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教育

2024-10-13

无用的教育(共12篇)

无用的教育 篇1

美国学者丹尼尔·科顿姆的著作《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出了教育为什么是无用的:教育无用, 因为它打破我们的常识。“将‘简单的美德’改造成‘一门晦涩难懂的难以捉摸的科学’”;教育无用, 因为它让我们脱离实用性。“我们的民众不需要靠学位证书来发展壮大他们的国家”, 红色高棉如是说。虽然他们的方式十分极端, 但是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反映了一个久远的事实, 即教育降低了人们应对日常生活的能力。教育无用, 因为它让我们脱离理想。教育服务于精英阶层, 而非真理。当代学生对名利的追求, 大学转而成为“知识工厂”, 这一切反而让一直以来帮助思想得到最精妙的提炼的不成熟的野心凸显出来;教育无用, 因为它让我们丧失人性以外的东西。16世纪早期, 胡安·路易斯·比韦斯指出学习“需要自由和安逸”。正如沃尔特·佩特的小说《屋子里的小孩》里的主人公内心所萌发的抗议:“支持真实的人类”而“反对阴暗的不真实的抽象”;教育无用, 因为它让我们的心变得麻木。受过教育的人们变得抽象, 而非实际, 他们富有逻辑但缺乏感性, 善于分析但缺少对他人的信赖, 他们变得冷酷而不再热情;教育无用, 因为它让我们意志消沉, 个性沉闷, 自命不凡, 且身体变得虚弱。丹尼尔·科顿姆根据美国社会所出现的对教育所采取的形形色色的抵制形式, 总结出社会意识中教育之所以无用的种种理由, 有的难免不无偏激, 有的却极具典型。

长期以来, 狭义的教育被看作是特定的文化实践机构, 被限制于书本的封面或学校的高墙之中, 而教育的价值核心“教真育爱, 淳民强国”长期得不到教育实践的有效关注。驻足于理论界的素质教育呐喊, 全人教育理念……在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应试教育制度、非人性化评估体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冲击下, 显得极为弱小。

一、教育价值重塑是终结“教育无用论”的关键

《中国青年报》2008年3月24日报道: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布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四成居民认为与所受到的教育质量相比, 当前的教育花费是不值得的”, 其中持教育花费物有所值观念者所占比例仅有16%, 并且学历水平越高的群体中, 持“不值得”观念者比例更高, 这是教育价值受到公众质疑的典型案例。目前教育体制下所凸现的, 诸如上学难、学费高、教育质量不高、就业市场饱和等“教育之困”, 是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急功近利发展的后果。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放大所导致的结果。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取物质上的实在收益。在这种功利性取向的引导下, 当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毕业证、学位证、职业资格证等不再是“就业保证”时, 社会对教育花费的质疑就在所难免。

教育活动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活动, 同时又是一种价值选择的过程。人们的教育行为选择总是受一定时期教育价值的支配。当社会的公识认为教育投入物非所值时, 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公众的教育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出现扭曲;二是整个教育体系出现问题, 已不能满足公众的受教育需求。但不论何种原因, 其根本上需要从教育体制的基础出发, 应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一定的强制力为手段, 改变原来教育模式中僵化的, 不符合人性发展需求和教育规律的部分, 才能引导社会教育价值朝着正确的方向转化, 从而实现价值与需求的统一。

云南省首创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 就要突破技术理性强大的思维霸势, 张扬人的个性、凸显人的灵性, 促进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得到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的发展, 从而逐渐回归教育的本质。这个回归过程从根本上来看, 就是逐渐破解教育的价值失落、推进教育的价值实现的过程。换言之, 这个回归过程也就是推进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实现过程。因此, “三生教育”的运行逻辑可以归纳为:现实教育与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割裂→人的价值失落→“三生教育”回归教育本质→个体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实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运行逻辑的完成, 将使“教育无用论”无处遁形。

二、素质教育改革是终结“教育无用论”的前提

“三生教育”实践是以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的过程。更是一次全新的素质教育改革, 它将突破长期以来素质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瓶颈, 以更高的社会发展立意, 更多的人文关怀, 更多的选择模式,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车轮。首先, “三生教育”实践立足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个层次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身体和生理的素质。主要有身高和体重的正常发育, 并具有良好的运动和适应能力;第二, 心理素质。包括直接承担人的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及构成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的非智力因素;第三, 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观点、道德行为规范、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知识技能及审美知识和情趣等。人的素质是从事各项活动的基础, 只有全面把握了素质的完整内涵, 尤其是关注社会文化素质, 才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其次, “三生教育”实践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而基础人文素质是获得这两项能力的前提条件。人的独立性是其所具有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开拓、进取和创造, 才能不囿于传统, 才能从唯书、唯上的奴性人格中彻底解放出来, 通过不断调整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去适应社会变动, 并对自己的力量和社会的进步充满信心, 从而大胆地追求新事物, 创造出对人类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文明成果。其三, “三生教育”实践旨在培养劳动者、建设者。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性质, 更代表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我国目前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中, 应该说, 培养人的劳动技能、形成人自立谋生的劳动素养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 而教育价值的起源就在于使人能掌握生存的技能。为满足社会的发展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是教育走下意识形态的神态回归教育本质的必要举措。当受教育者拥有了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懂得了尊重生命, 学会了如何生存, 积极地去热爱生活, 这时的教育将不会再受到公众的质疑, “教育无用论”也将失去生根发芽的沃土。

三、课程结构重建是终结“教育无用论”的手段

“三生教育”课程的建设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从教学目标到课程结构进行突破性的改革, 打破僵化的学科门类限制和教学手段障碍, 以全新的课程结构, 丰富的教学内容, 综合的学科内容, 有效地整合了各类教学资源, 形成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格局。首先, “三生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 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 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置于课程的中心, 详尽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在制约课程设计中的相互关系。其次, “三生教育”课程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课程体系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 发展学生个性, 完善学生人格。其三, “三生教育”课程结构由单一到综合, 形成学科与综合活动相结合的新模式。改变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整合教育资源和内容, 兼顾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三个方面,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打破各学科自成系统、相互封闭的课程体系,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其四、“三生教育”课程内容给予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关注。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习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课程结构将使许多繁杂的知识通过活动的手段流入学生的心田, 许多过于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理解, 许多单科教师难以完成的任务在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而轻松地得到解决……这样的知识将不会无用, 学生的负担自会减轻。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事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三生教育”关注的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 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 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建构个体成长的基础,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这样的教育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这样的教育将追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变化。有了这样的教育, 今后的日子我们将不会再受到“教育无用论”的质询。

