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论证

2024-07-25

设备论证(共8篇)

设备论证 篇1

摘要:由于高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设备的购置中出现了的盲目、闲置和浪费现象, 如何进行让资产设备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 资产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申请论证,立项论证,领导决策,选型论证

1 进行资产设备购置论证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方面, 高校资产设备采购量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 社会也越来越关注高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成本。采购规模的快速扩张, 随之带来的就是资产设备盲目购置、设备利用率低、重采购轻管理、设备购置浪费惊人等问题, 有些完全可以校间资源共享的巨额设备, 高校之间攀比成风, 一所学校买了, 其他学校紧跟着买。同时因“各自为政”, 高校之间设备资源没有整合, 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低、功能开放不全的现象, 有的仅仅用于某一方面的教学或科研工作;有的因某项课题完成而被尘封;有的配套设备不齐全, 不能投入正常使用;有的不能按规定及时维修保养完好率不高而处于待修状态等等, 这些都是导致资产设备购置后达不到预想效果的原因。

如何让资产设备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减少购置过程中的盲目性、避免闲置和浪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贵重资产设备, 购置前的论证工作如果不充分或论证流于形式, 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就存在源头性的缺陷。因此, 资产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工作非常必要。

2 加强资产设备购置论证的全过程控制

为充分发挥资产设备的购置效益, 减少购置的盲目性, 要加强资产设备购置论证的全过程控制。资产设备购置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购置论证阶段、领导决策阶段和设备采购阶段, 其中, 购置论证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申请论证阶段、立项论证阶段和选型论证阶段。

2.1 申请论证阶段

首先要求申请部门撰写完整的可行性论证报告, 完整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申购该设备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 (申购理由和用途) ;所申购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技术参数;功能定位 (教学型、生产型、教学+生产型) ;人才培养目标和预期产生的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情况及经济效益预测;各类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及技术力量、管理人员及人员培训计划;安装使用的环境及设施条件;经费落实情况;选型理由 (申购设备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包括该设备适用的学科范围, 所选品牌、档次、规格、型号、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及价格比、校内现有设备数量及使用情况) 等。

由于申请的项目常常数量多、涉及面广, 而且相对学院工作的中心和重点难分主次, 资产设备管理部门需汇集各种信息, 包括了解是否有重复购置情况, 重点查询该设备及同类设备在校内的分布情况及数量、大型专用设备在本区域的分布与使用情况、校内其他单位拟购及正在购置同类设备情况等, 了解申购部门对原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管理状况, 由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对有关申购作逐一严格审核, 根据是否可以实现统筹资源配置与共享, 确定该申购项目是否上报立项, 是否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论证阶段——立项论证阶段。

2.2 立项论证阶段

立项论证是根据学院事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经济实力及合理布局等要素, 邀请该学科、领域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院级立项论证委员会, 对该设备的购置是否有利于学院建设、专业和学科发展以及是否会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进行评审确定是否立项。专家组评审的结果, 可以直接作为下一阶段——领导决策的依据。

立项论证阶段是设备购置论证各环节中最关键的阶段。如果立项论证环节管理不好, 就有可能导致整个设备采购资金的浪费, 因此立项论证环节在整个设备购置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高校中, 这一环节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设备购置过程中, 尤其是在大型设备购置过程中没有组织专家论证或论证不充分而造成损失的现象还经常发生。立项论证阶段应重点关注如下几点:

首先, 立项论证阶段直接利用的是专家的工作成果, 因此专家一定要专。职能部门不可能对各方面的设备都懂, 论证申购设备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需要依靠专家的力量。聘请专家论证, 可以解决职能部门专业技术缺陷问题, 使论证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因此, 专家水平的高低及合理的专家组成对论证成功至关重要。专家不专, 或专家与被论证的项目有利害关系, 都可能导致论证的质量差, 使论证流于形式。聘请专家需要通过平时的积累, 可建立校内外专家库, 避免临时拉请, 论证会最后形成的专家组意见为院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 立项论证阶段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就是了解申购设备的功能定位。是仅仅满足学科或教学发展需求, 还是探索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这都是在立项论证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立项论证就是要用有限的经费购置最合理的设备, 确定购置设备的档次和配置要符合学院对该学科的发展规划及方向要求、符合对该设备的功能定位。申购部门提出的档次及配置过于奢华的, 要调低配置档次;反之, 达不到要求的要调高配置标准。

再次, 立项论证阶段要附带论证的是学院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配套环境。有些设备对技术人员要求高, 若无操作使用的技术人员将使设备购进后闲置。必须要有技术人员编制或共享编制, 不够熟练的操作技术人员要有提前培训计划和经费, 这些都必须落实到位;精密贵重设备往往要求较高的安装运行环境, 包括空间、地点、水、电、温度、湿度、防尘等, 同时也要考虑到运行所产生的噪音、辐射及实验室安全等因素。若配套环境不具备, 一般不能执行其采购计划, 要防止出现让设备先到位, 反过来向学校要条件的情形。

最后, 立项论证阶段要不断完善论证管理制度, 采用科学的论证方法。投资决策的论证评价方法分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评价方法 (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 , 由于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 也被称为非贴现指标。动态评价方法 (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报酬率) 由于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 也被称为贴现指标。动态评价方法中的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是投资评价方法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所不同的是净现值法是通过基准贴现率来计算净现值, 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判断投资方案的优劣。而内部报酬率法是通过计算内部收益率来与基准贴现率进行比较, 以此来判断投资方案的优劣, 并通过这种方法来明确投资方案的实际收益率, 故内部报酬率法在实际评价时比净现值法更具说服力。在进行资产设备购置论证时, 应该多采用动态的投资评价方法对可供选择的有关方案分析比较, 权衡利弊, 以选取最优的购置方案。

