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总结(精选10篇)
理论总结 篇1
一、我国图书馆联盟实践活动概述
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 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是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模式, 也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在国家的扶持下, 以国家项目的形式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JALIS) 之后, 各地区、各层次的图书馆联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已涉及北京、浙江、上海、江苏、辽宁、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省、市和地区, 图书馆联盟实践研究也由单纯而集中的CALIS研究扩展为各地区、各系统具体图书馆联盟的实践研究。
从建成和正在筹建的联盟来看, 我国图书馆联盟主要存在三种类型: (1) 全国性图书馆联盟。 (2) 地方性联盟。 (3) 区域性联盟。即由地理位置相邻的图书馆组成的联盟, 如北京市北三环——学院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从发展现状看, 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地区性和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较快。从建成或正在筹建的联盟看, 这两种类型的联盟占了较大比例。 (2) 高等教育系统图书馆联盟发展较为成功, 运作质量高, 发挥的作用也较大。公共图书馆联盟整体发展落后, 影响力弱,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远远低于高教图书馆系统。 (3) 在集中型、分散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的联盟体中, 混合型联盟占据较大比例。除了少数几个集中型 (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 、分散型 (如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联盟外, 大部分地区或区域性联盟均属于混合型联盟。 (4) 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联盟发展较为迅速, 联盟研究内容已上升为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完善阶段;而西部地区如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地的联盟发展相对滞后, 其探讨的内容仍停留在构建意义、必要性、设想与构思等宏观层面。
二、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图书馆联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功, 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其起步较晚, 是在边建设边总结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 加强联盟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 探讨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联盟成功的基础。
图书馆联盟是以文献资源保障为基础的协作式组织, 它既不是盈利性组织, 又不具有行政职能, 可以有具体的组织实体, 也可以没有实际的组织机构。但组织机构的设置对于一个成功的联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较为成功的图书馆联盟一般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 采用严密的运作模式。对紧密型联盟而言, 机构的设置一般呈金字塔型层级结构, 以联盟体最高决策层为权威, 分别以地区或专业门类为层次展开, 以协作成员馆为最基层, 各层次机构具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与专业技能, 共同担负着维持联盟体正常运作的职责。成功联盟的组织机构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 都有一个核心单位 (中心馆) , 履行对联盟发展和日常工作进行策划和协调以及联络其他联盟的职能, 保证图书馆联盟的正常运转。在联盟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成员馆的能力、优势和对联盟的贡献不同, 往往更多地需要依靠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核心馆的力量。这些核心单位在权威性、公正性、主动性和管理能力方面一般都优于其他成员馆, 它们在联盟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如北京大学的CALIS、浙江大学的浙江数字图书馆联盟、华南师范大学的广东网络图书馆、天津工业大学的天津高校数字图书馆、燕山大学的河北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联盟等等。 (2) 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在联盟发起、组织、协调和维持联盟开展的项目中发挥巨大作用。通常, 联盟的最高决策层由中心机构领导担任, 专家组成员由学术权威兼任, 各层次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负责联盟体内各方面的事务。
2. 政府资助是联盟成功的保障。
资金是联盟存在的首要条件, 也是联盟体保持稳定与连续的重要保障。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资金主要用于电子信息资源购置和维护以及联盟的日常工作, 其资金来源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政府专项划拨、各种行业机构的捐助、联盟成员馆自筹等等。目前, 国内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申报项目的方式从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获得。联盟资金投入的多少与联盟运作效果的好坏是对应的, 我国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发展均得益于政府的资金支持, 如天津市教育局先后对天津市数字图书馆投资近1亿元;上海市教育局近3年已投资600万元建设上海市教育网络图书馆;广东省教育厅投资750万元启动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项目。可见, 政府资助是成功联盟的重要资金来源, 也最具稳定性和保证性, 因此要保证联盟的正常运转必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支持。
3. 地缘关系是联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缘关系和地理因素在联盟的形成和组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图书馆具有共同的管理机构、共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共同的需求以及共同的资金来源, 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上的便利, 在资源协调、联合目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发挥优势。因此, 地缘关系相近的图书馆在联盟建设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联盟合作较易成功。我国典型的区域性联盟——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 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前提下组建的, 其成功实施与高效运作进一步证实了地缘关系在联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地缘关系是我国地区性和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也应成为今后联盟组织与建设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4.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联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运行机制是图书馆联盟为达到预期目的, 保证自身健康发展的规则和程序, 运行机制对于联盟的功能和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机制有别于传统图书馆, 要确保其有效运行, 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设立严密的联盟章程, 规定联盟组织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成员馆所应享有的权力及应履行的义务, 使其严格按照联盟决议参与联盟各项活动。 (2) 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渠道, 加强联盟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使各成员馆保持平等、信任的沟通与协调。 (3) 建立相互信任的联盟文化, 缓解联盟内部的不确定性, 使联盟成员在和谐的氛围中友好合作。 (4) 建立项目 (包括数字图书馆各种标准建设、各种数据库建设等) 评估体系, 以反馈、纠正和控制项目的实现。 (5) 重视对联盟效果的综合评价, 做好反馈和检讨工作, 以对联盟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其朝着联盟总体目标方向发展。用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调节联盟成员的利益关系, 可以保证成员馆依据其投入与贡献获得相应利益, 从而激发规模大、基础条件好的图书情报机构对实现资源共享有积极性, 使联盟保持长久活力。
5. 多级化是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方向。
费城大学图书馆馆长Steven·J·Bell指出, “参与一个大型的图书馆联盟有可能在联盟中迷失自己”, “如果有可能, 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多个联盟, 这对图书馆在策略、经济、社会、智力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都有好处”。多级化是未来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主要特征。加入图书馆联盟不是目的, 而是作为满足不同需要的手段, 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参加多个规模不同的联盟, 可以共享不同的功能, 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得到互补和优惠。我国图书馆联盟在多级化方面已经有所尝试, 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既是广州石牌地区六校协作组的中心馆, 又是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的成员;河北农业大学既是河北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 又是驻保高校文献资源共享联盟的成员。
摘要:本文通过实践分析, 揭示了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主要特征以及联盟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郑邦坤.四川图书馆联盟构建意义及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1) .
[2]王凤娥.甘肃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 (9) .
[3]张西亚.陕西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思路与任务[J].情报杂志, 2005 (1) .
[4]李家清.图书馆联盟进展及发展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 2007 (2) .
