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板书

2024-08-02

语文板书(精选12篇)

语文板书 篇1

有人概括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去过杜郎口的老师,都会说黑板铸就了杜郎口今日的辉煌。

准确的说来,不是黑板,是板书———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板书让杜郎口教育走向了世界。而板书究竟有何神奇?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两点:

(1) 板书(包括板图)常常化枯燥为生动,化无情为有情,化抽象为具体,画龙点睛,既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思维欲望,又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教材的坡度,有利于难点突破。

(2) 师生共同创设板书,在互动中共同创设了生动、多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阅读、思维训练以及合作学习等有机整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板书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板书?笔者在教学中归纳了五种方法,请同仁指正。

一.题眼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通过审题、解题以及演绎题意或提炼题目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教学要求,配以恰当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完整的板书。

比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 先让学生列“春”的写作提纲, 再读课文, 写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见下图一) 。整幅板书是以题目“春”为题眼, 以对春的赞美为主线, 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盼、绘、赞”———再以“绘”为题眼, 把“草、花、风、人”作为眼睫毛。这样, 既体现文章思路, 又明了文章重点。

二.线索法

这是一种以线条为主串联课文中重要词语,用以展示文章脉络及发展变化方向的板书形式。借助此类板书不仅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文章的布局谋篇,使作者思路一目了然。如笔者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 就采用了这一板书形式 (见下图二) 。

三.要素法

要素法也叫关键词法。一篇课文的重点有时在某一观点、某一写法上,有时在某一些词句、某一些段落上。设计板书时,以要素为突破口,就是首先列出文章的重点或者要素,然后选择与教学目的关系最密切的要素,配以其他内容,从而使板书符合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要求。以笔者设计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该板书实际上是一幅铜钱图,它抓住了我的家人对于勒感情的变化的几个要素 (恨、盼、疑、躲) , 从而让学生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见下图三) 。

四.特色法

这种板书侧重于强调课文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包括一切与其他文章有所不同的特点,如文章特色、文体特色、教学内容的重点等都可以作为板书设计的突破口。设计时首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特色,然后编配与特色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幅反映文章特色为主的板书。

我在教学生《断章》一诗时,引导学生以图画板书诗歌意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见下图四)。

五.留白法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把黑板比作一块田地,那么板书便是田地上的禾苗,只有老师与同学共同辛勤耕耘、收获,师生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收获成功。而这也正是杜郎口教学成功的秘诀。而这一秘诀的核心策略当是留白。

知名教育专家叶鹏教授说过,课堂上高悬的不应该是逗号、句号,而应当是问号。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如能在板书时将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然后师生再共同(或者学生单独)完成它,就不仅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如上文提到的《断章》板书,就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它虽然不够完美,但其亦诗亦画的设计,既启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展现了其美术才华, 真是一箭双雕。

板书的方法是多样的,操作也是灵活的,可以图、画结合,也可以白、彩结合;可以用黑板,也可以用白纸,可以用多媒体,也可以用手抄报,不可一概而论。

法无定法。只是我们必须明确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学习的形象性,趣味性,使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

附:板书

语文板书 篇2

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蝙蝠和雷达》可以这样设计:

天线

蝙蝠 超声波 障碍物 无线电波 雷达

耳荧

光屏

这样设计,直观,通俗易懂,逻辑性强,不仅揭示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奥妙,又阐述了雷达的原理。既体现了两者的共性,又能把两者的内在联系剖析得淋漓尽致(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学生一目了然,复杂、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变得简单。如这时教师调控引导得好,把蝙蝠和雷达这种内在联系(从因到果)扩展延伸出去。穿针引线,学生兴趣被激发,往往能举一反三。这就是板书的成效,板书的真正价值。

有人作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备课这个环节中,通过对教材的熟悉,钻研、吃透,以此来确定其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等。但在设计板书时却不愿多费周折、照本宣科,求速而不求质,一味参照教材中现成的板书,换汤不换药。当然,教材中现成的板书是比较正规、标准的,含“金”量较高。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勇于探索,精益求精,设计好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板书。

首先,从微观上讲,教师应先着眼于教材,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找一个凭借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及故事情节展开需要来处理,或根据陈述对象的特征、种类、属性进行组合安排。有时直接抓住课文的线索来设计板书,有时要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来设计板书。其次,从宏观上看,教师设计板书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以此作为依据,力求使板书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下面就以实例略加说明:

一、夸张式板书

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故意夸大或缩小、或借助一些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更集中、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可以这样设计:

要小盆 要木房 要做世袭贵妇人 要做女皇 要当海上女霸王

老太婆 贪

一无所有

四个“贪”字,一个比一个大,充满诙谐色彩,又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充分暴露了老太婆贪得无厌的本质特征,从中也暗示了老太婆定将落得“一无所有”的可悲下场。其次,“贪”字从小到大,又深刻地揭露了老太婆变得“一无所有”的实质性原因.

