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原因

2025-01-02

重发原因(通用11篇)

重发原因 篇1

花生是招远市农业的优势产业。近年来, 花生田蛴螬危害加重, 常年发生1.3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90%, 平均发生程度为4.4级, 防治1.2万hm2。一般地块花生减产5.6%~21.1%, 为害严重地块达30%以上, 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2006年, 笔者对花生田蛴螬重发原因进行了调查, 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1 发生种类

2006年, 笔者对花生田、玉米田、果园的蛴螬进行了调查。花生田最高28头/m2, 平均9.53头/m2, 主要有鳃金龟科的暗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及铜绿丽金龟等。其中, 暗黑鳃金龟是招远市花生田蛴螬优势种, 占98.11%;与花生田毗邻的果园较重, 平均7.78头/m2, 全部为暗黑鳃金龟;玉米田较轻, 平均0.33头/m2, 全部为豆黄鳃金龟。

2 重发原因

2.1 种植结构的调整及耕作制度变化的影响

一方面,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 花生、大豆、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林业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给金龟子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提供了适宜栖息条件和充足食源。另一方面,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 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不断增加, 加上施用的有机肥大多未经腐熟, 也给金龟子成虫产卵提供了适宜的栖息条件, 为幼虫取食提供了充足的食源, 有利于蛴螬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2.2 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

一方面, 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沿海丘陵区, 山区、丘陵、平原相间分布, 地势、地貌、植被复杂, 林木草覆盖率提高, 为蛴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 由于近几年暖冬或春季气温回升早, 每年4—5月干旱、少雨, 有利于蛴螬的生长发育;7—8月雨水充沛, 土壤湿度保持在20%以上, 卵的孵化率高, 加之2002—2006连续5年无大雨, 不能对蛴螬幼虫起到淹灭作用, 使蛴螬种群密度增大。

2.3 农户对蛴螬的发生规律了解不够

暗黑鳃金龟子每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上中越冬。5月中旬化蛹, 6月上、中旬开始见到成虫, 6月中、下旬交配, 交配后10~15天在土中产卵, 每头雌虫可产卵100粒左右, 产卵盛期为7月上中旬, 7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 7月20日前后为三龄幼虫盛期, 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幼虫活动危害盛期, 9月下旬以后陆续钻入深土层越冬。幼虫主要蛀食花生幼根、幼果, 咬断果柄, 使荚果成空果、腐烂、植株枯萎。蛴螬的危害与地温和土质有密切关系, 10 cm表土层的温度不低于5℃时, 上升到表土层危害, 13~18℃时危害最重, 高于23℃又向下移动, 危害减轻, 松软的壤土或沙壤土发生危害重, 小雨连绵天气土壤湿润则活动性强, 危害更加严重。由于农户对蛴螬的这些发生规律了解不够, 在防治时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即使用药防治, 也往往因为时机不准, 难以取得最佳防效。

2.4 土地分散经营, 不能进行群防群治

许多农户深受蛴螬危害, 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 但由于土地分散经营, 农户各自为政, 只能进行局部控制, 在未进行群防群治的条件下, 面上的虫源基数仍居高不下, 也是造成蛴螬危害加重的一个原因。

2.5 土壤药剂处理面积下降, 地上部用药防治少

土壤药剂处理面积下降: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林丹、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药剂被禁用后, 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土壤杀虫剂开发速度慢, 替代品种很少。同时, 由于机械化程度提高, 农民在播种前不再进行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花生生长季节, 因受地膜覆盖影响, 施药处理费工费时, 农户不愿接受而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近几年, 花生地上部害虫以蚜虫发生较多, 其它害虫发生轻, 农民在用药防治时, 一是减少了用药品种, 一般使用氧化乐果或吡虫啉等进行喷雾防治;二是减少了用药量, 即使使用了对蛴螬若虫有杀灭作用的药剂, 也因药液不能渗入花生根部而无法将其杀灭。

2.6 防治农药品种少, 用药技术不当

花生蛴螬化学农药防治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80年代初应用辛硫磷防治为主;第二阶段1985年以后辛硫磷逐渐被甲基异柳磷替代;第三阶段自1992年在甲基异柳磷的基础上, 开始使用辛拌磷。目前甲基异柳磷、辛拌磷两种农药应用面积都较大, 但均有较大缺陷, 前者已应用超过10年, 花生蛴螬对其有显著抗药性;辛拌磷应用时要求对细土撒花生墩, 撒后遇小雨能保证效果, 而7—8月雨量难定, 雨小了药物渗不到花生根部, 雨大了易将农药冲到花生沟内, 技术不易掌握。加之, 农药更新换代缓慢, 缺少防治蛴螬的新农药、新方法, 使花生田蛴螬的为害得不到根本控制。

3 对策

3.1 加强病虫害电视预报, 提高病虫信息覆盖率及入户率

招远市植保站承担着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任务。近几年来, 该站围绕小麦、玉米、花生、果树等作物, 开展了一系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每年针对危害严重的30多种病虫害发布预测预报信息近20期, 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及特点, 及时提出防治意见。但是, 病虫预报的发布依然以传统的病虫预报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为主, 即以纸张为载体, 以邮电系统、乡镇农业技术员和村干部为传播媒体, 这种陈旧的病虫害预报信息发布形式和缓慢的传递速度, 存在着许多弊病。第一, 层次多, 传递时间过长, 农户接收信息迟, 易错过防治适期。第二, 由于环节多, 同时受相关人员素质限制, 传递过程中信息损失在所难免, 甚至有漏传、错传的可能。第三, 限制因素多, 信息覆盖率低。传统的发布和传递方式因受到印刷成本、交通条件、农民文化素质、发行量少等因素的影响, 使信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扩大信息覆盖面, 招远市植保站于2004年开始通过“金都农业信息网”发布病虫预报, 但因计算机尚未在招远市的广大农户普及, 也影响了病虫预报信息的入户率。

农作物病虫预报可视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防治技术等信息制作成电视节目, 以电视媒体向社会发布, 简称为病虫电视预报。它是借鉴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的信息发布形式和成功经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一种崭新的病虫预报信息发布形式。它能够指导广大农民更及时、更准确地防治病虫灾害, 既减少作物损失, 又降低农药污染,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007年开始, 招远市政府将设立病虫害电视预测预报专项经费,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建设, 不断改进预测预报手段;开辟病虫害预测预报电视专栏, 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入户率。

3.2 进行统防统治

市、镇、村应要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花生地下害虫防治工作中, 要发动群众进行统防统治。一方面, 根据害虫发生特点, 分阶段组织农民举办技术培训, 使其掌握技术要领;另一方面, 成立村级联防队, 按照统一部署, 组织农民进行群防群治。

3.3 多种手段并用, 进行综合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应运用农业、物理、化学等方法, 进行综合防治, 以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目的。

3.3.1 农业措施主要有“拾”、“捕”、“改”、“调”

花生田在收刨和耕地时, 随手捡拾蛴螬幼虫, 降低虫源。在成虫出土盛期发动人工捕捉, 降低越冬成虫繁殖基数, 特别是暗黑鳃金龟成虫阴天活动旺盛, 喜欢在榆树、杨树上聚集取食, 便于捕捉。改进耕作制度, 冬季要搞闲地机耕冬刨、冻蛹, 消灭部分越冬虫源。调整作物茬口, 解决花生重茬面积大的问题, 有条件的尽量调整作物布局, 改种它作, 减少利于金龟子取食和交尾的场所, 又有利于花生增产。

