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英语论文(通用12篇)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1
一 引言
听力在语言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语言技能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写和读。而摆在这四个技能之首位的听却被广大师生忽略, 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较低, 尤其在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最为突出。一项调查表明当人在醒着的时候, 70%的时间在进行各式各样的交流活动。但是其中11%的时间是在写, 15%的时间是在读, 32%的时间是在说, 最少有42%的时间是在听。由于在中学教学中对听力的忽视, 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水平偏低, 而这一现象在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尤为突出。
同时伴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英语听力学习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然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了另一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网络”一词特指电子计算机通过相关技术联成的具有资源共享、沟通功能的网络系统。网络有各种不同层次, 如局域网、广域网, Internet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代表, 它是遍布全球的联络各个计算机信息网络平台的总网络, 是成千上万信息资源的总称。本文中的“互联网”也就是Internet。Internet的特点:第一, 是全球性的信息集散地。不仅信息覆盖面广, 涉及社会各方面, 而且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 同时不受用户的地域限制。第二, 是多媒体、实时交互式的信息源。第三, 具有潜在的遍布全球的庞大用户群。随着互联网近三十年的发展, 到今天已基本完善。所以通过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不仅能帮助英语专业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 而且多样化的形式能提高他们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二 原因及分析
造成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水平偏低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得到解决或者改变,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成绩的;相反有些是学习者不可改变的, 如国家的教育政策或教师的教学安排等。本文主要通过大多数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听力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通过互联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造成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水平偏低的普遍原因主要有:第一, 缺乏对英语听力的兴趣;第二, 缺少英语听力材料的来源;第三, 缺乏对英语国家的了解。
1. 缺乏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是, 不少学生对听力不感兴趣, 甚至会因为听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的高考教育制度对英语听力的要求不高, 甚至有些地方取消或即将取消听力这一题型, 使得本来就不受重视的英语听力更加荒废。学生进入大学后感到英语听力很难, 从而对学习听力失去了兴趣。其次, 平时教师上课都采用不断练习和讲解的方法教授听力这门课程, 讲解方式单一, 讲解内容枯燥, 这也使得学生感到无趣、乏味从而失去了对听力学习的兴趣。
2. 缺少材料
在课堂上, 学生一般都跟着老师的步伐走, 老师让听什么就听什么, 从不问老师的材料是从哪儿来的, 而当自己需要材料时却发现很难找到。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 大学生一般通过图书馆或购买的方式获得听力材料, 这些方式不仅使获得的材料有限, 同时也比较昂贵。而在生活中, 以磁带或CD的形式出现的听力材料则较为普遍, 但这些材料一般都依附于书本或练习册。
3. 缺乏了解
英语专业大学生感到听力很困难, 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英语专业大学生所听的听力内容, 有些会包含有关外国的文化背景或与我国文化有所差别的语言现象。在这时, 学生们就很难理解文中所讲的内容。有时即便他们听懂了听力材料的所有内容, 但也未必了解其含义。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听力产生一种畏难情绪, 把本应听懂的内容放弃了。
三 通过互联网提高英语听力
进入21世纪, 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来说已不再陌生。互联网上丰富的、各式各样的资源对于大学生学习知识来说有很大的帮助。网络具有教育时空开放化、虚拟化、教育内容国际化、教育对象多样化、教育资源共享化等特点。而且得益于以超文本方式链接信息的“万维网” (WWW) 的帮助, 互联网由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变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的虚拟信息资源库。与此同时互联网所传递的文本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可以是文字字符, 还可以是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 从而增添网络学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通过互联网来达到的。综上所述, 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是提高学生听力兴趣, 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 提高兴趣
通过互联网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听力兴趣的方法有很多。首先, 学生在互联网找到很多英文视频, 如英文电影、演讲视频或纪实节目等。视频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与此同时也能学到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通过人人影视网、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 学生都能找到很多类似的视频。其实, 英文歌曲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歌曲的内容一般较简单、易懂, 对觉得英语听力很难的学生来说, 听英文歌曲实为一种较有效的办法。而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找到很多可以免费下载或试听的附带有歌词的英文歌曲, 这样既方便又节约。当然利用网上的聊天软件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也是很好的方式。
2. 寻找材料
不是所有的听力材料都适合每一个学生。材料也有难易程度, 这也是让听力教师感到头疼的原因之一, 而英语专业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听力材料, 例如:www.putclub.com, 这个网站就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听力材料。除了平时我们常听的VOA和BBC以外, 它还提供了一些专业英语及考试英语所需的听力材料等, 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在线听力或下载、保存自己所需要的听力材料。又如网站www.listeningexpress.com, 主要提供听力资源的下载。该网站拥有快慢速VOA、CRI英语资料以及CNN和BCC等的听力资料。再如www.esl-lab.com, 则是一个雅思听力实验室, 里面的听力材料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3. 了解文化
英语听力中的背景知识是让学生头疼的原因之一, 而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的。但是互联网上拥有的世界知识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通过电影和历史片了解外国文化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办法, 也能让很多大学生接受。百度百科、新浪读书和WIKI都是很好的网站, 可供学生了解外国文化, 这样既方便又节约。同时, 在网上也可以买到在国内买不到的有关外国书籍, 这样对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一种选择。
四 结论
在现代社会, 互联网已成为生活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是其他事物所不能替代的。但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当然互联网也不例外。过多依赖、沉迷于网络世界, 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所以在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时候, 大学生应该自己学会把握自己, 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使网络成为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0/2002
[2]Cooper, P.J.Speech Communication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 Scottsdale Arizona:Gorsuch Scarisbrick, Publishers, 1988
[3]卢辉炬.信息时代的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 2002
[4]王辉等主编.学校教育技术操作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9:738
[5]刘家洲.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听力[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17)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2
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我们可以用网络发邮件给朋友,并且与网友在线聊天。互联网也常常被用来下载信息。
However, some of us only use the Internet to play computer gam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can make us relaxed, but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oo much is bad for our studies and heart. The Internet can both help us and hurt us. We should be careful when we enjoy the Internet.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互联网;微课堂;互动
