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精选12篇)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 篇1
化工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国内很多化工企业在工艺技术和设备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使得我国化工行业整体上是一个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越发严峻,民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对环保事故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2015年1月新环保法的出台,对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化工行业来说可谓雪上加霜,环保处罚按日计罚,且处罚无上限,很多小型企业停产关门,大型企业则出现了环保迁移现象。化工企业除了盈利外,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于生产运营中的化工装置,如何做好节能减排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本文将着重阐述这方面的管理问题。
1组织管理
1.1强化意识
从公司层面,节能减排要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甚至可以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高层到普通员工都要形成这种意识。通过对企业运营成本结构进行分析,环保费用通常占不小的比例,主要是处理三废的费用。我们无法左右市场,所以节约成本是提高利润最有效的手段。做好节能减排管理,一方面是做好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是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成本,创造额外的价值[1]。强化意识的途径很多,主要是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也可以通过论坛的形式, 将各生产部门有价值的节能减排经验和技改措施进行交流和推广。
1.2制定目标
节能减排不是一句空口号,必须要付诸于行动。公司要制定好总体目标,再将目标分解成控制指标,下达到每个生产部门,通过指标来考核生产部门。目标是必须进行量化的,通过数据来评价节能减排措施落实的好坏,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关键点,帮助企业不断优化。目前化工行业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原料单耗和能源单耗指标。原料单耗主要以耗量较大,成本较高的原料为对象,评价其转化为产品的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和产品的损失率。能源单耗主要以能源成本较高的公用工程物料和电量为对象,统一折算为标煤,评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能量。值得一提的是维持稳定的单耗是前提条件,在装置稳定运行中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等手段,逐步缓慢地降低单耗,否则单耗指标会出现反弹现象,甚至影响装置稳定运行。
1.3惩奖制度
搞好节能减排措施必须建立好惩奖制度,该制度要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和长期有效性。对于难执行的有一定风险的措施,可以在初期选取某一装置进行试点,评估其可行性后再推广到全公司。只要是确定下来的措施或制度,最好以公司程序文件的形式规范化,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内容。节能减排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在公司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引导大家共同为环保贡献力量。对于不严格执行公司和部门管理规定,造成经济损失和环保事件的员工或团队,要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惩罚条例给予相应处罚,最终目的是要正确引导,提高意识,规范管理,使整个工作状态像正能量的方向转变。
2工艺优化
2.1平衡分析
平衡分析主要是以某一控制指标或系统为研究对象作物质平衡或能量平衡分析,为技改技措提供技术支持和优化目标。 减排主要是指减少废物的排放,包括损失的产品及原料,副产物,辅料,催化剂和助剂等,以气液固三种相态排放。如果以原料的进料为源头进行物质平衡分析,可以计算出原料转化为三废的比例和流向,确定原料,产品和副产物在三废中的排放量,绘制出原料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物质平衡图,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三废产生的来源,三废在哪些环节的排放量最大,原料和产品在哪些单元损失最大等,指导我们如何通过优化反应减少某一副反应的进行,如何重点优化某一精馏单元的分离效率来提高原料和产品的回收率等。这一方法可以从本质上减少三废的排放,符合清洁生产的理念。
2.2成本分析
化工所需的能源种类很多,节能的关键是有无经济效益, 做好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在节能措施中明确方向,产生大的经济效益,要抓大放小,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损失[2]。例如,工艺装置中同时使用低压蒸汽和中压蒸汽,通过总成本分析发现低压蒸汽占很大比例,尽管中压蒸汽单价很高,节能的重点也应该放在低压蒸汽操作单元的优化上。另外从系统稳定的角度,成本高的往往耗量大,系统也越大,对于负荷的耐受能力会越大,一个小小的调整往往会节约大量的能源,并产生很好的效益[3]。
2.3提高自动化率
装置在生产状态下,稳定可靠地运行是节能减排最根本的保证。工艺操作不稳定或是有大的波动,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去维持稳定,同时反应和分离效率的降低导致副产物增多,原料和产品的损失率变大,最终导致三废排放量增加。如果产品不合格,系统的能量将全部消耗在产品回炼中,单耗将大大增加。提高装置自动化程度可以有效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消除员工干预带来的控制差异,避免参数频繁调整和系统波动。自动化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参数控制方式,报警管理,旁路管理及安全联锁等方面[4]。通过自动化系统来调整工艺参数,执行操作过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使生产达到最优化。
3生产控制
3.1泄漏控制
泄漏对化工生产有非常大的危害,大多数的安全事故和环保事故都与泄漏有很大关系。泄漏不仅使化学物料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监控和防止泄漏的手段很多,例如在现场安装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加强班组和白班人员的日常巡检,在人员无法靠近的危险环境安装监控设施,做好设备和管线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制定并不断更新操作手册,加强员工安全和技能培训,加强异味控制等,还可以通过现代的管理工具,规范现场管理,保持现场清洁。这些措施都可以很有效地控制泄漏,降低事故发生率。
3.2季节性调整
环境温度对生产的冷热负荷有较大影响,应充分考虑到季节性的调整对节能降耗起到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摸索和测试,对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的工艺过程进行调整,并编入操作手册中,制定程序文件,按标准化执行。例如,冷却水换热系统通常与外部系统进行冷热交换,供水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可以在冬季降低冷却水量,节约用水和降低循环水泵的电耗。空冷系统在冬季可以保持低负荷运行,节约电耗。伴热和暖通系统在夏季可以停止供电和供气,节约电耗和蒸汽量。只要管理做到细致入微,很多环节都可以节能降耗。
3.3停车检维修
装置停车过程产生的三废通常高于正常生产,为了减少三废排放,停车前必须合理安排好系统的停车顺序,做好上下游之间的调度工作。为了避免废气的放空和废液的积存,火炬和焚烧炉系统必须在整个装置停车后停止运行。为了防止高浓度废水产生,应尽量将系统的物料倒空置换,对有死角的地方要打开导淋接料,必要时用气体吹扫。这些细节必须体现在停车方案中,按照程序执行。在检修中要做好工作票管理,确认被检修系统相连的所有管线断开并隔离,防止物料泄漏,引发安全和环保事故[5]。对于检修产生的废水,必须严格按照排放指标向下游输送,不得偷排。总之,一方面要做到管理完善,另一方面要做到严格执行,减排目标就不难实现。
4结论
( 1) 节能减排是化工企业的重要管理目标,应自上而下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将控制指标量化,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管理中。
( 2) 通过技改技措,从源头消除各种浪费。要结合实际, 采用平衡分析和成本分析方法,进行技术和经济合理性评估, 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 3) 节能减排要抓细节,对装置运行和停车检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节能减排措施,并形成日常管理文件,确保其可执行性和长效性。
( 4) 节能减排作为公司重要战略目标,要长期坚定地执行,要在当前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要做好节能减排管理,必须将其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加强企业内部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管理中。生产装置要从源头进行节能减排,通过平衡分析和成本分析等手段,明确优化方向,通过提高装置运行的自动化程序,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装置运行及停车检修过程中,不断挖掘潜在效益,规范生产管理,在细节上做好节能减排管理。
关键词:节能,减排,管理,化工生产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 篇2
财企〔2011〕2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科技局:
为规范和加强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科技部研究制定了《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 政 部
科 技 部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
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研合作资金(以下简称中欧节能资金)是指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门用于支持国内中小企业与欧盟企业、研究单位等(以下简称欧方合作机构)在节能减排相关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转化等科研合作,推动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加快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中欧节能资金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定向使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高效。
第五条 财政部负责中欧节能资金的预算管理、项目资金分配和资金拨付,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科技部负责编制中欧节能减排技术合作发展规划,与欧盟委员会所属相关机构的合作谈判,确定中欧节能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会同财政部拟定工作指南,下发申报通知,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持内容和方式
第六条 中欧节能资金支持内容主要包括:
(一)支持国内中小企业与欧方合作机构联合研究开发国际尖端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支持有利于国内中小企业追踪国际技术发展方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研发项目。
(二)引导国内中小企业转化中欧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合作成果。重点支持国内中小企业应用中欧联合研发成果,开展技术延伸研究及小试、中试等活动,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研发项目。
(三)鼓励国内中小企业从欧方合作机构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支持国内中小企业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或本土化改造,提升我国技术研发水平与推广应用能力的研发项目。
(四)促进国内中小企业与欧方合作机构加强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与合作。重点支持国内中小企业参加欧方合作机构组织的与节能减排技术相关的国际会议、考察、访问等交流项目。
第七条 中欧节能资金采取无偿资助方式。同一,每个项目单位只能选择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一项内容申请支持。
研发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投资额40%的比例给予资助,每个项目最高资助额不超过300万元。
交流项目按照不超过实际发生的国际差旅费(仅包括国际交通费、会议费)50%的比例给予资助,每个中小企业最高资助额不超过30万元。
第三章 项目资金的申请
第八条 申请中欧节能资金的中小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息准确完整,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
(三)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的企业;
