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2024-10-19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精选11篇)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1

0前言

当前,在医院的设备管理和使用中都普遍存在着设备闲置、购置重复等问题,造成了医院资源的极大浪费。我院的设备管理采用的是科室“自管自用”的传统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弊端:①设备只能随本科室的危急病人情况需要不定时地开机,相当长的时间内设备都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益;②由于各科室拥有的设备数量有限,许多科室尚未能配备呼吸机、监护仪等,一旦有危重病人急需用呼吸机或重症监护时,借调设备困难,协调时间长,而且科室之间互相借调常发生机器故障、零配件丢失损坏等纠纷,既影响科室感情,又延误对病人的救治;③我院的医疗科室相对独立,临床科室小而全,如果分散配置,全部满足,必然造成设备的重复引进,资源浪费;④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购买的医疗设备要扣除折旧费,无论设备的使用率如何,在每月的成本核算中都要在科室支出中扣除,这样设备闲置无形中就给科室增加了负担。

针对上述现状,参考其它医院的成功案例,我院拟成立设备租赁中心,对一些小型通用的医疗设备采用“专管共用”的模式,即除了把专用性强的设备配置到科室中,对多科室通用的高价位的、常用的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心电图、除颤仪、血糖仪、褥疮垫等设备归租赁中心管理,使用科室需要时去租赁中心租借,根据使用时数交纳一定租赁费,用后及时归还,不耽误其他科室借用。这样,既能满足不同科室的使用需求,又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综合效率和效益。

1 设备租赁中心的管理模式

(1)管理范围根据我院实际医疗设备配置情况,设备的使用率和需求状况以及租赁中心现有人员的配置,租赁中心的管理范围为(除急诊、ICU、CCU外)各临床科室配置的呼吸机、血氧仪、输液泵、注射泵、除颤、监护等,以后再逐步扩大到各科室通用和便于搬运的设备都归租赁中心管理。

(2)工作流程①使用科室持租赁申请单(科室负责人或当班护士签字)来租赁中心借仪器。②租赁中心工作人员与科室人员当面共同试机,双方认可后签字借出。③科室使用完后将仪器及时归还租赁中心,并带医嘱单,由中心工作人员负责登记仪器使用时数,并对仪器验收,各项一一登记在案。④中心配有一名夜间调配人员,白班人员每日将仪器租赁情况和备用情况进行登记,下午5点前交到夜间调配人员手中。⑤送回的设备按照要求进行消毒、试机,完毕后放入存放室,供其它科室下次借用。

(3)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租赁中心的设备管理水平,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租赁中心现已制定了《租赁中心仪器使用规章制度》、《租赁中心工作人员职责》、《服务公约》、《差错登记制度》、《消毒制度》、《租赁中心设备使用评估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更好的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服务。

(4)收费制度制定合理的租金收取原则是促进租赁工作延伸发展的润滑剂,我院按小时为单位收取租赁费用,科室租赁设备的收入及租金计算如下:

收入=每小时收费价格×租赁时数

租金=每小时的设备折旧费×租赁时数

其中:每小时设备折旧费=某种设备的平均价格÷折旧年限÷12个月÷31天÷24小时×(1+50%),50%包括:维修费、材料费、维护清洁费、管理费等。

租金从租赁之日起收取,到设备退回验收交接完终止,凭医嘱单计算租赁时数,按月结算租金。租赁期间丢失和非正常损坏的零部件,由科室按价赔偿。

(5)人员配置及工作职责我院租赁中心设在医学工程科,设备的调配、维修、维护由医学工程科配备一名护士和两名对设备较熟悉的人员负责。工作内容为:①设备的日常租赁、登记工作;②建立中心的设备档案,填写各种机型的账、卡;③掌握中心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参数的设定、警报的解除等,制定操作规范,指导临床科室使用,杜绝违章操作;④设备的维护、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完好率;⑤对科室还回的设备认真验收,检查机器的完好以及零配件是否完整;⑥对科室送回的仪器,按要求进行消毒,防止因消毒不妥而造成院内感染;每日下使用科室巡视,观察仪器设备的使用及运行情况,查询临时医嘱单,核对记账情况;⑦登记每日仪器的租赁情况及备用情况,供夜班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调配;⑧做好每月仪器设备的使用核算、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月报表的填写,上报医学工程部,由医学工程部备案后上报院经济核算办公室;⑨听取临床科室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做到合理调配等。

2 租赁模式的优势

(1)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成立租赁中心后,设备的闲置时间显著减少,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做到了物尽其用。

(2)盘活医院存量,优化资源配置采用设备租赁的方法,可杜绝科室和个人独占医疗设备,减少医疗设备的重复购置,使医院的医疗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益。

(3)减少科室支出,增加医院收益租赁中心对科室按时计费,列入科室成本,科室把病人使用机器费用记入病人医疗费账户,由于管理完善,减少了错漏收费,加上机器使用率的提高,机器使用寿命的延长,增加了医院的收益。

采用设备租赁前,设备无论是否使用,科室都要全部负担设备的折旧费,采用设备租赁后,科室只负担租赁时间内的设备折旧费,成本支出大幅减少。

(4)减少机器故障率,降低设备消耗租赁中心由专职工程师全面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对设备的结构、性能熟悉,工作责任心强,机器使用正确、规范,势必会降低机器故障率,减少设备损耗,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5)可以提高工程人员的积极性使工程人员的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平时就注意仪器的使用保养,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常规仪器拿来就能用。

3 发展前景

设备租赁有利于提高医院设备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浪费,有利于加强技术协作,提高医疗质量。它以经济手段为杠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设备的现场管理,促进维修秩序的完善,掌握设备质量状况,由于设备状况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责任明确,提高了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的积极性,专款专用,同时通过租金收取可以解决部分设备更新、大修费用的不足,可加快设备的更新。

设备租赁将是医院设备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我院现以医院内部租赁为主,根据辖区特点,将来还要面向社会开放租赁业务。朝阳区一级医院和社区医疗点较多,社区医疗点有2000多家,卫生局直属一级医院50多家,民营医院1000多家,但这些医疗点的设备都存在不足和落后,与二级三级大医院的设备形成相当大的反差,有些大医院淘汰的设备这些医院还没使用过。除此之外,家庭病床和临终关怀的病人也可以租用医院的医疗仪器来提高医疗质量,取得与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效果。因此,面向社会开放租赁业务,前景也应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徐松.谈医院设备的租赁[J].医疗卫生装备,2003(3):37-38.

[2]方幼平.关于建立医疗设备备件调剂中心的设想[J].医疗设备信息,2001(9):39.

[3]于凤山.现代医疗设备的租赁应用之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5(8):46-47.

[4]王拴武.等.建立医疗设备租赁中心,推进医院的医学工程建设[J].医疗设备信息,2007(5):70-71.

[5]乔红,等.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作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6(2):51.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2

编号:JLYT-XZZX-03-2017

设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细则规定设备相关场所在使用、维护、日常检查及管理等要求。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机关办公园区内设备使用相关场所。

第二章

新增设备进厂验收标准

第三条 新购置设备开箱验收标准:

1、设备包装外观是否完好。

2、装箱设备的型号是否与订货型号相同。

3、按照单据清点零件、部件、工具、附件、说明书和发布日期:2017年7月8日

实施日期:2017年7月8日 其他图纸、技术文件等是否齐全,有无缺损。

4、检查设备外观有无严重的碰撞及表面漆皮脱落等情况,检查是否已影响精度和技术性能。

5、检查设备有无锈蚀现象和防锈油质量,如发现有锈蚀或发现锈蚀油过期变质,应彻底清除重新更换。清除旧防锈油时应使用非金属刮具。

6、核对设备基础图纸和电气线路与设备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检查地脚等有关尺寸,地脚螺栓、垫铁是否符合要求,电源接回线的位置及电气有关参数是否与说明书相符。

7、在检查中要做好详细检查记录。凡不同时满足上述规定者,使用部门应尽快上报,行政事务中心与供货单位联系解决,未解决之前,非经批准,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第四条 新购置设备试车验收标准

