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2024-07-05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共10篇)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1

摘要: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鉴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不容乐观, 还存在着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 我们尝试着从校企合作模式中来寻找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突破口, 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 开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篇章, 让校企合作模式指导高职学生与高职院校寻找到更为合适的就业途径,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校企合作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职院校在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有较大的就业压力。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新模式, 让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寻找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尽可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质量, 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 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问题

对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 其学生的就业率有着关键性的指导意义。然而,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不容乐观, 还有不少较为重大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一) 高职院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可有可无, 即使有些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 并不是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抱有端正的态度, 一些工作人员和学生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或课程缺乏必要的热情, 往往是被动参与进去, 并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效果欠佳。

我国高职院校虽然把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到了专门的培养课程当中, 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没有安排合适的课时, 还较为分散, 有时甚至没有固定统一的课时, 也缺乏专任教师进行就业指导课程, 通常是随便指派辅导员或其他教辅人员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 上课也是以大班的形式为主, 因而大大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效果, 指导内容无法与实际需求有效衔接。

(三) 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过于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 往往采取的是较为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 就业指导教师仍然处于该门课程的核心地位, 学生只是像其他所有课程一样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这种满堂灌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 显然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在就业知识方面难以切实传达给学生, 更缺乏实践环节和实务考评的效果, 显得过于呆板。

(四) 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够高, 他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线作用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这是因为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系统性工程, 它要求就业指导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往往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 加之真正投入进去的就业指导教师人数较少, 各个教师的水平又颇为有限, 从而使得这些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效果欠佳, 难以给学生提供准确、科学且合理的就业指导。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校企合作模式

既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总体情况不是很乐观,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来帮助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突出重围, 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在此, 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可以大力开展并推广校企合作模式, 充分挖掘出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优势, 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应该说,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新模式, 这反映了高职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战略性要求。在当前形势下,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将大大影响到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高低, 也将是评价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主要内容。从目前来看, 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即校企合作促进专业教学与就业教育的融合, 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 校企合作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等。我们在高职就业指导中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主要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即健全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成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机构, 大力推进改革帮助学生实现职业规划, 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开展就业技能演练, 组织典型职业岗位群的调研分析, 职业角色体验活动, 企业顶岗实习中的就业跟踪辅导等。

那么, 我们要想实践这些就业指导工作, 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即校内外资源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 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校企合作模式。那么, 高职院校到底该如何在就业指导中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呢?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 高职院校应该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兼职性质的就业指导教学。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如果要开展校企合作的话, 就应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职和兼职工作队伍, 从而构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的就业培训体系。具体来说, 高职院校应该不仅培养出校内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企业寻找并聘请他们中的一些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就业指导的兼职培训教师。高职院校还可以在一些深度合作的企业中邀请资深专业人员来向学生介绍工作经验与体会, 还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人员与学校共建职业测验和咨询机构, 从而让企业人员为学生现身说法,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 高职院校应该邀请企业专家或其他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体系建设中来。

这里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包含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还包含了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尽快改变原先的课程建设理念, 以就业为主要导向, 开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教育。那么, 高职院校就应该邀请企业相关专家或技术人员参与到自身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来, 认真听取他们的课程建设建议, 让企业专家剖析出最为实用的工作岗位课程需求, 并校订现有的专业课程所用的教材等, 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此外, 企业专家还应该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中去, 让就业指导课程更为符合实际需求。

(三) 高职院校应该把企业纳入到整个就业指导网络中来。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套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 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就业指导工作小组, 并建立系部就业指导中心, 形成一个高职院校自上而下、信息畅通、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网络体系, 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载体, 开展创业教育, 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 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实践性与实用性。

三、结语

总之, 高职院校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们必须尽快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深化高职课程体系改革, 不仅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技能, 还要提高他们的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效果, 不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 并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程波, 陆旭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2] .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EB/OL].http://www.studa.net/gaodeng/091016/11004875.html 2009-10-16

[3] .吴何珍.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校企合作视角[J].宿州学院学报, 2011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2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早已成为我国政府、高校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金融风暴袭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宽松的就业政策,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就业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

一、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现状

1、就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积极配合、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这些使浙江省大学生2009年的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浙江全省20~24岁的青年大学生的失业率为6.3%,与近几年的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2、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加深

金融危机的蔓延使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不断受到影响,就业不可避免遭遇寒流。受供求双方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局势趋于紧张。一方面,受大学连年扩招的影响,浙江省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屡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23.3万人,比2008年增加1.8万人,增长8.2%。另一方面,企业用工又受经济发展趋缓、经营困难的影响而大大减少,企业关停(减)产、休假和裁员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用工需求趋于谨慎。2009年一季度,浙江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增反降,同比减少1.6%,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就业岗位的供需失调,使得大学生就业更为艰难。

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巨大冲击,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在积极的政策引导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6月20日,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68.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0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专科生和高职生的签约率分别提高了6.5、8.7、2.3个百分点。

二、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分析

2009年,浙江省统计局对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就业压力。据温州市的调查显示,有64.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找工作困难较大;31.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自己努力应该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只有4.3%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调查显示,“缺乏实践经验”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大学生人数多”和“金融危机引起的岗位减少”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另外两大主要因素。有27%的大学生和57.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有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其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这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而从2004开始大学连年扩招导致大学生出现“过剩”,使毕业生年均增长18.2%,高出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增速14.6个百分点。此外,有25.5%的大学生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减少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应对就业压力的措施

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主动调整就业预期,积极应对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大学生择业趋于理性化,开始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务实态度,把长期职业发展放在首位。其次,应届毕业生主动降低月薪期望值。据温州市的调查显示,在回答“若求职状况不尽人意,你是否会降低标准”时,有20.0%选择“是”:有70.2%选择“会调整期望值,但不一定降低标准”;只有9.8%选择“否”。面对目前的求职难状况,调查中有4.6%的受调查者选择可以接受1000元以下的月薪,有64.1%能接受1000~2000元的月薪,有19.3%要求月薪在2000~3000元之间,只有12.0%要求月薪在3000元以上。可见,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的,占了大学生的三分之二。再次,大学生能积极转变就业理念,不再一味地追求专业对口,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踏踏实实地在现有岗位上积累经验。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发展的需求。最后,创业是就业之源,以创业促就业,变被动为主动,是大学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一种积极思路。据浙江万里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6%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就业压力大的话,会选择自主创业。

