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水平(通用5篇)
接触水平 篇1
选取富氧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法(一步炼铅法)工艺下的铅作业工人为对象,我们于2009年5月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5 ml和一次性晨尿100 ml,进行血铅和尿铅含量测定,同时收集该年度企业生产工艺下的现场检测资料,分析冶炼工人铅暴露水平。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济源市某铅冶炼厂原料工段、富氧底吹炉工段、鼓风炉工段、电解精炼工段和成品工段铅冶炼作业工人155人为铅接触组,另选取该厂管理、后勤和销售等不接触铅的人员56人为对照组,性别均为男性。
1.2 方法
1.2.1 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测定
采样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1]进行。
1.2.2 血中铅含量测定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按照《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174-1999)[2]进行。
1.2.3 尿铅含量测定
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按照《尿中铅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WS/T 19-1996)[3]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 2003对调查和测定结果建立数据库,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检验水准均为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铅接触组155人中,原料工段14人、富氧低吹炉工段39人、鼓风炉工段42人、电解精炼工段49人和成品工段11人,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5.78±2.89)岁,工龄1~15 a,平均工龄(3.81±2.93)a,无器质性病变,无其他重金属接触史,自愿合作;对照组56人,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26.52±5.01)岁,工龄1~24 a,平均工龄(4.23±4.74)a。两组人群年龄和工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测定结果
根据我国现行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的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尘的PC-TWA和PC-STEL分别为0.05和0.15 mg/m3,铅烟的PC-TWA和PC-STEL分别为0.03和0.09 mg/m3。由表1可以看出,工作场所铅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工种作业工人TWA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1.5~24.6倍,STEL超过限值1.1~15.3倍。
2.3 血中铅含量
由表2可见,铅接触组血中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5,P<0.05)。不同工段之间也存在差异,尤其是鼓风炉工段炉前工和料台工的血铅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28,P<0.05),而成品工段的包装工与对照组比较,异差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经t检验,P<0.05。
注:经秩和检验,与对照组比较,a—P<0.05; 与富氧底吹炉工段比较,b—P<0.05; 与鼓风炉工段比较,c—P<0.05。
2.4 尿中铅含量
由表4可见,铅接触组尿中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93,P<0.05)。根据不同工种的分组,可以看出各组之间也存在差异,富氧底吹炉工段、鼓风炉工段和电解精炼工段尿铅含量略高于其他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90,P<0.05),见表5。
注:经t检验,P<0.05。
注:经秩和检验,与对照组比较,a—P<0.05; 与富氧底吹炉工段比较, b—P<0.05; 与鼓风炉工段比较,c—P<0.05。
3 讨论
富氧底吹炉一步铅法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铅冶炼工艺,具有设计密封性能好、熔炼强度高、节能效率好、二氧化硫回收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工作场所中高浓度的铅尘、铅烟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给作业工人带来的健康危害是不可避免的。检测结果表明,工作场所铅尘、铅烟浓度超标较严重,铅接触组血铅、尿铅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炉前工铅接触水平最高。
职业性铅接触主要是工作场所中的铅尘、铅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作业工人体内,其毒性强弱取决于作业环境铅浓度、进入途径、个人防护等,高浓度短期接触可引起铅的急性及亚急性铅中毒,低浓度长期接触引起铅的慢性中毒及铅吸收[4]。我们通过对作业场所铅尘铅烟的浓度的监测及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等指标的测定,确认铅作业工人个体的铅接触剂量,这样利于铅尘铅烟浓度超标的工作岗位采取较好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对铅接触剂量过高的工种加大个人防护用品的投入,通过对关键岗位和工种铅接触剂量的控制,来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而长期从事铅作业的工人在现有的铅冶炼工艺条件下,也应积极主动的加强个体防护,合理正确的使用防护设施,以此来降低个体的职业性铅接触水平。
摘要:目的 了解从事某种冶炼工艺的工人铅接触水平。方法 采集铅作业工人155人和非铅接触者56人外周静脉血5ml和一次性晨尿100ml,测定血铅和尿铅含量,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铅接触组血铅、尿铅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冶炼厂铅作业工人铅接触水平较高。
关键词:冶炼工人,铅接触水平,分析
参考文献
[1]GBZ159-2004.工作均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
[2]WS/T174-1999.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S].
[3]WS/T19-1996.尿中铅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方法[S].
[4]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3-87.
