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庄矿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

2024-09-30

良庄矿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共9篇)

良庄矿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 篇1

良庄矿业有限公司自主经营体

管理办法

机电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试行)

机电设备管理中心 二零一三年三月三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周转和运行效率,保障公司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煤矿安全规程》、《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矿所有单位,以及权属单位,省外煤矿。第三条 本办法所述设备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供长期使用且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和低值易耗设备。

第二章 职责划分

第四条 公司在机电科下设设备管理中心,办公室设在机电科设备组。公司成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生产副经理、总会计师任组长,机电副经理、机电副总、机电科长、设备管理中心主任任副组长,机电科设备组全体人员为成员。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设备管理重大事项的研究与决策,并每月召开一次设备管理专业会议。

第五条 负责设备计划与购置、设备调剂、设备报废与设备处置的审批;负责设备使用与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各单位使用的设备实行模拟租赁考核。具体职能如下:

第六条 负责设备的基础管理、安全运行监管、调剂使用、设备维修和设备的模拟租赁管理;

第七条 负责维简资金的设备计划管理; 第八条 负责基本建设项目的设备计划审批; 第九条 负责设备采购、库存设备监督管理及考核; 第十条 责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管理;

第十一条 负责报废设备统计、鉴定及按程序报废处理。第十二条 各单位负责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健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和兼职管理人员。单位负责人是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各单位机电区长,负责本单位全部设备的管理。

第三章 设备选型

第十三条 遵循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各种类型的设备原则上统一机型、统一厂家,保证设备的适应性、通用性、可维修性及配件供给的保障性。

第十四条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及试用设备,必须组织选型论证。

单台价值20万元以下的设备由各单位选型论证,报设备管理中心审核,当月上报预算会;

单台价值20-50万元以下的设备,选型论证后,将单位分管负责人签字的论证材料报集团公司专业部门、分管总经理助理或副总师审核,由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审批;

单台价值50万元以上的设备,各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同意后,由集团公司分管总经理助理或副总师组织调研论证,报集团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批。

第四章 计划与购置

第十五条 按照年度计划和零星计划相结合的方式,设备(包括试用设备)全部实行计划管理和审批。维简资金设备计划,按《集团公司维简资金计划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根据下年度生产开拓方案和矿井(项目)建设进度要求、生产经营需要及资金情况,编制设备需求计划。统管设备需求计划单独编报。

第十七条 因生产需要急需购买的设备经总会计师或总经理同意后可先进设备,然后在一周内走完新购(预算外)程序。

第十八条 各单位要确保设备需求计划的准确性,设备计划资金不得超支,否则,按超出金额扣减单位利润。

第十九条 设备购置按《集团公司设备采购管理规定》执行,重大设备投入必须严格履行集团公司“三重一大”管理规定。

第五章 使用与调剂

第二十条 设备使用的现场条件,必须满足设备的技术要求。设备司机和维修人员必须定期培训,持证上岗。

第二十一条 领取设备时必须注明设备用途,是新安的必须出具负荷审批,否则不予发放;需更换的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提供现场需要更换设备的型号、编号、地点,更换的设备在新设备下井之日起7天内旧设备必须升井;井下发现闲置设备开具闲置设备升井通知单,自通知之日起5天内升井,闲置设备每超一天罚200元/台。使用单位收到升井通知单后规定日期不能升井,经多次催促仍不上井的,超期10天以上的,安排其他单位升井,责任单位超期不升井的罚款对等奖励升井单位,并按设备原值考核责任单位。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对新到货设备,须积极组织安装、及时投入使用,尽早发挥效能。下井设备超过3天不能及时投用(备用设备除外)的,对单位按设备原值的10%进行处罚,联责单位分管领导罚款100元,将设备转入闲置设备管理,按闲置设备进行考核。

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对在井下调用其他单位可用闲置设备的,经确认每台奖励调拨单位200元。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必须完善设备现场使用管理制度,严禁违章操作、违规使用设备,严禁设备带病运转或超规定负荷运行。否则罚单位1000元,联责机电班长20元,跟班区长、机电区长各50元。新领取的设备未用前损坏的,按双倍维修费考核使用单位,造成丢失或报废的按双倍原值考核使用单位。

第二十四条 为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及设备配套完整性,使用单位不得私自拆卸设备部件。确需拆卸的,必须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否则,按设备价值的20%给予处罚。

第二十五条 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可行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凡发生重大、特大设备事故,设备管理中心要及时到现场分析处理。维修工应提高业务水平,准确判断事故原因确定更换部件,因判断不准确造成领取设备配件3天未更换的对单位罚款1000元,联责机电区长50元,主管区长100元,统管设备承担因此发生的所有费用。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设备运行及维护保养记录,按时正常执行点检制。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要加强设备的利用管理,闲置设备及时升井。需备用的设备经设备管理中心同意后方可领取备用,并放置到指定地点,备用设备必须上台上架悬挂备用牌板,不合格每台次罚单位100元,联责责任人20元,机电区长50元。

第二十八条 闲置设备的范围:连续10天未生产的工作面或迎头

内所有设备(经平衡暂不使用的,按备用设备考核);更换的旧设备;下井三天内未使用的设备;工作面、迎头、皮带交接撤除的设备以及其他需升井的设备。

第二十九条 所有闲置设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升井交新良机械。暂时不能撤除的闲置设备经公司平衡,生产副经理签字后报设备管理中心,凡不按时回交的按闲置设备考核。

第三十条 根据生产接续安排及生产平衡需交接验收的,交接双方必须按时派人参加,现场办理交接手续,不按时参加或无故拒签的,视为默认,罚单位500元,联责区长50元,机电区长50元,并直接办理交接转账手续。根据生产需要需临时调出的设备,双方协商,超过3天的必须办理设备转账手续,设备归属以台账(调拨单)为准。

第三十一条 由于生产接续原因需要矿统一调整的采、掘工作面,经双方确认直接办理交接手续,并报机电设备管理中心,存在危及安全及规程的由交方限期整改,到期不整改的按照调度文件进行考核。

第三十二条 根据生产平衡采掘地点及零星地点设备不能及时撤除时,设备升井日期按平衡会定的时间确定,超出的按闲置设备处罚。不属于使用单位撤除的设备,使用单位与撤除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并做好记录,设备归属以调拨单为准,撤除单位按规定时间撤除升井,否则按闲置设备考核撤除单位。

第三十三条 为节约统管设备租赁费、维修费,降低设备调拨费用支出,根据接续安排设备状况,综采、掘工作面设备适合倒装的,建议倒装使用,并根据倒装情况给与使用单位奖励,其中:综采工作面三机设备视情况奖励5-10万元,综掘机奖励2万元。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必须按设备类别、使用地点、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台账,定期清查对账,做到账实相符。对不建立的单位罚1000元联责区长50元,账务不符的每条罚单位50元,联责机电区长10元。

第六章 设备维修

第三十五条 设备升井后,当天17:30前使用单位(或撤除单位)和检修单位申请设备管理中心验收并办理回交手续,否则,每次对责任单位机电区长50元,联责区长50元。办理设备回交时有缺损件的修理单位必须在设备升井回交单上注明损坏件及赔罚款,否则一次不注罚修理单位50元,罚责任人20元。

