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的现状与发展

2024-08-23

二人转的现状与发展(共6篇)

二人转的现状与发展 篇1

众所周知, 东北地方戏曲以二人转为主体, 包括单出头、坐唱、拉场戏等。它是以东北大秧歌为基础, 吸收了河北的莲花落, 以及百戏、杂艺演化而成。二人转无论从文学脚本、表演风格、音乐唱腔等外部形态, 到题材内容、修词造句的内部机制, 都具有浓郁东北地方色彩, 完全可以说是东北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北地方戏曲它有着300多年的历史, 是拥有上亿观众的艺术形式。尤其是近几年来, 赵本山老师带领他的弟子们, 在黑龙江电视台创办的“刘老根大舞台”、“乡村戏苑”等以直播形式, 让地方戏有了更大的观众群体。更难得的是, 以传承并发扬地方戏为主的本山传媒, 使这个被称为“山野菜”的东北地方戏, 还闯进了北京和上海, 带到了台湾、带出了国门。虽然东北地方戏与国粹京剧比, 行当不够全面、气势也少了些恢宏。但东北地方戏, 特别是其主体二人转, 无论是音乐唱腔, 还是传统曲目, 都是极为丰富的。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 七十二嗨嗨”之称, 曲牌已达到300多种。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大鼓调、靠山调、文嗨嗨、武嗨嗨、五字锦等。保留的传统曲目《钢鉴》、《浔阳楼》、《大西厢》、《蓝桥》、《双锁山》等, 每一曲目都是一部完整的叙事戏, 长达2到3个小时, 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尽管如此, 二人转的现状也有几点令人担忧:一是恶搞, 丑化了人性。许多二人转演员为了取悦观众, 把丑角丑化了。不是装瘸就是装傻、不是嗑巴就是大舌头。以丑为美, 丑化人物。甚至把人体的缺陷当成搞笑的本体, 夸大人的缺点, 扭曲、践踏了人格。二是低俗, 糟践了语言艺术。当下的许多店铺开张、生日婚礼场面的二人转表演、以及二人转小剧场, 甚至有的省级电视台的二人转剧场, 很少上演完整的剧目, 几乎都是二人转小帽, 有的甚至连小帽都唱不上几句, 就开始“说”了。演员把低俗的笑话替代了说口, 也取代了“说”、“学”和“逗”的传统艺术。三是背离、脱离了地方戏的轨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博得观众的掌声, 让观众坐得住, 部分二人转演员把地方戏的“唱”改成了模仿秀, 把“绝”演绎成了简单的“耍”和“闹”, 没能与二人转演员的真正功夫有机融合到二人转剧情中。二人转的艺术之花, 有被“催长”之势。

上面的担忧, 或许是本人的偏颇, 但更大的担忧, 是活跃在基层的地方戏院团的生存问题。县级的地方戏团体, 多半是正规的事业编制单位。既然是正规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就处处正规。比如, 笑话就是笑话, 不能染有半句的黄话;比如, 演员服装就是传统的裙袄, 而不能是光着膀子穿西装、带着红领巾一样的领带, 更不能在裤子的屁股上贴上“掌声”之类的东西;比如表演, 肢体动作完全按戏曲舞台的“做、打”, 而不是用身体缺陷去赢得掌声……如此, 看惯了小剧场或跑班子二人转演员的观众, 便不再接受这样的表演。即使专业团体的二人转演员, 民歌唱得比郭颂还好、比宋祖英还棒, 毕竟观众是抱着欣赏小剧场搞笑的心理需求走进剧场的。一旦达不到他们的心理需求, 演出当然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为难堪的是, 现在的地方专业文艺团体, 虽然还称作事业编制, 但不是和财政脱钩就是财政部分供养, 财政只负责演职员的部分工资, 剧目生产经费更无从谈起, 致使生存出现了危机。观众心态是, 与其花钱买票上剧场看脸熟的二人转演员唱正戏, 还不如躺在沙发上, 在家里电视上看知名的地方戏或二人转演员的表演。剧场演出收不到效益, 下乡演出呢?现在农村连地亩税都不收了, 哪还敢和农民收看戏的钱?乱摊派是要被村民告状的。即使有部分村委会有经济实力, 答应去演出了, 然而, 演职员三十多人的队伍, 雇车拉灯光音响要花钱、拉演员要花钱, 演职员的服装、化妆品、音响乐器的磨损要花钱……一场戏下来, 不赔三百五百的算赚了。

