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精选5篇)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 篇1
贝多芬的创作晚期正是欧洲统治最黑暗的时期, 统治者对人民进行着残酷的镇压。贝多芬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支持者, 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对封建复辟倒退这一现实极为不满, 他感到沉重、彷徨, 创作陷入低潮。贝多芬的晚年时期一直在与精神危机、经济压力、家庭纠纷、耳疾等困难战斗着, 这一切都使他在晚年时期的创作中走向内省, 音乐此时与内在自我的联系要比与外在客观的描述更为紧密。
贝多芬晚期创作了《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和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等一系列作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贝多芬晚期创作的作品, 结合贝多芬晚期的社会生活背景及生活境遇来分析其作品中的哲理性、戏剧性和浪漫性。
一、贝多芬及其创作时期
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十二岁, 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 1802-1812年, 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 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 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 而在像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从1818年起, 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 (1818一1827) , 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 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 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 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
2. 贝多芬创作时期的划分
(1) 早期阶段 (1770-1802年)
这个时期又可以细分为“波恩时期”和“维亚纳时期”两个时期。这是贝多芬思想性格形成的初级阶段。由于波恩的宫廷和贵族都有喜欢音乐的传统, 因此波恩浓厚的音乐氛围孕育了年轻的贝多芬。因为波恩当时受到法国大革命和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 这促使了贝多芬和他的好朋友一起崇尚自由、博爱、人道主义等进步思想。早年的贝多芬虽然没有莫扎特幸运, 他面对着粗暴的父亲、困窘的家境, 但恶劣的环境却培养了贝多芬坚韧的性格与独立自主的意识。
在此期间后期, 他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炼狱——耳聋、失恋等, 巨大的痛苦导致贝多芬在海里根施塔特留下遗书准备自杀, 但最终, 他对艺术的崇高追求战胜了他的沮丧, 音乐成了他生命中的光环, 使他继续在不幸中生存、奋斗。
(2) 中期阶段 (1803~1814年)
这个时期亦称作贝多芬的“巅峰时期”或者是“成熟时期”。在这个时期, 贝多芬创作如潮, 例如从第三交响曲到第五交响曲, 第三钢琴协奏曲到第五钢琴协奏曲等等, 显示出他非凡的人格和艺术魅力, 受到世人极高的赞誉, 与海顿、莫扎特并列为当时三位最伟大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的音乐没有海顿的幽默、自得其乐、随遇而安的精神, 也没有莫扎特的典雅、匀称、清晰、纯美, 但就像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一样有着繁多的变化, 令人惊诧的意外和令人难以接受的长度与演奏难度。蕴藏于贝多芬音乐中的热情与力量就像他奋斗的意识一样。
(3) 晚期阶段 (1816-1827年)
贝多芬的晚年非常不幸, 完全失聪, 生活不能自理, 身体也每况愈下, 可谓贫病交加。然而, 生活上的打击并没有让贝多芬失去坚强的意志, 他内心的信念支持着他创作出了非凡的作品。此时的他已经淡化了中期那种张扬的英雄主义理念, 开始追求更为个人化的哲理沉思, 音乐创作变成了真正的“个人写作”。这使得贝多芬能够非常自由的运用各种技法处置传统曲式结构, 充分表达内在感情和思绪。
二、贝多芬晚期创作的作品
1. 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开始于1817年, 历时近七年的时间, 完成于1824年春, 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于维也纳。首演当晚音乐厅里座无虚席, 许多人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盛会, 贝多芬的往年好友兹梅斯卡尔, 正卧病在床, 他要求别人用担架将他抬到剧场以恭奉盛会。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严谨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伟大高尚的心灵, 赢得全体听众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听众沸腾了, 欢呼、不能自己, 许多人流下了热泪。起初贝多芬在指挥台旁, 背向听众, 因耳朵早已失去听觉, 对身后沸腾的场面毫无察觉, 当女中音独唱演员把他扶转过来时, 他才发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大受感动, 频频致意。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成功, 给晚年的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顶峰, 也是音乐史上的最伟大的作品, 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这部交响曲构思宏伟、气吞山河, 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争、发展、壮大至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人类的进化、形成,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彻底解放自身, 达到一个平等、自由、博爱、欢乐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壮丽史诗, 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总和。
全曲共为四个乐章, 在作品中, 贝多芬为能更明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为了向全人类说话, 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 加入了人声的合唱, 故此作品又称之为“合唱交响曲”。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
2. 奏鸣曲
《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
A大调第二十八钢琴奏鸣曲, 作品101号
01 I.Allegretto, ma non troppo第一乐章:不过分的小快板
02 II.Vivace alla Marcia第二乐章:活泼地, 进行曲风格
03 III.Adagio, ma non troppo, con affetto-attacca第三乐章:柔板, 不过分地, 感情丰富地——紧接下段
04 IV.Allegro第四乐章:快板, Sonata No29 in B flat major op.106, 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 作品106号
05 I.Allegro第一乐章:快板
06 II.Scherzo Assai vivace第二乐章:谐谑曲;甚活泼地
07 III.Adagio sostenuto Appassionato e con molto sentimento第三乐章:舒缓的柔板;热情地, 非常多愁善感地