1、一般设备由设备采购部门组织验收,大型进口设备由设备处组织验收。

2、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开机试车运行,新设备磨合时间,参照生产厂家的设备使用说明书而定,当无规定时,单机设备空载磨合至少24小时,负载磨合至少36小时。

3、试车期间,设备工作能力必须达到规定,设备动作准确、平稳、无明显撞击,振动、无跑、冒、滴、漏现象。

4、设备的附属设备、安全附件、仪表等应齐全,运行正常,无其他技术隐患,电气、液压、冷却、润滑等系统工作正常可靠。

5、试车结束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使用单位领导共同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

第三章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第五条

依据生产岗位和维修人员的配置情况划分责任区,成立由“机、电、仪、操”人员组成的包机小组。以属地管理责任区形式开展“包一、二级保养”、“包巡检”、“包治漏”、“包除患整改”、“包管理”的“五包”为内容的包机管理模式。

第六条

严格执行“三查四检”制度。“三查”是行政事务中心、基层站队(承包方)、班组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四检”是设备管理人员(行政事务)的月检,班组的周检,设备专业管理人员的日检(承包方),岗位操作人员的点检。

第七条

设备管理人员和维护保养人员在巡检中要采用人体的感官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听、摸、查、看、闻”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用“看其表、观其型、嗅其味、听其音、感其温”的方法来判断和分析设备的隐患。

第八条

抓好设备润滑的“五定”“三过滤”。在设备的润滑中做到“五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注油点、定油量、定油质。润滑油做到“三过滤”,即大桶到小桶、小桶到油壶、油壶到设备的润滑点。

第九条

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操作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第十条

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需记于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第四章

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第十一条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有设备巡回检查线路图、图内必须明确标示出检查顺序,检查部位,及检查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条

根据不同设备型号,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检查设备的电、油、气、水、温等;是否有跑、漏、缺、超等情况。

第十三条

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路线对属地内所运行设备、生产工艺指标控制点及达标情况进行巡回检查。

第十四条

按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记录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真实、准确。

第十五条

操作人员对巡回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生产工艺指标达标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第十六条

操作人员在巡回检查中,如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重大影响正常生产的隐患,无能力解决的情况下,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第五章

设备维修管理

第十七条

物业管理科负责所有设备修理项目的初步审查工作,经科长审核后报分管副主任、主任审批。

第十八条

基层站队(承包方)要建立设备修理台帐。

第十九条

基层站队(承包方)设备发生故障时,由负责人召集本单位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进行检查、鉴定,查清故障原因、部件损坏程度、明确责任和费用。

第二十条

基层站队(承包方)发生设备修理时,由基层站队进行上报申请材料及费用进行修理。

第二十一条

修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以旧换新的规定,对回收的旧件进行妥善保管,并将旧件统一交回,经鉴定并请示后统一处理。

第六章

设备报废鉴定管理

第二十二条

设备由于严重的有形或无形磨损,不能继续使用而退役,称为设备报废。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或由于事故导致主要性能严重劣化(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精度等),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已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时,应该进行设备报废处理。

第二十三条

通常情况下,设备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适时更新,办理报废手续。

l、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设备,其主要结构和零部件已严重磨损,设备效能达不到使用最低要求,无法修复或无修复改造价值的。

2、因意外灾害或事故,设备受到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

3、严重影响环保安全,继续使用将会污染环境,引发人身安全事故与危害健康的;

4、因产品换型,工艺变更而淘汰的专用设备,不宜修改利用的;

5、技术改造和更新换出的旧设备而不能利用或调出的;

6、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予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第二十四条

设备报废的技术鉴定和审批程序按照油田公司相关要求执行。

第七章

现场管理标准

第二十五条

设备现场管理的内容: 一平:场地平,二净:门窗、玻璃窗净、墙壁净,三见: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四无:装置内无杂草、无垃圾、无废料、无闲散设备,五不缺:螺栓手轮不缺、地沟盖板不缺、照明设施不缺、门窗玻璃不缺、保温油漆不缺。

第二十六条

设备现场管理标准

1、熟练掌握所操作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各项操作参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在“四懂”、“三会”(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故障排除)的基础上,必须持证上岗。

2、室内设备本体、基础、阀门、管线清沽无油污、无灰尘;室内地面无积水、无杂物;室内地沟清洁。

3、室外文明生产达到生产区内无杂草、无杂物、无油污。

4、设备工艺铭牌齐整不缺。

5、工艺管线介质和走向有标志;设备及管线油漆的颜色要按统一规定喷涂。

6、阀门不得缺少手轮、手柄、螺母等附件;法兰、接头不得有外漏现象,各连接件和紧固件不得有锈蚀、松动现象。

7、制定设备润滑图表、巡回检查路线图,并张贴在明显位置;按时填写设备润滑记录、巡同检查记录,记录工整、齐全。

8、设备润滑要做到“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每日应认真检查设备各润滑部位,查看润滑状况,对有换季要求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润滑油,做好换油记录;油质符合要求、油位正常、视镜清晰、油杯内润滑脂不得少于2/

3、油封不得漏油。

9、设备运行要做到“四不准”即:不准超温、不准超压、不准超速、不准超负荷;“四不漏”,即:不漏水、不漏气、不漏油、不漏液,并及时、准确填写运转记录。

10、压力、电流正常稳定,机泵运行无杂音和振动现象,仪表指示准确,并及时准确记录压力、电流指示准确,并及时、准确记录压力、电流等数据。

11、填料密封初期不大于1 0滴/分钟,末期不大于 40滴/分钟,机械密封初期不允许漏,末期不大于5滴/分钟。

12、岗位操作所需工具、物品要清沽,定置摆放:卫生用具要妥善保管。

第八章

特种设备管理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严格程序、符合规范;

(三)技术先进、经济高效;

(四)直线责任、属地管理。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提供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环境,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

第二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明确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要求。

第三十条

特种设备应定期检验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对检验发现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和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并逐级上报。

第三十一条

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验、检修,并做出记录。

第三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要随身携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自觉接受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使用、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

第三十四条

天津东疆打造全球飞机租赁中心 篇3

目前已有340家租赁企业入驻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其中从事飞机租赁的各类企业有230家。东疆保税港区2010年租赁飞机32架,2011年56架,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100架左右,预计2013年也会比2012年有百分之百的增长。

2011年,国务院准予金融租赁公司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项目子公司(如单机公司、单船公司等),要求推进项目子公司管控模式创新。准予在东疆保税港区注册的租赁公司申请飞机引进指标,纳入采购计划。国家发改委批准工银租赁公司购买飞机,第一次向航空公司之外的金融租赁公司分配飞机购置指标。准许在东疆注册的租赁公司开展空载25吨以上飞机租赁业务,可享受4%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使租赁公司享受与航空公司相同的税收政策待遇。批准东疆保税港区租赁企业享受优先安排外债规模,准予东疆保税港区企业根据需求开设离岸账户,逐步拓展人民币融资渠道。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利用入区退税、进区保税功能,创新实现保税进口报备、按照租期和租金递延缴纳关增税,保税离岸租赁、区内租赁资产交易免增值税,大飞机保税租赁结构中租赁公司享受4%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家试点,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国家试点,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单机、单船公司运营模式的完善,优先安排外债规模,优先推进离岸账户设立,结算融资便利支持等扶持、优惠政策。

应急设备保障中心管理模式实践 篇4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急救设备在医院配备的数量越来越多, 很多医院在急救设备管理中都存在着设备闲置或重复购置等问题。急救设备在大部分时间里闲置, 造成设备质量下降, 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都较低。这不仅浪费医院的资源, 同时也增加了临床科室的运营成本[1]。此外, 急救患者对某些临床科室来说并非常见, 一旦遭遇患者病情恶化需要使用急救设备时, 科室医护人员难免手忙脚乱、仓促上阵, 这时急救设备的性能状态及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救治的成功率。

