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开发项目

2024-05-18

IT开发项目(精选9篇)

IT开发项目 篇1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计算机常用(软、硬件)工具,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维护和开发能力,能够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为达上述目标,在基础知识学习基础上必须进行必要的综合性实训。建设“IT技术实训平台”能有效地提升IT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企业的管理水平。

1 建设目的和内容

1.1 目的

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因此,培养高素质的IT人才非常重要。

由于IT行业业务涉及面广、技能要求高,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大批业务人员需要接受业务技能的实训。建设“IT技术实训平台”是为即将进入IT行业的高职毕业生提供技能实训的平台和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IT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

统计数据表明,高职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而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网络编程等工作岗位是最需要人才的,如果毕业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实训锻炼,对他们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1.2 内容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平台建设包括:IT基本能力实训平台、办公自动化实训平台、计算机硬件综合实训平台、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平台、网络管理实训平台、服务器管理实训平台、软件开发实训平台、动漫设计实训平台、系统集成实训平台。

这些实训平台是对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对于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 设计思想

平台建设将遵循“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共同实施,资源共享”的设计思想,构建综合性的教学实训平台,实现“学习”、“实训”、“考试”一体的建设模式,为增强学习效率、扩大教学范围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以下几点为优先考虑的原则:

先进性和超前性:保证整个系统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具备超前性,系统在建成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因技术落后而大规模调整。

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将在互联网上提供教学实训服务,其外部环境远比校园网复杂,在规划设计及日常使用时,从系统结构上和管理制度上应具备高安全性特点,防止非法用户的攻击。

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方案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具备各种故障的快速恢复能力,能够连续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具有较高的稳定可靠性。

灵活性和可扩充性:采用标准和开放的技术,保证各种信息功能系统和模块的有效挂接。关键系统应具有在线升级的能力,以适应拓展需要。

2 系统设计

信息化平台建设一般先规划应用系统,确立了整个业务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在设计上需要总体考虑网络、应用系统、安全及管理系统的平衡,以求得建立一个先进、可靠、安全、适用、可持续性的信息化系统。其中,应用系统是核心,安全体系是基础,硬件平台是载体。平台总体应用部署如图1所示。

2.1 项目分析

2.1.1 业务应用平台

系统的建设开发基于业务应用平台开发完成。

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业务应用平台构建于B/S架构的多层应用开发、运行的平台。本系统是一个专业应用软件系统集群,功能繁多,对信息服务需求还会增加。对系统成熟度要求较高,系统建设非常需要借助于一个业务应用平台,利用它所提供了统一的模型和共享组件,进行开发建设,以减少应用系统开发的难度、减少应用系统开发的模块,有效地提高应用系统开发的质量,缩短应用系统开发的周期。同时,希望业务应用平台提供这种多层次的面向组件的业务模型,以充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以满足系统将来在功能和性能上扩展的需要。

基本要求如下:

业务应用平台采用组件技术,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充性,对新技术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业务应用平台采用三层结构技术框架,为应用系统提供良好结构,应用系统将来的升级、扩充、修改和定制都非常方便。

业务应用平台提供了最基本的系统组件,如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工作流管理、菜单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简化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将来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取和积累各种通用组件,增强系统功能。业务应用平台承担系统搭建和系统运行支撑的功能,必须具备较高稳定性。

2.1.2 数据质量

系统内各子系统间除保证单一业务流程数据流转外,还需要与内部其他业务系统与外部政府部门交换数据,因此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鲜活性是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系统信息库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准确、一致、鲜活。

2.1.3 标准和规范

标准化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在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的全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国标、部标和行业标准,同时制定自己的相关规范。系统的数据标准按照“五统一”的原则,即“统一指标体系、统一文件格式、统一分类编码、统一信息交换格式、统一名词术语”,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有效服务。

2.2 总体规划

根据上述用户需求分析和设计规划思想,软件系统的总体规划如图2所示。

通过业务执行系统,学员可以方便的学习IT业务执行的流程,并依照提示进行模拟演练;通过考核系统,教师可以灵活的设定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并由计算机自动安排实训项目,评分。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自己的实训进度,了解知识学习的程度;通过知识点管理,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实训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电子文件的方式存放在系统中,供学员远程参考,达到远程实训的目的。

2.3 平台功能

本软件系统是由许多个功能复杂的,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模块所组成的。这些模块将帮助用户完成从教学、实训到考核各个环节的操作。

系统执行模式由4个单元构成,其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 系统平台架构

3.1 平台要求

应用软件运行的系统软、硬件环境必须满足软件系统建设和运行所需的环境,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满足系统将来发展的需要。

系统运行于多层架构平台之上。多层架构平台由数据层、应用层、表现层构成,应用软件基于多层架构设计,合理划分用户交互功能、用户业务逻辑功能、数据库访问调用,以充分发挥多层架构平台资源优势。数据层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应用层、表现层平台采用J2EE架构的中间件环境作为应用软件的支持。

3.2 整体性能

根据软件系统的业务性质,整个系统平台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在峰值时刻,服务器具备超过30%以上的处理余量,以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并避免性能恶化。经分析,得出系统整体性能需求如下:

良好的可移植性,支持多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编程语言;

严密、完善的系统审核体系,保证信息交换的安全性,提供可信可追踪的信息交换,保证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快速、准确。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保证不同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

采用XML作为信息交换标准,保证高度可扩展性;

为现有的业务系统提供一个可共用的统一、规范的访问接口并预留信息安全支持平台,保证系统的可管理性;

多个数据交换平台系统之间可以级联,伸缩性和扩展性强,支持分布式结构,为未来系统扩容打好基础;

支持多台服务器的集群,保证系统的可伸缩性。支持大量并发用户。

4 系统优点

在本系统实现中,考虑到系统对互动与实时方面的要求,应用了一些关键技术,使系统具有如下优点:设计时运用GOF设计模式中的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对数据源做了抽象,建立虚拟数据源的抽象类,运用抽象接口,将终端与文件数据封装在一起,对外提供统一接口,实现无差别访问。另外,借鉴Windows消息机制思想,由服务器向各处理模块发送消息,通知各模块处理新到的实训请求。运用设计模式及消息传递机制,系统的结构简单清晰,易于维护。

5 结束语

将计算机技术实训平台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是一项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促进用人企业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平台软硬件的建设是重要的,也是直观而有效的。它将使我们的教学实现从课堂到实训,从实训到实战,从学校到企业的立体化发展,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功.J2EE框架下教学辅助系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2]徐海欧,牛志刚,王建华.校园网教学资源建设模型和资源共享的实现[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4).

[3]甘国原.高职高专计算机理论课与实训课优化教学探析[J].广西轻工业,2008(11).

[4]冉德君.校园网的实训项目开发及网络综合实训室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IT开发项目 篇2

IT行业从业人员的待遇是其他行业同等级别人员中最高的,而且属于白领一族,工作环境舒适幽雅。底前程无忧对IT行业的薪酬大盘点显示,平均薪水在3000元/月以上的人员,占到了整个行业的60%。

如需求旺盛的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等,薪资会相对较高。就拿网络游戏人才来说,最为缺乏的游戏设计、开发与编程人员,只要具备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C或C++编程,熟悉Win32/VC++开发平台或Lunix/Unix开发平台;熟悉TCP/IP、Socket编程或MySQL、Oracle数据库;有良好的面向对象设计、分析能力、规范的编程风格;有个人作品和良好英文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者优先。这类人员月薪一般都有万元以上,属于“金领”一族。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

软件行业的时常潜力非常大,因为它涉及到全国各行各业,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看看现在哪家公司不用电脑?哪家企业不用网络?就连超市的收银系统也需要软件技术。同时,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可以在网上处理,如网络聊天,网上购物等等。

软件行业发展速度如此快,人才需求量肯定非常大。这是中华英才网去年7月统计的各行业新增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人才需求最大之一的是计算机软件行业,其次是互联网,然后是计算机硬件和IT服务。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发展必然会很好,IT的发展是所有高科技行业发展基础,IT的强弱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强弱。

IT开发项目 篇3

本课题来源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软件研发的IT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CM2006综合业务系统改造升级(二期)项目。

该项目已于2012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本文将该项目的受托支付模块开发作为银行软件研发的成功案例进行沟通管理分析。

根据农发行业务发展需要和综合业务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农发行业务部门提出综合业务系统三期改造业务需求,以提升和优化综合业务系统功能、解决系统存在的现有问题。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的有关要求,对贷款利息收入的核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提升系统业务处理功能,适应内外部管理要求,更好的为全行业务经营服务,拟对综合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中国银监会2009年起先后发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合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主要强调;“实贷实付”、“受托支付”等理念,促使银行建立全流程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注重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为贷款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因此,农发行IT研发部门需对综合业务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增加受托支付交易功能并修改相关联交易代码,以适应中国银监会对农发行综合业务系统改造升级的相关要求。

1 受托支付模块开发的需求

由于在农发行IT项目里受托支付模块只是综合业务系统的子模块之一,在已完成模块开发或同时并行开展的模块开发之时,大部分项目文档资料已准备齐全,无需重新准备,大致包括项目环境清单;系统架构图;系统资源规划方案;各节点IP地址详表;配置手册;测试报告(业务测试报告、技术测试报告、压力测试报告)等。