08 IV.Largo-Allego risoluto第四乐章:广板——有力的快板
CD 02 DG4497402贝多芬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2
Sonatas No.30 in E major, op.109
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 作品109号
01 I.Vivace, ma non troppo第一乐章:不过分的快板
02 II.Prestissimo第二乐章:最急板
03 III.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d expressivo第三乐章:如歌的、充满表情的行板
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op.110
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 作品110号
04 I.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xpressivo第一乐章:如歌的、非常富于表情的中板
05 II.Allegro molto第二乐章:甚快板
06 III.Adagio ma non troppo-Fuga Allegro, ma non troppo第三乐章:不过分的柔板——赋格;不过分的快板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C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 作品111号
07 I.Maestoso-Allegro con brio ed appassionato第一乐章:庄严地——有活力的、热情的快板
08 II.Arietta.Adageo molto semplice e cantabile第二乐章:小抒情曲;非常纯朴的、如歌的柔板
3. 声乐套取
贝多芬作为欧洲音乐史上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者, 对于他的作品, 人们最为熟悉的是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等。他的音乐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欢乐与痛苦、光明与黑暗的拼死搏斗, 最后达到和解。然而, 贝多芬也有温柔多情的一面, 这多体现在他的器乐小品和歌曲中。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创作于1816年, 编号第98号, 可谓是英雄深情的集中体现。此外, 这部作品也是德国艺术歌曲史上的第一部现实意义上的声乐套曲, 是其后浪漫派同类作品的开先河之作。众所周知的——贝多芬不幸命运:耳疾和多病, 以及失恋和其他种种烦恼等, 也汇成内在的创作动力。于是,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便汇合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 它透过贝多芬这个特殊的灵魂, 奇迹般地化成溶岩那样炽热的旋律和音响。在现实生活中失落了的, 寻找不到的, 贝多芬只有一个人独自到音响艺术世界中去寻觅。《致远方的爱人》就是贝多芬用音符写成的缠绵情书。
贝多芬创作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由六首歌曲组成, 这六首歌曲分别是:1.我独自坐在山坡眺望, 2.远方群山苍茫, 3.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4.小鸟带着我一起飞翔, 5.五月春回大地, 6.你和我虽远隔重山。这六首歌曲一气呵成, 中间通过钢琴连续的进行把它们衔接了起来。
三、贝多芬晚期作品的音乐特征
1. 哲理性
哲理, 是指能够使人的精神获得新生的原理或概念。本文所说的贝多芬作品的哲理性是指贝多芬用象征光明、祥和的音乐来讴歌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理想, 同时对自己的人生哲学做了一种艺术概括。
(1) 英雄性的升华
英雄的痛苦与欢乐、失败与成功的各种感受, 成为他音乐创作的主要内容。贝多芬的内心充满着自由、平等、博爱, 一切腐朽的社会制度被改革, 他这种坚信胜利一定到来的思想, 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在演出后, 当时的的评论虽然大都不怀好意, 但是到了《第三交响曲》演出的时候, 这些惯于吹毛求疵的评论家们却又回头指着《第一交响乐》说这才是典型的交响乐。《英雄交响曲》的完成, 标志着贝多芬在创作道路上进入了成熟阶段。从前两部交响曲到这部, 贝多芬个人感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即对人类和反战的思考、以及对和平的热衷。在思想上的飞跃使得接下来一部又一部作品的大获成功。
贝多分子创作《第四交响曲》之前已经在创作《第五交响曲》了, 但是当时他不断受到经济的压迫, 只能把《第五交响乐》的写作放在一旁去专心创作《第四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向人们揭示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是贝多芬情绪的一种宣泄, 这也说明了贝多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与激情。《第五交响曲》展现出的英雄和命运、自然和一切不可知因素的搏斗场面, 创作情感已开始从个人转向大众, 从主观转为客观, 明确了英雄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可谓是贝多芬英雄气质的再次飞跃。《第六交响曲》的意境仿佛是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体现了贝多芬对大自然产生了哲学式的理解和思考。《第七交响曲》的主题是“英雄与人民”, 贝多芬他坚韧并且乐观的精神在作品中得到尽情的发挥, 仿佛在精神世界中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苦, 找到梦寐以求的乐土。《第八交响曲》贝多芬自认为是小交响曲, 它像是一首暂时休息和回忆的乐曲。贝多芬在这个作品中似乎在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 嘲笑过去的自己对生活所抱的种种幻想。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交响音乐领域的伟大成就的总结,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它体现了贝多芬音乐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不懈追求的艺术理想。《第九交响曲》的末章《欢乐颂》用人声歌唱, 在歌声中乐声中号召全世界, 全人类尽情的拥抱在一起, 用团结友爱的乐声和胜利的欢呼声赞颂美的喜悦, 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切渴望。
(2) 共和理想的集中显现
贝多芬是第一位把音乐艺术与人类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音乐家, 他把音乐当做武器, 力图以他塑造的明确具体的英雄形象来唤起人们对变革社会的积极行动。实现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共和理想。他的音乐创作与社会现实问题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世界音乐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因此人们称他为一切大师中都无法比拟的大师。
贝多芬用最为适当的音乐形式来表达《第九交响曲》的宏伟构思, 他在音乐结构、旋律特征、和声配器等方面打破了音乐传统习惯的传统。他极大的扩充了交响曲的篇幅, 奏鸣曲式所具有的巨大的张力渗透在整个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之中。前三个乐章里的音乐素材所表现的叹息、彷徨、斗争都在暗示、隐现、趋向最后《欢乐颂》这个《第九交响曲》制高点的出现。全乐章可以分为两个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包括引子、大提琴演奏的宣叙调、对前三章主题部分的回忆、《欢乐颂》主题的乐队呈示。第二大部分是人声与乐队的混合部分, 由具有回旋性的四个合唱段组成。从第四乐章开始的一个乐器部分可以看作引子。