理论总结 篇2
年,严格按照上级通知精神,认真做好干部党员理论学习和政治思想工作,制定了学习计划,完善了学习制度,使干部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一、理论学习工作
(一)加强领导,切实保障学习时间效果
一是成立了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和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措施,落实了工作计划。二是坚持理论学习考勤制度、自学制度、发言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和通报制度,并做到了考勤规范、集体学习记录清晰、党员干部学习笔记完整。三是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全,全年累计集中学习时间达20天,且参学率达98%以上。四是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年班子成员累计调研时间达80多天。五是建立了学习档案,并且做到了学习档案建设规范、完整有序。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一是中心组学习内容紧紧围绕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学习专题设置合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创新性。二是通过理论学习,全校教职工思想觉悟普通提高,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依法治校、安全工作等方面良性发展,学校无违法犯罪和严重违纪问题发生。
(三)创新学习方法,确保学习效果
一是学校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职责,积
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全校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个别辅导和分组相结合,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二是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学习资料征订任务,按规定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年终理论考核工作,并及时报送相关资料。
二、治思想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二是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责任明确。三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专用,团支部的作用,形成了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二)建立完善制度
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岗位职责,并层层落实了责任,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二是制定了干部政治理论教育、党组织生活等工作制度。三是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奉公,率先垂范,起好了带头作用。四是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评比表彰制度,对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三)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配齐了兼职党务干部,并抓好兼职党务政工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学业习、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绩效
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党务和政工队伍中。
(四)加强阵地建设
一是加强机关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建立学习园地、荣誉阵列室等。二是积极完成了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利用党报党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五)落实工作任务
一是认真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三是加强职业道德、勤政廉政教育,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四是开展民主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纪观念。五是认真开展文明单位和诚信单位创建活动,努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六)创新思想,更新观念
理论总结 篇3
[关键词]课堂总结;医学统计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117-02
课程总结是教师在即将结束某一教学内容时,通过归纳总结、提问、讨论等方式回顾概括课程的主要内容,使授课内容系统化的行为方式。作为以理论授课为主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总结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及兴趣,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一、课堂总结对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意义
医学统计学是将统计学的原理及方法与医学实际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医学生从事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及卫生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课程。作为一门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医学统计学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概念抽象,很多基本概念例如t分布、p值等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十分生涩难懂的;二是知识点既分散又相互关联,例如方差分析与秩和检验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但是应用起来需要同时掌握这两部分的知识,以便根据数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三是方法选择容易出错,在卡方检验中,不同的计数资料数据应该采用不同卡方检验方法,甚至有些计数资料不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因此,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把概念讲解得十分清晰,学生的知识体系可能仍然是零碎的,甚至可能出现学生越学到后面越糊涂的现象。[1]所以,及时利用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抓住知识要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
二、课堂总结的设计要点
要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就不能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而应该通过对课堂总结进行精心设计,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升华。对课堂总结进行设计,首先是要设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重点和难点的再次强调,及时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问题。其次,要设计课堂总结的时间。课堂总结是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总结,它并不一定在整个课堂结束时才进行。再次,课堂总结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其知识背景不一样,教学需求也不一样。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的设计,使得课堂总结既能涵盖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又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要注重课堂设计的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不同的授课对象改变课堂设计的形式,使学生能及时吸收和消化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达到对授课内容进行“画龙点睛“的目的。笔者下面对常见的课堂总结形式进行总结。
三、课堂总结的形式
(一)结合哲学思想,启发学生思考
爱因斯坦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医学研究中很多知识都体现了哲学的思想。[2]在授课内容结束之际,将统计知识与哲学思想结合,让学生体验医学统计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理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是一种有意思的课堂总结方式。
假设检验是医学统计学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问题的需要对所研究的总体作与待研究问题相反的某种无效假设,在该无效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由实测的样本计算出统计量的值,根据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在一次抽样中发生的思想和预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做出是否拒绝无效假设的判断。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假设检验是学生公认的难点,而很多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既然已经从样本数据中看到了差异,为什么还需要进行复杂假设检验?利用哲学中的“现象与本质“原理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检验的概念。
以下面的例子为例:欲考察某种疾病对男性血红蛋白的影响,收集了20名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值(g/L),算得均数为104.4 g/L,标准差为19.48 g/L。当地健康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40 g/L,问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与健康成年男性是否不等?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既然104.4g/L与140 g/L是明显不同的,为什么还要做假设检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本质”揭示的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在本例中,欲回答的是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与健康成年男性是否不等这样一个关于本质的问题,而所观察到的104.4g/L与140 g/L只是一种现象。因此,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就必须借助假设检验来做出判断,这样才能回答关于男性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与健康成年男性是否不等这样一个关于本质的问题。
(二)巧用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思考
医学统计学的很多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孤立地学习某一章节必然会导致“学用脱节”的现象发生。在一个章节学习完毕时,及时利用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将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关联或者区别,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完参数估计、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秩和检验等知识后,可以询问学生要证明两地高三男生的身高是否不同,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鼓励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将学生的不同回答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总结相互有联系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知识点之间的对比、归纳,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传统的课程小结往往强调知识点的罗列,教师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对课程的重要概念及理论进行简单的总结。这种总结忽略了前后知识点间的关联性,从而使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变得孤立、零碎,这样不利于学生从整体及全局的视角思考问题。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通过构建系统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综合,进而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完整的统计知识框架,使其避免局限于若干抽象概念的机械记忆当中。而图像的使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把有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和掌握理论知识,对教学有积极的作用。[3]下面以计量资料相关知识为例。
(四)融入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案例讨论也是课题总结中常见的方式。在授课之后,由教师根据此次授课内容,准备一些综合性的统计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修改意见。案例结课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内容,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案例结课可以使用导课时的案例,这能使授课内容首尾呼应,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新知识,又照应了开头,使一节课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记忆。案例结课也可以采用错例辨析的形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让学生在辨析中消化知识难点,建立正确的统计思维。例如,在学习卡方检验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本该使用校正公式进行检验而未使用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找出案例中存在的方法误用问题,进而总结卡方检验中不同公式各自的适用条件,让学生在以后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准确做出判断。
四、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方式外,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总结方式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践。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表明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课堂总结就是一种积极思考的方式,它使得学生由单纯地接受知识到综合地吸收知识。在总结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思维框架,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学习过的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如果说精彩的教学如同乐曲,那么课堂总结则恰似一首乐曲的“终曲”,要做到“余音绕梁”。授课者要充分重视课堂总结的作用,对课堂总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做到艺术化的课堂总结。
[ 参 考 文 献 ]
[1] 金丕焕. 中国生物统计学的现状与挑战[J].中国处方药,2002(9):62.