本阶段,由项目组主要部门分组(技术组、业务组)之间通过一系列的沟通方法进行彼此之间的分析和讨论,对项目的的各个部分进行商讨和研究。以各种形式进行对项目的调研,通过举行项目研讨会使各个部门对项目本身做到心中有数,对项目本身的目标计划,每个部分具体的工作安排,工作的难点和技术的难点,工作的安排进行细致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使项目的整体得到充分的认识,为下一阶段的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定地基础。最后整理和总结研讨会的内容和解决的难题,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给双方的高层领导,呈交的材料将成为对后续计划的指导和监督的依据。并且也会进一步的促进和改善项目整体的完善。

2 沟通管理过程

受托支付模块的开发及改进需求由财会组提出,由技术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控制需求量,由外包公司进行具体编码工作,在此期间的所有过程由负责质量配置的Q&A组进行监控并及时更新项目文件;

受托支付模块的开发期间由技术组管理外包公司进行编码工作,由财会组验收并进行业务测试,在此期间的所有过程由负责质量配置的Q&A组进行监控并及时更新测试类文档;

受托支付模块的开发完成后由技术组进行压力测试,调试无误后将成品纳入版本库并版上线。

在此期间完成的沟通过程如下:

2.1 各职能小组项目经理的沟通

项目团队以确定业务标杆,充分沟通合作为原则,充分搭建好各小组业务负责人这座沟通桥梁,三方建立了经常性的例会制度,共同探讨受托支付模块建设涉及到的业务标杆的制定,通报项目的进展状况,分析出现的问题。

2.2 与各小组具体实施人员的沟通

各小组具体实施人员是项目建设最直接的受益人和资源提供者,他们在完成自身业务的同时支持并参与着项目团队的建设。项目团队与他们的沟通可以掌握一线需求并调动大家的参与意识,主动与其进行深入的沟通,对深入了解真实有效的信息化需求和收集建设性意见有很大推动作用。

3 沟通工具

3.1 书面沟通

农发行IT项目中正式的书面沟通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简述、项目规章制度、会议流程记录、年度工作总结等。非正式的包括个人备忘笔记,工作计划草案等。

使用VSS文档数据库进行版本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有许多优点。它可以对沟通的记录做到准确的记录,并且可以保存起来,尤其是在一段长时间后,双方都已淡忘了沟通的内容以后,能够查阅当初的沟通内容就格外重要。

3.2 言语沟通

农发行IT项目的言语沟通通常包含会议沟通、电话沟通等。

会议沟通通常采用推动式研讨会的形式,例如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等,是农发行IT项目经常采用的会议沟通方法。

利用电子化手段,农发行IT项目时常采取电话联席会议的方式召开电话会议,以远程视频会议的模式与北京、珠海等地的信息技术领导层召开网络视频会议。

3.3 非言语沟通,主要采用网络沟通法,农发行IT项目的网络沟通法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3.3.1 制表法

譬如需求跟踪表。此种图表法采用业务组与技术组分别录入的方式将同一功能对应的需求和用例一一对应,保障了两个小组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研发代码的一致性。

3.3.2 URTracker事物跟踪系统

采用URTracker事物跟踪系统进行流程跟踪,该系统几乎涵盖了本项目模块开发过程中的所有流程管理,包括需求提出与变更。

3.3.3 飞秋和腾讯通RTX

在农发行IT研发项目里,经常会用到两种局域网联络通讯工具,即飞秋和腾讯通RTX。这两种通讯工具各有不同:飞秋的聊天方式、文件共享与传输更加直接和便捷,而腾讯通RTX在企业组织架构的分组管理上更具规范性,腾讯通RTX的权限管理更近丰富,为企业的沟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沟通环境。

4 总结

新项目的的开发的过程中,虽然是一个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但在不同阶段的有不同的沟通管理。在项目的中由于分工的不同,会与不同的团队之间进行合作和交流,就需要用到各种交流的方法。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对项目的调研,通过举行项目研讨会等方法,使各个部门对项目本身做到心中有数,并对项目本身的目标计划,每个部分具体的工作安排,工作的难点和技术的难点,工作的安排进行细致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项目的整体性,为下一阶段的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石。这就需要灵活利用各种沟通工具和沟通方法,统筹兼顾各个部门的步伐,以最快最高效的提高沟通的效率,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涛,韩膺南.有效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谈专业管理团队如何做好项目沟通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6(7).

[2]吴吉义,郑炜.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项目沟通管理过程研究[J].电子政务,2006(7).

IT创业项目 篇4

目前IT领域的创业机会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当前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为IT行业的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所以可以考虑做一些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联的IT项目。

IT领域的创业有三个关键的因素,其一是技术因素;其二是行业因素;其三是资金因素,在所有的因素当中,首先应该解决技术因素,重点在于技术团队的打造,接着是整合行业资源,最后就需要考虑资金因素。其实当技术因素和行业因素解决了之后,资金因素还是相对比较好解决的。

从技术的角度出发,目前对于初期创业者来说,可以重点考虑一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领域。物联网目前的解决方案逐渐成熟,研发成本比较低,可以借助于对行业的理解来完成物联网技术的落地应用,而且物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通过物联网可以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另外,物联网涉及到的行业领域众多,创业点也比较多,可以立足于已有的行业经验进行创新。

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是行业发展的热点,对于中小创业者来说,可以本着“大公司搭台,小公司唱戏”的原则来发展自己的人工智能项目。目前不少大型企业陆续开放了自己的智能化平台,中小创业者可以借助于这些平台来完成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一方面会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也会有一个持续的技术升级保障。当然,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创新也要结合自身的行业资源,这样才能够完成落地应用。

IT开发项目 篇5

关键词:全台网,互联互通

1 引言

近年来,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广电行业不断形成冲击,同时广电行业的内部竞争也日益加剧,面对压力和挑战,只有不断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随着节目制作、播出量的不断增长,急需提升电视节目采集、制作、交换、管理和播出系统的水平和规模。传统孤岛型的网络子系统将无法使宝贵的节目资源实现高效的共享,难以有效提高制播能力。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在考虑建设“制、编、播、传、管、存”一体化的全台网,主要理由如下:

(1) IT技术与广电技术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2) 媒体资源是电视台最宝贵的资源,但是分散在各个子系统中,不能共享,限制了媒体资源的使用率,提高了单位节目需要的媒体素材的采集成本,更加谈不上挖掘素材潜力,开发节目的再利用市场;各子系统设备资源重复投资,不能充分发挥不同节目制作时间的不同,合理安排各个节目使用共有的设备系统,降低了设备的共享率;线性制播体系使得人力资源的使用率也比较低。

(3) ENG的视音频记录载体已经发生了变化,磁带和以磁带为纽带进行系统间传送的节目制作方式将会逐渐被淘汰,蓝光盘、半导体、硬盘等将会成为下一代广电采编记录的新载体。新载体和IT相兼容,要求后期制作和播出必须与之相匹配,因此网络化是势在必行。

(4) 我台实现数字化后节目的制作质量是得到了提高,但仍然沿用传统的线性制作方式,未能大幅度提高效率;而网络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简化工艺流程,提高制播效率。

(5) 随着手机电视、IPTV等新媒体的出现,作为内容提供商电视台来讲,低成本制作海量高质量电视节目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新课题,采编播全程网络化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建立多媒体信息化平台,更快传达党的决议,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传统媒体焕发新的生命、新的增长点,是电视台发展的目标,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以上要求。

(6) 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电视台必须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全台网规划中,加重对节目制播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全台网络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重新设计节目的生产流程、统一规划整体网络结构、制定互联互通标准、统一解决安全问题等等,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全台整体设计改造。基于以上原因,安徽电视台于2004年开始着手进行全台网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2 全台网规划与方案总体设计思路

2.1 设计目标

安徽电视台全台网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内容生产和分发的网络化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媒体内容的生产效率与价值。根据安徽电视台的实际需求,规划全台网实现以下目标:

(1) 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条件,再先进的技术系统,如果不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无法发挥其实际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值得信赖的安全可靠的全台业务系统,加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最终使整个系统发挥其最大的功效。通过统一的规划、设计和部署,通过对互联系统、接口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最终实现全台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保证全台网系统的运行安全。对子网划分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子网内部业务独立运行,子网问题不能影响到全网,根据子网的不同安全级别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冗余备份机制,保证各子网数据不会因为网络问题而丢失。系统核心关键设备不能有单点故障。管理上要有完善监控机制和故障快速恢复机制。

(2) 全台网络互联互通

广电行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产生日新月异的发展。时至今日,互联互通已不仅仅是我们对广电行业发展的一种憧憬和构想,互联互通已经深入应用于电视台业务系统的各个环节。原始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只有全台各个系统间的无缝连接才能够提供信息传递的高速通道,最大限度地提升全台系统的业务水平。通过系统互联实现全台业务的高效运行,通过系统互联技术,使安徽电视台目前以磁带为主的节目交换模式改造为以网络数据交换为主、磁带为辅的交换模式,从而大大提高全台业务运行效率。

(3) 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广播电视行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播信息的窗口。传统媒体的手段繁琐,业务流程庞杂,限制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全台网建设就是要经过业务系统的网络化改造,带来全台的业务进步,能够简化电视台的生产环节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提升电视台信息的传播速度。

(4) 最大限度提高节目质量

广电行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最终能够为千家万户提供迅速及时的新闻报道和高质量的节目信号,丰富面向人民群众的媒体服务,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要在采集、编辑、制作、播出、存储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地再现二维空间影像,最大限度地提供高质量的画质和最迅捷的信息服务。同时系统要保证未来能向高清进行平滑的过渡。

(5) 电视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先进的生产力配合先进的生产关系,最终必将产生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全台网能够提升电视台的经营效益,主要是提升三个环节的使用效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设备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媒体资源使用效率。全台网建设带来了技术的变革,利用技术革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只有在强有力的经济条件支持下,全台业务才能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

