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共12篇)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1
教育学是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重要课程, 它为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育观念导引和教育技能训练。但长期以来, 教育学课程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进展缓慢, 与基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态势相比存在较大落差。
一、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存在诸多弊端
教育学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 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被寄予了很大期望。“然而长久以来, 它却遭受一种难以名状的‘厚望’与‘薄待’的尴尬”[1], 其原因在于课程实施本身存在诸多弊端。
1.课程目标模糊不清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应达到标准的总体描述, 它决定着课程实施的努力方向。然而, 教育学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往往缺少侧重点和针对性, 造成授课教师难以获得清晰的指引。尤其在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系上, 课程目标囿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传统表述, 使其解释空间可以被任意放大和缩小, 导致课程目标流于形式, 无法在课程实施中发挥本体功能。教育学旨在分析教育问题和揭示教育规律, 它关注学生教育思维的形成, 并以认识、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为鹄的。教育学课程并非是给学生提供技术手册或操作手册, 而应在培养学生教育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的能力, 并掌握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方法。因此, 教育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应定位于促进学生对教育问题的理性认识, 形成其科学的教育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学模式保守刻板
目前, 教育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 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任课教师只能采取最为经济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于是, 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大都采用“传授—接受”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抽离了有价值的交往与对话, 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律背反”, 即授课内容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 授课形式却照搬传统模式, 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主体缺失”的过程, 成为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在交往与对话中完成, 应该是多个主体的互动, 既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倡导理性思维, 但保守刻板的教学模式只给人留下“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考试背”的乏味记忆, 使本该充满生命体验和个体元素的教学生活固化为程式化的教学流程。
3.教材内容陈旧松散
多年以来, 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一直延续凯洛夫教育学体系, 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等四个板块, 每一板块下又分成若干主题。近年来, 虽然教材内容体系作了部分改变, 但并没有实质性突破, 新的教育现象、问题和观点没有反映在教材当中。另外, 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呈现缺少清晰的逻辑线索, 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往往被明示或暗示为“记忆模式”, 其认知发展与能力发展被忽视。
4.评价手段简单粗糙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和重点, 因为任何课程评价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目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考核的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书面作业。出勤率是可测度最强的考核指标, 但它只反映学习态度不反映学习质量;课堂表现的评价面临诸多困难, “大班上课”和“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使任课教师无法有效辨识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书面作业能够有效评价学生认知水平, 但目前书面作业所占比重小, 其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与再现, 很难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育素养。从目的上看, 这种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的评价安排, 试图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以实现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但实际运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分析
当前, 教师的教育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应该推动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以便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和潜力的教师。具体分析, 教育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增强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教育学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广, 是教育科学中最基础的部分, 一般来说, 任课教师很难对教育学涵盖的知识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面对学生的多元需求, 授课教师会存在知识供给上的自我失衡, 并产生教与学之间的落差和矛盾。推进教育学课程改革, 能够促进授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 增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意识, 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同时, 高质量的课程实施能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 使师范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 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2.发挥研究辐射功能, 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 需要诸多支持条件, 其中教育科研的引导十分重要。教育学教师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对于他们而言, 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其研究过程。授课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作为研究课题, 把课程研究与课程实践相结合, 在工作过程不断检验和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 授课教师应该发挥其课程研究的辐射功能, 一方面通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 增强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不断改进基础教育课程实践。
3.增强人才供给能力, 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 国家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 提升教师素质,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然而, 目前的改革往往重视在职教师成长而忽视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既是未来教师的成长基地, 又是支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外部环境, 教育学课程改革能提高人才培养效能, 实现高质量教师的可持续供给, 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路径的基本构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学课程改革关乎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潜力。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夯实基础理论, 培养教育思维, 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关注实践, 引导探究
实践是问题的来源, 也是理论的来源, 关注现实教育问题, 能够使干枯、教条的讲授变得灵活、生动。关注实践并非囿于“就事论事”, 而是以实践中的现象、问题为基点, 在探索与反思中增进学生的理性, 扩大学生的视野。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给学生治病的“处方”,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处方的依据”。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 教师应该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探究, 让学生在思维空间的不断突破中体验到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当前教育学的课程实施之所以乏味、枯燥, 关键在于没有确立促进学生理性发展的目标, 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 都有探究的诉求,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推动和引导。当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教育问题时, “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就难以发生, 就会妨碍探究与反省, 就会造成“主体的迷失”。但如果止步于实践层面, 不去实现发展理性的目标, 不去思考超越具体经验的理论, 学生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教育世界, 就难以获得专业上、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 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既要关注实践又要引导探究, 最终实现个体教育理性的增长。
2.分段教学, 区别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可以借鉴“特朗普制”[3], 具体做法是把一个学期的课程分为两大段, 即“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大班上课”是指将多个教学班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实施教学, 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 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小班讨论”则将原有的教学班分解, 组成多个20人左右的教学共同体, 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另外留出20%的灵活机动时间, 以备其他课程资源的介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势, 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小班讨论”阶段,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学科进展以及教育实践变革确定主题, 推动学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解释和分析问题, 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 其中,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改进的核心。传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忽视学生能力的评定, 导致学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课程实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改革后的学业评价将实行分段区别评价, 针对“大班上课”, 学业评价主要以纸笔测验的形式完成, 即“大班上课”结束后进行测试, 评价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小班讨论”的学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展现的能力, 此项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读书笔记或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另有10%的分值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3.案例拓展, 模块整合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 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4]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和情景性, 能够有效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鸿沟, 使学生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 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 尽管教师‘统治者’的角色被消解, 但必须充当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每一环节都将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经验和实践智慧。”[5]由于案例教学接近教育真实情境, 学生参与课程的动力会增大, 授课教师要适时引导, 强化“学习共同体”意识, 不断拓展学生参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模块整合是指将相邻或相近的知识内容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组合, 形成内部逻辑统一的知识单元。长期以来, 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内容呈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忠实于教材提供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无疑对学生有一定益处, 但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主张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整合, 即把教育学知识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 每个模块下设立若干专题, 多位老师组成教学合作共同体, 每位教师可根据研究专长选择讲授专题, 同时其他老师给予支持和协助。知识内容的模块整合能够改变“教科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框架的偏向, 推动教学内容的精、深、新, 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
4.关注质量, 扩充资源
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中, 许多高校管理者基于“重学术轻师范”的指导思想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 导致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被边缘化, 教育学课程处于弱势地位。另外, 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许多师范专业狠抓考研率, 导致教育学课程凸显“应试取向”而弱化职业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大学教育高中化”, 而且使那些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丧失高质量的职业训练机会。因此, 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责任改变教育学课程的边缘地位, 重视其正当价值与质量要求。
在提升质量的路径中, 扩充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教师不再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但很多教师将课程资源的扩充目标局限于报纸、期刊、影视资料。这表明, 授课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及价值, “没有意识到教师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是课程资源”[6]。另外, 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 授课教师重视校内课程资源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 导致教育学课程的实施过程缺少活力。走出校门, 我们会发现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它们无疑对教育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 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在交流与互动中为课程实施注入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浩斌.困境与对策: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探索.现代教育科学, 2005 (1) .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黄甫全, 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 (修订版)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张敏.高师主体性《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国高教研究, 2004 (2) .
[5]李允.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 2005 (4) .