3、满意度指标分析

从一项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自己主动应聘的占77.6%,依靠学校提供信息应聘的占14.2%,亲属帮忙找工作的占7.6%。可见,大学生能正视就业压力,努力开拓就业渠道。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经大学生的自身努力,有53.2%的毕业生已经找到工作,12.9%有工作意向但没有最终确定,33.4%尚未找到工作。调查中,大学生能较快地适应新岗位,在工作、收入及毕业去向方面,达到基本满意及以上的分别占96.1%、85.4%、90.5%。同时,对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有33.3%的认为“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27.2%的认为“专业不好,社会需求少”:22.8%的认为“不着急找工作,看看再说”;10.2%的认为应该“继续读书”。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给予支持,不断拓宽就业途径,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大学生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融入就业大环境,在新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1、创业创新,打开发展之门

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在杭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配套相关政策与措施,通过推进校政、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多渠道毕业生创业培训,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但是,由于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大学生和企业对具体的政策知晓率均偏低,对于具体的实施细则更是说不清、弄不明。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是非常重要的。要将各种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打好大学生创业创新政策的组合拳,真正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

2、求真务实,增强服务意识

正是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不充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理念与实践的脱节,从而导致了就业困难。政府通过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志愿服务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的方法,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和锻炼的机会,更为政府转变服务职能、优化基层服务意识打好了基础。

3、实践积累,提升工作质量

2009年初,浙江省杭州市通过发放教育消费券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实践能力。据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处的调查,两校的教育消费券使用率分别为40%、30%左右。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弥补了学校“理论教育为主”的不足。而大学生见习制度更成为了恩惠大学生走上就业岗位的良方,帮助大学生们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据统计,2008年杭州市认定了74家大学生企业实训基地,共接受实训学员3914名,实训后留用率达到75.9%。可见,只有将理论运用与实际,才能不断提升素质,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翱翔之鹰。

总之,要积极发挥学生、学校和社会等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动大学生就业向良性发展。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3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阶段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扶持,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初具规模,其成人教育也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教育体制和就业培养方式。下面笔者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就业培训模式,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 一) 2 + 1 产学研相结合就业培训方式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的2 + 1 产学研相结合是指在成人教育学生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涯中,学生前两年的任务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掌握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技能; 而在高职生涯的最后一年,则主要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成人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实践自己在前两年学到的文化知识和实际技能; 另一方面,也能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在课本上未曾学习到的一些实践技巧和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 订单式就业培训方式

所谓订单式就业培训方式是指高职院校同招工企业合作,共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才培养与就业培训的方式。这种人才培养与就业培训方式存在的前提之一就是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和输送合约,就相关事项进行约定,以保证最终双方目的的达成。在双方签订相关合同之后,高职院校将依据企业对相关人才的具体要求,来设置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培训方案,因材施教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学生经过相关学习,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参与实际工作。这样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培训方式,一方面,可以满足相关企业对人才特殊和定制化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样的方式也为高职院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开辟了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解决学生找工作的难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 工学交替式就业培训方式

所谓的工学交替式就业培训方式是对传统的就业培训方式的改良和进化,这种方式将传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强调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技术与在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工作相结合,二者交替进行、缺一不可。工学交替式就业培训方式同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一样,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培训方式分成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两个方面,但是工学交替的模式主要是强调这两个阶段应该交替进行,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回顾,对于发现的学习漏洞及时弥补。

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中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的特征

( 一) 群体的特殊性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尤其是就所招收的学生的素质方面来说,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中,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招生择优选择录取的学生占据绝大部分,相对而言学生的素质和质量较高; 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较为特殊的群体———成人教育的学生,与普通的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成人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年龄层次较高,接受的教育相对而言较少或知识较为陈旧,总体来说知识层次和学生素质相对较差,为保证就业教育和就业培养模式的效率和效果,高职院校往往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改进,因而会对高职院校在就业教育和就业模式的培养和创新方面提出更高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求。

( 二) 学生目的的明确性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提出新的要求

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相对于高职院校的普通学生来讲,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规划和就业选择方面往往具有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据一份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成人教育学生的未来就业规划的调查显示,现阶段的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关于就业规划和就业目的通常可以划分为下面两种情况: 一是成人教育的学生是出于提升自身原有技能水平的角度考虑来参加成人教育和就业培训; 二是成人教育的学生是出于对未来职位晋升或者迫于学历方面的压力才参加成人教育和就业培训。因此,从成人教育学生参与就业培训和就业教育的目的来看,学生目的越来越明确且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这也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培训和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 三) 学生素质的差异性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毋庸置疑,随着我国大力推行全民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的国民素质有了整体的提高,民众的受教育水平和层次显著上升; 但是单纯地就我国的高职院学校来看,就其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言,成人教育部分的学生较普通学生相比总体素质较低,这是历史和现实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结果。但是就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内部构成而言,其学生的素质依旧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化状况,特别是由于学生年龄层次的差异进而产生的学生教育基础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样的差异性对我国的高职院校就业培训提出新的要求; 并且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适应市场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我国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开设计算机相关课程,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成人教育中的不断引入,成人教育学生素质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样的差异性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在成人教育的就业培训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 四) 学生心态的复杂性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进行成人教育特别是就业培训和就业教育的重要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从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特别是就业培训和就业教育的现实来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学生已经意识到参加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其主要是从结果论的角度来认识这种重要性,并未对其过程提起足够的重视。成人教育学生的心态往往有着各种复杂的想法,其并没有真正地认真学习就业培训和就业教育,部分人只是将成人教育当作其晋升或者是获得工作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人教育学生心理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工作就业培训和教育的难度,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提出新的要求。

三、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创新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宏观或是微观的角度来看,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就业培训作为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就业率以及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一)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的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经新中国从无到有、从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强的过程,可以说是新中国教育体制不断发展的见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缓慢发展阶段,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大力发展普通本科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从1978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兴起到国家正式发文确认职业大学是高等教育的组成形式; 从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由高职院校自行实施到现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尽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特别是在就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弊端也逐步地显现出来。通过创新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就业培训,有助于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应对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的创新,能有力地推动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地深入教育改革,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与世界先进教育体制的接轨。

( 二)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的创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就业率

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就是高职院校发挥着与普通高校不同的作用。众所周知,相比于国内普通高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自身办学理念的做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特别是我国的成人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为社会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为自身的办学理念,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特别是成人教育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要求相对宽松,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通过对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的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教学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真正培养为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使成人教育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才能推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学生就业率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 三)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的创新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有助于培养为市场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用工荒的问题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其面向的就是市场和企业,只有真正培养出为市场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才算完成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和市场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且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因此,只有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的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市场与企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才能真正培养为市场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日益严重的用工荒、用工难的问题。

