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2024-06-07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共12篇)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1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区。交通行业能源消耗较大、碳排放较高, 是城市低碳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加快, 必须加快推进城市低碳交通的发展。

1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现状

低碳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之一。目前, 我国一些城市积极开展低碳城市建设, 在低碳交通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总体来说, 全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大多概念提的多, 实际行动少, 有“赶时髦”之嫌, 城市低碳交通建设进展不十分明显。各地政府及交通部门在低碳交通发展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以政府为主导去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只由政府去开展一些工作。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按照系统性要求建立一个保障低碳城市低碳交通长期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工作不够全面, 缺乏系统性, 没有发挥企业和公民的主体作用及社会民间组织的辅助力量, 没有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另外, 具体政策措施也不多。因而不能全面深入推进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工作。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首先必须在城市低碳建设的总体框架下, 建立一个与城市经济规模和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分清职责, 明确要求, 从而全面系统、有效、长期地推进城市低碳交通建设工作, 促进低碳城市发展。

2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

城市低碳交通的发展既不是纯经济问题, 也不是纯社会问题, 而是城市经济社会的公共问题。如果单靠政府推动, 社会没有积极性, 企业和居民不配合支持, 就会难以取得进展。如果单靠社会力量, 因为低碳是公共产品, 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资金难以保障, 各项工作难以推进实施。

现代政府管理理论摒弃了政府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的单一主体的认识和方法, 强调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形成的三角型的关系, 即政府依靠企业、公民以及市场机制的合作来共同解决公共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动员各方面的资源, 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形成发展合力和良好的氛围, 加快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国政府的特点是强政府, 政府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办大事, 能够进行有力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 在推动低碳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能简单地由政府主导解决, 而应该在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全社会参与下, 发挥强势政府的主导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理念教育等手段, 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 在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下, 推动交通行业低碳生产营运、低碳交通技术创新及低碳交通消费发展。因此,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应采取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协作的新的发展模式, 它既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 也不同于政府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而是一种政府同企业、同居民、社会组织各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即, 其发展模式是:以政府、企业、居民为主体, 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以民间社会力量为辅助,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形成三个主体、三种方式、三个层面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共同促进城市交通向低碳化发展。

3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的内涵

“三位一体”的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是全社会、多方位的模式, 各方之间联系紧密, 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

3.1 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企业和居民三个主体的职责

3.1.1 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

市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主要体现在低碳交通建设的制度安排方面, 主要职责表现为:

(1) 负责制定规划与目标。主管市长亲自领导和推动, 成立领导小组, 制定出台低碳交通发展规划、思路和目标, 把城市低碳交通的构建工作上升为一项城市发展战略。

(2) 利用财税政策加以引导。出台财税优惠措施, 提供财政补贴和金融政策支持, 鼓励交通企业开发节能技术、使用节能设施设备、提供低碳服务。

(3) 建立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制定行业政策措施, 推动技术进步, 建立评估体系, 并实施监督管理。

(4) 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利用多种方式和渠道, 与国际社会、国内城市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 拓宽低碳交通建设资金渠道, 培养人才队伍。

3.1.2 企业的职责

交通企业是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主力军。城市低碳交通的发展离不开低碳市场, 离不开企业的具体实施。交通企业要落实有关低碳法规、政策和标准, 积极开发、引进、使用低碳技术, 参与低碳交易, 提供低碳服务。

3.1.3 居民的职责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的城市居民。居民是低碳发展的执行者。居民要树立低碳理念, 并体现到实践行动中, 执行低碳法律法规和制度, 购买低碳交通服务。

3.2 政府、市场和民间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方式

3.2.1 政府的作用方式

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在城市交通的低碳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和规划, 投入资金, 引导市场, 实施监督管理, 起着引导和领导的作用。

3.2.2 市场的作用方式

市场机制在低碳交通发展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 低碳服务得以实现, 低碳技术得以创新, 低碳交易得以进行, 促进企业和居民形成交通消费习惯。

3.2.3 民间社会的作用方式

民间社会组织肩负着宣传、教育、监督、建言四大责任。交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低碳标准, 约束行业内企业的行为, 助推有关政策的实施, 同时也起着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 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 开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

3.3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

3.3.1 宏观层面

主要体现在城市交通总体发展上。城市政府根据经济发展规模和低碳发展目标来制定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战略及规划, 制订促进低碳交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建立低碳评估体系。

3.3.2 中观层面

主要体现在市区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上。市各区县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总体目标, 结合市区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实际, 制定市区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低碳交通发展目标, 制定具体的低碳交通发展措施, 培育行业低碳市场。

3.3.3 微观层面

主要体现在企业、居民的具体行动上。企业和居民树立低碳理念, 贯彻执行有关低碳交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生产、消费低碳产品及服务, 积极参与低碳市场交易, 利用市场机制提升企业的企业竞争力及居民生活质量, 推进城市低碳交通的发展。

4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措施

(1) 完善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从长远出发, 结合城市功能分区,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网络, 构建综合性运输枢纽, 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城市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网络布局。以实现全市公共自行车网络全覆盖为目标, 逐步恢复和开辟自行车专用道, 引导人们绿色出行。

(2) 大力发展、完善公交及轨道交通。坚持公交优先的方针, 优化公交线路, 大力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 (BRT) 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优先推进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大力提高公交及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 使公共交通成为群众出行优先选择的方式。