急救设备与其他常规设备相比, 具有闲时多、用时急、分布广、风险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 如何减少资源浪费, 充分发挥急救设备的效能, 同时降低设备的使用风险, 是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许多医院为此成立了急救设备调配中心或类似的设备调配部门, 统一管理常规急救设备 (例如呼吸机、注射泵、输液泵、监护仪、除颤仪等) 。

我院根据医院自身发展实际, 借鉴了其他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 制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及应急设备调配管理制度[2], 并在此基础上于2008年5月成立了应急设备保障中心。

1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及调配制度

针对新疆地区突发事件相对较多及维稳任务重的特点, 医院制订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应急预案。预案主要内容包括: (1) 急救设备的选型; (2) 建立急救设备调配绿色通道和协调机制; (3) 制定相应的处突程序及措施。应急设备调配制度则是在应急预案基础上制定的更为详尽的调配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如图1所示。

2011年夏天, 巴基斯坦连遭暴雨袭击, 造成严重洪涝灾害。为帮助巴基斯坦开展救灾工作, 根据上级部署安排, 我院派遣国家救援队赶赴巴基斯坦洪水重灾区———信德省昆瑞, 实施人道主义医疗救援。

此次救援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院党委根据前方了解到的灾区实情,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我科应急设备保障中心迅速响应, 根据灾区气候特点及当地医疗卫生条件, 对医疗设备及物资进行分类选型, 在1 d内将所有医用耗材和急救设备筹集完毕, 并连夜派专人赴机场协助民航运输系统核对转运物资, 以保障这些急救物资顺利抵达灾区[3]。

救援队于10月20日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出发, 并于11月4日乘包机回国, 历时16 d。不仅为当地灾民提供了急需的医疗救护及疾病防治服务, 还向巴基斯坦军方赠送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医疗物资, 圆满地完成了救援任务。此次任务, 有效发挥了应急预案的保障作用, 充分证实了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并为今后处理类似的突发事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2 应急设备保障中心设备选型及人员配置

根据三级甲等医院相关规定并结合医院自身实际, 我院应急设备保障中心目前仅对4类急救设备实现了应急保障及资源共享, 分别是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等[4]。经过6 a多的建设及发展, 保障中心现有呼吸机4台、监护仪30台、注射泵15台、输液泵10台。

保障中心隶属于医学工程科。在人员配置方面, 中心配备1名调配员, 医学工程科的9名工程师兼管保障中心的设备维护工作。中心实行24 h值班制, 调配员负责平时的设备登记、保养和验收工作;工程师轮流负责应急设备的调试与维修, 并在必要时指导使用科室人员正确操作仪器,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保障中心运行流程

应急设备保障中心在接到临床科室的设备租借申请时, 值班人员立即响应, 并详细登记出借设备的名称、型号、设备编码、出借时间、出借科室等信息。双方签字确认后将设备交申请科室使用。设备租借完毕后, 使用科室应即刻返还, 保障中心值班人员对返还的设备进行验收, 并登记相关信息和扣除相应的租赁费用, 双方签字确认。保障中心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4 应急设备的验收与质控

出借的应急设备在每次返还时, 保障中心调配员需对返还的设备进行仔细验收, 检查设备外观及附属配件是否完好, 并开机对设备的主要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测。此外, 由于急救设备的使用安全风险性较高, 需要对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质量控制[5]。我院的医疗设备根据军队医疗设备管理相关规定, 需定期进行计量及质控。为此, 我院成立了医学计量三级站, 每年定期开展医学计量和质控工作。对于保障中心的应急保障设备, 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应急设备使用频率高、使用风险大的特点, 我们对保障中心的呼吸机、注射泵等使用频率较高的急救设备规定每半年检测1次, 其他设备每年定期检测1次。如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 则需立即对该设备进行维修, 并在维修或更换配件后重做质控[6]。

5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经过6 a多的具体实践, 我院应急设备保障中心已初具规模, 不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发现很多需要完善之处, 运行模式和全程管理等环节均有待进一步探索及改进。

5.1 实现应急设备全程信息化管理

应急设备保障中心目前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手写记录阶段, 应急设备的所有出借及返还记录都需要手写逐一记录。随着保障中心急救设备不断增多, 原来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临床应用需求。此时需要开发一套数据信息管理软件, 结合成熟的条形码录入技术, 将设备的所有信息 (包括设备的出错、使用、故障、维护、保养、质控、租赁费用等信息) 都自动录入该系统中[7]。这对提高设备使用率、完好率及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均大有益处, 能真正实现租借设备信息全程化、信息化和自动化, 还能为今后医院设备选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并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5.2 加强急救设备临床应用培训

急救设备作为临床使用的一类特殊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用时急、闲时多、分布广、风险大等特点, 这就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十分熟悉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程, 一旦需要能立刻投入到抢救工作中[8]。但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发现除了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急诊科等一些专业科室外, 有些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平时对呼吸机等急救设备的操作并不十分熟练。此外, 由于人员流动频繁, 新上岗的医生、护士很少接受系统的急救设备操作培训。我们在应急设备调配过程中, 经常发现有些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的操作十分陌生, 呼吸机出现报警, 分不清是参数设置的问题还是患者自身的病情所造成的。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救治, 有时甚至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救设备的操作培训显得十分必要, 而且在注重培训的同时应结合操作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科室考评挂钩, 使科室充分认识到规范操作急救设备的重要性[9]。目前, 医院已经制订了较为详尽的培训计划, 结合医院护理部每季度举办的护理人员培训考核, 加入急救设备操作培训内容, 并对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冠心病监护病房等不定期进行抽考, 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科室的绩效考核, 定期公布。

5.3 综合分析合理配置应急设备

应急设备保障中心运行6 a来, 随着临床科室医疗业务的拓展及对中心认知度的提高, 中心成立之初配备的4台呼吸机逐渐不能满足调配需求。个别科室长期占用保障中心的呼吸机, 造成其他科室急需使用呼吸机时无设备可调, 紧急情况下只能临时在全院范围内寻找空闲呼吸机, 这无疑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这种状况说明保障中心前期设备论证不够充分。对于长期借用呼吸机的临床科室, 说明该科室重症患者较多, 呼吸机使用频率高, 应为该科室单独购置一定数量的专属呼吸机, 而非长期占用保障中心的设备。2014年, 我院在原有4台呼吸机的基础上, 计划增配4台便携式有创呼吸机, 以便充实平时的保障力量,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此外, 保障中心输液泵的租用率很低, 6 a来租借次数仅有10余次,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这说明医院在今后的设备配置论证过程中, 需根据应急设备的使用特点和频率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以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在2014年年初制订医院设备采购计划时, 经医务部协调, 我中心将部分闲置的输液泵调配到提出相应采购申请的临床科室, 以使该类设备的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5.4 完善应急设备消毒及维护保养措施

由于受到人员配置和办公条件的限制, 我院应急设备保障中心的设备消毒及维护保养一直是整个工作流程的薄弱环节[10]。目前采取的消毒措施仅仅是定期对设备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及使用酒精对表面消毒除尘;针对呼吸机所采取的措施是每次使用一次性呼吸管路, 但是对于呼吸机的内部管路及外部附属器件缺乏有效的消毒措施。这些措施都难以满足医院的感控要求, 对保障中心的管理人员也存在潜在的健康危害。不过, 随着医疗安全意识的提高及办公环境的不断改善, 这项工作已被提上议程, 保障中心目前正在制订相应的消毒工艺流程及消毒设备购置计划。

6 结语

急救医疗设备的管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应急设备的调配使用也是医院等级评审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应急设备保障中心的成立不仅提高了急救设备的使用率, 而且可使医院避免重复购置和盲目引进, 初步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6 a来, 我院应急设备保障中心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经初步统计, 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的使用率分别为75%、71%和65%, 输液泵使用率较低, 仅为7%。除输液泵外其他应急设备的使用率都比较高, 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初步发挥出了保障中心的调配效能。

我院的应急设备保障中心尚处在雏形阶段, 很多保障功能尚待开发和完善, 一些在运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进, 例如设备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加强人员操作培训、完善消毒流程等。相信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急救设备有效管理受重视的程度也会水涨船高, 这些问题最终将会得到妥善解决。

摘要:介绍了一套医院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调配制度, 系统阐述了应急设备保障中心的具体构成及运行模式。结合实践经验, 证明了成立应急设备保障中心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充分发挥设备效益、提高设备使用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从信息化、应用培训、资源配置、消毒维护等4个方面分析了保障中心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以期提高急救设备的使用率, 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和盲目引进, 初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关键词:急救设备,应急预案,调配制度,保障中心,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蔡玉琴, 曹江丽, 李开元, 等.医院急救设备供应管理实践与评价[J].医疗卫生装备, 2014, 35 (11) :131-133.