四、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与创新的现状

如上文所述,笔者从重要性的角度对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与创新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毋庸置疑,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政府、社会、学校以及相关企业都为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的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特别是在成人教育的就业培训模式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 一) 现阶段在理论创新方面,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基础,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在就业培训模式方面的创新必须以理论的创新为前提,只有做好就业培训模式的理论创新工作,才能保证就业培训的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就业培训模式的最终创新和不断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在关于就业培训模式的创新理念方面仍有着很大的欠缺。一方面,随着国家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而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激烈竞争,为了使自身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多高职院校在就业培训模式方面采取保守措施,出现很多的盲目攀比、盲目竞争的不良现象,出现一些脱离学校自身实际而盲目追求教学效果的现象,未能使高职院校发挥其自身教学资源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未找准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就业培训模式的创新,忘记了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初衷,最终也很难达到设想的效果。

( 二) 现阶段在定位创新方面,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随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步伐的推进,众多的三本院校成立,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市场,导致许多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择时有了更多的空间和余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所选聘人才的学历要求和限制。这种在学历方面的要求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滑铁卢,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这种现状使得一些高职院校不顾自身的实际和准确定位,盲目地向本科院校看齐,在就业培训模式方面也是一味地以本科生的标准来对高职学生进行要求,看似是就业培训模式方面定位的创新,实质则是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使得高职院校过分注重业绩考核,过分看重是否能升本,而忽视了对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忽视了真正的定位创新,而盲目地进行创新,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最终使得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学生面临更加困难的就业形势。

( 三) 现阶段在专业设置创新方面,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毋庸置疑,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高职院校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备的专业课程设置使得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在现实的市场需求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使得学生的就业率始终能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

我国的高职院校始终以培养为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自身的奋斗目标。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推进,市场开始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发生新的变化,进行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迫在眉睫,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体制仍在沿用新世纪之初的模式甚至是20 世纪90 年代的模式,而这样的模式很显然难以对接不断变化的市场。很多高职院校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开始着手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创新,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匮乏,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创新后劲不足,难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五、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创新的举措

如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在就业培训模式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模式自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并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才能真正推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

( 一) 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创新,必须具备敢于创新的理念和思维

相对于具体的创新措施而言,敢于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显得更为重要。我国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经几十年的进程,其业已成型的模式和规则早已深入学校发展的骨髓,因此,要想推动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的创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敢于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有了这样的理念和思维,才会敢于进行创新,才能最终达到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创新的目的。

( 二) 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创新,同时还应不断地进行理念创新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在理念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国家以及教育部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理念创新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得高职院校能够进行准确的理念定位,明确自身学校的独特理念,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众多的高职院校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校的高级领导和核心教学人才进行充电式学习,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触新的理念和思维,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的理念创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此外,应加强同业间的相互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推动理念的创新。

( 三) 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创新,同时还应不断地进行定位创新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的定位就是以市场和社会为导向,培养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这个大前提是不能变的,笔者所讲的定位创新是指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来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定位,根据市场对某些方面人才的特殊需求来进行专门化的市场定位调整。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实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 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将目光放长远,时刻关注国际和国内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根据大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定位。

( 四) 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创新,同时还应不断地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首先,高职院校要找准自身在众多高职院校中的市场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创新能达到最终的效果; 其次,高职院校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能进行不切实际的盲目创新,导致得不偿失; 再次,高职院校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特别是市场上对成人教育学生的市场需求来不断地调整学生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 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国内外同类学校的沟通和联系,取长补短,从同类院校的经验中,发现新的契机和创新点。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的创新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达到推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就业培训模式不断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阳,张娴.高职院校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9):95-96.

[2]袁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3):57-59.

[3]黄玉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模式新常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4):149-150.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4

释放企业创新能力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这种以地域集中、产品同一为特点的区域特色产业形式,让浙江这个陆域面积全国倒数第二的资源小省,经济总量却能在全国排到第四。

所谓“块状经济”是指介于市场和层级之间的空间组织形式,有人也称其为“集聚综合体”,“柔性生产体”、“企业群落”、“区域生产综合体”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从培育市场起步,促进专业市场、特色产业和中小城镇联动发展,市场越做越大,产业越做越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块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显示了较强大的优势。

经过不断的发展,浙江的“块状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并大大提高了浙江经济的竞争能力。

据了解,块状经济占浙江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82个拥有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块状经济。拥有永康五金、义乌小商品、温州皮鞋等245个全国性生产基地称号。

近几年来,在金融危机“倒逼”、政策调整、政府引导三重作用下,浙江块状经济正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

2010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确定杭州装备制造、乐清电器、嵊州领带等21个块状经济作为试点,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表示,浙江在政策上、环境上提供了很多支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释放企业更多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主要体现在一项制度、两大体系、三大政策上。

一项制度:就是知识产权制度。“鼓励教授型的董事长,博导型的总经理,鼓励企业去创造知识产权。”

两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二是要确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要促进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市场良性互动。

三大政策:2010年省市县三级财政一年投入科技经费一百来个亿,用来支持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研发。二是“税收政策”,最重要的是两大块:一个对所有的企业研发投入150%抵扣应缴纳所得税额,当年抵扣不完的第二年抵扣。第二个对高新技术企业按15%征收所得税,一般企业25%。据有关人员介绍,这两项加起来,政府让利给企业一百个亿。

此外,2009年省科技厅和财政厅还联合发文,对企业购买国外专利使用权进行财政补贴。

引名院名校共建科创基地

据了解,浙江省政府在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之后,浙江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21个特色明显、提升力度大、带动力强的块状经济,作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单位。

为了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围绕提高工业创新能力,浙江省科技厅总共向21个块状经济示范区域派遣了21个科技专家服务组、152名技术专家。

位于浙西临安的青山湖科技城已经启动,浙江力争用5年时间,聚焦、引进若干家国内先进的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检测中心。

目前,浙江累计引进共建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等820家创新载体,总投资超过230亿元,引进科技人员16000多人。引进成果1300多项,引进专利1500多项

杭州、宁波、嘉兴已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省涌现了53个科技强县(市、区),8个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40个先进县(市、区)、11个示范市县。

企业界也不甘落后,浙江省企业累计投入了1亿多美元,在海外设立了33家研发机构,居全国前列。浙大中控、聚光科技、青年汽车、吉利集团和运达风电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全省形成了256家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3133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创新“三大梯队”。

根据浙江省《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12年,浙江省将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20个左右300亿元至1000亿元、60个左右100亿元至300亿元的产业集群。集群内形成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多媒体设备被引入课堂教学, 大学生的英语教育课堂已基本形成以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的授课模式。本次调研针对大学生课堂中出现的Presentation的新兴教学模式开展本研究, 通过调查英语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中所要求的Presentation的不同形式、内容等, 来研究Presentation对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影响, 以及不同种类的Presentation所体现的不同成效。调研主要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入访谈、学生的问卷调查、公开课视频记录等方式, 获取第一手的真实资料, 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二项目的实施过程