[6]陈钰.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教师教育的调查研究.继续教育研究, 2010 (2) .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2
――兼及数学选修课程的思考
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 已将活动课正式纳入课程内容,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国家安排)设置为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使得课堂 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开放式的素质教育 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社会教育特征,是发展基础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初中毕业应成为每个公民人生旅途的中转站,社会需要的分流点。数学教育不 仅要给初中毕业生以“双基”和能力的素质,还应使之获得相应的特长(这特长是技能的提高、是专长的基础 ),以切实帮助学生顺利地步入新的人生旅程。这是义务教育及《课程计划》的精神实质。既有素质又有特长 的人,在下一世纪必定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即课业(教学内容)的进程,是为达到教育目标而规划出的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过程之 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期望课程的学科和活动两个系统合理设置,产生多种价值。笔者认为按“人人掌握有用的 数学”的要求优化学科课程以培养素质,开设活动课程以发展特长,并进行有关学科和活动的全面考核,应该 是一种可取的思路。我们应该树立全面、科学的课程观,让学科和活动这两个轮子一起旋转,切实发挥它们的 整体功能,并设置选修课程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走上一条“愉快”教育与“成功 ”教育完美结合的道路。
义务教育阶段尽管存在小学后的分流情况,但从教育战略、课程策略及培养目标来说,义务教育阶段有着 鲜明的整体性,小学和初中不应该各自为政。本文拟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活动课程设计,并兼及数学选修课程 的思考,以求抛砖引玉,促进《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
一、关于数学的活动课程(特长性、应用性、趣味性)
(一)活动认识
我们应该确认: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发展、知识体系及社会需要等因素为依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 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通常称谓的课外活动,是弹性极大的一种辅助性学科课程 形式或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这里,“课外”指的是国家安排的正式课程之外,“活动”泛指各地安排的各种教 育性非正式课,故课外活动与活动课程不可同语。活动课程的开设意义不在于它与杜威当年搞的“活动课程” 究竟有何异同,而在于它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独特功能及其有效、顺利地实施。
“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与学科相辅相成”,它们是同一促进学生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学科课 程以培养素质、打好基础为主旨,编排上侧重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其教学中间或进行的实验、参观、演示、练习等直观性活动,是理性间接经验习得过程中必要的感性认识;活动课程则以增长才干、发展特长为主旨, 它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顺序,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以直接的体验、探究及发现为认识途径。
《课程计划》设置的活动有:晨(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 统活动等。按其“活动设置的基本要求”可知,科技文体活动属于技能性活动,其它活动为常规性活动。科技 文体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这里,“发展特长”既是出发点又 是归宿,我们应该确立将《课程计划》中的技能性活动上升为特长性活动的实施思路。由于数学的“三性”特 点(尤其是广泛的应用性),以及现代社会对基本数学(不同于基础数学)的普及需要,笔者认为应设立专门 的`数学活动课,以发展学生的普及性数学特长。这种特长对小学、初中毕业生来说,是已获得知识的应用,是 已具有技能的提高,是进一步发展专长的基础,能使他们顺利地适应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义务教育数学教学 大纲明确了数学的应用问题,并安排了与解直角三角形和统计有关的实习作业,但远没有上升到特长课的位置 )。
(二)设置思路
国内已开展了不少数学活动试验,如数学竞赛、电脑学习、速算训练等等,还有综合的应用性问题的有关 数学活动也在各地有所开展,它们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北京市1993年举办了首届“方正 杯”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并于1994年暑期编出了以数学应用为内容的初中课外活动教材。而应用性问题 十分复杂,若把它作为一个以社会为基础的综合课题来研究实施,要求每个学生接受全面的应用性训练,则有 可能把数学教育改革引入一个新的误区,将学生推入一个新的苦海,80年代的应用题考试给当时带来的结果就 是例证。因为这实在是企业(用人单位)、社会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求得太过分了,也不符合义务教育 及“大众数学”的精神。
现代社会确是人人需要数学,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实现“大众数学”目标的第一阶段。如何设置、开展这一 阶段的数学活动才是合理、可行的呢?笔者建议在突出特长性,注重应用性,贯穿趣味性的原则下,将义务教 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设置较为完整、全面、独立的特长性数学活 动,供学生选择参加(每个学生选学其中两门活动课),以使学生成为各具特色的“标准件”,让人人都有个 性健康发展的天地。数学活动的课程门类和内容编排在整体上还要符合以下四点:
1.具有系统的应用体系。即与一定的特长目标相关联,有助于学生增长才干并习得一技之长,进而使学生 顺利走向社会生活或进一步学习发展,切不可为了活动而活动。
2.紧扣学科教学大纲。学科教学大纲的内容编排本身蕴涵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顺序,我们可以依照数学 学科教学大纲的知识单元(适当调整或拓宽),配以相关素材设计,安排数学活动,以充分利用学科课程的知 识技能及其业已获得的成熟性,降低活动课师资培训的难度。可以明确,活动特长与学科内容的相关性越强, 它们的整体功能会越大。
3.合乎有效学习的基本原理。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认识规律(显现认识的三个层次:是什 么、为什么、怎么用);展示探究过程(理性地再现知识生成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思维阶梯使知识、情感、意志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实施活动方法(使经验、思维、方法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取终身受 益的精神文化力量和实践能力);内化教学功能(要易于反馈、迁移,实现知之→好之→乐之的转变,便于学 生自学)。
4.体现“五育”整合的功能。特长性数学活动遵循“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哲学基本理论,其教学应 该使学科教育培养的认识能力得以升华,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这是具有深层意义的智育;学生的 主动活动,应是实现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习惯转化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理解规则、体验美感、领略自由的 实践过程,成为德育和美育的现实途径;活动课无疑要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它本身就是体力、意志力 的锻炼与运用,有利于人脑两半球机能的平衡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活动实践中每一个物 化的劳动成果,都将有力地完善着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59-02
一、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调研背景与方法
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3年9月,国务院就农村教育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我国农村教育面广量大,2001年农村小学初中在校生多达1.17亿,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61.9%,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全国第三批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地区,于2004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年来当地义务教育的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别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进一步在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施行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对象为旬邑县农村小学及初中的部分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其中学生问卷发放750份,回收690份;教师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00份;学生家长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40份。
二、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陈旧,课改阻力大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旬邑县农村教育观念陈旧,对新课改热情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观念陈旧,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在对几位农村校长的访谈中,笔者听到了普遍的说法是: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多数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而课程改革需要他们重新学习和适应很多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普遍觉得负担太重,不愿意配合新课改。在与部分教师访谈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教师认为改变原有教学方法和模式可能会使学生成绩下降,影响自己的教学水平,因而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
第二,家长观念落后。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9%的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有41%的家长对听说过新课程改革,但是不了解;有53%的家长从来没有听说过新课程改革。在听说过新课程改革的这部分家长中,有79.4%的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很有必要,有11.8%的家长认为不是很必要,有8.8%的家长认为完全没必要,理由基本上都是认为“学生只要把成绩搞上去了就行,其它的没必要重视”。
第三就是学生自身的观念原因。在访谈中,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告诉笔者,她觉得学校一个星期安排四节综合课太多了,原因是她觉得上这个课没有必要,还不如把这个课让给英语课,让大家提高一下英语水平。笔者认为造成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固然可能是这个孩子班上的综合课教学有问题,可能内容枯燥,老师教学方法死板,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认为只有学好主要的课程才是最重要的。
2、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培训不到位
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成为阻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一,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学历水平普遍比较低。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小学教师中有23.5%的最终学历为大学本科学历,76.5%为大学专科学历;初中教师中有32.8%为大学本科学历,67.2%为大学专科学历。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已经成为阻碍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第二,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优秀农村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尤其是优秀的年轻教师。在对几位校长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老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比较困难,年轻教师适应比较快,但是年轻教师往往在农村学校呆几年就会被县城学校“挖”走,或者是寻求机会调走,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村条件差、学校偏远、待遇低。
第三,针对新课改的教师培训力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有92%的教师参加过新课程的培训,在参加过培训的这些教师中,仅有25%的教师参加过省级新课程培训,没有教师参加过国家级新课程培训。在对一位农村初中地理老师访谈的过程中,该教师明确告诉笔者,她没有听说过校本课程。而且调查中发现,即使是仅有的培训,也常常流于形式。
3、新课程的实施状况不好
第一,学校的音体美等课程实施情况。在对学生进行调查的问卷显示,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几乎都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程,但真正上课的比例分别是87%、75%、71%。
第二,综合课程的实施情况。一位当地农村小学的综合老师给笔者讲到,只是表面上将两门课程综合在了一张考卷上,实际上两门课分别由两位老师来分堂授课。在这里,综合课程的概念完全被曲解,实际教学中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课程。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国家现在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学校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但是据调查,旬邑县小学、初中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开发出属于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
三、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对课改的宣传度,促进课改的顺利实施
针对调查,笔者发现旬邑县农村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持度不高,社会整体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热情较低。因此,要保证课改在当地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加大对课改的宣传力度。
第一,必须取得教师的支持。旬邑县教育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的重视,但是落实到农村学校情况却不太好。教师是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宣传力度,让教师能够真正地了解新课程,消除对新课程的误解与思想顾虑,实心实意地参与到新课程当中来,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书育人。
第二,要取得家长和全社会的支持。在针对老师“您认为目前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有27.5%的教师认为是“缺乏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建议当地的政府和学校一定要努力联合起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发放宣传单、印发宣传标语、广播宣讲、地方电视台制作相关节目等活动,促使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们积极配合政府和学校的工作,进而使得全社会都能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课改的顺利实施。
2、当地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加大经费投入
第一,要保证学校的硬件设施到位。必须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例如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体育场、图书馆、游泳池等,这些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但在旬邑县农村中小学,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学校凤毛麟角。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创造出好的物质环境。
第二,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旬邑县农村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切实提高旬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采取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提供进修机会、保障住房、医疗等,使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愿意来当地农村工作,同时还能留住当地农村的优秀教师,促使这些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对农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经常培训,使教师能顺利掌握并实施新课程。可以请专家和研究人员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进行远程学习;组织教师观摩骨干教师讲课;教研员送教下乡;还可以鼓励教师利用现在发达的互联网络进行学习。
3、利用当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各学校要积极开发适合的校本课程
旬邑县虽然只是一个人口不到30万的小县城,但历史悠久,曾经是《诗经》所反复吟唱过的古豳之地。旬邑县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剪纸之乡”,更是有名的“苹果之乡”;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森林覆被率达40%;拥有世界上迄今发现的个体最大的黄河剑齿象化石;有距今两千多年的秦代第二大国防工程--秦直道穿境而过;有北宋泰塔、清唐家民俗馆等一批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素称“中国西部的西双版纳”美誉的石门山、赵家洞等自然人文景观;境内的马栏镇曾经是马栏革命根据地,在抗战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调研结果显示,旬邑县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旬邑县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协助各学校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9).
[2]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http://news.qq.com/a/20100729/002511_16.htm.
[3]张立昌.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适应性及其改造的目 标[J].比较教育研究,2005,(4).
[4]郝文武.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当代教 师教育,2008,(1).
[5]王嘉毅,赵志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 [J].教 育研究,2010,(11).
[6]刘宗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 2010,(1).
[7]侯耀先.陕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 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8]许朝平.贵州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3).
