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女主人公论文(共12篇)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1
谈到宋代文学, 不得不提的就是词这一种文学样式。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 而在婉约词发展初期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大晏”和“小晏”, 这都是父子词人。晏几道是宋仁宗时“太平宰相”晏殊的第七子,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他的小令语言清丽, 感情深挚, 多写爱情生活。在现代文学中, 生活于20世纪初期的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主将, 被誉为“中国的雪莱”, 他的诗作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本文则旨在研究比较晏几道和徐志摩诗词中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以窥不同时代下具有共性的两人展现的精神风貌。
一.诗词中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的相同点
晏几道词的风格特征秀丽而绵密, 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重代言体词的写作方式, 徐志摩浓艳绮丽的诗风也在笔下的抒情女主人公身上展露无遗, 他们二人笔下的女性具有相似性。
1.美丽动人的青春女性
晏几道词作中有明确而具体的思念对象, 与五代词中泛化的感情描写有较大不同。他笔下的抒情女主人公很多, 除了“莲、蘋、鸿、云”以外, 也描摹了其他女子:“小令尊前见玉箫”的玉箫 (《鹧鸪天》 (小令尊前见玉箫) ) , “小琼闲抱琵琶, 雪香微透轻纱”的小琼 (《清平乐》 (千花百草) ) , “阿茸十五腰肢好, 天与怀春风味早”的阿茸 (《木兰花》 (阿茸十五腰肢好) ) 等等。这些女子或天真烂漫或柔情似水, 且多才多艺, 都洋溢着明媚的青春气息。
徐志摩诗歌中体现了对于爱情的理解、向往与赞美。他描写女子整个或部分身体时只有寥寥数语, 如《她是睡着了》:“停匀的呼吸:/清香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有福的清氛, /怀抱着, 抚摩着, 她纤纤的身形!”作品中的“她”有纤细的身形, 周围环绕着清氛, 清纯可爱, 有如同睡美人一般的特质。又如“我要你火焰似的笑, 要你灵活的腰身, 要你发上眼角的飞星” (《我等候你》) , “你”的热情开朗, 青春活力洋溢在字里行间。徐志摩笔下的抒情女主人公或清纯圣洁或热情开朗, 且具有朦胧美, 令人联想不已。
2.具有象征意义的作用
晏几道的一生“以贵人暮子, 落拓一生, 华屋山邱, 身亲经历, 哀丝豪竹, 寓其微痛纤悲”[1]。在《御街行》 (年光正似花梢露) 中, 他假托仙女诉说遭遇, “回思十载, 朱颜青鬓, 枉被浮名误”, 二者融为一体的同时又表现了对于往昔岁月的追忆。由女子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 从女子的地位反观自己的处境, 将抒情女主人公和自己合为一体, 用女子的遭遇象征自己的身世蹉跎和仕途不顺的命运。
徐志摩在诗歌的写作中常常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融入抒情女主人公的描写里, 如《海韵》不仅表现了女郎和诗人自己对于爱情的“单纯信仰”, 还暴露了容不得恋爱的现实世界。抒情女主人公“你”既是“我”的爱人, 更是志同道合的殉道者, 具有更深层的现实和社会意义。而这种复杂的思绪正是诗人对于当时严酷现实的情感态度的象征。
二.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内涵的不同点
晏几道词作和徐志摩诗歌中抒情女主人公有较多相似之处, 但是细细分析可以发现她们的形象内涵还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下文就从三个方面分析。
1.类型不同:清晰与朦胧
晏几道词作中的抒情女主人公是直接点明或者是镶嵌在词句中的, 且类型十分清晰, 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才貌双全、命运坎坷的歌姬舞女, 另一类是孤独寂寞、相思苦短的思妇。前者在以往的叙述中已经有很多例子, 而第二类形象在《小山词》中也俯仰即是, 如《生查子》 (金鞭美少年) 就以精细的笔触刻画了这位少妇对行人梦萦神驰的相思, 词人层层递进摹写出其文静细腻而内向的性格, 展现出年轻的思妇复杂、沉重而敏感的心态。
朦胧美是一种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含蓄的美, 而徐志摩诗歌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几乎没有直接阐明的, 都以一个模糊的人称代词“你”或者“她”来指代。这既可以指诗人的意中人, 也可以引申为诗人的理想追求, 包括诗文创作、政治社会思想还有“单纯信仰”。在《雪花的快乐》里,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 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 消溶, 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人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 赋予在“她”身上, 朦胧而引人遐想, 却真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2.女性用情程度不同:至痴与移情
“淮海、小山, 古之伤心人也”[2], 晏几道有用情至痴的性格。因而词人在写作时, 也以大量痴情倾注笔端, 着力来赞美笔下女性的才艺风情以及别后她们对于“我”的难忘思慕。在《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中, 抒情女主人公小蘋身着“两重心字罗衣”, 利用琵琶声传情达意, 经年不衰, 体现了她用情至深的特点。
徐志摩单纯地怀揣着他内心理想美的幻象, 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歌咏。而在他笔下, 抒情女主人公可大体分为两类:和他一起冲破枷锁和牢笼的追求自由的恋人和无奈离开、留给他无限惆怅的恋人。而这两类抒情主人公的共通之处就是都不是诗人表现的重点, 作者通过她们表现的其实是自己的状态, 或是陷入爱情的甜蜜热烈, 抑或是深入困境的孤独, 作者移情于她们, 并非真正写他与她的恋情, 而是表现自己的一种状态。
3.对爱情的态度不同:“痴”与“走”
晏几道很擅长写恋情词, 尤其长于痴男怨女内心情感的描摹。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成为这些人的共性, 比如《生查子》 (轻匀两脸花) 的上片写了抒情女主人公才貌双全, 下片则走进其内心世界, “今春玉钏宽, 昨夜罗裙皱”, 女子为情所苦, 日渐消瘦, 昨夜又未眠。可“痴情”无人回应, 而自己又难以割舍, 为它愁苦却又无可奈何, 万般无奈下, “且醉金杯酒”, 这体现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即使爱而不得, 也无法割舍的苦痛。
胡适曾说徐志摩一生的历史, 是追求爱、自由、美所构成的“单纯信仰”的历史[3]。这在他诗歌的抒情女主人公中常有反映, 她们渴求爱情, 如《苏苏》中苏苏对于爱情的痴心与追求, 并无半点隐晦。但是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诗歌中抒情女主人公有“走”的情况出现, “你为什么负心?我大声的诃问, ———/但那喜庆的闹乐侵蚀了我的懑愤, /你为什么背盟?我又大声的诃问, ———/那碧绿的灯光照出你两腮的泪痕!” (《一个噩梦》) 这里所说的“走”不单单是指离开爱人、放弃爱情, 甚至是屈服于压力、放弃自由。“你害了我, 爱, 这日子叫我如何过?”, 抒情女主人公放弃了爱情, “但我不能责你负, 我不忍猜你变” (《我来扬子江买一把莲蓬》) , 那些女子却不应被指责, “走”是迫于社会现实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4.作者对她们的情感态度不同:同情叹惜与情切多思
晏几道词作中常常会写对于莲、鸿、苹、云这四个女子的思念, 对于当年欢乐宴饮的怀念, 而她们的人品、风韵也与众人不同, 所以词人才能从并非倾心相许而逐渐发展成为生依死恋的境地。而对一般的歌女舞姬, 如前文提到的玉箫、阿茸之流, 他能在词中深入描摹其内心痛苦, 刻画封建时代被侮辱、被损害的善良女性形象, 并以真挚严肃的态度对他们寄以深厚的同情, 为其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而遗憾叹惋。这也是晏几道词高于北宋其他词人艳情词的地方。
徐志摩对笔下的抒情女主人公常常带有一种热情激烈的感情, 也不乏有惆怅哀婉的情感, 这两者并行不悖, 且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比如《荒凉的城子》中, “她, ———我心爱的, 哪里去了, ———那女子, 她的眼明星似的闪耀?”鲜活的生命就在荒凉的城市里消逝了, 作者借这一抒情女主人公鲜明地表现对时代的控诉, 这一形象的塑造就体现了其情感态度, 即热情激励兼而惆怅哀婉。
三.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内涵不同的成因
晏几道和徐志摩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写了大量的恋情词, 笔下充斥大量抒情女主人公形象, 不得不承认, 越是相似的作家作品在一起比较越可以看出其不同之处, 但是造成晏几道和徐志摩诗词中形象内涵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时代背景
北宋初期,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气候相对宽松。晏几道历经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此时的北宋已经发展到中期,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但总体上来说相对太平安定。而晏几道的青壮年时期正处于新旧党争的年代, 封建士大夫阶层既有大的政治理想, 又有小的生活情趣。他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看到了时代的隐忧, 是密切关注国势兴衰、关心国家命运前途的有识之士, “在小山词中, 流露出来的悲凉凄楚之音, 不只是个人生活不幸的哀吟, 也是那即将发生崩解的时代悲歌”[4]。他只能将自己的忧虑寄托在笔下的女性身上, 她们的不幸遭遇正是词人对时局隐忧的体现和委婉的表达方式。
清朝末年, 国内很多学生留学欧美、效法西方。然而“五四”之后的中国, 一方面是革命政治活动风起云涌, 各种流派的文学社团大量产生, 一方面是广大人民仍处于社会的底层, 生活景况十分悲惨。由于徐志摩的政治理想与中国现实情况的矛盾, 他感到失望、忧愤, 内心也不无悲凉。徐志摩追求西方国家的民主文明, 但是回国后却体会到巨大落差, 不无把其感受到的情感通过笔下的抒情女主人公表现出来, 这些女性或离开, 或毁灭, 这正是这一心情的真实写照。
2.个人经历
作为仁宗时期宰相晏殊第七子, 晏几道生于侯门之中, 长于妇人之手, 后来晏殊去世, 他的生活条件还是十分优越, 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以供他跌宕歌词, 纵横诗酒, 斗鸡走马, 乐享奢华, 对歌姬舞女有直接的接触和了解。后来晏几道牵连入狱, 生活就发生了巨大转变:不仅家道中落, 日趋贫困, 还在精神上受到打击, 他把全部忧愁都融进诗酒风流, 沉浸于爱情的感伤中, 前后生活的巨大落差让他追求人间真情的痴心越发深切。塑造一个个深情而不幸的抒情女主人公, 既是慰安自己的一种美好追求, 同时也是将惆怅苦痛排解的一种方式。
徐志摩出身富豪家庭, 在国内师从名师, 出国接受了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教育。在康桥留学期间, 他大量阅读了英国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 这些都在其诗歌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诗歌中充溢着对于爱的向往与追求, 正如他对恩师梁启超所言 (《致梁任公的信》) ,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5]。感情上的丰富经历让他在理解女性心理有比常人更为深刻的地方, 以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来委婉曲折地表达的心路历程。温源宁直接地点明徐志摩与他几位女友的关系, “即使只是那种理想在某个女人身上的苍白投影, 他也爱”[6]。他借这些女性的塑造表现她们背后的象征意义, 也就是诗人的“单纯信仰”。
3.审美心态
怀旧心态洋溢在晏几道的词作中, “人之所以会缱绻怀旧,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人必是一位多情和深情的人, 感情淡薄者一般不太会经常怀旧;二是其人大致有过一段值得怀念的往事, 或者更有过今与昔、盛与衰的强烈对比, 这样的人往往会产生‘凄凉感旧’的心态。而晏几道则在这两方面都具有着‘优厚’的条件”[7]。轻柔微小的意象组合、深挚细腻的情感结构、若真似幻的心理距离, 构成了小山词独特的审美特征。
徐志摩独特的审美趣味是将“熔西洋的理趣与中国的意境于一炉”, 其表现之一为“东西混融的自然审美意识”, “是自然与心境相契, ‘相值与相取’, 使徐志摩继承中国诗学而有别于西方诗学之要点”[8]。“爱与美、自由相互渗透、生成, 成为诗歌内在的情感、思想结构, 诗化地表现了诗人的“单纯信仰”, 构成了徐志摩诗歌的主要魅力所在”[9]。在徐志摩的诗歌中不乏对自然的描写和勾画, 这是他独特的审美意识, 将中西不同的自然统一于笔下的诸多女性形象中。
晏几道和徐志摩皆为两个不同时代的才子, 通过他们诗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内涵比较分析, 可以发现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远远要比诗句本身展现的更为深刻, 这启示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不能仅仅关注作者本身的婚恋关系来考究其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 要综合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审美心态多个角度, 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样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夏敬观.吷庵词评[J].词学, 1985 (05) .
[2]唐圭璋.词话丛编[M].中华书局, 1986.