当前, 文艺改革方兴未艾, 势头正旺, 二人转的发展恰逢其时。要把这个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发展好, 继承其精华, 去掉其糟粕, 首先, 要搞好定位, 就是要将二人转作为地方戏的一种形式确定下来。演员的表现手法唱、说、做、舞, 要以“唱”为首, 插科打诨不能代替唱功。有了这个定位, 二人转就可以像黄梅戏一样, 不仅把绝美唱词保留下来, 而且最终发展成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第二, 要搞好挖掘。二人转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已经是人才辈出, 好唱段、好剧目层出不穷, 各种表演形式精益求精, 可以说是一个金矿, 一个宝库, 一切有志于二人转发展的人士, 应该拿出全身心的精力探这个金矿, 挖这个宝库, 以期形成具有丰厚理论基础和众多保留剧目的大戏。政府有关部门, 新闻、出版部门,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都应该支持挖掘工作, 肯定挖掘成果, 将健康、向上的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更广泛地传播出去。第三, 要培养。二人转来自民间, 民间有着二人转生存发展的丰厚土壤;但是, 二人转要提高, 二人转要发展, 二人转要成长, 就必须登大雅之堂。所以, 高等艺术院校要设有二人转课, 二人转要有自己的专家教授, 要有培养二人转高级人才的研究生班。地方专业文艺团体, 要在创作精品和培养精干的演员队伍外, 积极学习、借鉴民间艺术表演者的长处, 在注重精品和地方特色上下功夫, 在培养本土明星上花气力。最后, 就是扶持。地方政府要把创造条件发展地方戏产业当做关心民生的一项工作内容, 把地方戏团体当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劲旅和发展地方经济的一张名片, 在政策上予支持, 在资金上给予支援。这样, 才能把我们东北人的巨大文化财富——二人转, 变成人们精神家园里, 永远享不完的艺术盛宴。

二人转的现状与发展 篇2

关键词:二人转,发展方向,调查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二人转演出市场日益火爆,这种民间艺术从东北演到全国,从中国演到世界。面对如此繁荣的景象,传承和发展二人转就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我们是要继续采用当下的大杂烩二人转,还是要传承传统精华,发展与时俱进的二人转呢?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又要沿着什么样的足迹前行呢?

一、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二人转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我们只有做到与时俱进,跟着社会的节奏走,跟着观众的审美需求走,运用二人转独特的交流方式——“我”“你”“他”,拉近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鲜明地刻画人物,带动观众参与到表演中,保持不变的、韵味十足的民间特色,这样二人转才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东北二人转这门民间艺术未来的发展是充满希望的,不仅老百姓热爱这门艺术,而且它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上的流行元素,无论大小型的综艺演出都离不开这门喜闻乐见、幽默风趣的东北民间艺术。观众愿意看什么,二人转就会演什么;观众喜欢听什么,二人转就唱什么——二人转本身就是在群众中诞生的,它会永远伴随观众左右。

二、保留根本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二人转丢掉了最核心的特色,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二人转需要发展,但是不能少了它本身所原有的艺术魅力,保留根本特色才是发展的正路。