蛴螬抗水能力差, 如保持土壤呈泥泞状态3天以上, 即可全部死亡。所以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可在11月前后进行冬灌。

3.3.2 物理防治推荐使用杀虫灯

近几年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成虫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般每3.3 hm2安装一台频振式杀虫灯即可。

3.3.3 生物防治提倡保护利用土蜂

土蜂是寄生金龟子幼虫蛴螬的重要天敌种类, 在山东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控制作用。绝大多数的土蜂都具有专性寄生的特性, 雌蜂可搜寻到蛴螬在土中所在位置, 然后挖洞钻入土中找到蛴螬, 先行螫刺使蛴螬暂时麻痹, 之后产卵在体表。卵孵化后幼虫将口器插入蛴螬体壁取食体液, 经15~20天蛴螬死亡, 土蜂幼虫在寄主的土室中结茧越冬, 待来年春季或秋季羽化。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我国的生物防治工作者在莱阳市、海阳市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土蜂保护利用防治金龟子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 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随着农村种植方式的变化, 大规模的花生种植改为分散的小面积种植, 这项工作一度被迫放弃。要使该项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一方面提高农民对土蜂的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建立土蜂保护区, 扩大其种群数量。

3.3.4 化学防治要对成、幼虫一齐进行

花生田蛴螬种类多, 分布广, 适应性强, 危害重, 所以成虫防治是基础, 幼虫防治是关键。成虫防治:主要对产卵前的成虫防治, 要发挥集体农技服务组织的优势, 统一防治成虫。对暗黑鳃金龟在6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对成虫取食集中的林木、作物喷雾防治或用其原液对林木涂抹防治。幼虫防治:根据蛴螬虫情和花生物候期, 由单纯防治花生田改为花生田、小麦田综合防治。

(1) 花生播种期防治。在春播覆膜田和麦套花生田, 播种时每667 m2应用50%辛硫磷乳油或10%辛拌磷颗粒剂拌细土40 kg墩施, 也可应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量0.2%拌种, 保苗率达90%以上。

(2) 花生生长期防治。用药时间掌握在7月初。当只发生暗黑鳃金龟时, 可在三龄幼虫发生盛期前10天, 即一、二龄期用药, 即可得到较好的防效。防治用药: (1) 667 m2用10%辛拌磷颗粒剂0.75~1.0 kg对细土40 kg均匀撒入花生墩基部, 撒后遇小雨效果好。 (2) 667 m2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对水500 kg, 每墩灌药液100 g, 要让药液慢慢渗入墩内, 防止药液外流, 施后3天内遇小雨效果更好, 为减缓蛴螬产生抗药性, 几种农药可交替使用。

(3) 小麦秋播期防治。10月上旬小麦秋种期, 可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或10%辛拌磷颗粒剂0.25 kg拌细土20 kg撒播种沟, 也可667 m2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播种量的0.2%拌种, 效果良好。

(4) 小麦拔节抽穗期防治。春季小麦田蛴螬化蛹前, 地面撒施农药后浅锄, 或撒药后大水浇灌。

重发原因 篇2

岐山县小麦条锈病重发原因及综合治理

小麦条锈病在岐山地区严重发生.本文根据其发生特点,从菌源、气象、品种、人为因素等方面简要分析了重发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

作 者:张同兴 刘斌侠 段乖利 王桂玲  作者单位:陕西省岐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722400 刊 名:农业科技通讯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11) 分类号: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重发特点   原因   治理   岐山  

棉盲蝽重发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篇3

一、为害情况

棉盲蝽是为害棉花各种盲蝽象的总称,主要以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等发生为害,其中绿盲蝽已成为黄河流域为害最重的种群。绿盲蝽俗称小臭虫、破叶疯、天狗蝇,在我省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卵在石榴树、枣树、苹果树等枯枝残茬和棉花枯枝及铃壳内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第一代成虫发生在5月中下旬,主要为害棉花幼苗,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三代成虫盛发期。8月下旬陆续迁出棉田飞到蔬菜、果树等其他寄主上为害。第五代成虫9月份羽化产卵越冬。

棉盲蝽为害时间很长,从棉花幼苗到吐絮为害期长达3个月,以棉花花铃期的第三代为害最为严重。为害作物包括棉花、牧草、豆类、玉米、高粱、蔬菜、果树及杂草等。

二、重发的原因

1. 自然控制作用减弱。抗虫棉的普及对棉铃虫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使得棉田用药次数明显减少,于是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减弱,为棉盲蝽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虫源增加。棉盲蝽喜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豆类、棉花、蔬菜、果树等),以及棉田中棉柴和寄主杂草的大量存在,都为棉盲蝽提供了丰富的虫源及越冬场所。

3. 食物来源充足。棉花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技术的推广使棉苗发育早、生长旺盛,为1、2代棉盲蝽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4. 气候条件有利。棉盲蝽是喜湿性昆虫,近两年棉花生育期间雨水充足,田间相对湿度高,尤其是个别棉田由于化控技术不到位,结果造成棉花生长过旺,无效花、蕾过多,植株含氮量偏高,这对棉盲蝽的繁殖为害都非常有利。

5. 农药使用不当。使用的药剂对棉铃虫有效,而对棉盲蝽、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效果不佳,造成虫量大量积累。

6. 为害时期长且隐蔽性强,很难群防群治。棉盲蝽的成虫飞行能力很强,若虫也具有善跑的习性,并且为害时间长,发生期不整齐,给防治带来困难。同时,棉盲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个体小,体色与棉花叶色相似,且十分活跃,在田间只能看到棉盲蝽造成的为害,却很难发现虫子,因而导致防治时间偏晚,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再加上棉农集体观念不强,很难群防群治。在目前情况下,对棉盲蝽的防治,只有采取“统一病虫测报、统一防治指挥、统一防治技术、分户进行防治”的“三统一分”措施,才能达到统防高效的目的。

三、综合防治技术

棉盲蝽的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积极开展统防统治,狠治第一代,减少其侵入棉田数量;挑治第二、三代,减轻棉田内为害;兼治第四、五代,降低越冬虫源:只有这样才能使棉盲蝽的严重为害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1. 农业防治。

①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增施生物肥料及微肥,切忌偏施氮肥,以防棉株生长过旺。

②搞好棉花营养钵育苗,扩大麦田套种棉花面积,使棉花生育期提前,减少棉盲蝽食料来源,降低越冬虫源基数。

③清除棉花枯枝及杂草等越冬寄主,将棉盲蝽消灭在棉田外。卵孵化前,去除路边、地头杂草及棉柴,减少早春越冬虫源寄主。

④做好棉田整枝和化控工作,避免为棉盲蝽发生提供适宜田间环境。对已经出现的“多头棉”,及早除去丛生枝,留1~2个壮枝,这样可加快棉株生长,减少损失。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进行控制。棉盲蝽天敌主要有草蛉、小花蝽、蜘蛛、姬猎蜂、拟猎蝽、黑卵蜂等,它们对棉盲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棉田用药时要选择高效、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防治,如选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棉铃虫、阿维菌素防治棉红蜘蛛等。

3. 化学防治。

①要抓好虫源寄主的防治。早春越冬卵孵化前,在越冬虫源集中为害的绿肥、胡萝卜、甘蓝、白菜留种田及杂草丛生地块,喷施10%吡虫啉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每亩用敌敌畏原液100克喷拌细土25~30千克,可减少越冬虫源。如在无风或微风且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大面积撒施,防治效果更好。