1. 问卷收集初步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信息, 了解学生心目中的Presentation应具备怎样的条件、要求。如学生希望教师对Presentation提出怎样的要求、Presentation的时间长短限制、人员及主题等方面的要求、采用何种评价机制等。

2. 公开课实践

根据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中进行Presentation的实践, 主要通过公开课这一形式, 实现改良版Presentation的实验。通过设置实验对照组, 探讨Presentation的合作方式;探讨Presentation的话题选择;探讨Presentation的评估方式。

3. 访谈获取深度反馈

在公开课实践结束后, 通过采访学生和教师, 获取他们对于改良版Presentation实施效果的看法和意见。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 比较改良版的Presentation与原来的Presentation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 探究改良版Presentation进步之处。

本项目实施过程的创新之处在于: (1) 浙江师范大学语言实验室拥有优良设备, 有良好的实验基础, 有利于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 (2) 本项目研究过程可操作性强, 平日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大量穿插Presentation环节, 与专业结合紧密。 (3) 本项目设置了科学的对照组, 实验结果值得信服。

三问卷初探结果

研究者在该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共发放250张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根据有效回收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研究者对该专业Presentation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做出如下研究发现:63.81%的学生倾向2~5人的合作小组, 31.54%的学生较适应6人以上的合作小组, 仅有4.65%的学生认为个人进行Presentation对英语学习帮助最大。此外, 在presentation话题选择方式中, 超过70%的学生更青睐自主选择。

四公开课的实施

1. 公开课实施目的

为切实探讨如何改进Presentation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以更大程度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英语素质, 调研者展开一系列公开课试验。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 探讨Presentation的合作方式; (2) 探讨Presentation的话题选择; (3) 探讨Presentation的评估方式。

2. 公开课实施对象及方式

Presentation普遍应用于大学英语专业课堂中。因此, 此次公开课试验选取浙江师范大学英语专业4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每班学生约为30人, 总计128人。四个班级的平均英语水平相当, 且对Presentation在课堂中的运用较为熟悉。

根据问卷初步调查结果, 调研者进行分组实验。四个班级各自形成一个大组, 即甲、乙、丙、丁四组。甲组Presentation不受任何同学或教师的指导与评价, 乙组仅受同学的评价, 丙组仅受教师的指导与评价, 丁组受到同学与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同时, 每一大组分为A、B两个小组。A组Presentation均自选话题, B组则由教师拟定话题。每一小组的成员分别进行1人、2~5人以及6人以上的Presentation各一次, 试验次数共为24次 (见下表) 。

五Presentation试验结果分析

公开课试验结束后, 笔者对参与试验的学生与教师进行了访谈, 近距离了解不同实施方式下Presentation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 小组合作, 激发学生创造性

通过分组实验, 笔者发现2~5人小组合作更有利于课堂Presentation效果的发挥。单人进行的课堂展示形式往往较为单一, 主要为PPT展示、视频播放与个人解说, 且展示者一人需要承担全部的工作, 造成较大的负担。组织6人以上的小组Presentation则往往造成人员的浪费、分工不均等。在访谈中, 绝大多数教师与学生认为2~5人组合能最大程度发挥Presentation的效果, 它避免了单一成员展示形式的局限, 促进所有成员发挥其创造性, 根据话题不断创新Presentation的表现形式, 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并能有效地避免人员浪费的现象。因此, 2~5人小组合作是Presentation的良好形式。

2. 自选话题, 增强学习积极性

访谈结果表明, 学生自主选择Presentation主题不仅能提高展示者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能提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度。许多被访者表示, 在教师拟定话题的Presentation中, 许多学生由于对话题不熟悉或缺乏兴趣而照搬网络或书本上的文字, 展示形式也过多地依赖于PPT文字与图片的呈现, 缺乏自我思考与创意。学生的关注度也因形式单一而大大削减。因此, Presentation作为一种理想中活跃课堂的教学手段, 其作用大打折扣。而自选话题则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自选话题分为半开放式与全开放式。半开放式自选话题即由教师选定关键词, 学生围绕该关键词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话题。如在关键词为“英语史”的Presentation中,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关英语发展历史上的任何阶段作为展示内容, 如莎士比亚时期的英语、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语言等。而在全开放式Presentation中, 学生则不受关于话题、展示形式等方面的任何限制。此时, 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话题自选对照组的Presentation中, 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与自我兴趣相关的内容作为课堂展示的话题。由于学生对话题熟悉度与兴趣度的上升, 展示过程也更具条理性、专业性, 台下学生对Presentation的专注度也大幅提升。由此, 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3. 师生评价, 提高课堂专业性

针对师生评价对Presentation效果的影响, 笔者发现师生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课堂展示的专业性,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被访者表示, 教师对Presentation的即时点评不仅使展示者全面了解自我展示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而且使要进行课堂展示的其他学生明确Presentation的展示技巧, 从而主动进行改进。在英语史的教学课堂中, 一组学生在展现历史事件对英语发展的影响时独创性地加入了表演的形式, 这一方式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发展, 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受到教师好评。其他展示者不断效仿而使得这种良好形式得以保留。因此, 教师点评对学生Presentation起着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 台下学生的评价也对课堂起着积极作用。当下英语课堂中口语表达训练存在较大欠缺,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 许多英语学习者缺乏英语表达的机会, 英语的交流也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Presentation中, 学生的评价不仅增加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 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英语的交流和问题的探讨, 有利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 Presentation中的师生评价能提高英语课堂的专业性, 从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六结束语

本次调研主要探讨优化Presentation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对英语专业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获取真实资料。同时, 调研者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展开公开课试验研究, 比较不同合作方式、话题选择方式、评估方式的Presentation对于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此次调研吸收了大量英语教学者的实践经验, 对Presentation在课堂中的实践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摘要:Presentation作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旨在对Presentation进行改良,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首先, 笔者通过问卷法总结得出学生倾向不同类型的Presentation的合作方式、话题选择方式及评估方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公开课进行实践, 并对实验对象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显示, 小组合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自选话题有利于增强学习积极性, 师生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专业性。

关键词:Presentation,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蓓.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1)

[2]程洁.建构主义指导下Presentation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D].安徽大学, 2011

[3]童红灯.口头展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35~38

[4]袁春波.Topic 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 (11) :180~182

[5]竹旭锋.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一项基于教学实践的实验报告[J].淄博师专学报, 2007 (4)

[6]周杏莉.“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6

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步“上移”, 这是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总趋势。所谓高职, 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 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以“能力本位”取代“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2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化设计的概念来源于计算机, 简单地说就是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 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 构成新的系统, 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可以同时满足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环境属性, 可以缩短产品研发与制造周期, 增加产品系列, 提高产品质量, 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模块化具有三个基本内涵:必须具有一定数量模块的模块系统;应用系统的分解、组合原理, 最终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从广义上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 在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指导下, 根据各级各类教育单位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 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从狭义上讲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 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 课程模式,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构化、集约化、生成化、整合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节约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有助于学生形成高结构和灵活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操作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

