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工作流程(精选11篇)
放射科工作流程 篇1
放射科工作流程优化是改善服务、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1]。但前提是对放射科现有状况的精确掌握。RIS/PACS系统的投入使用,为定量评估放射科工作流程效能提供了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使用GE公司RIS系统,进行放射科患者登记、到检、匹配、报告、审核、报告发放;使用后台管理软件对被抽样月度的RIS数据集进行导出。
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表进行初步整理与筛查;从患者登记到检时间至图像匹配时间,认为是投照时间(T查);而从图像匹配后至审核发生时间可认为是报告时间(T报)。
对于登记当天未完成检查与报告的,其情形与原因十分复杂,只统计百分比(约占抽样数据的20%),而不作为效率评估的统计对象。
对投照发生时刻、投照耗时、审核发生时刻、投照与审核总耗时进行取整、分组;使用SPSS软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对投照耗时、总耗时的分布有一个精确的了解,对放射科工作的一般状况有所判断。
2 结果
抽样某年3月检查数18029人次;当日结束检查报告14646人次。
(1)数据显示当日完成检查与报告80%,20%于登记日次日完成检查或完成报告。
(2)当日完成投照的60%于上午8、9、10、11点时刻完成;下午时刻完成投照的40%(如表1所示)。
(3)当日投照项目77%需1.5h完成,13%需2.5h完成。即在2.5h内90%患者可完成投照(如表2所示)。
(4)审核的发生在上午8、9、10点,下午12、13、14点,分布比较平均,各占全天的15%左右(如表3所示)。
(5)约20%患者可于0.5h完成检查与报告,约34%的患者可以在1.5h内完成其检查与报告;累计约60%患者可于1.5h内完成检查与报告;约80%的患者可以在3.5h内完成其检查与报告(如表4所示)。
3 结果讨论
(1)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对患者流、服务流进行良好规划与配置。前提是对放射科的运行状况有准确的了解[2]。实地的调查与人员讨论是有效的方法,但通过RIS资料进行数学统计可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佐证资料。将模糊的感受用清晰的数据来表达。
(2)通过对投照与审核发生时刻进行统计,可发现患者流规律,在高峰时刻,加强安排投照人力[3]。
(3)对投照与审核耗时分别进行统计,可发现影像诊断服务瓶颈,估计患者满意度。
(4)对单机、单项目进行耗时统计,还可用于估计患者等待队列的长度,设计放射科合理的等待空间。
(5)构建完善和可靠的信息化平台,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整合各种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的有效途径。出色的医疗信息技术服务,可以将医生和患者紧密联系起来,便于整合和分析患者的临床信息,并通过网络快速交流医疗信息。
(6)RIS/PACS最大的优点之一在于实现技师工作流程的改善,如:成像设备工作列表(MWL)、成像设备执行操作步骤(MPPS)等的引入。医学影像工作者可在一个快速、高效的环境中工作。众多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量每年以2位数增长,对影像诊断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年来通过成像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从基于屏片系统的操作转换到一个逐步无片化的过程。但我们是否完全应用了这些技术?厂商的承诺是否夸大?为什么一些RIS PACS能充分发挥功能,而一些却并非如此。对RIS数据后台数据的统计分析应予以足够重视,必须深入挖掘数据系统的技术潜力,达到工作流程的最优化[4]。
(7)放射科日渐数字化与网络化。屏片系统与洗片机已淡出视野,CTMRIDSADRCR正成为主流。放射科从登记员、技师到医生在RIS系统中进行工作;从登记、预约、到检、匹配、报告、审核、报告发放、报告质控,患者及相关信息在RIS系统的支持下有序流动。在RIS系统中保留的大量时间信息与设备信息,对其进行时间分析,可发现放射科影像诊断工作的一般统计状态,为人力配置、设备配置提供参考。RIS的应用已成为趋势,其安装、测试、修改、培训、使用、应用故障排查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效地利用,充分发挥其技术潜力,是RIS应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云峰,等.WEB-PACS与医学影像科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变革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3-134.
[2]胡业伟,等.基于JPDL的医疗流程建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21-124.
[3]刘杰,等.让放射科动起来[J].中国医院院长,2009,(4):78.
[4]闫波,等.二级医院影像科运行模式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7-168.
[5]刘洋,白玫,周诚,等.放射科工作量统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57-58,116.
[6]梁广路,赵永侠,耿树勤.放射科的发展与管理模式的转变[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6):73-74.
[7]原卫民,冯卫华,徐文坚,等.PACS/RIS系统在放射科工作流程优化中的作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1):139-142.
[8]孟祥娟,毕雪华,赵丽.放射科信息系统架构中工作流程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281-282.
