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2024-08-08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精选12篇)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1

鼻腔外侧壁血供主要来源于颈外动脉的分支, 即蝶腭动脉 (Sphenopalatine artery, SPA) 。研究表明, 鼻腔后部出血多由蝶腭动脉引起[1]。近年来, 经鼻内镜中鼻道入路蝶腭动脉结扎术治疗鼻腔后部出血因其并发症少而获得广泛应用, 但经此入路结扎的多是蝶腭动脉的分支。以往有学者对于蝶腭动脉在鼻腔的分支进行了研究, 但对于蝶腭动脉在翼腭窝和鼻腔的定位研究以及与其相关解剖结构关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不能完全满足手术的需要, 难以达到准确指导临床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翼腭窝的尸体解剖, 观测蝶腭动脉及其相关结构, 旨在为快速寻找、准确定位蝶腭动脉和探讨经上颌窦后壁行蝶腭动脉主干结扎术的准确入路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干性半侧颅骨30侧, 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湿性尸头15具 (无确切年龄记载) , 不区分性别。

1.2 方法

(1) 30侧干性半侧颅骨的观测:观察30侧干性半侧颅骨标本蝶腭孔的位置、形态, 测量蝶腭孔的相关数据, 这些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测量筛骨嵴至前鼻棘的距离、筛骨嵴至下鼻甲水平部的垂直距离、筛骨嵴至腭骨水平板的垂直距离。 (2) 鼻腔外侧壁的解剖及观测:测量蝶腭孔的纵径及横径, 并分别测量筛骨嵴到前鼻棘的距离、筛骨嵴到中鼻甲后端的距离以及筛骨嵴到下鼻甲上端的垂直距离。 (3)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及观测:观察上颌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之间的毗邻关系及其各分支的起源和变异情况, 分别测量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及蝶腭动脉等血管的管径和长度。测量血管管径及长度采用游标卡尺, 所有数据均测量3次后取其平均值, 以x±s表示。

2 结果

2.1 干性颅骨蝶腭孔的观测

通过对30侧颅骨标本的观察, 将蝶腭孔与筛嵴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类:第1类21例 (70%) 蝶腭孔位于筛嵴的正后方, 即位于中鼻道和上鼻道后部的移行区域;第2类9例 (30%) 蝶腭孔位于筛嵴的后上方。测量数据见表1。

2.2 蝶腭动脉区的观测

蝶腭动脉经蝶腭孔进入鼻腔之前就已分支为鼻后外侧动脉和鼻中隔后动脉。根据上颌动脉、腭降动脉以及蝶腭动脉的毗邻关系, 本文将上颌动脉翼腭段分为Y型、中间型和M型3种类型, 各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0 (23%) 、13/30 (43%) 和10/30 (30%) 。测量蝶腭动脉主干的长度为 (14.39±0.83) mm, 管径为 (1.81±0.36) mm。

2.3 上颌动脉的观测

上颌动脉位于面侧深部, 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3段:下颌段、翼肌段、翼腭段。上颌动脉下颌段包括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和颞深动脉。上颌动脉翼腭段通常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翼管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5大主要分支。本研究发现, 有80% (24/30) 为上述次序, 但在45% (14/30) 的标本上, 上牙槽后动脉及眶下动脉共同起自上颌动脉主干, 其余分支则分别单独起自上颌动脉翼腭部。腭降动脉自上颌动脉发出后向内下走行, 本研究中有23侧 (73%) 腭降动脉是由上颌动脉下方发出, 有6侧 (20%) 从上颌动脉内侧发出, 其中有一侧 (3%) 直接从上颌动脉发出腭大和腭小动脉。眶下动脉起自上颌动脉后经眶下裂进入眼眶, 在进入眶下管之前, 上颌神经与眶下动脉的毗邻位置不同, 在本研究中发现眶下动脉在上颌神经下方的占83% (25/30) , 在前内侧的占10% (3/30) , 在前方的占6% (2/30) 。测量数据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对于蝶腭动脉的研究已越来越细致, 主要包含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两方面,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蝶腭孔为一骨性裂孔, 一般位于鼻腔外侧壁的后上方, 即上鼻甲、中鼻甲后方的区域。蝶窦汽化较好时, 蝶腭孔还可位于蝶窦前壁的外侧。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蝶腭孔的位置不固定。贵平等[2]报道蝶腭孔最常位于中鼻道后端和上鼻道后端的移行区域 (87%) , 其次是位于上鼻道 (13%) 。我们通过对30侧干性颅骨的观察发现, 蝶腭孔位于筛嵴的正后方, 即位于中鼻道和上鼻道后部移行区域的有21例 (70%) ;位于筛嵴的后上方的有9例 (30%) 。而在对15具尸头的解剖观察中我们观察到蝶腭孔位于中鼻甲后端上方的为76.7% (23/30) , 蝶腭孔位于中鼻甲下方的为6.7% (2/30) 。与贵平的结果类似。我们同时测量了干性颅骨筛骨嵴到前鼻棘的距离为 (53.92±1.83) mm, 筛骨棘到下鼻甲水平部的垂直距离为 (14.33±0.91) mm, 尸头的筛骨嵴到前鼻棘的距离为 (50.15±3.57) mm, 筛骨棘到下鼻甲水平部的距离为 (9.67±0.96) mm, 便于对蝶腭孔准确定位。

本研究发现上颌动脉翼腭段与蝶腭动脉结扎术关系密切。以往的研究发现上颌动脉翼腭段多数是按先后顺序依次发出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翼管动脉、腭降动脉和蝶腭动脉。>50%的上牙槽后动脉和眶下动脉从上颌动脉共干发出分支。本研究发现有80% (24/30) 为上述次序, 但在45% (14/30) 的标本上, 上牙槽后动脉及眶下动脉共同起自上颌动脉主干, 其余分支则分别单独起自上颌动脉翼腭部。Choi[3]和Morton[4]等认为上颌动脉翼腭段行程扭曲多变, 根据分支顺序以及蝶腭动脉和腭降动脉的交角, 将上颌动脉分为4种类型:Y型、M型、T型和中间型。在本研究中, 中间型出现的几率大于Morton的分型, 而未见T型出现, 说明T型在国人中可能出现较少, 或由于本文中所涉及的标本例数较少, 故未发现有T型出现。

蝶腭动脉结扎术可经上颌窦后壁、经中鼻道上颌窦和经鼻腔3种手术入路进行, 前两种手术入路是对蝶腭动脉主干进行结扎, 而经鼻腔入路则是对蝶腭动脉分支进行结扎。鼻内镜的应用为后两种入路处理鼻腔后部出血提供了清晰的视野, 减轻损伤, 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经上颌窦后壁入路结扎蝶腭动脉主干时, 由于蝶腭动脉主干位于翼腭窝内, 位置较深, 视野局限, 因此手术标志的选择尤为重要。另外, 蝶腭孔的位置比较隐蔽, 大部分被中、上鼻甲的后部组织所覆盖, 以至于如果不作中鼻甲后端切除根本无法显现蝶腭孔。一些学者建议切除部分中鼻甲后端[5]。我们通过对标本中蝶腭动脉的观察, 发现蝶腭动脉在翼腭窝内穿蝶腭孔进入鼻腔之前就已分支为鼻后外侧动脉及鼻中隔后动脉, 因而我们经中鼻道入路鼻内镜下结扎蝶腭动脉时往往结扎的只是蝶腭动脉的分支, 并不是其主干, 这也是造成结扎失败的原因之一。随着解剖技术的发展及测量技术的提高, 鼻内镜下中鼻道入路蝶腭动脉结扎术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Koh E, Frazzini VI, Kagetsu NJ.Epistaxis:vascular anatomy, origins,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J].Am J Roentgenol, 2000, 174 (3) :845-851.

[2]贵平, 周水淼, 梁伟平, 等.骨性蝶腭孔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4, 22 (6) :611-614.

[3]Choi J, Park HS.The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maxiliary artery in the Pterygopalatine fossa[J].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3, 61:72-78.

[4]Morton AL, Khan A.Intenal maxillary artery variability in the Pterygopalatine fossa[J].Otolaryngol Head Neek Surg, 1991, 104:204-209.

[5]张维天, 王磊, 于栋祯, 等.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22 (8) :11-13.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2

【摘 要】目前,我校引进了“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并应用于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软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我校的标本供需矛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仍有其不足之处,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更好的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系统解剖学;教学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属于形态学范畴[1]。我校将这门作为医学重要的支柱学科之一的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讲授,为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基础。系统解剖学的特点是各种器官结构复杂,专业名词繁多。虽然大一新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生物学课程,对人体构成已经有了大致了解,但面对抽象的、数量众多的解剖名词,大多数学生仍感到学起来很吃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先通过PPT课件讲解本次课堂内容,然后学生结合课本图谱观察相应的标本、模型。但因为系统解剖学课程学时不足,再加上解剖学概念众多,教师讲解就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后面指导学生的时间相对较少,无法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再加上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较多,人均标本数量不足,学生观察标本不充分,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死记课本理论,对立体的人体结构理解不够,尤其那些标本不易展示的部分,如内耳、中枢神经系统等。为解决教学矛盾,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解剖学知识,我校引进了“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现简要描述“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本教研室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利弊。.“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概况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是由山东易创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解剖教学软件,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第三军医大学提供的断层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构建了人体三维结构模型[2]。“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中包括2800多个人体结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其中男性的有2300多个,女性的有500多个。软件中模型精确、完整,各结构展示清楚、标注明确,合成后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结构图像清晰,目录和结构操作方便,并能进行双屏显示和立体显示,是非常适合人体解剖学教学使用的辅助教学系统。.“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的使用方法

我校引进的“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共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解剖学微课”和“自主学习”五个模块,其中“系统解剖学”“解剖学微课”及“自主学习”这三个模块是系统解剖学教学中主要利用的部分。

