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数学味

2024-12-05

古诗文中的数学味(精选7篇)

古诗文中的数学味 篇1

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小学的数学课上得越来越精彩纷呈, 很多教学方式都被搬到了数学课堂上。但是小学段有些数学课堂的生活味越来越浓, 数学味反倒显得有点淡。其实, 数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的比例应该恰当, 生活味浓了, 会减少数学的严谨性;生活的味道淡了, 会显得数学课非常严肃, 所以, 二者的关系应该处理得恰到好处。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 我发现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新课标对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做了明确的规定, 特别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并运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 我们更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生活化的程度, 让学生的生活中有数学, 数学课中充满知识。两者相得益彰, 缺一不可。

我觉得,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生活化”, 实现“数学化”, 把“生活化”与“数学化”融合在一起,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努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 培养学生的数感

生活经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认识, 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实用的。比如, 在学习“6-10各数的认识”这一课中, 当学生认识了6-10这些数字后, 我并没有就此结束, 而是积极寻找可以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的方法。因此, 我让学生找一找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加深学生对这些数的认识与理解。比如, 让学生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学生很快就对这些数字有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学习效果很好。相反, 如果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的话, 那么学生就只会把这些数字当成生硬的数字, 效果就不会那么理想。但是当学生认识到课堂下有许多事物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就会对这些数字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从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延申到课下。那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和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二、在数学味中感受生活味

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数学学习中得到的方法、技能、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课外可以增加学生社会调查等实践作业, 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 会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 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 当学生学习完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之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圆柱形的, 有什么东西是圆锥形的, 圆柱的体积为什么是圆锥的体积的三倍。比如, 打谷场里的圆锥形粮食堆。用自己同底等高学过的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来计算粮食的体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三、在生活味中提炼数学味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 它是对生活中的知识的提炼。当我们把生活化的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时, 要迅速地抽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把生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进而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 借助生活,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 提炼出数学知识, 建立一克与一千克的概念。

四、面向生活, 采集数学问题

应用题是检验学生能否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部分, 通过这个部分, 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 我们现在的课堂上有些题目却不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比如, 常见的排水问题, 一个水池开进水管10小时可以把水灌满, 开排水管12小时可以把水排完, 如果两个水管一起开, 多长时间能把水管灌满?其实, 这个题目根本不符合节水的理念和环保的特征, 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题目。学生接触到的大千世界非常广阔, 除了课堂上, 还有校园里、超市中、菜市场等等很多地方。这些地方都遍布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在这些地方把一些数学问题信手拈来, 让学生既复习了课本知识, 又解决了生活难题, 真正地把数学和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当然, 把数学课堂和生活良好地相结合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巧妙的结合力和高度的总结力, 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觉得真实可信。通过生活数学采集, 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使探索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得到培养, 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是学生都喜闻乐见的, 让生活中的元素注入数学课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性, 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舍本逐末, 忘记了把课堂生活化的初衷。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是又高于生活, 数学也同样如此。我们强调的是数学传授方式的生活化, 绝不是格调上的下降。数学的平民化不代表它缺乏知识气息。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注入是为了让学生借助生活的平台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生活中会不知不觉地运用数学课上的思维去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眼光独特, 思维缜密, 逻辑清晰。“生活化”是方式, “数学化”是目的, 通俗易懂的生活化便于让我们达到思维缜密的数学化。只有把生活化和数学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才能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 才能让生活充满数学理念。

在统一“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同时, 教师要学会思考, 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数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构建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背景的联系, 而不是简单地介入。不要因为关注“生活味”而忽略了“数学化“过程, 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追求“生活化”, 都能追求“生活化”。

总而言之, “生活化”和“数学化”是相辅相成的, 课堂既要充满数学的味道, 又不能脱离生活, 这样就可以本着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 让数学课不但充满本身的味道, 而且还会服务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觉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古诗文中的数学味 篇2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生活 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47-01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学科应尽可能地贴近生活,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努力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充分的把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极大的提高。特别在进行农村数学教学的时候,更应该通过自身的教学知识,来把农村生活和实际情况紧密的联系起来,努力的使得数学教学能够融入到生活中,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不在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过程,而是能够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体会到生活中的一些情况。而且还使得学生以后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来进行分析,进而更加主动的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答一系列的问题,下面,主要就是谈谈农村小学教学如何做才能更加的具有生活味:

一、借助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体验数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是不能脱离生活了,如果脱离生活,其过程即将会变得枯燥乏味,因而,期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在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用具有生活的眼光去進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的运用生活中的一系列的事例的来信分析,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进而更好的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让数学进入农村课堂,让课程教学进入生活,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只有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走学生生活作为出发点,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养成一个努力思考、积极配合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做到真诚交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进行数学教学雪山下的时候,养成一个喜爱学习的数学情感,如在数学“按比例分配”时我将例题改为农村孩子常见的配制农药的问题,设计了这样情景问题:“我家要为棉花喷农药,买了药液20克,我直接洒在棉花上。”学生哈哈大笑,说:“老师您错了。”我故作惊奇状问:“我哪里错了?”学生纷纷举手告诉我,药和水要按一定比配制才能喷洒。随后在提出其他的一系列问题,如:药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00,那么需要配多少药水、需要多少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农村里经常遇见的,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中,也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门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涨,课堂教学也就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把数学教学内容和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的去寻找更多的数学教学题材,进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照去寻找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进而运用课堂的知识来解答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帮助学生感悟数学

教师要善于提出农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始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为最终目的。我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农村学生有城市学生所不具有的优势”,要求他们敢于质疑,积极地进行思维的求异性训练。我在数学教学时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归纳,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我在教学手段上.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相信“动起来,更精彩”的原则.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初步养成学习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如当我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先找一找平时生活的哪些地方有圆;讲圆的画法时,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在参加农活时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来画过圆?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开来,说出多种画圆方法。再让学生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后,利用剪刀等工具动手画圆、剪圆,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议一议.同桌讨论交流,从而准确地找到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到这堂课的学习当中来.这样学生所获知识印象深刻、掌握的效果好。

三、把数学应用在生活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精心设计作业,考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使作业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我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内容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全班分四个小组.每个组绘制一幅“我们美丽的村庄”的平面图。并把它与同学交流,全班展评。这是一个融开放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于一体的作业。学生积极性高,小组同学纷纷献计献策,大家齐心协力。确定它们所在的位置.研究一个合适的比例尺……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请教师、家长来做裁判。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过程,让数学课延伸到了田野中。

总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密不可分,作为农村小学,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准确把握数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红.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104

[2]赵文彬.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科学导报,2014,(2):35-35

[3]胡劲冲,邹奉琼.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5,(4):164-164

[4]蒋宜锦.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453-453

古诗文中的数学味 篇3

1. 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 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 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2. 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 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如教学“元角分”, 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 为了创设情境, 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宝应给扬州的小朋友寄一封信, 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 “需要一个邮递员。”“需要一个贺卡。”。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 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 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 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 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 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 许多时候, 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 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其实, 既浪费时间, 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 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 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 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 情境创设合情合理, 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 这样效率最高, 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 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 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 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

当然, 我们讲了那么多, 并不是认为数学教学中不需要这些情境设计的东西, 实际上, 良好的情境设计为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提供了相当大的保障。

1.化枯燥为有趣, 把数学教学融入实际生活,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形象中了解。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 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 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 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 红色的为正数, 黑色的为负数, 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 每人抽两张, 然后把他们相加, 谁得的数大, 则谁胜。这样, 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 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2. 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 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 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 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 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 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 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 (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 , 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3.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 多次强调的问题, 学生总是记不住, 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我们乡镇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乡镇不具备的物品。因此, 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 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

强调数学的“数学味”并非要否定数学的“生活味”, 而是要把“数学味”和“生活味”有效地结合。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 为了有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 我们必须为他们构建生活原型。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 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是学生听故事做游戏的娱乐场。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点, 确确实实把教育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活味”和让学生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目的的“数学味”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地运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深入那是不错的。那么我们在设计情境的时候, 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 要有真实性。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 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2) 要有“数学味”。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 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首先, 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 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 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 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其次, 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 以免喧宾夺主,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 要有“吸引力”。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 富有挑战性, 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这种吸引力, 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 (再新颖的形式反复刺激学生, 也会变得陈旧, 这也是孙悟空失去“磁力”的原因) , 更重要的是, 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 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 即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味”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数学味

一、处理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片面地、刻意地、过多地追求数学的生活化, 则会失去数学的本来面目, 失去数学固有的特征和特性, 背离数学学习的初衷.正确的做法是:基于教材, 不拘泥于教材, 也不游离于教材,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素材, 采撷生活中有意义的数学实例, 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 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把静态的学习内容“提取”为动态的学习材料,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为认知的基础, 把学生的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 为学生搭建数学建模的实践平台,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课改要求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文化背景的了解, 应善于把它与数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创设情境时, 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紧扣数学学习内容, 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 避免单纯地追求情境的趣味性而使情境显得不着边际.