“唱、说、扮、舞、绝”这五功,就是二人转的核心特色。二人转的唱腔是二人转最具特色的标识,二人转以唱为主,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唱”几乎全部丢掉了。唱腔曲牌音乐是二人转表演的巨大财富,传统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 七十二嗨嗨”之说,可见唱腔音乐有多么丰富。但是在现在的演出中基本没有体现二人转的唱腔,最多是唱一个二人转小帽,二人转小帽其实只是真正二人转演唱前的热身。过去老艺人们常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试一试弦的高矮,看看嗓子宽窄。”现在的二人转没有了真正的演唱艺术,只剩下说口搞笑、流行歌曲,失去了最根本的特色。二人转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就必须让那些经典的唱段、精品的唱腔曲谱流传下去。

如今二人转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们应该更好地对其进行传承并使其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观众的需求,二人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不忘根本、扬长避短地发展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三、坚持风格,把握方向

关于二人转的雅俗问题,向来有所争议。然而,“俗” 有“通俗”“低俗”和“庸俗”的区分。二人转来源于民间, 是平民艺术,由于对“俗”字的理解有偏差,再加上一些人打着所谓的“二人转”名号到处胡乱演出,从而使得人们对二人转艺术产生了误解,对二人转艺术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二人转是老百姓的艺术,是东北这块黑土地里生长出的一门贴近平民的文化艺术,观众是二人转的引领者,是二人转的指路明灯,二人转是为了观众而生的。我们要走“通俗”与平民化相吻合的道路,二人转如果走低俗、庸俗的路线,那就是没有正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的表现。在今天, 二人转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坚持平民化的艺术风格, 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文化品味,坚决抵制低俗风气及庸俗的态度,这样才能为更广大的观众奉献出更好的作品, 打造精品的东北二人转。

四、提高思想,完善业务

发展二人转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全面提高二人转艺术从业者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一直以来,二人转由一代代艺人精心传承才能较为完好地保留到现在,无论是过去的老艺人还是今天的二人转演员,都在努力地传承这门艺术,但由于艺人们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在继承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落或者流失。他们在传承过程中不仅仅继承了好的东西,也继承了一些需要我们今后去除的糟粕。之所以会有这种问题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艺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思想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这也是今后二人转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一门艺术想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演员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当前的二人转艺术表演者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二人转艺术。

二人转在当今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并非偶然现象,主要是因为二人转具有活跃的生命张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由于二人转敢于创新,紧跟社会潮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逐渐发生改变,想要在当今社会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只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但是不管二人转怎么变化、怎么发展、怎么完善,作为二人转的根本和艺术特质都不能改变。

浅谈二人转艺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二人转,现状,发展前景,民间艺术

一、前言

二人转起源于东北一带,是一种包含说唱、歌舞的,土生土长的,深受东北人民群众喜爱的走唱类曲艺艺术,历经几百年的变革,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欢迎的民间歌舞小戏。在东北民间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由此可见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二人转作为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形式,带有浓郁的乡野气息,是最有代表性的东北民间艺术形式。近年来,二人转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艺术已然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人转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问题。

二、二人转发展面临的局限

(一)演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有待提高

近年来,对于二人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界定“雅” 与“俗”。必须承认,二人转不能够太雅,它本身就不是大雅的艺术。二人转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品格与品性,是充满乡土味道的。即便进入都市舞台,也不会变得“阳春白雪”起来。 但是二人转的通俗并不意味着庸俗甚至低俗。当下,有些二人转演员甚至把“脏口”当作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大多数二人转演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文化素质较低。一些二人转演员为了搞笑,为了赚钱,取悦一部分观众,迎合低级趣味,在台上荤话脏口满场飞,严重玷污了二人转。其实,吸引观众并让观众真正喜爱,还是需要健康诙谐的表演。而这就要求二人转演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二人转事业后继乏人

二人转演员是二人转艺术的传承者和推动者。演员的年龄层次和文化道德水准是二人转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东北从事二人转演出的人员年龄都偏大,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如韩子平、闫淑萍至今依然活跃在演出一线,一方面说明他们有着扎实的二人转基本功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二人转艺术的后继乏人;年轻的优秀的二人转演员少得可怜,二人转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窘迫局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新生代演员中还缺少真正能够扛起振兴东北二人转这杆大旗的标志性人物。