二、简笔画式板书

借用简笔画——一种无声的语言,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画面。借助画面的艺术表现能力,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在实践操作中,往往需要教师精彩动情地解说,加以润饰,才能使无声的铅字变得有声有形。

如《月光曲》利用简笔画把“月亮升起来了”,“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这三处描写“放映”出来。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变成另一种艺术美。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斟酌、咀嚼画面,同时又倾听教师动情的语言,令自己置身于形象语言的园林中。在诗情、画意、思辨获得美的悦感、心灵的洗礼。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分步--综合式板书

根据课文讲解的需要逐步板书,有计划的向预设的整体效果发展。如《东郭先生和狼》:

救了

东郭先生

狼(第一步)

救了

东郭先生

狼(第二步)

要吃

救了

东郭先生

狼(第三步)

要吃

老农

营救、教育

设计打死

根据讲解的需要逐步写出板书,最后构成一个综合的图解,就是我们预设的效果了。

四、对比式板书

把相近或截然相反的两件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进一步揭示事特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如《科利亚的木匣》可以这样设计:

四年前

五岁

步子小

十步

科利亚

四年后

九岁

步子大

五步

懂得: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通过这样设计,把上面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从其数据上的差别,学生不难发现:时间在变,人也跟着在变。从而揭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着变化”这个发展规律。这样一来,突出了中心,文章重难点也迎刃而解了。从数据的比较--得出结论--揭示规律,这个板书的设计形式,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些本质的东西,也对学生的唯物辨证起着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概括式板书

把课文的内容用精炼、简洁的词语进行概括性地说明。如《落花生》可以这样设计: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这样处理,简单明了。条理性强,脉络清晰,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既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又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它跟简笔画式板书有所区别,它是通过借助各种辅助符号、如箭头、直线、方格来表现事物的外部特征,虽然直观性强,但常常要添加文字加以说明。如《三味书屋》可以这样设计:

一幅画

书 八仙桌 高背椅 书

西 桌

桌 东

书桌

这样设计,利用一个方格(加以文字说明)确定了三味书屋的空间位置,又通过直线标出物件陈设的方位。方格、直线符号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方位感。为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提供了保证。

七彩的语文板书 篇3

金老师是我儿时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人生的榜样。他学的是化学,教的却是语文;而且,他的一笔工整流利、有力好看的粉笔字,他的一面构思新颖、红白相间的课堂板书征服了全体学生,其中就有我。因为,那是七彩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七彩之一:板书是练字的字帖。金老师的粉笔字横平竖直,笔力遒劲,特别是间架结构摆布匀称。于是,我们纷纷模仿,刻苦练习,以致我们中有许多学生的字体非“柳体”“颜体”,而成为“金体”。

七彩之二:板书是记忆的契机。粉笔字需要一笔一笔地写,线条需要认认真真地画,因而板书是一个长短不一的过程。老师板书的时间,正是我们记忆的契机,而且是听觉结合视觉的记忆,效果很好。

七彩之三:板书是理解的桥梁。有些较难的知识和道理,不是听一遍就能记住,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理解的,还需要有一个理解和顿悟的过程,因而老师板书的间隙往往正是我们通往理解的时机。

七彩之四:板书是总结的框架。一面精心构思的板书,从课题到作者,从生疏词语到段落大意,从主题思想到写作特点,甚至其中的内部结构和文章思路也尽展眼前。于是,板书就是一个完美的框架,便于我们了解和记忆。

七彩之五:板书是课文的导图。板书的形成有先有后,随着课文学习的深入,板书逐步完满,因此,板书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课文学习的思路。所以,板书就是一块课文学习的导图。

七彩之六:板书是审美的享受。粉笔是七彩的,板书也就会成为五彩缤纷的彩色图案;板书结构是精心设计的,图文并茂的构思往往精美无比;加上粉笔字写得好,字体也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语文课堂的眼睛——板书 篇4

“一切问题都是思想问题”的观点虽有点片面, 但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思想认识对解决问题所起到的作用。故要走出目前板书的困境, 就要再次认识板书的作用。王松泉先生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 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 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 读写结合的桥梁。”前人之述备矣, 然尤溪县实践提炼推广“五学”课堂教学模式 (五学: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比学、检测评学) 以来, 我对板书设计有了新的看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 而教师是主导, 所以板书的预先设计是必需的, 但在课堂教学中随教学的进程, 师生共同再设计才是板书的最高境界。教育的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是促进老师专业的成长,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制约。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学记》所论:教学相长。