贝多芬用合唱、重唱、独唱和管弦乐队谱写着自己神圣的共和理想, 讴歌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欢乐, 充分表达了席勒《欢乐颂》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激情澎湃的歌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 这《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切渴望。
2. 戏剧性
贝多芬的内心是复杂的, 有时沉思, 有时幽默, 有时快乐, 有时悲伤。各种各样形象的交织在一起, 都会产生生动的戏剧性。相比之下, 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现音乐的戏剧性、紧张性, 是贝多芬喜欢使用的创作手法, 也是贝多芬的音乐所具有的非常独特的一面。
(1) 大幅度力度对比
力度是音乐的重要表现要素之一, 在形成作品逻辑结构、表达作曲家情感起伏等方面,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力度表现范围, 而且赋予力度对比以前所未有的内涵, 使力度处理在贝多芬音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拥有和曲式、和声、节奏、旋律、调性等因素同等重要的表现力。
力度级排列顺由弱到强依次序是:ppp, pp, piup, p, f, piuf, ff。这些力度记号以“f-p”公式组合, 或相反, 突出了对比。他又将力度由强到弱称为“力度收缩”, 即力度不经逐级递减, 力度由弱突强的变化, 称为“力度侵入”, 即力度不经逐级递增。这是力度级的具体表现方式, 它们都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在音乐表现上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效果。“力度收缩”和“力度侵入”在一些段落中结合在一起使用, 可以造成矛盾的持续冲突, 赋予音乐以突发性和戏剧性。贝多芬的奏鸣曲经常可以看到ff/fff-p4pp/ppp的标记, 他喜欢用这样的力度的强烈对比, 表现情绪的大起大落和他内心的矛盾。
贝多芬除了在力度的强烈变化, 也常用突强或突弱来增强音乐的意外性和偶然性。首先是不通过渐强而突然出现强音。通常, 无论演奏者把声音弹得多强, 都不一定能造成紧张的效果, 倘若一开始是连续的弱奏, 突然出现强音, 将会形成强烈的音响对比。渐强将音乐发展推向乐句的高潮点, 本应该是出现的是最强的音, 贝多芬却常常使用突弱, 造成一种突然性, 让人感觉“峰回路转”。然后是强后突弱。这种手法一般是在正拍上, 接下去的音突然变弱, 有如晴天霹雳, 后面立即弱下来, 表现出无限的痛苦和叹息。贝多芬有时也使用更强烈一些的对比的标一记。贝多芬除了大量使用重音记号来表达激动的情绪外, 他还常常在弱拍或后半拍上大量使用强音, 表现情绪的大幅度波动, 预示激烈的情感。
(2) 主副部对比的扩大
贝多芬在他的作品尤其是钢琴奏鸣曲中, 常使用主部与副部对比的创作手法。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是整个乐章主题的呈示与音乐发展的基础, 通过主题对比的形式来表达最基本的乐思。呈示部的主部与副部主题是建立在并置对比的基础上, 后者通常前者部要长, 通常充满歌唱性, 从音乐对比、变化、冲突、发展的角度来看, 副部作为一个叛逆主调的力量而存在, 具有不可替代的与主部相互矛盾冲突的位置。
如op.111:因是这是贝多芬晚期的作品, 主部的主题没有过去主题的那种安逸、开放的冲动, 但仍然会是极其有特点的宏伟与庄严。感情不是公开和坦率的, 在被理智的指示所压抑和束缚中, 它一直痛苦地追求直率, 但是却不能如愿。副部的主题具有田园风味的歌咏性乐句, 仿佛置身于自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之中。
贝多芬在音乐形象上与色彩上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着重运用两个对比性主题形象的交替与深刻变化, 使戏剧性达到自然化程度。
3. 浪漫性
贝多芬是一位站在历史交界点上的伟大音乐家, 他的创作不但体现出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的精髓, 同时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贝多芬为浪漫主义的后辈揭示出音乐艺术巨大而神秘的魅力和潜力, 预示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1) 抒情性增强
贝多芬的作品特别是他晚期的创作已经明显体现出了向浪漫主义时期过渡的趋势。这时期的贝多芬沉浸于自己的遐想和思考中。他崇尚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反对封建统治, 侧重于对理想世界的描绘, 把情感和想象提到了首位。
《第三十钢琴奏鸣曲》 (op.109 E大调) , 这首奏鸣曲洋溢着优美诗情的抒情性, 是幻想曲类的奏鸣曲。它是贝多芬晚年亲切浪漫性的突出杰作。它以最美好的和最完善的外在抒情美形式表现了相当丰富的内容。体现了极其强烈而丰富的诗意天性, 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氛笼罩全曲。这首奏鸣曲最精彩的就是它的第三乐章, 是由优美的行板和六个变奏组成的, 它是全曲的重心所在, 是整个奏鸣曲的构思基础。整个奏鸣曲建立在这样柔和而严谨的气氛中, 启示出钢琴明亮音色的奇迹。
(2) 个人情感表达突出
贝多芬的一生和他的音乐并非只有英雄气概, 同样也有着缠绵徘恻挥之不去的儿女之情。在现实生活中, 贝多芬有真正的喜爱过好几个女子, 但很不幸的是, 贝多芬的感情不是被对方拒绝, 就是在发现了挫折后自己退出。在经历了反复的情感挫折后, 贝多芬最后选择了独身, 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的, 寻找不到的东西, 他在音乐的世界里去寻找。
贝多芬晚期创作的作品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 正是他为世人展现其人性柔情一面的经典作品。这首套曲以爱情为主题, 音乐中纯粹抒情性风格代替了以往在贝多芬作品中占统治地位的英雄风格。音乐中充满激情和幻想, 在这优美亲切的旋律中, 就像是贝多芬对爱情的倾诉。贝多芬以“自我”为中心创作题材, 借用诗歌的内容深情地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情意。歌词深刻地意味了贝多芬的极大痛苦经历和其曾经对爱人的爱, 他用最诚挚的语言和激情完成了这部抒情作品, 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 表现贝多芬作曲的个人的体验和思想。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贝多芬晚期创作特征的粗浅分析, 不难得出:贝多芬晚期的作品由于贝多芬晚年生活的孤独、凄凉, 走向内省, 一步一步走向了他内心的最深处。使他在晚年的创作中, 具有哲理性、戏剧性、浪漫性的特征。尤其是贝多芬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 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汇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 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音乐应当是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的音乐至今让人发自内心的震撼, 正是发自贝多芬内心的声音找到了通向人类心灵的路, 使后辈从中领悟到艺术与人生同样原无定轨, 而独立前行的足迹终会积累成众人追随的大道。
参考文献
[1]赵鑫珊著.《贝多芬之魂》.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12第一版.
[2]郑兴三编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3第一版.
[3]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年代从<英雄>到<热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8, 4第一版.
[4]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7, 第二版
[5] (法) 罗曼·罗兰著.傅雷译.《贝多芬传》.中国至公出版社.2005, 1, 第三版.
[1]高宗仁.《贝多芬晚期作品风格浅谈》, 《人民音乐》1997年第11期, 总第379期.