无用的教育 篇2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来严峻,也正是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很多大学生从事着一些很低级的工作,从事着一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从事的工作,甚至有研究生去应聘“卖猪肉”的职位。同样也有一些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还没有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做得好。(大学扩招,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就社会上出现的这种情况下,有很多人都发表感叹,现在上大学已经没什么用,只是在大学里混个文凭,压根没有学到真才实学,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大学教育越来越不实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大学教育还是很实用。

在大学里,大学教育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现象:在某些工作岗位上,大学生没有其他那些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熟练。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经验不够。中国有句古话叫“熟能生巧”,事情做多了,自然就熟练了。如果仅仅凭这种表面现象来认为大学教育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实在是太片面了。大学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自主学习,我们大学生不能完完全全肯定: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都会有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学习其他知识时,我们都会认真弄懂,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学那些知识干嘛呢?在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能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大学教育能培养人的交际能力。大学里,来自各个地方的同学住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大学里,自由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当然出现的问题无疑多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毕竟要长时间的相处,那就要求我们学会如何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这有无疑要求大学生思考的更多。学会如何适应别人,如何理解别人,如何和别人融洽相处。所以,我们大学教育的模式能锻炼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大学教育锻炼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口才,胆量。在大学的课堂上,老师通常会要求同学们分好小组,然后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大学生,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在课堂上,基本上每个大学老师都会给学生在讲台上讲话的机会,这样,大学生们就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胆量。

名校教育真的无用吗 篇3

实际上,对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来说,高考填报志愿很可能是比较盲目的。高考前,一切都是为了分数,其他的都不用多想,也没时间想;高考出分后,却要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选择大学和专业,做出人生十分重要的一次决定,很纠结,很痛苦。有的孩子也许从未想过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或者根本没有足够的课外时间去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孩子也许听从或屈从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殊不知这些长辈基于自身以往经历给出的判断很可能是过时的、有偏差的,他们未必对当今的大学教育情况足够了解;有的孩子也许嘴上说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但其实只是凭对专业名称那几个字的想像,并非了解真实情况。很多家长和学生还会自主不自主地追逐所谓“热门专业”,例如当下的经济、金融类专业,这显然是受到近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退回到十年前,那时比较热门的专业是生命科学;再后退十年,那时最火的专业是计算机。所谓“热门专业”是会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而相应变化的,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个专业可能是要干一辈子的,所以绝对不能不顾孩子自身的兴趣和特质而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令人欣慰的是,周浩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和自我反思,但如今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正在踏踏实实地开拓人生。从网络评论来看,许多读者赞赏周浩的勇气,并祝福他的未来。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较突出的归结起来就是“名校无用论”。因为周浩学业不顺利,从而否定北大这样顶尖名校的高等教育,认为名校教的东西没有用,还不如技校实在。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本无轩轾之分,只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样、定位不一样。过去科技教育落后的时候,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如今,高等教育日渐普及,反倒是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紧俏,因此近年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强调越来越多。正如不能把高等教育看得比职业教育高人一等,也不能用周浩的故事来否定高等教育,否定精英教育。那些最优秀的大学,往往最重视文理基础学科,重视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养,它们教给学生的东西看似没有用,但又是有大用的。好大学重在“道”,而不在“术”,它的优秀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可以直接转换为生计之用的知识和技术,而是把大师、图书馆、社团活动、国际交流等种种资源摆在学生面前,供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汲取营养,锻造自我。目前,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大多对本科生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按大类招生,前一到两年要求修好基础课,这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而一些学生毕业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不能因此就说名校无用。好大学应该是塑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地方,是培养精气神的地方。学生掌握了打开世界的“总钥匙”,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那就是个人的选择了。至于在每年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中,有几个卖猪肉了,做米粉了,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不是说“行行出状元”么?

实际上,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北大“痛不欲生”的那段日子也并非让周浩一无所获。他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开始真正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人生、选择人生,他敢于克服社会的成见坚持自我,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后来技术应用也有一定帮助……正如一首流行歌曲所唱:“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无论如何,成长终究是自己的事情,我们还是祝福周浩这个勇敢的小伙子吧。

教育无用论探析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无用,就业

经济的飞速发展, 时代的变迁, 价值观的更迭, 人们对教育的质疑声不断, 教育的用处, 体现在何处呢?首先它与学习是不可分的, 学习是人生的常态, 才会有“活到老, 学到老”这样的谚语。由此, 教育, 作为使人学会自我学习的方式, 成为生活中最必要的存在。教育, 只要让学生的身体变得强壮, 思想变得深邃, 情感变得丰富, 就是成功的教育。教育的用处, 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 确立有原则的价值观,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直以来, 社会上对人文学科高等教育的批判, 是对象牙塔教育的理想化状态的批判。大学校园中, 不谙世事的学生, 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们是不同的。但是教育和学习习惯, 可以使学生培养自己从生活常识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生活态度, 这正是自觉运用“每日三省吾身”的教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需要给学生补充的, 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才能, 获得在这一专业开拓研究的相关能力;还需要给学生进行社会人生的教育, 帮助学生认识并了解生活、工作与社会, 加强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等等。提高知识的学习仅仅是教育最浅层的一部分内容。

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 在就业过程中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学习的内容与工作中遇到的内容毫不相同。学习与工作的分离, 不仅给学生就业、公司新人适应带来了问题, 也使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 产生异化劳动个人危机感。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 是为了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一个人的智慧和他的受教育的程度并不是成正比的, 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 可能会比一个高学历的人更具有智慧。但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却把善于考试和高学历当作是衡量人的智慧高低的唯一标准, 而对作为一个人应当具有面对和思考人生重大问题的心智却往往给忽略掉了。因此,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智慧和能力, 也就是勇于对事物的本质和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并从中发现真理的能力。

