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2024-11-05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共12篇)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1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期, 心理上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 由于课业任务相对中小学时期较轻,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部分已经进入青春期, 他们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关注自我, 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去认识和评价自己。近年来, 对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自我价值感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 对他们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有重要广泛的培养, 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进行深入地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发展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

1 国外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及其观点

早期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 (James, 1892) , 他提出一个公式:自我价值感=成功/抱负, 也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所取得的成功与其抱负之比。其中抱负是个人的内心标准, 是那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期望达到的水平。与James把自我价值感的重心放在对自身认识的评价上不同, Cooley (1902) &Mead (1934) 把自我价值感的重心则放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上。Cooley认为, 一个人的自我是由其人际关系交往中产生的即是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 并且认为他人的看法就像一面镜子, 个体从中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因而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 这就是的"镜中自我" (Lookglass self) ;而Mead在其"普遍化的他人"概念中的看法与Cooley有共同之处。他认为, 如果他人对自我是高度重视的, 那么该人将会把这些消极的看法与态度并入低自我价值感的形式中。

五十年代, 自我价值感的研究概念有了一些新的内容。Bill&Melean (1951) 提出,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受由真实自我 (real self) 与理想自我 (ideal self) 之间的差距决定, 真实自我是自我中成功的、已实现的部分, 理想自我是个人期望达到的抱负部分。差距越大, 自我价值感受越低, 焦虑越高。Bill&Melean关于自我价值感的认识明显受James的影响, 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是他们把自我价值感与焦虑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作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个人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这样一个社会问题。

1967年, Coopersmith (1967) 把自我价值感定义为:"自我评价的一系列态度。"据Coopersmith (1967) 的研究反映, 影响自我价值感的因素除了成功与抱负的关系, 还有其他因素, 如社会化经历。Coopersmith认为, 自我价值感是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的: (1) 重要性 (significance) , 即是否感到自己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赏; (2) 能力 (competence) , 即是否具有完成他人认为重要的任务的能力; (3) 品德 (virtice) , 即是否达到伦事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程度; (4) 权力 (power) , 即影响自己生活和他人生活的程度[1]。Shavelson (1976) 等把自我价值感分为许多层次, 一般自我价值感位于最高层次, 最低层次是指对特定情景中的行为的评价, 中等层次是指那些更为一般的结构, 较高层次是指那些更高等级的因素 (如社会或身体的自我价值感、学业自我价值感等) 。

八九十年代自我价值感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哈特 (Harter) 及其同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青少年自我价值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们认为与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关联最密切的领域是学业能力, 体育运动能力, 社会认可, 容貌外表以及行为举止[2]。

上述许多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理解很显然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 不一定能解释我们中国人的自我价值感, 因此什么是中国人自我价值感的结构, 或者说中国文化背景下自我价值感的结构如何呢?

2 国内关于自我价值感的研究

黄希庭等 (1998) 对自我价值感进行了建构。编制了一个"中国化"的自我价值感量表, 较全面地界定了我国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内涵。他们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一具多维度 (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 、多层次 (总体、一般和特殊) 的系统, 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处于不同层次的自我价值感, 其抽象程度也有所不同。总体自我价值感是泛化的价值感, 它抽象程度最高但比较模糊;一般自我价值感的抽象程度次之, 它包括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受和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 这两种价值感比较稳定, 反映了个人长期维持的一种基准水平;特殊自我价值感的抽象程度最低, 它体现在生理、心理、人际、道德和家庭等具体方面, 它同样反映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类型。各种特殊自我价值感的水平比较容易随社会角色、身份的改变或重大事件的发生而波动。从这三个层次来区分自我价值感能体现自我价值感的差异性和发展性, 从这两种类型来区分自我价值感则反映了自我价值感的社会文化性[3]。

黄希庭等的这种界定具有其合理性, 说明了自我价值感是一个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较全面地界定了中国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内涵。

3 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柳春香、凌辉在研究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中, 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的负相关[4]。陈莹、陈幼贞、凤四海的研究显示人际关系这一人格特质不仅影响着个体的人际自我价值感, 而且广泛的影响着所有种类的自我价值感, 而外向性、情绪性等与多种自我价值感有密切关系的特质对人际关系又有显而易见的影响[5]。国外的研究也证明了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如Higgins等和Ogilvie的研究表明, 高自我价值感与较小的"自我-理想自我"的差异相联系[6,7]。国内苏娟娟等人的研究发现, 三类上网中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和谐程度呈显著正相关[8];王鲁豫的研究表明部队战士的自尊水平与其自我和谐程度呈显著正相关[9]。国外有研究发现, 在所有的负面体验中, 经济困难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10]。国内也有类似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11]。经济条件的差异可能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之一。部分自我价值感高的贫困生不易产生焦虑, 而自我价值感低者受焦虑情绪的困扰较严重。总体自我价值感对状态和特质焦虑都有很好的预测性, 特殊自我价值感对特质焦虑有很好的预测性[12]。吴洪艳, 赵玉芳的研究认为, 贫困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是广泛的, 既涉及特殊自我价值感, 也影响了一般自我价值感, 甚至总体自我价值感[13]。高自我价值感对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同伴关系、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积极的心理品质有积极影响;低自我价值感与抑郁、焦虑、饮食障碍、药物滥用、青少年怀孕及冒险性行为有密切关系[14,15]。吴洪艳在对大学生进行自我价值感影响因素分析, 发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随学习成绩的下降而下降, 母亲温暖理解教养方式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高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与拒绝否认三种教养方式的大学生, 居住在城市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高于居住在城镇与农村的大学生, 父亲过分干涉与拒绝否认教养方式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最低 (P<0.05) [16]。

