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出资

2024-07-25

公司出资(精选12篇)

公司出资 篇1

在我国的商事活动中, 因公司隐名出资而引起的纠纷不断发生。因隐名投资人的隐秘性和投资关系的复杂性, 以及我国立法中关于隐名出资规定的缺失, 使得法院对这类纠纷的处理较混乱。有关隐名出资的法律问题, 已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公司隐名出资的内涵

公司中的隐名出资是指一方 (隐名投资人) 实际认购出资, 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 (显名投资人) 的现象。这种隐名出资的法律特征是:

1.投资主体二元化。隐名出资中包括两个出资主体, 即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前者指实际认缴出资的主体, 后者是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材料上记载的出资主体。在实践中, 隐名投资人常被称为“假名出资者”、“隐名股东” (称其为“股东”是因为其有成为股东的意思表示, 而不表示其出资行为当然会取得股东资格) , 显名投资人则常被称为“显名股东”、“挂名股东”、“名义股东”。

2.实质特征和形式特征相冲突。隐名出资使得实际出资人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材料上的记载不一致。在显名出资的情况下, 实际出资人在公司成立后即取得股东的身份;而在隐名出资的情况下, 隐名投资人实际认缴了出资, 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材料上却没有记载。显名投资人虽然具有股东的各种特征, 但并未实际出资。

3.隐名出资方式的多样性。隐名投资人既可以以他人名义出资, 自己实际从事公司的经营, 也可以委托他人投资经营公司, 自己只收取投资收益。这样既存在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协商, 借用其名义出资, 也存在不经协商, 直接冒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一个隐名投资人可依附于数个显名投资人出资, 也可以数个隐名投资人依附于同一个显名投资人出资, 还可由数个隐名投资人分别依附于不同的显名投资人出资。

4.隐名投资人获取投资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任何投资的目的都在于获利, 隐名出资也不例外。即使委托他人投资, 隐名出资人也要获取投资的收益。

5.隐名出资的形式主要为货币。由于隐名出资的目的是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进行资本的营利活动, 因此隐名投资人大多选择以货币出资。

隐名出资的立法现状

世界各国对于隐名出资均没有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 究其原因, 各不相同。在英美法系国家, 股权信托十分发达, 隐名出资中的问题完全可通过股权信托制度来解决;而大陆法系的国家, 公司法的管制色彩较浓, 有关股东和出资制度均以显名规定。

我国立法中对于隐名出资讳莫如深。2007年公司法修改前, 对于隐名出资只字未提。修改后的公司法在第16条出现了一个法律概念, 即“实际控制人”, 并在附则中明确了“实际控制人”的含义:“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 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 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虽然规定的仅仅是一个法律概念, 但是对于隐名出资的法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委托他人出资的模式中, 如果显名投资人控股, 对公司具有实际支配权, 隐名投资人无疑就是实际控制人。可见, 立法第一次明确肯定了隐名出资现象的存在。

有反对观点认为, 我国公司法附则的规定为否定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提供了法律依据。实际控制人的含义包括但不限于隐名投资人, 按照该条款规定, 通过投资关系对公司具有实际支配力的隐名投资人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 那么不具有实际支配权的隐名投资人更不是公司的股东。此外, 新公司法否定了以实际出资作为股东的必要条件, 把认缴出资作为股东责任。因此, 研究隐名出资对于认定股东资格、确定股权没有实质意义。

上述反对观点可能错误领会了公司法中某些条款的含义和公司法改革的精神。关于实际控制人的概念并非排除了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资格, 相反倒是考虑到隐名出资存在的现状, 为了维护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而确立的。法律条文中所称的“不是股东”, 是从实质特征与形式特征相统一的角度来说的。法律当然要求股东的实质特征与形式特征保持统一, 而不会在确立股东概念时首先提示人们上述两个特征可以分离。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里的“不是股东”, 是指“不是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上所记载的股东”。正是考虑到隐名投资人虽然未在上述法律文件出现, 但是通过隐名出资协议可能对公司形成事实上的支配, 对公司和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 所以公司法特地引进了“实际控制人”的概念, 这本身就是对隐名出资现象的确认。

在司法实践中, 由于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数量在急增, 为了及时指导审判实践, 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高级人民法院总结经验, 制定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 》 (征求意见稿) , 对各类隐名出资的法律纠纷分别作了处理, 但是该司法解释尚未出台。

对隐名出资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隐名出资普遍存在的根源在于市场的需求和投资主体的趋利性。尽管公司法以显名为原则, 但是当投资主体在认为该原则与其利益不符, 特别是其不愿暴露身份时, 对利益的追求促使他们寻求既能规避该原则又能保障自身利益的途径。隐名出资就是一种方式。

从法理角度看, 虽然公司法对登记和记载等事宜虽然采用了应当、必须等词语, 但是上述规定到底是示范性规范, 还是强制性规范, 并未明确。从根本上说, 隐名出资是公司法中的合同自由与国家强制之争。公法和私法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给处理纠纷增添了难度。综观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规定, 对于隐名出资的法律规定少而又少, 究其原因, 除了立法有难度外, 更多的是担心如果制定了调整隐名出资的法律规范, 就等于默认了隐名出资的合法性, 将会发生更多的纠纷。但是缺少法律的规范和引导, 纠纷只能越来越多。

当前, 法院在隐名股东案件处理上争议较大, 相同行为的隐名出资, 得到的判决结果也各不相同, 其原因是:没有统一的立法规范做指导,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援引的依据和价值标准不同, 判诀结果必然大相径庭。弥补法律的空白, 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 可更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置资金用于生产;缓解公司经营者对资金需求的压力,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符合合同自由的法制原则, 增强公众对法治公平和正义的信任。因此, 虽然公司法不鼓励隐名投资, 但不是说就没有必要对隐名出资进行规制。

隐名出资法律规制的途径

1.处理隐名出资纠纷应采纳区别说。在隐名投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的争论中, 逐渐为司法机关处理纠纷时所采纳的是区别说。区别说认为, 对于隐名投资人是否应当具有股东身份, 要区别对待。一要区别是否有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二要区别公司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规避法律禁止性规定的隐名投资人不仅不具有股东资格, 而且其投资获得的利益也将被没收。隐名投资人未规避法律, 或规避的不是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则要区分内外部关系, 认定其股东资格。内部关系是指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的关系、与公司的关系。隐名投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 要以其是否行使股东权利为标准。外部关系是指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外部关系时, 要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角度出发, 根据形式认定股东资格。区别说的优点是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对股东资格进行认定, 较为科学。

2.处理隐名出资纠纷应遵循的原则和应采取的措施。 (1) 维护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处理隐名出资纠纷涉及股东、公司和债权人等多方主体的利益, 必须平衡各方的利益。 (2) 维护公司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应尽可能地使法律行为有效, 不轻易否定出资、转让等各种行为的法律效力, 否定股东资格, 否定公司成立的事实。 (3) 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在处理隐名出资纠纷涉及第三人、公司及出资人、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时, 应优先考虑第三人的利益。 (4) 体现商法的公示和外观主义。认定行为的效力既要考虑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又要考虑公司对外的形式性、外观性, 因为相对人与公司交易不应承担与公司外观不符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5) 制裁恶意的法律规避行为。在对隐名出资的立法规制措施方面, 首先要明确哪些行为是为法律禁止而无效的, 促使人们不再实施相应的行为;其次, 要进行引导, 在保护隐名出资人合法权利的同时, 通过比较利弊、行为成本促使其放弃采用隐名出资的方式;再次, 要进行疏导, 开辟真正隐名投资的领域, 即无须显名又无须借用他人名义的领域, 如信托、隐名合伙等。

