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服务

2024-05-15

有偿服务(精选12篇)

有偿服务 篇1

笔者在网上某论坛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反映某供电所的员工为客户维修家中故障时未按标准收取费用, 而是无票据多收了十元钱“辛苦费”。客户匿名在论坛上发布该信息, 严重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形象。笔者认为, 这虽是极个别现象, 但反映了基层服务仍存在不规范之处。

供电所是农村电力管理的前沿阵地。在客户眼中, 电力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真诚、热情的服务能树立起供电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架起与客户沟通的“连心桥”。反之, 不规范的行为会影响到电力行业政策的执行, 降低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

服务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往往发生在偏远的农村地区, 这也正是供电企业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客户的切身利益, 更会伤害他们的感情。究其原因, 一是一些基层员工的素质不高;二是监管尚存不尽完善之处;三是对于服务的范围和相关的收费标准宣传太少。

要杜绝基层服务中的违规行为, 首先要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加强思想、业务学习, 树立真心、诚心为客户服务的理念。通过完善制度, 将基层电工的服务质量和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服务人员严格按规定处理。其次要通过监督和回访制度, 从多个方面和客户沟通, 于细微之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三是要培养客户的维权意识, 打消他们害怕被打击报复的顾虑, 让客户在遇到不规范行为时敢于投诉, 有处可诉, 诉有结果。

笔者建议, 供电企业要掌握优质服务的尺度, 对于该收取的维修费、电费滞纳金、复电费、移表费等一定要按章开票收取, 不该收取的费用严禁员工私下滥收。作为基层电力管理人员, 每个人都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意识, 要用自己的诚心服务去换取客户的笑容, 切莫让违规的“有偿服务”伤了客户的心。

有偿服务 篇2

关于严禁教职工从事有偿服务活动的工作情况汇报

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加强教师师德教育,进一步规范在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维护教育和教师良好形象,办好人民群众满意教育,我校认真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严禁教职工从事有偿服务活动,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为保证本次工作用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人员为副组长,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工作小组。

二、具体举措

1、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要求教师廉洁从教,并自觉接受社会对学校的监督。

2、加大宣传和学习力度。组织教师学习了潍坊市教育局潍教字〔2012〕50号《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及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意见》、安丘市教育局安教子【2014】12号《关于严禁教职工从事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将严禁教职工从事有偿服务活动作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先树优前置条件。

3、公开承诺。全体教师进行了公开承诺,坚决不搞有偿家教,表达了拒绝有偿家教的决心,最后每一位教师签定了承诺书。

高校可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 篇3

一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之原因

1缓解社会体育资源不足与高校体育资源过剩的矛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群众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现有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设施和社会体育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造成了我国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与有限的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表明: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850080个体育场地,而教育系统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显示其占有总数的65.6%,其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1],2003年至今,正是全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各高校扩招扩校的高峰期,高校体育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的院校的体育场馆还能承办全国性的体育赛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汇集了众多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体育人才,有项目培训、组织管理、产品研发等诸多方面的专家,他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不仅是教学的主力军,更有着强大的科研能力。高校还拥有无法比拟的众多无形资源,如图书、信息、学校的品牌效应,地理位置、环境等。然而,体育馆建得漂亮了,利用率却降低了,除了开学典礼和学校大型演出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新进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了,但除了跟普通教师一样的教学和训练外,没有更多的途径为社会提供服务。如果学校的体育场馆、信息、人力等资源对社会开放,为大众服务,这样既能满足大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又能很好地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把社会上群众的需求和学校的体育资源合理整合,会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存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成为时下流行语,“花钱买健康”更是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大型企业会请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拓展培训,许多社会精英会请专业的教练来进行体育指导,许多市民希望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来满足他们健身方面的需求,这无疑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而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也不能一味靠政府和学校的有限拨款来维持现状,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前提下,“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健康运动场上,使他们加入到健康体育运动中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补贴损耗,更新设备。“高校体育资源的有偿服务是为了服务于全民健身这个大局,以服务性质为主,运用市场的手段达到提高使用效率以及服务社会的目的”。[2]这样,即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之策略

1解放思想,提高意识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统一、互相促进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是其进行社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其社会服务得以不断开展的源泉。”[3]任何大学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它与社会发展、人民的需求和社会需要息息相关。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高校如能走出象牙塔,推掉围墙,向社会打开服务窗口,既有利于当地体育市场的开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地方的体育文化繁荣,高校自身又可以展示自己,宣传自己,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影响力,这样将会形成一个多赢互利的新局面。

2服务多元,形式多样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服务形式的多样性,“公共服务的开展就是为了满足全社会公众或某一社会群体共同的、基本的、直接的需求”。[4]体育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其内容极其丰富,潜力极其巨大。高校里拥有众多的高端人才,理应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发挥其优势,开展多种形式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

3科学评估,健全机制

“建立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考核体系,旨在督促高校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时,坚守公益性,遵循公民体育公共利益导向,切实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公民基本的体育需求”。[5]高校体育社会服务的评估对象,包括高校向社会提供的体育服务产品和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高校体育服务产品的受众对象是社会公民,公民是对产品满意与否的最终评判者,应当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高校的体育部门又隶属于高校,从属于政府机关,因此,高校本身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数量和质量、满足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情况等进行评价”“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指标应科学、合理、客观、标准、透明、效率和公平并重,具有重要性、可测性以及动态发展性。同时,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6]将评估结果运用到每年的奖金发放、绩效考核、荣誉奖项、职务晋升当中,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是高校体育资源有偿服务中最关键、最难的环节。