2.3 领导决策阶段

专家立项论证作为设备购置前的必须环节, 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在此不一一赘述。

2.4 选型论证阶段

立项论证、领导决策之后, 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选型论证。选型论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初选阶段。对众多要求参与竞争的厂商筛选, 筛选条件涉及厂商信誉、售后保障的可靠性、产品质量和国际国内审批机构的公认度等, 最后确定二至三家厂商的产品作为复选竞争的对象;二是复选阶段。复选是选型论证的重点, 也是整个论证过程的关键。由于复选的最终结果是满足技术要求、质量信誉好、价格合理、条件优惠且适应环境条件的优胜产品, 因此, 资产设备管理部门要汇集多方面的力量, 通过已购该设备单位, 了解设备的技术指标在实际使用中的偏差、售后服务、使用效率等, 对于口碑不好的设备型号或售后服务差的要慎重考虑, 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来组织论证, 确定产品。资产设备管理部门最终总结选型论证内容, 并拟写选型论证报告, 报上级领导批准。

2.5 设备采购阶段

选型论证之后, 可以直接为设备管理部门采购提供依据。因设备采购不属于设备购置论证内容, 在此不一一赘述。

3 建立资产设备购置网上论证系统, 实现动态进程化管理

由于从使用部门申购→专家论证→领导审批→设备管理部门购置, 整个流程由相互关联的很多不同的部门来完成。为提高办事效率、改进服务质量, 充分发挥论证在设备采购中的作用, 高校可以尝试设计一套一体化的论证管理系统, 通过网上论证, 将设备购置工作的各个环节串成一个链条, 实现动态进程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四大模块:用户申购模块、专家论证模块、领导决策模块、职能管理模块, 实现了从使用部门申购、专家论证、领导审批、设备管理部门购置全部流程动态跟踪管理, 方便了使用部门申报, 也对所申购设备的工作进程一目了然, 明晰了各方的职责、权限及时间要求, 并可实现网上论证, 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

参考文献

[1]倪建发.高校资产管理问题思考[J].求索, 2004, (3) .

[2]张永兵.高校资产管理问题与思考[J].实验研究与探索, 2001, 20 (20) .

[3]张庆林.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 18 (2) .

设备论证 篇2

为了确保购置五十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经济、安全、可靠,在生成划前,应组织所需临床科室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评价,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购置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设备首先在科室内进行论证,然后进行院内专家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制定技术参数,参数由使用科室至少3人以上签字。

二、购置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设备首先在科室内进行论证,然后进行院内专家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制定技术参数,再请院外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再修订参数,参数由使用科室至少3人以上签字。

三、可行性论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项目论证和技术评价

(一)项目论证:是在编制计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对设备购买进行初步的讨论,一般不涉及具体型号、技术指标的深入研究。为了做好项目论证工作,各部门在上报购置申请表时,应提供以下信息:

1、社会效益分析:包括本单位和本地区现有同类医疗设备运行情况,申购医疗设备应对医院现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实质性的提高,并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对提高诊断水平,完成科研任务,发挥应有的作用。应避免重复和低水平投资。2经济效益分析:对申购设备的运行成本应进行详细分折,包括设备的折旧费用、维修费用、日常耗(如试剂、易损件、水、电等成本、人工费等。从使用效率分析、预测其检查人次。用标准收费乘于年人次数就是设备的毛收入,去除运行成本是设备的年收益。评价购置后能否充分使用,发挥应有作用。

3技术可行性:包括项目是否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技术准入要求;对使用科室技术人员配备是否具备技术要求,通过技术培训能否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对于大型设备根据规定应配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上岗证》等。对设备维修也要进行论证,有否维修技术力量保证某些设备。

5安装条件:要论证是否具备安装条件,安装场地面积层高、承重能力及特殊的防护要求等,使用环境能否达到设备的技术要求条件,配套条件,如水、电气供应、屏蔽防潮等条件

是否具备,有无排污、防放射等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二)项目技术评价

1、技术先进性:是对计划购置的设备的设计原理,各项功能指标达到的先进程度的评价,是国际先进还是国际一般水平,是国内先进水平还是一般水平。

2、设备可靠性:主要是指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在设备的规定使用时间内能保证正常使

用,能确保其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和安全指标都能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通过了国际国内的质量论证及许可,有关证件是否齐全等等。

3、可维护性:可维护性主要是指厂方能否提供维修资料、长期的技术服务、零配件及消耗 品供应等等。

4设备选型:选型是对计划购置设备的各家厂商的医疗设备产品进行评价,评价其同类设

备在其它医院使用状况,功能利用情况,并对不同厂家同类产品性能进行比较;其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如何,近几年内是否会有重大更新改进,该厂家的竞争力如何;根据其功能配套及生产国看其价格是否合理等等。选型至少应在三家以上,保证采购招标程序的要求。

5、安全防护:有的设备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会对环境、操作人员和病人带来不安全的因素,如化学污染、放射线、电磁波、电子仪器绝缘性、漏电流等问题,都应进行评价。

6、节能性:对设备的节能性应当作出评价,如水、电能、燃料、制冷剂的消耗水平,各种试剂的用量,保证的途径如何等。

7、配套性:对于设备的配套问题,在进行评价时,要重点讨论。如果只注意对主机的评价忽视配套设备及配件的问题,会直接影响主机的使用。如打印设备、原有设备联机共享等。起草部门___设备科__校验人___________________ 医疗设备决策管理制度