二、处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学习的不可替代性表现为, 学习者要赋予知识个人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而这个理解和认识来源于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全部过程.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行为已被大部分数学教师所否认, 而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 忽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受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染, 则是另一种性质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在作祟.值得指出的是, 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地出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 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研究活动中, 得出了某些数学结论以后, 往往急于运用这些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而忽略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回顾结论得出的过程, 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显然是偏颇的.我们知道,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活动和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当学生通过一些探究活动, 基本认识或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后, 我们切不可认为大功告成, 而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经常性地回顾和重温这一过程.

有效利用互动生成的课堂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教师要注意捕捉、悉心收集、认真筛选来自课堂生成的资源, 对那些无法预设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教学场景作出随机的应变、随时的调控、随势的引导.对错误资源、歧义资源、多解资源要合理地利用, 特别是亮点资源要充分地利用, 这是因为这些亮点是学生思绪的凝结、灵感的萌动、生命的顿悟、创造火花的迸发, 这一稍纵即逝的过程对师生来说太可贵了,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以利用, 则会失去教育教学的最佳时机.

三、处理人文与实用的关系

数学是有用的, 这里的“有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而应当上升到学生的精神领域, 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用数学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更表现在利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升精神境界, 培养思维品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 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 往往是从已知领域出发, 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条件, 逐步完成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这种方法和思路, 不仅表现在数学结论的探索过程, 还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的每个方面.这样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知识的范畴, 上升到一种我们所期待的健全人格、丰满人性的境界.

四、强调数学味的价值追问

说到底, 数学味就是文化味.《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文化味, 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应当只有抽象的数字、符号、运算和图形, 不应仅仅只是传授数学知识, 还应当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 使学生对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所了解, 对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有所体会.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文化教育, 从根本上关注的不再是狭隘的知识, 而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现有的知识, 而是让学生受到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的熏陶, 主张知识教育最大限度地成为接近文化和生命, 使文化教育成为知识教育的延伸、拓展和升华, 目的是使知识回归文化, 使教育回归本性.

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努力挖掘数学文化的底蕴, 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发挥数学文化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是新课程赋予数学教师的职责.

五、结 论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数学理性思考, 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 更多的人文精神, 更多的人文关怀, 这正是数学教学的理性回归.让我们在数学课的数学味、文化味上多作些文章吧!味之淡, 则食不知味;味之平, 则索然无味;味之浓, 则风味悠长;味之烈, 则回味无穷.我们每位数学教师, 都应成为“烹调艺术大师”, 在每节课上奉献给学生的都应该是形神兼备、内涵丰富的数学大餐.作为教师, 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的错误, 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这一教学资源,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切实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小梅.走出认识误区创设数学味的情境[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1) .

[2]马金桃.数学课要有“数学味”[J].吉林教育, 2008 (17) .

[3]张卫红.数学课, 让学生品出数学味[J].科学教育, 2008 (11) .

谈数学课中的数学味 篇5

数学课“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更能体现浓浓的数学味.

著名特级教师苏州科学院祁建新院长曾讲过一节复习课《数列》,一堂课讲了5个高考题,每个题再进行改编,共有二项递推和多项递推两种类型,并归纳出二项递推的方法是迭加法、分类计算法和换元法;多项递推需转化为二项递推进行,转化的方法是消元法和换元法.整堂课体现的数学方法非常清晰,学生思路清楚,这些方法也是课程标准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听完课我的感觉是这是一堂数学味很浓的数学课,没有一点花哨和飘浮之感,体现的尽是数学的科学、严谨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让我体会到了数学教学中的“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

学数学本身有一些符号上的障碍,穿过障碍去了解本质的东西需要一些训练、一些时间和一些方法.为了越过这些障碍,我们有时会把形式化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这便是数学味的另一种体现.

长兴实验中学的江老师讲过一节“走进不完全归纳法”的课,这是初一“列代数式——找规律”的内容,教学设计从简单的数列猜想得出规律,到学生动手用牙签摆正方形,看老师给的五边形以及用围棋子摆的“上”字再得出规律.教师从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中给出了找规律的方法:一从数,二从形,数形结合更容易.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归纳法的作用.江老师在讲课和说课的时候都说出要让学生有数感.其实我认为学生能用数及式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不仅使学生建立了初步的数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教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存在于数和形之间的美,并以规律性的结论去表现它,我认为这就是数学味.