②在棉花苗期棉盲蝽发生前施药预防。一般选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内吸性药剂涂茎,可有效消灭嫩叶主脉、叶柄组织中的棉盲蝽,从而较好地控制“无头棉”产生。

③从棉花苗期开始至蕾铃期,当百株有成、若虫1~2头或被害株率达3%时,马上用40%久效磷乳油药液滴心,可有效防治棉盲蝽、蚜虫及叶螨,且不伤害天敌昆虫。

④在棉盲蝽发生高峰期,根据田间防治指标及时防治。一是在5月中下旬结合防治蚜虫兼治棉盲蝽。二是抓好6月中下旬棉花现蕾期的防治。此时棉花植株比较幼嫩,如遇雨多或湿度大的气候条件,则有利于棉盲蝽的发生与为害,因此这一时期是防治关键期。防治指标掌握在果枝或顶尖叶片被害率达5%或点片棉株受害时。每亩用10%吡虫啉5~10千克+氧化乐果50毫升+菊酯类乳油25~30毫升,对水30千克进行喷雾。

油菜根肿病重发原因及应对措施 篇4

1 重发原因

1.1 品种选择

相邻的地块同期播种, 栽培技术相似, 选用沣优737、秦优十号、荣华油5号等对根肿菌抗性较差的油菜品种, 遇到适宜的条件即发病严重。而选用较耐病的油菜品种如德油5号、德油8号、浙平4号等发病较轻。

1.2 土壤因素

1.2.1 土壤菌源量

土壤中病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发病。由于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越夏, 并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而病害发生区油菜连年连作重茬现象普遍存在, 给病菌的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残体和休眠孢子囊, 为病害发生提供了足够的病源数量, 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 油菜根肿病发生严重。

1.2.2 土壤酸碱度

由于2014年环境的恶化, 长期施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 且有机肥多年不还田, 造成土壤酸性过重, 为根肿菌发育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极易加重病害。

1.2.3 土壤温、湿度

2014年病害严重田块均在10月1日之前播种, 播后连遇几天阴雨天气,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 引起油菜根肿病严重发生。特别是一些连作地、低洼积水地以及水改旱田块发病比较严重。

1.3 气候条件

温度适宜而雨水充足时, 油菜根肿病菌容易传播开来, 多雨发病重, 干旱发病轻。

1.4 施肥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 许多农民只顾眼前利益, 见作物长势差, 就盲目补施化肥, 对化肥依赖性太强。长期施用化学肥料, 农家肥多年不还田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 导致土壤板结, 土质下降, 不利于油菜根的生长, 有利于油菜根肿病发生。

1.5 栽培技术

连年连作重茬现象普遍存在;管理粗放, 田间、地边的十字花科杂草清除不彻底, 有的甚至没清除;播种前不进行种子处理;发现中心病株未及时防治或防治技术没有很好掌握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地下害虫为害;农家操作不当, 雨天定植油菜, 伤害油菜根部严重;清沟沥水不及时等栽培技术均有利于油菜根肿病发生。

2 应对措施

2.1 品种选择

尽量减少十字花科作物连作, 即使要种植也要选用抗病品种, 如德油5号、德油8号、浙平4号等;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和种苗, 以有效地控制油菜根肿病的发生。

2.2 土壤因素

2.2.1 土壤菌源量

为减少菌源量, 提倡育苗移栽;选用新苗床、无病苗床及进行苗床消毒;严格选择排灌方便, 至少有8年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园地作苗床, 提倡用营养钵育苗;施用福尔马林 (1∶50) 对床土进行消毒。

2.2.2 土壤酸碱度

田间避免大量施用化肥, 防止土壤酸化, 往年发病地块可施用草木灰或石灰改变酸碱度, 使土壤呈微碱性, 以减轻发病。一般每亩施石灰50~75kg, 均匀撒施于土表, 通过整地充分拌于土中。

2.2.3土壤温、湿度

关注天气变化, 打乱适宜病菌生长的温、湿度条件, 创造利于油菜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特别是一些连作地、低洼积水地以及水改旱田块要注意采用深沟窄畦, 开沟排湿。

2.3 气候条件

关注天气预报, 适期抢晴播种、定植, 尽量避开温暖多雨天气。生产实践证明:定植后有1~2周的晴天, 就能大大减轻发病。

2.4 施肥技术

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勿偏施、重施氮肥, 增施腐熟有机肥, 疏松土壤, 改善土质, 以提高植株抗病性。

2.5 栽培技术

与麦类、牧草、绿肥等非十字花科作物5年以上轮作, 或实行水旱轮作。勤中耕, 勤除草, 彻底清除田间、地边的十字花科杂草。播种前用40~50℃温水浸种10~20分钟;一发现中心病株, 就及时防治。注意消灭地下害虫。抢晴定植时操作规范, 尽量不伤害油菜根部。采用高畦栽培, 清沟防渍。

2.6 药剂防治

防治油菜根肿病, 主要是预防为主, 救治为辅, 关键是进行种子和土壤的杀菌消毒。防治最佳时期主要在苗期。移栽时可用2%石灰水作为定根水, 当发现病株时, 及时拔除, 补栽壮苗, 再用15%石灰水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灌根, 15天左右一次, 连续2次。用草木灰穴施也有一定防效。拔除的病苗必须带出田间烧毁或用石灰消毒后作腐熟堆肥。

2.7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确保应对措施落到实处

重发原因 篇5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重发原因;防治对策

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宏观战略物资。玉米是我国主要三大粮食品种之一,又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原料,被称作饲料之王。我国是人口大国,显然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为此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约束指标,耕地不能少于1.053亿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少于0.85亿hm2,粮食的生产能力要力争达到5000亿kg。要实现这样一个宏观的“钢性指标”,尤其是现在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耕地面积不断缩减,加之水资源短缺,有的地方甚至匮乏,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为此在有限的耕地上能够安全的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粮食尚需很大的努力。玉米是主要饲料、其地位不可替代,特别是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肉、蛋、奶的供给水平,无疑是需要在玉米生产方面做大文章,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近年来玉米常产在1.2亿t左右,有9000万t用于饲料转化,仅有少量玉米直接用于膳食结构的品种粮调剂,由此不难看出玉米生产对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生产1.2亿t玉米,至少需要120万t玉米种子,这就要求玉米良种化科技贡献份额要有稳定的安全保障,从而保障玉米能够安全生产相对稳定

在影响玉米生产的各类因素中,病害因素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时期集中,流行速度快,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2012年岚皋县玉米种植面积9535hm2,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2825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1480hm2,减产22%以上,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高山区部分田块造成绝收,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发展。

1 症状表现

玉米大斑病是大斑突脐孢菌,有性态为大斑刚毛球腔菌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又称条斑病、煤纹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cm×(1~3)cm。湿度大时,病斑在叶片正、反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呈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cm~10cm,宽1cm~2cm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2 发病的主要原因

病菌以在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越冬后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cm深的病叶上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习油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病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d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适宜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北方地区,春玉米6月上旬,夏玉米7月中旬。由于气候条件与玉米感病阶段吐丝灌浆期相吻合,夏玉米病情发展快,受害重。

2.1 品种抗病性差

品种抗病性是影响玉米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造成玉米大斑病流行。

2.2 气候条件适宜

不良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大斑病在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由于2012年7月份长期低温阴雨,降雨量偏多、湿度大、有利于大斑病传播和浸染,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大斑病流行。相对湿度越大,孢子萌发时间越短,侵染率也就越高。