[2]宋欣语.《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及其特点》《陕西教育 (高教版) 》2009年第07期.
[3]丁玎玫.《从贝多芬晚期钢琴作品探究其创作风格的变化》, 《大众文艺》2011年第18期.
[4]齐易.宋红强.《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风格的嬗变》[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2, 4 (3) , 6-15.
[5]朱修启.《西方音乐风格演变的内涵辨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8, 4, 34-35.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音乐的创作分析 篇2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 沿用了古典时期的和声织体, 结构的完整性, 但他再也不仅仅拘束在渐进的方式下, 开创了丰富的表情特征, 夸大了作品中强弱的对比方式, 充满了英雄的气势, 含有大量的时代气息。他的作品细腻, 诚挚, 流丽也不乏大气磅礴。他的前期作品充满了乐观的精神, 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以及反映了当时德奥传统的优良文化。而他的中年时期, 开始了悲惨的命运,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没落和命运的打击, 使他的心里充满了愤怒, 一切都爆发在中期的作品中。那充满戏剧性的对比, 仿佛怒吼一般的和声形态, 那震撼人心的快速诠释, 都能让我们对他的命运感到惋惜。生命的最后, 他终于平静了, 理解了, 他也只能这样向命运屈服, 他能做的, 就是完成自己的任务—音乐的使命。晚期, 他似乎是在一瞬间顿悟, 不再充满革命的气息, 而是用更细腻的音符, 更多的是通过旋律的优美线条, 去表现个人情感意志的追求。
无论演奏怎样的作品, 我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演奏乐曲本身, 更重要的也是最先要做的, 就是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贝多芬的晚年毫无疑问是悲惨的, 他自身受到的打击, 他的火暴的脾气, 都给他的晚年带来了不幸。而他也似乎已经在多年的挣扎中看透了人生。总结了人生的本质使命---对一个目标的不懈追求, 那就是精神的音乐。而研究了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后, 我会发现, 贝多芬并不是一个只重视音乐的人, 他对文学, 戏剧, 对其他的艺术形式都有极大的热爱。这为他的内心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下面通过贝多芬晚期奏鸣曲诠释他晚期作品创作特征。
一、“巨人似”奏鸣曲NO.30
奏鸣曲N O.3 0, 是贝多芬晚期作品的代表之一。这首作品流露出了贝多芬深藏在心里的无与伦比的抒情特征。它洋溢着浪漫诗意的味道, 仿佛沐浴着春光, 享受着田园的风光, 是其浪漫风格最好的代表作品。它那轻快的律动节奏, 连绵不断的色彩变化, 都让人感觉到极至的美的体验, 仿佛在刻画心中那天堂般生活的憧憬。体现了贝多芬内心深处极强的诗意天性, 高雅而梦幻般的寂静气愤笼罩全曲, 人们常称为是“巨人似的奏鸣曲”。也是他开启浪漫主义先河的最好见证。贝多芬晚年在道德哲学方面达到更深的观念境界——通过沉思冥想, 通过人群的生活来实现善的世界。
这首作品作于1 8 2 0年, 从整个布局来看, 已经完全归类于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 与古典时期包括贝多芬前期的音乐相比较, 明显减去了那些繁重的的因素, 例如严谨的节奏, 规范的音乐结构和创作次序, 充满了理性和哲学的逻辑思维。作品一开始就带给大家一种轻飘的, 悠扬的美感气氛。但它与真正充分发展的浪漫音乐还是有点区别。那就是, 这部作品即便充满了浪漫情绪, 在节奏上可以稍微自由灵活, 但第一个音的重音所体现的结构次序还依然保留着, 没有完全脱离了结构特征, 而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所以, 这是和后来的浪漫主义不同的地方。第一乐章中, 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跑动, 增强了音乐的流动感, 似乎像流水一样, 飘溢着美好的情景。从整体来看, 写得非常自由, 完美紧凑, 精练的主题和富于诗化的曲调。但从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贝多芬性格的影子。在乐章的后半部分, 左右交替的级进部分, 带来的还是不安的, 惶恐的情绪, 而后马上就卷入了非常安逸宁静的部分。那是贝多芬对自己的一种叹息, 他已经清楚地知道, 岁月已经逝去, 所剩的时间也寥寥无几了, 他的一种悲哀, 仿佛是饱含着泪水, 用最婉转动人的旋律在向我们传达他年岁的老去。最后, 当然, 是悲壮的结束。
二、“追忆”奏鸣曲NO.31
降A大调, 作品N O.3 1, 是一首安静的作品, 是贝多芬自由发挥的一部典范。它从理性的方面, 稳健地流露出贝多芬对自己生活的无奈, 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滋养自己的生活。这部作品没有献给任何人, 是贝多芬晚年痛苦的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写照, 忍受着精神上的巨大的痛苦和寂寞, 是古典音乐发挥到顶峰的一部代表作品。充分展现了贝多芬的哀伤绝望以及对贫困的深切的愤慨, 也对现实社会的极大的不满, 以及表现出对从未实现过的美满的家庭幸福生活的无限渴望, 通过对以前美好生活的回忆来体现, 故人们称之为“追忆”奏鸣曲。第一乐章, 表现的比较欢快, 贝多芬舒展开自己的胸怀, 再也不计较一路走来咆哮的抗争, 也放弃了对命运的不满, 仅仅通过柔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自己一直对美好的怀念和向往。第二, 三乐章比较简短, 极为巧妙地诠释了贝多芬内心的微妙情绪的变化, 有激动也有忧郁, 是自由闲散的典型代表, 没有固定的主题特征。不久, 乐曲又转入了沉重的氛围, 在沉重有力的和弦下, 飘向辽阔想象的空间。
三、“幻想”奏鸣曲NO.32
作品N O.3 2, c小调奏鸣曲, 是贝多芬精神道路发展的完结篇, 也是他通往浪漫音乐的最后终点。这首作品最特别的在于曲式上的创新, 突出了展开, 发展的全新特点。作品不按原来循规蹈矩的快-慢-快的三乐章式出现, 而是缩减为两个乐章, 表现出尽一切可能的对比:激情的快板与如歌的柔版, 传统奏鸣曲加入主体性的变奏, 大小调之间的转换等。开始时便直奔主题, 附点以及颤音成为第一乐章鲜明的动机, 英雄性的氛围烘托, 给人们强烈的动力感和振奋。第二乐章, 在一片恬静中无限遐想, 通过变奏的方式, 让主题萦绕, 渐渐丰富, 营造出梦幻仙境般的感受。最后在呼吸般的宁静中结束, 反复对生命的顿悟叹息。正是对生命透彻的思索, 让更多的人们中意欣赏挖掘音乐背后的意义。这使最后这首奏鸣曲成为众人惊叹的作品。显现了他内心的超然世界。有了一种澹泊, 超脱的性质。放弃了尘世间的一切哀怨情愁, 将精神上升到极乐境界。具有深刻的辨证性和抽象性, 他保存了德国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那些最丰富, 对深刻的东西。不愧是其压轴的“永恒艺术”。
通过上述对贝多芬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所表达的思想境界的粗浅分析, 不难得出, 贝多芬晚年生活孤独却清醒, 看透了生命的实质, 回归自己心灵最深处。我想,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跟他的人生经历也有莫大的关系的。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和巨大的痛苦, 我们才能感受到他作品中那绝顶的戏剧性的冲突变化, 才能在我们的心灵上留下强烈的震撼。只有因为他的一生的漂泊不定的生活, 才能提供给我们他如此众多不同风格的作品展示, 也只有他这一生对幸福温暖生活的孜孜追求, 才能看到他晚年的精神顿悟。我们热爱他, 更要孜孜不倦做努力, 诠释最好的贝多芬音乐!