[2]吴浙君, 田源, 陈德军, 等.医疗设备管理调配与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13, 10 (11) :81-82.

[3]曹力, 彭碧, 波王藩, 等.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洪灾中的医学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19 (11) :1 043-1 045.

[4]李开元, 祝军, 范军, 等.综合性医院急救设备供应中心管理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 2012, 9 (9) :34-37.

[5]刘延武, 吕鹏, 王卫东.医学工程质量控制风险评估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 27 (2) :169-172.

[6]王卫东, 曹德森, 吴昊, 等.医学工程保障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 2007, 22 (3) :5-8.

[7]张瑶.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急救设备供应中心[J].医学与社会, 2009, 22 (5) :51-52.

[8]胡冬梅, 陈瑁, 王玲.急诊抢救室设备管理方法探讨[J].护理学报, 2009, 16 (12B) :25.

[9]何林政, 多桂芝.谈在基层医院开展急救设备使用培训的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 2008, 26 (5) :88-89.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5

(一)研发中心组织架构与运作模式架构

研发中心组织结构框架图:

董事会

研发中心

部门经理 产品研发组 质量检查组 科研经费专项组 后勤与人力资源组 产学研研究室 产品售后服务组

研发中心管理体系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架而成: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理流程与工作流程、项目管理(项目资源的优化与筛选)与绩效考核制度。

(三)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

1.部门经理

研发中心是为了实现行业战略目标,在公司高层团队的领导下,负责生产经营技术支持、新产品开发、技术管理、试验管理、工艺管理工作的专业管理机构,也是为了实现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各行业中长期发展计划。

在公司总经理的授权下,负责公司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全面管理工作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

制定和实施公司总体工程研发战略与年度研发计划,领导建立和健全研发产品经营管理体系与建全组织结构,建设高效的生产研发团队,为下一步规模化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承担公司及行业技术发展战略、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技术管理等技术支持和顾问工作,以满足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需要。

负责编制工程研究中心年、季、月度新产品研究开发计划、开发费用预算及实施成本控制,并按项目管理方式组织实施;

负责制定技术研发中心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产品设计、新品试制、标准化技术规程、技术情报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负责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新产品技术方向,组织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试制、改进等系列工作;

负责审核试验报告,负责监督产品开发、技术革新的有关项目的执行; 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工艺改进和质量改进计划,解决质量隐,提高效率; 负责指导、参与解决技术质量问题,召开技术品质分析会;

负责监督、管理技术资料的归档,并制定严格的技术资料交接和保管工作流程; 负责监督、管理国内外产品技术情报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跟踪新产品动向,及时把握产品发展趋势;

负责组织指导对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所有运行实验进行跟踪并及时改进; 负责研发技术专利的申请工作;

负责建立并监督生产设备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满足新品生产需要; 负责指导监督生产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参与对供应商的选评及对合格供应商的技术支持; 负责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对下属进行激励考核; 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2.部门副经理

作为中心部门经理的助手,参与组织研发中心项目研发的管理工作,规划研发中心的产品发展路线与新产品开发,实现研发中心的技术创新目标;中心部门副经理外出期间代理主持研发中心工作。协助公司财务部对研发中心的财务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做好研发中心的财务管理。

参与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方案;

组织研究行业最新的管理技术发展方向,主持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规划; 管理研发中心的整体核心技术,组织制定和准备重大决策和 产品方案;

及时了解和监督新品开发的发展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 主持新产品项目所需的资源的准备等布局工作;

研究决策研发中心发展路线,规划研发中心教育培训计划; 指导、审核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对各项目进行最后的质量评;

与用户进行技术交流,了解用户在行业需求上的要求,并解答用户提出的与产品技术相关问题;

对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下属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考核;参与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培训; 制定培养与培训计划,并组织安排研发中心其他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3.各项目小组负责人

根据销售部的市场计划信息,进行新产品立项、设计、开发、生产工作;

主持本室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司办公会议精神,定期向研发中心部门经理汇报研发、生产、经营及管理状况;

组织实施研发中心年度经营计划、投资预算方案,负责制定新产品开发预算和研发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审核月度采购计划初稿,负责审批采购计划,监督采购员按时、按质、按量提供研发所需物资,以保证研发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

根据研发工作计划及异常情况,监督指导协调研发与采购的关系,调整采购计划;负责实施供应商的管理与开发;

负责研发中心项目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指导技术人员收集技术情报,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参与新产品系列产品的试制工作,并对试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负责对所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及所有运行实验进行跟踪并组织改进;协调新产品市场反馈情况,组织分析客户使用状况;协调售后服务工作;

负责研发中心项目总结及参与评审工作,协助研发中心部门经理做好研发技术专利的申请工作;

负责研发中心的内部管理工作,负责完善主要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及时进行组织和流程 的优化,负责员工队伍建设,培养基层研发和管理人员,负责对下属进行绩效考核;承担内外培训课程;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为充分发挥科研仪器设备的作用,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在仪器设备计划购置、验收、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加强管理,根据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科研仪器分类

根据仪器效能与单价,将科研仪器分为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和材料三类。1.1固定资产

(1)凡是有独立使用效能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耐用时间超过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物质形态的科研仪器,列为固定资产。

(2)单位价值不是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半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按固定资产管理。1.2低值易耗品与材料不具备固定资产条件的将根据其使用效能分别列为低值易耗品或材料。

2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

仪器设备的购置必须贯彻从“实际出发励行节约”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办理计划申报审批手续。

2.1部门计划

各部门购置科研设备要预先向技术研发中心部门经理提出购置申报计划,待批准后方可购置。

2.2项目计划

项目组在科研工作中需要购置的设备要在计划任务书中写出购置计划。待科研计划批准下达后即可按计划购置。

3科研仪器设备的出入库报销 3.1登记

购置的低价易耗品,实行领用人责任制分类登记。3.2验收

购置的科研设备到货后,要经设备保管人员验收,凡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完善帐卡、领用、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制度。

3.3报销与核销

凡单位价值在50元以下一次购置价值在500元及以下的,经技术研发中心部门经理签字后可直接报销,不办理入库手续。保管人员在票据上签字,然后经技术研发中心部门经理批准签字,方可到财务部门核销。

4科研仪器设备的借领 4.1借用

各部门、各项目组要经专人办理借用手续后,方可使用设备。4.2归还

设备归还时要经设备保管人员检查,完好无损方可收回:

(1)如损坏、设备归还时要经保管人员检查,完好无损方可收回;

(2)如损坏、丢失等,借用人员要写出损坏、丢失报告,说明原因及经过,经技术研发中心部门经理签字后交到行政科,待所领导处理后方能办理归还手续。

5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 5.1常规仪器管理

(1)科研仪器设备由设备部统一管理。

(2)专用仪器设备、要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其他人不得随便使用,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5.2离退休人员使用的设备管理

调转、离退休人员要预先办理设备归还手续,否则不予办理调转和离退休手续。如不及时办理归还手续的,超过二个月从工资中扣回。

5.3核资

科研设备要一年清仓核资一次,保证物品与帐目一致。5.4其它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楼宇自控;设备监控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是最能体现建筑节能的系统,是和建筑环境联系最密切的系统,同时也是关联技术最多的系统。要设计一个先进合理,经济适用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需要设计人员对设备、工艺、机电系统十分熟悉,也需要设计人员与业主、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相关专业工程师做充分的沟通和需求分析。笔者有幸参与了深圳某国内著名品牌购物中心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该工程的BAS系统设计遵循了“面向用户、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原则,在对空调设备监控策略的设计上有自己的特色。