(3) 加强汽车节能减排管理。调整城市交通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利用市场准入方式, 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 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加大混合动力汽车停车场、充电区域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 促进节能汽车发展。同时通过优惠政策, 鼓励交通企业节能技术创新、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鼓励企业和居民在交通领域进行碳交易。

(4) 建立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低碳发展政策和标准, 建立行业低碳评估体系。加快制订道路、水路、轨道、铁路等运输方式的低碳发展政策, 按照低碳交通要求完善有关标准规范。从低碳交通角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建立退出机制, 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市场和车辆管理。

(5)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 治理城市拥堵。对路口、信号灯进行优化控制, 加强移动信号系统和道路上的摄像设备建设, 建立完善交通管理中心, 及时采集路况信息, 提供实时路况导航。改善交通行政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6) 交通行业协会, 加强行业自律, 推广节能交通设施设备, 开展低碳交通教育宣传, 开展低碳交通交流和合作。

(7) 交通企业和居民积极落实低碳法规、政策和标准, 积极参与低碳交易, 低碳服务和出行。企业努力推进低碳技术进步, 加强车辆节能减排工作。

(8) 各方面加大低碳交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宣传栏、电视等媒体, 大力宣传低碳交通理念, 倡导低碳交通出行, 使企业和居民树立低碳交通理念, 形成低碳交通发展的浓厚氛围。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2

2.1做好宣传工作,培养全民低碳意识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和个人对低碳经济还是不够理解,没有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认为低碳经济和自己无关,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当务之急就需要做好低碳经济的宣传工作,使低碳经济深入人心,从而养成全面低碳经济意识,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好的思想环境。做好宣传工作,不仅需要加强企业和个人对低碳经济的了解,还需要让企业及个人找到自身的定位,明确自身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责任于义务,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5]。具体如下:企业方面,一些高耗、高排企业要加速生产模式的转型,加快绿色经营模式的转变。把环保、低碳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制定好相应规章制度来约束下属部门、员工的行为。个人方面,要学习低碳经济理念,把低碳经济贯彻到自身生活中,如绿色出门等。还需要养成节俭意识,不浪费水、电等资源,不破坏环境、不乱砍滥伐,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美德并在生活中积极落实。

2.2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能源

目前,煤炭、石油仍然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在这种能源结构下,很难快速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进行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研发新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能源,从而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强现代化能源建设,如核电、水电等。(2)政府方面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投资我国各类新型能源研发建设,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3)推进生物技术方面的研发,推动生物燃料技术的发展。(4)做好传统化石能源开采规划,有节制、有条理的开采化石能源。

2.3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速技术创新可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能源利用效率低会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量,造成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所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数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企业要强加对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引进,这些现代化生产设备有着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6]。

(二)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加强扶持力度。如煤炭、石油这些化石能源的利用技术,要从提高使用效率以及降低排放这两个方面出发。

(三)提高循环利用技术,如再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余热或工业废气、废水,这些东西如果能够利用起来,就可以避免排放到自然界中,提高了经济效益及能源利用率。

2.4推进低碳农业发展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对整体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在过去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的使用过于依赖。而农药、化肥会对土地造成较大的污染,甚至导致土地退化,长久下来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当前形势下,应该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的推广,如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技术等。

(二)加强农业生产中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如水资源方面,可以采用现代自动化、数字化的灌溉技术,大大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水资源浪费。

(三)减少不正当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活动,如燃烧秸秆,会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要改善这一现象,除了颁布相应法律法规进行控制以外,还需要推广各类新型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等[7]。

(四)做好农业生产机械的升级,提高单位生产机械的作业效率,从而减少单位农田农业机械的使用数量和时间,降低机械对各类能源的使用,从而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3总结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时代的主要旋律,我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优化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的意义,降低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想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从意识、能源结构、低碳技术等多个方面出发。加快创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

参考文献:

[1]杨颖.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2(6):52-56.

[2]金涌,周禹成,胡山鹰等.低碳理念指导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J].化工学报,2012,63(1):3-8.

[3]朱思斯.中国特色“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35(12):100-106.

[4]王韶华,于维洋,张伟等.我国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关系及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1):119-124.

[5]李春曦,王佳,叶学民等.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28(4):1-8.

[6]张沈青.低碳经济下物流运行模式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6,(7):92-96.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程经济;风险;防范措施;管理方法

低碳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必然产物,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和谐,还同时实现了环保进步与科技进步,为人类生存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结合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笔者对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发展问题作详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工程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风险以及风险防范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概况

低碳经济的基本定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降低污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为发展目标,尽可能的引进并应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为人类生存创造更多的环境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低碳经济是我国现阶段所倡导的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尽管我国社会总体经济持续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能源等污染与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危害着国民生命安全。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发现主要由我国粗矿型经济模式导致,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视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理念以及资源节约理念考虑到经济发展中,实现低碳经济,并坚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切实解决我国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问题。

二、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的发展风险

要提及的是,低碳经济发展虽然可以解决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问题,但该经济发展模式在实际实施时同样会遇到风险问题,尤其是对企业,对工程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工程经济发展会在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一旦处理不好,就极有可能导致工程经济增长失败,对企业,对工程建设市场产生危害。下面对工程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形式与风险种类作详细分析。

1、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风险

受以往工程施工经济利益的影响,现代工程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大多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而忽视了对环境、材料以及污染排放等因素的考虑,最终导致工程施工大量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低碳经济模式实施以后,相关部门在施工方案设计期间开始重视环境影响,并将境保护理念应用到了施工方案设计中,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但由于我国工程经济正处于低碳经济转型期,所以施工方案设计存在一定风险。