4合理收费,区别对待

高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公共资源,归国家所有,有偿服务应更多地向公益性倾斜,加上高校本身所处的软环境无法跟社会上专门的体育机构相比拟,因此政府物价部门和学校在收费环节上应更多地考虑普通群体的承受能力,跟专业的体育机构区分开来。以浙江省某高校的篮球场地租赁为例,每人收费5元,不限时间,而社会篮球场对外租赁的价格为20-30元每人每小时,价格上的优势加上良好的体育氛围吸引了大批周边社区居民前来锻炼,球场有专人负责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物品丢失现象和因争夺场地而引起的冲突。对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要做到区别对待,一般场馆的借用、租赁、体育健康知识讲座、体育技能指导等服务项目应以无偿服务为主,有偿服务为辅,以便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运动场,感受体育文化。对一些稀缺场馆的租赁、科技成果的转化、体育夏令营等服务应以有偿为主,无偿为辅,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应相互结合。endprint

三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要注意的问题

1保证日常的教学和群体活动的开展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职责,也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对社会开展有偿体育服务是业余的,必须在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场地设施在师生员工业余时间进行,不能主次颠倒”。[7]高校开展对社会有偿服务的过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压侵占学生正常的教学场地和上课时间,确保教学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高校体育场馆和体育工作者所从事的社会有偿服务必须是在业余时间进行。以场地租赁为例,白天和傍晚是学生的上课和课余活动时间,所以这段时间不能对外开放,应选择晚上学生在教室学习和在寝室休息的时间段,学校还应充分合理利用寒暑假、法定假期、周末等非上课时间段对外开放,来满足周围居民的健身需求。

2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高校在开展有偿服务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复杂的关系,包括部门与本校师生之间的关系,部门教师与部门领导的关系,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与学校的关系,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部门职工与社会消费者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部门与本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充分尊重他们健身娱乐的权利,在时间安排上要做到优先,在价格上要做到充分优惠,甚至是免费。其次是部门职工和社会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各种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够保证高校体育有偿服务顺利进行。

3完善内部组织管理

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对外有偿服务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有利的外部因素,也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组织与管理。可以成立专门行政部门组织管理,负责人可以是部门领导,可以是擅长管理的老师,也可以是校外体育专家。这样可以把零星的个人行为统一起来,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扬长避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形成一股合力,便于计划和规划。也可以成立专门的体育公司,公司化运营相对现在保守的思维模式,无疑是一个层次的提升,可以更多地跟社会接触,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多方融资,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苏州大学成立的“苏州大学体育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其产学研一体化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EB/OL].http://www. sport. gov. cn/n16/n1167/n2768/n32454/ 134749. Html.

[2]刘波,王宗平.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42-44.

[3]高等院校应大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N].光明日报,2011-10-09.

[4]卢映川,万鹏飞.创新公共服务的组织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67-269.

[5][6]王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19-22.

电力有偿服务探析 篇4

关键词:电力公司,有偿服务,策略

近年来, 陕西省地方电力各供电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活动, 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赢得了广大电力客户的普遍赞誉。2009年9月份陕西省物价局出台了供电服务有偿收费标准 (试行) , 明确了产权划分, 收费的范围、原则、程序和标准也明朗清晰。打破了以前供电企业服务收费无法可依的瓶颈, 规范了有偿服务行为, 维护了供用电方的合法权益。各地市级供电分公司随之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 对电力有偿服务的程序、安全质量管理、财务管理、资料管理、监督检查等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各县供电企业合法有据地推进有偿服务,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 随着电力企业市场化的不断加深, 有些条款相对而言, 只有宏观的指导性意见, 服务标准和流程比较笼统, 具体实施起来, 还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使电力有偿服务政策落地有声、服务流程规范有序、服务细则操作实用、企业发展高效健康,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对电力企业有偿服务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充分认清电力有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对相当一部分电力用户而言, 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大包、大揽惯性思维的影响, 认为电力用户只要承担用电费用就行了, 其他维护、维修、损耗等都应该由供电方承担;还有的认为, 不管什么原因, 只要没电了, 电力部门就有义务给处理, 即使灯泡烧了、保险丝断了也要负责, 导致“故障报修电话不断, 农电工两腿跑断”, 结果导致电力企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陕西省各县级供电企业的客户大部分是农村客户, 居住分散、偏远, 有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客户还是不太了解收费政策, 甚至出现通过乡镇政府和供电企业协调让降低收费标准的现象。

就县级供电企业职工来说, 存在着农村电力市场意识不强, 对优质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太到位, 加之, 农村客户的有偿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低、收费难, 费时又费力, 因而担心群众对收费政策不理解而对政风、行风评议有不良影响等原因引起服务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问题。

二是服务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没有统一的服务流程和标准规范可遵循。如, 从接受服务-服务准备-出发到场-开始服务-服务完毕-收费-回访与信息反馈, 现行的各环节只有笼统性的规定, 没有解决应该怎么做和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要求和标准的问题, 实施报修服务的员工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操作, 势必引起服务过程中服务流程和标准不规范的问题。

受地域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 尽管上级要求报修服务由“96789”客服热线统一受理, 但在有些地区仍存在着用户服务需求告知渠道不统一的问题, 比如, 农村客户需要维修服务时, 有的到乡 (镇) 供电所营业厅申报, 有的就近联系本台区的管理电工, 没有通过“96789”客服热线统一受理报修服务。由供电所或台区电工直接实施的, 缺乏县级公司相关部门的统一调度和监督, 导致有的电力维修人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和完成维修、维护, 还有工服不统一、不整洁等;有的维修人员不能与客户进行很好的交流, 态度生硬, 该说明的不说明, 该解释的不解释;更有甚者图方便擅改操作规程, 埋下安全隐患。凡此种种, 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的良好形象和长远发展。