接触水平 篇2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车检修库,刚性悬挂,可移动接触网
国内电力机车检修库、临修库可移动接触网一般采用贯通式,也就是库外柔性接触网、库内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移动段、固定段)连续布置形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主要由移动段和刚柔过渡段组成。移动段设置在中间,根据线路长度可以包含若干移动分段,通过移动段的旋转移动释放其线路上部空间。机车进出库时,移动分段展开至线路中央为机车提供电能,机车检修时,移动分段收回至线路侧面,方便机车检修;刚柔过渡段设置在系统两端,分别与两端柔性接触网衔接,实现柔性接触网与刚性接触网的衔接和过渡。
1 刚性可移动接触网转动方式和驱动形式研究
根据刚性接触网特点和库内安装条件,确定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移动方式为水平转动。基础安装在库内侧部支柱(棚柱)或H型柱上,两只移动分段为一组,通过转动刚性悬吊装置与刚性梁(由汇流排及接触线组成)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快速实现整个移动段的同步收回和展开到位。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刚性可移动接触网采用刚性分段关节,3~4跨为一个刚性分段长度,一般不大于40m。主动机构为移动分段的动力机构,安装在主动机构上的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主动机构输出轴旋转,带动主动结构上的刚性悬臂转动,并依次传递到移动分段刚性梁。通过平行四边形结构,带动3~4组从动机构刚性悬臂转动,从而实现整个刚性接触网的内折式旋转移动。刚性可移动接触网转动及刚性悬吊装置的工作由安全联锁控制系统控制。在主动机构的底座上安装有行程开关和机械过限位装置,保证各分段的移动定位和行程开关失效后的机械定位控制。
2 刚性可移动接触网水平转动及刚性悬吊装置结构方案
水平转动及刚性悬吊装置直接安装在库内侧部支柱(棚柱)或H型柱上,主要由主、从动机构、刚性旋转臂、硅橡胶绝缘子、悬挂基座、悬挂夹具、拉线旋转装置等组成。
2.1 根据线路布置,主动悬臂、从动悬臂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
2.2 分段关节设置采用两只刚性悬臂等高设置的双悬臂结构,两分段刚性梁一般间距为200mm。图4、图5分别为刚性分段关节悬臂安装和立体模拟示意图。
3 转动机构的设计、验证研究
转动机构结构设计不但要合理、紧凑、经济,而且主要的零部件传动轴、法兰、连接螺栓等都要进行力学计算。确定转动机构方案如图6所示,并进行力学计算验证。
3.1 转动轴的计算
3.1.1 轴的结构设计
轴上端与减速器(电机)连接,下端与刚性悬臂的法兰盘连接,中间端应安装滚子轴承,具体结构设计如图7所示。
3.1.2 轴的强度校核
按弯扭合成力矩计算。根据《机械设计手册》:
式中:T=172.2(N·m)
转动过程中,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取α=0.65
查《机械设计手册》表38.3-1:[σ-1]=180MPa
考虑安全系数,选取轴最小直径72mm。
3.1.3 轴的挠度计算
本机构中刚性悬臂前端安装刚性梁(汇流排和导线),挠度的产生主要是在轴上,其挠度为轴的两种挠度之和。
(1)两轴承间的挠度
根据材料力学梁在简单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可知:
(2)悬臂部分的挠度
根据材料力学梁在简单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可知:
故轴上的挠度之和为:f=fmax+fB=-0.17mm
3.2 法兰与螺栓组的计算
刚性悬臂和连接法兰盘均采用Q235A材质,通过建立几何模型、网格划分、确定材料参数、加载处理、施加约束的一系列分析步骤,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法兰盘及刚性悬臂进行有限元分析,如图8、9所示。
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在法兰盘上,为72.302MPa,远远小于Q235A的许用应力,法兰盘和刚性悬臂的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3.3 螺栓组结构设计
根据刚性悬臂及其法兰盘联接情况,考虑对称设计,螺栓组布置如下。
3.3.1 螺栓组受力分析
初步确定法兰盘外形,连接螺栓采用M16、Q235A材质热浸镀锌,共布置9个螺栓。在倾覆力矩的作用下,右面的4个螺栓受到加载作用,而左侧的5个螺栓受到减载作用,故右侧的4个螺栓受拉力最大。
3.3.2 计算法兰盘处螺栓的强度
在Fa的作用下,各螺栓所受到的工作拉力为:
在倾覆力矩的作用下,螺栓受力为:
螺栓受到的力为:
螺栓的材料为Q235A,强度4.6级,安全系数1.5,材料屈服极限σS=240MPa
取(GB196-81)公称直径d=16mm,螺纹小径d1=14.376>13.37mm,螺栓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3.3 校核轴承座和支架间的螺栓的强度
螺栓只受到倾覆力矩的作用,同理可知:
取安全系数1.33,公称直径d=16mm(GB196-81),螺纹小径d1=14.376>13.93mm,结果表明M16的螺栓均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刚性可移动接触网水平转动及刚性悬吊装置结构方案是可行的,能够实现刚性移动接触网精准、可靠操作和安全连锁,并为国内电力机车检修库、临修库和动车段及动车应用所等不同工况条件下机车进、出库提供电能和方便维修。希望本文能为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德生.刚性悬挂移动式接触网施工技术浅谈.电气化铁道,2007.