建立全台网络统一管理。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网络管理、设备管理、权限管理等,协调各个子网络之间的相互访问。

业务层面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节目代码管理、统一报题、统一审核。

保证全台网的开放性。允许的不同厂商的系统可以接入到全台网中。要提供不同厂商的系统数据标引信息的规范定义及互联软硬件接口。要支持目前所有主流的视音频网络技术,能够方便的引入新技术。

全台网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全台网设计建设将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新系统加入时不能影响已有系统的运行。各子系统设计同样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6) 引入节目生产管理,提高安徽电视台综合竞争力

建设安徽电视台全台网,最终是以提高安徽电视台的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安徽电视台在全台网建设中引入节目生产管理,可以在提高生产质量、效率,管理水平的同时,对节目的品质带来质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提升安徽电视台对社会、公众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优势,使安徽电视台的发展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上升趋势。

2.2 设计过程

我们于2005年6月17日开始,进行全台网总体方案设计,历时一年整。期间的主要工作有:

(1) 进一步深入各部门和栏目组,进行详细调研,形成更加明确的需求报告,并以此为后来设计全台网方案的基础材料之一。

(2) 合理进行全台网的子网划分,明确规划每个子网的主要功能,确定总体系统结构,制订分步实施的计划。

(3) 根据安徽电视台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子网可能的压缩格式、文件格式、元数据定义等;制订异构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接口标准,并在广泛征求可能和安徽电视台合作的第三方公司的意见基础上修改并确定;设计互联互通测试方法。

(4) 根据部门和栏目需求,重新规划工作流程,新流程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尽量符合现有的习惯并和网络化接轨;二是让定制软件开发难度尽量降低,减少软件的复杂度。

(5) 全部方案从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即网络结构、工艺流程、格式与标准、安全策略、综合信息管理。

图1为方案设计工作的主要流程,从需求调研入手,然后对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系统的架构,再寻找合适的技术与之相匹配,对形成的初稿进行充分的论证,必要的时候还组织了试验证明,同时还要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对象包括项目组、台内、台外专家,业务需求部门,其它相关公司等等。对征求意见取得的结果,项目组再次组织分析,修改后重新设计系统架构,如此反复多次,先后有5个版本,最后定稿为最终稿。

最终稿分为上、中、下三卷,详细描述了全台网的需求、调研、目标、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法等等。其中《上卷》(需求篇)主要内容包括:背景和业务现状、用户需求、技术发展分析、需求分析。《中卷》(技术篇)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各业务子系统的流程设计、安徽台全台网互联互通标准与规范。《下卷》(业务系统设计篇)主要内容包括:各个业务子系统内部方案初步设计。

2.3 设计的主要内容

全台网整体方案设计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 在我台提供的需求基础上,合理进行全台网的子网划分,基本确定总体系统结构,制订分步实施的计划。

(2) 规划每个子网的主要功能。

(3) 根据安徽电视台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子网数据压缩格式、文件格式、元数据定义等。

(4) 制订统一的标引信息和元数据XML定义。

(5) 制订异构系统互联互通的接口标准。

(6) 设计节目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3 方案的主要特点

系统主要技术特点包括:

(1) 针对电视台异构系统互联制订了媒体资源交互协议

安徽电视台根据实际全台规划的需求,统一制定了媒体资源交换描述语言(Mre ML, Media resource exchange Markup Language)。该协议包括两个部分内容:一是面向全台业务系统互联交换的指令及控制协议,重点包括通讯信息、指令、反馈等内容;二是面向电视台媒体资源交换的描述协议,重点描述了电视台资源对象包括视频、音频、稿件、串联单、编辑决策列表、字幕等内容在跨系统交换时的描述语言规范。该协议是目前广电行业还缺乏相关标准的情况下,针对全台制、播、存多系统协同交互的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互联协议,为实现异构的多系统互联互通进行了非常有开拓性的设计,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

(2) 构建全台双通道模式的异构互联架构

安徽电视台全台网涉及制、播、存、管所有的电视台核心业务系统,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异构松散耦合及多系统互联互通效率的问题,通过构建消息中心+媒体交互网络的双通道架构实现多厂家多系统的互联交互。指令及元数据信息通过消息中心进行交互;媒体数据则采用单网低成本高安全的FTP模式实现数据传输;各个业务子系统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采用的是通过调用部署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各个webservice服务,来完成信息交互的。这种架构兼顾安全、效率和松散耦合,为实现多系统异构互联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3) 通过构建节目生产管理系统整合电视台业务管理

安徽电视台在全台规划设计中构建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全台网运行过程中的公用基础性信息,为运行情况分析、进行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由此提高全台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其核心是节目生产管理系统。为了实现对生产资源以及节目生产过程的全流程精细管理,系统采用了节目代码工程化的新节目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以节目代码为基点,从策划、选题、拍摄、制作、审核、入库、播出到归档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合法的节目代码。通过与各个业务系统的松散耦合,实现了对节目生产的全流程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汇集所有的生产资源。在节目生产流程中,全台各相关岗位可以随时动态地进行节目生产信息和状态的查询。

(4) 通过PORTAL以及LDAP整合电视台应用系统及用户管理

安徽电视台采用基于LDAP的统一用户认证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统一认证、分散授权的管理架构,通过PORTAL技术整合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相关业务系统的应用。这种整合有利于电视台的应用系统整合,改变小、多、专、独的混乱局面。

(5) 面向播出的全程文件化备播

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安徽电视台在面向播出的设计思想下,构建播前缓存系统,打通整个数字化节目的制播流程,由此向全程文件化以及无磁带化迈出了一大步。在此设计中考虑到播出安全,又采用了堡垒安全防护技术及MD5文件传输验证技术来确保播出数据的安全可靠,实现了一个面向文件备播的范例。

4 系统实施与使用

安徽电视台全台网项目的主要研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四年五月至二○○五年五月完成前期调研。

第二阶段:二○○五年六月至二○○六年六月完成全台网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

第三阶段:二○○六年七月开始根据前期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实施,共分两期,其中第一期项目实施包括:采集交换板块、新闻制播板块、综合制作板块、综合信息管理、以及板块之间的互联。

第四阶段:第二期实施的板块主要包括:数字内容管理板块、播出分发板块等。

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一期各系统主要使用情况如下。

(1) 公共频道子系统

和制作系统共享48T在线存储系统,含21台有卡工作站、25台无卡工作站、2台配音工作站、2套新闻播出系统、2套演播室录制系统。2007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公共频道所有节目的文字编辑和制、编、播以及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等。在线使用的节目有:《夜线6 0分》、《新闻快报》、《看世界》、《新闻故事会》、《非常经历》、《真实事件》、《影像冲击波》、《沸点》等。

(2) 制作子系统

和公共频道系统共享48T在线存储系统,共有25台有卡工作站、2台配音工作站、2台审片工作站、5套演播室播出系统、12套演播室录制系统。2007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实现我台大部分专题节目的编辑、包装、配音、演播室播出、演播室录制以及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等。在线使用的节目有:《探索》、《剧风行动》、《周日我最大》、《娱乐天下》、《幸福密码》、《相约花戏楼》、《超级大赢家》、《家人》、《七彩路》、《中国安徽》、《收视情报站》、《人物频道》、《周末断案》、《天下安徽人》、《家春秋》、《案件调查》、《中国游》、《财经特快》、《第一剧场宣传片》、《淮军》等。

(3) 新闻中心子系统

系统在线存储规模为48T,共有40台有卡站点,50台无卡站点,6台播控工作站,2台配音工作站,3台审片工作站,系统2007年3月份投入使用。在此系统制作的栏目包括《安徽新闻联播》、《新安夜空》、《八面皖风》、《超级新闻场》、《一周新闻榜》、《英语新闻》、《新闻观察》等。目前该系统平均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8小时,制作和播出新闻类节目2~3小时,基本涵盖新闻中心八个栏目的节目制作播出工作。另外还实现了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基于B/S的素材检索迁移,和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等。

(4) 经济中心子系统

系统在线存储规模为24T,共有31台有卡工作站点,30台无卡工作站点,2台播控工作站,2台配音工作站,3台审片工作站,系统2007年3月份投入使用。主要完成我台经济中心《第一时间》等栏目的制作和播出。系统同样实现了与其它系统的互联互通,基于B/S的素材检索迁移,和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等。经济中心和新闻中心子系统在线存储实现相互备份。

(5) 总控收录系统

系统2007年2月份投入正式运行,实现了所有信号源的节目定时收录,并将收录节目传输到新闻中心、制作中心、公共频道以及经济中心等子系统。功能上实现收录任务单编辑,收录状态监控、收录素材的传输,控制卫星接收机、矩阵、传输服务器等完成收录业务的全自动化。系统共有13台收录服务器,目前已经实现20路信号源的自动化控制定时收录,每周收录节目时长超过500小时。

(6) 广告串编子系统

系统共享播出缓存的在线存储,根据广告单自动串编,将素材串联成段位广告,目前全台所有频道的段位广告都在新广告串编系统中进行串编。

(7) 子系统互联

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于2007年6月投入使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实现了收录素材到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其二是实现了公共频道、经济中心及新闻中心系统之间的新闻资源共享,可以完成素材的检索迁移;其三是实现了各业务子系统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

5 主要使用体会

安徽电视台全台网项目的各个子系统从2007年2月份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已承担全台绝大多部分节目的生产制作,经过一年的运行,积累了以下粗浅的经验。