[2] 贺幸平.论统计学的哲学意蕴[J].统计与决策,2007(13):31-33.
[3] 何倩,赵艳芳,吴骋,贺佳.思维导图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3(7):26-27.
[4] 张彦琦,王文昌,刘岭,伍亚舟,易东.医学统计学PBL教学改革初探[J].医学探索教育,2010(12):1697-1699.
理论总结 篇4
我台频点实际情况:我台现有1395KHz-50KW, 1170KHz-25KW, 936KHz-200KW, 864KHz-50KW, 720KHz-50KW, 666KHz-50KW, 540KHz-50KW。
根据中波边带的要求, 666KHz上下带宽为55.5KHz, 也就是说666KHz的下边带为610.5KHz, 621KHz的上边带带宽经计算为51KHz, 也就是说621KHz的上边带为672KHz。由数值我们可以看出, 载波666KHz在载波621KHz的上边带内;同时载波621KHz正好落在载波666KHz的下边带。这样发射机在工作是就会存在严重的邻频干扰现象。
三个频率带宽图如下:
试验步骤:621KHz-10KW、720KHz---50KW、1395KHz-50KW三频共塔网络。666KHz对621KHz的强干扰我们采用以下网路:
666KHz---50KW、1170KHz---25KW、两频共塔网络;
试验现象:666KHz和621KHz两部机器可以同时开启。但是当两部机器加音频信号, 两部机器都会出现天线驻波比故障, 发射机降功率。只要加很小的信号, 或者降低发射机播出功率, 勉强发射机能开起来。
现象分析:
从边带图可以看出, 上下边频严重相互交叠干扰, 不但造成了发射机无法加上信号, 而且还会损坏机器。这种干扰的特点是:用仪器测每部机器指标也正常, 单独开一部机器也正常, 当几部机器同时开时在没有加信号时也正常, 一旦送上信号时, 机器就开始保护, 降功率。播节目时把发射机多用表打到驻波比指示档, 表针随干扰节目而摆动, 音量大时表针摆幅较大, 驻波比越限报警指示灯亮时, 开始降功率。这样发射机的功率送到天线上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幅射出去。这与我们的要求满功率优质播出想违背的。后来就没有在我台区上621KHz。
经验总结:通过这次试验, 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 科学理论是根据, 这也为我们今后频点的选取与分配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技术手册.天线[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广播发射与卫星传输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强度理论百年总结 篇5
强度理论百年总结
自从19著名的Mohr-Coulomb强度理论建立以来,已有100年的历史.在20世纪,关于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工作.本文对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岩石、土、混凝土、冰、铁、聚合物、含能材料等)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强度理论(屈服准则、破坏准则等)的.百年发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各种准则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合理选择破坏准则提供了一种方法.文中还总结了三大系列强度理论、统一屈服准则、统一强度理论和其他各种强度理论,并简述了强度理论的计算机实施,以及多轴疲劳等问题.
作 者:俞茂宏 彭一江 作者单位:俞茂宏(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西安,710049)彭一江(北京工业大学)
刊 名:力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MECHANICS 年,卷(期):2004 34(4) 分类号: 关键词:20世纪 材料 复杂应力状态 强度理论 统一屈服准则 统一强度理论理论总结 篇6
青少年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如青少年宫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 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还是在青少年宫建设管理、参与青少年社会事务、与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等都有着大量的成功实践。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涉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宫办宫理念、青少年机构功能定位、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当前,面临国家教育重大改革发展契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运用青少年社会教育丰富实践形成的理论成果指导开展工作。
一、运用青少年社会教育自主参与、活动体验的功能特征,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总书记强调: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工程,从娃娃抓起、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教育具有培养和选拔的功能,但教育之道归根到底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培养人的方向,更确立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观。新东方俞敏洪先生前阶段的一个讲话中提到应该培养“以良知、 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 精神独立的国民”。我认为很有借鉴意义。否则我们就会培养出钱理群先生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是温铁军先生讲的“有技术没文化的小知识分子”。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不是一己悲欢、不是杯水风波”,笔者认为对教育工作者同样适用。作为未成年人重要的教育形态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要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需要综合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和价值变动轨迹,依托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生动、有效的载体,把枯燥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事例和具体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国情、感受社会、认识人生,克服价值观教育给青少年“假、大、空”的印象。同时,青少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所以载体创新非常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思想引领的目标和任务潜移默化融入到符合青少年特点,易于他们接受的青少年教育方式中,青少年社会教育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突破了以讲授为主的学校教育,采用活动性教育,强调青少年经验发展额价值,让其在经验生成中达到总书记提出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要求。
二、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理论实践中的应用
古人云: 文以载道。总书记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
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讲话中明确指出: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国的教育只有立足于自身文化才能在未来世界文明格局中拥有文化辐射能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蕴涵极具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并以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告知了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仁者爱人”。朱熹说 “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王阳明说“致良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同时更教会我们运用何种载体育人。青少年社会教育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必须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服务于青少年社会教育。随着当代广大青少年思想意识和生活空间不断发展扩大,在其认知社会、参与社会的需求中,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要素渗透青少年社会教育各种活动中,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整体认知,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要以人文环境建设为软渠道,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青少年的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打造形成一批传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品牌项目。
三、充分借助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广泛开展夏(冬)令营活动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夏令营是以亲近自然、鼓励探索、培养能力、促进友谊和丰富人生为基本宗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具有团队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等显著特点。夏令营活动时间一般不长,却以其深刻的体验性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充满激情地走向未来。因此,创造性地举办各种各样的夏令营,已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教育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由政府投资兴建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10313所,其中教育系统所属8707所( 独立建制的3307所,依托乡镇中小学乡村青少年宫5400所) ,其余归属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的群团组织。根据2014年5月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组织的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教育资源专项调查报告,团属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702家,其中省级20家,地市级245家,县级437家。这都为广泛开展夏令营等活动提供了丰富时间场所。
2014年暑假,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发动各地少先队组织、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积极探索路径、创造条件,发挥好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了暑期红领巾夏令营活动。同时,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对全国100家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开展的夏令营情况进行了监测。这100家单位共设计开展夏令营活动近600项, 适龄青少年参与人次达13万。在这些夏令营活动中,33. 17% 以体验类为主或包含有体验类的内容,47. 5% 为免费活动,每项活动平均为期4. 65天。