放射科工作流程 篇2
关键词:低剂量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
我国的放射技术越来越发达,在研究放射技术时,放射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这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有一定伤害,为其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所以,放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要定期做身体的各项检查,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更加健康、安全的工作,为放射技术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液系统的影响
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会人的血液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会使红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数量减少,而且巨大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加了,研究人员发现,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以生成巨大血小板,会使血小板的活性大大增加,会使人身体内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情况。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后发现,女性受到低剂量电离辐射影响后,白细胞异常情况比男性更加明显,所以,女性工作人员一定要更加重视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接触这些电离辐射的时间不同,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液系统异常情况也不同,工作人员血液系统异常是经常长期累积形成的。电离辐射会引起放射病,会使人身体器官出现病理。电离辐射可以通过体外照射与体内照射进入人体,而且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后会发生体内照射,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会产生致病因子。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一定规范操作,这样才能更好进行工作以及科学研究。
二、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结构的影响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染色体结构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经过调查发现,有的放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染色体结构出现了畸形变化,这主要是由染色体结构断裂引起的。电离辐射会使电离粒子进入体内细胞核中,使NDA双链断裂或者重组,电离辐射剂量越大,DNA受到损伤的程度也越大,放射工作人员虽然接触的是低剂量电离辐射,但是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期接触,所以会出现积累效应。有的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不重视防护措施,使得染色体畸变率大大提高了。通过研究发现,性别与染色体畸变没有太大关系,发生染色体畸变只与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时间有关,放射工作人员累计剂量越高,则发生染色体畸变的概率越大。在工作的过程中,放射具有曝光范围大、接触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措施,这样才不会使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染色体造成损害。
三、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身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免疫系统对人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其具有较多的免疫功能,包含较多的免疫细胞,而且在免疫反应中,免疫分子以及免疫细胞之间具有互相依赖、制约的特点,在接触电离辐射后,免疫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有关低剂量辐射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研究较少。目前认为,低剂量辐射可促进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和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有调查结果显示,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所研究人群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但总体未达到显著水平,观察组免疫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接受低剂量电离辐射,作为一种特殊的“弱抗原”能够激活T淋巴细胞,促进产生抗体。IgG呈现增高的同时,IgM却有随着工龄的延长而下降的趋势,这恰恰与免疫应答时再次应答IgG表现突出的观点相吻合,但IgA呈现的增高趋势与何燕等调查结果不一致,这种现象应当进一步探讨。结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以使人体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增高,这种现象可以认为是适应性反应,但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增高对人体的意义如何,是否与个人日常接触的放射线剂量大小有关,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其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经常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所以,与T细胞亚群相关联的诸多血液系统变化的联合观察,将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
1、辐射剂量
辐射剂量这里就是指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是受照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受照剂量在几Gy以下,且剂量率不是太高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的资料,为了辐射辐射防护的目的,ICRP在第26号出版物中提出如下假设:在小剂量、低剂量率的情况下,剂量与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线性无阀的关系,且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2、辐射品质
所谓辐射品质,指的是电离辐射授予物质的能量在微观空间分布上的那些特征,不同种类和不同能量的射线授予物质的能量在微观空间分布上是不相同的,因而有不同的生物效应。品质因数Q的大小由入射粒子在单位长度路程上沉积的能量来决定,在单位长度上沉积的能量越大则品质因数Q越大。
3、辐射剂量率
由于生物体对辐射损伤有着一定的恢复作用,故受照总剂量相同时,小剂量的分散照射比一次大剂量率的急性照射所造成的辐射损伤要小得多。例如,若一生(50年)全身均匀照射的累积剂量为2Gy的X射线照射,并不会发生急性的辐射损伤。如果一次受到剂量为2Gy同样X射线的急性照射,则可能产生严重的躯体效应,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放射性病。因此急性剂量控制时,应在尽可能低的剂量率水平下分散进行。剂量率越高则生物效应越大,照射时间间隔越大则生物效应越小。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问题,需要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这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电离辐射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不但包括皮肤等外科伤害,还包括血液、染色体以及免疫系统等内科伤害。放射工作人员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越长,受到的伤害则越大,身体损伤情况也越严重,低剂量电离辐射会使工作人员白细胞数量减少,还会影响身体造血系统的正常工作,严重威胁着其身体健康,所以,放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还要尽可能的少接触这些电离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任先云,赵智刚,周滨鹏,等.呼和浩特市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10,13(3):216-217