3 面向就业,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 我们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依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优厚政策, 积极进行校企合作, 主动适应市场需要, 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并通过实践得到企业的赞扬和专家的认可。

3.1 培养目标模块化

在确定培养目标上, 我们大范围的进行了企业调研, 动态跟踪企业需求, 确定目标岗位标准, 并根据目标岗位标准确定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调研结果, 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为两大模块:职业素质培养模块与职业技能培养模块。职业素质培养模块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训练学习能力与主动性, 培养自我发展能力;训练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 符合岗位需要;训练责任感和稳定性, 加强职业规划。职业技能培养模块的培养目标为通过技能训练达到目标岗位标准。

3.2 课程设置模块化

一个专业课程的知识模块化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知识模块构成该专业的学科内容,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的发展新动态。二是一定数量的知识模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联系。三是一定数量的知识模块的结合形式是特定的, 并且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根据培养目标的两个模块,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 也将学生所有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公共课模块, 专业课模块和拓展课模块。在公共课模块中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在拓展课模块中开设了《沟通与礼仪》、《应用文写作》课程, 这三门课程将贯穿学生在校所有学期, 以增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在专业课课程设置时, 我们遵循分阶段训练, 层层推进的方式, 让学生对岗位目标有更深的认识, 并在学习中逐步达到岗位标准, 第一学年, 面向行业, 加强基础课程训练, 让学生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初步了解, 第二学年, 面向职业, 针对岗位的技能要求, 深入核心知识, 不求全而广, 而是求精求专, 集中精力学习实际工作中的最常用的技能, 通过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第三学年, 面向就业, 集中实训。模拟真实的业务需求, 增强对业务逻辑理解的训练, 采用规范的流程指导项目训练, 加强项目实施效果。

3.3 教学方法模块化

“模块教学法”是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ILO组织) 为培养产业工人使其尽快掌握某种技能而开发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模块”形象地说好似一部机器, 它是由若干部件构成, 而每个部件又由若干个零件组成, 每个零件、部件都在机器整体中有机地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这些整体零件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模块”。我院教师在组织专业课课程教学中, 把培养目标中各种技能等级的应知、应会部分, 按其性质划分不同层次的模块, 有序地实施、逐块达标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法是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即遵循劳动过程系统性原则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4 总结

我院以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为试点专业, 推行面向就业,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走访, 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也被评为学院特色专业。面向就业, 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高职院校面向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 是很有价值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汇编[M].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8.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吴岩等.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周文锦.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0) .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7

1.“双证书”的概念

1.1 涵义

“双证书”模式是指学生在所在职业学校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一种教学方式。

1.2 内容

“双证书”模式的儿科护理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突出了护理方面的重点, 且更加注重实践, 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经验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积极采取自由的课堂, 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使得课堂活跃起来, 学生也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不但关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也兼顾临床实际。

1.3 意义

我院现任的儿科护理教师大多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工作区, 理论知识多于实际经验, 很难将实际问题传授给学生, 因此将教师轮流送到医院进行培养进修, 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在考试考察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不再单从理论试卷定胜负, 还加入了实践技能的考察, 这些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今后的上岗就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去适应。“双证书”模式改变了以往高职院校只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局面, 给学生在上岗前创造了更多的训练实践机会,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1.4 问题

“双证制”考核要求与一般考试制度有所差别, 试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方式,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与科学性, 还需要一个健全的考试体系来保证统一的考察并实现对有能力上岗的学生的筛选。还需要优质的资源、试题库和有经验的教师, 设计出操作性强、实际性高的考试题目, 促进学生学习, 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 儿科护理教学模式

2.1 教课方式

教师在课堂的安排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课堂气氛, 可以安排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来更好的展现实际情况, 真正融入到课堂中, 又走出枯燥的课堂, 当然, 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不足, 且不能一味的表演而忽略了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 因此可以及时在知识点打断, 提出问题或引申出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有很高的应变能力与理论基础, 有较强的课堂操控能力, 可以在这堂课上给学生以更深入、更专业的引导。

2.2 教学技巧

教学的目的在于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不仅仅是死读书。教学的方法则是时刻以学生为主导, 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本领, 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可以灵活运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每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方法是多样性的, 例如:探讨问题式、引导启发式、趣味演示式等等, 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 加入媒体教学新科技, 对图像、视频等实际资料加以利用, 培养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拥有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应对新的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中实际应用方面的新题型的出现。

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也是一项考验教师能力的事情, 教师应充分了解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 将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紧密连接, 在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时也应注重考试细节与要求, 紧贴教材内容, 对考试规章进行梳理与归纳, 并可以沿着大纲进行有目的的拓展, 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并有足够宽的知识面, 在获得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实际应用知识。

2.3 有效运用仪器设备

在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当代, 有效的应用各种医疗器具, 可以使学生及早的体验到实际应用的医疗设备, 例如:暖箱、经皮黄疸仪、光疗箱、辐射台等。保证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识。

“双证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护理专业的教育模式,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多的改变,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证制度的督促下, 学生在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技能, 有了更多的实际操作处理能力, 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水平, 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竞争资本, 为今后走入社会, 进入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也对考试制度增添了新的模式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郭海龙, 刘越琪, 李军等.高职院校“双证书“衔接关键问题探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6) :125~128.

[2]张庆玲, 刘玉馥, 谢刚敏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进展.护理研究, 2010, 3 (24) :568~570.

[3]李俊芳.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1.4.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8

为了贯彻教育部七号文件精神, 文件指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以下简称就业指导课) 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尽管很多高校贯彻了文件精神, 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在大学生中初步建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树立了就业课重要性的理念, 就业指导工作也已开展, 但大都处于起步的阶段, 深入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 尤其是就业指导课程仍旧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 医学院校把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程, 体验情感, 为就业指导课增加新鲜的活力。

一直以来, 就业指导课习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 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亲身参与的较少, 所以为了提高就业课程的教育效果, 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不断探索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 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和应用到就业指导课程中, 增加学习者的亲身体验, 让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实践的指导, 对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合理迁移和整合。

二、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 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2】

1984年, 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在继承了前人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 在其著作《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式。【3】此模式特别注重的是学习者的学习和体验两个方面, 教师需要先设定一些活动的情境, 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然后进行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 最终形成自己对此次事件的初步结论, 内化为自己并将获得的新知识和结论逐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下面五个特性:分别是主体性、情境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差异性, 详细论述如下:

(一) 主体性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主体, 并且扮演着多种角色, 比如实践者、参与者等, 整个教学活动完全围绕学生进行,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着主导者的工作任务,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主要以讲授式为主, 而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被激发出来, 发挥出意想不到的能力, 增强大学生在求职时的自信心。

(二) 情境性

体验式教学把创设情境作为其教学基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创设情境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 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结合, 构建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课堂, 既要考虑到趣味性, 也要有知识性, 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情感、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研究生活。因此, 教师设计的情境要特别注意, 合乎就业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生活, 否则, 学生就可能无法参与到情境中来, 就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 适当的教学情境的设定能够让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中来, 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大学生与教师创设的情境之间进行良性的、持续性的互动, 使大学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并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4】

(三) 实践性

有研究发现:“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的信息可学习到10%;听到的信息可学到15%;而体验过的知识却能学习到80%。”【5】

此教学模式的核心重点是以亲身体验为主, 鼓励大学生亲身去动手操作, 去扮演角色, 去模拟实际等, 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讲授一些相关理论知识, 再让学生去真实体验和感受。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在就业指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方式比如生涯访谈法等等有很多, 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引发大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使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真正实现“做中学”, 充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程序安排和组织实施主要是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为中心,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体验和反思, 以便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和就业工作做出合理、科学的规划, 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世界, 了解如何进行选择, 如何确定目标,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四) 针对性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需要的学生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使其更有具针对性 (详见下表) 。

(五) 差异性

由于教学方式按照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进行教学, 正是考虑到学生的经历、阅历、认识等方方面面存在着的各种差异, 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想法、判断也不会相同, 因而他们的体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区别。所以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彼此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正是这种体验的不同, 学生之间才有彼此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大学生们将不同的体验等进行分享, 可以获取相对以前更多的理解和知识, 获得更多的进步, 对学习的认知会更进一步。

三、体验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就业指导课中, 教师要创设恰当、合理的教学情境,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此教学情境中来, 亲自体验, 讨论分享, 反省经验, 实验应用, 深化体验。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教师不再是空洞教学, 大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结合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总结和继续探索, 在未来的学习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创设教学情境、亲自体验

虽然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大学生, 但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终究还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就业课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设计相关教学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 形成积极的体验动机。例如在讲授大学生职业规划其中的“价值观”一个章节中, 可以设计“价值观拍卖”这一情境, 让学生有其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其生命中最为重要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地参加自主体验, 对事物进行重新认识。

(二) 讨论分享、引导体验

要求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活动, 让学生有组织活动的机会, 通过学生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 将参加活动时对事物和知识的认识进行分享, 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与大家讨论, 得到新的认知。同时, 它也是团队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 通过分享, 学生可以互相知晓彼此的观点和应对的方法, 更好的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思想, 梳理自己的所思所感,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邀请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提前做好视频, 因为学校各院系每年都会为新老生举办经验交流会,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 他们印象并不会很深刻, 但是几年的视频积累会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深有感触, 效果会更好, 当然也可以让同班的同学分享自己求职找兼职工作时的经历和感受, 包括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激发大学生们的思考和反思, 让教学活动得以深入开展。

(三) 反省经验、升华体验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6】本阶段是关键阶段。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大学生要积极投入, 活动过后进行反省, 当时为什么这样做, 而没有选择那样做, 原因是什么, 对于背后的动机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与同学进行深度的交流, 而不是停留在教学游戏的热闹过程, 结束了却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讲职业兴趣的时候, 设置浪漫的岛屿旅游计划, 学生至少在岛屿上停留半年,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喜欢的三个岛屿, 分组进行讨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他们可以各个角度进行交流、反思, 最终确定自己的霍兰德职业兴趣代码。例如在“我的生涯幻游”这个主题下, 引导大学生闭上眼睛畅想自己未来十年时职业所能达到的状态, 采用画图的方式将其心中所想的景象进行描绘, 让大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同时反思现在所做的努力和准备是否足够, 增加大学生的行动意识和乐观的心态。此外, 在讲到面试环节时, 可以设置模拟面试情境, 让一定数量的学生做面试官, 提出各种和就业岗位相关的问题, 通过参与此环节, 大学生可以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面试官的立场考虑问题, 也掌握了一定的面试技巧, 为将来的面试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大大提升了就业能力。

(四) 实践应用、深化体验

深化体验是就业指导课程的出发点, 也是体验教学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7】在深化体验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布置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 如在“模拟面试着装”体验课结束后, 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为面试做一次着装上的准备, 参加一次招聘会, 获得真实的体验, 无论成功与否, 学生都学到了相关的知识, 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

五、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别优势可以给大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创造更为广阔的平台,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但是在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一) 教师的角色问题

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阶段, 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设计了合理的教学情境后,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发生,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全局的把控, 不能因为害怕、担心而不采用或者很少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对于能对学生和教学有益的改革要勇于去尝试, 所以教师要慎重对待自己的角色问题。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指导者、参与者, 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堂。对于游戏之后的点评和总结, 这是亮点和精髓, 要深入浅出, 符合大学生实际, 真正说到他们的心坎里, 让大学生觉得和老师之间没有心理上的距离, 达到教学过程的良好效果。

(二) 设计高效的游戏, 提高教师能力

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使用游戏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尊重每位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 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处理教学内容, 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游戏来, 让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兴趣。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特别地加以注意, 充分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的时间长短;操作起来难易程度;对教学的场地;教学所要求的各类条件及需要的注意事项等等。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课堂上的热闹, 而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设计游戏不能生搬硬套。比如就业政策这部分的内容由于涉及到国家政策, 比较严肃, 不太适合做体验式教学。

另外,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 学生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信息, 从不同角度发表的观点, 教师在备课之前都要有充分的准备, 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信息, 这样在游戏互动、评价的时候才会全方位, 多角度的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整合, 才能更有效的指导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博学多才的引导下成长的更快。同时这也对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 所以动员最广大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让学生获得相关的体验,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活动的不多, 因为很多大学生初次离开自己的座位, 有时候会不好意思, 影响语言的顺畅表达, 可能有时还会让活动处于尴尬、冷场的局面。这时教师就要适当鼓励大学生主动参加活动, 提醒做好相关的准备, 让大学生愿意体验活动, 并相信活动能够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此外, 教学活动应该面向全体上课的学生, 在最大限度内让课堂上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只有深入的了解它, 才能真正的掌握它!所以大学生要勇于参加教师设置的游戏。心理学告诉我们, 只有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一定的情感, 你才可能记得更牢, 体会得更深。

(四) 注意安全问题

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有着很多关于能力素质拓展的游戏, 涉及到一些体能活动方面的内容, 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都是一种难得的考验。但是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如果有身体不适的学生, 不能参加当天教学活动的要及时告知教师和同组同学, 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使课程可以安全地、有条不紊地顺利地进行。【8】

