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月光奏鸣曲》(通用12篇)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篇1
1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1.1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被后人称为“乐圣”。他一生命运坎坷, 但较早地显示出了音乐天赋, 从师海顿, 最终学有所成。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交响乐, 其次就是钢琴作品。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中, 他运用了交响乐创作中的一些思想, 更加自由地运用钢琴曲表达了情感, 也打动了很多的听众, 钢琴曲也成为其主要成就之一。在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 《月光奏鸣曲》其有很强的代表性, 不仅优美而且富有诗意。
关于《月光奏鸣曲》, 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在银白色的月光下, 贝多芬听到了有人弹他的钢琴曲, 循声而至, 贝多芬来到一间简陋的房屋前, 推门进去发现是一个盲人少女, 他很是感动, 由此创作了一首被标注为“幻想曲风格”的曲子。贝多芬去世后, 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为这个曲子更名为《月光奏鸣曲》。在创作《月光奏鸣曲》时, 贝多芬正值耳聋日益严重的时期, 这让他十分的绝望, 伯爵爱女朱丽叶·圭恰尔迪的出现给贝多芬巨大的勇气, 贝多芬很快陷入了爱河。然而, 朱丽叶很快就移情别恋, 这又一次的打击了贝多芬, 但他没有放弃音乐梦想, 在失恋的痛苦中完成了《月光奏鸣曲》。
1.2 作品特色
这首“幻想曲式奏鸣曲”有自由、即兴的特点, 对音乐素材的运用非常的灵活。另外, 贝多芬还将持续的慢板代替了奏鸣曲式的快板。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章慢板, 第二章小快板, 第三章是快板, 纵观全曲, 由慢变快, 感情表达逐步加强。为了使整个乐曲有较强的整体性, 贝多芬巧妙地把低音八度、圣咏式的和旋平稳进行等创作手法和其特有的曲式、调性相柔和, 整个乐曲不仅有低语也有呐喊。阿萨菲耶夫曾这样评论这首作品:“感人至深的充满能量与浪漫的音调, 令人精神振奋的旋律, 时而像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时而又如濒临绝望的哭泣。曲调中蕴藏的真挚诚恳, 深受人喜爱, 也极易被人接受, 不得不说它是一首真正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另外, 《月光奏鸣曲》的另外一大特点在于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月光”。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什坦认为《月光奏鸣曲》中唯有第二章的小快板才是真正的“月光”;俄国文学家奥利比舍夫认为第一章传递的是贝多芬失恋的伤痛;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认为第一章实际上贝多芬的冥想状态, 可以预见到不安。同一首曲子有不同的感觉, 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
2《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色分析
2.1 第一乐章
《月光奏鸣曲》的第一章运用了单三部曲式、升C小调、2/2拍、慢板, 是充满柔情和哀痛一章, 与阴柔的“月光”相衬, 由于其具有沉思的、悲痛的特点, 很多后人猜想这是贝多芬在失恋后为自己的爱情创作的挽歌。奇妙的和声色彩展示了曲中感情的细腻变化。
乐曲由柔弱均匀的三连音开始, 缓慢地成为三和弦, 匀称的乐曲给人以舒缓的流动感, 乐曲的速度、节拍等纷纷确立哀伤基调, 第一章开始。随后, 在平静的背景上出现了主题旋律, 似沉思, 似在倾述着内心的悲伤;在通过对音区、和声、节奏的重复中, 展示了作者心中不安的思绪。在这一节中, 平淡这一主题像明月般慢慢的登场, 在15小节中另一音乐氛围出现, 进入第二主题。到了23节, 即乐曲的中段, 三连音的琶音陡然跃入高音区, 显示了作者的不安情绪, 展示了情绪的短暂波动。至24小节, 音乐再次放缓, 进入安静阶段, 乐曲进入到了第三主题中。60小节起, 音乐如夕阳西沉, 似乎在淡淡的月色中消失。
第一章饱含了沉思和倾述, 闭上眼就似乎看到了一轮明月在平静的海绵上高悬, 银白的月光笼罩着一切, 美妙的和声让人欲言又止, 婉转的韵律传达的细腻的哀思。三连音的分解传递了冥想的静默, 所有心语都由心跳般的旋律述说, 既有悲痛也有含蓄的激情。在这一章中, 贝多芬没有明显地区分大小调, 而是在短短的60小节中灵活地运用曲式, 自然地转换同名大小调, 表现出高超的创作技法。
2.2 第二乐章
第二章与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相比, 显得更加典雅、短小、抒情, 是第一章和第三章的桥梁, 是徐缓和激烈之间的过度。李斯特形容第二章为“开在两个深渊间的花朵”。第二章主要运用了复三部曲式、降D大调、3/4拍、小块版。第一部分的两个单二部曲式都是由同一边走发展而来。中部的单二部曲式也是建立在降D大调上。右手的切分节奏所形成的重音与左手低音区交替出现, 形成了一种神秘感, 连奏与断奏使主题显得更加自然, 完美地衔接了第一章的舒缓和第三章的激昂。
2.3 第三乐章
这一乐章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使用了奏鸣曲式、升C小调、4/4拍、急板。这一章一切都在急速的流动, 出现了具有贝多芬作曲特色的抗争性音调, 表现了强烈的内部冲突, 出现了激烈的对立和斗争。虽然这段乐曲始终都充满着烈火般的热情, 旋律扣人心弦, 但在激烈中仍充满着优美, 显示了贝多芬坚强的意志力。这一乐章有充实的音乐内容, 展现了惊人的音乐效果, 是贝多芬钢琴音乐中表现力最丰富的作品。直到第三章贝多芬才使用了奏鸣曲式的演奏, 是贝多芬的大胆创新。
第二章中, 间歇地涌动的主题在第三章终于得到了升腾, 它以16分音符的分解和弦, 急剧上升到高音区, 音符如奔腾的野兽向前冲击, 有力地展现了贝多芬坚强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和追求真爱的渴望。在14节延长记号处, 奔腾的感情激流暂停了下来, 在6小节之后, 出现了副部主题。这是一段如歌唱般热情的曲调, 贝多芬将自己的情感一步步的展示了出来, 融入到了音乐之中, 情感如奔流的波涛随着音乐一泻千里。
这一章是音乐和感情爆发的一章, 琶音的组合拍打着听众的心灵, 疯狂的情感随着音乐强度的增加像火上一样爆发。在呈示部, 贝多芬以重复的和弦式的紧张实现了感情强弱的更替, 这种紧张在部尾以几个哀痛句逐步缓和下来。在展开部开始后, 依然发展着呈示部的主题, 交错开展。贝多芬压缩了主部, 将副部分解为一些单独乐句, 在高低音部交替出现, 增强了哀痛的表现力。在展开部的结尾, 低声部成为主音, 音乐逐渐过渡到平静, 让人得到暂时的安静, 同时也预示着新的高潮的出现。在平静之中进入了再现部, 主部主题再次出现。在再现部中有一个庞大的结束部, 是心灵挣扎的再现, 全曲在这里达到了高潮:主部主题出现, 紧接着是四小节的强力度上的减七和弦的琶音, 之后再低音部呈现了副本主题的旋律, 其后出现了幻想式的装饰, 在两小节的慢板之后又很快返回急板, 最后在主和弦的猛烈上升和下降中结束全曲。
这一章充分展示了贝多芬高超的音乐创作进技能, 在百转千回中动人心弦。主和弦的猛烈上升和下降使音乐达到了最佳的效果。第三章是全曲的升华部分, 展现了贝多芬对生命和爱情的理解, 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
3 总结
《月光奏鸣曲》表现了贝多芬的热烈情感, 第一章柔和, 第二章轻快, 第三章激昂, 这三章衔接得天衣无缝, 内容丰富、思想充实、情感细腻, 有绝佳的音乐效果。它深刻展示了贝多芬内心的挣扎, 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不屈的意志, 具有贝多芬音乐特有的感染力,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巨大的精神鼓舞。
参考文献
[1]郑培.浅析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J].中华文化论坛, 2008 (S1) .