美国学者丹尼尔·科姆顿《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一书采用欲扬先抑的方式, 分析了教育在美、爱、国家、社会方面的意义。在前言部分, 丹尼尔·科姆顿总结了人文学科高等教育在二战后遭遇的批判, 这些批判, 初看有自相矛盾之处, 实际是综合了学习者矛盾的人性:“教育无用, 因为它打破我们的常识;因为它让我们脱离实用性;因为它让我们脱离理想;因为它让我们丧失人性以外的东西;因为它让我们的心变得麻木;因为它让我们意志消沉;因为它让我们的身体变得虚弱;因为它让我们自命不凡, 得意得昏了头脑;因为它让我们的个性变得沉闷;因为它让我们沦为奴仆;因为它让我们变得叛逆;因为它让我们陷入贫穷;因为它让我们变得骄纵;因为它使我们成为乐观主义者;因为它使我们成为悲观主义者;因为它导致教条主义;因为它导致怀疑;因为它让我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外;因为它让我们陷入现实生活的困境中;因为它让我们成为骗子;因为它让我们成为书呆子。”书中正文内容, 则从爱、美、身份、生存、功用等方面, 分析了教育的意义。而前言中的分析, 从生活层面来分析教育的用处, 才能真正使教育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成为人生教育。受过教育的人们, 要时刻警惕, 自己是否陷入了这种种描述的怪圈。

学习是日积月累的。没有哪种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突飞猛进的变化。教育最大的用处, 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阅读与思考的习惯, 使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 找到我们生活的乐趣, 做一个可爱的人。如同北京四中校长在毕业生典礼讲话上所言, “四中三年来所给予你们的, 不只是一张毕业证书或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 而是强健的体魄, 丰富的大脑, 另外还有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比聪明和知识 (或成绩) 更重要的是兴趣、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教育的重要性是培养唤醒一个人的自觉能力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重要的是人生态度的培养。具备思考习惯和专业爱好的人, 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专业的学习与思考,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培养阅读与思考的习惯, 是教育的基础。不同的生活方式, 会直接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好的教育, 就是要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更健康、富有创造力的生活。

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定义如下:“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 剩下的就是教育。”这正是对教育最好的描述, 此时, 教育才真正成为了生活, 实现了无用之用。

参考文献

[1]科顿姆, 仇蓓玲, 等译:《教育为什么是无用的》,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

[2]王长乐:《当代教育功能观嬗变:从有用到有意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

无用的美作文 篇5

漫步在苏州园林的白墙黑瓦中,仿佛是行走在水墨画中,诗意盎然。

游廊环水而过,曲折蜿蜒,直通向远方。墙上有小阁,扇形的,圆形的,框出了另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若即若离,似近似远,视觉空间由平面延展到了无限。

这怕是古人最无用也最有用的设计了吧!隔墙框景,墙失去了阻隔的作用,凿壁却不设窗,任清风细雨吹过。要墙无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阻而不隔,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氛围。

有用无用公道自在人心。看似无用的东西实则也能变成有用。何必让人生的分秒都精细量化,让所制造的东西都变得实用具体?让无用填补些人生的空白,在不经意之间创造成出无限的可能。

先人第一次用动物的骨骸做出乐器,丑陋而无用的弃骨第一次发出明媚而动人的声响,就像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这清脆的乐音在人们心田中引起激荡,幻化出全新的审美意识。

对于他们来说,这乐音是多么无用。他们游荡逐草的生活里,需要的是宗教般热情的占卜和祈祷,而非这无用的乐音。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份清灵的声响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份不再拘泥实用,不再沉醉于功利的全新境界。

试想,对于功利之外的无用之事都不忍敷衍的人,那该是对生活有多么的热爱和耐心啊!在这个快速前进的社会里,但行耕耘,不问收获,对每一件事都以平常心对待而不问结果。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和美好的心灵啊!

从远古时期的“可游、可居”的实用主义走来,混沌变得清明,人们的心灵变得细腻,却更多地焕发出一种童年的气质,一种不再计较结果的开明和爽朗。

你看那黑墙淡瓦,不再是中国初期建筑的工整华美、平衡对称,讲究一种实用的美。而是由实到虚,更看重意境的美妙和升华,看似无用,实则是另一番审美的进步啊!

从新读书无用论看教育功利化问题 篇6

关键词:读书无用论;教育功利化;工具理性;教育成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98-01

一、新“读书无用论”

最早提出读书无用论的是孔子弟子仲由,根源是人性论的哲学。文革时期,人们认为读书没有实用价值,不能创造财富,根源是唯成分论的政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这也是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展,金钱成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价值标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读完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导致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再次泛起。

在《小趋势》的作者马克·J·佩恩和金尼·扎莱纳看来,只要有 1% 的人口在价值观或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相同或相似,就可以当成形成小趋势的群体看,他们会对各种政治运动和媒体产生影响。“在今天的大众社会,只要让 1% 的人真心做出与主流人群相反的选择,就足以形成一次能够改变世界的运动。”[1]新“读书无用论”已是较普遍的群体心理现象。因此对部分社会群体“新读书无用论”心理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二、新“读书无用论”泛起原因

1、低就业率和高昂的教育成本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200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7 万,2003年为52万,2004 年到2008年分别为69万、79万、91万、145万、173 万,到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达到了196万。因此也出现了万名高三毕业生弃考、高三学生高考比率下降、考上大学后弃学、农村子弟考上重点大学人数减少;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以及部分职业、技术类院校动辄95%以上的就业率等等。

而与低就业率相对的却是高昂的教育成本,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在 《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 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从直接的经济成本看,0 岁至 16 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 25 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经济支出,则可能高达 48 万元,这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或者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产生极大的经济负担。[2]

2、高等教育与社会脱节

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机制与实际需要脱节,高校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不合理,职业方向不明确,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 导致硕士教育本科化, 本科教育高中化, 培养出来的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不足、道德意识差等, 如不善与人沟通相处、生活自理独立能力差、缺少理想等等。

3、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过高,观念狭窄,目光短浅,过于功利

新“读书无用论”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兴起的,社会经济发展,金钱成为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价值标准,很多不读书的人赚的钱更多,显得更“有用”,这让很多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但是很少人能正确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制定方向、进行规划并准确定位分析。许多大学生面对就业只是单方面地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兴趣需要的发展以及工资的数量等,而忽略甚至淡化了社会价值,这与“读书无用论”带来的就业观偏离有很大关系。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强调“自我需要”而非“社会需要”。

