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顶管施工法

2024-07-20

管道顶管施工法(精选10篇)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1

1 工程概况

香港荔枝角至青衣污水治理工程, 西起青山路至青衣污水处理厂, 其中穿越机场三号干线及机场铁路桥的一段采用双排混凝土顶管施工, 该段顶管全长310m×2, 管节外径为3540mm, 内径为3000mm, 管节长度3000mm, 顶管坡+0.095%, 管顶覆土厚度为6.8m。顶管施工采用外径3560mm的土压平衡式多刀盘顶管机, 最大后顶力为1000t。顶管衬砌结构均采用"F"型预制钢混凝土管节, 相邻两管节间采用特制接头承插连接, 衬砌接缝防水采用天然橡胶制成的锲型橡胶圈。

2 地质条件

本工程范围内的土层从上往下依次为:填土、褐黄色粘土、灰色粉质粘土、灰色淤泥质粘土。顶进断面全线上部处在灰色粉质粘土内, 下部处在灰色淤泥质粘土内, 见表1。

3 进出洞施工措施

从工作井中出洞开始顶进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为确保顶管机顺利出洞, 防止土体坍塌涌入工作井, 出洞前先在砖封门前打设一排钢板桩, 钢板桩入土深度达到工作井底板以下。当顶管机出洞时, 先把砖封门拆除, 这时由于钢封门挡住, 土体不会涌入。等到顶管机推进到距钢封门5 0 m m~100mm时, 洞口止水圈已能发挥作用了, 然后再按出洞口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拔除钢板桩。为减少钢板桩拔除过程中对顶管机正面土体的扰动及可能出现的建筑间隙, 钢板桩全部拔除后应立即顶进, 缩短停顿时间。

在出洞施工初期, 由于顶管机正面主动土压力远大于机头及混凝土管节的周边摩阻力和与导轨间摩阻力的总和, 因此极易产生管节后退, 引起顶管机前方土体不规则坍塌, 使顶管机再次推进时方向失控和向上爬高。为此, 采取在洞口两侧各安装一只手拉葫芦, 当主顶油缸回缩之前, 先将最后一节管节拉住不让其后退, 同时在出洞之初就预设了一定的向下纠偏量, 尽可能克服出洞时机头抛高的情况。从实际施工的效果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出洞期间的高程最大偏离值, 北侧为-2.8cm, 南侧为+4.5cm。顶管机进洞施工与出洞相比较为简单, 当顶管机靠近洞门时, 须控制好土压力, 在切口距封门20~50cm时停止顶进, 并尽可能降低切口正面土压力, 确保拆除封门时的安全, 拆除封门后将顶管机迅速、连续顶进, 直到进洞洞口止水圈发挥作用为止, 这就完成了进洞进程。

4 长距离顶进施工措施

4.1 顶进轴线控制长距离顶管施工的核心问题是对顶力的控制计算管壁土压的公式:

Pv-管道上竖向土压力;PL-管道上侧向土压力;γ-土体容重;H-覆土层厚度;D-管道外径。

上述公式是基于土柱的受力模型, 适用于不稳定土层或覆土层厚度小于卸力拱高度的情况下。从公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单位长度上的顶进阻力与管径、覆土层厚度、土体容重、土层性质有关。但是在实际顶管施工中纠偏对顶力的影响非常明显, 顶管机在顶进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 导致偏离管道设计轴线, 所以必须对机头的前进方向和旋转进行纠偏, 使其沿设计方向平稳前进。纠偏在顶进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是自始至终伴随着顶进而进行的。每次纠偏时必须对顶管机施加力矩使之改变前进方向, 施加的力矩就相当于附加了一个土压力从而使阻力增大。这一附加阻力在规范中没有反映, 但它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纠偏阻力的估算方法:

注:地面标高+3.5 m

a-纠偏阻力;f-管壁与土体间的摩擦系数;σ-侧壁土压力;L-顶管机长度

4.2 注浆减摩

注浆减摩是长距离顶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 是关系到顶管成功与否的一项关键的技术。为确保减小管道外壁的摩阻力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1) 保证润滑泥浆的稳定性, 根据土质的变化适当调整配方, 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2) 合理布置注浆孔。在混凝土管节雄头一侧按120°设置三个孔, 压浆总管安装于管节断右侧, 每隔6m接一三通阀门至管节注浆孔, 在顶管机后的连续3节都设置注浆孔。 (3) 制定合理的压浆工艺, 严格按压浆操作规程进行。为使顶进时形成的建筑间隙及时被泥浆所填补形成泥浆套, 必须坚持"先压后定、随压随顶、及时补浆"的原则, 泵送出口处的压力控制在1~1.25kg/cm2。 (4) 压浆孔的位置设在管节雄头一侧靠近边缘处, 这样在管节拼接后注浆孔就完全被前一节的钢环所遮盖, 压出的浆液先会在钢套环与混凝土管节外壁之间形成浆套然后再被挤出。这样泥浆套就较容易形成, 减摩的效果也就比较明显。

4.3 中继间

利用中继间进行接力顶进是中长距离顶管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中继间的布置要求顶力及操作的要求, 以提高顶进速度。第一只中继间应放在比较前面, 因为顶管机的正面土压力在推进过程中会因土质条件和施工情况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 所以当总推力达到设计推力的60%时就安放第一只中继间, 以后当达到计推力的80%时安放下一只中继间, 而当主顶推力达到设计推力的90%时就必须启用中继间。

土压力设定值:P=γhtg2 (45°+φ/2) =1.45 kg/c m2

管机正面阻力:F=πd2/4×p=143t管壁摩阻系数:取0.6t/m2

设计推力1000t, 中继间推力按设计推力80%计算:

第一套中继间设置里程:L1=98m;第二套中继间设置里程:L2=120m

本工程总顶程3 1 0 m, 设中继间两套, 与顶管机切口距离分别为98m、218m。以北侧顶管为例, 实际施工时在105m处放置了第一只中继间, 但由于泥浆减阻的效果显著, 顶进轴线控制较好, 实际顶进阻力远小于理论计算值, 所以中继间一直未使用, 直到最后进洞过程中才第一次启用。致使顶进程序大大简化, 顶进速度大大提高。

5 双排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顶管由于工期紧迫, 因此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决定采用双排顶管前后同时顶进施工方法。相对于单条分别顶进施工, 双排顶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有所不同:

5.1 顶管工作井后靠土体的稳定性

但由于顶力P的反复作用, 沉井后靠土体反复产生压缩变形, 孔隙水压力增大, 有效应力降低, 及沉井侧面与土体之间的孔隙未填实等原因。因地下水位较高, 沉井受到的浮力足以抵消井体自重, 为保证工作井后靠土体的稳定性, 施工时需避免南北两条顶力同时达到最大值, 顶力之和控制在1900t以内

5.2 双排顶管两顶管机纵向间距的确定

双排顶管前后同时顶进的施工方法, 关键是要确定两管的纵向间距L, 这对于减少两管间的相互干扰和对中间部分土体的扰动至关重要。

P 0-静止土压力;D-顶管机外径

在上式中F按施工中控制压力的上限取值, 计算所得的结果偏于安全。除顶管机挤土产生的影响外, 尚需考虑到因顶管机纠偏引起侧向土体的扰动。另外, 由于机头无注浆孔, 摩擦力引起的对侧向土体的扰动也必须考虑。

5.3 双排顶管引起的地层损失和沉降槽的预测

双排平行同步顶管引起的地层损失, 近期常采用有限元法, 可以考虑多种地层, 机头尾部空隙、灌浆等施工因素。在施工中为了便于应用, 选择了Peck公式经验预测法, Peck假定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是在不排水情况下发生的, 所以沉降槽体积应该等于地层损失的体积, 并且地面沉降曲线的横向分布是正态分布曲线。

Sx-距中心为x的地面沉降量;V1-地层损失量, 等于单位长度的沉降槽体积;S m a x--管道中心处最大沉降量;I--沉降槽宽度系数:

I=H/[2.5 tg (45°-φ/2) ] (H-覆土厚度;R-顶管半径)

其反弯点在X=I处, 该点出现最大沉降坡度, 在X=3I及X=0处, 出现最小曲率半径。双排顶管沉降曲线Peck公式的地层损失理论有关论述, 考虑到沉降在数值上远小于覆土厚度、顶管直径和沉降槽宽度, 所以采用叠加法来估算双顶管的最大沉降, 也基本可以满足等面积代换的原则。

