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放松训练(精选8篇)
音乐放松训练 篇1
在显微外科中,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是影响再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有效地防治血管危象成为显微外科学一项重要的技术任务[1]。国内在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中运用放血疗法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也有较多的局限[2]。近年来笔者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音乐放松训练联合艾灸疗法以降低术后血管危象,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01~2012-03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单指断指再植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40例, 平均年龄 (28.5±6.7) 岁, 整齐损伤12例, 不整齐损伤28例;对照组40例, 平均年龄 (29.1±5.8) 岁, 整齐损伤10例, 不整齐损伤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1.2 纳入标准
①臂丛神经麻醉阻滞完全者;②单指断指再植术;③意识清楚, 能自愿配合干预措施。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外伤;②多指外伤;③要求术后带镇痛泵患者;④高血压、严重冠心病等循环系统疾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围术期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音乐放松训练联合艾灸疗法。音乐放松训练方法:臂丛麻醉阻滞完全后, 根据患者性格喜好、文化背景选择音乐, 性格内向患者选择节奏轻快、委婉动听的音乐, 抒发患者心情;性格外向患者选择节奏舒缓、曲调典雅的音乐;中间型性格患者选择节奏动听、轻快的音乐。为患者戴上MP3耳机, 播放乐曲, 音量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一般为40~60db。教患者闭上眼睛进行深呼吸, 在音乐的背景下进行引导性想象, 让患者想象一幅记忆清晰的令人松弛和愉快的自然风景, 产生良好的自我体验, 渐进性四肢肌肉放松, 最后达到放松全身肌肉, 直到手术结束, 到病房后每日2次, 每次50~60分钟。艾灸疗法:手术结束送病人回病房后, 给予艾灸疗法:点燃一端纯艾条再吹旺, 在再植指上方3cm处进行回旋灸2分钟, 再以雀啄、温和灸法交替使用, 施灸合谷、内关、曲池;每穴灸5分钟, 待热感, 麻感传至伤处为宜, 再在再植指上方施温和灸2分钟, 每日2次, 14次为1疗程。
2.2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3]。 (2) 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L) [4]评定。 (3) 血管危象判定标准[5]:①再植指温度低于正常指2℃;②毛细血管回充盈时间>3秒;③指端皮肤弹性差、颜色由红润变为紫色或苍白。符合其中1项者, 即为有血管危象。
2.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所有结果均用SPSS13.0软件分析。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优:术后无血管危象出现, 伤口一期愈合, 无不良反应;良:术后出现轻度血液循环障碍, 皮肤温度、颜色、张力及毛细血管充盈接近正常, 伤口一期愈合, 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术后出现较明显的血液循环不畅表现, 需配合其他抗凝药才能纠正, 或出现出血、过敏等并发症;差:术后出现血管危象, 需手术探查才能纠正, 或手术失败断指坏死, 或出现全身出血等并发症者。
3.2 两组患者血管危象防治效果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
见表2。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比较△P<0.05
3.4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3。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比较△P<0.05
4 讨论
大多数断指再植患者由于创伤、疼痛、对手术结局的担忧、陌生的环境及设想的对自身的危害, 而导致精神紧张, 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结果交感神经兴奋, 使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或痉挛, 可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6]。音乐疗法通过下丘脑、中脑和脑干的强烈刺激可引起调控物质 (如内啡肽和五羟色胺) 的生成并可以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从而刺激疼痛“阀门”的关闭[7]。并且悠扬舒缓的音乐可以平稳情绪, 使病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的旋律中, 暂时忘记手术带来的不适, 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8];而愉快的情绪可以使病人的耐受性增强, 疼痛阈值增加[9];有研究表明, 音乐放松训练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 使机体紧张水平下降, 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 有利于对抗各种应激[10];减轻手术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克服消极情绪因素, 从而达到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通过本研究也显示观察组疼痛、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断指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会激活机体凝血系统, 引起局部血液凝固、外周血管收缩痉挛。有研究表明艾灸能加快急性微循环障碍的兔眼结膜微循环[11], 明显减轻红细胞凝集, 减少出血及渗出。艾灸疗法对外伤伤口具有消肿止痛的良好作用, 减少感染, 加快愈合;艾叶中含有胆碱, 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原料, 能促进神经的恢复[12]。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再植术后出现的血管危象的发生机理为气血失和、脉道不畅、脉络挛急、瘀血阻络、气血损伤等机制, 艾条点燃后的红外辐射及温通效用, 能达到消除痉挛、活化瘀血、挽救危象的作用。与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术期给予音乐放松训练联合艾灸疗法, 有很好的防治血管危象的功效, 可提高再植体成功率, 而且操作简便,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112128
参考文献
[1]Medling BD, Bueno-Ra JR, Russell RC, et a1.Replantation out-comes.Chin Plastic Surg, 2007, 34 (2) :177.
[2]黄新艳, 胡三莲, 周玲, 等.放血疗法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护理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15 (32) :34512.
[3]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205.
[4]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中华护理杂志, 1995, 30 (2) :123.
[5]陈淑琴, 张立新, 丁建华, 等.对吸烟患者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发生率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2) :88.
[6]苗平, 贺加.断指再植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3) :253.
[7]Godfrey H.Physiology of pain (part1)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2005, 14:846.
[8]魏红云.音乐疗法的护理干预原则.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22 (1) :37.
[9]高艳红, 王伟, 梁秀丽.音乐疗法对肛肠手术病人的镇痛作用.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5) :70.