(四)主要从事节能减排相关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其业务收入占企业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0%;
(五)已与欧方合作机构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申报项目符合本办法的支持内容及支持方向和重点,且同期未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
(六)经营业绩良好,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九条 中小企业申请中欧节能资金应当提供如下材料:
(一)资金申请文件;
(二)项目可行性报告;
(三)研发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投资完成情况或交流项目国际差旅费支出情况;
(四)生产经营情况或业务开展情况;
(五)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一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六)承担项目的企业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七)与欧方合作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书(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八)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四章 项目的审批与执行
第十条 科技部聘请有关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提出中欧节能减排技术合作发展规划建议。
第十一条 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根据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建议,结合中欧合作谈判结果,确定中欧节能资金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下发申报工作文件。
第十二条 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在本地区范围内公开组织项目资金的申请工作,并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及申报工作文件的要求,对申请企业的资格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初审。
第十三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初审合格的项目及相关资料上报财政部和科技部。
第十四条 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建立专家评审制度,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当年预算安排情况提出项目计划和资金支持建议,经两部批准后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网站向社会公示两周。
第十五条 对项目公示期内提出异议的项目,科技部应会同财政部及时组织调查核实。
项目公示期结束后,科技部将公示期内没有异议的项目和经调查核实没有问题的项目列为立项项目,向财政部提出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六条 财政部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定,将项目支出预算指标下达到省级财政部门,并根据预算管理规定及时拨付中欧节能资金。
第十七条 企业收到中欧节能资金后,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第二十条等相关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第十八条 中欧节能资金研发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执行期内每年1月底前,及项目完成后1个月内向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报送项目进展情况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需及时书面说明不能按期完成的理由和预计完成日期。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中欧节能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或评估。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 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应会同省级财政部门每年对本地区项目进展情况和中小企业使用中欧节能资金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于终了2个月内上报科技部、财政部。
第二十一条 中欧节能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于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资金的行为,财政部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科技部负责解释。
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对策分析 篇3
【關键词】石油企业;节能减排;有效措施;效益最大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问题,不再以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我国更是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的工作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发展。在新时期下,石油企业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困难。近年来,能源紧缺问题已经成为日趋严重,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缓解能源紧缺状况,则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也开始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减少污染的排放,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以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对石油企业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满足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石油企业的高速发展。
一、我国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石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节能减排工作能够满足天然气发展的需求,符合我国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要求,能够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有效的节能减排活动是我国政府的硬性要求,是政府对石油企业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我国节能型社会的形成。由于国家加大的碳税和资源税,石油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做好节能减排,优化石油生产工艺,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石油企业节能减排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其问题主要在于:第一,石油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在石油生产过程中常常耗能量比较大,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也比较高,对资源造成了浪费,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石油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虽然石油企业开始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但是其所实施的节能减排技术比较落后,不够先进,难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第二,石油企业在制定节能减排方案的时候,并没有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考虑不够全面,未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案,以至于所开展的节能减排工作效果不佳。第三,石油企业缺乏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未能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技术,无健全的节能减排工作管理体系。
三、提高我国石油节能减排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石油生产水平
为了适应新时期下所要求的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有效的节能减排策略,达到预期的效果,石油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和改进节能减排技术,以提高石油生产水平,优化石油企业的资源配置,做好污染处理工作。传统的石油生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石油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所带来的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为此石油企业应当加大对石油生产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设置专门的技术研究部门,以实施全新的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以实现石油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石油生产过程中要开发新的石油产品,降低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可充分应用温室气体捕捉技术或是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等,以此来提升石油生产水平。优化石油生产技术,有利于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力,调整石油企业的发展机构,转变其经济增长模式,以使其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设计科学而合理的节能减排方案
在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当将节能减排放在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位置,要根据石油企业生产的具体状况,来制定合适的节能减排方案,以确保节能减排方案的科学性。设计节能减排方案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在设计节能减排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地考虑,从经济、科技、管理等各个方面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障石油企业节能减排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其能够协调配合,从而实现最佳节能减排效果。
(三)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来加以保证。企业所实施的节能减排工作,应当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观。石油企业应当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不仅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应当使其拥有更多的社会效益。因此,石油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以此来规范节能减排工作行为,保障节能减排的有效性,立足于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
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国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是重点内容之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研究是与企业节能减排问题的时候应当从各个方面考虑,通过对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对天然气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国家政策的熟悉等来提高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建立健全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以为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从多方面来实施石油企业节能减排活动,有利于提高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效益,为石油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总而言之,加强对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欣,任皓,陈丽等.基于低碳经济的石油企业节能减排行为探讨[J].价值工程,2012,31(7):23-25.