第三十六条 修理单位必须根据拆检验收单修理设备,设备修理时要有记录

第三十七条 修理单位修复后的设备应及时向设备管理中心提出验收申请,由设备管理中心、承修单位共同验收,并出具验收单。设备验收不合格的,每台次罚单位100元、负责人10元。验收时根据升井验收单、设备检修记录单内容,对更换的零部件、投入材料等逐项进行核对,机械设备进行试运转,电气设备进行测试,凡发现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或填写不实的,按配件材料原值的两倍扣除维修费用,每台件罚承修单位500元、负责人20元,联责承修负责人50元,并限期整改。经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第三十八条 设备下井时由设备管理中心、检修单位、使用单位验收后方可办理发放手续。凡擅自发放或发放未验收的设备,每台罚发放单位及领用单位各500元、责任人各20元,单位负责人各50元。

第三十九条设备管理中心依据实际生产需要给维修厂下达应急设备追加计划,计划注明:名称、型号、数量、要求完成时间新良机械应按计划要求完成,按期完不成每台/天罚修理单位100元。因维修工艺达不到原因无法修理时,由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报机电科长、专业领导、生产副经理签字后方可外委修理。

第八章 报废与处置

第四十条 设备报废每年组织一次,特殊情况可按需要办理。设备管理中心根据设备状况及设备使用年限,编制报废申请表与财务科一并审核,经机电副经理、生产副经理同意后报经理批准实施。

第四十一条 设备固定资产报废的条件:

1、设备老化、技术状态落后、耗能高、效率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杂设备;

2、无修复利用价值或修理费用超过重置价值60%的设备;

3、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健康,改造不经济的设备;

4、遭受意外灾害,损毁严重,无法修复的设备;

5、国家或行业明文规定的淘汰设备。

第四十二条 经鉴定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财务科按规定上报集团公司,报废的设备残体按集团公司核定的价格有偿处置给山能机械集团公司。

第九章 信息化管理

第四十三条 根据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要求,规范操作,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实效。各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对信息系统内本单位设备进行核对,从系统内导出本单位设备由机电班长负责核对现场设备。为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发现现场设备与系统不符的,及时上报设备管理中心,以便及时更正。

第四十四条 每月25日前将本单位设备明细以及与系统核对情况一并报设备管理中心,不上报的罚单位500元,出现错报、少报或漏报的,每台次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

第四十五条 凡以后检查发现现场设备与系统不符不及时上报的,每台对单位罚款100元,罚电脑操作人员20元,机电班长50元,联责机电区长,主管区长各50元。

第四十六条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各单位的设备信息为基础,设备编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厂家编码、设备类型、单位编码、修理单位、资产编号、产权单位等信息为基础字典,基础字典由机电处(设备中心)统一维护,各单位无权擅自增加、删除、修改。

第四十七条 确保在用设备、备用设备、设备库存和报废等信息与设备管理系统保持同步。

第十章 奖罚

第四十八条 机电设备管理中心承包费用范围内发生的所有费用,节约的按节约额的10%奖励设备管理中心。

第四十九条 因生产需要,公司领导安排通过设备管理中心购进的配件经经营科确认后费用转经营科。

第五十条 因生产需要,经公司领导平衡急需购进或维修的设备、配件,发生的费用经生产副经理签字后由公司承担,不在设备管理中心所承包费用内。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公司每年组织一次设备清查。账实不符的每台罚使用单位500元,联责单位机电区长、主管区长各50元。

第五十二条 根据工作需要,联系使用单位安排工作,单位接到通知后无不不遵从或故意拖延时间的,罚单位500元,联责主管50元。

第五十三条 办法中涉及的奖罚,以整改单形式下发各单位,经单位确认签字后在月度考核中兑现。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其他文件与本办法抵触的按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生产管理程序文件以及公司其他文件相关规定为准。特殊情况写明原因后经专业领导和生产副经理签字方可减免考核。

机电设备管理中心 二零一三年四月一日

良庄矿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 篇2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和仓库内储存的商品所进行的管理, 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仓储资源来提供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仓储活动及其管理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生产流通成本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生产流通速度的快慢以及效率的升降, 也直接关系到构建供应链、价值链和服务链的战略目标。

一、邢台矿仓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仓库库容有限、仓库设施陈旧。

邢台矿供应科仓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 当时矿井年产能力90万吨, 而现在矿井的实际生产能力达到了200万吨。尽管仓库管理应用了新的管理方法, 但是库容不能很好地满足正常合理储备需要, 有的物资不得不露天存放;还有相当一部分被挤压到了基层车间仓库, 既增加了基层车间仓库的负担, 又不能发挥集中储备的优势。由于设施陈旧, 仓库不能很好地达到保管保养物资的要求。尤其是乙炔库和氧气库距离很近, 没有达到安全距离。仓库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机械化作业, 所以现在仓库作业仍以人工搬运为主, 无论从作业速度还是成本来说都与现代化仓库管理相去甚远。

2. 没有成型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邢台矿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企业, 在这些年里供应科的库存管理也不断发展创新, 但是尽管试验的模式很多, 却没有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科学模式。为了降低库存, 曾经把有些物资合理的储备降为零库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造成急用物资的增加, 增加了临时采购次数, 反倒给管理带来了不便。对个别物资进行代储试验, 但由于厂家的不配合, 没有很好地执行下去。对物资分类管理模糊淡化, 没有科学地按ABC管理法进行分类管理。库存控制只是简单延续以前的定期库存控制方法。

3. 计算机应用过于简单。

计算机在仓库管理中应用, 是仓库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但是邢台矿的计算机仓库管理系统无论是过去的老系统还是现在的新系统都只是简单地把过去的手工账变成了微机账本, 不能反映实际库存, 也不能对库存实行实时监控, 这样的库存信息严重失真, 不能作为管理的可靠依据, 计算机管理的最大优势也得不到发挥。

4. 积压现象还广泛存在。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单位报计划的随意性太大, 还有设备淘汰前不能及时通知供应采购部门。

5. 验收手段过于简陋。

市场上的假货泛滥, 对验收要求更高, 而仓库的验收手段只是简单的称重、检尺等外观检测, 稍有难度的需要委托外部机构检测。

6.