我在教学鲁迅《故乡》是这样设计的。

这是一篇经典篇目, 许多教参都提到读这篇小说, 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 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学习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 并通过学习掌握这两种描写方法, 提高阅读小说和记人叙事的能力。

我认为鲁迅小说的内容博大精深, 但文笔质朴无华, 语言精练形象易懂, 所以紧紧地抓住文本在文字疏通情节理解上花大力气这是最重要的。文本理解的透了, 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就可细细品味。板书如何体现这样的教学意图, 我就对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板书设计。在合作研学环节中学生创造性地补充许多内容成了这样的一个板书 (附2) , 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学生透过板书深入到作品中, 体验到鲁迅小说的魅力。

语文教学的板书艺术 篇5

②好的板书,能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智力,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如:《从三到万》这篇议论文,由于它旨在“明理”,是结合故事说道理,所以,学生要理解故事与“道理”间的“双向”关系,即从故事中生发出道理,在议论中紧密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可列出如下板书:

图P1644页

通过板书这样排列式说理,就浅显易懂,说服力强。

③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幅精美的文章结构图,它是文章结构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板书,可以指导学生从“视读”学写作,理解、掌握课文的行文线索、层次结构、表现方法,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形成思维过程,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编拟提纲,增强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读导写,以读促写”。如《岳阳楼记》板书:

图P1644页

④精美的板书设计,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许多学者认为,一名教师的“硬功”之一,就是先要会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所谓“漂亮”,就是字要写端正大记,匀称清秀,同时,板书设计要规范合理。只有教师养成了这样良好的习惯,给学生以“规矩”,才能使学生“成方圆”。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良师出高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听一位优秀教师的课,欣赏优秀教师优美的粉笔字,简直就是一种多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2)板书艺术的要求

精美的板书艺术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不可缺的手段。那么,板书艺术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呢?笔者认为:

1、要目的明确

因为板书是为教学目的、内容服务的,所以,在设计板书时,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目的、教学要点而定,或体现其结构,或表现其行文特点,或突出主题,不能为板书而板书。如:《我的叔叔于勒》板书:

图P1644页

从该板书中可看出,小说情节始终围绕“钱”这一轴心,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力地提示了文章的主题。

2、要精确、周密。

初中语文板书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板书设计 美观 重点 艺术 技术

一、板书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教学中,板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再次加工与提炼,板书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总体概括。有效的板书设计能够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必不可缺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板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可以通过“败、富、穷”三个字进行设计,这三个字能够全面概括出于勒叔叔曲折的一生,这也是本课中隐含着的一条线索。学生通过这一板书能很快找到一些关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态度变化的内容,根据这些线索也能很快分析出菲利普夫妇的性格,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板书设计既简单又便捷,还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也就非常容易了。有些板书是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很多学生不容易认识和掌握这些比较复杂的关系,通过板书进行提纲挈领,可以使得内部关系更加简明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时,这篇课文的体裁是议论文,学生如果想要理解作者的论述思路以及各材料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板书设计凝练的词语、简洁明快的线条,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板书设计能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课堂中的板书设计也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使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呢?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简单便捷的板书,使板书科学、合理、有序且精练,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清晰地展示在学生前面,让学生根据板书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板書设计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板书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教学时,要依据板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板书,将板书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板书是配合教师驾驭课堂的有效方式,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有效教学手段。如果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备课不充分,花费的工夫不多,这些都会体现在板书的设计上。为了设计出优秀的板书,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科学、合理、有序且精练的板书设计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因此,广大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板书设计。

三、板书设计要讲究灵活性的原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材的变更和教学目标、要求的宽泛化等,教师不要墨守成规,要及时对板书进行调整,如果发现不妥,及时地进行修改。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修改,通过改、填、换、创、增或者删等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中的热情。以《狼》这篇文言文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板书:屠夫先是遇狼,后惧狼,然后御狼,最后劈狼,文章最后议狼。教完全文后,笔者却发觉有些不妥之处,因为板书中设计的“议狼”环节不属故事发展的情节,表达方式上也是和上文(记叙)不一致。这个时候,笔者就提示了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和教师一起修改,很快,师生达成共识,改为:屠夫遇狼,之后惧狼,接着御狼,最后劈狼等,议狼是作者的观点,跟故事发展的情节没有关系。如此一来,既能解决课文的全部问题,又能很快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四、板书要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设计板书内容的时候,既要体现出课文内容的中心,又要引导学生把握住课文的重点,理解文章内容的实质。在板书设计时,教师为了突出重难点,通常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对其进行书写,并用文字、符号或者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更加具体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板书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例如,在《苏州园林》的板书设计中,教师可以把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放大,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重点内容。设计这样的板书,能形象地展现出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然后再分七个方面进一步去说明这一总的特点,明确突出了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板书既简洁,又突出重点。

语文课堂教学中,板书设计既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性,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以及兴趣等多种因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设计出“形式美、艺术美以及内容美”的板书,让板书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大小适宜,气韵生动且浑然一体。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板书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仁芳.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7).