美国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课程评析 篇4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的理论,在12岁至18岁之间,青少年面临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危机。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很可能进入“延迟偿付期”,经历着自我发现、自我定位的过程,却不用承担成人的责任。美国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这一时期。他们处在生涯教育的准备与探索阶段,在职业、个人生活等方面都逐渐从不确定走向确定。高中生在职业生涯的思虑上一方面固然比初中阶段要成熟,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直接工作经验,思维上也不够成熟,很多方面尚未定型。因此,学校教育有必要协助学生早日定向。
一、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
霍伊特和沙罗(Hoyt&Shylo)提出,生涯教育之所以在实践中有强大生命力,是因为背后蕴含着七项基本理念:1.促进私立与公立教育系统建立生涯教育合作关系;2.使学生具有共通的就业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3.帮助人们进行生涯觉知、生涯探索与生涯决定;4.通过在教室内对生涯重点教导来引发教育革新;5.使工作成为所有生活形态中有意义的一个部分;6.衔接教育与工作以便进行更好的抉择;7.减少偏见与成见以能自由选择生涯方向。[1]当这七个方面整体联动变成现实时,生涯教育的潜能就发挥出来了。
犹他州(Utah)在其《综合咨询和指导课程》(ComprehensiveCounselingand Guidance,简称CCGP)中提出,相信每一个从犹他州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具备生涯成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特质,具体表现在以下五方面:如果给予足够的支持,学生能够取得高层次的成功;珍重多元的价值;从全人发展的理念出发,所有学生都应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所有学生都可以利用学校专业咨询人员提供的技术、知识和主要配置;每个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在中学后教育、培训和工作场所需的生涯决策技巧以及管理技巧。而职业咨询与指导课程背后的学理基础(Philosophy)是:内容具有综合性;设计上有预见性;课程在本质上是发展性的;学生中心导向;依靠大家的协作来组织实施课程;课程建基于科学数据之上;成为整个教育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
南达科塔州(South Dakota)从八个方面比较完整地阐述了高中职业教育课程的理念,所提出的观点对职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职业指导是一门课程,而不单是一项服务,它提供了一个学校不同教学课程之间的重要连接;(2)参与者包括了父母、教师和社区成员;(3)课程包括了可测量的学生能力,满足学生所有教育层面的需求;(4)课程寻求通过个人的卓越来实现教育的卓越;(5)课程是学生整个教育经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6)课程与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具有内在一致性;(7)课程包含了以保证课程质量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8)根据预定的目标以及相应的学生能力进行评估。[3]
由此可见,美国当代高中职业生涯教育一直彰显以下核心理念:立足于学生的未来职业的成功与人的全面发展,借助教育工作者、家长、社区及企业人士等的协作,促进学生全面审视自己的学习、职业与生活,并使得三者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融入到整个教育课程体系的综合学习经验之中,发展与生涯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
二、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在设计生涯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只有确立清晰、可行、可测的目标,课程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理念课程才能顺利转化为正式课程。
在研究生涯教育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赫尔和克莱默(Herr&Cramer)在其多次再版的《贯穿一生的职业指导和咨询》一书中提出,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对下一阶段教育和工作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工作者、消费者、休闲者、家庭成员等生活角色的价值澄清;做决策应承担的责任与后果。[4]
全美职业信息统筹委员会(NOICC)是美国推动生涯教育的重要组织,致力于为教育界提供研究资金,与各州联合开发生涯教育课程指引。基于生涯能力的发展特点,该组织把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自我认知、教育与职业发展以及职业规划。“自我认知”分为三个子目标:理解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影响;与他人积极互动的技巧;理解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教育与职业发展”分为五个子目标:理解学习成果与职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理解工作与学习所需积极态度之需求;搜集、评估、诠释与生涯机会有关信息的能力;准备找工作、获得工作、维持工作以及寻觅新工作的技巧;理解社会需求和运作如何影响工作的本质与结构。“职业规划”分为五个子目标:做决定的技巧;理解不同生活角色之间的关系;理解男人与女人角色上的持续变化;职业规划技巧。[5]
相比较NOICC所设定的三维目标来说,路易斯安那州在《教师作为教育顾问和导师》中提出的框架则更为全面,有些内容也更为深入。在自我认知、教育与职业发展以及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活技巧和工作伦理。生活技巧中包括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课外/志愿服务以及决策能力。[6]从中不难看出,新增目标的知识基础是职业心理学与伦理学。
概括起来说,美国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深入了解自我、工作、人生以及生活;促使自我、工作、人生以及生活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对职业做出合理规划并做出恰当的生涯决策。其中,了解自己是前提,自我是生涯规划的出发点。只有深入了解自我,才能保证生涯规划的适切性。生涯规划不能只是了解工作,工作只是个人生涯的一部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整个人生。最后,教育工作者希望学生能够在全面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决策,具备职业成功与生活完美所必备的能力。
三、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
哈勃(Harper)等学者提出:根据组织方式上的差别,生涯教育课程可分为融入式与分离式课程。[7]把传统的分离式学科课程也考虑进来,美国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主要有三类不同的组织形式:分离式学科课程、分离式活动课程与学科融入式课程。
分离式学科课程。1917年,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的《史密斯——体斯法案》颁布,它把职业课程与传统的学术性课程完全分离开来。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多数职业教育课程集中于单一的学科领域之内的概念化和理论化知识。兰德尔(Randal)以《美国国家生涯发展指南》为基础,设计出一套15课的生涯发展课程,内容涵盖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探索以及生涯规划等领域。课程的主题包括:价值观、技能评估、生涯技能、自我评估、教育与训练路径、履历表制作、求职信撰写、面谈技巧、面谈实务、寻觅工作等。[8]
分离式生涯教育课程采取单独设科的方式,所以在自成体系下能进行比较周密的规划,易于贯彻学习目标,实施起来较为简便;而且由专人授课,能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习进度与内容;在资源集中及学习专注的条件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但是,随着生涯教育学科课程的实施,这一组织方式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该方式将课程与教学集中在单一学科之上,导致关于跨学科与综合课程方面的实例有限,很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所以会发出“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的追问。[9]
分离式生涯教育活动课程。此类课程则是以集中研习、讨论、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同侪辅导、计算机辅助等方式来组织。研习课程设计成小型的短期课程方式,成功选修且成绩合格之学生可获得学分。团体辅导课程主要通过小团体互动的方式,开展以生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侪辅导课程,则是由受过训练的学生服务其他同学的过程。受过训练的学生在专业人员督导下,倾听高中生的诉求,提供支持并给出意见,通常以12至30小时的训练时数最为常见。个别咨询课程通过个别咨询的方式,解决个体在生涯选择、发展及适应上的相关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指导。电脑辅导课程,通过电脑系统提供职业数据及测验数据等自助式辅导课程,在生涯探索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渠道。
麦克金和汉森(Mackin,R.K.&Hansen,L.S.)针对高中学生设计出一套为期1 1周的生涯发展课程。该课程实施后,效果较好。该课程在架构上分成课程目标、单元主题与配合性活动三大要素进行组织,包括“增进自我认知”、“增进生涯认知”及“增进决策与规划”三部分。“增进自我认知”部分围绕自我概念、兴趣、能力、价值与需求四个主题来组织,配合性活动包括学生自尊的测量、形容词清单、职业家族树形图、兴趣量表测验、自我引导探索量表测验、标准成就与性向测验评估、书籍选读、价值拍卖、讨论自我与社会的文章等。“增进生涯认知”部分,围绕生涯发展与生涯未来建构两个主题展开,配合性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计划表、绘制生涯彩虹图、专人演讲、实地参观、职业梦想之旅。“增进决策与规划”部分,围绕三个主题展开:传授决策能力、协助学生确认目标、协助学生确认计划,配合性活动包括决策与结果的选择、练习决策类型分析、学生计划的影响范围分析、生涯规划文章的撰写。[4]
学科融入式生涯教育课程。融入式生涯课程是将生涯概念融入于各学科之中,通过在相关科目中增加诸如生涯报告、求职角色扮演、阅读名人传记等活动,由科任教师实施生涯教育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这种融入式课程,是各种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组织方式。
科学合理的高中生涯课程,应该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围绕系列主题依序渐增。美国缅因州设计的一套适用于高中生涯教育及生活技能训练的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在一起,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该课程涵盖了课程目标、具体内容描述等要素,包括了教材、家庭作业、参考书和宣传册等课程资料。课程按照年级顺序分为依次递进的四个模块:九年级的主题是“导航”(Orientation),这一阶段是延续初中阶段的生涯探索过程,在了解当前与未来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对自身及生涯梦想进行评估;十年级的主题是“建构你自己的未来”,包括自我评估、沟通技巧、生涯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报告、成人发展、生涯规划与决策;十一年级的主题是“通向未来的护照”(A Passport to My Future),鼓励学生至少参观一个雇主和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工作实习;十二年级的主题是“过渡研讨会”(Transitions Seminar)教导学生预算编制、公民权益、健康、履历表撰写、面谈技巧以及运用小区资源等。[1]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该课程中与实际工作知识越来越多,学生能力指标也随着年级的升高循序渐进。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界,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有机结合的职教观受到了追捧。生涯和技术教育课程一体化就是此观念的产物。“一体化”指的是通过开设系统连贯的课程使学生同时具有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这些课程通常是以职业为中心来组织高中的核心课程。在赫尔和克莱默看来,生涯教育采用融入式课程组织方式,是最符合生涯发展理论的。在进行了充分规划以及认真执行的前提下,融入式生涯教育课程被证实是有效的课程组织形态。此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生涯学习,小学与高中阶段的教师也普遍支持这种课程的实施方式。[4]
四、生涯教育课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美国生涯教育理念在理论界和行政界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当正式课程进入到学校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决策与计划,最终落实为学生的内在经验时,并非一帆风顺。
(一)生涯课程运作具有高度综合性,实施起来难以把握
美国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原因在哪里呢?海威格(Helwig)在进行了一项为期长达10年的纵向研究之后,总结指出:当很多因素在一起整体联动时,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些因素包括:“学生全面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是否在与父母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的投入、学生实际的工作经验,其他会影响他们紧张又复杂的生活的因素。”[13]因此,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过于复杂多样,教育工作者难以掌控,其实施效果也难以检测。
(二)受课程评价的影响,教师不重视生涯教育课程
与中国教育类似的是,美国高中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同样存在过度关注高中学生的学业成就的观念,这导致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忽略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弊端。正如巴顿(barton)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在成绩测验的教育‘急流’(rush)冲击之下,学校无视25%到30%的辍学生。无论是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或继续接受后期中等教育的中学毕业生,皆明显欠缺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14]很多美国教师普遍认为,生涯教育相关信息并不是国家考试的内容,所以不会优先考虑将生涯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学校咨询员也经常忽略这个阶段每一位学生对实践自己的生涯发展计划的需求,往往导致学生作出错误的生涯决策,尤其是辍学学生的生涯发展被严重忽视。[15]因此,尽管生涯教育的成效随时随地都会产生,但只有学生在心理上准备好接受该课程时,生涯教育才会有效。在师生心理上没做好准备,态度上不够重视的情况下,生涯教育课程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教师编制不足,课程实施缺少保障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保障因素,生涯教育课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优秀师资的投入。海威格的纵向研究指出:美国在普及生涯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美国小学阶段学校并无咨询师的编制;到中学阶段,则是平均每一个咨询师要负责400个学生,这很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针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来得到帮助。[13]
摘要:美国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理念是促进全人发展,提供综合学习经验,促进学习、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积极互动,发展与终生生涯相关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等。课程目标方面强调了解自我、工作以及生活,培养生涯决策及胜任工作等综合能力。课程按组织方式分为分离式学科课程、分离式活动课程和学科融入式课程,其中学科融入式课程是最常用的方式。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三方面问题:课程运作难以把握、教师不重视、人员编制不足。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5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和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而且面广量大。从我们农村小学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农村小学就读,如我乡有近四千名的农村学生就读,还有近300名学生随父母在外打工就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村的课程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已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第一轮结束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作阶段性的总结,以便了解现状,寻求对策,从而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我们以农村完小为切入口,以乡中心校为参照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开座谈会和课堂观察的方法,收集第一手材料,并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也深深地体会了农村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一、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可喜变化。
1.绝大多数教师能满腔热情地参与新课程实施。
广大农村教师也已经走出了最初的观望、徘徊阶段,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改革实验之中。我乡所有学校,没有校长和教师以农村办学条件不足、设施落后、师资缺乏等为借口,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地迎战新课程。
2.课改意识已进入课堂,课堂教学已有了明显的变化。
从赛课、立体评教、随堂听课中,我们发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地付诸实践,即使是使用老教材的课堂(如数学六年级),与传统课堂相比,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教师有了应用意识。大多数教师能密切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悟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数学科不但注重从学生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而且又能提供机会让他们回到现实生活 中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科能注重学生阅读的指导、词语的积累、习作的引路,改革了过去“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
──教师有了过程意识。许多教师能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学习知识。数学科为学生设计一些环节,让他们通过操作、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尝试与探索新知识,充分体现了“探索精神”这一数学文化的魅力。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回顾能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后直入主题:“今天我们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根据以往的经验,你猜猜看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这仅是猜测,你们有办法证明吗?”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反思,主动建构。验证后学生发现猜想不能成立。“看来,用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你能举出自己找到的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吗?”接着老师说道:“观察一下,列举的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观察,又得到了新的猜想: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能被3整除就行。得出了一致的猜想,师生又开始了新一轮计算验证的历程。教学中老师故布陷阱,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反思自己的思路,在思想冲突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的观念,不仅使其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探索论证解题的思想,有效培养了学生逻辑思辨的能力。
语文科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感悟,更关注人文化,在科学与文化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切人点。将人文化引入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与语文结下不解之缘,而且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张扬想像的魅力,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文本不同角度的解读,促进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了科学与人文有效融合,让学生在个体与现实、历史与环境的统一中,感悟人性,提升心灵境界。