[2]杨爱初,刘移民,杜柳涛,等.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9,30(4):22-24
放射科工作流程 篇3
医院的影像学部门如放射科的信息化建设,包括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放射学信息系统)和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存档及通讯系统)2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其中,RIS提供影像科室日常业务管理,包括申请、登记、预约、检查、报告、审核、归档、检索和统计等功能;PACS将图像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计算机管理下完成多方式的图像存储、处理和归档,具有快速图像检索的优势,使不同科室可以同时调阅处理同一幅图像,克服了胶片系统在这方面的限制,是医院整体数字化、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把RIS、PACS与医院的信息系统(HIS)以及各种检查设备(CT、MRI、DR、CR、核医学等设备)集成起来,能充分发挥这几个系统的效益,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
2 IHE SWF模型介绍
IHE本身不是标准,它推动标准进入医疗卫生信息系统,IHE并不是定义新的集成的标准,而是着眼于支持现有的成熟的标准,例如DICOM和HL7。IHE首先定义了医疗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交互的事务,详细描述了系统级的事务模型框架,这种定义是以对象为基础的。它定义了对象和对象之间所能够接受、处理、发送的消息。以IHE SWF集成模型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患者登记和更改;医嘱下达;预约检查;在执行过程产生检查数据;数据归档。
IHE SWF集成模型包括了9个角色(Actors)和近20个事务处理(Transactions),在这里定义丰富的执行角色和事务处理过程,确保参与医学影像学检查工作流的医学信息系统之间能够有效的系统工作[1](见图1)。
IHE SWF集成模型定义规范在医疗影像部门建立了一个无缝的信息流程来支持有效率的影像检查,它详细说明了从挂号、医嘱、预约、检查、影像获取、存储和诊断的各个环节,来维持患者信息流连贯性的事务组。在本集成定义规范内涉及到的系统包括:管理患者挂号和医嘱的HIS;管理放射科级别的检查预约和报告的RIS;影像通讯与存储归档的PACS;负责影像检查的各种检查设备。
3 IHE SWF模型在放射科的实际应用
3.1 工作流程描述
我们以一个肺结核患者为例,说明整个基于IHE SWF的工作流程。
首先,患者在进入医院时进行登记,信息输入到HIS中。患者登记后,由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根据症状怀疑是肺结核,要求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透视,医生在HIS录入检查申请的医嘱后,HIS把该检查申请医嘱传给RIS。检查申请医嘱包括2种消息:ADT消息和ORM消息。其中,ADT消息传送患者的基本信息,ORM消息传送放射检查申请信息。RIS在收到从HIS传来的患者信息和检查申请信息后,由登记员根据放射科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检查进行排程。然后,RIS把该预约信息通过HL7的ORM消息传送给PACS。PACS可以利用这个信息来预先提取患者以往的历史检查。
RIS在传送预约信息到PACS的同时,会产生DICOM设备工作列表(modality worklist,MWL)。MWL中包括多个预约过程步骤(scheduled procedure step,SPS),每个SPS项包含患者信息和检查预约信息,例如,患者姓名、患者ID、过程编码、过程名字以及过程的日期和时间等。在患者进行X线透视检查时,设备可以从RIS通过DICOM查询获取MWL信息。通过MWL的集成,技师可以不用再输入患者的信息和检查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检查过程的信息可以通过DICOM设备执行过程步骤(modality performed procedure step,MPPS)来获取。MPPS旨在让设备在检查过程中向RIS和PACS提供它执行的过程步骤信息,包括成像状态“进行中”、“完成”和“中断”,从MWL中得到的原始预约信息以及过程实际执行的内容、时间和方法等。MPPS信息可以使RIS把实际在设备上执行的内容和SPS信息关联起来,使医生能知道当前检查的状态。
检查完毕后,设备把获取的图像传输到PACS,该步骤是基于DICOM C-Store来完成的。设备要求PACS在收到图像后发送DICOM存储确认消息,设备只有在收到确认信息后才可以删除本地的图像。
放射科医生写报告时,可以在诊断工作站通过DICOM的Query/Retrieve获取最终的图像数据,制作放射诊断报告。报告完成后,临床医生通过获取PACS中的图像和放射诊断报告,进行最终的诊断。
以上这些步骤描述了整个放射检查中涉及的HIS、RIS、PACS和影像设备基于IHE SWF技术框架的工作流集成方案,它通过在系统间(HIS、RIS、PACS和设备)进行基于DICOM或HL7标准的数据交换,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自动化。IHE技术框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全面的信息集成,并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
3.2 问题探讨
遵循IHE的SWF模型,我们在放射科的实际应用中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求影像设备具有DICOM接口。新采购的设备一般都支持DICOM标准,但当前很多医院使用的是老设备,并不支持DICOM标准。例如,有些不支持Storage SCU、MWL或MPPS。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的解决方案是:(1)首先建议医院采购新的设备,新采购的设备我们不仅要求开放DICOM Worklist功能模块,对于DICOM MPPS和DICOM Storage commitment SCU也作为标准配置要求一起采购。把影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数字化医院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没有DICOM接口而且暂时不能更换的设备我们通过PACS厂商购买DICOM Gateway进行数据采集和转换。(3)如果确实不能按照上述方案来进行,则对于缺少DICOM Worklist模块的设备,则由PACS厂商在RIS提供质量保证工作站(quality assurance),技术员再利用手工方式把患者的检查信息和图像匹配起来,衔接这一中断的数字化流程。对于缺少DICOM MPPS模块的设备,则当设备把图像推到PACS时,由PACS触发一个预先定义的消息给RIS,RIS在收到消息后把状态置为“检查已完成”。如果是取消检查,则由技术员在设备取消检查后,再到RIS手工取消检查。
(2)要求HIS与RIS之间,RIS与PACS之间的集成都遵循HL7标准。当前各医疗信息系统厂商之间的技术实力参差不齐,有些厂商技术实力强的,在HL7这方面投入较早,所研发的信息系统就提供HL7接口;而很多厂商在HL7这方面经验不足,其信息系统也就不支持HL7。因此,我们建议采用集成平台[2]来集成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是用来连接各种信息系统的平台软件,信息系统通过集成平台提供的接口,把数据传入到集成平台,再由集成平台通过另外一个信息系统的接口,把数据传送出去。例如,如果同一厂商的RIS和PACS都支持HL7标准,而另外一个厂商的HIS不支持HL7标准,HIS与集成平台之间可以通过数据库中间表的形式集成,集成平台与RIS之间通过HL7集成,PACS与RIS直接集成。集成流程如下:首先,HIS把患者信息和检查申请信息写入到集成平台的中间表中,集成平台通过定时轮询中间表,获取患者信息和检查信息,转成标准的HL7消息发送到RIS。RIS预约后把预约的HL7消息分别发送给PACS和集成平台。集成平台再把预约信息写到中间表,HIS轮询中间表获取预约信息。这样就使在信息系统不支持HL7的情况下,也能实现IHE SWF模型的工作流程。
4 总结
综上所述,放射科影像检查工作流最复杂的预约检查流程基本梳理清楚了,我们按照SWF的工作流定义去完善工作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例如登记员不用在RIS重新登记患者信息,技师不用在设备重新登记检查信息;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放射科的工作质量,例如不用重新手工登记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检查状态可以及时获知,提高了检查过程的可跟踪性,图像信息及时保存,保证了图像的完整性。
本文讨论的集成规范在放射科流程改造中的应用仅仅涉及到SWF,我们在遵循IHE规范的同时对DICOM标准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我院医生工作站与PACS/RIS集成中对HL7和HIPAA等医疗IT标准的研究和学习也开始慢慢起步,并在我院PACS/RIS构建中逐渐理清了思路,从无处下手到从先进模式学习再到实时改造逐步实现医学影像学全面数字化。
参考文献
[1]王海洋,薛卫京,孟健.多层架构体系的PACS构建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55.