“系统解剖学”模块是该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腹膜、循环系统、视器、前庭蜗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12个部分。该模块中每个系统内容完整,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材按章、节顺序展示。系统中每一个器官均可以三维立体显示,并能全方位任意角度转动,可随意放大或缩小;器官的主要结构均用中英文标注,并加注文字注释,描述其结构形态特点;学习者可以选择任意器官进行叠加或分离操作,并且能改变器官显示的颜色和透明度,方便观察形态和毗邻关系。

“解剖学微课”模块则主要选取部分人体解剖学的难点内容,用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和讲解。

“自主学习”模块是按照系统解剖学教材目录顺序依次列出各章节内容,每一章节部分又分“解剖理论练习”和“解剖标本练习”两部分。其中“解剖理论练习”是用文字简要介绍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并配以相应的三维立体图片,而“解剖标本练习”则主要以试题形式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如用三维立体图片展示某一解剖结构,让同学辨认答出该结构名称等)。

2.2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实验室中存放的人体标本或者人工制作的标本。对于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内容,单纯通过观察实验室中的标本,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但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结构,实验室中现有的标本很难清楚显示。如颅骨整体形态复杂,结构繁多,它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脑神经部分关系密切,12对脑神经分别经颅骨的孔裂沟管等结构走行穿出,单纯利用PPT课件讲解和标本观察,学生很难完全理解神经走行。利用“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先把颅骨底面整体显示出来,然后叠加上要讲解的脑神经,再利用系统的拆分和透明功能,把遮挡脑神经走行的单个颅骨移除或改变透明度,能清晰的显示出该脑神经的完整走行。然后还可以利用旋转、缩放等功能,从多个角度立体观察该脑神经的形态,使学生一目了然,能很快理解掌握该神经,尤其对三叉神经、面神经等走行复杂的脑神经效果明显。.“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应用中的利弊

3.1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 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应用中的有利之处

首先,与?魍车氖诳文J较啾龋?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应用“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中的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清晰、结构精确、表面纹理真实,对于一些细小的结构也能够展示清楚[3];教学软件将图、文、声、像集于一体,实现了立体的、动态的教学,趣味性强,生动形象,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系统解剖学知识[4]。

其次,“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的应用可有效缓解目前我校存在的标本严重不足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校的不断发展,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但尸体资源却较以前有所减少,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明显的供需矛盾。笔者在我校上大学期间,解剖课每组大概10名同学,一组能分到一具尸体进行解剖学习,而现在大概30名同学共用一具尸体进行学习,这就使得很多同学不能很好的观察和操作,影响了对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既能清晰的显示人体的三维立体结构,又不受尸体标本制作的限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

另外,“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教学软件操作方便,“系统解剖学”模块根据系统解剖学教材按章、节顺序展示,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学习过程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解剖学微课”模块加深理解;学习效果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模块中的“解剖标本练习”进行自我学习评价。

3.2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 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虽然“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对于系统解剖学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中的图像虽然立体且清晰,但终究是虚拟的,无法完全替代肉眼观察标本的真实体验。即使学生通过该教学软件很好的学习掌握了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由于缺乏标本操作,学生的解剖技术及临床操作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另外,解剖课前由学生自己搬运和清理尸体及解剖操作前默哀等方式是本教研室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如果单纯利用“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进行学习,学生的感恩意识及其对生命的理解必将大打折扣。

总之,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知识的兴趣和效果。

参考文献: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3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83-03

诸多一线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往往用“昨天”的经验指导着“今天”的实践,似乎得心应手。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教师们又收获了什么?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如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学习。真正解惑的出口在何方?笔者认为,应以理论为支撑。但很多一线教师不屑于进行理论学习,认为理论冠冕堂皇,理论无用,常常完成任务似地学习理论,理论如油,实践如水,互不相溶。下面笔者试以一道应用题(解决问题)的错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为载体,浅谈如何以理论为支撑,剖析和研究此类问题。

一、问题的缘起

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上册时,有一道应用题以出现的高频率和高错误率引起了本人的困惑和思考。在短短的一学期中出现了四次,而且很多学生是屡做屡错。第一次出现在课本上(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5页)。

全班42人,全对6人,正确率14%,第一个问题列式正确率100%,9人计算错误;第二个问题列式正确率16%,1人计算错误,漏做3人。

第二次出现在教研室下发的单元评估卷上(无图,其他一样)。全班正确率35%,第二个问题列式正确率29%。

第三次出现在学生自购的教学参考卷上,这次没有进行做题情况统计,笔者认为已经做过两遍,学生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只进行了简单的校对。

第四次出现在期末统测卷上,为最后1题。结果让笔者大吃一惊:错误率竟高达40%,第二题列式错误38%。笔者自认为教学能力还不弱,学生总体测试成绩较好,为什么此题多次出现,但做题效果如此差呢?在解题正确的学生中有几个是凭记忆,有几个是真正理解的呢?问题出在哪儿呢?

二、错因的解剖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本题多次出现,学生仍是一错再错,说明面对本题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阻碍和挑战。分析本题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学生把题中出现的3个数据直接相加(上午来的游客852人+中午离去的265人+下午来的游客+403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类新型的应用题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对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笔者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本题的特点,具体细分三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解题方法和词语建立错误联系

学生的思维特点使他们容易把解题方法与某些词建立联系。这种思维方法产生了本题两问截然不同的做题反馈:第一问的列式正确率一直高达100%,学生把“来了”“离去”“又来了”和问题联系,从而迅速在脑中形成先加再减再加的模型,轻松解题。而第二问中有些学错误地把“上午”“中午”“下午”与“全天”进行了联系,并随之把这些词语后面所带的数据进行了相加导致了错误。

(二)自我评估和监控不够

评估和监控是重要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这是一对相互制约与促进的矛盾,是认知系统和对认知的监控和调整系统,即元认知系统。

就成人而言,元认知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同一道题多做几遍会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元认知发展不成熟的低段学生,他们的思维难以集中到一件不感兴趣、没有理解的事物上,所以一些题目虽然已复习了很多遍,但学生还是犯同样的错误。本题多次出现,但是错误率仍偏高,是同一个道理。

本题第一次出现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单元的练习课中,前后没有相似的题型联系,而学生的做题兴奋点还在相对复杂的计算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复杂沉闷的计算把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拉入“死巷”,而对思维起到评估和监控的能力不够,即元认知调节能力弱,无法很好地让学生调整自我的思考活动。

(三)条件选择和运用能力低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题目中的条件。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应用题中,含有多余的条件一般有以下两情况:一种是解题时使用不上的绝对多余条件;一种是解题时可用可不用的相对多余条件。

由于低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还较低,要准确找到题目中的条件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题目中有些条件是多余的。就本题而言,这个多余条件比较特殊,“中午有265人离去”,对于第一问这个条件是必用条件,对于第二问是可用可不用的相对多余条件。如是求解题路径最简化,那就是绝对多余条件。

观察学生对于本题的解题情况,第一问的列式正确率一直高达100%,足见学生对于这一问的自信,从而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一定的“首应效应”。当学生对于第二个问题有些迷惘时,这个效应作怪,会使学生选择使用先前用过的所有条件。

三、策略的研究

根据以上的粗浅剖析,笔者试从四个方面谈谈解决此类题教学“僵局”的策略。

(一)简化干扰,还原具象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此思维特点导致学生的自我评估和监控力不够,思维活动容易受干扰。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而数学本身是反映符号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比较抽象、概括和枯燥。要解决这一矛盾,可利用数学知识的现有原形,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动脑,弄清数学知识的道理和结构,化难为易。

1.排除较大数字的干扰。万以内数的加减是本册内容的重点,在学习初期更是难点,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计算教学,会淡化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因此,在学生出现多次错误时,教师可采取降低数值,帮助学生搞清数量关系后,再还原数值。

2.模拟现实场景。根据本题的两问截然不同的做题结果反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第一问是有生活经验的,读题时会在大脑中迅速与生活经验联系,轻松在脑中模拟了一遍场景,形成正确的数量关系水到渠成。而对于第二问,部分学生也会试图在大脑中模拟场景,但是产生不了清晰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中模拟场景,弄清数量关系。

综合以上研究,笔者将此题改为:三(1)班同学利用双休日布置教室,上午来了5人,中午离开了2人,下午又来了4人。现在教室共有几人?全天教室共来了几人?请学生把题意表演出来。然后提问:教室一共来过5+2+4=11人吗?学生都否定了,因为一共只有9人参加了表演。但这时学生发现了新的问题:下午来的人里面会不会有中午离开的人呢?这是笔者没有想到的,如果这样,数量关系更加复杂了。学生的问题还是具有价值的,但是针对此题说明数量关系还是有些模糊,为此笔者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场景和题目的阐述,用图形表现出来(图2,图3)。

通过自己画图,学生都领悟了全天的人就是上午和下午来的人的总和,中午离去的人已经包括在了上午来的人数里。然后根据图3,把图中的数换成原题中的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淡化类型,加强认知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中应用题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呈现在教材中,而是大部分融合在数的运算之中,在其他各个领域内也都有涉及。本来相对系统的内容,被分解致使看不清脉络,而且很多题目都是新课改后呈现的,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只有单个的特性,没有共性。

1.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只重视有共性的几类应用题(比如低段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也不要为学生总结相同题型的解题技巧,让学生成为解题机器而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重视这类在编排上和题型上都有特殊性的新型应用题,它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宝贵资源。

2.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解题过程中,影响学生认知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结构都是独特的,在解应用题时,必须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的,在解决问题中调整和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调整和重组,会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合理。一般来说,概括程度高、经过合理编码的知识是具有优先迁移权的。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能表现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敏捷性和正确性,表现出更高的解题智慧。