铸造企业节能减排项目技改方案 篇4
关键词:金属铸造,节能减排,技改方案
引言
针对中国乡镇企业能源利用率低的现状, 由全球环境基金组织 (GEF) 资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 和中国农业部共同实施了“中国乡镇企业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减少中国乡镇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具体是清除制砖、水泥、金属铸造和炼焦行业政策、市场、技术和资金壁垒。1998年起在中国乡镇企业水泥、砖瓦、铸造、炼焦行业进行一期工程试点。其中南京市秣陵铸造总厂被列为中国乡镇铸造行业首批示范点。在铸造行业示范点工作的基础上, 2006六年5月进入项目二期的能效推广工程。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接了南京市铸造行业六家企业的二期项目推广工程。这6家铸造企业在规模、工艺和设备、管理等方面很具有代表性, 这6家企业分别是南京市溧水中山铸造有限公司、南京嘉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南京市溧水旭升铸造有限公司、南京东骏机械有限公司、南京双龙耐磨合金有限公司和南京华峰油泵有限公司。
1技改要求
对选定的6家铸造企业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实现产品质量提高、能源消耗减少、企业长期盈利增加。各推广项目的能源节约目标和实现的CO2排放量降低至少应达到15%, 并对所提出技改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
2技改方案
针对6家企业的实际情况, 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为最终目的, 具体节能和减排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利用冲天炉余热和废热对鼓风进行预热
主要是通过在冲天炉上部加热风套来实现。先将冷风鼓到冲天炉上部的风套中, 风套紧贴炉子外壁, 外壁上焊有散热片, 使炉子外壳的热量在散热片中散发, 冷风和散热片进行热交换, 预热后的冷风, 通过风管进入下层风套, 再进入多个风口, 鼓入风口的风温从原有的室温提高到200~300°C, 使冲天炉的燃料消耗下降15%左右。
2.2采用冲天炉和中频炉混炼工艺
冲天炉和中频炉混炼工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3发展和推广消失模铸造技术
高品质耐磨合金产品对内在和表观质量要求都很高, 产品的外形也较复杂, 不易加工成形, 主要采用铸造方法。而传统的砂型铸造方法难以保证产品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而消失模铸造不仅操作简便, 还减少了生产工序和工序的操作内容。目前, 消失模铸造成型技术被认为是替代传统铸造工艺生产高质量精密成型复杂铸件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铸造技术, 它克服了现行的铸造工艺的不足。与其他工艺相比, 其主要工艺优势如下:
(1) 简化了生产工序, 提高了生产效率;
(2) 几乎无余量、精确成形, 铸件质量好;
(3) 零件设计制造灵活, 可生产形状非常复杂的铸件;
(4) 投资少, 降低了生产成本;
(5) 绿色环保, 易于实现清洁生产。
2.4采用先进铸造型砂工艺
用树脂砂造型工艺代替了粘土砂造型工艺。粘土砂混制时间长, 且流动性不好, 不易制成高紧实度的铸型。而树脂砂正好克服粘土砂的缺点, 铸造的铸件精度高、节能环保、砂回收率高达95%。
3技改效果
在项目实施之前, 6家企业普遍存在着主要设备老化, 能耗过高、设备和管理手段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过程型砂、生铁、废钢回收差,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改项目的实施, 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定比例的资金, 还帮助企业发现了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合理的改造方案。
通过技改, 6家企业生产能力从年20 500 t提高到25 500 t, 上升了20%左右。单位能耗减少了23%, 6家企业总能耗降低1 587 t标准煤/a, 其中能耗降低最多的达540 t标准煤/a, 每家企业平均节能量达264.5 t标准煤/a, 产量增加了20%以上, CO2年排放量减少了3 957 t, 降低了23%左右。
4结束语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 篇5
1洛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工程实施要点》(豫科[2007]170号)、《洛阳市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洛政 [2007]92号)精神,推动洛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全市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以下简称示范企业),是指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
第三条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应遵循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推进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申报与认定
第四条洛阳市科技局具体组织示范企业的认定、培育和管理工作。企业自愿申报,各县(市、区)科技局推荐上报,市科技局统一受理。认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示范企业认定标准参照《洛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标准》执行。
第五条市科技局对示范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组织专家评审考察。专家组根据评审考察结果向市科技局提出推荐意见,经市科技局审核批准后,下发文件向社会公布并授牌。
第三章管理与服务
第六条对示范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示范企业每两年复审一次,复审合格者,继续享受示范企业称号和相关优惠。复核不合格者,取消其示范企业称号。
第七条科技部门将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到示范企业服务,进行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和政策法规培训,帮助解决科技创新中的技术难题。
第八条科技部门将对示范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如科技项目申报与立项,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与认定,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认定推荐,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等,都将优先考虑示范企业。
第九条科技部门将把示范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帮助示范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通过对示范企业的支持,有计划地培育造就一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
第四章附则
节能减排释放企业新动力 篇6
在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周围的墙上,宣传节能减排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针一线恒念物力维艰”。这种醒目的警示语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每一个德棉人,珍惜手中的一针一线、一滴水一度电,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控制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增砖添瓦。
德棉集团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仅体现在标语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的实际生产中。
作为一家有着55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德棉集团多年来始终秉持企业发展与保护环境共存的生产理念,常年坚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通过成立专门的“能源管理与利用分析小组”,科学改造技术设备,并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使企业释放出新的动力。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在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德棉集团优化调整资源,成立能源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能源日渐紧张,国家连续出台了相关的能源使用条例,而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日渐扩大,庞大的能源消耗也逐渐成为了禁锢企业长期发展的锁链。”李会江说。
为积极应对被动局面,公司组织成立了德棉集团能源实验室,对所有生产设备的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跟踪、检测、对比、分析,及时为公司提供精确的能源消耗数据,严防高耗低能和无功空耗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出现。
目前,该实验室不但完全覆盖了对公司所有大型动力设备(空压机、空调室、除尘风机、制冷机)的能源动态监测,而且也顺利实施了多个生产工艺流程的单品种成本监测,为公司的能源使用和成本控制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改造实现“一网两制”
空压机设备是用电量大户,占公司设备用电量的37%,也是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德棉集团针对实际情况,对压缩空气管网控制系统进行科学改造,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投入。
“长期以来,德棉集团的压缩空气管网压力一直都设定在6.8公斤,管网长期在高压力下运行,不但大大提高了维修保养费用,而且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李会江向记者介绍道。
更迫切的问题是,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压缩空气需求的不断增加,压缩空气供应会更加紧张。
李会江说:“按当时的情况,我们必须再新购置两台空压机,才能满足设备生产需求。”但高昂的维修保养费用和能源的浪费会对德棉集团造成一定的负担。
在此情况下,德棉集团组织技术人员,对公司所有使用压缩空气设备和管网进行统筹分析,发现大多数设备的终端供气压力只要不低于5.5公斤,就完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而整个管网全部保持6.8公斤的压力会造成浪费。
为保证小用户络筒机的高压力要求,他们对全厂供气管网实行“一网两制”,即由一台空压机为络筒机独立提供6.8公斤的压力,然后再陆续把其余部位的管网压力下调为6.2公斤。改造后,在完全满足各生产部位压力所需的同时,使空压机的效率提高了10%,相当于节约出两台空压机的排气量,每年可节约电费开支200余万元。
随后,他们又通过对空压机的流量进行严密的跟踪检测,查找出影响空压机排气量的主要原因是空压机的进气空气密度变化所致:冬季温度较低,空气干燥,这时空压机的排气效率要比夏季高温高湿时高10%左右。为此,他们设计新建了一座制冷站,用一台溴冷机产生的冷源专为进入空压机的空气进行降温去湿,以提高空压机的效率。经测算,改进后,夏季空压机的排气量比改造前提高了10%,相当于又增加了两台空压机的排气量。
经过这两次改造,每年节约电费开支400多万元。这也省去了100多万元的购机费用,还可以停开两台空压机作为备机。
科学改造设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让德棉集团尝到了甜头。
几年来,德棉集团先后对有节能潜力的大型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对13个老式空调室进行了变频改造,改造后的空调室节电率均达50%以上,空调风机叶轮选用国外先进的节能产品替代,使空调风机送风量提高了8%~9%,可节省用电25%~30%,每台风机每年节约电费约5万元。
与此同时,德棉集团还通过采用新型大温差节能方型冷却塔设备替代原设备,并对供水管路进行了改造,使其冷却水温较原设备水温低达20多度,直接满足了空压机进水温度所需,从而使空压机冷却水达到了零排放。
“在每年节省42万立方米宝贵的地下水资源的同时,每年还可减少高达60万元的回水排放费用。同时停下了排水用的3台水泵,每年还可节约电费开支35.5万元。”李会江说。
务实管理考核“能效比”