3.推广股权信托, 开辟隐名出资的真正领域。股权作为财产权的一种, 可成为信托财产。股权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转移给受托人管理和处分, 或委托人将其合法所有的资金交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 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投资于公司股权。因此, 股权信托可分为股权管理信托和股权投资信托。股权投资信托是信托机构“受人之托, 代人理财”, 其核心目标是投资回报, 而不主要对目标公司进行控制。在股权投资信托中, 委托人先把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信托给予受托人, 然后由受托人使用信托资金投资于公司股权并进行管理和处分。受托人以信托资金等所投资的公司股权, 其所有权自然地登记在受托人的名下, 信托财产则由初始的资金形态转换成股权形态。对于期望通过投资公司获利, 又不想表露身份的人来说, 股权投资信托既帮助他们实现了隐名出资的目标, 又可减少纠纷的产生。在股权管理信托中, 委托人将股权转移给受托人进行管理和处分。受托人以股东身份代理委托人对股权投资企业行使认股权、配股权, 向受益人支付其取得的股权收益。此外, 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要求还提供一些衍生的股权管理和服务, 如协调委托人之间或委托人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关系。对于某些在出资后又想隐匿股东身份, 同时又不想失去收益的人来说, 股权管理信托帮助他们实现了一种特殊目的。在设立股权管理信托后, 股权转移给了受托人, 委托人不再在公开资料上出现, 而是通过信托合同, 在表决权和处分权方面对受托人和公司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 此时委托人与受托人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隐名出资关系。

公司出资 篇2

一、关于出资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的议案

为发展公司生物技术新领域产业需要,董事会同意公司出资以不超过6200万元,通过受让鑫丰种业原股东股权、增资及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本公司以每股1.283元合计2814.9万元的价格从鑫丰种业原股东同比例受让2194万股,同时以每股1.283元增资2600万股,出资3335.8万元,鑫丰种业注册资本增至9400万元,再用618万元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使鑫丰种业注册资本增至10018万元,本公司将持有鑫丰种业总股本的51%股权。

二、关于参股设立“浙江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事宜

公司出资 篇3

本报讯 近日,IBM公司出资13亿美元现金收购人力资源管理公司Kenexa。Kenexa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旨在通过社交网络,例如Facebook和LinkedIn,帮助企业招聘和管理员工。外媒称,IBM计划以此来进入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提升与数据库制造商甲骨文公司及德国商业软件制造商SAP公司竞争的优势。甲骨文公司于去年12月用34亿美元收购了Kenexa的竞争对手。

索尼投资云计算和显示面板 试图提升公司业绩

本报讯 近日,索尼负责技术战略和企业研发的执行副总裁Shoji Nemoto表示,索尼计划加大在云计算和显示面板领域的投资力度,试图扭转连续四个季度的亏损局面。Shoji Nemoto称,公司的研发努力应更多地集中在消费者需求上,而不是闭门造车。此外,索尼会毫不犹豫地收购外部技术,包括移动设备技术。

惠普欲重返消费平板市场

本报讯 近日,惠普正在建立一个流动业务部门,将专注于消费类平板电脑的开发。据了解,除平板电脑之外,这一新成立的流动业务部门还将负责“我们认为能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价值的其他类型产品”。该部门的负责人是从诺基亚转投惠普的高管阿尔贝托·托雷斯。他将于9月3日开始担任这一新的职务。

西部数据超希捷

重新成为第一大硬盘厂商

本报讯 8月29日,IHS iSuppli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西部数据超过希捷,重新成为全球第一大硬盘厂商,硬盘产量为7100万块。西部数据第二季度营收为48亿美元,创下公司新的纪录。这一业绩表明,西部数据正摆脱去年泰国洪灾的影响。IHS还预计,第三季度,在出货量和营收两方面,西部数据仍将保持领先。

公司出资 篇4

一、商誉的法律属性

《牛津法律大词典》对商誉的定义是:某行业拥有的一种优良品质, 源于该企业的名誉, 与顾客以及使与顾客的联系得以保护的环境有关。它与它所隶属的企业不可分离, 尤其取决于企业所有人或经理人的人格或个人素质, 也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或取决于二者, 它是一种可以买卖、可以遗嘱形式给予或索要的属人财产, 其所有人可以通过参加诉讼来维护其权利。在企业终止时商誉是其财产的一部分, 在企业破产时, 随着财产一起转移给破产受托人, 一般来讲, 它包括未登记的商标或商业名称。[1]这个定义一方面指出了商誉的人身属性即商誉与其所隶属的企业不可分离;另一方面着重强调了商誉的财产属性, 指出商誉是企业财产的一部分, 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交易的对象。《法学大词典》对商誉的定义是:“企业或商人的商业信誉, 属一种无形资产。”[2]该定义的特点在于:重点表明了商誉的财产属性, 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无形资产。

我国学者对商誉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所谓商誉是指社会公众对特定的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状况、资信状况、商品及服务质量等经营素质的客观评价。质言之, 商誉是关于商事主体的社会评价, 是对其经济能力的综合评价, 且是基于良好经济能力的积极评价。良好的商誉可以使经营者在同等的市场条件下获得高于一般或者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因而经营者总是不溃遗力地维护和提高其所享有的商誉, 以期通过商誉的利用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利润。

商誉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 一般来说, 商誉不能离开企业整体而单独存在。然而, 商誉的基本属性应定位于财产性, , 商誉是一种无形财产。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已为经济学界所肯定, 并逐渐为法学界所认可。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两个规范文件都指出,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 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现代民法中人格利益有从精神价值向财产价值扩张的趋势。在现代民法中, 人格利益的财产意义不仅表现为侵犯人格权所产生的财产结果, 更重要的是部分人格权在客观上有可能转化为物质利益。[3]商誉最初源于企业的名誉, 主要表现为人格利益,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其已逐渐演变为财产利益, 成为一种重要的无形的资产。商誉也就从人身法的保护对象逐渐成为财产法的保护对象。

从内在构成上看, 商誉是信息的集合。对经营者来说, 商誉实际上是显示企业品质的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蕴含于企业之中, 是企业实力的综合表现。对顾客来说, 商誉是顾客的共享信息, 是一种认识资本, 它能够控制顾客的行为方向。从外在表现上看, 商誉要通过一系列载体性要素表现出来。例如1、商标、商号等商业识别性标识, 企业的商标、商号等识别性标识之中蕴含着商誉价值, 是商誉的表现要素之一;2、特许权, 对于某些行业国家实行许可制度管制, 获得了特许经营许可权的企业往往可以获得市场中的优势地位;3、企业文化, 它对内可以起到团结、激励员工的作用, 对外则能固化为一种品牌指引顾客的行为, 是商誉的重要表现要素。