[3]胡适.追忆志摩[J].新月月刊, 1932 (01) .
[4]钟陵.清壮顿挫小山词[J].南京师大学报, 1985 (02) .
[5]蒋复璁, 梁实秋.徐志摩全集 (第一册) [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0.
[6]温源宁.不够知己[M].江枫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7]杨海明.杨海明词学文集 (第七册) [M].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0.
[8]张玲霞.徐志摩的“洋”与“土”——英美浪漫主义文学与新月派之二[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1 (03) .
[9]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 (上)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2
《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诗篇中,她的形象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人生境况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形象特征。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极为出色的篇章之一。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具有诗的特征,而且如小说一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百姓生活情状。更出色的是它塑造了一个形象丰满的不朽的艺术典型,为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画廊里增添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同时,这个人物形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了一种迥乎不同的思想性格,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大致来讲,是三个阶段,三种形象。
一、恋爱中的单纯痴情
也许没有经过社会风浪的淘洗,也许没有见过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也许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氓》中的女主人公在恋爱时期犹如大多数少女一般,显得单纯而痴情。“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那个男子一开始便表现得极为虚伪做作。他装着笑脸,以交易为借口,别有用心地骗取了女子纯真的爱情。可惜,这个温婉美丽的少女太过单纯,看不透他的本质。男子软硬兼施,偶尔也发发脾气,使女子很快便允诺了他的求婚。很快,这位女主人公便陷入了爱情的泥淖不能自拔。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的他们也像世间绝大多数痴情男女一样玩耍说笑、海誓山盟,品尝尽恋爱的甜蜜与浪漫。他们偶尔也有小小的分别,这时女主人公就坐卧不宁,如痴如狂。她“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出强烈的对恋人的“不见则忧,既见则喜”的痴情。连她自己在后来的回忆中,也认为自己曾经太过痴情,她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她总结了恋爱时期自己乃至绝大多数女子的沉迷与痴情。
总之,恋爱中的女主人公还是单纯的、痴情的、浪漫的、理想的。她没有对男子做进一步的了解与考察,亦没有对生活做长远的规划与打算,她毫无心机,毫无思量,只是沉溺于当前的甜蜜与温柔之中,追求着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结果埋下了必然使人悲痛伤心的种子。
二、婚后的勤苦忠贞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在经过一番甜蜜的浪漫与彻骨的思念之后,他们终于品尝了婚姻的圣果。作为一个传统的普通下层劳动妇女,《氓》中的女主人公勤劳刻苦、忠于婚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多年来她起早贪黑,日日为家务而辛苦劳作,而且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的贫穷困苦的生活之中,她仍然恪守妇道,忠于丈夫。但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丈夫竟然是在妻子没有任何差错的情况下,最先背弃妻子,背弃婚姻。这个无耻的男子行为卑鄙、前后毫不一致,爱情又没有定准,总是三心二意。而且“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当心愿满足后,便开始以暴力虐待妻子。“痴心女子负心汉”,我们可以想到这位勤苦忠贞的女子在当时所受的精神与身体的折磨与伤痛。命运之苦,竟然连她的兄弟们也不了解,反而都讥笑她,真是雪上加霜。
《氓》中女主人公的这种勤苦忠贞的品性正是我国古代广大普通劳动妇女们的共同品质,并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传统、道德标准、人格操守代代相传。这位女主人公正是广大妇女们的缩影,是她们的典型代表,具有极强的普遍性与典型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们不幸而艰辛的生活状况与卑下的社会地位,读来令人顿生怜悯同情之心、凄惨悲凉之意。
三、弃妇的`怨恨清醒
然而,这样一个勤苦重情、忠贞不贰的美丽的劳动妇女却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情况下被无情寡义的丈夫所遗弃。华落色衰,色衰爱弛。这表现出作为旧社会劳动妇女命运的悲惨与不幸。那么,一个旧社会的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对于这一切又能如何呢?对于大多数弃妇而言,亦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在痛苦不幸之中独自伤悲。《氓》中的女主人公也不例外。但难能可贵的是,她除此而外,更多更充分地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怨恨伤痛之气与清醒决绝的态度。
她开始追悔自陷情网:“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里,女子并不自私,在这令她十分伤痛的时刻,她不仅仅悔恨自己当初坠入情网,不是只为自己的个人恩怨而发牢骚,而是在向广大妇女同胞们发出呐喊,告诫她们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要她们正确对待和处理男女感情。此时,《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伟大的,是清醒的,是极富理性的。
她可能是要让天下的妇女们进一步认清那些薄情郎、负心汉的真面目,于是又带着十分强烈的怨恨与伤痛之情控诉男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位卑鄙的男子开始只是垂涎于女子的美貌,并表里不一、居心叵测地骗取了女子的身心,然后就三心二意、负情背德。这样一个丑陋的面孔,真真枉费女主人公曾经的热恋苦思,亦枉费女主人公的勤苦持家。这首诗歌就是一位弃妇在自诉婚姻悲剧,所以从头至尾不论是在回忆什么,都始终充盈着弃妇的伤痛与悔恨。
一个本来对生活充满无限期盼、对未来充满无限渴望、对丈夫充满无限爱恋的女人,在一切遭到毁灭之后,她又该如何呢?《氓》中的女主人公头脑清醒、处事果断决绝。她在回忆了过去的种种不幸遭遇之后,在对天下女同胞们提出了一番忠诚的劝诫之后,她毅然决然地与那个薄情寡义的负心汉决绝了:“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一个敢于反抗旧社会,敢于为自己遭遇鸣不平的怨恨伤痛而又刚毅坚强、清醒理智的妇女形象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解读《简爱》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篇3
关键词:简爱;人物性格;生活;刚柔并济;顽强自爱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03-01
一、引言
夏洛蒂·勃朗特通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使简爱这一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简爱的成长经历中,她遭遇了太多的挫折与磨难,同时又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在她的世界里或多或少都留下了足迹,对她的性格特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她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女人。
二、解读
简爱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里,可是她并没有抱怨和一蹶不振,她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她更对未来美好的生活以及自由充满了向往,她一直为这些作出努力。当她遇见了令自己动心的男人的时候她并没有自卑与后退,当她意识到自己没办法与有妻子的罗切斯特先生结婚时,她毅然离开。最后她并没有因为罗切斯特的落魄而离开,而是去坚持守护她心爱的男人。
简爱的独特且令人迷人的性格为广大读者所吸引与爱戴。
(一)盖兹海德府。
简爱是一个孤女,她被托付到他的舅舅家,舅舅离世之后,由刻薄冷酷的舅妈里德太太照顾她,在盖兹海德府,她既要忍受舅妈的冷漠与无情又要不停的应对她的表兄妹的嘲讽与殴打。书中开头提到,简爱因为偷看书和无视表哥约翰的挑衅而被表哥约翰毒打,她顽强地反抗约翰,却被里德舅妈关在了红房子里,黑夜与恐惧吞噬着她,使她大病一场。年幼的简爱面对着巨大的肉体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痛苦并没有屈服,她试着顽强的反抗,这表现了她对自由与温暖呵护的渴望,还有她的叛逆精神。在盖兹海德府,贝西·利文是一个具有同情心的女佣,她照顾着简爱一直到她康复。贝西的存在对于简爱来说无疑是欣慰的,尽管她有时候是严格的,但是在简爱心中,贝西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对简爱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洛伍德孤儿院。
因为简爱对里德舅妈以及表兄妹的公开对抗使得里德舅妈更加厌恶她,把她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从而把她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孤儿院环境糟糕,院规严苛,生活艰辛。孤儿院院长是一个虚伪的人,他不断的剥削着孤儿院的学生们,压榨着他们的精神与肉体。因为孤儿院里的条件艰苦使得很多的学生得了传染性的伤寒死去,海伦·彭斯就是其中一个。海伦是简爱的第一个朋友,与简爱截然不同的,简爱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也永远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一定要狠狠地还击”。海伦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她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忍则忍,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对你好一些她总是选择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从不反抗别人,从不争抢什么,以至于当老师要打她的时候她都会默默地递上鞭子。海伦的死是悲惨的,当失去了这个朋友,简爱在这一段友情中明白了反抗的重要性,海伦的离开使她的性格变得更加的顽强,信念更加坚定。
(三)桑菲尔德庄园。
简爱离开了洛伍德孤儿院并被菲尔费克斯太太聘往桑菲尔尔德庄园任教,她的学生是早慧的阿黛勒·瓦托。在这里简爱倾心于高大威猛的爱德华·罗切斯特先生,他们相爱了,但是当结婚时简爱发现罗切斯特的妻子因为精神疾病被锁起来而毅然离开,在富裕奢华美好的生活下她抵制了诱惑,坚持自己的内心并拒绝了罗切斯特的哀求。在这里简爱是自尊自爱的,因为强烈的自尊,简爱不能答应罗切斯特的结婚要求,这点同时也体现了简爱的无私与坚强。同样的,因为内心的自爱,简爱并没有对罗切斯特纠缠,当她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的时候她很痛苦,但是在那些高贵美丽的小姐们面前她的内心并不自卑,简爱这样表达她内心的诉求:“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对你来说做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忍受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简爱这句话展现出了她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她敢于斗争,更勇敢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地位,无畏无惧,对于爱情,她既是痴情的又是理智的。
(四)漂泊与归来。
离开罗切斯特的简爱孤苦无依,她既要忍受着思念的痛苦又要应对生活的困苦,幸运的是,简爱在漂泊中遇见了她的表兄妹并且接受了叔叔留给她的遗产,这些使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并决定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罗切斯特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去世,并放了大火使得罗切斯特先生受伤致残,又失去了视觉,简爱最后决定守护着罗切斯特先生并与他结婚,最后她终于过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婚姻既有尊严又有爱情,在美好的生活与自己的尊严面前,简爱选择了尊严,这使得他们的婚姻变得神圣而高洁
三、结语
简爱在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的过程中敢于斗争积极争取,蔑视权贵的虚伪和做作,面对生活的挫折,她从不向命运低头,而是奋勇直上,她那顽强的生命力散发着无穷的迷人的人格魅力。无论你是多么的微小,无论你是多么的平凡,只要你能坚守住自己纯朴的内心,不屈不挠,刚柔并济,不自卑,不胆怯,你总会拥有幸福而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4.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4