2、工程招投标中的风险

从国内当前的工程建设市场形势来看,建设单位的数量比买方数量要多得多,所以就招投标工作而言,投标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比招标压力大得多。而投标竞争压力增加之后,建设单位可能会为了争取业务,赢得到竞标而刻意降低工程报价,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因为投资成本过低而降低工程质量,或者建设单位刻意压缩施工人员工资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极有可能造成招投标市场竞争呈现恶性,进而导致工程招投标风险。

3、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风险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后果的措施,然后实施跟踪监测的制度。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建设单位要把环境因素的成本考虑进去,在压价行为普遍的情况下,这更加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对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便。这种低碳经济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工程单位的环保成本之间,这就是环保制度的新风险。

4、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中都包含建设材料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下,需要修改工程承包合同中关于建设材料的规定。而在此基础上,环保材料的价格势必上扬,而由此增加的开支由施工单位负责,这无疑又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这些风险都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转嫁到了工程建设单位,这就是低碳经济下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三、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内容对工程经济风险形式的分析,现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对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方法与控制措施作详细分析,如下。

1、施工方案中风险的应对措施

实践中可供采取的施工方案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施工中强调环保和节能的重要性,尽量选择能源节约型建筑模式,优化材料选择,并在工程中设置相应的污染排放设施,将环保节能理念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以此获得招标单位的认可;二是应用现有的高科技技术和手段来预测工程经济,消除对工程经济有所影响的因素,切实减少施工中不确定风险对工程经济的损失。

2、工程投标与报价风险对策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竞标企业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结果。工程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赢得竞争力,需要转变企业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企业发展,进行工程环保选址、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引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竞标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3、环境保护制度新风险对策

环保制度的新风险主要是由于新增的环保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旧有的环保制度又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矛盾。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要求企业重视环保的同时给与企业以适当补贴,降低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二是工程建设单位要把低碳环保思想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员工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训,使节能环保意识成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其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以后,能更好的实现工程节能,为我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低碳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所以在发展工程低碳经济时,还应对工程经济风险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志宏.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J].生产力研究,2012(6)

[2]江晨辉,张霜.低碳经济目标下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J].商业会计,2013(2)

[3]支华炜,杜纲,解百臣.科技带动视角下的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4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低碳经济是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必要手段, 各国寻求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变成缓解全球变暖长期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型能源资源、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以及能源价格, 也将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 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 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 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与以往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业方面, 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能源结构方面, 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交通方面, 使用高效燃料, 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 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建筑方面, 办公建筑与家庭住房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随着经济不断扩展, 逐步减少碳排放量, 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的旧的高度相关关系, 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模式的革命, 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应当对低碳做出相应的反应。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将受到严重挑战, 出路就是发展低碳经济。这有助于缓解我国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保护资源环境, 然而,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一,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建立低碳发展模式的制约因素。

目前, 全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燃煤排放的, 大气污染中仅二氧化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占GDP的2.2%。虽然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结构, 但是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5%左右仍为煤炭, 而且这种以煤为核心的能源结构在现在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很难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煤炭的消耗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带来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也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 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重化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水泥、钢材、石化等高耗能的行业含碳量非常高。这也给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提高这些行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 在生产最好的产品的同时使碳的排放量达到最小是我们今后应该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三, 我国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实现低碳经济是保护气候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要真正的实现低碳经济还需要很多科技的支撑。比如, 甲烷的回收利用、氧化亚氮的分解、二氧化碳收集并储存到地下等。

3 加快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一, 制定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

在制定低碳能源战略时, 应突出“以我为主”, 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建立中国特色的节能环保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 大力培育国内市场, 通过打造骨干企业, 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同时, 以培育市场为核心, 开展系统性的产业规划编制, 规划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 分阶段、分地区差别加以实施。体制机制建设进程也应纳入规划的范畴, 涉及节能环保项目的规划, 国家、省市县各级规划应衔接配套, 统筹部署。

第二, 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 提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加紧制定《低碳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要及时出台相关奖罚政策, 如征收碳税、征收填埋和焚烧税、征收生态税以及某些领域实行减免税收等。要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 明确将低碳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 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应该层层签订低碳经济目标责任制, 督促其行使低碳经济职能, 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重构资源的产权制度。

第三, 重构社会价格体系, 解决价格和成本障碍。

要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驱动企业低碳经济的实现。资源的稀缺性必须通过市场供求反映为高价格, 否则, 企业没有压力来实施碳减排原则。因此, 应取消对自然资源的价格管制, 并将部分垄断级差收益当做资源的再生费用留给企业;对当前一些收费加大征收力度, 大幅度提高碳排放取费标准, 使企业的污染成本大幅度地提高, 让企业感到切肤之痛, 促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 使企业在高昂的污染代价和清洁生产、循环再利用增值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自觉走低碳经济之路。

第四, 明确环境产权, 制定奖惩规则。

明确环境产权界定范围既包括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又包括破坏生态环境与资源所造成的侵权和经济损失。对产权难以界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如空气、河流等, 可以通过划分各地区一定的责任范围, 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和严格法制约束, 制定出明确的奖惩规则。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性行为导致的外部非经济性行为。

第五, 推进节能环保体制机制建设, 构建并规范市场。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和保障体系。特别是要重视和强化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化、系统化工作, 大力制定完善我国主导的相关标准体系, 引导产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高水平、高效益方向发展。建立技术交易机制和技术交易市场, 是提升节能环保技术水平, 发展这一新兴产业的关键之一。要抓住此次产业调整的机遇, 通过交易机制和交易市场推动节能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帮助节能环保技术资源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间合理配置, 有效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 提高准入门槛, 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 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倩.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J].建设科技, 2010 (2) .