微课堂(Micro classroom)是建立在互联网运用基础上的微小课堂,是“课程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网络化教学平台,一般以不超过10分钟为限。该种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得到最大限度真实还原,是课堂的浓缩与深化,其本质是教师的教学思维外化展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掌握一定的互联网信息的基础上,熟悉教材、教法、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有效互补运用来展现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微课堂制作凸显学生认知需要
了解学生是制作微课堂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始终关注的重点。微课堂尽管小,但却是浓缩的精华。基于充分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基础上的微课堂制作,更能使得课堂贴近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更深得学生的青睐。
走出传统教学参考书籍指导,多了解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运用课件制作一定的微课堂,更能使得学生发现学习要点。例如,在译林版六年级上册(上册)Unit 3 Holiday fun的“Story time”微课堂字酌中,可利用课件展示著名的世界各地名胜古迹和“The people usually do on the National Day”情景,穿插利用Liu Tao和Mike的对话,可引导学生思考表达:Where are you going to visit?帮助他们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感悟。微课堂制作融入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共鸣。
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信息挑选学生最关心和喜爱的素材,给他们提供耳目一新的鲜活素材。制作的内容应体现丰富性,可以是课件、试题、动画或手写内容,并能通过一定的工作载体进行快速发布。利用自习课时间,引导学生运用电脑设备、平板电脑或电子阅览室等途径学习相关内容,并进行自主节奏学习,可以快进、后退、重复播放。通过反复的观看欣赏,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认知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微课堂融合多种信息丰富知识
微课堂虽小,但五脏俱全。该课堂是多种信息知识的融合,而非简单的对接拼凑,更多体现教师的匠心和教学知识素养。综合运用各种信息素材,能使得学生不再以教材为本,而是在主动探寻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有趣的学习内容。
制作的微课堂,能使得学生透过短小视频资料发现更多学习内容,便于他们灵活运用。例如,在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利用互联网信息,在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预防、生态平衡维系等方面制作一定的内容,可围绕“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the nature?”“How do we should do in the earthquake?”“What do you want to do for the earth?”等设计一定的导学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知识予以主动查找,增强理解感知。
教师在知识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应紧扣教学内容重点,确定每一节微课堂的主题,并能包容更为丰富的信息素材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认知思维。多关注学生的自我语言表达,允许学生根据微课堂提供的学习案例,尝试运用课程中的相关词汇短语进行主动描述,以此来增强理解感知。合理整合地理、历史、美术等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丰富多彩的影响资料中不断获得独特认知体验。鼓励学生搜集相应的学习素材,以此来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学习策略方法,活跃思维感知。
三、微课堂鼓励自由交流互通有无
微课堂可以是一种在线互动交流,让教学双方在相互评价和修正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结合点。学生可以对微课进行评分,让教师得到授课效果的反馈;师生均可以对微课进行讨论和问答,互动的动态将由系统自动提醒各参与者,以此来发现各自的问题。
互联网+微课堂模式,实现了传统课堂不能回拨的功能,能使得师生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教学相长的效果。多鼓励学生针对微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同桌、小组等形式交流,帮助学生在深化理解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利用QQ、微信等方式来主动和教师进行进行互动交流。如,在Unit 4 Then and now的“Story time”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以“Do you know whats character about our life in the future?”为主题,建议学生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在相互探究的过程中深化感知。教师可要求结合课文学习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师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沟通,能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富有人文性。师生远距离的沟通,能使得彼此双方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和学生查找问题,提出破解对策的方法,使得学生的英语认知更加丰富和全面。
如上所述,“互联网+微课堂”使得英语教学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弥补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不足。优选公共学习交流平台,引导沟通交流,对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总结反思教学方法起到一定促进推动作用。把握教材重点和学生认知难点,制作微课堂更利于学生在集中学习精力中获得深刻感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3版
[2]向君兰.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浅谈网络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2011(05)
互联网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4
一、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简单历史回顾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 计算机就已经开始被应用到语言教学当中了, Mark. Warschauer将这四十年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法阶段和综合法阶段。每一阶段都基于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和一定的教学法 (1998) 。
1.行为主义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行为主义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 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 通过不断重复而成为习惯, 因此, 行为主义阶段的特点就是反复的训练和练习。在那个时期, 人们只把计算机当作是不知疲倦的训练师, 用它进行句型操练, 解释一些语法和做翻译、测试, 等等。
2.交际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交际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行为主义遭到普遍批判的时候, 人们开始认识到, 语言的使用比语言形式更重要, 应当鼓励学生多使用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而不是从书本上背下来的话。交际法的认知理论基础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 表达和提高的过程”。
3.综合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人们又对交际法提出了批评, 认为交际法仍是以一种过于具体且不连贯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计算机只对一些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有较大帮助。
在这一时期, 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师开始接受社会语言学或社会语言认知学而不是单纯认知学的观点。他们强调语言学习应注重在实际生活当中训练使用各种技能。
在二十世纪末, 随着各种媒体和互联网的出现, 计算机又一次改变了语言学习的方法。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看到了互联网技术给语言教学所带来的巨大优越性和必要性, 很多人已经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二、传统语言学习与利用网络进行语言学习的比较
几十年来,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现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语言教学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已不再能够满足语言学习者的需求, 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 对传统语言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堂上, 教师把大量的语法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控制着讲课进度, 并且决定着授课内容, 学生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而且, 尽管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基础, 接受能力, 兴趣爱好各有不同, 但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教材, 以同样的进度学习。结果怎么样呢?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纵使他们非常努力, 他们的脑袋里除了语法和单个的词汇以外没有别的东西, 也不知道怎样用英语来与别人交流。
笔者曾在大学里当了四年的英语教师。和别的教师一样, 上课时也曾是以语法和词汇为主。笔者注意到了学生在这种教学法中怎样逐渐地失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但是, 在那个时候, 多媒体还方兴未艾, 互联网也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充分发展。学校能提供的最好设备就是语音室, 学生可以在那里看录像, 这恐怕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了。现在, 情况比以前好多了, 校园里有网络中心, 学校周围到处都有网吧, 上网也不贵, 所有这一切, 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
此外, 我国目前各大学在纷纷扩招, 结果是大学学生激增, 而英语教师却远不能满足需求, 致使一些大学不得不把英语课从30个人一个班扩大到60个人一个班, 甚至80个人一个班, 如此大班上语言课, 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 课堂上, 学生们练习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了,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些学校则是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许多英语教师一周的工作量多达30节课。由于课时的增加, 英语教师都忙于上课, 备课的时间因此减少, 教学效果也自然受到了影响。