4 教育建议

许多研究表明, 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有利于个体心理、学业和生活等各方面健康全面的发展[17,18,19]。高校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的管理与指导外, 还应给他们参加社会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指导;尽量让学生在学生管理中唱主角, 采取适当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担任学生干部.客观地评价学生并以适当的鼓励与批评相结合。通过客观地评价学生以及适当的鼓励与批评, 帮助学生建立对自身和职业正确的认识, 将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调节到合理的区间。父母对孩子应采取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父母首先要爱孩子, 而且这种爱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 传达给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在生活中, 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赞扬与鼓励, 对孩子的事情多一些兴趣与耐心。另外, 父母对孩子不能期望过高、干涉过多或过分严厉, 要慎重地有方法地批评孩子, 尽量少指责孩子, 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遇事多与孩子商量, 多听取孩子的意见.要注重对孩子特长的培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家长、教师和学校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与实际情况, 为孩子的特长培养提供条件和机会, 尽量使孩子有一项引以为自豪的特长。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2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它包含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自身价值,是个体个人生活动对自己的上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到社会条件和个人主观条件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时间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首先,实现自身价值是基础。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总的来说,对于当代大学生,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是: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等。而人不是孤立的,他总是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而存在,因此人生价值的实现亦需要社会条件: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等。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自我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终身教育、内向教育、自我教育等教育思想的提出,教育一词的外延在逐渐扩大,其内涵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教育不再被单纯理解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而成为人的一种生存、生活方式。我国过去的教育科学研究多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研究,往往忽视人与自我的研究。近年来,对于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遗憾的是,当前绝大多数学者都把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来研究,有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绝大多数是针对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展开研究的,当前研究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自我教育文章寥寥无几,所以本文试图对自我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进行系统研究。

一、自我教育的内涵辨析

当代大学生目标的多元化、个性的多元化、发展的多元化,使“灌输”与“管束”的教育方式不再适应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当前实施自我教育,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自我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是使大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高等教育应把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什么是自我教育,学术界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自我教育就是进行自我反省,自己教育自己,也就是人们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有学者认为,自我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品德水平,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方法。有学者将自我教育当作教育影响所借助的某种媒介,认为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适应、自我转化、自我反馈、自我控制等等。还有的学者把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显然,上述诸种解释都未免偏狭,都没能全面地揭示出自我教育的真谛,不能完整地理解和把握自我教育的深刻内含。

事实上,自我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它不仅仅指教育的一种途径、方法和自我教育能力,更重要的是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笔者认为,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是学习主体根据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計划,主动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评价、强化、否定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自我教育的活动在学校、家庭、社会中都存在,涵盖人自身发展的德、智、体各个方面,并且这种活动本身含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说来,自我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个性心理、身体素质等五大方面,这五个方面构成了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们虽处于不同的地位和层面,但它们却是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对于自我塑造来说,思想道德是灵魂,知识文化是基础,心理个性是特征,身体素质是载体。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具体要求

大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己经基本具备了基本理论知识,对自我教育的涵义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对道德、科学、社会的理解和把握毕竟肤浅、片面。所以要大学生独立地进行自我教育还有一定的困难,应对其加以引导,明确要求,大学生自我教育具体要求如下:

(1)自觉性要求

自我教育是一种在较高自觉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控制活动。它主要是依靠主体自身的内部动力完成的。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首先必须认识自我教育的涵义和作用,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把握自我教育的进程。自觉性的培养来自于内心的需要和愿望,来自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2)社会性要求

自我教育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完成,这里包含三层意思。首先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超越时代、历史,而抽象地完善自身,他总要带上社会的烙印;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个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个人与社会总是相互作用,社会与个人总处于一种互相适应和改造的状态;最后从信息的角度来看,自我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接受各种社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处理,才能为已所用。因此,自我教育无论从内容或是方法途径都离不开社会,都是个体与社会相互发生关系,彼此作用的产物。

(3)针对性要求

自我教育是一种个体的自我完善,虽然这种自我完善有普遍的个性,但更具有个别的特殊性。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自我教育在其内容方式和结果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若要使自我教育收到成效,就要因人而异,各自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有的放矢。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自我教育就是一种个性化教育。忽视个体认知结构的差异而仅仅考虑个体个性的差异也是不完全的、是得不偿失的。

(4)持久性要求

自我教育是一个过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更高的定义上看,自我教育还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不仅是艰巨的,而且还是长期的,尤其在改革开放、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社会节奏不断加快,这就更需每一个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有敏锐的头脑和目光,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在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5) 实践性要求

自我教育之所以强调实践是因为它是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各种能力的必要和最好的途径。实践活动是人的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基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把知和行统一起来。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实践活动的过程,两者是不能分离的。唯有实践才能使认识、观念和信念进一步深化,才能使情感、体验进一步升华。才能使意志进一步坚强,使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强化,真正知、情、意、行统一起来。

总之,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有其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不仅适用于德育和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而且也适用于文化知识、个性心理和身体素质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本质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明确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具体要求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具体要求包括自觉性、社会性、针对性、持久性等要求。大学生只有具备自我教育能力,成为自我教育者,才能在学校和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欣祥.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现代教师最基本的素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65-66.

[2]王成,孙玉甫.试论大学生自我教育所需心理特征的塑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2):101-103.

[3]王成,朱伦,孙裔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09(5):62-63.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4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自我管理是对目标、时间、活动、心态等方面的管理, 从而自我提升综合职业素养的过程, 自我管理是迈向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是组织和个人共同成长的持续动力。就如杰克森·布朗所说:“缺少了自我管理, 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 眼看动作不断, 可是却搞不清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不动”。那么当代的大学生, “90后”的他们从小基本没有吃过苦, 父母亲大都依着他们, 很多事情都是非常的随意, 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而且自制能力比较差, 这也就说明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自我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 自己对自己的教育, 即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的教育。它是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自觉能动性的表现, 而自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 能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鼓励、自我控制。而自我教育从本质说, 是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 人们首先要认识自己。这个认识过程, 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是一致的, 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 从观察分析客观环境、认识他人的过程中, 逐步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与环境、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并反诸于己, 即用新的标准要求自己、教育自己, 使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更符合社会的需要。所以, 当代大学生也学会自我教育, 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的水平;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掌握管理情绪的方法, 拥有积极的情绪, 以激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的产生;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有利于成长成才的动机, 从而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决策, 产生有效的行为, 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水平。

(二)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对大学生的引导。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者, 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导向作用。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基层的教育者, 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大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的指路人。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也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关键期, 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观念已初步形成, 但仍具有可变性和不确定性。辅导员的导向作用表现在自我管理意识导向、观念导向和行为导向等诸多方面, 对大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2.激励作用。辅导员、班主任在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还使学生明确自己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 真正把行为规范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他们的自觉性。激发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对他们表现出的有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言行给予肯定的评价和各种形式的奖励, 用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积极性, 创造更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行为。