二、商誉权的法律属性

我国民法学界对于商誉权概念的理解基本一致。一般认为, 商誉权是指民事主体 (或商事主体) 对其在工商业活动中所创造的商誉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5]。但对商誉权性质的认识有诸多不同, 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 人格权说。 (2) 特殊的知识产权说。 (3) 知识产权兼人格权说。 (4) 无形财产权说。笔者认为商誉是一种无形财产, 由此所生之商誉权应当为无形财产权。公元二世纪罗马法学家盖尤斯 (Gaius) 所著的《盖尤斯法学原理》 (Institutes of Gaius) 。这部著作第一次把民法分为“人法”、“财产法”“债法”三个部门。在“财产法”中, 该著作又明确地把财产分为“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两类, 并举例说明前者包括“实在物”如房屋、家具等等, 后者包括“抽象物”如通行权等等。[6]随着知识产权、有价证券等无形权利的出现, 无形财产的概念开始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我国法学中的“无形财产”一词通常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 (1) 无形财产即知识产权。无形财产, 又称“知识产权”。有形财产的对称, 指以著作、发明等智力成果存在的财富。[7] (2) 无形财产沿袭罗马法的定义和模式, 将有形物的所有权之外的任何权利称为“无形财产”, 知识产权仅是其中一种无形财产。无形财产权包括三类:一是创造性成果权。二是经营性标记权。三是经营性资信权, 包括特许专营权、特许交易资格、商誉权等。[8]第二种解释明确表明商誉属无形财产, 既使进行第一种解释的学者亦通常将知识产权解释为包括商誉在内, 这反映在英国的一些知识产权教材和著述中。

三、商誉出资的适格性

放宽出资条件, 允许商誉出资也是各国、各地区立法之趋势, 例如, 韩国商法典中关于现物出资的标的, 除了现金以外, 可以转让并可记载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部分的财产, 均可以成为标的。动产、不动产、债券票据等有价证券、无形财产权、其它公司的股份、商号、营业上的秘诀、营业本身及契约上的权利或有财产价值的电脑软件也可以作为出资标的[9]。又如我国台湾地区2001年修正后的公司法第156条就明确规定, 不论是在公司设立阶段还是在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股东皆可以商誉出资[10]。

商誉能否作为资本, 目前理论界存在不少争议, 否定的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的声誉, 是外部对企业的综合评价, 好的商誉固然能给企业带来物质上的收益, 但它本身不是财产, 其价值很难衡量, 不能与享有该商誉的企业分离, 因而不能作为股东的出资[11]。肯定的观点认为:商誉是财产, 而且是无形财产, 是可衡量的, 也符合无形财产出资的其它条件,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司法对商誉出资都有规定, 而且, 在国际多边投资协议中, 商誉与版权、专利、商标也都是可以用于投资的资产形式[12]。如1982年3月29日我国与瑞典签定的 (关于相互保护投资的协定》第1条规定, 投资“应包括缔约的一方投资者在另一方境内, 依照法律和规章用于投资的多种形式的资产, 尤其是版权、工业产权、工艺流程、商号和商誉”;1984年5月3日我国与法国签定的 (关于互相鼓励和保护投资的协定》中, 对于投资一词的解释, 同样也包括商誉[13]。

公司出资证明书(定稿) 篇5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要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是证明股东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的法律文件。我国自1994年实施《公司法》以来,《公司法》曾经进行三次修改,有关出资证明书的规定条款却始终没变,这充分反映其在《公司法》中的作用和地位。

特征

第一,出资证明书为非股权证券。即股东所享有的股东权并非由出资证明书所创设,股东所享有的股东权来源于股东的出资,出资证明书只是记载和反映股东出资的客观状况,因此,它与设定权利的股权证券不同。

第二,出资证明书为要式证券。即出资证明书的制作和记载事项必须按照法定的方式进行。

第三,出资证明书为有价证券。出资证明书是股东享有股东权的重要凭证。但是,出资证明书与股票不同,股票是可流通的有价证券,而出资证明书则为不流通的有价证券或者是称为流通受到严格限制的有价证券。

第四,出资证明书为有限责任公司所特有。该特有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讲的,股份有限公司表现股东权益的凭证称为股票,而不称为出资证明书。

第五,出资证明书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签发的证明股东权益的凭证。公司未成立之前不能向公司的股东签发。

2.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第七十四条规定“……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由此可见,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是《公司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出资证明书不是可发可不发的,而是法定的公司管理工作程序,必须依法照办。公司成立以后,如果未向已经出资的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不说违法,起码也是有法不依,没按法规办事。

作用

1、出资证明书是出资人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并享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凭证。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产生法律效力。载明公司注册资本,能够确定股东的出资额在公司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比例,以便股东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载明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出资的数额,能够确定股东权的大小,以便股东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载明核发日期,能够确定股东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起始时间。尤其,公司出现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变更,牵涉到股东出资额变动,股东自身发生股权部分转让、赠与、继承人继承等事项时,在股东本人不能亲临现场履行签字手续时,出资证明书的凭证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2、有助于保持公司的和-谐稳定。从近年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纠纷案例看,有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在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变更股权酿成的矛盾,并由此造成公司解体。如果公司成立时依法向股东签发正规的出资证明书,作为一种制约手段,股权变更时必须由股东出具出资证明书方可转让,擅自变更股东股权的行为就会无隙可乘、有所顾忌。从这个角度理解,出资证明书又可以对股东与股东、股东与公司之间保持和-谐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3、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新型企业制度,这是时代的脉搏,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实施十多年来,代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制企业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最能体现代表现代企业制度内容的出资证明书却被忽视了。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形式上的发展,更需要内容的全面落实,因此,对签发出资证明书的工作要高度重视,增强自觉性,以进一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注意事项

公司要把签发出资证明书作为一项法定的程序性工作,在成立后必须遵照《公司法》的规定,向已经交付出资的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签发出资证明书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1、建立完善签发制度。公司章程要增加相应的条款,规定出资证明书的签发时间,编号排续,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变更,变更股权必须持出资证明书,退出股东会必须收缴,公司解散时全体股东的出资证明书上缴公司注销,丢失损坏时如何补(换)发,没有盖章和涂改无效等内容。同时,与出资证明书相对应公司要确实置备股东名册。建立出资证明书签发台帐,股东要在台帐上亲自签名,履行领取手续。

2、把握几个时机。一是首次签发。公司成立领取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后一个月内,应当向已经缴纳出资的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公司成立后,通过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或股权转让等变更登记形式,被吸纳成为公司新股东的出资人,在缴纳出资后应即时向其签发出资证明书。二是变更记载事项。在公司变更名称、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以及股东出资额增减、赠与、部分股权转让、继承人继承等事项发生,涉及出资证明书记载事项时,股东(或继承人)要出具出资证明书,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后,应变更相关股东出资证明书记载事项的内容。三是收缴注销。在股东股权全部转让等退出公司股东会和公司解散的事项发生时,公司要及时收缴股东的出资证明书进行注销处理。

公司出资 篇6

摘要:股东瑕疵出资转让后的责任成为热点。在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安排下,为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 股东必须履行法定的出资义务。围绕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规制,在股东瑕疵出资的行为出现时,应当排除其适用公司的有限责任的保护。瑕疵出资的股东应向公司的债权人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关键词:瑕疵出资;法定义务;有限责任