一、决策内容

(一)医疗设备采购计划。

(二)新医疗设备的研究。

(三)医疗设备技术参数的选择。

(四)医疗设备购买资金来源

(五)医疗设备购置方式。

(六)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方式。

(七)医疗设备更新和报废处理。

(八)各科室医疗设备购置中设备的选择。

二、决策程序

(一)各科室填写申购单。

(二)各科室提出设备的可行性论证。

高原制氧车设备选型论证研究 篇3

急进高原极易引发急性高原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吸氧是解决急性和慢性高原病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2,3]。中国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就约占国土面积的1/4,平均海拔超过4 500 m[4]。驻守高原的官兵身处缺氧环境,其身心健康备受关注。如今西部高原又迎来了经济建设的大发展。面对高原环境下开展军事作业、野外施工和灾害救援等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官兵,亟待研制一种具备自行能力和电力自我保障的高机动性高原制氧车,伴随野外作业,实施现场制氧和供氧的应急机动保障。本文依据高原制氧车的功能需求和作业能力,分析其系统构成,针对制氧机、空压机、发电机组和底盘等主要设备,通过参数计算、性能比较和高原应用分析等方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选型方案。

1 功能需求与设备配置

1.1 功能需求

根据应用需求和使用环境,高原制氧车应具有如下功能和作业能力:

(1)现场快速制氧:根据实际用氧需求,现场快速展开,随用随制,及时提供医疗和保健用氧。制氧量≮6 Nm3/h,氧气体积分数≮90%,启动时间≯30 min,额定的最高海拔高度5 000 m。

(2)现场供氧保障:保障现场周边作业人员随时吸氧,缓解急性高原反应。供氧压力0.2~0.35 MPa可调。

(3)现场压氧充瓶:保障现场周边应急医疗救治机构手术、急救和病房的医疗用氧。海拔3 000~5 000 m时,最大压氧充瓶压力应≮10 MPa。

(4)自行能力:适应野外作业时的制供氧伴随保障需求,提高机动性。整车行驶性能应适应高原路面要求,如爬坡度、转弯直径等。

(5)自供电能力:适应野外作业时电力保障不确定的应用特点,实现供电自我保障。额定输出功率应满足制压供氧设备在高原环境下的启动和正常运行要求。

1.2 设备配置

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其技术路线如下:

(1)现场快速制氧: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bsorption,PSA)制氧技术。该技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分子筛加压吸附、减压解吸的吸附特性,实现氮氧分离,制取医用氧气。

(2)现场供氧保障:采用管道集中供氧方式,在驾驶室、车内工作间、车下地面等相应位置设置固定和移动式吸氧终端,通过湿化瓶和吸氧管现场实时供氧,满足各类人员随时随地吸氧需求。

(3)现场压氧充瓶:将现场制取的氧气通过氧压机灌装至氧气瓶内,形成瓶氧之后送周边用氧单位,通过减压器向高原病患者或手术、急救用仪器供氧。

(4)自行能力:采用适应高原大气环境和高原路面行驶的越野汽车底盘,通过副车架与厢体固定,形成整车,实施机动伴随保障。

(5)自供电能力:采用适应高原环境的柴油发电机组,并进行低温启动功能的辅助装置改进,保障制压供氧设备用电和照明用电。

由上述技术路线可知,该车由越野汽车底盘、厢体和上装设备等构成,上装设备主要有制氧、压氧、供氧设备和发电设备。制氧设备包含制氧机、空压机、空气压缩后处理装置、储罐等;压氧设备包含全无油高压氧压机、自动充氧装置、氧气瓶等;供氧设备包含自动供氧装置、供氧管道、吸氧终端、移动供氧器、湿化瓶、吸氧管等。在上述设备中,对整车性能起关键作用的主要设备是制氧机、空压机、发电机组和底盘等,因此,本文重点阐述这些设备的选型论证研究。

2 设备选型

2.1 选型原则

根据高原制氧车的高原应用环境,该车设备选型基本原则如下:

(1)满足作业指标要求。所选设备的作业能力应达到总体技术方案的设计指标要求,如制氧机的产氧量、空压机的排气量、发电机组的额定输出功率、底盘的长度和承载能力等。

(2)性能可靠。所选设备均应可靠运行,任何一个分设备出现故障都必将影响整车的性能。

(3)高效节能。基于整车设计方案可行性要求,制氧设备应采用高效的PSA制氧流程,减少所需空气进气量,以便选用功耗更低的空压机,从而对发电机组的额定输出功率要求更小,同时可有效降低空压机、发电机组的体积和质量,最终实现对上装设备用电量、体积和质量的可控,使车内布局和底盘承载设计方案可行。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用户运行成本。

(4)高原适应性好。海拔每升高1 000 m,大气压下降约11.5%,空气密度减小9%,发电机功率下降10%左右[5,6]。同时,海拔高度对制氧设备的产氧量、氧气体积分数也有很大影响[7]。此外,高寒缺氧、道路崎岖等因素对底盘的影响也很大。

(5)零配件供应渠道顺畅,并有充裕的货源,便于今后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

2.2 制氧机选型

目前,医用制氧技术主要有PSA、深冷分离、膜分离等物理制氧技术和过氧化物-催化剂-水混合产氧(化学产氧器)、氯酸盐氧烛热分解(氧烛)等化学制氧技术。其中,PSA制氧技术以空气为原料,在常温、低压下工作,因此,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现场随用随制,且安全、无污染、制氧量大等特点,非常适合野战条件下使用。PSA制氧技术已在医疗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车制氧设备拟选用PSA医用制氧设备。

PSA制氧效率对空压机和发电机组体积、质量的影响如图1 所示。空压机是整车用电量最大的设备,约占总用电量的81%,对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的确定起关键作用。发电机组是所有上装设备中外形尺寸最大、质量最重的设备,其次是空压机。因此,发电机组和空压机尺寸和质量对车内布局和上装质量影响显著。