2.3 栽培管理不当

调查中发现,轮作较连作的发病轻,连作的玉米地土壤中病残体积累病原数量大,导致发病严重。间作套种单作的玉米较的发病轻,由于间作套种,行间通风透光好,湿度降低可减轻发病程度。春玉米晚播发病较早播重,由于春玉米抽穗开花期抗病力下降,春玉米晚播抽穗开花期刚好遇到发病盛期造成大斑病流行。此外,地势低洼、肥力不足、玉米生长不良、抗性下降,发病也重。

3 防治对策

目前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结合农业技术措施控制和减轻发病。

3.1 选育抗病、高产、优质品种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大斑病的首要措施,同时也是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由于我国玉米品种资源丰富,其中也有一些抗性强的抗源材料,经过抗病性鉴定,已经筛选出一批抗病品种,如已推广种植的三北六号、万单14、四号黄、中北恒六等。

3.2 清洁田园,控制菌源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发酵,重病区可实行两年以上轮作、压低菌源。严重发病的地块,在发病初期,大面积摘除植株底部叶片,即能减少再侵染菌量,又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通风透光率。

3.3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科学排灌,合理安排株行距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促使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有助于延缓病害发生过程。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差的单作田及玉米多年连作田有利于该病发生。所以,主要从改善田间环境条件和提高植株抗病性着手,春玉米实行坑道拱膜育苗移栽技术或地膜覆盖技术,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实行轮作和间作套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播种时施足底肥,注重追施拔节期和穗肥,防止后期脱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发生。

3.4 药剂防治

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达20%时,开始喷药。选用50%多菌灵WP5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WP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 WP500倍液,毎667㎡用药液50kg~75kg喷雾。隔7d~10d喷药一次,共防治2次~3次。

参考文献

[1]潘颖慧等.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胡吉成.玉米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防治研究10年[J].吉林農业科学,1985(4):1-9

水稻恶苗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篇6

近年来,该病发生率回升,危害日趋严重,2009年少数乡镇机插秧苗圃只是发现典型徒长苗,近2年多地出现机插后死苗现象,2011年始特别是2012年,大多数乡镇本田期出现大量病株,一般田块病株率0~3%,部分重的田块达35%以上,该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在田间调查整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地此次病害加重流行的特点,对发生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

1 水稻恶苗病发生特点

1.1 发生猛,前期死苗现象多

2009年新集镇天安村机插秧苗圃发现典型徒长苗病株,2010年发病迅速增多,并出现秧苗刚插后即死苗现象,2011—2012年新城镇、真州镇均出现因死苗农户与带育秧机手之间的矛盾纠纷;2012年马集镇合兴村出现刚插后的手栽秧恶苗病死苗田块。

1.2 籼稻轻,粳稻重病田块多

仪征市杂交籼稻种植面积占近50%,还有部分常规中籼稻,尽管有二系、三系,种植品种组合繁多,但未发现恶苗病为害问题;相反,粳稻田恶苗病发生田块多,大田病株或死苗率高的田块且集中在部分品种上,如南粳44、通粳981。

1.3 水秧轻,旱秧及机插田重

从近2年各个乡镇所反映粳稻恶苗病重发生的田块类型看,丘陵山区大多数集中在秧苗旱育的手栽大田上,相对于水育秧大田发病轻;沿江圩区主要集中在机插秧粳稻田发生。

1.4 病状徒长型少,普通型多

徒长型病状即病苗较健苗一般高30%左右,植株细弱,叶片和叶鞘徒长,呈淡黄色,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少;徒长型病状主要集中在秧苗期及本田期少数品种上如通981,面积不大。大部分粳稻品种大田期表现的病状为普通型,即植株高矮与健壮植株基本一致,到孕穗抽穗期前后,表现陆续枯死现象,极易与螟害、细菌性基腐病混淆。

2 发生原因

2.1 菌源积累充足

种子带菌和病稻草是该病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1]。其中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生面扩大的主要因素。从种子良繁单位来说,重视杂交稻制种过程中的管理,确保种子质量,相对种子带菌要少;对于粳稻良繁,管理多数交给零散农户,加上恶苗病隐症性发病现象多,致使种子带菌量足。从农户方面看,本地农民有自留种或互相调剂自留种习惯,种子带菌更加难以避免。另一方面病稻草近年来积累多,使得菌源更加充足,目前本地水稻收割机械化面积达97%以上,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对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起到积极作用,连续多年的病残体菌源积累,为恶苗病重发提供了基础条件。

2.2 明确的抗病品种少

目前尚未发现对恶苗病菌免疫的水稻品种,但根据郑镐燮等[2]研究,水稻品种(系)间抗性有明显差异,苗期抗性与成株期抗性并不一致。从近2年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看,仪征市当前种植的粳稻品种中,南粳44、通粳981发病较重,但其他粳稻品种,以及普遍认为抗病性较弱杂交籼稻的各品种组合[3]抗病性并不十分明确。

2.3 发病有利条件多

肥床旱育及机插秧苗发病有利条件多。据陈长军等[1]研究表明,肥床旱育恶苗病明显重于常规水育秧稻田,主要原因可能是覆膜高温,以及透气性较好的条件,有利于种子上或土壤残留菌产生较多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感染、侵入秧苗的机会多,发病重,而水育秧田则相反。恶苗病属高温性病害,侵染的最适温度为35℃,机插采用盘式覆膜育秧,高温高湿小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发病,其次,谷不入泥,谷粒表面药液易挥发,浸种药效差,另外密播(秧圃和大田比1∶100)会造成秧苗个体生长弱,及插秧过程中秧苗易受机械损伤,伤口多,均十分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

2.4 药剂浸种不力

一是不少农户未浸种预防恶苗病,目前当地农民习惯购种时把药剂一并带回。因此,目前浸种剂基本垄断在规模较大的种子批发单位,规模较小的众多种子批发商没有合适的药剂,有的甚至就用吡虫啉浸种;另外,调查表明,自留种的农户90%以上未购药进行浸种处理。二是虽然进行药剂浸种处理,但防病效果差,调查表明,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户未严格按照药剂浸种技术规范操作,如浸种时间不到60 h,所配的浸液浓度或高或低,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病害预防效果[4,5,6]。

3 防治对策

3.1 建立无病留种田,减少种子带菌量

一是加强恶苗病基础知识宣传普及,重点要让良繁制种单位的管理者识别恶苗病病状类型,区分徒长型、普通型、矮缩型、早穗型病状,保持正常田间观察,不放过隐症病株,确保不用病田或病田附近的稻田留种,让建立无病留种田落在实处。二是有条件的农户应尽量选用已明确的抗病品种。三是留种田收获脱粒时,尽量避免种子损伤,剔除秕谷和受伤种子,选用健壮谷种,阻断初侵染机会。

3.2 规范操作技术,确保药剂浸种效果

一是选择对路药剂,目前反映效果较好的主要是咪鲜胺和二硫氰基甲烷,特别是咪鲜胺效果好而稳定。二是掌握适宜浓度,25%咪鲜胺乳油2 000倍液,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2 000~3 000倍液,配液时要算好稀释对水细账,如25%咪鲜胺乳油2 000倍液,每支(袋)2 m L,对水4 kg,2支(袋)对水8 kg,依此类推,同时强调用秤或量筒计量,杜绝随意估算。三是明确浸种时间和注意事项,稻种不得露出浸液表面,连续浸种72 h后涝起,不淘洗、不催芽(肥床旱育),晾干后直接播种。浸种期间不要让浸种容器在太阳下曝晒[7,8,9]。

3.3 加强栽培管理,控病保产减损失

加强栽培技术措施,播种前催芽不能太长,以免下种时易受创伤,而有利于病原菌侵入[1]。拔秧时应尽量避免秧根损伤太重,并尽量避免在高温和中午时插秧,以减轻发病。栽秧时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显症高峰期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晒干后烧毁,以免病菌传播。适时施肥,尤其是增施有机肥料,能明显提高病苗成穗率,减少损失[10,11]。收获后的病田稻草尽快作燃料烧掉或沤制堆肥,不用病田稻草盖秧和作催芽时的覆盖物或捆秧把。

参考文献

[1]陈长军,周明国,叶钟音,等.肥床旱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20(2):42-45.