──教师有了主体意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已能积极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注意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激励性的评价多起来了,学生活跃起来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发与使用课堂资源。一方面要开发课程资源与学生智力资源,把握重点,抓住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法指导,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再生资源,形成资源使用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及时利用课堂随机相生的生成性的资源,如把握课前预设的弹性,为学生的发展与资源再生预留一定的空问;创设与常态课堂相适应的和谐空间环境;重视在合作、竞争中协同进化,使学生之间 在互助、互动与竞争的过程中促进信息的流动,形成资源再生的动力。
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投入了新课程实验。正因为有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他们更愿意和容易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从而积极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实施。
第二,坚持“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学科培训能做到统一部署、精心策划、层层落实。
二、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含糊不请。
《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但具体到一节课究竟该如何把握,教师普遍心中无数。许多课堂过于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追求各种技术参数,使课堂失去了学科固有的个性。就如一位27岁、8年教龄的教师所说:新课标、新教材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如何把握好每一节课的目标是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但一节课要达成的目标太多,我们不知如何人手。另一位23岁,4年教龄的老师认为,现在的数学课如果目标把握不当,就易上成类似的语文课;而语文又回到以前的老一套了。
2.教材处理不够到位。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增加了他们“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在新课程培训中如一位53岁的老教师认为:新教材的例题不够明确,课时难以划分,要备好一堂课很累;又如一位41岁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图例太多,实际用处不大,有些图画应用题令人费解;还有的认为教材难度太大,不适合农村使用;语文科阅读的篇目能否统一,阅读量如何保证,如何加以考核等等。
3.方法选择追求形式。
几乎所有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都采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而座谈时发现:许多教师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是觉得别人的课堂上有了,自己如果没有就会显得落后。至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动手操作?什么内容适合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需注意哪些问题?„„都没有 细加思考。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该放手让学生探究的教师却一味地牵着学生,该教师点拨引导的却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那里探究。甚至有一位教师让6人小组在一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练习纸”上每人做一道题目以示“小组合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教学外部条件的客观因素。
第一,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是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课堂行为的顾此失彼。
──注重探究,排斥他法。以为“倡导算法多样化”就是算法越多越好,就刻意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作必要的优化,以致于一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学习后,还离不开手指和小棒。
──倡导自主,忽略“引领”。误把“学生自主”等同于“学生自能”,“开放”等同于“放开”,就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忽视了教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以致于许多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情境的创设成为摆设,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为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就时时处处要创设生活情景,课堂上一味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本身形式化、抽象化等学科特点。
──激励为主,滥用失真。以为只要对学生所有的说法皆以肯定,就是对学生个性的保持,并加以表扬,失去了文本的真实性。
——热闹合作,没有实效。以为课堂上只要了学生的合作,那就是一节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却忽略了合作的实效 性。
可见,尽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但要真正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还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理性的反思,许多课堂把传统教学中采取的策略不加筛选几乎全盘丢弃,课堂上就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我们以为新课程所需要的课堂与传统课堂应截然不同”。这就难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上很难看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听到教师提纲挈领的课堂小结了;也很少看到学生有静悄悄的阅读课本和独立地做书面作业的场景了。
其次是教师个人素养与新课程的差距使课堂缺乏了“文昧”。
如数学科的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大纲教材相比,内容领域有了很大拓展,如增加了概率统计领域的内容,而概率在各年级中按排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 是转盘,有的是用掷觳子,这其实就是运用概率中的两种不同的模型,而很多教师都认为是一样的,在教学中都认为用觳子比较方便,从而取代了转盘,这其实已违背了教材的本意。可见,教材中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数学功底去解读。教师为什么普遍反映新教材难?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教师缺乏解读教材的数学功底。对一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缺乏整体意识,很难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高度加以审视。再如所有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增加了“位置”这一单元,许多教师就觉得这样的内容很简单,无非让学生认识“上下、左右、前后”而已,至于这样的内容与直角坐标系有怎样的关联,就极少有人问津。语文科也是只样,很多教师也就是现学现卖,将教参上的内容“短斤少两”的卖给学生,而没有真正地做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泓泉水”的要求,这样在课堂上就很难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了。
第二,落后的教学条件制约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超负荷的工作量。
农村学校由于生源的自然减少,教师编制非常紧张,许多教师往往要担任几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许多地方还采用了语数包班的办法,即一个班级的语文数学都由一位教师担当,甚至还有包复式班的。再者,农村小学缺乏专任的老师,这给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简陋的教学设施。
我乡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跟不上”情况(中心校较好),电化教学还没有真正地深入课堂,没有添置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有许多学校的教学设备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所以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就是没有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全乡有近170名教师,只有一台实物投影仪,仅限于计算机管理员会用,有120人则从来没有使用过电脑教学,30人使用不够训练。在今年的优质资源进课堂中,有部分老教师在立体评教中运用了优质资源,一个劲儿直说好。
──匮乏的教学资源。
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图书资料室,就算有,有限的资料也不能及时更新,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教师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就校外资源来说也很有限,校园周围没有像样的图书馆,没有科技馆,没有博物馆,也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学校很少订阅专业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有90%的人没有《课程标准(实验稿)》只是几家完 小有几本公用的,许多教师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新的课程标准同教学大纲一样,都是国家指令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规范和指导教学的最重要依据。95%的教师除了教科书和教学用书外,没有任何资料。
──相对闭塞的信息渠道。
尽管学校都坚持了“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新课程实施以前对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短短几天的时间对于长期得不到培训,信息又相对闭塞的农村教师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更何况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机会参加县(市)级的培训,就算是乡中心小学,也只是少数的几个幸运儿。
──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
村小、完小(中心校除外)一般就每个年级一个班,只有一个年级实施新课程,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就无法开展;各完小之间地理位置分散,校与校之间的相互联络又不便利;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量,教师之间自然就少了横向联系,各自只能局限于自己一片小天地里单兵作战。
三、思考与建议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改革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更是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些困难,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支持。特别是要政府部门增加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等。而作为教研部门,从教学研究、服务和指导的角度目前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扎实有效全面地推进小学新课程改革,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1.着手包班教学的研究,增强教师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从目前材料来看,由于乡村小学生的生源的不断缩减,班额自然减少,有的初小班额已在20人以下,个别的还到了10人以下。如果按照师生的比例配备教师,还会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包班队伍。既然包班教学的现象如此普遍,就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题研究,挖掘其中的优势,分析其中的问题,逐步增强教师的学科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从学科的简单叠加走向学科之间的整合,并意识到自己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许多教师所反映的数学教材中“分类”单元的内容,由于缺乏材料,课堂难以实施。其实,像这样的课如果教师有整合的意识,就可以把语文课中所学的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等作为学习材料同样可以达成目标。
2.着力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电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因为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每次的校本培训中,我们已深深地感到,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得到培训的迫切要求和愿望,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更期待着专业化成长的机遇。但如何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这显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深化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让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为。
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借助于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专题设计和实践大量的课例,在全乡教师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般性可供选择的不同试教方案,形成教学方案库,以期资源共享。这里的“一般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二是指这些方案能进入平常的课堂,特别是对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初小,以典型课例为依托,能起到更直接有效的作用。(若集体备课能真正落实到位,也可解决此问题)
4.改进“送教下乡”方式,力求“调研──诊断示范”一体化,加强“送教”的处方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送教下乡”不应该是请几位优秀教师,借用一些实验学校的学生开几堂公开课,因为这样的活动是自上而下组织的,与农村教师的教学实际相差甚远,缺乏针对性。就如一位教师所说:很多公开课教学设备应有尽有,黑板基本不用,课本也基本不用,这样的课太豪华了,我们学不到,我们非常热切地盼望着能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希望提供更多地真正适应农村小学实际情况的课堂,但他们也同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用最简单的教学手段、不用电脑、借用农村的学生上课„„。为此,我们呼吁这样“送教下乡”的方式:在上公开课以前,让优秀教师参与蹲点校的调研活动,要求他们在了解当地教师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再设计教案上课。与当地教师用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条件,却上出理念新、思维活、基础实的好课。这样一来,使名师的课堂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名师们有了亲和力,真正起到了专家引领的作用。
5.利用支教资源,建立和完善“支教”制度。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6
新课程标准 重要概念 生物学科 评价方式 课程内容
一、初中生物新旧课程标准相同内容的对比解析
1.新旧课程标准描述生物学科本质上的不同
首先是用词的精准度不同,新课标在“前言”中对生物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的实例做了更深刻具体的描述。比如旧课标中的“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新课标描述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明确地指明知识点的准确涵义,同时隐含了科学研究成果艰辛的探究过程和重要的科学意义。其次是新课标对生物科学的时代定位不仅仅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强调“随着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科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新课标更能从社会需求和历史使命的角度吸引学生,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新课程标准对生物课程性质的不同理解
新课标强调为适应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生物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具有相同的性质,不仅要求一个逻辑性强、结构完整统一的结构体系,同时也包括揭示学科本质规律的一切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新课标比旧课标更加凸显生物科学探究的延续性和持续性,这些都是影响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进行了更加深刻和详细的剖析,要求学生既要获得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领悟生物学家的研究观点及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规律同时获得生物学知识,养成思维习惯,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的补充
新课标指出旧课标中的三大课程理念实为生物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尤其在“倡导探究性学习”方面强调科学研究不仅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此外,新课标在设计思路上凸显了植物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日益凸显”。由此可见,新课标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注重情感的体验和渗透生命的意义。
二、新推行的课程标准的新目标
1.新旧课标中“科学研究”的比较
新课标对于科学研究的内容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在亲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理解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价值,同时促进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理解的层面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几个重要概念,包括科学研究的内涵,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等,这一观点在旧课标中没有明确提出。新课标在理解科学探究方面更积极,清晰提出科学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这样获得的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还强调多方式呈现证据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2.新旧课标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比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课程内容是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中的重头戏,是学生率先接触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统领章节,关系到是否能给学生建立夯实的学科分析能力和知识基础。在这部分内容中,旧课表没有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驱动,使得教学实践起来比较困难,这样新课标应运而生,明确告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六大重要概念,包括细胞是基本单位以及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让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对初中生物学中涉及细胞的内容有深刻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3.新旧课标中“生物与环境”的比较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生物与环境主题下,指导学生某一个生态环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这部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包括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性和影响性,生态系统所包含的成分及作用,生产者的定义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新课标要求学生既是学习者、探究者同时也是生物与环境中的参与者和活动者,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新旧课标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比较