一、追求独立、尊严、平等的女性
以女性身份加入到诗歌创作古已有之, 从卓文君到李清照, 她们都凭温婉细腻、多愁善思的诗行抒发各种不同的人生体验。虽然不用打着旗帜, 但却有着自然流派的气质让女性主义诗歌也成为当代诗歌一处独特的风景。舒婷, 原名龚佩瑜、龚舒婷, 福建泉州人。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 插队时期开始写诗, 1975年, 由于几首辗转流传的诗作, 结识老诗人蔡其娇, 并在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 以一首《致橡树》而名噪诗坛。这首诗写作与1977年, 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苦难历程, 重新在历时废墟而站立起来的中国女性, 应如何看待爱情?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宵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来比喻哪些一味附和、利用爱情去攀附高贵抬高身份, 丧失自我的女性。即使象泉源, 象险峰、像月光、春雨给爱人带来温暖, 衬托爱人威仪, 都不是主人公的追求, 那么在抒情女主人公心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种回答横空出世, 从思想上对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的不平等的从属地位给予彻底否定。”你是“橡树”我是“木棉”你有你的“坚韧”, 我有我的“火红”, 我们以同样的姿态, 肩并肩, 以平等的形象共同扎根于泥土中, 独立、平等, 相互理解, 互相鼓舞, 互相支持,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有终身相依”。
诗人以优美形象、耐人寻味的比喻, 塑造爱情世界里的抒情女主人公眼中的对方和自我, 节奏铿锵, 语言高昂、感情饱满, 虽然带有些英雄主义的音调, 但也不失是新时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这和以往在男权社会中寂寞压抑、缠绵苦恋、委屈以全的女性截然相反。
“致橡树”中的抒情女主人不附庸男性, 不受男性控制, 但也不和男性对立争夺, 愿意承担生活的风雨, 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站在和爱人彼此尊重和谐的条件下独立而有尊严地生活在现代生活中, 这种女性对自我价值人格的追求, 在舒婷大量诗歌中反映出来:
如:《双桥船》“不怕天涯海角/其在朝朝暮暮/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如:《赠别》“要是没有离别和重逢/要是不敢承担欢愉和悲痛/灵魂有什么意义/还叫什么人生/”
二、温柔善良关注他人的女性
舒婷诗歌的核心内容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而构成这一内容核心的主要方面是在她的大量诗歌作品中通过浸满自传色彩的抒情女主人公表现出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浪漫、温柔、真挚、聪慧, 关切现实关切他人, 无不散发出一种女性独特的芬芳。
“我为你扼腕而惜/在那些日光流动的舷边/在那些细雨霏霏的路上/我为你举手加额/为你窗扉上闪耀的午夜灯光/当你在书柜前弯曲形象/”
诗中作为和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相对的, 以“你”的身份出现的第二形象:“拱着肩、袖着手, 怕冷似的深藏着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在困境中挣扎又徘徊, 命运遭遇挫伤不幸, 性格遭到打击扭曲的人物。此时, 真诚细腻的女主人公伸出善良诚恳而体贴温柔的感情之手“想这样安慰你, 想这样提醒你”, 这种“安慰”“提醒”包含着深层蕴含, 已经超越了“爱情”。实质上, 它是主人公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只有意识到自我存在并有自我意识的女性, 才能意识到他人的价值, 肯定他人的价值, 并帮助他人实现价值。
舒婷大量的题赠诗都围绕这类主题, 抒写此类形象。
又如:《雨别》“我真想/聚集全部柔情/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使你终于醒悟”。
《春夜》“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
《兄弟我在这儿》只要夜里有风/风改变思绪的方向/只要你那只圆号突然沉寂/要求和声/我就会回来, 在你肩膀平静地说/兄弟, 我在这儿。
《童话诗人》“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
三、呼唤自由人性的女性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四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哭一晚。”
——《神女峰》
神女峰的传说最早流传于楚国的是民间神话。宋玉在《唐高赋序》中写道, 楚怀王在高唐观遇到巫山女神, 主动献身于楚王, 后来神女相思忧郁而化为山峰。三峡景观的神女峰又称望夫石, 是民间女子等待丈夫化为山峰的传说, 宋王之后一千多年间, 神女峰作为浪漫坚贞爱情象征被许多文人墨客弄词作诗。
舒婷清醒的感到, 神女峰的故事“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为什么要为表现等待的痴情把生命和青春都牺牲?人们把神女“陈规化”“楷模化”的同时, 也是把神女的心灵化为僵硬的石头抹杀生命的活力, 压抑了自由的人性。但是心/能变成石头吗?/这是对传统“妇德”发出的锋芒毕露的质疑, 也是对束缚人性的贞操观念发出的质疑。可贵的是, 在传统观念和生命价值的极端挑战中, 抒情主人公“紧捂住自己的眼睛”“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 如翻涌不息的云”, 外部的世界激活了她内心的情感, 她不但看到“挥舞的各色手帕”, 还看到“沿着两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金光菊”和“女贞子”是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图示, 是抒情女主人公对传统妇德观念唾弃和背叛的物化, 是对人性自由的呼唤, 是对女性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鼓励。
诗歌《惠安女子》中写道:“幸福虽不可预期, 但少女的梦/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呵, 浪花天边无际。”
这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爱情的悸动, 而后这个忐忑不安的青春女子在美好的季节被忽略被忘却被压抑了情感, 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 成为传奇。”在独立、尊严、平等的一脉相承下, 抒情主人公对自由人性的呼唤煽动了对男权的背叛, 对传统的背叛, 呼唤着灵肉合一的爱情。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5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35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
分析简•奥斯汀的作品《爱玛》中的理性主义 37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浅谈中国电影字幕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美国“寂静五十年代”的骚动——《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 40 透过《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托马斯的宗教观
Consistence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s Sequel Scarlett: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 Scarlett 42 An Analysis of Two Women in the Film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Victorian Woman vs.Modern Woman 43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 44 粤菜翻译之“信达雅”
《呼啸山庄》的女性主义诠释 46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 48 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 50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 51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 52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53(英语系经贸英语)国外对华“双反”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54 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广告语翻译策略研究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56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
米字旗下的荣耀与忐忑——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社会价值观 58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分析
分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中的女权主义
On the Female Influences on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ations 61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嘉莉妹妹》主人公命运评析 62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万杰琳形象分析 64 身势语在演讲中的重要性和运用研究 65 中学英语学习中文化障碍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7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68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 69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70 论爱伦•坡五本恐怖小说中恐怖效果的营造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 72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艺术观在《论自然》中的体现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74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75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77 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8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中英文称谓语的比较与翻译
“上”和“下”的意象图式及概念映射 81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从文化无意识的角度分析《喜福会》中的边缘人 8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石化现象与对策
The Problem of Evil---A Universal Issue Seen From Western Perspectives 86 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开题报告+论)87 合作原则在小说《傲慢与偏见》对话分析中的应用
归化翻译在电影字幕中的运用--以《米尔克》为个案分析 89 浅析《紫色》中书信体的运用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91 论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汉译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93 An Analysis of Dick Diver’s Tragedy in Tender Is the Night Based on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94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95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 97 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从自然主义视角解读德莱赛《珍妮姑娘》中珍妮的形象 99 A Probe into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eologisms 100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创造性背叛的研究——以《冷山》和《红字》为例 102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词汇教学 103 论《简爱》对当代女性爱情观的启示 104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5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ublic Signs 108 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电影《灰姑娘的故事》的字幕翻译 110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研究