(三)慎用套路,鼓励顿悟

所谓套路:由一道题目引出一个技巧—认识这一技巧—提供更多的题目实践这一技巧。这个教学套路,学生解题的过程就成了理解数量关系—搜寻记忆的图式—运用对应图式作解。笔者看来,这样的教学套路就是被动的授之以“渔”。所以必须慎用这种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套路,鼓励学生用直觉、猜想、推理甚至顿悟来理解题意。顿悟是一种体验和理解,是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能正确、合理地运用逻辑推理手段进行思考,还能经常变换思考角度,伴以直觉猜想、灵感悟性等非逻辑成份,升华事物的本质,实现认识上的飞跃。顿悟跟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程度有关,跟教育者的诱导启发相联。顿悟学习既可以避免多余的尝试错误,又有助于学习迁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顿悟的训练,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本题中第二问:全天来了多少人?在和解题正确的几个学生的交流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这道题起先我不确定该不该用第二个条件,当我第二次读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下就知道了,算的是全天‘来了,那只要把‘来的加起来就好,比第一个问题还易解答,好算多了。”这个学生可能就是“顿悟”了吧。如果教者能通过补问,让大多数学生都能顿悟,那么学生的思维又上了一个台阶。

(四)不失反思,注重回顾

很多教师认为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分析解题是最具决定性的,因为它包含数学思考的大部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孔启平教授指出:“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切地解决问题,甚至解题的能力总是提不高,正是因为对‘分析进入和‘回顾反思不够重视。”进入是应用题的基础,而回顾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只有对问题完整了解并回顾以往解题的关键后,解题的过程才会比较顺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审题、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题中,如果学生能注重回顾:①852-265+403=990,①852+265+403=1522,就会发现第一问园内这时是990人,而来过1522人,那离开的应该是大约500多人,而不是只离开了265人。这里采用的是倒推法,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检验方法。如果学生有这种反思回顾的习惯,那么学生的思维火花将更灵动。

总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对本题的错因分析和对策研究,让笔者有更深的感悟:理论指导实践乃本真,苦苦寻求之道乃常道。

颈静脉孔区显微应用解剖研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成人尸颅10具, 经福尔马林固定, 在颈5-6间离断, 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采用60%红色硅胶灌注, 蓝色乳胶灌注双侧颈内外静脉。研究中所应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有:三钉头颅固定架、ZEISS显微镜、常规手术器械、医用显微高速磨转、数码照相机、显微手术器械、两脚规、游标卡尺 (精度为0.02 mm) 。

1.2 解剖方法

解剖成人尸颅10例的双侧颈静脉孔区, 切口采用Fisch入路, 大“C”形皮肤切口前起自颧弓根部, 围绕耳廓到乳突根向前弯向胸锁乳突肌前缘, 翻起皮瓣时应注意保护面神经额支和颞浅动脉、耳大神经、耳后神经。

1.3 数据处理

数据用百分率表示, 应用SAS 6.0软件进行统计, 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颈静脉孔的位置和形态

该组10例尸颅中有16侧从颞骨岩部与枕骨的颈静脉突各发出一大小不等的颈静脉内突伸入颈静脉孔内, 前者相对细长, 而后者则相对粗短;有4侧发育完全, 出现骨桥, 将颈静脉孔分成前内与后外两部分。一般情况下, 岩骨与枕骨的颈静脉内突之间通过纤维组织形成纤维桥。该组10例尸颅双侧共20个颈静脉孔的解剖中, 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存在硬膜或骨性分隔者18侧 (90%) , 有16侧岩下窦经舌咽神经以及迷走神经之间入颈静脉球, 两者同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之间存在锥形切迹。枕突及其硬膜返折分隔, 划分颈静脉孔包括前内侧的岩下窦与舌咽神经。后外侧的乙状窦以及两者之间的迷走神经与副神经。

2.2 颈静脉孔区的硬脑膜结构

在颈静脉孔区, 硬脑膜产生两个通向颅外的通道, 处在前内的舌咽通道以及后外的迷走通道。二均处在岩骨颈静脉内突的内侧, 被一0.5~4.9 mm的硬脑膜隔开。舌咽通道呈现出漏斗状舌咽神经会由此通过, 远端包绕舌咽神经, 向下会深入到颈静脉孔内, 并且会深达锥体窝迷路小管开口之下;迷走通道呈现为筛状硬脑膜浅凹, 其宽度为舌咽通道的2倍左右, 处在颈静脉孔的前份, 表现为椭圆、圆形或者是多角形, 其内存在迷走神经与副神经。在舌咽通道与迷走通道的上外侧, 存在枕斜皱翼呈唇样伸向下内方向, 该皱翼将骨和纤维作为支架, 在其表面覆盖有硬脑膜, 部分遮盖舌咽通道以及迷走通道。枕斜皱翼在舌咽通道相对恒定, 宽度在2.5 mm左右, 然在迷走通道则并非恒定, 最宽为1.0 mm左右。

2.3 颈静脉孔结构

硬膜内颈静脉孔表现为漏斗状, 一般颈静脉孔外缘的硬膜会呈现出唇样延伸, 在舌咽通道和迷走通道形成遮覆。神经入孔存在以下3种形式: (1) 两者之间存在硬膜返折分隔, 该组有18例, 占90%; (2) 舌咽通道以及迷走通道处在同一唇样硬膜下, 两者之间不存在硬膜返折分隔者1例; (3) 有1例舌咽通道与迷走通道是完全分开的。在颈静脉孔内, 神经与静脉被颞骨的颞突以及枕骨的枕突及其硬膜返折划分为3部分。

乙状窦为颈静脉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位于颈静脉孔的静脉部, 会急转直下延续于颈静脉窝内的颈静脉球, 直至颈静脉孔外口以下便为颈内静脉。颈静脉球右侧较左侧大, 向上会达到内听道的下壁以及内耳门的上缘水平。左右两侧乙状窦的直径一般都会存在明显差异, 在该组10例标本中有6例右侧较左侧大2 mm左右, 而有4例表现为左侧较右侧大。

颈静脉球为乙状窦的延续, 该组20侧标本中存在12侧颈静脉球, 并且右侧有8例, 左侧有3例, 左右两侧颈静脉球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有1个头颅两侧同时存在颈静脉球。颈静脉球的平均高度为 (8.03±3.46) mm, 左侧颈静脉球高度为 (6.78±3.17) mm, 右侧颈静脉球高度为 (9.07±3.04) mm。Aslan等经研究表明, 将颈静脉球的高度规定应为从颈静脉球最高顶点引出一水平线, 同从乙状窦与颈静脉球交汇点引出的水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但是高位颈静脉球的定义为:颈静脉球的高度超过了内听道至乙状窦与颈静脉球交汇点之间垂直距离的2/3。

3 讨论

在展开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 以一定的标志性结构为依据对手术到达的位置及进一步要处理的结构进行判断, 能够使手术的预见性得以增加并且减少并发症。颈静脉孔区为神经外科以及桥小脑角、耳科处理斜坡、咽旁颞下区病变中经常经过的部位, 其内存在十分重要的神经以及血管结构通过。因此, 对颈静脉孔进行研究能够对其内结构相互关系及和毗邻结构的相对位置予以充分熟悉, 对孔内结构损伤进行避免, 并且对迷路下入路以及经岩骨入路等手术中预见性处理以及辩认其他结构均具有重要意义[1]。

刘庆良等[2]经研究证实, 骨桥的出现率为25%, 而纤维桥的出现率则为75%左右。一般会从岩骨伸出两个骨刺将颈静脉孔分成3部分, 前内部分通行岩下窦以及IX颅神经, 中间部分利用X-XI神经, 较大的后外侧部分走行乙状窦。

综上所述, 对该区域的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进行熟悉, 并且对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予以掌握, 能够知道该区手术, 同时对根治病变、诊断疾病、保全血管神经功能以及预后判断、减少手术合并症等均具有参考价值, 能够达到提高治愈率的效果。

摘要:目的 对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特点展开研究, 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10个头颅标本, 20侧颈静脉孔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Fisch颞下窝手术入路展开显微解剖并进行观察。结果 可将颈静脉孔划分为3部分:前内侧的岩下窦与舌咽神经, 中间的迷走神经与副神经以及后外侧的乙状窦。结论 颈静脉孔区结构复杂, 研究该区域的形态结构以及毗邻关系, 并对颈静脉孔进行恰当分区, 能够知道该区手术的进行, 可使本区域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颈静脉孔,显微解剖,解剖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明广, 徐启武, 鲍伟明, 等.颈静脉孔及其周围结构显微解剖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病研究杂志, 2002 (3) :238-242.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5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acupoint-located method by anatomical landmark):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臵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可分为:

1.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见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腧穴的位臵。如以腓骨小头为标志,在其前下方凹陷中定阳陵泉;以足内踝尖为标志,在其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定三阴交;以眉头定攒竹;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的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亦可确定腧穴的位臵。如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一 头颈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

眶上切迹(眶上孔):一般位于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内有眶上神经和血管通过,压迫有明显痛感。临床上按压该处用来判断昏迷程度。

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约1 cm处,有眶下神经通过,按压有凹陷感。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切牙孔:两中切牙腭面之间,顺着牙龈斜插可进入。拔除上颌1~4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上颌结节:位于上颌第三磨牙的上后内方,颊内侧面与牙龈之间。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腭大孔:紧靠上颌第三磨牙的腭面内上方。拔除上颌4~8牙时,可在此进行阻滞麻醉。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在下颌角上2横指(为在操作中方便应用,用示指或中指宽度作为“横指宽”,以横指宽为定位测量的标准。通过观测统计,1横指宽度平均约为1.8 cm)画一水平线,下颌支后缘前1横指画一平行后缘的斜线,两线相交处即为下颌孔的体表投影,其内侧面为下颌孔,有下牙槽神经通过。拔除下颌1~8牙时,可经过下颌第二磨牙斜水平插入对侧下颌孔进行阻滞麻醉(图1a)。颧弓: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2横指处为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可形成硬膜外血肿。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1]。乳突:位于耳后骨隆起处,其根部前内方有面神经从茎乳孔穿出,其后颅底内面有乙状窦。中耳炎时此处有压痛。在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伤及面神经和乙状窦。枕外隆凸:枕骨外面正中最凸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下方有枕骨导血管。临床若在此手术开颅要防止大出血。头部外伤用包扎的帽状绷带压在其下方可防止绷带滑脱。下颌关节:位于耳屏前方,张嘴时此处变凹。可判断下颌关节是否脱位,若脱位可手指包纱布,将下颌拉向下再向后推,将下颌头纳回下颌窝内。喉结:甲状软骨上端向前突出形成。在溺水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下,可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凹陷处行环甲膜穿刺术紧急抢救病人。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术时,在喉结最高点下方平放3横指,示指在上,环指在下,从中指下缘切至环指下缘,此切口位于2~3气管环。胸锁乳突肌:头转向一侧可观察到。在环甲膜水平高度,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其后缘的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在左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缘相交处,若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可为胃癌食管癌的诊断提供参考。第七颈椎:颈前屈,从侧面看颈背部最高的隆起,是计数椎骨的标志之一。

a:下颌孔体表投影点(A)的简易定位;b:髂前上棘体表投影点(A)的简易定位;c:外环最高体表投影点(A)和最低体表投影点(B)的简易定位;d:收肌结节的体表投影点(A)的简易定位图1 常用体表标志的简易定位