在出洞阶段由于打拔板桩、纠偏、泥浆套尚未形成等原因, 实测最大沉降较理论计算值偏大, 达到4.12cm;而在其它阶段由于泥浆及时填充了部分土层间隙使得最大沉降较理论计算值偏小, 仅为2.8 2 cm。

6 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 为减少土地占用和加快施工速度, 顶管的施工方法将在许多城市的地下管线工程中得到运用,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工程中所使用的多刀盘土压平衡式顶管机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和自重较轻等特, 适用于软粘土层中的顶管施工。

摘要:随着城市迅速发展, 已有的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基础设施需要更新或者升级, 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减少对交通及人流影响及满足施工要求, 采用管道顶管施工技术能很好地避免以上限制, 又将对交通及人流的影响减少至最低, 因此道顶管施工技术最近得到广泛的应用。本人在香港完成了多项顶管工程, 而香港荔枝角至青衣污水治理工程比较有代表性, 望借此与国内同行分享顶管工程施工经验。

关键词:管线放线,顶管出洞,后座墙制做施工,施工控制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2

矿山法施工在顶管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矿山法在顶管施工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难度,投资小、工期快、对地面影响小,使工程取得了顺利进展.文章对矿山法在顶管施工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作 者:霍广炼 作者单位: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407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年,卷(期):“”(2)分类号:U459关键词:矿山法 顶管施工 施工工艺 工程流程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3

[关键词] 顶管穿越 “三穿” 质量 安全

长输管道及城市管网“三穿”工程穿越方法一般分为五类:即定向钻穿越、顶管穿越、盾构穿越、大开挖穿越、矿山法隧道穿越等。其中,顶管穿越又分为螺旋钻机法顶管穿越、千斤顶法顶管穿越、泥水平衡法顶管穿越、土压平衡法顶管穿越四类。目前螺旋钻机法顶管穿越采用的较少,特别是对大口径管道穿越近几年几乎没有采用。顶管穿越是一种对环境无公害的非开挖穿越工程的施工技术,下面就我了解和经历的有关管道建设工程中顶管穿越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的实例做一介绍;同时提出了在“三穿”顶管施工中设计、施工承包商、监理应关注的问题,希望对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技术及管理人员,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造价控制等方面能起到警示、借鉴、促进的作用。

一、有关管道工程“三穿”顶管施工出现问题的案例描述

案例1:某输气管道工程穿越G220国道,设计穿越长度86m,管道径为D1016mm,设计穿越管底埋深为自然地面一下6.5m,顶管穿越套管采用JC/T640-1996中的DRC1800×2000GⅢ A型钢承插口砼套管。在套管穿越深度范围内,地质条件均为粉沙土,枯水季节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3m,丰水季节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0.8m。由于穿越点的公路两侧地势低洼,为了避开丰水季节,该穿越工程于2005年5月16日开工,计划顶管穿越工期25天。作业坑设在国道的东侧,设了4眼降水井,井深10m,降水4天后开始作业坑开挖(作业坑长6m、宽4m、深7m),由于地下水丰富、降水井数量少、降水时间较短,水位没有降下去就进行了作业坑开挖,作业坑出现大面积塌方,被迫停止开挖,开始在作业坑四周打9m长的木桩支护,然后继续开挖作业坑,由于对原土层的大面积扰动、木桩抗倾覆能力不够,作业坑继续塌方,塌方后的上口面积达到17m(宽)×28m(长),又被迫暂停施工,现场增加了6眼降水井,以降低地下水位来保证作业坑的成型。当水位降到地表下7m多时,此时已耗用了32天,正在准备第三次作业坑开挖时,在6月17日降了一场大雨,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再次被迫暂停施工,又增加了8眼降水井,采用了工字钢桩加钢板护坡措施,进行了大面积的土方开挖,作业面达到86m(宽)×88m(长),直到2005年11月19日才完成顶管穿越任务。由于施工措施不到位,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了工期。

案例2:某成品油管道穿越京沪高速公路,穿越主管道为D355.6mm,砼套管规格为钢承插口RCP1000X2000-II-GB11836套管,穿越长度68米。穿越处位于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两侧为林地。穿越处地层地质情况分部为: 0~6.30m为粉土,6.30m~7.4m为粉质粘土。地下水枯水季节在自然地坪以下4.5米左右,丰水季节为自然地坪以下2.0米,施工前采用了井点降水。作业坑设在公路东侧,尺寸为4.5m×6m,根据设计要求作业坑深度为地面以下5.3米,采用了2台320t油压千斤顶进行陶土顶进。2006年9月16日开工,在10月3日顶进61m时,由于与地方协调原因,被迫停工,经过与地方政府多次协调,10月6日复工。在千斤顶的推力达到套管最大承载力时,套管已然不动,原因是砼套管被四周的土抱死,无法顶进。经施工承包商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多次协商,在10月21日才同意对没有顶完的7m套管采取大开挖直埋的方式敷设。由于该问题的出现,增大了协调难度,增加了管沟开挖的工作量和造价,延长了工期。

二、设计人员对管道工程“三穿”顶管施工应关注的问题

管道工程建设中设计是龙头,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设计人员对管线路由选定和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真实、代表性,将直接影响到“三穿”顶管的施工质量、安全和造价。建议设计人员在路由选定和进行地质勘察中应关注如下内容:

1、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穿越点,选在平坦开阔地段,尽量远离桥梁、涵洞、电力线、缆、沟渠及地上、地下障碍物,以方便顶管穿越施工作业;

2、在满足规范规定和路政、河流主管部门的要求下,选择适合穿越的土层来确定顶管穿越深度;

3、设计单位除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外,应尽量缩小地质探孔的间距,增加探孔数量,并应向当地有关部门和村民了解有关地上及下障碍物的情况,把有关情况在地质勘察报告中描述清楚,尽量做到地质勘察报告准确、真实、有代表性,以便于施工单位详细了解地质情况;

4、在地质勘察报告中应把地质情况、每层岩土物理特性及参数、固体物质的属性、粒径及含量、丰枯水季节最高水位、有无分层水系、地下障碍物等情况进行详细描述,特别是每层土质的内摩擦角、透水率等要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施工单位选择顶管穿越施工机械和方法,确定最佳施工时间。

三、施工单位对管道“三穿”顶管施工应关注的问题

由于施工单位是“三穿“顶管穿越施工的责任主体,顶管穿越的质量、进度、造价及安全,将直接影响到管道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及安全,所以在顶管穿越过程中,除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外,施工承包商还要重点关注如下问题:

1、做好顶管穿越的准备工作。要对设计文件、地质勘察报告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岩土特征及参数、固体物质的属性、粒径及含量、丰水季节最高水位、枯水季节最低水位、有无分层水系、地下障碍物等情况;同时向当地路政或河流主管部门及当地村民了解地质及地下障碍物等有关情况,向当水务主管部门了解地下水情况;到穿越现场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地上障碍物及现场作业空间等情况。

2、施工方案的编制。根据了解到的地质、地下水位、地面障碍物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顶管穿越方法、机械设备选型和降水方式,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

3、降水方法的选择。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和施工季节,选择降水方法。一般的井点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及电渗井点等。

4、防止降水造成路基沉降的措施。降水井常采用冷拔钢筋砼有眼管、无砂砼透水管或有眼钢管等,在穿越公路或铁路时,为避免因降水造成路基沉降,在沙层分布地段应设置过滤措施,一般是在降水井外包裹滤网或玻璃丝布,其规格正常为80~120目,包裹两层;或在井管外围投入粒径为5~10mm碎石或砾石作为滤水层,可有效的防止被保护土层中的沙质颗粒经地下渗流液化流失。另外,要保证足够的洗井时间,必须连续不间断的进行洗井,待井水清爽无泥沙、杂质等时,方可停止洗井工作。

5、降水时间的确定。在工期允许的前提下,要选择在枯水季节,以降低质量、安全作业风险和隐患,节省措施费,缩短施工周期;在作业坑开挖前,必须提前一周以上的时间先进行降水,保证水位降到作业坑以下1m后在进行开挖。特别是在沙土或粉砂土地区,杜绝先开挖作业坑后降水的情况。同时在作业坑四周,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水进入作业坑,造成坑壁塌方。