[2]Gregor Hohpe,Bobby Woolf.企业集成模式:设计、构建及部署消息传递解决方案[M].荆涛,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放射科病人接诊流程 篇4
1.住院病人由病房主管医生写诊疗申请单并送放射科,接诊医师到病房查看病人后决定检查时间;
2.放射科接到病房要求检查的会诊单后,由接诊医师尽快到病房会诊,并在会诊单上写明会诊意见,对适合检查的病人由主管医生写检查申请单到放射科约定检查时间;
3.门诊病人须行检查时,由放射科检查医师检查是否有检查的适应症,在排除禁忌症后完善术前检查和预约检查时间;
4.对确认可以接受检查的病人,由放射科主管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详细介绍检查的方法、途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预期的效果、检查所用的材料及其费用,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委托书、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使用协议书。肿瘤介入治疗的病人应提前确定化疗方案,并将化疗药物及其他术中用药写在预约通知单上,再由病房主管医生下医嘱备药;对各种需放置支架的病人,由介入科主管医生根据精确测量情况提前预定合适的支架;
5.住院病人由病房医生携带病历陪同护送到检查室,病情严重时病房医生应全程陪同监护,并待检查结束后护送病人回病房;
6.病人到达检查室后,由当班技师详细登记病人的信息,并将知情同意书、委托书、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使用协议书放在病历中;由当班护士安排病人上检查床,接心电监护,其间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7.检查过程中医生、护士和技师均应坚守岗位,各事其责;
8.检查结束后由接诊医师向病人详细交代注意事项,由护士协助,非危重病人检查结束后可由放射科医生护送病人回病房。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让病人自己来、自己回病房;检查医师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技师应及时处理图象、刻录光盘或照片,急症病人应尽快将胶片交给病人;护士应及时结算检查费用、整理房间并安排下一个病人上检查床;
9.对单纯接受介入造影检查的病人,手术医师应在24小时内将诊断报告写出由病人家属取回交病房放病历中保管;
放射科工作流程 篇5
关键词:新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放射性矿产
放射性元素对于矿产资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益于矿产资源又有害于矿产资源,而在新疆境内放射性元素铀矿在成因上与煤矿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新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于放射性矿产资源的研究,以保证在新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能够将相关的放射性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掌控与完善。
1. 放射性矿产的益处与害处
对于放射性矿产资源的益处与害处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 放射性矿产资源的益处
铀属于现阶段的高能金属燃料,核能作为一种全新的清洁能源,在现有的社会能源需求情况下,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石油与煤炭的能源开发日渐紧缺,这种问题的产生使得核能的优势得到十分明显的展现,在运用的过程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力量,核能使用的过程中,在其运输成本的问题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改进,运输成本逐渐具有经济性。近年来,核能资源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于发电等能源运用项目中。在煤电、水资源都紧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情况进行核电站的设置。核电站在填满能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20到30年,在能源运行途中也不用添加多余的燃料,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享受终身受益的优势特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设了两所核电站,这两所核电站现运行状态良好,不但可以较大程度地缓解我国南方城市用电矛盾,还能够有效缓解铁路运力紧张的状况。
由于我国对于核电站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模式下,核电站技术研究领域也有了诸多突破,逐渐成为世界领先技术,在这种技术模式的支撑下,中国的核电站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进一步的施工。
铀的放射性除了能够运用于能源的使用中,还能够在医疗事业中有进一步的运用,使用控制定向射线的内容进行医学治疗,这种治疗方案能够将人体中的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的照射治疗,并对相关癌细胞起到杀死或者抑制的作用。使用这种定量放射的方式进行病患的治疗,能够准确地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诊断。
铀的放射性还能够制成放射性标准源,可以在环境检测的模式下对相关的矿产仪器进行定量测定,以保证我们矿产勘查工作的准确性。
1.2 放射性矿产资源的害处
在放射性矿产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假如没有将放射性物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就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当人体受到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辐射时,就会导致人体器官发生病变,产生放射性的相关疾病。
放射性疾病就是由于人体受到放射性损伤造成的全身性疾病,病症分成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放射性疾病就是由于人体因为短时间内受到高剂量的放射性物质而导致的神经性症状、消化性症状、骨髓造血抑制、血细胞明显下降、广泛性出血和身体感染等问题产生,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死亡的情况;慢性放射性疾病就是由于人体长期受到反复放射性辐射造成的,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疼痛、记忆力减退、失眠、食欲不振以及白细胞减少等。其中白细胞减少就是人体对于放射性射线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放射性射线除了会给人体造成致癌的情况以外,还会带来相关的并发症。
放射性射线辐射对于人体的伤害具有一定的积累性,人体自身对于放射性射线具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但是还是比较微弱,多次的放射性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2. 放射性铀矿与煤矿之间的关系
对于放射性铀矿与煤矿之间的关系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 含铀煤型铀矿的矿化特征
含铀煤型铀矿的矿化特征主要为,铀矿化处于煤矿层内,同煤矿相互共存,多数铀矿化存在于煤矿的顶、底板,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煤矿的劣质情况逐渐凸显,国家对于该问题也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2.2 砂岩型铀矿的矿化特征
砂岩型铀矿是产于砂岩、砂砾岩等碎屑岩中的外生后成铀矿床。产铀砂岩的时代主要是中新生代,少数为中元古代和新古生代。砂岩型铀矿床成因上主要有两类,即层间氧化带型和潜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化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控制,首先铀矿化受到一定层位的控制;其次矿化受特定岩性、岩相组合条件的控制;再次矿化受到特定的砂体控制,受到层间氧化带控制;最后就是矿化受到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的控制。
3. 新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对放射性矿产的研究
对于新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对放射性矿产的研究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3.1 放射性铀矿也是国家的关键性能源类型之一
放射性铀矿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其产生的能量效果是十分巨大的,1个铀235核裂变可释放出200MeV的能量,1Kg铀235的核裂变相当于2700t标准煤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总和。烧按照新疆煤炭工业管理局公布的全新数据可以看出,新疆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其开发数量也十分乐观,但是在新疆煤炭地质勘查时期,对于铀矿的开发还在不断的摸索中。
放射科工作流程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10年无锡市范围内53家医疗机构的389名放射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其中三级医院7所,纳入本研究医务人员213人;二级医院15所,纳入本研究医务人员109人;一级医院31所,纳入本研究医务人员67人。男249人,女140人;年龄范围21~69岁,平均年龄40岁;工龄范围1~45 a,平均工龄10 a。对照组由本市不接触射线等有害因素且其他条件基本相似的医学工作者50人组成,其中男32人,女18人;年龄范围19~59岁,平均40.2岁。
1.2 观察内容及标准
个人受照剂量检测由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独立进行,每季度检测1次,每年检测4次,每次测得的受照剂量总和即为全年放射线受照剂量。
健康监护检查: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无锡市卫生局的具体要求,由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人员详细检测并记录被检人员的信息,检查内容包括职业史、既往史、现病史,临床检查主要有内科、皮肤科、眼科、五官科、心电图、B超(肝、双肾),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肝功能等常规检查。本研究参照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进行结果分析[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个人受照剂量检测结果
5 a来,无锡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均<20 mSv,但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2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结果
5 a来,无锡市不同级别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结果见表2。
上述3组资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F=3.16,P<0.05,结果表明3组不同级别医院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级医院所受年放射线受照剂量最高,二级医院次之,三级医院最低。