4、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最早由西方社会学者马克思·韦伯提出。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简言之“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他认为,科学是工具理性的基础,而科学强调的是事实和逻辑,只能保证手段的正确和高效,但却不能反省与批判所追求的目的与所存在的合理性、价值和意义。工具理性已渗透到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导致人的思维程序化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教育作为人类组织化、理性化的学习机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

三、面对教育功利化问题对策

1、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另一方面却出现了技工荒,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因此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使失业人口与空缺岗位平衡,设置专业也应更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更能满足岗位的需求。据悉,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基础薄弱,教学质量太差,还有重视度不够,等等。

2、政府不断深化改革,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应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信息支持,出台关于保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同时对中小企业进行专门的管理和引导。

3、转变教育观念,增加大学生社会资本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结果,而非仅看就业者的单方意愿,因此学生更加应该培养自己的能力,培养社会资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校期间,学生应该注重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圈,扩大就业信息源;同时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能眼高手低,可以考虑下基层农村或者西部,也可适当放宽自己的求职标准。

参考文献:

[1] 倪胜利.教育文化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无用的教育 篇7

关键词:无用的教育,有用的教育,思考

近来参加几次会议,几位发言者都讲不要做和提高成绩无关的事,要追求“有用的教育”。 一位教师因花一节课时间讲“标点符号”(中考不考)被批;某校把九年级音乐美术课换成数理化课而被表扬。在中小学中,“有用的教育”受到热捧。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不要争名逐利,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治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深感教育亦如此———“无用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无用的教育”是相对“有用的教育”而言的。“有用的教育”是功利化的教育,它把学生作为工具以实现教育者的个人功利目的。而“无用的教育”则关注人的发展,是以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幸福为目的的教育。“无用的教育”不是有害的教育,也不是无效的教育,更不认为教育是 “无用”的。

一、“有用的教育”贻害无穷

“有用的教育”市场广阔,深受一些教育者追捧,其危害性巨大。

1.遏制学生成长 。

“有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以考分为核心, 主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它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头脑、心灵、 意志、个性以及生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孩子过早地学习小学低年级的内容;小学生整天沉浸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里;初中生则流连于各个补习班;高中生休息时间极少,每天学习约12小时。台湾在2001年反思过去48年的大学联考制度时说:“联考造成了不正常的升学压力,从而造成畸形的教学,畸形的教学造成文化的失根。一个国家如果大多数的国民只知道在个人的近利和物欲中打拼,这个国家的前途着实堪忧。”每年高考结束,记者问学生:“高考结束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很多学生的回答就是“想好好地睡一觉”。连睡觉都是一种渴求,这种背离人性的教育难道不值得反思?如果“有用的教育”真是有用的教育,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2.压制教师发展 。

追求“有用的教育”,教师压力很大。教育管理者都知道,抓住了教师,就抓住了分数。于是几乎所有针对教师的考评都是以分数为主要标准,或明或暗,教师在这样的考评体系下,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盯盘补”,很少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反思。即使反思了,往往还是反思如何高效地“盯盘补”。长此以往,很少有教师考虑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教师个人素养必然下降。有一部分教育者为了考分而疯狂,只要能提高分数,往往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违反人性和道德。“盯盘补”的高手都是扼杀学生发展的高手, 然而这样的教师大会小会往往都会受到表扬, 不仅得到家长的认同,甚至也会得到学生的认同,他们因此而洋洋自得。殊不知害了学生亦害了自己,教师也成了考试的机器,还谈何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也是受害者,只是有些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而已。

3.阻碍教育提升 。

由于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 课改遭到不少“卫道士”们的抵抗,并且我们的考试机制、应试惯性、教育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盘根错节,因此,虽然课程改革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依然任重而道远。改革十多年来,广大中小学应试倾向依然严重,追求“有用的教育”大有人在,教育改革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社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有用的教育”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培养考试机器,是摧残人才,制约社会的进步。

二、为什么要追求“无用的教育”

1.教育本质决定 。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性,培养人格,实现人生幸福。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教育并不在于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人的发展,人的终身发展。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诺奖获得者的话给我们以很深的启示,那就是最好的教育要有利于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需要“无用的教育”,因为“无用的教育” 绝不是以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相反,越追求分数,学生在人格、人性的发展上越容易被忽略, 这恰恰违背了教育规律,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而一句鼓励,一次帮助,一个小故事,一次文娱活动,一次散步……看似无用,但学生从中习得的东西或许让他们受用终生,因为这些收获是精神层面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主要的是人的长远发展、精神的升华。“无用的教育”就是从长远方面、精神层面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幸福。

2.社会现实需要 。

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单一升学率,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发展。现在许多教育者成了应试教育的精英,成了“屠杀”学生的“刽子手”。2013年端午节,考上高中的学生来看望笔者,笔者了解到,一个短短的端午假,不同学校学生收到八开的试卷都超过15张,每一张都是要求做的。 笔者统计了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资料,几乎每个学生每科都有两套以上的教辅资料,平时科任教师还会下发大量的试卷,很多初中学生每天早上到校的第一件事是抄作业。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中,能有多少老师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幸福?在题海战术中,学生、教师的人格慢慢变形。

“无用的教育”势在必行,因为学生需要自由幸福的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放手。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创造学鼻祖奥斯本说:“是想象力建立了强大的美国。”“无用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为培养出人类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无用的教育”是治疗这个时代浮躁与焦虑的一剂良方,它让应试教育的脚步停下,让有灵魂的教育跟上。

三、如何追求“无用的教育”

面对急功近利的“有用的教育”,我们非常需要“无用的教育”。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1.成为“思想者”。

追求“无用的教育”,就如罗丹的雕塑《思想者》那样,展现人类从蒙昧、野蛮中脱离出来而逐渐具有清醒意识的探索状态。教育者就要做“思想者”,既要思索教育的过去,对传统的教育合理扬弃;还要立足于现实,思考现今教育的利弊及我们该如何做。在拉车的同时更要抬头看路,思考教育的未来与方向。