由于仓库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低, 发放物资时领用单位人员进入现场, 现场管理混乱, 不仅影响工作效率, 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对仓库管理人员的培训也不够重视, 往往仓库管理人员都是根据以前师父的传承作业, 很不统一, 距离标准化距离很大。

二、邢台矿仓储管理的改进对策

1.加强仓库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不是说要求越新越好, 越现代化越好, 但是也要基本满足实际合理储备的需要。这样不但能保证物资的保管保养条件, 而且有效合理的储备更能保证生产所需, 还可以发挥集中储备的优势, 减少基层车间仓库的储备压力。对仓库设施改造或重建时要考虑机械化作业的要求, 以便于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 提高作业效率。

2.要通过总结过去仓储模式的探讨, 结合理论和实际研究一套适合邢台矿的仓储管理模式。要用上经典的管理方法, 比如ABC分类管理方法, 这样能突出管理重点, 使日常工作更加有条理。引入JIT仓库管理模式。JIT (Just In Time) 意为及时或准时, 也有译为精练管理。它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创造的一种库存管理和控制的现代管理思想, 在日本丰田集团得到广泛实施, 并取得巨大的成效。JIT是一种倒拉式管理, 即逆着生产工序, 由顾客需求开始, 订单→产成品→组件→配件→零件或原材料, 最后到供应商。实施JIT采购后, 企业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很少以至为零。因此, 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采购物资的质量必须从根源上抓起。也就是说, 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保证, 应由供应商负责, 而不是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JIT采购就是要把质量责任返回到供应商, 以从根源上保障采购质量。购买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就能够实行免检, 直接由供应商送货到生产线, 从而大大减少了购货环节, 降低了采购成本。

3.实行“三色卡”管理, 合理储备物料, 调剂呆滞物资。“三色卡”管理又叫红黄卡管理法, 即对库存物资中属正常储备物资挂白卡并记录该物资流动明细, 超储物资用黄卡叠加标示, 积压物资用红卡叠加标示, 随着库存数量增加或减少, 随时对红黄卡标示进行调整, 实现库存结构的动态管理。醒目的红黄卡标示有效地对采购管理人员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对该库保管人员起到有效的监督和信息反馈作用。“三色卡”管理使管理标准明确, 结构划分清晰, 有利于做好库存控制, 保证库存结构合理。

4.做好现场作业管理。

(1) 做好5E6S精细化管理, 是现场作业管理的基础。5E精管理即做到每一天、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每一处都追求精准、精确、精益、精细、精美。6S即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邢台矿供应科首先对全员进行5E6S精细化管理培训, 达成统一认识, 并形成一种习惯。各类指示明示化, 所有物品及设备的摆放明示化;整洁、主动清除各类不需要的东西和行为动作;加强日常巡查和值班管理, 消除安全隐患, 预防事故;主动招呼, 形成明洁、有序、高效、欢快的工作环境。

(2) 看板管理是实现现场作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邢台矿供应科在现场作业中导入三类看板, 一类是跟随货物流转看板, 仓储各个库房内设置该库物资消耗和周转率看板, 库存入出库一目了然。二类是工序管理看板, 包括物资入库验收流程、物资分类保养细则等。第三类是整体管理看板, 包括人员调整管理看板、安全管理看板、品质管理看板等。通过看板管理现场, 能让每一个作业人员清楚地知道自己具体工作任务, 也便于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和监督, 还能明确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不仅能节省库存成本, 更重要的是提高流程效率, 是实现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

(3) 彻底执行标准化作业, 是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关键。标准化作业是指能够使作业人员安全、高效、稳定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并能够使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好自己所负责的作业范围内的工序, 以及进一步改善作业现场的一整套作业规范。邢台矿供应科在日常工作中对照公司物资处下发的物资供应标准化管理细则进行彻底培训, 并指定考核标准, 严格执行, 依据自身特点定期对细则进行补充完善, 确保现场作业的高质量完成。

5.多功能培训机制培养多技能人员, 建立起柔性的现场作业机制, 是减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邢台矿供应科应该注重对员工进行多功能培训。所谓多功能培训是指对人员进行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岗位能力培训, 并达到能胜任多岗位工作的目的。通过对全员人员的多功能培训, 在作业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弹性改变作业现场的作业人员人数, 可以非常容易地扩大或缩小现场作业的作业范围和作业规模。

6.加强对基层单位物资延伸管理。邢台矿供应科作为物资管理部门, 要对已经发放到基层单位的物资, 实行与供应科对口的物资编码联网管理, 掌控使用去向, 实现基层单位对领用物资进行微机建账、资源共享。对生产物资跟踪服务延伸, 使物资管理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使基层单位告别手工记账, 方便查询哪些物资已有、还需哪些物资, 以及时保证生产。杜绝基层单位重复提报计划、物资存放混乱而造成的物资积压、浪费现象发生。提高物资使用效率, 使物资账目更有条理, 增加库存周转次数, 最大限度地利用库存物资, 及时调剂盘活物资, 实现了储备资金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

三、结束语

仓储管理的改进优化, 能够降低物资的仓储成本, 加快库存周转, 降低储备资金的占用, 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还能增加企业利润, 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正平, 黄君.库存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李洪奎.仓储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澧县推行矿政管理新举措 篇3

实行矿权审批“听证”

澧县国土资源局近年来下发文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全县所有矿权的审批都必须先举行听证会。听证会由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所召集,辖区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村居委会代表、所辖地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参加,且只有听证会通过才能进入矿业权审批程序。现阶段澧县矿业权的审批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由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并经乡(镇)党委会集体研究通过。然后报县安监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等采矿权前置审核单位,由其对相关条件进行审核并签字盖章。最后由县国土资源局将矿业权审批资料报县政府审定.县政府审批同意后,属于县级发证新设的,进入收储程序,委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依程序公开招拍挂;属于省、市级发证的,组织材料向上呈报;属于扩界的,按新增储量矿价款评估值的2倍交纳矿价款。

自实行矿业权“听证”审批以来,澧县矿山企业的开采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与周边村民的矛盾明显减少,环境保护得到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和谐矿山”建设。

改进储量检测方式

以往,澧县县内的矿山储量检测主要由矿山企业出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由于是企业提供检测资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介机构或多或少受制于企业,检测结果容易出现不够客观公正的现象。

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澧县改变了过去的储量检测方式,县政府每年出资200万元委托通过县政府公共交易平台确定的有资质的地勘单位进行储量检测。改变检测方式后,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澧县也采取了不同的应对之策。对于矿山企业已与中介机构签订检测合同的情况,由县国土资源局协调终止,检测资料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建档保存。对储量有增加的矿山企业依法足额追缴矿价款,对缴纳数额较大且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可分期缴纳,但分期次数不得超过三次。对不配合检测检查或不履行补缴矿价款义务的,依法按程序查处,且相关职能部门不得办理其采矿许可事宜,做到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计量监控矿山生产

近年来,澧县强制要求全县甲类矿山的每个生产井口安装远程红外线计量设备,以通过摄像头、电子磅秤等设备实时记录各矿山的生产量,对超量开采的矿山企业暂停生产。这样一来县政府不仅可以按监控的实际生产量征收各项税费,规范税费征收,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企业破坏矿产资源储量,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据悉,对矿山生产进行计量监控之后,2012年的各项税费比往年提高了20%,全县矿山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

(作者单位:澧县国土资源局)

浅议徐矿集团的薪酬管理体系 篇4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不但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促进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提高组织的效益, 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 获取提升并维持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 我国企业面临着诸如薪酬管理思想理念落后、薪酬制度和结构不合理、平均主义严重、薪酬体系缺乏竞争力、对战略性员工激励乏力、长期激励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徐州矿务集团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有关原理, 结合其他企业薪酬管理的成功经验, 进行合理的薪酬管理改革创新设计, 以期待该企业薪酬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1 原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原来的薪酬分配体制为:分公司、子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实行年薪制, 月度只发放基本工资, 年底进行模糊奖励;普通岗位人员实行固定岗薪制, 员工岗薪基数一旦设定后往往不动, 每月工资发放额随生产经营效益全员浮动。经过几年的运行, 这种薪酬分配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员工岗薪固定, 没有与公司经营绩效直接挂钩, 薪酬起不到激励作用;分公司、子公司处级领导干部实行年薪制, 起不到当期激励作用;同时, 由于年终奖励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往往采取综合平衡的方式发放, 具有较大的人为性, 挫伤了部分员工的积极性;随着岗位及员工个人素质能力的变化, 原设定岗薪基数的条件已发生改变时, 固定不变的岗薪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 工作责任心降低;考核不到位, 存在“大锅饭”现象。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必须对薪酬体系进行改革, 建立一种与预算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突出当期激励效果的浮动的薪酬体系。