二 胸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

锁骨上窝:锁骨上方凹陷处,在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在前斜角肌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间有锁骨下静脉通过。临床可在此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或在锁骨中点上方行臂丛阻滞麻醉。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凹陷处。一般气管位于切迹正中,头臂静脉在此平面合成。其上2横指为甲状腺手术的切口区。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形成。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此平面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膈分界和胸导管由右转向左行及相当于第4、5胸椎间的椎间盘水平。剑突:胸骨体下方突出部分,下端游离。可作为肝脏测量的标志。临床上进行心包穿刺时,从左剑肋角区,斜30°~40°、向上后进针,扎入心包前下窦,抽取心包积液。在其上方2~3横指处,可行胸外心脏按压,紧急抢救病人。肋间隙:左侧第5肋间隙为心尖搏动、第一心音听诊处,左侧第2肋间隙可进行第二心音听诊。对心脏骤停病人进行紧急抢救穿刺时,沿胸骨左侧第4肋间隙垂直扎进,行心内注射,多注入右心室。第8肋间隙与腋后线相交处,常用于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肩胛下角: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的会合处。通常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是背部计数肋或肋间隙的重要标志。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平对第7胸椎棘突。肩胛下角下部1~2横指处,为听诊三角所在区,是开胸手术最佳入路及背部听诊呼吸音清楚的部位。脊肋角: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临床常在此行肾囊封闭。当有肾炎、肾结核、肾结石等肾病时,触压或叩击肾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三 腹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

肋弓下缘:腹部体表的上界,常用于腹部九分区法,肝、脾的测量和胆囊的定位。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于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胆囊发炎时,该处可有压痛[2]。肋弓下缘1~2 cm处也是常用的胆囊、脾脏等手术的切口。腹直肌:白线、经腹直肌的旁正中线、腹直肌外缘为腹部手术中常用的切口。白线坚韧而缺少血管,经过此手术切口出血少,而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也是胆囊的定位。脐:位于腹部正中。此处易发生脐疝,腹腔镜手术常经脐上或脐下缘建立气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McBurney点,为阑尾根部投影,阑尾炎时该处有压痛,经过此点可做手术切口或行腹腔穿刺。髂前上棘:平卧位,经脐画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以脐为起点向外下侧画一角平分线,在此平分线上向外下侧连续两次移放4横指,最后拇指指腹触之坚硬处即为髂前上棘(图1b)。此法常用于髂前上棘不明显之肥胖者[3]。临床上常在此后3横指髂结节的骨面平坦处做骨髓穿刺。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常行腹腔穿刺。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常对L3~L4棘突间隙,临床可依此行椎管内麻醉。耻骨联合:在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 cm,偏左或右1.5 cm处,可行腹腔穿刺。由于膀胱病变、前列腺肥大等各种原因引起尿潴留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水平施行膀胱穿刺术。腹股沟韧带: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时可用此来加强腹股沟管壁。腹股沟韧带中内1/3处直向下约1横指搏动处为股动脉,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临床可用股动脉压迫止血,股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定位。腹股沟管外环:在阴茎根部向上平放3横指,最上指缘画一水平线,在阴茎根部向外呈45°角放3横指,最外侧指缘与水平线相交处即为腹股沟外环体表投影点(图1c)。部分人位臵较低,可在阴茎根部向上平放2横指,阴茎根部向外呈45°角放2横指,上缘与外缘相交处也为外环体表投影点[4]。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在临床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广泛。骶管裂孔:从尾骨尖向上平移约3横指凹陷处,临床常在此进行骶管阻滞麻醉。

四 四肢部体表定位与临床应用

喙突:三角肌前缘与锁骨外侧交界的锁骨下窝内的骨隆起,上臂后伸较明显,前屈时消失。肩峰:肩胛冈的外侧端,是肩部的最高点。肩峰的前外侧突出部是肱骨大结节。正常时,喙突、肩峰和肱骨大结节三者成等腰三角形,当肩关节脱位时,三者关系发生变化。肱二头肌:屈肘关节,上臂隆起的肌肉。其内侧沟有肱动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通过,临床在此手术不要损伤上述结构。鹰嘴:屈肘,肘关节后方最凸的骨隆起。临床常用于骨折牵引。肱骨内、外上髁:屈肘,在肘关节后鹰嘴上方触摸的两骨隆起。伸肘时,鹰嘴、肱骨内、外上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屈肘呈直角时,三者成等腰三角形。当肘关节脱位或骨折时,三者关系将发生变化。指伸肌腱:手掌和手指伸直时,在手背皮下清晰可见。第2~5指到手指后移行为指背腱膜。当手外伤指伸肌腱或指背腱膜断裂缝合后,要用过伸石膏固定。鼻咽窝:手背外侧部的浅窝。当拇指充分背伸并外展时,界限明显,其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窝内有桡动脉走行,可触及搏动。当手舟骨骨折时“鼻烟窝”可因肿胀消失,窝底可有压痛。此处也是切开拇伸肌腱鞘和结扎桡动脉的理想径路[5]。股骨大转子:人体直立,臀部外上1/4凹陷处可触及。临床用其结合Nelaton线或Kaplan点可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提供参考。髌骨:在髌骨上缘画一水平线,再沿腓骨小头前缘上方画一垂直线,两线交点处行股骨髁上牵引钻孔。当膝关节腔积液时,可在髌骨两侧缘中点,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收肌结节:在髌骨上缘画一水平线向内侧延伸,再在髌骨内缘斜45°放3横指(示、中、环指,示指在内,环指在外。右收肌结节用右手测,左收肌结节用左手测),示指内缘和水平线相交点即为收肌结节(图1d)。其上方是收肌腱裂孔,有股动脉、股静脉和隐神经通过。胫骨粗隆:髌骨下缘约3横指处的骨隆起。临床常在其上缘后外方2~2.5 cm处定一点,然后在此点向下2~3 cm处钻孔进行胫骨结节牵引。腓骨头:髌骨下缘与外缘相交处向外3横指再向下1横指左右处的骨隆起。在其下方腓骨颈处,腓总神经在此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此处外伤时,易损伤腓总神经,导致“马蹄内翻足”。内、外踝:内踝前1横指左右处是大隐静脉,临床常在此行大隐静脉切开插管术;在外踝下1个半横指处定一点,在此点平行后移1横指处,或外踝下垂直向下2横指处行根骨牵引钻孔。

知识竞赛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中职;知识竞赛;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96-02

人体解剖学是形态学科,是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学好人体解剖学课程,对学习后续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程具有理论较枯燥、内容较基础、知识点较多、专业名词较难记等特点,教学对象则是刚接触医学的初中毕业生,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被动、枯燥无味,难于记忆所学内容。知识竞赛是一项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工具,在其他学科应用后取得明显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本教研组近三年来,每学年开展相关专业学生的解剖学知识竞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解剖学知识竞赛的方案实施

1.对象选择及分组

护理、助产、农村医学等专业的一年级新生,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初赛每班挑选出前四名的学生和学校随机抽取的一名学生组成参赛队伍。

2.竞赛内容和题目

竞赛内容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泌尿系统等解剖章节,由教研组的老师各自负责一个章节命题。竞赛题库中的题型包括选择题、看图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最终经教研组全体教师反复讨论、审改、合理取舍后确定竞赛题目。

3.主持和评判

竞赛实施中,只有主持人和专家评判组成员具有判定资格。除此之外,任何人不得现场进行评判。竞赛现场设主持人2人,专家评判组成员3人,计时员1人,计分员1人,现场大屏幕电脑操作员1人。选手答题正确与否,以主持人评判为准。选手对评判有异议时,可由领队在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前,向专家评判组申请合议。当主持人无法判断正误时,应请求专家评判组给予评判,合议后,由专家评判组当场予以裁定。主持人判断失误时,专家评判组应现场监督、纠正。

4.竞赛过程

竞赛的时间选择在期中考后接近学期末,分初赛和决赛两部分。初赛采用闭卷式笔试,总成绩前七名的代表队进入决赛。决赛地点在学校生活服务中心三楼多动能厅进行,各代表队选三名队员参赛,剩余两名为候补队员。竞赛题目包括必答题、抢答题、看图题、风险选答题和观众互动题(不列入参赛队成绩)。

(1)必答题:进行三个回合,每人必答判断题、选择题、概念题各一道。答题采用现场抽签形式。在主持人念完题目说开始起5秒钟之前开始答题。答题顺序从1号台1号选手开始作答,依次由每个参赛队的1号选手答题;1号选手答题完毕后,再从一号台开始依次分别进行2号、3号选手个人必答题竞答。决赛第一回合每题分值10分,第二回合每题分值10分,答题限时均为10秒。第三回合每题分值20分,答题限时均为30秒。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参赛选手只能回答主持人宣读的属于自己的题目,不得协助其他参赛选手回答题目。否则,倒扣除相应分值。