[10]杨银, 杨斯环, 张莉.放松训练对脑电、心率变异及情绪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 (8) :522.
[11]李春来, 路加群.艾灸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33例临床观察.当代医学, 2010, 16 (34) :138.
[12]胡艳飞.穴位艾灸预防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护理与康复, 2005, 4 (4) :299.
音乐放松训练 篇2
部队节后训练不放松新闻稿
为使官兵不因假期较长产生松懈麻痹情绪,该营早在放假前便对节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春节长假一结束,他们通过收心教育、军事演练、军容风纪检查、体能训练等方式,积极引导官兵迅速走出“过节状态”。各支部组织重点检查车库、门岗等重要位置的安全情况;营领导实地指导各连队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开好节后总结会,科学统筹谋划下一阶段工作。
14日上午,该营过节的彩旗、灯笼已经撤去,训练场上不时传来阵阵响亮的口令声。部队已正式开始训练,主要训练定位停车、单双边桥、公路调头等科目,目前营区秩序井然,官兵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各训练场你追我赶,呈现出一片龙腾虎跃的练兵景象。
音乐放松训练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 抽取2010年1月-6月来我科接受MRI检查的120例患者, 入选标准: (1) 意识清醒, 活动自如; (2) 听力正常。其中男62例, 女58例;年龄34~81岁, 平均年龄 (48.26±10.75) 岁;文化程度:初中61例, 高中37例, 大专及以上22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两组一般资料和检查部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对象均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和丹田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患者进检查室后给其佩戴耳机, 使其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放松心情;音乐处方有《二泉映月》、《军港之夜》、《春江花夜月》、《假日的海滩》等轻松、舒缓的乐曲;也可按照患者的要求播放其喜欢的音乐, 音量40dB。丹田呼吸放松法:在本科示教室由专业人员通过言传身教对患者实施丹田呼吸放松法的培训:让患者双眼微闭, 舌抵上腭, 身体放松, 双手放于丹田处, 瞩患者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 尽量使下腹部向外膨胀, 并使下腹部达到弧形状态。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 但还不能停止, 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 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 只管吸气再吸气。吸气之后屏住气息 (止气) , 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 持续几秒后再缓缓地将气呼出, 同时尽量使下腹部往里收缩, 并用力使横膈肌收缩。呼气时宜慢、宜长而且不要中断。在做此法时, 吸气、止气和呼气的时间要不断延长, 最后尽可能达到吸气20s、止气20s、呼气20s, 这样一个呼吸的全过程是1min。患者在音乐的背景下跟随指导语的引导可以进行引导性意象, 想象的内容通常是美好的大自然景色和良好的自我体验。患者掌握了该方法后再进入检查室, 并在检查的全过程中边听音乐边做放松训练, 直到检查结束。
1.2.2 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检查后均填写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2]:该量表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包括14个项目, 总分为0~56分, 总分超过29分, 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 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 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 可能有焦虑;如小于7分, 便没有焦虑;并采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SaO2) 和血压。心率、呼吸取其增高差值, 血压取平均动脉压增高差值, SaO2取下降差值。根据2次测评结果评价干预的效果, 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进行t检验及秩和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检查后HAMA焦虑评分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干预前比P>0.05, △与对照组检查后比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检查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SaO2) 和平均动脉压差值变化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MRI检查特点及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心理、生理反应
磁共振检查室因为磁体要求屏蔽, 所以磁体间密闭, 空气对流缓慢;其次磁体长桶状型, 检查时患者必须完全进入桶状磁体内部, 给人一种压抑感, 有如“棺材感”;扫描间物体和灯光的颜色亮度都给首次进行检查的患者以一种新奇的陌生感觉体验;同时有部分患者担心自己的检查结果, 这些应激源的存在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烦躁不安、手足出汗、心跳加快、胸闷、口干、有便意、头痛、头昏、疲乏、震颤等焦虑症状, 甚至出现幽闭、恐惧症状[3], 造成MRI检查时间延长, 成像效果不理想, 甚至检查终止。研究结果也发现, 检查前两组患者HAMA焦虑评分均在14~21分之间, 处于中度焦虑状态。
3.2 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相结合产生积极作用
音乐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言, 音乐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不懂音乐, 在听音乐时不能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 音乐就不能发挥治疗的功能。因此, 音乐治疗与放松训练相结合, 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 可以在音乐播放的同时, 对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和意境进行描述, 帮助患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克服了单纯音乐治疗中音乐语言难理解的缺点, 帮助患者进入一种“状态”[4], 协助患者在音乐与意向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护理的整合, 从而改善患者各器官功能紊乱状态;也可缓解疼痛, 转移注意力, 使人忘却烦恼, 心情舒畅, 使患者的紧张状态可以缓解。本文结果也证实,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检查后实验组患者HAMA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相结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音乐放松训练作为一种非药物性干预措施使机体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 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文献报道音乐干预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心肌梗死患者的呼吸频率, 而术前患者听20min音乐后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均低于听音乐前的状态[5], 本研究也证实实验组患者检查后与干预前心率、呼吸增高差值与对照组比较要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aO2下降差值与对照组比较要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音乐疗法及放松训练作为辅助护理干预措施, 不仅可以有效地使患者呼吸、心率稳定, 焦虑水平降低, 增加患者舒适感, 实施方便, 无副作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 创造了人性化环境, 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
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放松训练在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MRI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放松训练进行心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及检查后, 两组均填写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并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检查后实验组HAMA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检查后与干预前心率、呼吸增高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要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aO2下降差值与对照组比较要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疗法及放松训练可以使患者呼吸、心率稳定, 焦虑水平降低。
关键词: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磁共振,患者
参考文献
[1]李延, 林红.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准备及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14) :188-189.