[2]刘长利.客运专线动车段(所)库内可移动接触网设计方案.科技交流,2005.
[3]濮良贵.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气体钻水平井钻柱接触与碰撞分析 篇3
钻柱在三维井眼中的钻进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几何、接触非线性问题, 目前一般都采用迭代法进行有限元求解, 但实际接触一般都有连续性, 因此需要对接触问题进一步离散化处理, 也就是对接触边界的离散化, 通过单元节点的接触情况来反映单元上所有点的接触情况。在计算时, 忽略接触反力偶作用, 只根据位移与转角判断接触点的载荷。
2 全井段钻柱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为了解决钻柱碰撞与接触问题, 假设井壁为光滑的刚性面, 将钻柱与井壁的接触碰撞过程简化为梁与刚性面的接触碰撞问题, 应用动量定理建立定解条件, 并进行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接触碰撞非线性分析。在模型建立后确定钻柱模型的边界条件:
(1) 建立井壁与全井段钻柱的广义接触, 并设定接触对的摩擦系数;
(2) 对井口钻杆施加拉力F和转速VR2;
(3) 固定岩石面, 建立井底钻头与岩石面的接触, 并设定摩擦系数;
3 钻柱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全井段钻柱有限元模型建立后, 定义材料参数、接触对、边界条件和划分网格, 并进行大量计算, 得到全井段钻柱转动250s的运动结果, 分析结果如下。
由图1的应力图可以看出, 在钻柱刚开始转动时, 只有井口附近钻柱有较大的扭转, 应力较大, 从斜井段上部开始一直到井底钻柱基本保持不动。从应力随时间的变化也能够清晰看出斜井段到井底段的要克服摩擦力才能使钻柱转动起来, 全井段钻柱都正常旋转起来后, 造斜点后的钻柱受到的应力比直井段大的多, 说明气体钻水平井时, 斜井段到井底部分的钻柱受到的摩擦力、扭矩比直井段更大。
据图2钻柱与井壁的接触分布可知:在不同时刻钻柱与井壁的接触点大小和方向都有不同, 具有随机性。钻柱刚开始旋转时, 直井段钻柱有部分与井壁接触, 斜井段和水平段钻柱在重力作用全部靠在下井壁上。随着钻柱的持续运动, 下部钻具组合接触点增多, 摩擦力增大, 使得直井段钻柱扭矩增大。
4 结论
(1) 在气体钻水平井设计之初, 必须合理预测造斜段和水平段的扭矩和摩擦力, 必要时可增大安全系数。
(2) 气体钻水平井时钻柱躺在下井壁, 摩阻大, 水平段较长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屈曲, 有卡钻的风险。
参考文献
[1]S, Menand, H.Sellami et al.Advancements in3D Drillstring Mechanics:From the Bit to the Top drive.IADC/SPE98965, 2006[1]S, Menand, H.Sellami et al.Advancements in3D Drillstring Mechanics:From the Bit to the Top drive.IADC/SPE98965, 2006
[2]狄勤丰, 王文昌, 胡以宝, 等.钻柱动力学研究及应用进展[M].天然气工业, 2006, 26 (4) :57-59[2]狄勤丰, 王文昌, 胡以宝, 等.钻柱动力学研究及应用进展[M].天然气工业, 2006, 26 (4) :57-59
[3]付建红.下部钻柱三维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89[3]付建红.下部钻柱三维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89
接触水平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排除影响血铅水平的非职业接触因素前提下,随机选择该厂258名作业人员,其中铅职业接触者192人为接触组,非职业接触者66人为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采集静脉血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然后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以及把接触组分别按性别、年龄、工龄、工作车间和作业岗位等不同进行分组后各组间血铅水平的差异,以确定影响该厂铅职业接触者血铅水平的因素。
1.2 仪器与试剂
实验用水为高纯水,比电阻大于10MΨ·cm;硝酸为高纯。
日立Z-5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石墨炉、背景校正装置和铅空心阴极灯;1%(体积分数)硝酸溶液;0.1%(体积分数)TritonX-100溶液;质控血样:SeronornWholeBlood-1;铅标准溶液:1000μg/ml铅单元素标准溶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临用前用1%硝酸溶液逐级稀释至1.0μg/ml铅标准应用溶液。
1.3 质量控制
实验所用器材用1+9硝酸溶液浸泡24h,用高纯水冲净晾干备用。每测定15个样品进行一次校准曲线斜率重校,每测定10个样品测定一个质控血样。
2 结果
2.1 接触组和对照组血铅水平比较
见表1。
经t检验表明接触组与对照组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2.2 接触组性别年龄、工龄对血铅水平的影响
见表2。经t检验表明,男性组与女性组间血铅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组水平。经方差分析表明,20岁年龄组与其余2个年龄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30岁~和40岁~2组,而30岁~40岁~2组间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方差分析表明,0a~工龄组与其余各工龄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a~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而其余各组间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注:**与女性比较,P<0.01;#与30岁~、40岁~、比较,P<0.05;与5a~、10a~、15a~3组比较,P<0.01
2.3 工作车间和工作岗位对工人血铅水平的影响见表3。
注:**与电解锌和稀贵金属车间比较,P<0.01;##与炉前、电解、检修岗位比较,P<0.01。