根据该项目机电系统的设计和业主的需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内容包含如下9个方面:

1、换热站系统监控

2、环境监测(温度、湿度、CO2浓度)检测

3、天面风井水位监测

4、给水,消防系统分区减压阀监测

5、商铺水阀监控

6、通风空调系统监控

7、送排风系统监控

8、给排水系统监控

9、扶梯、电梯系统监控

其中,换热站系统监控和扶梯、电梯系统监控由区域冷站设计单位和电梯厂家提供配套群控系统,并通过高阶接口接入本项目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笔者负责其余内容的设计。下面,笔者将结合工程实际和用户需求,与读者分享本项目BAS系统设计的一些特别之处。

一、通过优化AHU空调系统监控策略避免商业中庭送风冷热不均的问题

该购物中心共有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内部通过中庭的大洞将建筑物内的公共空间连成一个整理,中庭的顶部设计了自然采光的玻璃顶棚。空调工程师在进行中庭空调系统的设计时,采用了全空气系统(AHU)+变风量末端的空调形式。这种空调形式上类似于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如果BA监控策略采用VAV空调系统常用的定静压或者变静压控制——即通过风道压力来控制送风温度和冷水阀开度,通过送风温度控制末端VAV Box阀门开度,将会造成低层中庭中过冷而高层中庭过热的问题。因为,玻璃顶棚会造成中庭顶部的温度较高,顶层VAV Box阀门往往是开到最大,而冷气通过中庭的大洞流向底层,底层的VAV Box阀门因为温度过低而关闭。末端风阀的开度不均衡导致空调系统高低楼层送风量差别较大,从而造成了中庭送风冷热不均,顶层过热、底层过冷。这也是有中庭的购物中心项目常见的空调问题。

通过和空调工程师与物业管理方的深入沟通,对AHU空调系统监控策略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在AHU送风主管上加装温度传感器,空调季节时,AHU冷水阀开度由原来的根据风道压力控制改为根据送风温度控制,保证AHU送风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而作为AHU冷水阀开度的控制依据,送风温度由物业根据运行经验和气温状况手动设定;

(二)AHU风量控制由原来的根据风道压力控制风机变频改为根据中庭顶部回风温度控制控制风机变频。

(三)其他监控策略不变。

商场中庭监控原理图

上述监控测策略对建筑中庭和采光顶棚对室温的影响提出了务实、创新的监控思路,通过将送风温度改为手动可调,避免了末端风阀的开度不均衡的问题。实际运行结果证明,该策略能够有效缓解中庭冷热不均的问题。

二、结合物业管理模式优化BA系统设计

BAS系统设计除了要考虑对常规机电设备的监控,还应该考虑通过BAS系统帮助物业管理公司解决一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该购物中心物业管理公司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

(一)购物中心营业时间结束后,首层临街商铺和地下一层的超市还要继续营业一段时间,所以空调系统不能完全关闭,冷冻水泵还要继续运行。如果能关闭商场已经停止营业区域的空调冷冻水管,就能减少这部分冷冻水循环所需要的动能,从而节约冷冻水泵耗电量。

(二)购物中心天面有大量风井送排风口,这些风口考虑到美观往往被要求不能突出天面设置风口,所以建筑一般采用下沉风井侧面开百叶的做法,并在下沉风井内考虑排水措施。如何能有效预防雨水通过天面风井进入建筑屋内?

(三)商场结束营业后,有的商铺往往忘记关闭风机盘管,从而造成用电浪费。

(四)商场大卖场空调一般由卖场租户自己建设,空调形式一般为AHU。租户AHU与建筑其他区域共用新风竖井。如何防止租户出于减少AHU耗电量考虑,故意浪费新风?

针对物业管理公司提出的问题,对本项目BAS设计提出以下优化措施:

(一)通过与空调工程师深入配合,将商场首层临街商铺和地下一层商铺的支干管独立设置。由原设计分区域接入竖向水管改为支干管水平走管。这样一来,商场首层临街商铺区域和地下一层商铺区域冷冻水支干管和商场其他区域的冷冻水支干管相对独立,在商场其他区域的冷冻水支干管上装设电动水阀并由BAS按照商场营业时间自动控制开闭,就能满足物业管理公司提出的管理要求,可以节约冷冻水泵用电。

(二)在天面下沉风井内装设液位开关,当积水达到报警水位(低于潜污泵溢流水位)时报警,提醒物业管理人员注意,并采取相关措施。

(三)设计与电气工程师协商,优化入户电箱配电结线设计,在户内风机盘管配电回路加装接触器,BAS通过该接触器通断并监视该回路工作状态。同事,与空调工程师沟通,风机盘管水阀采用断电自动关闭的电动二通阀。这样一来,物业对商场租户空调便有了控制权,当营业时间结束后,物业可以考虑切断所有商铺的风机盘管配电。

(四)由于大卖场租户AHU和建筑其他区域共用新风竖井。而其他区域由于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的空调形式。在空调季,这部分新风已经经过一次空气处理。有的大卖场租户故意将AHU新风阀全开,以减少AHU空气处理耗电量。这样做对整个新风竖井而言,却增加了空气处理耗电量,而这部分电费往往是通过公摊电费包在物业管理费中。大卖场租户的行为无疑增加了物业的运营成本。设计在与暖通工程师充分沟通后,建议他们在大卖场租户的新风竖井接口处装设电动多叶调节阀。在空调季,电动多叶调节阀保证合理开度,即保证大卖场新风量满足设计要求,又防止租户自己将AHU新风阀全开;在过渡季节,电动多叶调节阀全开,租户AHU可以尽量使用未经空气处理的室外空气,从而节约建筑物空调耗能。

从上述的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对空调通风系统、工艺的了解和熟悉对BAS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阀门、传感器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通过合理的监控策略可以起到节约能源、提高管理效率的作用;相反,如果设置在错误的位置,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机电系统正常运行。

三、结束语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7

医院要发展就需要提高教学方面的内容, 结合临床搞科研课题研究, 这些研究往往需要大量的医疗设备支持。对一个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 每年的课题数有几十甚至上百, 如果每种课题都购置新设备来完成, 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 因为课题项目的研究设备使用率是极低的, 因而目前各大医院的课题研究设备基本都能达到共享的目标。但对于临床常见的高值普通设备是否也能够跨科室共享?

经过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华西医大附属人民医院、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几家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探索发现, 成立设备租赁中心是解决设备共享问题提高设备使用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1 当前临床科室设备使用现状

对综合性医院来说, 根据医学专科特点不同, 科室越分越细, 每个科室都承担许多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和折旧费用。但对多数科室来说, 设备的使用并不是处于饱和状态, 只有极少数科室可以达到物尽其用。比如:呼吸机和监护仪, 许多时间仅使用其中的几台而不是全部, 特别是呼吸机, 购置价格昂贵但多数时间闲置当摆设, 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也给所在科室造成一定的折旧负担。对部分小科室来说, 病人少, 想用却买不起诊疗设备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些都要求我们去考虑一种新方法来解决现有的临床设备使用问题。

2 设备租赁中心的职责

2.1 租赁设备种类

通常是各科都经常能用到的设备, 包括: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等等, 但抢救设备不可租赁。

在确定设备种类和数量后, 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租赁登记表。登记表一式两联, 表明设备名称、型号、编号、价格和使用年限, 同时在租赁过程中表格应详细标明科室名称、租赁时间 (详细到小时为单位) 、耗材的新旧好坏程度、科室确认签名栏等等, 为将来设备归还检查和因人为损坏的赔偿做好书面工作。

2.2 租赁中心人员职责

2.2.1 负责租赁设备的配套完善, 消毒, 保养和维修工作。

2.2.2 负责租赁设备的租赁登记, 计时计费。

2.2.3 负责租赁设备还回后的检查, 消毒及保养工作。

2.2.4 负责租赁设备耗材的检查更新。

2.2.5 负责上报核算办每月租赁设备各科室计费情况。

2.3 租赁中心工作时间

租赁中心工作时间应由医院成立的科室种类, 病源情况来决定上班情况。对抢救病人多的各地急救中心, 或大型医院急诊病人较多的医院可考虑增加人手24小时轮班, 一般综合性医院则可按平常工作时间上班。