新课程理念下,很多人提倡在玩中学.数学课也被卷入了这股热浪,能在玩中学会知识是师生都高兴的事情,数学本身也是人跟自然对话的活动留下的足迹,它并不是死的东西,关键在于教者的设计.讲同类项时,有一位老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给七名同学每人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一个单项式,让他们自己找朋友(同类项).这个活动设计就实现了有效参与,要想找到朋友,必须要找到同类项,巩固当堂所学知识,这样的设计就是创新.

学生参与课堂是新课标中重点提倡的,但要掌握好尺度,要注重有效参与,否则将适得其反.

在一次规模很大的研讨活动中,一位上海的老师讲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练习时她设计了学生下五子棋的环节:老师拿来一个大棋盘,让两名同学在下面说要放的棋子的坐标,另两名学生在前面按其说的位置放棋子,结果说坐标的学生中有一人不会下五子棋,其他同学很着急都给支招儿,场面很热闹,又换名同学继续进行,最后的情况是下棋的学生也不听坐标是多少了,而是自己考虑如何下棋才能赢对方,此时,大约50%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下五子棋上,而不是想棋子的坐标是多少.这一环节刘老师设计的出发点很好,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体现出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但她没预料到随着事态的发展,下棋的学生的注意力并不会集中到棋子的坐标上.虽然“生活味”能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味”能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但教师应努力使“生活味”和“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课堂取得最佳效果.

古诗文中的数学味 篇6

一、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这一门科目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由于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乏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趣味教学法也就应运而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趣味教学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以图片、游戏、音乐等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再将学习当作一种艰难的任务去完成,而是当作一种珍贵的事物来接受,这样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趣味教学,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不再畏惧那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学起数学来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对知识的吸收也会更加透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趣味教学的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甚至消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抗拒心理,化解小学生思维形式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之间的矛盾,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进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误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也逐渐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发现很多教师使用了趣味教学的方法。但是,有些数学教师对趣味教学的理解不到位,在课堂上进行趣味教学时丢失了数学课堂的基础,“数学味”变得越来越弱。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将数学课堂完全转化为了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美其名曰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生活性、趣味性,事实上,并没有达到数学的教学目的。另外,有些数学教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全程使用趣味教学的方法,课堂在玩乐中度过,导致学生分不清学习和玩乐的差别,片面地追求课堂上的趣味也让学生模糊了数学学习的概念。学生在教师所谓的“趣味教学”下,也开始动摇了自己学习的心理。学生上数学课不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而来,而是抱着玩乐的心理,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在趣味教学下,学生打瞌睡、说小声话、做小动作的现象大幅减少,但是由于趣味教学法的误用,教师的教学目的也仍然没能达成,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三、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数学味”的体现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担负起为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责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鼓励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进行数学趣味教学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体现数学课堂的“数学味”,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45分钟都采用趣味教学的方法。趣味教学法应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趣味教学,时不时地给学生一些刺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趣味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利用自身的幽默感,以一些幽默的语言、行为、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与学生之间保持交流、互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取得有效的成果。

另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趣味教学的方法进行授课时,也要保证授课的质量,避免数学课堂上仅存“趣味”,而丢了“数学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既具有趣味性,又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游戏来进行趣味教学。例如,在趣味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智力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智力游戏就是将“趣味性”以及“数学味”充分整合的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适当地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智力环节,让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学会思考。

除此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适当留给学生思考、提问与回答的时间,避免出现教师充当课堂活动的主角的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趣味教学的方法,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学生设定一定的答题时间,然后让各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既可以达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意识到在答题的过程中要利用自身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就不会忽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即使采用趣味教学法也能保存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行趣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一种警惕性,避免数学课堂仅存“趣味”,而丢了“数学味”。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正确理解趣味教学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孙田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2).

[2].刘国才.打造和谐互动的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教师),2011(04).

古诗文教学当突出文化味 篇7

教学内容, 有言无文;教学方法, 串讲加分析。这种教法, 串讲字意, 操练词句, 老师讲得浑身乏力, 学生拼命作笔记, 课后用心复习, 考试准能第一。

教学内容, 有文无言;教学方法, 偏重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教法, 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来教, 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特点, 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那么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要提倡言文兼顾, 突出文言文文化味。文言文教学既要教言, 也要教文, 言文兼顾。言, 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这是应付考试的基础, 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的基础。文, 不应该把文言文等同于现代文, 而应该突出文言文的本身特点。文言文的特点很多, 其中蕴涵的文化是文言文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专门突出文言文的文化味, 其实是一种方向, 是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文化在文言文中是无处不在的。笔者认为, 在文言文中, 文化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字词中的文化信息, 意象中的文化传统, 山水中的文化心态。