5.1 设计、建设与运维

在全台网的规划设计中,一般包括两大方面:系统体系结构和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全台网的构建模式,包括:工艺流程、网络架构、存储架构、主干平台等;软件包括底层业务软件、中间件软件以及接口协议及交互软件等。我们认为,这些主要设计元素的确非常重要,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合作公司,都会很好地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完美的方案,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详细的报道。但是有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如果没有在规划设计中很好地加以认真考虑,将会在今后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隐患。

(1) 解决好软件定制与软件产品的矛盾

在安徽电视台全台网方案规划与设计中,真正实现制编播存管全程网络化,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化的作用,从系统的体系架构到各种软件,做了很多原创性的设计,定制开发了相关软件。如系统之间的交叉备份方式、播前存储池的设计、个性化文稿软件、非编软件和节目代码的绑定、业务系统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与交互等,的确这些个性化设计为我台节目生产、业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延长了系统的磨合期,给系统的运维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我们认为,一方面,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起步比较晚,而IT技术在电信、银行、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决定了电视台IT化的起点较高,但无论是电视台在应用、运行维护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还是业内公司提供软件定制的能力,都还比较欠缺,不能适应这种高起点,这些适应能力直接影响着安全播出。通过我们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方案设计和软件选型时,要优先使用成熟的软件产品,对于某些个性化的需求,要努力让需求去趋同软件产品,要尽可能地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2) 系统的易用性会促进需求的增长

在进行全台网系统设计时,系统规模的规划依据基本依赖传统的制作体系。

以全台统一收录系统为例,在全台网系统实施之前,节目收录是分布式的,各收录小系统节目收录总量每周80小时左右,全台统一收录系统建设完成以后,每周节目收录量为每周120小时,到目前为止,已经增加到每周500小时。

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基于全台网的统一收录系统,收录节目素材自动分发到编单子系统,不需要上下载,大大提高了节目收录的便捷性,所以,使用部门都非常愿意使用;另一方面,大量收录节目、素材之后,节目制作质量在短时间以内质量大幅度提高,又反过来促进节目制作部门对节目收录的需求。

同样的原因,安徽电视台各栏目对子系统在线存储空间的需求也大大超过了预期,在运行一年左右的时间,各子系统在线存储纷纷扩容。

(3) 建设周期的规划

安徽电视台全台网系统设计从2005年6月份开始,至2006年6月份设计完成,随后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招标,11月份开始施工,由于节目改版的实际制作需求,2007年2月份各子系统就要陆续交付使用,所以整个施工周期凸显紧张,有些系统甚至是一边使用一边调试。实际使用的初期阶段,出现的一些故障就与此有关,如交换机在重启之后相互学习配置导致原有的配置信息丢失、服务器重启后造成IP地址冲突等等。而试运行时间相对充分的系统类似的故障就比较少,所以我们的使用体会是要保障系统有足够的试运行时间。

(4) 可控性设计

在进行全台网设计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将整个全台网都设计成100%安全,既不现实,又不可能,目前的共识是按照重要性划分安全等级,按照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级别的可控性设计,极端的情况下恢复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恢复时间、备份硬件更换、软件安装以及其它所需技术能力都应该是我们所能控制的。确保核心业务不中断,主要业务能及时恢复,其它业务恢复时间可控。

(5) 重要配置参数的备份

对关键的服务器、交换机、盘阵等的配置参数一定要做好异地备份。安徽电视台全台网在建设实施时严格做到对配置参数的多重备份,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下二例所示。

例一:2007年5月3日下午6时,由于空调漏水,造成制作网8台PC服务器全部进水烧坏,其中包括两台MDS服务器,正是由于事先做好了配置参数的备份工作,所以在比较短的时间被就恢复了系统,保证了业务的不中断运行。

例二:2008年1月12日,对新闻中心存储进行升级扩容,由于各种原因,升级失败,增加新盘箱和硬盘后,控制器无法识别老存储的LUN信息,即所有的LUN信息丢失,要想不丢失原有的数据,必须将系统恢复到升级之前的状态,这实际上要求严格按照原有的配置参数对盘阵进行重新划分,不能有任何误差。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所有LUN成功恢复,系统恢复到升级前的状态,成功地挽救了所有数据。然后按照正确的划分步骤对新存储LUN进行划分并取得成功。同时,由于新闻中心存储体上的主要数据在经济中心网上都有备份,所以把当天节目制作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6) 对系统设备压力的考虑

系统设计除了完成用户的各种功能需求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将各种服务分配到各个服务器中,各个厂家对系统服务的设计不尽相同,所以在招标时,如果不对各公司的设计特点明确了解的话,就很难对具体的功能组件服务器数量和性能做非常详细的要求,公司若对台里业务需求及增长状况不了解,或者过多考虑降低成本,设计的结果往往会是服务器的压力偏大,进而增加系统的压力。

(7) 基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素材共享

安徽电视台基础业务网中,有三个子系统都涉及新闻类节目的制作,分别是新闻网、经济网、制作网。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最后形成了基于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素材共享机制,这种共享机制的主要优点包括:时效性高、共享的内容丰富、普适性高以及投资成本低的优点,其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素材检索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上载素材时,各系统素材的元数据信息形成相关web服务,用户通过B/S浏览器访问待查询你系统的网页,通过查询结果所得到的元数据信息判断是否为自己所需要的检索结果,确定迁移目标之后,向消息中心发起迁移调度指令,系统根据用户权限、素材拥有者的授权完成相关迁移调度。

此方法的缺陷:由于素材一般都比较长,无论是迁移调度,还是预览时间都比较长,素材大量迁移时,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其实很多用户仅需迁移条目新闻,于是就产生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方式二:在串联单和文稿提交审核时,业务系统访问部署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webservers服务,将串联单和文稿信息共享到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用户通过访问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关于串联单和文稿的信息,确定迁移目标,其关联的新闻条目即为迁移对象。

方式二的缺点是时效性没有方式一好,但是系统的复杂度要低很多,所以在日常使用中,用户按照不同使用场合自己选择共享迁移方式。

5.2 主要效益

全台网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安徽电视台全台网投入使用以来,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1) 2007年同比2006年,自办节目量由每周51.2小时增加到104.7小时,节目收录量由每周90.8小时增加到每周457小时。更加重要的是,节目制作的环境变得非常宽松,包括硬件资源和共享的节目资源等。

(2) 项目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实现了资源的高度共享,提高了节目质量。项目的应用使安徽电视台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快捷、有效地传达党的决议,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足人民群众对电视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贡献。

(3) 安徽电视台全台网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项目投入使用以来,全国有十多家省级电视台都前来实地考察、交流。经过专家会议评审,科技司审核,安徽电视台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化、网络化实验基地之一。

(4) 项目应用以后,从节目生产到业务管理全程网络化,无论是一线生产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适应新的基于网络的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与管理工艺流程,掀起了安徽电视台全体员工对节目制播新技术的学习热情。

(5) 全台网系统的应用,使媒体资产实现了数字化和文件化,既为传统媒体焕发新的生命、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技术保障,又为新媒体的拓展提供内容基础,使多平台发布成为可能,为电视台的多战略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由于综合节目管理系统的引入,丰富了对节目的管理手段,为安徽电视台创一流媒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3 部分建议

目前,全国很多电视台都在进行全台网设计与建设,都认识到进行互联互通建设,加强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前期的工作都是重复的。总局为了合理引导各电视台推动网络化建设,推出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对指导各电视台网络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我们的实践,再提出以下粗浅的建议。

(1) 规范接口协议

安徽电视台全台网建设是遵循多厂商合作,异构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遵守事先共同制订的接口协议规范。设计和运行的结果表明:在参与公司的大力支持之下,总体互联情况非常令人满意,但是还是有不少细节部分,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比如各种媒体资源实体的定义,设计时总有不很完备的地方,具体实施时就会走弯路,如果有指导性的定义参考,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现在的现状是所有想建异构互联网络的电视台,都要花一定的精力来进行类似的设计。

(2) 规范非编基本术语

安徽电视台采用了多家公司的网络,但是这些网络的基本业务术语各不相同,如时间线、故事版……,还有各种快捷键的定义等。这对需要跨系统使用的人员来说非常苦恼,同时对网络管理人员来说,也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开协调会时,要不停地对这些不同名称的术语进行对比解释。

(3) 规范音频文件结构

各个公司对音频文件结构处理不尽相同:有的是立体声两个声道节目都在一个文件中,而有的是立体声两个声道节目分别在不同的文件中。由于全台网各个子系统之间要互联互通,当收录中心等系统的节目要交互到其它子系统时,如果是异构的音频文件结构,将会出现二声道的节目丢失,虽然通过转码、重新打包等措施可以处理以上矛盾,但既是一种浪费,又大大降低了效率。建议能有一个类似的规范,对相关矛盾进行统一。

(4) 加强台际之间的经验交流

全台网是电视台全新的制播平台,无论是方案设计、建设实施,还是运行维护,各台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尤其是运行维护,虽然各台之间方案略有差异,但是运行维护的方法、典型的故障案例等很多都是可以相互借鉴和参照的,如果大家能有这样一个运维经验交流的平台,将会避免走很多的弯路,更会对各台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6 结束语

IT企业项目范围管理 篇6

一、项目范围管理相关概念

范围的概念包括产品规范和项目范围两方面内容, 其中产品规范指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 项目范围指为了交付具有所指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必须要做的工作。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保证项目范围规定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所有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简而言之, 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