2.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
和传统的语言学习相比较, 互联网英语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是Warschauer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传统的语言学习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线性输出多媒体 学习动力弱学习动力强被动学习 主动学习, 自己控制速度老师控制学习者控制一个对多个 (老师对学生) 多个对多个有限资源无限最新资源与同学们交流与母语是英语的人及专家交流。
3.基于网络的语言学习优势
将网络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如下的好处:
(1)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的最大优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上有大量信息, 涉及各个知识领域, 学生们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需要和水平来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材料, 并且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 这样,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就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者, 这也正是我们的教学法所一贯倡导的。
(2) 巨大的动力。对于永远善于尝试新鲜事物的青年学生来说, 计算机和互联网代表了当今社会的最新时尚。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互联网,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所表现出的兴趣, 极大地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3) 更多的交流机会。通过电子邮件和BBS, 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同龄人、专家和母语是英语的人们在网上用英语进行交流。真实的需求促使他们不仅仅在课内, 而且在课外也不断地学习英语。
(4) 真实的材料和场景。对于非英语国家, 比如, 我国获得真实的材料或者同外国人交谈的机会并不多, 课堂上设计的各种活动其实也是不真实的。但是, 在互联网上, 学生们却能接触到许多真实的英语素材, 如网络新闻, 电子杂志和虚拟图书馆等, 这些都是第一手的最新的语言材料。跟英语国家的人通信能给学生们提供在传统的教室所不能实现的真实的语言环境。
(5) 庞大的信息量。在传统教学中, 老师和教科书一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现在, 各种知识都能在网络上获得, 学生能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各种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 有一些甚至连老师也不一定清楚。
(6) 个性化教学。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活动当中, 所有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基础好的学生感到太容易, 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感到很吃力, 如用英语授课, 有些学生能听懂70%~80%左右, 而有些学生只能听懂20%~30%。再比如, 授课重点, 有些学生语法掌握较好, 但词汇量不够, 阅读较差, 希望能少讲些语法, 多讲一些词汇和阅读, 而有些学生语法基础不牢, 希望能补一下, 所以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同, 教师上课就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 只能根据教学大纲, 从大多数学生的角度考虑。而在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中, 学生能根据他们自己的水平和问题选择适宜的材料, 而且还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人, 互联网则给他们提供了大胆练习英语的安全庇护。
(7) 教师的角色。在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再像传统语言教学中的那样总是处于控制、支配地位, 相反, 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 教师的作用只不过是指导和建议学生如何去学习英语, 而且由于教师被互联网解放出来,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学生需要, 老师都会提供帮助。
三、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
在互联网上学习英语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比如, 学习在线课程, 查找所需的资料, 浏览英、美国家的报纸和杂志中的最新新闻, 写电子信件, 在聊天室和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谈话, 利用BBS发表自己的观点, 等等。
1.设计网页
英语老师可以设计个人的网页。在网页上, 可以介绍他的课程, 给出教学计划, 确定教学目标, 列出课堂所需参考书目录。另外, 对于那些能使学生能实践特定的语言技能或者丰富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好网点, 老师应该提供超链接。在他的网页上, 还应该给出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经验, 这将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另外, 网页应该生动、有趣, 如使用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或者影音文件, 这样, 学生喜欢访问它。
2.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由于快捷而且价廉已成为互联网上最流行的通信方式。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学生有任何问题或要求, 就可以给老师发电子邮件, 并且能够很快收到答复。通过电子邮件, 青年人可以和很多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成为电子笔友。他们相互交换意见, 可以了解彼此的文化。
3.在线课程
目前, 在互联网上已经有很多的在线课程, 有一些还是权威机构设计的。针对学生的弱项, 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效的在线课程。许多大学都设置有在线课程, 例如, Purdue大学的在线写作研究室就可以提供电子邮件指导服务并提供在线写作资料, 密苏里大学的写作研究室也设置了在线课程。
4.聊天室
聊天室很受学生欢迎。他们可以利用麦克风或者键盘在聊天室进行网上聊天, 讨论热点话题, 增进网友之间的感情。即使最内向的学生在聊天室也都变得活泼, 而且健谈。由于有较多的交流机会, 增加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和信心。
四、困难和局限
尽管大多数人都确信在二十一世纪互联网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局限。
1.困难
要利用互联网进行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老师必须学习与熟练掌握与互联网和计算机有关的知识。然而, 在较短时间之内要想使所有的英语老师对互联网和计算机有足够的了解是不大可能的。
另一个问题是学校没有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学习英语, 大多数学生为了上网要去网吧, 这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还是个负担。
目前, 缺少较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件也是一个问题。好的英语学习课件需要语言研究人员和课件制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此外, 课件制作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资金。
2.局限
和任何事情一样, 互联网也有其局限性。网络上的确有无穷的信息, 但是, 并非所有信息都对学生有益。面对信息的海洋, 青年学生经常在网络中迷失方向, 不知道选什么好。并且, 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性的, 学生们在网络上学习容易抛开英语学习而去做别的。
五、结语
对于语言研究人员来讲, 他们应该继续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更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并且, 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这样的高科技工具来协助他们的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Warschauer, M&Healey, D.Computers and language learning:an o-verview.Language Teaching, 1998, (31) :57-71.
[2]Muehleisen, V.Projects using the Internet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es.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1997, (3) :6.
[3]Warschauer, M&Whittaker, F.The Internet for English teaching:guidelines for teachers.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1997, (3) :10.
[4]李向民.互联网与英语教学——机遇与挑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1) :88-95.
[5]冯宗祥, 王鹏.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对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6) :30-31.
互联网时代英语作文 篇5
As we can see from the picture, Internet connects the human society together, but sadly, walls of barrier are estricting people in their own space.
正如我们从图片中所看到的,互联网将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但悲哀的是,重重阻隔将人们只限制在自己的空间。
It is undeniable that Internet has changed the way people live. With many programs such as instant messaging, online communities, micro.blogs and so forth, communication can nearly be carried out everywhere at any time. But despite the great convenience, we find the distance among people becomes farther, instead of nearer. We play online games and forget to call the family; we sit alone surfing the net with mobile phones when classmates are gathering together; children today often play with the tablet computers, rather than with other kids from the neighborhood.
