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核算与管理(通用3篇)
往来核算与管理 篇1
摘要:往来资金作为高校资金组成的一部分,随着高校对内外交流与经济业务的日益频繁而逐渐成为一种资金占用的常态化类型,在当前高校“大收大支”的财务状态下,加强其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往来资金,核算,管理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经济活动日趋频繁,资金类型日趋多元化,促使高校在寻求自身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更新财务理念,改进资金管理方式,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往来资金作为高校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资产或负债的占用形式,其管理直接影响到资金有效占用、资金周转速度、国有资产管理及会计信息真实度等深层次的管理,因此,如何加强往来资金的管理成为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当前高校往来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往来资金的审批管理不完善
往来资金的审批手续不齐备,其审批权限管理制度不完善,往来款项批与不批、金额批多少、由谁批、应办理哪些手续、经过哪些程序或流程,没有一个统一的依据和标准,比较随意,给以后的核算和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二)往来资金的分类分级管理不合理
1. 没有明确规定统一的分类管理标准和口径,其分类管理标准和口径任意调整,以致往来资金的类别与属性对应、所分类别数量及级次经常变动,造成同一类或同一笔往来资金前后分属于不同的类别、级次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法正确归集往来资金的真实发生数额,形成了资金监管漏洞。
2. 没有建立往来资金的常态管理机制,没有从整体上明确不同部门和人员的相关职责和权限,归口管理的级次、部门和人员变动频繁,无法有效分类实时监控往来收支资金。
(三)往来资金的核算管理不规范
1. 往来资金核算业务流程不规范。
(1)往来资金的收缴业务没有遵循“收支两条线”及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根据其不同的经济属性来分别办理,容易发生应收应付资金的错弊或遗漏,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如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其发生与收入相关,应当由主管收入业务的收费科室及相关人员来完成;其他应收或应付款项与收入或支出无关,基本上是代收代付或垫支垫付以及暂存应付的款项,如代收电费、代收社保费及周转金、押金、保证金等,应当由主管收支以外业务的其他科室及其相关人员来完成。(2)往来资金日常核算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对其发生业务提供的相关单据审核不严格,往往单据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的业务也可得以办理,日常监控基本流于形式。(3)财务人员岗位变动时其账务交接手续办理不齐全、不及时,导致前任不再管而后任又没法管的局面,若不及时清理,极易形成呆账、坏账,造成往来资金大量流失。
2. 往来资金核算科目设置与账务处理不规范。
(1)往来资金核算设置的科目没有全面覆盖其对应的相关业务,时常增减新的科目,以致同一类或同一笔往来资金前后核算的科目不一致,其核算账目无法反映相关往来资金的实际情况。(2)往来资金与其对应的会计核算科目内容性质界定不严格,实际使用中经常相互混淆、相互串户,造成各科目核算的当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与其真实的业务数据不符;借款与还款账务处理不对应,发生时挂了往来账,报销还款时应冲未冲原往来账,而是作了一笔支出,导致银行支出账目与借款账目均与实际情况不相符。(3)在往来资金核算科目中列收列支,达到人为调节收支的目的,以逃避相关规定或制度的监控。(4)没有建立交叉复核制度,各岗位之间工作环节脱节,会计人员不清楚已做账务处理的往来资金是否已经实际收支,错账、漏账或多收少付、少收多付时有发生,对往来资金流转在途情况不能实时掌控。
(四)往来资金的定期清理不健全
没有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往来资金清理机制,没有及时清理往来资金,以致长期挂账,导致账目不清,资金占用数额不明,甚至有些借款人员已调离但其借款尚未结清,形成大量死账、三角账,影响到收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一方面资金用度紧张,一方面资金空置浪费严重,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进一步加剧了高校资金短缺的程度。
(五)往来资金的责任追缴不重视
领导和各级人员均不重视往来资金的清理追缴,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缴制度,未将追缴欠款的责任落实到各院系部门及相关人员身上,没有在将追缴款情况予以公示的同时,将其与绩效考核、后期资金支出等挂钩,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无法有效调控权衡往来资金的合理布局。