[2]马春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3).

语文板书的“前世今生” 篇7

板书能简练地、系统地体现教学内容,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因此利用板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能注重板书内容、思路和结构的灵活性,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计板书除了要钻研、驾驭全课内容外,还要充分利用板书艺术的审美价值,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好的板书设计应该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力求以完美的形式承载最恰当的教学内容,最简捷最贴切地反映文本精髓。在学习《祝福》这一课时,我和学生在共同研讨中逐步完成了如下的板书。我们先去寻找了祥林嫂悲苦一生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在所画坟地上记下了“勤劳”“善良”“温顺”“忍辱负重”“努力挣扎”等几个词;接着又分析并记下了她第一次不幸的婚姻及其挣扎———“包办婚姻”“逃”;然后,随着坟包越来越小,她的每一次不幸与挣扎也越来越清晰地被大家所认识,同学们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愤慨;最后,伴着坟尖的收拢,我在一团乌云上,写下了“祝福”两字,并打上重重的问号,全班同学都在长长的叹息中陷入了沉思。但我并没有就此打住,稍作停顿后,我饱含感情地说:“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吃人的、冷漠的、麻木不仁、走向死亡的社会里,有谁会为祥林嫂筑坟竖碑吗?没有。这碑是鲁迅给她竖的,是所有有良知的人给她竖的!可在那时,她只能像尘芥一样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我沉重地将板书缓缓擦去,低声道:“同学们,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你体会到了吗……请写下来。”长长的五分钟停顿,大家谁也没有再说话,可我分明看到了学生紧蹙的眉额、悲愤的神情以及那疾走的笔尖。就这样,从文字到心灵的路程就在特意设计的板书中走向了永恒和深刻,从而取得极好的课堂生成效果。对于文本篇幅长、内容复杂的课文,教师在备课时重视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设计,多考虑几套预案,可梳理出清晰自如的课堂教学思路。

二、板书的缺失

山东省高中语文教师暑期远程研修过程中济南的李新武老师和杭州的杭尧尧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教学风格不同、设计思想迥异的好课。

总览这两节课,如果非要“挑刺”,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板书的缺失或板书力量的缺失———李老师的板书过简,杭老师干脆就没有板书。杭尧尧老师在教学反思里说:“遗憾的是使用PPT教学,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保证课程的完整度和推进速度,但很多东西被限定了,可以发散思考的内容往往被遏制,学生讨论中的精彩点也很难展现出来。我也希望能有更好的方式来弥补这一不足。”实际上,减少对课件的依附性,巧妙利用板书,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生成效果。举这两位老师的一个教学细节说明。这两位老师在分析或回顾情节的时候均采用了PPT课件展示,且教学节奏较快,预设的痕迹颇为浓重。杭尧尧老师是直接用图表通过PPT课件展示的,李新武老师是把矛盾冲突变化图用PPT课件直接呈现了出来,中间缺少足够的分析和导读。我私下里想,能不能在文本总览时,师生口头交流宴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和宴会后的“余波”,而在师生“对话”的同时教师重点板书宴会上的“剑拔弩张”———师生研讨跌宕起伏、张弛有效、波澜起伏的情节,教师用错落有致、起伏跌宕的形式板书“三起三落”(范增举玦—项羽不应、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项王款待)以表现情节的大起大落———会让人联想到袁枚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会让人联想到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会让人联想到柳青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拐点”……

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的作用,曾一度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其作用被视为“画龙点睛”,可如今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在多媒体教学的氛围里,板书设计倏然隐身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更有这样一种论调,语文教学和数理化教学有许多不同,其中一条就是语文教学不必像数理化教学那样,去做大量逻辑严密的教学板书。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及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正有着被人们忽视的倾向。

三、板书的力量

教学中,教师一般要首先板书课题,然后再展开对课题的讲解,教师一边讲解和交流,一边作扼要的板书,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路,又便于学生分析探求。板书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记录下来的一些思想片断,它及时记录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从而多次从视觉上刺激、提醒学生记忆存储这些信息。语文教学感性积累的特性决定了板书设计更应精益求精,好的板书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容量,还能辅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内涵、领悟人生真谛。