公司作为一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独立的财产是公司人格独立的标志,同时也是公司内部运营的物质基础以及公司对外向债权人承担债务的物质保证。公司的资产很大一部分是由股东的出资构成的。为了保证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股东必须履行法定的出资义务。然而现实中出现了很多股东出资瑕疵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信用。因此应当促使股东积极履行出资义务,规制股东瑕疵出资。维护公司内部的稳定运营和外界的信用,这是法律需要注重的。

一、股东瑕疵出资法律责任的现状

有限责任制度的出现,有其促进经济繁荣的一面,对债权人保护的不足也是其不足的一面。对其进行规制体现了法律对其的态度和立场。主要落实在三个问题上。也即,公司的人格在出现股东瑕疵出资时还能否独立?瑕疵出资股东和正当股东在资格上有何不同?如何解决给股东瑕疵出资时的责任问题。这是紧密联系的。笔者认为股东瑕疵出资时,公司的人格是独立的,由此主要探讨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问题。

在对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规制方面,国外的法律注重对民事责任的完善。如补缴损失,股东资格撤销,法人人格否认,赔偿损失,利息罚则,定金罚则等处罚方法。在股东瑕疵出资时,并无股东对债权人民事责任的直接规定。公司只能通过人格否认得到救济。公司人格否认只是在公司财产不足时才会涉及股东的责任,而公司资产不足没有一个客观的认定机制,尤其是在法制不怎么发达的情况下更是无从操作。对公司债权人的救济就不能只依靠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我们应当在瑕疵出资股东那里得到解决的办法,没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出现问题是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公司成立后股东或发起人的差额填补责任,公司成立后发起人的补缴责任方面重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瑕疵出资股东对债权人责任的分析

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主要是针对内部的股东和外部的债权人的,主要还是为了鼓励股东投资为广大提供的保护伞,为了向现代化的公司运营方向发展。在上市领域,有限责任形态公司的出现,极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这一制度下,股东并不直接对公司的债务负责,公司债权人是和公司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而公司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可见公司股东并不直接对债权人的债务负责。然而作为债权人保护伞的制度在均衡各相关人的利益上还是存在缺陷的。表现最突出的是不利于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为公平和正义起见,在着定情况下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对某些特别的股东应排除其适用有限责任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就是排除适用这一制度的突出表现。一次来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在股东出资严重影响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下,因对股东出资性质的理解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传统学说认为股东的的义务源于其对公司股份的认购行为,出资是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契约关系,若股东不履行法定的出资义务仅是按债的相对性原理以违约的方式补缴出资。另一观点认为,股东出资义务的性质是一种公司法上的法定义务,是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形成后赋予股东的公司法上的义务。股东出资是法律规定其获得有限责任保护的一种对价。与之相对应的是,若公司股东瑕疵履行出资义务就应剥除其有限责任的保护伞,令股东直接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在肯定了股東瑕疵出资排除适用有限责任制度,应直接对公司债权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民事责任如何承担的问题了。在此,规则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要考虑其威慑力使股东能积极履行出资义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能打击股东投资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避免给股东加上其他无端的重担。

(一)责任承担的前提条件

在承担责任方面,前提肯定是股东有了瑕疵出资的行为。股东违反法定的出资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风险。瑕疵出资分为公司成立前和成立后之分,公司成立前的瑕疵出资应以合同相对性原理按违约之债来处理,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公司成立后的瑕疵出资,公司成立进入正常运营后,各方面都以稳定,这时候发现瑕疵出资,会打破公司内部既定的利益格局,所以需要加以规制。

(二)承担责任主体的认定

承担责任的主题为瑕疵出资的股东。而其他依法出资的股东依然会受到公司有限责任的保护。公司的有限责任人应当实行个别化原则,不保护瑕疵出资股东的有限责任,仅保护依法履行出资的股东的有限责任。不能因为一些股东的瑕疵出资而让所有的股东都承担此行为带来的责任,这是不合理的,不能认为加重股东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如此才不至增加公司的设立和运营负担。若存在两个以上股东瑕疵出资的情况下,应由这些股东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这样就加大了瑕疵出资的风险增强了威慑力,使股东不敢轻易涉瑕疵出资这趟水。

(三)责任的性质认定

当公司出现瑕疵出资的情形下,此时瑕疵出资的股东就处于弱势地位,应当允许其享有先诉抗辩权,允许其请求先以公司财产对债权人进行清偿。因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主体为瑕疵出资的股东,若此时股东没有先诉抗辩权,就意味着公司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瑕疵出资股东承担全部清偿责任,这样一方面会加重股东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恶意加重股东债务的行为。允许股东享有先诉抗辩权,还可以给瑕疵出资股东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至于阻碍投资,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通过对公司有限责任的相对排除,对瑕疵出资股东的规制。一方面可以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维护市场秩序。(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傅穹,重思公司资本制原理[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4

[2]赵旭东等,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P].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4

公司出资 篇7

上市公司A主业为制造业, 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子公司达10余家, 涵盖制造业、采掘业、金融业等经营范围。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的需要, 拟以制造业相关资产、债务打包的净资产出资 (以经审计评估数据为准) 设立全资子公司B, B公司成立后承继A公司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和劳动力。

二、设立全资子公司涉及到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 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2011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修订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第十一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资产, 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购买、出售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

3.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净资产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且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本资料背景中, 上市公司A以资产、债务打包的净资产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B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问题。

(二) 属于企业分立还是资产转让

公司分立与资产转让存在着共同点, 即原公司都要将一部分资产分立出去。但是公司分立是在原公司分离一部分资产后, 不会获得对价, 资产总额因此减少, 所有者权益也减少。资产转让是转让方将一部分资产转让分离出后, 以获得相应的对价, 转让方的资产总额不变, 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也不变动, 只是资产内部的科目发生变动。本资料背景中, 上市公司A资产、负债所有科目最后以净资产额反映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中。公司分立会直接影响股东的地位, 在派生分立中, 原公司的股东对原公司的股权将减少, 相应地获得分立出来的公司的股权, 在新设分立中, 原公司的股东对原公司的股权因原公司的消灭而消灭, 相应地获得分立出来的公司的股, 而资产转让不会影响股东地位, 影响的只是买卖双方公司的资产形态。

(三) 净资产出资涉及的税务问题

1.土地增值税。根据财税字[1995]48号《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规定的通知》中规定: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 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 (房地产) 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 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 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投资、联营企业将上述房地产再转让的, 应征收土地增值税。

2.营业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营业税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51号) 规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 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 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 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 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 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 不征收营业税。此前未作处理的, 按照本公告的规定执行。”基于此规定, 纳税人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重组方式中, 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 不征收营业税的, 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二是与转让资产相关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也转移给接受全部或部分实物资产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如果企业只把全部或部分实物资产转让给其他企业和个人, 但是, 没有把与该实物资产相关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进行转移的, 对其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依法缴纳营业税。

3.增值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第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 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 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 不征收增值税。此规定正符合本资料背景中, 上市公司A以制造业相关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打包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情形。

4.契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契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2]4号) 规定: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 包括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 同一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之间, 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 免征契税。

5.所得税。根据财税[2009]59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需要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

(1) 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2) 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3) 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 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 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 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 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 受让企业取得转让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 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所以, 本背景资料中, 从上市公司A剥离100%资产的资产设立全资子公司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 净资产出资涉及账务处理问题

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于2009年3月30日, 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企[2009]46号) 中明确投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进行评估,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及其应用指南、讲解中的规定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 不应改变计量基础。评估值和账面值如何在合并方与被合并方体现呢?