新旧课标在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教学活动建议方面没有太大差别,但跟前面一级主题一样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五个重要概念。这些重要概念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色植物自身生存的条件需求,了解植物的繁殖周期,同时理解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初步了解细胞分解糖类物质的简单过程。新课标指出学习绿色植物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关爱生活、关爱身边花花草草的情感,更关键的是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5.新旧课标中“生物圈中的人”的比较
新课标将这部分需要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按照总—分—总的形式罗列,对应于第二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部分强调了功能层次,通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和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简明扼要地将“生物圈中的人”主题下最重要的知识点讲清,最核心的还是将人作为生物圈中非常重要而整体的动物来研究,指出人的组织、器官和系统高度有机组合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同时调节与周围环境的活动。
6.新旧课标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比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部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本质特征很重要。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密切,所以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很多日常生活问题。这部分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包括:动物的各种行为是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骼和肌肉共同完成;动物适应环境;动物的行为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形成的。endprint
7.新旧课标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之间的比较
我们知道,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通过这三种行为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类也是一样。新旧课标都指出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增进学生认识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这部分知识的理论性强,知识面广,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新课标相对于旧课标更注重学科本质知识的准确性和传授的有效性。这样给一线的教学带来方便,同时也表明了这部分知识的精华。
8.新旧课标中“生物的多样性”的比较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关系,新课标强调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对这部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根据生物间的不同特征对地球上的不同生物进行分类;分类单位的划分;各种生物在生物圈发挥的不同作用;生物进化的原因;为进化提供证据。生物多样性跟现今的很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构建并形成重要概念,不仅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还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9.新旧课标中“生物技术”的比较
生物技术每天都在更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生物技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如何引起学生对发展的生物技术的敏感度以及了解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价值是新课标一直思考的方向。在教学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发酵技术的原理和产品;现代生物技术已被用于生产新的产品,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具有影响。新课标更注重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生物学知识,同时利用生活实例理解和学习生物学技术原理。
10.新旧课标中“健康地生活”的比较
新课标中对健康的内涵做了新的释义:健康包括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意义。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青春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疾病的分类;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个人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基本的急救程序和方法。
三、新课程标准的崭新内容
课程标准中最受一线教师关注的还是课程内容的实施建议。在第一部分教学建议中,新课标不仅强调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和每一个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更多地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良好全面地发展。相对于旧课标,新课标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展的研究和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这样更能体现和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更大范围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建议中,新课标指出不同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是学科中心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专业术语传递重要概念,如“细胞呼吸”,“植物细胞全能性”也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重要概念,如“细胞是植物和动物的基本单位”,“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方向”,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使用了这两种表达方式。
不管是专业术语的传递还是陈述性语言的描述,重要概念的引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目的是为了教学更有效,并且让学生的知识水平随着学段的升高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初中生物教学中,一方面需要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一方面要将教学设计的水平放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重要概念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能迁移应用学到的知识,这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每个单元乃至每个课时的教学活动时力求以某个重要概念为核心,活动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最终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头脑中重要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在“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方面,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实验室废弃物的妥善处理,让学生有爱自然、爱生活环境的意识,现代社会的公民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也应该具有环保意识,同时应该关注并发挥自身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主人翁精神。
新课标相对于旧课标的第二大变化体现在评价建议中,新课标更加注重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评价的依据是生物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全面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以便教师能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让教学更合理更高效。当然,为了保证评价的结果更科学可信,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评价结果应该完整呈现,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通过课堂教学的及时性评价,帮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师能够迅速总结和反思。
在评价内容方面,新课标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状况的评价,并有实例方便广大一线教师理解和借鉴。评价方式方面鼓励多样化,因为任何单一的评价都只能说明学生学习结果的某方面情况,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精准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等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多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
另外,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用语应该更加精准,尤其在介绍生物学科中的很多重要定义、原理和规律的时候,多用通俗的语言,最好利用生动实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全方位地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
————————
[作者:杨青青(1984-),女,湖北恩施人,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数理学院讲师。]
浅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篇7
一、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因素
教学改革是考虑众多教育隐私的复杂工程, 其影响因素较多, 纵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观念及教学管理体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一) 教学观念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目前, 一方面, 我国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方式, 这往往造成教学双方难以互动, 使得教学过程难以很好的开展。而实际上, 在教和学的双方中,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和学充分互动, 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因此, 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 思想观念支配着人的行动。因此,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 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其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较为看重“知识传播”, 而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还关注不够。这也直接导致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上, 过于强调统一和刚性的教学, 很少会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适宜性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内容里, 我国高等教育又太过于强调“专业”, 不能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来培养其知识体系。当然, 这种影响是跟目前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分不开的;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我国高等教育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沿用中学教育的教法, 以填鸭式为主, 而不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 设法调动其积极性,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都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 要更好地开展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
(二) 教学管理体制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相比众多国家的高等教育, 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较为奇怪的是, 我国的知识分子失业率却是相对较高的。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我国人口多, 而是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系, 这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明显存在着矛盾。一方面,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学管理体系大多是以国家计划为指挥棒, 这就容易出现高等教育与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出现脱节, 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和, 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使得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太容易找到相应的工作, 造成大量的毕业生失业, 另一方面, 众多的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导致我国人力资源的浪费。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失业率高的根本原因。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要求各教学环节严格根据计划执行, 这种形式曾经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形式, 这种教学管理体系弊端就开始凸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计划经济形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着
重关注管理过程, 行使其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监督职能, 而忽视了教学管理体系本应该服务教学的职能, 这种体系难以对高等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
2.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中, 由于各职能部门交叉管理,
导致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问题“踢皮球”, 这也将直接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因为, 教育教学改革本身为创新性尝试, 难免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 而有效的管理体系应该需要能及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这是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难以达到的效果。
3.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中,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
过学生的成绩来进行, 进而得出教学效果的优劣, 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考核均通过试卷考核方式。因此, 这种评价方式将直接导致学生将其主要精力放在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上, 从而难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 对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进行培养。同时, 传统的教学体系中,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师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教学, 难以调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 这种考核方式大大局限了教师的教育能力, 只能使教师循规蹈矩, 难以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宜性教学。
4.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中, 其资源配置方式也存在
较大的问题。传统体制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根据单位出发, 而非根据需求出发。这种资源配置方式难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不仅困扰着高校教育教学, 同时也将极大的影响一线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
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 由于高校实际情况的不同, 其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其独特的因素。因此,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 应该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 找出相应的制约因素, 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 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能力培养, 实施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的一大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性人才, 这就需要高等教育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体, 实施创新性教育。同样,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 着重注意学生素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改革急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着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教育观念决定着高等教育教学的办学宗旨及目标, 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及需求。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性, 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决定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 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在的教育观念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不仅仅要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 还要能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达到动态、发展及多元的特点。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素质人才,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片面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的观念, 既要加强基础教育, 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使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并举, 以期学生能够全面、协调地发展。基础教育是通过为学生提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广博的知识, 力求实现知识的广度的要求。这是大学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共同性教育”。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 才能实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结合。因此, 高校教育需要突出能力培养, 树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协调统一起来的教育观。