山西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后,国家采取了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各地救援力量齐聚王家岭,不抛弃、不放弃、终有115名矿工获救。我一下子想到了当年自己读高中时学到的那篇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甚至脑海中一下子出现了当年老师的板书:危在旦夕(六十一名民工中毒)→风驰电掣(平陆北京两地党政军民紧急出动找药送药)→化险为夷(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得救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那用不同色彩粉笔写就的板书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二十年前,带回到文本当中。这样的板书设计以简驭繁、惜墨如金,把文本中复杂的多层次内容集中地表现在有限的黑板上,它不是讲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画龙点睛地富有创造性的展示。同时,简洁的词句表达了文本复杂事件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文中记叙的主要内容和顺序一目了然,既使学生对课文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浓缩的简洁美。

工整的字体美和巧妙的板书设计既是语文教师扎实基本功的展示,又是为人师者授课艺术的体现,在让学生解读文本内涵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又会在书写能力、学习态度、审美能力和性格情操诸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施加积极性影响!

一言以蔽之,在传统教学法时代语文老师手中的粉笔充满了魅力,语文板书的“前世”是辉煌的;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代鼠标取代了粉笔,语文板书的“今生”是黯淡的。板书的缺失恰恰体现了多媒体辅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焦灼状态,预设大于生成,技术展示替代文本导读,线性流程取代发散思维,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式教学行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法精华的抛弃———板书,在黑板上的“板书”,不能缺失。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让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潜心研究、推陈出新,提高板书技能,创新板书内容———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

摘要:不重视板书或缺省板书是当前语文教学领域的通病, 板书的缺失反映了多媒体辅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焦灼状态, 线性流程取代发散思维, 预设大于生成, 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法精华的抛弃。巧妙的板书设计既是语文教师扎实基本功的展示, 又是为人师者授课艺术的体现——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涵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 又会在书写能力、审美品格和性格情操诸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施加积极性影响。

语文板书 篇8

关键词:板书设计,小学语文,激发兴趣,突破难点,体会情感

板书, 又被称为“微型教案”,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和媒体等, 通过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精美的课件走进课堂, 使很多老师渐渐忽视了传统的黑板板书, 其实板书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视觉呈现方式, 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 板书的直观、简洁、清晰等特点更有利于帮助语文刚入门的学生学习课文。因此, 我认为不管在任何时候, 板书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要巧妙地利用板书, 优化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巧用板书, 激发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要心理学化。”这里的“心理学化”就是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 我们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也要“心理学化”。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 教师如果能够紧紧抓住学生这种心理, 根据课文的内容, 巧妙地设计板书, 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讲授《小苗与大树》一文的时候, 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小树苗和一棵大树, 再给大树画上一只大手, 手上拎着一个浇花用的水壶, 水壶的出水口对着小树苗, 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 把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板书到水壶里, 最后在水壶的出水口画喷水状, 学生一看, 就知道板书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最重要的是, 整节课下来学生几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思绪也自然就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 这样, 学生的无意注意就被转化为有意注意了, 学生也会迅速地掌握和理解了知识。可见, 通过形象、直观的板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教育,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板书, 突破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要使出教学上所有的巧妙的方法, 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被掌握。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 侧重于形象思维, 尤其是一些比较难懂的原理, 语言的解释更加显得苍白无力, 为此, 在教学中能针对其认识特点对症下药, 精心设计板书, 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提高了学习效率, 优化了课堂结构。

如《蝙蝠和雷达》一文中的难点是揭示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和飞机能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原理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对蝙蝠利用超声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如果仅仅用文字或语言表述, 总是显得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所以我们必须实施直观教学, 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无疑, 板书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我在授课的时候是这么设计板书的:

在以上的板书中, 左边部分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右边就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板书直观、通俗易懂、逻辑性强, 既揭示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奥妙, 又阐述了雷达的原理。既体现了两者的共性, 又能把两者的内在联系剖析得清晰明了, 学生一目了然, 复杂、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变得简单, 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巧用板书, 体会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注重情感体验”。巧妙地利用板书, 也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的手段之一。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 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和愤怒。我是这样利用板书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

在讲授过去的辉煌的时候, 可以先把圆明园里面的景物板书出来。接着, 在学习“毁灭”部分, 老师指着板书激情导读“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就这样, 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没有了 (齐读) :“没有了 (齐读) , 也没有了 (齐读) ;不仅没有了 (齐读) , 还没有了 (齐读) ;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 (齐读) 没有了, 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 对于那些上自 (齐读) 没有了, 下至 (齐读) 也没有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擦掉相应的板书, 最后老师指着课题说:“就这样, 圆明园彻底地被毁灭了!”接着, 把课题擦掉!