(三)缺少创新剧目

众所周知,二人转艺术已诞生了两百多年,但现在观众看到的大多还是那些从老一辈二人转艺人那里流传下来的传统经典剧目,很少有新创作的曲目。贴近时代的节目更是少得可怜。而许多艺术水准低劣的“脏口”和“粉词”却趁机充斥二人转舞台,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二人转的艺术价值, 从目前舞台上二人转演出的曲目看,演出频率比较高的“小帽儿”多为传统曲目《回娘家》《小拜年》,正式曲目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兰桥》《西厢》等传统曲目,几乎很难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曲目。东北二人转艺术必须要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四)缺少规范的管理

二人转侧重于商业演出,由于缺少相关文化部门的规范有序的管理,许多二人转演员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演出队伍今天你来,明天他走,极为混乱。同时由于缺乏监管制约,演出内容无人认真审查,给一些“黄段子”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二人转演出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很多演员为了追求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对二人转进行研究和创作更是无从谈起。此外,很多二人转商演中会大量插入商业广告,严重破坏了二人转的艺术魅力,造成观众的反感。如果任由这种形式继续发展下去,二人转将会面临失去观众的尴尬境地。

三、针对二人转艺术的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推陈出新

推陈就是要继承二人转传统艺术中的优秀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出新是指要敢于突破并借鉴其他戏曲形式的优点,取长补短,丰富和提高二人转艺术的自身内涵。在借鉴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现今,有些电视节目将传统的二人转演出形式改成了纯粹的综艺节目,这种做法虽然暂时会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并且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一些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却等于是在损害二人转艺术的精髓和特质。笔者认为推陈出新是指从传统经典的二人转曲目中提炼出精华,并根据观众的需求和现实的场景来创作新的作品,这对二人转演员的自身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但相应地也会使二人转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提高二人转受众和演员的审美趣味

要引导观众了解二人转的历史和意义,增强他们对二人转的热爱之情。现在有些观众和二人转演员认为二人转是低俗的艺术形式,他们认为,二人转的“俗”就是指低俗表演和污秽语言,否则,就没有二人转的特色了。要从根本上转变少数二人转演员和观众对于二人转本质的错误理解。二人转是一种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是东北的俗文化。这种 “俗”是指通俗和民俗,不是庸俗和低俗。这就要求二人转艺人要从自身做起,自尊、自爱,不要为经济利益而玷污了二人转事业。要把握好“火候”,使二人转艺术真正做到老少皆宜,格调高雅。

(三)加强二人转演出的规范管理

加强二人转演出的规范管理,既要提高二人转演员的业务素质,也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当下的二人转演出中,存在着大量不规范和随意的环节。文化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二人转演员的监督和管理,对演出市场加强监管,对表演的剧目进行核实检查,对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净化二人转艺术演出市场。

(四)做好“承上启下”

老一辈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要做好“承上”的工作。老一代艺人要发挥自己的余热,向后辈无私传授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做好下一代二人转演员的扶持和培养工作,为二人转事业输入新鲜血液。而年轻的二人转从业者要虚心向老一辈求教,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将二人转事业发扬光大。

四、结束语

二人转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全面反映了东北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是东北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东北二人转的独特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无可否认,当前二人转艺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二人转艺术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和谐健康地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莲纯.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探析——以东北二人转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8,(23):548.

[2]杨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张遥,张福贵.当代新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困境[J].东疆学刊,2008(25).