对有租赁呼吸机设备的, 更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不上班时可考虑将一台呼吸机暂放重症监护室 (ICU) 进行应急处理。

2.4 设备租赁收费方式和计费标准

租赁设备的计费标准应参考国家和当地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的设备使用收费标准来制定, 一般按单位时间收费标准的30%~40%来收取租赁费用。可以有两种计费方式:按天计费和按小时计费, 可按租赁情况灵活掌握。比如:呼吸机每小时收费标准为24元, 则按小时收费可以制定为7.2到9.6元, 按6到8小时为一天计费则收43.2元到76.8元每天。这种计费方式应该考虑呼吸机实际购买的价格因素, 可以与临床协商共同制定租赁收费标准。

3 结论

设备租赁中心的成立, 可以解决临床许多实际问题, 避免科室纠纷, 大大提高设备使用率, 体现设备科的服务宗旨, 是现代化大型医院设备管理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摘要:本文将从设备租赁中心目的是提高设备使用率, 满足临床需要, 设备租赁中心各方面功能及职责, 设备租赁中心收费标准的制定办法。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8

关键词:调配中心,医疗设备,管理,运营模式

医疗设备使用率是医疗机构评估其效能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设备使用价值,减少设备资金占用率是医疗机构获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1]。在长期的医疗设备管理实践中,各医院的医学工程人员创造出的诸如分类管理、调配使用,分级管理、统一使用,专管公用等模式都对提高使用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为了对部分通用医疗设备实施专管公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院自2007年开始成立了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经过3年不断的努力与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对我院调配中心管理、运营模式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1 建立调配中心的初衷

我院为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医院规模大、病区多,对于医疗仪器设备的需求量也很大。2007年以前,我院的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广泛分布在全院近30个临床科室;而呼吸机、血氧饱和度监护仪、除颤仪也分布在医院的心血管科、老年科、麻醉科等10多个科室。但通过实际使用发现这些设备均存在较明显的科室间使用率不平衡现象,部分科室设备利用率很低,但也有不少科室设备使用率很高,出现设备经常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量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院内医疗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更加高效地利用我院医疗设备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调度能力,同时也为了减轻使用科室在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负担,更好地保障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于2007年4月决定成立医疗设备调配中心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

2 调配中心的职能

调配中心主要负责调配、维护、保管临床科室用量较大的通用型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由使用科室申购保管的模式改为医院统一购置,当临床科室需要使用时可随时到调配中心借用,用后归还。医疗设备调配中心由临床医学工程处管理,全天24 h为临床服务,平日负责设备使用前的检验和对临床科室使用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负责借用、归还手续的办理以及使用后的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从而保障临床工作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3 调配中心医疗设备管理办法

3.1 相关医疗仪器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一批重点进入调配中心的设备包括多参数监护仪、除颤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肠道营养泵、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及氧气流量表、氧气减压阀等。对部分仪器使用率高的科室可保留一定基数。临床医学工程处负责全院调配设备的安全应用和质量管理;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设备租赁前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外观、性能、参数的检查与校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3.2 医疗仪器设备租借期间的管理

各科室向调配中心借用设备时,需由各科室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同意后办理借用登记手续。各科护士长负责对借用设备的管理,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或问题要及时通报调配中心,必要时上报临床医学工程处主管工程师。未经调配中心同意,不得将调配中心设备转借给第三方科室,否则租金和产生的后果由其一并承担。

3.3 医疗仪器设备归还后的管理

仪器设备使用后归还给调配中心时,调配中心工作人员要检查设备有无损坏、附件是否齐全,并完善相关借出记录。此后,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及相关维护和调试。医院可借鉴部分兄弟医院的收费标准,对租赁设备按照临床物价收费标准的50%~70%计收一定的租金,租金按小时计费为主。对因使用不当、人为损坏而产生的维修费用由相应科室自行承担。所得的租赁费用主要用于归还设备成本、支付聘用工作人员工资以及平日的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我院调配中心现有部分设备租赁费用计算标准见表1。

4 结果与讨论

我院医疗设备调配中心建立3年以来,通过不断地努力与改进,已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流程和详细的工作记录。现将2009年各科室租赁输液泵/注射泵等设备每天的工作时间统计于表2中。通过这些具体数据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调配中心的设备处于频繁借用中,利用比较充分,有效地提高了利用率。

将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仪这3种设备利用柱形图(见图1)分析可以看出,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和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在1年中每个月的使用时间都很平均,使用频率都很高,尤其是前2种医疗设备在1年中使用时间最少的月份也分别达到8 000 h和3 000 h。这些数据可以提示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于这3种使用频率很高的医疗设备,平时要加强对其进行租赁前的维护保养和租赁后的清洗消毒,保证科室借用时仪器设备为零故障;而对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仪器设备,调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要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指导采购人员在购买通用医疗设备时,可以适当增加高使用频率设备的购置,减少低使用频率医疗设备的添置。

5 展望

我院医疗设备调配中心运行3年以来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同时也还需要不断地进一步完善。例如,可根据临床需求的变化,不断扩大或调整服务品种;加强有关医疗设备状态、可借设备数量、已借设备去向等的信息互通,使各科室和调配中心的联系方式更加多样化等,以保证充分发挥调配中心的作用。

我们相信,随着医疗设备调配中心运行体制的不断完善,它将充分发挥其统筹、调配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设备闲置。未来的设备调配可能不再局限于本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可能会在临近医院之间实现区域性医疗设备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徐海琴,许健,曹铁军.医疗卫生装备全程质量控制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2):80-81.

[2]汤黎明,于春华.医院医疗器械集中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2):82-83.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9

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也正在加强。近年来, 急救医学要求越来越高, 急救医疗系统已成为现代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用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心脏除颤器、高频电刀等的完好和正确使用与急救效果密切相关[1], 因此, 提高急救设备的管理水平是医学工程部门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责任。国际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 (Joi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CI) 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JCAHO) 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 它提供全球医院管理质量的认证, 是国际化医院的标志[2,3]。自1998年起, JCI开始编制医疗机构认证标准并进行一系列改进, 到2007年, 第三版JCI标准已包括14个方面、323个标准和1 161个测量要素[4]。其中, 研究以JCI标准管理急救设备的理念就是确立急救医疗设备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使医院急救设备实现标准化管理, 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医院管理的国际化。

1 JCI标准与医疗设备管理

为确保医疗设备功能正常, JCI标准[5]中FMS.8和FMS.8.1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必须做到: (1) 建立所有医疗设备的档案; (2) 周期性检查医疗设备; (3) 根据相关要求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 (4) 有预防性维护程序。JCI要求由有资质的人员来从事这些工作, 新设备使用前及随后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及厂家建议进行检查和测试, 各种检查、测试结果和维护均应有记录, 以便实现以后的设备采购、升级、更改及设备整个维护过程的完整。

2 我院租赁急救设备管理自我评估

近年来, 我院通过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实现了多种急救设备的集中管理, 使用科室按需租赁的专管共用管理, 通过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法构建了合理使用医疗设备的模式[6], 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租赁业务的开展, 临床科室从租赁中心调配急救设备, 充分利用了医院资源, 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2) 仅为急诊科、普外科、骨科等急救设备使用频率高的临床科室配备少量急救设备, 当科室有急救需求时, 从租赁中心调配使用, 有效避免了设备重复添置造成的资源浪费, 大大节省了医院的资金投入;

(3) 通过设备租赁的形式让科室以少量资金获得较大的设备使用权和收益权, 促进了科室效益最大化;

(4) 通过租赁中心对急救设备的“专管共用”, 便于设备计量、质量控制方案的实施, 提高了医学工程部门的保障服务水平;