2.3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异常症状及体征检出率的比较
异常症状包括乏力、睡眠障碍、脱发、牙龈出血、皮肤及指甲的异常、晶状体异常、心电图异常、B超异常以及肝功异常。结果见表3。
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一级医院3组病例两两比较,P﹥0.05;()内分母为纳入研究的医务人员,分子为有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医务人员。
3 讨 论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书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平均X射线诊断检查(不包括牙科X射线检查)约16亿人次,放射性药物治疗20万人,远距离与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490万人次;而90年代末世界平均X射线诊断检查(不包括牙科X射线检查)增至约19.1亿人次,放射性药物治疗40万人,远距离与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510万人次[7]。近年来随着医疗照射的不断增加,放射相关工作人员所承受的职业性照射也随之增加,并影响着放射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本组研究中,5年来,放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绝对值增加了0.06 mSv,约占职业性年放射线受照剂量的15%,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与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放射相关专业工作强度的增加有关。
低剂量长期辐射成为了目前威胁放射相关专业工作者健康的主要因素[2,3,4,5,8]。本组研究中所有样本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均低于限值的1/10,属于低剂量水平。但不同级别医院间放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放射相关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意识不强有关。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随机抽查了无锡市范围内53家医疗机构工作制度,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操作违规26次,三级医院操作违规7次。最常见的放射操作违规为放射防护门的开闭;抽查过程中,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放射科操作人员常常在放射防护门虚掩的情况下进行CT扫描,这大大增加了职业性放射线受照的剂量。另外,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级医疗机构装备的各种医用辐射诊断与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但是部分二级医院因为财力的原因,引进的CT机多为“二手”CT机。“二手”CT机常常因为线路老化或者球管使用年限问题,同等曝光条件下常产生更多的射线。本研究中15所二级医院引进了6台二手CT机;一级医院31所,共引进“二手”CT机19台。这种“二手”CT的质量控制问题亟待有效解决。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异常症状及体征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长期小剂量的慢性照射对人体的损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检出不但与受照剂量有关,还与个体差异、年龄和生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8,9]。本组研究中,一级医院放射相关人员所受放射线受照剂量是最多的,但是异常症状及体征的检出率与其他组相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这也间接证明了这一观点。
总之,随着医疗改革深入,各种医疗照射的应用频率持续上升,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也是在逐年增加。但仍然处于低受照剂量水平,这也间接说明了辐射防护水平及个人防护意识的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医疗放射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不同级别医院的放射场所的放射防护成为了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本组研究中,一级医院的放射相关工作者所受辐射剂量远超过其他组别工作人员。这也提示,今后工作中一级医院辐射防护工作也应针对性的加强;比如,严格工作制度,尽量减少曝光时间和操作时间,运用新技术等等。不同组别的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在年放射线受照剂量不同的情况下,异常症状和体征的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这提示了放射相关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重视放射工作环境及个人防护,尽可能减少个人所受辐射剂量,以保证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赵雅斐,刘伟俊,张鹏,等.郑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6):29—30.
[2]胡曦,钱海洋,石瑞华,等.某肿瘤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动态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5):41-43.
[3]王元林,顾理平,苗莉茹.青岛市低剂量电离辐射工作者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6;15(4):450-451.
[4]陈正其,姚洪章,刘定理,等.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5,14(2):124-126
[5]王强.茂名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8;6(2):198-199.
[6]GBZ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S].
[7]UNSCEAR.Sources and Effects of lonizing Radiation[M].Vol.l:Sources.New York:UN,2000.
[8]戴辉,王琴,曹建平.盐城市放射工作人员近6年个人剂量分析与评价[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6):1173-1175.
放射科工作流程 篇7
1放射卫生管理中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电离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能够引起物质电离,就是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的原子、分子电离,广泛用于医学, 包括医学影像和医学诊断设备。为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和临床应用,普放检查、CT检查等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诊断手段,在国外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过度的放射诊断检查对人体有不良影响[5]。调查显示,除了各类癌症和乳腺癌之外,有关专家还重点研究了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癌变情况,发现只有女性生殖系统方面的癌症与医疗辐射无直接联系。虽然射线对人体有害,但常规射线检查不会产生值得忧虑的危害。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广泛应用于临床,CT扫描所产生的放射剂量超过普通放射产生的剂量的平均值,使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受照剂量倍增[6]。从放射防护的角度考虑,除非针对癌症或高危的老年人等需要人群,不建议将CT扫描作为体检项目[7,8]。因此,对受检人群进行恰当而合理的放射诊断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在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所以,进行个人接触剂量监测对职业性照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有重要意义[9]。有关资料显示, 市直管医院与非直管医院相比,市直管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相对较低,说明市直管单位可以为放射工作人员提供相对安全的防护措施和工作场所,降低了放射工作人员超剂量的概率[10]。
将不同放射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相比较,发现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接触剂量最高,其他放射工作人员其次,普通影像诊断人员最低。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普通影像诊断是各医疗机构使用频率最高,患者流动最频繁,周围射线防护环境最受重视以及采取了有效的屏蔽防护措施。相对而言,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因接触距离近,相对防护效果差,操作时间较长,导致了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远高于普通放射诊断工作人员[11,1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3,14]。因此,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是今后放射防护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放射治疗的相关医护人员除了胸部需要佩戴个人剂量计,主治医师的手指上也需要佩戴个人剂量计,以保障主治医师皮肤的受照剂量不会超过剂量限值[15]。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剂量水平之所以也比较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场所虽然有严格的分区,而且有着极为严格的工作制度,但其治疗场所并不是密封的,核医学工作人员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会有较大部分的肢体暴露在射线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下,另外,正电了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医疗诊断技术和同位素药物的使用也在逐年增加,从而增加了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和身体受射线照射的时间[16]。因此,应当对从事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重点监测,增强操作技能及相关防护意识, 加强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效果,增加相关的放射防护用品,尽可能地降低其受照射剂量。
做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不仅使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也有助于对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做出正确评价,防止突发意外放射事故的发生[17]。所以,放射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工作中佩戴好个人剂量计,并定期更换。实施合理和科学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以及放射工作环境的安全奠定了有力的保障。