(五) 课件的制作

就业指导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 它的实践性更强一些, 当然对课件也会有不同的要求。美感要多一些, 注意图文编排, 色彩搭配, 根据不同的班级授课对象要设置不同的画面风格, 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处理等方面。动画多一点。在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 给更多的文字和其他元素添加一些适当的动画效果, 一方面可以增加兴趣, 另一方面, 也可以吸引眼球, 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画面切换要适度, 不要总停留在一个幻灯片上一讲到底。临场感多一点。就业课程内容基于制作相应的动画或真人秀, 让学生有一些替代感,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接受知识的熏陶和影响。

教育不再是教师在传统课堂上硬性的灌输, 学生只能被动地单纯地听讲, 而是师生关系的弱化, 更多的是师生关系的相互增强和激励, 不断创造新型教学关系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 把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来, 不仅仅活跃了课堂, 而且增加了趣味性。当然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全新的考验, 这也是未来研究和探讨的主题。

六、小结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传统教学比较新颖的教育教学模式, 具有主体性、情境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差异性等特点, 把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就业指导课是非常实用的, 在未来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中应充分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使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 (教高厅[2007]7号) [R].

[2]王北生.教育的应用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

[3]黄兰红, 李玉雄, 廖辉天.就业指导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 2014 (6) :42-45.

[4]文亚西.课程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6) :84-86.

[5]顾健.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尽情地体验[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9) :74-77.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

[7]杰克逊.培训师的灵感[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4:1.

“浙江模式”遭遇制度性障碍 篇9

依靠粗放经营,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并主要通过规模扩张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已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下,必须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东部的“纠结”

有人认为,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浙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失去传统优势。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如果东部本身没有发展出更先进的产业,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做出替代,长此以往,东部就会失去内在动力,失去中国区域经济中的先导地位。反之,东部地区就会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要看转移出去哪些产业环节。如果转移出去的只是制造环节,而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国际国内营销中心的构建等高附加值的产业还留在东部,那么东部就能继续在传统制造业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从当前状态来看,整个东部地区处于一个比较纠结的转型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之中,但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产业转移;部分传统产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品牌营销也随着制造环节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这与中西部地区产业环境的营造也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中西部地区并没有为东部转移的产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环境,那么它便只能吸引制造环节转移,其他环节会继续留在东部。

“浙江模式”遭遇困境

浙江省面临的主要是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

第一,浙江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较慢。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走向国际市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制造业迅速壮大,另一方面浙江民企大多只注重制造环节,对于价值链更高端的研发、设计及品牌营销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浙江企业大多依靠低成本来维系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没有形成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因此,较难经受国际经济的外部冲击。

其二,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浙江传统制造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近十年中,与广东、江苏相比,无论是产值比重,还是企业规模、资金投入等各方面浙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已落后。

其三,浙江的改革先发优势开始弱化。“浙江模式”是区域经济中民间和政府互动及选择的结果,但当前这种互动已遇到了问题。由于内外部条件的制约,浙江的改革制度创新不足。

这种不足在金融体制上表现尤其突出。浙江金融机构以国有银行、大银行大金融机构为主,而实体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金融体制与实体经济在所有制与规模方面,面临着双重不对称;另一方面,浙江直接融资非常落后,包括企业债、PE、VC等都有不足。以至于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失去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的支持。

转型升级的展望

对浙江而言,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有以下四个方面:

——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浙商最大特征是懂市场,但对整个产业供应面的重视程度偏弱,如产品研发、工艺革新、技术创新等,即使以马云为代表的新浙商也存在这个问题。今后浙商必须要突破自身瓶颈,做到市场、技术、管理都要懂的“三面手”。

——高瞻远瞩,发掘长期产业机遇。当前不能光顾着眼前的波动及缓慢复苏,更不能与中西部抢夺产业转移资源,进行低水平竞争,要展望下一轮经济突破的技术、产业革命力量。个人认为未来的产业机遇仍将体现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方面,要发掘这样的机遇。

——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要做好金融改革,关键是要把金融的改革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将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只有把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深入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克服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制度性障碍。曾经有人认为企业不转型升级是等死,但主动转型升级就是找死,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如果政府不提供一种转型升级的好的环境,包括市场竞争秩序、要素市场环境、外部经营环境等等,那么企业勉强去转型升级,就是找死。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成为今后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就业中的浙江模式 篇10

如何承接和吸纳庞大的就业人群, 对浙江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趋势表明, 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劳动就业的快速增长, 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意味着浙江省需要加快实现产业的重组和升级, 加快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发展步伐。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1.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 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 产值比重与就业人数保持着相对均衡。表1显示了1985年以来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从1985年的28.9%一直趋于下降;第二产业一直保持稳定小幅上涨状态, 9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 然后有所缓减, 但近些年其比重有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总体上直线上升, 在世纪之交阶段, 发展迅速, 但最近几年发展速度又减慢。

(数据来源:浙江省历年统计年鉴)

根据Tatyana Blinova在计算俄罗斯地区政策和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模型, 考察浙江省失业率与产业结构关系, 将城镇失业率粗略地当作全省的失业率, 考虑到失业率的过去值可能包含了未来失业的信息, 本文加入失业率为二阶滞后项, 去掉原模型中人口密度这个解释变量。另外, 因为某一年的失业与上一年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所以, 自回归方程含有产业结构三个变量各自的一阶滞后项, 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这样, 加进因变量二阶滞后项与产业结构的一阶滞后, 能更好地解释1985~2007年间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与失业的关系。其公式为:

其中:Unt是浙江省第t年的城镇失业率, sh_at-1是浙江省第一产业在t-1年的就业比重, sh_it-1是第二产业在t-1年的就业比重, sh_st-1是第三产业在t-1年的就业比重, 是随机项。根据对表1浙江省1985~2007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数据, 以及同期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据分别为:0.8、1.2、1.6、1.5、2.1、2.2、2、2.4、2.6、2.6、2.8、2.6、3、3.3、3.4、3.4、3.7、4、3.7、4.1、3.51、3.27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2) 。

从表2可看出, 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整体方程通过了F显著性检验, 自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第二产业与失业率呈负相关, 意味着失业率随着第二产业就业的高比重而下降, 这能解释这些年来浙江省飞速发展的工业带动了大量劳动力就业的现象, 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比重的上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失业率。另外, 从服务业与失业率的正相关表明, 浙江省虽然服务业发展比较迅速, 但目前还没有进入需要服务业迅速增长的阶段, 这段时间就业的拉动大多是因为工业发展的缘故, 这也符合浙江省作为制造业大省的现实状况。

伴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的转移。随着第三产业总体规模的逐年扩大, 浙江省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从就业人员在三大产业中的历年分布的变化, 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如下图所示) 。