[2]郭念锋, 主编.心理咨询师 (二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7:178-181.
[3]何樟兰.38例磁共振检查中引起幽闭恐惧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6, 20 (3) :719.
[4]刘伟, 李君荣, 姜学林.音乐治疗与以音乐为背景的语言诱导比较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2) :92-94.
短跑放松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篇4
一、大步放松跑
动作协调放松,放开大步,抬腿向前,髋向前送,尤其是面部表情、颈部、肩部等保持自然(科学),跑时上下肢摆动幅度大,重心高。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短跑的技术和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有利于提高步幅、从而提高短跑能力。
二、协调放松大步加速跑
动作协调放松,尤其是跑时髋、膝、踝、肩关节放松,自然(科学);匀速加速的距离随着加速能力的提高逐渐缩短;加速达到较高水平时,可转入到惯性跑进。
三、加速惯性跑
动作协调放松,跑动时髋、膝、踝、肩关节要放松,加速到较高水平时,可转入惯性跑进,一般在跑道上进行手段有:加速跑30米或50米惯性跑,加速跑速度按规定距离逐渐增加,以50米为例,在跑道约30米处达到最大速度,用大步幅速度惯性跑20米。
四、多进行惯性跑
全力加速跑之后逐渐减速的惯性跑是发展放松能力最为常用的手段。惯性跑是在跑完规定距离之后,为避免快速制动,而继续利用惯性跑50~70米,其目的主要是避免紧张而完全放松地跑进。这类练习的组合形式通常有30米蹲踞式的起跑+50米放松跑;最大速度30米行进间距+60米放松跑;50米蹲踞式的起跑+60~80米放松跑。
五、放松弹性跑
站立式起跑30~50米,中速跑动,均匀速跑,前脚掌着地,富有弹性,步长适中不宜过大,体会踝关节的蹬伸用力节奏。
六、向前摆臂,提腿直线跑
两肩下沉,肘用力,两臂前后平行摆动;摆动腿从膝关节领先向正前方摆出,脚掌着地方向要正,两脚落地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七、往返跑
要求运动员注意放松协调跑的技术。一般采用40~50米的距离,5~6次为一组,一次训练课2~4组。
八、下坡跑
高抬大腿,重心向上大步向前。利用斜坡充分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这是加大步幅的训练方法。
九、顺风跑
借助外力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发展放松能力。
十、肌肉放松法
身心放松反馈训练系统的研制 篇5
与生物反馈放松方法相比,传统的心理放松方法具有可以不使用设备进行放松练习的优点[1],但也存在不能对学习放松方法的训练者进行客观引导和有效评价等问题。利用生物反馈技术[2],选用有效的生理参数作为客观评价和反馈指标[3,4],在心理放松训练时,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反馈,可以使训练者感受到放松状态的变化,调整其放松动作,克服训练的盲目性。近年来,市场上有一些面向单位或团体使用的相关反馈训练产品,但部分产品存在系统操作复杂,反馈参数选择不合理,训练效果评价与身心放松状态不一致等问题。
2 原理与方法
2.1 原理结构
将生物反馈技术与传统心理放松训练方法相结合,通过检测与放松程度相关的生理参数作为反馈指标和客观评价依据,通过视觉和听觉反馈对放松进行引导。反馈训练是一个闭环控制过程,其原理如图1所示。训练者采用某个放松训练方法,在一定的模式下进行训练,生理参数监测单元获取其生理信号,通过评价指标提取和基于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和反馈参数计算,以视觉或听觉的形式将放松状态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直观地反馈给训练者。训练者根据反馈信息,感知自己身心状况的变化状态并进行适时的调整。
2.2 客观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指标反映紧张程度和放松训练状态,其2个主要作用是:
(1)作为放松训练时的反馈参数,通过视频画面或声音,使训练者能实时感受到自己训练时状态的变化方向,调整和改进放松技能。
(2)作为放松训练后的评估参数,通过对训练过程放松效果的回顾,了解训练者对放松方法掌握的程度,判断其采用的技法是否恰当。
筛选容易检测、能准确敏感和客观指示变化方向的生理参数指标是实现反馈训练系统的基础。我们通过实验和实用性比较,在通常用于生物反馈信号的肌电、皮温、GSR、脉搏波PPC、心电、脑电中选取了适合放松训练的GSR、PPG 2种信号[5,6]。建立了2个评价指标体系,满足不同的放松方法和训练等级需求。
2.2.1 紧张度评价指标
紧张度指标来源于生理信号,即皮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GSR与受自主神经控制的汗腺的分泌大小相关。当情绪紧张、恐惧或焦虑时,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加,导电性增加。反之,在放松时,交感神经抑制,汗腺分泌减少,导电性减少。紧张度评价指标适用于所有放松方法及催眠反馈和状态检测。
GSR信号通过2个电极测量手掌或指尖皮肤2点间的导电性获得,其值可用皮肤电导(skin conductance level,SCL)表示,SCL值越小,紧张度越低。我们用SCL值作为GSR的评价指标,称为紧张度。
2.2.2 HRV评价指标
许多放松方法都使用呼吸控制,慢节律的深呼吸是身心放松的有效手段。缓慢的腹式吸气和呼气,使人体进入副交感神经调控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得到抑制。研究表明呼吸节奏6次/min(0.1 Hz)左右时,可以获得最好的放松效果,此时瞬时心率受呼吸影响变化最大。瞬时心率(RR间期)受呼吸的影响表现为:随呼吸周期变化,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RSA),呈类似正弦的波形。
对检测出的指脉搏信号进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通过对固定时间段的正常心跳周期值RNN序列进行傅立叶变换,获得心率变化的功率谱分布(0.0~0.5Hz),将0.1 Hz段功率谱与整个功率谱的能量比值作为HRV评价指标,称为HRV能谱指数(简称HRV指数),表示呼吸放松训练的状态。HRV指数的值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呼吸放松控制状态越好,适用于有呼吸控制的放松训练方法的反馈。
2.3 反馈参数