周国平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他认识一名某地“最好”的中学的校长,该校考上清华北大的很多,差的才考上北京师大这样的学校。该校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是全封闭管理,两周休息一天。校长第一次见到周国平就说:周老师,我们这些人都是历史的罪人,我们将来是要受历史的审判的。

话语直击灵魂,直击教育之弊。马卡连柯说,教育的目的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社会需要。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这是教育家、哲学家对教育的思考。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思考:现在不少教师成了应试教育的应声虫,随波逐流,听命于上级或者学校的要求,没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没有教育的预见性。19世纪50年代,北京市以交通发展与城市建设为由,决意推倒古城墙。时任首都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坚决反对,并向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当面直言:“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实际不到20年,人们已认识到自己无意中成为了历史之罪人。教育也是如此。

教育者之美,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做一个教育“思想者”,就会看到 “有用的教育”之失,“无用的教育”之得。如果我们的教育只为适应现在,不能考虑未来的长远发展,那我们要教育做什么!

2.甘当“傻子”。

鲁迅说:“世界上的事是傻子干出来的,那些聪明人为着名利而来,干了不光彩的事情,把世界推向黑暗深渊,结果他们也跟着沉沦,而世界依然在傻子手里,推向前进,世界是傻子的世界啊。”追求“无用的教育”,教师要甘当“傻子”。 “傻子”是对教育的执著追求,是不畏世俗的嘲讽与压力,在教育的道路上奋力前行。陶行知, 一个留洋博士,西装革履换成布衫草鞋,到乡村办教育。当时很多人都说陶行知是傻瓜。陶行知这样应对嘲讽:“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最后陶行知成了著名教育家。如果没有这股傻劲,陶行知能有这样的成就吗?当时也有人质疑陶行知的教育是“无用的教育”, 而实际上这种“无用的教育”却一直熠熠生辉。 甘当“傻子”,就要摒弃世俗功利,敢向应试教育开刀。教育管理者不怕掉“乌纱帽”,大力改革; 教师不畏世俗压力,大胆践行“无用的教育”,追求学生的更好发展,坚决反对“有用的教育”。曾有人这样戏谑聪明人办的“有用的教育”:小学小傻、中学中傻、大学大傻、硕士博士超傻、博士后傻上加傻。这傻是真傻,是能力低下的表现!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中的雷夫老师牺牲了大量的时间,每天放学和周末都会无偿为学生补课,非常富有激情地带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完全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他也受到了同事的冷眼,也有人认为他是“傻子”。可是雷夫老师的事迹轰动全美,轰动全世界。

甘当“傻子”是坚定的教育勇气的体现,是高尚的教育情怀的体现,是睿智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3.做“特蕾莎修女 ”。

2009年,诺贝尔基金会评选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获此殊荣 (另两位分别是马丁·路德金、爱因斯坦)。因为她充满爱,并全身心地把爱给予需要帮助的人。追求“无用的教育”,教育者就要做“特蕾莎修女”,充满爱,充满无私的爱,要有普爱、大爱的情怀。有一个小故事让我一直很感动:

有一个小男孩,背上的疤痕从他的颈部一直延伸到腰部,很恐怖,小男孩非常自卑。可还是有小朋友在上体育课换衣服时发现了这个秘密,称小男孩为怪物。小男孩备受打击,更加自卑。班主任老师智慧地处理了这件事。他很神秘地告诉孩子们:每个小朋友都是天使变成的。在下凡的时候,有的小天使很快就把美丽的翅膀脱了下来,而来不及脱下自己的翅膀的,就会在背上留下这样两道痕迹。孩子们一下子羡慕起了小男孩的伤疤。老师帮助小男孩走出了阴影, 凭借的就是爱。

这就是爱的伟大,化腐朽为神奇。“无用的教育”是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服务的,它怎能离开爱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爱的传递。有爱才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潜能。爱是检验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法国作家福楼拜是个“笨孩子”,五六岁时才会说话,上小学时写字困难,成绩奇差,而且每次考试时都要发一次癔症。他的父亲对他一直严加管束,甚至整天看着福楼拜,先是希望他做医生,发现福楼拜没有兴趣,又希望他做律师,可还是“无疾而终”。福楼拜的父亲在对他丧失信心后,干脆放弃了。而此时福楼拜摆脱了精神上的负担,沉迷于文学的世界,创作出《包法利夫人》这样闻名世界的文学巨作。福楼拜的父亲也充满爱,但他追求“有用的教育”,没有切实关注孩子的发展,爱成了害。我们很多教师也是这样。爱是放手!教育之爱更要学会放手!

4.学会 “打禅 ”。

打禅,指的是佛教徒闭目静坐修行。外在的诱惑太多,教育者需要“打禅”,需要静心、收心、 净心。否则,再好的教育在极端功利的作用下, 都会变得面目可憎。追求“无用的教育”要静下心来,修行自己。《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树立教育的高境界和远目标,才能有坚定的教育志向;有了坚定而美好的教育志向,内心才能宁静,远离浮躁;内心宁静不虚浮, 才能在教育中泰然安稳,思虑周详;教育思虑周详了、细腻了,才能得到教育的真谛。

教育的价值是为了实现人生的幸福。人的幸福心境最重要!学会“打禅”,还要善于支配时间。希腊文中的学校一词是“闲暇”的意思。希腊人认为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体验与沉思,只有如此,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甚至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 要浪费时间。其意思是给学生时间。追求“无用的教育”,教育者就要学会“打禅”,教育者有闲暇,学生才会有闲暇。人类幸福的社会应是一个休闲的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们只有留出了较多的闲暇时间,才能有安逸、自由而充实的生活。颜回身处陋巷,只有粗粮清水,却快乐无比。因为幸福本身不在于你获得多少,而在于你感受到多少。学会“打禅”,是教育者追求 “无用的教育”的必有心境和精神状态,更是教育者自我修炼的一条重要途径。