[2]刘骁, 吴丹.《月光奏鸣曲》的意境之美[J].大舞台, 2014 (4) .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篇2
《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 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4度、高8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 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一出现就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 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E大调上开始,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这股音流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把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高潮。整个呈示部在高潮出现的强劲和弦中结束。展开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调上开始,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依然存在,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接着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 这两种冲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调上出现,又在D大调、g小调上重复。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显示了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和气概。
悲怆奏鸣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由极慢的慢板转为辉煌的快板,在序奏中掩埋着悲怆动机。这一部分出现在第1,2,3小节中,表现出那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将精神的防线击溃的那种情形,随后的几个小节中有所缓和。如果说前面几小节是悲痛的话,那么紧接着的几小节就是悲伤。随后主部的第一主题展开,在一系列的断音爬过钢琴键盘的小字二组,小字一组后,有种乘着震音断奏而热情上升的一种感情,这一部分共有五次的持续的感情上升,可以说是热情澎湃。随后第二主题展开,这一部分轻快而富有流动感,从第65小节开始,加入了大量上波音的使用,一直持续到第90小节。随后进入发展部,总体来说在发展部从音乐中可以听见第一主题中的大量不断上升的断音,从内容上来讲,是G小调的极慢板动机进入快板而发展的第一主题,至300小节,进入曲末,在上升的断音中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整个乐章充满抒情的气氛,形式为三段体。第一段,优美而抒情的主题,风格与第一乐章迥异。回到了一种平静的心态,进行之中也悄悄地从三声部变奏为了四声部(9小节),随后进入了第二段,(从第38小节开始)一种意兴阑珊之感也涌上心头,此段中大量出现的是左右手相互交替的三连音的伴奏,在第42小节时一度出现紧张感,但是一闪而过至51小节重新演奏第一段进入第三段,幅度也渐小,渐渐的恢复平静。
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篇3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f小调,12/8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拥有庄严肃穆的气氛,第二主题则充满了光明与希望的优美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绝妙的对比。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D大调,3/4拍子,变奏曲形式。乐章主题使人感受到了作者那激进而满怀斗志的精神,整个乐章渗透着一种乐观主义情绪。
第三乐章,从容的快板,f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反映出一个宏大的战斗场面,具有百折不挠的气势:第二主题同样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经过重复第一主题(以极快的急奏进行),最后以排山倒海之势结束全曲。
浅析贝多芬和他的《月光奏鸣曲》 篇4
贝多芬生活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的动荡时期。他十九岁时,爆发了革命的热情,年轻的贝多芬已成为一个反对封建制度,拥护民主共和的进步青年。他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勤奋刻苦的从事音乐创作。终于,他的音乐造诣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他的钢琴演奏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创作的乐曲热情洋溢,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贝多芬是浪漫主义之先河,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是衔接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中的重要音乐人物。
1802年前,他的作品是纯古典的,但从1802年后约13年间,贝多芬开始打破这些纯古典式形态,为旋律与和声加入新的作法。在这时期的作品中,最显著的就是表达出人世间的热情与心声。181年以后的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的精华,曲式自由,表现真挚,达到巨人般最崇高的艺术境界。
提起《月光奏鸣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月光,想它一定与月光有关系。贝多芬称这部作品为《幻想奏鸣曲》,一方面是因为第一乐章没有采用通常的奏鸣曲式,音乐素材运用的非常自由;另一方面,因为这首乐曲表现了贝多芬对生活的幻想和探索。至于月光二字,可能是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雷尔斯布在贝多芬死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而起的。
对于这首奏鸣曲,其实贝多芬曾署名“献给朱莉.圭奇贾迪伯爵夫人”,据说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与那位女伯爵的的爱情告别书。在1800年末,贝多芬已患有耳疾,爱上了从意大利来到维也纳的女弟子朱莉,1801年11月16日给格勒的一份信中写道:“她爱着我,我也非常爱她,这是两年来(耳聋两年来)我初次遇到的幸福日子”。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身份不同的原因,导致贝多芬与贵族小姐的恋爱没成功。因此,贝多芬把这首具有幻想式的奏鸣曲赠给了朱莉.圭奇贾迪伯爵夫人。
《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慢板,第二乐章是小快板,第三乐章是急板,全曲的速度由慢到快,音乐情绪也一步比一步热烈。
第一乐章:持续的柔板,升c小调,2/2拍子,单三部分歌谣曲。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地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整个乐章采用的是小调色彩,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的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一乐章的写法是十分独特的,它的性格充满了诗情,气氛上似乎表现出非常遥远的彼方传来了哀叹与倾诉的歌声,音乐情绪又充满了绝望的悲伤情感。
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左手沉重有力配合着八度(谱例1)
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的出现,细致而沉静的旋律略带些忧郁。在7小节时出现了温柔的歌声,进入了E大调。它仿佛是一种光明的幻想,但似乎是短暂的。10小节处e小调的出现,又使音乐暗淡下来。中间部分,第16小节开始时用了新材料,并改为大调,紧接着还出现了还原C音的重音。这里好像悲伤地抽泣。在24小节是用主题材料转回主调。32小节旋律声部中断了,是个装饰性的经过乐句。到36小节时,音乐终于到达了巅峰,开始以下坡的势态一点点下降,有一种喘歇的感觉。随后,进入了第三段,第一主题在升c小调上,平静再现,稍有变形,但音乐情绪没有改变。从52小节开始,进入了尾声。整个乐章,似乎很安静、平缓,但从调性(小调)色彩的旋律中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忧郁、沉闷的情感,把人带到一种沉思的境界中去.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复三部曲式。
第二乐章较短,整体感觉较轻盈。以一种奇幻的小步舞曲速度进行,在节奏方面,采取切分音的形式,(谱例2)
显得新颖,有独创性,整体气氛与第一和第三乐章截然不同。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侧深谷中的一朵小花”,莱奈克称作“金色的桥梁”,而舒曼称它为“两位北欧巨人间的娇柔美女”。
看似短小的乐章,在全曲中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作为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接了慢速沉思的第一乐章,并自然地引出了暴风骤雨般的第三乐章。
第二乐章是以弱起小节,由连奏和断奏呼应的主题开始。第一部分是变奏的重复乐段,主调的完全终止,它是一个欢快且极富生命力的旋律。第8小节变奏进行了反复,旋律出现了延留音,切分音的节奏更为明显。中间部分从17小节开始,虽然是新材料,但与第一部分仍保持着联系。在25小节处,进入了第三部分,主题旋律再次在原调上变奏和延伸,通过渐强,这里的音乐也是积极向前发展的。在33小节的突强,也要准确的表现出来。
37小节,进入了三声中部,旋律极其优美动听,第一部分是8小节的重复乐段,连续不断的突强要毫不犹豫的表现出来。
在这里,旋律线条要流畅、连贯。45小节开始,左手的双音以半音阶的形式下行,要明显听出两个声部的进行。
这样一直持续到50小节之后,到59和60小节之中有一个属——主的解决,很自然地回到再现部,再现部是静止再现。从45小节开始到三声中部的结束,整体较幽默、诙谐,而且旋律也十分连贯,富于歌唱性。
在这乐章中,最特殊的地方是节奏,一直采用切分音的节奏型,轻盈的歌唱着,几乎是左右手配合弹得和弦。
从第二乐章的整体气氛中,可以看到,音乐是直接与朱莉伯爵夫人的形象联系的,它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这是一个暴风骤雨般的乐章,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演奏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这一充满贝多芬性格的乐章,是全曲的高潮。
虽然在调性上与第一乐章相同,但是表达的音乐情绪确完全不同,好像在第一乐章中压抑的沉闷,在这乐章彻底的发泄出来,异常激动的情绪和分解七和弦的琶音技巧完美结合在一起。
第1小节以升c小调进入主题,它略显得有些粗犷,但它的音乐形象是极其激动的,上行分解七和弦,快而均匀的弹奏,有种不断追求,不停挣扎的感觉。
到达顶峰是两个具有炸裂性的和弦,很强的弹下去。9小节开始,右手分两个声部,应注意突出旋律。到14小节,突然停止到属和弦上,为再一次冲式的上行做了充分的准备。15小节,一个近乎于朗诵,诉说的旋律进来(谱例3)
这是副部主题旋律,速度上与主部主题一致,但表达的音乐情绪却不同,表现出忧郁、诉说的感情。在这里,副部主题的旋律是优美连贯的。25小节,八度连续切分的音型,似乎看到了焦虑的心情。29到32小节,右手八度的二分音符,这里的突强,好像是一种肯定的回答。43小节第一个音完全终止结束,叠入了第一个结束主题,它加固了升g小调的调性。
接下来,跳音的八分音符取代了十六分音符的进行,是弱的力度,一共两句。弹奏第二句时,音色上要浑厚些,并且逐渐加强力度。在这四小节中右手的高音声部是主导声部,突出旋律,由弱及强。随着斩钉截铁的节奏,音乐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激情和紧迫感很强的新乐念。49和43、46小节有点类似,不同的是,把原来的八分音符双音丰富为八度和弦,并且在力度上也比上次强的多。接着,音乐缓缓弱下来,到57小节,第二个主题结束。从63小节开始,左、右手一起弹着十六分音符,用半音转调回到了主调。
65小节进入了展开部。分解七和弦上行琶音,调性方面主要主题转为了升C大调前进,副主题转为升f小调再现。从75到86小节,左手八分音符低音声部的旋律要强调出来,音域一直下降,音乐情绪也在随之加重。之后,旋律又回到了右手,这里的音色要极其柔和、连贯。左手一直用十六分音符的震音作为伴奏。
从103开始到159小节结束,再现部。再现部与呈示部结构、技巧上基本类似,但调性上稍不同。呈示部副主题出现时,由升c小调转到了g小调。但再现部中,副主题的调性仍然保持在升c小调上。
从160小节到全曲结束时尾声部分。这个尾声是以非常庞大精巧的手法写成的乐段。采用了主部主题材料。187小节,变为属九和弦颤音,又从容地自上而下。八分音符平稳,力量均匀。188和189小节慢而悠长,在两个深深的低音八度中突然中止,191小节,右手的旋律,回到了开始的速度,力度由弱及强,最终,主三和弦变成了最后一次的琶音巨浪,左、右手弹奏着同样的十六分音符,随着音乐强弱变化,均匀弹奏,保持原速(谱例4)
这样的琶音由高到低,引出全曲最后两个强奏的主和弦(见谱例8),它铿锵有力的强奏,好像是对渴望寻求出路的肯定!