3.凝聚作用。群体凝聚力是通过群体内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 在高校中表现为班级、党团组织等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在群体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 辅导员、班主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群体内部关系密切和谐, 大多数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关心、爱护、互帮互助, 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就强。反之, 若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紧张, 成员之间多有摩擦, 群体缺乏凝聚力, 也就丧失了战斗力, 发展下去还可能导致群体的瓦解。

4.个人魅力的感染作用。个人魅力是一种精神力量, 是个人经过长期自身努力形成的, 是个人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 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加强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组成单位, 是学生学习知识, 交流理想的重要环境。在良好的集体中, 优良的班风是学生全面发展、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有力保障;班级中优秀党团员、三好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在良好班集体及成员的熏陶感染下, 各种消极因素会受到无形的约束。个别同学的坏毛病和不良行为都会受到抵制和反对, 从而使得学生向积极方面转化, 改掉不良的习惯。与此同时, 开展一些班级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 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人格, 而班级文化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直接的文化环境。人的发展是在对自我的不断认识中完成的。只有以他人为参照才能更好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 让学生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合理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生培养计划, 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四) 加强学生组织对大学生的培养。

大学生参与学生组织的动机, 主要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他们的自我意识萌发在于主动发展自己, 全方位提高自我能力, 而参与学生活动能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潜在力量。参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学习, 不只是简单的阅读、理解、记忆和思考, 而是要在组织和参与活动中, 学习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活动过程的矛盾, 学生会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经历过矛盾和困难, 学生的思想和经验都会到达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更懂得珍惜学习时间, 获得人生的意义。

学生活动对大学生自我评价有两重影响:第一是通过参与活动激发了个体的潜能, 活动成功或失败都会对个体评价形成影响。成功的体验能够提高自我评价的效能感, 使大学生自信得到提升, 能够认可肯定自己。失败的体验能够促使他们自我反思, 这种反思之后的经验也非常重要。第二是朋辈评价对自我评价的促进。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很难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 这种来自他者的评价和建议, 对准确认识自我有很大的帮助。对处在“自卑—自负”跷跷板上的大学生来讲, 学生活动是自己寻找平衡点的最好途径。通过学生组织的集体学习和活动, 个体能够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 了解自己和他者的区别, 也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通过这种集体的自评和互评, 成员都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修正自己的形象, 从内外两方面改善、提高自我。

参考文献

[1] .范晓光.试论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2] .熊琪.浅谈新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鉴定 篇5

我乐观向上、富有热情、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有强烈的责任心,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在校期间,我勤奋上进,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曾在“校园歌手大赛”中荣获“最佳潜力奖”。在院学生会中任职两年多时间,曾人学习部部长一职。期间,我工作积极,敢作敢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自我鉴定《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并荣获了“优秀学生会干部”和“优秀学生干部”的嘉奖。2007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课外,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暑假期间我都到电视台进行实习。实习期间我虚心学习,熟悉新闻业务,积极深入基层采访,主动承担写稿任务。三个暑假的实习让我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开拓了视野。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勤奋铸就成功,我相信自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整个社会呈现出价值观多元化的态势,对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消除社会核心价值认同危机,重塑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背景: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

1西方价值观和东方价值观的冲突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对人的行为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东西方价值观因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内容。总体来说,东方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价值观领域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一方面推动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容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价值观上的混乱。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把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看作是“普世价值”,凭借他们在经济和科学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地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向亚洲地区进行渗透,希望实现全球“一体化”局面。但实际上,全球化进程不仅没有调和不同国家的利益,反而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状况反映在文化方面,就形成了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文化与价值的冲突与激烈碰撞。

2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建国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流的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发生转变,强调集体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社会,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由计划经济模式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经济主体由过去的单一化发展成为多元化,各个经济主体之间不断发生利益冲突。市场经济在充分激发社会成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欲望的同时,也极大地转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以及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等,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准则。”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出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趋势。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价值多元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多元化所决定和支配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现实和多种社会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引发了人们在价值认识上的分歧。价值多元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困境:价值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

1混淆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价值认知是指“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价值认知相对于价值认同而言处于感性认知的低级阶段,但却是后者得以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因为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前提下,通过思维活动对社会现实进行初步了解和把握,并在判断、推理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完成已有个人价值观对其的“过滤”,才能达到由“知其然”的感性认同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同——即价值认同——的阶段。随着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人们面临着来自传统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激烈冲击,对原先所提倡的传统价值体系产生的怀疑,削弱了原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的淡化和信念归属感的迷茫。很多大学生对到底追求什么价值、怎么追求价值困惑不解。

2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在我国,市场经济提倡的自由竞争和与之相伴生的利益多样化,扩展了人们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价值多元化的日益深入也使得人们在诸多的价值尺度中感到无所适从,增加了对基本价值选择的困难。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用化和价值判断模糊化的特点。一项调查表明,有40.3%的大学生认为“漂亮女生傍大款”是个人自由,5.8%的大学生认为“漂亮女生傍大款”是摆脱贫困的手段,两者合计达46.1%。大学生对“留学生学成不归”现象的看法,认为“归不归是个人自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3.1%,认为“不归国不等于不报国”的人数占32%,传统的观点“不归国有负祖国人民培养”的选择率仅为13.8%。

3弱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两个环节,只是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知、理解和认同上,更重要的是要将之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难以践行,价值认知与价值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据《中国青年研究》报道,近日,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7%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月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多的学生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信条,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查协会对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学生愿高价做枪手”。此类现象与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认知水平极不相称,已经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

4增加了高校价值教育方式的难度

在多元化背景下,随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苏醒,个体的自我价值也必然会得到应有的重视,使人们更加崇尚个性和关注自我,大学生之间越来越难以达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高校一贯采用的单一价值灌输方式,无法面对价值多元化、大学生主体的觉醒和自我价值强化的新局面。而处于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一方面思想敏锐并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另一方面他们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对错误和落后的价值观缺少理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应对挑战,建立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抉择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任何国家都必然形成自己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在我国,价值多元化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危机,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指针,引领着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实现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正是依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使我们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考验,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共同理想是理想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共同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党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具有强大的理想认同基础,是保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是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武器。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建设者,更应该自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服从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3精髓: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五千多年的历史洗礼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引领全社会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不断走向强大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尤其需要以这两大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继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同时要大力弘扬时代先进人物事迹及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坚定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4基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7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