反馈参数与系统的图像和声音反馈信息相关联,提供给训练者,将评价指标转换为反馈参数是实现反馈训练的关键。根据不同的放松方法和训练阶段,使用适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计算反馈参数。用加分、减分和总得分表示放松状态的变化方向或达到程度,使训练者在反馈训练中能更好的感受自己状态的变化。系统共有4种反馈参数计算方式:基于HRV指数的反馈参数计算;基于紧张度指标相对变化的反馈参数计算;基于紧张度指标绝对变化的反馈参数计算;基于HRV指数和紧张度2个指标的反馈参数计算。反馈参数总分反映了训练者放松的状态,称为身心放松综合得分,与系统的图像和声音反馈信息相关联。
2.4 反馈训练的分级
反馈训练的分级设置,可使得训练过程难度逐渐增加,帮助训练者和管理者准确把握身心调节训练状况,从而制定科学的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和训练周期管理。
设计了初、中、高3种反馈训练等级,有利于训练者准确把握自身训练进阶状况。一方面,3个训练等级具有不同的反馈参数基础阈值,训练者通过训练逐步完成基础值的提升,进入下一级训练。此外,通过不同放松方法与反馈参数的结合使用,在不同等级训练中体现对于训练者不同方面的要求,例如:腹式呼吸训练中,初级训练仅关注HRV指数,重点考察训练者呼吸控制能力,而在中、高级训练,同时关注HRV指数及紧张度指标,旨在呼吸控制能力达标的情况下,进一步考察训练者紧张水平降低状况。
2.5 反馈信息
2.5.1 视觉反馈
反馈场景和显示画面,是帮助训练者掌握放松方法的有效手段。训练者通过学习和体会自身感受与系统反馈信号变化的关联情况,能够逐步学会自我调节内部身心变化,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为了帮助训练者了解自身放松状况并进行调适,设计了近10个与放松程度联动的反馈场景和显示画面。
2.5.2 听觉反馈
听觉反馈设计是帮助训练者巩固放松方法学习效果的另一有效手段。通过听觉反馈,训练者在不看画面的情况下,能够体会自身身心感受与系统反馈信号变化的关联情况,进一步巩固自我身心调节效果,强化记忆,逐渐达到脱离系统亦可采用学会的方法自行放松的效果。
2.5.3 训练后反馈
训练后,系统提供含图形、文字、表格、训练结果评价等内容的训练报告。通过训练者整个放松过程的生理指标数值、图形曲线、阶段均值等数据的回顾,作为一种宏观的反馈,帮助训练者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阶段的训练。
2.6 放松方法
系统采用了由浅到深、从具体到逐渐抽象多类放松训练方法。呼吸放松训练方法和肌肉放松训练方法,有一些身体动作,学习起来相对具体;自主放松和冥想放松通过一些简单的想像练习获得放松状态,是从简单具体动作到抽象思维训练的过渡;意像放松、音乐放松等,对人意念和想像有较高的要求。可依次采用这些训练方法进行练习,也可以针对自身适应性,选择某种或几种放松方法进行训练。
针对每一种放松训练方法,根据其特点,编制并录制了指导语和反馈提示,引导训练者完成训练动作或进入相关的情境氛围。
3 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一台PC、生理信号检测单元和身心放松反馈训练应用软件、工作台和座椅,如图2所示。其特点是占用空间少,适合基层使用,便于练习者自我操作训练。为适应不同的需要,系统可以配备按摩椅和大屏幕液晶显示器。
3.2 生理信号检测电路
信号检测电路由连接到USB接口的生理信号检测盒和指脉搏传感器/皮电传感器组成,可以采集GSR、脉搏波PPG两路信号。脉搏波检测容易受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通过增益控制电路提高仪器的适应性。供电及数据传输通过USB接口实现,满足使用的便捷性。信号采集电路部分与USB接口采用有效的电气隔离措施,符合电气安全要求。
3.3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应用DirectX技术,使用多线程、模块化方式开发,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1)生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通过USB接口采集GSR与脉搏波PPG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处理,获得HRV指标评价和紧张度评价数据,并计算反馈参数。
(2)反馈场景画面控制:根据反馈参数绘制反馈画面,生成反馈场景动画。视频控制使用DirectX中的DirectShow技术。DirectShow为多媒体流的回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多媒体的播放、暂停、继续及多媒体声音的控制。
(3)语音及音乐控制:系统使用DirectX的混音技术,将指导语声音、背景音乐、环境声音及提示音混合播放。训练中,系统根据反馈结果,自动调整音乐,并给训练者及时的语音提示。
(4)控制和数据管理:包括人员选择及管理、训练项目和训练方案设置,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保存及回顾。
3.4 系统的主要功能
(1)身心放松训练功能。用于教授训练者学习和掌握心理放松方法,可提供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自主放松法、冥想放松法、意象放松法5类10余种放松训练方法。通过指导语的引导、有效的放松状态指标和场景画面反馈,为训练者提供身心放松的最佳学习和训练环境。提供学习、强化训练、应用3种模式和初、中、高3种训练等级设置,适合训练者由浅入深的进行放松训练。训练后提供训练报告,通过图形、文字、表格反映整个放松过程的生理心理指标的变化和训练效果的评估,既可帮助教员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训练者及时总结经验。
(2)音乐放松与催眠功能。用于对使用者进行音乐放松和催眠引导。提供音乐放松、催眠、α波音乐放松放松方法。通过乐曲、催眠语、脑波、大自然背景音等元素,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实现身心放松和催眠效果。准确的放松状态检测和显示,可实时监测使用者的放松和催眠状态。
4 结语
系统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放松状态的生理参数评价指标和反馈参数,实现了有效的放松反馈训练,训练者可根据实时的反馈指示调整自己的状态,较快掌握放松方法。同时作为放松训练后的评估参数,能明确的解释训练状态和放松效果。系统有完善良好的性能,多等级、多方式的训练模式,丰富的反馈训练场景和反馈信息,清晰易读的数据图文训练结果报告,它具有简洁的使用方式,硬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软件用户界面简洁,易于操作使用,同时集成了放松训练、音乐放松和音乐催眠多种功能,适应多种身心放松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Paul M.Lehrer.Varieties of relaxation methods and their unique eff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1996,3(1): 1-15.