实践证明: 各地在夏令营建设和活动方面已形成了一套丰富工作体系,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社会上夏令营组织管理一定程度上的无序和鱼龙混杂。2015年,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在五届三次理事会上已建立专门的分支机构夏令营工作委员会,希望逐步建立营地和相关举办机构、从业教师应具备的资质标准、认证流程体系,促进夏( 冬) 令营活动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总结市场开拓经验和活动开展规律; 搭建国际夏( 冬) 令营工作交流平台; 学习国外先进夏( 冬) 令营行业管理经验发挥作用。
摘要:青少年社会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在工作内容,如青少年宫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教学,还是在青少年宫建设管理、参与青少年社会事务、与校内和社会资源整合等都有着大量的成功实践。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涉及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宫办宫理念、青少年机构功能定位、公益性、青少年素质教育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理论总结 篇7
李引刚教授为骨伤科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学会骨伤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咸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2008年师承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彦民主任医师, 对脊柱退变性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李引刚教授在掌握了广博的现代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始终坚持继承中医传统疗法之精髓, 并加以创新;在继承传统中医骨伤理论的基础上, 总结几代骨伤科专家的学术思想, 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 治疗原则辨位施法、辨时论治和辨证施治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整体观念贯穿于骨伤科疾病治疗的始终。在此学术观点指导下, 提出了有别于传统辨证治疗的新理论, 运用颈腰同治理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显著。
现将李引刚教授用颈腰同治理论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继承创新, 寻求理论依据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均由椎间盘退变引起, 退变指构成椎间盘的组织成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生物化学反应, 最终导致功能减退或丧失的现象, 退化性变为生理自然现象。而由此继发的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则为病理现象。同时长时间超负荷承载, 不当活动或速度不谐调的旋转、扭屈应力反复叠加于椎间盘, 促进和加重椎间盘退化性变。纤维环退化性变所形成的裂隙, 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病理基础。在纤维环前部多为边缘性环状或横行的小裂隙, 在后部则多为与纤维环方向垂直的放射状较大裂隙, 故髓核多向环方或侧后方突出, 压迫神经根引起一系列以根性疼痛为主的临床症状。
李引刚教授认为:肾主骨, 肝主筋, 肝肾同源。人到中年, 肾气渐衰, 肝血渐亏, 筋肉、骨骼也会发生由坚而惫的改变, 即西医学所谓的腰椎椎间盘、肌肉、韧带、小关节等因增龄而发生退行性改变。肝肾亏虚是颈腰疼痛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究其病机, 正如《正体类要》所云:“肢体损于外, 则气血伤于内, 营卫有所不贯, 脏腑由之不和。”同时, 因椎间盘组织的退变、破裂, 髓核突出, 失其常位, 致局部经脉闭塞不通, 气化失常, 气血津液失其清顺流通, 痰湿乃生。如病程日久, 致瘀、湿、痰互相夹杂, 经络阻滞益甚, 病情缠绵难愈。元·朱丹溪云:“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在治疗腰胯痛时又云:“……气血不和而痛, 痰积趁逐经络, 流注搏于血内亦然。”
临床所见颈、腰椎疾病患者每遇受凉、寒冷、潮湿等因素致疾病复发或加重, 究其原因主要为外感邪气, 痰湿瘀血停滞所致。外感风寒湿邪, 侵袭肢体、经脉, 导致经络闭阻, 《内经·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痹, 《华佗中藏经》注释为“闭也”。郑玄《易通注》释为“气不达为病”。《医碥》云:“项强痛, 多由风寒邪客三阳, 亦有痰滞湿停, 血虚闪挫, 久坐失枕所致。”
2 辨位及辨病相结合, 探寻病因病机
李引刚教授认为: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变过程可概括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不荣为痹。津液代谢失常、凝聚成痰、化痰为核→痰饮之邪、阻碍气机, 血行不畅, 久之成瘀、痰瘀互结→痰瘀有形之邪, 聚于颈、腰, 致使督脉、足太阳经等经脉阻塞不通→变生颈、腰、肢节拘急不舒等诸证。并将其病机总结为:肝肾亏虚为本, 寒湿痹阻、痰瘀互结为标。
3 辨病辨证, 颈腰同治, 必用专药
李引刚教授在临床上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 总结多年临床经验, 筛选出有效药物组成治疗本病的经验方:通痹汤。
处方:制马钱子、麻黄、威灵仙、秦艽、伸筋草、川芎、苍术、羌活、乳香、没药、红花、地龙、全蝎、骨碎补、防己、牛膝、甘草。马钱子开通经络, 透达关节之力强。羌活、威灵仙、秦艽散风祛湿, 驱邪外解, 羌活主入足太阳经, 可上行头顶, 浅出颈部, 挟脊而行, 为治疗颈肩及上肢风湿之要药;威灵仙祛风通络, 功效甚捷;秦艽祛风湿, 长于舒利关节。麻黄, 辛温, 宣通气机, 开腠理, 以引邪外出。苍术, 辛温, 芳香辛烈, 健脾燥湿祛风, 内可化湿浊之郁, 外可散风湿之邪。痹症疼痛虽为风寒湿邪所致, 但造成病理现象则为经脉阻塞、气血凝滞致使“不通则痛”。故以止痛圣药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乳香且可行气, 使“气行则血行”。麻黄、苍术助马钱子祛风胜湿止痛, 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散淤血止痹痛辅以为臣。地龙、全蝎虫属之类, 取其走窜之性, 通经达络, 且可搜剔筋骨间寒湿之邪, 尤其全蝎祛风镇痉为佐。骨碎补、防己、牛膝一味补肝肾、强筋骨。甘草补脾益气, 协调诸药解毒为使。
李引刚教授认为:上方既可起到补益肝肾, 祛风除湿之功效, 又可达到颈腰同治的目的。经云:“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乳香且可行气, 使“气行则血行”, 用苍术祛风除湿, 健脾, 可达内化湿浊之郁, 外散风湿之邪;虫药善行走窜, 通经透络, 强筋健骨, 直达病所。
4 随证加减
李引刚教授在应用此方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随证加减, 收效甚捷。病症日久, 必伤及气血阴液, 佐以黄芪、党参健脾益气, 白芍、地黄柔肝养阴, 意在驱邪中兼顾扶正。如伴随头晕目眩则是阴虚则肝阳上亢, 上扰头脑, 可配伍生决明, 镇肝潜阳, 治疗眩晕。如局部肿胀疼痛明显, 可加土鳖虫加强散结止痛。如颈项强紧明显, 可加用葛根, 以加强散风祛湿, 通络止痛之效。
5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61岁, 以“双手麻木伴头晕恶心1年, 加重1个月”为主诉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麻木, 伴有颈项疼痛, 颈部及腰部活动障碍, 双下肢偶有放射痛, 偶有头晕、恶心症状, 休息后症状可以好转, 但不能彻底减轻。在当地多家医院诊治, 并行磁共振影像 (MRI) 检查, 明确为颈椎病, 给予颈托牵引, 按摩物理治疗, 但症状未见明显减轻。近日来自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 休息后无明显好转, 患者为行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发病来精神可、食欲好, 睡眠可, 二便如常, 体重无明显减轻。查体:体温:36.8℃, 脉搏:80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30/80 mm Hg。颈椎活动度无明显异常, 颈椎棘突以及椎旁压痛 (-) , 有上肢放射痛。双上肢远端感觉减退。双侧肱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腕屈肌、腕伸肌、指屈肌、指伸肌肌力均为V级。双侧肱二头肌、桡骨膜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正常;双侧Hoffmann征 (-) , 双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部旋转试验阳性。双下肢肌力及感觉未见明显变化。辅助检查:颈椎MRI:颈椎C3~4间隙, 颈C5~6椎间盘突出, 对应脊髓受压, 椎管狭窄明显。腰椎MRI:腰椎L3~4, 腰椎L4~5及腰L5骶S1椎间盘有明显膨出。诊断: (1) 颈椎间盘突出症; (2) 腰椎间盘突出症。舌淡、苔白, 脉弦弱, 证属肝肾亏虚, 筋脉失养, 筋骨不利。治以补益肝肾, 强筋壮骨, 通络止痛。方用自拟通痹汤加减:制马钱子0.2 g、麻黄9 g、威灵仙12 g、秦艽9 g、伸筋草12 g、川芎9 g、苍术9 g、羌活9 g、乳香6 g、没药6 g、红花6 g、地龙6 g、全蝎3 g、骨碎补9 g、防己9 g、牛膝9 g、甘草6 g、当归9 g、熟地9 g、生决明9 g。6副, 水煎内服, 忌食辛辣油腻。6副药服完二诊时症状明显减轻, 头晕不明显, 双手麻木感减轻, 颈部疼痛不明显。故去掉乳香、没药再服6剂。三诊时头晕症状消失, 颈部活动度好转, 头晕恶心等证消失。建议患者停药注意日常保健。3个月后随访, 患者病情未复发。
理论总结 篇8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 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 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 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 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 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 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 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 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 尤其是垄断优势, 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 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 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 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 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 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 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 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 