无可否认,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即时通讯软件、网络社区、微博等等,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但尽管互联网带来了如此大的便利,我们却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疏远,而不是越来越亲近。我们可能只顾着玩网络游戏而忘了给家人 打电话,也可能在同学聚会的时候独自坐在角落里用手机上网;如今的小孩经常是在玩平板电脑,而不是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玩。
In my view, we should use the Internet reasonably, and keep in mind that the real life is much more meaningful than the virtual one. To be closer to other people, we should talk with them, using our voice, instead offinger tips. And we should pass this idea on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6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95后”高职生;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Internet Plus” ag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style, such as teachers role br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After 95”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Internet Plus”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combining with cas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deas.
【Key Words】“Internet Plus” age; “After 95”strict requirement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2
教育进入2016年,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互联网+”在2015年年初的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时代不仅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许多影响,也给高职英语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师角色等带来挑战和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1、互联网+对“95后”高职生的影响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简称高职学生,现在在读的高职生大部分是“95后”,都是成长于新世纪的一代人,互联网+对“95后”高职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依赖互联网和手机;对网络信息具有极强的吸收力;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多样;制造传播信息的速度快;个性较强,崇尚个性化学习,对课程学习及教师教学的喜厌情绪不掩饰;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问“度娘”,缺少向教师请教和与同学讨论的意识;在虚拟世界中表现力较强,社会交往及现实沟通能力较弱。
2、“互联网+”时代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目前基于“互联网+”英语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有出现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
以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和基于“微信+移动网络”的多元互动学习环境,既能实现学生个性化、主动化的自主学习,又能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1]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技术教育重要组成,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2]
由于大多数慕课课程都是英语授课,因此将极大地促进英语基础知识与职业英语知识的融合,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英语语言环境以及继续教育的机会。鉴于此,有必要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引入慕课课程,结合高职英语大纲的要求,依托慕课课程,改革职业英语教程与考试模式。[3]
“互联网+”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将破解传统英语教学难以适应语言学习特点的难题,促进大学英语在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观念等方面发生转变。[4]
3、“互联网+”时代对教师角色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角色是较大挑战,同时也是高职英语教师发展与学习的良机。
“互联网+”时代挑战高职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互联网+”时代知识的开放性,教师不是学生唯一的老师,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慕课和微课等优质教学资源,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主动寻求与学校和信息技术人员合作构建移动学习环境和泛在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依据学生学习需要,活化信息资源和师生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通晓课程教学要点和教师据此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利于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5]
二、高职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以H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教学现状
学生学风差,管理跟不上,学生层次大概分好、中、差三级,过去差生比例少;现在差生比例太多。高职生逃课现象不断在漫延,目前维系课程教学秩序的是考勤及平时分,但有的学生不到课堂也能考好期末考试,教师为了控制挂科率,旷课的学生,也能通过考试。
课堂对手机的管理现状:智能手机普及以后,由于手机功能繁多,加上学生的自控力不强,上课时随身携带的手机放在身边,不自觉地就会拿起手机把玩,使得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急需控制,部分学生自己建议课前交手机,放讲台,或用屏蔽仪。个别学生上课听音乐,打电话或看视频,浏览QQ或微信信息。课间休息或是课外活动中,休息的方式便是浏览手机。不带笔进课堂、没有写笔记的习惯已经很常见,唯有手机形影不离,班级或团体,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多是建立QQ群或微信群,开展相关教学或班级管理工作。
没有英语专业,英语属于公共课,一年级是必修课,开设英语课程,每学期72理论学时。一般二年级根据专业需要,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课程。
舆论导向存在问题,有少数辅导员在班级直接宣传B级不要求考,公共英语课没有专业课重要。
2、英语教学教学改革现状
为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课程结构,以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依据,紧跟职教改革新形势,H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英语教学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该校于2014年提出并实施“分级达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英语教学改革,由部门负责人带头,英语教研室探索出一条“公共英语+职业英语+专项训练”的教学途径。该校英语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了“零、一、二、三、四”的教学法,即:零起点;一份自信心;二种力(克制力和毅力);三颗心(爱心、耐心和决心);四个结合(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英语教学与专业特色相结合、教学与等级考试相结合)还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教学课程设计,建立了“2+1”的授课模式,即每周“两节英语基础课+专项拓展课”。
H职业技术学院正努力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学的快、用的好。从实验实训室建设、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大数据时代下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高职英语教学取得更大的进展。在2015年12月份的大学生公共英语四级考试(CET-4)中,H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生人数为113人,取得了近年的最好成绩。H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近年来在大学生四级考试、A、B级考试、英语口语比赛、英语写作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1、开设手机课堂,实时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倡议同学们上课杜绝手机,拒绝做低头族;使用屏蔽仪、教室安装电子监控、手机上课前统一收起的,技术方法更新不断,但时间一长都不了了之。
那么,将手机和课堂相结合可行?高职“95后”学生,碰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会及时用手机查单词。一些上课不带笔的学生会用手机拍下重要的知识点,课后再结合网上学习扩充做学习资料。因势利导,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手机的兴趣来辅助学习,在堂教学中新知识拓展、课外阅读,就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操作。同时多引导学生,课下多搜教学视频或听力资料等学习材料,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点击或转发有助于学习或其他正能量的网络信息。总之,按互联网+的思维引导,手机进课堂,带来的是实时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交合,是“95后”正确使用手机的高职英语新课堂。
2、拆除滞后的课堂管理“围墙”。“互联网+”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而高职院校的课堂则变得越来越大,在互联网+条件下允许学生个性化学习,兼容学生的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传统的束缚有必要废除。课堂不止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沟通讨论的场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生自学的能力和条件已经具备,鼓励他们个性化多样性学习,班级管理制度上需要完善和创新。
3、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课堂模式。适当开设学院或年级微信、QQ英语学习平台。适当开设翻转课堂,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高职“95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开设英语课程微课或慕课,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引进优秀教学视频,学生自制学习英语脱口秀或英文形式大咖秀,提升英语教学趣味。
4、英语课程理念更新与课程职能重配。高职院校传统教学中,有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分,前主后辅。为了保证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公共基础英语课程,只在一年级时是必修课;而且还有考试课和考察课之分。比如英语拓展课是选修课。传统的课程理念是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而选修课大多数不是硬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个性化学习目标选的。为尽量满足学生优势兴趣的发展和个性化学习,需要对必修和选修课程进行调整,学籍管理和学分管理中加大选修课的分量。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时代性和“95后”高职生主体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课堂教学应遵循规律顺应自然法则,宜“疏”不宜“堵”。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3.