二、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分析

在现实的IT项目管理中, 可以看到很多范围管理不到位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

1、确定项目范围可提高项目成本、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

如果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明确, 项目的成本、时间和所需资源就不明确, 项目完成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 面临巨大的危机。

2、确定项目范围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

在明确项目包括那些具体的内容、具体有哪些要求、完成的产品应达到什么要求等内容后, 就为清楚地分派任务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项目范围、时间、成本三个约束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时间、成本和范围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 如图1所示。 (图1)

大多数项目都会有明确的完成日期、成本和范围的限制。时间、成本和范围三个要素被称为项目成功的三大要素。

在三角形中, 任何一边都不可能孤立地改变, 如果项目范围扩大, 必然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和项目工期的延长。不成比例的变化与孤立的改变某一边是一样的, 都将破坏三角形的结构, 最终招致项目失败。因此, 有效的范围管理更像一门艺术, 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已经确定的时间和成本下完成项目目标。

三、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常见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因素很多, 经分析有以下几种:

1、IT企业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指导项目管理工作。

此种情况下, 项目的成败完全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的管理、领导能力, 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2、项目范围的定义不够明确, 不能量化, 可验证程度低。

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要求, 例如“用户界面友好, 可操作性强, 便于使用及维护”等, 类似这些模糊的界定往往是导致后续项目扯皮的根源。对项目范围的明确定义, 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系统分析人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客户本身原因造成项目范围管理上的困难。

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客户本身无法确定清晰的范围定义;二是客户有意拖延明确的范围定义。

针对第一种原因, 要向客户方介绍或带领其参观已经完成的项目, 消除对方的疑虑, 清晰对方的思维。针对第二种原因, 如果处理不好, 不但无法做好范围管理, 还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影响到可能存在的后续业务。此时, 项目经理要组织人员做好攻关, 软硬兼施, 让客户方负责人真心投入, 提高对方领导的重视程度, 加深项目干系人对各阶段性工作的印象, 扩大范围定义在客户方单位的认知度和影响面。

4、合同方面的原因造成项目范围难以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销售人员为了能够尽快签单, 往往对客户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 在客户的印象中项目产品已经是无所不包了, 使得客户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另外, 国内IT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都比较简单, 很少对项目范围有明确规定, 造成项目的范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留下了很大的隐藏风险。合同签订后项目小组和客户要有一个渐进的项目范围交互、降低期望的过程, 否则容易出现观点冲突, 对项目的推进造成影响。

四、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要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工作必须先了解项目范围管理的一些科学过程, 然后认真按照这些科学过程进行项目的范围管理。依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MI)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PMBOK) 中给出的严格定义, 其中包括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内容。

1、项目启动过程。

项目启动是正式承认一个新项目的存在或一个已有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过程。该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输出文档是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粗略地规定项目的范围, 这也是项目范围管理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项目章程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利以及项目组中各成员的职责, 还有项目其他干系人的职责, 这也是在以后的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中各个角色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一个明确规定, 保证后续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项目一般是由市场需要、经营需要、客户需要、技术进步、法律要求等一个或多个需要而启动的。

2、项目范围计划过程。

范围计划的核心工作是编写正式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的所需进行的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做范围计划编制工作需要参考很多信息, 通常它对项目范围已经有粗线条的约定, 范围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范围说明书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在进行项目范围规划时, 必须慎重考虑与权衡工具、数据来源、方法、过程与程序, 以及其他因素, 确保为项目而付出的努力与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相称。

3、项目范围定义过程。

范围定义指的是把项目产出物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更便于管理的许多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范围定义可以提高对项目成本、项目工期和项目资源需求估算的准确性;为项目的绩效度量和控制确定一个基准;便于明确和分配项目任务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 项目组要建立一个工作分解结构 (WBS) 。WBS的建立对项目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使得原来看起来非常笼统、模糊的项目目标一下子清晰起来, 使得项目管理有依据, 项目团队的工作目标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WBS或者范围定义不明确时, 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后果。

4、项目范围核实过程。

范围核实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正式确定项目范围的过程。它要求回顾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 以保证所有项目都能准确、满意地完成。这个过程是范围确定之后, 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一旦承诺表明你已经接受该事实, 那么你就必须根据你的承诺去实现它。

5、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过程。

范围变更控制是指对有关项目范围的变更实施控制。主要的过程输出是范围变更、纠正行为与教训总结。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 关键是对变更进行有效控制。

客户在项目开始之前不能明确所有的需求, 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认识的提高, 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客户提出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随意的、没有控制的变更。为了使变更有序, 需要与客户一起, 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 , 制定严格的变更制度、变更流程, 将一切非必要、非紧急、不合理、非高层领导意图的“无效变更”屏蔽掉, 同时采用变更申请表格和配置管理工具有效地管理变更。

五、总结

影响IT项目最后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有效的IT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范围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效掌控以及对项目风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吉义, 殷建民,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33.

IT项目风险分析及管理 篇7

1.1 IT项目风险有两个特征

不确定性——风险的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没有100%发生的风险。

损失———如果风险变成了现实, 就会产生恶性后果或损失。

1.2 按风险类型来说, IT项目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风险:

项目风险:项目风险是指潜在的预算、进度、人力、资源、客户、需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对项目的影响。

技术风险:是指潜在地设计、实现、接口、验证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包括技术的不确定性、陈旧的技术、以及“过于先进“的技术。

商业风险:

几个主要的商业风险是:市场风险、策略风险、销售风险、管理风险、预算风险。

1.3 按风险方式来说, IT项目风险分为以下方式

已知风险:不现实的交付时间, 没有需求或软件范围的文档、恶劣的开发环境等。

可预测风险:人员调整, 与客户之间无法沟通等。

不可预测风险:政策风险等。

2 软件项目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

下面以软件项目为例, 探讨IT项目中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方法。对于软件项目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2.1 产品规模风险

产品规模的可信程度如何;产品规模平均值的偏差百分比是多少;产品的数据库大小如何;产品的用户数有多少;产品的需求改变有多少;复用的软件有多少。

2.2 商业影响风险

对公司的收入有何影响;是否得到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重视;交付期限的合理性如何;是否与用户的需要相符合;最终用户的水平如何;用户对本产品开发的约束;延迟交付所造成的成本消耗是多少;产品缺陷所造成的成本消耗是多少;如果出现了较大的百分比偏差则风险较高。

2.3 客户相关风险

以前是否曾与这个客户合作过;该客户是否很清楚需要什么;该客户是否已确定项目范围;该客户是否愿意建立与开发者之间的快速通信渠道;该客户是否愿意参加复审工作;该客户是否具有改产品的技术素养;该客户是否愿意你的人来做他们的工作;该客户是否了解软件过程;

2.4 软件开发产品的过程风险

是否已经拟定了一份软件过程说明;开发人员是否同意按照文档所写的软件过程进行开发工作;该软件过程是否可以用于其它项目;人员是否接受过一系列的软件工程培训;是否提供了确定的软件工程标准;是否为作为软件过程一部分而定义的所有交付物建立了文档概要及示例;是否定期对需求规约、设计和编码进行正式的技术复审;是否定期对测试过程和测试情况进行复审;是否对每一次正式技术复审的结果建立了文档;

有什么机制来保证按照软件工程标准来指导工作;是否使用配置管理来维护系统/软件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用例之间的一致性;是否使用一个机制来控制用户需求的变化及其对软件的影响;对于每一个承包出去的子合同, 是否有一份文档化的工作说明、一份软件需求规约和一份软件开发计划;

2.5 技术风险

该技术对于公司而言是新的吗;客户的需求是否需要创建新的技术;产品的需求是否要求采用特定的用户界面;产品的需求中是否要求开发某些程序构件;需求中是否要求采用新的分析、设计、测试方法;需求中是否要求使用非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需求中是否有过分的对产品的性能约束;客户能确定所要求的功能是可行的吗。

2.6 开发环境风险

是否有可用的项目管理工具;是否有可用的分析及设计及测试工具;是否有可用的软件配置管理工具;项目组的成员是否接受过每个所使用工具的培训;是否有专家能够回答有关工具的问题。

2.7 与人员数目及经验相关的风险

人员在技术上是否配套;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可用;开发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正确的期望;开发人员是否接受过必要的培训。

3 软件风险因素

为了识别和控制软件风险, 可以标识影响软件风险因素, 包括:性能、成本、支持和进度, 包括:性能风险、成本风险、支持风险、进度风险。每一个风险因素的影响均可分为四个影响类别--可忽略的、轻微的、严重的、灾难性的。下表列出由于错误而产生的潜在影响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4 风险预测

4.1 建立风险表

风险表是一种简单的风险预测技术。每个风险的概率值可以由项目组成员个别估算, 然后将这些值平均, 得到一个有代表性的概率值。

风险影响及概率从管理的角度来考虑, 具有高影响但发生概率很低的风险因素不应该花费太多的管理时间。而高影响且发生概率为中到高的风险以及低影响但高概率的风险, 应该首先考虑。

4.2 评估风险影响

如果风险真的发生了, 所产生的后果有三个因素可能会受影响:风险的性质、范围、时间。以下的步骤用来确定风险的整体影响:a.确定每个风险元素发生的平均概率。b.确定每个因素的影响。c.完成风险表, 分析其结果。d.项目组定期复查风险表, 再评估每一个风险, 以确定新的情况是否引起其概率及影响的改变。

5 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

所有风险分析活动都只有一个目的--建立处理风险的策略。风险管理策略要考虑三个问题:风险避免、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及意外事件计划。