2 预算考核与薪酬制度的对接

预算考核与薪酬制度的对接, 即从评价指标和奖罚两方面实现预算考核和薪酬制度的对接[1]。将预算考核指标融入薪酬计量依据有两个优点: (1) 预算考核指标包含着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在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 包含着公司关键成功因素在各组织中的具体体现, 将其融入薪酬制度, 可以更好的实现薪酬激励; (2) 借助预算管理完备的运行系统, 尤其是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 有效的解决了薪酬制度实施中取数和计量难的问题。

但是实施指标融合时应该注意预算考核指标不能完全取代薪酬中的评价指标, 因为薪酬面对的是个人, 个人考核与组织考核虽密不可分, 但并不能等同。另外, 要加大薪酬构成中浮动薪酬的比重, 并将其与组织的预算考核结果挂钩。

3 浮动薪酬体系改进的原则

(1) 目标导向原则。通过设立责任目标和责任目标完成的评价办法, 引导和指导各管理层面的工作方向和管理行为, 从而保持整体目标的一致性和管理行为的协调性。

(2) 动态管理、全额浮动原则。实行离岗则无, 易岗则变, 月度考核, 全额浮动的运行机制。

(3) 80∶20原则[2]。抓住关键岗位和关键员工, 工资分配向他们倾斜,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4) 激励为主原则[3]。通过制度设计, 将激励政策与责任目标紧密联系, 激发责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分级管理原则。下级对直接上级负责, 上级对直接下级实施预算考核与管理。

(6) 综合平衡原则。在考核管理方案中贯穿综合平衡思想, 保持短期经营目标与公司长远利益的平衡, 培养公司的持续成长力。

(7) 流程上的PDCA循环原则。通过对各管理层面的考核测量、反馈与沟通, 最终达到工作上的改进与提高。

4 薪酬体系改进方案

预算考核要求将战略导向的预算考核指标融入薪酬计量。薪酬改进的整体思路是:提高当期工资额度, 减少年终奖励比例;工资实行动态管理, 与产量 (销量) 及主要预算指标挂钩全额浮动;公司每月按各分公司 (子公司) 的工资总额实数发放, 按“总量平衡、以丰补欠”的原则控制各分公司 (子公司) 年度工资总额、年底总体平衡。以下为具体方案。

4.1 各分公司、子公司薪酬方案

公司遵循效益优先、按劳分配的原则, 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各分公司、子公司年度工资总额由经营管理部根据其设定的预算指标核定, 月度续时进度、年终平衡。

各分公司、子公司年度工资总额:基本薪酬+浮动薪酬

4.1.1 基本薪酬

正职领导干部基本薪酬=基薪a+基薪b

基薪a计算办法:按照各分公司、子公司制定预算目标值中的财务指标确定。

基薪b计算办法:销售收入以有现金净流量为前提条件, 占用资金按一年期贷款利息计算成本。

4.1.2 浮动薪酬

浮动薪酬的考核指标及考核办法:按预算目标值的对应内容进行奖、罚。

全部指标累计考核得分以标准分为限, 上限为120分, 下限为80分。

4.1.3 考核分级

年度浮动薪酬指标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分值及区间为:E级80~86分;D级86 (含86) ~100分;C级100 (含100) ~108分;B级108 (含108) ~116分;A级116 (含116) ~120分。

4.1.4 计算公式

当考核结果为A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1.5+0.5× (考核得分-A级起点分数) ÷ (A级封顶分数-A级起点分数) ]

当考核结果为B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1+0.5× (考核得分-B级起点分数) ÷ (A级起点分数-B级起点分数) ]

当考核结果为C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0.5+0.5× (考核得分-C级起点分数) ÷ (B级起点分数-C级起点分数) ]

当考核结果为D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基薪×[0.5× (考核得分-D级起点分数) ÷ (C级起点分数-D级起点分数) ]

当考核结果为E级时:正职领导干部浮动薪酬=0。

4.1.5 考核说明

当考核结果为A级时, 浮动薪酬在1.5~2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B级时, 浮动薪酬在1.0~1.5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C级时, 浮动薪酬在0.5~1.0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D级时, 浮动薪酬在0~0.5倍基薪之间;

当考核结果为E级时, 浮动薪酬为0。

4.2 员工薪酬方案

员工工资由年功工资、岗位工资、动态工资、加班工资四部分组成, 其中年功工资、岗位工资、动态工资纳入月度动态考核, 加班工资按加班时间计算。其中:

年功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学历工资+30元/a×工作年限 (年资增量工资)

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岗位系数

岗位工资基数由员工所在岗位性质、工作量确定;岗位系数根据员工能力、敬业精神等情况, 每季度通过员工评价方式调整。

动态工资=动态工资基数×动态系数

动态工资基数根据产量设定不同的等级, 并随当月产量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动态系数按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处理问题效率与效果等情况确定, 根据考核情况每季度调整一次。

考虑到员工个人浮动往往对部门和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没有最直接的驱动力, 而其履职表现却对个人浮动的完成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在员工个人的预算考核中, 除了考核他们的个人浮动指标外, 再加入他们的个人综合工作表现考核将更为合理, 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事先制定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各种违规行为扣罚标准, 由班组织或工段管理人员按照标准每天对每位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 以“日清日考”的形式每天通报员工考核情况, 月度扣减其个人综合管理系数。

员工月度工资薪酬方案为:

月工资= (年功工资+岗位工资+动态工资) ×部门浮动系数× (个人浮动系数×0.6+个人综合管理系数×0.4) +加班工资

5 与薪酬体系相应管理体系

5.1 建立管理组织机构

公司需成立以人力资源部和公司管理部为日常管理机构的薪酬管理小组, 分别负责公司薪酬管理与预算考核;各分公司、子公司应成立以工资部、经营管理部为日常管理机构的薪酬管理小组;各职能部门、处室成立以部门经理为首的部门预算考核管理小组。主要职责为:制订年度预算考核管理制度;指导下级部门开展部门 (员工) 预算考核编制工作;审议确定预算考核结果;监控下级部门预算考核指导与反馈执行情况;协调有关预算考核事宜。

5.2 建立管理运行规则

预算考核指导与反馈应主要采用三种方式:日常指导与反馈, 通过上级对下级部门 (员工) 日常工作的随时检查、了解与指导, 掌握下级部门 (员工) 工作状况, 提出问题、指导改进;定期召开预算考核会议, 公司及各分公司、子公司每月应定期分级召开预算考核会, 考核结果要以“考核通报”的形式向全体员工公布;考核反馈单, 主要包括月度分析总结、行动计划表及年度述职报告等。