第三乐章,从头到尾的潜在力量和音乐情绪始终没有下降,紧张度和戏剧性是一步步增强,对比也是极其强烈的。
通过这段时间对《月光奏鸣曲》的研究学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从音乐本身的深入挖掘,对其内涵加深体验,从每段、每句、每个音符,甚至每个休止符及其它标记研究,发掘它的结构特色、和声、曲式及情感的处理,深刻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才能把自己的观念、情感及思想融为一体,把音乐自然而然的化为自己的灵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进一步追求了崇高理想和新的表现手法,它由慢渐快,音乐情绪随之高涨,由悲哀的吟诵到二乐章的过渡,再到最后激烈的狂怒,贝多芬巧妙地运用了音乐语言,融会贯通为一体。
《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在演奏《月光奏鸣曲》时,乐章之间要衔接紧凑,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
摘要:《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向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在演奏《月光奏鸣曲》时,乐章之间要衔接紧凑,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篇5
摘要:贝多芬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他众多以反抗、斗争为主题的作品中,由于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反映了作者的自然观而独树一帜。本文将从把握乐曲整体风格、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为主线来剖析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贝多芬 黎明奏鸣曲 曲式结构 演奏技巧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是一首具有田园风格的作品,无论从曲式结构、音乐构思,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特点,是学习钢琴演奏的必弹曲目。
一、贝多芬生平简介
维希·凡·贝多芬(1700—1827),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与海顿、莫扎特被誉为“维也纳三杰”。他不仅是欧洲古典乐派的代表,同时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城的贫民家庭,很早就显示出了音乐才能,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钢琴奏鸣曲《月光》《悲怆》《热情》等。他一生坎坷,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完全丧失听觉,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到禁止的复辟年代里,贝多芬依然坚持“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写下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的音乐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二、黎明奏鸣曲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共创作了三十二首奏鸣曲。第一阶段是维也纳初期(1793—1802),在这一阶段,他刚步入维也纳的上流社会,由于贝多芬的思想、立场与之不同,所以,他的理想与爱情等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从而,将未能实现的心声充分地注入到音乐之中,这一期间以《C小调悲怆奏鸣曲》(Op.13,1798)《升C小调月光奏鸣曲》(Op.27,No 2,1798)为代表作。第二阶段是成熟时期,他的创作中逐渐显示出一种狂风暴雨般的、富于戏剧性的特质,其中以《C大调黎明奏鸣曲》(Op.53,1804)《f小调热情奏鸣曲》(Op.57,1804)为代表,在这期间,《英雄交响曲》的完成,充分标志着他在创作风格上成熟时期的到来。第三阶段是他的创作晚期,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由于政治局势的改变,由抒情性的风格代替了原本占统治地位的英雄性风格,其代表作为《A大调奏鸣曲》(Op.101,1817)。
贝多芬众多作品的创作逻辑都是“通过斗争,取得胜利”。这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英雄观和斗争意识,然而在他成熟时期所创作的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对社会,以及对自然的认识,鲜明的反映了他的自然观。此曲完成于1803--1804年间,全曲共两个乐章,在第二乐章前有一简短的序奏,最初由于题赠给非常敬重他的才能,从精神到物质都给了他长期巨大帮助的华尔德斯坦伯爵,所以又名为《华尔德斯坦奏鸣曲》,这位伯爵很早就认清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是他青年时代最热烈的拥护者。这首著名的奏鸣曲就是在伯爵所赠的新钢琴上创作完成的,可见此曲与伯爵有着莫大的关联。然而这首奏鸣曲广为流传的别名《黎明》也绝不是偶然的,它明确地反映了大自然的形象在这首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包含了崇高的诗意形象。这一标题在贝多芬原谱上是没有的,但它与其音乐的性质并不相矛盾。此曲最大的特点不仅在于构思雄伟,乐思新颖,具有丰富的抒情性,还因为此曲的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新颖,所以,这些特点共同使得该曲在贝多芬所有奏鸣曲中享有盛誉。
三、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
由于“黎明”的旋律主要出现在第二乐章,而第二乐章前有一个简短的序奏,所以下面我将重点分析这两部分的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
(一)序奏
1.曲式结构
这一序奏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乐章,而本质是第二乐章的导入部,单三部曲式,F大调,6/8拍,慢板。短短的二十八个小节里蕴涵了无穷的深意:朦胧暗淡,有着一种幻想的沉思和庄严的宁静。此序奏A段是以附点的大跳音型为主,左手浑厚低沉的八度和右手带附点的大跳进行,缓慢并以极弱的演奏,表现出一种安静,如梦境般的美。B段是以A段的基本音型变化发展而来,新出现的连续小切分模糊了拍点,更加增添了幻想和憧憬的意境。A′是第一部分装饰性的变化再现,右手大跳音程的幅度更大,左手织体更加丰富,随着内心情绪的增长和力度的不断加强,出现了戏剧性的高潮。在结尾处,柔和明亮的右手长音像远处传来的牧笛声,预示着人民群众载歌载舞欢乐场面的出现。
2.演奏技巧
(1)这一乐段集中体现了贝多芬奏鸣曲创作的乐句线条长和力度对比鲜明的特点,谱面上无处不在的大小连线与力度标记显示出了作者在这方面极高的要求,力度表情标记是作者写给演奏者的话,只有按照谱面所给记号精准的演奏,才可能距离作曲家的创作初衷更近一些。乐句是音乐中的呼吸,把握好乐句的起落是关键,第一大乐句即A段,(1—9小节)是由四个小乐句组成,两小节为一个层次,以PP为起点,随着音高音量及感情上层层递进,在第6小节时达到sf,再缓缓落下,以PP结束。弹奏时,对于力度的控制要注意触键时的速度与深度,虽然很弱但也要缓慢地把每个音弹到底、弹扎实,随着力度的加大那就要借助手臂甚至是腰部的力量把音乐推向高潮。在乐句中不停出现的八分休止符应格外注意,它的存在虽然使音响暂时停止了,但音乐中的意境和感情仍然在继续,休止符也是音乐的一部分。如果练习时一看到休止符便潦草地把手抬起,那么,音乐的连贯性就会被打断,情感的起伏与音乐的流动更是无从谈起。同时,踏板的转换必须要干净利落,不能将前音的音响延留到休止符处。第二大乐句即B段,(9—16小节),是序奏的主旋律。这一乐句的开始与上一乐句的结束在同一小节,音域的降低与突强的力度标记使前后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此乐句是由四个小乐句组成,是根据音区的变化和力度表情记号的转换来划分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对比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一小乐句是在C、D音突强后迅速减弱并收住。第二小乐句是从11小节的第二个十六分音符开始的,整体音域提高且力度很轻,与前一句形成较大反差,就如两个人在一应一答的对话一般。弹奏时,应注意节奏,不能因为是另一句子的开始而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上有所停顿,并要迅速转换思维和触键方式,只用指尖轻柔的弹下琴键的三分之一深度即可,甚至可以弱到似有似无,在演奏B段时应重点弹奏出音乐的层次,要使音乐具有立体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个平面上。