[2]王庭槐.生物反馈技术发展及应用综述[J].医学信息,2002,15 (10):610-614.
[3]Franklin Stein.Occupational stress,relaxation therapies,exercise and biofeedback[J].Work,2001,17(3):235-245.
[4]杨银,杨斯环,张莉.放松训练对脑电、心率变异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522-524.
[5]Andrea Crocetti,Spiridione Masaraki,Silvia Merati,et al.Psychophysiologi -cal Stress Profile:A Protocol to Differentiate Normal vs Pathological Subjects[J].Activitas Nervosa Superior Rediviva, 2010,52(4):241-245.
谈歌唱中关于放松的有效训练 篇6
一、放松的呼吸支持歌唱
以横膈膜为呼吸动力就是要给气息和声音一个立足的地方, 这个立足点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为支持点, 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 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支持作用。放松的呼吸支持是指气深与气松。气深是指把气吸到横膈膜处, 感到横膈膜充满气息, 向四周扩张, 气息一直延伸到脚底, 整个身体都要充分展开和扩张。歌唱是要找到往脚底唱、往地下唱的感觉, 同时也要找到气息从身体最底处升腾上来的感觉, 这样就形成了上下左右的对抗, 即内紧外松, 喉头挡住气息, 就可以相对稳定了。气松是指松的吸入、松的扩张和松的呼出。要感到背部、肺部乃至整个身体同时扩张。在整个歌唱过程中, 始终都要保持放松扩张的感觉。放松的气息状态是放下来的感觉, 叹气的感觉, 呻吟的感觉。要保持这种感觉, 可以来回走动, 把肩、胸、下巴、舌头全放松, 感觉没有长这些器官。这样的结果, 气松下来, 喉头相对放下来或稳定, 声音也就放松而有弹性了。另外, 气息不但放松而且还要富有弹性, 一定不能僵, 就像蹬自行车一样, 不停运转, 声音才会漂亮放松。
二、喉咙打开并保持放松
打开喉咙是歌唱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 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 它可以使喉咙稳定下沉, 打开声音通道及扩大音量。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 必须首先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 应该是喉咙既有向外扩张, 又有使喉结下降的感觉。发声时声带必须拉紧, 但在拉紧声带的同时, 又有舒展的感觉, 声门适度, 通畅放松的。除了声带有这种张力的紧张感之外, 喉外肌、前颈、下巴、牙关节、舌根这些部位的肌肉都要放松, 喉咙就像没长一样, 使喉咙解放, 让气息在横膈膜控制下顺利通过, 进入面罩。喉咙松松的向四周扩张, 声音出来是放松、干净漂亮的;而喉咙打不开、紧的人, 声音就会很糟糕。
如何在打开喉咙的同时又能保持放松舒展的感觉呢?众所周知, 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最简单的途径, 但要防止打哈欠过了头, 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 舌根紧挡住声音不能流畅发出来。我们找到一面讲话一面打哈欠时的感觉最好;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 假想喉咙长在胸中, 声音是从胸腔中发出来的;笑的感觉, 非常开心大笑的感觉;惊喜的感觉, 老朋友多年未见, 突然出现在眼前, “啊”了一声, 这时喉咙是打开放松的;将要打喷嚏前, 什么器官都打开了, 喉咙也必然打开了。无论使哪种方法, 歌唱时, 从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结束, 有始有终都要打开喉咙, 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唱高音的关键是放松
一般高音问题是个掌握放松技巧的问题, 首先把中低音放松的感觉找到解决好, 高音问题不要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歌唱时, 声音的位置随着音高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唱高声区时适度的提起软腭是唯一能产生高音的通道, 切记软腭提起是由硬腭抬起而被带动提起的, 如果一味地提软腭会导致软腭小舌头及后咽壁的僵硬, 应该感到后大牙有往两侧拉开的感觉, 并带动后咽壁的拉力, 口腔后部形成拱门状态, 才会具备鼻腔共鸣, 高音才是放松的。
通常歌者是想唱高音了, 就拼命加劲想把高音挤上去, 这时气提了, 喉紧了, 一切通道全关上了, 高音无论用多大力气也唱不上去了。唱高音首先是气深气松, 把喉咙松着打开用吸着唱或半打哈欠的感觉去唱。切记鼻腔后咽腔松着打开, 气息在喉咙变成声波只要上面有通道自然会通上去。象炉子和烟囱一样, 只要上面烟囱通畅, 炉子冒出的烟一定会从烟囱口出去。不要忘记支持声音的根基力量――气息, 一定要稳在下面, 做到上松下紧, 感觉到深呼吸的位置到发声位置、共鸣位置的距离, 有了这个距离, 可以为呼吸、发声、共鸣创造一条良好的通道, 同时两肋是往两侧扩张着, 千万不要往下压。那么一打开、一放松、一流畅, 高音就唱出来了, 越松高音越容易出来, 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很轻松就把高音完成了。这就是科学唱高音, 放松的高音, 漂亮的高音。
四、放松与紧张的相对性
放松与紧张是一对矛盾, 在歌唱发声的肌体运动中必然感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歌唱中说的放松, 必定要有适量的紧张度。身体应该是协调能动的运动, 松不等于瘫痪无力, 是相对的、积极的、主动的。放松的声音还是来自身体的运动, 用力不等于紧张, 放松不等于垮掉, 即“松而不懈, 紧而不僵”。歌唱发声的呼与吸是在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紧张与放松的矛盾对抗中进行的, 即“内紧外松”, 只有这样, 才能对用于歌唱发声的气息进行有效地调整和控制。共鸣器官的肌肉, 包括各种共鸣腔内壁的肌肉, 也同样存在着紧与松的关系问题, 用吸着唱的感觉发声时打开的共鸣腔有一种腔体扩张的紧张力, 但不能过, 用劲大了就会“撑”, 沈湘先生说:“任何声部都不能撑, 打开共鸣腔时, 里面是一种松的劲儿”“该紧张的地方就要紧张积极地用力, 该放松的地方就要大胆的放松, 把干扰发声多余的劲儿去掉”。