5.3 建立员工考核激励机制

可建立“40+4”的培训制度, 即每位员工每周工作40 h必须参加1 h培训, 每月必须保证4 h的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可选择:制度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员工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可建立“两考一评”、“三评一考”制度, 形成岗位技能等级升降竞争机制, 促进员工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提高。“两考一评”主要是指针对专业技术管理骨干、普通员工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三评一考”是指由各考核管理日常机构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自评、互评、民主评议和理论考核。“两考一评”和“三评一考”结果要向全体员工公布, 并作为员工岗位工资系数和动态工资系数调整的依据。

可建立员工实行年度考核晋级制度, 由各浮动管理机构每年年终对全体员工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按预算考核结果进行排序, 并按表1所示比例升降级。

6 结语

本文从徐州矿务集团薪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入手, 探讨将预算考核指标融入薪酬的计量, 使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在组织中具体体现, 从而体现出薪酬的激励因素。拟建立浮动薪酬体系, 对徐矿集团各分公司 (子公司) 、员工薪酬方案制度的重新设计, 将激励政策与责任目标紧密联系, 促使浮动薪酬和岗位晋升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美) 克尔.薪酬与激励:《哈佛商业评论》20年最佳文章精选[M].边靖, 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云盖山二矿安全管理改革研究 篇5

摘 要: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以及本矿的实际情况,对云盖山煤矿二矿在安全管理和促进生产力方面具体的举措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机制;生产力

云盖山煤矿二矿在安全管理一直在改进,但始终没有“破茧成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足,现场安全监督不到位,安全责任制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等等。本矿通过“五抓”(抓人员管理、过程控制、程序规范、创新带动、工作落实)管理,强化考核,制定了以下对策。

一、管理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案

三层面考核、四对标排序:三层面考核即矿长对副职、副职对系统、系统对基层;正职对副职、副职对班组长(分管科员)、班组长对员工的两种三个层面的考核体系;四对标排序即对全矿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分级对标排序管理即系统科室正职对标、区队正职对标、区队副职对标、班组长对标排序管理,通过各层级之间对标排序考核,强化了责任制的落实,促进了安全管理。

具体实施方案:

1、实施范围:

综采、掘进、开拓、巷修、通风、机电、运输井下七个基层区队与安监、生产、机电、通风、调度五个系统管理科室。

2、实施流程:

(1)系统科室管理人员日常入井检查问题后对查出的主要、重大隐患以及“三违”要在12小时内填写隐患联络单报安监科。

(2)各区队在队部建立《区队干部日常入井检查问题登记台帐》,并对检查的问题分类、分级进行登记。

(3)区队干部日常下井升井后必须到队部填写当班所查安全隐患、工程质量问题、“三违”现象。

3、考核办法:

(1)系统管理科室对标排序:

①实行积分制考核:系统科室管理人员日常入井查出主要隐患积1分/条、重大隐患积2分/条、“三违”积2分/起;系统排查并按时处理重大隐患积2分/条,主要隐患积1分/条;矿井领导查出的主要隐患扣1分/条、重大隐患扣2分/条、“三违”扣2分/起;永锦公司查出的主要隐患扣2分/条、重大隐患扣4分/条、“三违”扣5分/起,受到责任追究的扣10分/次。永煤公司及以上部门查出的主要隐患扣5分/条、重大隐患扣10分/条、“三违”扣10分/起,受到责任追究的扣20分/次。因系统原因被上级停头停面的,每次对系统扣10分/头面。

②安监科每月对系统查“三违”、隐患情况以及上级检查矿井隐患进行统计后进行对标排序。系统科室自查处罚的隐患月底将考核结果报安监科一份,可纳入积分,否则不予纳入积分。

③对系统科室对标排序第一名的奖励单位月度“双基”1.5分;最后一名对等处罚。

(2)基层区队管理干部对标排序:

①实行积分制考核:查出重大隐患积1分/条,查出主要隐患积0.5分/条;查出工程质量方面问题积0.2分/条,查出 “三违” 积1分/起;出现隐患假整改、假反馈对责任队干扣2分/条,到期未反馈(无延期申请)对责任队干扣0.5分/条。被矿井责任追究与停头停面的视情况扣5—10分,被永锦公司查出的本单位主要、重大隐患与三违分别积-2分、-5分、-5分,被永锦公司责任追究与停头停面的视情况扣5—15分。

②安监科每月对区队(车间)队干查三违、隐患、工程质量(以区队内部台帐登记为准)及隐患假反馈、未反馈(无延期申请)进行对标排序考核。对标排序分两个档次:七个基层单位正职、七个基层单位副职。

③对正职第一名奖励个人当月“双基”2分;最后一名对等处罚;副职第一、二、三名分别奖励个人“双基”2分、1.5分、1分,最后三名对等处罚。

④区队干部查出的三违、隐患及工程质量问题要在区队安全三级考核中体现出来,凡发现对查出的问题无考核的,在当月“双基”考核中对责任人扣2分/条。

⑤各区队制定内部班组长对标排序考核办法,建立台帐,以备检查。

⑥鼓励岗位工种对标排序,各单位可自行制定岗位工种对标排序办法进行排序。

二、措施跟进、奖罚激励,对标排序管理不放松

一是矿井各级管理人员建立日常安全管理差错台账,每天各层级管理人员对分管人员的安全动态管理情况录入台账,做为三个层面的月度考核依据,做到对分管业务和人员考核的亲力亲为。二是安监科负责对日常各级管理人员下井检查突出问题分类进行登记,对正积分情况每旬发至OA网上,对负积分情况主要根据矿井每天安全日报、调度会通报问题、各级管理人员下井检查情况以及上级检查情况做为考核依据,每月安监科收集各级管理人员差错台账进行汇总,对科室正职、区队正职、区队副职进行统一考核,班组长考核由各区队内部自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安监科备案。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对各系统管理科室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问题及时通过信息交流反馈,掌握系统动态管理情况,全面掌握矿井全方位安全管理信息。四是安监科、政工科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差错台账的检查,对台账建立不及时、重要问题漏项的做为对系统、单位、个人安全双基和工作执行力考核的依据。

三、通过对标排序考核,夯实了安全责任,确保了安全效果

通过对个人对标排序考核,促进了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能作用,通过奖罚考核兑现,对一些现场管理存在充当老好人,检查不出问题的人员起到了鞭策激励作用,最主要的进一步促进了各级管理人员进一步对标准和各类管理制度、管理细则的学习,形成了查、比、赶、超的浓厚氛围,使现场安全管理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促进了安全规范化、计量化管理,创下了安全生产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总之,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应该警惕和注意的最大问题,企业也会不断的实施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尽量做到零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于新龙·《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3年第九期

良庄矿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 篇6

【关键词】KJ152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铁山矿;安全生产

山东金岭铁矿作为国内现代化的大型矿山企业,铁山矿率先在全矿范围内安装了KJ152井下人员定位管理与搜寻系统,满足了矿对井下人员综合管理的需要,较好解决了当前井下人员跟踪定位问题。

1.系统概述

KJ152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与搜寻系统可用于矿井人员和车辆考勤、跟踪定位、灾害预防、日常安全管理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Lonworks总线和 ZigBee 无线定位技术,基于工业以太网设计,可方便接入井下工业以太环网,也可自成系统,本系统的无线读卡器,采用便携式设计,可用于搜救和无线中继,软件集成 GIS 地图信息模块,方便井下地图轨迹查看和实时显示矿工的位置。该系统为生产指挥调度、考勤统计、紧急事件处理、安全保障等提供可靠的依据,系统具备联网功能,可同时将有关数据传至各级管理部门,为领导监督指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系统设计特点