[2]郑镐燮,吕彬,吴润植,等.水稻恶苗病抗病性筛选方法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3,20(4):289-293.

[3]黎定军,罗宽,陈寘.水稻对恶苗病的抗性与病原菌致病性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3,23(4):315-319.

[4]张国彪,黄韵梅,严大富,等.轻型栽培稻田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1(1):36-38.

[5]张夕林.几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6(7):19-20.

[6]仇广灿,成晓松,胡健,等.使百克浸种预防水稻恶苗病试验[J].江苏农药,1999(4):26-27.

[7]孙利忠,徐凤珍,唐广州,等.不同药剂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和水稻恶苗病效果[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143-144.

[8]姚亮,孙雪梅,张夕林,等.几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现代农药,2002(4):30-38.

[9]吴泽扬.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操作技术[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4):23.

[10]张宏俊,包士忠,沈雁君,等.水稻恶苗病苗性状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0(1):50-53.

芋田斜纹夜蛾重发原因及防控措施 篇7

关键词:芋头,斜纹夜蛾,重发原因,防控措施

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为杂食性、暴食性、喜温性害虫。近几年, 清流县粮经作物比例呈逐年减少之势, 水稻、薯类作物种植面积减少, 中药材、花卉、蔬菜、瓜果类面积的增加, 寄主植物及桥梁田的增多有利于斜纹夜蛾辗转危害。受此影响, 该虫在清流县芋区危害呈逐年扩大态势, 2010—2013年全县累计发生面积达2 000 hm2, 叶片被害率为20%~80%, 个别田块甚至出现全田的芋叶被食成窗纱状, 常造成减产10%~20%, 极大地挫伤芋农种植积极性。为了更好地了解斜纹夜蛾在清流县芋区发生为害特点, 2011—2013年, 笔者深入芋区对就斜纹夜蛾在芋田中的发生情况、原因开展调查研究, 提出大发生年斜纹夜蛾防控措施。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期提早, 虫源数量大

根据观察, 5月下旬初就能见斜纹夜蛾成虫, 较常年提早8 d左右, 较迟发生年提早近20 d。2012年在清流县劳改农场调查, 从5月20日初见成虫到6月20日芋田百叶虫量增加了近3倍, 百叶虫量达到183头, 较常年同期虫量增加40.5%。之后随气温的升高, 芋田虫量增长迅速, 7月26日至8月20日达到全年最高峰, 芋田百叶虫量达832.2头, 是常年同期虫量的1倍。2013年9—10月, 受持续的高温、干旱的天气的影响, 该虫在芋区呈偏重发生, 为近年来少有[1,2]。

1.2 高峰期提早, 持续时间长

2011年7月6日斜纹夜蛾开始进入高峰, 较常年提早5 d左右, 高峰持续时间长, 芋田百叶虫量500头以上持续时间达20 d, 秋季又形成1个高峰, 高峰期达14 d, 其他芋区表现出类似的现象。

1.3 发生面积大

根据大面积的调查统计, 2011—2013年斜纹夜蛾发生达2 000 hm2, 几乎在所有清流县芋区不同程度发生, 尤以生长浓绿、芋田荫蔽发生重。

2 重发原因分析

2.1 气候适宜

斜纹夜蛾在清流县1年发生5~6代, 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开始活动, 6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2012年的暧冬气候十分有利成虫及蛹的越冬, 加上2013年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回升快, 卵期长达1个月以上, 产卵量大, 致使5月下旬1代虫口丰富;6—8月, 清流县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 3个月的雨日数为25 d, 比常年同期少18 d;雨量偏少, 比常年同期雨量减少33%, 7月下旬3代和8月下旬4代为危害高峰期;进入9月, 平均温度与历年同期的平均温度对比高0.6℃, 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适宜斜纹夜蛾繁殖, 至9月底形成秋季6代为害高峰。

2.2 外地虫源的迁入期与迁入量左右当地主害代为害程度

2011年5—8月, 台风侵入清流县3次, 2012年5—8月台风侵入6次;2013年5—8月台风侵入5次。台风频繁, 斜纹夜蛾随台风迁入, 导致斜纹夜蛾连续几年大发生。

2.3 桥梁田多有利其发生为害

近年来清流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 花卉、经济作物、蔬菜、烟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尤其是反季节疏菜、大棚蔬菜逐年的增加, 为斜纹夜蛾提供了充足食料, 营养丰富, 加大产卵量, 提高虫源基数, 发生为害扩大。

2.4 芋农缺乏对斜纹夜蛾习性的认识, 忽视其防治策略, 造成大发生

芋农对斜纹夜蛾发生为害特点缺乏了解, 前期虫口基数低, 防治意识不强, 到了暴发期, 再来防治, 造成药剂防效差;另外, 平时芋农盲目用药, 单一使用一种农药易引起幼虫抗药性增强, 同时大量反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导致芋区害虫天敌大量死亡。天敌控制能力的下降, 也是芋区斜纹夜蛾重发原因之一。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加强预测预报

及时掌握虫情, 斜纹夜蛾进入高峰期的迟早和气温高低有密切关系。清流县早春3—4月的日均温连续10 d达10℃的日期来临早, 高峰期出现就早;7—8月日均温高于29℃的天数多且雨日数少, 斜纹夜蛾就越容易暴发危害[3,4]。

3.2 强化农业防治措施

结合芋头的田间管理工作, 如中耕锄草、培土、施肥等田间作业的同时, 发现有卵块应及时摘除;一旦发现初孵幼虫集中的叶片, 进行人工捕杀;同时清除沟边、路边、田埂杂草及田间的枯枝落叶, 减少成虫产卵及初孵幼虫栖息场所。

3.3 治前控后

斜纹夜蛾的防治, 应抓住幼虫始期进行防治, 防治的重点是一定要控制好3代虫口高峰, 减少下一代虫源基数, 避免芋田再受侵害;6月底百叶虫数达150~260头, 就应及时施药防治。

3.4 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在害虫发生期, 用灯1盏/hm2, 就能显著降低该虫为害。二是使用糖醋液 (糖∶醋∶水=3∶1∶6) 诱杀成虫。糖醋液中可加少量敌百虫胃毒剂, 以增强诱杀效果。生产上也可采用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蛾类通用型诱捕器诱杀成虫, 在斜纹夜蛾偏重发生年份, 每个诱捕器日均可诱杀成虫达15~31头、高的达47~63头, 诱杀效果相当明显。三是关键期适时进行化学防治。选准防治适期, 掌握在卵块孵化盛期到2龄幼虫前的群集在叶片上、尚未分散的关键时期, 开展药剂防治;选准防治药剂, 可选用200亿PIB/g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60 g/hm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5 g/hm2、2.2%甲维·氟啶脲乳油1 200 m L/hm2、24%虫螨腈悬浮剂450~750 m L/hm2或7.5%氟啶·斜夜核悬浮剂600~1 050 m L/hm2喷雾防治, 生产上交替使用以上农药, 以免该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高龄幼虫应适当增加用药量, 收获前15 d停止喷药[5,6]。

参考文献

[1]肖连明.闽西北山区茶小绿叶蝉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茶叶, 2006, 32 (1) :32-33.