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 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 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 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 在所有变化中, 都贯彻一个理念, 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 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 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 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社会力理论, 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 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 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 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 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 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 (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 的有限性, 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 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 因此, 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 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 而是向多元发展, 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 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 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 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 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 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 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 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 历经“数个世纪”,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 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 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 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 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 包括雇员福利 (抚恤金和保险计划) 、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 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 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 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 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 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 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 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 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 迄今为止, 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 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 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 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 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 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 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 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摘要: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企业不断获得更加自由能力的过程。从自由的视角, 企业理论的发展被看作是从对一种能力的研究转向另一种能力的研究, 即作为传统企业理论的经济力理论向现代企业理论的社会力理论发展。社会力理论如何从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成更加一般的企业理论, 其核心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从而完善社会力的构成。
关键词:企业理论,经济力理论,社会力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邓修权, 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
[3]卢让林, 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1) .
[4]吕中楼.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 1994, (7) .
[5]徐传谌, 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的理论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4) .
行为金融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 篇9
有效市场理论作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自提出之日起,经济理论界学者对它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这些发展和争论不仅使得有效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还促进了许多其他学科的蓬勃发展,所以,该理论也就成为了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尽管如此,该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像欧美等成熟的证券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该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有诸多局限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篇讨论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著述是Gibson于1889年曾描述过这一理论的大致思想。最早描述和检验随机游走模型的是法国经济学家Bachelier。他认为,价格行为的基本原则应是公平博弈,投机者的期望利润应为零。Kendall在t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第一篇:价格》一文中研究了19种英国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纽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小麦的即期价格周期变化规律,在做了大量序列相关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就像在随机漫步一样,下一周的价格是前一周价格加上一个随机数构成。实际上,Kendall的结论已在1934年由Working提出过,只是Working的论述缺乏像Kendall那样有力的实证研究证据。1959年Roberts揭示了这些股票市场研究和金融分析的结论所隐含的意义。但他们并没有对这些假设进行合理的经济学解释。直到1965年、1966年Samuelson和Mandelbrot在仔细研究了随机游走理论后,才揭示了有效市场理论期望收益模型中的“公平博弈”原则。
市场有效性的确立是以Fama发表的《有效资本市场:对理论和实证工作的评价》一文为标志的。他对EMH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还提出了研究EMH的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后,又有Grossman、Stiglitzs等著名经济学家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目前,这一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二)有效市场理论的分类和检验
第一,弱势检验。检验过去的收益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信息集仅为历史价格。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股价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二,半强式检验。检验证券价格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反应速度,信息集是所有公开的信息,如年收益公告、股票分割等。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而且也无法通过分析当前的公开信息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强式检验。研究是否投资者或机构组织有与价格形成有关的信息垄断力量,信息集还包括没有完全反应在市场价格上的内幕信息。若该假设成立,则说明投资者即使拥有内幕信息也无法获得超额利润。强式检验研究的对象是专业投资者或内幕认识的收益率。(图1)
总之,有效含义的方向是:强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弱式有效市场,一个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必定是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而一个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则暗示着弱式有效资本市场。
用随机变量表示风险:
期望收益率则为:
在强有效市场中,上述公式完全可以得到期望与方差。但在半强有效及弱有效市场中则未必。
二、有关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
(一)信息方面。
随着市场的发展,人们发现有效市场假说很难反映出市场的真正特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对信息的界定不明确,尤其是为了实证检验的需要,它引入了理性投资和竞争均衡等概念,发展出多种模型,有效性的内涵更为广泛,对信息更加无法精确测量。其次,信息不对称现象成为市场中的常态,具有复杂性、混沌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由此诱发投资者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再次,投资者获得信息尤其是私人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而这种信息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其成本无法精确度量,并抵减了由信息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二)投资者方面。