参考文献
[1]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
[2]赵鑫珊.贝多芬之魂[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
[3]卡尔.车尔尼.贝多芬全部钢琴作品的正确奏法[M].
[4]武晓亮, 论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自由美”《齐鲁艺苑》2007年02期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 篇3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年)是属于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强烈影响的一代人,自由和个人尊严的憧憬哺育了他,时间、地点和个性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对新世纪脉搏最为敏感的艺术家。他造就了一个英雄时代的音乐,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的产物。他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以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到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风格轻快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晚期的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因素。
1 早期的创作(1792-1802年)
1781年,贝多芬师从聂非(C.G.Neefe,1748-1798年),在聂非的指导下,贝多芬有幸接触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的作品,学习对位法,赋格曲式和和声学等科目。贝多芬虽然没有接受过全面完善的文化教育,但是他自学求知的欲望相当强烈,19岁的贝多芬只身来到波恩大学,在这里学习伦理学、哲学和希腊文学的课程。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受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贝多芬开始接受自由平等博爱的新观念,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也初步形成。到了1792年,贝多芬又来到维也纳,师从于海顿,并开始了他早期的音乐创作。
这一时期,贝多芬创作的重要作品有:《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C大调第一交响曲》(OP.21)、《D大调第二交响曲》(OP.36)和《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悲怆》(OP.13)、《月光》(OP.27)、《暴风雨》(OP.31)等在内的前二十首钢琴奏鸣曲,一系列变奏曲、大提琴奏鸣曲,六首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三重奏等室内乐作品。此时的贝多芬已显露出旺盛的写作欲望以及深刻的独创性。虽然他的作品在内容方面和在风格方面还继续沿袭着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传统创作框架,但是,在他题赠给海顿的前三首钢琴奏鸣曲(OP.2,NO.1—3)中,独特的创作个性已悄然显示在其中。
例如,在《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NO.1)这部作品中,音乐中充满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澎湃的热情,衬托出贝多芬新的思想、新的形象,肯定了贝多芬先进的理智与感情相统一的伦理,表明了贝多芬把内心所有的力量服从于英勇的业绩、高尚的目的,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思想的火花。但是,这些都完全违背了海顿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所以,在贝多芬的《c小调钢琴三重奏》首演后,海顿就示意贝多芬先不要发表,他对贝多芬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个乐曲使我害怕!它是煽动性的、反抗性的、粗暴的,您在那里面说的完全是个人的热情和斗争,神圣的艺术不是拿来做这种事情的!”海顿对贝多芬作品中的“个性”持反对态度,然而这恰恰是贝多芬不承袭成规,勇于创新的表现。(1)
维也纳为贝多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除继续学习深造外,他很快就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尤其是以即兴演奏技巧高超的天才形象,得到了维也纳上层社会的欢迎。在这十年里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贝多芬已经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钢琴创作和演奏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生气勃勃的气势、热烈的情感和对比强烈的气氛”。(2)贝多芬在贵族官邸或其他场合经常进行公开演奏并获得了成功、金钱和荣誉,他开始得到大量的定单,出版社抢着出版他的作品,许多显赫的贵族家庭倾向于贝多芬不同寻常的性格举止,贝多芬的音乐使他们感到新奇和刺激,此时的贝多芬对自己的能力也更加充满信心。
2 中期的创作(1803-1814年)
1789年,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了,具有进步意义的、崭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很快传遍全欧,在人们脑海中扎下根基,并逐步深入发展。这种进步的思想意识也使贝多芬的政治思想发生了重要的转折,他从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
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年)修改《宪法》,取消共和制度并加冕称帝,使贝多芬的理想破灭了。在时代的阴影中,他失望、愤怒,争取平等自由的崇高理想不能与“称帝”并存,因此,贝多芬把原本献给时代英雄拿破仑的《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的曲名划掉,改成了现在的曲名。然而,这部作品中高扬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初衷并未改变,作品中蕴涵的力量和热情,如同他强烈的个人奋斗意识一样,其震撼力就像法国大革命掀起的暴风那样猛烈,它所昭示的气质和风格已经渗透在贝多芬同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当中。贝多芬是第一个也是第一次把时代与社会的重大背景与事件,用音符记录在交响构筑之中的作曲家。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OP.55)的构思与完成,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盛期的到来,大量的音乐作品在这时期产生。包括有:第三到第八交响曲,第三到第五钢琴协奏曲,从第二十一首“瓦尔德斯坦”到第二十六首“告别”钢琴奏鸣曲,再到小提琴协奏曲及“克罗采”、“春天”小提琴奏鸣曲以及三首弦乐四重奏,还有为歌剧、舞剧、戏剧等创作的管弦乐配乐及序曲等等。就是在这种政治思想复杂、时局动荡的年代里,贝多芬依然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
贝多芬以大量的创作显示出他非同寻常的人格和艺术魅力,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超越时空、面向未来的。贝多芬在这个时期所获得的声望极高,已经与海顿、莫扎特并列成为当时三位最伟大的音乐家。