6、避免涌水的措施。在穿越常年有水河渠时,如河床土壤松软、回淤量大或顶管以上土层透水率较高,应采取临时导流沟、截水坝或围堰,以避免管内突然涌水的情况发生。

7、预防“抱管”的措施。在顶管开工前,要提前做好穿越通过权的办理和临时用地等有关手续,避免因通过权或地方协调问题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停工现象出现;同时要做好材料供应、设备检修等一切准备工作,备足易损配件或配备备用设备。当顶管作业开始后,不得长时间的停止作业,以防止“抱管”的情况发生。同时建议对顶管外表面涂刷石蜡等润滑剂,以减小岩土对顶管的摩擦阻力。

8、减小顶管摩阻的措施。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来确定顶管穿越施工方法,假如采用泥水平衡顶管穿越或土压平衡顶管穿越时,还应根据地质的土层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头,并根据岩土特征、参数及穿越长度,通过计算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注浆减摩阻,以降低顶进时的摩阻力和对顶管壁外的土体起到支护作用;当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措施时,应在施工方案中增加相关内容。

9、机头的选用。应根据穿越土层固体颗粒含量和粒径大小,来确定在机头上是否增加破碎功能装置,以防止固体物质如卵石等堵塞封闭的泥水(土)仓,造成顶管穿越失败。当对顶管穿越土层的岩土物理特性及参数、固体物质的属性、粒径及含量不十分掌握时,建议在机头上增加破碎功能装置。

10、套管顶进要注意的问题。无论采取哪种顶管穿越方法,砼顶管的质量和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顶管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顶进中若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

11、防止路面下沉的对策。在对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顶管穿越后,为了防止路面下沉,在顶管穿越结束后要及时向顶管外壁注浆,注浆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粉煤灰水泥砂浆。当拆除注浆管路后,应将管道上的注浆孔封闭严密。对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措施的顶管穿越,应用注浆把触变泥浆置换干净后在继续进行注浆。

市政管道顶管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篇4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顶管施工方法在我国市政管道施工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其能够在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 解决穿越河道、铁路线及市区主干道深埋管开挖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和周边环境卫生等多种难题。顶管施工方法一直发展到今天, 已经是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管道不开槽施工技术。

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就是, 在进行施工的时候, 先制作好顶管的工作井和接收井, 作为一段顶管的起点和终点, 在工作井内设置刚性后靠支座、导轨和安装液压千斤顶, 借助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 把工具管或者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 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并且同时间把预制的管段, 紧随着工具管或者掘进机的后面, 一节一节地把预制管段按照设计轴线顶入土层中。如果需要进行较长距离的顶管施工, 可以在管道中间设置一个或者几个中继间作为接力顶进, 并且在管道外周压注润滑泥浆。采用顶管技术所铺设的管道整体性较好, 该施工方法既适用于直线管道, 也适用于曲线等管道。

2 在市政管道顶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在市政管道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顶管施工技术解决多种难题,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市政地下管道的工程质量和后期的使用功能, 还会对周边市政设施和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1) 根据施工条件选择埋管施工方法。根据埋设管道口径的大小、埋深、地质条件和周边构筑物等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开挖埋管和顶管等施工方法。如, 福州市温泉公园变电站220k V电力顶管, 管道直径DN3200, 埋深8~15m。埋管沿线地质条件为:从变电站到北二环斗门高架桥引桥金鸡山隧道前150m路段主要是回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层等;金鸡山隧道前150m范围内主要是风化残积层和岩层。沿线要穿越六一路、华林路和北二环路一段等交通主干道, 其中还要穿越晋安河、两座浅基础桥及沿着距北二环斗门高架桥6m。若选择开挖埋管, 不仅穿越区域路段要交通封闭, 严重影响交通、周边市设施安全及环境整洁, 而且要拆除两座浅基础桥重建, 同时影响北二环斗门高架桥安全, 穿越晋安河埋管难度还极大。根据穿越区域的施工条件, 从变电站到北二环斗门高架桥引桥金鸡山隧道前150m路段埋管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 (如图1) , 金鸡山隧道前150m范围内采用开挖埋设沟涵。选择正确的顶管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大大节约施工成本, 还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

(2) 根据土层选择顶管施工方法。顶管施工方法适用的土层种类有很多, 可使用于黏性土、粉性土和砂土, 同时也能够在卵石、碎石、风化残积土等非黏性土中使用。但在淤泥、沼泽地和岩石等类型的土层中, 如果想要使用顶管施工方法, 就需要经过综合的分析和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之后, 进行有条件的采用。主要是因为淤泥和沼泽等土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容易令工作面出现坍塌等事故, 而且这类型的土层承载能力过低, 机头顶进过程易失稳, 管轴线也容易出现偏差。而岩层硬度大, 顶管机头无法正常掘进, 通常采用盾构施工方法。选择采取顶管施工方法还是其他的施工方法, 都需要根据土层的实际情况, 合理、科学地选择与土层相适应的施工方法。

(3) 沉井周边市政设施安全的保护措施。早期沉井下沉施工, 一般为沉井制作完成, 满足强度要求后, 就取土下沉, 易造成周边道路大面积塌陷或下沉, 不仅影响交通, 还影响周边其他市政设施安全。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如福州市排尾路220k V电力顶管工程, 沉井制作前, 在距设计沉井壁80cm外侧施工两排旋喷桩, 桩身垂直, 桩身直径50cm, 桩与桩搭接10cm。通过旋喷桩加固土体及止水, 在沉井取土下沉过程中, 减少井外侧土体向内挪动和渗水, 避免周边道路路基掏空和水位下降, 而引起道路塌陷或下沉, 而造成周边市政设施损坏 (如图2) 。旋喷桩施工中要确保桩身垂直度, 避免影响沉井正常下沉及桩身间搭接程度。

(4) 顶管出洞的安全措施。顶管出洞工作的主要流程;安装好止水法兰, 打开预留洞口砖墙砌体闷板, 把机头顶出井外, 这一整个过程就是顶管出洞工作。机头出洞前, 采用钢筋把机头与紧随其后的第1~2节管段焊接, 形成较好整体, 避免机头与管材或管与管间脱节。洞口外侧还应施工两排旋喷桩, 出洞时拆除洞口砖墙砌体闷板, 机头闷顶磨出旋喷桩。避免闷板拆除时, 洞口外侧土体和地下水涌入井内, 影响井内施工人员安全及机头正常顶进同时, 还防止机头叩头发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出洞施工方案, 确保正常顶管施工。

(5) 纠偏工作。假如在顶管的过程中, 工具管偏离了设计轴线, 可以利用相关的纠偏构件, 改变管端的方向, 减少偏差, 这就是纠偏的工作内容了。纠偏工作要做到勤测量勤纠偏, 每顶进1m, 就要测量纠偏, 避免偏离趋势形成后, 再纠偏。若与设计轴线偏离过大, 不仅下部纠偏困难, 而且使管道发生弯曲, 甚至造成管节损坏, 引起接头渗水。偏工作好坏, 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顶管施工的质量。

(6) 泥浆置换等工作。当顶管施工完成后, 及时对管外壁进行充填加固, 把原先注入的膨润土泥浆套置换掉。使用的泥浆置换材料为水泥加粉煤灰浆, 其配合比为水∶水泥∶粉煤灰=5∶1∶3。通过管道内注浆孔压注, 注浆次数不少于3次, 每次间隔时间不大于24h。每两节管为一组, 分为注浆孔和排浆孔。打开第一组注浆孔注浆, 当第一组排浆孔冒浆后, 关闭阀门, 再打开第二组, 以此类推, 直至全线完成。关闭阀门保压30min, 保压压力为1MPa。泥浆置换完成后, 拆除注浆管, 清洗顶管管道, 对管道接缝处勾缝。若是污水管道, 还应打磨管道, 涂刷防腐层, 减少污水对管道腐蚀, 增加管道使用年限。

(7) 路面沉降、隆起控制工作

(1) 工具管前部土体变形。顶力过大, 挤压工具管前部土体变形, 引起路面隆起。工具管泥腔内泥水压力应与顶管机头正面泥水平衡, 避免泥腔内泥水压力偏小, 引起具管前部路面沉降;或泥腔内泥水压力过大, 泥浆顶托具管前上部土体, 而引起路面隆起或冒浆。

(2) 施工阶段土体变形。顶管前, 管材外壁需采取润滑措施, 避免土体粘结管外壁,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随管材往前移动, 产生“背土”现象, 引起路面沉降和隆起。由于顶管机头外径大于管道外径, 同时不排除顶管机头正面泥水平衡不理想, 通过控制手段应是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量同时需考虑改变浆液配比, 减少管材外侧泥浆套引起路面沉降。