三是收费管理中存在漏洞。有的供电所不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 比如不按规定及时上报服务项目, 甚至有意瞒报、少报服务收费;还有的电工对用户按规定应该及时出示的相关收费依据、凭证和清单不出示, 应该由用户签收的不签收, 导致误会, 甚至引发矛盾和纠纷, 更有甚者不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 存在多收、少收问题, 随意性较大;还有的背着单位接私活, 假公济私, 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 但这与物价政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背道而驰,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 坚决予以彻底纠正。

上述存在的问题, 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 有的也只是局部的, 但影响较大, 如果不加以彻底解决, 势必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

二、大力提升电力有偿服务综合效益的措施

(一)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区 (县) 电力分公司应通过当地电视台、宣传车、公告 (示) 栏、印刷散发宣传手册等手段, 以及电力部门的便民服务、公益活动, 也可借助当地各种民俗、风俗活动, 加大对电力有偿服务政策及相关常识的宣传力度, 做到家喻户晓。同时, 积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收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用户要求, 加大电力网上服务平台 (网站) 建设, 以便电力用户从互联网上获取电力政策法规、有偿和无偿服务规定制度、安全用电常识、需求申报等信息以及投诉和监督, 使电力客户真正认识到有偿服务的合理合法性, 享受到便利快捷、优质高效的热诚服务。

加大电力职工队伍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夯实有偿服务的基本功, 大力开辟互惠共赢的电力有偿服务新格局。

(二) 做大做实做强质优品牌, 打造有偿服务的效益质量。

一是严格操作规程, 确保施工质量。各区 (县) 分公司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和实施细则, 按照接受服务-服务准备-出发到场-开始服务-服务完毕-收费-回访与信息反馈流程, 按照现代企业规范化标准和要求, 制定每个步骤环节的具体实施细则。

受领任务后, 要细心全面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确保不打无准备之仗;切实做好与用户的沟通, 尽可能多地掌握现场实情和用户需求, 做好预案和应急处理保障措施, 真正做到情况明、点子清、到场快, 确保不误时、不误事。若确实因故不能按时到场, 须及时告知用户, 取得用户的谅解。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的电气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工作规程等进行施工, 要充分展示电力人严谨、规范、务实的过硬作风和良好的专业队伍形象。

落实“报修单”制度, 施工完成后必须由用电客户对“报修单”上的工作内容、收费项目进行审查, 评价本次服务并签署意见和姓名。

由区 (县) 分公司“96789”服务热线按照施工方案和规定及时对每次服务进行回访, 确认服务质量和收费等相关情况, 征求用户意见和建议, 真正使电力用户享受到放心、称心、舒心的有偿服务。如果发现施工人员违反规定, 或接到客户投诉, 公司应立即进行妥善处理, 并严肃处理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

二是树立诚信观念, 注重服务细节。要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 视用户为上帝。见面要有“你好”和自我介绍 (名片) , 进场要征得用户同意, 室内施工要有卫生防护、保护措施, 施工结束清场要彻底, 撤离要有“祝福”和“再见”, 并留下联系方式。在有偿服务展开前, 应讲明维修中的各个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金额, 在征得客户同意后再行施工维修, 更换器材、设备必须经用户现场查验封签, 详细向用户讲明相关注意事项, 不徇私舞弊, 严格按标准收费, 并开具统一的制式票据。确因特殊情况, 需要减免服务收费的, 须按有关规定, 提前报批。

三是加大财务管理, 堵塞各种漏洞。许多电力分公司在工作实践中, 摸索并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瞒报、截流等问题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各区 (县) 级分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从筑牢全体员工思想防线入手, 进一步完善《有偿服务收费财务管理细则》, 形成从业务受理到收费明细单据签验反馈、发票管理等一整套缜密体系, 同时, 要严肃财经纪律, 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尤其要加大奖惩力度, 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严惩, 并从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于举报属实的, 对举报人加大奖励。切实形成人人面对“规费”这根红线望而却步的良好局面。

(三) 严格量化考核, 实行监管并重

供电所应加强电工有偿服务行为的监督、检查。供电所长应组织包片人员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认真检查核对电工组值班记录、报修服务单、有偿服务收款收据、电能计量装置台账、电工抄表卡片、电费公布榜等资料, 全程监督电工的有偿服务行为。

公司要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 严格供电所的有偿服务量化考核, 落实有偿服务收费举报制度, 公开举报电话和网上投诉渠道, 全方位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

总之, 电力有偿服务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供电服务和明确权责义务。推行电力有偿服务是市场经济下供电企业遵循价值观、效益观的具体表现, 也是供电企业积极应付额外服务进行成本控制的一种有效举措, 更是规范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商业行为。其促进整个电力市场的规范、有序进行, 有利于供电企业的经营和长远发展。同时, 需要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更需要电力行业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敬业、勤业和精业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黎昀.论导入IS09001的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的提高[J].邵阳学院学报, 2005, 2 (4) :103-106.