无用的教育 篇8

高等教育学费高, 毕业生就业难, 是刺激“读书无用论”抬头的直接原因。但仅以此对“读书无用论”进行是非评断, 由此而下的结论很可能流于表面, 而无法洞悉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因为, 学费高、“就业难”问题, 与我国近年的高校扩招紧密相连。而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所表明的也就是一个背景, 即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 处于转型期。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19%, 借用马丁·特罗的观点,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跨入大众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意味着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的社会功能、功能发挥形式等相应发生显著变化。无论是学费高, 还是就业难都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伴生物, 所以, 对当前“读书无用论”的分析、评价只能置于这个背景中进行。

可以肯定回答的是, 高等教育大众化证明了社会对高等教育有较强的需求, 证明了社会有尊重知识、追求知识的良好氛围, 而不是证明社会在贬低知识。实际上, 当前我国出现的“读书无用论”是不能用“知识贬值论”来解释的, “读书无用论”更多的反映了学生、家庭的一种经济行为, 即部分学生及其家庭作为教育投资者, 由于无法从教育投资中获取期望中的收益, 放弃了教育投资, 并不包含知识的价值变化这个内涵。换言之, 当前的“读书无用论”真正反映出的是教育的投资收益的变化。

以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为例, 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认为:整个社会是由相互交错或平行的关系网络构成的一个大系统;每个个体都置于相应的关系网络中, 在社会交往中, 人们可以利用周围的社会关系完成工具性指标。具体于大学毕业生, 这种关系影响表现在多方面, 如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学生, 在就业期望、就业观、就业投资、投资成本的承受能力以及获取就业信息能力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来讲, 强社会关系网的学生各项指标都较高;再如, 关系为毕业生提供着一种无形资源, 强关系者与弱关系者进行竞争时, 一般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中国这个重视关系的国度里, 情况更为如此。

从上述形势变化中, 明显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对一部分社会群体来讲, 投资风险增强了。但在中国,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大多数家庭投资教育都是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实用主义态度支撑下进行的, 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降低、风险增强, 必将挫伤许多家庭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所以, 一些“弱势群体”拒绝教育投资, 社会除了规劝、指责的声音外, 更需要理性的反思。比起人主观认识的偏差, 通过制度筛选把一部分人抛离出制度更值得批判。

总而言之, “读书无用论”反映了一种现实, 即当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突破15%的界标, 已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新的教育环境下, 高等教育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产生了改变, 单纯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的做法遇到了阻力。

二、“读书无用论”的化解与矫治

(一) 加强宣传, 阐清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随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倡导的“积极稳步发展”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积极发展”, 我国开始了“跃进式”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999年, 中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报告中, 明确规定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0年要达到15%的目标, 但在“十五”计划中这一目标被提前到了2005年, 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 2000年11%, 到2001年13%, 2002年年15%, 2003年17%, 2004年19%。在短短的5年内窜升到2004年的19%。由于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充分的资源准备, 过分强调指标、数量的意义, 导致高等教育大众化丰富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许多本应向社会解释清楚的转型问题也没有做到位。正因为如此,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和学界都认为高等教育已步入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但整个高等教育界和社会是否从理论和心理上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很令人质疑。当前的“读书无用论”实际上从侧面应证了这一怀疑。“读书无用论”反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与就业关系的理解多停留在“精英化”阶段, 在新环境下, 用老观点来审视新问题, 不免出现偏差。因此, 如果不从理论上回答大众化到底给社会各个阶层的求学者在收益问题上, 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要破除“读书无用论”恐怕是纸上谈兵。

(二) 引导家庭的合理教育投资。

个人投资高等教育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人力资本的风险投资, 在高等教育诸多投资主体中, 个人是仅次于国家的第二大投资主体, 相应的也承担投资风险。但在影响教育的投资政策等问题上, 个人排在国家、社会、学校之后的最为弱势的地位。如何去了解教育资源的优劣分布, 如何把握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教育投资, 所有的这些问题, 个人都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外在因素的支持。而且, 我国居民有限的收入水平和巨额的学费决定了个人规避投资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 一旦高等教育投资失败, 对某些家庭来讲, 影响是灾难性的, 实际上现在社会上大量出现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已经敲响了这方面的警钟。因此, 高等教育在实行教育成本转移的同时, 有责任引导家庭进行合理、明智的教育投资, 一味规劝个人进行教育投资而不顾忌投资者个人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投资的收益是极不负责的行为。对于学生与家庭来讲, 现在早已不是一个文凭等同于工作、收入的时代了, 文凭只是人力资本增值的手段之一, 只是降低个人失业和向下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的一种保险形式。对于某些学生和家庭来讲, 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不只有追逐高等教育一条路, 与其承担根本无法承担的投资风险, 追逐只有形式而没有实际未来的“文凭”, 还不如另寻其它的投资途径。

(三) 放慢扩招速度, 加快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紧张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但是一旦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打破了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均势时, 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成为就业紧张的推动者。我国从2000年开始大学入学率以每年2%递增的“跃进式”发展, 打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平衡, 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难”。要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紧张形势, 政府须减缓扩招速度, 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数量增长转移到质量提高、内部调整上来。其中,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多是面上的扩展、数量上的增加, 很少有层次上的分化, 导致当前受教育资源限制比较严重的地方院校、专门性学校等各类弱势学校同各类重点大学在一个平台上竞争, 客观上加剧了这些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所以院校结构调整是当前高校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 美国的做法很值得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一个明显的特征是院校分化, 即以社区学院和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发展为主动力, 最终形成三个层次四级学位的院校结构, 不同层次的学校主要分担不同的教育职能。

(四)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

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社会公平的维护者, 无论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还是教育成本分担政策, 公平原则乃是评估政府行为的核心准则之一。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转移客观上有把许多教育成本承担能力不足的家庭排挤出高等教育外的危险。如何通过政府、社会等“后天”资助措施弥补一些家庭“先天”投资能力的不足, 实现起点上人人平等, 是政府必须考虑的责任。所以, 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从1999年开始我国政府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 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包括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体系。然而实际工作表明, 尽管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 投入了大量的资助资金, 但是对于大量经济困难学生而言, 这些资助资金仍然是杯水车薪。有偿资助, 即助学贷款本应是解决学生资助困境的理性选择, 但由于学生、银行、学校、各级政府等多方面原因, 许多地方的助学贷款陷入困局。总之, 学生资助体系远非完善。目前, 政府除在落实、完善已有学生资助政策外, 应大力推动我国的学生助学贷款的发展, 助学贷款相对于其它资助方式, 不仅能克服政府资助资金投入有限的困境、符合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 而且能基本上解决贫困学生在求学期间的经济问题, 助学贷款能否落实关乎整个学生资助体系成效。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强化了知识竞争的同时, 也弱化了知识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 导致高等教育的高投入并不一定能获得高收益, 这对单纯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群构成了挑战。不能单纯用愚昧、反智主义、知识贬值等来评价当前的“读书无用论”,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投资与收益关系的变化是“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客观背景。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投资,教育收益,读书无用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0~2004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 篇9