( (3) 土体固结沉降变形。此部分沉降为主固结沉降与土体骨架蠕变产生的次固结沉降, 控制这部分沉降的主要手段是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注浆换填, 减少二次沉降量。

3 结言

由于顶管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施工环节的关键所在。根据施工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合理选择顶管施工工艺, 不仅减少工程投资, 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顶管施工过程, 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控制等措施, 确保工程质量和周边市政设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超.市政道路污水管顶管施工[J].铁道建设, 2012

[2]邹卓彦.市政工程顶管施工关键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学研究前沿, 2012

[3]练文华.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1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5

【关键词】顶管技术;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概况;技术应用

在我国,顶管技术的市场前景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为顶管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国地下管网系统逐步成熟,为避开现有密集管网系统,大城市管线不断加大埋设深度,进而增加了开挖的成本,这种情况下,顶管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市政污水管施工中通过对顶管技术的改进与完善,可以提高污水管道施工的技术水平与施工质量,提高设施利用率,防止浪费等情况的出现。在不断加大市场建设规模及密度的同时,人们的文明意识与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升,路面开挖实施的地下管线工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交通问题等也越来越突显,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大力推广与应用顶管技术,市工程建设更加合理化、经济化及规范化,为道路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顶管技术的概况

顶管技术是指在市政施工中应用的一项非开挖掘进式顶管技术。这项技术的优势为对施工附近环境不造成影响,施工不需要较大的场地及噪音污染小,并且能够深入地下作业。其缺点为施工具有较长时间、较高的工程造价等。顶管施工技术原理为工作井设置在垂直地面,随后选用高压液压千斤顶进行施工,向地下顶入水泥与钢制管道。现阶段。在顶管施工中最常见的平衡理论有三种,气压平衡、泥水平衡及土压平衡。因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设计要求等有所不同,选用的顶管施工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施工中,必须重视顶管机与配套辅助设备的选择,才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二、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污水管道施工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其施工质量,在污水管道施工中,必须按照相关施工要求,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及分析,提高顶管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作业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及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

1、工程案例

干线管径为1050—1950,总长度为4043.1米,预留支线为管径为0300—1050,干线检查井53座,支线检查井16座。本工程顶管施工贯穿于工程干线全线,选用III级钢筋混凝土钢承口顶管管材,选用钢承口作为接口形式,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所有检查井结构,进行混凝土井筒预制。施工时,必须遵循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选用“五防”重型球墨铸铁井圈与井盖对井圈、井盖进行检查。该工程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人工方式普通顶管,顶管坑可设置29个,顶进方式为单向、双向与三向。同时,将管帽设置在管前,并与注浆、地面压浆方式充分结合,填实顶管附近孔隙,避免沉降问题出现在地面。

2、顶管施工流程

(1)土方开挖

选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并同时进行顶管坑支撑体系施工。完成顶坑和连接井坑开槽,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必须对开槽施工质量进行检验,遵循设计要求处理回填土、软土等路段,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后,进行下个环节施工。钎探是验槽的必备工作,一般钎探深度要控制在1.5米,每组为一井段,在检查井位置设置钎探,对竣工材料进行准确记录。地基承载力则必须控制在每平方米80KN以上,如不符合设计规定,必须进行相互配合,完成施工任务。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必须分类存放各种不同土质。

(2)土方回填

合理安排回填,对各段落井坑进行集中回填,为回填质量控制提供有利条件。回填沟槽内混凝土构建物,应确保其强度超过设计强度70%。遵循相关频率试验人员需对回填土进行轻、重型击实试验,得到填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确保土质符合施工要求。清理顶管坑与连接顶坑作业必须在回填前进行,如彻底清理石块、树根等,保证底部宽度在50厘米以下。

土方回填施工中,运输土一般选用装载机、运输车,并结合人工铁楸或小推车将土运送到坑内,不能选用机械推填的方式。回填土时,不能损坏管身、管口等构造物。摊平作业一般选用人工的方式,每层虚铺厚度都会小于25厘米,选用振动夯实的方式进行顶管坑施工。必须对称回填顶管坑与连接顶坑附近的土,两边高度差度应控制在30厘米以下。在道路范围内对井附近100厘米内进行检查,一般选用9%石灰土,并同步进行回填层施工,夯实作业可选用小型振动夯实机械。不能有沉陷问题出现在路内顶管坑内,确保管线注浆密实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有效处理顶管坑回填施工。因具有较小顶管坑工作面,选用级配石对顶管坑进行回填,夯实可选用平板夯,确保其密实度符合施工规定后,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管材运输与吊装

由供货厂家对管材进行运输,在现场后管材可通过运输车自带吊机卸车,在堆管场均匀排列管材。在工作井边设置堆管场,并进行槽钢、滚杆铺设,选用人工方式向工作井边放置管材,选用小型吊车进行施工。吊装施工前,应检测吊装设备的质量,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后,才能进行施工。

(4)安装顶管设备

安装施工前期必须全面检查相关起重设备,如卷场机、电动葫芦等,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开始操作。完成安装起重设备工作后,应进行试吊工作,与地面距离10厘米位置时,应对重物、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同时还要检查安装前期的液压油泵、液压管路等相关系统,并遵循顶管坑设计规定,对高压油泵、管路等进行安装。

在工作坑内顶进方向的2边放置顶铁,并确保其放置的准确性及顶铁刚度符合施工要求,一般顶铁都具有锁定装置,旋转顶铁单块时,应确保其稳定性,选用型钢焊接成型。顶铁轴线安装后应平行、对称与管道轴线。在管节前端位置安装刃角,刃角的组成部分包括3方面:外壳、内环及肋板。以内环为界,外殼可分为2个部分,遮板为前面,尾板为后面,如下图1所示。

(5)管道顶进

检测管材质量应在下管前进行,并检查下管设备的安全性。一般选用4角支架、卷扬机进行下管施工。顶进施工前应对设备、测量高程及排水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为确保上方支撑的稳固性,应将钢木支架洞口位置的工字钢拆除。将管帽安装在第一节管前端,可以有效避免土方坍塌,提高顶管施工质量,在土内顶入管帽后,挖土施工可在帽檐下進行。开始顶进范围为5米到10米,进而能够对测量密度进行有效提升。在顶进施工中,应确保其均速缓慢施工,避免出现上下摆动管子的现象。一般轴线位置偏差控制在3毫米,高程则控制在3毫米以下。如地基良好,在顶管施工中,管前挖土长度应比管端多出30到50厘米,一般同时进行挖进与顶进工作。如地基较差,管前挖土长度与管端之间的距离必须控制在30厘米以下。管顶位置在顶管施工中其最大超挖量必须在1厘米范围内进行有效控制。必须及时清理管前挖出的土,可选用手推车将土运输到指定位置。顶进施工中,不能在工作坑内进行垂直运输施工。顶进施工中,应复测各个结构的质量,对高程、中线位置进行及时改正,一根管顶进后,可每隔50厘米对中线、高程进行测量,并进行准确记录,交接时应对上一次高程、中线进行复测。顶进全段施工后,应验收管道中心、高程工作。

(6)管道接口

外套环橡胶止水带与软木衬垫构成管节接口。应确保从加工位置到现场运输吊装施工过程中,钢套管不能出现变形情况,不能损坏接口,应确保对接施工中管节内不会出现橡胶带移动、翻转情况,应保证管节的密封性符合施工要求。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做好钢环套的防腐工作。为避免橡胶止水带出现老化现象,应确保其表面的干净性,并在阴暗位置进行存储。选用强力胶水将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管口凹槽位置进行粘贴,并确保其稳固性,为降低摩阻力,可将无腐蚀性润滑油涂抹到管节对接位置,避免止水带出现任何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在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施工中,只有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工程的质量,这也是施工的重点内容。将顶管技术应用到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施工中,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工期,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并能为市政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静,郭继红.浅析污水管顶管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24)

作者简介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6

在原油、天然气、煤气、成品油以及油田注水等工艺管道的新建或改、扩建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河流、湖泊、山体、公路、铁路等难以通过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因此,工艺管道需要穿越施工。穿越施工方法可分为五类:定向钻穿越施工、顶管穿越施工、盾构穿越施工、大开挖穿越施工和矿山法隧道穿越施工[1]。