上磺镇应急救援有偿服务协议 篇5

甲方:上磺镇人民政府应急救援队

乙方: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

【2010】25号)精神,为加强我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规范专业应急救援组织有偿服务秩序,完善救援资金保障机制,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队伍组建。由镇人民政府优选40名人员组成应急救援队伍,由镇安监办负责日常管理、培训、训练和器材购置、保存。

二、适用范围。在本镇辖区内的煤矿、非煤矿山、加油站、液化气站、大型工程、超市、酒店、旅店、单位办公楼院等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均可适用本协议。

三、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应对企业、单位提供日常应急知识宣传和培训。接到应急事故报警后应在20分钟内集结、出动,用最快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组织实施有效救援。

四、费用收取。

1.培训指导费。按照企业、单位人员数量确定每年培训指导费,10以下的每年200元,10至30人的每年500元,30人以上的每年800元。

2.应急救援费。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等级计收救援费。一般安全事故救援每次200元,较大安全事故救援每次1000元,重大安全事故救援每次2000元,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救援每次3000元。

3.收取的培训指导费和应急救援费均出具国家正规发票。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生效,于次年签订协议之日失效。

甲方:乙方:

法人签字:法人签字:

疏堵结合治理有偿补课 篇6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中小学校,视情节轻重,相应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撤消荣誉称号等处罚,并追究学校领导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

禁令之下,中小学校有偿补课情况虽然大为好转,但个别地方和少数学校仍有违规现象。

为什么会屡禁不止?究其根源还是社会有补课的需求。对家长来说,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一些知识,赢在起跑线上,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对学校和老师来说,也是名利双收:为名,是替学生和家长解忧,学校培养了多少优秀的学生乃至省市状元;为利,是单位和个人都增加了收入。

有偿补课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笔者参与治理有偿补课多年,也曾多次呼吁社会高度关注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既然补课有一定的社会需求,恐怕还是“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更加明显的成效。

所谓“疏”,就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有意识地培育一些社会培训组织和培训机构来承担学生的课外培训工作,以满足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强烈社会需求。目前,这类社会培训组织和培训机构有的地方偏少,有的地方没有,不能满足一部分人要求补课的需求,少数学校“打擦边球”甚至违规就在所难免了。有条件的城市街道、社区和农村的乡镇,可以培育这样的社会培训组织和培训机构,让寒暑假和星期天有培训或者托管需求的学生,有一个看书学习和活动的去处,适当收取一些费用,于社会有利,让家长放心。

目前,有的地方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有的农村农家书屋都成了寒暑假和星期天孩子们的好去处,有的还聘请退休教师或志愿者当辅导员,有的收费有的免费,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所谓“堵”,就是要令行禁止。首先,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牢记并严格执行教育部上述六条禁令,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突破上述规定。其次,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使他们了解教育部的六条禁令,明白公办学校和在职教师不能从事有偿家教和违规补课,确有补课需求的应找社会培训组织和培训机构,相信家长会理解和支持学校。三是,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和问责追责的力度。对于六条禁令之后仍然顶风违纪的要抓典型,不但要按照六条禁令的要求严查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学校领导以及属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责任。

高校图书馆有偿服务探析 篇7

一、沟通信息供需渠道, 加强信息市场开拓力度。

首先, 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宣传自己, 要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服务设施和专业人员, 作为财富来开发和利用, 让用户了解信息产品的种类、内容及优势, 并做好社会调查, 建立信息需求反馈系统。其次, 深入调查研究, 提高信息产品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搞好信息服务, 关键是要主动在市场中寻找服务途径,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使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更好地贴近用户, 使用户从中得到更大的收益。只有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才能生产出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信息产品, 扩大高校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了解。

二、加强信息情报服务。

信息情报服务是图书馆有偿服务中技术和知识密集度最高的一项服务, 是图书馆有偿服务中拓展功能及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项服务, 直接体现着图书馆的技术和服务水平。首先, 可以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 如经济、医学保健、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讲座以及外语、计算机知识等的培训工作。其次, 代查代译服务, 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和文献的代理查阅和资料收集以及各种资料的翻译工作。第三, 可提供剪报服务, 即为个人和公司提供各种全文的剪报数据库业务, 为其提供各类报纸的信息查询工作。最后, 信息开发, 比如情报调研服务、技术开发服务、文献传递服务等。总之, 信息情报服务形式多样, 高校图书馆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开展这一服务项目。

三、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网络环境下, 资源共享已形成共识, 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业务发展的同时, 把自己的业务活动与整个网络系统联系起来,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场地优势、人才优势等, 从信息社会化和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 大力开发文献信息资源, 走有偿服务之路。同时, 要注重加强馆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随着信息经济走向全球化,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寻找合作伙伴, 需要在某些项目上进行馆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以此来拓宽有偿服务的范围。此外, 要积极寻求与相关行业、机构合作, 寻找与其相关的行业或机构用户为合作对象来进行市场开拓,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共同为图书馆改进信息产品、完善营销活动提供依据。