近年来,随着对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德棉人的节能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意识到,节能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过去的“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的固有思路上,已经远远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能耗居高不下难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从管理上下工夫,必须树立正确的全员节能经济运行工作意识,要想方设法让既有的一度电、一滴水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在此背景下,德棉集团首次提出了“能效比”的节能概念,这也使德棉集团从此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设备的节能经济运行工作模式。
首先从每月耗电量占公司总数40%的空压机和空调制冷设备节能管理改革入手。针对实际情况,德棉集团制定了一份《空压站值班员能效比管理考核办法》。
“该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德棉集团首次正式将‘能效比’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纳入到值班员的日常工作中来,这是德棉集团管理方法的一次创新。”李会江说。
该管理办法规定,通过把个人设备包机奖的30%和车间的投入产出一部分加在一起,设立一个独立的“能效比”考核奖励工资,以各人的“能效比”管理得分为奖励依据,一改过去以罚为主的管理工作模式,而改为以奖励为主、考核为辅的新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鼓励值班员自发自主的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德棉集团的“经济运行分析小组”每天针对空压机的运行参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并根据分析情况制定设备优先开台顺序,帮助值班员在确保做好车间压力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投入。该管理办法的设立,不仅弥补了过去定性工作区域带来的值班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的缺陷,而且通过实行值班区域联动机制,量化值班区域的“能效比”参数,使值班员的工作更加透明。而且实行新的能效比管理办法后,获得劳动竞赛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值班员个人月收入差别将会达到二百多元,也大大激发了广大值班员的工作热情,调动大家自发自主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管理办法试运行一个月,收效非常明显。
空压机的能效比从过去的7.8多提高到了现在的8.8左右,每月即可节约电费二十多万元。此后,德棉集团逐渐把这种创新管理方式推广到了包括空调、电气等全系列的设备管理中,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真诚呼吁期待更多支持
“尽管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这些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李会江告诉记者说,虽然近年来为了鼓励企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国家和行业协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都给予了企业较大的支持,但对于一些老牌的国有纺织企业来说,仍是倍感压力。
李会江进一步介绍说,劳动力密集、生产成本增加、行业门槛较低以致形成生产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得很多企业变成了微利、甚至是负利企业。加之企业自身经营多年来逐渐累加的养老、医疗、信贷等隐性生产成本要素,更加重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因此,对于像德棉集团这样的老牌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最大的压力还是引进大型节能生产设备时的资金压力。
事实上,为了既有条不紊地推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德棉集团也在尝试更多的合作方式。如在空调室的节能改造中,他们通过多次谈判,最终实现了由设备生产方提供节能设备并负责安装调试,由德棉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使用和维护,设备费用通过每月节电后的电量比例进行冲抵,依据设备的售价抵完后设备产权完全归德棉所有。
目前,德棉已经用这种方式顺利完成了6个老式空调室的变频改造工作,改造后的空调设备节电率均在50%以上。
“虽然在节能设备改造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相对于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希望国家和政府能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也期望更多更好的质优价廉的节能产品能够面世,避免出现节能不节钱的情况,防止因此更加加重企业的负担。”李会江呼吁。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 篇7
该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海油的节能减排相关规定,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节能减排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效益,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
1 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的领域
该企业自身的主要能源消耗是煤层气钻井总包服务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柴油消耗,该部分能耗约占公司总能耗的70%以上;其次是钻采试验基地所产生的柴油、电力消耗,该部分约占公司总能耗的16%;再次企业所属的多功能平台及油田工具车间也有一定的能源消耗。此外,公司办公场所也产生相应的水电暖等能源消耗。
该企业所涉及的节能管理的对象[1]包括:柴油、汽油、电力、其他石油制品、热力等能源以及水资源。管理内容主要涉及到节能减排日常管理、能耗数据统计管理、排污数据统计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节能减排检查与奖惩管理、固体废弃物与污水排放管理、环保与污染物管理、投资节能评估管理等。
2 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的实践
为了更经济、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减少能源利用过程中的各项损失和浪费,增强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该公司在生产实践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进行节能减排管理。
2.1 完善自身管理制度,规范化进行节能减排管理
该公司在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单位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修订适合本单位生产需要的《节能减排管理办法》、《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细则》、《能源消耗统计管理细则》、《环境保护与污染物管理办法》、《固体废弃物管理细则》、《污水管理细则》、《节能减排奖惩管理办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登记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以此规范自身节能减排管理工作。
2.2 对下属分类考核,节能指标纳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分系统[2],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该企业将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及各项节能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层层分解到各所属单位、班组、个人,从根本上提升了公司全体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使下属各单位、员工都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保证节能减排工作平稳有效实施。
如今各大企业大都是多元化经营,所以对于同一企业不同产业的节能指标,不能一刀切。由于该企业所涉及的以监督及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六大产业各能源消耗情况均不相同,节能管理对象亦不相同,如采用同一考核标准,则难以找到统一的考核基准点。因此该企业在日常能耗管理过程中根据各下属单位节能减排的不同工作重点,将各所属单位划分为Ⅰ类单位和Ⅱ类单位,实行分类定量考核或定性考核。
2.3 以节能宣传与培训提高全员节能减排意识
进行广泛的节能减排宣传是为了增强全体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扩大员工节能减排工作的参与度;开展节能减排管理的专业培训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优化节能减排管理岗位与人员匹配。
该公司在实际节能减排宣传工作中,采取日常宣传与组织节能环保纪念日活动相结合的措施,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日常生产及办公场所的宣传工作紧贴员工生产生活实际,采用广泛而又有吸引力的材料,以提高全体员工对节能减排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一是时时刻刻开展提醒工作,在主要生产用能设备及办公设备周围张贴提醒条,事实证明在醒目位置张贴提醒条后,下班后打印机的关机率大大提高,同时生产作业的能耗、水耗下降约10%;二是制作具有本单位自身特色的节能减排宣传材料,贴切员工的生活与生产实际,宣传节能低碳的生活理念;三是针对节能环保的相关纪念日,开展类似“低碳出行”、“能源短缺体验”、“少浪费一张纸,世界多一片绿叶”等活动,以提高员工能源危机意识。
此外,针对公司节能管理人员开展节能减排专业技能类与综合管理类培训,使公司节能减排管理上水平、上层次。
2.4 紧抓能源计量管理,重点管控油类能源消耗
计量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形成能源计量网络,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实现计量数据化将对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3]。
该公司在能源计量管理的实践中一是通过收集整理各所属单位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重点耗能设备清单,月度能源消耗台账,各种能源统计年度、季度、月度报表,以有效的监测、统计和管理公司内部能源消耗,有效技能;二是通过组织各单位节能减排管理人员专项学习节能减排信息管理系统中有关能耗和排污分析、数据统计、计量管理和监测指标的知识,以提高管理人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三是配合各重点耗能单位分析自身能耗和排污情况,整理绘制能耗图示和排污系统图,进而完善能源排污流向渠道。
此外,该企业依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定》及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相关文件,协助所属各单位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工作,使进出各单位的能耗量及排污量均有计量。由于企业的油类消耗为企业主要能源消耗,今年来油类能源支出成本已达到公司全部能源成本90%以上,因此该企业加大了对各类油料消耗的重点管控。
3 节能减排管理创新应用
该企业在常规节能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开展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征集与实施活动,使海上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既解决了管理人员因对海上及陆地作业现场和设备不熟悉,难以处理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海上一线员工参与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热情。
通过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征集及实施活动,公司已对多项节能建议进行整改,例如,针对“海上平台的主机余热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公司对海上平台进行了主机余热利用改造工程。通过对柴油机排烟系统设备改造,有效降低了排烟的空气密度和温度,达到降低主机噪音的效果;此外通过循环加热淡水舱淡水,可以防止各淡水舱在冬季使用过程中出现结冰现象,达到防冻保温效果,也可以部分摆脱冬天依赖锅炉的单一保温来源,部分停止使用锅炉后,每年能节约柴油约60 t、淡水100 t以上、液压油100 L,节省锅炉运行的备件消耗费2万余元。同时针对“增加陆地工具车间液压油过滤装置的合理化建议”,公司为工具车间增置了液压油过滤净化设备,将使用过的液压油过滤净化达到再次循环利用,年均节约液压油约18桶,节省工具维修保养成本约5万余元。