当管道穿越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乡间土路以及其他不适宜用钻孔法、顶管等施工的公路时,可采用开挖法施工。开挖法施工根据开挖程度不同又分为:全开挖和半幅开挖方法,采用全开挖时,需修建绕行道路。但是,当管道穿越二级及其以上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时,不宜采用开挖方式穿越,可采用顶管穿越施工。顶管施工常用的主要方法有:人工掘土、机械掘土或水力掘进顶管[2],或不出土的挤压土层顶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很多针对不同施工现场情况而改进的新方法,如导向钻进铺管法、混凝土方(拱)管涵推进等方法。采用哪种施工方法,需要由管径大小、土层性质、管道长度及其它因素综合决定。

2 施工前期准备

1)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察和现场放线,同时,确定管道施工范围内及施工用地内地下及地上所有障碍物,如管道、电线杆、地下管道等的准确位置、拆迁情况和数量。

2)调查可利用的电源、动力、通信、消防、劳动力、生活供应及医疗卫生条件;调查施工中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3)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时设施,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并试电、修好临时排水沟。

3 顶管穿越施工

3.1 施工流程

顶管施工采用机械推进、顶管施工、人工挖土、小型手推车运土、卷扬机垂直提升出土。施工顺序为:先施工开挖操作坑和接收坑,再进行管道推进。其施工流程示意图见图1。

3.2 基坑选择及开挖

基坑包括操作坑和接受坑,操作坑是顶管施工的工作场所,其位置可根据以下条件确定;根据管道穿越位置;考虑地形和土质情况,有无可利用的原土后背;单向推进时,应选在管道下游端,以利排水。

对于基础埋深相对较深及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水槽排水方案,基坑四周挖排水槽,设置排水坑,坑内水用潜水泵提升到坑外,经水龙带流至空旷地带。挖掘机在该范围内做适度挖掘,剩余由人工进行清理。

对于土方开挖量大、有地下水干扰的情况,土方开挖可采用挖土机、人工基底与侧壁修整的施工方法。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由浅到深分层依次进行,为确保基底不受过挖扰动。

顶管法施工的操作坑,作为临时施工过程的进、出口,采用土坑。由机械开挖、人工清底进行开挖,后背采用混凝土枕木和钢板。操作坑底可根据土质、管子重量及地下水情况,做好基础,以防止操作坑底下沉[3],导致管子推进位置的偏差。后背作为千斤顶的支撑结构,因此后背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压缩变形要均匀。所以,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3.3 顶管推进施工

操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均处于良好状态,方可进行开挖和推进作业。

以千斤顶顶管作业为例,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轴线和管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方可进行推进施工。推进时应注意事项:

1)推进时应遵照“先挖后顶,随顶随挖”的原则。应连续作业,避免中途停止。

2)首节管子推进的方向和高程,关系到整段推进质量,应勤测量,勤检查及时校正偏差。

3)安装顶铁应平顺无歪斜扭现象,每次收回活塞加放顶铁时,应换用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使连接的顶铁数目为最少。

4)推进过程中,发现管前土方坍塌、后背倾斜偏差过大或油泵压力表指针骤增等情况,应停止推进,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推进。

在松软土层中推进时,应采取管顶上部土壤加固或管前设管檐,操作人员在其内挖土,防止坍塌伤人。管内挖土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应组织专人轮流操作。管内挖出的土,及时外运。管径较大时,可用双轮手推车推运。

3.4 测量与校正

开始顶第一节管子时,每推进20~100cm,测量1次。校正时,每推进-镐即测量一次。同时,采用经纬仪测量偏差值,采用激光水准仪测量顶管前端管底高程。

在推进过程中,当发现管位偏差10mm左右,即应进行校正。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校硬调[4]。

3.5 工艺管道的穿越及固定

套管具体长度依所穿路面而定,且套管两端应比所穿公路路基坡脚边缘长出2.5m,工艺管道穿越套管,采用管卡及管托固定,管托按3m/个均布。套管、工艺管道和管卡的关系见表1,工艺管道穿越及固定见图2和图3。

mm

3.6 套管管口的封堵

套管封堵采用MU10机砖,M5水泥砂浆砌筑,砖挡墙与套管接触的内表面清除干净并涂刷水泥砂浆,砌完后用水泥砂浆抹平;管口端部清理干净后,先涂刷沥青一道;再用沥青麻丝密封防水。套管内积水要排干净,再进行封堵。

4 质量保证及安全措施

4.1 质量保证措施

1)做好地质勘察及资料整理工作,摸清顶管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尤其是透水砂层的分布范围。认真编制好施工方案和通过不同土层的技术措施及纠缠措施。组织好设计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顶管工作的顺利推进。

2)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使后背地基受力和管节受力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加强操作控制,使顶管均匀平稳,受力均匀。尽可能减少推进过程中倾斜、偏移、扭转,防止管壁出现变形等情况[5]。

3)搞好测量控制检查,及时分析纠正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倾斜偏位和扭转,保证顶管位置正确。

4.2 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对安全关键部位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施工。

2)严格遵循土方开挖程序,控制均匀挖土,防止发生偏位,严重倾斜或管涌等现象,做好作业前和施工中的通风换气工作,以免导致人身事故。作好基坑排水,避免水淹事故。

3)工作井上部设安全平台,周围设护栏杆和警示标志,井内上下层立体交叉作业,设安全网、安全挡板,井下作业戴安全帽。

4)吊车、起重设备由专人操作和专人指挥,统一信号,预防发生碰撞。加强对地基稳定性检查,防止发生倾翻事故。

5)加强机械设备维护、检查、保养。机电设备由专人操作,认真遵守用电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超负荷作业。

6)随着雨季来临,需作好防洪、防雨、防雷措施,机电、起重设备及钢管脚手架做好接地,同时严格规范用电及消防安全。

7)开挖前详细了解沿线管道资料,做好沿线管道保护措施,特别是高压电缆和供、排水管的保护工作,在推进坑四周地面以下全部用脚手架竹脚板围护确保在坑内的安全,推进坑外围四周3m外围护彩钢板确保安全再施工。

8)划定施工范围,周围设护栏杆,设安全网,并悬挂警示牌、警示灯用电屏,保护过路行人安全。

参考文献

[1]GB50424—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施工规范[S].[1]GB50424—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施工规范[S].

[2]田波.顶管穿越高速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6(6):160-161.[2]田波.顶管穿越高速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6(6):160-161.

[3]刘暾.流沙地质顶管穿越的设计与施工[J].石油工程建设,2012,38(1):33-35.[3]刘暾.流沙地质顶管穿越的设计与施工[J].石油工程建设,2012,38(1):33-35.

[4]梁建国,朱贺军,任素清.手掘式顶管施工技术在兰银输气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09,35(增刊):130-132.[4]梁建国,朱贺军,任素清.手掘式顶管施工技术在兰银输气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09,35(增刊):130-132.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7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顶管施工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选取顶管施工技术应用于排水管道施工中,可大大提升施工质量。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此技术进行了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总长度为6.304 km,该工程顶管工程共五段,总长度为1562.18 m,其中1350.18为DN3400钢管顶管长度,212 m为DN2800钢管顶管长度。在D1-069.75到D2+323.08管段之间进行顶管工程设计布设,其中,圆形为4—1工作井设计形状,14 m为内径长度,在A与B位置顶管相交位置设置,可供两段顶管应用。同样可选取圆形作为4—2工作井的设计形状,10 m为其内径长度,可在顶管桩号D0+670位置设置。选取方形作为4—3工作井设计形状,则9.0 m×0.8 m为其净空尺寸,设置位置为顶管桩号D0+969.9。在4—4工作井设计中依然可选取方形,此时8.0 m×7.0 m为其净空尺寸,设置位置则为顶管桩号D2+111.08。

2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流程

2.1 工作井施工

先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与工作井外廓长度相比,基底开挖尺寸应多出1.5 m,根据1∶0.5进行周围边坡放坡作业。为降低沉井深度,需向自然地面下方2.8 m位置开挖基坑,随后平整基坑坡顶附近位置,为排水提供便利。