二、加强往来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全面建立经济责任制度
增强全局管理意识,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往来资金的离任交接与经济事项审计制度,领导干部与财务人员离任之前应当依照规定程序履行法定交接手续,将各项债权债务、离任时点资产状况、业务经费收支及未了事项交接清楚,交接双方在拟定的书面交接清单上签字盖章,并由专业审计机构及人员对相关经济事项实施法定审计程序后作出书面结论,以便明确划分相关经济责任,减少国有资产的损毁或流失。
(二)建立完善往来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1. 建立完善的往来资金审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往来资金审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审批权限与应履行的手续,规范审批的条件、金额限度等统一标准与程序,明确指定往来资金的类别、金额大小与审批人及其权限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已经或等待审批的所有审批项目定期予以公开公示,以明确相关责任,减少往来资金审批的主观性与随意性,严格控制往来资金的发生。
2. 建立往来资金的级层监控机制。
按照往来资金已划分的类别与级次,指定与其相应归口管理的层级、部门和人员及关联属性,从整体上明确各层级机构与人员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形成立体、交错、综合的层级监控机制,以避免往来资金多头管理或无人监管的现象发生,有效制约资金往来的无效占用与空置流转。
3. 规范往来资金管理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
规范往来资金流转的全过程,明确往来资金业务办理的流程与手续,明确其相关业务办理环节中所涉及的各部门与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将往来资金业务办理的合规性与及时性纳入绩效考评范畴,以增强各部门与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资金监管的人为风险。
(三)拟定合理的往来资金分类管理标准体系
1. 统一拟定往来资金的综合分类标准,确定其经济性质分类标准使用的先后顺序,确定往来资金的类别与层次组成,并保持时间序列上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
2. 统一拟定往来资金归口管理的口径,按照其预算资金属性与金额大小,分别指定与其对应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层级与关联属性,并保持相对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3. 统一确立往来资金类别及层级与归口管理口径两个维度的关联规则与勘定方法,建立常态归口管理机制,明确归口管理的原则与依据,限定管理层级与人员的随意变动,落实归口管理的责任,以从整体上有效监控往来资金流转分布情况。
(四)规范往来资金的核算管理制度
1. 制定会计基础工作准则,规范相关账务处理,明确界定往来资金与收支科目核算的内容与范畴,不得串用或混用,并将往来资金划分成与收支相关和不相关两大类别,按照“收支两条线”及“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分别归口于收费科与核算科来管理,明确其业务办理流程及责任部门与人员,严格审核相关各类票据与手续,严密监控往来资金的发生与占用。
2. 建立科学的多维核算体系,合理设置会计科目,依据往来资金的既定类别及层次、归口管理口径与对应核算科目的关联属性确定关联度与关联方式,构建全覆盖、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核算账户架构,减少科目增减的随意性,维护往来资金核算科目的连续性与一致性,确保及时、完整地归集各类往来资金的实际发生数额。
3. 建立往来资金立体明细台账体系,依据预算资金属性及其管理要求,综合考虑往来资金的经济属性、金额大小等相关因素,设立往来资金管理明细台账,将所有类别的往来资金纳入其管理范畴,全程实时监控资金往来收支情况。
4. 建立多方对账制度,明确会计(核算)与出纳(支付)、单位财务与银行、各部门或人员与财务部门之间定期或不定期对账的常态化机制,及时发现与纠正错账、漏账,避免多收少付或少收多付现象发生,以保证往来资金账户体系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五)建立健全往来资金的定期清理机制
建立健全往来资金的定期清理机制,明确定期或不定期清理的时间间隔、范围,并拟定全面清理与专项清理交叉实施的规则与顺序,明确对清理发现的相关问题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根据其清理情况与管理要求及时编制各类往来资金报表,并按照新增、非新增以及归口管理部门、项目或限定归还时间等分别列示在相关栏目内,以便及时掌控往来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减少资金的空置浪费,降低往来资金占用成本。
(六)建立往来资金的责任追缴制度
加强往来资金清理追缴的管理,建立并完善往来资金的责任追缴制度,将追缴欠款的责任全面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员身上,在公示追缴往来款项情况的同时,明确往来资金的责任追缴与绩效考核、后期资金支用等挂钩的原则与方法,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有效限制往来资金的无序使用。