2.改变教学管理体制, 着重学生的质量培养。人才质量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主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处理好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等教育教学的产品就是高质量的人才。如果高校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 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可以说, 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于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同样决定于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 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关键。我国与各发达国家的差距, 其实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差距, 人才的质量也是决定国家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 这也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 实施创新性教育。目前高等教育中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是众多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主要是因为, 教学管理体制是人才培养的物质保障, 只有建立良好的教学管理体系、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合理的配置教学教育资源, 才能有效开展高等教育教学,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但是, 目前众多高等教育实施的教学管理体系, 不管在教学内容上, 还是在教学方法以及资源配置方面, 都存在不小的问题。因此, 就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以往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 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体制。
3.深化教育改革, 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深化教育改革主要在于加强教育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另一个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人才, 其核心是人才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教育。实施创新教育, 就需要从创新理念出发, 从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入手, 着重提高教育教学队伍的创新理念及对创新能力的价值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队伍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观念的重视。同时, 积极开展创新教学改革, 调动教师及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舍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观念, 利用合理的教学教育方法, 让教师和学生从原始的条框中脱离出来。
三、展望
21世纪的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不断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探索, 通过转变教学观念, 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 开展素质创新教育, 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创新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从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及实施创新教育等方面着手, 着重强调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和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并将其真正地融入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 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忠丽.影响教学改革的因素及对策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 2004, 33 (6) :154-173.
[2]刘振洪.确立新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下) [J].阴山学刊, 2004, 17 (3) :103-116.
[3]郭石明.论大学教师配置的两大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5, (1) :64-65.
[4]安改娣.新形势下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 (30) :89-93.
[5]张伟.创新型人才培养浅谈[J].教学研究, 2006, (4) :372-375.
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的制定 篇8
从19世纪五十年代起,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先后形成了“双基”课程目标体系, “三基”目标体系和“三基础一个性”的目标体系, 规定中小学教学的核心内容由最初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发展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以及学生个性。由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的改进我们不难看出, 其关注范围逐步拓宽, 更加重视对学生个体需要与独特价值的关注。这也是我们研究课程目标等相关问题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态度。
在此基础上,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制定的高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最低课程目标与最高课程目标中哪一种更能满足中小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哪一种课程目标才能为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是否存在一种课程目标可以结合二者优势, 真正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现实?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首先必须明确最低和最高课程目标的含义, 这是展开分析的前提。在本文的讨论中, 笔者将最低课程目标设定为经过一定努力, 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的预期结果, 即规定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而并非学生不需努力就已经达到的或更低水平。如20世纪四十年代中叶, 哈佛大学教授委员会在一份题为《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 这种通识教育适合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时, 将最高目标设定为经过努力, 仅少数学生能达到的预期结果, 是一定年龄段学生中的优秀者才能达到的标准, 在此取2008年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 高等教育 (18~22周岁) 毛入学率23.3%为参考标准。在确定了基本概念之后, 本文将分别从制定最低、最高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及局限性这两大方面进行介绍, 并为制定更加合理的课程目标提出思考与建议。
一、最低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 制定最低课程目标的理由。
(1) 同一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平均水平易于确定, 最低课程目标制定有据可循。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龄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其自身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并随着这些心理特征的逐步成熟而提高。通过观察法, 实验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考察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及平均发展水平, 为制定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课程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这就使得最低课程目标的制定有据可循。
(2) 最低目标的制定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指依靠他人 (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伴) 的指导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 就是“最近发展区”。最低课程目标是经过努力, 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的目标, 对学生的要求属于最近发展区范围内的内容。这部分学习内容既超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 技能水平, 带有一定难度, 又没有超出其能力可达到的范围, 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很高。
(3) 各发达国家制定课程目标多重视教育的基础性特点, 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纵观各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不难看出, 让学生掌握为今后深入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提高其基础学习能力被放在首要位置。如德国巴伐利亚州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 出色的, 综合的基础知识”;英国从提高学生基础学历的立场出发, 在小学推行“国家基础学力战略”;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法案, 要求“所有学校必须在12年内使百分之百的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达标”。由此可见, 重视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目标制定的基础性的有益经验, 对我国制定最低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最低课程目标的优点。
(1) 目标易于达到,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最低课程目标是通过努力, 所有学生均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因此, 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信心, 也增强了其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达到目标的同时, 也就消除了所谓的“差生”, 消除了部分学生因长期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而产生的自卑、厌学等不良情绪, 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进而能够喜欢学习, 主动学习。
(2)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留给学生培养兴趣特长的空间, 同时抑制过重的学习负担。在达到课程目标之后, 有精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培养特长。这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真实有利的条件, 使尊重学生主体性不再是一句空话, 使我们培养出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者, 而是一个个活泼的、有专长的、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另一方面, 最低课程目标设置了并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学习难度, 学生得以摆脱沉重的课业负担, 从而减少因过重学习负担而对其身心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
(3) 教师更多关注学习过程, 将工作重心由完成既定目标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课程目标不再高不可攀, 教师也同时得到“解放”。最低课程目标可以改变以往学校, 教师单纯重视考试成绩, 被分数牵着鼻子走的的不良现象, 将教师的目光由分数转向学生, 由完成目标转向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由如何达到目标规定的结果转向怎样生动、丰富课堂及整个教学过程。
3. 最低课程目标的局限。
尽管最低课程目标有许多自身独特的优点, 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我们必须承认在指导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最低课程目标还存在着一定局限。
(1) 不利于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不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课程目标的要求容易达到, 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缺失, 学生容易产生满足现状的心态, 致使其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 其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 新课程背景与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矛盾。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低, 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以中考成绩决定能否继续进入高中就读, 以分数高低决定能否进入理想学校的现象有其历史必然性。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 巨大的考试压力, 仅仅依靠掌握最低课程目标规定的学习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是造成最低目标无法施行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现行考试制度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最低课程目标与其相脱离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研究, 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最高课程目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 制定最高课程目标的理由。
(1) 基于我国人口数量大, 素质低的国情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 我国对高素质人才有迫切需求。21世纪, 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化、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 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具有高素质, 创新型的人才。我国实行“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等发展战略, 希望改善人口素质低, 缺乏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逐步缩小我国与各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课程目标的要求提高, 即对我国青年一代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 反映了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高精尖人才的迫切需要。
(2)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要求带有选拔性的课程目标与之相适应。我国是人口大国, 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限制, 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2008年我国小学年龄段儿童入学率 (按各地相应学龄学制计算) 已达到99.5%, 但当年高等教育 (18~22周岁) 毛入学率仅达23.3%。这就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还比较匮乏, 无法满足所有渴望继续深造的学生的需要。因此, 只有通过考试等方式, 选拔出的优秀人才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最高课程目标的提出正符合这一现实, 它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发挥最大潜能, 不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应对激烈的竞争。
2. 最高课程目标的优点。
(1) 激励师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助于挖掘双方的潜能。最高课程目标的制定标准是一定年龄段学生中的优秀者, 因此, 为了达到此目标, 不论教师或学生都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会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教的水平, 让更多的学生达到最高目标的要求;学生确立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激发了学习动力, 会付出加倍的努力充实自我, 以达到目标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共同进步, 教学相长。
(2) 明确学习目标, 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断进步。最高课程目标指明了学生的努力方向, 对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提高了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方面的要求, 同时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 正确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 最高课程目标的局限。
(1) 相当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最高课程目标的要求, 扼杀了其学习的兴趣。仅成绩优秀者才能达到最高课程目标的要求, 将造成一部分学生通过努力也无法达到要求的现象出现。此时, 大多数学生成为“不合格者”, 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少数学生可能因为长期无法达到目标要求而产生内疚、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 不利于少年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2) 以是否达到最高课程目标为评价标准, 容易造成教师重点培养优等生, 忽略大多数学生;一味追求结果, 忽视过程的现象出现。最高目标仅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 能够或可能达到此目标的学生便成为教师的重点培养对象, 而那些成绩较落后的, 很难达到目标的学生自然无法得到教师的喜爱和关注。此时, 教师的工作重点不再是如何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有独特的自我, 而是如何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孩子符合已制定好的目标。长此以往, 培养出的学生, 就算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 也只是千人一面, 毫无个性可言的人。
三、进一步的讨论建议
在分别介绍了制定最低、最高课程目标的合理性及局限性之后, 我们应该明白, 单纯制定最低或最高课程目标都无法满足当今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 制定怎样的课程目标才更有利于学生, 社会和学科本身的共同进步, 在此, 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1. 制定课程目标时,
同时吸收最低、最高课程目标的有益内容。课程目标作为师生教学活动的总指导, 既要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基本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信心与成功, 进而乐于学习, 能够做到主动学习;又不能限制能力较强的学生深入学习研究, 超前学习, 而应正确引导其充分展示在擅长学科的才华, 为今后在专业领域的深造做好准备。
2. 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
各地区、各学校乃至各班级的教育工作者等都应结合自身实际, 调整教学具体目标, 灵活教学, 以真正符合本地区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 它指明了宏观的大方向, 各地的教学工作都应该在它的指导下进行。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经济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学生实际水平也不相同, 必须制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目标才是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以人为本, 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要求, 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完善现行考试制度,
选拔方式弹性化, 将考核由考场扩展至学校乃至社会。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完善相应的考试制度, 改变单纯以某一次考试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制度。考试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掌握, 还应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情况, 如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扩大高校招生方面的自主权, 各大院校可根据自身类型, 招收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同时也可以为国家培养出所需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光炜.透视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7) , 44-47.