1.在接受的非货币资产出资构成同一控制下合并的情况下, 如果新设企业按照投入资产的评估值确定了其注册资本, 则为了避免在其个别报表层面出现资本公积负数导致产生“出资不足”的质疑, 可以在个别报表层面按评估值对所取得的出资资产进行初始计量, 但在合并报表层面应遵循同一控制下合并的处理原则, 将其恢复到原账面价值。其他情况下接受出资构成同一控制下合并的情形, 应把接受出资的构成业务的资产按其在母公司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2.仅在合并报表层面调整, 先将资产的增值额与对应的子公司净资产对冲, 并调整增值部分对应的累计折旧或者累计摊销后, 即可与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长期股权投资抵销。

以本案例为题, 上市公司A以相关资产、债务打包的净资产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B, 该项交易不应认定为具有商业实质, 仅仅是资产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而资产实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对于上市公司A而言, 与该净资产组合相关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并未实质发生转移, 所以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以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全资子公司B接受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 同时在会计上又构成一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 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 对于接受投资方投入的构成业务的净资产, 应按原账面价值入账。

参考文献

[1]叶国鹏.我国现有上市公司制度效率的初步考察[J].管理世界, 1999 (5) .

[2]刘晓春.浅议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1 (2) .

[3]刘德银, 胡笳.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应修正[J].财务与会计, 1998 (1) .

[4]刘娅, 穆方舟.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析模型探讨[J].财会通讯 (理财版) , 2008 (8) .

公司出资 篇8

关键词:认缴资本制,股东出资责任,瑕疵出资,催缴出资

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施行, 将资本实缴制改为资本认缴制, 即股东缴纳出资不再由法律明确规定, 而是由公司章程自治规定。法律修改后, 在实践生活中比较容易产生股东不履行或者不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形, 为了有效的应对此种情形, 我们应该考虑探究股东出资责任。

一、新《公司法》认缴制的确立

新《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取消, 股东出资有实缴制转变为认缴制。股东出资义务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由实缴转变为认缴。但是, 我们认为出资义务本身是没有改变的, 改变的只是出资义务的履行方式。原《公司法》中规定股东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出资义务。与之不同的是, 新《公司法》中明确规定, 股东的出资时间可以章程约定。

注册资本改革没有使用传统而僵化的“法定资本”概念, 而是将资本制度的重心从债权人利益保护转移到股东权益的合理配置。股东的出资限额和出资的期限都由公司章程决定, 放宽了股东出资义务的要求, 但公司注册资本仍然属于公司登记的事项。但是股东仍然要按照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不能因为公司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 就不切实际任意认缴。

二、注册资本认缴制对股东缴纳出资的不利影响

注册资本认缴制的确立股东违反缴纳出资的义务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大。在现实生活中,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股东拒绝出资。2.股东出资不适当, 又指股东迟延出资。3.股东瑕疵出资。4.股东出资不实。[2]

修订后的公司法并没有为新的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提供实际的配置, 如设计认缴出资的方式和时间, 也没有增加一系列配套的催缴出资方式和违约责任规则。认缴制的核心就是出资期限的自由化, 但是也不能由公司章程设立一个不可能履行的股东出资期限, 这样一来实际上股东并无出资义务, 设立人和发起人也可以认缴无限大的资本额。可是目前可行的违约责任规则只有信息披露以及认缴制潜在的出资责任约束。此种情况下, 法律设计的自由与违约责任规则的缺失严重失衡。[3]我们认为无法确立一个具体的出资期限并不意味着不能设定一个大致合理的范围, 法律认同在这个合理范围内的出资期限。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增加违约责任规则, 扩宽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后的救济途径。

三、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的救济途径

(一) 设立前置程序

设立前置程序, 规定出资期限, 由公司对股东催缴出资。出资期限具有两种基本模式, 分别为全额缴付和分期缴付。这两者之间各有利弊:全额缴付对股东投资资金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但公司对资金的及时需求得到了保障;分期缴付使股东投资压力减少, 但可能产生股东不积极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 也可能使公司的资金运转不方便。实践中, 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法都允许公司自由选择出资期限的模式, 在立法上也认可对股东更有利的分期缴付的出资计划。现实中股东分期缴付的弊端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补救, 还是时常发生股东不积极履行出资义务给公司增加负担导致破产的情况发生。[4]

(二) 限制违反出资义务股东的股东权利, 引入失权催缴程序

股东出资义务的履行情况与股东权利的行使相互联系, 股东不积极履行出资义务将使股东权利的行使受到限制。我们可以立法规定, 在认缴制下, 在公司章程规定的有限的出资期限中, 股东在该期限内即使没有完成出资, 也依然享有一定的股东权利, 但股东享有的股权大小完全取决于其认缴的比例或数额。这样的规定可以对股东产生警告和威胁, 督促股东尽快补足出资, 是对不积极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比较可行有效的法律规制方法。

失权催缴程序是指在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下, 剥夺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资格而规定的民事法律责任。失权催缴程序要求对不积极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 公司或发起人可以催告其在一定期限内缴纳, 逾期仍不缴纳将丧失其股东权利, 其所认购的股份可另行募集。

失权催缴程序目的在于惩罚, 可以规定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在违反出资义务的期间不能完全行使相应权利, 并且, 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 可以剥夺不积极履行出资义务股东的资格。目前,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已经存在较多失权催缴制度的规定。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失权催缴程序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规制股东出资义务的适当履行的制度设计。

但是, 失权催缴程序在我国仍处于公司法上的空白状态, 应在借鉴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构建适合我国出资制度的失权催缴程序。我们认为, 引入失权催缴程序, 应明白以下几点:股东资格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护公司资本确定, 维护交易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 我们应该根据违反出资义务的程度来相应的限制其股东权利的行使, 只有严重违反出资义务, 而不能只因为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就否认其股东资格, 只有经催告仍不履行的, 才合适剥夺其股东资格。启动失权催缴程序的直接后果是赋予违反出资义务股东一个继续履行出资义务的延展期, 合理催告期间的确定关系到失权催缴程序作用的发挥。确定催告期间应综合考虑违约股东补缴出资的准备时间及如需重新认购股份所需的合理时间。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较强的资合性, 资本的来源对公司设立的影响不大, 较短的催告期间可以有效地节省公司设立的时间, 日本公司法上将该期间规定为两个周, 我国的公司法立法可以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参考上述规定。我们认为在公司成立前, 由其他遵守出资协议的股东作为催告的主体, 公司成立后应由遵守公司章程的股东与公司共同行使。如果要撤销违约股东的资格, 应以股东决议的形式做出。如果因控制股东等原因无法形成有效的股东决议, 其他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撤销违约股东的资格。[5]