一.字词中的文化信息

汉字由于有独特的形体结构, 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 还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 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所以笔者认为不能把汉字简单的看成一种符号, 一种不变的躯壳, 它是具有灵性的。但随着文字数千年的演绎, 随着快餐文化的出现, 它的灵性渐渐失落, 在学生的眼中成为死板无味的符号。

所以我想, 我们在给学生解说字词的时候, 除了讲解字词的意思, 还应该注意字词背后的文化信息。比如“口”, 音wéi, 古“围”字, 表示四周环绕的边界或界域。《说文解字》中从“口”的字有27个, 都和“界域”有关。据此可看出“口”字曲折反映出来的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又比如解释“贸”, 除了说贸是买卖的意思外, 可以补充蕴含在贸字后面的古人的看法。卯为时间, 贝为金钱, 其实这个字蕴含着古人对做生意的一个观点, “时间就是金钱”。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 汉字与姓、氏、名、字, 汉字与避讳等, 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值得深入探讨。

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在字词教学中, 许多老师更注重于字词意思的传达, 这其实是文言文字词教学的定位问题。如果稍微反思文言文的字词教学, 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除了字词教学定位之外, 比较严重的是字词教学的指导思想比较落后, 一味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其次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往往是老师串讲, 学生接受;现在有些老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己查字典代替老师讲解, 疏通字词, 应该是一大进步, 但是如果指导思想仍然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意思的话, 这个和老师讲解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了让学生记住字词的含义, 应采取有效记忆, 还要有相关方法的指导。比如《岳阳楼记》 中“沙鸥 翔集”中 的“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这个字就可以用训诂学里面的“因形索义”的方法, 根据字的外形来解释, 其实这个字的含义在字形上已经表达得很清晰了, 上面就是一个鸟字, 下面是木, 合起来就是鸟停在树上。《劝学》中“假舆马者”, “假”是“借”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 可以用联系法, 先解释学生熟悉的成语“狐假虎威”中的假, 就是借的意思, 方法还有很多……笔者觉得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的作用是促使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准确与牢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学生课文背得很流利, 文章也抄写了, 可是默写的时候, 还是经常出错。比如《赤壁赋》里的“诵明月之诗”中的“诵”经常写成“颂”, 很大程度上, 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有经验的老师, 常常知道学生在什么地方会出错, 所以在没有出错之前, 就会突出这个重点。没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之后进行补救, 但是效果肯定没有那么完美。

二.意象中的文化传统

意象, 是指作者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的统一。古人讲“立象以尽意”, 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究情景交融, 物我两忘, 天人合一。于是作品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 所以我们只要抓住了意象, 往往就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内蕴。

一个经典的意象, 它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包含着中国文人一贯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比如看到竹子意象, 马上出现的是守节, 莲花往往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的象征。但是意象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意象还具有多义性。正因为意象的多义性, 才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但同时也为解读文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 也应该对其中的某些意象进行重点解读, 从而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深刻地领悟和准确地把握, 同时了解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

比如学习 柳永的《雨 霖铃》“寒蝉 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这里的“寒蝉、长亭”, 如果只是把它看作普通的景物, 从中可以读出送别的时间。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意象, 那么就可以读出千古别情悲凉的氛围。

以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蕴的古诗文非常多。例如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 苏轼《水调歌 头》中的秋 月 , 陶渊明《饮酒》中的菊,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不尽长江”,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等等。这些多彩的意象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解读出它们的意义也就解读出了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

三.山水中的文化心态

稍加留意, 就能发现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寄情山水, 在自然的怀抱中以求精神的慰藉和感悟人生的哲理。《赤壁赋》是苏轼政治失意被贬黄州后写的,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贬官永州之后的作品,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借助山水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借记游感悟去伪存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 值得关注, 但是同样是失意之作,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而不同, 我们要关注共性, 更要关注共性中的差异。

同样为了排除忧愁, 去游山玩水, 但是面对美景, 心态个性却各不相同。欧阳修面对美景, 能够忘掉忧愁, 自得其乐, 虽然从他的醉态看来, 充满无奈和凄凉, 那是另外一回事, 起码玩的过程是快乐的;柳宗元呢, 同样是为了排除忧愁, 看到美丽景色只是暂时快乐, 最终因为景色凄清而离开, 看来柳宗元并不能像欧阳修那么洒脱;而范仲淹呢, 却反复告诫自己,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并展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上一篇:企业精神的培育下一篇: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