往来资金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资金整体的安全性,是确保资金有效运作,规范运行,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使用效益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高校应当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健全往来资金的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往来资金的管理,并适时调整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员配备等,以与高校资金整体管理模式相匹配协调,构建科学、系统的往来资金管理体系,提高往来资金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盛江.往来账管理及审计实务初探[J].财会研究,2012(22)
[2]张晓玲.谈如何管好往来账[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
[3]高士洁.加强企业往来账管理降低法律及财务风险[J].现代商业,2013(17)
[4]张倩.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
[5]项赛娟.往来账管理的常见问题[J].金融经济,2014(16)
往来核算与管理 篇2
2、检查核对工厂的工单的材料耗用、费用统计、工时统计,并进行成本分摊/核算,对于有问题的工单及时和生产部门进行沟通处理;
3、固定资产及长/短期待摊费用进行登记及管理,并在月末计提折旧、摊销等相关帐务处理;
4、审核公司ERP数据,确保ERP数据的准确;
5、审核采购订单,审核采购付款申请单及进项发票收集并交税务会计;
往来核算与管理 篇3
一、学校往来账款存在问题及原因
1.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脱节
(1) 应收应付挂账较大、账龄较长, 对确认的部分往来款项未进行清理。现在的中心学校是由统管全乡镇教育的教育委员会演变而来, 个别学校的普九债务不实账款延续下来, 当时挂账的原因越来越模糊, 而且金额较大, 账龄较长。个别学校在2000―2002年危漏校舍改造期间向信用社借款, 后来该项目经审计合格后, 2009年通过债务化解方式, 由财政局直接划拨还给信用社, 税务发票未经过学校账务, 因此确认的往来无从清理。
(2) 购建固定资产长期挂账不决算, 造成账实不符, 不利于固定资产监管。2007―2009年山区学校校舍改造, 财政局以专款形式拨付资金至核算中心, 中心以预付款方式按工程进度支付给建筑队, 工程完工后, 建筑队出具正规税务发票, 但因缺少工程预决算审核, 财务竣工决算审计, 采购中心不与审核, 致使预付款无法清理, 固定资产难以结转入账。
(3) 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 挂账单位较多, 时间长, 金额小。2003年, 教育局委托电教中心代购电教教材, 事后电教中心仅出具收款收据, 无正规税票, 当时财政所记账认为不合理而挂往来, 涉及学校较多, 时间较长;2007―2009年, 采购中心采取先预付整额购货款, 待采购业务完成后, 以精准数额开具税务发票报账冲减预付账款的经营模式而遗留下来的预付账款差额, 涉及单位较多, 数额较小。
(4) 核算不规范形成的应付账款。个别学校因经费紧张, 在财政资金未到位之前, 以经费借款方式向教育局借款, 待财政资金到位后, 教育局直接扣减经费补助, 经费拨付金额为扣减后余额, 所以核算中心在记账过程中仅有应付教育局账款, 而无依据下往来账。
(5) 公务借款长期不报账结算, 导致当期虚增资产少列支出。个别学校报账员借电费、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绩效工资后, 不及时报账冲减借款, 致使学校当期资产虚增, 支出少列, 会计报表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真实财务状况。
2.往来账款长期不清
(1) 会计集中核算下, 学校过度依赖核算中心, 校长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报账员会计业务理论水平偏低, 不懂财务管理, 对某些特殊资金运行不讲清说明, 使核算中心处理账务时, 本应冲销挂账, 而误列为支出, 留下财务漏洞。
(2) 校长、会计变更频繁, 新校长不愿处理以前遗留的往来账问题, 害怕承担责任, 造成“新官不管旧时账”;会计资料移交不完整, 致使一些往来发生的时间和内容连财务人员都解释不清, 更别提清理。
(3) 核算中心“核算型”职能定位偏低, 监督主体地位尴尬, 导致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折射到在清理往来账款过程中, 核算中心与审计、财政、主管部门及学校的沟通与联系较为被动。
(4) 在学校和核算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中, 缺乏对往来款项的管理与约束, 存在滥用往来科目、明细混乱等严重问题, 往来账款未实行责任追究制, 往来挂账的随意性空间较大。
二、清理往来账款的具体措施