4 结束语
管理行为都是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活动,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也是为了更有效的服务企业生产,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选择何种的管理模式应该遵守国家节能减排这个国策,按照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与规划,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节能减排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婷.胜利油田节能降耗研究[D].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
[2]刘少平.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J].科技和产业,2004(4):63-64.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 篇8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获得国务院批转后,节能减排任务正式成为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我国要完成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主要污染物下降10%等等一系列节能任务。而现实情况是,2006年单位GDP能耗仅仅下降了1.3%左右,2007年上半年也只下降了近3%,都远远没有完成预定指标。显然,要顺利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必须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除了决心、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外,节能减排的落实和推广更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化机制。
对这一问题,国际上早有解决节能减排的成功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ing)。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节能新机制。在该模式中,用户不必投入额外资金,只需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就可以达到节能目的,是目前解决能源投资问题一种最好的双赢模式,因此被称为节能减排“免费午餐”。[1]
1 合同能源管理的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样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企业的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企业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项目投资是由节能服务公司完成的。
基于这种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称为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国内一般习惯称为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EMC)。在这种机制中,节能服务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在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后,向企业提供包括能源规划,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建筑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项目运行维护,节能量监测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并通过与企业分享项目施行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收回投资和获取合理的利润。它是一种特殊的高科技公司,其特殊性在于它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或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还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
规避风险是贯穿于整个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核心,是能源管理合同实施的保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介入项目双方都能从中分享到相应收益。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间创造了“双赢”局面。我国许多企业设备陈旧,高耗能,重污染现象比较突出,部分企业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有的使用率甚至高达90%以上。不少企业节能意识淡薄或因资金紧张,不愿把资金投入节能技术与设备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的出现,使耗能大户“零投资,零风险”实现节能的愿望成为可能。
2 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机制在国内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节能服务公司在提供节能服务时主要有四种模式:
(1)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这种方式是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向企业承诺某一比例的节能量,用于支付工程成本,达不到承诺节能量的部分,由节能服务公司负担;超出承诺节能量的部分双方分享,直到节能服务公司收回全部节能项目投资后,项目合同结束,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有。
(2)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在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完成时,经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双方共同确认节能效率后,在项目合同期内,双方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期结束后,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有。
(3)能源费用托管模式: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改造企业的高耗能设备,并管理其新建的用能设备。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按照双方约定的能源费用和管理费用承包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日常维护。项目合同结束后,同样也是将先进高效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有。
(4)能源管理服务模式:企业委托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能源规划,整体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和节能设备安装调试。节能服务公司不仅提供节能改造业务,还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公司拥有一批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具有先进成熟的能源管理技术与经验,能够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且提供设备操作,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等一条龙服务。在节能设备运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能源管理服务获取合理的商业利润,而企业获得先进节能设备能耗降低所带来的成本和费用降低收益。
与传统的企业自身参与的节能改造项目运行方式相比,它的优势表现在:通过把实施节能项目的技术风险转嫁给节能服务公司,帮助企业克服由于实施项目的可能风险所造成的对节能改造的消极态度;通过把节能项目开发投资的主要部分转嫁给节能服务公司,帮助企业克服担心节能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占用企业资金过多的疑虑。而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通过大量同类项目的开发来提高其项目管理的运行能力,降低节能项目的实施成本,并且节能项目的投资回报来源于项目本身产生的节能效益,从而减轻了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的资金压力。从上述运作方式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无论企业采取哪种模式,都是节能服务公司承担大部分投资风险,而企业获得的是一份“免费午餐”。实际上,节能服务公司是市场经济下专业化节能服务运行的实体,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它与我国传统的节能项目运行方式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3 动作中的风险规避问题
目前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很多,要上节能项目但苦于缺乏投资资金和节能技术的企业不少,而规避风险则是贯穿整个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核心,是能源管理合同实施的保障。例如,昆钢釆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就在于“零投资零风险”,使企业在上节能项目的同时可以不承担资金和技术两大风险。但投资中的风险是无可避免的,既然合同甲方———昆钢不需要承担风险,那么这些风险必然要由合同乙方———山东—家节能服务公司来承担。山东这家公司为此项目投入800万元资金,并找到北京的一家公司承担技术风险,负责设备安装、维护和运行。对许多企业经营者而言,能源管理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2]而专门从事节能服务的这家山东公司正是从这个方面入手,从能源审计开始做起,向昆钢提供节能咨询与诊断,可行性研究及论证,项目融资,设备和原材料釆购,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培训,节能系统的运行维护托管等“七位一体化”的节能七项服务,并通过与昆钢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并获得相应的利润。
昆钢节能项目2004年投入运行后,按照先前合同约定的方式,昆钢把每年产生节能效益的30%~40%分给山东这家节能服务公司,合同期限为2年。2006年节能服务公司把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昆钢使用,合同结束,以后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昆钢享受。因为节能的效果确实很好,昆钢对这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相当满意。
我们可以把合同能源管理理解为一种新融资模式的概念,只不过是运用在节能项目上而已,其本质就是项目融资与规避风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适用范围很广,并不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因为它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就集中在规避风险和节能效益分享上,只要节能服务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并且有能够达到合同要求的技术就能够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来为需要做节能改造的公司做节能项目。基本的商业准则是,既然我承担了风险,我就要获得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收益。更准确地说,合同能源管理是在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业,对其节能设备和技术掌握不确定,以及资金没有保障的情况下选择的节能改造的最好方式,节能改造成功后,节能服务公司再按照先前合同中所约定的标准从节约能源的收入中分享应有的效益。