(三) 法律确立催缴出资规则

公司法立法不能局限于公司自治, 还应该确立催缴出资规则。同时, 通过确立一些程序性问题来减少公司运行中的摩擦或僵局, 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有关的司法解释或公司章程样本。我们认为确立催缴出资规则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1.确定股东缴纳出资的时间、比例。公司可以通过章程、认缴协议或者股东会来具体确定应该在哪些不同的时期实际缴纳哪些不同比例的出资。如果没有通过以上方式确立的, 应该赋予公司随时催缴的权利。2.实际催缴出资。确立具体的股东缴付期, 并且是由股东向公司实际出资缴纳的, 公司应该确定由董事会或其指定人负责缴纳出资的具体操作, 并定期向股东发出缴纳通知。3.确定不同的股东缴纳出资的方式。除了法律规定传统的股东实际出资外, 还应该允许股东通过利润分配程序来缴纳。比如公司将本应分配给股东的利润直接转增作为股东出资, 实践中一些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以定期结转利润的方式来替代股东缴付后续出资。

我们认为注册资本的取消对股东的认缴出资是有着较大的不利影响的, 认缴制并不影响股东出资, 但是会使股东违反出资的义务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大。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可能性增加, 但其需要承担的风险减小, 于是就需要通过设立前置程序、引入失权催缴程序和法律确立催缴出资规则等方法救济股东瑕疵出资。

参考文献

[1]于春露.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及其影响[J].财经时评, 2013 (6) :20-22.

[2]于倩, 白逸鸣.股东出资责任解析[J].理论前沿, 2013 (11) :84.

[3]刘燕.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商业实践视角的观察[J].法学研究, 2014 (5) :33-56.

[4]于倩, 白逸鸣.股东出资责任解析[J].理论前沿, 2013 (11) :84.

公司出资 篇9

一、对于隐名出资人这一概念的界定

通常而言, 由各个股东拿出资金成立公司之时, 必须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进行相关章程的签订, 并且投入一定资金, 在工商部门之中进行申报, 并且办理相关登记, 注册手续, 申请营业执照, 该出资人才可以成为某个公司的股东。然而, 现实之中, 常出现注册登记上的出资人与实际存在的出资人情况不相符的情况,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隐名出资。所谓的隐性投资, 就是出于许多原因, 出资方确实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资, 但是在公司股东名册, 工商登记相关材料或者公司章程之中并未显示其是该公司的投资人, 该出资人在法律上仍是“他人”形象。站在出资主体方面来看, 隐名出资者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自然人。站在出资形式方面来看, 隐名出资者很有可能是数量不一的显明股东的一个附著。站在经营方式层面来看, 无论隐名出资者是否参与公司管理以及控制, 或者是单纯享受股东具有的相关权益, 承担股东具有的相关风险, 其都属于一种隐名出资。而有限公司具有的隐名出资者则是按照口头约定或者书面约定把资产交给显明股东或者其他的有限公司, 持有该公司股份但是其名不在公司章程以及股东名册之中的出资人。

二、在法律方面隐名出资具有的风险

从一个角度来说, 隐名出资者与显名股东间通常会借助一些合同来将行使股东方面权利时产生的障碍进行客服。所以, 隐名投资其实就是隐名出资者和显明出资者间形成的一种隐秘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从法律层面来看是一种合同之债, 其属于民法管理范畴之内。从另一角度来看, 内部合同很有可能和公司现行法制在某一原则方面存在着冲突, 致使当事人希望的法律效果难以实现。但是根据合同具有的相对性, 其对外不具有约束力, 所以在对于公司进行治理以及经营期间, 不得对其进行使用。而且隐名出资者想要同第三方进行交易, 转让股权或者撤回投资也不可以根据双方协议对正常股东享有的权利进行行使, 这就使得隐名出资者进行投资期间需要承担很大风险。再加上国内针对于隐名出资方面的法律尚未完善, 更使得隐名出资者在进行实际经营期间具有很大投资风险。所以, 当前因隐名投资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十分常见。[1]

三、对于隐名出资人相关权益保护方面的理论

如今, 国内法律对于股东资格进行认证这一问题上有着明确要求。投资人既要进行实际出资, 同时还要在工商登记、股东名册以及公司章程之中进行写明才可以被认定是公司股东。而隐名出资者因为无法在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或者股东名册之中进行显名, 其股东资格在进行认定方面必然存在一定障碍, 如果对于隐名投资者给予显明投资者同样地位, 显然是违背相关法律的。但是, 隐名出资者同样是公司的投资一方, 其具有的权益同样要受到相应保护。[2]与显明投资者相比, 隐名股东由于出资形式的问题, 其具有的股东方面权利叫做间接股东方面的权利, 其权利区别于一般股东权利, 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纠纷。因此, 股东资格这一问题往往是纠纷出现的一个核心问题, 只有将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解决, 才可以使得各种纠纷得以平息。

四、关于国内隐名出资方面制度相关完善

第一, 从法律方面来讲, 必须对实际出资者具有的相关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尽管当前有相关法律将一些合法隐名出资者划归到实际出资者的范畴之内, 但是实际之中, 隐名出资者有多种形式, 仅是从概念上对其进行简单划分, 无法对当前隐名出资者进行完全概括。因此, 国家必须还要对这方面进行不断完善[3]。第二, 要对隐名投资相关制度进行法律构建, 让国内有限公司在发生因隐名出资而产生纠纷这样的事件时, 有解决的法律依据。

五、结论

综上可知, 在市场经济带动之下, 人们纷纷投身于投资市场之中。但是从我国如今投资市场现有规模来看, 其还无法对市场经济提出的发展要求进行满足, 投资市场之中的投资渠道还存在不畅通的问题。而法律为了可以给予投资者现有投资方面积极性以及选择相应投资形式进行保障, 并未对隐名出资这一形式进行全盘否定。因此, 在当前实践之中, 仍存在隐名出资这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 法律必须对隐名出资引起的各种纠纷进行有效解决, 有效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 早日构建比较健全的有关于隐名投资相关制度。

参考文献

[1]罗凌云.浅谈隐名股东的法律保护——从股东资格确认谈起[J].商, 2016 (13) :232+230.

[2]宋雨.论有限责任公司中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与权益保护[J].法制博览, 2016 (7) :242+184.

公司出资 篇10

我们知道,公司创办之初,每个股东就其认购的资本额到公司开户银行填写现金缴款单,经银行点钞收妥后股东持现金缴款单回单到公司财务部门,公司财务据此向股东开具收据认可其出资,并凭此收据领取股东出资证明书,成为公司的记名股东。

例1:

A、B、C三人各出资20万元成立某公司,且全为货币资金,在规定时间内3人全部认足并将出资额交到了公司开户银行,持开户银行现金缴款单到公司财务部门办理手续。

例2:

5年后,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一直处于亏损状态,3股东中有A、B俩股东萌生退意,经与C股东商议转让俩人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最终C股东认购A、B两股东各自持有公司股份的50%,另50%有新股东D和E受让。协议达成后,修改了公司章程并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同时在规定时间内交足各自认购出资额。此后,C股东作为最大股东请求变更自己持有公司的股份;D、E作为新的股东,请求公司颁发股东出资证明书。

分析:根据此例,股东间的款项交割完全通过公司财务来完成,故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例3:

以例2数据,假如新老股东之间的款项交割均未通过公司,完全有股东之间自行完成,那么公司财务是否就可以不做账务处理了呢?