(2)抢答题(共60道):抢答题每题分值均为10分,答题限时均为10秒及30秒两类。主持人宣读完题目并发出“开始”的口令后,方可按动抢答器进行抢答,回答完毕时需讲“回答完毕”。违规抢答和答错题,均扣除10分。按抢答器后不得要求主持人重复宣读题目。

(3)看图题(共5道):每幅图均有多点答案,各点答案正确得10分,错误不得分。答题限时均为60秒。

(4)风险题选答(分10分、20分、30分三类题,每类题目7道):难易分值为10、20分的题目,答题限时为60秒,程度较难的题分值为30分。答题限时为120秒。先由各队自行选定分值,然后现场抽取题目作答。参赛队可以放弃风险题。回答正确,加相应分值;回答错误或不完整,均扣除相应分值。从1号台开始逐次选定分值,然后现场抽取题目作答。每队只有一次选择机会。

5.比赛结果

按比赛成绩高低排列名次。确定前三名及其他四队为优胜奖,并当场宣布、颁奖。如遇积分相同无法确定名次,在积分相同的队之间采取抢答的方法决胜负。决胜题分值20分,答题限时60秒。回答正确,加相应的分值,回答错误,扣相应的分值,不影响其他队排名。

二、竞赛效果评价

竞赛后,向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学生发放知识竞赛问卷调查表,采用无记名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竞赛的反馈意见,大多数学生持赞成态度,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三、知识竞赛的讨论和分析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灌”,学生在底下“装”。知识竞赛形式多样,不像传统课堂教学那样严肃,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自觉接受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问卷调查不难发现,该形式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并希望在其它专业课教学中加以推广。

知识竞赛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年轻人求胜欲望强,竞赛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认真学习,积极备战;竞赛的规则使个人与集体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大家必须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才能取得好成绩。竞赛的氛围,促使了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复习,钻研教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竞赛的时间,相当于给学生一次集体的期末考前总复习,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习成绩。

3.有利于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通过竞赛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互动教学和教学相长。首先,通过竞赛,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改进教授方法。其次,竞赛的题目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本课程的基础上,总结授课经验,查阅文献资料,共同讨论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最后,竞赛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接触,增进了学生跟老师间的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研究人员发现“人在未受激励的情况下,能力仅能发挥出20%~30%,在合理有效的激励之下能发挥60%~80%”。将知识竞赛引入解剖学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成绩,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张美芝等在大学生中探讨了知识竞赛对解剖学学习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我们在中职学生教学中同样可以收获相同效果。

综上所述,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可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在竞赛过程中收益匪浅。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使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作为一项有益的教学补充长期坚持下来,以促进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彬,何少健,莫发荣等.知识竞赛引入专业课教学的初步探索[J].解剖学杂志, 2008 (02):291-292.

[2]金会艳,刘彤,韩毅,徐世莲,吕乐春.引入知识竞赛改进生理学教学方式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09(11):137,157.

[3]张美芝,李宁,高杰.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4):103-104.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7

颅骨卵圆孔位于卢中窝两侧部[1,2], 蝶骨大翼的后部, 其中有三叉神经的分支经通过。三叉神经节 (半月节) 恰在该孔上内后方的三义神经压迹处, 故颅骨卵圆孔的大小、形状、位置、走向等, 与三叉神经节的注射疗法有密切关系。卵圆孔是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骨性标志。熟悉了解卵圆孔的解剖结构, 对于皮穿刺治疗三叉神经痛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卵圆孔的观察测量为解剖学积累了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随机选取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实验室颅骨库完整成人颅骨100例 (200侧) , 头部软体标本30例 (60侧) 进行测量。未作种族、性别鉴定。

1.2 方法

使用器具为不锈钢带表卡尺、双脚规、附着式量角器及探针等。观察卵圆孔形状、走向, 并观察其与翼弓外侧板根部的位置关系。测量200侧颅骨卵圆孔的长径与宽径, 并测量其前外侧缘中点至下颌脊及颞下颌关节结节前根外侧缘的距离。并在60侧头部软标本上, 选用下颌角至口角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为进针点, 将针尖指向后上内刺入三叉神经节内, 然后用量角器测出进针部位与眶耳平面和矢状面的角度。

2 结果

2.1 卵圆孔的形状

卵圆孔形态多样一般可分为五种形态, 即卵圆形、半圆形、圆形、梨形、长条形。在所测量的200侧颅骨卵圆孔中, 卵圆形137侧占68.5%, 半圆形29侧占14.5%, 圆形16侧占8%, 梨形14例占7%, 长条形4例占2%。

2.2 卵圆孔的大小

卵圆孔长径为7.58±1.20 (4.86~12.20) mm, 宽径为4.18±0.80 (2.10~7.36) mm。其中卵圆孔宽径在3mm以下的4侧。

2.3 卵圆孔的走向

卵圆孔实际为一管孔, 绝大多数卵圆孔外口向前外侧倾斜, 极少数卵圆孔向内口向后内侧倾斜。本文测得圆孔外口向前外侧倾斜者为179侧占89.5%, 后内侧倾斜者21侧占6.5%。

2.4 卵圆孔的位置

2.4.1 卵圆孔位于翼弓外侧板根部的后方, 根据其与翼弓外侧板根部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型[3,4]。Ⅰ型为与翼弓外侧板根部延长线一致者, 共出现126侧占63%;Ⅱ型为在翼弓外侧板根部延长线后内侧, 共出现69侧占34.5%;Ⅲ型为在翼弓外侧板根部延长线后外侧, 共出现5侧占2.5%。

2.4.2 卵圆孔前外侧缘中点至下颌脊的距离与卵圆孔前外侧缘中点至颞下颌关节结节前根外侧缘距离。见表1。

2.5 卵圆孔前入路点[5]的观测

本文选用下颌角至口角中内1/3交界处为进针点, 下颌角至进针点为3.6~5.9cm, 平均为4.59±0.38cm, 针尖向后上内与矢状面成8~20°角, 平均为17±0.8°角, 与眼眶耳平面成75~85°角, 平均为80.0±0.5°角。刺入深度为 (6.75~8.28) cm, 平均为 (7.72±0.53) cm即可抵达神经节内。

3 讨论

本文所见卵圆孔绝大多数为卵圆形, 圆形、半圆形及梨形少见, 长条形罕见。所观测到的卵圆孔最小宽径为2.1mm, 据李瑜如报道小于3mm时穿刺有困难[3], 本文卵圆孔宽径在3mm以下的有4例, 全部为长条形孔, 说明此类型孔不利于穿刺。卵圆孔前外侧缘中点至下颌脊及颞下颌关节结节前根外侧缘的距离, 两侧基本相对稳定, 在行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时有参考意义。卵圆孔外孔多为前外侧倾斜说明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前入路的方法更具优势, 且符合解剖学基础, 但也有少数卵圆孔向后内倾斜, 说明术前常规作X线检查卵圆孔状况对穿刺的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是有帮助的。而本文对入路点的选择及位置和角度相关数据的测量也为临床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云祥, 吕衡发, 张书琴.人体解剖学[M].吉林:吉林科学出版社, 2000, 30

[2]河北医学院编写组.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 299

[3]李瑜如.国人颅骨卵圆孔及其周围一些结构的观察与测量[J].解剖学报, 1964, 7 (3) :301-309

[4]张华.卢中窝底面的卵圆孔、棘孔和蝶导静脉孔对称性研究[J].解剖学报, 1982, 13 (1) :39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8

头部由颅与面两部分组成。颅部包括颅顶、颅底、颅腔, 颅腔容纳脑及其被膜;面部有视器、位听器等器官。头部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面部可划分为眶区、鼻区、口区和面侧区。面侧区为介于颧弓、鼻唇沟、下颌骨下缘与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之间的区域, 又可分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1 面横动脉血管区域

面横动脉在腮腺内起于颞浅动脉, 起始处外径为1.38 mm[2], 面横动脉前行于颧弓腮腺导管之间, 分出小支供应腮腺及嚼肌表面筋膜皮肤, 并与面动脉及眶下动脉等相交通。面横动脉多为一支, 多数位于面神经及其分支的深面, 少数位于其浅面或同一层面。在颌面外科手术中, 注意勿伤及面横动脉及与其伴行的面横静脉[3]。

王昭领等在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治疗中见面横动脉走行于髁状突颈部, 由下颌骨内侧经下颌升支后缘向前进入腮腺, 与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关系密切, 尤其在下颌升支后缘切开时易损及。可能由于面横动脉较为细小 (外径仅为1.7 mm) , 致使以往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中与其有关报道较为少见。尽管面横动脉较为细小, 术中不慎仍可造成严重后果。因面横动脉主要走行于下颌升支外侧, 一般易于止血, 但是其离断后近心端回缩将使止血非常困难, 术中出现了4例由于面横动脉损伤导致的大量出血, 说明面横动脉在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中不容忽视。分析术中面横动脉损伤原因, 除解剖因素外, 术者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亦是重要因素[4]。

2 颏下动脉血管区域

颏下动脉是面动脉的一个分支, 位置较恒定, 但在下颌骨下缘处位置较深, 并沿下颌下腺的通道, 在下颌下腺浅 (或深) 叶上缘及二腹肌前腹的表面 (或深面) 与下颌骨下缘深面之间延伸。颏下动脉是面动脉的恒定分支, 其起点距颈外动脉的始点5 cm~6.5 cm, 起始处外径为1.6 mm.它走行于下颌下腺内侧的沟内, 内侧为肩胛舌骨肌, 上方为下颌骨下缘, 终止于二腹肌前腹[5]。颏下动脉主干全长为4.3 cm, 供血范围包括同侧颌下区和部分下唇、颏部, 皮肤染色范围最小4 cm×5 cm, 最大7 cm×15 cm, 与对侧颏下动脉在皮下及真皮有广泛交通, 故皮瓣范围要比染色范围大得多。以颏下动脉为轴心血管的颏下组织瓣, 适用于修复对侧下颌骨一段缺损或面部软组织缺损;分离血管时应注意不要损伤下颌舌骨肌神经和面神经下颌缘支;颏下动脉恒定, 血管蒂较长, 其旋转弧度大, 可到达除少部额区以外的整个面部和口腔;术后供区瘢痕小。但颏部遗有瘢痕或大胡子个体不宜采用[6]。在临床应用以颏下动脉一侧为蒂跨过颏中线的皮瓣, 最大10 cm×5 cm, 最小5 cm×3 cm, 修复6例颜面部皮肤组织缺损获得成功。