除了愿意为客户承担风险外,节能服务公司想要在这一领域真正立足,还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节能技术,因为节能技术的先进性才是确保节能目标实现的关键。昆明某公司在给云南开远水泥厂做余热发电节能项目时,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由于该公司对技术掌握得不够,造成节能改造项目没有达到当初预计的节能效果,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所以尽管节能服务公司拥有某方面技术优势,但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项目生产的工艺条件也不行,而且某些节能设备在当地自然条件影响下,它的性能也会发生某些变化,这也需要认真掌握,以避免额外的技术风险。
4 结束语
借鉴发达国家节能事业发展经验,我国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完全可以根据国内实际情况,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新机制实施节能改造项目,不仅自身获得盈利和发展,而且带动更多企业投身节能项目建设,进而对全社会节能降耗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连春琦、赵世强:《建筑业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7(7):118-120。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 篇9
节能减排, 关键是要遏止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吉林省“十一五”规划对节能减排设定了具体的约束性指标, 即: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吉林省政府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方案。方案要求, 到2010年,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65吨标准煤下降到1.16吨标准煤, 降低3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7%, COD排放量削减10.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其中,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
1 吉林省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现状
1.1 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现状及原因
吉林省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898.97万吨标准煤, 其中原煤968.36吨, 天然气6.18亿立方米。电力378.23亿千瓦时。扣除本省生产, 调入3165.97万吨标准煤, 一次能源自给率为48.71%。其中, 工业能源消耗量4403.35万吨标准煤, 占全部能源消耗量的74.7%, 以2005年吉林省原煤消费为例, 工业合计为5544.11万吨, 其中轻工业仅为649.01万吨, 占11.7%;重工业为4895.10万吨, 占88.3%。而重工业中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345.13万吨, 占60%左右;制造业为1779.75万吨, 占31%左右;采矿业为419.23万吨, 仅占9%左右。工业耗能居高不下, 吉林省属老工业基地, 高耗能企业偏多。据统计, 自2000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用能始终保持在70%以上的水平, 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用能量为3800万吨标准煤, 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1.3%, 其中重点耗能行业 (企业) 如:采掘、石化、冶金、电力、化工、冶炼等能源消费量占工业总用能量的54.4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2006年上半年的3.10吨标准煤下降到2.97吨标准煤, 下降4.5%, 力争下降5%。全省单位GDP能耗比去年下降4.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15%。据吉林省统计局能源统计月报资料显示, 2008年1~5月份, 全省年综合能耗在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504.4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340.21亿元, 增长29.2%;综合能源消费1684.70万吨 (折标准煤, 下同) , 比上年增加208.36万吨, 增长14.1%;单位产值能耗1.12吨, 比上年同期下降11.7%, 能源经济效益继续得到改善和提高。我省工业耗能比重明显偏高,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 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其原因:
1.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吉林省是耗能密集型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虽逐步进行调整和优化, 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1)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工业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 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比重偏低。2005年, 全省工业企业终端能源消费4017.6万吨, 占全省能源终端消费总量的68%。 (2)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工业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重工业的增长来拉动。2005年, 吉林省重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达79.8%,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轻工业仅占20.2%, 轻重工业比重明显不合理。 (3) 从行业产出比看。高能耗行业能耗比重高, 产出比重低。2005年, 吉林省冶金、电力、造纸、建材和化工等高能耗行业共消费能源3293.2万吨, 占工业部门消费总量的55.9%, 而实现的工业产值仅占全部工业的24.8%。
1.1.2 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
从产品结构看, 由于吉林省工业长期以资源开发和产品的初加工为主, 吉林省的工业经济形成了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少及初级化、低层次产品多, 和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的特点。在终端消费品市场上, 吉林省工业产品除汽车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外, 其他终端产品少, 市场占有率低。从2005年全国主要工业产品反馈情况看, 在电子、通讯等19种高技术产品和10种耐用消费品中, 吉林省仅能生产6种, 并且大多数产品吉林省占全国的比重不到1%。
1.1.3 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
从吉林省一次能源生产构成看, 2005年生产原煤2715.1万吨, 占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58.8%, 而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生产量所占比重相对偏低。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结构, 抑制了优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能源工业内部看, 缺少深加工和精加工能源产品,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产业集中度低, 产品结构不合理。比如, 从消费结构看。 (1) 煤炭消费比重过大, 煤炭消费总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 具有以煤为主的低级消费特征。 (2) 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等优质能源在终端消费中所占比重偏低, 不利于节能。
1.1.4 能源利用效率低
据吉林省节能检测中心对全省200余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实际监测, 吉林省平均能源利用率仅为29%,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 比上海市低10个百分点, 比发达国家约低20~30个百分点。从主要产品单位能耗看, 比全国平均水平约高15%左右, 比先进省份高20%。可见, 吉林省能源利用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低效率现象还相当严重。
1.2 吉林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原因
2006年吉林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COD) 实际排放量为41.68万吨, 比2005年多排放1万吨, 增加2.458% (比全国平均水平1.2%高1.258%) ;吉林省废气中二氧化硫 (SO2) 实际排放量为40.9万吨, 比2005年多排放2.7万吨, 增加7.1% (比全国平均水平1.8%高5.3%) 。吉林省境内松花江水系监测的7条河流的26个监测断面, 水质呈中度污染;吉林省境内辽河水系监测的4条河流的14个监测断面, 水质较差, 属于重度污染。2007年吉林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COD) 实际排放量为40.00万吨, 比2006年少排放1.68万吨, 减少4.1% (比全国平均水平3.2%低0.9%) ;吉林省废气中二氧化硫 (SO2) 实际排放量为39.9万吨, 比2006年少排放1万吨, 降低2.4% (比全国平均水平4.7%低3.3%) 。据统计吉林省主要污染物的排放80%来自于工业企业, 主要是造纸、水泥、化工等企业。2007年吉林省主要污染物COD (化学需氧量) 和SO2 (二氧化硫) 排放量首次实现“双下降”。其原因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缓慢, 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还要加强管理。城市污水厂建设相对滞后, 以松花江流域为例, 上游10个市、县均没有城市污水处理厂, 大量废水直排进入松花江;已建成的污水厂由于收费标准低, 征收不到位等管理机制问题, 致使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辽河流域已建成的5座污水处理厂, 除双辽市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行外, 其它4座都不能正常运行。
2 吉林省企业重大项目节能减排的措施
企业应投入资金, 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使用和推广, 节能减排项目既带来企业效益, 又带来社会效益, 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外国政府对节能减排项目采取了鼓励科研、资金补贴、减少税收、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吉林省政府也应研究和制定新的优惠政策。加强研发的组织管理和科研力量的整合, 大幅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 调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更多参与节能技术的开发。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 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 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对钢铁、水泥、玻璃、乙烯等高耗能产品, 应参照国内先进水平制定产品单耗限额标准, 对达不到标准的, 要限期进行整改。有关职能部门和执法机构要在能源价格等方面予以约束, 促使其节能降耗。节能计划要与中长期规划相结合, 长计划短安排。近期的节能潜力要对主要耗能行业逐一分析, 提出切合实际的数据。节能规划的落实要与经济政策、标准和规范等相结合, 对突出的问题也可制订法规来解决。重点放在促进技术进步上, 依靠淘汰老旧设备, 推广高新技术, 把住新建项目能耗关, 通过大力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 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
企业要明确技术上开发、推广、淘汰的重大项目的具体内容, 不同工业企业具体内容不同:
2.1 电力项目