四、立足图书馆特点出发开展有偿服务。

高校图书馆开展有偿服务, 还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 这是真正做好高校图书馆有偿服务工作的基础。高校图书馆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信息资源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 在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同时, 图书馆可以根据社会需求, 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二是具有专业人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长期从事信息服务工作, 有较强的信息收集、筛选、整理能力, 此外,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此优势, 联合所在省市图书馆机构及有关系统图书馆的专业教育力量, 为社会各系统图书情报部门培养急需的人才。三是社会影响面较广。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接触面较广, 这为高校图书馆的有偿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空间, 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在走向市场中的信息需求, 也可使图书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四是有比较完善的现代化设备和先进的技术。近年来,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为图书馆开展多方面的信息服务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五、处理好图书馆正常业务建设与有偿服务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是为学校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利用馆藏文献提供无偿服务, 这是高校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有偿服务只是我国目前经济状况下解决高校图书馆自身问题的一种经济手段, 是为了图书馆正常业务建设的健康发展, 总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与完善高校图书馆而存在的。因此, 要分清工作重点, 明确图书馆正常业务建设与有偿服务的关系。同时, 对有偿服务的项目要合理收费。就目前而言, 高校图书馆实行有偿服务是一种尝试性的服务手段, 在收费标准上, 要综合考虑服务内容, 读者对象等多种因素, 要将有偿服务进行长远计划和整体考虑。总之, 图书馆在进行有偿服务时要不以创收为目的, 其项目应严格限制在超出基础性工作范围的服务上, 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总之, 高校图书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在图书馆读者工作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要逐步实现高校图书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在此基础上逐步尝试由无偿服务型向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型的方式转变, 最终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蓝珍先.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之我见.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1 (1)

高校可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 篇8

一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之原因

1 缓解社会体育资源不足与高校体育资源过剩的矛盾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 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群众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 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 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 现有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设施和社会体育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这就造成了我国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与有限的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2005 年公布的《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表明:截止2003年12 月31 日, 全国共有850080 个体育场地, 而教育系统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显示其占有总数的65.6%, 其中高等院校有28741 个, 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1], 2003 年至今, 正是全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 也是各高校扩招扩校的高峰期, 高校体育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有的院校的体育场馆还能承办全国性的体育赛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汇集了众多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体育人才, 有项目培训、组织管理、产品研发等诸多方面的专家, 他们理论扎实, 实践能力突出, 不仅是教学的主力军, 更有着强大的科研能力。高校还拥有无法比拟的众多无形资源, 如图书、信息、学校的品牌效应, 地理位置、环境等。然而, 体育馆建得漂亮了, 利用率却降低了, 除了开学典礼和学校大型演出外, 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新进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了, 但除了跟普通教师一样的教学和训练外, 没有更多的途径为社会提供服务。如果学校的体育场馆、信息、人力等资源对社会开放, 为大众服务, 这样既能满足大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又能很好地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把社会上群众的需求和学校的体育资源合理整合, 会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存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成为时下流行语, “花钱买健康”更是成为一种时尚。许多大型企业会请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拓展培训, 许多社会精英会请专业的教练来进行体育指导, 许多市民希望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来满足他们健身方面的需求, 这无疑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而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也不能一味靠政府和学校的有限拨款来维持现状, 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前提下, “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健康运动场上, 使他们加入到健康体育运动中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 补贴损耗, 更新设备。“高校体育资源的有偿服务是为了服务于全民健身这个大局, 以服务性质为主, 运用市场的手段达到提高使用效率以及服务社会的目的”。[2]这样, 即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之策略

1 解放思想, 提高意识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统一、互相促进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是其进行社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是其社会服务得以不断开展的源泉。”[3]任何大学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它与社会发展、人民的需求和社会需要息息相关。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回归社会, 服务于社会。高校如能走出象牙塔, 推掉围墙, 向社会打开服务窗口, 既有利于当地体育市场的开发,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又有利于地方的体育文化繁荣, 高校自身又可以展示自己, 宣传自己, 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影响力, 这样将会形成一个多赢互利的新局面。

2 服务多元, 形式多样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服务形式的多样性, “公共服务的开展就是为了满足全社会公众或某一社会群体共同的、基本的、直接的需求”。[4]体育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其内容极其丰富, 潜力极其巨大。高校里拥有众多的高端人才, 理应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发挥其优势, 开展多种形式服务, 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

3 科学评估, 健全机制

“建立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考核体系, 旨在督促高校在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时, 坚守公益性, 遵循公民体育公共利益导向, 切实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更好地满足公民基本的体育需求”。[5]高校体育社会服务的评估对象, 包括高校向社会提供的体育服务产品和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高校体育服务产品的受众对象是社会公民, 公民是对产品满意与否的最终评判者, 应当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高校的体育部门又隶属于高校, 从属于政府机关, 因此, 高校本身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数量和质量、满足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情况等进行评价”“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评估指标应科学、合理、客观、标准、透明、效率和公平并重, 具有重要性、可测性以及动态发展性。同时, 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 定性为辅”。[6]将评估结果运用到每年的奖金发放、绩效考核、荣誉奖项、职务晋升当中, 因此, 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是高校体育资源有偿服务中最关键、最难的环节。

4 合理收费, 区别对待

高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从性质上来讲属于公共资源, 归国家所有, 有偿服务应更多地向公益性倾斜, 加上高校本身所处的软环境无法跟社会上专门的体育机构相比拟, 因此政府物价部门和学校在收费环节上应更多地考虑普通群体的承受能力, 跟专业的体育机构区分开来。以浙江省某高校的篮球场地租赁为例, 每人收费5 元, 不限时间, 而社会篮球场对外租赁的价格为20-30 元每人每小时, 价格上的优势加上良好的体育氛围吸引了大批周边社区居民前来锻炼, 球场有专人负责管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物品丢失现象和因争夺场地而引起的冲突。对高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要做到区别对待, 一般场馆的借用、租赁、体育健康知识讲座、体育技能指导等服务项目应以无偿服务为主, 有偿服务为辅, 以便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运动场, 感受体育文化。对一些稀缺场馆的租赁、科技成果的转化、体育夏令营等服务应以有偿为主, 无偿为辅, 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应相互结合。