[2]谢瑜丹.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校园英语,2015(22):82-83
[3]霍红;刘妍.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8)
[4]欧阳倍祥.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教师,2015(21):106-108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7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英语教师,必备素养,研究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逐渐占据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了改变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键性因素和强大的推动力,与此同时,这也成为了教育教学进一步变革发展的一大机遇。因而,在以“互联网+”时代为大背景的现代化教育条件下,教育也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做出相应的变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已经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联系起来。在这样的新形势背景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到底该呈现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英语课堂?英语教师本身究竟该加点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重视并不断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英语教师该加点宽容、加点创新思维、加点个性、加点用户思维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1英语教师应该加点宽容
众所周知,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育和教学时代背景下,网络资源呈现出极为方便、快捷和丰富的形式,所有的这些优点最终都成为了英语学习的强大推动力量。在线教育、电子书包等以网络为基础的新事物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也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大胆地接受并充分利用“联网+ 教育”这个新事物,不断尝试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及对学生的学业检查。现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英语教学资源,比如课件、教学视频等,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上的资源,时刻保持与国际接轨,引导学生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
2英语教师应该加点创新思维
有人曾这样说过:“互联网时代下的英语课堂就只是在那些配备有信息设备的教室进行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就只是多了些先进的信息硬件设备。”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其实,在新型英语教学课堂中,除了相对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之外,其中更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教师们的创意或创新思维。现在,我们身边有些英语教师,对于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很有创意的,例如有一位英语教师,她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设了一个栏目,里面专门发表学生的英语作品,出乎她的意料,学生们都很喜欢读这些作品,不仅如此,其他教师都能看到这些作品,并会把学生的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渐渐地,学生们就会以在微信上发英语小文章而感到自豪,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和阅读技能。“互联网+ 教育”时代的到来,英语教师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不仅要刻苦钻研不断革新的网络信息技术,而且还要能够创新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因为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将互联网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是信息化时代对每一位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英语教师们面临的新的、严峻的挑战。
3英语教师应该加点个性
“我喜欢讲《英语写作》的杨老师,可以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中体味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们这样说。其实,这些平淡的语言,正是学生们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真实体会。当前,学校课程正在进行改革,一步一步地向具有各自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转变,在这种新的课程体系下,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喜欢的科目和感兴趣的学科方向来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具体课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授课教师都将会与学校的某一门课程内容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该课程成为这位教师的“高度个性化的课程”,而该教师的鲜明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融入该课程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教育与教学的“合体”。在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仅仅只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自觉就给英语教师贴上了“英语”的标签,因为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英语教师们往往“只见知识而不见其人”,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填鸭式”的英语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就看不到英语教师最真实的一面或最人性的一面,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所有沟通与交流活动都仅仅只发生在英语教师对“知识”的传送过程中。然而,在现今的“互联网+ ”时代中,学生们获取英语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逐渐以“学习者”的身份站在学生面前,这时,教师们的本性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他们的人格魅力、个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对学生们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英语教师应该加点用户思维
目前在教育教学界引起热议的“翻转课堂”就是用户思维的一种具体体现。它的基本模式是: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针对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而传统的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境与场所,主要用来汇报讨论、解答疑惑,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理解学生的真实的、具体的需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根据学生用户的具体英语学习情况与进度等随时调整英语教学形式与内容等的能力。以前我们也有很多数据,比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而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挖掘,英语教师很有可能有能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微观表现。
在具备运用大数据的能力的背景下,英语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英语学习进度和情况,可以在线答疑解惑,从而使英语教学变得更加方便,并具有更多的科学依据,更具说服力。因此,英语教师们应该多点数据的思维,让自己能够通过量化的手段,通过数据更加科学与便捷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和学生。
总而言之,在当今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尤其是当“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时代大背景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加点宽容,以更加开放的、包容的心态来应对“互联网+ 教育”时代的到来,而不是排斥和摒弃;加点新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力量;加点个性,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加点用户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步伐,稳步推进教育教学事业。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胡庆芳,程可拉.美国新课程标准推动下,最佳实践的课堂建构[J].比较教育研究,2004(6):142-143.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8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英语教育,职业教育
在国家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概念后, 将加速创造“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生态, 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在 “互联网+”时代中, 职业英语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 改革思想, 寻求新的教育方式方法, 结合时代特点, 找到突破, 做好教育工作。 由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 让传统英语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1.“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 原有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尤其是对于职业英语教育来说, 仅仅依靠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职业英语教育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获取海外资料的一个工具, 因此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由于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读、写能力, 还需要有听、说能力, 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 听、说能力占据主要地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仅仅依靠教材的更新换代, 词汇量与科技用语的同步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听、说能力的训练也仅仅局限于课堂。 因此, 职业英语教育应当使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作为媒介, 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源, 建立起一套属于互联网时代的职业英语教育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就需要有改革的地方, 例如利用互联网科技的通讯便利, 可以采取网络视频教育、网络资料查询及网络答疑等方式补充教学的漏洞。 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 教育改革是必要的。
2.“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英语教育初探
2.1利用互联网通讯便利, 建立互联网教学资料。
在互联网时代, 职业英语教育变得十分便利。 第一, 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选择, 例如学生喜欢某一教师的讲课风格, 可以在互联网上选择该老师的课程视频, 或选修他的课程, 如此可以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互动, 也可以找出学生喜欢的讲课方式。 第二, 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料与问题库, 无需面对面交流, 对相关的课程资料与问题库进行上传, 给学生和老师建立自由的交流平台。 第三, 老师通过整理学生的问题库, 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 对于教学内容也可以做出好的调整,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多少, 确定是否是普遍问题, 如果是, 可以作为专题进行讲解, 如果不是, 可以单独对学生在网络上即时交流辅导。
2.2利用互联网资源, 找出合适素材配合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 各色各样的资料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 但是对于职业英语教学来说, 还需要教师来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 哪些资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哪些资料是已经过时的, 这对于职业英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职业英语是一种语言, 对于词汇的更新及职业中的专业词汇都需要为专业服务,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如果还在讲述几年前的话语, 学生很有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因此找出合适的素材进行教学是职业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的一项重要工作。 整合网络资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 要寻找最新的网络教学内容;第二, 查询国外网站资料, 争取获得第一手原汁内容;第三, 需要在材料中找到适合作为教材的内容, 整合到教材或教案中; 第四, 要在整合之后做出详细的内容分析以及教案备稿;第五, 找出符合我国价值观的材料作为教材。 只有做好这些, 才能从根本上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素材。