对比不同思维方式下事物的中英文描述差异 112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
培养中学生认识并有意识的使用词汇记忆策略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115 中西方婚俗文化及差异 116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18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 119 论颜色词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20 浅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自由 121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 122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功能派目的论角度看商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 124 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
关于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报告 126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 128 流行语的翻译
浅谈互动模式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131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福柯的后人道主义视角看赫尔米娜之死——解读赫尔曼黑塞作品《荒原狼》 133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谈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 134 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英汉习语的差异及其翻译——对杨、霍译《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研究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开题报告+论)137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 138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139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141 论《爱玛》的反讽艺术 142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43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45 艾米丽的心理性格分析
Comparisons between Chinese Educationists and Western Educationists 147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形象 149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151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及对策
152 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道家思想在自然观上的比较 15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154 《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分析
155 On Chinese-English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 156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157 论性别歧视
158 比较研究广告中中美文化差异 159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60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161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 162 论归化和异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163 骑士精神与时代精神:论《苹果树》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峙与对话
164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kespeare’s Times 165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语境教学中的应用 166 浅议创新型口语教学在农村中的实施 167 浅析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
168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169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餐菜单的英译
170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汽车商标名的汉英互译 171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72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173 电影《暮色》中人物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 174 异化理论在汉语成语英译中的应用 175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176 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 177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
178 《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
179 《警察与赞美诗》和《重新做人》中主人公的不同命运
180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181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182 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
183 A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 Learning Motivation 184 从文化角度看中英房地产广告差异 18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6 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应用
187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188 对《远离尘嚣》中三个男主人公命运的分析 189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190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 191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
192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
193 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突及解决办法 194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
195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196 《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 197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198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6
关键词:柔情;刚烈;弃妇;命运;抗争
两位女主人公,面对相同的弃妇命运,性格刚烈的她们,选择却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一下。
在《氓》这首诗中,作者是按“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来叙事的。第一二段写了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从文中看,应该是氓先追求的她,后来我们的女主人公就完全陷入了爱河,由于氓没有媒人,婚期商量不好,氓就生气了,女主人公就赶紧说“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这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氓的情深义重,也能看出氓性格的粗暴,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这时的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爱河中。“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主人公对氓是何其迷恋。她此时对未来的憧憬肯定是满脑子的幸福吧。
第三、四、五段写了她婚后生活。婚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多年来的辛苦劳作,磨损了青春的容颜,也让氓对她的感情渐行渐远。可见,氓当初爱的是她的年轻貌美,等她年老色衰之后,也就“至于暴矣”。氓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较早的负心人形象。而女主人公终于看清了氓的嘴脸,也逐渐醒悟过来,和他彻底决裂,显露出了性格中刚强的一面。
面对氓的负心,她愤怒地指责他“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通过自己的婚姻生活,她认识到男女是不平等的,她告诫天下的女子不要沉溺在男子的爱情中,这也是她沉痛的教训。此时的她,内心充满了悔恨。
最后一段,她从感情上也与氓彻底决裂。既然你如此恩断义绝,不念夫妻之情,那就算了吧,显示了她的清醒。她的离去,也恰恰说明了她对自己心中神圣爱情的维护。不容人玷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多么刚烈的性格!一旦想开,她毅然决然地和过去作了一个了断,“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算没有了一切。一切还可以从头再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另一个柔情似水而又性格刚烈的女子就是杜十娘了。
《杜十娘》这篇课文围绕“情投意合——用计赎身——孙富离间——十娘投江”这条线索来叙事。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她,早厌倦了没有尊严,没有真情的卖笑生涯。她希望能跳出火坑,过正常人的生活,追求一种纯真的爱情,不掺杂一点儿功利和金钱。所以,她未向李生透露她的百宝箱。这样的爱情,就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也不易找寻。可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旧社会里,她又如何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呢?即便美丽聪慧的杜十娘,也是无法做到的。
她的聪明、有心计,首先表现在用计赎身上。她是真心地爱李甲,把他作为自己从良的依靠。赎身这件事,可说是杜十娘一手促成的,先用计得到鸨母的诺言,又使她发下毒誓,为她从良准备了条件。可以说她为自己摆脱妓院生活,用尽了一切办法。而李甲的表现,却已显露出懦弱无能,为以后杜十娘的悲剧埋下伏笔。
赎身成功后,杜十娘就像飞出笼子的鸟儿,这短暂的时光,大概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了。可惜它短暂的就像一颗流星,转眼即逝。当她还在深谋远虑地设计他们的未来时,李甲却为了自身的利益,把她出卖了。她想的是他们两个人的未来,而李甲只考虑自己一个人的未来。谁爱谁更多一点,一目了然。杜十娘的爱,投入了她全部的感情,乃至生命,就像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李甲不是不爱杜十娘。但他的爱太浅薄,一旦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退却了,不肯为爱多付出一点。平庸自私的李甲,萎缩在杜十娘的高大身影里,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刚烈的杜十娘刚跳出火坑,怎能再任人摆布,何况爱情理想的破灭,使她万念俱灰。她这才亮出宝匣,怒斥李甲后,向江心一跳,以死来向迫害她的恶势力抗争。她的宁死不屈,可看出她的坚定刚烈。
这两个女子都是美丽、善良的。且性格刚烈,但面对弃妇的命运,她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氓》女主人公选择了坚强,带着满心的伤痛,忍着亲人的不理解,顶着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她勇敢面对,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终能走出阴影,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她是忍者,也就是强者。我对她是由衷地敬佩、赞美。这就是女主人公。一个情深时柔情似水,情灭时断然舍弃不做无谓纠缠的刚烈女子。看吧,早在春秋时期,她就给后代女子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可惜的是后代能做到她这样的又有多少呢?