[4]邓丽.关于东北二人转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浅谈二人转的发展与演变 篇4

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初期,二人转艺人们经过了近百年的演出实践,已由原来唱民歌小曲发展到有一定数量的曲目,同时由于一部分河北梆子艺人和河北莲花落艺人大量涌进二人转艺人队伍,使二人转增加了很多剧目,也给二人转在表演上带来了很多的戏曲动作,如简单的“起霸”、“翻身”、“卧鱼”和一些“登式”、“亮相”,但这些戏曲动作的运用也只是简单地模仿而已,而二人转的表演仍以大秧歌及在大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场舞”(也叫“浪三场”)为主。“三场舞”和所表演的二人转曲目在情节上并无多大关系,它是二人转艺人展现其舞蹈技能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是证明表演者造诣的标志,也是当时观众对二人转艺术的审美要求。“三场舞”不贯穿于二人转剧情之中,是在所表演的二人转中间单独地表演一段“三场舞”,这在当时是二人转普遍的表演形式,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二人转的演出队伍通常由一名艺术水平较高的艺人组织7至9人成立二人转班子,这名组织者叫“班头”或叫“挑班的”。这个时期的二人转在农村比较活跃,一方面是由于东北地区的农民对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参加演出的艺人多是农民出身,他们唱二人转远比租种土地容易养家糊口,而更主要的是由于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本就起源于农村的缘故。这时的二人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并已形成了南靠“浪”(浪:当地农民称扭秧歌为浪秧歌)、北靠“唱”的两大区域性流派。“南派”以辽宁大部及河北北部为主,个别地区还加上了“单鼓舞”(单鼓舞:满族的一种宗教舞蹈),作为二人转的主要表演风格,在唱腔的运用上除一些民歌外,主要使用“三节板”,这种风格一直流传至今,当时的代表性艺人有:王云龙、张凤池、叶纪武等一批很有影响的二人转艺人。“北派”以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为主。20世纪30至40年代“北派”的代表性艺人有:吉林省的李春山、黑龙江的胡景岐、赵忠臣等一批老艺人。

二人转在发展过程中由原来的打场子卖艺到走向剧场化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艺人们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特别是成为剧场艺术后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几种出场形式:一种是“登诗头子”,也叫“喊诗头子”或叫“打着上”,即唱“下装”的在锣鼓的伴奏下上场,念一幅对或四句诗,然后再把“上装”请上来;另一种是“说着上”,即唱“下装”的一边说着快板或一边说着“口”(笑话)上场,说完之后再把唱“上装”的请上来;还有一种叫“一边上”,也叫“双着上”,即“上装”、“下装”同在上场门上场,做一些舞蹈动作,至台中间再唱一段民歌或小曲,然后再唱正戏;另外还有一种叫“两边上”,就是两个演员在舞台两侧同时上场并做一些舞蹈动作或走上一段圆场,在台中间定相造型后唱正戏。

这几种二人转出场动作“南”、“北”两派都用,并一直沿用至今。从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产生到20世纪40年代,二人转的主要观众都是农民,二人转艺人也以农村为主要活动范围,但也有一部分二人转艺人把活动范围转移到了城市。他们先在县城农民较多的地方,如“车马店”(车马店是专供农民特别是车把式食宿的地方),后来又转到城区或城乡结合部,20世纪30至40年代沈阳市的北市场、长春的四马路、哈尔滨的道外等一些地方都有二人转艺人的足迹,这部分的艺人为二人转的发展特别是为二人转发展成为剧场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对唱,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其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如今,二人转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在表演上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得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的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二人转的现状与发展 篇5

初期的喜剧小品在表现形式上还是遵从原有的小品形式, 只是增加了许多“包袱”、笑料。而随着赵本山、潘长江等东北笑星的加入, 使其越来越具有二人转的特点。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中大量应用了二人转的说口。

二人转说口包括上装的“勾口”和下装的“捧口”, 但主要指下装的“说口”。在表演中, 丑角的说口是活跃气氛的主要手段。二人转的说口一般可分为四类:故事口、专口、零口、脏口, 主要指零口与专口。零口多用于为演出服务, 即兴安排, 如开场白、介绍剧情、介绍演员等。现代喜剧小品主要采用的是零口。

首先, 韵律鲜明, 琅琅上口是说口最主要的特点。有诗的韵律又不受诗的格律约束, 句子又长短不齐, 辙口又不一定都是上平下仄, 象口语又有诗韵, 象诗又有口语。念起来节奏明快, 流畅顺口, 毫不生涩。