2.1首先根据矿实际情况绘制井下巷道、采区图

在井下各个巷道和所有人员可能经过的通道中安装KJ152-F本安型读卡基站29台(包含全功能基站5台),矿用交换机5台,KDW660/24B基站电源5台,并且将他们通过网络布线和地面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联网。

2.2查询当前井下人员分布

根据绘制好的巷道图布置井下基站安装位置,随着井下人员的移动,该图显示的各区域人数也会随时更新。在该图上用鼠标点击,可以显示某个选定区域的人员名单;进一步点击还可以显示某个选定人员下井后的行踪并查找人员当前位置,输入任意人员的姓名或编号,可以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示此人当前所在区域。

2.3井下人员定位跟踪

可以为一个或几个人员指定不同颜色的特殊符号,如小圆圈、三角形、星形等,在井下巷道图上实时动态地显示他们的行踪。

2.4复示井下人员行踪

所有下井人员的行踪在系统内都可以保留一段指定时间,无论此人是否已经上井。在该时段内可以图形方式或列表方式重现任意人员在井下的行踪。

2.5统计查询进入特殊区域人员

对于井下的某些特殊区域,例如规定不准一般人员进入的危险区域,在行踪保留时段内可以随时进行查询,列出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和出、入时间。

2.6下井人员考勤管理

软件可以从系统记录的人员行踪信息中自动提取出每个下井人员的入、出井时间,从而形成考勤记录,进而形成各种考勤报表和查询、统计等功能。

3.系统组成

KJ152 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由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组成。

3.1地面设备

系统的地面设备由监控主机、数据传输接口、UPS 电源、打印机、交换机、避雷器等组成。

3.2井下设备

系统的井下设备主要由 KJ152-F 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KJ152-Z 矿用本安型中继器、KJ152-D 矿用本安型读卡器(便携式移动读卡分站)、KJ152-K 型矿用本安型识别卡、KDW660/24B 矿用隔爆兼本安直流稳压电源和通讯电缆组成。

4.工作原理

首先在井下各个巷道和所有人员可能经过的通道中安装本安型读卡基站,并且将他们通过网络布线和地面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联网。同时在每个下井人员的安全帽上佩戴一个本安型识别卡,当人员进入井下以后,只要通过或接近安装读卡基站的位置时,信号收发器会马上感应到信号同时上传到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计算机马上就可以判断出具体信息,同时显示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或电脑显示屏上并做好备份;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大屏幕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观察到井下工作人员的即时位置,实现井下人员定位,并且能区分井下人员等级,管理者如要找井下某个人,可以向目标发出呼叫信息(如寻人呼叫、撤离呼叫、紧急撤离等信息),可以呼叫某一个目标,也可以群呼。信息可以在第一时刻立即传达到每一个人,每个人有紧急情况也可呼救井上管理中心,实现实时信息双向传递。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井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如出勤率、总出勤时间、未出勤时间等。另外一旦井下发生事故,可根据电脑中的人员分布马上查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情况,在事故处确定人员位置,以便帮助营救人员准确快速的方式营救出被困人员。

5.系统功能

5.1定位和考勤功能

实时监测井下工作人员(掘进和采煤工作面)总数;实时监测、查询井下指定工作人员的位置;对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分重点、禁止、普通区域实时监测;按人员统计某段时间的下井次数、下井总时间等;能够准确统计矿工上下时间,可按班次、部门、人员生成日考勤、月考勤统计报表。

5.2安全管理功能

区域超员报警;特殊区域的非法人员进入禁区报警;工作超时报警。

5.3显示和 GIS 地图功能

系统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显示下井人员(重点区域、超时报警人员、超员报警、限制区域报警人员等)总数及人员,显示轨迹符合 GIS 模式;地图分巷道、设备、重点区域、识别区域、人员位置等图层层次显示,各图层可选择不同叠加显示;地图具有鹰眼组件,指示当前可见区域在总图中的位置,可通过鹰眼组件拖动可见区域,具有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分页显示等方式。

5.4互联互通和联网功能

系统通过与以太网和 KT105A 矿用无线通讯系统联通,KJ152 系统软件可通过 PBX 向手机发送报警短信息,实现定位和手机的统一报警;KT105A 和 KJ152系统互通后,KT105A 的基站和手机可在 KJ152 中的 GIS 地图上画出轨迹路线和显示位置。系统可将多个煤矿的人员管理系统的数据统一传送到上级局端数据服务器,煤炭局(煤监局、集团总公司)可以通过网页的形式察看各矿人员管理系统的数据。

6.应用效果

KJ152井下人员定位管理与搜寻系统的成功应用有效实现了矿山井下人员的科学管理,为矿山的高产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撑,为铁山矿的安全生产筑起有力保障,同时为铁山矿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带来了新的契机。 [科]

【参考文献】

[1]谢秋,黄涛.GIS在矿业中的应用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5,3(4):33-35.

[2]马钢.ZigBee的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设计[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矿灯超市化管理在顾桥矿的应用 篇7

一、矿灯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主要由主机、单片机、传输系统、传输接口、程序软件、系统配置和数据库等主要部分组成。其功能实现系统如图1所示。

二、矿灯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矿灯充电架的侧面嵌入一块计算机控制板, 在矿灯充电架每层底下装上信号插头, 连接采样线, 将矿灯充电模块与计算机通信设备进行集成, 形成了对每一个灯位、每一台充电架的信息采集、存储、传输、显示、查询、打印。具体运作程序如下:矿灯充电架接通主电源后, 主电源向每路充电板供电, 同时辅助电源向计算机板供电。计算机控制板对每个灯位的控制线、采样线、充电板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 如果某个灯位的上述某一部分出现故障, 该灯位的LED指示灯交替闪烁进行报警, 并通过信息传输, 在矿灯信息管理系统上将会显示故障状态。上电自检完毕后, 计算机板对每个灯位状态进行循环实时检测, 对于正常的灯位, 计算机板检测其状态, 如果该灯位没有矿灯, 计算机板控制充电板进入休眠状态, 绿色LED指示灯点亮, 红色LED指示灯熄灭;如果有矿灯, 计算机板控制充电板进入先恒流再恒压 (CC/CV) 的充电模式, 对矿灯进行充电, 此时红色LED指示灯点亮, 绿色LED指示灯熄灭;当矿灯充电完毕后, 计算机板控制充电板进入休眠状态, 绿色LED指示灯点亮, 红色LED指示灯熄灭;如果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板出现故障, 该灯位的LED指示灯交替闪烁进行报警, 并在矿灯信息管理系统上显示矿灯故障状态;在矿灯正处于充电状态下, 把矿灯取下, 该灯位的LED指示灯也会交替闪烁进行报警, 并将实时地在矿灯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显示。

三、矿灯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1. 集成度高。

集成了嵌入式系统、通信、应用管理等各项软、硬件技术, 实现了矿灯充电架和矿灯的一体化管理。

2. 安全稳定、准确可靠。

系统设置多级密码保护程序, 防止用户误操作关闭系统或删除数据, 保证数据的接收实时性、安全性。系统还提供了完善的错误操作中断提示, 避免了出现死机或程序无故中断而造成数据丢失, 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3. 功能强大, 易学易用。