选取钢筋混凝土沉井方法作为工作井施工方式,按照工程具体现状,可选取三次浇筑混凝土、二次下沉的方式进行工作井施工,本文以4—1工作井为例分析,为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14 m为其内径,1000 mm为其壁厚,15.32 m为下沉深度。为提升D3520防水钢套管安装的稳定性,要求套管下方3660 mm刃角位置进行第一次浇筑,随后对套管上方1 m位置进行浇筑,此时应确保刃角位置混凝土强度基本达到100%,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后,应确保其强度达到70%左右,随后进行沉井作业,5.82 m为沉井深度。第一次沉降符合施工规定后即可进行上部6.7 m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当其混凝土强度满足70%需求时,应开始实施第二次沉井作业,6.7m为沉井深度,最终应达到15.32 m的沉井深度。为实现自重下沉井顺利下沉,应确保其下沉系数在1.15以上。

2.2 模板制作

该工作井具有较厚井壁,及大重量,要求做好刃脚模板支设基础工作,如在地基夯实、整平后可将石粉渣300 mm厚设置到其上面,随后选取振动夯进行作业,并进行C10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00 mm,当其强度满足施工规定后即可支设刃脚模板。可选取垫架法进行支模,要求严格遵循设计施工图,把刃脚斜面进行定型木模板制作,宽度为400 mm,随后选取100 m×100 m立档木方在安装模板后进行加固施工,并通过对拉螺栓拉紧,同时选取100 mm×50mm木方斜撑刃脚斜模板和立档木方。

2.3 制作与安装钢筋

除锈、调直及切断工作为钢筋加工的主要内容,在钢筋弯曲成型后,需按照弯曲角度的具体值利用石笔将所有弯曲点位置划出,要求在-10-(+10)mm之间控制弯曲成型后的偏差。通常选取焊接方法搭接钢筋,以电弧焊连接井壁水平钢筋,规定10 d为单面焊焊缝长度,5 d为双面焊焊缝长度,选取电渣压力焊进行井壁竖向钢筋连接。根据施工相关规程检测钢筋接头表面质量,在力学性能检验中可选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施工。按照工作井刃脚垫层进行轴线测设,要求刃脚边线可通过墨斗线弹出,随后通过石笔将受力钢筋部位准确画出,以此确保绑扎钢筋的几何尺寸。要求绑扎完全,双向主筋钢筋网相交点,以八字形作为相近绑扎点铁丝扣绑扎的主要类型,防止歪斜变形问题出现在钢筋网内。50mm为井壁、底板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受拉区域,30 d为Ⅰ级钢筋搭接长度,42 d为Ⅱ级钢筋搭接长度,并控制在300 mm以上。在受压区域,26 d为Ⅰ级钢筋搭接长度,36d为Ⅱ级钢筋搭接长度。要求相互错开受力钢筋绑扎接头。

2.4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应与施工规定相符,也就是说C10为全部垫层类型,而C30可用于顶管工作井底板、侧墙位置,W6则为其抗渗标号。该工程选取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浇筑施工时可选取混凝土输送泵车,一般可分层分段进行混凝土浇筑,75 cm以下为各层浇筑控制厚度,并在2~3 m之间控制各段浇筑长度。20~30℃为各层混凝土浇筑允许间隔温度,90 min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时间,120 min为矿渣硅酸盐水泥时间。

工作人员根据施工间距将振动棒合理插入,需向下层表面深入5 cm,以此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均匀性、密实度,有效结合上下层。1~1.2 m为工作井底板、侧墙厚度,因混凝土具有较大体积,应做好裂缝防治工作,如选取的水泥需具有较低水化热等。混凝土在施工缝位置浇筑时,1.2 N/mm2以上控制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如在硬化后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混凝土浇筑,需将其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并做好凿毛工作。通常情况下,垂直施工缝无需设置到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要求在水平施工缝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将一层水泥砂浆铺设到其上面,厚度为10~15 cm之间,其配合比应等同于混凝土中的砂浆成分。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需立即做好保湿工作,如覆盖、洒水等,并在14 d以上控制养护时间。

2.5 顶管施工

按照工程案例实际情况,选取人工半机械化方式进行顶管施工,也就是选取人工的方式进行挖掘、运输,钢管电弧焊对接,液压千斤顶顶进,向顶管工作井集水坑内流入地下渗水,利用水泵将水快速排出。选取人工填土方式顶管位置重要土层施工,强风化岩块需在顶管中段大概265 m管段进行集中堆填,按照工程施工具体情况,确保覆盖土层厚度为6 m。75287 k N为DN3400钢管允许顶力选取200 t千斤顶6台作用于顶管主顶,12000 k N为千斤顶顶力,符合一级顶进施工规定,如12000 k N为最大顶力时,则64 m为其顶进长度。按照推力计算分析,如一次顶进无法与施工规定相符,则应及时进行中继间增加,依照接力推进施工方式进行作业。12000k N为主站最大顶力,则中继间可承担其他顶力,选取500 k N千斤顶作为中继间,并将28个千斤顶设置到各个中继间内,14000 k N为各个中继间整体顶力。由于推进施工中,因土质条件改变,则顶力将产生极大的改变,为此,需在前方放置第一个中继间,如整体推力满足中继间总体推力规定时,一般为60%,即可将第一个中继间设置到45 m位置,随后当80%为中继间整体推力时,即可进行下一个中继间设置。

洞口密封结构的功能为避免泥水在顶管施工中由管道外侧、洞口间隙位置向井内流入,也可密封顶进施工的气压。按照管道壁留设孔位置,进行防水钢套管设置,并严格遵循设计施工规定进行防水钢套管施工。选取水泥砂浆砖砌体对工作井留设洞口进行临时封堵,顶管出洞前期,需将砖砌体先拆除,随后推进机头,向土体内切入,随后及时进行顶管作业。

选取气压平衡方式进行顶管作业,与所在位置土层地下水压力、土压力相比,顶管气压舱压力过小,则会有沉降问题出现在地面,相反,如气压舱压力过大,则凸起问题则会出现在地面,这就要求必须做好平衡控制作业。

3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承担着经济发展的运输任务。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也进一步得以扩大,做好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提高顶管施工技术水平,才能规范施工流程,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贺凯.市政排水管道工程顶管施工技术举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8

1顶管施工技术概述

顶管施工技术在热力管道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不同施工中的多元化技术进行了高度集中。顶管施工技术的综合性在施工作业中具备较大优势,有利于实现热力管道铺设的科学合理性,顺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制定热力管道的新型规范要求。因此,需要对顶管施工技术优势展开最大化应用。

顶管施工技术也可以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能够避免对面层开挖作业的运行,利用地下管线对公路、铁路、河道、地面构建物等进行穿越施工。相对于开挖敷设技术而言,顶管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对工期的缩短。此外,顶管施工技术可以相对降低噪声污染、粉尘污染,以及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干扰程度,具备强大的无污染、高效率的功能特征。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进程中,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遵循城市的具体需求,对热力管道进行合理的铺设,使其优势在施工作业中得到最大化呈现。顶管施工技术主要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1)施工面中由线缩成点,能够实现占地面积的相对降低;施工作业不会对城市地面、交通的正常运作造成较大影响;2)顶管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造成的噪声、震动污染较低,可以为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3)顶管施工技术可以在水下或地底更深处进行管道敷设,不会对城市现存管线及建筑物造成负面影响。现阶段,顶管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要求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对热力管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进行精细的勘探。

2顶管施工工艺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国在热力管道工程中,已经加大了对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但是,相对于国外先进施工工艺来说,我国顶管施工工艺依然存有诸多弊端。

2.1落后的机械设备技术

由于我国地域差异特征较突出,施工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标准规范的管理,所以机械设备技术相对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此外,尽管我国生产企业数不胜数,但是专业型人才的缺乏,导致技术一直得不到创新变革,无法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及时更新。而且我国掘进机型号类型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缺乏针对性强的机械设备,例如没有应用在中强度岩层的岩盘掘进机,其土质适应空间较狭窄,其机械性能、自动化、耐用性能均有待提升。

2.2顶进方向的偏离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顶进方向的导向及纠偏,特别容易形成对顶进管道的偏离现象,其轴线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在距离较长的顶管施工作业中,很难对顶进方向的偏离展开高效纠正。其中,顶进方向产生偏离的主要原因在于:顶力的不平衡性,增加了纠正作业的工作难度。