长期以来, 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 整个社会思想的中心价值观不再具有支配性。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而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产生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人们有着各自的利益基础和生活方式, 因此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现象是必然的。在这样的环境下, 特别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 中西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 多种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他们中有人信奉“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价值观念, 也有人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有坚持“报效祖国”的价值取向的, 也有人“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价值观。还有人坚持“钱越多, 人生价值就越大”和“生活追求舒服、满意”的享乐主义价值观。应当指出的是, 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 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主导地位。但多元价值观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和社会的无序,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二、价值目标务实化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主义观念大大加强, 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逐渐减弱。市场的负面作用, 以及西方一些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中有的人认为, 理想太大、太远、太空, 个人的现实生活最为实惠。如今大学生更为关注的是个人自身的状态和现实利益, 强调人首先要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 通过自己的努力, 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在义利观上, 当代大学生赞同“正当地索取, 积极地奉献”, 追求权利义务的均等。在政治观上一些大学生不太关心政治, 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淡漠, 他们更愿意关心切身利益。大学校园内许多学生都在拼命学习, 但是他们大多都在学习实用知识, 外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所占比例一直居首位。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还体现在大学生对物质享受、对金钱不加掩饰的追求。当代大学生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职业的稳定程度等,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不可否认, 今天的大学生讲实效重现实, 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色彩, 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 这种实用性有时带有一定的庸俗性, 如有些大学生过分看重金钱、地位和眼前利益, 他们欣赏高尚却不想拥有高尚, 赞赏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为英雄模范, 少了一点应有的理想和精神。

三、价值观念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从以社会为本位向以个人为本位倾斜, 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 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凸现。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上更倾向根据社会现实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正式并积极追求其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 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明显增长。有一项调查清楚地表明了这一变化, 大学生在回答在校学习的动力时有47%的学生认为“为谋求自己美好生活”, 高于认为“报效国家”的学生比例13个百分点;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服从国家需要”与“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两个选项之间选择时, 有31.7%的学生选择了后者, 远远高于前者。调查的结果还显示当代大学生进取意识、自立能力、竞争意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奉献精神、组织纪律性却呈减弱趋势。

四、价值实现途径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到了增强和确认, 他们凭借头脑中的知识立足于商品竞争的社会, 他们比较强调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建立, 促进了人才流动和优化组合, 使人才的价值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深深撞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才观、职业观和价值观。这样的社会背景为青年大学生“实现自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大学生这个最敏感的群体, 迅速地从观念到行为适应了这种变化, 一度出现的经商热、出国热、创业热清楚地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成才道路的选择上不再单纯的依靠集体和组织,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个性、自信,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上日趋多元化, 更为务实。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制约, 教育的实效性还是不容乐观。教育价值导向的弱化, 必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而要确保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功能,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直接源于这种价值观的多元化, 所以, 解除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 首先就必须确立一套先进的主导价值观。大学生有了一个主导的价值标准, 就不会无所适从。在中国现阶段, 主导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 提供了发展动力。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 以学校为阵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它是在校园内, 由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 以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学校全员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 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为此, 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塑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创建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校风。

3. 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 也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面对学习、就业、经济、人生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渴望了解社会, 更渴望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看到自身的差距,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此, 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 开展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了解国情、民情, 切身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感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从而增强对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理解, 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实践教育,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这样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在学生身上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4. 不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党团教育进行的, 所以高校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在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中, 要理论联系实际, 紧密结合国内外实际, 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正确回答和帮助大学生认识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使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党团组织的教育活动, 使党员、团员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

5. 优化家庭教育, 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 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 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 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同时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 可以更好地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为此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 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 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许多困惑, 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 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 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还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 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 而不是相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就必须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 反对经济交往中的假冒伪劣、欺诈行为, 打击社会的丑恶现象, 纯洁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 扫除黄赌毒。同时, 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 为大学生树立楷模, 讴歌无私奉献的时代英雄, 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小锡, 王易, 卢黎歌, 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8

一、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 但价值主体取向已由社会本位转向社会个体新结合本位, 他们更倾向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价值观念日趋功利化, 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层次多样化, 价值目标现实化、短期化, 价值评价标准日益相对化、多变化。

(一) 价值主体复杂化

改革开放以前, 整个社会价值体系高度统一, 全国人民都为了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已, 人们奉行唯一的价值观, 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个人利益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否定。改革开放之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领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市场经济肯定自主生存与发展, 它为个体提供创造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均等机会。受其影响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 对自我存在更为认同, 往往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来设计并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 大学生的价值主体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 甚至有进一步超过社会本位的趋势。但同时, 我们也看到大学生价值主体取向正逐渐由单一走向社会个体新结合本位的整合, 其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

(二) 价值观念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上的改变, 以前人们奉行的中庸、中行、中和等清静自守、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旧理念慢慢被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敢于竞争的精神所代替。但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期, 经济制度和市场体制还不完善,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人们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 价值观念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受社会现实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念也形成了重功利的实用主义思想, 许多大学生把地位与财富作为毕生的价值追求。

(三) 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 价值文化的单一导致大学生把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作为唯一选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变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进入新世纪后, 伴随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步伐,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层次更加多样化。多元价值取向是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显著特点。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单一价值认知模式被多元化的价值意识所代替。在高校中以民族命运、社会责任为己任的大学生很多, 他们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而奉行利己主义、个人实用主义的也不在少数。多元的价值观在相互碰撞中推动着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演变与发展, 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体系已不是以某种单一价值观主导为特征, 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

(四) 价值目标现实化

21世纪之前的大学生普遍社会责任感较强, 常常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他们有着凭一己之力改造社会的勇气和信念, 有时会与社会产生冲突。而进入新世纪以后,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更加灵活变通, 在追求现实利益同时, 不会脱离社会现实, 而是在社会规范中找到个人与社会的锲入点。在适应社会的进程中, 他们往往受社会现象和风气的影响, 变得更加务实, 从追求理想和抱负转到追求功利和实惠。

(五) 价值评价标准相对化

现代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 使大学生的眼界逐渐拓宽, 这给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转变提供了现实条件, 价值评价标准也随之宽松。其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也趋于相对, 表现出对一切新事物的理解, 认为存在即是合理。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更加便利, 对一切信息都能找到其合理之处而将其消化。由于普遍存在着多种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有明显的双重性:在价值观念上认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价值行动上却执行个人主义标准;用集体主义标准严格要求别人, 却用利己主义标准宽松要求自己。