低碳技术引领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篇5

从全球经济领域看,低碳技术与经济是未来20年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低碳经济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增长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创新,各国均寄希望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相关产业来增加就业和复苏经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出台绿色新政和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旨在争夺全球低碳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借此实现在低碳经济时代对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权。作为崛起中的经济大国,中国在本轮危机中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新一轮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中,中国能否借助于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调整机遇,尽快转向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国际位置的重要战略因素。

从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和城市化将是支撑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大动力,中国不可能人为地减缓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但可将其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与低碳化的协调发展,这既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发展低碳经济,要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型产业,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重点推进四类产业发展:

一是新能源产业要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核电要实现成套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保持国内领先;风电要推进自主创新,实现大型海上风机产业化;太阳能发电要重点发展薄膜电池,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能级;煤整体气化联合循环要以示范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国内形成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

二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主攻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两大重点,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降低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形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三是节能服务业发展要进一步健全市场交易平台。积极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培育完善环境能源交易所功能,不断拓展节能减排与环境领域的技术、资本和权益交易,开发创新碳交易、碳金融产品市场。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6

刚过去的2009年,是以丹麦哥本哈根会议作为收尾的。正因为这个会议,让“末日钟”回拨一分钟至11点54分。末日钟的指针走到12点,即表示世界末日来临。

虽然末日钟回调了一分钟,但全球暖化及低碳经济作为全球人类的新课题,应该说才刚开始。

低碳经济是个新词,与之相关的低碳经济学更是一门新的学问。它建立在三个不太寻常的前提之上。生逢其时?

首先,全球暖化成为一个问题及危机,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上的碳排放就逐渐增加。一开始,不过是算术级的;到了上世纪二战之后,速度加快成了几何级;再后来,到了最近一二十年,几乎就成了对数级了。这就说明:全球暖化之所以成了一个被视之为危机的问题,是因为碳的排放已经从量变进展到了质变的阶段,而且给人类的感觉,是来得既迅又猛。最近我去丽江,目睹十年前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如今1/3以上的山峰竟是光秃秃的石头,恐怕也是暖化的结果。这个形势,自然值得高度警惕。

其次,中文的“危机”二字,寓意极深:有了危,就有机;危越大,机也越大。全球暖化是大危,迫使人类正视,采取行动。低碳经济正是在此等危机意识下的理性反应。因此,理论上,低碳经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当全人类不得不力求减碳来挽救地球及挽救人类自己时,市场与商机之巨大可想而知——这在百年一遇金融海啸所造成的全球范围巨大的需求萎缩情况下,不正是最适时的巨大需求的补充吗?

只是看起来很美?

但是,必须遗憾地指出:与人们熟知的一般需求有极大的不同——除非以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力量,对所有的碳排放行为施加强制性的制约,否则,庞大的潜在需求永远是潜在需求,不可能成为现实需求,所谓的“碳市场”与“碳交易”,也没有大规模操作的可能。因此,如何谋求一个广泛的全球共识,共同努力构建一个针对碳排放行为的全球性强制机制,便成为低碳经济得以运作的必需前提。这也正是全球气候会议具有重大意义及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原因。

而要形成一个广泛的强制机制的全球共识……又实在具有太高的难度。麻烦出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许多国家对于今后在全球对抗暖化努力上应负多大的责任存在着巨大的争议,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其次,对于要不要对抗及如何对抗全球暖化,全球国家在利害的理解与判断上,也存在着巨大的歧异。例如:1临海国、内陆国与岛屿国之间,2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3高科技国与低科技国之间;4高纬度国与低纬度国之间;5与北极海相关国及非北极海相关国之间,对于对抗暖化的态度与强度都有很大殊异。

已不仅仅是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低碳经济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经济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 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减缓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 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 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 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从世界范围看, 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 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 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 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 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 低碳意味节能,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有两个:一个是来自国际社会施加的巨大压力, 要求中国承诺温室气体减少排放的义务;二是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 起主导作用的重化工产业不可避免的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

一、能源的供给和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因素

1.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导是重化工产业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快速的城市化、基础实施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化。从发展速度上来看,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03年, 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用这一指标来衡量, 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进入了快速工业化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8%是比较客观和实际的。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高增长的动力和压力。从发展规模上看, 巨大而继续增长的人口意味着, 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比其他经济体都要大。

2. 中国的环境压力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重化工工业化特征相当明显。近年来, 我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0年超过了50%。2000年共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60%, 2003年达到63.5%, 增长势头迅猛。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重化工产业具有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基本特征。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不同, 发达国家工业化百年来分阶段出现、分阶段来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为短短30年的发展中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 呈现明显的“复合型”、“压缩型”特征。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不仅仅在于排污总量的增加、生态破坏范围的扩大和资源供需矛盾的严峻, 而是资源、环境问题之间以及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互相影响, 已经危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有的研究足以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巨大的, 按不完全的保守估计, 就相当于GDP的7%~20%。由于中国面临着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艰巨发展任务, 未来的发展必然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 而且这种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二、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所谓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发展, 重点是低碳, 目的是发展, 是一种更具有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 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变的情况下, 碳排放的总量约束会限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能源效率, 改善能源结构,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措施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由此而知, 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 我国需要重新审视现有发展模式, 重新选择更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低碳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 低碳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当然, 要实现低碳发展, 关键是技术创新。