首先,EMH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但现实中的人其实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偏好,对于市场走势有着不同的预期和不同的判断。其次,投资者能够对新信息立刻做出反应,未来与过去或现在无关,这对于将中心极限定理应用于资本市场分析是必要的。但是,人们以一种非线性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当信息水平达到某个临界值,人们才对他们曾忽视的信息做出反应,并直接达到该临界值,因此未来的价格与过去及现在都是存在密切关系的。EMH认为投资者以线性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简化了市场行为,便于进行分析。然而,正是这样的假设,可能掩饰了市场的真实特性。
(三)市场方面。
首先,无摩擦的、完全的市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次,EMH没有涉及到市场流动性问题。投资者需要从市场获得流动性,市场为投资者获得流动性提供了可能。EMH认为,不管流动性是否存在,价格始终是公平的,或者始终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EMH不能解释股灾和股市火爆。当流动性消失时,获取公平价格并不比不惜代价完成交易更重要。一个稳定的市场与EMH所描述的有效市场并不是相同的,一个稳定的市场是一个富有流动性的市场。再次,市场有效并不一定意味着服从随机游走,对随机游走模型的偏离,并不能代表市场是无效的。
(四)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方面。
首先,检验仍然主要停留在最初的随机游走模型上,而这一模型严格要求连续价格波动间的独立同分布,因此用随机游走模型作为市场有效性假定的检验存在问题,满足随机游走模型只能作为市场有效性的充分条件,却不能保证不满足随机游走模型的市场就一定是无效的。其次,市场有效性检验和交易成本检验都只能证明市场的非有效性,而不能说明其是有效的。最后,收益的季节性效应、大小效应,对EMH提出了最直接的质疑。
三、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有效市场假说把实际决策过程抽象为一个理性投资者追求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从而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人们存在诸多的行为认知偏差,并广泛吸收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重新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它针对现代金融学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设分别提出了质疑:非理性行为或有限理性行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发生;套利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使之不能发挥预期作用。随着行为金融学不断发展成熟,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行为金融学强大的生命力。
(一)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的批驳和质疑。
有效市场假说是建立在理性投资者假定的基础之上的,并由此得出市场有效和股价随机游走的结论。但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是与此假定不符合的。
1、投资者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不符合FMH关于理性投资者的重要假定前提。
所谓理性投资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都是以实现主观预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也即都是回避风险的。第二,在不确定条件下市场各参与主体能够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对市场的未来做出无偏估计。但有关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并非如此,他们系统地偏离了这一假定前提。这主要体现在:
(1)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时,并不遵循标准金融学、效用理论的两条重要假定,即投资者都是回避风险。相反,人们的效用取决于盈利和损失,而非总财富,并且人们总是回避损失,即效用函数曲线在损失定义域要远比在盈利定义域内陡峭,某一数量的损失带给人们的痛苦要远远大于同等数量的盈利带给人们的欢愉。人们的这一偏好同样也体现于证券市场的投资决策中。
(2)Kahneman和Jversky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经常会用一种叫做启发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这系统地背离了标准金融学中的贝叶斯法则和其他预测不确定性结果的概率理论的公理。
2、投资者不会退出市场,甚至会暂时主导市场。
上述投资者决策行为过程中的这些系统性偏差有力地说明了EMH理论中理性投资者这一假定是难以立足的。在这种情况下,Friedman、Fama、Samuelson等有效市场的支持者都坚持认为即使市场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者,但由于他们会受到一些理性套利者的抗衡,并且在这一抗衡的过程中,那些非理性的投资者因为判断错误、遭受损失等而从市场上消失。而理性投资者会不断地获利,使证券价格接近其基础价值,并最终主宰整个市场。对于EMH支持者的这种理论,行为金融研究者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
(二)行为金融理论从实证方面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的批驳和质疑。
行为金融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实证分析结果和证券市场异常现象,从而形成了对有效市场假说更为有力的挑战。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有:
1、证券市场存在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投资者无法利用过去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收益。但一些行为金融学家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市场上存在着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而且利用一些行为投资策略,投资者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
2、证券价格波动异常,存在过度反应。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在一个理性的世界里,只有新消息到来时,价格才发生变化。但Shiller通过对1871年~2000年间S&P综合股票价格指数与实际股息现值关系的研究指出,美国综合股价超过了价格增长的趋势,这种综合股价的变动不能由股息的变动来说明。这一结论表明,股票价格的波动要比有效市场预期大得多。
3、证券市场交易过于频繁。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很容易推导出市场无交易的结论。因为在一个所有人都知道交易是理性的有效市场上,对于交易对方报出的任何买入和卖出价格,另一方都会担心对方拥有你所没有的信息,所以交易很难达成。
总之,长期以来,有效市场假说一直是研究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理论基础。但是,近年来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理论和实证结果不断涌现,尤其是众多基于实证研究的市场异常现象的发现,更是对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批驳和质疑的同时,也对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做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理论总结 篇10
WHO基本药物目录诞生30年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WHO 193个成员国中,已经有156个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有些国家还建立了省级或州级的基本药物目录[1]。许多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都采纳了基本药物的理念,国际红十字和新月联盟、英国药学会、国际制药联盟等专业组织也根据WHO的基本药物目录来提供药品[2]。基本药物目录在药品采购和供应、医疗保险报销、药品捐赠和生产等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基本药物的概念
1. 基本药物理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这样一个理念:某些药品比其他药品更为重要,并且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有许多药品是没有用处的,同时有许多人无法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药品。因此,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有限的药品目录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政府应该努力提高人们对目录内的药品的可及性[2]。1977年,WHO根据这个理念遴选出了第一个《基本药物示范目录》(Model List of Essential Drugs),共包含205个药品[2]。
2. 基本药物概念的发展
30年来,WHO关于基本药物的理念没有变化,然而对基本药物的概念则进行了多次修正,使得这个概念更加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见信息框1。
信息框1:基本药物概念的发展
●1977年,基本药物的定义是“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们所必需”的药品[3]。
●1985年,WHO在内罗毕会议上发展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不仅应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卫生保健需要,而且国家应保证其生产和供应,还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即基本药物必须与合理用药相结合。
●1999年,WHO基本药物专家组提出的基本药物的概念是“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4]。显然,这个概念比原先的概念更具有现实性。基本药物的选择是健康需要、社会供应能力、价格、社会经济能力等各个方面权衡的结果。
●2002年基本药物的概念有了一个巨大发展。基本药物是“能满足人们基本的健康需要,根据公共卫生的现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通过成本-效果比较的证据所遴选的药品。其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这个概念强调了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循证的原则,使得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公正,具有科学性。同时,WHO为了更精确地表述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essential drugs改成essential medicines。
3. 关于基本药物理念的争议