不同吸附床数量的制氧流程对PSA制氧机氧收率有重要影响,有文献表明,二吸附床和四吸附床PSA制氧机氧收率分别为30%和40%[8],六吸附床氧收率可达58%[9]。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型PSA医用制氧设备不同制氧流程的技术特点见表1。

综合分析,本研究选用六吸附床制氧机。由军事医学医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研制的PSA-YY系列六吸附床式高原高效医用制氧机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高效节能:采用六吸附床PSA制氧流程技术,与二吸附床比较,氧收率高近1 倍,功耗可降低近40%,便于空压机、发电机组等上装设备的选型,且运行成本低。

(2)运行稳定可靠:流程控制采用六吸附床多通旋转分配阀,该阀在功能上替代了常规方式的30 个气动电磁阀才能实现的六吸附床制氧流程功能,气体分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3)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采用可编程序控制技术和触摸屏技术,实现制氧过程全自动控制和人机在线实时对话,采用一键式操作方式,使用简单,具有故障自检功能,维修方便。

(4)高原适应性好:就高原空气稀薄、低温寒冷等因素对制氧设备的影响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改进[10,11],有效地提高了高原适应性,现已在高原得到广泛应用。

2.3 空压机选型

2.3.1 气量计算

六吸附床制氧流程最大氧收率为58%,采用冗余设计,氧收率取50%,100 000 m高空以下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均为20.9%。由式(1)计算在海拔5 000 m点位作业时所需的空气进气量:

式中:Q空5 000为空压机在5 000 m海拔高度时应达到的排气量,单位为m3/min;为制氧机在5 000 m海拔高度时应达到的制氧量,单位为m3/h;为制取的氧气体积分数;V空为大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R为制氧机氧收率;P5 000为5 000 m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单位为h Pa;P0为海平面的大气压,单位为h Pa。

经计算,所需空气进气量为1.78 m3/min。因此,所选空压机的排气量应≮1.78 m3/min,才能保证制氧设备在海拔5 000 m的地方制氧量达到设计要求。

2.3.2 选型

由于车内空间尺寸极为有限,为节省占地面积,选用空气压缩及后处理一体化的螺杆空压机。目前,市场上知名品牌的空压机主要有Atlas Copco、Inger-soll Rand、Kaeser、Kobelco、柳州富达,各品牌螺杆空压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其中,Ingersoll Rand V11-7 不含内置冷干机,且排气量为1.67 m3/min;Kobelco的最小机型是SG280AD-15,其轴功率为15 k W。

注:1 bar=0.1 MPa

根据设计要求,空压机最重要的选型指标是排气量,其次是轴功率和外形尺寸,然后是质量、含油量和噪声等指标。综合比较,选用Atlas Copco公司的GAe11-7.5-FF空压机。

2.4 发电机组选型

2.4.1 额定功率测算

由上述设备选型结果可知,空压机轴输出功率为11 k W。通常,空压机电动机效率取85%,则空压机实际功耗为12.94 k W。制氧机功耗≯0.2 k W,其他用电设备用电量约为3.66 k W,总用电量约为16.8 k W。

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 m,发电机组效率下降10%,由此可知,在海拔5 000 m环境下作业,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下降为额定功率的(1-10%)5。GA11 空压机启动方式为Y-△转换,启动电流可控制在正常工作电流的3 倍左右。经计算,发电机组额定功率应≥65.7 k W。

2.4.2 选型

选型中,柴油发电机组除需要满足上述基本选型原则外,还需考虑如下问题:

(1)品牌配置:为便于高原用户维护保养和维修,应采用高原应用广泛的品牌,如康明斯发动机。

(2)结构形式:发电机组按结构分为开架式和静音式。鉴于车内空间有限,采用开架式,借助车厢的厢体结构进行燃烧噪声、进排气噪声、排烟噪声、风扇噪声和机械噪声等的降噪处理。

(3)油箱容积:根据野外作业特点,油箱的储油量一次应能满足发电机组连续运行10~12 h。

目前,市场上柴油发电机组品牌繁杂,本选型研究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进行市场调研,选用了HHC85 型开架式柴油发电机组。

2.5 越野汽车底盘选型

在满足上述基本选型原则的基础上,底盘选型还应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承载能力。依据上装设备、厢体、副车架等质量,越野行驶承载质量应≮8 000 kg。

(2)车架可用长度。依据上装设备外形尺寸、制压供氧工艺流程要求和发电机组工作要求,应用Auto CAD技术进行车内布局,测算其最小空间要求,车架可用长度应≮6 800 mm。

(3)驾驶室乘员数量。高原地域辽阔,野外执行任务时,行驶路线长,通常配备2 名驾驶员。制氧设备作业时,按要求需配备1~2 名相关保障人员。因此,乘员数量应≮3 名,驾驶室最好是双排,后排可供驾驶员休息。

通过市场和高原应用情况调研,对高原应用广泛的SX系列和ZZ2197 系列越野汽车底盘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比较,综合考虑,选用ZZ2197M4657J型越野汽车底盘。

3 选型结果

经设备选型论证,所选主要设备基本技术参数见表3。

各部分主要作业能力如下:

(1)制氧机:制氧量≥6 Nm3/h,氧气体积分数≥90%。

(2)空压机:排气量2.0 m3/min,出口压力7.25 bar(1 bar=0.1 MPa)。

(3)发电机组:主用功率68 k W,备用功率75 k W,电气性能达到GB/T 2819—1995《移动电站通用技术条件》Ⅱ级电站要求。

(4)底盘:越野行驶承载质量9 200 kg,车架可用长度7 490 mm,最高车速≮86 km/h,最大爬坡度≮60%,转弯直径≯22.7 m。

4 应用情况与检测结果

首台高原制氧车研制过程中,设备选型时未曾考虑驾驶室乘员数量,试制的样车驾驶室为单排2名乘员。在部队试用过程中,试用单位根据高原道路特点、车辆行驶要求和制供氧作业人员数量要求,提出了驾驶室应为双排2+2 名乘员数量的改进意见。根据部队试用意见,在此后的底盘选型中增设了驾驶室乘员数量要求,据此改进后的高原制氧车已生产多台,并交付部队使用。