笔者回答是否定的。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第4款“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帐必须附有原始凭证”的规定,我们清楚,会计原始凭证是证明此项业务发生的原始证据,而这个原始证据必须是能够证明新老股东间款项确实交割完成。例如企业发生经济业务事项,购销双方都要签订购销合同,但仅有购销合同不足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确实发生和经济业务确实完成,才有了购销合同签订后,购方的银行付款凭证和销方开具给购方的发票。同理,做为公司记名股东,公司向股东发放股东出资证明书的依据必须具备股权转让协议书;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并经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确认的证明文件;股东间款项交割完成的书面证明。取得此三项证明,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公司出资 篇11

关键词: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实质说;形式说;区别说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15-02

引言

隐名出资现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一些实际出资人出于各种原因以他人名义而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去进行公司登记,进而造成公司登记“名不副实”的情况,实际出资人没有被登记为公司股东,登记为股东的实际上对公司又没有投资。由于长期以来法律对隐名出资问题缺乏明确规定,从而造成司法实践中同案异果现象时有所见,影响了司法的统一和公正。201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如何处理隐名出资纠纷作出了相应规定,但并未明确隐名出资人究竟是否为公司股东,因此我们仍有必要厘清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从而进一步完善对隐名出资的法律规制。

一、隐名出资人的概念和特征

(一)隐名出资人的概念

所谓隐名出资是指出资人基于某种原因,与他人达成协议,约定由其实际向公司出资并承担投资风险与收益,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材料中记载的股东为该他人的情形。此种情况下的出资人即为隐名出资人,而记载于有关资料中的他人则为名义出资人。隐名出资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为了规避法律,如规避法律对于投资主体、投资领域、公司股东人数等的限制性规定;有些是为了获得某种优惠政策,如为享受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特殊人群的优惠政策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设立公司;也有些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愿让外界了解自己真实的财务状况。但不论具体原因如何,这些出资人都被“隐名”了,从公司外部看不出他们的存在,因此他们常常又被称为隐名股东。笔者认为“隐名股东”的称谓不够严谨,因为如果将隐名出资人直接称为隐名股东,就等于说其股东资格已经得以认定,从而也就没有再讨论其股东资格的必要性,因此笔者认为使用“隐名出资人”这一概念更为妥当。

(二)隐名出资人的特征

隐名出资人的特征可以从“隐名”和“出资”两个方面去把握。

1.隐名,不具备取得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所谓形式要件是指股东资格为公众所认知和识别的形式,包括股东名册上的记载、公司章程中的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等等。而隐名出资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隐名,即其姓名或名称在那些能够证明股东资格的文件中未被记载。

2.出资。隐名出资人向公司认缴或实际缴付了出资,并且其出资具有以下特点:(1)隐名出资人的出资是以他人(即名义出资人)的名义投入公司的。(2)隐名出资人以他人名义投资公司是经过他人同意的,通常双方之间会就此达成书面协议或至少有口头约定,这个特点使隐名出资区别于冒名出资。在冒名出资中,实际出资人系盗用他人名义出资,并未取得被冒名者的同意。(3)隐名出资人的出资方式主要是货币出资,因为以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需要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隐名出资人的身份就可能因此而暴露。(4)隐名出资人向公司出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而不是仅仅获得一笔固定的利息回报。他们对投资收益与风险皆有一定预期,认为自己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投资关系而不是借贷关系。

二、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

关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为实质说也叫肯定说。它以出资作为股东资格认定的核心,认为应肯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第二种观点是形式说也称否定说。它以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公司登记等形式要件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认为应将名义出资人视为公司股东,而不论实际出资人是谁。第三种观点为区别说也称双重标准说。该观点认为对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应区分不同的法律关系而定。在处理公司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时,应遵循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原则,只要该契约建立在双方合意和善意的基础上,就应确认该契约的效力,从而确认隐名股东资格;而在处理公司与第三人交易等外部关系时,则应遵循公示主义原则和外观主义原则,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应以形式为准,即以名义股东为公司股东。笔者认为,对于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应结合公司法的立法目的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一)从公司法的立法目的上看,不宜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

我国《公司法》第一条规定了其立法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尽管隐名出资的原因并非都是为了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我们不能将隐名出资一概认定为非法无效,但从规范公司行为、保护公司及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不宜将隐名出资人认定为公司股东。具体理由如下:

1.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不利于规范公司行为。隐名出资人为造成公司登记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不一致,即使不能一概认为非法无效,至少也是一种不规范的投资行为。因此承认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也就等于承认了这种不规范行为,实际上等于法律对这种不规范行为作出了妥协和让步,因而不利于实现公司法规范公司行为的立法目的。

2.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不利于保护公司利益。首先隐名出资的存在会使公司承担对股东出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的义务,增加了公司负担。其次隐名出资的存在会弱化公司登记的公示效力和公信力,加大相对人与公司交易的风险从而可能造成公司交易机会的减少。第三,如果承认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势必就要否认名义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因为同一笔出资显然无法记在两个不同主体的名下。如果名义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被否,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当初他们行使股东权利的行为是否有效、他们当初参与作出的公司决议是否有效等等,这种不确定状态对公司的稳定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3.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不利于保护债权人。这里所说的债权人既包括隐名出资人所投资公司的债权人,也包括名义出资人的债权人。对公司债权人而言,如果隐名出资人也被认定为公司股东,则意味着公司的登记信息不足为信,由此债权人就必须想方设法去调查公司真实的股东情况,从而加大交易成本。对名义出资人的债权人而言,他们本以为债务人名下的股权是债务人自己的,如果债务人欠债不还,债权人起码还可以要求债务人以股抵债。但如果此时隐名出资人跳出来说这些股权实际上是他们的,法院也判股权归隐名出资人所有的话,债务人显然就无法再以股抵债,由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不仅如此,债务人甚至可能以此为手段来逃避债务。例如,尽管实际上并不存在隐名出资的情形,债务人为达到逃避债务、避免自己股权被查封或执行的目的,就可能与他人串通,伪造证据,让该他人以隐名出资人的身份提起股权确认之诉。如果股权被认定归所谓隐名出资人所有,债务人就可以成功逃债,此时受损害的自然又是债权人。

(二)出资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以“实质说”认定股东资格有失偏颇

一方面,出资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充分条件,出资者未必能成为公司股东。例如出资人在公司成立前撤回出资、公司因各种原因最终未成立等。另一方面,出资也不是取得股东资格的必要条件,未出资者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公司股东。例如因继承取得股东资格者或因受赠取得股东资格者,显然都没有向公司出资。因此出资与取得股东资格之间并不必然具有对应关系,仅仅因为隐名出资人向公司出资就将其认定为公司股东是站不住脚的。