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3]齐建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环境分析

[4]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8

低碳旅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是指旅游业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低碳的手段进行发展和创新,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是指旅游者的角度,在进行旅游的过程中,以环保、低碳为原则进行旅游消费。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低碳旅游的相关文献较少,至今仍没有对低碳旅游给出较为官方的定义。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寿龙及其学生对于低碳旅游的定义普遍为社会所接受:在给予旅游者满意的条件下,改善旅游耗能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减少碳排放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从对象层面分析,可以分为旅游业主体、旅游者客体以及旅游环体,其中旅游环体包括景区、消费品、旅游目的地,在构建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这三个层面必须同时发力,才能够使旅游业更加环保,低碳旅游才会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这不仅是对旅游开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游客提出了更高的出行要求。可以说,低碳旅游业的立体构建,既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考察,也是对公民社会道德素质的一次考察。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表现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成果。

二、低碳旅游的问题分析

1. 高排放、高污染的问题

所谓低碳旅游,是减少在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而在我国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一些开发商都是以高排放高污染为主要的发展方式,旅游开发的无序化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自然环境以及旅游业本身。如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这些有毒有害气体还通常伴随一些粉尘,形成PM2.5,对周边的环境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还有的旅游开发项目排放大量的废水,影响当地地下水系统,给当地人民的饮水带来健康隐患。这些都是与低碳旅游的目标相背离的。

2. 缺乏对低碳旅游的引导

各地政府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一套系统成型的方案,也没有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引导,我国各个地方政府一般是通过旅游局以及园林部门对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监督与检查,而没有环保部门进行参与,即使旅游项目出现了危害公共环境的行为,由于其有利于地方财政的增加,所以环保部门也往往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对待旅游项目开发。最终的结果导致在一些旅游景区的周边,出现资源匮乏、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等现象。另外有的旅游景区不考虑接待人数,每到旅游旺季,景区就会出现人满为患的问题,而景区却没有相应的接待能力,导致在旅游结束后,旅游者没有圆满的完成旅行计划,景区方面也要花费巨大的资金进行景区设施的修缮与维护,没有达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3. 相关法规不完善

低碳旅游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套相对成型的法律体系作为依托,我国在2008年底颁布了《旅游局发布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若干意见》,但没有对低碳旅游的相关经营模式做出具体的指导,也没有出台相关的违规标准,并且在《意见》中规定了排放指标等数据,在实际中都很难得到量化。因此,没有具体的法规作为保证,低碳旅游事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4. 宣传工作不到位

消费者对于低碳旅游的了解较少。人民大学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中显示,从“去哪网”会员中随机抽取3502名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且有一定经济收入的旅游主力军中,了解低碳旅游的占11%,有些认识的占40%,不了解的占49%。调查说明,在我国经常旅游或是关注旅游的人群,尚有将近一半的人对低碳旅游的了解几乎为零,可见关于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于低碳、节约、简单的旅游方式没有被国人认可,传统的攀比、从众消费依然为大多数人所热衷。

5. 旅游产品不配套

市场中低碳旅游产品较少,笔者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般是由两方面原因产生的。一方面,在旅行社或是旅游景点,通常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制定价位较高、利润较高的旅游产品,消费者很难在市场看到低碳旅游产品;另一方面,一些旅行社,如中国青旅曾经制定过一套低碳、低价的旅游线路,但是由于地点较为偏僻,知名度不高,并且旅游的整体过程缺乏舒适度,导致成团率很低,最后青旅无奈取消了该产品。

三、关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建议

1. 重视政府引导

低碳旅游事业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对低碳旅游的支持和引导,是各个地方政府不能够回避的责任。政府要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为旅游开发事业提供更多的便利与服务。可以通过经济鼓励的方式,给予一些使用新型环保能源的旅游企业以财政上的宽松政策,如减免税收等。

地方政府还要对低碳旅游的相关法规进行具体规范,由于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同,国家不便出台“一刀切”式的低碳旅游管理规定,只能制定相对宏观的规定,地方政府要以国家的宏观规定为依据,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于当地的低碳旅游指导性意见,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2. 升级开发方式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旅游资源的主体进行低碳式发展,对于宾馆、饭店、运输等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要进行相应的低碳标准规范。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新型环保的建材,并采用先进、低碳的施工工艺进行开发,形成一整套低碳经济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既要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又要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努力做到科学合理施工、减少温室气体、服务社会民生、造福一方百姓。具体的措施如下:第一,对于景区内部,可以采用再循环生物能利用系统,能够有效的减少污染、净化环境,并能够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第二,可以在景区中建设生态停车场,推荐在景区内使用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如电瓶车、脚踏车等;第三,通过新能源为景区供电,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等,并可以根据景区的特点,将一部分发电设施的表面制作成镂空样式,便于旅游者进行观察,借此普及相关绿色能源常识;第四,使用环保材料建筑宾馆、饭店等周边设施。

3. 加大宣传力度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关部门要对低碳旅游进行积极的宣传,使低碳旅游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有助于低碳旅游的推广。宣传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种低碳旅游的标志性特征。第一,旅游的过程尽量以徒步、公交车、自行车等为主,少使用私家车、航空运输、轮渡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二,积极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污染;第三,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尽量自带水壶,垃圾袋等,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4. 推出低碳产品