经方差分析表明,铅锌冶炼车间作业人员与其他车间人员间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铅锌冶炼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电解锌组和稀贵金属组,而电解锌组与稀贵金属组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方差分析表明,熔炼和烧结岗位作业人员与其他车间人员间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熔炼和烧结岗位组显著高于其他岗位组,而熔炼与烧结岗位组之间与其他各岗位组之间的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铅是冶炼行业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长时间暴露于被铅污染的环境,可通过呼吸道吸入铅尘、铅烟及直接接触被铅污染的物体表面经消化道摄入铅,导致机体摄入和吸收的铅量增加,引起体内血铅水平升高。但由于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接触被铅污染的环境后,其血铅水平升高的程度并不相同。因此,了解影响血铅水平的因素对采取正确的职业防护措施、预防职业铅中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本次测定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铅职业接触组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非职业接触组,表明职业接触和暴露于被铅污染的环境可导致机体摄入和吸收的铅量显著增加。而且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工作车间和作业岗位的职业接触人员其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它们都是影响血铅水平的因素。男性职业接触者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可能与性别差异引起分工不同有关。女性从事生产控制等工作的更多,其直接接触铅的机会相对较少,工作环境被铅污染的程度也相对较低,而男性多从事生产中更消耗体力,同时也是直接接触铅机会较多或暴露于被铅污染的环境时间更长的工作岗位,从而使摄入和吸收的铅量更大。在不同年龄组的比较中,20岁~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30岁~和40岁~2组,而30岁~和40岁~2组血铅水平无显性差异,一方面,可能是20岁~年龄组从业者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和生理代谢更为旺盛,摄入和吸收了更多的铅;另一方面,20岁~年龄组的接触者一般工龄较短,这与工龄对血铅的影响结果是一致的。因为在分析工龄长短对血铅水平的影响中,接触时间最短的其血铅水平最高,表现为0a~工龄组的血铅水平最高,而且显著高于10a~组,而其余各组间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铅在机体内的代谢有关。在刚开始接触铅的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体内的铅被吸收入血液中,引起血铅水平显著升高。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血液中的铅一部分被组织吸收后分布于各个器官,并最后转移和沉积于骨骼中,另一部分则被排泄出体外。当机体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达到动态平衡时,接触铅时间长者引起体内血铅水平反而不如接触时间短者高。
铅冶炼的生产工艺几乎全都采用火法,普遍采用传统的烧结焙烧—鼓风炉熔炼流程[2]。烧结和熔炼岗位完成原材料的运输、装卸、加料、烧结成块及鼓风炉高温熔炼,因此,作业人员不仅经常接触大量含铅原料和中间产品,也有更多机会和更长时间吸入空气中存在的大量铅尘和铅烟,引起体内血铅水平更高。这从对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也能看出,熔炼和烧结岗位组显著高于其他岗位组,而熔炼和烧结岗位组之间及其他各岗位组之间的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对车间因素来说,铅锌冶炼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电解锌组和稀贵金属组,而电解锌组和稀贵金属组间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也是因为铅锌冶炼车间使用大量的含铅原料,而且其生产工艺易使工作环境中存在着比其他车间更多的铅烟、铅尘,使作业者暴露于被高浓度铅污染的环境中的缘故。
摘要:目的分析某冶炼厂影响铅职业接触者血铅水平的因素。方法采集观察对象静脉血,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浓度,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血铅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铅职业接触者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非职业接触者;不同年龄、性别、工龄、工作车间和岗位的职业接触者血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冶炼厂铅职业接触者血液中铅水平显著升高;铅职业接触者的年龄、性别、工龄、作业车间和岗位均为影响血铅水平的因素。
关键词:铅职业接触,血铅,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WS/T20-1996.血铅的Triton X-100—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接触水平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贵州省黔南地区某铬盐生产厂5个主要工段95名工人作为暴露组, 其中男64名, 女31名, 年龄22岁~54岁, 平均年龄为 (35.68±2.9) 岁;平均工龄为 (13.42±3.8) 年, 其中≤15年工龄49人, >15年工龄46人。对照组选择距工厂12 km以外居民91名, 其中男61名, 女30名, 年龄23岁~60岁, 平均年龄为 (36.42±2.3) 岁。2组均行健康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包括心电图、B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铬检查。排除心、肝、肺、肾等器官病变, 有家族遗传史, 其他毒物接触史, 近期内有细菌和病毒感染, 妊娠期妇女, 3个月内服用过抗氧化剂类药物及吸烟者。2组在性别、年龄、饮食结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测定方法