歌唱的放松是指获得放松的声音, 身体的放松应该是积极的、协调能动的运动, 避免出现局部的紧张僵硬, 要保证内在的运动感、能动性、协调性。声乐的放松, 应该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方法之上, 正常的、悦耳的、艺术性的、有丰富内涵的声音是运用自如的、能上能下、能强能弱, 应该有相应的力度和空间感、流畅感。
摘要:放松是优美歌唱的基础, 它在演唱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唱法, 只有放松才会产生美感, 任何挤、压、硬的声音都不会动人。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放松的感觉和有效训练。
关键词:歌唱,放松,有效训练
参考文献
[1]李晋玮, 李晋媛.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 2003.2
[2]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11
浅谈短跑放松技术及训练方法 篇7
1 放松在短跑中的作用
(1) 放松肌肉和心理是掌握技术的前提,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 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放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短跑成绩的好坏和放松技术的水平可以说是直接相关。
(2) 肌肉群之间的运动协调关系是影响肌肉发力的主要因素, 只有肌肉放松和协调一致, 才能获得最佳的肌肉收缩速度, 从而节省体力, 所达到的效果才会经济实用, 方便省力, 从而获得较快的速度。
(3) 放松可以改善大脑紧张的情绪, 只有精神放松, 身体才能放松, 从而有利于改善步频, 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 步幅才能更大。
(4) 放松有利于规范短跑的动作, 并使运动员有充足的信心, 精神集中, 更利于发挥其他的技术, 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会达到正确动作定型, 从而真正提高放松技术。
2 短跑放松生理分析
短跑时直接用于体内的能量是ATP供给的, 它只能维持大概3 s的时间;ATP-CP非乳酸无氧能量供应做极限的运动时也只能维持6~8 s的时间;乳酸供能可以维持2~3 min, 持续时间也不长。正因为如此, 如何有效地节省短跑中ATP-CP的能量消耗, 加速肌肉的三磷酸腺苷的ATP再合成率是非常重要的。锻炼肌肉收缩的能力和交替运动是能量消耗的主要方面;而交替运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再合成材料供应和ATP的收缩和舒张。从生理上讲, 肌肉快速收缩的过程中锻炼和放松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高转换密切关系的灵活性, 锻炼肌肉力量大脑皮层主要来自于完成每一个肌肉群收缩力的操作, 和肌肉群之间的作用时, 协调的收缩是影响肌肉力量、肌肉收缩速度的主要因素, 力量也产生了较大的收缩速度, 当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达到一定程度时, 放松肌肉, 以便迅速而有节奏的做交替运动, 以获得肌肉收缩, 这样可以获得更快的速度, 从而有效地节约体能。因此, 全面的灵活性, 协调性和转换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协调, 提高肌肉工作能力, 并保持效率、高速, 对提高运动成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放松技术的影响因素
3.1 客观因素
影响短跑放松技术的因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技术的高速自动化, 一种是技术的稳定性。当技能处于分化和泛化时期, 该时期大脑神经反射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 因而肌体所做出的运动没有协调一致性, 甚至还会出现多余的动作, 这些都极大程度上消耗了机体能量。对于当代短跑技术而言, 其关心的是肌肉摆动效果, 看重的是各项机能工作能否协调一致, 注重的是剧烈运动中, 肌肉能否协调一致的放松。基于生理学角度来讲, 协调一致的放松离不开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 因此必须加强运动员力量方面的训练, 人类大脑神经类型与肌肉放松能力息息相关, 基于神经类型的不同, 人的先天生理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各种生理特征彼此对应着各种类型的神经, 虽然先天的遗传生理方面不能改变, 但却可以采用后天的积极训练, 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训练是条件反射的基础, 在融入运动项目的热点后, 进行高强度的科学训练, 进而稳定大脑神经中枢的抑制与兴奋的交替, 实现灵活的、协调一致的肌肉收缩与放松, 最终通过大脑的控制、利用协调的肌肉支配, 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
3.2 主观因素
对于正常人而言, 无论是参加什么样的比赛, 都会产生一定心理压力, 比赛层次越高、运动员的压力就越大, 进而致使其由于心理情绪的变化致使身体各项机能的工作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如果运动员过于紧张, 那么其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连锁不良反应, 例如注意力不能集中, 容易开小差、心跳加速、肌肉不能放松、思考能力下降等等。基于这种情况, 运动员很可能做出一些多余的动作, 且做出的动作缺乏协调, 最终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准, 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受伤, 因此, 对于运动员而言, 其在应对各种比赛时, 必须调整好心态, 尽量平常心对待, 缓解紧张的情绪, 适度的紧张反而对成绩有好的影响。