(5) 由医学工程部门统一进行急救设备的大批量采购、技术评估、设备更新并提供技术支持, 有效地规避了设备技术淘汰风险, 保证了急救效果。

租赁中心质量管理情况见表1。租赁中心依据运营2 a多来的情况增加了部分急救设备的数量, 如监护仪由原来的13台增至19台;一般急抢救设备的使用年限均为5~6 a;正常设备维护周期为0.5~1个月, 而通过租赁中心开展质量控制检测, 可将质检周期控制在不超过5 d, 基本达到了急救设备的次检要求, 即通过与租赁业务的同步, 大大地缩短了各急救设备的维护周期。

3 JCI考核与租赁急救设备管理持续改进

JCI标准的制定是以持续提高质量为目的的[7], 为获得急救设备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本文依据医疗设备JCI标准对租赁中心急救设备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进行了梳理, 以便为后续改进编制合适的规程。

3.1 JCI下的急救设备风险等级

对任何可能产生的风险都要考虑预警, 从而使管理更具前瞻性[8]。依据JCI标准及各急救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参数, 我们对医疗设备的检查、测试和维护等中的安全风险、故障风险、临床应用风险等进行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再以其为依据利用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求得风险等级。以除颤器为例的风险等级确立步骤如下:

(1) 构建简要评估模型。除颤器质量控制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释放能量、充电时间、能量损失率、内部放电、同步除颤延迟时间等, 评估模型中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后的评价因素与质量控制参数进行一一对应, 具体见表2。

(2) 风险评语集。在构建了设备的风险评估模型后, 还应设计风险评语, 以便确定风险级别。设计的风险评语与风险级别对应关系见表3。

(3) 通过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因素—评语集的隶属关系, 并用层次分析法首先把除颤器风险影响因素表示为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然后模仿人的思维判断过程, 对问题的特征和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判断并得出评估结果。

(4) 根据评估结果再次依据模糊数学理论获取风险等级。

3.2 按风险等级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急救医疗设备进行风险的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控制方案的确定与应用, 既可以保障设备应对急抢救的需要, 又可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和预测, 以便及时保养、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这恰恰体现了JCI标准中重视预防性维护的作用。而预防性维护最直接的方式仍然是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依据风险评估要求及结果, 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 租赁中心设温湿度调节装置, 保障环境安全;

(2) 通过电气安全质量控制检测 (对地漏电流、外壳漏电流、安全接地电阻、患者漏电流等参数) 来提高设备抗电击能力;

(3) 通过加强设备使用巡查来发现急救设备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隐患, 结合维修经验、使用年限等综合分析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 对于维修后的设备, 应严格按照其质量控制检测要求进行参数检定;

(5) 运用专用设备定期对临床应用功能进行检测。

3.3 数字化管理程序

JCI标准中要求收集医疗设备管理的监测数据并进行记录, 从而将数据应用于新设备的引进或更新, 通过数据的监测可以定期分析趋势, 对某些不良趋势进行提前干预[9]。从医院近年来开展计量与质量控制检测结果来看, 在用医疗设备, 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医疗设备, 在应用质量上均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隐患。而急救医疗设备作为抢救所必需的资源, 其数据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效果。但是, 设备使用中的一些隐性数据漂移在临床使用中很难被发现, 因此, 有必要引入数字化管理程序,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提高设备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效率, 保障设备使用中的性能安全, 降低设备意外伤害概率。

4 讨论

医学工程科在医院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然而现在其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医疗设备的采购、维修维护及基础管理上, 所以其工作转型必须以质量控制为核心, 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并逐步建立医疗设备持续改进管理体系。JCI作为医疗组织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现今急救设备管理进行自我评估, 强化JCI标准持续改进理念, 将JCI标准中设备与安全条款以及设备质量控制参数检测结合应用于急救设备管理。通过1 a多的实践, 租赁中心各急救设备的使用率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监护仪平均每天使用达到11.7 h, 输液泵为9.9 h, 注射泵为7.5 h, 呼吸机为7.8 h, 较2011年使用率基本翻了一番。设备维护检测也提高至次检, 即每个租赁周期均对各急救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从检测数据来看, 在现有管理基础上依据JCI考核要求在租赁中心平台上实现对急救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能有效促进管理措施的改进, 提升急救设备的使用率, 营造医院国际化发展的氛围。

摘要:目的:探索租赁中心各急救设备的标准化管理。方法:对医院现今急救设备管理进行自我评估, 强化JCI标准持续改进理念, 将JCI标准中设备与安全条款与设备质量控制参数检测结合应用于标准化管理。结果:依据自我评估结果及JCI考核要求, 制定急救设备风险评定、质量控制检测、数字化管理等持续改进措施。结论:将JCI标准考核要求应用于租赁中心急救设备管理可以促进设备管理措施的改进, 推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租赁中心,急救设备,JCI标准

参考文献

[1]郝真娥, 范永利, 牛玉霞.急救仪器在临床使用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 2009, 7 (6) :1 677-1 678.

[2]黄中柯, 楼岑, 陈亮.JCI评审中核医学设备的质量管理和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0, 34 (2) :140-142.

[3]董军, 刘亚平, 周亚, 等.学习JCI标准推进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 26 (5) :321-324.

[4]钱建国, 李维嘉, 张雷.按JCI标准实施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 15 (4) :1-3, 15.

[5]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M].3rd.USA:Publication of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 2007.

[6]苏秋玲, 洪范宗, 罗奕中, 等.基于租赁中心平台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8) :105-107.

[7]丁强, 汪志明, 蒋红.基于JCI标准的医院管理模式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9, 25 (9) :598-600.

[8]蒋翔, 施振威, 钱建国.导入JCI标准提升医疗影像设备管理系统[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09, 30 (3) :160-162.

医疗设备呼叫配送中心管理系统 篇10

南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甲医院,拥有总值接近10亿元的医疗设备,均由设备器材科进行维修、保养和管理。2007年,设备器材科对医疗设备维修服务流程进行改造,成立了24h呼叫配送中心。本文针对呼叫配送中心全新的工作流程,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医疗设备呼叫配送中心管理系统,取代了原有的人工记录统计管理方法,经过半年多的实施应用和功能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背景

1.1 科室流程改造

南方医院设备器材科的呼叫配送中心配备了医院内部专线电话,每天24h专人值班。临床科室只需要通过电话,就能够进行医疗设备的租用、报修和查询。中心人员会根据科室工程师的工作职责范围来进行任务分配和电话通知,要求工程师需在30min内到达现场处理,缩短了维修服务响应时间,为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1.2 急救设备租用制度

南方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急救设备使用率不一样。设备器材科建立急救设备仓库,拥有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和呼吸机等急救设备近100台。通过租用制度,临床科室就不必购置大量的急救设备,只需租用急救设备,提高了急救设备的使用率,而且为医院和临床科室节省医疗设备成本。

1.3 医疗设备配送中心

南方医院设备器材科离住院楼较远,医疗设备在维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故障设备进行搬运。某些医疗设备比较贵重,在搬运的过程中需要防震和特殊的搬运设备。成立医疗设备配送中心,培训专门的配送人员,负责医疗设备的搬运工作,避免了医疗设备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故障扩大,保证了医疗设备的安全[1]。

1.4 信息化管理

呼叫配送中心成立以来,一直使用人工记录和统计管理。配送人员需要每天手工填写大量的工单,值班工程师需要手工统计急救设备的库存量,而且每月底都需要进行配送人员的工作量统计和急救设备的盘点。在填写工单及统计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人为的填写错误,无法对工单的填写进行规范化管理。随着急救设备数量和日均医疗设备配送量的增加,急需一个与呼叫配送中心工作流程紧密结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高效和规范化管理。

2 系统分析与实现

2.1 实现工具

本系统利用UML建模方法分析需求,采用C/S架构、面对对象VC++编程语言和Microsoft SQLServer2000[2,10]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开发。

2.2 UML用例图分析

利用UML用例图分析需求,可以体现出系统需要的高级功能[3,4]。呼叫配送中心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⑴设备租用流程接听电话后,确认设备处于空闲状态,然后填写并打印设备租用工单、设备配送工单,配送人员把设备送达临床科室,结束工作流程。