[2]汪霞吕, 林海.新世纪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及启示[J].外国中小教育, 2009, (8) , 1-6.
[3]钟启泉, 杨明全.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 , 7-16.
[4]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9
一、领导重视, 为儋州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 全力推进实施“三优先”的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工作关心、重视和支持, 切实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各部门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全面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 共同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12年初,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两会召开, 提出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支出安排9.7亿元, 从政府性基金中安排1.1亿元用于教育项目, 其中扩大高中学位建设资金2750万元。
二、科学规划, 保障高中阶段教育有序发展
儋州是人口大市, 学龄人口多, 由于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短缺等原因, 每年仍有相当部分初中毕业学生不能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现状, 在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实施意见中, 结合儋州教育发展实际, 增强科学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提出“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 增加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着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发展目标, 对新增高中阶段学校, 扩大办学规模, 提供更多优质学位进行科学规划, 逐年落实, 使高中阶段教育不断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三、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
市委、市政府理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 明确教育优先发展目标, 优先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 实现“三个增长”。“十一五”期间, 全市教育经费投入达20.2亿元。近两年来, 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基建投入达1.7亿元。其中, 投入市一中9000多万元, 学校新建图书馆、运动场、科学馆、体育馆、艺术馆、综合楼等, 实现校园网络化, 班班开通多媒体。投入市二中1500万元, 新建教学楼、学生食堂和宿舍, 学校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 加大对八一中学、新州中学、长坡中学等高中学校的投入, 新建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学生食堂和宿舍, 配置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 办学硬件条件和管理都上了新台阶, 学校办学能力和吸引力在逐步提高。
四、新建思源高中, 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扩大高中教育规模, 解决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问题, 2010年市政府借助香港言爱基金的支持, 投入1.1亿元, 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项目建设儋州思源实验高中和儋州思源实验学校两所教育扶贫移民学校。其中, 思源实验高中是全省首家高中性质的教育扶贫移民学校, 占地70多亩, 总投入4772.29万元, 建筑总面积1.94万平方米, 可提供1500个优质学位。2011年秋季实现起始年级招生520名。增加了儋州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 优化了普通高中学校布局, 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规模、班额过大的问题。
五、创建一级学校, 发挥优质高中教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通过省一级高中创建, 努力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是发展高中教育的一项有效举措。儋州一中为创建省一级高中学校, 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创建之路。学校紧紧抓住儋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 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办学能力, 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促进科学发展, 2011年通过省教育厅评估验收, 建成西部市县首家省普通高中一级 (甲等) 学校, 较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在不断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的同时, 坚持将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与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 把其他高中学校同时纳入创建规划中, 提升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水平。
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办学规模和模式取得新突破
在努力满足普通高中发展需求的同时, 我市坚持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协调发展, 不断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市职教中心) 自2007年创建以来, 市委、市政府已投入5200多万元, 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 建成海南西部职业教育的一颗明珠:全面落实“三免一补”优惠政策, 在校生规模突破3400人,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2.8%, 面向市场设专业, 面向岗位设课程, 开设15个专业, 加强校企合作, 把车间搬进校园, 四条品牌内衣生产线已生产服饰30多万件, 解决160名学生顶岗实习和带动80人就业。与省内外23家企业签订培训和就业协议, 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2011年10月, 全省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召开, 办学成果得到省教育厅和社会的认可。
七、扶持民办高中, 促进高中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民办教育是儋州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一股中坚力量。在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同时, 我市积极探索民办高中教育发展, 逐步形成适合社会需要的、有活力的高中教育的办学格局。目前我市民办高中有海南东坡学校、丹阳中学、白马井鑫源高中3所, 在校生3132人, 占全市高中生13.2%。海南东坡学校创建以来, 得到较快发展, 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的结果, 为民办教师办理保险等举措, 稳定了民办高中教师队伍, 促进了民办高中的快速、健康发展。
八、深化改革创新,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升
质量提升要依靠教育改革创新来推进。多年来, 高中教育质量不高是制约儋州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 为扭转这种局面, 2010年2月, 儋州市委、市政府通过联合办学的形式, 成功引进湖南长沙明德中学与市一中、四川绵阳南山中学与市二中联合办学, 引进名校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与管理模式,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奠定了市一中、市二中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 加快全市高中阶段教师的招聘和培养力度, 2008年以来, 我市赴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招聘高中各学科教师159人, 并采取“特招、特聘、特邀、考录和培训”的办法, 到天津等地高校为市职校招聘本科以上专业教师34名 (其中硕士研究生10名) , 特聘工厂、企业技师20名, 考录57名实用型人才和文化课教师, 充实了我市高中教师队伍, 优化了教师队伍的结构。我市以市教师进修学校为阵地, 坚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培养和考试制度, 选派优秀教师到上海、海口等地跟班学习。2008年以来, 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达7.2万人次, 参培率达92%。从2009年开始, 每年组织2次全市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
通过不断改革创新, 较好地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0年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1602人, 比上年增加328人, 入围率提高6.6个百分点;2011年高考一、二本入围2068人, 比上年增加466人, 入围率31.4%, 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教育质量提高后, 合作办学形式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认可, 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信任度、满意度不断提高, 《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到我市进行采访报道。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10
目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提质增效升级阶段,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撑。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更加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 年) 》指出, 教育应该以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提倡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了解自己、提高自己, 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是以职业教育内容为载体, 通过教育途径帮助学生体验职业, 认识世界, 了解自我, 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教育活动,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 国发[2014]19 号) 明确提出要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与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与教学内容上的渗透、整合, 表现为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的整合, 以及职业课程作为一个体系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这一要求为开发与利用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为普通教育提供职业教育服务提供了依据。
二、职业体验课程现状与问题
职业体验课程是落实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职业生涯规划思想自20 世纪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以来, 因其加强了学校教育与劳动生产之间的关系, 有效促进了升学与就业率的提升, 得到了社会各界认可。目前, 职业生涯教育理念, 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深入人心, 并形成了从幼儿园至高等教育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在我国, 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中小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多以讲座和短期职业体验活动的形式开展, 尚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通过分析不难发现, 专业的师资和有效实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资源的缺乏是造成职业生涯教育滞后于教育发展与学生需求的重要原因。
三、职业体验课程开发与建设
( 一) 课程开发的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所谓系统性是指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首先,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对课程目标进行整体设计, 即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对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职业规划能力方面应有的发展水平进行规划与设计。同时, 还应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各学段目标。各学段课程目标应以课程总目标为依据, 在内涵方面与课程总目标保持一致, 同时根据各学段学生特点在能力要求上不断提升, 呈逐步递进与发展的趋势。
其次,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不断深入地了解职业与培养职业规划能力, 即课程内容要进行整体设计, 各阶段课程内容要根据相应学段的课程目标进行设计, 使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相契合, 形成以课程整体目标为引领教学内容不断深入, 不断延伸的特点。
2. 适应性原则
所谓适应性是指课程内容在选择与设计上既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适应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指课程中选择的职业类型和职业活动应能反映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水平, 准确真实反映当前社会职业发展现状及各类型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为学生提供具有前瞻性的职业信息, 有效发挥本课程职业启蒙与职业探索的意义和作用。
适应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是指在选择体验内容与设计体验活动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与能力, 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体验内容与组织开展体验活动的方式,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活动中, 并通过体验活动获得关于社会与职业的有效信息, 为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提供帮助。
3. 灵活性原则
所谓灵活性是指职业体验课程的课程结构要能灵活调整, 适应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变化。
职业体验课程是由一系列职业体验任务构成。由于职业类型和职业活动内容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新的职业不断出现, 旧的职业不断被淘汰, 职业活动内容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更新, 如果课程内容不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及时更新就会影响职业体验课程内容的适应性。
因此, 职业体验课程应在保证课程目标统一, 内在逻辑关系合理的基础上, 设置有利于动态调整课程内容, 灵活开放的课程框架。根据职业的发展变化对体验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职业信息,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本课程的课程建设与教育目标。
4 区域性原则
所谓区域性原则是指职业体验课程内容的开发, 一方面, 要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另一方面, 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应考虑对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 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职业类型选择职业体验课程内容。与现实状态相契合的课程内容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资源和真实的学习环境, 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职业活动内容, 有效培养学生设计与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的能力。
其次, 在开发职业体验课程中应充分利用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借助区域内职业教育力量, 开发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不仅可以解决普通教育领域缺乏职业生涯教育师资和课程资源的困难, 还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 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机沟通与融合, 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力, 促进普通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
( 二) 职业体验课程目标的制定
1. 课程整体目标的制定