于是,上大学时,我酷爱社交,参加了3个社团,只要有活动,都会去打个酱油。我乐意留别人的电话,曾几何时,我把留到别人电话数量当成炫耀的资本。

我待人热情,对人诚恳,却总是被忽略。他们只有在打杂的时候,才会想到这个社团还有一个我。那段时间,虽然很多场合都有我的存在,但永远不是核心,别人也不太愿意跟我交朋友。

可活动后,留下打扫卫生的,永远是我。

一次,认识了学校的一个老师,那年我还是个学生,屁颠屁颠地大半夜去他办公室,只是因为他给我说了,晚上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值班。

我听他跟我聊了很久,没有深聊, 只是表面肤浅地交流了十几分钟,他告诉我,他是负责学校入党工作的。

我听的很认真,临走前留下了他的电话,还送了带来的两袋水果。

后来我入党写申请书,那时不知道可以在网上下模板,傻了吧唧地发短信找他帮忙,他却冷冷地回了一条:我没空。

其实我在很多场合都遇到过了这样的拒绝,你以为你和对方留了电话存了微信,应该彼此能帮忙,却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关系平等,才能互相帮助。

这个故事没完。

几年后,我已经是一名英语老师,深夜接到了一个电话,正是几年前的那位老师。

他笑嘻嘻地跟我寒暄了两句,很快就聊到了正题:竟然是找我介绍靠谱的英语老师,希望私下能给他的孩子上一节课。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上课,白天劳累困顿,晚上晕头转向,加上想到过去的种种,于是我只是搪塞了,改天我看看,就匆匆挂了电话。

当然,我什么也没帮他。

后来我忽然想到这件事,为什么我没有帮他,或者说,很久以前,他为什么不肯帮助我。

答案很简单,除去彼此的感情,能让对方帮自己的根本条件,是你能提供等价的回报。换句话说,过去我是个学生,没法给他提供等价回报;而之后我不需要入党,他也没法给我提供等价回报。

而且,我们的感情基础是零。

事实很冷,但这是事实。

我们总是去参加社交,却不知道,很多社交其实并没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别人电话,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仅仅是白打了一个电话。

因为我们不够优秀。

很残忍,但谁愿意帮助一个不优秀的人呢?

曾有个朋友跟我说,我参加了不少社交,朋友也不少,为什么会越来越孤单,直到今天,很多事情都无人帮助我,难过。

我问她,社交场上,别人一般怎么介绍我。

她说,我的朋友,小白。

我说,一般怎么介绍那些优秀的人?

她说,独立撰稿人、主播、导演、教授……某某某。

我说,所以你懂了,如果你自己不强大,那些社交其实没有什么用,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

所以,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的时候,先别花太多宝贵的时间去社交,先花点时间读读书提升一下专业技能。我们都有过参加一个聚会,发现无话可说,甚至不知道做一些什么的经历,因为,这个群体,不属于你。

要知道,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几个月后,小白参加一个电视栏目大火,现在她依旧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她告诉我,现在甚至有些人每天给她分享一些文字,还有些是之前不喜欢理她的人。

一个当红作家曾经给我说过一个故事,他成名之前, 给一个很大的报社投过稿,可是,多次发稿,却石沉大海。

一年后,他的书大卖,这家报社的创始人竟然亲自来找他约稿。

他们关系很好,因为一个需要卖书,一个需要发有质量的文字。有人说他和这个报社的关系好,他只说了一句话:“等价的交换,才有了等价的友谊。”

别觉得世界残酷,这就是游戏规则,别着急痛苦这世界冰冷冷地像一块铁,请看完我的文字。

我在北京打拼的第一年,一无所有,可每周都会有一个朋友来看我,给我送吃的,那哥们叫立冬,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曾经说,无论你是谁,但你是我兄弟。

后来我有点名气了,他依旧跟我说,别以为你是谁, 你就是我兄弟。

这种人,被称为真朋友,他不适用于以上的规则。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愿意帮助你,无论你贫穷还是窝囊,因为你们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他们总是不离不弃。你们的帮助,不用等价交换,只要感情平等,就好。

这种人不用多,在这个浮夸的世界里,几个就好。

所以,放弃那些无用无效的社交,提升自己,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大。同时,相信世界上美好的友情,存在于彼此内心深处,安静地保守着他们。

无用的《富春山居图》 篇10

恰似茶。我临近中年,才知茶的好处。如果单为解渴, 茶不是最好的选择。急不得恼不得,让情急口渴的人早已弃它而去, 三大杯可乐下肚, 马上去忙别的。茶也解渴,甚至更解渴,可你要给自己时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

酒,我既讨厌又喜欢。讨厌的是应酬的酒,这样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酒的滋味。端着为感情为态度为利益而要大口闷下去的好酒, 我都替那酒可惜———好酒被当成了钥匙。真正好的酒却让我喜欢, 那往往是闲来无事或毫无目的之时,亲朋好友间的小酌,没有名头大小排座次,没有利益在酒中,杯中物才润泽了人生。

琴音更是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妙品。音乐到处都有,可太多都是喧闹的背景,有多少是为你的悲喜而响起?