2放射卫生管理中的放射防护评价工作
人体对辐射产生的轻微改变无法确定是否有害, 但是当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但自身是感受不到的,一旦损伤程度到达临床可观察的有害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种损害不仅会危害个人,还会危害到群体及后代。电离辐射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可以在人体内蓄积,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能够较准确地提供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信息。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的机房屏蔽防护,减少放射工作人员的接触时间,严格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防止过量照射造成机体的损害[18]。放射防护评价工作是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不仅要对放射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保护,还要对受检者和周围的公众人员进行保护。
辐射防护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时间防护就是缩短受照射的时间,个人的累计受照射剂量与受照时间有关,所受照射的时间越长,个人的累计受照射剂量就越大。在某些情况下,常常通过缩短受照射的时间,来限制个人所接受的射线剂量。因此,一切人员应尽可能减少在放射机房周围的停留时间,尽量缩短照射时间。 距离防护即是增加患者以及放射工作人员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若忽略空气对射线的吸收作用,那么受照剂量与距离平方是呈反比的,因此,若距离增加1倍,则受照射量减少4倍,所以,应使一切人员尽量远离放射源。屏蔽防护是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屏障,从而减弱或消除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在利用射线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受照剂量,单靠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因此,要进一步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需要利用屏蔽防护。比如隔室操作就是在放射工作人员与放射诊疗设备之间设置防护屏蔽,还有放射工作人员使用的铅手套、铅围裙、铅眼镜等防护用品,以及受检者的相关防护用品等等。所以, 在放射防护评价的实际工作中,时间、距离、屏蔽这3个因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灵活变通。
放射诊疗科室是医院中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都需要通过放射诊疗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或辅助诊断。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学放射诊疗装置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由于其功能种类多、分辨率强、图像显示度高等特点,因此它备受医疗工作者的喜爱,同时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许多重要可靠的依据[19,20]。所以,各医院都在更换更新、更好、更先进的放射诊疗设备,以完善放射影像诊疗手段和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促进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放宽了对放射机房面积的要求,使得各医疗单位的放射科机房面积有所减小,但并未严重缩水。且放射科机房的防护越来越好,比如增加了一定厚度的铅板屏蔽防护等,以保证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的身体健康,并使得放射机房的屏蔽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21]的严格要求,以及广大群众和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的提高和医疗单位对放射诊疗设备的机房防护重视程度,各医疗单位在卫生监督部门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部门的指导下放射防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对放射机房的防护做到尽善尽美,使防护剂量处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所以只有加强放射防护评价工作,普及放射防护知识,不断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及健康检查意识,才能有效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疾病的发生[22]。
3结语
综上所述,放射防护评价对于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尤其是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放射工作人员由于每天都要接触射线,相对的防护要求就要更加严格,对操作室的防护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操作室内的观察窗和隔室门的防护剂量水平一定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关系到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是否会超标。个人剂量检测是对放射工作人员一段时间内所受到的照射剂量进行检测,现阶段除了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还无法做到隔室操作外,其他放射工作者基本上都可以隔室操作,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个人剂量检测数值基本上处于本底结果。所以放射防护评价和个人剂量监测是对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双重保护。放射防护评价是第1道保护,个人剂量监测是第2道保护,两者共同合作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篇8
1 我国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目前, 我国主要与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的法律有3部、法规2部, 规章30余部。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污染防治法》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是当今放射卫生防护管理领域中法律地位最高的法规。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449号) (2005年12月1日施行) , 共七章六十九条, 分别为总则、许可和备案、安全和防护、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主要是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监督管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实施, 使放射防护工作由单纯的行政管理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我国涉及医疗照射的主要放射卫生防护法规还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55号) (2007年11月1日施行)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卫生部令第46号) (2006年3月1日施行)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卫生部、公安部令第16号) (2001年8月26号施行)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环保总局令第31号) (2006年3月1日施行) , 等。
2 违反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应承担的责任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范看, 放射卫生法律责任一般有放射卫生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
放射卫生行政法律责任指由于实施放射卫生法律规范或其他法律关于所禁止的行为而引起的行政上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主要是针对那些性质轻微违法失职或违反行政纪律, 尚不够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开除等。放射卫生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限期改进、停工或停业整顿、没收非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
放射卫生民事法律责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赔偿行为, 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同行政及刑事法律责任同时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 从事高空、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 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不承担赔偿责任。《放射事故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 列出了赔偿损害的具体内容, 也强调了如果能够证明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 违反爆炸、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放射工作人员的法律义务
3.1 确保放射诊疗设备达到安全标准的义务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条指出: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 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 合格后方可启用;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 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 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
3.2 告知和安全防护的义务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 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 有明确的医疗目的, 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3.3 尽量降低受检者和患者受照剂量的义务