4 放松协调训练的方法
4.1 语言暗示训练
在短跑训练中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 在内心对自己说放松, 使得整个身体, 心里都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4.2 放松弹性跑训练
站立式起跑距离控制在30~60 m左右, 可以采用70%~80%的速度跑进, 动作协调放松, 不要全力跑, 跑步时要具有弹性, 脚接触地面时间尽量要短, 步幅要适中, 不宜过大或太小, 主要体会接触地面的快速反弹。
4.3 大步长跑训练
进行高重心的跑, 动作协调一致, 整个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尤其是面部、肩部和颈部都要自然, 不要有紧张的感觉。
4 . 4 协调放松大步加速跑
跑进时髋、膝、踝和肩关节要自然协调;加速的能力随着距离的增加, 体力的消耗逐渐减弱;当达到较高速度时, 可以自然的转换成有惯性的跑。
4 . 5 摆臂向前、踢腿直线跑
肩部下沉, 肘部发力, 两臂尽量前后摆动;前腿要直腿向前上方摆动, 脚掌落地后尽快弹出, 接触地面时间尽量要短, 两脚落地尽量在一条直线上。
4 . 6 小步跑后接加速跑
充分体会髋、膝、踝和肩关节的自然协调放松和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的技术动作, 提高脚掌着地迅速向前的力量。
4.7 放松惯性跑
先全速跑出20 m左右, 如何再进行惯性跑, 随着惯性跑要求整个动作自然放松, 充分体会放松跑的各个技术动作。
4 . 8 训练结束后的慢跑放松
训练结束后的慢跑放松非常重要, 重要程度甚至占到了整个训练效果的三分之一, 就是这么重要的事情, 也往往容易被忽视, 训练之后, 由于肌肉处于紧张和僵硬状态, 如果不好好放松, 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训练, 主要是会影响当次的训练效果, 还会对接下来的训练产生影响, 进行充分训练后的放松至关重要, 放松应以慢跑、各种拉伸和柔韧性练习相结合为宜, 根据情况, 慢跑800 ~1000 m左右比较适当, 还要多进行全身的拉伸和柔韧性练习。
5 结语
放松技术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意义重大, 没有掌握好放松技术, 就不可能获得出色的成绩, 良好的放松技术对于掌握短跑的全程技术至关重要, 要想获得完美的放松技术, 必须从加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专门性的练习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这样, 才会有效的提高短跑成绩。
参考文献
[1]孙洁.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及其训练方法[J].科技资讯, 2014 (27) :141.
[2]王芳.如何掌握并提高短跑放松技术[J].田径, 2013 (4) :41-42.
[3]陈麒, 于悦, 王品.浅析放松以及放松训练对短跑成绩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6) :25-26.
[4]罗孙标.短跑放松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8) :197.
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及其训练方法 篇8
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其实效性和经济性, 这是人们研究短跑技术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当今世界最优秀短跑选手的最高速可达成12.1m/秒。这需要运动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体能, 具备高水平的放松能力在奔跑中保持高速度, 高节奏, 动作协调放松, 步幅开阔, 更好地提高短跑成绩。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短跑技术放松动作
3.1 肌肉放松技术的作用能提高速度耐力, 短跑是极限强度运动, 运动员除具有良好的速度和保持高速度的能力外, 还必须使短跑动作协调放松。在短跑中, 当主动肌和对抗肌协调一致时, 能以较快的速度去克服外周阻力, 同时也减少了它们之间的阻力, 推迟疲劳的出现, 根据我查阅的资料上, 国外对50名短跑运动员采用多导肌肉描记器研究表明如果肌肉最大紧张为100%, 那么肌肉在有20%~30%的紧张度时, 肌肉中血液流动情况减慢, 肌肉在有60%~80%紧张度时血液流动将完全中断, 与此相反, 当肌肉放松的时候肌肉中血液流动状况将提高15~16倍。上述资料的结果表明, 高频率的短跑技术由于肌肉紧张可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或中断, 致使能量供需严重失衡体力下降。
肌肉放松能力, 对不同距离的短跑项目作用大小也不一样, 距离较长的短跑项目肌肉放松能力好, 其成绩提高更为突出, 良好的放松跑技术能改善肌肉的紧张程度, 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充分利用红血球输氧功能, 促进能量再合成, 也可以加速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的排出, 有利于节省体力。
3.2 放松技术能增大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肉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纤维的数量和单个肌纤维的收缩力量及肌纤维收缩前的初长度, 据我对文献资料研究发现, 短跑放松能力强的运动员, 肌纤维参加的百分比可达90%, 而短跑放松能力弱的人, 肌肉中只有60%的肌纤维参加活动, 由于放松能力的强弱不同, 造成参与动作的肌肉相差30%之多, 由此可见, 在收缩力量上必然有很大的差异, 而肌肉放松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肌肉越放松, 肌肉就越容易拉长, 肌肉的初长度越大则肌肉的收缩力量就越大, 反之, 肌肉处于紧张状况, 肌肉就难以拉长, 肌肉的初长度越短, 则肌肉的收缩力量越小, 所以肌肉的协调放松能提高肌肉的收缩功率。