旅行社和相关单位,在制定旅游产品时,要考虑到中国百姓的接受能力,尽量多的推出低碳旅游产品,可以在宣传中以“绿色出行”、“构建生态文明”等来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体会到低碳旅游所带来的享受。一些旅游网站,也可以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将数据汇总分析,从旅行者的实际出发,推出有实际意义的低碳产品,增加低碳旅游的生命力。

四、结束语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9

1 发展低碳经济有效途径

1.1 提高能源利用率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且我国又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会因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造成过大的碳排放量,有效降低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就应在能源的使用环节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整个生产过程及产品使用中实施清洁生产,并且创造相对良好且广阔的运行环境。所以在具体的能源利用中,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能源使用的技术应用和利用效率,最大化地淘汰落后产能[1]。

1.2 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发展的低碳化转变,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具体的结构调整中可以将重点放在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比如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产业,尤其是现代化的服务业,以最大化的减少因工业制造而产生的物资和能源的耗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提高碳产业市场的准入原则和运行标准,推动低碳产业积极有效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1.3 强化低碳技术的推广

低碳技术的发展是低碳经济得以发展的有效有力支撑,进而真正意义上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实现低碳经济的整体化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需要进行积极研究开发和不断创新以及实现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另外,最大化的开展新能源和再生技术的利用,以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实现新能源技术的替代,以最大化的将先进技术的优势得到发挥和应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和循环化利用。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风能和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的建设已经实现了成熟化的发展,强化了低碳技术的有效推广,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应用途径,能够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

2 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2.1 确保工业布局的合理化实施

大气状况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工业企业布局时应均匀化分布,不能只偏重于少数或者局部的区域或者城市中。通过这样的合理布局,能够使污染物排放的单位面积量减少,使自然环境的自净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另外,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对工厂的选址也需要严格考察,确保其符合工业合理化布局的性质建设和要求,如选址时,将排放有害气体的厂区建设在居民区的下风向,确保其不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2]。

2.2 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

受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能源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在资源能源浪费的同时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所以改善能源结构能够有效改善资源不合理的浪费现象。另外,还要加大天然气和石油等可再生能源及污染较小的能源使用比例,并不断进行新能源的研究开发,采取有效措施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比如在实现区域集中供热的基础上,完善煤气化的建设和应用。

2.3 强化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人作为环境建设的主体,必须强化对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环境的保护意识,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另外,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实现大气环境中氧气和碳氧化物等含量的更新,强化对空气的调节力度,以实现对大气环境的净化。另外,在进行农作物的耕种时根据气候变化进行全新作物的更新和建设,最大化的减少温室气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结语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注重对大气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生存环境。这就需要从具体的环境问题出发,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和保护大气环境的相关措施,为我国现代化的环境建设提供基础环境的保障,为自然环境的保护贡献力量,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狮.发展低碳经济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综合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6:120.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10

一、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政策

(一)财政政策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写入英国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001年英国政府对商业、工业等部门的能源使用而征收气候变化税,并且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提供免税政策,对自愿参加按时完成政府减排目标任务的企业减免80%的气候变化税。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英国政府采取了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补贴政策。投资补贴是财政补贴政策的重要形式。投资补贴政策已在不同的技术种类与产品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目的主要是鼓励节能技术的使用。英国政府也特别重视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在2002—2004年三年时间里,累计投入2.5亿英镑就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水能、海势能、燃料电池和其他能源形式的利用进行研发和示范[1]。为了鼓励家庭住房的节能改造,英国政府拨款32亿英镑用于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

(二)法律政策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减排,应对气候的变化,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能源消耗严重、污染严重的领域制定专项法规。例如,制定了《制碱法》《空气洁净法》和《水资源法》等多个法规,这些专项法规的实施为英国的减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二是制定《家庭能源节约法》和《可再生能源强制条例》。《家庭能源节约法》是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推动碳减排工作;《可再生能源强制条例》是专门规定电力供应商如何履行义务的立法。三是建立《气候变化法案》。该法将减排行动与适应气候变化行为纳入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长期框架。同时,《气候变化法案》设立了2050年温室气体排减排目标是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60%[2]。

(三)碳交易政策

碳交易政策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它是一种激励手段,政府设定碳排放的总量目标,然后把碳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分配给企业,每个企业在进行碳排放的过程中不得超过其规定的限额。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减排成本不同,就可以通过市场对碳排放权进行交易,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就可以把多余的碳排放权出售给减排成本高的企业而获得利润。通过这种政策的实施,就可以实现减排成本的最小化,同时也是对企业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碳排放活动进行了限制,是对企业直接或间接减少的碳排放活动进行了鼓励,最终实现碳减排目标。

二、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鼓励和引导低碳技术不断创新

英国政府为了鼓励企业研发低碳技术,并不断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对减少碳排放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的减免,同时,还通过“强化投资补贴”项目来鼓励企业投资节能环保的技术或设备。为了促进低碳研究开发、加速技术商业化,英国政府2001年成立了碳信托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政府投资而以企业的模式进行运作。同时,英国政府对于低碳技术研发的企业,在其申请低碳技术专利给予优先权,并为其获取专利提供快速的通道,这样有利于低碳企业的相关产品迅速打入市场[3]。

(二)大力发展新的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且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英国风力资源丰富,政府就将风能作为新能源开发的一个重点。自从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站2000年获准建设开始,英国政府通过经济补贴等多种政策,使其现已成为全球拥有海上风力发电站最多、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预计2020年英国风力发电总容量将达到330亿千瓦,将占到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50%。此外,英国政府也十分关注核能、地热等其他新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在家中安装新的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给予相应的补贴。