二、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一)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生产资料匮乏, 社会分工不明确, 生产劳动必须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 因而社会集体意识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 大学生懂得市场经济是一种肯定主体自主生存发展的经济, 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主体功能, 它为市场中的每个利益个体提供创造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均等机会。这样, 他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 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利益是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群体纷纷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市场的趋利性容易引发大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堕落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渗透到非经济领域极易引起重功利、重结果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倾向, 如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在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等价值领域会引起大学生价值观的裂变, 在人际交往关系中会造成人际冷漠疏远, 久而久之社会则变得缺乏真诚与爱心。

(二) 国内外多元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日益与现代社会文化所要求的勇于创新、敢于竞争的现代精神相冲突, 也与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人才观相悖。新时期的大学生推崇个性的发展, 注重自己的个人表现, 具有很强的活力。

当前我们所处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 众多西方资本主义价值意识形态随全球化的步伐传到中国高校, 在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织博弈下, 大学生缺乏甄别良莠价值观的能力, 极易迷失自我, 陷入道德误区。受当前社会上贪污腐败不正之风、财富成功观、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潜移默化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摒弃了传统道德观, 疯狂追逐物质享受和财富地位。

(三) 互联网媒体的负面影响

在整个社会价值观陷入混沌状态下, 身为主流价值观传播者的媒体本应担负起积极引领、宣扬正确价值观的责任。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 有些媒体为赚足眼球, 哗众取宠而推波助澜宣扬垃圾文化。就像如今的一些影视剧不顾历史真相, 瞎编乱造故事情节, 为迎合观众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被不少大学生所吸收, 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反作用。开放自由隐秘的网络平台上, 大学生可以不顾社会现实的拘束, 以虚拟的角色在网海中恣意驰骋, 往往会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错乱。

(四) 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缺陷

身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担负着大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重要职责。但如今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内容过于陈旧, 形式过于简单, 说教太多、实践太少, 这种无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教育在大学生中根本没有市场。

(五) 大学生自身素质良莠不齐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 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成长在社会急剧发展、变迁转型时期, 往往个性十足, 他们独立自主能力较强, 能够独立思考问题, 对一些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理智尚不成熟, 受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价值观往往偏离了正确轨道。他们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又受网络环境的熏陶, 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他们容易模仿追随, 但他们空有一腔热情, 不能脚踏实地, 与老一辈大学生相比缺少实干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新时期对大学生价值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一)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稳步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如今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社会环境下,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推动作用。如今的大学生尚未走上社会, 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下, 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存在有其合理性, 其价值观具备较强的可塑性, 社会有责任在宏观角度上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为了引领新时期的大学生走出价值误区, 应将中国传统道德观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 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塑造其具有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观念系统的灵魂, 指引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风尚和时代的发展, 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动力。坚持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核心价值导向,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学生不仅要会做事, 还要会做人。

(二) 变革强化高校的育人功能

目前高校价值观教育不能从本质上打动学生的心灵深处, 故不能从深层次上塑造学生的价值观。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应该给予其一种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培育其辩证的思维, 用战略思维去看待社会和国际的种种问题, 帮助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所以, 高校两课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价值观教育理念, 创新课程教学, 加强学生实践指导, 真正成为大学生灵魂的导游者, 推动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促使大学生良好价值观形成的良好载体。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教育文化, 优秀校园文化的发展会形成一种校园精神, 这也是一种价值意识体系。校园文化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大多为学生自己, 他们可以在活动的组织、宣传、实施及总结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个价值观内化过程中, 大学生亲身体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得与失, 学到了团队协作、与人为善、有序竞争等精神品质。优秀校园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历史积累过程, 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营造。加强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 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了社会和学校的帮助教育之外, 大学生更应该认清自己方方面面的不足, 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 端正学习态度, 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摒弃功利主义的学习目的, 积极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合格公民。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与社会要求脱节的现象, 表现为缺乏日常道德规范, 行为举止轻佻, 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特点。价值观教育最终结果应该是知行合一, 故大学生应端正不良的日常行为, 多加强社会实践, 在社会中多与人接触, 锻炼自己的毅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不仅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和帮助, 更需要大学生自己从内心树立积极主动的态度, 切实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思潮交织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及问题。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 但价值主体取向已由社会本位转向社会个体新结合本位, 他们更倾向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价值观念日趋功利化, 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层次多样化, 价值目标现实化、短期化, 价值评价标准愈发相对化。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并提出了大学生价值体系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堂, 刘剑波.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走向及其成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增刊, 115-117.

[2]韩芸.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重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1 (9) :84-88.

[3]串冬梅.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构建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2) :19-20.

[4]刘永清, 李淑娟.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J].资治文摘 (管理版)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9

(一) 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因而他们的价值观状况尤其值得关注。据调查表明,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无论是北京奥运会涌现出的“鸟巢一代”还是汶川大地震中自发投入抗震救灾的志愿者, 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 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勇于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一代,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依然是健康和向上的。

(二) 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 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多变化, 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目前, 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些突出的价值观问题是: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较差, 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 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分化性与多样化的趋势。近年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吸毒、暴力、自杀、非法传销、非法同居、颓废弃学、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指引。

2.原因分析。

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是紧密相连的, 也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德育状况有关, 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带来的多样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 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合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思想观念顺势而来, 冲击着我们的生活, 我国传统价值观赖以生存的同一性文化已让位于现代多元的异质性文化, 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呈现多元趋势。二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的价值和信仰体系难以解释许多新的社会现象, 导致部分社会群体出现信仰真空, 与新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导致目前的社会处在一个精神信仰较为混乱的价值失范阶段。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主体利益多样化, 使思想、文化、价值观处于一种激荡的氛围之中, 部分大学生片面理解市场经济所注重的物质利益, 把个人利益和金钱的作用推向极端化, 片面追求物质享受, 形成片面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三是学校德育的滞后。“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 轻视道德修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 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的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育方法上, 填鸭式的灌注仍占主导地位, 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和建立稳定的德育实践基地还有欠缺;形式活泼、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目标一致的德育还很不够。四是从学生的特点来看, 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这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他们价值选择的难度,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 更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困惑和迷失。与此同时, 由于大学生意识特征上的独特性, 理性思考较少, 因而易出现价值认同上的被动性、片面性。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 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动摇, 甚至步入价值观念的误区。[1]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论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在当前价值观出现多样化乃至相互冲突, 不少人出现困惑、迷茫、盲从的社会转型期, 更加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只有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动员下, 多元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调适、引领和规范,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他们才能从多种价值观的甄别中选择出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 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基体。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旋律,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价值观的现实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道德基础。[2]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并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 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更新教育模式, 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利用各种教育阵地, 通过多种渠道, 全方位地开展教育, 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是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统领和整合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 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使漂泊躁动的心灵重归健全的精神家园。