3 晚期的创作(1815-1827年)
1815年,拿破仑彻底失败,欧洲封建王朝开始复辟,维也纳成为欧洲封建复辟势力的政治中心。维也纳会议把波恩家族重新推上了法国的王位,规定了德意志君侯的所有权力,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1859年)成了欧洲真正的统治者之一,白色恐怖猖獗一时。德国的民族意识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大大发扬,但王朝复辟的结果在贝多芬看来比拿破仑时代还要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他所向往的共和主义在现实中都化为泡影。贝多芬的大型创作暂时中断,他埋头于搜集整理民歌并创作歌曲,素材涉及到欧洲的许多民族,其中创作了几套苏格兰民歌,一部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在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贝多芬又重新振作起来,所完成的作品达到了他一生的创作高峰。其中包括《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最后的五首钢琴奏鸣曲(OP.101、106、109、110、111),《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曲》以及最后的六首弦乐四重奏(OP.127、130、131、132、133、135)等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里程碑式的伟大巨作,其艺术质量之高妙和音乐创意之独特,至今仍让人惊叹不已。
这个阶段的贝多芬沉浸在自己的思考和遐想的创作状态当中,此时的音乐与内在的自我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后来的浪漫乐派揭示出音乐艺术神秘而强烈的魅力和潜力。贝多芬创作的《庄严弥撒》在1824年进行首演,这部作品成了他人生目标与宗教信仰的最后总结。《第九交响曲》(OP.125)的完成,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为了使交响曲纯器乐的体裁能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贝多芬打破了传统的常规,以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年)的诗歌《欢乐颂》为歌词,运用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谱写出他一生坚信的伟大颂歌。作曲家以最为妥帖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宏伟浩瀚的构思,从曲式结构到旋律特征、和声及配器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音乐语言方式。在这部博大精深无与伦比的作品中,歌词描绘的“拥抱吧,千百万人们”,闪耀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境界,不仅包含了贝多芬人生的体验和总结,也深藏着作曲家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切,对上帝、宇宙、自然和人世的思考和憧憬,似乎是在回顾自己人世间的生活历程:困苦彷徨与奋斗抗挣,狂热激情与欢悦戏谑,温暖回忆与深沉思索,最后上升到友爱与超然的欢乐。
贝多芬作为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之交的作曲家之一,代表着进步的世界观、伦理观和新兴阶级的审美理想,将人类友爱的最高憧憬以他特有的音乐语言表述出来为大众所接受。贝多芬的创作不但全面地继承了从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加以扩展,更以强烈且大胆的创作态度,极鲜明的个人风格,一步步的挣脱古典乐派的曲式及和声,扩张了音响及创作技法,以充满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将古典主义推向浪漫主义的世界,成为影响十九世纪的重要音乐家,为十九世纪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参考文献
[1]于润阳.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2](美)约瑟夫,马克利斯著,刘可希译.西方音乐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3]李近朱.乐圣贝多芬.上海音乐出版社著,1997年.
[4](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 篇4
关键词: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精神
一、贝多芬谱写“英雄的火花”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他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性作品。他将其核心主题“英雄”通过四个乐章一环扣一环的地逻辑性展现, 将英雄坚强的意志和勇气、为理想信念而战的精神、自我牺牲的豪迈行为付诸于音乐, 将人们对英雄真诚的悼念以及全民欢庆最后的胜利的伟大场面展现给听众。同时, 《第三交响曲》也是贝多芬对他生活时代的热烈回应, 是他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与追求。而贝多芬的另一部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命运”几乎成为他的标志性音乐。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个音的节奏型“命运动机”主题贯穿全曲, 但它作为整体构思的核心因素在各处出现时, 带给欣赏者的却是不同的情感体验, 这与贝多芬高超的作曲技巧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 《第五交响曲》的诞生与贝多芬的人生际遇、不幸命运、以及复杂多变的时代是有莫大关系的, 它是一部表现斗争与胜利的交响曲。它激励听众敢于向命运挑战, 向邪恶斗争, 坚信自身终会走向胜利, 走向光明。
这两首交响曲的风格非常相近。都表现的是英雄的斗士面对困境, 奋力反抗最终走向成功。贝多芬在其中运用激人奋进的鼓声、法国号, 模拟命运敲门的四音音符, 以及交响乐的感染力等音乐素材, 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一切成功的向听众展现。贝多芬用他的音乐谱写他的心灵、他的世界, 同时, 他也是在向听众展现自己, 展现他对英雄的敬重, 对压迫势力的反抗, 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是贝多芬音乐所爆发出的人类精神的火花。
二、贝多芬演奏“生命的火花”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被他自命名为“田园”。据说这首交响乐是贝多芬在乡间养病时创作的一首作品, 全曲由五个乐章组成, 并且贝多芬为每个乐章都标注了题目, 分别是:《到达乡村时的愉快感觉》、《溪边景色》《乡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暴风雨过后的欢快情绪》。仅从题目来看这首作品就是一部描写大自然的乐曲, 但如果我们注意到这是贝多芬在生病修养期间所写, 那么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作曲家积极乐观、不畏病魔、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精神所折服。作曲家用音符描绘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描绘着他所热爱的大自然, 描绘着生命万物。