(2)A′部分是A的装饰性主题变化再现,右手大跳音程的进行幅度更大,音域更高,左手织体由三拍一个的和弦丰富为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和弦,在情感上比A段更向前推动一个层次。调式从F大调逐渐向C大调过度,最后三小节回到pp的平静,右手高音不时出现的音响,象征着将要到来的曙光。演奏时,最后一小节的延长号与突强记号(sf)要注意,延长记号可以自由处理,G音要有分量的果断、扎实的弹到底,并有耐心地等待音响慢慢消失,在这期间,手指、手腕、手臂,甚至全身都应保持一个姿势,以免影响音色。序奏部分的最后停留在C大调的属和弦加强了期待感,预示着黎明的到来。
总结:人们这样形容这个乐章:“宽阔无边的原野,洒满了阳光,好像一个夏日,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够的!”主要主题的旋律有德国民歌风格,在温暖的C大调分解三和弦的伴奏下,在清彻的高音区妩媚、愉快地唱出来,一幅晴空万里的画面油然而生。从演奏技巧上讲,这个乐章织体是个技术困难的段落。但是,由于那无比光辉美妙的艺术形象的感召,钢琴家们都乐于克服演奏技巧的困难。回旋曲的主要部分重复多次,每次重复之间又都插入新的对比的音乐。当主要部分最后一次出现时,音乐转入极快板,情绪进入高潮,最后辉煌、宏伟地结束。贝多芬是在承受着命运的致命打击下,写出这样没有一丝阴云的音乐的,他的人格是多么伟大!他超凡的意志又是多么坚毅!
作者:09级石朝斌
浅谈贝多芬晚期奏鸣曲艺术特点 篇6
【关键词】倒退 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28-02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只不过是像在进行其他激烈战斗中的一个微弱的回响而已,我们进入了贝多芬奏鸣曲的后期,发现这个时期贝多芬是奏鸣曲有了更为不寻常的变化,使之更加趋向于幻想性,好像我们已经穿过对圣庙,现在步入圣殿,因此我们应该低声说话。这个绝顶的高峰已经包含了“未来”的开端,尤其在作品101A大调奏鸣曲中,第一乐章的强烈感情已使我们预感到瓦格纳的特里斯坦。第二乐章好像是出自舒曼的手笔,末乐章却又回到巴赫的风格,那当然是“过去”而不是“未来”了。贝多芬的赋格,在天性上不像巴赫甚或莫扎特那样悠然自得,在创作技术上,十六世纪的复调行家甚至可以找出许多毛病;因为在贝多芬音乐的各个方面,复调甚至最简单的旋律都刻上了他的战斗烙印。
1.A大调奏鸣曲作品101
除了奏鸣曲作品109的第一乐章以外,本奏鸣曲是贝多芬用“交织”的风格来写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里的新颖之处是:赋格不是作为形式构成手段,而是作为表现手段进入奏鸣曲式的。巴赫和贝多芬的赋格之间的重要区别就在这里。正如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末乐章中感到需要引进合唱、歌词、人声来使他的思想比较前几乐章所用的器乐手段更加宏伟地变成声音一样,他在几部后期的作品中,把赋格当作最适合表达自己高度集中的感情的手段。
在末乐章前第一乐章开头的反复,也证明各乐章之间有着牢不可破的联系,因此全曲听起来应当丝毫不间断——像一首一气呵成的大幻想曲一样。演奏这首奏鸣曲要求钢琴家具有许多素质:抒情、节奏感、超脱性和充满灵感的技巧性。这些字眼已经把四个乐章的性质全都描绘出来了。只有熟练的艺术家才能理解它,而且它比奏鸣曲作品109、110和111还不容易演奏。
如果用心观察其中的一切细节,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意大利和德文的速度标记相互配合得多么好。
第一乐章的特点是任何地方一直到尾声动机都没有心满意足和结束的感觉。一切都悬而未决而且都被冲毁了。展开部使用了切分节全,如果在强拍上踩踏板,这节奏就会更突出。象瓦格纳的风格,精练而富有表情。
第二乐章应当弹得有点像弦乐四重奏。
2.降B大调大钢琴奏鸣曲作品106
本奏鸣曲于1819年由“阿尔塔里亚”出版社出版,创作于1818年,在第九交响曲问世之前不久。
它无疑地是最大的奏鸣曲,贝多芬用这句话来表明:“这就是给钢琴家们添很多麻烦和五十年以后才上演的奏鸣曲。”
“奏鸣曲是在手头拮据的情况下写成的;不得不为一块面包而创作是一件痛苦的事。”——这是贝多芬针对本奏鸣曲说的第二句话。
此曲是为击弦古钢琴而写,因次目睹者证明,李斯特演奏的这首乐曲是人们能在钢琴听到的最宏伟壮丽的作品。
3.E大调奏鸣曲作品109
本奏鸣曲是献给玛克西米里安娜·布伦塔诺的,写于1820年,由施莱辛格在巴黎出版。
我们又看到了贝多芬的另一个方面。这部作品是这样地成熟,以致于你会觉得仿佛二十年之后你又遇见了少年时代的恋人,你在她身上看到了昔日高尚的特点,可是这些特点变得列加崇高和显而易见。
各乐章的次序是:柔和—严厉—柔和,或是大调—小调—大调。
4.降A大调奏鸣曲作品110
此曲经常在独奏会上演奏,演奏家比一般的听众对它更为热爱。最后一个乐章,明朗的情调取代了神秘朗诵的忧郁气氛,痛苦的咏叙调(Arioso)引出一个三声部的赋格。赋格结束后,咏叙调在更忧郁的气氛中再现,接着又引出一个新赋格,它是建立在前面赋格主题的倒转形式上。最后,赋格变成胜利的圣咏,在贝多芬最后两首奏鸣曲中,他放弃了第一乐章呈示部照例应该反复的习惯用法,我们发现在作品54、90和101中已有这种先例。
5.c小调奏鸣曲作品111
在作品111第一乐章中,虽然开头有一个很短的引子,贝多芬还是用传统的奏鸣曲式,丝毫没有自由加以发挥。第二乐章是用最朴素的主题写成的一组变奏。在这两个乐章中,对比性被强调到最大限度,第一乐章是阴暗、混沌而热情,而第二乐章则是明朗的,这首奏鸣曲的确是贝多芬最难演奏的一首奏鸣曲,它要求非常成熟的演奏家才可以胜任。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贝多芬在中后期,特别是他在第三时期所创作的那些深沉、壮丽、华丽的作品,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贝多芬改变了奏鸣曲式使之具有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生命力,他给奏鸣曲式增添了一种以后再没有逾越的逻辑性。如果将浪漫派定义为丰富的想象、创造力、抒情诗意、自由解放、激烈热情,那么贝多芬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浪漫时代的最早的、第一个代表人物,他不但是古典乐派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同时,在他的后期创造中,已经闪射出即将来临的伟大的浪漫主义的光芒,我们将永远缅怀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参考文献:
1.耶胡迪*梅纽主编.《钢琴》.1978年法文版
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风格初探 篇7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 是自巴赫为钢琴创作的《十二平均律》之后, 钢琴文献中最大的曲集, 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高峰, 被人们称之为钢琴文献中的圣经—新约全书。本文针对贝多芬早期古典传统时期的作品风格进行深入理性地分析, 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探索贝多芬奏鸣曲早期作品的价值及魅力。
一、贝多芬的早期作品风格特征
(一) 早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 欧洲封建社会正逐步走向衰亡, 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却渐渐成长起来。欧洲正处于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思想上, 最早在法国掀起了民主自由的启蒙教育运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 欧洲各国先后爆发了推翻封建政权, 废除封建制度, 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尤以法国革命所产生的影响最大, 1789年, 巴黎人民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法国革命的胜利震撼了整个世界。十八世纪的欧洲进入了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n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德国伟大作曲家, 钢琴演奏家。欧洲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杰出大师之一, 是一位集古典音乐大成, 开浪漫主义先河的音乐历史发展中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 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 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少年时期的他就受到其音乐老师、启蒙运动的作曲家奈弗 (C.G.Neefe 1748-1798) 启蒙思想的引导。社会革命的影响和启蒙思想的教育, 逐步形成了贝多芬崇高的世界观。1798年奥法建交, 已在维也纳定居的贝多芬, 有机会直接了解了法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也深深喜爱上了法国革命时期的音乐。这使他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革命的力量, 深刻地认识了法国革命的意义, 更明确了他的启蒙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坚定了他的革命思想和信念。