在现代喜剧小品中, 这一点体现得十分充分。如《昨天, 今天, 明天》中这样几段:

“改革春风吹满地,

中国人民真争气,

齐心协力跨世纪,

一场大水没咋的。

这是喜剧小品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 语言诙谐, 念起来十分上口, 听着很舒服, 又很容易记住。小品大量地应用了这种方法, 将说口的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次, 幽默, 诙谐是说口的又一特点。这是二人转通过说口抓住观众的主要原因。如这样一段二人转说口:

男唱就好好唱, 别一句朝南, 一句朝北, 驴唇不对马嘴, 叫人家听了伤心后悔, 打头的看完了“蹦蹦”回去惹得老东家噘着个嘴!

女怎么的了?

男光顾看热闹, 没给他挑那缸饮牲口水!

短短几句话, 让人听了无不捧腹大笑。

喜剧小品关键是一个“喜”, 因此, 幽默诙谐是必不可少的。如《钟点工》中的一段:

“睡的腰生疼, 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 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

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简单几句话, 既把事情说清楚了, 又把观众逗乐了。活跃了现场气氛, 抓住了观众的心。

再次, 喜剧小品也借鉴了说口的一些应用方式。

说口常被用来当作开场白, 介绍剧情或是剧中人物。拉场戏《老男老女》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老了!老了!大爽还他妈不赶一小了, 想当初老伴死早了, 我寻思这辈子也就拉倒了, 年轻时没咋的, 你说到岁数有感觉了!再若不抓紧办个人儿, 那这辈子也成可惜了了!”

用几句幽默的话, 把故事的大概告诉了观众。

小品中更是有许多这样的用法。如《桥》的开场白:

爱的人一个, 窗户纸还没捅破。过两天就要出国了, 今儿个要从这过。我今儿个要不把话说明白, 我这脑袋就不叫脑袋——倭瓜!

听了这段话, 观众就明白这是一出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意的戏。这种表达方式, 一方面牢牢的抓住了观众, 另一方面又为下面剧情的展开作了铺垫。

再有, 说口中常有一些俗语。如:“狐仙堂的匾——有求必应”, “拎棒子叫狗——远去了”, “老太太穿毡窝儿——毛脚了”, “半夜摸帽子——早着呢”, “外甥打灯笼——照舅 (旧) ”, “坐飞机吹喇叭——想 (响) 得高”, 等等。喜剧小品中这样的俗语多的是:“脑袋大, 脖子粗, 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瞎吗杵子去南极, 根本就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 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 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 根本就够不着嘴。”“产房传喜讯, 人家生 (升) 了”, “耗子给猫当三陪, 溜须不要命了”, “困难是弹簧, 你弱它就强”, 等等。仅从这些诙谐的语言, 就可以看出东北语言的丰富性, 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醇厚的乡土风情, 并可以窥见到东北人民豪爽、诙谐的性格特征。

喜剧小品不仅对说口进行了应用, 还加以了发展。

二人转不仅仅是一门说的艺术, 还有唱、扮、舞等表演形式。而喜剧小品大多是以说为主, 因此在说上作足了文章。除了继承了上述的特点外, 还有创新。

如《钟点工》中的一段:

“抽烟不?

不会!

喝水不?

自备!

吃水果?

反胃!”