杜十娘的愤然投江,用生命向李甲、向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提出了控诉。代价不免太大,刚烈有余,理智不足,给后人留下了多少遗憾,几多惋惜。在后人眼里,杜十娘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光彩照人。她为李甲这样庸弱自私、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的富家子弟报江而亡,太不值得。
在人类所有情感中,爱情可说是最为奇特的,因为所有字眼好像都不能诠释它的内涵。爱自古以来就和痛相连。有爱就有痛,当我们的爱不够完美时,痛就随即而来。在我们找寻了那么多的爱之后发现,世界上似乎没有完美的爱情,所有的爱几乎都有伤害。可是,人们仍然追求最理想的爱情模式,杜十娘以死来维护自己纯洁而崇高的爱情理想,说明在她的生命里,爱情就是全部。情没了,生命也可以不要了。说到底,她虽以死抗争,自己却也是制度的牺牲品。她的思想也受着封建思想的毒害。她既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又打着时代鲜明的烙印,不可能超越那个的时代。她的做法我无可厚非,因为她已经是她那个时代里优秀的女性之一了。对于她,我是既爱又痛。
《简爱》女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篇7
小说女主人公简爱可以说是女性独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励志典范,她历经人生的苦难和考验,逐渐成长成熟,并最终收获幸福。
“成长小说”这一概念源自德国,风靡欧洲,其后又传入美国。它关注的是成长的艰难历程,把成长隐喻成从“天真”走向“经验”。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通常是,但并非总是,一个少年或青年——首次了解到关于世界、现实、社会、民族或个人、他或她这一重大的,甚至对其人生有决定意义的真相”。
简爱正是经历了从懵懂无知到挣扎反叛最终到成长成熟的人生历程。
一、寄居在舅舅家——懵懂无知
童年时期,失去双亲的简爱寄居在舅舅家,收到了表姐表兄的歧视和虐待。舅舅过世之后,他们更是变本加厉,处处排挤刁难简爱,想把这个“外人”赶出他们的家。简爱虽然年龄小力气也小,但她仍然极力反抗。年幼的简爱此时的反抗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她几乎是下意识地与欺负她的表兄展开斗争。骨子里简爱是个自尊心极强的,桀骜不驯的女孩,但是对于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来说,舅母的鄙夷,表兄表姐的欺侮以及家中仆人的嘲讽,所有这些会让她觉得孤单与无助,进而产生自卑负面的情绪。没有人关心她,这个阶段,简爱的生命里没有阳光,她常常躲在黑暗的窗帘后面,暗自哭泣,似乎只有这样,她才能感觉到些许的安全感。此时的简爱内心充满着自卑与反叛的情绪,她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对于外面的世界茫然无知;她的身边也没有知心朋友可以聊天。因此,简爱的生活就是“黑暗”,“无知”与“反叛”的写照,她急切地渴望着逃离这个令她窒息的地方。
二、劳伍德学校——初步成熟
终于,舅母将简爱赶出家门,并将她送到了劳伍德学校——一所慈善学校,简爱天真地以为自己从此将进入梦想的天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寄宿制的“慈善”学校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人间炼狱”。在这里,简爱不仅仅常常被以体罚,还要忍受无处不在的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教师”们随意鞭打、凌辱孩子,但简爱还是幸运地遇到了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海伦·彭斯和谭普尔小姐。海伦性格沉静,遇事忍让,她可以清醒地认清周遭的人和环境。她虔诚地笃信上帝,坚定地认为仁慈的上帝会解救自己,因此她以纯洁的爱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虽然简爱不能完全理解并赞同海伦·彭斯的生活态度与初始之道,但是简爱从她那里感受到心灵的博大与胸怀的深邃,同时海伦的爱心和温暖也感染了简爱,点燃了她心中尘封已久的热情,简爱终于不再是从前寄居在舅舅家中的自卑的孤女了,她开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周围的人和事。而劳伍德学校中的教师谭普尔小姐则引导简爱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大大开拓了她的视野,丰富了她的内涵,也因此完善了她的修养。简爱逐渐意识到只有自身的努力与上进,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不仅如此,简爱从谭普尔小姐的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和难得的友情,简爱的人生从此变得完整。
在劳伍德学校的几年时间,虽然环境依然恶劣,但这是简爱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简爱遇到了成长历程中的两位引路人,即海伦·彭斯和谭普尔小姐,他们帮助简爱从茫然无知走向初步成熟,从一个少不经事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位有文化有思想有内涵的年轻女性。
三、桑菲尔德庄园——爱情萌芽却又遭遇变故
离开劳伍德慈善学校之后,简爱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成为家庭教师。尽管她的学生阿黛尔只是一名舞女的私生女,但简爱认为人都是平等的,她并没有因此而歧视阿黛尔,依然尽心尽责地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男主人罗切斯特帅气而又富有,最初,简爱认为他和其他的“上流人”一样自私世俗而又冷漠;但渐渐的,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很特别,他热情真实大方爽朗。在当时的社会,家庭教师的地位较为低下,因此当简爱发现自己对英俊潇洒又执着的男主人罗切斯特暗生情愫时,内心潜藏的自卑心理一时间占据上风,她提醒自己,无论是外貌还是财富又或是社会地位,她都配不上罗切斯特。于是,简爱退缩了,她打算将这份爱深深藏在心里。然而,简爱没有想到,外表平凡的自己竟然以独立的个性及丰富的内在赢得了罗切斯特的欣赏与爱慕。觉察到罗切斯特对她的好感之后,简爱勇敢地向他表白。这对世人看来极不相配的情侣看到了对方珍贵的特质,幸福地相爱了。然而,命运却总是爱开玩笑,正当这对有情人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并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时,简爱意外地发现庄园里有个疯女人,而她竟然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继续留在庄园留在罗切斯特的身边就意味着简爱只能做情妇,这是独立自尊的简爱所不屑也不齿的事情。于是,尽管内心深爱着罗切斯特,简爱还是毅然决然选择离开。简爱的选择证明她成长了,她清楚自己的道德标准,知道如何取舍。
四、重返庄园——走向成熟
简爱的命运再次发生转机——她继承了叔叔的一大笔遗产。经济状况的改变也使得简爱内心最深处的自卑感消失,她变得更有自信,也更加坚定。因此当圣·约翰向她求婚时,简爱断然拒绝,因为她不爱他,更不愿成为无爱婚姻中的附属品。得知桑菲尔德庄园中的疯女人去世,仍然深爱罗切斯特的简爱立即重返那里。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火灾之后几乎成为废墟的庄园,而罗切斯特也不复往日的英俊潇洒,成为一位双目失明、双腿残疾的落魄者。面对这一切,简爱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她坚信他们的爱与金钱、外貌、社会地位都没有关系,她深信真爱可以使他们的未来美好而幸福。此时,简爱已经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孤女蜕变成一位独立自尊自强的知识女性,她的身上散发出独特的成熟而又美丽的韵味。她独特的个性与特质已经超越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一般“标准”,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雨中猫》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篇8
关于这篇短篇小说的评论中,大多数评论家都从“猫”和猫的隐喻的角度出发,对文中丈夫的表现,大多数都趋于一致,认为他不理解不关心妻子,男权思想重;提出“此猫非彼猫”即意大利店主命侍女送来的那只猫不是在雨中的那只猫,所以也没有了解美国人妻子。雨中的猫象征着女主人公,女主人公也只想要在雨中的那只猫而对于店主,也认为他没有真正理解文中妻子。然而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虽然有着不好逾越的距离,店主却是明白妻子的想法并尽他的可能来帮她。本文从这两个男性对女主人公的“言语”、“行动”上来分析此文,认为用“知我者为我分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集中《黍离》有此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结合文中实际情况,笔者将它改成“知我者为我分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来概括这种“三角关系”,表明店主对这位美国人的妻子的再简单不过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所理解并尽他的能力来帮助她,在这个过程里她的内心情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言语”上:我们先来看捉猫前夫妻的对话,妻子坚定而且充满爱心,对小猫的怜惜之情溢于言表。丈夫的回答简短,对此事看不出有什么热情和兴趣。妻子说要去,丈夫也就没有坚持,继续看书,只是说别淋湿了。现实情况就是,没有带雨伞,又要去雨中捉猫,怎么可能会淋不湿呢?可见丈夫根本心不在焉。走下楼去,经过柜台,老板向她点头致意。在应答她简短的“Il piove.” (下雨了) 的寒暄,店主非常殷勤体贴地回答“Si, si, Signora, brutto tempo.It is very bad weather.”从回答用语的数量上来看,与丈夫的“惜字如金”比,店主的话让她立刻得到被注意的感觉,而且店主在用意大利话说完后,又用她的母语英语补了一句。作为一个旅店老板,每天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旅客,多年的职业经验使得他可以很快地掌握客人的心理需要,而对这样一位来自遥远国度的客人,用她的母语与之交谈,可以减轻她陌生不适的感觉。这是文中他俩唯一的对话,然而就是这个对话使得女人心理得到极大的改变,她更积极,对未来更充满信心与期待。为后来她的一系列表现做了铺垫。回到房间,丈夫依然是用吝啬的语言在与妻子进行着对话。对于妻子一连串的愿望,他的回答是“Shut up and get something to read.”他不仅不了解妻子,还想让妻子跟他一样逃避到虚幻的世界中去。妻子再继续,他干脆不言语了。在两人的对话中,丈夫的话有八句,妻子的话有十九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交谈语言的数量不对称性所产生的微妙感觉,有人会说光从语言的角度不足以看出丈夫的冷漠,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少言寡语而已。让我们再来看看行动。
“行动”上,丈夫在整个事件中都是躺在床上。与妻子窗户边看到猫再下楼去找猫再上楼回来坐到他的床边再到坐到梳妆镜前的行动相比,一静一动,对比强烈。虽然店主也是始终处在他的位置,在办公室最里端的办公桌后,但却在她进出大门时先后两次起身哈腰,表达对她的注意和问候。在西方国家,这样的动作可以来表示对尊贵客人或女性的谦恭。并不多言,但却差侍女送上雨伞伴她出门。在她看来,他像是看穿她了,看穿她的窘迫和无助,但他这样的保持距离的体贴和关心却也让她觉得自己重要起来。虽然只是店主与顾客的关系,但是她喜欢他的这种的感觉,文中也做了详细描述“The wife liked him.She liked the deadly serious way he received any complaints.She liked his dignity.She liked the way he wanted to serve her.She liked the way he felt about being a hotel-keeper.She liked his old, heavy face and big hands.”她自己也很清楚是喜欢他店主身份对顾客的这种态度,但也会不自觉地有某种超出这种关系外的暧昧的想法。使她从关心雨中的猫转到后来对自己的注意,要有长头发,要有新衣裳来打扮自己,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她要有小猫来照顾显出自己女性的爱心和温柔,再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样子。受到尊重和关心回到房间后容光焕发的样子连在床上看书的丈夫也发现了,所以后来自她开始说话时目光就没有离开过她,并说道“You look pretty darn nice.”.店主的“行”给她以美好的遐想,幻想现在是春天,万物复苏。生活又有了希望,又会回到棕榈树郁郁葱葱的美好样子。而丈夫虽然前后两次与妻子的对话一共只有八句,但海明威交代他看书或继续看书却有多达五处。他用两只枕头靠着,惬意之至。即使看书看得累,不时需要休息一下眼睛,他都不会想来深入了解妻子的想法,无怪乎初期很多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篇关于婚姻不和的故事并暗示会有第三者的插足婚姻最终会走向破裂。没有找到猫,他也没什么行动,对于妻子想要一只在她腿上呜呜叫的小猫的想法用一个轻描淡写的“Yeah?”及继续看书,以沉默来对付。最后,店主差侍女送来一只大玳瑁猫。关于这只猫,有很多争论。有的人认为这不是在雨中的那只猫,店主也没能够真正理解她。但是我们细读文本,却发现美国人妻子后来叙述愿望时这样说道“Anyway, I want a cat,…I want a cat.I want a cat now.If I can't have long hair or any fun, I can have a cat.”,在此时,她心中想的已经不是那只在雨中的猫,她没有用定冠词“the”而是用了反复使用“a”,表明她的想法已经发生改变,对于已经不可能找回的东西不再存在幻想,在丈夫面前强调只是想获得丈夫的注意、关爱和温情,想和丈夫一起来重新建构或找回那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夫妻恩爱,共同期待美好明天,可能是早回故里结束异乡生活,也可能是要个孩子来打破目前死气沉沉的现状,还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故事到猫送来就戛然而止。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丈夫在看到猫后还是“执迷不悟”,妻子仍是失望,但至少还有一个人了解自己,虽然不可能在文中也看出有取代丈夫的必要或可能,但至少拥有一只猫的愿望达成,在这样的雨天还是可以有所慰藉,给枯燥无聊了无生机的生活一些希望和温暖,重新激发了她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雨中猫》的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却含义深刻。美国人妻子的想法不能仅仅看成是她个人的期待,从更高的层次看,她代表了那些所有或由于战争或由于生活等任何灰色迷惘失望的人,不知走向何处,尽管迷惘,却还是要在这样灰色的天气里寻找生机寻找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青年一代经历了理想的破灭。经过了战争的摧残,理想的幻灭,人们面临的是恐惧与绝望。处于同样困境的迷惘一代作家海明威,却用他的笔为我们展示了寻找希望的可能,以他的方式在为所有战后地失去了信仰和信心的人们提供了追寻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参考文献
[1]、Ernest Hemingway.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81.