[2]李玲.浅谈休宁县降低茶叶农残的措施和建议[J].茶业通报, 2006, 28 (3) :119-120.

[3]刘定忠, 陶碧庆.棉田斜纹夜蛾性引诱剂诱捕器的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3, 23 (5) :22-23.

[4]卢胜进, 赵双育, 黄峻, 等.江永香芋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无害化防治技术研究[J].作物研究, 2006, 20 (1) :71-74.

[5]马赵江, 周小军, 戴为光, 等.金华菜区斜纹夜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长江蔬菜, 2007 (1) :53-54.

重发原因 篇8

关键词:蛴螬,花生田,重发,原因,防治技术

花生是周口市主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6万hm2左右。花生不但是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 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物。蛴螬是花生生产上一种主要害虫, 常在花生的结荚期咬食果实, 为害花生地下果实和根茎, 造成空果和死苗, 一般年份造成减产20%左右, 严重者减产50%以上, 使不少原本盛产花生的地区, 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由于连年种植、蛴螬抗药性的增强, 防效差, 以及用药不当, 使部分地块虫害连年加重, 因此做好花生蛴螬的防治工作, 是确保花生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花生田蛴螬重发原因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发生特点

为害北方地区夏花生的蛴螬主要有3种: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在黄淮海地区1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越冬幼虫春季不为害, 因此春花生受害很轻。越冬幼虫5月中旬化蛹, 成虫期在6月上旬至8月上旬, 盛发期在7月中旬前后, 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 此时正是夏花生的幼果期, 很容易受蛴螬为害;而此时春花生果已长饱长老, 接近收获期, 所以又免受当年孵出低龄蛴螬的为害。这就是同块地种春花生受害轻而种夏花生受害重的原因。

2重发原因分析

一是农民种植模式单一, 花生常年连作致使土壤中蛴螬虫源基数增多, 危害加大。二是秸秆未腐熟直接还田为蛴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有利于蛴螬的生长发育和繁衍。三是多年对地下害虫防治不当是造成蛴螬重发生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前, 北方冬麦区在整地种麦时都是用有机氯或有机磷进行土壤处理或拌毒饵防治地下害虫, 所以当时地下害虫发生程度比现在轻。20世纪末以来, 假劣土壤处理剂充斥市场, 但短期内又看不出效果好坏。另外, 有些种子经销商为吸引农民, 在销售麦种时还免费赠送一些劣质土壤处理剂, 造成土壤中蛴螬发生越来越重。

据统计, 2010—2012年周口市花生田蛴螬平均虫量分别为54 882.0、44 308.5、44 695.5头/hm2, 是蛴螬防治指标1.5万头/hm2的3倍左右, 分别占当年地下害虫 (蛴螬、金针虫、蝼蛄) 总发生量的68.6%、72.6%、78.1%, 发生量和所占比率呈加重态势。

3 药剂防效差的原因分析

花生田用药防治蛴螬, 一是播种时用杀虫剂拌种, 或是撒毒饵。播种时用药到7—8月蛴螬孵出为害时药效已所剩无几 (因用的药剂大都不是缓释剂) , 造成防治效果差。二是在生长期喷施杀虫剂或撒毒土 (或颗粒剂) 防治。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 在幼虫期一直生活在土壤中, 农民喷药225~450 kg/hm2, 药液大部分都粘在叶片、植株上, 少量落在土壤表面, 撒的毒土也仅仅落在植株上和土壤表面。若不降雨, 农药很难进入土内接触不到虫体, 因此生长期施药多数效果也不好。

4 综合防治技术

防治蛴螬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要成虫幼虫一起治, 地上地下皆施药, 人工农药相结合, 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1 农业防治

精耕细作、机械杀伤、犁地拾虫、灌水灭虫。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轮作倒茬、人工捉成虫等都要认真落实[1,2]。

4.2 利用植物多样性控制害虫

有些植物在受到害虫为害时会产生萜类、生物碱、羟类、醌类、酚类等有毒物质, 对昆虫有拒食、趋避、引诱、麻痹、不育、抗生或直接杀死作用, 如花生与杨树间作、花生田点种蓖麻能诱杀蛴螬成虫金龟子从而减少田间落卵量。方法是花生田点种蓖麻300~450株/hm2, 夏花生田蓖麻要尽早种植或育苗移栽, 使金龟子成虫初发至盛发期蓖麻有2~3片叶为宜[3,4]。

4.3 防治成虫

一是灯光诱杀。集中连片大面积种植地块, 每2.0~3.3 hm2设1台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 可诱集杀死蛴螬成虫金龟子, 以达到降低田间落卵量, 减少田间幼虫数量, 控制幼虫危害的目的。二是成虫盛发期用杨柳枝把蘸50%辛硫磷50倍液插于田间, 插75~150把/hm2, 也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 (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 3 000倍液喷于田边杨树叶上以诱杀成虫。

4.4 幼虫防治

一是播种期药剂拌种。可选用60%高巧 (吡虫啉) 30 m L+40%卫福40 m L悬浮种衣剂, 或60%高巧30 m L+2.5%适乐时 (咯菌腈) 20 m L, 对水200~300 m L (0.2~0.3 kg) , 配成药液, 将10~15 kg花生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 用配好的药液均匀洒在种子上, 搅拌均匀, 在阴凉通风处摊开, 充分晾干后适期播种。还可用40%辛硫磷微胶囊缓释剂拌花生种, 药∶水∶种=1∶20∶800 (缓释剂药效可长达70 d以上) 。二是低龄幼虫期撒毒土。7月夏花生开花扎针期, 也正是1龄幼虫对农药敏感期撒毒土。方法是48%毒死蜱乳油4.5~10.5 L/hm2对适量水拌细土或细沙300~450 kg/hm2, 顺垄撒于作物根部, 随后中耕将药土掺混于表土层。如不中耕撒药后灌水, 让药随水渗入土中效果更佳, 或趁下雨时撒毒土, 让雨水将药淋入土中, 不仅效果好, 而且省劲。总之, 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蛴螬1龄敏感期) , 并要设法让药进入土中接触到虫体, 效果才会好。

参考文献

[1]江金春, 马登超.鲁南地区花生田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3) :159-160.

[2]梁林琳, 谢娜, 张丽娟, 等.我国花生蛴螬防治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7) :2006-2008.

[3]吕卫东, 朱志良, 陈永明, 等.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3) :762-764.