2014 年9 月,部队药品仪器检验所在海拔高度4 200 m的青藏线某高原训练场对高原制氧车的作业性能进行了现场检测,主要作业指标要求和检测结果见表4。

高原制氧车多次执行制供氧机动伴随保障任务,其中海拔最高的作业点达到4 800 m。部队使用后认为该车设计合理,制、压、供氧装备性能优良,操作、维修、保养方便,智能化程度高。

5 结语

设备选型研究在后勤装备研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选设备的功能、性能以及设备相互间的匹配、兼容等都将直接影响到装备的整体作业能力、作业效果以及稳定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本文从技术的可行性、先进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高原适应性等方面探讨高原制氧车的设备选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选型设备的经济合理性、售后服务质量、高原应用情况等其他因素,目的是为高原制氧车技术方案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按本文提出的选型论证方案研制的高原制氧车实现了制氧、压氧、供氧、发电和自行等功能的集成,高原作业性能检验和部队试用结果表明该车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高原制氧车已在历次的高原制供氧机动保障任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适应某些高原边远地区更为恶劣的路况,或满足未来更大保障能力的勤务需求,可从制氧流程、工艺结构和高原吸附特性等方面开展制氧关键技术研究,并及时跟踪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进而有效提高制氧效率,减少和降低单位制氧量的吸附剂用量和功耗,进一步提升高原制氧车的高原越野性能或作业能力。目前,几乎所有变频器的使用数据都规定海拔高度1 000 m以下适用,随着变频器高原应用技术的成熟,可探讨选用变频空压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其启动电流,减小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使设备稳态运行过程中的用电负荷与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合理匹配,有效减小和减轻发电机组的体积和质量,降低运行成本,这无论是对高原制氧车还是对其他应用于高原的装备而言,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为高原制氧车的研制提供设备选型方案。方法:依据高原制氧车功能需求、总体设计要求和高原环境应用特点,分析整车构成,明确设备配置,提出设备选型基本原则;根据制氧量、氧气体积分数、海拔高度等作业指标要求,对制氧机、空压机、发电机组和汽车底盘等主要设备作业需求量进行计算,提出具体的选型指标要求;对符合选型要求的各品牌设备进行性能比较和高原应用情况分析,提出该高原制氧车主要设备的选型方案。结果:该高原制氧车应选用高效的制氧机、综合性能较优的空压机、运行可靠的发电机组和高原适应性好的底盘。结论:经海拔4 200 m的高原现场检验结果表明,该高原制氧车制氧量为6.65 Nm~3/h、氧气体积分数为91.7%,证明该套设备选型方案可行、配置合理,实现了制氧、供氧、压氧、自发电、自行等功能的综合集成。

关键词:高原,制氧车,设备选型论证

参考文献

[1]罗勇军,周其全.急进高原卫生防护知识概述[J].西南军医,2010,12(6):1 142-1 144.

[2]柳茵,丁绍祥.高原缺氧对人体损伤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3,25(3):321-324.

[3]崔建华,高亮,邢文荣,等.氧疗在预防慢性高原病中的作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3,29(5):391-394.

[4]王雪梅,李新,马明国,等.青藏高原科研文献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1):1 288-1 294.

[5]魏恒达,黄林.高寒地区如何克服发动机“缺氧”[J].汽车维修,2000(9):52.

[6]张海雷.柴油机变海拔涡轮增压技术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7]张怀军,张丽辉,王连玉,等.不同海拔高度对医用PSA制氧机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0):19-23.

[8]朱学军,郭彤.变压吸附制取医用氧技术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9,23(5):272-273.

[9]石梅生,赵开利,陈德瑞.高原高效医用制氧机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8):24-26.

[10]石梅生,高振海,马军,等.高原高寒环境制氧机组关键问题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0):83-84.

设备论证 篇4

2014年6月12日,实训中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软件学院、轻工药学院、信息系、经贸系、艺术学院、陶瓷学院提交的实训室建设与设备购置项目方案进行了论证。

黎晓明副院长、方小斌副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各项目负责人就新建实训室和设备购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已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思路、经费来源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陈述。

医疗设备购置前论证项目调查分析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遵循有代表性的原则,对2012年年底某市5家三级医院从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使用、维修等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采用了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表包括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和医疗设备购置前论证项目指标重要程度的评价两部分。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1.2.2 医疗设备购置前论证项目测评体系的建立

首先采用“系统分析法”和“文献资料优选法”相结合,初步确定在职人员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群。利用Delphi法分别对从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使用、维修等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访谈,根据2轮访谈结果确定评价指标。

1.2.3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1]由美国科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评价对象依评价目的所确定的总评价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得到各层评价目标,并以最下层作为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指标。根据指标体系重要性的排序情况,建立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计算初始权重系数和组合权重系数,求出综合评分指数,并检验其是否符合逻辑。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本次共调查29人,其中设备管理人员10名,采购人员4名,维修人员5名,使用科室人员5名,主管领导3名,财务人员2名。见表1。其中,男性13人,占44.83%,女性16人,占55.17%,平均年龄为(42.62±8.83)岁,本科及上学历22人,占75.86%。实际完成有效问卷人数29人,调查有效率为100%。

2.2 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共分二级。

2.2.1 一级指标的确定

一级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分析、人员要求、环境要求、其他指标等6项指标。在一级指标评价中,被调查者对一级指标的评价基本一致。见表2。