6 总结

对于IT项目期来说, 如何进行风险分析、管理, 是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对于IT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IT项目的风险控制, 大多数公司都在非正式地和表面地进行, 但还缺乏重视, 不能花更多的资源, 但可以这样说:花在标识、分析、管理风险上的时间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回报, 可以使项目进展过程更加平稳, 提高跟踪和控制项目的能力, 有这些周密计划可以使整个公司和项目组获得更大的信心, 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罗耶 (美) .项目风险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栾跃.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IT项目组合管理研究综述 篇8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在企业中的大量应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作越来越依赖于IT,企业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个IT项目的情形成为常态,因此,作为项目管理科学领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的IT项目组合管理(IT PPM),就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IT PPM不同于普通的IT项目管理,后者要解决的是“doing projects right”[1],即对单个的IT项目进行管理,使之达到要求的IT应用支持;而前者要解决的是“doing the right projects”[1],即对企业投资的一系列IT项目选择适当的项目组合,并对组合进行决策,以判断组合中哪些IT项目需要较高的优先级,哪些IT项目需要添加进组合或从中去除[2]。

IT PPM的成功实施能提高企业IT项目投资的效率,提高其投入产出比。1994年,美国总审计局(GAO)对一个成功运用了IT PPM技术管理IT项目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其3年内的IT投资回报增长了14倍[3]。IT PPM还能有效地控制企业的IT投资风险,实现IT项目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对应。因此,有效的IT PPM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IT PPM理论的提出

组合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Harry Markowitz于195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4],这篇论文奠定了现代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的基础。MPT为企业进行投资组合以产生最大的投入产出比提供决策,但MPT最初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1981年McFarlan[5]首次提出将MPT思想引入IT项目管理,他认为应该使用基于风险的方法来选择和管理IT项目组合,而一个不平衡的IT项目组合会破坏企业的正常运行,并给竞争对手以机会。Jeffery和Leliveld[6]通过对130个高层执行官(其中90%是CIO)的调查得出结论:25%的被调查企业拥有优化的IT组合管理(ITPM)技术,45%已经或正在采用ITPM技术,而78%的企业正准备采用该技术。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Clinger-Cohen法案,规定政府投资决策者必须采用IT PPM进行IT项目投资,达到兼顾IT项目投资的短期收益和长期目标的目的。1998年,GAO为推动IT PPM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表了《经理指南:为信息技术投资寻找绩效》,并把组合管理定义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2000年,美国白宫管理预算办公室(OMB)[7]指出“组合分析可为分析IT项目投资方案的战略目标和收益提供信息,为最终的选择以及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总之,IT PPM作为IT项目投资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使企业权衡IT项目投资的收益、成本以及风险,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对每个IT项目进行评价和选择,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后通过项目的运行以实现组织目标。

3 IT PPM的研究现状

IT PPM的研究应始于对单个IT项目的分析与评价研究,单个IT项目研究主要包括IT风险预测[8]、IT采纳和使用[9]、IT成功实施[10]、IT产生的收益[11]等多个方向。本文结合IT PPM的相关文献,从IT项目组合收益、战略对应、风险、成本以及关联性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

3.1 IT PPM收益研究

企业通过对它所有的投资项目进行统一计算来确定收益。计算单个项目的净现值得到项目组合的收益是比较容易的,然而,项目组合的净现值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变化,因此设计评价模型或通过金融手段来计算净现值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Devaraj[11]对IT项目收益进行了综述,Ross[12]使用传统的金融手段,而Benaroch[13]则是使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对IT项目的收益进行评估,并且Ross[12]提出对不同类型的IT项目,其收益评价方法应该不同。Weill[14]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认为IT项目收益受到项目成员培训和项目进展的影响,IT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收益也有影响。由于IT PPM中子项目收益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以及方法的不精确性,所以得到IT项目组合整体收益的精确值非常困难,IT PPM精确收益的评价方法和模型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3.2 IT PPM战略对应研究

企业战略确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企业长远性、全局性以及指导性的规划,因此IT PPM必须和企业的战略规划相一致才能起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Newkirk和Lederer[15]强调了战略信息系统规划(SISP)的重要性,并且证明了SISP中的重要进程元素。SISP的成功实施,可以增强IT PPM的战略对应性,改进企业与IT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提高IT项目在不确定条件下的适应能力。Weill和Broadbent[16]将企业的IT投资分为事务型、信息型和战略型,列出了不同类型IT投资所占的比例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对应关系。Weill和Aral[14]给出实例证实:“考虑战略对应的IT项目组合能给企业带来显著收益。”

3.3 IT PPM风险研究

IT项目风险是指由于时间变化、成本增加或为开发IT项目功能而超过预算支出的可能性[8]。Schmidt等[17]对IT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述研究,并提出管理IT项目风险的方法和模型。IT项目风险包括IT应用风险和IT基础设施风险,其中IT应用风险又包括了IT应用的采纳使用率低和IT应用停机时间风险,IT基础设施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电力故障和软件程序错误等。目前,IT PPM风险管理是研究的热点,IT PPM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评价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但对IT PPM中子项目、IT应用和IT基础设施之间的风险交互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4 IT PPM成本研究

金融资产成本可分为采购成本、维持成本和销售成本,IT PPM成本则包括采购、维持和销售IT应用以及IT基础设施的成本。在金融资产成本构成中,维持成本只占很小的比例,而在IT PPM中则相反,因此引起IT企业的特别关注。企业通常是将维持成本分摊给不同的部门或用户,甚至采用退款的方法来减少成本,而用户退款机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用户并不总是满意这种机制。因此,设计新的方法来减少IT应用和IT基础设施的维持成本值得深入研究。

3.5 IT PPM关联性研究

IT PPM关联性是指IT项目组合的不同特性(战略对应、收益、风险、成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对IT PPM产生联动效应。IT PPM关联性不外乎三种类型:相互促进,相互抵消和无相互作用。Chien[18]提出了4种项目间关系的类型:支出关系、成本关系、收益关系和线性关系。Santhanam和Kyparisis[19]讨论了IT项目间关联性的三种类型:资源型,收益型和技术型。其中,资源型关联包括共享软件和硬件资源,收益型关联出现在项目协同中,技术型关联是指由于技术原因一个项目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另一个项目的成功。Bardhan和Sougstad[20]将IT PPM中项目的关联性分为硬关联和软关联两类,硬关联指一个项目的成功必需其它项目的支持,软关联指一个项目的实施能提高其它项目完成的效率。只有通过对IT PPM关联性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关联性,因此,IT PPM关联性类型的深入分析及其对IT PPM决策的影响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4 结束语

IT PPM是一种新兴技术,可以协助企业进行有效的决策,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支持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本文从IT PPM的收益、战略对应、风险、成本以及关联性等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计算IT PPM精确收益的方法、研究IT PPM各组成部分风险交互影响模型、IT PPM中不同类型IT项目间的关联性分析、提出降低IT PPM维持成本的方法等。

摘要:IT项目组合管理是项目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对IT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的形成进行分析,并从项目组合收益、战略对应、风险、成本以及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最后总结IT项目组合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IT开发项目 篇9

一、理论与假设

目前,关于IT资源/IT能力的研究形成了两大范式。一是探索IT资源/IT能力的构成,即研究哪些组成可导致企业间绩效的差异,进而精炼出IT资源/IT能力的概念; 二是探索IT资源/IT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途径和机理。许多研究都有意或者无意地假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起点是相同的,认为企业预期的准确性 ( Barney,1986) 、对复杂问题理解的透彻程度 ( Schoemaker,1990) 及其基础上集聚的资 源差异 ( Bhattand和Grover,2005;Ravichdran和Lertwongsatien,2005) 是企业开发IT资源/IT能力出现 差异的成 因。Dierckx和Cool( 1989) 曾指出企业资源的集聚依赖企业既有的异质资源,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Adegbesan ( 2009)则强调企业既有的资源和可获取的资源之间可能存在互补,二者互补程度高的企业在资源的获取、开发上更具有优势。那么,企业IT资源的开发是否也受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前拥有资源的影响?

( 一) IT 资源的构成及其效率特征

IT资源通常分为显性的IT架构和隐性的IT技能,前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物质性成果,体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图; 后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性成果,其获得往往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1. IT架构。 资源基础 论 ( Resource - based View) 认为企业异质资源应该是独特的、难于模仿的,否则其他企业就会通过模仿获得同样的资源,进而导致资源租金的耗散 ( Barney,1991) 。由于组成IT架构的基本元素 ( 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通讯线路等) 具有通用性,任何企业都可在市场上购买到这些器材并搭建自己的IT架构,IT架构不具有难于模仿性 ( Carr,2003 ) ,不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更不是IT资源的组成部分。Bhattand和Grover ( 2005) 的研究证实企业的IT架构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确不会带来竞争优势及其基础上的超额利润; Muhanna和Stoel( 2010) 的研究也证实高强度的IT投资不会提高企业的绩效。但是,Lee ( 2008) 却发现IT架构和企业其他资源可能存在互补,而互补本身就是稀缺的、难于模仿的 ( Nevo和Wade,2010) ,可强化企业的盈利能力 ( Adegbesan,2009) 。甚至企业冗余的资源可能因为信息化建设而被激活,成为IT驱动的资源 ( Nevo和Wade,2010) ,即企业既有的资源将影响IT架构的使用效果及其基础上的盈利能力。