2.3 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世界范围内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
“互联网+”时代下, 职业英语教育应该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 建立师生互动平台, 与世界范围内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虽说现在出现了很多以互联网作为教学工具、 教学交流的平台, 例如慕课网。 但是纵观国内的几家互联网上的教学平台都是属于综合教育平台, 还并没有职业英语教育的专业平台, 无法满足职业英语教育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 使用大数据资源和互联网共享理念, 开拓一个专业的职业英语教育交流平台, 能够使世界范围的师生面对面地交流, 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吗, 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4利用 “互联网+ ”, 转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传统教育理念。
目前国内不少英语教学机构都还是以应试教学为主的教育机构, 对于职业英语来说, 传统的授课模式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试卷, 是不可能教给学生应用于今后工作中的常用语言的, 包括专业词汇及专业语法等, 而目前这些资料学生不知该从哪里获取, 因此需要转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传统教育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互联网+” 时代下的英语职业教育, 除了教授书本上的知识, 还应该教授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获得最新的知识。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教学, 如果脱离了实际的交流, 那么职业英语只能是一种摆设。 除了教学, 职业英语教育的师生还应该熟练掌握“互联网+”时代的通讯工具, 比如说QQ、微信等, 利用这些工具不仅能够为学生和老师进行相互交流提供方便, 而且对于一些疑难问题, 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同学及时沟通, 帮助学生处理问题和难题, , 这样做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还能够提高其专业技能, 让英语更好地为专业技能服务。
事实上, “互联网+”的时代可以衍生出多种产物, 对于职业英语来说, 将最好的教学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所有的学生就是最好的产物, 希望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 几百万学生, 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 在不久的将来, 将会有出现更多更好好的“互联网+教育”教育学习方法出现, 这样不仅显示了技术产业的进步, 还丰富了我们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陶雪.浅析“互联网+”时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 (03) :130-131.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篇9
一、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特点
互联网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仅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重大改变,同时也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是可以移动的,是可以个性化的。学生即使因特殊情况请假在家,也能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一起远程学习。学生能够借助互联网手段,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化,从死记硬背迈向探究式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的考试和评价,将不再是单一的考试评价。教育工作的相关者都是评价的主体,同时也都是评价的对象。社会各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使教育工作得到更及时的监控和反馈。伴随学生成长的教育网络,将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价值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校园、网络课堂、网络学习和网络评价等全新的模式,正推动教育进入互联网环境时代。互联网环境下的校园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与虚拟完美结合的学习场所。网络已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教育管理的每个环节都通过互联网实现。网络课堂和网络图书馆可以为师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将以活泼有效的师生互动代替传统的知识灌输与接受。借助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老师可以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教学平台,与老师进行有效的互动,跟同学顺畅沟通。
二、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以及互联网环境下改革高职英语的必要性
实际上在高职学校中,英语学科属于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好英语除了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个人成绩,同时对其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好处。另外,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未来对英语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对掌握外语的技能型人才有迫切需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高职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而且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无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学中缺乏对外联系,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口语得不到提升,但是互联网环境却能够明显推动高职英语教学不断发展。互联网可以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是一种具有海量资源的知识库,老师和学生在互联网里面能够有效获得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互联网环境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而且使得其内容变得更加新颖,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效地弥补了以往传统课堂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互联网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英语学习的交互性以及协作性,而且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高职英语的重要性。
但是尽管互联网环境下英语教学具有较多的优势,能够打破资源的限制,但是部分地区还是受到硬件设备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很多的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家境比较贫寒,很少人拥有电脑,而且愿意主动花钱去上网去学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室也比较缺乏,而且存在设备陈旧的问题,网速也比较慢,网络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无法达到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对高职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网络具有海量信息化和全球化等趋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尤为重要,促进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能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
三、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加强高职英语教学
(一)形成一种善于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思维方式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创新工作方法非常重要,所以,每位高职英语教师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阵地,使高职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时效性,适当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平台既是学习的平台,也是资源共享的地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正视互联网上的一些丰富的外语资源,科学应用,创新工作方法,要全面、正确认识网络特征。积极探索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开展高职英语教学工作。每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在互联网环境下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充分认识互联网形势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先在思想上重视网络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影响力,积极应对,密切关注一些好的英语学习资源的公布平台。应用互联网技术深刻研究网络环境的英语学习的新动向,学习、掌握、运用一些网络化的设备,及时适应网络环境。其次,积极应对互联网英语学习。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不仅要利用校园网站,而且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知识融会于网络中,让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增长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得课堂与网络完美结合,把英语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教学课题延伸到网络上,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做到网络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另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进入学生们最热衷的地方,例如,微信、QQ、各种贴吧等网络联络平台。在这里,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发布一些英语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网站,将一些社会热点现象以及文化思潮转变为英语话题,并组织学生用英语的方式和思维来对这些信息进行自由的探讨,使高职英语教学工作富有预见性。最后,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与每位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流载体,加强英语学习困难上的交流和沟通。
(二)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我国来说,从互联网基础建设这一角度而言仍有较多的路要走,而且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尽管近些年,我国政府在教育信息化这一领域进行大力的扶持,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全国仍有一些地区缺乏稳定互联网的接入,缺乏完善的网络配置,西部地区仍需要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革高职英语的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仅仅依靠课堂去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所以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而现如今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也是大势所趋。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师生可以共同欣赏英文歌曲和电影,互动学习英语单词;还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建立虚拟的英语课堂等。这些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要符合我国的教育大纲,这就对完善互联网下高职英语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环境将会带来高职英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巨大变革,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共享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互联网可以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是一种具有海量资源的知识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互联网,将高职英语教学融入互联网中,这样才能更好指导学生努力学习英语,提高技能。同时互联网环境也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教育质量,提高高职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推动英语课程改革,全方位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郜珂.谈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利用互联网[J].校园英语(中旬),2015(10):72-73.