三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开展有偿服务要注意的问题

1 保证日常的教学和群体活动的开展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职责, 也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根本任务, “高校对社会开展有偿体育服务是业余的, 必须在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前提下, 利用场地设施在师生员工业余时间进行, 不能主次颠倒”。[7]高校开展对社会有偿服务的过程中, 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压侵占学生正常的教学场地和上课时间, 确保教学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 高校体育场馆和体育工作者所从事的社会有偿服务必须是在业余时间进行。以场地租赁为例, 白天和傍晚是学生的上课和课余活动时间, 所以这段时间不能对外开放, 应选择晚上学生在教室学习和在寝室休息的时间段, 学校还应充分合理利用寒暑假、法定假期、周末等非上课时间段对外开放, 来满足周围居民的健身需求。

2 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高校在开展有偿服务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复杂的关系, 包括部门与本校师生之间的关系, 部门教师与部门领导的关系,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 部门职工与社会消费者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 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部门与本校师生之间的关系, 应充分尊重他们健身娱乐的权利, 在时间安排上要做到优先, 在价格上要做到充分优惠, 甚至是免费。其次是部门职工和社会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 化被动为主动,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才能够保证高校体育有偿服务顺利进行。

3 完善内部组织管理

高校利用体育资源对外有偿服务的顺利开展, 不仅需要有利的外部因素, 也离不开完善的内部组织与管理。可以成立专门行政部门组织管理, 负责人可以是部门领导, 可以是擅长管理的老师, 也可以是校外体育专家。这样可以把零星的个人行为统一起来, 做到信息共享, 资源共享, 扬长避短, 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 形成一股合力, 便于计划和规划。也可以成立专门的体育公司, 公司化运营相对现在保守的思维模式, 无疑是一个层次的提升, 可以更多地跟社会接触, 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 多方融资, 最大限度整合资源,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目前苏州大学成立的“苏州大学体育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其产学研一体化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167/n2768/n32454/134749.Html.

[2]刘波, 王宗平.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11) :42-44.

[3]高等院校应大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N].光明日报, 2011-10-09.

[4]卢映川, 万鹏飞.创新公共服务的组织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267-269.

[5][6]王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19-22.

浅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的有偿服务 篇9

1. 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

我国在2001年11月10日签订加入WTO协议时承诺开放国内市场,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开放金融市场, 允许外资银行进入。外资银行在资本实力、资产规模、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压力。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 我国商业银行就更应及时更新观念, 调整经营战略, 抓住机遇来抢占中间业务市场来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有偿服务”就是中间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2. 我国商业银行的角色转化。

长期以来,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的银行业经营比较粗放, 服务品种也比较单一, 与此相适应, 形成了免费服务的局面。但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 银行的商业化程度大大加深, 今天的商业银行已成为企业。每一张存单、每一个存折都是有成本的, 每一个客户在银行系统里都要占用一定的资源。因此, 通过适当的收费来补偿成本、获取收益符合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和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有偿服务”的时代是真的来临了。同时笔者也对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有偿服务进行了梳理。

商业银行有偿服务的种类

据统计, 自2003年6月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至今, 银行的收费项目增加了几十项,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收费项目有如下几种:

1. 银行卡年费。

银行卡年费是最早出现的商业银行有偿服务的项目之一。2004年3月18日, 农行率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对借记卡收10元年费。具体收费标准是每张借记卡征收10元/年的管理费用。

2. 跨行查询收费。

2006年5月9日, 交通银行率先宣布从6月1日起对跨行查询每笔收取0.3元的查询费用, 成为首家公布跨行查询收费时间和标准的商业银行 (已经取消) 。

3. 小额账户管理收费。

2006月6月21日起, 工行开始对日均存款余额不足300元 (不含) 的人民币小额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按季收取每季3元账户服务费。至此包括建行、中行和农行这四大国有银行和招行、交行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向小额账户收费。除此以外, 已经开展的有偿服务还有辅币兑换费、点钞费、房贷违约金、大额提现费等。

4. 其他有偿服务发展的前景。

《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某银行系统的高层人士时, 该人士直言, “不管改革的结果如何, 银行服务收费已经是一大趋势。将来银行所有的服务都会收费。银行过去都是强调以服务为主导, 因此银行的赢利局限在存贷款利率差上, 而服务收费则只占到赢利的10%到20%的比例。按照银行改革的蓝图, 银行赢利将来主要转变到市场上来, 银行赢利存贷款利率差的比例将从现在超过80%的比例下降到20%以内, 而中间服务收入的比例要提高到占总收入超过60%的比例。国家现在的政策导向就是这样, 这也是改革的信号和方向。”[1]

商业银行有偿服务的影响

从2003年《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至今, 每项有偿服务的推出都会在社会、媒体中造成一定的轰动。至于其产生的影响, 笔者认为可以从对银行客户的影响和对银行自身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银行客户的影响

要分析有偿服务对客户的影响, 就应从大客户群和普通客户群两个不同的群体着手。

1. 对银行大客户的影响。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有偿服务对于这些大客户群体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具体原因如下:在“免费午餐”被“有偿服务”替代后, 普通客户群会大量减少原先不必要的一些交易行为如跨行查询。这些会节约银行的资源, 降低经营成本并起到优化银行账户结构的作用。也就是说银行就有了更多的资源去做好对大客户群的服务工作, 能使大客户群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

2. 对普通客户群的影响。

普通客户群主要指的就是广大老百姓。对老百姓来说有偿服务最主要的影响是持有银行卡的成本在不断增加。

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影响

银行的有偿服务推出后, 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此事情的极大的关注。那么银行这种有偿服务对其自身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1. 优化账户结构。