(1) 健全会计法律体系, 完善财务规章制度, 使往来账款管理更规范。财务管理的依托是国家各类财经法律法规, 财务管理的导向是各项规章制度, 各校应建立健全财务机构, 以《会计法》等相关法律为依托, 从实际出发, 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原则, 制定包含往来账款管理在内的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 形成“办事依法, 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 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增强各种会计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 可执行性, 为往来账款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2) 提高报账员地位, 加强会计知识培训, 增强报账员与会计核算中心的联系。各校的报账员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任命, 经财政部门同意的, 具有一定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核算基本技能、负责单位报账资料的收集、整理、会计信息传递等工作的财会人员, 是现金、票据收付的关口, 是单位第一手会计信息的收集者, 是观察一个单位会计管理水平和财务工作状况的窗口, 报账员会计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 这就迫切需要依法提高报账员地位, 明确报账员岗位为单位的会计。加强报账员会计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 切实提高报账员自身素质, 使其充分发挥连接学校与核算中心的桥梁作用, 正确识别收入与往来, 为核算中心记账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每年年末, 协助核算中心清理往来, 及时收回欠款和偿还债务。
(3) 加强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培训, 提高会计职业分析判断能力。加强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继续教育培训, 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与会计工作相关的经济、审计、税务、法律、金融、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新会计准则对于许多会计核算的处理仅作了原则性的要求, 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状况, 会计人员应更新思维方式, 增强职业判断, 联系实际正确运用职业分析判断, 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识别不实账务, 虚假往来, 防止核算单位利用往来套取财政资金。
(4) 强化预算约束, 健全内部财务监督机制。清理往来账款, 消除呆账、死账, 首先要按照新《预算法》的规定, 规范预算单位收支行为, 强化预算约束, 增强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预算监督的严肃性, 确保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其次, 健全内部财务监督机制, 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财务监督原则。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管理, 建立往来款项审批制度, 完善审批手续, 严格控制往来款项的发生, 认真审查, 防止造成呆账、死账, 制定往来款项收回责任制;对已存在的呆账、死账, 就其错误的事实、情节、原因、后果、背景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问题的大小与轻重程度、性质和政策规定, 经中介机构审计, 主管部门审核, 并报财政部门审批后, 做出恰当的处理, 对可收回的应有专人负责进行清收, 不得长期挂账。
(5) 建立集“会计核算、集中支付和财务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平台。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 包括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信息查询、财政预算管理、国库收付、资产与债务等信息, 每一项预算执行业务信息都集中储存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中, 通过系统能够准确反映每一笔业务的功能分类和经济用途两种分类会计核算信息, 实现财务信息实时在线、财务控制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的具备真正远程化数据管理能力的先进、稳定、安全的财政管理系统。将预算执行完整地贯穿于财政部门――支付机构――采购部门――预算单位――商业银行五者之间, 从而从源头上遏制呆账、死账的诞生。
参考文献
【往来核算与管理】推荐阅读:
往来核算07-04
往来核算05-21
金融机构往来核算10-09
往来账管理与审计方法07-31
往来账款管理05-12
医院往来管理11-12
往来账的管理07-05
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08-29
应高度重视往来账的管理05-10
县往来票据使用和管理情况调研报告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