3 颧眶动脉血管区域

颧眶动脉在颧弓上方起始于颞浅动脉, 沿颧弓上缘前行至眶区, 分布于眼轮匝肌, 并与眼动脉吻合[7]。颧眶动脉的起源有三种类型: (1) 直接起自颞浅动脉主干, 该动脉起点与颞浅动脉呈 (66.61±13.19) °的夹角, 沿颧弓上缘经颞浅筋膜前行, 至眶外侧分为上、下两支, 分布于上下睑的眼轮匝肌。 (2) 直接起于颞浅动脉额支起点处, 与颞浅动脉额支呈 (86±4.20) °的夹角下行, 经颞浅筋膜至眼轮匝肌。 (3) 上述两种情况共存, 共1例[8]。颧眶动脉出现率为100%, 直接起源于颞浅动脉的占80%, 起自颞浅动脉额支的占18.33%.可见, 颧眶动脉的位置比较恒定, 变异较少。颧眶动脉主干口径平均在110 mm以上, 适合做血管吻合。上述解剖特点, 有利于做成皮瓣血管蒂。颧眶动脉通过与眼睑动脉网广泛吻合, 使眼轮匝肌与颞区皮肤建立了充分的血运联系。临床已有用眼轮匝肌为蒂的肌皮瓣报道[9,10]。

4 耳前动脉血管区域

根据William等的研究结果, 耳前动脉在耳屏前起于颞浅动脉。耳前存在2组动脉网:三角窗-舟状窗网和耳甲网, 两者最终在对耳轮上沟通。三角窗-舟状窗网起自颞浅动脉耳上支的一个分支和耳后动脉的分支, 后者穿过耳垂、三角窝, 并越过耳轮缘达耳前面, 颞浅动脉耳上支起始处平均外径1.0 mm.耳甲网由2~4条耳后动脉的穿支血管构成, 穿过耳甲底, 颞浅动脉的耳支在耳前区与耳后动脉相交通, 颞浅动脉耳中支起始处平均外径为0.8 mm, 耳下支起始处平均外径为0.7 mm[11].耳廓组织瓣用于耳及耳廓缺损的修复再造, 在同一手术区, 转位方便, 可同时提供软骨皮肤复合组织。颞浅动脉耳支常有变异。

5 耳后动脉血管区域

耳后动脉起自颈外动脉后壁, 发出部位大都低于或平乳突尖, 外径 (1.2±0.2) mm.该支动脉的分支有耳后支和枕支, 蒂长 (2.7±0.8) cm.耳后动脉是一支较恒定的动脉, 其主干及枕支是耳后皮瓣的轴心血管, 主干共长11 cm, 以耳后动脉为蒂的耳后皮瓣, 其最大面积可包括耳后毛发区范围及乳突区的皮肤[10]。耳后动脉起始部较深, 当分离至乳突尖上及耳后皱襞下段时, 应特别小心, 以防分离过浅或损伤血管主干。耳后动脉大部分起始于颈外动脉, 部分起始于枕动脉, 这与朱星红[12]的研究结果相似。耳后动脉在耳区的分支主要为供应耳组织和乳突区两部分。国内外学者对其在耳区分支的研究认为, 它主要供应耳背侧软骨和皮肤的血供, 并且与颞浅动脉耳区分支的穿支在耳甲腔等部位贯穿交通, 组成耳区的动脉网[13], 耳后皮瓣皮肤薄, 皮下脂肪少, 肤色与面部皮肤相近, 质地柔软, 厚薄相宜, 供区较为隐蔽, 属于封闭式循环[14], 已广泛用于耳廓、外耳道、面颊或眼窝的Ⅰ期重建和修复术。

耳后肌皮瓣也用于鼓膜和中耳重建术后及颞骨切除术后, 形成大的乳突腔。对于耳支阙如者可采用基蒂在乳突部 (枕支) 或血管蒂在耳上部 (颞浅动脉顶支) 的耳后皮瓣[15]。

6 枕动脉血管区域

枕动脉一般在二腹肌后腹下缘起于颈外动脉后壁。沿二腹肌后腹下方行向后上, 然后转向二腹肌后腹深面, 行于寰椎横突前上方至乳突内侧及后方的枕动脉沟内, 再经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长肌深面至头上斜肌外缘, 在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后大直肌外缘, 穿出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部深筋膜至枕部皮下, 并与枕大神经相伴, 布于头后部。从枕动脉沟向远侧可游离的长度较长, 是一个较好供区血管, 可设计作为头皮瓣的血管蒂, 带蒂或游离移植。枕动脉在枕部行程恒定, 位置表浅, 变异较少[16]。

7 滑车上动脉血管区域

滑车上动脉是眼动脉的终支之一, 主要供应两侧内眦及上方的额部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等。其主干向内上方走行于额中部正中线的两侧, 滑车上动脉出眶处的外径为 (0.9±0.2) mm (0.6 mm~1.2 mm) , 在额中部分布面积约6.3 cm×7.2 cm, 长度 (出眶处至前发际处) 为 (7.6±0.8) cm (5.3 cm~9.2 cm) 。目前临床多采用由单侧滑车上动脉供血的额部旁正中皮瓣, 蒂部比正中皮瓣明显变窄。额部旁正中皮瓣部分坏死的发生率为12%~17%.研究证实了钟世镇等提出的滑车上静脉均在滑车上动脉内侧的结论。因此设计皮瓣蒂部时不是以滑车上动脉为中心, 而应以滑车上动脉为皮瓣蒂部的外侧界, 滑车上静脉为蒂部的内侧界, 保证皮瓣蒂部同时包含滑车上动脉及滑车上静脉, 减少皮瓣血运障碍的发生, 特别是减少静脉回流障碍[17]。滑车上动脉血供可靠, 成活率高。皮瓣切取范围不大时, 均可直接缝合。

8 颞浅动脉额支血管区域

颞浅动脉干在下颌颈处起自颈外动脉, 穿腮腺实质上行, 于颧弓根部浅出至皮下, 走行于皮下和颞浅筋膜之间。颞浅动脉主要有两个分支:额支和顶支, 其中在颞浅动脉出腮腺实质上缘处即分为两终末支的有2例, 其余皆于颧弓上方分为额、顶两支。颞浅动脉穿出腮腺实质至额顶两支分叉点的距离为 (34±12.2) mm, 其管径为 (1.67±0.26) mm.颞浅动脉额支和顶支之间的角度为 (80±16.14) °[18].颞浅动脉额支在腮腺实质上缘 (34.4±12.2) mm处起自颞浅动脉, 并与颞浅动脉主干呈 (135±12.2) °角向前上方走行, 至外眦上方 (43.7±8.3) mm处折向内上走行。从额支起点至外眦上方转折处之间的直线距离为 (54.15±10.36) mm, 实际血管长度为 (57.2±13.1) mm.颞浅动脉额支血管解剖变异小, 走行表浅, 易于定位, 长度和管径均符合要求。皮瓣带蒂, 移植区血供丰富, 因而可用来修补血运不佳或较深的缺损, 应注意勿使蒂过长, 以免造成血管蒂扭转影响血供, 造成手术失败。颞浅动脉额支皮瓣毛发柔软且有倒伏, 接近自然, 更适合用于女性及儿童。

9 颞浅动脉顶支血管区域

颞浅动脉顶支是颞浅动脉又一终末支, 从颞浅动脉发出后与额支主干呈 (80±16.14) °角行向后上方, 其起始管径为 (1.5±0.26) mm, 其终末支主要分布于颅顶部, 分支之间相互吻合并通过颅顶中线与对侧动脉终末支吻合成网[19]。顶支的分支方式分为三种类型: (1) 干线型占67%; (2) 分叉型占27%; (3) 特殊型占6%.可以利用单一的颞浅动脉作为游离的颞顶部皮瓣的血管蒂或带蒂转移的岛状瓣血管蒂行头皮移植或头皮面部修复。颞浅动脉在带毛发的长瓣应用中常选顶支为血管蒂, 由于顶支与静脉多呈紧密伴行, 发生静脉回流不畅的情况较少。颞浅动脉顶支皮瓣的毛发粗硬仅适用于男性[20]。

1 0 上唇动脉血管区域

上唇动脉横向走行于唇红黏膜下, 沿途发出分支到鼻唇沟、前鼻孔基底和鼻中隔附近, 在中线发出浅、深鼻隔支。这些分支多数位于鼻中隔附近。上唇动脉一般发出4~7支浅隔支, 也发出1~2支深隔支, 位于口轮匝肌与黏膜之间, 向上到达鼻中隔。上唇动脉的浅、深鼻隔支在鼻小柱基底和前鼻孔附近与鼻翼基底动脉相互吻合[21]。在临床上, 可以设计含有上唇动脉深隔支的轴形黏膜瓣和含有浅隔支的上唇皮瓣, 用于修复口周皮肤或黏膜组织的缺损[22]。

1 1 下唇动脉血管区域

下唇动脉的起始部位有两种类型: (1) 在口角水平下起于面动脉面段主干, 然后向上内斜行至下唇, 占48.3%; (2) 在口角水平上起于上唇动脉, 向下弯绕过口角, 再水平行向下唇, 占20%.单侧下唇动脉缺失占13.7%, 双侧下唇动脉缺失占20%, 近31.7%动脉阙如, 由其他动脉替代[23]。在手术中双侧下唇动脉均阙如, 可将唇瓣的蒂部加宽或增厚。同时将一条口轮匝肌包含在瓣及其蒂内, 以保证黏膜瓣的血液供应。由两侧吻合的下唇动脉在红唇组成一条轴形动脉, 以此血管为蒂的唇瓣是常用面瓣之一, 常用于修复邻近唇部大面积缺损或鼻下1/3缺损[24]。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9