重发原因 篇9

1 杂草发生概况

1.1 稻田杂草

水稻是阜宁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5.85万hm2, 栽培方式有直播稻、机插秧、旱育移栽、抛秧, 由于近年来直播稻在阜宁县大面积种植, 稻田杂草呈加重发生趋势。优势种群主要有禾本科的马唐、千金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等, 莎草科的水莎草、牛毛毡、香附子、碎米莎草, 雨久花科的鸭舌草, 菊科的鳢肠, 眼子菜科的眼子菜等。发生种类较多, 共计13科30种以上杂草, 防除不得力的田块, 最终田间总草密度达273.5株/m2。

1.2 麦田杂草

麦田杂草发生种类较多, 优势种群主要有禾本科的硬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 茜草科的猪殃殃, 石竹科的牛繁缕、繁缕, 豆科的大巢菜, 十字花科的播娘蒿、荠菜, 菊科的泥湖菜。2月25日调查, 总草平均密度为131.01株/m2 (0~960.3株/m2) , 单子叶杂草主要有硬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 平均密度为106.17株/m2 (0~881.64株/m2) , 双子叶杂草主要有泥胡菜、猪殃殃、繁缕和野老鹳草等, 平均密度为24.84株/m2 (0~70.0株/m2) 。

1.3 油菜田杂草

优势种群主要有禾本科的硬草、看麦娘, 茜草科的猪殃殃, 石竹科的牛繁缕、繁缕, 菊科的泥湖菜。2月25日调查, 总草平均密度为186.0株/m2 (0~558.0株/m2) , 单子叶杂草主要有硬草、看麦娘, 平均密度为162.0株/m2 (0~486.0株/m2) ;双子叶杂草主要有泥湖菜、猪殃殃、繁缕、碎米荠等, 平均密度为24.0株/m2 (0~72.0株/m2) 。

2 发生特点

2.1 草相种类较多

据调查, 麦油田杂草发生有30种以上分属16个科, 优势种主要为硬草、看麦娘、泥胡菜、猪殃殃、繁缕和野老鹳草等;水稻田杂草发生有30种以上分属14个科, 优势种为稗草、马唐、牛筋草、鳢肠、眼子菜、水莎草等。

2.2 杂草适应性强

阜宁县地处江淮平原中部, 属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杂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种子的生存能力强, 多数麦油田杂草具有抗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调查表明:该县多年来一直常见的稗草, 其种子在土壤中保持生活力可达8年。

2.3 发生面积较广

2013年阜宁县小麦草害发生面积4.16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73.06%, 油菜杂草发生面积0.43万hm2, 占总面积的80.24%, 水稻草害发生面积5.83万hm2, 占种植面积的99.71%。

2.4 杂草成熟期早

农田杂草一般情况下萌发出苗时间比农作物迟, 但成熟期一般都比农作物要早, 同时还具有边成熟边落谷的习性, 给防除带来困难。

3 原因分析

3.1 水稻田杂草

一是耕作制度的改变。广大农户为了操作简便, 大面积种植直播稻, 其播后采用浅湿灌溉, 前期田间小环境十分有利于杂草生长, 田间出草种类多, 出草时间长、高峰多, 杂草生长旺盛、数量大等特点日趋加重, 尤其以稗草、马唐、千金子、牛筋草等恶性杂草发生呈加重趋势。二是化除技术参差不齐。虽然直播稻有健全的“一封、二杀、三补”防除杂草的措施, 但是农户对该技术熟练掌握的较少, 防除杂草时盲目用药, 用药后田间管理水平有限, 导致防除效果差, 田间草害发生重。三是农药市场良莠不齐。近年来农药生产厂家越来越多, 药剂的效果有好有坏, 有的农户为了贪图便宜, 购买一些价格低廉且防效较差的药剂进行化除, 导致防除效果较差, 影响了农户对化学防除杂草的信心[1,2]。

3.2 麦油田杂草

一是稻田让茬晚, 冬前化除时间有限。由于近几年直播稻在阜宁县大面积的种植, 导致水稻让茬晚, 小麦播种期和油菜移栽期推迟, 杂草的萌发期也相应推迟, 进入出草高峰后, 气温已下降至10℃以下, 利于冬前化除的天气较少。二是杂草的抗药性增强。由于近几年麦油田除草剂研发、推广应用的新药剂较少, 麦油田常用的化学除草剂在阜宁县已使用较长一段时间, 调查表明田间杂草对常用药剂的抗性正在逐渐增加。三是主动化除意识淡薄。阜宁县夏熟作物中小麦田杂草发生4.16万hm2, 油菜田杂草发生0.43万hm2, 杂草发生面积较高, 由于群众对杂草造成的危害认识度不够高, 适期主动化除的意识淡薄, 导致防除覆盖率较低, 杂草成熟后种子落谷于田间, 给翌年防治带来更大的压力。

4 防除对策

4.1 稻田杂草防除

直播稻田除草通常采用3步进行:第1步“一封”就是稻种播后的土壤封闭处理, 要选择杀草谱广的药剂, 利用除草效果好的药剂来控制出草的第1个高峰。未浸种或浸种不露白的田块, 播后覆土盖种上足水, 待自然落干后选择丁草胺类型的药剂进行防除, 稻谷已发芽或浸种催芽直播的田块选择丙草胺类药剂进行防除, 用药时需保证芽长一粒米。第2步“二杀”是在水层建立以后, 根据田间不同的草相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 施药时田间秧龄必须达2叶1心, 水层不过秧心, 才能进行化学防除。阜宁县常见的稗草应选择五氟磺草胺类药剂, 千金子、牛筋草选择氰氟草酯类药剂, 马唐选择恶唑酰草胺类药剂, 莎草、眼子菜、鲤肠选择苄嘧磺隆类药剂。根据草相、秧龄、草龄的大小选择适量的药剂进行化学防除, 施药后第2天上水, 水层不过秧心, 保持浅水层5~7 d。第3步“三补”对前期防除后, 仍有部分恶性杂草的田块进行挑治, 根据田间残留杂草的草相、草龄选择对路药剂进行最后的封杀[4]。水稻抛秧、机插秧后5 d, 田间保持浅水层, 使用50%耕孚1.2 kg/hm2拌化肥或干细土450 kg/hm2防除杂草。水稻秧苗移栽至大田3~5 d活棵后, 田间保持浅水层, 水层不超过秧心, 用14%东宝乙·苄600 g/hm2或50%耕孚1.2 kg/hm2, 采用水层封闭法防除杂草, 药剂拌土壤或肥料均匀撒拖。

4.2 麦田杂草防除

一是通过清除田边、路边、沟边、渠边的杂草和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或水选等措施, 可以减少杂草种子的来源。二是麦田化学防除建议在冬前天气晴朗时进行, 日平均气温掌握在10℃以上, 此时田间杂草较小, 比较容易防除。三是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使用异丙隆类药剂, 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使用苯磺隆类药剂, 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混生田块使用70%高渗苯·异丙隆2 025~2 700 g/hm2化学防除。

4.3 油菜田杂草防除

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 在油菜移栽后禾本科杂草出齐时施药, 使用高效盖草灵、高效盖草能等药剂进行化学防除。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 以人工拔除为主, 药剂选择上, 在油菜六至八叶期用17.5%双草除乳油1 500 m L/hm2防除油菜田阔叶杂草 (白菜型、芥菜型油菜田禁用) [3]。

摘要:介绍了轻型栽培稻麦油田间杂草发生情况, 分析其发生特点及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除对策, 以期为稻麦油田间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麦油田,田间杂草,特点,原因,防除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文文, 张桂玲, 甄鹏鹏.麦田禾本科杂草重发原因与防除技术[J].农技服务, 2010 (11) :1427.

[2]殷平, 徐优良.泰兴市麦田杂草重发原因和防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2, 30 (6) :930-931.

[3]杨爱国, 杨学明, 朱春文.直播稻田杂草重发原因及防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9) :91.