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 改造在运火电机组, 将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的机组作为重点改造, 提高机组发电效率;新建电厂提倡上容量30万千瓦的机组, 实施小机组退役, 提高单机容量;发展热电联产;采用先进的输、变、配电技术和设备, 逐步淘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如:采用新型变压器, 新型输电线路, 降低输、变、配电损耗;优化电源布局, 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和其他工业废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 适时发展核电, 加强电力安全;减少电厂自用电。以吉林省发电、输变电企业为对象, 重点支持输、变、用电节能新技术, 电力需求侧管、控系统优化技术, 电网线损诊断与管理技术, 电厂余热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
2.2 钢铁项目
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提高新建、改扩建工程的能耗准入标准。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高效化, 最大限度综合利用各种能源和资源。炼钢系统采用全连铸、溅渣护炉等技术;轧钢系统进一步实现连轧化, 大力推进连铸坯一火成材和热装热送工艺, 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充分利用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等可燃气体和各类蒸汽, 以自备电站为主要集成手段, 推动钢铁企业节能降耗。
2.3 有色金属项目
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 提高采矿、选矿效率;电解铝生产采用大型预焙电解槽, 限期淘汰自焙电解槽, 逐步淘汰小预焙槽;铅熔炼生产采用氧气底吹炼铅新工艺及其它氧气直接炼铅技术, 改造烧结鼓风炉工艺, 淘汰土法炼铅;锌冶炼生产发展新型湿法工艺, 淘汰土法炼锌。以铁合金、通钢等大型能耗企业为对象, 重点支持低碳厚料层和混合料预热、热风点火和小球烧结等节能技术, 低硅烧结技术, 氩氧精炼法节能降耗工艺技术, 电炉煤气和余热发电技术, 用电管理信息系统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2.4 石油石化项目
油气开采应用采油系统优化配置技术, 稠油热采配套节能技术, 注水系统优化运行技术, 油气密闭集输综合节能技术, 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技术。石油炼制提高装置开工负荷和换热效率, 优化操作, 降低加工损失。乙烯生产优化原料结构, 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 优化急冷系统操作, 加强装置管理, 降低非生产过程能耗。以洁净煤、天然气和高硫石油焦替代燃料油 (轻油) , 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和石油焦气化燃烧技术, 采用能量系统优化、重油乳化、高效燃烧器及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和地热。吉林油田、吉化公司 (集团、股份) 等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为对象, 重点支持大型化工合成节能控制技术, 高效换热技术及装备、石油天然气开采节能新技术、油气集输节能技术、稠油热采节能技术、污水处理回用技术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
2.5 化学工业项目
大型合成氨装置采用先进节能工艺、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节能设备, 提高转化效率, 加强余热回收利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推广一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并改造蒸汽系统;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加快以洁净煤或天然气替代原料油改造;中小型合成氨采用节能设备和变压吸附回收技术, 降低能源消耗。煤造气采用水煤浆或先进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的固定床造气技术。烧碱生产逐步淘汰石墨阳极隔膜法烧碱, 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重。纯碱生产淘汰高耗能设备、采用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等措施。
2.6 建材项目
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 提高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 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 对现有大中型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 逐步淘汰机立窑、湿法窑、干法中空窑及其它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 淘汰落后的垂直引上和平拉工艺, 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建筑陶瓷行业淘汰倒焰窑、推板窑、多孔窑等落后窑型, 推广辊道窑技术, 改善燃烧系统;卫生陶瓷生产改变燃料结构, 采用洁净气体燃料无匣钵烧成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 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比重。以亚泰水泥、冀东水泥等大中型建材企业, 寒冷地区城市和乡镇节能建筑业为对象, 重点支持建材生产节能新技术, 高效燃烧器技术及系列产品, 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建筑结构、墙体、屋面和门窗节能新技术,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
2.7 煤炭项目
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效率低、浪费资源严重和污染环境的小煤矿, 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 实现高产高效。加快采煤方法改革, 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采用新型高效通风机、节能排水泵, 对设备及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完善煤炭综合利用和加工体系,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2.8 机械项目
淘汰落后的高能耗机电产品, 发展变频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能机电产品, 促进风机、水泵等通用机电产品提高用能效率, 提高节能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和加工能力。
摘要:2008年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首战之年、实施“十一五”环保计划的关键之年、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攻坚之年。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近两年, 又提出并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可见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 也是吉林省“十一五”期间的两项重要的工作, 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主要从对吉林省企业重大项目的节能减排问题, 提出相应的措施。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 篇10
1节能减排考核的重要性
“十一五”以来, 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约束, 推动转型。通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 加强评价考核,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性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原则。
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加强, 环境保护工作由控制末端转为全程控制, 企业生产目标从“绿色、环保、低碳”转变为“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要求从源头开始减排, 全过程考虑节能, 对传统发展模式根本改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减小或者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而能源消费是环境问题的关键。在我国, 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而石化企业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来源。突出抓紧石化企业的节能工作, 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优化节能目标的制定和考核办法, 通过开展节能目标评价考核, 形成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促进企业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节能技术, 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缓解环境和社会问题。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 从通常的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石。
2四川公司历年来的节能减排考核办法
四川公司历年的考核办法都按照发改环资[2012]1923号文件要求, 包括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两个部分。通过对节能量指标的测算, 按照本年用能比例及下年新增用能计划分解到各部门及作业区, 各部门及作业区再按耗能工质测算出各细项的单位能耗 (计算方法参照GB 30251-2013) 。
四川公司实行计划用能, 定额控制。依法遵守单位产品能耗定额和限额, 每年依据公司能耗计划以及各装置能耗实际情况, 向各用能部门及作业区下达能耗定额, 制定能耗指标, 严格控制。节能减排管理办公室根据各部门及作业区年度实施方案内容, 对各部门及作业区进行目标管理, 定额控制。
当月各项能耗以与当年度能耗目标指标值相比增减百分比计算;减排量以与当年减排目标指标值相比增减百分比计算。四川公司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奖金基数按月按个人分摊, 列入公司年度预算, 用于引导和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开展。
以四川公司6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为例, 2015年节能指标分解情况见表1。每月结算后按照能耗增减百分比给予相应比例的惩奖。
3四川公司的创新考核办法——价值量化考核
四川公司的这个创新是“能源价值量化管理法”。将所有能耗以价值进行体现, 让每位员工清楚各类能源的价钱。公司对各用能单元设定各项能源消耗的价值范围, 所有能源“定额消费”, 管理部门对照范围标准奖优罚劣管理。
“能源价值量化管理法”推出后, 所有员工特别关注高价值能耗, 特别注意高耗能设备的优化操作, 各班组每日都能清楚本班的能源消费去向。
以四川公司6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为例, 价值量化节能指标分解情况见表2。
注:能耗单价统一按照2014年平均单价:水2.08元/t, 电0.73元/kwh, 天然气2.69元/m³, 除氧水10.55元/t, 循环水0.2元/t。
2015年常减压装置单位成本指标见表3。每月结算后按照单位成本增减百分比给予相应比例的惩奖。
4经济效益分析
创新“能源价值量化管理法”, 人人想算账、人人会算账的直接成果是各生产单元的能耗均有所下降。以四川公司常减压作业区为例, 主要耗能单元能耗成本较年度指标下降情况见表4。
截止2015年底, 四川公司常减压装置能耗成本累计下降9.3%, 除去节能项目效果, 能源价值量化考核办法使常减压装置能耗成本降低1.3%, 实现年度管理创新利润25.3万元。
5结语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端之年, 是转型发展的新纪年,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不仅要在管理方式上变更, 更要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上加强创新, 从管理层面上寻求突破, 以应对国家深化改革、企业节能转型的发展趋势, 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建设高效低能炼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申仲, 等.企业节能减排管理[J].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6.
[2]杨申仲, 等.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与能耗考核[J].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7.