(二) 早期作品风格特征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 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 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 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 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同时, 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作品Op.2No.3就是贝多芬早期古典传统时期的作品, 这首奏鸣曲总的性质是朝气蓬勃的、刚毅的、严峻的, 几乎没有抒情的成分, 辉煌的托卡塔因素卓越地体现了其艺术构思的精神。这首奏鸣曲在作品Op.2的三首乐曲中规模最大, 技巧也最华丽。充分把贝多芬的英雄气概描绘了出来, 自始自终充满了愉快的欢乐, 它显露了贝多芬钢琴创作上所探索的新道路和新形式。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 是古典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 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慢板, 第三乐章快板) 或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慢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快板) 组成。贝多芬的奏鸣曲创作主要依靠这种形式, 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 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尔流露出幽静与甜美的诗意。
青年时期的贝多芬, 精力旺盛, 充满了理想。他的钢琴奏鸣曲在这个时期大多都是遵照了海顿、莫扎特遗留下来的古典形式, 同时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开展的手法, 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深情, 形成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另一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节奏上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 构成贝多芬音乐的强烈感染力。贝多芬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 并通过创作大胆的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及社会的认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他要求钢琴奏鸣曲具有更宽广、更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效果这使得贝多芬形成了早期的创作风格:英雄的主题思想, 诗意般的大自然音调, 深刻的内心描写, 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情节。
结语
综上所述,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的地位, 他在前辈音乐家的基础上, 将钢琴奏鸣曲做了许多的完善, 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演奏技巧上都有了创新和发展, 把钢琴奏鸣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 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 对2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文艺出版社, 1999.
[2]高小光, 吴琼.钢琴艺术博览.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7.
[3]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4]刁蓓华, 陈复君译.贝多芬32首奏鸣曲注释.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0.
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作品介绍 篇8
从1792年贝多芬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直至1800年这一阶段, 是贝多芬人生的转折, 也是其创作从追随海顿、莫扎特足迹到逐渐形成个人风格的一个重要发展期。即维也纳早期的创作。
f小调第一奏鸣曲:OP2-1。具有悲剧性的情绪。作品虽然节奏较为单调, 小节间的区分也有些生硬, 但已强烈地流露出贝多芬的创作欲和深刻地独创性。尤其是首尾两个乐章已明显地反映出贝多芬刚强的个性。这首作品与日后的《热情》一脉相承。
A大调第二奏鸣曲:OP2-2。全曲被明朗的情绪所支配, 贯穿着青春的快乐和爽朗之美, 充满着青年人希望和率真的感情。各乐章都用大调写成。在风格上更接近于古典交响曲。他第一次在钢琴奏鸣曲中使用了诙谐曲, 虽然还不具有像中期作品中那样激烈的内容、永恒的幽默, 但至少已明显地朝着这一方向走去。
C大调第三奏鸣曲:OP2-3。是前三首中规模最大、技巧最华丽的一首。从始至终充满了愉快的快乐情绪, 音乐性质朝气蓬勃、刚毅、严峻。采用了许多克列门蒂的技法。例如, 由双音、短琶音组成的经过句等, 在技巧性的华彩中引入了音乐的进行, 这在贝多芬其它奏鸣曲中是少见的。作者在第四乐章中使用了大胆的写作手法, 使钢琴的表现力进一步扩大。这首奏鸣曲暗示了走向《黎明》的前兆, 展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宏伟气势。
b E大调第四奏鸣曲:OP7。出版于1797年, 题赠给他的学生、才华横溢的女钢琴家巴巴拉。由于作品中流露出优雅的气质, 因此人们称之为“所爱的女郎”。据车尔尼回忆:贝多芬曾告诉他, 这是在想念着这位“长得并不太漂亮”的伯爵千金时, 在狂热的气氛中写成的。这是第一首以“大奏鸣曲”形式单独出版的作品, 全曲四个乐章。作品始终充满着幸福和希望, 同时又极具英雄性的力感, 是一首洋溢着年轻人快乐心境的作品。贝多芬详尽地指出了各乐章的乐思。第一乐章具有英雄性, 第二乐章也具庄严的形象, 第三乐章既有深刻的悲哀, 也有热血的沸腾, 末乐章又显得朴素、优雅。
OP10-1、2、3奏鸣曲, 出版于1798年, 均题献给恩人布朗宁夫人。
c小调第五奏鸣曲:OP10-1。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英雄、激情、悲怆的调性。在这一首中最早采用。第一次采用三个乐章的形式, 而且都用奏鸣曲式写成。全曲情绪热烈激昂。作者在此曲中更加自由地运用了变形的动机和锐利的对比, 做到了朴素与单纯的极致, 获得了高度的美感与和谐。由于一、三乐章具有粗狂、激烈的热情, 英雄式的反抗和阴暗的气氛, 也有人称之为“小悲怆”。
F大调第六奏鸣曲:OP10-2。三个乐章, 但没有前一首的戏剧性。贝多芬把第二乐章首次改为小调, 并一反常态, 将通常的慢乐章改为小快板, 表现出轻快的情绪。整首作品洋溢着海顿、莫扎特式的气氛, 明朗轻快的情调, 令人陶醉。
D大调第七奏鸣曲:OP10-3。重又回归到四个乐章。这是OP10中最优秀的一首, 内容上更加深刻, 其丰富多样性与下一首《悲怆》相比毫不逊色, 被看成是姊妹篇。此时的贝多芬听觉已日渐衰弱, 苦闷、烦忧、压抑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谈到这首作品时, 他曾对弟子说:“我将正陷入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 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加以描绘出来”。的确, 这与作品的情绪是吻合的, 通过层次分明的齐奏, 表现了贝多芬对钢琴交响性的追求。不规则中蕴藏着内在的规律, 狂热中充满哲理, 加上旋律、和声以及各种七和弦的运用、主题间的对比与发展, 显示了贝多芬的创作技巧更趋成熟, 使得这部作品更加迷人, 它与《悲怆》共同成为初期最重要的作品。