[2]、甘文平.“梦”的建构、消解与幻灭——《白象似的群山》与《雨中的猫》的主题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3) :26-29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9
一、恋爱中的单纯痴情
也许没有经过社会风浪的淘洗,也许没有见过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也许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氓》中的女主人公在恋爱时期犹如大多数少女一般,显得单纯而痴情。“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那个男子一开始便表现得极为虚伪做作。他装着笑脸,以交易为借口,别有用心地骗取了女子纯真的爱情。可惜,这个温婉美丽的少女太过单纯,看不透他的本质。男子软硬兼施,偶尔也发发脾气,使女子很快便允诺了他的求婚。很快,这位女主人公便陷入了爱情的泥淖不能自拔。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的他们也像世间绝大多数痴情男女一样玩耍说笑、海誓山盟,品尝尽恋爱的甜蜜与浪漫。他们偶尔也有小小的分别,这时女主人公就坐卧不宁,如痴如狂。她“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出强烈的对恋人的“不见则忧,既见则喜”的痴情。连她自己在后来的回忆中,也认为自己曾经太过痴情,她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她总结了恋爱时期自己乃至绝大多数女子的沉迷与痴情。
总之,恋爱中的女主人公还是单纯的、痴情的、浪漫的、理想的。她没有对男子做进一步的了解与考察,亦没有对生活做长远的规划与打算,她毫无心机,毫无思量,只是沉溺于当前的甜蜜与温柔之中,追求着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结果埋下了必然使人悲痛伤心的种子。
二、婚后的勤苦忠贞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在经过一番甜蜜的浪漫与彻骨的思念之后,他们终于品尝了婚姻的圣果。作为一个传统的普通下层劳动妇女,《氓》中的女主人公勤劳刻苦、忠于婚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多年来她起早贪黑,日日为家务而辛苦劳作,而且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的贫穷困苦的生活之中,她仍然恪守妇道,忠于丈夫。但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丈夫竟然是在妻子没有任何差错的情况下,最先背弃妻子,背弃婚姻。这个无耻的男子行为卑鄙、前后毫不一致,爱情又没有定准,总是三心二意。而且“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当心愿满足后,便开始以暴力虐待妻子。“痴心女子负心汉”,我们可以想到这位勤苦忠贞的女子在当时所受的精神与身体的折磨与伤痛。命运之苦,竟然连她的兄弟们也不了解,反而都讥笑她,真是雪上加霜。
《氓》中女主人公的这种勤苦忠贞的品性正是我国古代广大普通劳动妇女们的共同品质,并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传统、道德标准、人格操守代代相传。这位女主人公正是广大妇女们的缩影,是她们的典型代表,具有极强的普遍性与典型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们不幸而艰辛的生活状况与卑下的社会地位,读来令人顿生怜悯同情之心、凄惨悲凉之意。
三、弃妇的怨恨清醒
然而,这样一个勤苦重情、忠贞不贰的美丽的劳动妇女却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情况下被无情寡义的丈夫所遗弃。华落色衰,色衰爱弛。这表现出作为旧社会劳动妇女命运的悲惨与不幸。那么,一个旧社会的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对于这一切又能如何呢?对于大多数弃妇而言,亦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在痛苦不幸之中独自伤悲。《氓》中的女主人公也不例外。但难能可贵的是,她除此而外,更多更充分地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怨恨伤痛之气与清醒决绝的态度。
她开始追悔自陷情网:“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里,女子并不自私,在这令她十分伤痛的时刻,她不仅仅悔恨自己当初坠入情网,不是只为自己的个人恩怨而发牢骚,而是在向广大妇女同胞们发出呐喊,告诫她们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要她们正确对待和处理男女感情。此时,《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伟大的,是清醒的,是极富理性的。
她可能是要让天下的妇女们进一步认清那些薄情郎、负心汉的真面目,于是又带着十分强烈的怨恨与伤痛之情控诉男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位卑鄙的男子开始只是垂涎于女子的美貌,并表里不一、居心叵测地骗取了女子的身心,然后就三心二意、负情背德。这样一个丑陋的面孔,真真枉费女主人公曾经的热恋苦思,亦枉费女主人公的勤苦持家。这首诗歌就是一位弃妇在自诉婚姻悲剧,所以从头至尾不论是在回忆什么,都始终充盈着弃妇的伤痛与悔恨。
一个本来对生活充满无限期盼、对未来充满无限渴望、对丈夫充满无限爱恋的女人,在一切遭到毁灭之后,她又该如何呢?《氓》中的女主人公头脑清醒、处事果断决绝。她在回忆了过去的种种不幸遭遇之后,在对天下女同胞们提出了一番忠诚的劝诫之后,她毅然决然地与那个薄情寡义的负心汉决绝了:“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一个敢于反抗旧社会,敢于为自己遭遇鸣不平的怨恨伤痛而又刚毅坚强、清醒理智的妇女形象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总之,《氓》中的女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之一,是我国古代文学塑造的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随着生活境况的不同,她的形象也表现出了与之相应的不同特点。带有极为强烈的阶段性、复杂性与发展变化性。但这一切又都集中统一而又顺畅连贯地展现在这位女主人公身上,成为我国古代广大普通劳动妇女的悲剧缩影,成为当时妇女命运的真实写照,具有极强的典型意义与现实意义。
摘要:《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诗篇中, 她的形象不是固定的, 而是随着人生境况的不同, 表现出了不同的形象特征。本文主要论述了她在恋爱、婚姻、弃妇这三个人生阶段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形象特征。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女主人公,形象特征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7.