职业体验课程属于中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舒伯 ( Donald E. Super)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核心是“自我概念”, 即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 至青春期较为明显, 并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职业生涯概念。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义务教育阶段职业体验课程的目标制定为: 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职业活动, 促进学生对社会、职业和自我的认识, 并在社会、职业和自我之间建立内在联系, 形成整体认识, 培养学生对为来职业与生活的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尊重每一种职业的意识。
2. 课程阶段性目标的制定
舒伯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 ( 0 ~ 14 岁) 、探索阶段 ( 15 ~ 24 岁) 、建立阶段 ( 24 ~ 44 岁) 、维持阶段 ( 45 ~ 65 岁) 和衰退阶段 ( 65 岁以后) 。按照舒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 义务教育阶段应属于人生职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舒伯将这一阶段, 具体分为3 个成长期, 并对每个成长期进行了具体的界定:
( 1) 幻想期 ( 10 岁之前) : 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 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 2) 兴趣期 ( 11、12 岁) : 以兴趣为中心, 理解、评价职业, 开始作职业选择。
( 3) 能力期 ( 13 ~ 14 岁) : 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 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 借鉴舒伯对人生职业发展成长期的界定, 确定中小学职业体验课程目标如下 ( 见表1) 。
( 三) 职业体验课程框架建立
职业体验课程内容为一系列职业体验任务。每个体验任务为一个独立教学单元, 以某一特定职业内容为载体, 包含课程目标包含的知识、能力与情感要素。因此, 各职业体验任务之间在教学目标上一致, 但在内容上相对独立, 没有紧密内在逻辑关系。因此, 模块化课程设计既有利于职业体验课程的建设, 又有利于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拓展。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段的划分, 义务教育阶段职业体验课程可以由小学低年级阶段、小学高年级阶段和初中阶段三个子模块课程组成。三个子模块在课程目标上逐步递进发展, 最终达成课程目标。三个子模块又分别由一系列职业体验任务模块组成, 各学段职业体验任务模块根据子模块的目标进行设计, 在能力要求上与学段课程目标统一, 在内容上分别以不同的职业为载体呈现教学内容, 各职业体验任务模块之间互相独立, 平行, 没有内在逻辑关系, 可以独立开发和实施教学活动 ( 见图1) 。
( 四) 职业体验课程内容的建设
1. 职业体验内容的设计
职业体验内容是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载体, 是帮助学生认识职业, 体验职业和形成职业规划能力的基础。因此, 职业体验内容必须能全面客观地体现该职业的基本内涵、性质和特点, 以及该职业对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同时, 职业体验内容不同于职业介绍, 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教学内容, 因此, 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在职业内容与教育内容之间建立联系, 对职业内容进行转化, 使其成为适用于开展教育活动的课程内容 ( 见表2) 。
2. 体验过程的设计
根据学生认知与了解职业的程序, 职业体验课程可以按照认知职业、体验职业、感悟职业和初步规划职业的步骤开展 ( 见图2) 。
首先, 认知职业。是借助情景设计让学生形成对职业的感性认识, 走近职业, 初步了解职业的过程, 也是学生对某一职业的职业内涵、社会价值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 是开展职业体验活动, 形成职业兴趣和评价职业, 以及从职业需求的角度开展自我分析的基础。
其次, 体验职业。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到职业活动中, 了解职业活动的具体流程, 完成职业活动所需要知识、技能及素养的学习与习得, 形成该职业更为具体、深刻的认识。
再次, 感悟职业。通过体验成果的展示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通过感悟分享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和思想碰撞的机会,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与社会, 客观认识自我的教育目的。
最后, 初步规划职业。通过总结职业要求反思自身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在职业与自我之间建立联系,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深刻自考, 逐步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 以及如何有计划的培养符合自己职业理想的能力等, 落实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
四、职业体验课程开发的意义
( 一) 有利于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质量
职业体验课程开发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职业体验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 更有利于教育者明确职业体验课程的育人目标和课程特点,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二) 有利于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与融合的方式与途径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与融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力和深化普通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势, 为普通教育开发职业体验课程, 为通过开设课程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与融合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借助职业教育资源优势, 为普通教育开发职业体验课程的研究结果, 已经被应用于北京市多个区县义务教育阶段职业体验课程的开发,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了应用单位的认可。但是, 该研究结论仅在北京部分区域内容进行了实践, 其适应性和推广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深入研究。我们还会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以期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与职业体验课程的建设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2010.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
[3]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Z].2012.
[4]黄岳辉.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启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6.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11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模式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的提倡与鼓励下,我国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职融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无论是在普职融通的推广范围还是普职融通的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少差距。这就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从政策到制度到操作建议,从普职沟通模式、课程到教师再到管理和评价等都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和变革。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沟通的宏观走向。一是积极做好国家层面的课程规划。二是配套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三是尽快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其次,搭建教育“立交桥”,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一是适度提高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二是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延伸和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三是打通中职直升应用本科的升学通道。第三,提倡资源共享,形成合作培养人才新机制。一是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校际间的合作,加强学校之间尤其是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实现彼此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建议以县域为单位,将地域邻近、师资互补、资源共享的普高与中职学校结成互助伙伴关系,互选课程、互认学分、互聘教师、共用教学设施场地、有序学籍转换等。二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具体包括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开发职业课程、共同建立多元教学机制、共同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技能方面的考试和等级鉴定等,形成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三是高中学校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包括推进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资源共享;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等学校对高中的课程下移和学分认可;倡导高校到相应的特色高中建立教学、招生与指导基地,以真正形成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行业、学校与科研机构等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 篇12
一、我国干部能力面临的新挑战
1. 面临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在多极化发展进程中, 大国间、大国与区域组织间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德国前总理科尔表示,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极世界。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继续存在, 但同时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力量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
2. 面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工业化、城市化挑战。
新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 已经对周围地区造成了静悄悄的影响, 上海每天大约有30万台湾人在那里生活和经商, 香港除了工业向内地转移之外, 不少市民也开始北上就业和寻找自我发展的天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 或者说初级层次, 是在农村边缘地区出现新的乡镇以及生机勃勃的乡镇企业。这种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3. 面临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化挑战。
目前, 通讯、信息技术领域正在进入一个变革阶段。历史上, 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常常伴随着一次新的技术革命, 这是一个规律。现在, 新的技术革命很可能就出现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领域。2009年11月3日上午, 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其中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 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 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4. 面临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国内矛盾高度集中的挑战。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时, 既是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 又是矛盾突发期。中国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剧烈转型时期, 利益主体复杂多元, 社会阶层分化重组, 新旧矛盾相互交织, 以利益冲突和碰撞为突出特点的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彰显出错综复杂之势, 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最根本诱因。这就给领导干部带来了如何提高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的新挑战。
5. 面临世界格局加快转换、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挑战。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发展模式及金融全球化体系, 正遭到毁灭性打击。十几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还在顶峰。亚洲发生危机的国家、亚洲价值和亚洲发展模式遭到了西方主导舆论、国际金融组织和大牌学者的几乎一致嘲讽、批评, 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改革方式方法势在必行
1.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联系实际创新路, 加强培训求实效”, 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明确要求。这些年, 干部培训的规模不断扩大, 质量也在提高, 但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仍是干部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2008年中组部万人问卷大调查, 80.8%的人认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重点是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2009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 认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排在第一位的是“培训走过场, 缺乏针对性, 不解决实际问题”。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 大家普遍反映很及时、很解渴、很管用, 就是因为这次研讨班专题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回答了领导工作中大家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针对性强, 对实践指导性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举办的县委书记专题培训班效果好, 也是因为比较好地满足了县委书记们的所急、所需、所盼。所以, 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以用为导向, 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训什么, 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当前, 一是要突出党性教育, 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党性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突出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培训, 重点是新型工业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危机管理等;三是要以务实管用为目标, 坚持按需施教, 加强分类培训, 更好地为干部岗位需要服务。
2. 大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主要途径。2008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后, 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 亮点纷呈, 成效初显。比如, 四川、江苏、内蒙古等地积极开展干部自主选学, 北京探索干部免职脱岗培训, 山东实施名师送教下基层活动, 广东、广西推进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等。但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任重道远, 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待找到对策。比如, 有些干部参训内生动力不强, 一些培训机构办学活力不足、绩效不高、学风不正、管理不严, 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指导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等。下一步, 要坚持改革、开放、竞争、择优方针, 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要通过改革创新, 努力建设坚持方向、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3. 努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竞争力。
【阶段教育学课程改革】推荐阅读:
基础阶段教育11-09
学习教育阶段06-06
两阶段创业教育05-18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12-03
爱国主义阶段教育01-14
初中阶段下语文教育06-07
阶段性家庭教育12-28
小学学生礼仪教育阶段计划05-16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总结09-14
养成教育阶段工作总结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