(数据来源:浙江省历年统计年鉴)

从表1和上图可以看出, 1985年以来,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

(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过程, 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达到饱和, 出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的趋势。

(2)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很大, 1985~1999年间基本稳定在30~35%区间, 但从本世纪初一直到2007年,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连续地快速增长, 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峰值。

(3) 第三产业在较低的基数水平迅猛发展, 就业比重也随着持续上升, 从业人员人数上升幅度显著。从绝对值看, 1985~2007年间, 浙江省净增就业人员1086.45万人, 其中第三产业净增就业人员739.66万人, 新增就业人员的75.4%在服务业就业。1985~2007年,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年均增幅比在GDP比重的年均增幅高出1.7个百分点, 而第二产业同比为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年均增幅比GDP比重的年均增幅低3.3个百分点。这说明第三产业平均每单位产值的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表1说明, 浙江省的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虽然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随着它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下降而一直趋于下降, 但吸纳的就业人数仍超过就业总人数的20%。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一半, 而劳动力占其全部总量的比例也超过了46%。第三产业在1980~2007年间, 从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由13%上升到33%, 劳动力在总量中比重增加的幅度, 也大于其在GDP份额中的增加, 但是受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影响, 其发展速度趋缓及发展水平较低, 阻碍了进一步吸纳劳动力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但是, 第三产业在劳动力比重的增速上优于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 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目前的就业增长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2.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促进的实证分析

采用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非线性函数关系式, 利用1985~2007年间浙江省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L和增加值Y, 对各自的就业产值弹性进行了测算, 探索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具体关系, 通过就业吸纳弹性来验证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能力。

公式中, L表示就业人数, Y表示总产出水平, 表示常数, 表示就业弹性系数, 是随机误差。需要对公式 (1) 两边取对数, 得到:

则 所以, 就业弹性E可通过 (2) 式进行回归得到。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284, 0.158, 0.284。其中,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呈负值,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 接近于第二产业弹性的1.8倍。

再结合表1进行分析:

(1) 1985~2007年, 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284, 即第一产业GDP每年增长l%, 就业人数相应减少0.284个百分点。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 随着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 就业人数不但不增加, 反而减少。这一结果表明, 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同时, 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减少, 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其原因是由于土地要素有限性的制约, 第一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早已饱和, 而处于排斥劳动力的情况, 与浙江省人多地少的现实是符合的。

(2) 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很小, 只有0.158, 说明第二产业GDP每增长l%, 就业人数相应增长0.15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 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同时, 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长, 浙江省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 浙江省虽是一个制造业大省, 制造工业相对发达, 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都很大, 但从弹性值上可以看出, 制造工业发展带来的就业增加趋势越来越有限。

(3) 1985~2007年, 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284, 即第三产业GDP每增长l%, 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284个百分点。说明随着第三产业的持续增长,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也随之不断增加, 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相当强, 再一次说明了浙江省发展第三产业对解决就业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弹性值的结果, 总体上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所揭示的趋势, 即随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劳动力就业不断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分析

本文采用的起始年份是1991年, 但鉴于2003年前后第三产业的行业统计口径是有区别的, 因此本文除表4之外, 又将2004年之后的浙江省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就业弹性另列表5。另外, 由于统计年鉴中浙江省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与分行业从业人数总数的构成是分属于两个统计口径, 则不列入2003年数据。

(数据来源:浙江省历年统计年鉴)

从表5可看出, 各服务业行业近年来伴随着增加值的增加, 都扩充了就业空间, 除了个别行业在个别时段出现了就业增长弹性为负值外, 其他行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均大于零, 说明行业的增加值与就业有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具体考察两个阶段各行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动幅度时, 可以看出:

在1991~2002年期间,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弹性比较大, 说明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能力。其中,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不仅就业比重大, 而且依旧是容纳就业的主力军, 而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虽然就业比重较小, 但就业的高弹性表明了它们有较好的吸纳就业趋势。

在2004~2007年期间, 第三产业所有行业的就业增长弹性都是正值, 特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表现出来的高弹性表明,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完善, 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就业增长弹性虽然下滑, 但由于就业量绝对数较大, 所以目前还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而金融业极低的弹性意味着发展比较缓慢以及人才需求比较紧缺。

虽然第三产业各行业近些年发展比较迅速, 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 但同时从就业增长弹性与就业格局中可以发现:浙江省第三产业目前面临着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过高, 附加值不高的行业吸纳就业人数比重仍然较大, 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行业发展比较滞后。虽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较快, 但在2007年, 就业比重各自只有1.36%、4.22%、5.78%。这样的就业格局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的速度, 不利于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

结语

本文的分析表明, 浙江省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速度正在加快, 无论是从GDP的产业构成还是从业人员构成, 第三产业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 也承担着接受新增和转移劳动力的重任。另外, 对第三产业就业产值弹性的分析, 也表明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因此, 应该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步伐, 加快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

但是, 到目前为止, 浙江省带动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还体现在第二产业上,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工业, 片面强调工业带动, 以及对工业的投资比重比较大。但是, 从弹性分析趋势应该看到, 第二产业的弹性较小, 整体上就业吸纳能力将有所下降, 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有限。从长远来看, 由于对服务业发展的不够重视, 服务业领域的改革也滞后于工业领域, 导致了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低, 也出现了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而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 给从根本上解决浙江省的失业问题带来了障碍。

无论是从产业结构的国际经验, 还是本文分析得到的第三产业的吸纳就业能力强于第二产业, 或者第三产业持久的高弹性, 都会看到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就业空间。所以, 今后应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来促进社会就业, 采用高技术型就业与劳动密集、第三产业偏重型就业并存的就业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也能保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协调。

摘要:本文对1985年以来浙江省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实证分析。发现这期间就业效应更多地体现在第二产业的发展, 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 但同时, 借助于弹性值以及产业结构的构成趋势分析, 可以看到第三产业正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进而得出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商贸餐饮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而金融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发展却显得不稳定。

关键词:就业结构,弹性,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李娟.我国服务业就业变动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 2009 (2) .

[2]周兵, 徐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机制构建[J].软科学, 2008 (7) .

[3]叶明霞, 陈锦华, 熊一鹏.中国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潜力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 (2) .

[4]张晓旭.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J].统计与决策, 2007 (24) .

[5]李丽, 陈迅, 汪德辉.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预测:基于动态CGE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09 (4) .

[6]蒲艳萍.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 2005 (2) .

[7]郑吉昌, 夏晴.浙江服务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7 (5) .

[8]曾国平, 曹越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5 (2) .

[9]Tatyana Blinova, Economic Polic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nem ployment in Russia's Reg ions[J].Moscow:EERC, 2002:1-40.

上一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下一篇:管桩余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