由能源消费统计看企业节能减排 篇11
作为一名企业的统计工作者,笔者深感能源消费统计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笔者拟从分析所在单位(某市政工程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能源消耗状况出发,来谈谈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能源消费统计的作用。
通过能源消费状况及结构分析,判定重点节能类别
准确、完整的能源消费统计数据,有利于企业领导者正确掌握企业能源消费状况、消费结构及消费变化趋势,判断节能减排形势,正确制定节能减排政策。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2011年,企业共消耗各种能源按当量值折标准煤22436.39吨,各类能源消费量及占比见图1、表1。分析可知,柴油是该企业消耗的主要能源,其次,电力、天然气、汽油的消耗量也比较大,节约能源应重点从节约柴油、电力、天然气、汽油的消耗量着手;2011年,企业共消耗各种能源费用共计13163.38万元,各类能源费用总量及占比见图2、表1。对比能源结构占比,电力费用成本占比明显高于电力在企业综合能耗中的占比,说明消耗折算为相同标准煤量的电力费用要高于其他能源,而且由于企业用水总量较大,每年的用水费用也非常可观。因此,从节约能源成本角度考虑,应重点考虑柴油、电力、汽油、水的节约。
通过能源消费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判定重点节能方向
数据显示,2009年~2011年笔者所在单位能源费用总成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数据见表2)。能源费用总成本增加主要受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单价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业务量增加带来能耗总量的增加;每项能源的总费用增幅明显高于总用量增幅,这说明能源单价的变化是导致企业能源费用总成本变化的又一主要原因。以占比最高的柴油为例,2010年柴油用量比2009年增加15.77%,但是柴油总费用却比2009年增加了31.94%。从图3(1)、图3(2)可以看出,2009年~2011年期间,企业消耗的柴油、电力、汽油、天然气、水的单价呈现逐年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占企业能源费用成本75%左右的柴油和汽油,其价格逐年明显上涨,柴油单价同比上年涨幅分别是14.00%、13.70%,汽油单价同比上年涨幅分别是20.75%、12.97%。综合以上分析,从成本角度考虑,企业更应该重视单价涨幅大的能源品种的节约。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策略浅析 篇12
根据国家、省政府的要求, 我市出台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其目标是:到2015年, 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62吨标准煤, 比2010年下降17%;全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48万吨、0.39万吨以内, 比2010年分别减少13% (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7%) 、15.9% (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7.3%)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5.26万吨、3.94万吨以内, 比2010年分别减少14.5%、17% (其中机动车排放量减少8.68%) 。
我市火电企业是能源消费的大户, 同时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十二五”期间,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面临巨大的挑战, 亟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在继续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 应切实采取措施, 充分调动和发挥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这些措施包括出台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 强化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主体地位, 完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等。燃料管理工作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火电厂生产经营的盈亏与否。燃料管理作为火电厂经营管理中的“前沿阵地”和“高危行业”,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燃料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作为能源监测实验中心部门, 我们应该对火电企业进行全面剖析, 进而提出最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促进其合理改造, 全面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以下是对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1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现状
目前,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发电装机容量中, 火电占比超过70%, 发电量中火电占比80%左右。火电以其经济性、可调度性、机组运行可靠性和技术成熟性, 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虽然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不断发展, 电源结构不断优化, 但火电仍是我国的主力电源。
火电行业不仅是能源消耗大户, 同时也是重点污染物排放源。“十一五”规划聚焦节能和环境保护, 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改造现役火电机组, 实施“上大压小”和小机组淘汰退役。“十一五”期间, 火电行业提前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绝大部分火电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节能方面, 2010年, 全国6000k W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为333gce/ (k Wh) , 提前超额完成《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 火电供电标准煤耗由2005年的每千瓦时370g下降到355g的目标。火电厂用电率为6.33%, 比2005年下降0.47个百分点。在减排方面, 2010年, 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核定值为9.56×106吨, 比2005年降低约29%。电力烟尘排放总量降低55.6%, 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降低约37.5%, 为0.5g/ (k Wh) 。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约为68%, 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约69%, 比2005年提高近60个百分点[1]。
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 火电供电煤耗、火电厂用电率、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均需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实现较大程度的下降。火电企业除了要实现“十二五”减排目标以外, 还需要执行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标准参照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项标准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此, 对于火电企业执行新的排放标准过程中, 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2]。
2 火电运营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2.1 企业运营改革
首先, 合理规划并调整电源结构, 努力研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在根源上实现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其次, 对火力发电厂运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加以控制, 尤其是燃煤原料的质量保证尤其重要;最后, 努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改革, 并将这些创新技术的成果逐步的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火力发电企业能够迅速的发展和壮大的核心驱动力仍是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而这也是火力发电企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清洁发展的先决条件。
2.2 大容量机组的使用、汽轮机组运行效率的提高、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由于容量越大, 那么能耗就会越小。在热力学第一动力、第二动力以及蒸汽动力基本原理等理论的指引下, 合理的规划火力发电厂并实现节能减排, 应该大力的推广和使用大容量和高参数的火电机组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3]。
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 理论上就是蒸汽热能转化成功能的过程, 由于进汽节流影响, 摩擦在汽流与喷嘴产生, 余速损失以及叶片顶部间隙漏汽也会产生一部分的能量损失, 从而真正转化成为汽轮机内功的蒸汽热能只有一小部分, 因此我们便应采取措施来降低汽轮机组的内部损失, 达到运行效率提升的目的[3]。
变频调速技术的使用是对火电机组的辅助设备进行变频改造, 从而形成封闭环控制系统, 从而实现横流量控制, 锅炉的整体运行情况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 保证其各个指标都处于最佳的状态, 大大的节约了火电厂的使用电能[3]。
2.3 燃料的优化和管理
燃料是火电企业运行的物质基础, 同时燃料也是火力发电厂生产总成本之一, 所以燃料对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起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做好了燃料管理工作, 才能保证发电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首先, 我们应大力的改革和创新发电企业燃料管理的体制, 创新燃料管理模式, 同时最好对煤炭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提升热值考核的标准, 完善煤炭原料的买卖合同条款, 不讲诚信的或是供应煤炭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是价格过高的供应商, 应严禁选用。还应做好盘煤数据的计算工作, 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控制标煤的单价, 同时编制限价、限次以及限高的煤炭采购方案, 尽可能的与大矿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保证燃煤的质量, 同时降低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4]。
3 火电企业锅炉节能减排智控技改的体会
3.1 锅炉节能减排智控技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阶段锅炉的运行状况来看, 尽管已对其运作进行了一些改动,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从而导致节能减排工作效果不佳。在锅炉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第二, 机械设备以及材料对于锅炉实施节能减排的影响不可忽略, 例如水温的影响;第三,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尤其是燃烧过程中存在不全燃烧问题[5]。
3.2 锅炉节能减排的建议
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锅炉是燃料消耗量最大的设备, 其运行过程中主要会产生锅炉散热损失、排烟热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可燃气体未完全热损失以及灰渣物理热损失等类型的能量损失。对于锅炉散热损失的防治工作, 第一, 要保证炉墙以及水冷壁等结构的紧凑型和严密性, 在先进的保温材料使用的同时管道和炉墙的保温也要良好要想做好排烟热损失的防治工作, 应尽可能的降低排烟的容积, 为防止局部出现高温的问题, 还要准确的控制火焰中心的位置, 同时要保证受热面的整洁性要想做好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防治工作, 应合理的组织炉内空气的工况, 要选择最佳的煤粉细度和过量空气系数要想做好可燃气体未完全热损失的防治工作, 首先煤粉与空气必须是混合完全的, 保证最佳的过量的空气系数为保证一次和二次风的混合时间, 要实时的关注炉内负荷的变化情况[5,6]。
4 火电行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立的重要性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外部性, 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 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和干预, 需要对火电企业节能减排建立长效机制, 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完成。
地方政府根据各地不同的火电企业的现状, 可以出台符合市情的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 这些激励性的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火电企业增加利润, 并且采取措施的力度越大, 企业的效益越好。
地方政府还应该完善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需要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来保证, 其主要任务是为火电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 并协助国家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加强行业管理。
5 总结
目前对于我市火电企业节来说, 节能减排工作是任重而道远, 同时,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如果真正的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我们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策略, 这就需要从火电企业的电源结构的优化、设备设施的改良、燃料管理工作等每一个环节入手进行有效的控制, 从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节约能源, 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邱言文, 刘宏波, 王建生.煤电中长期内仍保持主力电源地位[N].中国能源报, 2013-08-05 (19) .
[2]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环保总局.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发布[EB/OL]. (2007-05-29) .
[3]贾科华.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重新定义“煤电”[N].中国能源报, 2013-08-26 (19) .
[4]王天正.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探讨[J].山西电力, 2010.
[5]赵钦新, 周屈兰.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业锅炉, 2010 (01) .
【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管理】推荐阅读:
企业节能减排07-07
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汇报11-06
浅谈企业节能减排新经验12-11
节能减排管理考核办法07-25
节能减排管理规定09-01
项目节能减排自查报告09-04
企业节能成本管理08-15
节能减排日常管理制度11-03
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减排资金管理暂行办法05-09
公司节能减排增效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