1 实验方法

1.1 内容选择

根据腹膜包被的程度不同, 腹、盆腔脏器可分为: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3类, 涉及到肝、胆囊、胃、脾、胰、十二指肠上部、十二指肠降部、十二指肠水平部、十二指肠升部、空肠、回肠、阑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部、直肠下部、肾、肾上腺、输尿管、充盈的膀胱、空虚的膀胱、子宫、输卵管26个器官[2]。器官多而相关知识零散, 学生认知难度较大。试卷分析显示, 该部分内容的难度系数为0.51;问卷调查发现, 67.7%的学生认为这部分内容难或很难。故这次实验选择此部分内容进行组块教学, 以探索组块的效用。

1.2 组块构建

将腹膜间位器官和外位器官构建为2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为腹膜间位器官, 概括为:“肝胆升降子宫, 充盈膀胱上直肠”。

该模块由2个组块构成: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充盈的膀胱以及直肠上部7个器官。“肝胆升降子宫”的内涵在于通过想象, 将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5个器官想象为“肝胆”这个人在忙着“升降”“子宫”, 从而将5个小组块通过语义编码的形式联结为一个大组块。“充盈膀胱上直肠”的内涵在于将“充满尿液的膀胱”想象为一个胖子, 笨拙地向“直肠的上部”攀爬, 从而将充盈的膀胱、直肠上部2个小组块联结为一个大组块。这样, 凭借滑稽、风趣的2个组块就可快速完成7个器官的归类。

第二个模块为腹膜外位器官:“胰肾输尿下直肠, 膀胱空;十二指肠降、平、升”。

该模块由3个组块构成:胰、肾上腺、肾、输尿管、直肠下部、空虚的膀胱, 以及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共计9个器官。“胰肾输尿下直肠, 膀胱空”的内涵在于将6个器官想象为:“胰肾”这个人将尿液通过“输尿管”向下输送到“直肠下部”, 尿液未进入膀胱, 当然膀胱就空虚了。这2个组块虽然不符合生理功能, 但却新奇, 易于记忆。“十二指肠降、平、升”则通过首字法将十二指肠的3部分联结为一个组块。

在26个器官中, 除了上述组块的腹膜外位、间位器官, 其他都为腹膜内位器官, 符合记忆从简原则。

1.3 实验分组

在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 抽取3个实验班的120名学生, 每班40名, 分别作为对照组、音块组、形块组。

各组的讲授和检测均放在内脏学教学之前进行, 由同一位教师进行, 以控制干扰因素, 增加可比性。检测前音块组教师只说明腹、盆腔内有上述26个内脏器官, 并介绍各器官按照腹膜包被程度不同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 然后按照组块对各器官进行归类讲解, 但不描述, 也不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保证学生的认知只是以音义的组块形式进行, 而不涉及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述各器官属于腹膜的哪一类器官时, 以图片形式展现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形块组教师在出示音块的同时以图片形式展示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各器官的立体空间组块。在不告知学生要进行再次检测的状态下, 第一次检测2天后, 对音块组、形块组进行第二次检测。

1.4 检测及调查方法

列出26个器官的名称, 然后让学生按照腹膜内位、外位及间位器官进行归类, 每正确归类一个器官得1分, 总分26分。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以下4个方面的调查:组块对学习有无帮助, 哪个组块的效果更好, 是否想掌握组块方法, 自己的组块能力如何。

2 实验结果

2.1 组块的应用效果 (见表1)

首次检测, 音块组和形块组成绩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 而音块组与形块组之间并无差异 (P>0.05) 。第二次检测结果显示, 音块组、形块组成绩均低于首次检测成绩 (P<0.05) , 但形块组成绩明显好于音块组 (P<0.05) 。

2.2 学生对不同组块形式的认可

对于腹膜间位器官和腹膜外位器官2个模块, 调查结果为:32.0%的学生认为前者的效果更好, 16.0%的学生认为后者的效果更好, 52.0%的学生认为两者效果都好。

2.3 学生对组块教学的需求

调查发现, 音块组和形块组的80名学生都认为组块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或很有帮助, 也都想或非常想掌握组块方法。但同时发现, 认为自己具备组块能力的学生只有21.2%, 能力欠缺的学生占66.3%, 无能力的学生占12.5%。

3 讨论

3.1 组块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 短时记忆是以组块的形式进行, 人一次认识的组块是有限的 (7±2个) [3];但组块具有扩容性, 即借助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对小的信息单位进行再编码形成大的组块, 使每个组块中包含的信息量增加, 达到扩容目的[4]。

由于短时记忆组块的数量有限, 如果组块的内涵小, 记忆的速度就慢。在教学中, 借助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将零散、繁杂的解剖知识, 通过扩容构建成内涵丰富、形式简洁、富含趣味的认知组块, 可以加快记忆速度, 提高学习效果。检测结果显示, 音块组和形块组成绩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展示了组块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良好效用, 这与有关的实验结果一致[5]。组块的作用在于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组块的展示方式

第二次检测结果显示, 音块组和形块组的成绩都低于首次检测成绩, 这属于正常遗忘, 但形块组的成绩明显好于音块组, 说明形块可以减少遗忘。原因可能是形块记忆是在音块基础上, 学生通过看器官的空间形块, 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同时进行, 这对大脑的刺激更大;在形块构建过程中, 新知识被进一步加工, 从而促进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通过形块的构建, 一方面可加速新知识内化, 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提取和应用, 从而减少遗忘。

3.3 组块的构建形式

从调查结果看, 多数学生认为“腹膜间位器官”这一组块比“腹膜外位器官”组块的记忆效果更好, 原因可能在于前者只包含2个组块, 而后者包含3个组块;前者基本按照空间位置关系进行组块, 有逻辑性, 而后者在这方面稍逊一筹。鉴于此, 进行组块时应加大组块内涵, 减少组块数量;应关注器官在空间位置或功能上的内在联系, 使各小组块的连接更为流畅, 具有韵律性, 以诗或词的形式呈现, 这样更有利于记忆[4]。

组块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在于教给学生认知方法和认知策略。调查发现, 有一部分学生欠缺组块能力, 所以应找出学生组块能力欠缺的原因, 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组块技能,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学会对零散、复杂的知识进行组织、加工, 提高认知效率。

关键词:组块,人体解剖学,知识构建

参考文献

[1]牛书杰, 吕建斌.人类组块理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05, 11 (1) :96~99.

[2]柏书令.系统解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Miller G 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Psychol Rev, 1994, 101 (2) :342~352.

[4]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8年8月~2009年11月,实验用甲醛固定的人体标本共128具,选取其中完整、质地较好的离体肝脏40例,保存时间在1年内。

1.2 方法

通过实验室开放,对离体肝脏解剖(要求充分暴露第一肝门、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然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应用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100 mm,精确度0.02 mm)测量肝门静脉、肝左、中、右静脉长度、直径及汇入下腔静脉的情况,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变异型取两者之和的平均值,经SPSS 12.0分析,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肝静脉属支及肝门静脉左、右支的长度与直径的测量值见表1。

与LHV及MHV比较,▲P<0.05

由表1可知,LHV与MHV之间的长度与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V的长度与直径较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PV左支和右支的长度与直径显示,右支较左支要长一些、粗一些,而且PV右支末段与RHV之间最近的距离为(17.30±8.53)mm,PV左支末段与LHV、MHV的最近距离为(20.61±9.10)mm和(18.94±8.72)mm。PV主干长度为(74.51±6.07)mm,这与局部解剖学教材的描述基本一致[4]。

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本组40例中,有18例LHV与MHV共同开口于下腔静脉,占45.0%;LHV、MHV和RHV分别汇入下腔静脉13例,占32.5%;RHV和MHV共同开口于下腔静脉9例,占22.5%。PV右支与RHV之间较PV左支与LHV或MHV之间更近。图1、2分别为肝脏膈面和脏面观。图3、4分别为肝静脉属支的长度与直径测量。

3 讨论

目前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或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行肝内穿刺、造影术作为门脉高压征或肝癌的治疗手段已经被广泛接受,但前提条件是熟悉和掌握肝脏的内部形态和血管的基本走行、长度、直径等。肝脏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脏器,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要想手术成功,必须对肝静脉属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及下腔静脉肝后段汇入点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实验室开放对离体肝脏进行解剖,充分暴露肝静脉属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及第二肝门进行测量和观察,结果发现,虽然每个肝脏的肝静脉细小属支差别较大,但肝左、中、右静脉的走向比较规律,均与肝门静脉左、右支末段之间靠近,尤其以右侧更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7.30±8.53)mm,文献报道目前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可施行长度在10~12 mm范围内[5,6],说明对两者距离小于12 mm的门脉高压患者可以采取此方法,超过12 mm能否延长分流通道长度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肝右静脉直径与肝门静脉右支末段之间也较中、左静脉与门静脉左支末段之间的差距小,前者建立支架吻合相对于后者更容易,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优先选择右侧支进行分流。

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行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作为介入放射学方法,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即应用放射学影像技术达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目的,在门脉高压征的治疗中具有损伤轻微、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等独特优点[7,8,9,10],其操作主要是通过第二肝门进行,根据本文研究结果,肝左、中、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类型差异较大,其中左、中静脉合干类型占45.0%,可能与肝脏右叶厚、左叶薄,内部肝静脉属支外径相对粗,粗分支一般呈单干汇入,细分支之间互相吻合变为更粗大的分支再汇入下腔静脉有关。因此,在穿刺进肝时注意肝静脉汇入口的类型及角度,应多注意左、中静脉合干类型及角度,以免发生意外。