注维修和使用人员10人;其余均为管理人员,共19人。

2.2.2 二级指标的确定

二级指标包括使用年限、成本分析、耗材价格、资金来源、医院建设等23项,见表3。

2.3 确定体系中指标的权重

根据被调查者对一级、二级在本指标体系重要性的排序情况,建立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计算初始权重系数和组合权重系数和求出综合评分指数,并检验其是否符合逻辑,确定购置前论证评价指标权重。见表3。

3 讨论

《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提出,公立医院要坚持维护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以患者为中心;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3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2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等改革方案,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补偿机制,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2]。因此大型设备的配置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得到政府补偿,其采购行为也会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规范,各医疗机构已经将政府采购和集中采购纳入日常工作。本次调查数据显示,采购方式、资质审核、进口国产、节能环保等由委托方采购,由第三方严格审核的4项指标的分值最低。而资金来源、耗材价格、成本分析、使用年限等与成本有正相关的指标依然分值最高,成本问题依然是医疗机构各部门最关心的问题。对医院建设、学科发展、区域布局等因素,各岗位人员也认为非常重要,这与国家要求的配置原则也基本相符。

2010年1月,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对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规范,突出了加强质量安全及风险管理在医疗全程中的重要性。但从调查结果看对设备安全评估、技术评估等指标虽然认为比较重要,但评判分数不是最高。在美国,89%的卫生技术评估组织评估器械和设备,85%评估医疗方案,74%评估药物[3]。卫生技术评估作为一种科学的决策工具,在临床诊治指南、确定医疗保险结算支付标准、卫生技术服务价格制定、卫生技术及机构的准入和适宜技术应用等领域所发挥的优势越来越显著.已成为世界各国卫生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国家,卫生技术评估被认为是解决医疗费用上涨,合理使用医疗仪器设备以及制定卫生政策等问题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工具,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可作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及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手段和依据[4,5,6]。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路径、单病种收费、合理用药等工作的推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将会越来越突出,对医疗设备安全评估、技术评估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设备安全分析、技术评估工作的重视,将其作为论证的重要项目进行深入论证。

通过此调查指标体系建立,经过量化评价,可以找出设备论证项目的内容缺失,不断完善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前论证内容。实现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服务量、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等因素按阶梯逐级有序对应配置设备的“原则方案”,尤其在医疗机构采购大型设备前,应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规划模型[7],以循证决策的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使得大型医用设备的宏观决策日臻完善,切实提高我国大型医用设备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改善分布状况,提高可及性和公平性。

参考文献

[1]朱平华,王前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4):33-36.

[2]张荣贵.委托代理视角下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2):119-121.

[3]樊宏,刘越泽.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现状及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7,24(2):72-76.

[4]王炼,马春花,赵银屏,等.广州市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现况定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3,26(3):34-36.

[5]陈洁.卫生技术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

[6]康艳.卫生技术评估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2):6-9.

设备论证 篇6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医疗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在医院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设备在医院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是医院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因此, 如何对医疗设备做好购置前的论证工作, 是提高医院设备的效益、加强资产运行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 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设备的发展, 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没有运行良好的医疗设备作保证, 医院的各项业务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实现最优控制的目标就无法达到[1,2]。因此,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不仅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 也是实现医院最优化管理的保障。本文把现代管理理论和医院设备管理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通过对医疗设备的购置规划、成本效益分析、采购、维修和折旧等一系列工作的合理、高效的管理, 最终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疗设备应本着合理、有效、经济、节约的原则配置, 必须结合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3,4,5]、本地区医疗行业的竞争态势、医院自身的竞争优势慎重的选择发展方向, 认真的论证其技术先进性及性能优越性, 把握该设备的发展前景。而要实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建立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考虑经济效益, 作为公立医院, 其社会效益更不能忽视。但经济效益的考核一定要做到实处, 做到严格量化、精细化, 与医院的奖惩考核体系相衔接,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备购置论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的高低。

1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的内容

采购行为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活动, 更是一项战略选择, 因此, 医疗设备购置的论证是至关重要的。论证内容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医院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 设备购置计划必须为实现医院战略目标服务。

(2) 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学术水平。临床科室的学术水平高低是影响医院对其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如某科室的学术水平在本地区、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医院就应增加投入, 保持并扩大该科室的学术优势。对于目前处于中等水平, 但该科室科研能力较强, 有望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科室, 医院应提供相应的设备条件, 满足科室的发展需要。在制定设备规划时, 还应注意各临床科室的平衡发展。

(3) 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医院在制定设备的购置计划时, 应顺应科技发展潮流, 认清设备发展趋势, 制定符合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设备计划。

(4) 医院现有设备的状况。医院现有设备的状况是制定设备计划的基础, 现有设备的技术状态的好坏、实际使用率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设备计划的制定。如果现有设备属于临床高频率使用的, 或者现有数量及设备技术状态已不能满足临床病人需要, 则可以引进更多、更先进、更高档的设备, 以提高医疗诊治水平。

(5) 医院的财务状况。医院的财务状况是实现医疗设备计划的经济基础。设备购置计划的预算一定要在财务状况许可的范围以内, 维护医院财政的收支平衡。

(6) 医院所在地的实际消费能力[6]。在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的同时, 还应适当考虑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及病人的消费能力, 避免购置进一些使用成本过高, 会给病人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高消耗设备, 尽量做到资源优化配置。

2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中的管理问题

我院经过两年的设备购置大型论证会, 我们发现临床科室主任作为管理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晰:

(1) 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认识缺失或者定位不清。

(2) 设备使用部门的需求定位不准确, 经常出现盲目追求高精尖技术或者盲目节约成本而选择低配置的情况。

(3) 设备管理部门对于资产的实际日用状态不掌握, 疏于管理;职能处室之间信息相对封闭, 沟通不够, 数据不符。

(4) 设备日常管理投入不足, 基础工作不扎实。日常管理包括资产盘点、使用效率统计、维修保养指标合理性分析、设备选型基础数据采集。

(5) 全成本意识不强, 临床科室重采购、轻使用、轻养护的现象比较突出[7,8]。

3 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的解决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是大型医疗设备计划引进立项的关键性依据, 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 获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关性, 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设备决策和管理水平, 为投资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9,10]。

针对目前医疗设备购置论证中发现的管理问题, 我院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设计了设备使用情况一览表。就具体设备而言, 区分新增设备和更新类设备, 一览表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现有设备存量, 各自摆放地点 (注明使用区域和具体房间号) 。

(2) 区分设备性质:手术设备、治疗设备、检查设备、辅助设备。

(3) 存量设备的使用效率测算, 日均工作量指标。

(4) 收费情况 (分为按项目收费、按手术收费、不能单独计费三种情况, 如有附加的高值耗材收费, 须注明收费依据及收费标准) 。

(5) 存量设备的年收入情况, 区分单一计费项目和复杂计费项目。单一计费项目按照收费标准和HIS系统统计工作量计算收入额;复杂计费项目按照各个收费项目和各项目的发生量汇总计算年度收入额;总数与财务系统的收费总额进行核对, 计算误差率, 分析原因。

(6) 成本的回收周期 (分为6个月以内、6~12个月、1~2年、2年以上) 。结合设备性质 (必备抢救设备、治疗设备、检查设备、手术设备等) , 结合医院资金的充裕程度, 做出合理决策。

(7) 新技术、新项目或者是涉及设备放射安全的医疗设备, 需首先经过相应的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才能进行购置论证。

(8) 综合分析设备的购置成本、使用成本、使用年限、折旧年限、维修保养的难易程度 (医院医工部门自行维修、第三方维修还是原厂维修) 、维修保养的年费率是多少 (占设备原值的比例) 、是否为单一来源消耗品, 如为单一来源, 若存在停产风险, 设备的投入将无法回收。

(9) 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基建项目的改造, 预计基建项目的改造投入是多少, 基建投入部分的成本负担主体是否明确。

详细的设备购置论证流程, 见图1。

我院在综合掌握上述情况后, 对于设备购置申请的必要性、经济性及可行性进行多部门的、多角度的充分论证, 从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日常管理、报残各个环节, 各个管控节点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考核和论证。从管理理念上, 充分考虑了医院质量控制、物价、医保等部门的管理要求, 引进设备全生命周期全成本概念作为评判标准, 构建了一整套以科室需求为引导, 以医管局的考核指标为核心, 以科学管理为手段, 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为目标的论证体系。

我院实施多部门集体决策, 开展设备购置论证工作以来, 提高了设备采购工作的科学性, 杜绝了曾经出现过的设备购置后, 才发现设备无法及时投入使用的情况 (如无法安装, 安装涉及基建改造投入过大、需要房屋改建、电压不达标) , 或是使用科室没有医疗管理部门的准入 (伦理委员会讨论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批准立项程序) , 或者没有进行环境评估等问题。在设备的购置预算会之后, 各个部门围绕设备的及时有效使用开始工作, 保证了国有资产投入的及时、有效的产出, 保证了临床设备的安全使用, 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从当前医院资源配置和管理状况来看, 医疗成本存在很大的可弹性, 医疗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 因此, 充分进行采购前设备购置论证, 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控制,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降低成本, 规范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避免损失和浪费, 使医院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富局.大型医疗设备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7, (15) :87.

[2]张福喜, 刘振美, 谢沛芮.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管理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12) :41-44.

[3]季长亮.都是“买贵”惹的祸—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率低的背后[J].首都医药, 2009, 16 (13) :15-16.

[4]朱平华, 王前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4) :33-36.

[5]陶琳.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 2008, 23 (6) :1-4.

[6]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S].

[7]陈荣, 陈旭坤, 钟小华.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与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29 (6) :68-69.

[8]陈博文, 尹德卢, 郝美华, 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07, (6) :8-11.

[9]王凤, 王养民, 张恩科.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 2010, 25 (11) :59-61.

设备论证 篇7

1我院购买CR出现的问题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随着广大群众对于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X线影像诊断水平,我院经过再三斟酌,院领导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于2006年购买了一台国外某公司生产的CR,在使用一个月之后,我们发现该机只有1、2、4分格三种组片方式,而在临床应用中,在不同拍摄部位进行组片时,觉得三分格的组片方式更为适用,并且可以节约胶片和提高照片质量。因此,我们向供货商咨询,为何该机在组片方式上唯独没有三分格,供货商回答:当然有此设计,只是没有开通而已。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供货商提出可以先给开通三个月试用,此后如果还想继续使用就要再交三万元开通费,否则此功能将被关闭。由于当时医院受资金所限,我们被剥夺了使用三分格的资格。仅此一项,我院每年多增加胶片成本费约一万余元。

上述问题的发生就是由于在采购前对CR了解的不够,因此在签协议时,被对方埋下伏笔,造成CR的三分格组片功能被限制使用,从而导致工作不便和使用成本增加。

2讨论

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出于各种考虑,不惜重金正纷纷装备CR或DR等高档X射线诊断设备。如何在购买的过程中,使自己不受或少受损失,保证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等问题,亟待基层医院认真对待和解决。

在当前的购销活动当中,有许多供货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设置了一些附加条件,如果买方对所需的商品不懂或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的体会如下:

⑴在决定购买设备之前,首先要派出人员对购买的设备进行立项考察[1]。参加大型的医疗设备展览会,多走几家拥有此类设备的单位,以决定所要购买设备的品牌和型号。在考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设备品牌、型号、生产厂家,生产规模、供货商、购销经营规模及生产销售单位的信誉度。(2)所考察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如设备故障率、售后服务的满意度等。

⑵针对需配备诊疗设备的科室,选派一名工作人员到有相同品牌型号设备的上级或同级医院进修学习,以期充分熟悉和了解这一设备的使用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进修学习,能对该设备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如设备的性能、软硬件的各种配置以及所在科室工作人员对设备操作使用的感受等。

⑶在签订购买协议的过程中,要让外出进修学习人员全程参加,并充分听取进修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真正发挥在外进修学习的实际作用。

⑷在签订购买协议时,对协议条款应逐句推敲,应仔细检查各项目是否齐全,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向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员或机构进行咨询,以防出现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⑸做好设备验收工作[2]。验收人员应包括使用科室的相关人员、设备验收员、负责维修的技术人员、采购员、供货商代表。必要时要有院领导协助验收。作为验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应做好验收前的准备工作,熟悉设备的配置清单、性能技术指标等技术资料,详细阅读设备的招标文件、招标时的厂家答疑及承诺书、正式的合同、合同备忘录等文件资料,进口设备应当提前翻译好相关的外文资料。

⑹设备科要真正成为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职能科室[3,4]。设备科一方面要不断改善本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超前意识,对设备采购的全过程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网络和利用数据库做好医疗设备信息的整理与开发,把市场上各医疗设备厂家、价格、特点、联系方式等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并保持动态更新。在节约采购开支的基础上,确保设备采购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到位,使设备科成为新产品采购、管理的权威信息部门。

参考文献

[1]薛金虎.浅谈基层医院大型设备的配置[J].实用医技杂志,2006(12):90-91.

[2]李晶.做好医疗设备的验收工作[J].医疗装备,2009(5):46-47.

[3]文彬.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的环节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5):377-379.

设备论证 篇8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逐年增加,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减少巨额的维修、养护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性的问题。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燃烧装置机械系统在混合料生产成本及环境保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现在市场中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给冷集料加热燃烧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利用燃油加热系统,另一种是燃煤加热系统,我段公路沥青拌和站采用的是LJ—1000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和料拌合机械的配套加热集料燃烧装置,为燃油加热冷集料装置,但现在市场柴油价格持续连年上涨,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使拌和料生产成本也逐年增加,根据这种状况考虑到我们辽西地区特别是我们凌源境内煤炭资源储量比较丰富,同时价格上涨的幅度也相对较小。因此,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沥青拌和料的生产成本,适应科技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我站决定对沥青拌和机械设备燃烧装置系统进行燃煤改造。

2 技术论证

2.1 改造方案

生产采用90号石油沥青生产沥青混合料需要加热集料达到160~190℃, 聚合物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需要加热集料190~220℃。为此,要求燃烧装置火焰喷射强,热量高,稳定持续,冷集料短时间内迅速升温至需要温度。经研究分析,“SMF124型无底多风道炉体可转动式煤粉燃烧装置”适用于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生产的需要,因此决定采用此加热装置对LJ—1000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进行改造。

2.2 煤粉燃烧装置

SMF124型无底多风道炉体可转动式煤粉燃烧装置主要由YSMHMF1500—3E磨煤喷粉机、MF850—3B磨煤喷粉机、转动系统、点火用供油系统和供风系统组成。

工作机理:当小于20mm的原煤经磨煤喷粉机粉碎后,由一次风通过软管进入炉膛,被点火器点着燃烧时,一股二次风通过炉膛前盖门中环形风道进入炉膛,贴着内壁旋转前进,卷吸高温烟气流,与一次煤粉强烈混合燃烧。这股风可以分离煤粉火焰与炉体内壁之间的接触,从而避免炉体内壁产生结渣,另一股二次风通过炉膛前门中环形风道进入,由后盖门外层风道出口进入煤粉火焰中,与没有燃尽的煤粉混合燃烧并进入沥青拌和机的滚筒中加热,烘干冷砂石料。在集料通过滚筒的45s时间内将集料瞬间加热至要求温度160~220℃。

该煤粉燃烧装置对原煤的质量要求见表1。

2.3 除尘和煤烟排放

LJ-1000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使用两级除尘器,一级涡轮除尘器回收5μm以上的颗粒灰尘;二级除尘器通过布袋除尘,将颗粒小于0.2μm的灰尘收回再利用。虽然除尘器配有优质的布袋过滤器,也必须经常将其取下刷洗。由于煤粉含水量小,油份低,燃烧残留物成干粉状,不易阻塞布袋过滤器。因此,可保证烟尘排放浓度≤100mg/m3,燃气黑度≤1级。

少量煤粉燃烧残留物随热集料进入干拌仓,与各种集料混合,做为矿粉使用。经化验检测,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2.4 噪音影响

根据施工需要,拌和设备每天运行时间达12h以上,噪音过大将严重影响操作工人身体健康。为此,我们非常重视这一问题,经科学处理,改造设备工作环境噪声≤85dB(A),满足施工环境的要求。

3 经济论证

目前市场油价上涨严重,重柴油单价达到3900元/t,生产每吨沥青混合料需要消耗重柴油7.5kg,能耗费29.25元。原煤价格虽然有所上涨,就我凌源地区原煤出厂价及运费合计380.00元/t,按每吨原煤再涨介20.00元计算,燃煤价格400.00元/t,生产沥青混合料使用MF850-3B、MF1500-3E两台磨煤喷粉机每吨混合料共计消耗煤粉30kg,能耗费12.00,每吨能耗费差价达到17.25元。具体经济指标对比如表2:

4 应用前景

上一篇:地铁施工企业下一篇:公司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