1977年,WHO第一次颁布基本药物目录,即被指责企图限制医生的处方权[5],其主要争议来自制药产业。1987年,国际制药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s,IFPMA)从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基本药物提出了质疑,它认为基本药物政策将导致“次优的医疗服务,可能降低健康水平”[6]。产业界尤其反对在发达国家和私立部门引入这种限制性的基本药物目录。1982年,美国一位代表制药组织的发言人指出“产业界认为WHO和国家的基本药物措施不应该干预目前私立部门的运作方式”。基本药物目录已经提出30年,产业界一直坚持基本药物政策应该只限于不发达国家的公立部门。直到最近,IFPMA还是认为,如果把限制药品的政策扩展到工业化国家,将严重威胁到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威胁到药品研发的投入[6]。
尽管产业界反对把基本药物政策引入到私立部门和发达国家,但是它们还是支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贫困国家的行动,例如配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药品采购、在贫困国家实行低价政策、向政府医疗救助计划捐助药品等。
面对来自产业界的质疑,WHO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对基本药物的遴选依据和程序做了重大调整。例如以实证为基础遴选基本药物目录,允许产业界向WHO的基本药物专家委员会派观察员,使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过程更加透明化等。这种科学、公正的态度最终得到了产业界的欢迎。
过去30年中,WHO基本药物目录发生的巨大变化印证了基本药物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界的创新力。在1977年的第1版WHO目录中只有205个条目(186种药品);在2007年的第14版目录中,有541个条目(313种药品),目录的条目增长了1倍多。有文献[2]把2003年的第12版目录与第1版做比较:在第12版中增加了195个药品,删除了86个,只有89个药品(占第12版目录的27.4%,占第1版目录的43.4%)在过去的12个版本中一直没有变化。这说明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划分是相对的,基本药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药研发的进步。这也提示了来自产业界的担忧有一定的合理性:基本药物政策的实行不应该以损害制药产业的创新力为代价。
(二)基本药物制度
1. 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
根据WHO关于基本药物的理念,可以归纳出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一是提高贫困人群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二是促进合理用药。前一个目标对于维护健康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后一个目标则通过提高药品使用的效率来促进社会福利。此处的健康公平是指处于社会经济不同阶层的人群都能获得维持其健康所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其中的关键在于保障弱势群体对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而要实现此目标则需要促进卫生资源在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公平分配。而药品使用的效率是指药品的使用成本与其所带来的疗效之间的对比关系,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是要确保消费者在药品使用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基本药物制度实质上体现的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两大目标在执行上的优先性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医疗保险覆盖面很广,药物的可获得性不成问题时,合理用药就可能被关注。在最不发达国家,医疗和药品的花费可能是自费的,人们可能支付不起最基本的药品,基本药物的生产也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焦点将会更多地集中在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上[4]。
有些文献也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第三个目标: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应该是国家药物制度的目标之一。政府应该保证所有药品的安全性,而不仅仅是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制度的一个部分。当然,基本药物目录的推广,有助于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但是这主要是从合理用药(安全使用)的角度来看的,并非基本药物制度的直接目标
2. 遴选基本药物目录的原则
基本药物是指那些能满足人们卫生保健优先需要的药物,这些药物是根据公共卫生的相关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相对的经济性等证据原则筛选出来的。根据WHO的建议,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标准包括[7]:
●首先,应考虑地方疾病和各国的具体条件,特别是疾病谱的情况;
●应选择在各种医疗单位常规使用中或在临床研究中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可靠的药物;
●应保证选出的每一种药物都能以一定的方式获得,并保证药物质量及在一定条件下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果两种或者更多种药物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很相似,则应对它们之间的相对疗效、安全性、质量、价格、可获得性等进行仔细评价,再作出选择;
●药物之间的价格比较不仅要考虑其单价,更应当考虑整个疗程的费用;
●基本药物应由单一成分组成,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复方制剂在有效性、安全性、依从性等方面的确比分别使用单组分药物有优势时,应该考虑选择复方制剂。
以上遴选标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药品自身所固有的属性,如疗效、安全性、稳定性、使用方便等;第二是短期内不可控的社会条件,如人群疾病谱、生产和储存能力、临床使用能力等;第三则是在一定范围内政策可调控的因素,如产量、供应量、价格等。
第一个标准说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基本药物应该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二个标准则说明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可能有差异;第三个标准进一步说明,即使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卫生制度和医药政策的差异,基本药物目录也可能有差异。第三个标准为优化基本药物政策指出了方向。正因为基本药物遴选标准具有以上特性,所以各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存在很大差异(见信息框2)。
信息框2:各国基本药物目录情况
在发达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医疗保险报销目录基本统一,而且目录的覆盖面较广,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临床常用药。
●澳大利亚公立医疗保险部门制定的药品报销目录(PBS),包含了现有的80%的药品[8]
●美国退休军人事务部、各州政府,以及医疗保险公司推出的《药品处方集》(drug formulary),其中州的目录采取“负目录(negative list)”的方法[9]。
●瑞典的医疗保险目录中,采取“负目录(negative list)”的方法,被目录剔除的药品约占现有药品的10%[10]。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保险覆盖面比较狭窄,基本药物目录与医疗保险目录没有统一,政府往往参照WHO的示范目录制定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药物目录种类见表1。
3. 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卫生制度的关系
基本卫生制度是国家通过干预卫生服务的筹资、生产、提供等各个环节保障人民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的一套制度。从功能上看,国家基本卫生制度的框架(如图1)包括筹资制度和服务提供体系两个方面。筹资制度包括公立医疗保险、税收筹资和私人直接支付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属于公共筹资,是基本卫生制度主要的筹资方式;服务提供体系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其中物质的投入包括药品、医疗设备以及土地、建筑等。价格和支付机制是联系筹资和服务提供的关键环节,毫无疑问也包括在国家基本卫生制度之中。
基本药物制度是镶嵌在基本卫生制度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基本药物制度的筹资也包括公立医疗保险、税收筹资和私人直接支付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是重点。在服务体系中,基本药物制度关注药物的投入,以及医师和药师的人力资本投入。另外,基本药物的价格和支付也是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在许多卫生保健制度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往往没有独立的基本药物制度,而是把基本药物的理念和相关政策,分散在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服务提供,以及药品生产、流通、报销等相关政策之中。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两大目标仍然是清晰的,即提高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和促进合理用药。在贫困的国家,绝大多数医疗卫生服务由个人直接支付,国家为了提高人们对非常有限的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可能针对基本药物专门制定一套采购、流通、使用以及价格控制的政策。
4. 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框架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仅是出台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国家基本药物口录》。为了达到基本药物政策的两大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相互协调的高效率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镶嵌在国家卫生制度之中。这一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1]:
●基本药物目录的科学制定和定期更新
●国家处方集和标准治疗指南的配套政策
●市场准入和质量控制政策
●流通和采购政策
●基本药物的宣传、培训、教育及信息传播
●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政策
●基本药物的价格政策
●筹资与财税政策
●费用补偿与支付政策
二、基本药物再认识:经济学视角
20世纪70年代WHO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基本药物的特征经常存有这样一个印象:安全、有效、廉价。然而这个印象本身存在矛盾:为什么安全、有效的药品还会廉价?进一步说,如果基本药物确实具有以上的良好特征,那么它一定会把非基本药物淘汰,然而为什么在实际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基本药物“使用不足”和“供应不足”的现象?