(三)引导社会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英国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绿色组织通过报纸、广告等多种方式提供和传播低碳经济的信息和知识,提出“更绿色的家园”“更绿色的出行”“更绿色的食物”“更绿色的购物”及“回收以减少浪费”等的理念,引导人们改变以往的高碳生活方式,转向低碳生活方式。英国关于低碳经济的公益广告就有不少的,如“充电器不用时拔下插头每年能节约30镑,换个节能灯每年能省60镑等[4]。通过公益广告的宣传使民众逐渐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改变以往高碳的生活方式,使低碳消费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三、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对陕西的启示

(一)制定和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会引起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的改变,这就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促进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发展。我国从1989年开始就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但是和这些法律相配套的设施和保障机制不完善,这也就极大地限制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5]。因此,在明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应该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建立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确保为陕西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法律保证。

(二)促进低碳技术不断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技术,而低碳技术的新研发能力是决定着节能减排目标能否预期实现的关键。英、美等发达国家在清洁煤、低碳汽车、智能电网等低碳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于我们。目前,我国相对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言,相对比较成熟的低碳技术我国掌握得还比较少,低碳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低碳技术研发机构,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还要大力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这才有利于推动陕西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

(三)提高公众低碳意识

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因此,低碳生活理念的广泛宣传和深入人心也是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广大公众而言,要提高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低碳经济的有关知识和益处,让低碳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加快低碳经济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公众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与认知水平,提高对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公众充分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公众自觉地建立起低碳的生活方式[6],让更多的社会大众理解并支持低碳行为。

(四)政策支持是推动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英、美等发达国家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普遍采用奖励或惩罚性税收、节能补贴、贷款政策等经济激励政策,大力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政府补贴、补助以及奖励等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各方从事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推动陕西省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绍鸿,尤建新,张茂林.英国低碳经济法律政策及其启示[J].中国律师,2011,(8):88-90.

[2]赵志宇,张文娟.英国低碳经济立法的多视角分析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1,(24):107-108.

[3]刘媛.英国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规制及启示[J].中州大学学报,2012,(6):39-42.

[4]徐政华.英国低碳经济建设经验及借鉴[J].人民论坛,2011,(4):106-107.

[5]张静.英国低碳经济政策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利津低碳经济的新突破 篇11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利津县分析研究宏观经济发展新形势,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利津将刁口乡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阵地。

刁口是当地唯一的临海乡镇,家底殷实。全乡拥有海岸线59公里,滩涂2.5万公顷,6600公顷“红地毯”。海水养殖面积5000公顷,工厂化养殖面积3.5万平方米,建有1000吨位船舶停靠能力的刁口渔港。土地、盐卤、风力、油气、湿地等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万公顷,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大天鹅、灰鹤等43种,野生植物393种,天然柽柳林16万亩,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两个称号。发展低碳经济,刁口得天时,占地利,正当其时。

刁口乡本着“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投资12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利北滨海低碳经济园区规划,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一幅低碳经济“路线图”清晰可见。突破滨海渔业,加快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刁口渔港改扩建、生态渔塘整理和投资1.5亿元的海产品育苗、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区建设的新“亮点”。突破滨海旅游业,重点抓好飞雁滩望海亭、观海栈桥、黄河散道、柽柳迷宫等湿地生态游项目,垂钓平台、蛤蜊岛采贝、海滨乐园等休闲体验游项目,红地毯、风电林、游艇出海等滨海观光游项目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区建设的重要节点。突破新能源产业,重点抓好国华二期、华能一期和中广核三个风电项目建设,以及沼气发电、生物能源基地建设和地热井资源的开发。

在刁口,新能源、工厂化海珍品养殖、畜禽养殖、生态旅游等高效能、无污染的低碳产业正异军突起。10月25日,国华瑞丰风力发电一期项目首台风机开始并网发电。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供上网电量1.4亿度,实现销售收入7179万元。国华瑞丰风力发电项目是当地新能源产业的“明星”。项目一期工程投资6.37亿元,建设规模5万千瓦装机,25台风机,单机容量2000千瓦;二期工程建设规模4.95万千瓦装机,投资5.5亿元,33台风机,单机容量1500千瓦。与此同时,其它风电项目正稳步推进。华能利津风电投资5.5亿元,33台风机,单机容量1500千瓦。中广核风力发电项目投资5.5亿元,33台风机,单机容量1500千瓦。如今,众多公司前来实地考察,洽谈新能源项目。

刁口低碳经济发展开局良好。他们通过发展以低碳經济为特色的工业园区,打造蓝色经济板块,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乡今年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新上投产、在建项目9个。1—10月,全乡实现生产总值7.58亿元,同比增长37.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95亿元,增长8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41.5%。

同时,刁口乡与旅游部门联合,积极融入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整体框架,以特色景观和生态体验为核心,重点进行湿地资源保护。策划包装特色景点,成立了黄河港旅游公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拉动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实施了休闲游乐园建设工程,修建了“望海亭”、“飞雁滩”、“踏浪长廊”等旅游景点。另外,在刁口渔港配套了垂钓渔场,购置了供游人使用的观光渔船,开通了“渔家游”,开发了海上和陆上两条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挖贝、观鸟、踏浪和垂钓。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今年,全乡旅游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650万元,实现增加值2380万元。