c小调第八奏鸣曲:OP13。《悲怆》, 1799年出版, 献给他在维也纳的第一位保护人及朋友李奇诺夫斯基亲王。这是初期奏鸣曲的顶点之作。三个乐章。此时海顿、莫扎特的影响已完全消失, 戏剧性的展开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时期耳病的困扰、爱情的打击、自由和平等受到镇压, 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等一系列的事件, 使得贝多芬将这些痛苦和反抗的矛盾交织在作品中, 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的幻想。贝多芬第一次在奏鸣曲中题写标题, 但这一时期的悲怆与晚年深刻的悲剧性相比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因此人们用青春的悲怆感加以注释。在这首作品中已呈现出日后苍劲有力的创作手法, 而幻想、诗情般的独特魅力则预示着浪漫风格的到来。作品中的戏剧性和深刻的个性更是得到了最高的评价和赞扬。
OP14-1、2奏鸣曲出版于1799年, 均题献给布劳恩男爵夫人, 三个乐章。
E大调第九奏鸣曲:OP14-1。其草稿出现于1795年, 内容规模较小, 但极具自然的美感, 与OP10-1、2一脉相承。在这首晶莹可的的作品中, 贝多芬的个性表现愈发明显, 其自由运用的技巧成为表现乐思的强有力手段。内容明快简洁, 音乐自然流畅, 具有亲切的魅力。
G大调第十奏鸣曲:OP14-2。是技巧较为浅易的一首。多为初学者使用。第一乐章最为出色, 贝多芬在此作品中创造性地发展了海顿式的对话特点, 首次在音乐中表现了两种对立音乐的争吵。这个轻松、可爱的小曲具有女性般的优美, 是前几首中最具钢琴化的, 在织体上清澈、精致、朴素、率直, 音乐的进行显示了完美的独立性, 和前一首一样处在明亮、快乐的世界中。
b B大调第十一奏鸣曲:OP22。作于1799年, 出版于1802年。题献给布朗宁伯爵, 四个乐章。整首作品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年轻人的感情, 没有一丝灰暗的阴影, 这类奏鸣曲已是最后一首, 从此, 贝多芬的创作将踏上自我的境界。这首作品艺术构思明确, 随处洋溢着青春的喜悦之情, 充满着自信的生命力和谦和的乐观主义精神, 并发扬了钢琴家灿烂的技巧, 可以说它是感情、结构、钢琴性效果极为均衡的作品。
OP49-1、2奏鸣曲, 虽然出版于1805年, 但根据推断为1796年之作。无题赠, 均为两个乐章。从简易的作曲和技巧上看很可能是为学生练习而作, 初版时题为“两首简易奏鸣曲”。
g小调第十九奏鸣曲:OP49-1。贝多芬以惊人的简洁手法和朴素的风格, 把明朗、可爱的气氛贯穿起来, 闪耀着杰出的音乐浓缩力。其中的音乐之美非比寻常, 属于艺术性极高的佳作。第一乐章也是贝多芬少有的慢奏鸣曲式的范例。
G大调第二十奏鸣曲:OP49-2。作品较前一首更加简单、单纯。可爱的气氛贯穿全曲, 表现出令人喜爱的活泼情趣, 它的突出特点是可作为小型形式和丰富主题成分相结合的范例。
如果说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具有自传意义的话, 那么以上13首奏鸣曲就是对他早期创作的概括。从1799年《悲怆奏鸣曲》的问世, 就标志着贝多芬传统创作形式的终结和充满个性的崭新创作时期的到来。即:成熟时期的创作……
摘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期的创作, 可以用继承海顿、莫扎特创作风格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来概括。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第十首曲式 篇9
主部主题 (1—8) 由弱起节奏引出跳进与级进的穿插通过模进发展成为长达8小节的大乐句, 并且将分解和弦的伴奏织体在G大调住持续音的和声背景上最终通过T—SII56—K46—D7—T的和声进行完成了该主题的陈述, 形成了方整的收拢结构。
连接部: (9—25) 旋律由上一小节弱位起, 同音反复较多, 装饰音、切分音与连音符的出现。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此时旋律平稳进行的比重取代了主题旋律大跳的主要地位, 并且将调性逐步过渡到D大调上, 并落至从属7, 一同为接下来的副部主题形象做了必要的铺垫。
副部主题 (26—47) :连接部使得该部过渡到主调的属方向D大调上, 副题一改之前的弱起节奏, 由正拍起的三度音程奏出以级进为主的副部旋律, 并通过模进得以发展分解八度的伴奏织体简洁明快。这些都与主部主题形成了对比。最后右手32分音符在S—DDII7—K46—D7—T的和声序进中是该结构得以结束。
结束部: (48—63)
旋律由之前47小节的弱位开始。声部丰满, 高音与低音交替呼应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预示着呈示部的结束, 在57—58小节出现了K46—D7—T的终止式。之后的4小节又在D大调主持续因的衬托中对终止进一步补充。此时结尾的T是依音和弦所致的不完满终止为下一结构的衔接与开展埋下伏笔。
展开部 (64—124)
由主题材料引入。主要引申了呈示部中主题与副题的素材, 选法与织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果将之前D大调的T看作是g小调D那么展开部开门见山的g小调理应是顺理成章, 不但不生硬, 还与主调G大调形成了同主音调式上色彩的对比, 之后又经由降B—降大调将主题与副题的素材在调性上进行更新, 最终实现了展开部与呈示部材料与调性上的对比统一关系。
假再现 (99—106)
从材料上看与主题材料相一致, 但并不是陈述于主调中, 而是在降E大调因此视为假再现它的出现预示着材料的回归为再现部的自然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连接部: (107—120)
主要起到了过渡调性的作用, 将假再现的降E过渡到g—D—从属最后利用属准备 (121—124) 通过D7动力性与开放性为再现部敞开大门。
再现部 (125—200)
主部主题 (125—132) 在假再现和属准备的作用下是的主题的再次出现自然顺畅。G大调。连接部 (133—152) 与在呈示部中的区别更具有结构上的意义。此时不必将调性过渡至属方向。而是将调性在原地加以巩固和强调。副部主题 (153—174) 实现了调性、调式的回归。即将副题在G大调上陈述强调了主调的核心地位。结束部 (175—187) 与呈示部写法相同在K46—D7—T之后运用主题材料又对终止加以补充不但完善了结构, 又加深对主题形象的记忆, 在住持续音的衬托中、旋律在渐弱的力度中形成了三音旋律位置的不完满终止, 提高了音乐的艺术性和整体结构发展的可能性。
尾声: (187—200)
建立在主要主题材料上旋律有些变化, 最后简洁朴素的终结留下了优美耐人寻味的余韵。
摘要:该作品是贝多芬的第十首奏鸣曲。该乐章为奏鸣曲式, 四分之二拍。
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欣赏 篇10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钢琴演奏的套曲, 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大型、多乐章的钢琴作品表现形式。钢琴奏鸣曲通常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贝多芬钢琴鸣奏曲在钢琴音乐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其创作主要依靠鸣奏曲的表现形式, 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在作品之中, 并通过作品来表现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和感触, 从而形成了独特创作风格。在欣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时, 我们能够充分地在其作品中体会到强劲有力、严肃雄壮、温婉细腻、幽默风趣等情感特征, 另外, 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 我们偶尔还会体会到那种幽静与甜美的诗意情感, 这也是贝多芬钢琴作品的独特之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贝多芬的几首典型钢琴作品, 并深入分析和体会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表达出的现实意义。