新闻于我,是事业是功名,可从现实的角度看, 常常是必须坚持的苦役。如若没有强迫自己闲下来的爱乐时光, 没有同样看似无用的喝酒喝茶甚至发呆的时光,苦役早已不堪重负。于是我逐渐明白, 正是这些无用的事平衡了生活中必有的苦,甚至有时我觉得这些事才是人生中最有用的事。人生是条单行线, 如若只为目的而忘了过程,人生,其实才真的是苦役。

茶、酒、琴又或者其他,也都只是手段, 让心静下来一些, 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总要有个机会和忙乱告别, 把更好的人生拿起来。

别开无用的会议 篇11

关于开会,他们的心得

开会之前一定要让所有参会的人心里清楚开会的目标,才能在会上不分心。对于讨论不出结果或者说不清楚的事情,可以考虑放一放。

—陈杨(安吉斯媒体集团中国区策略资源总监)

会前要明确开会的目的和对象。每次开会预留10~20分钟提问时间,每次会议之后做一个会议简报,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参会人员。会议结束后,检查会议记录,随时确定下一步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控制会议的时间也是会议召集者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开会时间如果超过90分钟,人就会产生疲劳,会议品质就会下降。

—葛承志(奇艺网销售部运营中心高级总监)

事先说明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做好会议流程及时间分配并严格执行。确定参会者都会到达现场,确定会议所需素材都完整出现,确定下一目标及未来的日程表安排。

—蒋美兰(捷希女鞋集团中国区行销部副总经理)

开好会议,有何策略?

1.制定详尽的会议安排

每一个讨论都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限制在被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应当在会议预定时间到达前1~2分钟,给出提示。

2.只邀请真正需要的人参加

建议在做会议日程时,只列上这个项目绝对需要参加的人。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将被激励使自己的谈话尽量缩短,要点更加突出,这样也可以让他们尽快返回工作。

3.设定明确的结束流程

建议安排一种结束流程,在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用一些有标志性的问题来结束会议。比如,用一句话表述你今天在这个会议的最大收获是什么?用一句话说明什么是你认为下次会议要讨论的主题?用一个词或者短语描述你对这个会议有怎样的感受?

无功功率不是“无用”的功率 篇12

一、无功功率的概念

无功功率是相对于有功功率而言的一个概念。所谓有功功率就是指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 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 (机械能、光能、热能) 的电功率。例如一个2.5KW的电动机, 就是把2.5KW (有功功率) 的电能转为机械能, 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对外做功。而无功功率是指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 起到在电气设备中建立、维护和稳定磁场的作用。电动机内部磁场的建立就需要这个功率。就好像一个健康的人, 能将一重物在一定的时间内, 从甲地移动到乙地, 我们说他做功了, 这是有功功率的体现。那么, 维持这个人各器官正常运行, 使其健康有力气的功率就是无功功率 (给身体提供营养的能量) 。整个能量是由人吃的食物提供的, 使其既有健康的身体 (生命) 又能从事劳动 (搬运重物) 。好比电动机工作的能量是由交流电源供给的一样。

通常情况下, 凡是电气设备中有电磁线圈的, 就需要建立磁场, 就必须要消耗无功功率。比如:一盏40W的日光灯灯正常发光, 除了需要40W的有功功率 (镇流器要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 外, 仍需要80var左右的无功功率, 这主要是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磁场使用的。

二、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

由于无功功率对外不做功, 所以人们通常把其称为“无功功率”。但是, 无功功率绝对不是“没有用”的功率, 它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

在《电工学》课程中, 我们知道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它是在定子通入三相交流电, 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线圈在其作用下产生感生电流, 从而使转子产生转矩, 电动机旋转起来对外做功。这里给我们的直观现象是转子的转动带动机械设备工作, 而旋转磁场的建立我们是看不见的。这个旋转磁场就是消耗无功功率建立、保持的, 如果没有这个旋转磁场电动机就不能工作, 从旋转磁场的作用就可以看出无功功率是不可缺少的。

上面所提到的日光灯, 40W的有功功率对外做功 (发光) 我们能感觉到, 而80var的无功功率对外不做功, 我们就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不能说它没有, 更不能说它“无用”。如果没有镇流器 (消耗无功功率) 的作用日光灯是无法“启动”而正常发光的。

常见的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在一次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 然后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感应电压而实现变压的作用。在电磁转变、传递过程中消耗的也是无功功率。还有如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电焊机、电磁炉等有线圈的电气都要靠无功功率来建立和维护磁场, 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也类似于我们人一样, 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能搬运重物对外做功的。这个健康的身体就是我们看不到的“无功功率”作用的结果。我们能说身体健康不重要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看到的是日光灯的发光、电机的转动、触点的开闭、电焊机的弧光等, 这些有功功率作用的直观现象, 使得我们觉得学习和研究它非常重要。其实对于产生这些现象的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更要给以充分重视, 要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三、无功功率对供、用电的影响及补偿

从以上讨论知道, 无功功率是用电设备建立磁场和能量交换所必需的, 在感性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是不是无功功率越大越好呢?实际不是这样, 无功功率的过高或过低会在供、用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电器有功功率的输出;二是当增加无功功率时, 就会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三是会造成电器线路电压损失增大与电能损耗增加;四是当无功功率不足时, 会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 使得电器设备容量发挥不够。这也象我们人一样, 营养不良或过剩都影响身体健康, 劳动能力下降。为了消除这些影响, 在实际供、用电系统中要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的负荷设备与感性功率的负荷设备并联在同一电路中, 当感性负荷设备吸收能量时, 容性负荷设备就放出能量;当容性负荷设备吸收能量时, 感性负荷设备就放出能量。能量就在这两种负荷设备间转换, 以达到无功功率补偿的目的。

常用的无功补偿装置有以下几种:

1. 同步调相机。

运行于电动机状态, 不带负载, 只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用于改善功率因数, 维持电网电压水平。

2. 静止无功补偿器。

它不仅可以根据电器设备负荷的变化, 自动调整吸收的电流, 使电压保持不变, 而且能够快速、平稳地调节无功功率的方向与大小, 以满足电器设备对无功功率的动态需求。

3. 电容器组。

电容器组的容量大小均可, 而且可以集中使用, 也可以分散使用, 还可以分相补偿, 随时投入、切除部分或全部电容器组, 运行和操作比较灵活。

在中职机械类《电工学》教材中, 对于无功功率所涉及的内容较少, 不便于学生对无功功率概念的理解。可它在实际应用中确实非常重要。本人认为,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和以后工作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定性地把以上这几方面阐述清楚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何大春.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 (6) .

上一篇:适应职场竞争下一篇:男女性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