(一) 发挥主渠道作用, 增强教育实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首先是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将核心价值体系纳入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教学实践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倡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辨, 在碰撞与交融中学会识别;力戒标语式的说教, 运用典型事例的示范作用, 激励学生与之比较对照, 自觉的学习和效仿;[3]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理论要求, 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

(二)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

有效的认同首先依赖于认同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缺乏吸引力就无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向往和接受, 无法使其真正在心中认同。如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亟待研究,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拓展与创新、共同理想的提炼和概括等等都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才能使其不断丰富与完善, 才能使大学生对它恰当的理解, 从而实现对它的认同。要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把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 注重社会实践。

培养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仅靠灌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它必须落实到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有意义的活动之中, 落实到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当中。高校应努力创造机会让大学生走向社会,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的正确性。通过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实训、实习等职业岗位锻炼、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服务社会, 了解社会, 感受社会, 使自己的价值认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校内实践活动主要结合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进行, 以集体主义教育和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做贡献为重点, 以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

在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同时, 还必须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现实社会环境也是最能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之一, 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许多困惑, 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 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 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 还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净化生活环境, 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 而不是相背离。

四、结语

价值观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的综合影响系统,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多角度、全方位、多媒体、多层次、分步骤地向学生不断传播和强化正面信息, 用先进文化和思想占领高校课堂、讲坛、学术研讨、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网络等阵地, 构建起一个立体、全面、综合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 形成一股合力, 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消除不良价值观的负面影响。[4]

参考文献

[1].刘振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

[2].邵南征, 曾庆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3].李星光.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J].新西部, 2008, 2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10

自我妨碍行为主要发生于能力评价情境中, 学校和课堂正是典型的能力评价情境。学生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结果而采取的降低或放弃努力行为叫做学业自我妨碍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学业自我妨碍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最早对自我妨碍行为研究的是Berglas等人, 他们将其定义为:“在表现情景中, 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自我妨碍是通过把知觉到的失败的原因远离他们的能力来实现此目的。Garcia认为, 它是学生为了应对预期中学业任务上的不良表现而在学业任务前采用的一种学习动机的自我管理策略, 以保护自我价值或维护自身能力形象[1]。Covington (1992) 认为, 学生都有自我妨碍的动机, 他们可以把失败解释为是已有障碍的结果而不是由于自己低能力所造成的。自我妨碍的表现有多种, 如学业测评前声称自己的身体不适, 减少达到目标的努力程度, 夸大任务难度等等。我们可以把学业自我妨碍的概念概括为当学生面对学习评价时, 为回避可能出现的消极情感而采取的降低或放弃学习努力的行为。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自我意识分为内在自我意识和公众自我意识。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 他们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信念, 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公众自我的人由于比较看重外界他人, 所以, 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 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评价, 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 容易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

成就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高标准的倾向。西方学者将成就动机定义为“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任务, 不但愿意去做, 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其表现包括完成有难度的任务、高效率地完成任务、超越自我或他人等。成就动机常常突出表现在学业、体育等成就领域, 但实际上, 成就动机的表现可以非常多样。因为不同的文化、性别、社会角色乃至不同的个体, 对于什么是重要的任务、怎样是高标准的具体界定常常是不同的。成就动机可进一步划分为趋近性和回避性的两个因素, 分别可称为希望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前者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成功, 而后者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失败。在希望成功的动机影响下, 个体会主动从事学业等重要任务, 并会选择有利于任务高质量完成的策略, 坚持努力, 以求成功。在回避失败动机的影响下, 个体面对重要任务时可能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防御性的, 个体力图逃避任务以避免失败;而另一种方式则较为积极, 个体会非常努力以避免失败。

大学的学习已由从高中的他人监控式学习转变为大学的自我调控式学习, 且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及就业竞争等压力的增大,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意识、成就动机的关系, 一方面将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 通过学业自我妨碍研究探讨学生学习动机不高的原因, 既有助于对学校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作出解释, 也可为大学教育和自我学习提供指导及干预的新视角。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被试为哈尔滨市的两所大学的学生, 共210名。其中男96名, 女114名。

2.2 研究工具

自我妨碍量表。此表是由Rhodewalt编制的《自我妨碍问卷》, 该量表共有项目25个, 采用0~5的六点记分, 得分范围为0~125分, 得分越高说明个体自我妨碍的程度越高。 (来源: Jones, E.E. & Rhodewalt.F. (1982) self-Handicapping Scal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该量表在自我妨碍领域的研究中使用普遍,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5。

自我意识量表。此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用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测量。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2, 半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81。

成就动机量表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 简称AMS) 。由挪威心理学家Gjesme, T.和Nygard, R.于1970年编制, 并几经修订, 渐趋完善。中文版本为我国研究者叶仁敏和挪威Hegtvet, K.A.于1988年合作译制, 并于1992年在大学生和中学生样本中进行了修订。有研究表明, 此量表在中学生样本中施测获得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 (趋向成功的动机分量表) 和0.84 (回避失败的动机分量表) 。

2.3 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教师担任主试,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等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 不同专业、性别的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比较

对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得分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得分存在显著的文理科差异 (p<0.05) , 即文科学生得分高于理科学生;在性别方面, 男女生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1) 。

注:** p<0.01, *p<0.05, 下同。

3.2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意识、成就动机的关系

通过相关分析可知,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其成就动机中的避败型成绩动机、公众自我意识有显著相关。且学业自我妨碍与避败型成绩动机有较高的正相关, 与成就动机则为负相关, 但与趋向成功型成就动机的相关低且不显著;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公众自我意识有显著相关, 但与内在自我意识的相关低且不显著 (见表2) 。

3.3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在自我意识、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

以自我意识、成就动机为自变量, 以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为因变量, 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自我意识、成就动机对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共可预测自我妨碍36.7%的变异 (见表3) 。其中, 成就动机中的避败成就动机是首先进入方程的变量, 且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 可预测自我妨碍28.9%的变异;其次进入方程的变量是自我意识中的公众自我意识, 也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 可预测自我妨碍6.1%的变异。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在自我意识、