在“田园”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贝多芬运用小提琴、竖笛等铺衬, 用长笛奏出悠扬的旋律, 让人仿佛置身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之后木管的运用, 让人清风徐来, 眼前豁然开朗。这可能正是作曲家每次来到乡村的愉悦心情吧!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中, 作曲家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乐器来表现溪水声、鸟鸣声、乡民的声音等大自然万物的声音, 这与贝多芬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但在之后第四、第五乐章中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精彩, 低沉的大提琴、尖啸的短笛如怒吼的狂风;一阵一阵的定音鼓如同颤抖的大地;在狂风的背后, 小提琴仿佛雨滴一般拍打在地上。而在乐曲的最后鸟声、笛声、欢快的声音又回归主题, 就像是在告诉人们暴风雨终将过去, 快乐、和平终将降临人间。这是用音乐所谱写的生命的乐曲。
三、贝多芬高唱“胜利的火花”
《第九 (合唱) 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 又称《欢乐颂交响曲》, 它似乎是贝多芬一生心灵历程的诠释。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就如同他在创作《第三交响曲》时一般将英雄运式的赋格重返其中;第二乐章则像《第五交响曲》一样充满了向命运挑战的勇气;而第三乐章却像《第六交响曲》一样, 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礼赞, 对田园风光的向往, 但又内藏命运似的主题;最后一个乐章是整部交响乐的精华, 分为序奏和人声两个部分。在序奏中贝多芬把第一、二、三乐章的主题都引入其中, 在带有悲剧感的小调序奏后, 是整个乐章的核心“欢乐颂”的大合唱主题。在充满了宗教色彩, 气势辉煌的人声与交响乐的变奏曲中, 整个音乐达到了交响曲的高潮, 同时, 这也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巅峰, 在这时每个音符都是人类精神的火花, 都是人类灵魂的象征, 都是人类理想的王国。
这首交响乐作品可以说是贝多芬对过去的整理和未来的期盼, 因为英雄、命运、田园、狂欢, 在这首交响乐曲中全部体现。可以说这部交响曲寄托了他对人类命运和未来社会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是他灵魂的一次飞跃, 是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贝多芬将他的创作精神付诸于音乐, 用音乐来诠释自我、表达自我, 甚至展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音乐是人类精神所爆发的火花, 聆听贝多芬的音乐, 探析贝多芬的创作精神, 感受贝多芬的表达, 是每个音乐人的一种享受、一种经历、一种责任。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 5:205-216.
[2]范棕莲.比较贝多芬音乐解读贝多芬心灵.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01.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 篇5
关键词:贝多芬,法国资产阶级,第三交响曲
一、贝多芬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18世纪的欧洲,涌现出一批先进的思想家,他们抨击封建专制和愚昧的宗教,并向人民宣扬民主、平等、自由,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进行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贝多芬的一生正处于这个动荡年代,在波恩他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和“德国狂飙运动”的思想冲击,曾听过激进的施奈德教授的讲座,并对其创作歌曲《谁是自由人》,主题就是对德国封建专制的抨击和对自由平等的讴歌。这是贝多芬第一次现实意义上接触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思想,也是对贝多芬的思想轨迹做了真实的记录。在他创作成熟阶段,正处在拿破仑的王朝复辟,这让贝多芬大失所望,原本认为的资本主义革命因为领导人的私利摇身一变成为了新一轮的王朝更替。人民仍然要受神权和皇权的压迫,依旧得不到平等和自由。贝多芬深刻地了解到人民对自由的期待是不会退缩的,所以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仍然充满了向往。在逆境中,他的音乐逐渐向浪漫主义生根发芽。在他晚期的创作中,由于拿破仑王朝彻底失败,民族意识在贝多芬的作品中愈加明显,他的《第三交响曲》及《庄严弥撒》都成为对民族自由、人民平等、博爱信念的证明。
可以说,贝多芬一生都在不断拼搏,为音乐更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他不断超越自己挣脱束缚。就像蝉的破茧成蝶,即使过程惨烈,他也一样用乐观的心态和坚持不懈地执着面对,而最终得到升华。
二、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
(一)创作背景。
《第三交响曲》(英雄Op.55)是贝多芬在1803-1804年间所创。这部作品与拿破仑有着不解的渊源关系。据说当时,法国驻维也纳大使建议贝多芬写一部交响曲,贝多芬确实是将拿破仑·波拿巴作为英雄来谱写的,其作品的规模也是其他同类乐曲的两倍。也正是这首《第三交响曲》的完成,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盛期的到来。不仅如此,《第三交响曲》还开创了音乐史上的先河,将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内容首次引入到大型交响乐作品的音乐领域上来。
(二)《第三交响曲》作品分析。
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快板,降E大调,四分之三拍。此乐章雄壮伟大,变化无穷。罗曼·罗兰曾经这样形容它:“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在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翅膀,意志的主题投入烈火冶炼,在铁毡上捶打,他裂成脆片,伸展着,扩张着。”①
贝多芬用古典奏鸣曲式结构来讲述一位英雄的故事。一开头的两个主三和弦,将完美的英雄主义和豪迈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示部中第一主题是对引子的详尽描写,该主题朴实,简洁,兼具有德国传统的乡村圆舞曲风格。第二主题则包含了两条旋律,一个是木管和小提琴交替呈示的抒情性旋律。值得众人惊叹的是,贝多芬在展开部不仅将呈示部的主题重点阐述,还有插部主题的两次涌现。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新主题的出现,在弦乐上演奏的属九和旋在渐行渐远之后,加入e小调与第一主题遥相辉映,亦在尾声上再此出现。正是此原因,第一乐章展开部的分量是呈示部的两倍有余。再现部的第四小节,长号吹奏出第一主题的主和旋,有趣的是,小提琴声部却演奏的是七和旋音,结果就造就了主和弦与属和弦混合的一种新的音效。这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上又是新的创举。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慢板,c小调,四分之二拍,用复三部曲式来呈示。该乐章极为著名,曾多次在音乐会单独演出。这一乐章,赋格的效果分外明显更加突出英雄性。A部分构建在c小调上,第一小提琴在弦乐四声部上柔和奏出主题,缓慢而深沉。八小节后,换为双簧管为其续奏,同时鼓乐声清晰可闻。B部分从葬礼的沉重转为坚定的信仰。这一转变由乐队的配器来实现。B部的配器相对比A部更为丰富、明确,调性也转到了明亮的C大调。此时可以听到军号声,这是由英雄主题演变而得出的,仿佛是对英雄一生做出的总结。A’部分则回到原先的c小调上,在原先的主题上,由第二小提琴呈示新的主题,同原主题形成赋格曲的形式,仿佛在对英雄生平再一次地陈述和回顾。之后,送葬主题的再一次呈示,让送葬的队伍向英雄生命的终点缓缓走去。长达38小节的尾声,由第一小提琴断断续续地奏出主题走向结束,音乐时断时续,像人们的叹息,又像对英雄的缅怀,在一片宁静中,步伐沉重但难掩希望地走向终点。