[2]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12.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10
一、自我角色定位的偏差
中国自古以来女教就很隆盛, 对于女性的角色有着相当明确的要求和界定。从汉代班昭作《女戒》开始, 女性的形象似乎都进行了模式化的限定。《女戒》曰:“卧之床下, 明其卑弱”。“女以弱为美。”也就是, 女性的形象一直都是以卑弱示人的, 一直都是以柔弱为美的。像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可见中国古代美女是以弱为美, 甚至对于柔弱有一种近乎变态的爱慕。在《女戒》第一章《卑弱第一》中写道“弄之砖瓦, 明其习劳。主执勤也。齐告先君, 明当主继祭祀也。”也就是明确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要任务就是相夫教子, 主祭祀。但是在小说《二月》当中, 对于陶岚的形象的塑造却是“红润的脸庞, 健硕的身体。”充斥着一种力量的美。并且陶岚并不安于相夫教子。她想学习法律, 成为律师, 为穷人打抱不平。在她的理想世界中出现的并不是夫贤妻顺的生活场面, 也不是含饴弄孙的桑榆晚景。对于哥哥办学校, 她积极参与, 成为女先生。她甚至有那种吾虽裙钗, 但不必不如彼须眉也的豪情壮志。在转型的社会时代, 旧观念毕竟占据着主流地位。她这样的自我定位以及追求必然要成为她人的话柄, 成为她自我实现的阻力, 最终造成了她的悲剧命运。
二、青年人的弄潮儿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小说中, 陶岚听说了萧涧秋有能够走南闯北, 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比自己苍白的青春, 十几年来一直呆在一个乡下的小镇上, 没有到过外面的世界, 没有见过外面的精彩, 学业并不成功, 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建树, 这使得她倍感苦闷。于是她便不能够安分, 企图改变, 企图冲破现实的牢笼。去追求那个概念化的所谓“青春”。青年人总是希望站在社会变革发展的最前沿, 他们是社会的希望, 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梁启超也说“少年强则国强。”但是少年毕竟有着少年的缺陷, 他们急功近利, 气质浮躁。不安分地抗争, 热情洋溢, 但是缺乏思考, 缺乏定力, 这就是的他们的追去一方面是自己一时意志冲动的产物, 并非一定是符合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相一致的;另一方面即使是符合了社会变化发展的潮流, 他们也由于内心的不安分, 没有好导师的引导, 而难以坚持自己的追求。最终放弃, 一事无成, 又在这种一事无成中哀叹自己消失了的苍白的生命。小说中的陶岚, 一会儿想做律师, 一会儿想学习英语, 一会儿又要去做女教员, 一会儿又说“谁愿意出资让她去美国, 她就愿意嫁给谁。”由此可见, 在陶岚的心目中, 学问的追求并不是出自内心对于学问本身的专注与喜好, 她无非是为了排遣自己的无聊, 无非是不想要青春留白, 就拼命地进行各种尝试。由于她并没有做学问的决心, 也就自然达不到, 做学问的境界, 使得她对于任何学问都只是浅尝辄止, 不能够有所成就。这样的尝试, 虽然是有所为, 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也许能够减轻她内心的恐慌, 但是尝试的次数多了, 她都不能够找到任何成就感, 于是她就只能放弃这些追求的事业, 转而追求爱情了。从这个意义上说, 陶岚的悲剧就在于, 面对着当时的社会现状, 她正处于自己一生最为宝贵的青年时期, 她的不安分思想与这个无聊的, 死气沉沉的社会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寄希望于爱情、婚姻
在陶岚想成为律师无果后, 她就对于自谋出路产生了一定的动摇。成为女教员, 并没有给她混混烈烈的生命, 她仍然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找不到满足感。于是她想要远离褊狭的小镇, 希望能够远走异国他乡。于是, 她热烈地爱上了萧涧秋。在她写歌萧的信件中, 她写到“你用神圣的钥匙, 将我从假的门里开出, 放进真的门内去, 我有如一个久埋在地下的死人活过来。我是如何的委屈悲伤, 我想此后, 抓住我的青春, 追回我的青春, 尽力享受一下, 我的青春!”从她的信件中, 我们可以看出, 她确实是有着真挚而又浓烈的感情的, 但是这个感情我却不能把她成为爱情。她所希望的只是别人对于自己的救赎。爱情需要构建的是双方的共同的美好未来, 但是在陶岚的精神领域中, 她显然是神化了萧涧秋, 把他当做了自己的救世主。她的爱情,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甚至不是她自我积极选择的道路, 而是一种权宜之计, 是一种其它道路行不通之后的一种无奈。当我们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时, 我们何以谈共同的美好未来的建设?在《倾城之恋》中, 范柳原有一句话说“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所以, 范柳原一直不愿意接受婚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陶岚的行为其实也就是出卖自己的感情来解决灵魂上更深一层次的苦痛。她的爱情是一种交换行为, 和那些为了物质利益而出卖自己肉体的女性, 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自谋出路而不得, 只能够把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寄生虫。然而, 萧涧秋又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重负, 他遁走了。小说的结尾, 写到, 陶岚希望她的哥哥能够帮她把萧涧秋找回来。这也就暗示了, 陶岚没有认识到, 要解放, 要求得新生, 是必须要有所牺牲, 要经历一番苦痛的, 甚至是需要冒死杀出一条血路来的。陶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必须成为自己意义、价值实现的最有力的支撑物, 反而要从别人身上去寻求希望。在那个时代, 人人自保尚且不可, 又怎么可能愿意为解决别人精神上的苦恼而自我牺牲。
由于时代的悲剧, 使得陶岚对于自我的定位严重错位, 她在追求学业自谋生路的过程中严重受挫, 于是只得求助于爱情与婚姻, 将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最终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一个悲剧的命运, 成为她自己在给萧涧秋的信中写道的那样, “人生是无意义的吗?就随着环境的支配, 好像一朵花落在水上, 就随着水性的流去, 到消灭了为止。”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2]郭俊峰, 王金亭.柔石小说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7.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11
关键词:《爱玛》;女性主义;个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01-01
一、引言
简·奥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最为重要的女作家。奥斯汀一生只写了六部长篇小说,而且均在英美讀者中广泛流传。奥斯汀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擅长描写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并且对英国女性面临的各种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女性主义观点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广泛的体现。
《爱玛》(Emma)写于一八一四至一八一五年间,并与一八一五年年底出版,是奥斯汀风格最成熟、结构最完整的一部小说。《爱玛》一书中体现了奥斯汀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对人物的塑造能力和对文学技巧的探索。她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敏锐观察,以及对高超的艺术手法的掌握,至今仍令我们叹服。
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女主人公爱玛·伍德豪斯(Emma Woodhouse)的性格特征,展现其反抗男权压迫,勇于融入社会的精神。
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在男权社会中,男女的二元对立意味着男性代表正面价值,而女性只是被排除在中心之外的他者,只能充当证明男性存在及其价值的工具。因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角度出发,以女性为中心,讨论女性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的独立、平等和自主等问题。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反对在文学话语中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父权制预设,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伴随着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注重妇女作为读者或作者在文学话语中的体验。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们认为,随着女性理解力和思考力的提升,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将得到提高。因而女性主义理论强调女性接受教育,思想独立,并积极融入社会。
三、爱玛的个性特征
(一)聪明智慧,具有出色的判断力
爱玛是一位典型的智慧女性,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在与奈特利先生就哈利特拒绝马丁求婚一事进行争论时,爱玛冷静的判断体现了她的聪明智慧。当奈特利先生洋洋得意地告诉爱玛,马丁“打算娶”哈利特为妻时,爱玛则察觉到求婚中包含着一种大男子主义居高临下的施舍的感觉,完全忽略了哈利特自由地选择婚姻的权利,爱玛回答说“他很乐于助人,不过,他能肯定哈利特有意嫁他吗?”而当得知哈利特拒绝马丁的求婚时,奈特利先生愤怒地说道“那她比我想象的还要傻。这个蠢姑娘到底要干嘛?”爱玛则回击道“男人从来就弄不明白女人为什么会拒绝男人的求婚。男人总觉得只要求婚,女人就一定会嫁给他。”这一系列的回答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男权社会的本质,在男权社会男人可以自由选择伴侣,而女性则几乎没有这种权利。
(二)及时自勉,具有非同一般的自觉性
小说中,爱玛能客观看待及反省自己的言行,能检讨自己的过错并能及时加以改正。比如,当爱玛得知埃尔顿想追求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哈利特时,她深感愧疚,“坐下来痛苦地思索”。爱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犯下了错误,开始自我检讨。又如,去博克斯山游玩时,爱玛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弗兰克当众调情,并且当众讥讽贝茨小姐。事后,奈特利先生严厉地指责爱玛不应该羞辱贝茨小姐。而爱玛也意识到了自己错误,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愧疚,并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她开始检讨自己长时间以来对贝茨小姐的轻视,并决定今后与贝茨小姐平等相待,常来常往。值得称赞的是爱玛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而这种知错能改的高度自觉性也是女性主义者所欣赏的品质之一。