4讨论

4.1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 首先, 大学生在学业自我妨碍得分接近3分 (分值范围是1~5分) , 表明大学生在学习时较倾向于采用自我妨碍策略, 自我妨碍现象比较严重和普遍。这与当前学校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业适应不良现象较普遍有一致性, 说明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是影响一些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因之一。其次, 表2说明, 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学业自我妨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更倾向于采用学业自我妨碍。这可能与学科的性质及我国大学生文、理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高中的学习成绩有关。国外的研究[2]就指出, 低成就者比高成就者自我妨碍用得多。本研究结果还表明,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我国的国情有关, 女同学在就业时所面临的挑战和男同学一样、甚至更艰难, 且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男女角色的差异, 有待进一步研究。

4.2 自我意识与自我妨碍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 公众自我意识与学业自我妨碍有较高的正相关 (0.436) 。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 所以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 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评价, 所以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Rhodewalt[3]认为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 能够引发自我妨碍。换句话说, 当自尊受到威胁时, 个体就接到了退缩的信号。自我妨碍是个体自尊受到威胁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 所以, 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倾向于自我妨碍。

4.3 成就动机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 避败成就动机与学业自我妨碍的相关较高且显著, 趋向成功型动机与自我妨碍的相关很低且不显著, 成就动机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这样的结论说明, 高自我妨碍者比低自我妨碍者更有可能采用回避型成就动机。因为回避失败成就动机取向的个体他们回避自卑感, 防止使别人觉得自己愚蠢, 因此用回避挑战来避免失败, 如果他们失败了, 就把失败的原因归于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而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自我妨碍恰好能达成这一目标;而趋向成就动机的个体关注对任务的学习, 以自我提高、进步和对任务的深层理解为标准, 他们不需要采纳自我妨碍策略来维护自我价值。

5结论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 文科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程度高些;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其公众自我、避败成就动机有显著相关;公众自我、避败成就动机对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Berglas S.Jones E.E.Drug Choice as a Self-handicapping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 Success[J].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igy, 1978, 36 (2) :405-417.

[2]Card Midgley, Revathy Arunkumar&Timothy C.Urdan.If Idon t do Well Tomorrow, There s a Reason:Predictors ofAdolescents use of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6, 88 (3) :423-434.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11

自我价值感(self—worth或self—esteem)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一种弥漫性的影响,也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时期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迈进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自我观念形成并趋向成熟的阶段。研究当前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十分重要。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河北师范大学附中(重点中学)、石家庄第27中(普通中学)、石家庄第39中(职业中学)随机抽取被试733名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黄希庭教授主编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S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该量表包括总体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特殊自我价值感三个分量表,其中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可区分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类型,特殊自我价值感包括人际、心理、道德、生理和家庭自我价值感。该量表包括56个条目,每个条目有五个供选答案:a.完全不符合;b.大部分不符合;c.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d.大部分符合;e,完全符合。

2.3调查

由研究者和班主任教师一起在课堂上集中发卷,学生根据问卷指导语答卷,答题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主要考察性别、年龄、学校类型、年级、父母文化(分为大学以上、大专、中学)、父母职业(分为干部、工人、军人、教师、医生、其他)、家庭结构(分为健全、离异、分居、死亡)、居住环境(分为学校、机构、工厂、部队、郊区、混合、其他居住区)、家庭经济(分为富裕、中等、贫困)、学习成绩(分为优秀、一般、较差)等变量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共收回有效问卷733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总体结果

数据经初步统计,测试的总体结果见表1。

3.2总体自我价值感在学习成绩、年级、居住环境、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

学习成绩、年级、居住环境在总体价值感上进行单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表明,总体价值感在学习成绩、年级方面差异显著(在0.05的检验水平下。以下同),居住环境、性别、二维交互作用、三维交互作用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都无显著差异。

学习成绩对总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进行Duncan’s multiple rangetest(DUNCAN),结果表明:优秀生与中等生、中等生与较差生、优秀生与较差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的差异显著。通过平均数的比较可知,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总体自我价值感有下降趋势。

为了比较各年级在总体价值感上的差异,通过统计各年级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可得知,初一(22.8)<初三(23.62)<初二(23.99)<高二(24.20)<高三(24.84)。进一步进行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DUNCAN),结果表明:初一的学生与其他各年级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的差异都显著,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的差异也显著,其他各年级之间在总体自我价值感上都无显著性差异。

3.3一般自我价值感在学习成绩、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

学习成绩、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进行了单因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一般价值感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的差异也显著,学习成绩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在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可知,优秀生(40.36)<中等生(39.01)<较差生(35.45)。通过Duncan’smultiple range test(DUNCAN),结果表明:优秀生、中等生、较差生之间在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在对测试结果进一步统计表明:优秀生与较差生、中等生与较差生在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优秀生与中等生在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无显著差异,在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差异显著。同样还表明,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这两个维度的自我价值感呈下降趋势。

通过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38.11)小于女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平均数(39.35)。进一步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中学生在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在个人取向的一般价值感方面,男生与女生无显著差异。

3.5特殊自我价值感在学习成绩、年级、家庭结构方面的差异比较。

学习成绩、年级、家庭结构在特殊自我价值感上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个人取向的心理价值感(LB5)和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LB8)方面差异显著,在其他维度的特殊自我价值感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年级、学习成绩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在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各个维度上都无显著差异;学习成绩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和学习成绩、年级、家庭结构三者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取向的道德自我价值感上都有显著差异;家庭结构在个人取向的生理自我价值感(LB7)方面的差异显著,在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其他各维度上都无显著差异;年级与家庭结构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取向的家庭自我价值感(LB13)和个人取向的特殊自我价值感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的特殊自我价值感方面都无显著差异。

再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DUNCAN),结果表明:在个人取向的心理价值感方面,优秀生的平均数(15.79)>中等生的平均数(15.31)>较差生的平均数(14.50),两两都有显著差异;在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方面,优秀生的平均数(15.08)>中等生的平均数(14.70)>较差生的平均数(13.58),较差生与优秀生、中等生存在显著差异;在个人取向的生理价值感方面,父母去世的学生与父母健全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父母去世的学生只有9例,样本太小,所以这里的显著差异不太可靠。

4讨论

4.1学习成绩影响总体自我价值感,而且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之间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方面差异显著。学习成绩越高,总体自我价值感相应越高。不同的年级也影响总体自我价值感,这可能和年龄的增长有关,这由初一学生与其它各年级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得到更好的说明。