根据煤矿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及安全统计报告的需要, 具备了系统的基本工作内容, 包括矿灯充电管理、收发管理、使用管理、安全预警以及信息输入、查询、统计、打印、系统维护等。查询统计方便实用, 速度快捷, 而且信息准确;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根据实际需求, 可随时增减相关内容。

四、矿灯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1. 充电控制功能。

在充电过程中, 采用0△V控制方式。当显示0△V时, 矿灯电量充满, 自动转入涓冲, 由红、绿LED灯显示。达到矿灯电量既能充满, 又不过冲, 从而缩短充电时间, 延长矿灯寿命, 降低充电和使用成本。

2. 矿灯状态显示功能。

可查看每一台充电架上目前矿灯的数量、充满、涓充及充电故障等方面的数量和取走矿灯的数量, 以及矿灯房全部充电架目前的矿灯数量、充电和使用情况。

3. 考勤和管理功能。

可对每月矿工出勤天数和工作时间进行统计和考勤。另外, 根据矿灯的目前情况, 可随时查看每个矿工目前是休息还是工作以及休息或工作的时间, 同时可统计目前工作、休息的总人数。

4. 查询和统计功能。

通过对未交灯报警时间进行设置, 根据未交灯的时间设置, 实现自动报警。可对矿灯累计充电次数进行查询、统计, 对矿灯累计工作时间 (即离架时间) 进行查询、统计等, 并生成相关的统计报表;可对矿灯的基础参数进行设置, 根据参数得出矿灯的使用寿命及相关信息, 以便在矿灯达到使用寿命时进行提前更换。

5. 修改打印功能。

可随时增加、修改、删除矿灯及矿灯充电架的数量和编号, 可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按需打印。

6. 资源共享功能。

和本单位的局域网联网后, 各级领导可及时了解目前矿灯及人员的信息情况, 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五、矿灯超市化管理的效益分析

矿灯房现有矿灯充电架60台, 每台灯架有矿灯96盏, 矿灯共计5 760盏。自从2006年7月实行矿灯超市化管理模式后, 5 760盏矿灯由原来的6人看管, 降至3人, 工作变得轻松、简单、科学。

1. 省时、省事、省力。

矿灯使用人员可以自己取用、返还、充电, 不需要排队等待, 矿灯管理工也不再需要站在窗口, 一一收发矿灯使用人员的矿灯, 结束了人管人、人管物的历史。通过矿灯信息管理系统, 可以查看矿灯的状态, 包括在充、充满、取走、损坏等, 有矿灯使用人员基础建账功能, 结束了人工记录检测、判断矿灯及充电架故障、性能等的历史。

2. 高效。

矿灯使用人员可以随时取用矿灯, 矿灯管理工可以通过矿灯信息管理系统按需查看, 包括可以从矿灯状态中, 查看哪些矿灯出现充电故障, 然后对号入座, 直接取下来维修即可;对于当班矿灯使用情况, 从矿灯状态上一目了然;对于长期不出勤的, 只需要打开“长时间未下井”一栏, 就可以知道结果, 结束了以往现场来回巡视检查、对照考勤簿一一核查的历史等。

3. 节约成本。

良庄矿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 篇8

当前, 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新形势下, 煤矿企业的矿建工程应当更具有针对性, 一是保证能源的输出顺利与安全生产, 二是树立企业新形象, 构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 煤矿矿建工程的施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设计规划

煤矿企业矿建工程的建设目的不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以及国家的号召, 而是为了满足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 在煤矿矿建工程设计规划的初期, 企业相关部门应对企业内部的整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摸底, 应当明确当前企业所面对着的重点问题;其次, 以安全生产为一第一保障, 以加强生产效率为第二保障, 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与规划煤矿矿建工程, 构建矿建工程的总体框架, 且对投入资金进行合理安排, 确保资金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2、图纸管理

图纸是矿建工程的总纲, 是工程实施的总体指导, 是企业同行之间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依据。总体来说, 现代企业的图纸产生流程主要分电脑绘制与手工绘制两个部分。其中, 手工绘制所凝聚的是前辈的经验, 对现代工程施工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电脑绘制图纸是融合了全新的理念以及现代工程应用技术, 但在应用过程中更多的是转化为纸介形式。因此, 对图纸的管理应当包含两项主要内容, 一是对纸介形式的图纸管理, 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网络图纸的管理, 以期对工程验收、工程返工、新工程的规划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3、施工细节

煤矿矿建工程的施工细节包括多项内容, 从地理位置勘察到工程的初步框架拟定, 乃至具体方案的出台、图纸的管理、施工过程、后期验收等等, 一系列具体工作全部围绕两个细节展开, 即信息反馈与数据汇总。

(1) 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包括信息采纳与意见和建议, 以及施工进展与现场评价。信息反馈是矿建工程施工细节中的重要部分, 这一环节关系着工程的构建意义能否实现, 以及工程的建设质量。在信息反馈中, 设计者与企业决策者应当对信息反馈的内容进行细化处理, 并作为进行工程细节调整的主要依据。

(2) 数据汇总

煤矿矿建工程中的数据汇总是指在设计规划以及整体建设乃至竣工验收阶段所有的数据整合, 经过对数据的细化分类, 综合评估工程建设的整体状况。如巷道工程的建设, 具体而言, 数据汇总包含了建设过程中的整体资金投入, 以及支架、传送带、人行路、支撑棚框架等一切细节的数据。数据保留的主要原因是为二次施工提供可参考依据, 以及对多次施工后的数据汇总进行综合对比, 以评估工程的使用年限、资金投入状况以及工程质量等。

二、煤矿矿建工程的管理

综合来说, 煤矿企业的矿建工程主要由自建以及委托相关专业建设单位承建两项内容。因此, 本文所涉及的煤矿矿建工程的管理也由这两个主要部分构成。

1、自建管理措施

当前, 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在构建小型矿建工程方面都是由企业内部组织非专业员工, 以及成立专业的企业内部矿建队伍。基于这种状况, 考虑到矿建队伍同属企业内部员工这一实际情况, 因此自建矿建工程的管理措施制定也应当具有相应的针对性。严格来说, 构建目的与执行标准是统一的, 所针对的只是管理的内容。在对企业内部非专业员工与专业矿建队伍的管理方面, 煤矿企业应将加强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作为第一要务, 同时, 具体条例也不能以奖罚制度为主要内容, 而应当以加强思想教育与综合素质为主。

2、外委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

当前, 大多数煤矿企业将矿建工程施工承包给专业施工单位, 然而, 施工单位在人员管理、设备以及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基于当前国家对煤矿矿建工程的严格管理, 因此煤矿企业应当配合国家相关规定, 对施工单位在煤矿矿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并配合相关部门提出改进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安全措施方案的审查、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检查、过程监督、奖罚措施等一系列内容。

3、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

从煤矿企业的发展角度出发, 完善企业矿建工程的相关管理制度, 是煤矿企业当前建设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管理制度的构建应从大局出发, 立足于企业安全生产, 以及生产效率, 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使制度的建立第一符合工程的构建要求, 第二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第三与国家相关制度相吻合, 使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服务工程建设, 服务企业发展。

结语

在现代煤矿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 强化煤矿矿建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即是强化煤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摘要:在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工程质量受施工与管理的影响,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关联。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煤矿企业矿建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全文简述了矿建工程的建设项目、建设内容、管理内容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期为我国的煤矿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煤矿企业,矿建工程,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张进民, 等.汶上义桥煤矿矿建工程施工与管理[J].建井技术, 2005, 26 (3) .