至2005年6月底, 我国银行卡发卡量已达8.75亿张, 这其中有小额零散帐户和睡眠帐户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银行收费旨在运转更快、效率更高、服务更好、资源更省, 适当优化小额零散账户和睡眠账户。[2]

2. 用收费减少资源占用, 减少银行经营成本。

收取跨行查询手续费, 可以引导持卡人改变“逢取必查、取前取后必查”的用卡习惯, 有效节约和利用系统、网络、通讯等资源。[3]银行在对客户进行业务办理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如产品研发成本和生产设备投入、租用通讯线路和营业场所费用、员工薪酬支出等。

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有偿服务是新生事物, 笔者在文中对这个新生事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于这个新生事物的认识, 笔者比较认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2006年8月4日在甘肃兰州参加第三届中国西部企业发展与职业经理人高峰论坛的对有偿服务发表的观点, 吴晓灵在回答有关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问题时说:“国人应树立‘有偿服务’理念, 服务收取费用是市场经济中必然的现象, 同时各商业银行应该在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让人觉得花钱花得值”。

参考文献

[1]中国商报/2005年/10月/11日, 第003版.

[2]今日信息报/2006年/3月/27日, 第005版.

[3]大众日报/2006年/6月/12日, 第003版.

有偿服务 篇10

1、指导思想

把握军队建设和对外有偿服务的关系。坚持把有利于履行军队根本职能、有利于更好地为官兵提供服务保障、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对外有偿服务的根本方向。着眼于通过对外有偿服务促进人才和技术队伍培养, 促进军队现有资源节约利用。防止乱铺摊子、乱上项目、过度扩张规模和超编制、超范围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等违规行为, 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等不良倾向。

2、基本原则

遵循“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科学统筹、盘活资源、控制范围、从严管理、统分结合, 合理调动各层次积极性”的原则。空余房地产租赁、招待所、卫生医疗、文化等项目以统为主, 突出资源共享效能;基建营房工程技术、通信、科技等项目有统有分, 统分结合, 突出科技创新、盘活资源和合理调动各层次积极性的政策导向。

二、军队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领域

1、遵守国家、军队有关法律、法规情况

主要是对外有偿服务单位是否严格遵守国家、军队相关政策规定, 有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影响军队职能发挥, 降低服务标准的问题;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对外有偿服务, 或者违规开办国家和军队相关政策规定明令禁止的项目以及违反市场规则运行的行为;是否按批准的规模、范围和项目开展服务和收费, 有无擅自扩大收费规模和范围的问题。

2、对外有偿服务经费收支管理使用情况

主要是对外有偿服务收入是否按规定纳入财务部门管理, 支出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 有无乱列科目、虚增成本、以支冲收和隐匿收入的问题;合同项目收益分成是否按合同约定, 有无损害军队利益的问题;是否按比例及时、足额向上级部门上缴对外有偿服务收入, 有无截留、挪用、拖欠、坐支应上缴经费的问题;是否按规定发放、购领和使用有偿服务收费专用票据, 有无滥开、虚开、套开或将收费票据提供给地方承包人使用以及自制收费票据的问题;发放劳务补贴情况等。

3、对外有偿服务管理运行秩序情况

主要是对外有偿服务有无延伸办企业或者从事经商活动, 内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将对外有偿服务项目整体或者部分出租、承包给地方单位和人员, 允许其挂靠或者以军队单位名誉经营的问题;对外有偿服务许可证是否按照规定管理、展示, 有无伪造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对外有偿服务证照的问题。

4、对外有偿服务审批情况

主要是对外有偿服务许可证、收费许可证、相关行业凭证以及票据是否按照规定申报请领;申报对外有偿服务项目或者审验过程中, 有无隐瞒真实情况, 弄虚作假问题;对外有偿服务项目聘用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和条件, 并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备案, 有无虚报、瞒报的问题。

5、开展对外有偿服务条件的变化情况

主要是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的条件有无变化, 是否具备继续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的能力;有无违反规定, 新建、扩建空余房地产和医疗用房用于开展对外医疗、接待和出租等有偿服务的问题。

三、加强军队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1、高度重视军队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工作

军队对外有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 更是一项事关密切军地关系、加强廉政建设的政治性工作, 服务中有政治、有纪律, 要自觉做到“三个严防”。一是严防政治性问题发生。对外有偿服务有利于军地资源优化利用, 有利于更好地为官兵提供服务保障, 其根本目的是促进部队履行根本职能, 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更不能参与市场竞争、与民争利。要引导官兵认清对外有偿服务的正确方向, 真正划清与生产经营的界限, 自觉站在军队建设和仓库发展的全局上思考问题, 切实筑牢规范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二是严防军民纠纷问题发生。对外有偿服务工作中与地方群众接触多, 军民纠纷易发生。要坚持把对外有偿服务管理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和指示要求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 将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制度纳入党委中心组、干部理论轮训、机关业务学习的内容, 不断增强官兵法规和纪律意识, 确保管理工作始终不越线、不违规。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 部队和相关单位、个人坐到一起, 把事情讲清, 减少误解, 消除隔阂。凡是易与地方发生矛盾纠纷的环节, 都由专人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沟通信息、力争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是严防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发生。对外有偿服务活动中管钱管物多, 廉政风险目标多。要突出抓好警示教育, 引导官兵在反躬自省中唾弃腐败、坚守廉洁;突出抓好岗位廉政教育, 通过廉政谈话、廉政承诺, 着力强化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政、廉洁用权意识, 促使守住底线、不越“黄线”、不碰“高压线”。