[2]洪赛赛.浅谈高职院校互联网+智慧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文信息,2016(6):173-174.
[3]胡莉.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上旬),2016(10):60.
[4]粟千."互联网+"时代语境下高职英语的创新方向[J].科教导刊,2016(21):3-4.
[5]杨育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现条件和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1):276-277.
[6]张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视界,2016(24):84+112.
[7]谢瑜丹.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校园英语(上旬),2015(8):82-83.
[8]倪方.互联网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2):191-192.
[9]周化.“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建设[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2(5):50-52+62.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10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与意义
自主学习的概念来自于认知心理学,并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外语教学领域。专家认为自主学习是一个人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除了这一定义外,其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总体上会分为四类:能力理论、环境理论、责任理论和综合理论。学习者从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的作用、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定义。
二、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
(一)师生观念的转变
“互联网+”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师和学生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无论从教学思想还是教学观念上,都可以满足“互联网+”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需求。老师首先应该拥有正确的态度,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同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做到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学习活动,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的监督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评估和反馈。再者,在强化自认主体意识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教学生逐步克服心理依赖老师的情况,由传统的以教师安排教学,被动学习为主,到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建立“学习者自主”的模式,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探索知识,通过个人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提高师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技术能力
为了保证”互联网+”背景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能够顺利的开展和实施,教师不仅需要互联网信息化的意识和提高英语语言教学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而且也需要在互联网上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必须要形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习惯,而且也需要主动学习互联网的各种技术。也就是说,不努力提高自身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力,就很难保证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对学生“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包括自主学习平台功能介绍,对于互联网上的学习软件的熟悉和应用,以及对于互联网上的师生交互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实施策略
1. 学习者制定学习任务
教师在学习者应用互联网技术学习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学前指导,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在学习者开始学习之后,教师要进行监督和指导来确保自主学习者的任务出色的完成,这样可以就可以对自主学习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学习进行很好的优化。
2. 培养学习者的互联网学习能力
除了帮助学习者指定学习任务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互联网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自主学习实际上还是学习者高度自主的学习实践过程,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积极性太差,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就是必须多花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他们的互联网学习能力,比如他们如何利用时间,如何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如何解决一些技术问题。
三、高职学生“互联网+”背景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及效果
(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升
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学习只能完成作业和背诵单词。因为高职学生的入学英语基础很差,学习自觉性很低,在实施以“互联网+”为背景的自主学习模式后,学生不仅可以完成作业,还可以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其他资源的搜索,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资源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和技能,可以有效地延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时间。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互联网时代给自主学习的选择是非常多的,特别是像高职学生这样学习兴趣差的学生,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进行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比如,通过英文的视频进行听说模拟;利用网上模拟系统进行模拟考试;利用网上交互系统联系英语对话等等。但对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职院校中,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也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想要结束长时间的师生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改变他们的角色,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教师更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放在这种模式下,并给学生及时指导、和帮助,这个模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通过大量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5.
互联网+英语论文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英语;教学方法
一、引言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计划,将“互联网+”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顺应历史潮流,改革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育,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2.1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教学效果差
高职高专学生高考成绩大都不是很理想,特别是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即便有的学生高考成绩稍好,也主要归功于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术。但在高职高专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甚至连基本的语法、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发音等没有掌握,这给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也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2.2 英语教材没有标准化,学习效果差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材是不统一的,甚至每一年的英语教材都不一样,缺乏标准化的英语教材也是职业教育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不同的英语教材意味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不仅给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老师带来挑战,更给学生带来不少无形的心理负担。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不清楚自己所教或者所学的英语知识是否满足专业需要、是否满足市场需求,他们更不清楚自己所教或者所学的英语知识应该达到何等程度,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老师教学的热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带来严重影响。
2.3 职业英语教育系统相对滞后
在我国,职业英语教育发展时间较短,英语教学系统仍不完善。首先,高职高专的教育主要是是培养要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但是,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英语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英语教学应侧重于那些方面?英语课程又该怎么安排?一系列问题都摆在职业英语教育的面前,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对职业英语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其次,职业英语教育的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大部分的职业英语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缺乏创意,即使有的院校引进了多媒体等设备,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再次,当前的高职高专教育基本还是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成绩为主,甚至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正因为此,为了让学生在期末考试能够及格,顺利毕业,英语教学主要还是侧重书本教学,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英语教育的相对滞后。
2.4 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成绩不理想
在中国特殊的教育环境下,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被学校录取,但是他们的整体成绩都普遍不理想,基本上都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另一类是从中专、职业高中、技校等直接进入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深造。无论是哪一类进学生,他们的英语成绩都不会很好,他们进入学校以后对英语学习抱有消极态度或者抵触情绪,课上没有兴趣听讲,课下又没有意愿自学,最终导致学生英语成绩普遍不理想,严重影响着学生及老师的自信心。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探索
3.1 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职业英语教育要想取得成效,创造学习机会,营造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院校要充分发挥云计算、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积极在校园里创造有利于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环境。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生活环境中,时刻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随时接触标准的英语听说读,还有助于学生课下培养兴趣,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2 利用“互联网+”技术转变英语教学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应加快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尽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首先,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引导他们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英语知识,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只有以兴趣引导,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其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新的数字化技术,借助于各种多媒体设备、软件、APP等随时随地与学生联系,对学生实行碎片化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3.3 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育应注重用人单位需要,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和英语沟通交际能力。首先,把“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英语课堂上去,改变传统的课本+黑板教学模式,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减少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提升学生沟通交际能力。其次,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课上、课下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中心。同时,针对不同的需求,搜集相应的英语专业内容,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合适他们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掌握专业英语知识,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读书交流会、阅读任务卡、视频教学等形式丰富英语教学手段,将英语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不经意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沟通交际能力。
3.4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教师不仅要在科研上创新,还要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可以借助无处不在的微信,把英语趣味故事、外国文化礼仪、英语诙谐故事分享在微信群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也可以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辅助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与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针对90后学生的特点,把英语教学拍成微电影,或者让学生组织一个话题,自己动手拍成英语小视频,把学生参与度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四、总结
英语教育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课程之一,在新环境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改变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张剑宇.2009.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 革思路[J].中国外语(06);77-83.