由通用性元素组成的IT架构已嵌入了企业异质资源所支撑的业务流程,IT架构和企业异质资源在业务流程上将产生交互作用,部分企业的IT架构有可能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部分IT架构却可能仅具有 较低的盈 利能力 ( Kohli和Grover,2008) 。那么IT架构的哪些特征是与其盈利能力相关联的? Zhang等 ( 2009) 认为兼容性好、模块化程度高的IT架构更能适应动态的环境,柔性好的IT架构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Wang等 ( 2012) 认为在动荡环境下企业IT架构的调整更多地依赖企业隐性的IT技能,IT架构的柔性可能没那么重要,何况企业为了提高IT架构的兼容性、模块化程度等柔性指标值而需投入更多的资金。Radhakrishnan( 2008) 发现IT架构唯有经过企业员工的使用才有可能创造新的价值,那些被企业频繁使用的IT架构往往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如果IT架构与企业的业务较为适配 ( Strong和Volkoff,2010) ,与企业战略具有一致性 ( Tallon,2008) ,那么IT架构就较为好用 ( Zain等,2005) ,企业员工的使用意愿也会较高。因此,IT架构的适配性 ( Fit) 可能比柔性 ( Flexibility) 更能反映其盈利能力,至少在稳定的环境中是这样 ( Wang等,2012) 。

2. IT技能。企业IT架构的使用效果不仅取决于IT架构的适配性,而且取决于IT架构使用者所掌握的各种相关技能———Bharadwaj ( 2000) 称之为IT人力资源,并细分为IT技术技能和IT管理技能。Ray等 ( 2005) 发现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导致了IT技术性技能通用化,企业可以通过雇佣掌握IT技术性技能的员工,或者咨询专业性IT公司来有效维护企业的IT架构。因此,IT技术技能不再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或者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信息,受成本、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全部得到有效利用,企业员工在输入、存储、使用信息上必然有所选择。如果企业员工乃至企业合作者间能够在信息的选择及使用上形成某种默契,信息输入者大致知道哪些信息是其他同事所需要的,那么IT架构上运行的有效信息就会大为增加。所以,企业员工的这种默契———Ray等 ( 2005) 被称之为可分享的知识且具有企业专用性,是企业IT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高IT架构的使用效果。

尽管信息的使用者与供给者通过IT架构实现了有效连接,但单个的使用者在众多供给者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很困难,而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有效管理将极大地缓解这种困难。IT管理能力强的企业能够向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 ( Mithas等,2011) 。Marchand等 ( 2000) 把IT管理能力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整合IT架构,二是构建适当的IT管理流程以感知、汇聚、组织、配置相关信息,三是在海量信息中加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企业信息管理能力的作用是信息技术或者体现信息技术的架构所无法替代的,单纯靠增加IT投资无法提高企业绩效 ( Bhattand和Grover,2005; Radhakrishnan等,2008) 。

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明显加快,企业必须适时调整其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以适应动态的外部环境。企业的IT架构及信息流程相应地也需要做出调整,包括整合、新建、重构已有的各种IT资源。Lim等 ( 2012) 认为企业整合、新建、重组各种IT资源的能力存在差异,动态IT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好的绩效。Wang等 ( 2012) 的研究表明动态IT能力的作用远大于IT架构的柔性,企业在动态环境中对IT架构的调整效果主要取决于企业动态的IT能力。因此,动态IT能力也属于企业IT技能的范畴。

( 二) IT 资源的开发与组织资本

企业资源的获取常常受到企业既有资源的影响 ( Adegbesan,2009) ,资源雄厚的企业在集聚新资源上往往更有优势 ( Dierckx和Cool,1989) 。Paolo等 ( 2008) 发现组织资本雄厚、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更有可能借助IT投资提高盈利水平。所以,组织资本可通过促进IT资源的开发而提高企业的IT投资绩效。

1. 组织资本。现代化大生产要求企业有效组织、协调各种专业性生产经营活动,包括把掌握特定技能的人配置到相应的岗位 ( Prescott和Wisscher,1980) 、开发用于协调专业性活动的制度性知识 ( Grant,1996) 等。由于企业雇佣的专业性员工是高度异质的,他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磨合、相互适应,逐渐形成默契、建立信任,从而形成高效的生产团队。管理人员要不断了解、熟悉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协调团队员工的活动,并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随着管理人员经验的积累,管理人员会逐渐熟悉各种各样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分类、合并、归纳等方法把处理问题的方法程序化,变成相应的规范,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 Penrose,1959) 。

管理人员在企业层面还需要明确各个团队的工作任务、可动用的资源、可行使的权力、应履行的义务,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团队生产活动的相互关联,例行活动及非例行活动的组织方式,确定企业相应的业务流程 ( Brynjolfsson等,2002) 。由于各个团队具有异质性,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磨合、相互调整和适应,以便找到协调彼此关系的有效方法。因此,即使两家企业采用了相同的组织架构、相同的业务流程,对应团队的非正式权力也会存在差别 ( Peiro和Melia,2003) ,业务流程的执行效果也会不一样。如果时间足够长,企业还会调整它们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以适应各个团队间的相互作用。因此,Penrose ( 1959)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束异质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不仅在团队规范、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的具体形态上存在差异,而且会因此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效率的差异,并最终在盈利能力上反映出来 ( Barney,1991) 。有些企业的团队规范、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所支撑的生产经营系统,比其他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获取的利润也会相应高一些。由于隔离机制的存在,企业间的效率差异不会因企业间的相 互学习、模仿而消 失 ( Lippman和Rumelt,1982; Dierickx和Cool,1989) ,企业间的盈利能力差异将会表现出持续性。所以,那些能够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比竞争者高的团队规范、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是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通常称之为组织资本。

2. 组织资本在IT资源开发中的作用。IT资源的开发,包括IT架构的搭建及使用IT架构过程中相关技能的获取。IT架构的搭建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部门或者专业性信息化建设公司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反映了企业的信息处理需求。尽管信息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信息系统的 “智能” 程度也很高,但管理信息系统最擅长的依然是程序性信息处理。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往往运作规范,处理问题的程序化程度高,业务流程合理且相对稳定,组织架构内的各个部门间的相互关系明确; 组织资本贫乏的企业往往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程序,只能依靠临时动议来解决问题,企业各个部门也会因业务流程的执行不够严格、相互关系不够清晰而难于协调。因此,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能够更为准确、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能够更为容易地实现IT架构与业务流程的适配。

另外,企业还会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调整自己的业务 流程和组 织结构 ( Brynjolfsson等,2002) ,以提高IT架构的适配性及其基础上的效率。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变革在本质上都属于创新性活动,组织资本不仅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而且直接对创新性活动起着支撑作用。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往往能够更为敏锐地捕捉到外界有用信息,发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变革等创新性活动的机会; 组织资本所支撑的强大执行力可为创新性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尽管创新性活动具有破坏性,原有的规范、流程会因创新而不再适用,但企业建立原有规范、流程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建立原有规范和业务流程的流程及其支撑的动态能力将继续发挥作用( Eisenhardt和Martin,2000) 。因此,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在建立新的团队规范、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等方面,在整合、重构各种IT资源方面更具优势。

支撑IT架构运行的IT技能属于组织资本的范畴,或者说是信息化情景下的组织资本。二者都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默契、规范及其基础上的基本流程,企业都会逐步把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规范、流程上升到企业制度层面,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来保证这些规范、流程的执行。所以,IT技能的获取和组织资本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机理。例如组织学习是企业建立组织资本、获取竞争优 势的重要 途径 ( Vera和Crossan,2004) ,而IT技能的获取同样依赖企业的组织学习。因此,企业建立组织资本的经验、能力将会在IT技能的获取上继续发挥作用,那些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在获取IT技能上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本文有如下假设:

组织资本是企业开发IT资源的重要基础,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更有可能在信息化建设中获得IT资源。

二、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公开的二手数据来检验研究假设,样本的选择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变量测度的便利性,设计变量的测度方法时也会充分考虑样本的特征。

( 一) 样本的选择

本文的样本选自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9年3月29日发布的2008年度排行榜。拟根据企业的上榜情况来测度企业的IT资源,因此有一半样本来自2008年上榜企业,一半来自从来就没有上榜、也没关联公司上榜的企业,这些样本全部是2007年前就已经上市的公司。本文选择了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业、商贸业、航空业、航运业四个产业: 首先,从2008年度的排行榜上挑出了全部上市公司; 其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官方网站及巨潮资讯网站上,查询到上市公司所属主要行业,以此为依据保留了上述四个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样本; 第三,采用配对的方法选择没上榜的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样本,选择对照组样本考虑的因素包括所属主要行业、经营范围、企业规模、所在区域等。例如把金融业的经营范围细分为证券业务和银行业务 ( 我国是分业经营,很少有交叉) ,禁止把来自证券业的样本和来自银行业的样本配为一对。由于已经上市的证券公司几乎都上了信息化500强的榜单,没法为这些样本找到没上榜的证券公司作为对照组样本,只好删除了这些找不到配对对象的样本。最后确定的样本数分别为金融业6对、商贸业12对、航空业4对、航运业7对,总计58个样本。来自金融业、航空业、航运业的样本大约占到这些行业上市公司的95% ,样本的选择几乎不会受到样本挑选者偏好的影响。由于商贸业上榜的上市公司比例要低一些,对照组样本的选择余地要大一些。为了减少样本挑选者偏好的影响,我们仔细查阅了商贸业上市公司的网站,了解了各个公司的发展历史、股东情况、经营的主要商品、市场定位等细节,要求选取的对照样本和上榜样本在这些方面类似,并请同事对配对的样本组进行了复核。