[2]李学明.矿建工程施工方法管理与监督要点探讨[J].科技视界, 2012 (24) .

良庄矿设备管理中心管理办法 篇9

关键词:市场机制,通勤运输管理,煤炭企业,企业改革

平煤四矿从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出发, 将“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引入企业通勤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有效缓解了企业通勤运输压力, 降低了营运成本。

1 通勤运输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平煤四矿汽车队现有通勤运输车13辆, 司乘人员16名, 担负着全矿通勤运输工作。由于平煤四矿依山而建, 可用建筑面积狭小, 职工大多远离矿区居住, 汽车队除担负了全矿各种会议、节日活动、老干部活动、职工体检、职工培训等的用车需要外, 还承担了全矿职工上下班的通勤运输工作。先后开通了西市场、体育场、团结路、中心广场、总机厂、内衣厂、小肥羊、公园、环城、彩虹桥、东贸易广场、电影院12条通勤线路, 每天发出班次53个, 输送职工6 000余人次。由于人多车少, 加之外单位人员及一些闲杂人员时常混入其中, 通勤运输能力明显不足, 大多数车次长期处于超员状态, 拥挤不堪。矿汽车队虽然进行过多次运力调整, 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改革指导方案, 通勤运输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随着部分车辆服务年限到期, 通勤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将变得更为突出。特别是随着矿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棚户区改造工期的加快, 留矿区居住的2 000余户居民将陆续搬迁到市内居住, 届时将进一步加剧通勤运输的矛盾。

平煤四矿通勤运输管理除存在上述客观问题外, 还存在某些内部管理不善的问题:①通勤运输调度周转不力, 车辆超负荷运行与闲置并存。虽然大部分车次都在百人以上, 但由于司乘人员不足, 13个通勤司机只能固定在13台通勤车上, 基本处于专人专车、人休则车闲的状态, 车辆利用率不够高, 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②个别司乘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责任心不强, 影响了通勤运输工作。③缺乏市场经营理念。职工习惯上把保障通勤运输工作看成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未能实行市场化管理。

2 通勤运输管理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通勤运输管理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有偿服务, 适当补贴, 市场分流, 满足需求”的原则, 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在对乘坐通勤车职工进行适当经济补贴的前提下, 建立通勤车乘车刷卡系统;采取与市场同步的收费办法, 使上下班较早的职工或乘坐公交车及其他车辆比较便利的职工主动改乘社会车辆, 从而达到人员分流、创收增效、缓解通勤压力的目的, 进而满足未来通勤需要。

(1) 转变观念, 打破改革思维障碍。

受旧的习惯思想影响, 职工普遍把提供优良的通勤运输条件当作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一旦通勤运输管理出现问题则怨声载道。针对这一情况, 平煤四矿从破解职工思想障碍入手,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积极倡导市场经营理念, 彻底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 为减少改革阻力奠定了思想基础。

(2) 优选方案, 建立规范有序的运作模式。

平煤四矿优选方案的思想, 集中体现在对乘车卡和乘车补贴发放方案的选择上。按照“区别对待, 合理分流”的原则, 该矿对乘车卡和乘车补贴的发放形成了3套方案:①求公平, 对全矿在职职工发放乘车卡和乘车补贴。平煤四矿棚户区改造完成后, 由于大部分职工将搬迁入市区居住, 而少量留矿居住的职工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市区买房或租房, 且在通勤线路以外还有部分职工需要骑摩托车上下班。为使问题简单化, 体现公平原则, 对全矿职工进行全员补贴, 即在与市场接轨的前提下, 比照公交车价格, 对全矿职工按每出勤一个工 (不含有资假期) 2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乘车补贴每月兑现, 在个人当月工资中发放。凡发放乘车补贴的职工统一办理乘车卡, 乘车卡进行充值后可乘车消费。据统计, 全矿职工月均出勤工数约为15万个, 按每工2元的补贴标准计算, 月均支付乘车费用约30万元, 但进行补贴后, 全矿职工的交通费补助不再发放。②看实效, 只对需要乘坐通勤车上下班的职工发放乘车卡和乘车补贴。看实效指的是不以盈利为追求目标, 而是以实现合理分流、减小通勤运输压力为宗旨的实施方案。为缩小乘车范围, 减少乘车人数, 最大限度地缓解通勤压力, 只对需要经常乘坐通勤车上下班的职工发放乘车卡和乘车补贴, 乘车补贴的发放办法同上。据统计, 平煤四矿乘坐通勤车上下班的职工约4 000人, 棚户区改造完成后将达5 600人, 按人均月出勤21个工, 每工补贴2元的标准计算, 月均需支付乘车补贴23.5万元, 较方案①每月少支出6.5万元。③重分流, 全员补贴, 但只对需要经常乘坐通勤车上下班的职工发放乘车卡。为照顾不同群体的利益, 体现通勤改革“分流”原则, 在对全矿职工进行全员补贴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减少乘车人数, 以缓解通勤压力, 只给符合乘车条件的职工发放乘车卡。

显然, 方案③最适合平煤四矿的实际。长期以来, 公费乘车观念在职工脑海中根深蒂固。通过适当补贴, 可以消除职工对通勤运输管理改革的抵触情绪, 减少阻力, 条件成熟后则可以取消补贴,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3) 严格管理, 为把通勤运输进一步推向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①成立督察小组。为协调解决改革方案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矿行为规范督查组和矿保卫部门抽调专人, 组成督察小组, 协助司乘人员维护好部分站点的乘车秩序, 确保通勤车改革稳步推行。同时, 根据方案要求, 着力培养职工排队乘车、上车刷卡的良好习惯。②严格财务管理。为提高充值操作人员业务水平, 矿财务部门对充值卡操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 按照“相互牵制, 共同监督”的原则, 设置岗位, 建立健全了充值管理规章制度, 特别针对现金管理模块, 建立了现金收发结存“日清制”, 保证了资金安全。③建立刷卡统计台账。要求通勤运输部门管理部门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的前提下, 建立刷卡台账, 对各车次、各路线及全矿刷卡量进行汇总, 为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提供原始数据。

3 效果分析

(1) 有效缓解了通勤运输压力, 节约了运行成本。

自2008年11月新的通勤运输管理机制运行以来, 由于部分职工主动改乘公共交通, 通勤车次由原来12路线缩减为8条, 通勤班次由原来的每天53次减少到每天43次, 实现了合理分流, 通勤车拥挤不堪的现象消失, 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节约了运行成本, 每月减少通勤运输各类油耗3 000余L, 合24万元, 且每月创收6万元。通勤车辆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 每月减少车辆维护费近10 000元。减轻了通勤运输压力, 由此节约新车购置费300余万元。

(2) 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上一篇:甲方施工现场管理要求下一篇:安全教案《安全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