2.3进出洞存在的弊端

在热力管道工程顶管施工过程中,进出洞问题较为常见。通常来说,会将顶管机顶入土内,形成进洞,并利用顶管机通过土快速进入到接收坑内部,这一过程被称为出洞。在进出洞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弊端,对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率、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出洞时,顶管机的运作会对洞口附近的土造成干扰,使得洞口周围的土质结构遭到破坏,形成松散现象,难以形成较强的进水压值。当进水压值稍微提升会形成冒顶现象,导致泥水流入地面;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将钢板放入工作坑内部,则会使钢板缝隙间充满泥水,阻碍了顶管施工技术的高效运行。

3顶管施工技术在热力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3.1施工人员方面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配戴规范的安全帽。在工作坑四周设立相对凸显的警示语标栏、安全网、交通指示牌以及蔽栏等;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避免路人意外跌落工作坑内的突发状况出现,禁止儿童出现在工作坑四周。此外,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将自身的专业技术进行最大程度的发挥,有利于提高顶管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3.2施工单位方面

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施工范围内管线分布的排查力度,制定相对合理的策略,对电力、通讯、排水等管线的安全分布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施工之前需要针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展开勘测,保证勘测数据的真实性与精准性,做到对每一施工环节的精细化监测,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全面规避。

3.3顶管施工方面

在顶管施工作业中,一旦发生类似于偏离的突发状况,要及时停止施工作业,分析偏离原因,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处理突发状况。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一旦遇到突发性故障或顶进工作出现异常,要及时停止施工作业,及时分析原因,并将事故内容上报至技术负责单位;另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值班人员需要迅速与地面指挥单位获取联系,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解决这一问题。

3.4对废弃物进行及时清理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如果废弃物无法得到及时清理,会降低仪器的精密性,导致仪表、阀门等遭到严重破损。因此,需要及时对废弃物展开清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焊一段清理一段,在降低工程竣工后清理工作量的同时,为精密仪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针对季节的差异性,采用相对合理的应用策略。例如:在冬季打气压,对热力管道在冬季形成的结冰现状进行有效规避,保证顶管施工工艺的有序性。

3.5顶管井纠偏工序

顶管施工技术中,顶管井纠偏工序的运作原理体现在:结合设置在后方的纠偏千斤顶组的优势,实现机头端面方向的灵活转变,对偏差进行合理控制,保证管道可以沿设计的轴线方向进行顶进作业。这一纠偏工序的运用,可以最大化实现热力管道工程的合理性与整体性,提高操作工序的灵活性,促进工程的施工进度。

3.6顶管井在疏松土层中的应用

由于部分土层具备特殊性,例如土质的疏松性及较低的粘性,要结合其特殊性质,利用膨润土悬浮液实现对土层的有力支撑,采用相对合理的策略,使土层孔隙内可以渗透进膨润土悬浮液,保证工程施工运行的安全性与顺利性。此外,在工具管出洞之前,需要对初始角进行提前设置,并进行注浆减阻工作,防止出现管道偏斜的现象。利用压注触变泥浆的优势,对管道四周的缝隙加以充填,形成相应的泥浆保护套,有效解决地面沉降与位移现象,实现对地层的合理支撑。

4结语

在热力管道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顶管施工技术在不同管道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为避免管道出现泄漏现象,保证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延长管道的使用年限,要加大对顶管施工的研究力度,为热力管道工程的成熟完善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摘要:介绍了顶管施工技术的概念与应用优势,从机械设备、顶进方向、进出洞等方面,分析了顶管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顶管施工在热力管道工程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增强热力管道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顶管施工,热力管道,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钱镇.顶管施工在热力管道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27):158.

[2]郑冬梅,武仲敏.顶管施工在热力管道工程中的应用[J].区域供热,2014(2):769-771.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9

一、自来水管道施工顶管施工工艺选择分析

(一) 对放样测量与开挖沟槽方面的分析。运用顶管技术开展施工过程, 可以简化施工工序, 降低施工工作量, 同时能够实现对环境的良好保护和改善[2]。施工开展要针对放样测量与开挖沟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我们都知道自来水管道相应施工工序的开展都是在地下完成的, 具有较长的管线与点, 同时也涉及了众多的范围, 需要众多的施工材料, 要求较高的施工技术等。为此, 具体的施工过程要确保合理化与科学化, 为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有关施工人员在对轴线与高程的测量中, 要确保工程严格按照施工文件内容的要求,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 测量复杂段时, 还要进行有关的复合工作, 明确管道的中线及井的位置, 确保能准确找出自来水管道中水的位置, 接着地面进行准确的标高, 保障井面与相应的路面保持相同的高度。在开挖过程中, 及时标出开挖线, 保障标出的内容具有清晰性且能辨出, 避免开挖作业对地下管道造成破坏。

(二) 对管道基础与防腐方面的工序分析。在工序分析开展前, 要先及时清除软土区域中的杂土, 借助砂砾石对其进行填充, 当基础层达到相应标高后, 后续的工作才能正常开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要充分显现出基础边线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通过中心轴线与标高准确测量出基础边线, 此外, 还要将小木桩放置在相应的井底部位, 确保在同一水平状态上, 接着测量木桩的高度, 在此基础上, 得出管道具有的基础标高。为了延长自来水管道的持久性, 做好相关的防腐工作, 首先需是及时清除内壁中存在的杂物, 接着考虑所使用材质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地选用防腐材料与防腐手段, 对内壁中的杂物进行二次清除。此外, 还要考虑管道铺设与试压方面的工艺、土方回填与对管道的消毒等的操作。

二、自来水管道施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分析

顶管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大便利[3]。自来水管道自施工开始起, 工作人员要首先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勘察, 同时在测量放样与符合的作用下, 开展对接受井与工作井的施工工作。在正常情况下, 工作设备安装与地面设备安装要同步进行, 确保经过调试后, 设备正常, 进入穿墙顶进环节, 同时下管节元件与焊管。在这种前提下, 针对管道施工中的中继间安全环节进行安装, 还要同步进行顶进与测量施工, 在对一些管道施工需要安装中继间施工环节, 要直接转入接受井顶管环节。当将工具管取出后, 要立刻对管道注浆孔开展封补作业, 并且在管道内部刷漆, 防止出现管道腐蚀。最后, 还要对全部管道开展全线测量, 当验收达标后, 先将管道清洗后, 再放入收坑处进行处理。

(一) 施工前准备。当工程具有较小量时, 可以将施工材料一次性搬入施工现场;当工程量较大时, 需分批进场。进场后的管件按照不同的类型集中码放, 安排人员看管, 防止丢失;沿着施工管道沟槽, 间隔一定距离, 将管材按照一定的数量堆放, 目的是为了方便人工排管与下管。此外, 还要检查材料, 确保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二) 沟槽放线及开挖。针对地下设施, 如光缆、煤气、热力等管线出现施工较大区域时, 施工前应让相关设施的要求产权单位安排具体人员到施工具体位置, 放线时, 及时避让。放线前, 要将沟槽的开挖断面选定。基于此, 确定开挖宽度。开挖断面要考虑土壤的性质、管材材质与直径等进行确定。管道埋深要结合综合因素, 如管道布置情况、管材强度与外部载荷等。机械开挖沟槽前, 要留意开挖机械的行走路线。开挖时, 为了保护槽底土壤, 在基底标高预留一部分长度, 如留出20cm左右, 这部分不挖, 待人工清挖。此外, 当机械开挖沟槽处在地上、地下设施众多区域时, 应安排专门指挥人员, 避免出现设施损坏的情况, 确保沟底是自然土层。如果沟底是砾石或者是松土, 应开展基底处理作业, 避免管道出现均匀下沉。基底处理要依照施工图纸进行。

(三) 下管。下管方法有两种:工下管与机械下管, 可以考虑不同的因素, 如沟槽情况、管材与管径等因素进行选择。机械下管通常使用挖沟机或者起重机把管道放入沟槽内。下管时, 机械要沿沟槽开, 保持一定行径距离, 同时距沟边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1m。人工下管一般使用的方法有:压绳法与三脚架法。下管时, 对绳子具有一定要求, 所用大绳要无断股与坚固;吊装时, 统一指挥, 动作处在同一步调, 当管子吊起后, 沟内人员立刻避开, 此外, 沟内人员一定要戴安全帽。

(四) 管道、管件与附属设施的安装。球墨管使用胶圈接口, 有助于安装。安装前, 要清理干净并润滑管道接口处。因为胶圈接口是柔性接口, 因此, 在接口处的安装两支管道后, 会出现一定角度的偏转, 然而, 确保偏转角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安装管道时, 把处于两支要连接处的管道放平与垫好, 其中一支管道的插口与两外一支管道的承口进行对接, 接着, 通过机械或者工具把一支管道的插口与另一支管道的承口进行对接, 挤压胶圈, 确保接口处密封完好, 这就完成了安装。