⑵设备归还流程接听电话后,确认科室需要归还设备,在系统中调出设备租用工单信息,填写工单中设备归还的信息,打印设备配送工单,配送人员将设备取回配送中心,结束工作流程。

⑶设备维修流程接听电话后,填写并打印设备维修工单、设备配送工单,配送人员把故障设备送达设备器材科,结束工作流程。

⑷租用统计每天交班时,值班工程师需要对仓库设备进行盘点。每个月底,值班工程师需要进行设备租用时间统计,然后上报医院。

⑸工作量统计每个月底统计配送中心人员工作量,进行量化考评。

通过分析呼叫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可以初步确定如图1中的核心用例。

2.3 系统类图

面对对象中类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纵向关系也就是继承关系,横向关系包括了依赖、关联、聚合和组合四种[3,4]。通过上面UML用例图,进行静态类设计,系统需要的主要静态类如图2所示。工单对象和用户对象是依赖关系,每个用户对象都可以生成多张工单对象。工单对象拥有医疗设备对象和临床科室对象,它们之间是聚合的关系。用户对象派生出不同类型的用户对象,工单对象派生出不同类型的工单对象,它们之间是继承关系。数据查询对象主要用于产生各种报表和数据统计,响应用户对象的各种数据汇总请求,它与用户对象之间是依赖关系。

2.4 功能模块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下面进行各功能模块的分析。

2.4.1 来电管理。

为了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改善已有的医疗设备报修流程,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每一个报修电话的来电时间和对应的部门,并且对电话进行录音,方便工程师了解故障的详细情况。USB接口是一种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设备,而且支持热插拔,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2Mb/s的计算机接口技术[5]。利用USB接口的语音采集卡来进行电话录音,采用PCM编码,采样的速度可达8000次/s,完全满足系统的需要。该语音卡支持ADPCM编码[6],可以对录音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减少磁盘的存储空间。本系统采用的是32kbps的ADPCM压缩编码对电话进行录音和放音。

2.4.2 工单管理。

包括对急救设备租用工单、医疗设备配送工单、医疗设备维修工单进行管理。条形码扫描技术采用激光扫描,具有输入速度快、可靠性强、效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7]。本系统利用条形码扫描技术,中心人员只需要扫描条形码,即可完成医疗设备信息的输入,填写完整相应责任工程师的信息后,就可以进行各种工单的存储和打印,替代了以往使用人工填单的方式。

2.4.3 汇总报表。

利用图表直观地体现出来每台急救设备的租用状态,并且同时显示其租用的信息。值班工程师和配送人员可按照急救设备、科室来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对急救设备进行每天的库存盘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工单,可以完成配送人员工作量的统计,急救设备使用率与医疗设备故障率的统计分析,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

2.4.4 系统维护。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维护模块对设备信息、用户信息、工程师信息和科室信息进行维护,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利用数据备份功能,也可以对系统的录音数据、工单数据进行光盘刻录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

3 结果

该系统实施半年多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均30台次医疗设备配送过程中,利用条形码完成医疗设备信息的录入,降低了人为错误因素的影响。日均打印60份工单,减少配送中心工作人员手写工作量的同时也保证了租单和工单的填写规范化。对日均40个电话进行录音,工程师可以轻松地了解医疗设备的故障情况,避免重复给临床科室打电话。值班工程师每月完成5万多个小时的急救设备租用统计记录,替代了以前手工进行统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结论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设备器材科都有自己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但是基本上都只是对医疗设备的库存进行管理[7]。国内很多应用于呼叫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大部分都针对特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定制开发[8]。本系统结合了这两者的优点,采用语音采集卡对所有来电进行录音,利用条形码技术加快了工单数据录入,与呼叫配送中心的实际工作流紧密结合,提高了医疗设备维修服务质量,同时对医疗设备租用和维修进行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峰,刘曼芳,许明强,等.成立急救设备配送及维修中心的必要性[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8):70-71.

[2]刘晓华.SQL Server2000数据库应用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3]Bernd Oestereich.软件开发方式-UML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第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李肇庆,廖峰,刘建存.USB接口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6]吴家安.语音编码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韦元华,舟子.条形码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8]吴向阳,张超群,杭建金,等.基于C/S模式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3):36-38.

[9]林海,武波.基于B/S架构的呼叫中心业务系统框架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18(8):202-205.

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模式 篇11

1 当前仪器设备管理状况

1.1 仪器设备制度管理缺陷

某些管理制度纸上谈兵, 落实不到位, 使得管理工作漏洞种种:部分使用科室没有设置仪器设备管理员岗位;部分仪器使用人员缺乏培训, 不熟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管理意识淡薄;少数仪器使用人员不按规定和要求使用仪器, 不按规定维护;有些仪器多人使用无专人管理, 导致仪器设备故障率增高等等。

1.2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得到重视不够, 工作态度不够积极, 抱有“多做多错, 少做少错”的想法, 规避管理职责。部分仪器操作人员只懂得按操作手册进行简单的仪器使用, 不知仪器工作原理和性能, 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 导致有些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限内无法工作。

1.3 仪器配置不合理, 利用率低下

有些仪器设备重复配置, 使用率偏低, 年度内仅开展几次工作甚至长期闲置, 有效利用率低, 导致仪器配件老化等故障, 增加维修开支;有些科室共享意识缺乏, 认为科室内的设备属于科室财产, 闲置设备也不愿调配给其他科室使用, 造成仪器资源浪费。

1.4 仪器设备档案信息不够完善

仪器设备档案是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包含仪器设备从采购申请至报废期间的所有相关资料, 它的建立能反映仪器设备基本参数、性能完好状态、计量检定/校准等信息, 从而掌握在档仪器运行状况, 确保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部分仪器档案由于历史和人员变动原因, 建档缺乏, 或虽有建档, 由于资料收集不全, 仪器运行状态信息掌握缺失。

2 加强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的建议

2.1 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网络

只有建立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注重落实, 责任到位, 才能顺利开展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疾控机构的仪器管理一般采用中心及科室二级管理网络, 质量管理科为一级管理机构, 设立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员, 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建档、维修、检定和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等工作;使用科室为二级管理机构, 设立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和设备负责人, 设备负责人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期间核查、自校及辅助性设备检查等, 科室仪器设备管理员主要负责仪器设备三色标识的维护管理, 并对本科室的仪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对设备责任人职责执行进行监督。

2.2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教育

仪器设备管理, 人员是根本。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对工作做得好的进行奖励, 不好的进行戒勉谈话, 直至追究其责任。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以提高技术人员素质水平, 购买仪器设备 (尤其是大型仪器) , 应要求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培训, 使其熟悉设备性能特点及工作原理, 解决一些简单故障问题, 并根据不同仪器的性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如:常用仪器使用后要注意防尘防污;光学类仪器应每周通电一次防潮防霉;带蓄电池类仪器要按规定充电和定时放电, 防止电池损坏;某些有防潮部分的仪器, 应放置干燥剂, 并定时检查更换等等。

2.3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贵重仪器设备购置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本着适用、节约的原则, 做好可行性调查, 避免购买项目无开展或极少的仪器。对于使用率低的仪器, 应本着资源共享原则, 进行合理调配, 以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延长仪器设备寿命。

2.4完善仪器设备档案信息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完整直接关系到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设备到货后, 质量管理科应组织使用科室、总务科进行三方验收, 验收合格收集完整资料进行建档。完整的档案应包括以下材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仪器设备验收报告、仪器设备信息登记表、购销合同、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检定/校准证书、期间核查、安装调试报告、使用维护记录、维修记录、停用/报废记录。

总之,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是实验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关键, 相关环节都要落实到位, 责任到人, 相互配合。只有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管理, 才能避免检测工作中与之相关差错的出现, 从而保障实验室数据准确可靠,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病能力和卫生检测水平。

摘要:针对基层疾控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结合本中心仪器设备管理的体会, 对如何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提出几点认识, 以保障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方法突出下一篇:高端产品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