2组对象分别于晨08:00空腹采集血液标本, 行SOD、NO及MDA检测。血细胞SOD的测定采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血清NO采用A-萘胺显色分光光度法;血浆MDA测定采用改良八木国夫法。所有试剂均为Sigma公司产品, 采用UV-120日本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 实验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液中SOD、NO及MDA水平比较
暴露组血液中SOD、NO及M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暴露组不同工龄工人血液中SOD、NO及MDA水平比较
工龄>15年者血液中SOD、NO及MDA水平分别与工龄≤15年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 铬盐暴露作业工人体内SOD含量明显降低, NO、MDA平均含量显著升高, 提示铬盐作业工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严重失调, 自由基反应明显加剧。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铬盐作业工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六价铬中, 使机体内NO、MDA浓度剧增, 而剧增的NO、MDA作为一种自由基库[4,5], 能转变成一定稳态浓度的, 更具活性的以氧自由基, 导致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失调及一系列自由基反应加剧[6,7]。机体不得不动用大量的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来捕捉和清除, 其结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SOD降低。本文结果还显示, >15年组作业工人体内SOD含量明显低于≤15年组, 而NO、MDA含量明显高于≤15年组, 说明可溶性铬盐在体内蓄积到一定年限时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 与文献[8,9]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随着铬接触年限的增加, 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增加, 抗氧化能力下降。因此, 在对可溶性铬盐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护时, 要特别检测血液中SOD、NO及MDA含量, 可将其纳入铬接触工人健康监护的第一级检测生化指标。
摘要:目的 了解可溶性铬盐接触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一氧化氮 (NO) 及丙二醛 (MDA) 水平, 探讨其抗氧化能力。方法 选择黔南地区某铬盐生产厂95名铬作业工人为暴露组, 不接触铬烟尘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志愿者91名为对照组, 分别检测2组血液中SOD、NO及MDA含量。结果暴露组血液中SOD、NO及MDA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暴露组工龄>15年者血液中SOD、NO及MDA水平分别与工龄≤15年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长期从事铬盐生产者可使机体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及抗氧化能力降低。
关键词:铬酸盐类,职业暴露,环境监测,脂质过氧化,抗氧化
参考文献
[1]Dasneves RP, Santos TM, Pereira M.Comparative histological studies on liver of mice exposed to Cr (Ⅵ) and Cr (Ⅴ) compounds[J].Hum Exp Toxicol, 2002, 21 (7) :365-369.
[2]Bagchi D, Balmoori J, Bagchi MY.Comparative effects of TCDD, endrin, naphthalene and chromium (Ⅵ)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tissue damage in the liver and brain tissues of mice[J].Toxicology, 2002, 175 (3) :73-82.
[3]刘瑛, 李溥, 黎从飞, 等.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者血清酶活力变化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0, 36 (6) :337-340.
[4]Bagchi D, Bagchi M, Stohs SJ.Chromium (Ⅵ) 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poptotic cell death and modulation of p53 tumor suppress orgene[J].MolC ellB iochem, 2001, 222 (2) :149-158.
[5]Gunaratnam M, Grant MH.Chromium (Ⅵ) induced damage to the cytoskeleton and cell death in isolated hepatocytes[J].Biochem SocT rans, 2002, 30 (4) :748-750.
[6]付勤.自由基与职业中毒[J].劳动医学, 1987, 13 (4) :48-50.
[7]吴旭增.脂质过氧化与机体损伤[J].铁道劳动卫生通讯, 1984, 12 (2) :66-68.
[8]Simon HU, Haj-Yehia A, Levi-Schaffer F.Role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apoptosis induction[J].Apoptosis, 2000, 5 (5) :4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