人价值观的形成与他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后天环境在本性的基础上, 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 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人格。动漫环境是这样, 我们的生活环境亦是如此。以《火影忍者》中一位角色为实现和平的方式为例:这位动漫角色认为痛苦与恐怖使世界和平, 并为之实践, 制造屠杀、战争。这在一般受众看来是对人性的毁灭, 但了解他的成长环境后就会理解他的无奈——出生在国家间为利益纷争, 在战乱中失去至亲、朋友的年代, 他也爱好和平, 只是他对和平的理解已经扭曲。
在动漫里, 好人与坏人, 难以界定。撇开好与坏, 动漫受众可以从动漫内容中感受到掺杂着堕落与向上、黑暗与光明的赤裸裸的人性。所以, 动漫中的反面角色也会拥有很高的人气。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四、动漫满足了动漫受众情绪调节的需要
动漫作为媒介产品, 调节受众情绪, 使受众获得身心愉悦是其重要的功能。看动漫是动漫受众情绪调节的方式:情绪调节研究综述表明,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情绪和行为的调节逐渐由依靠社会环境中的外部资源, 转而依赖于自我驱动的、内部的资源, 运用心智策略进行情绪调节, 这些策略包括用积极的角度思考情境, 转移和集中注意力。而受众进行动漫媒介接触后, 情感上的诉求得以抒发, 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并对情绪调节有一定的作用。
其实, 漫画作为一种文化, 动漫受众对其的接触动机不止于此。不同的动漫受众在不同的时间去解读, 都有不同领悟。
参考文献
[1]李彦, 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M].海洋出版社, 2009.
[2]R·M·基辛.甘华鸣, 陈芳译.文化·社会·个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115.
媒介接触行为 篇7
关键词:受众,媒介,接触心理,传奇故事
主要以讲故事为引线的《传奇故事》, 通过对源自于全国各地的素材进行拼凑整合, 然后对这些节目素材再一次整理与加工, 使之重新演化成一种特有的新闻栏目, 并以新形式呈现于荧屏上, 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 受到广大观众的极大欢迎。
一、《传奇故事》塑造“传奇”
《传奇故事》就其发展的强劲趋势来看, 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 呈现背景和情节。在电视新闻栏目中, 背景材料主要通过主播的解说完成。在故事中, 人物的背景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 是电视栏目叙事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背景材料的准确提供, 对于故事叙事的清晰完整作用突出, 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事件本身应有之义。
第二, 电视语言艺术融合。通过图、文、声等元素的有机组合, 把观众带入一个广阔的叙事空间。电视视听语言具备的目击感与现场感, 比文字和声音营造出的身临其境的场景更为真实。同时, 故事栏目还结合了戏剧、小品等多种艺术元素, 使得故事讲述能够达到极佳效果。
第三, 主持人锦上添花。首先, 主持人可以说是讯息的一种形式载体, 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文本, 呈现整个故事的内涵;另外, 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引导受众去如何读取讯息。故事类节目, 其实对主持人的要求更高, 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主持人的思想内涵, 主持人本身的素养极其关键。在《传奇故事》中, 很多的表述, 都能说到人的心坎里, 这让《传奇故事》中的故事多了几分思想和精神。只有主持人本身也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阅历, 他在诉说这个故事的时候, 才能和观众沟通、交流。
第四, 评论深化主旨。在观看《传奇故事》时, 观众对故事中一些受害者充满深切同情, 主持人的深刻评论, 能让受众也感受到主持人是血肉鲜明、充满情感的人。他的说话方式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俗语和谚语, 既能够让观众喜闻乐见, 又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 引起了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正是基于以上一些原因, 《传奇故事》才能塑造“传奇”!
二、调查研究
以下是调查内容和结论:
城市媒介接触情况研究:为了实证城市受众的社会构成及其具体媒介接触特征, 我们同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研究了山西长治城区、江西吉安市区和广西南宁市区等的受众情况。我们通过社会学统计的调查方法, 通过职业、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收人五个指标, 选取了96个样本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发现与结果如下:调查发现, 职业、年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是影响城市受众媒介接触习惯的四个关键性指标。
(1) 年龄差异使得媒介接触情况显示差别 (如表1)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媒介接触中, 高年龄受众的报纸, 广播和电视曝光率很高。互联网用户年龄差异大, 老年人较少接触。
(2) 不同年龄者接触的电视节目存在差异, 文化程度与接触时间差异。据了解, 接触《传奇故事》类节目的受众, 年龄越大越多, 总体上的数量均较大。比较接触频率可以发现, 电视的接触频率与受众的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在电视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高中生接触较少, 这与这个群体学习时间占据娱乐时间有关, 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花费在网络接触率上, 消费较高 (如表2) 。再从接触频率上看, 虽然不同职业者在电视媒介上花费的时间都是最多的, 但是表现差异较大;最少的是学生, 这可能与这类群体倾向于网络媒介或不易接触电视媒介有关联。此外企业职工在网上花费的时间最少, 各职业者接触频率比较接近。
(3) 收入分层, 媒介接触习惯存在差异。调查表明, 媒介接触习惯与受众的收入情况有一定的关系。收入的分层, 使得媒介接触习惯存在明显的差异。从电视媒体来看, 月消费在2000元者的报纸接触率和电视接触率是所有消费层次中最低的。从接触频率看, 月消费在1500~2000元者看电视的时间最长。
(4)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影响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发现, 对于网络媒体等新媒体, 初中及以下受教育者的接触率低于其他教育程度。另外, 研究发现:在社会分层指标无显著差异的性别是城市受众的媒体接触影响最小的因素。
三、《传奇故事》, 成功典型
市场竞争激烈, 媒介竞争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样的受众和这样的媒介接触心理驱使下, 《传奇故事》的成功更加值得关注, 我们的传媒只有充分把握受众心理,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艾静.中国新富阶层与媒介接触分析[D].浙江大学, 2008.
[3]孙欣.信息时代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1.
[4]陆亨.使用与满足, 一个标签化的理论[J].国际新闻界,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