4.2学习成绩也影响一般自我价值感:一般自我价值感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有下降趋势,而且,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一般自我价值感的社会趋向和个人趋向上都有显著差异。性别在一般自我价值感上的差异显著,这可能和社会、家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望以及社会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各人性别类型的影响有关。这也从性别对一般自我价值感的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的影响差异比较得到说明。

4.3学习成绩影响个人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上的家庭自我价值感。这也许能够从学习成绩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来分析,如自我潜能的更好发挥、家庭成员的肯定性评价等。对于其它变量对特殊自我价值感的影响,由于变量间交互作用所带来的复杂性,本文不再论述。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篇1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大学生

党的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强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并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的产生是当代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对事物的认知与感受。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对高校大学生的成才、成才具有积极作用。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网络文化、外来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多元的冲击, 其主流是勃发向上的,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中华民族事业的伟大复兴起到重要作用。

一、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凝结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 成为主体判断客观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观念模式和框架。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主体, 他们关心时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并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 通过新媒体等工具获取信息。此外, 大多数同学能够以理解、赞同和支持的态度去看待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 追求积极上进的政治态度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 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对于书本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然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苛求, 从而通过努力拓宽见识、在实践中开创新的思维、历练各种能力, 确立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 对于“多学些本领, 多掌握几种技能, 适应竞争, 适应社会”这种说法, 已得到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二、当代大学生生价值观存在问题

1. 重个人主义, 轻社会规范。

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价值的多元追求, 过度强调自主意识, 把主体需要与个人的主观追求混为一谈。个别大学生对各类社会规范有强烈的不满, 甚至以与社会规范对立为荣, 忽视团队合作的价值与利益, 强调标新立异、凸显个体自由, 这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个人主义价值观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主张个性, 个人心理欲望不受制约, 过于强调竞争, 在竞争中主张不择手段、不惜损人利己。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 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作为自己处世准则, 凡事先为自己打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另有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时刻从“利己”出发, 对同学的事不闻不问, 对集体活动也漠不关心, 对国家大事更是毫无兴趣, 严重缺乏社会道德感。在价值观方面会出现种种弱点, 如只讲索取不懂奉献、好逸恶劳、学习松弛、缺乏敬业意识, 怕吃苦、好享乐、爱虚荣、追求高消费等消极思想。

2. 重市场竞争, 轻团队合作。

市场经济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的激化, 扩大了大学生的竞争心理, 这些概念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部分大学生过度强调自我奋斗与竞争利益, 主观的认为团队合作使人际关系复杂化, 导致办事效益降低, 产生功利心理。大学生功利主义主要表现在:生活上追求安逸, 就业上随遇而安, 用金钱来评判一切, 重脑力技能学习而弱化思想品德教育等等, 其危害非同凡响。休谟在《人性论》中这样描述“没有东西比一个人的权力和财富更容易引起我们对他的鄙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持续下降也是由极端的功利主义诞生的不良风气。为谋私利, 甚至不择手段的危害他人, 报复社会, 进而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就因过度追求个人功利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三、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1.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导价值观。

中心价值观充斥着任何一个社会, 当代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是崭新的, 要明确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开放性明确提出认真反映大学生价值观的真实性, 包容性是指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 把握个体和社会的结合点。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使当代大学生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扎根于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大学生确立价值观的基础, 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首先, 就是要把握当代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与认知;其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用行动落实“中国梦, 我的梦”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创业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价值取向、价值决策的形成提供了依据, 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使大学生产生正确价值观。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立足学生的主体需求。

价值观产生于必要的本质需求, 客观的反映了大学生所需的事物或行动, 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做事自主能动性, 从而可以直观看出主体需求量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 并重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价值观所带来的核心调节作用, 使得大学生正确地、合理的判断自身行为的合法性, 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 加强先进文化的整体合作能力, 充分落实校园文化深度建设。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虽然价值观选择可以多样化, 但必须明确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大力弘扬、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 不能没有主次、没有鉴别、没有取舍地把各种文化杂乱的拼接在一起, 应该用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时代进步, 通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主体, 指引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成才。除此之外, 为了提升大学生对文化认知感、使命感, 积极鼓励和支持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的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要完善高校制度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的管理, 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 彰显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二要净化校园的舆论环境, 通过多渠道, 多形式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三要美化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为大学生营造现代化、科学化的平台。由于高校大学生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 是校园建设管理中的主导者, 只有更好的鼓励、培养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 才能使大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热情被激发, 通过实践活动贯彻到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中, 使他们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自觉的继承和发展。

3. 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 提供社会实践锻炼机会。

通过个体思维与整体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不断与时俱进的吸取先进文化、调整原有思维结构。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提高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让大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 在社会实践中找到自身与社会的契合点, 加强自我认知、自我了解, 增强社会的适应性。高校应根据自身理论完善的特点, 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模范榜样带头作用, 利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 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价值观教育, 让当代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 摒弃不良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取向上的歪曲思想,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中要做到求真务实, 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 可以通过读书易书“书香传校园”, 勤工助学“五彩成长计划”, 座谈会“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来进行宣传教育, 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思想认识;通过“实践群众路线、关爱孤儿成长”, “美画家园请您参与”, “学以致用、奉献社会”等实践活动, 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关注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4.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从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认知, 社会文化的必要产物是价值观, 是通过社会化的进程反映给个体的。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确立完善的价值观, 反之亦然。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 包括新闻、理论、出版、文艺等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都有责任。为此, 上述行业需主动承担起所应有社会责任, 弘扬社会主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应加强网络管理工作。目前, 网络遍布着整个社会, 网络管理工作不理想, 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思想心理。网络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保证各类网站价值取向的明确性、目标性、正确性, 坚决抵制不健康信息的传播, 优化网络环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靠高校来完成, 让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 从而构建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 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将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落到实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了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时, 尽量避免产生一些先入为主的思想意识, 要深刻认识到其不成熟性, 多元化背景对价值观的冲击等诸多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只有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人三方面的齐心协力, 才能更好的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合和创新, 尽量避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和谐音符。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 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振平.市场经济与价值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1998.

[2]杨小勤.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探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3]杨馨璇, 滕建华, 尹岳伟.浅析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迁[J].科协论坛, 2011 (2) .

上一篇:汽车空调特点下一篇:新课改与《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