(三)领导力强,很有权威性
爱玛是一位很有权威的女性,她在家庭和社会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主要来自于她的智慧。爱玛的父亲神经脆弱,无才无智,家里家外的事都依赖着爱玛。所以爱玛从十二岁起就成为哈特费尔德庄园的真正主人,用她独特的能力管理着这个家庭。爱玛把家里打点的井井有条,成为海伯里村的社交中心,而爱玛自己也成为了海伯里村的领导级人物。这不仅颠覆了一直以来女性从属于男性的传统,而且也彰显了爱玛的权威性。
四、结论
通过以上用女性主义视角对爱玛的个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简·奥斯汀在《爱玛》中成功塑造了一位聪明智慧,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而且极具权威的女性形象。爱玛的这些个性特征也反映了她的敢于挑战男权及勇于融入社会的精神,使她成为那个时代具有女性意识的新女性。此外,在分析小说等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 篇12
关键词:嘉莉,莉莉,本我,超我,自我
《嘉莉妹妹》 (1900) 是德莱塞的成名小说, 它描写了乡下小姑娘嘉莉, 羡慕大城市的物质生活, 来到芝加哥做女工, 却因不堪劳累而失去工作。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她做了个推销员德鲁埃的情妇。渐渐地, 嘉莉发现德鲁埃并非是她的理想选择。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的出现打动了她的心, 于是转而投入到有妇之夫赫斯特伍德的怀抱, 并随之私奔到纽约。但当赫斯特伍德丢了工作, 支付不起巨额生活开支的时候, 嘉莉又放弃了赫兹伍德。最后, 凭借她的美貌与机会嘉莉成为了著名的女演员。她获得了想要的荣誉和财富, 但她成功后感觉空虚和孤独。《欢乐之家》 (1905) 是华顿夫人的代表作。《欢乐之家》中的主人公莉莉是个没落贵族小姐, 父母双亡后寄居于富裕但刻板的姑母家中。她聪慧机敏、气质优雅, 且美艳动人。她追逐浮华享乐, 一心想嫁入豪门, 但每每成功将至时又放弃, 以维护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长期养尊处优的她完全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莉莉去做衣帽工无奈力不从心, 被辞退。绝望无助的她寄居在小旅馆内, 依靠麻醉剂人睡, 最后由于服用过量而悲惨地撒手人世。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 (1923) 中提出“人格三部结构说”, 对人格结构理论进行了详实的阐述, 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文就以此来分析比较《嘉莉妹妹》中的嘉莉和《欢乐之家》中的莉莉形象。
一.嘉莉的“本我”、“超我”和“自我”
初到芝加哥, 灯火辉煌的宴会大厅, 时髦的衣物, 琳琅满目的商店, 热闹的戏院都让嘉莉着迷。“那些戏院、礼堂、聚会、安静的大街, 全是为我而设的, 那些飘着歌声的小路————在夜里, 这一切都是我的。”她渴望自由自在地在这个浮华的大都市寻找快乐, 尽情享受。然而为了生存, 嘉莉第二天就不得不外出寻觅工作。不幸的是, 一份一周仅有四美元半微薄收入的鞋厂工作, 也因她患病而失去了。这时投靠杜洛埃是她解决最底层的生理需要问题的捷径。尽管想和杜洛埃有某种关系, 她还是尽量的隐藏这种欲望, 因为根据传统的道德标准, 这样的关系是不正派的。她没有在开始就毫不犹豫地撇开姐姐一家投入杜洛埃的怀抱, 心甘情愿地做他的情人, 而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生计的折磨和无奈之后作出了选择。推销员杜洛埃给了她两张十元的美钞。嘉莉其实对于接受的那二十美元深感不安, 她害怕姐姐和姐夫的责备, 传统美德与物质欲望激烈地斗争着。她“最后终于决定, 要把钱还回去。这钱自己不该要”。
自从做了德鲁埃的情人, 嘉莉住进了宽敞明亮而装饰考究的公寓里。她感觉自己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然而赫斯特伍德的介入和邻居海尔太太的交往使嘉莉的生活又重新掀起波澜, 她开始厌恶德鲁埃的俗气, 和更有钱有地位的人交往是她新的追求。她的欲望逐渐膨胀, 她开始渴望更为寓裕的生活, 不满足于那租赁来的三居室的套房。她不安于现状,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 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她明白生活在一个男人的庇护下而和另外一个男人私会是不道德的, 她的良心也倍受谴责。她虽然一直有机会理智的拒绝赫斯特伍德的追求, 但她根本不愿意那样做。对于赫斯特伍德一次次的拜访, 一次次的靠近, “她本该转身跑掉的, 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她在继续遥遥无期的奋斗与获得唾手可得的安逸之间进行了抉择。原本势均力敌的本我和超我, 在这次人生的转折中前者明显占有了优势, 这一切就显示她对物质的渴求胜过了对于道德良心的关注, 预示着她最终抛弃杜洛埃, 委身于赫斯渥的必然性。
嘉莉和赫斯特伍德辗转来到纽约后, 嘉莉发现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也更加羡慕邻居万斯太太的富裕且安逸的生活。她渴望结识更多的社会名流, 熟悉更多豪华公馆。而赫斯特伍德此时, 事业一落千丈, 逐渐失去财产和社会地位, 已经不能像在芝加哥时那样, 给她提供奢侈的娱乐和衣物, 巨大的生活开支使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这引起了嘉莉对其的蔑视。而此时嘉莉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天赋, 逐渐她成为一名出名的女演员。对于嘉莉来说, 赫斯渥, 俨然是一个累赘, 生活的开支全靠嘉莉的收入。最终嘉莉选择离开了一无是处的赫斯特伍德。当嘉莉偶遇穷困潦倒的赫斯特伍德时没有丝毫的怜悯, 只是留给了他二十美元便转身离去了。嘉莉因其无法满足自身欲望, 将其无情抛弃, 只身奔向自己向往的上流生活, 实现了人生的第三次转折。这次她的超我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我将其自私无情展现得一览无余。
二.莉莉的“本我”、“超我”和“自我”
不同于嘉莉本我强大, 超我渺小的情况, 莉莉体现了一种双重性格的趋势。一方面, 莉莉受到母亲的熏陶, 认为人一定要过上物质充裕的生活, 并认为她可以通过自己的美貌和婚姻获取一切。而莉莉的父亲却给予她另一种影响。父亲常常开导莉莉虽然生活在金钱社会中, 可还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莉莉在这样矛盾的教育中长大, 渐渐地形成了两个自相矛盾的自我, 一个自我追求物质生活, 拼命地想挤入“欢乐之家”, 成为其中的一员, 另一个自我却常常鄙夷那个以金钱为圭臬的自我, 而是向往精神的自由, 向往得到真爱。
欢乐之家充满了奢华的物质生活, 是莉莉向往的地方。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并受母亲的影响, 丽莉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为追求物质和享受而活。莉莉内化了母亲的物质欲望理念, 对贫穷所带来的邋遢生活无比厌恶, 她立志“只要有一口气, 她就要与之奋斗。”她生活的全部便是出没于像特莱纳太太和布赖太太等举办的各种上流社交场合, 用自己的美貌和魅力来吸引有潜力的目标。通过与富有的上层贵族的婚姻, 她才能在“欢乐之家”中牢固地占据一席之地, 从而过上奢华生活。在去白乐蒙的火车上, 莉莉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优雅和机敏成功地吸引了富家子弟铂西·格赖斯。像格赖斯这样的单身有钱男人, 正是莉莉理想的结婚对象。他拥有金钱和地位, 可以给莉莉的社会生活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但他却是个单调无趣平庸乏味的人。眼看着莉莉马上就要赢得格赖斯, 收获她努力耕耘的成果时, 她遇到穷律师塞尔登, 立刻被他所描述的“精神共和国”所吸引。
由于卷入有妇之夫绯闻, 并受到伯莎诽谤的影响, 单身的莉莉被排挤出了上流社会, 开始与一批新贵打起交道。虽然对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安, 但新贵们模仿上流社会的生活, 仍满足了莉莉对“本我”的要求。他们聚集在一起寻求各种各样的消遣。对于这种满足感官享受的生活方式, “她几乎立刻就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诱惑。”面对五光十色的生活, 她身不由己的又回到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中去。在此期间, 莉莉仍有机会重返上流社会。被伯莎·道塞特愚弄后, 道塞特曾几次向莉莉表示, 只要她愿意, 他可以马上与其妻离婚, 和莉莉结婚。她的朋友嘉莉·费西尔 (Carry Fishier) 也曾暗示, 她可以取莉莉而代之, 但莉莉认为这样做就与卑鄙无耻的伯莎没有什么两样了, 有损自己的人格。由于新贵们已成为“特莱纳”们中的一员, 就会“为此牺牲所有的老朋友”, 她们把莉莉甩在一边。莉莉从新贵圈淡出, 坠入下层社会。
莉莉作了织帽女工, 变成了劳动阶级的一员。但是莉莉的成长背景决定了她自力更生能力的缺失。能力的缺乏加上对所从事的织帽工作的厌恶使得丽莉在织帽车间显得格格不入, 无法融入其他女工之中。她渴望像独立自主的格蒂那样获得心灵的平静, 情感的满足;然而窘迫的物质生活又让莉莉难以忍受, 她根本无法想象自己孤零零地住在简陋的小公寓里, 淡出人们的视线, 过着清贫的日子。她无法适应自立更生的生活, 本我的欲望把她拉向从前的生活。莉莉决定听从罗斯戴尔的建议, 利用信件威胁伯莎以换回上流社会的地位。然而超我再一次占据了上风, 把莉莉带到塞尔登家中。莉莉最终听从了内心真实的想法, 悄悄地把那一叠信扔进了壁炉中。她本可以用这些信向伯莎报复, 重新为上流社会接受, 但莉莉最终听从了真实的自我, 选择了道德高尚的道路。
虽然嘉丽和莉莉两位女性的命运截然相反, 但不能不说都具有悲剧的结局。其因则是本我、自我、超我这三部分是无法相互协调, 人格不能正常发展。当三部分力量不平衡时, 自我便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 人就会感到焦虑与痛苦。嘉丽的本我超我之间的这种平衡被破坏, 她的人格无法回到健全统一的状态, 以至于最终失去了信仰, 虽然锦衣玉食、声名远扬, 但生活在痛苦之中。莉莉一方面时常受到本我原始冲动、感官刺激的驱动, 追求奢华的生活, 另一方面内心深处又受到“超我”对她的欲望与本能的压抑与钳制, 内心深陷矛盾。莉莉终因无法承受也无法调和来自各方面的焦虑和压力, 最终选择死亡作为解脱方式。所以, 只有在本我的引诱和超我的监督达到和谐状态, 自我才能正常地发展, 人格才能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传开, 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德莱塞:《嘉莉妹妹》[M].裘柱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3]伊迪斯·沃顿.欢乐之家[M].赵兴国、刘景堪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1995.
[4]薛小惠《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的崇高美.外语教学[J].2004年第5期.
【抒情女主人公论文】推荐阅读:
春雨抒情文09-21
赏樱花抒情文09-09
《曾经错过的友情》抒情文06-20
记叙抒情文的范文10-02
描写谷雨节气的抒情文11-03
优美抒情文:书墨流香润芳华06-04
张爱玲经典抒情文:有几句话同读者说08-13
主人公形象05-27
悲剧主人公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