( 二) 变量的测度

1. IT资源 ( 因变量) 。企业搭建的IT架构在适配性、柔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搭建及使用IT架构中获取的IT技能也各不相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对此进行了详尽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中国信息化500强排行榜。尽管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调查及其排行榜可能受到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但基本反映了各个企业开发的IT资源优质程度。因此,用企业是否上信息化500强排行榜衡量企业的IT资源: 如果企业上榜,其IT资源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2. 组织资本 ( 自变量) 。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能够更为高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本文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组织资本,具体说就是人均营业收入。在同一服务业内,各个企业所采用的生产技术往往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决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生产效率。例如各个银行都采用了相似的运作方式,主业是吸收公众存款,再把存款贷给有需求的企业。那些管理良好、运作规范的银行更有可能让顾客等候时间短,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更多存款。制造企业采用的技术可能各不相同,采用某些先进技术就有可能意味着更高的人均营业收入,所以把制造业排除在样本之外。

经济学认为企业的总产出是由资本和劳力共同决定的,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Y = ALαKβ)就是对这一论点的数学表达。在同一行业中,营业收入和总产出 ( 我国统计中所使用的指标是工业增加值) 是大致成比例的,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和资本的营业收入弹性系数是相同的———统计分析表明这个值介于0. 6和0. 8之间,我们取了中间值0. 7。换句话说,企业的人均资产相对于平均值每增加1% ,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就会增加0. 7% 。为了消除人均资产占用对人均营业收入的影响,可先计算出各个企业的人均资产占用量,再分别计算金融业、商贸业、航空业、航运业四个产业内样本企业的人均资产占用量,以此作为相应产业的人均资产; 再计算各个样本企业与它所在产业均值的差额,并用这个差额除以产业均值,得到样本企业人均资产占用额相对均值增加的百分比 γ ;最后用样本企业实际的人均产值除以 ( 1 + 0. 7γ) ,得到修正后的人均产值。

在不同产业,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差别很大,基本不具有可比性。为了消除产业的影响,我们在各个产业内对修正后的人均产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即用样本企业修正后的人均产值减去产业内样本均值,并用得到的差值除以产业内样本的均方差,得到的数值反映了相同标准下各个样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率,可以视为各个样本企业组织资本的取值。

3. 企业绩效 ( 控制变量) 。信息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企业的现代化改装,那些盈利能力强、资金充裕的企业往往更愿意进行IT投资,而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往往因资金紧张、对企业前景不看好而只好采取保守策略,将尽量减少 “非必须”的IT投资。IT资源开发的前提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只有在建设中实现 “干中学”,构建适配的IT架构,并获取相应的IT技能。因此,绩效好的企业有可能投资信息化项目,更有可能开发出IT资源,企业绩效将设定为控制变量。由于企业的IT投资来源于企业前期的资金积累,我们用企业上榜前三年资产报酬率 ( ROA) 的平均值来衡量企业绩效。同样考虑到各个产业的资产报酬率差异,我们对样本企业上榜前三年资产报酬率也像组织资本一样做标准化处理。

三、统计分析结果

本文的自变量由样本企业的员工人数、营业收入、总资产等公开的二手数据计算得出,所有的描述性统计包含用于计算自变量的原始变量,统计检验则只包括因变量、自变量及控制变量。

( 一)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研究样本来自四个不同的产业,我们分别计算了各个产业中样本企业的员工总数、营业收入、总资产及资产报酬率的均值和标准差 ( 详见表1) ,计算结果显示各个产业内的企业规模存在明显差异: 金融业样本往往有十万左右的员工、上千亿营业收入; 而商贸业和航运业样本仅7 000左右的员工、百亿左右的营业收入。可能的原因是金融业的样本往往是全国性的银行,而商贸业和航运业是区域性公司。然而,各个产业的样本均值与标准差比值较为接近,说明各产业内样本相对规模的分布不会有明显差异,我们的标准化处理可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产业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还显示各个产业的资产报酬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均值最高可达6. 51% ,最低仅0. 91% 。可能的原因是银行的负债是要支付利息的,其他行业的负债可能没有利息。此外,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比西方发达国家要低,各个产业因进入壁垒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盈利能力。实际情况是我国的各个商业银行几乎都比其他企业赚钱,上市公司中上信息化500强排行榜的比例也高于其他产业。但无论怎样,同一产业内资产报酬率高的企业往往盈利能力更强,会有更多的自由支配资金,自由支配资金中会有更多部分将被投入 “非必须”的IT项目。对资产报酬率的标准化处理将会强化不同产业间样本盈利能力的可比性。

经过标准化处理,各个产业内样本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而因变量依然是0 - 1变量。我们把四个产业的样本放在一起后,再次计算了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差 ( 详见表2) 。结果显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均值都是0,方差都是0. 9733; 因变量均值为0. 50,标准差为0. 50437。这个结果和样本合并前各个产业的结果很相近,说明合并样本没改变样本值的分布。

( 二) 变量相关性检验

为了探索各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为回归分析做准备,我们计算了各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详见表3) 。计算结果显示标准化后的组织资本及资本报酬率都和IT资源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44246、0. 43624,符合我们的预期。此外,我们发现标准化后的组织资本和资本报酬率也相关,相关系数达0. 21656。通常认为企业绩效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及资源的有效使用共同决定的,而组织资本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报酬率,相关系数0. 21656恰恰反映了二者的这种因果关系。这也说明组织资本不仅会直接影响IT资源的开发,而且会间接影响IT资源的开发,即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会有更强的盈利能力,盈利多的企业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给企业提供更多的IT资源开发机会。

( 三) 回归分析

本文的因变量IT资源为0 - 1变量,我们采用了逻辑回归的方法,第一步仅把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模型 ( 模型1) ,第二步仅把自变量放入回归模型 ( 模型2) ,第三步把控制变量、自变量同时放入了回归模型 ( 模型3) ,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在模型1中,标准化后的资本报酬率系数在1% 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强,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开发IT资源的必备条件。在模型2中,标准化后的组织资本系数在1% 的统计水平上也显著为正,说明组织资本强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有更优异的表现,更能开发出优质的IT资源。在模型3中,标准化后的资本报酬率和组织资本的系数在1% 的统计水平上依然显著为正,和模型1及2的结果吻合。特别地,模型1和2的伪R方分别是0. 1529、0. 1578,模型3的伪R方达到了0. 2724,说明标准化后的资本报酬率和组织资本对IT资源的解释几乎没有重叠,在模型1或2中增加另一变量明显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至此,我们的假设在检验中得以通过。

注: 样本数 N = 58,表中数值为回归系数。***p <0. 01,**p < 0. 05,*p < 0. 1。

( 四) 稳健性分析

企业IT资源的开发成效可能受到了包括组织资本在内的众多因素影响———受制于目前的知识,我们还难于确切知道具体有哪些因素在影响IT资源的开发。为了尽可能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我们在挑选样本时设置了严格的标准,致使样本数偏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策略有效,研究假设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我们的样本数据取自六年前,得出的结论是否依然有效? 为了评估该问题,我们对2003年至2009年的全部数据进行了检视,发现企业的经营绩效、组织资本在行业内的相对值具有稳定性,企业信息化500强排行榜上的企业也具有稳定性———正是这种稳定性让排行榜的发布变得乏味,组织者停止了这一活动。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绩效 ( Barney,1991) ,而包括组织资本在内的企业资源因 “隔离机制”和移动壁垒的存在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 Lippman和Rumelt,1982; Dierickx和Cool,1989 )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IT资源的开发也高度依赖企业的既有资源,组织资本匮乏、没有上榜的企业要实现赶超存在极大困难。总而言之,根据六年前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在今天还会成立。

组织资本的测度在我们的研究中是通过人均产值修正后得到的,即用企业实际的人均产值除以 ( 1+ 0. 7γ) 得到的。γ 是样本企业人均资产占用额相对均值增加的百分比,0. 7是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由于实际的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介于0. 6和0. 8之间,我们把系数0. 7分别换成0. 6和0. 8重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变化极小,依然支持现有结论。

四、讨论与结论

本文发现组织资本是影响IT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组织资本雄厚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更有可能获得IT资源。更具体地说,组织资本可让企业的运行规范,搭建的IT架构适配性好,获得的IT技能优异; 组织资本还可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让企业有财力进行更多的信息化建设,从而创造IT资源开发的 “干中学” 机会。前者是组织资本影响IT资源开发的直接效应,后者是间接效应。这一发现符合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企业总是基于既有的资源进行决策和行动,并进一步带来相应的资源储备 ( Penrose,1959; Dierckx和Cool,1989) 。资源基础论发轫于经济理论,往往是在经济学框架下推断企业资源的性质和形成,我们的研究在IT资源领域证实了资源基础论的这一推断,研究结论更为具体、明确,对工商管理实践的指导性更强。

IT资源的研究始于学术界对IT投资绩效的关注,实证研究表明IT投资绩效在不同时期 ( Brynjolfsson和Hitt,2003) 、不同国家 ( Dewan和Kraemer,2000) 、不同企业间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 Dewan等,2007) ,没有如新古典经济学所预言的因资本的自由流动及企业间的相互模仿而趋近社会平均水平。研究人员把这种差异的根源指向了企业的IT资源 ( Bharadwaj,2000) ,更多的研究集中于IT资源的构成及其对IT投资绩效的作用机理。我们的研究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IT资源的开发过程,把传统的 “IT资源 - IT投资绩效”的逻辑框架拓展为 “IT资源的开发 - IT资源的使用 -IT投资绩效”,必将深化人们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的认识。

上一篇:有趣和有用下一篇:相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