一水多用,海水生金,更是刁口的一大亮点。他们大力推广“一水多用”技术,实现了“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高级卤水晒盐、苦卤生产镁钾”的海水循环综合利用,实现了“零排放”。通过引进塑苫制盐和机械化采盐技术,使盐场生产效率和单产产量明显提高;以兴盛盐业公司为龙头和依托,规划整合6600公顷盐区的生产规模,形成集原盐生产、盐化工、机械化采盐为一体的盐及盐化工产业区。

低碳经济发展新措施论文 篇12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社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低碳经济时代, 碳标准作为新的国际标准, 全球社会所用的经济行为都将以低温室气体排放、低能源等为主要的衡量标准, 目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提出碳关税的意见, 从而出现了新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作为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大国, 我国应该合理进行分析目前的国际形势, 并应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从而保证我国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低碳经济简述

在2003年美国率先发表了《能源白皮书》, 题目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 这是第一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 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等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实质内容就是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能源的高效利用, 低碳经济的核心为减排技术和能源技术的研究创新, 产业制度和产业结构的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 即除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 通过低碳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 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造成的严重影响, 从而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直接影响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 它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变化。

虽然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但是在很长的一端时间内, 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 造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能源使用的过程中化石燃料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并且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 化石燃料在市场经济中仍然占据着最优的地位, 并且低碳经济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从而导致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但是随着石油价的不断增高, 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 从而使低碳经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1) 商品贸易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开展将造成传统的商品, 尤其是石油化石资源类的产品的国际交易将下降, 而新材料新能源商品的交易将会大大的增多, 从而也将会使高污染、高能耗以及高排放的商品大大的降低, 从而低能耗、低能源以及低污染的商品将会增多。但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对新兴的市场以及中国等出口大国受到最为直接且最大的影响, 并且随着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 传统的石油化石能源的出口等将会面临着非常之大的压力。

(2) 对区域贸易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 不仅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因素在原有的资本、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一些相关要素之外, 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低碳要素, 这就会造成国际分工中各国的优势发生很大的变化, 甚至出现优势的大转变, 所以低碳经济对区域贸易的格局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以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工业技术的洗礼, 基础上已经呈现出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所以这些国家在低碳经济中具有很多的优势以及话语权。而对于仍然处于高碳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中短期的经济贸易受到影响, 但是如果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 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的创新, 从而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得到改变。

2、碳关税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新形式

目前很多国家, 尤其是一些已经没有劳动能力成本优势的国家, 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将会拥有众多优势的发达国家, 从而将会实施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度, 从而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实施征收碳关税, 并将与国际贸易和全球气候变化相联系。其中碳关税主要是指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税, 碳关税主要针对的是进口产品中碳排放的密集型产品, 比如钢铁、水泥以及铝和玻璃等产品实行的关税征收制度。比如在2009年6月份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中, 美国有权从不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限额的国家进口能源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 想通过碳关税贸易这一措施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气候的谈判中能够承诺采取有力的减排行动[3]。

从整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发展中国家低能效、高能耗以及高排放的生产模式还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并且产品的出口将会遭到绿色壁垒的影响, 从而可能将会引起更多的国际贸易之间的纠纷和摩擦。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占据绝大的竞争优势, 并且他们制定的低碳经济这一“游戏规则”将会对国际贸易的格局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并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很多的问题以及障碍。

三、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最佳途径

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 对我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2007年9月8日, 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在APEC第15次领导会议中, 首次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和主张, 并提出加强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新技术,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要不断增加炭汇, 从而促进碳吸收技术的快速发展。

2、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技术含量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 从而形成以创新为主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并且应该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操作主要方向, 并且在建材以及冶金等消耗较高的产业中, 应该实施准入制度以及低碳经济技术的发展, 并大力开展循环经济, 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面对低碳经济中国的对应措施

1、贯彻落实低碳经济政策, 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从而实现对外贸易的和谐持续发展, 我国为了响应《21世纪议程》中有关规定, 制定了一些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在2004年,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国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以及在2005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并制定了相关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同时并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提出我国在2010年将会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这些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开展节能减排以及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的优化以及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发达国家颁布的碳关税等我国应对低碳出口企业政府应实施补贴以及扶持等政策, 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增强国际竞争力。

2、调整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工业产品作为我国的经济的主体, 所以对能源的需求是非常高的, 但是我国目前处于“缺油、少气以及富煤”的条件中, 因此我国的资源主要是以煤为主。但是由于煤炭在生产、运输以及开发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水体以及大气等具有非常严重的污染。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促进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 不断开发太阳能、风能、氢能以及核能等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从而可以降低我们对煤炭以及石油的消耗, 逐渐使我国的能源结构向洁净化、低碳化以及生态的方向转变。

3、加快区域扩大和一体化的建设

我国长期处于过度依赖出口的结构性的严重问题, 并且我国内部需要占的GDP比例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严重的不足现象, 这也是碳关税对我国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现在消费为主导的都是一些发达国家, 但是我国想要实现由出口导向性向消费导向性的形式进行转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 加快区域的扩大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不再受制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的途径。这种措施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采用CDM机制争取外部资源

在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碳排放含量的标准, 所以我国应该积极的开展环境外交的政策, 从而推动国际碳排放量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谈判, 从而可以有效发挥发展中国家作用, 通过CDM机制可以争取更多的发达国家的技术以及资金。目前我国是最大的CDM碳交易国家, 并且这些CDM机制将会换回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我国的节能减排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并且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开展碳排放教育措施, 从而可以吸引一些国际的资金和技术, 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对外贸易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用海.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国际经贸探索.2011 (02) :23—24

[2]王舒.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1 (17) :64—65

上一篇:狂欢下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