第三乐章,谐虐曲式,生动的快板,降E大调,四分之三拍,仍然沿用第二乐章的复三部曲式。这一乐章通篇都沉浸在嘈杂的战斗声与骑兵们的嬉游中。这一乐章,是英雄从死转向生的涅磐,经历诸多苦难,英雄在黑暗中痛苦的挣扎,在沉痛中深思,他艰难地爬出死亡的领域,在无尽的痛苦中重获新生。贝多芬将自己融入了作品中,耳疾让贝多芬心中充满了负面情绪,曾经的自杀,也不能阻挡贝多芬对死亡的向往,并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但幸运的是,那个贝多芬死去了,这个贝多芬重生了。
第四乐章,变奏曲式,快板,降E大调,四分之二拍。此乐章的主题材料引用自己早年所创作的《普罗米修斯》中的主题。
他用长达十一次的变奏,将主题逐步推向了高潮,最后以急板收尾,成为英雄凯旋的颂歌。其中,我们可以从每一次的变奏中,看到贝多芬心目中英雄的成长,他的胜利,他的辉煌。贝多芬式的发展手法,将音乐从简单走向复杂,同时也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雄在一步步地成长,为信仰而战,直至燃尽生命的火种。
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第三交响曲》创作的影响
谈到《第三交响曲》如何深受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音乐的影响,首先要提到的是该作品的创作背景。1804年的贝多芬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爱情上的失意以及即将失去自己爱若生命的音乐事业的恐惧使他写下了《海里跟斯塔特遗嘱》。此时,恰闻拿破仑的胜利,让陈云笼罩中的贝多芬看到了一丝生命的希望。贝多芬将普罗米修斯,拿破仑,他自己以及千百个过去的、现在的英雄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具有史诗性质的并且独属于贝多芬特色的《第三交响曲》
其二,《第三交响曲》的四个乐章,都是由一个主题发展而来并贯穿全曲。四个乐章相连,如同史诗般叙述并且还原了那一段历史,那个曾经波澜壮阔也曾宁静悠远的年代。四个乐章,记录了一位英雄的诞生,成长,胜利直至死亡,在饱受苦难后,英雄得到了涅磐,重获新生,最终,人们终于迎来真正的胜利。
其三,《第三交响曲》中,贝多芬将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为自由而战的拿破仑等英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四个乐章中,大量使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音乐特点作为各个乐章主题的音调基础。比如,在第一乐章,引子的两个极具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特点;第二乐章的主题动机源于戈塞克为米拉波葬礼写的《葬礼进行曲》;第三乐章的主题动机来源于梅尔序曲《年青的亨利》;第四乐章的主题动机来源于格列特里《共和国之女代表》等等。在《第三交响曲》的创作上,贝多芬突破了海顿和莫扎特所固有的框架,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
1.整部作品从一个题材出发,通过不同动机的走向变化,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使四个乐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包括内容之间叙述连贯,在音调上相互关联,布局安排慎密,结构合理;2.整曲从头部到尾部一直建立在以英雄形象的塑造上,英雄式主题从始到终贯穿于整部作品;3.通过有意识地运用标题性的创作理念,将《第三交响曲》中复杂多变的结构及布局中的细节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刻画从里到外深刻地展现给观众;4.作品中不断吸取与运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音乐的基调,使旋律穿梭于每个乐章之中;5.《第三交响曲》所体现的音乐内容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相结合,大大加深了交响曲题材所赋有的社会意义,并为器乐创作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四,贝多芬的一生,都深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认为受到压迫,反抗和斗争是必须的,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音乐旋律往往通过激烈的斗争最后取得艰难的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所以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极具英雄气质,并巧妙地将英雄与平民揉在一起。贝多芬作品中的英雄,都来自社会下层人民,在宗教和贵族的欺压下艰难求生,在资产阶级争夺政权时觉醒,拿起手中的武器,向神权和皇权宣战。英雄刚劲豪迈,不屈不挠的意志都汇集在贝多芬那如史诗般宏伟壮丽的篇章中。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音乐家,贝多芬不会通过一种方式来千篇一律地表达他思想。贝多芬在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辩证地看待事物。
四、结语
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大师之一,更是将浪漫主义音乐引入人们的视线,他一生都致力于将钢琴以及交响曲音乐推上新的巅峰,为此,无论是致命的耳疾还是不如意的爱情,都成为了他创作前进的动力。身体上的坎坷和爱情路上的不顺都没有打倒贝多芬,他在重重困境中,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站着走完了他的一生,甚至在历史上划下了重重的一笔。他的音乐不单单代表着个人,还道出了人民内心的声音,同样也正是因为自由、民主、斗争的思想深刻骨髓,贝多芬的音乐才会那么动人心魄。贝多芬将这种从革命中领悟到的心声融入了他的音乐中,不仅创作出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还为音乐创作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浪漫主义。
参考文献
[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
[2]张春雷.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分析[J].今田(励志),2012(11).
[3]沈丽.浅析贝多芬《第三交响曲》[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04).
【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推荐阅读:
贝多芬不同时期创作的特点分析论文09-12
贝多芬音乐赏析论文08-11
音乐家贝多芬09-01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11-06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时教学设计10-15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学设计05-17
《划时代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反思05-25
武汉大学贝多芬音乐欣赏作业集08-28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07-15
贝多芬奏鸣曲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