(五) 管件加固及井室砌筑。管件加固在管道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处于新旧管碰头处的管件加固。当加固不好时, 试压时, 容易使管件接口处出现漏水, 或者把管件顶出, 不得不返工, 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 管件加固要按照有关操作进行。其它的冲洗消毒、试压验收与井室砌筑应依照施工图纸的规定才能开展接下来的施工。

(六) 钢管施工。钢管的切断与套丝在钢管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 以下将钢管的切断与套丝方法应留意的事项进行简单地阐述。工程施工具体实践使用的钢管切断方法非常多, 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施工具具体情况, 可以采用手工切断的方式。在工程维修中, 考虑管材的实际情况, 较小的管径也就是DN100口径以下的管材, 一般情况下, 要求我们使用PPR管材。手工切断钢管要使用锯条来完成, 在施工中, 施工人员要时刻依照钢管的管壁厚度使用相应的锯条, 针对薄壁钢管要使用具有较多牙数的锯条, 这是由于这些锯齿低牙具有较小的距, 进口量小, 不容易出现卡掉锯齿。当使用牙数小的锯条, 由于钢管壁薄, 常容易出现卡掉锯齿的情况。施工人员使用钢管套丝时, 要注意安全在钢管套丝时, 保障虎钳案放置平整, 当两人以上操作时, 用力均匀, 动作协调, 避免出现套丝扳手崩滑, 或者锯条折断, 对人造成伤害。

经济社会对自来管道事业要求较高的质量, 这就要求有关施工人员高度重视。本研究针对顶管技术在自来水的管道施工中进行具体地分析与说明, 以期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性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春华.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J].西南给排水, 2015, (03) :50-52.

[2]刘汛.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24) :36-38.

管道顶管施工法 篇10

1技术简介

所谓顶管施工, 就是一种不进行土层开挖就进行地下管道施工的方式。目前在市政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这是因为其无需或只需少量开挖, 就可以将管道通过机械顶进等方式敷设在地下, 这样既不会影响地面建筑和交通, 又能够满足地下工程施工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 顶管施工技术就是利用工作坑内的机械设计, 按照预先设定的坡度和方向, 将管道顶进土中, 完成敷设。一般是分节完成管道顶进,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 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 埋设在两坑之间。

2对高程及轴线位移允许偏差值的控制

2.1对于这种规模较大的市政排污管道工程来说, 要想做到丝毫误差都没有是不可能的, 这是因为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区域其地质条件对于曲线顶管来说并没有什么标准。因此, 在不损害其正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对于高程和轴线的位移是允许存在偏差的。但是在这里要注意, 即使存在出现偏差, 但也不能出现与实际使用出入太大的偏差。因此, 对于本工程中出现的偏差还是要有合理的控制。

2.2顶进和纠偏的示位系统:本工程在管道顶进的过程中利用激光系统作为示位系统, 激光系统由激光经纬仪、激光架和标靶组成。激光架的几何轴线和顶进轴线垂直便于经纬仪对中。同时在激光架旁做好激光经纬仪的对中点。确保激光经纬仪架好后在顶进轴线上。

2.3顶管定位控制的实际效果:根据实际测量控制的结果看, 管道D1400的轴线最大正误差为73mm, 轴线最大负误差75mm, 污水管道DB00的轴线最大正误差为77mm, 轴线最大负误差为120mm, 以上控制均符合要求。测量控制是有效的, 达到了预定要求。

3顶管技术的施工措施

3.1润滑材料的选用。润滑材料一般选用粘土和膨润土等材料制成的泥桨液体。木工程采用膨润土制成泥浆作为润滑材料。泥浆浓度在5~15%, 使用量控制在≤100L/m3, 必需使膨润上泥桨套随顶管机向前移动.形成连续的环状桨套。出洞时, 洞口土体较德定的情况下, 降低润滑材料的浓度.在离洞口约6m时.采用清水并且把泥水压力降到最低, 防止由于正面土压力减小, 过大的泥水压力造成对洞口土体的扰动。

3.2止水圈的安装。对于运用在市政工程中排污管道施工中机械顶管技术来说, 止水密封是顶管机在进入土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素, 其对于顶管机能否顺利进出洞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 止水密封还可以有效防治因为挖土而遭受道德平衡破坏问题。如果缺乏止水密封装置严重的情况还可能导致洞口土体的崩塌。因此, 止水密封对于进行机械顶管技术起到额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止水密封装置是依靠止水圈存在的, 因此, 在保证止水密封装置的安全, 就要在洞口设置密封性较为良好的止水圈。

4施工过程中几个控制参数的确定 (以DN 1400污水管道为例〕

4.1刀盘扭矩。刀盘扭矩设计值TC按下述经验公式确定:TCar D3.式中D为顶管机外径。根据粉质砂上含砾石等杂质较多, 取a=1.3S.则TC=1.35x1.53=4.56<k N"m) 。这一计算考虑支撑形式的影响 (即土体切削阻力扭矩、刀盘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扭矩、荷载作用下机械自阻力的扭矩的影响) , 应乘以系数p (取s=L1) 于是Tc设计==asbxla=s.o1k N"

4.2最大顶进长度的计算.顶管机顶进时依靠安装在工作井内的千斤顶提供推力。以克服外壁与周围上休的摩擦阻力, 开挖面土休作用于顶管机的正面阻力, 管面的摩擦阻力等。本工程采用工作井和接收井间隔100m。但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看, 山于一次性顶进声离过大 (没有布置中继站) , 管道的高程和轴线的偏差会随着顶进管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建议顶进长度不宜超过80m。

5掘进速度与进出洞控制

5.1对于机械顶管来说, 要适当控制掘进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在挖掘出来的土与水相互混合后形成泥浆, 并将这种泥浆排出是泥水平衡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对与排放泥水的速度并不是一项盲目得到决定, 而是要有合理的控制, 这是因为流速过快会对管道造成影响, 反之, 则会导致管道发生栓塞。因此对于排放泥水的速度应当保持在2分钟到4分钟。而且对于排泥管的内径也有一定的要求, 止痒对于较大的颗粒和液体状的泥水都可以排除。另外, 排泥管的流速和密度在很大一方面可以决定排土量。

5.2进出洞控制。在工作井内, 顶管机按设计高程及方向推出预留孔洞, 进入正常土层的过程称为出洞, 反之, 顶管机在地层中完成某一区问的隧道的施工后进入接收井的过程称为进洞, 在掘进过程中, 顶管机推进的方向偏差的施工监控是顶管工艺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由于顶管法施工工艺在纠偏过程中会造成上体过量缺失, 从而引起地层移动而使地表隆起或沉降, 因此在掘进过程中制定最测值信息反馈及施工参数 (如正面舱压力、出土t、灌浆压力和灌浆t等) 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技术进、出洞时, 一般先将工作并、接收井预留孔前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进行改良, 使土体透水性减小 (<k<10mm) , 并在开挖后靠自身能力保持称定。本工程在施工初期, 曾因地下水位过高, 在顶管机出洞时, 地下水涌入接收井, 造成井内部分设施被破坏。后续的施工过程中, 采取了商压注浆的方法 (浆液注入率15%, 水灰比1.0) 对预留孔前约15mm的范围内进行了土体改良, 效果良好。

结束语

对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市政工程对排污管道施工中的机械顶管技术的相关技术要点在以上文章中都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了。而对于以上提到的各个关于机械顶管的施工技术特点在很多方面对于环境的保护都有很大的好处。在总结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管线的定位和掘进的速度是工作中在进行机械顶管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对于整个排污管工程的质量, 在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对以上两个环节的控制。最后, 对于机械顶管少开挖或者不开挖这项优势来说, 在社会的各项市政建设中都会有很大的优势。因此, 工作者要对这项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

摘要:在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社会的经济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需要进行市政排污管的工作也与日俱增。为了保障这种排污管道施工的质量, 就需要采用一些合理有效的办法, 主要介绍市政工程排污管道施工中机械顶管的施工技术, 对这项技术利用工程实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借此希望能够为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污管道,机械顶管,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何耀涛.市政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市政工程, 2008 (6) .

[2]赵向军, 陈吉昆.顶管技术方案设计浅析[J].陕西水利, 2008 (S1) .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下一篇:房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