在本章,我们就带着以上两个问题来探讨基本药物的经济特性,以加深对基本药物的认识,为制定良好的基本药物政策打下基础。这里我们只分析有同类替代药品的基本药物,因为只有这类基本药物才存在以上提出的两个问题,这类药物在WHO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占绝大多数。
(一)基本药物的经济学特征
1. 药物效用函数的特殊性
人们经常从三个维度来考虑药品的经济性,即安全性、疗效和费用。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安全性和疗效合并成一个维度,即药品的效用。药品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学特性,就是它的效用函数不具备一般商品所具有的数量-效用关系。一般商品的效用随数量递增,而对于药品来说,在数量达到规定剂量之前效用增加缓慢,而达到规定剂量的时候效用最高;剂量继续增加,由于副作用增大,实际效用反而减少(如果可以无成本地处置这些药品,那么效用将保持不变)(见图2)。例如,按规定剂量接种某种流感疫苗后,预防流感的有效率为70%(具有一定的效用);剂量不足时,可能有效率接近为0(效用接近0);而剂量超过规定量时,不但有效率无法提高,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正是因为药品具有以上效用函数的特征,消费者无法通过增加药品的消费量来获得更高的效用,而必须寻找在规定剂量下具有更高效用的药品,这使得新药的研发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见图3)。
2. 成本-效用关系
一般来说效用较高(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的药品可以得到较高的定价,亦即使用该药品的成本较高。但是成本-效用关系经常不是直线,而是边际递减的,这种关系符合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果把成本作为横坐标,推荐剂量下的效用作为纵坐标,那么成本-效用的关系见图4。
假设现在有三种治疗流感的药物A (板蓝根)、B (对症治疗的常规疗法,如新康泰克)和C (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它们都是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效性和安全性标准的上市药物。三种药物治疗的总成本(包括挂号费、治疗费、药费和检查费等)分别为280元、570元和780元[12];其效果(与安慰剂相比)分别是缓解感冒症状3天、5天和6天[13]。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简化处理,并假设了A治疗药物的成本和效果数据。
假设每缓解感冒症状1天就代表了给患者带来1个单位的效用,则药品B的效果(效用)约是药品A的1.7倍,但是成本约是A的2.0倍;药品C的效果(效用)是药品B的1.2倍,但是成本约是B的1.4倍。
药物经济学上常用成本-效用比(CostUtility Ratio)的概念(即单位价格的效用)对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那么药品A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用,即(280/3=93.3,570/5=1 14,780/6=130),
如果根据安全、有效、廉价的标准来遴选基本药物,那么药品A应该入选为基本药物,因为在同类药品中平均每一单位的成本能获得最高的效用(包括疗效和安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药品A的缺陷:绝对效用(效果)较低(只能缓解3天流感症状,病人平均需要经历的感冒症状时间长于其他组)。因为绝对效用较低,基本药物在市场上只能获得较低的定价。
根据以上分析,明确了基本药物的一个重要经济特性:较低的绝对效用,而较好的成本-效用,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绝对效用和成本-效用的权衡”。
(二)基本药物市场的特征
1.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或支付方)在决定“该药品是否值得购买?”的时候,考虑的并不是药品的成本-效用比,而是“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即假定相对于成本较低而效果也较差的药物,成本更高而效果更好的药物多获得一单位效果病人需要多支付多少成本?例如,病人采用B药物治疗,则相对于采用A药物治疗需要多花费290 (570—280)元,而多获得2 (5-3)天的感冒症状缓解时间,则增量成本效果比就是145元/天,即B药物治疗比A药物治疗每多获得1天感冒症状的缓解多支付了14 5元。此时,病人在作出选择时必须考虑用145元缓解1天感冒症状是否值得,如果认为值得,则会选择成本较高效果较好的B药物;反之,则会选择A药物。同样道理,当病人选择C药物治疗时,相对于B药物治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
当病人在B药物和C药物之间进行选择时,也需要考虑类似于上面的问题,即如果认为用多花费210元获得1天感冒症状的缓解值得,则会选择C药物;否则,选择B药物。显然,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可能选择绝对效用较高,成本也较高,但是成本-效用较差的药品(非基本药物)。
图5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表明了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选择药品的情况。为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当消费者的收入为ml时,他将消费ql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A;当收入为m2时,他将消费q2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B;以此类推,当收入为m3时,他将消费q3数量的其他商品和药品C。但是,极低收入的消费者(收入小于ml)则无法承担这三种药品中的任何一种。
以上分析说明,从效率的角度(福利最大化)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应该选择不同档次的药品。如果强制(或诱导)所有的消费者使用基本药物,将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另外,从公平的角度看,政府有责任通过各种措施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基本药物,因为基本药物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用,并且其成本最低,是社会所能承受的。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也说明了基本药物的选择与社会经济水平有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都大于m2),药品A将被淘汰,而药品B成为基本药物。这说明基本药物具有相对性。
2. 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当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大于m2时,还有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甚至达不到m1。这时候由于低收入消费者(收入大于m1小于m2)的需求较少,那么生产药品A的厂商将无利可图,药品A也会被淘汰,这些原本可以支付得起基本药物(药品A)的人群面临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时候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障药品A的供应。因此,较低的绝对效用可能导致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
医务人员的行为是造成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药品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自身往往没有选择药品的能力,而是委托给医生帮助做出选择。如果医生能够从药品的销售中获得利益,那么他可能向病人推荐费用较高的药品,这种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加速了低费用的基本药物的淘汰,使得低收入人群面临基本药物供给不足的困境。
基本药物市场的脆弱性衬托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论总结】推荐阅读:
理论考试总结05-14
理论培训总结11-05
基层理论宣讲总结08-28
护理理论知识竞赛总结05-12
对激励理论的总结05-30
民族理论政策学习总结06-26
军事理论教学总结范文08-22
个人理论学习总结09-04
邓小平理论学习总结09-22
招教考试理论总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