3.3 放松技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有关, 又与大脑接受来自本体感受器的高频率传入神经冲动的耐受能力有关, 如果运动员在短跑比赛中追求高频率而不积极发展动作幅度, 许多附加神经冲动以高频率传导到中枢, 造成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 经过短暂时间后, 频率下降会越跑越累, 全程跑的后程速度将难以提高, 正因如此, 放松技术有利于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 速度和灵魂性的提高, 使全程速度得以充分的发挥。
3.4 放松技术可以提高耐受乳酸和消除乳酸的能力, 提高三磷酸腺苷的合成能力。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 在短跑中肌肉快速收缩需要的能量是三磷酸腺苷的分解所提供的, 不同距离的速度耐力还需要磷酸肌酸的分解作用及糖酵解过程。而肌肉中的三磷酸腺苷储备是非常有限的, 维持的时间仅有几秒中, 这样必须在肌肉两次收缩间, 即肌肉放松的时间内进行三磷酸腺苷合成的, 因此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能促进血液循环, 使肌肉中的血液量增加, 给肌肉输送大量氧气, 保证三磷酸腺苷的再合成, 节省能力, 减少乳酸生成延长持续工作时间, 提高速度耐力。
3.5 适宜的心理放松状态对短跑的影响
短跑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 心理状态是影响跑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是运动员充分发挥短跑的技能和体能的基础, 心理状态紧张会使运动员的肌肉僵硬, 跑动过程中产生多余的动作破坏短跑的技术环节, 而过于放松毫无进取的精神状态又很难集中精力, 保持旺盛的斗志, 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力量的不足从而导致动作软弱无力, 因此在短跑放松技术环节中的心理“放松”是一种精神放松状态, 这种状态能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水平。
4、短跑放松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4.1 惯性跑
惯性跑是一种放松而不减速的跑法, 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尽量体会做放松惯性跑的动作, a启动加速度20~30米速度达到最快, 然后放松惯性跑10~20米。b启动加速跑进入惯性跑, 当惯性跑速度要下降时, 再加速跑20~30米然后惯性跑10~20米。
4.2 放松大步跑
放开大步抬腿向前, 髋关节前送, 适宜有频率, 做舒展协调的练习, a采用50~60米轻松而有节奏的匀速跑。b采用100~150米放松大步的中速跑。强度在70%~80%的中速跑最有利于掌握技术和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
4.3 借助跑
借助跑是借助外力放松轻快的一种跑法, 一般有下坡跑、顺风跑、牵引跑。
A下坡跑:在跑进中当速度达到最快程度后利用下坡向前的惯性力保持一段惯性跑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 其坡度不宜过大, 否则在脚着地前, 小腿会出现踢腿的现象, 一般为2~3度为宜。
B顺风跑:借助风的推动力做各种跑的练习, 充分体会放松技术。
C牵引跑:最好采用牵引机, 牵引强度不要超过80%, 可在不同段落上调整负荷强度来发展速度, 掌握放松技术, 在步长与步频上, 注重增大步长加大步幅。
4.4 变速跑
采用各段落的起跑、行进间跑、变速跑、反复跑的方法:a直线加速跑20米, 弯道快跑30米, 接放松跑20米;b弯道加速跑30米, 接直道快跑20米, 放松跑20米;c在直道上采用段落跑当达到终点后仍然顺势放松跑一段距离再自然减速。
4.5 跟随跑
在跟随跑训练时, 要求带领者按规定速度领跑而跟随者不能超越领先者, 训练段落距离为60米、80米、100米, 具体运用时可选择其中某一距离80米或100米或者60米、80米、100米为一组组合起来重复练习, 也可以采用变速跑形式如60米快加60米慢加80米快加80米慢加100米快加100米慢, 上述训练根据运动员实际的水平可灵活运用训练强度, 以练习者最大强度的80%~85%为宜。
5、结论
5.1 短跑放松技术对跑动中运动员体能的合理消耗及步长, 步频的优化组合起积极作用。
5.2 利用放松跑技术可以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的能力。总之, 我们在短跑运动员教学、训练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加强运动员放松技术能力的训练, 这样会对运动员的成绩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摘要:短跑放松是当代短跑的先进技术,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短跑放松技术的作用和原理, 并提出了放松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短跑,放松技术,训练
参考文献
[1]李立群.百米跑的放松技术.田径.99年7月
[2]白剑峰.短跑放松能力的作用及训练.田径.99年9月
[3]栗香槐.对短跑途中跑动力来源的分析.广州体育学院报.99年19卷3
【音乐放松训练】推荐阅读:
音乐放松疗法07-01
情感散文:音乐心灵放松08-15
100首名曲-放松心情的古典音乐07-02
情绪管理放松训练09-06
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07-08
放松治疗10-18
放松能力08-16
短跑放松11-01
收缩与放松06-21
绝对不放松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