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篇10

南方大部稻区水稻“两迁”害虫呈偏重及大发生态势。由于去年越南等境外虫源地“两迁”害虫发生较重,虫源基数较高,加之入冬偏晚,冬季温度偏高、降水偏少,利于我国华南、西南大部及境外虫源地害虫越冬存活;根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今年早春气温偏高,可能导致迁入危害期提前、发生代次增加;单双稻混栽面积大及栽插、生育期不一,“桥梁田”多,利于害虫发生和辗转危害。预计稻飞虱在华南、西南南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黔、湘、鄂局部稻区大发生,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

长江中下游、江淮以及黄淮南部小麦赤霉病呈重度流行态势。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今年春季长江中下游、江汉、江淮、黄淮南部麦区降水比常年偏多1~2成,部分地区偏多2~5成,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同时,这些地区连年种植小麦,该病菌源不断积累、基数较大,大多主栽品种对该病的抗性逐步退化丧失。预计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大部以及黄淮南部麦区呈偏重以上流行态势,与气候条件适于流行的2014年相当。

重发原因 篇11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发病原因,对策,江苏宿迁

纹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 种子播下后, 病菌即可侵害, 造成烂芽, 不能出土。随着麦苗生长, 病菌侵染叶鞘, 造成新叶不能抽出而致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 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 病斑融合后, 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 造成茎壁失水坏死, 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 形成枯株白穗。宿城区现有耕地不足4万公顷, 以稻、麦轮作为主, 常年种植小麦3万公顷左右。近年来, 小麦纹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 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006年小麦纹枯病中等发生, 实际损失小麦产量486t。2005年中等偏重发生, 实际损失小麦产量1 680t, 防治田平均病株率25%, 平均侵茎率11.3%, 平均白穗率0.09%;未及时防治田块平均病株率80.5%, 平均侵茎率38%, 平均白穗率0.35%。2007年偏重发生, 发生面积1.53万公顷, 实际小麦产量损失3 414.8t, 防治田平均侵茎率19.7%, 平均白穗率0.13%;未及时防治田块平均侵茎率45.6%, 平均白穗率0.55%, 部分未防治田块侵茎率达到100%, 白穗率达30%以上。

1 发病原因

1.1 菌源充足

水稻与小麦轮作的麦田纹枯病重于旱田连作的麦田。近几年来, 水稻纹枯病发病较为严重, 菌核量逐年增大, 基数逐年升高, 田间菌源较大。而宿城区稻、麦轮作的麦田占总面积的80%左右, 导致纹枯病发病较重。

1.2 气候条件有利

菌核萌发温度为10~38℃, 麦播后的10月、11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和11.3℃, 是纹枯病菌核萌发适温, 同时11月雨水相对较多, 雨量达36.9mm, 加之部分田块偏施氮肥, 播种量较大, 冬前麦苗普遍嫩绿, 抗纹枯病能力较差, 导致部分田块冬前就已开始发病。开春后, 2月、3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7℃、9.6℃, 虽然比2005年分别高1.9℃和2.3℃, 但雨量仅为23.2mm和0.1mm, 比2005年分别少15.4mm和40.1mm, 因此尽管早春气温比2005年高, 但相对湿度小, 纹枯病蔓延速度并不突出。4月平均气温为15.4℃, 虽比2005年减少1.6℃, 但整月雨日较多, 雨量较大, 降水量达46.5mm, 比2005年多24.8mm, 高温、高湿, 纹枯病纵向扩展较快, 导致中后期未及时防治的田块病株率和病情严重度都急剧上升, 造成2007纹枯病发病集中, 危害严重。

1.3 施药适期掌握不准

根据纹枯病发生特点, 当其在麦田呈横向扩展时施药较好, 最佳防治时间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上旬, 如果提前施药, 天气较冷, 病害还处于越冬期, 施药没有效果;施药过大, 病害纵向扩展, 侵染小麦茎秆, 一方面对茎秆造成伤害, 影响水分、养分输送, 造成干瘪率增加, 另一方面, 由于茎秆外面包围着叶鞘, 药液很难接触茎秆病斑, 增加防治难度。另外, 该病发病初期侵染基部, 隐蔽性较大, 基层群众对此认识不足, 尽管植保部门及时发布防治意见, 但相当一部分农户反应较慢, 距适期推迟15d左右开始防治, 错过了防治最佳时机, 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据全区调查统计, 适期防治的农户仅占32%。

1.4 施药方法不当

治病不同于治虫, 药液只有沾到病部才能起到防效。由于小麦春后长势较快, 田间往往较荫蔽, 施药要趁早晨有露水时喷药, 使药液随露水充分流到病斑上, 下午施药时喷头要对准麦茎基部, 尽量使药液喷洒到病斑上。因此, 施药时必须加大用水量, 一般用水量不低于750kg/hm2。

1.5 施肥不当, 植株抗病力差

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 农忙回来几天, 忙后就走, 往往一次性投入较大, 播种时狠施基肥, 且多以氮肥为主, 结果是氮肥施量过多, 磷、钾肥施入较少, 植株嫩绿易感病, 或播种量太大, 造成冬前植株生长较快, 茎秆细长, 抗病力减弱。同时部分麦田杂草过多, 田间荫蔽, 利于纹枯病菌传播, 使田间菌源量增加, 部分麦田冬前纹枯病发生普遍, 11月23日调查, 宿城区见病田块有866.7hm2, 主要分布在洋北槐树村、南蔡苏黄村、耿车大同村等村部分麦田。开春后, 田间施肥量更是以氮肥尿素、碳酸氢铵为主, 麦田普遍长势较好, 一方面植株嫩绿, 抗性减弱, 利于病菌传播蔓延, 另一方面防治难度加大。

1.6 品种抗性较差

据小麦生长后期调查统计, 新麦13、淮麦19、温麦系列、中原98-68在宿城区普遍发病较重, 而这些品种在该区种植面积较大, 占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

2 防治对策

2.1 选好品种, 做好种子处理

一是选用高产抗 (耐) 病品种。目前宿城区主栽品种中尚未发现对小麦纹枯病高抗或免疫品种, 但可根据品种间抗 (耐) 性的差异和宿城区的实际情况, 大力推广丰产性能好、抗 (耐) 纹枯病较强的优良品种, 如淮麦20、邯郸6172等, 以有效地减轻病害, 提高产量。二是推行药剂拌种, 控制纹枯病菌对小麦苗期的侵染。

2.2 加大宣传力度, 普及防治意识

针对大部分农户对纹枯病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 应充分利用现场会、广播、明白纸、黑板报、送科技下乡及各种培训活动等, 就小麦纹枯病症状识别、危害程度及科学防治进行宣传。根据宿城区小麦纹枯病重发情况, 对小麦纹枯病在该区发病2个高峰期即春季返青后和拔节期进行2次防治, 其中春后的3月份要实行统一防治, 控制病害蔓延。对纹枯病重发的田块在11月份对当地老百姓宣传培训, 力争于冬前防治1次。

2.3 组建机防专业队, 全面推行统防统治

针对广大农户对纹枯病认识较差、防治意识淡薄、施药方法普遍不当等现状, 动员各个乡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建立机防专业队, 视各个村稻、麦面积的大小决定组织机防专业队数量, 器械由乡镇统一购置, 机防队人员由各村自行从中青年中选取, 每次统防统治前, 农技人员要对机防人员进行防治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培训, 切实提高防治效果。

2.4 抓好纹枯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

上一篇:MR功能成像下一篇:光缆的防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