[2]赵天骄.教师应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N].中国教育报2015(4).
[3]车雪.慕课:大学英语改革的新契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
互联网与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 篇12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互联网,存在问题优势
随着社会对新型人才英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要求的提高,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希望能用英语与外界直接交流, 互通信息。学生也越来越希望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境, 提高口语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流水平越来越值得英语教师的关注与深思。而在多数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中, 没有专门的口语教材和口语课, 大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英语口语的机会有限, 大部分的练习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加之同处一个教室, 面对同样的人, 学生很容易滋生厌烦情绪, 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是老师和学生都颇为头疼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互联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在教学中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 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主要探讨充分利用网络为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服务。
1. 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自主学习, 是指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自身状况, 主动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活动。[1]自主学中强调学习者自由、独立和个性化。因此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1 缺乏英语口语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认为利用情景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等学习环境因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在口语自主实践中, 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 英语教学时数少, 课外活动只局限于英语系内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1.2 学生羞怯自卑心理的影响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智力上的成就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消极、悲观、恐惧和自卑这些不良性格必定对外语学习特别是口语的提高带来消极的作用。很多学生很少或根本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 他们对大学英语口语就失去了兴趣。
2. 互联网应用于口语自主学习的优势
2.1 迅速接触到最新资料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迅速传递新鲜的信息。语言使用在不断变化, 新的词汇、用法层出不穷。例如:flaunt wealth (炫富) , e-mail affair (网络爱情) , door-to-door interviews (人口普查) , microblog (微博) 等。它们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而口语练习正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所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对这些新的表达方式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互联网总是在这些方面为我们做出最新、最快的反应, 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接触它们、学习它们, 对发展变化的语言作出准确的理解。浏览互联网还能提供一种更实用的、有关真实生活的语言体验, 这种体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还可以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 真正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
2.2 创造语言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语言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的语言学家S.P.Crode曾经说过, “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 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外语学习的环境”。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优化外语教学环境带来了希望。互联网每日提供的信息, 除了文字信息外, 还有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 更可让人身临其境, 提供一个极好的语言环境。通过互联网, 学生们能够跨越国界和时空的限制, 同世界各国人士及语言学习者用英语交流思想。不仅可以用电子邮件交流, 而且可以通过某些软件和辅助设备进行语音交谈或视频聊天。互联网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固定的画面变得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的在线语言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使他们乐学、爱学, 并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一些平时在大庭广众中不敢说话的学生在网上也能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兴趣学习产生的是积极的效应, 在学生情绪稳定、心情轻松的情况下进行口语训练自然会不断提高口语水平。
2.3 学习时间不受限制
互联网应用于口语自主学习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学习时间不受限制。大学英语教学中口语训练经常穿插在精读课中进行, 时间很有限。有了互联网, 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可以在课下得到充足的补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课外学习时间, 随时进行训练。这样丰富方便的学习资源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提高其口语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3. 互联网资源用于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
互联网上资源丰富, 给学生的口语自主学习提供了真实地道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内容的安排及学习的目标对其进行选择。
3.1 在线电影用于口语自主学习
电影展现了交际场景、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对白, 而且可以看到背景画面、动作表情, 这有利于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语言。而且电影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极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进而快速地增强学习效果。由于电影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的口语表达词汇, 而且可以掌握这些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从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站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料。
3.2 即时聊天工具 (以聊天室为例) 用于口语自主学习
在语言学习中, 大胆表达和敢于尝试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课堂不同, 即时聊天工具用于语言口语学习有着明显的优势。以聊天室为例, 它就有以下优点:第一, 聊天室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活泼的氛围, 聊天内容和参加的成员不固定, 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了进行娱乐或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可以利用匿名来编造个人背景, 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际。第二, 在聊天室的学习环境里开展的各种语言学习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的自由度, 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 进入相应的聊天室, 并且还可以自主确定学习的方式、时间、进度及难易程度等。第三, 在聊天室进行实时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快速思考, 学生也可以很快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反馈和指导, 及时纠正语言错误。另外, 因为可以接触不同的人, 学生在聊天室里可以学习更多的新词, 感受不同的文化。第四, 可以把聊天室里的文字复制下来, 以便进一步学习之用。
3.3 在线试题用于口语自主学习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口语考试也出现在各种外语考试中, 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雅思考试等。大多数学生在考试中口语都是弱项, 如何使学生在口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也是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互联网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如:中国考试网 (http://www.sinoexam.cn/) 、中国四、六级考试网 (http://www china-cet.com/) 、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cer.net/) 、外语名师的博客等。在这里可以进行真题下载、体验在线测试、解读名师讲评。通过对口试题的反复练习, 学生的应试水平和技巧也会得到提高。
3.4 在线广播用于口语自主学习
在线广播提供了最新的时事, 有最新的口语表达资料。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广播电台, 如:美国之音 (VOA) 、美国新闻网 (CNN) 、英国广播公司 (BBC)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 都在互联网上有在线广播。它覆盖面广, 一天24小时不间断随时都能收听,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新的词汇和口语话题素材。一些在线广播在网页上提供有新闻提要, 或者可以下载广播稿的全部文字资料, 这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都是很有帮助的。VOA慢速英语网www.news.com.cn提供有常速英语、慢速英语、资料下载、网络视听。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站资料, 采取不同的方法利用新闻训练口语听力。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 互联网上的其他一些资料亦可用于自主学习。总之, 互联网能为学习者提供交际环境, 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通过对互联网的使用,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加大信息量、增强跨文化意识, 更有益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们应该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使互联网在我们的口语自主学习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基于问题的学习[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2) :30.
[2]朱亚宁.因特网与大学听力教学[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报, 2005, (3) .
[3]李奕.利用聊天室进行口语自主学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