对肝脏第一、二肝门出入静脉单纯测量其长度与直径是远远不够的,在外科手术中还要注意进针的角度、肝脏左、右叶的变异及肝病的位置等综合情况,所以选择分流术或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行肝内穿刺及肝静脉造影需要掌握肝脏的基本结构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双重因素才能操作。本研究并未提到肝脏的第三肝门,主要由于开放性实验室通过学生解剖标本的能力有限导致该处无法进一步研究[11,12,13,14],有待今后解决。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生理状态下肝脏的肝静脉属支与门静脉左、右支之间的基本走行、间距及汇入下腔静脉的类型,对设计合理的手术方式及安全实施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肝静脉属支与肝门静脉分支之间的关系及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情况,为临床建立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或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离体的肝脏标本40例,通过开放性实验进行解剖,分别测量肝静脉属支(左、中、右静脉)与门静脉左、右支的长度、直径及其之间的距离,并观察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情况。结果:肝左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38.22±15.41)mm和(6.34±1.45)mm;肝中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40.61±14.80)mm和(5.83±1.37)mm;肝右静脉长度及直径分别为(50.12±10.46)mm和(7.65±1.52)mm;门静脉主干长度及直径分别为(74.51±6.07)mm和(8.16±3.22)mm,左支长度及直径分别为(9.30±2.11)mm和(6.08±1.86)mm;右支长度及直径分别为(12.24±2.67)mm和(7.53±2.04)mm;门静脉右干末段距离肝右静脉(17.30±8.53)mm,门静脉左干末段距离肝左、中静脉(20.61±9.10)mm及(18.94±8.72)mm;其中,肝左、中静脉合干汇入下腔静脉18例,肝左、中、右静脉单干汇入13例,肝中、右静脉合干汇入9例。结论:肝静脉右支的长度与直径均比左、中支长度与直径粗大,与肝门静脉右支间距离更近,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应首选肝右静脉与门静脉右干末段或分支间进行穿刺;经下腔静脉肝内穿刺、肝静脉造影时需先观察肝静脉属支汇入下腔静脉的组合类型再行操作。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11

关键词:解剖实验教学;活体教学法;应用;分析

解剖学是基础医学的关键性内容,作为一门形态科学,解剖学课程内容特别繁杂,专业性特别强,理论知识抽象,难度较大,其中大量的医学名词只能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都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解剖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活体教学法便是其中一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多角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准确、客观理解解剖理论知识,激发他们对解剖实验的兴趣,积极参与其中,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剖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解剖实验教学中活体教学法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工具广泛。就活体教学法来说,是指在借助活体,客观认识人体结构,借助触摸辨认骨性、肌性标志等,准确画出体表投影线,比如,内脏器官、血管、神经,达到“透”过体表“看”内脏,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人体解剖结构。在解剖实验教学中,活体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活体是解剖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教师可以利用自身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同学身上去寻找对应的解剖学名词,促使枯燥、乏味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降低知识难度,使其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此外,正常活体是活体教学实验的核心对象,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或者临近同学准确寻找、记忆解剖结构,也就是说学生不用受到场所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解剖学知识,教学工具也比较广泛。在学习运动系统知识中,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堂上触摸辨认对应的骨性与肌性标志,下课之后也可以辨认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感受到学习解剖学的乐趣。

2、活体教学法更加直观、形象,加深多体表结构的辨认。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活体教学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人体结构。在学习“喉与气管结构”中,师生都可以触摸喉结、环状软骨等,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喉、气管的具有位置与形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活体教学方法作用下,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辨认体表结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将知识学“活”,学以致用,意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具有的实用性,为更好地学习后续专业学科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解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触摸各动脉的搏动,清楚测量血压以及脉搏的具体位置,为进行临床诊断操作提供有利的保障,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便于学生记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记忆知识中,和单一分析器活动相比,多种分析器的共同活動更具优势,这是因为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下,在大脑皮层中,相同的知识会建立多通道的联系,对记忆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解剖实验教学中,活体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视觉与听觉同一时间接收到相同的信息,加上触觉信息,促使“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感觉器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记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触摸自己身上的神经沟,促进内部走行的尺神经,可以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感受到麻木,准确把握尺神经皮支具体分布范围。

二、解剖实验教学中活体教学法的优化创新

在解剖实验教学中,活体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多样化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实验室中,不便于示范活体某些敏感部位,需要采用其他的教学法,视频教学法等,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系列片,《表面解剖学》等,借助完整的生物塑化标本示教活体标志,髂嵴、尾骨尖等。下课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寻找对应的敏感部位,避免出现尴尬局面。单纯活体教学无法有效辨识某些人体结构。以“肾区”为例,教师如果事先借助标本、模型讲授肾的位置、形态,学生很难准确理解肾区相关知识,错误理解对应的知识点。

在解剖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活体教学法的缺陷性,比如,在采用活体教学法中,如果发现学生对某活体产生疑问,无法准确把握活体结构的具体位置等,教师要优化利用相关的辅助教学工具以及相关的教学法,有效弥补活体教学法的缺陷性,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手机手电筒及其拍照功能,观察那些不易暴露与观察的活体结构位置,将其拍下来,通过不同途径解决自己心中分的疑惑。学生还可以将照片上传到班级QQ群中,便于班级中其他同学观察、辨认,准确认识活体结构及其个体差异。而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照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随堂检测,看其掌握相关章节的情况,将其作为日常考核的一部分,在更好了解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能缩短活体结构考核的时间,提高考核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活体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性,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优化创新活体教学法,或者采用其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学习解剖学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培养他们更多优秀的品质,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有效填补市场空缺,毕业后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以此,促使新时期医学院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真正走上素质教育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振东,张林,苗莹莹,付升旗.多种教学方法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01:78-80.

[2] 王建中.解剖實验教学中活体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8-19.

[3] 李加善,李国华,张艳霞.解剖实验教学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3:172-173.

[4] 张士锋,王卿.加强解剖实验改革,提高解剖实验教学质量[J].继续医学教育,2013,10:84-85.

应用解剖研究论文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32具 (男23具, 女9具) 、64例头面部标本均由包头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

1.2 方法

行层次解剖, 逐一找出腮腺管、面横动脉、面神经颊支、下颌后静脉、面神经、颈外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面横动脉, 观察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等腮腺床诸结构。

实验数据经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下颌后静脉的回流和长度

下颌后静脉大部分分为前、后支回流, 共43例, 占67.2%。少数不分前、后支, 与耳后静脉合为颈外静脉, 有21例, 占32.8%。下颌后静脉长度为28.09±21.75mm, 静脉无瓣膜。下颌后静脉起点处距颧弓下缘25.61±18.22mm (8.98~42.60mm) ;下颌后静脉分为前、后支处至下颌角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6.04±13.80mm (0~33.92mm) 。

2.2 下颌后静脉的外径

分支型下颌后静脉与不分支型下颌后静脉外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合并计算。下颌后静脉近端与远端的外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后支比前支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与前支比较P<0.05

2.3 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

下颌后静脉大部分位于面神经上、下干及其分支的内侧, 共55例, 占86.0%。7例 (10.9%) 下颌后静脉过面神经上干的内侧, 而位于下干的外侧;2例 (3.1%) 下颌后静脉过上干外侧, 而位于下干内侧。

3 讨论

下颌后静脉大部分分为前、后支回流, 少数不分支, 无瓣膜。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比较恒定, 大部分下颌后静脉位于面神经上、下干及其分支的内侧[1]。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近于十字形交叉, 它们之间很少有腮腺组织分隔, 多直接相贴[2]。因此腮腺及耳颞区手术以下颌后静脉为标志, 容易寻找面神经, 并可减少并发症[3]。

应用CT和MRI可以清晰显示腮腺肿瘤内的血管, 但显示面神经较差。由于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较恒定, 所以通过观察下颌后静脉可进而推测出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 避免手术时损伤面神经。面神经将腮腺分为浅深两叶, 在腮腺瘤手术前判定瘤体与面神经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肿瘤的位置可能影响到手术的难度和持续时间[4]。下颌后静脉是替代面神经在CT或MRI中用于确定腮腺分叶位置的最准确结构[5]。在实施腮腺手术时, 利用面神经与下颌后静脉的位置关系对于判断腮腺瘤与面神经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6,7]。另外徐坚民等[1]认为, 腮腺内面神经及腮腺管和下颌后静脉等径路上的解剖标志对腮腺肿瘤深、浅部定位的正确率为94.9%。

4 结论

下颌后静脉大多数分为前、后支, 少数不分支, 无静脉瓣。绝大多数下颌后静脉走行于面神经上、下干及其分支的内侧, 少数过面神经上干内侧而居下干外侧, 极少数过上干外侧而居下干内侧。

参考文献

[1]徐坚民, 沈天真, 张孟殷, 等.腮腺及其周围间隙MRI解剖标志对肿瘤定位的价值[J].头颈部放射学杂志, 1998, 32 (5) :309-312.

[2]Kopuz C, Turgut S, Yavuz S.Distribution of facial nerve inparotid gland:analysis of 50 cases[J].Okajimas Folia AnatJpn, 1994, 70 (6) :295-299.

[3]Kawakami S, Tsukada S, Taniguchi W.The superficial tem-poral and retromandibular veins as guides to expose the facialnerve branches[J].AnnPlastSurg, 1994, 32 (3) :295-299.

[4]J.Alexander, Peter PG, Gert-Jan.The location of ParotidGland Tumors in Relation to the Facial Nerve on MagneticResonance Images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J].OralMaxillofac Surg, 2002, 60 (9) :992-994.

[5]El-Hakim H, Mountain R, Carter L, et al.Anatomic land-marks for locating parotid lesions in relation to the facialnerve:cross-sectional radiologic study[J].J Otolaryngol, 2003, 32 (5) :314-318.

[6]Ragbir M, Dunaway DJ, Chippindale AJ.Prediction of thepositon of the intraparotid por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on MRIand CT[J].Br J Plast Surg, 2002, 55 (5) :376-379.

上一篇:筋膜外阴式子宫全切术下一篇:客运事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