在诊疗活动中, 要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 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线胸部检查列人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非特殊需要, 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 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的, 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等。
3.4 自觉接受监督管理的义务
卫生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 被检查的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如实反映情况, 提供必要的资料, 不得拒绝、阻碍、隐瞒。
放射工作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 对受检者和患者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 才能确保其合法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晓燕, 周舜元, 李小娟.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法律法规、标准概况[J].中国辐射卫生2011, 6 158-159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篇9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技术的广泛应用, 全国范围内电离辐射装置数量逐渐增加,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数量也越来越多, 涉及的放射工种有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教学、科研、工业探伤等。为更好地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及规范化管理, 卫生部于2007年修订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1]。我院负责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几年来我们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对我市范围内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进行了监督指导, 从而使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目的一方面是落实用人单位的义务, 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另一方面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危害与治疗提供有效的行政执法依据和证据。
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现状
2.1 工作证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中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经本人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过健康体检、培训考核合格后, 由我院颁发《放射工作人员上岗证》。该证每年要进行审核, 根据其体检、个人剂量及培训情况确定其《上岗证》是否能继续使用[1,2]。
2.2 放射防护知识培训情况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并建立有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训档案。
2.3 健康体检状况
表1可见, 2008年至2010年放射人员的健康检查的年平均率在逐年升高, 但与法律规定的还有差距。
2.4 个人剂量监测
我中心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收发、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的使用情况, 每30d为一个监测周期, 并将监测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及时反馈到各单位。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对于个人剂量超过标准限值30%的, 要求单位及个人查明原因并将改正措施及结果回馈给我们或者我中心将派专人到各单位进行督查和处理[3]。现我院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7.4%。
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中存在问题
3.1 放射卫生防护知识普及范围有限
虽然近几年来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机率越来越多, 但是效果仍然不令人满意。原因主要有:一是基层门诊部和团卫生队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卫生知识缺乏, 培训率较低, 健康防护意识淡薄;二是一些医疗单位相关领导缺乏放射卫生防护知识, 导致规章制度未能有效地落实;三是部份部门的体检是空白, 如空勤, 地下作业等。
3.2 个人剂量计管理重视不够
一是有的放射工作人员不按要求佩戴, 或者故意不佩戴, 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二是部分单位对个人剂量计管理上不够重视, 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个人剂量计不按时送检。
3.3 健康管理档案不规范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 放射单位应当为其放射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对档案的管理不够规范严格, 内容登记不完备。甚至部分单位没有严格的保管制度, 丢失、损毁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导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态的资料不全, 给以后的健康评价带来困难。
4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放射知识、法规的培训和宣传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加强放射卫生知识和法规的普及。为了提高广大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方面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放射工作单位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基本知识, 另一方面还应通过宣传媒介, 以各种宣传形势, 广泛宣传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和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的要求及其重要性, 还要让各单位的领导都具备强烈的放射防护和健康管理意识[4]。只有这样放射工作人员才能在健康管理过程中主动地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从而从根本上推动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
4.2 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坚决执行处罚机制
目前, 在管理方面的主要手段是以教育和引导为主, 依法处罚的执法力度不够, 从而导致个别单位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 且存在一些违规行为。我中心将对一些长期不落实健康管理工作的单位及个人采取坚决的措施, 严格监控, 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的落实。
4.3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有必要尽快制订相应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为放射单位建立规范性、指导性健康管理档案, 规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工作[5]。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应当精确可信, 并能满足连续、动态观察劳动者健康状况、诊断职业病以及职业卫生执法的需要。同时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 更及时、高效、准确地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55号)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S].2007.
[2]陈祖云, 房晓光, 李琼, 等.湖北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工作具体做法[J].中国辐射卫生, 2001, 10 (4) :205.
[3]寇庆河, 鄢立刚, 仝玉社, 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异常数据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7 (2) :147.
[4]仝玉社, 鄢立刚, 寇庆河, 等.沈阳军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 (4) :411-421.
放射科医学影像设备的防护及安全 篇10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防护;安全
【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96-01
1引言
X射线机的高压部分早期使用感应线圈供电,裸高压线、裸X射线管方式。1910年发展为工频升压真空管高压整流方式。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动控制、程序控制技术应用到X射线机,大型X射线机变得十分复杂、庞大,但总体上仍属于电工元器件产品。1982年,采用逆变方式的X射线高压发生装置实用化,逆变频率不断提高,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X射线高压发生系统进入完全电子产品时代,系统经历了由繁到简、脱胎换骨的进化。1961年隔室操作多功能检查床出现,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广泛应用,胃肠透视检查进入遥控时代。由于x线电视的使用,X-TV透视已成为基本的诊断手段;电影技术也被引入X射线领域,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动态器官检查的影像记录手段成为心血管专用机的主要记录方式[1]。
2 X射线影像设备的防护目的及原则
2.1X射线机的防护:X射线机及机房的设计均须考虑防护措施,既要保证安全使用,使接受X射线剂量限定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不会造成身体损害,也不要采取过当的防护措施,造成浪费。