一、贝多芬作品的时代背景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期的维也纳古典乐派杰出的音乐代表人物。他既是作曲家也是钢琴演奏家, 还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贝多芬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也是一个风云跌宕的历史转折点。贝多芬的人生虽然充满了坎和磨砺, 但他却始终在音乐世界里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斗志, 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积极的思想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继承了优秀传统的同时, 也吸收了一些当代法国革命音乐中的进步思想, 使其作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蕴含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悲怆》钢琴奏鸣曲的欣赏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的第八钢琴曲, 创作于1798年到1799年初, 它也可以说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的顶峰之作。《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为C小调奏鸣曲式。第一小节严峻而沉稳的和弦, 象征着命运的残酷, 而逐渐上行的级进附点音符与和弦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使这两种因素形成了一种冲突, 继而奠定了引子的发展基调, 尤其是前三小节是整个引子的核心部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命运打击时精神起伏和思想波动, 而这种波动情绪在以后几小节中得到了缓解。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所表现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其音乐的走向能够表现出作者向命运挑战的气魄。呈示部中出现右手笔直上行的音型, 这种上行的节奏坚定而有力, 而左手的分解八度持续音则表现出一种强大的潜在力量, 似乎在召醒人们的斗志力量。副部的活泼和抒情是主要的表现风格, 由低音区与高音区的相互唱和, 形成一种感人的情绪。左手的伴奏织体充满了生机, 从中能够体会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第二乐章, 降A大调, 整个乐章在抒情中展开。第一段以优美的抒情风格为主题, 与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听者的心态归于平静, 在进行中悄然地从三声部变为了四声部, 然后进行到第二段。第二段表现出的是一种随意自然的情绪, 在这一段中频繁出现左右手相互交替的三连音伴奏。尤其在42小节中会偶尔出现一种紧张的情绪, 但在进入51小节后, 又重新演绎第一段, 续而自然地进入第三段中, 音乐的节奏逐步变慢, 并渐渐地平静下来。
第三乐章C小调, 快板的回旋曲, 其回旋主题为开头主题的延伸。到了61小节便进入到第二主题, 风格逐渐明朗, 降E大调。最后曲目进入到了第三主题, 形成一种恬美而柔和的曲风。其技巧上多处使用了对位技法, 使贝多芬的钢琴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呈示部的结束部以降E大调开始, 左右手的连续不断半音反向进行使弹奏呈现出一种汹涌状态, 并将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了高潮。象征一种力量正在崛起, 使人感到心神振奋, 整个呈示部在高潮的强劲和弦中结束。
三、《月光》奏鸣曲的欣赏
这首作品创作于1801年, 当时贝多芬正处在创作的第二时期。这首奏鸣曲非常的成熟和完美。这首作品有一段爱情故事作为背景, 其中寄托了对爱情的渴望、期盼与深刻体验。《月光》奏鸣曲预示了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的转变。
第一乐章, 慢板三部曲式。这也是贝多芬最杰出的柔版乐章之一。这一乐章表现的是一种悲哀、焦虑和怀疑的情绪, 其中也会出现片刻的光明。虽然主题、伴奏没有大的变化, 但是其由低声部的八度进行和类似圣咏式的和弦进行, 以及三边音的连续和声, 使整个乐章形成一个整体。仔细聆听会发现三个声部的独特魅力, 用持续的平稳的节奏, 来刻画出思维的缓缓流动和发展。这个乐章应该是浪漫主义钢琴的代表, 他没有按归常规将第一乐章写成快板的曲式, 充分地发挥了作者的想象。
第二乐章, 小快板复三部曲式, 它有着小步舞曲的特点。充满着明亮、典雅的曲调, 与第一乐章形成一种对比。第二乐章运用高音声部两个间的连奏, 右手低音声部和左手一起的断奏演奏, 使优美的音乐气质得到体现。这一乐章能够充分体现出温存与缠绵的情绪, 会给人以平静的舒缓的感受。
第三乐章, 激烈的快板, 奏鸣曲式。第三乐章的情感表达非常鲜明和热烈。激动的快板速度使音符如狂潮般涌动, 象征着作者一种坚强的搏击意志, 其中还夹杂着作者的愤怒。副部加大了控诉的力量, 十六分音符滚滚而来, 强劲有力。这一乐章仿佛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呐喊和控诉, 也仿佛是对爱情的期望与绝望, 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钢琴风格写照。
结语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 各乐章的次序并没有完全按照一慢一快的结构来进行组合。在同一乐章内的各种不同主题间的关系也变得比较自由, 每个主题或者小段落的连结句, 被贝多芬进行了扩充, 形成即有整体性, 又相对独立的音乐体系。贝多芬晚年尤其运用的赋格曲, 使我们对于音响辩证法有了足够的认识, 在同一个主题上音阶连续出现不同高度的变换, 个别曲体所特有的迅速而急促的演绎, 使原本硬性的奏鸣曲变得更加灵活化, 形成了一种贝多芬独有的风格。这便是我们欣赏贝多芬经曲钢琴奏鸣曲的深刻体会。
参考文献
[1]吕倩.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J].学术论坛.2010年6月.248
[2]李吴萍.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风格初探[J].大众文艺2009年12月.117
浅析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 篇11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具有“传记性质”的32首奏鸣曲。最后的五首(Op.101、106、109、110、111)与以往的27首有着非常大的不同:音乐内省、充满反思、语言艰涩、浓密凝重,基本指示着他晚期的创作方向。Op.101已显示出自由、即兴的特点,复调与对位大量融入其中;Op.106(Hammer-klavier“槌子钢琴奏鸣曲”)与《庄严弥撒》和《第九交响曲》创作于同期,布局与内容的伟大可同它们媲美,是古今绝无仅有的巨作,被称为“钢琴的《第九交响曲》”;Op.109被称为“巨人奏鸣曲”,抒情性强,类似于幻想曲,末乐章的变奏曲是晚期最甜美的作品之一;Op.110、111在结构上进行了探索。这些作品的形态各异,奏鸣曲式结构已很难察觉,但它们的核心仍是古典主义,这是贝多芬晚期哲理思考的结果,从这些作品的曲谱犹如“满天星斗”般密集复杂的织体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内心所历经的艰难沉思。
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研究是学界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无论是从演奏技法的角度,还是对这些作品的细致分析,亦或是对于贝多芬晚期创作的精神追求的探讨,都有所涉及。但不难看出的是,以往的研究对于贝多芬晚期的这五首奏鸣曲就予以了高度的评价,更有学者认为是到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才能真正掌握它的艺术内涵?从作品的文本来看,复杂的谱面会令人产生肃然起敬之感,充斥于整页的长颤音、八度进行、大跨度音域等等,“疯狂”之感油然而生,但透过谱面进行分析,作曲家使用的创作技法仍逃不出古典主义的大体框架。但变奏、复调、“自由”曲式,这些在浪漫主义被多数作曲家所使用的创作规则在贝多芬的手里已先行使用。
1.变奏
贝多芬在他晚期的创作中爱用变奏手法。贝多芬在变奏中挖掘到构成主题旋律的基本成分,对其中的音型、动机进行变奏。在奏鸣曲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结构内部某个段落进行变奏,Op.106第三乐章第一主题的再现用了三十二分音符装饰主题,构成形态的变奏。另一种变奏涉及整个乐段,Op.109的第三乐章由一个主题和六个变奏构成,六个变奏风格各不相同,大量装饰音、华彩段的加入并通过速度、节拍的改变把主题伪装起来;Op.111第二乐章的主题非常凝练、朴素,在之后的变奏中加入了对位因素,构成与主题性格对比强烈的变奏性格。“我们在其中仿佛能偷听到作曲家在反复西靠他的主题,每思索一次都有新的深刻体会,把我们逐渐带到一个音乐豁然开朗、超验的神秘的天启胜境。”③
2.复调
在贝多芬的晚年创作中,表现出对复调写法、对位织体的极大关注,赋格运用之广、规模之大是他一生前所未有的。这是他晚期创作的一大特征。作品显得更为抽象、凝练,更具哲理性,这是他毕生敬仰巴赫和复杂思维的表现。“他精通和钦佩巴洛克大师的手法,但他既不模仿巴洛克的赋格,也不学究式地玩弄过去的手法,他完全是独创的。”他晚年对赋格的热爱使得对位因素出现在了奏鸣曲结构内部各种可能的部位。
这些作品中有的用赋格段来代替“展开部”:如Op.101第四乐章的展开部,对主题进行了四声赋格的加工;Op.106的第一乐章在展开部中引入了卡农赋格段,两个声部按照不协和音程重叠起来。有的主题由双手演奏卡农风的动机构成:如Op.101第四乐章的主题。有的将复调手法与变奏手法连接在一起:如Op.109第三乐章的第五变奏是一首赋格,而在第三变奏中则运用了对位手法。
Op.106第四乐章是一首三重赋格,这个演奏难度十分大的乐章被称为”考验演奏家的试金石”。格劳特认为这个乐章“简直要靠奇迹才能把它们演奏得‘中听’”。“这首赋格曲起源于三声部,并未墨守成规,而显得较为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让旋律的装饰从对位织体中解脱出来,从而又形成一种特殊的对比。”