(三)区别说或双重标准说取中庸之道,看似合理,实则不然

关于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问题,目前主流观点是所谓区别说。按照“内外有别、双重标准”来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看似既兼顾了当事人意思自治,也兼顾了保障交易安全,似乎两全其美,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隐名出资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者能否凭此获得公司股东资格,其结果应当是确定的。而区别说却使这一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且会导致同一隐名出资人面临既是公司股东又不是公司股东的矛盾,因而不可取。笔者认为,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应采取统一标准,而不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标准,人为造成股东资格认定的复杂与混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笔者赞同形式说,即隐名出资人欠缺作为公司股东的形式要件,因而不能被认定为公司股东。采用形式说的积极意义在于:(1)形式说简单明了易操作,符合商法效率原则;(2)有利于强化公司登记的公示效力和公信力,规范公司行为;(3)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维护和促进交易安全。至于形式说最为人诟病的可能损害隐名出资人权益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否认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但并不必然导致其权益受损。隐名出资人可根据其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合同来索取投资收益,也可通过弥补形式欠缺来取得股东资格。其次隐名出资人既然选择隐名出资,其对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包括可能存在的权益受损均应当有所预见,因此即使隐名出资人的权益真的因其隐名而受到影响,也应看成是其自愿承担隐名投资的风险,隐名出资人不能为了降低其自身的投资风险就要求法律承认他们的股东资格。

参考文献:

[1]董景山.有限公司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法律地位刍议[J].理论界,2009,(3).

[2]高建峰.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

[3]罗莎.隐名股东股东资格认定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公司出资 篇12

瑕疵出资, 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 通说是指股东的出资存在不符合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缺陷。出资瑕疵又包括了几种情况, 分别是第一, 股东完全未出资; 第二, 股东未完全出资; 第三, 股东出资不实, 指的是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时, 其评估价值远高于其实际价值; 第四, 股东出资后抽逃出资等等。

二、瑕疵出资对股东资格的影响

瑕疵出资的股东是否具有股东资格成为解决瑕疵出资股东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关键, 对于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是否予以确认的问题, 理论及实务界主要存在着“确认说”、“否认说”及“权能限制说”三种争议观点。笔者认为, 股东的瑕疵出资并不能影响其股东资格的取得。

第一, 我国《公司法》第33条第2款规定: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 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我国的股东名册登记采取形式主义, 所以一经登记即具有了公示公信的效力, 非因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凡是记载于股东名册之上的股东, 虽然无法证明其是否已经履行全部出资义务, 但是已足够证明其具有股东资格。

第二, 享有股东资格代表着能够享有股东获得的权利, 但同样的, 也应当承担股东责任, 我国新颁布的《公司法》司法解释 ( 三) 中第13、14、15、16、17、18条都是有关股东出资瑕疵法律后果的相关规定, 倘若不认为瑕疵出资股东具有股东资格, 那么《公司法》中关于该方面的规定就变为无稽之谈。

第三, 纵观世界, 经济体系完备、商业发达的国家, 也都在各自的《公司法》中直接间接地承认了瑕疵出资的股东具有股东资格, 比如《德国有限公司法》第16条中第3款有股份的未了债务, 由受让人与出让人共同负责的规定。我国在完善公司法体系的进程中, 也应当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 明确细化我国公司法之规定。

三、瑕疵出资股东的除名制度

股东的除名制度, 指的就是将股东从股东名册上剔除, 由于股东名册是股东获得股权的唯一对外凭证, 所以, 自此股东就丧失了股权。笔者认为, 股东的除名制度分为“自愿除名”和“非自愿除名”, 前者指的是股东将自己手中的股份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股东以外的第三人; 后者则指的是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为了公司整体利益剥夺未完全出资股东的股权, 并将其从股东名册上删除。在“非自愿除名”中还可以根据未完全出资股东的主观目的划分成善意的和恶意的。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性, 发起人之间的发起人协议类似于民法中的合同性质,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方式包括六种, 有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赔偿损失等, 不尽然只有一种解决方式, 所以在《公司法》中也应当借鉴《合同法》多重的解决方式。那么法律在民商法范畴应当采取意思自治的原则, 如此看来, 股东除名制度不单单仅是将其从股东名册上除名如此单一, 其中的分类也是不计其数。

四、瑕疵出资股东除名制度的法律后果

股东除名后会产生对外和对内两种法律后果。

对内存在股权何去何从的问题。处理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有三种路径。首先由其他股东购买, 因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人合性较强的公司, 倘若贸然加入第三人会削弱人合性这一基础, 不利于有限责任公司未来的发展, 若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股东同时主张优先购买权, 那么就借鉴《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其次, 如果当各个股东不行使优先购买权时, 可以允许该瑕疵股东将股权转让给第三人; 最后, 若出现无人购买的境地时, 公司应当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并应当及时依法办理公司的减资程序。

对外则存在瑕疵出资股东的责任承担问题。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3条之规定, 被除名的股东不能因为其除名而免除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被除名股东应当向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若存在股东除名后公司需要减资的情形时, 为了降低债权人面临债务无法清偿的危险, 我们赋予了债权人请求提前清偿的权利。《公司法》第177条第二款规定: “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 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 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 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1”

五、瑕疵出资股东除名制度的完善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8条第一款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 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 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 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作为对公司股东最严厉的处罚手段, 除名制度在适用时必须慎重。

首先, 按照法律规定, 除名制度的适用前提是股东未履行出资或者抽逃全部出资, 这就意味着笔者在引言中所举的例子完全无法适用该项制度, 这就造成了法律的漏洞, 我们无法依照《公司法》解决所出现的部分不履行、抽逃部分出资的问题。面对该问题, 笔者认为, 抽逃部分出资和部分不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同样会影响到公司及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我们不妨用法律来规定补足出资的具体行使期限, 虽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人合性公司, 有着较强的自治性, 但是往往话语权和规章制定权掌握在大股东手中, 这样会损害到部分小股东的利益, 不利于公司的运行; 法律还应当明确股东的部分出资应作为惩罚机制收归公司所有, 并且根据性质的恶劣程度处以罚款, 这样能够更好地鞭策股东履行出资义务。

其次, 第18条中的“合理期限”内给了股东很大的自治权限。该合理期限多长才是利于保护公司保护债权人的呢? 法律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21条的规定, 合理期限不少于一个月。该合理期限届满后, 若股东仍不履行出资义务的, 可以将其除名。

最后, 我们应当在《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中严格规定除名制度适用条款, 因为它是最严厉的一种惩治手段, 为了要做到损益相当, 所以笔者认为, 至少应当满足以下几个要件: 第一, 被除名股东违反的是法定义务或者章程约定的义务, 并且严重损害了公司及债权人的利益; 第二, 在适用除名制度之前, 应当借鉴人格否认制度的前置程序, 只有在穷尽公司内部救济仍得不到妥善解决之后方可适用, 这样不仅节约了公司成本, 同时也给被除名股东一个合理的解决机会, 也利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

六、结语

股东除名制度是公司法解决公司内部冲突的一个重要机制。在我国公司法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 确立股东除名制度尤为重要。不过, 该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应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完善股东除名制度, 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公司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公科.股东出资瑕疵的理论与实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9) .

[2]贾树学.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的争议解决及立法完善[J].河北法学, 2010 (05) .

[3]杨怡鸣, 何伟, 曹艳梅.论瑕疵出资股东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的限制与恢复[J].法制与社会, 2014 (07) .

[4]凤建军.公司股东的“除名”与“失权”:从概念到规范[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2013 (02) .

上一篇:设备论证下一篇:激励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