1)X射线影像设备以防X射线漏出X射线管管壳和防电击,X射线管的窗口处应根据设备的检查目的不同,放置1.5~3.0 mm厚的铝片,过滤自靶面发出的能量低、波长长的原发(初始)X射线,以降低被检者受照部位的吸收剂量。“窗口外应配置具有灯光野的准直X射线射野限制器,调整原发X射线的照射面积,以保护被检者非受照部位的相邻重要器官。”近代X射线影像设备将检查床变成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2)机房的防护要求:放射科的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它和临床科室的关系。在放射科内部,除了机房之外,还要有大约同样面积的辅助房间。这些机房和辅助房间安排的是否合理,不但影响放射科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而且影响病人就诊的方便。“同时保证一般公众成员在X射线机房外面接受的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因此,必须对X射线机房相邻房间和上下楼层房间的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 [2].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当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视X射线剂量的大小,会使人体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某些生理上的反应,使组织细胞功能受到抑制、损害或破坏。为防止和减小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完善和加强X射线机机房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是否得当,不仅影响着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受线剂量,而且也影响着周围人群,包括候诊病人,机房周围房间里、通道里、以及上、下楼层房间里人员的受线剂量。在机房的建造中,必须加强机房各个环节的防护措施,将人员的受线剂量限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3)机房的使用面积①原则:机房的使用空间大小应以保证安全操作为原则。每台X射线机应有单独的机房,双X射线管组件的X射线机应分别有各自独立的机房。②标准:按X射线机额定容量大小和防护标准规定新建X射线机房,单X射线管组件200 mAX射线机房应不小于24 m2;双X射线管组件的应不小于36 m2。牙科X射线机应有单独的机房。
(4)机房的防护厚度X射线机房的防护厚度,应保证在所预计的每周最大工作负荷条件下,使其周围区域的人员之受照剂量不超过其相应的有效剂量限值。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 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和天棚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透视机房各侧墙壁应有1 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机房的建筑材料以砖和混凝土为宜。一般24 cm厚的实心砖墙,只要水泥砂浆饱满,不留缝隙,即可达到2mm铅当量。
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计,并有与其所在同则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机房内的窗户,其窗下沿最好离地2m。
3 X射线影像设备的防护
X射线影像设备在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对我们产生着危害。如果在容许范围内,则一般影响很小,但也要强调和重视防护。“使用时要控制X射线检查和治疗中的照射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安全合理地使用X射线检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X—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犹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3]。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像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开展得越来越多,射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护工作可以从技术角度、放射线工作者和患者3个方面进行。(1)通过增加X射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来减少被照射的剂量;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常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来吸收不必要的X射线。(2)不仅要对患者的健康負责,更要保护好医生自己。“应遵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规程,正确进行X射线检查的操作。定期监测射线工作者所接受的剂量,及时发现问题。”同室透视时要戴铅橡皮围裙和铅手套,并利用距离防护原则,加强自我防护。(3)为了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和超过容许量的照射,要选择恰当的X射线的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检查程序。“不宜在短期内作多次重复检查,在检查时,要配合好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选好位置,摆正姿势。”总之,要恰当的用好X射线影像设备,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1]石明国主编. 医学影像设备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由芸主编. 医用物理学 (第二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
[3]张晓,薛义主编. 现代医学技术概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放射科工作流程 篇11
1机房选址与房间整体布局
大型放射类设备机房的选址, 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建筑情况与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机房的整体布局选择应该在满足功能性要求前提下, 尽量提高医患人员的行医就诊环境。通常由下列房间组成:登记区、候诊区、准备注射间、扫描间、操作间、设备间、主任、医生办公室等房间。
新机房建设前须报备当地环保部门, 在当地环保部门对现场评估认可后, 方能进行后续工作。
2机房要求
2.1 扫描间
大型放射类设备扫描间要符合所安装设备的尺寸要求, 同时由于大型放射类设备的机架等设备, 重量都比较重, 因此要特别注意地面的承重能力, 如果不能达到要求须对地面进行必要的加固, 以防止沉降。
电缆沟在施工时可以要求, 机架位置的电缆沟比其它位置的电缆沟高一些, 这样可以在万一发生漏水时可以该比其它位置高, 这样不容易存水, 对设备连接处也是一种保护。
还有一点也要注意, 在对电缆沟施工时, 一定要跟场地工程师确认强、弱电及数据线是否需要分开布设。因为曾经发生过由于强、弱电及数据线没有分开布设导致图像产生伪影, 很长时间查不出原因, 致使厂商和院方都遭受不小的损失, 所以对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地面必须水平, 此类设备的误差一般都在≤±1 mm之间。施工时应预留设备进入的通道。这个通道预留尺寸的大小, 和场地工程师的认真态度与安装设备实际经验的多少密不可分。例如:我院在安装一台大型设备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例, 场地工程师在看完现场后认为设备无法转弯, 不能一次性进入, 因此要求预留比标准尺寸更大的位置, 以便设备能够进入。这样就导致在设备进入后, 必须要进行第二次土建施工, 这样会对设备有可能造成损坏, 同时也导致设备投入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该场地工程师对本公司运送机架工具的性能不是很了解, 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实际上该设备机架运输工具为液压万向运输工具, 运输该设备时只需要将设备运送到与预留位置垂直角度后向机房内垂直运动即可, 因此只要按照标准尺寸预留即可, 并不需要进行二次施工。
放射线防护屏蔽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因此要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认真施工。对于放射线墙体屏蔽防护可以用铅皮也可以用重金石粉做防护屏蔽。铅门的选择, 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并参考安装设备的最大曝光条件予以选择。同时不要忘记安装X射线警示灯标记及预留曝光控制线接口。
2.2 操作间
操作间的面积应按照厂商的要求设计, 在与扫描间相邻的隔墙上根据要求, 安装铅玻璃, 铅玻璃的防辐射当量, 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并参考安装设备的最大曝光条件, 进行施工安装。和扫描间相连的电缆沟, 应该尽量在墙壁下及拐角处施工, 绝对不能直接处于观察窗下。
2.3 设备间
设备间的面积根据设备安装要求进行施工, 并配置大型放射类设备专用电源柜和建筑电源 (220 V) 控制柜。还要安装设备用电源柜、控制柜、水冷机等辅助设备。
专用电源系统应该采用符合国家规范的供电制式, 一般为电压380 V±10%、频率为50±3 Hz、相间电压最大偏差不超过设备生产厂商的要求, 根据设备的最大瞬间峰值和连续电流值, 作为最小过流保护器的额定电流数值。
注意设备间里还要布设电源插座及足够的照明电源, 以方便今后的维修。
大型放射类设备要有单独地线, 不得与医院建筑物或其它设备共用地线, 由于地线对设备安全运行及人员的安全有很重要的作用, 需要有良好的地线作保障。地线的数值要严格按照厂商的要求施工。对于室外设备要有适当的防护措施。
在设备间的选址上一定要慎重, 在我院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故, 由于对设备间没有认真选址 (该设备没有水冷机组) ,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 在设备间里有一条主上水管路, 一条消防主管, 两条冷热水支管, 这些隐患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结果主上水管路发生泄露, 由于已经要求设备供应商为所有设备柜加装约10-15 cm的架子, 所以此次漏水没有对设备造成损坏, 但此事故导致停机检修, 影响了设备的使用。 所以设备间, 应该不铺设上、下水及供暖设备, 如果因为设备有水冷机等设备, 需要上水则应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因为电气设备最怕灰尘, 所以要注意防灰尘;设备间里的落地设备机柜应加装约10-15cm的架子, 有条件可以给架子上加装轮子, 方便维修等使用;设备间应密闭并加装空调设备。
3建筑电源及弱电系统
3.1 建筑电源 (特殊要求除外) 根据我国标准采用220
V供电系统, 如医用辅助设备、医疗用电、照明、插座等用点设备。
3.2 弱电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门禁系统、安全与对讲系统等。
总结:前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细致的准备工作, 施工中全过程、全方位参与, 高标准严要求, 严把质量关, 都是大型放射类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与保证。同时也要保证后期的软件设施同步跟上, 如对设备温、湿度的控制, 良好的通风条件, 机房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清洁, 人员的素质等也是设备正常运行、准确诊断, 必不可少的条件因素。
摘要:本文从机房选址、机房施工等方面介绍了大型放射类设备场地的准备流程, 对施工过程中的场地、机房、屏蔽、强、弱电、地线等进行阐述, 总结出了针对大型放射类设备场地安装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安装流程及经验, 满足了使用要求, 对于大型放射类设备的安装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放射科工作流程】推荐阅读:
放射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07-24
放射科员工工作职责范文08-24
放射科2009年工作计划11-03
医院放射科个人工作自我总结11-23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06-19
镇医院放射科医师个人工作总结07-13
医学放射工作09-29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11-13
放射性工作06-02
援外医疗放射工作体会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