这种形式在二人转中通常是用在唱上, 很少用在说口中。喜剧小品打破了这种界限, 大量的应用了这种形式, 使故事更紧凑, 也使语言更诙谐、有趣。

传统二人转语言中有许多东北方言, 东北观众听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但其他人就不那么懂了。在喜剧小品中, 创作者注意了这些问题, 屏弃了许多晦涩难懂的方言, 照顾了大多数的观众, 使之既不失地方特色, 又不乏语言色彩, 深深的抓住了观众。

二人转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6

一、创作内容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同步,与当代观众同心

二人转是东北人民喜爱的乡土艺术,关东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二人转作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天地,他们积极投身生活,观察、体验生活,悉心捕捉、撷取那些最能表现生活神采和时代风韵的火花,反复提炼,熔铸于作品之中,通过导、表演的二度创作,展示于舞台之上。这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剧种特色和地方特色,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的创作剧目,会使观众在欣赏愉悦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受到教益与启迪。

二人转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既可以展示新旧道德观念的冲突,也可以展示伟大社会变革中的新生事物。如《傻子相亲》,通过傻子在相亲过程中的一系列傻嗑儿、傻相儿、傻事儿,把近亲结婚所造成的恶果揭示得淋漓尽致,从而强调了优生优育的重大意义。《假戏真情》则写了一位病危老母盼见儿媳,儿子为满足老人心愿,去请女同学假扮夫妻,女同学在新婚之夜抛下新郎应约而去,新郎心怀醋意赶去偷听,被假婆媳的真情感染,同为大娘尽孝的故事。它以精巧奇妙的结构、真实感人的情节、细腻深情的唱段,塑造了一位善良、贤德、通情、明理的年轻女性和慈母、孝子、好丈夫四个典型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真情善意与美德。再如《老男老女》、《墙里墙外》、《窗前月下》、《摆渡姑娘》、《离婚夫妻》、《抢祖宗》等等,都是适应时代、贴近生活的成功之作,因而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从当代观众的视角出发,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挖掘历史题材,使之再生新意

人类的全部艺术史,是一部继承、借鉴、革新、创造的历史。地方戏艺术也是如此。

东北地方戏从其形成、发展到今天的二百多年里,积累了三百余部传统剧目,这是二人转的祖业根基,是无法定价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传统剧目产生于旧社会,又不能不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所以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继承前人的艺术成果,按新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使传统剧目顺应时势民需,代代相传,是当代地方戏艺术家的历史责任。聪明勤奋的地方戏作家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精检阅卷,寻根挖宝,缜思细虑,再造奇文。

如改编的地方戏《姜须搬兵》,根据剧情需要,一改原来的少说多唱为多说少唱,并把现代民歌《小串门》巧妙地糅了进来;《马红眼上当》让“资源开发利用”和“掏弄回扣”等现代用语从传统剧目中的“马红眼”口中说出,既符合剧中情境,又富于现代意识;新编神话故事《佛祖封官》,更是以荒诞的手法,诙谐、辛辣的语言,通过“佛祖”在任用“干部”时思虑社会裙带关系,猪八戒、沙僧等为了功名利禄互相诽谤、诬陷的不良现象,使观众透过舞台表演感悟其深邃的思想内涵,令人捧腹后深思其现实意义。这些成功的改编和新编戏,都取得了翻旧成新、化朽为奇的艺术效果。

三、音乐、舞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满足当代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姊妹艺术之长,大胆改革创新,乃是二人转音乐、舞蹈发展的必由之路。许多二人转作曲家,已将传统二人转曲牌与当代流行歌曲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创造出崭新的二人转音乐;二人转的舞蹈,也不仅仅是“浪三场”、“秧歌舞”,许多地方戏剧团已把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的舞蹈语汇吸收到二人转的表演之中,有些剧目还将伴舞化为己用,如《化蝶》、《鱼水情》等,多人围着二人去转,使之更加红火、热闹、喜庆、美俏。这样便增加了二人转艺术的含载量,为观众拓展了更大的审美空间,令人耳目一新、百看不厌。

总之,东北地方戏二人转艺术的生命之根就是时代和人民。

摘要:二人转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生机蓬勃的艺术种类,它让人相信快乐是一种生产力。二人转以说、唱的形式道出了人间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快乐与幽默,才生生不息地走到了今天,二人转唱的是东北人的心声,表达了老百姓的真性情。

上一篇:糖脂代谢紊乱下一篇:稳定态纳米零价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