3.曲式探索
在贝多芬的晚期作品中,乐章的曲式結构非常“自由”。贝多芬对奏鸣曲式进行极大的探索,但仍以古典主义为核心。“古典的形式依旧保存,犹如历经地质剧变后的风景,面目全非,但这里那里仍可找到以前的踪影,以犬牙交错的奇怪角度买在新的地表下面。”
从庞大的Op.101、106的末乐章及Op.109富有特色的末乐章可以看出贝多芬晚期奏鸣套曲的重心由第一乐章转移至第四乐章。而且乐章的分界线被有意地模糊,从而获得持续的发展。Op.109的第一乐章由性格互异的快板和柔板交替构成不完整的奏鸣曲式,贝多芬以他惊人的技巧使快板和柔板形成有说服力的统一。Op.110的第三乐章将痛苦的咏叙调(Arioso)与三声赋格构成完美自然的结合,第二次引出的赋格是前赋格的倒转,最后这个赋格“变成胜利的圣咏在灿烂辉煌中结束”。贝多芬将歌剧的因素应用到器乐音乐上并与哲理性的思考紧密连接在一起。
此外,还有一些手法比较“特殊”。Op.101的第三乐章只有20小节,与Op.53第三乐章具有同样作用,是末乐章前的“序奏”。在这之后,出现了对第一主题的回顾,这一手法十分“自由”。
贝多芬不仅在乐章结构上进行了尝试,而且在乐章数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Op.109、110都只用了三个乐章,而最后的Op.111只用了两个乐章,“壮丽的第一乐章后,转到一个远离世俗的境界中松弛一下。在这天上的音乐以后,曲意己尽,根本不需要一个机智的谐谑曲或热闹的末乐章。”
虽然贝多芬的种种作法都极为自由,但仍以古典主义为核心,他并不蓄意要改变奏鸣曲式的原则,只是进行哲理性的探索,他的种种处理使“奏鸣曲套曲成了一个庞大的统一体”。
注释:
①[美]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585页。
② 同上,p.586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探析 篇12
1 钢琴奏鸣曲式
现代的钢琴奏鸣曲是指由三个或者四个乐章组成的套曲, 其发展的顶峰阶段是18世纪, 四个乐章的布局都不一致, 第一乐章的描写侧重点是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主要侧重于慢板, 第三乐章的重心在于小舞曲和谐谑曲, 第四乐章主要为回旋曲。贝多芬奏鸣曲在形式上更加接近于海顿的音乐, 由于受到海顿的影响和熏陶, 贝多芬学会了使用短小的动机发展作品的技巧, 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将其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好的表现出来, 使其音乐构思更为独特, 和其他音乐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冲突。贝多芬的作品技巧和其他音乐制作技巧相比, 其音乐的发展形式相对独特, 他对音乐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 由此产生了较多的华丽乐章。
演奏者需要了解贝多芬奏鸣曲, 就要对古典奏鸣曲快速的了解, 最好的了解和熟悉方法就是弹奏莫扎特奏鸣曲。莫扎特奏鸣曲不论是在歌唱性方面还是在抒情性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面对复杂的曲式, 演奏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位的特性, 主要的部位有呈现部、发展部和再现部。奏鸣曲乐章的中心部分是发展部, 贝多芬奏鸣曲与传统的作曲家作品相比其发展部相对较长, 从而形成了奏鸣曲的主要特征。贝多芬奏鸣曲还有一种特点是调性布局的特点。呈现部和再现部各有小结束部, 演奏者对各个结束部熟悉才能将乐章严密的组织起来, 使演奏形式更加完美。
2 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力度和强音
贝多芬奏鸣曲变化较多, 力度和强度也比较大, 在奏鸣曲中经常使用的是强音。贝多芬对作品进行创造时, 会写上各种各样的记号, 将其音乐的需要表达出来。所以一般的钢琴演奏者用同样的力度和手法演奏莫扎特的曲子会觉得相对轻松, 但是演奏贝多芬的曲子会觉得比较困难。弹奏者对力度和控制和把握是整个音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对贝多芬奏鸣曲进行演奏时, 要把握其弹奏规律, 在弹奏时候, 从弱音直接跳到强音, 避免先强后弱的演奏方法, 将后半拍或是弱拍放在强音之前。例如在演奏贝多芬第一乐章的“悲怆曲”时, 由于力度不同导致乐曲中同一个材料完成的曲目性质出现差异。在调性布局中, 显示部的第一句是以弱为主, 而发展部的第一句逐渐加强, 同样的材料体现出不同的效果。再现部的结尾首句是强音, 展示出力量的重心。与之相反的是, 在第九奏鸣曲中, 显示的是先强后弱的效果, 演奏由渐强到突弱。演奏者通过弱音和强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
3 钢琴奏鸣曲演奏中音色和踏板的控制技巧
贝多芬的演奏体现的是一种热情而宏大的演奏, 在钢琴的选用方面, 他喜欢使用音色较为浑厚的勃罗德伍德牌钢琴, 使用这种钢琴通常情况下会出现琴弦断裂的现象, 更加体现了他弹琴的力度。此外, 贝多芬对音乐的想法和追求也比较独特, 在其月光奏鸣曲中, 音色和效果与肖邦作品不相上下, 肖邦将踏板称为钢琴的呼吸, 贝多芬在作品的制作中也体现了这种道理。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中写到了踏板记号, 有限的标志却有着鲜明的效果, 为月光奏鸣曲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多次演奏“暴风雨”奏鸣曲的音乐家在演奏的过程中会发现, 第一乐章中的广板部分有一些标志性的记号, 主要是贝多芬写上去的踏板记号。除此之外, 在暴风雨奏鸣曲的结束部分也有踏板记号的存在, 可以对整个乐章的气势进行烘托。在乐章中有两句宣叙调部分, 作曲时, 为了避免出现混杂不清的声音, 让人们在弹奏的过程中能有一种享受的乐趣, 贝多芬将里面整句使用的踏板部分进行修改, 有些部分甚至用其他的乐调进行替换。研究贝多芬创造的所有乐曲可以得出, 其本人具有很强的个性和创造力, 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他倔强的性格。在贝多芬的“黎明”奏鸣曲中, 也使用了一些较长的踏板, 踏板中包含了二度音进行和大小调的交换等。使用这种方法使得音乐体现一种不协和和混杂的效果, 但是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音乐所需要的效果, 可以为弹奏着增加一定的幻想, 使他们在弹奏的过程中体会一种诗意。在弹奏中, 为了减少声音的混杂, 也可以适当的对踏板进行变换, 但是在变换中应该保持低音的延续。
可以通过贝多芬的很多奏鸣曲找出踏板的记录, 例如其创作的第十三奏鸣曲、第二十九奏鸣曲、第三十奏鸣曲等都有踏板记号的存在。在乐曲创作中, 贝多芬一般使用踏板记号比较小心谨慎, 凡是涉及到踏板使用的曲子, 在演奏中应该对其仔细推敲。对于没写踏板记号的乐曲, 演奏者在参考乐章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添加踏板, 这样更能体现乐曲的个性。为了避免奏鸣曲中出现较多的颤音, 要对踏板及时进行换置, 为了确保在换置踏板期间不出现有断痕, 一般情况下应该采用切分踏板的方法, 对踏板放开和踩下的动作要保持轻度稳重。在演奏中为保持整个演奏效果的纯净, 演奏者可以踩四分之三的踏板, 这样即能使得演奏效果较佳, 又能使得音色更加纯正。
4 结语
贝多芬的音乐创造中能够体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其整首作品中的节奏独特, 体现出他对自然、对生命以及人生的热爱。在演奏技巧上, 他将钢琴曲和弦织体相结合, 更能体现旋律的各种特点。在演奏中, 对于踏板的使用使得奏鸣曲表现丰富。贝多芬的奏鸣曲与其他交响乐相比, 具有博大的构思和宏伟的气魄, 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现代音乐的先声, 在钢琴曲中创造了先例和高峰。
参考文献
[1]申宏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探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3 (6) .
[2]沈颖.试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J].音乐大观, 2013 (7) .
[3]邓火.论贝多芬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J].艺术百家, 2010 (z1) .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推荐阅读:
贝多芬奏鸣曲05-26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09-08
贝多芬音乐赏析论文08-11
贝多芬传读书笔记08-15
音乐家贝多芬09-01
贝多芬名言英文版06-04
贝多芬,达·芬奇名言录06-29
[大学课件]贝多芬百年祭10-18
贝多芬读书汇报会11-04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