这样, 利用板书的灵活性, 加上老师激情洋溢的动作, 带领着学生直观地感受“毁灭”, 激发起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痛心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至此, 本节课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 对于把握课文的关键问题, 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必须慎重考虑, 精心设计, 切忌随心所欲, 杂乱无章, 要为设计板书费一番心血。”所以,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应该努力提高设计板书这一项教学技能,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板书, 并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运用, 以优化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彭小虎.小学生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课堂教学

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板书, 它是教学内容重难点的高度概括。 它既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提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又能让学生从知识、审美、情趣等方面感知和获取信息。 备课时, 针对板书的设计, 我们要全面考虑到课文的“文路”、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 这样设计出来的板书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因此, 许多教师很重视板书设计。 下面, 我结合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

一、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两种传统的手段便是口授和板书。 二者各尽其职、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文本, 单单靠教师的讲授缺乏直观感, 这时板书的运用, 既让学生对文本有了直观印象, 又让教学得以顺利完成。 板书有以下作用。

1.集中学生注意力。 板书有直观性的优势, 同时有美的因素。 学生通过板书直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 板书的视觉优势得到完美体现。 在板书过程中, 学生不断思索, 注意力被板书深深吸引。

2.理清课文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免会遇到一些篇幅较长、情节比较复杂的课文。 单靠口授不行, 这时板书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虽然寥寥数行, 却包容全篇、提纲挈领, 小学生通过板书把复杂或抽象的内容深深记在心中。

3.突破重难点。 课堂上的小学生很难通过老师的口授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 这时板书的直观性便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师可以将课文重要内容的关键性词语简明地写在黑板上, 或者对重点段落进行单独分析板书, 相信这样的板书设计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展学生思维。 好的板书是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 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叙述顺序逐步明晰的过程;好的板书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 由局部到整体, 由思想到内容。学生通过板书一步一步理解课文, 这实际上是方法的训练与思维的训练。

二、板书设计的原则

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必须周密考虑, 板书出来的每一个词、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幅画, 甚至是安排的位置和形式, 都必须具有科学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板书时吃透教材的“三点” (即重点、难点、特点) 和 “三路” (即文路、教路和学路) 。要更好地设计出一幅优质的板书, 我们应掌握以下原则。

1.目标性。 板书设计要符合课文的教学目标, 体现教学的“三点” (即重点、难点、特点) 。 通过板书, 我们可以将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内容系统、条理、简练地展现出来。

2.准确性。 在准备把握 “三路” (即文路、教路和学路) 的情况下, 板书设计应以精炼、准确的用词表现出来, 做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3.凝练性。 课堂教学40分钟, 黑板面积4平方米。 板书设计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和有限的范围内以少胜多, 以简驭繁, 最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条理性。 课文本身具有逻辑关系, 这要求板书设计具有条理性。 板书课文中的关键词可以有条理地反映课文要点, 从而构成板书提纲。

5.直观性。 板书的布局、结构、色彩是板书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 板书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以美观、严谨、大方的空间感受, 增添课堂学习的视角美, 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因此, 板书的字体大小、主次分明、排列行款都要体现直观性。

三、板书设计的形式

课堂教学的不固定性决定了板书设计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设计板书时必须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 设计出多样性、直观性的板书。 “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 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 这时, 板书随着教学进程的逐步展示, 教师也应随机应变, 对板书进行适当修改、补充, 最终完善原来的板书设计。 最后, 我们要注意板书设计的点线运用, 点线连接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课文内容的内在逻辑性。 同时, 板书时色彩和图形要简洁明了, 切记运用勿滥。 在教学实践中, 我概括了以下几种板书设计的形式。

1.纵式板书。 纵式板书给人一种从上至下的流线视角感悟, 能立体地反映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一目了然, 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方便。 如《神奇的克隆》的板书:

“克隆”是什么

克隆羊“多利”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2.横式板书。 横式板书实际是将纵式板书做横式排列, 词句间加上破折号或者箭头, 以此表示内容间的逻辑关系, 它的作用与纵式板书相似。 如《早》的板书:

3.纵横式板书。 纵横式板书是教师应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形式, 它是将纵式和横式综合起来的一种板书形式。 这种板书可以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内容结合起来, 表现出来的条理更清晰、细致。 如《埃及的金字塔》的板书:

4.脉络式板书。 有些课文比较长, 同时内容比较复杂, 这时脉络式板书就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 学生通过板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课文的脉络层次。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板书:

5.提纲式板书。何为提纲式板书?提纲式板书就是把教材内容纲目化。教师往往先写大提纲, 然后书写第二层、第三层的小提纲, 教师可以边书写边分析。提纲式板书的优势就是能够紧扣内容、简明清晰、突出重点, 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郑和远航》的板书:

一段:第一次远航 (详写)

一层:扬帆起航

二层:友好交流

三层:战胜凶险

二段: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6.对比式板书。 对比式板书主要通过对比, 将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事物之间的不同方面加以比较区分, 让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展现。 如《爱如茉莉》的板书:

以上几种是课堂中常见的板书设计的形式, 我们还有其他一些形式,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灵活运用。 如:图表式板书、交叉式板书、阶梯式板书、复线式板书、金字塔式板书, 等等。

语文板书 篇10

《俗世奇人》奇绝、妙绝。奇在人物, 妙在情节和语言。《泥人张》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智慧的民间艺人——泥人张。他的从容自若、后发制人和他的对手海张五的狂妄、跋扈, 都被刻画得形神兼备,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本领更让读者拍案称奇:故事情节悬念跌出、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叙述语言更是津味十足、简洁传神, 可谓余音绕梁, 令读者回味无穷。

二、

《泥人张》板书设计

三、设计说明

本文是冯骥才小说集《俗世奇人》里的一篇小说。根据对教材的解读, 笔者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领略情节之奇;2.见识人物之奇;3.品味语言之奇。整件事情是因海张五的“牛”而起的。“牛”在天津方言里是“傲气”的意思。但是近年来, “牛”字的使用频率一路飙升, 意义扩大化。因此设计者就巧妙的利用了“牛”字的多重含义, 抓住文中“中间一位穿得阔绰, 大脑袋, 中溜个子, 挺着肚子, 架式挺牛, 横冲直撞往里走”一句中的“牛”字展开此板书。

根据教学流程, 这份板书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依次呈现的:在梳理小说情节时, 我们找到了事情的起因是海张五的“牛”, 因为海张五“牛”, 才会无事生非地去“找乐子”, 才会有后面一波三折的情节。因此,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下的是整份板书的核心“牛”字, 然后是人物“海张五”及其海张五“牛”的特定含义 (恃“财”傲物, 无事生非) 。

在分析人物“泥人张”的形象时, 教师说:海张五用他的“牛”挑起了事端, 泥人张用他的“牛”狠狠地回击了海张五, 泥人张的“牛”表现在哪里呢?随着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思考、发言、补充, 结论逐渐清晰。在发言分析过程中,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写下了“泥人张”及泥人张“牛”的特定含义 (技艺高超, 人格不屈) 。

在品味本文语言特点这一环节中, 教师指着板书中已经呈现的内容说:海张五“牛”, 泥人张“牛”, 老师觉得还有一个人也很“牛”……至此, 将作者冯骥才推出。通过回顾“领略情节之奇”这一教学环节的内容, 得出作者的“牛”首先表现在“能将简单的故事写得曲折有致”这一结论, 老师及时在作者“冯骥才”三个字的下边板书“情节曲折有致”。继而, 通过分析文中“找”字的巧妙之处, 引导学生寻找体现作者“牛”的第二个方面, 也是本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作者在写作语言上能做到“简洁传神”。随即教师板书“语言简洁传神”, 学生据此进一步从文中寻找更多的例句来印证“语言简洁传神”。随着教学主要流程的完成, 整份板书也全面、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四、设计反思

1. 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得益彰。

“牛”字在文中原本是天津方言“傲气”的意思, 且听起来似乎不是那么雅观。但“牛”字贴近学生乐于接受新生语言的心理。但在此之前, 学生对这个字的使用也只是停留在模仿上, 对它的含义和使用范畴也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该板书不仅使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特点及写作特色有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使学生对“牛”字的意义和使用范畴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2. 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得以实现, 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培养。

整份板书可以用“一个中心, 两条线索, 三个基本点”来概括。一个中心是写在板书正中的圆圈里的“牛”;两条线索是情节上的海张五“找乐子”, 泥人张“找回来:捏弄、贱卖”;三个基本点是分别被冠之以“牛”的三个人物及各自“牛”的内涵。教师巧妙地使用圆圈、箭头、方框等各种特殊符号, 创造性地设计出整齐、醒目、易懂、易记、重难点突出的板书形式, 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牛”字被圈写在黑板正中的时候, 如同微风拂过平静的池塘, 学生脑海中的疑问一个接一个, 悬念顿生。随着教学流程的推进, 又如同阅读侦探小说一样, 谜团被不断地解开。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盎然。

浅谈初中语文板书设计 篇11

板书是一个艺术整体,是教师根据需要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浓缩为具有逻辑联系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文理结构或图表形式,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理解、储存、应用信息的视觉渠道,是提高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桥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接受知识,有85%以上来自眼睛。视觉信息获得的作用可想而知,而板书是课堂教学中视觉信息获得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板书这个视觉渠道的作用,把它和口头讲述、课堂演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设计板书:

一是板书要做到目的明确,在板书设计之前就要考虑好突出什么内容,达到什么目的,做到胸有沟壑。

二是板书讲究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欣赏、理解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设计出反映自己特色而又千姿百态的板书,如板书可以用图画方式将内容与形式形象结合,形神并茂。

三是板书设计要悦目、醒目。板书是教师一种创造,是一种既能传递知识,又能给学生美感体验的载体,所以在设计板书时只有做到醒目和悦目,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可用不同符号、色彩或勾画,或圈点,或调整字体等。

四是板书设计要“精”而“美”。精指板书设计应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美指板书字迹清楚,结构匀称,形式优美,呈现过程恰当自然。

以上从理论上谈了板书设计的各种方法,下面就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几种文体在具体设计时作一粗略探讨:

一是记叙文板书设计(叙述类)。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体裁。一般根据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或空间方位转换安排文章结构,因此板书设计时可以紧紧抓住这个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弄清主干,领会主旨。

二是说明类板书设计。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和说明事理或事物的文章。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总是由浅入深的,这就决定说明文在结构方面必然有外在条理性,设计板书时可以依作者对事物观察的顺序角度,或依时间为序,或依空间为序,或依逻辑为序来设计板书,结构布局上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并列说明……总之,设计时可以抓住这一特征来规划板书,可以使学生清楚掌握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理解文章的内容。

说明类其他板书设计根据说明不同的顺序选择不同类型的板书,可以用图形、表格、箭头等,以便学生理解说明的顺序,掌握事物特征,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三是议论类板书设计。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阐明道理,提示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文章体裁。此类文章的板书设计要抓住论点和论据两个方面,突出它们之间论证的逻辑性,按照文章的结构方式即论证结构来设计板书,或总分,或并列,或对照,或递进……设计出丰富各异的板书。

综上所述,板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准确、完整,重点突出;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形式优美,简洁生动,风格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认识特点、兴趣等多种因素,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出“形式美、艺术美、内容美”的板书,让板书字与字、行与行疏密得当,大小适宜,照应严谨,气韵生动,浑然一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深化,实现如王松泉先生所言:“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

语文教学板书的艺术性 篇12

一.丰富学生感知表象, 语文板书应讲究直观性

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应针对人体视觉器官较其他器官优先获取外界信息, 能弥补教学语言表达不足的特点, 可以及时的把抽象的、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如在教学《鲁迅自传》一文时, 根据课文以时间为顺序, 展现鲁迅先生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 刻画其思想发展变化轨迹, 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国为民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可采用表格式板书, 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表格直观、清晰的体会, 对于《鲁迅自传》一文的线索一目了然, 进而把握了课文的中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 语文板书中如提纲式、对比式、线索式等设计都具备直观、简洁、实用的特点, 都可广泛的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二.精心设计和提炼, 语文板书应讲究简洁性

语文教学板书讲究实用, 既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 又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 这就要求教师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 要精心构思和设计, 力求简洁精练、准确恰当。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可这样设计板书:

孔乙己是一个特殊人物, 正因为如此, 他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他被笑声包围, 这恰恰就是人物的可悲。人们不无恶意的取笑, 正如一支支的利箭刺向他, 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不言而喻。

三.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语文板书应讲究趣味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呢?板书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就应做到语精字绝, 富于趣味性, 能充分启发学生思维, 把握学生寻求问题解答的迫切性, 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让其置身于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之中, 与教师思维同步, 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 面山而居的愚公率领儿孙毕力平险, 智叟笑而止之, 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板书如下:

精妙而富于启发性的板书自然而然让学生知晓了教学用意, 得出了课文的主题,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

四.避免板书的随意性, 语文板书应讲究示范性

教学板书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会对老师板书中的如字形字迹、书写笔顺、设计技巧、板书态度等进行模仿。为此, 教师在板书时必须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做好表率。在我上小学时, 我们班来了一位年轻的美术老师, 他上课谈吐自若, 出口成章, 特别是写一手漂亮的黑板字, 板书设计新颖美观, 为此, 他很受学生的喜欢。我们班有大部分同学在悄悄地模仿这位老师的字。经过一段时间, 许多同学都能写一手好字, 这都与这位老师写的漂亮的字及新颖美观的板书分不开。

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语文板书应讲究审美性

教学板书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讲究设计的美观、语言的精练、内容的完善、字体的俊秀等。运用美学的理念和美术技巧, 在教学中起到引人入胜、激发思维、活跃气氛的效果。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上一篇:化工消防安全管理对策下一篇:精神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