2、认真清理对外有偿服务范围

要严格按照军委、总部文件明确的有偿服务的行业范围, 全面摸清现有对外有偿服务单位的范围、行业、项目以及审批情况, 查处解决各类超范围开展问题。全面清理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单位的资质, 是否符合军委总部规定的数量和单位范围条件, 是否与单位业务范围相一致。对未经批准、擅自扩展行业范围、超出规定项目、影响军队服务保障职能发挥和擅自对外服务创收的, 要责令纠正停止。

3、从严控制对外有偿服务规模

要全面摸清现有对外有偿服务规模, 摸清是否利用现有编制、人员、设施设备和条件开展对外有偿服务, 有无挪用正常事业经费或者借贷款开办对外有偿服务项目, 有无超出机构编制和人员、擅自铺摊设点、扩大规模范围、扩展行业项目等情况。扩大规模或利用中试产品直接参与地方经营的, 要制定并落实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与地方单位或个人合作开办有偿服务项目, 要逐一清理规范并按规定权限核准备案;参加与地方合作经营的, 要立即退出;延伸办企业的, 要撤销关闭;将对外有偿服务项目整体或部分出租承包给地方单位或个人的, 要解除合同收回。

4、加强军队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制度建设

严格落实制度、坚持依法管理是对外有偿服务科学组织、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 必须狠抓制度规定的贯彻执行。一要严守审批关口。严格按照总部明确的范围和规模, 认真落实逐级申报、逐项审批、年度审验等制度, 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 不代储、代收、代发来源不明的物资以及易燃、易爆、腐蚀性、有毒性物资, 严禁将空余房地产、招待所提供给不法人员聚会, 从事赌博、淫乱、贩毒、吸毒等不法行为。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 发现不符合要求的, 及时中止合同, 切实从源头上管住对外有偿服务。二要严把收发账目。对代储、代收、代发等物资, 要有专人管理收发账目, 入、出库凭证有双方签字, 门岗凭有效凭证予以放行, 收发账目做到日清月结, 定期抽查核对库存量, 杜绝收发无凭证、私自存储物资。三要严管经费收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严禁“自收自支”和收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坚持把收入归口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支出纳入年度预算统一安排, 严格落实票据领取使用、定期核查、登记注销等环节, 防止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5、严格规范对外有偿服务经费收支

依据相关文件规定, 清理检查对外有偿服务经费收入、支出及上缴情况。主要清理有偿服务单位是否落实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 有无收不入账和自收自支现象;是否按规定的比例及时上缴有偿服务收入, 有无截留、挪用、拖欠、坐支应上缴经费现象;是否按规定的科学核算有偿服务收支, 有无乱列科目、以支冲收等隐匿收入现象;是否按规定范围列支成本性费用, 有无扩大成本范围乱列支出、虚增成本、乱发奖金补助现象;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将军队通用收费票据用于对外服务创收问题;是否按照规定, 领购和使用通用收费票据, 有无虚开、套开收费票据或使用过期票据收费, 甚至将收费票据提供给地方承包人使用现象。对于有偿服务收入, 各级不得下达“创收指标”, 所得经营收入, 应上交上级的部分, 按对外有偿服务财务归口管理渠道按时足额逐级上交, 留用收益一律交存本单位财务部门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严禁“自收自支”和收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6、加强对外有偿服务安全管理

检查有偿服务单位执行政策法规及证照、场所、人员等情况, 看有无影响部队战备训练或军事秘密安全, 是否存在管理不善、监督不力、运行秩序不正规等问题。对证照不齐的, 要抓紧补办;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许可证》的, 要依据有关规定, 对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并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停业整顿或注销《许可证》;擅自使用对外名称 (公章) 或以部队名义发布广告的, 要立即纠正;从事黄赌毒假等违法或不健康活动、影响部队形象的, 要坚决取缔。

7、加强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审计监督

军队审计部门要对外有偿服务活动的下列事项实施审计:一是对外有偿服务项目是否按规定办理了对外有偿服务许可证和对外有偿服务收费许可证, 服务内容是否超过许可证规定的经营范围;二是对外有偿服务项目是否符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 有无损害军队声誉、泄露军事机密、走私贩私等非法经营问题;三是对外有偿服务规模是否超过现有编制、人员和条件, 另设机构、另铺摊子和延伸办企业问题;四是对外有偿服务项目投资是否符合规定, 有无动用预算经费拨款和借贷款问题;五是对外有偿服务收入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 是否使用全军统一收费票据, 有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等乱收费行为。还有包括对外有偿服务会计、审计的许多细节工作等方面也需要加大监督力度。

摘要:军队有偿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军事经济活动, 也是军事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强军目标的大背景下, 军队有偿服务工作要适应军队审计编制体制调整的整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强军目标, 走出一条高效建设道路, 就必须积极加强有偿服务管理。

关键词:有偿服务,管理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高超:关于军队对外有偿服务财务收支管理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 2014 (2) .

[2]方培元:公立医院改革对军队医疗有偿服务的影响与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 2011 (2) .

有偿家教宜“疏”不宜“堵” 篇11

有偿家教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地方对有偿家教做出了禁止性规定并将其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及举办或参与各种校外辅导班。所以本期我们选取了几篇这方面的文章,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拟立法有条件放开有偿家教(注:本文的“有偿家教”特指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下同)。而几乎是同时,山东省也颁布法规,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活动。两个地方的巨大的立法差异将本就充满争议的“有偿家教”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其实细细想来,有着这样大的分歧并不奇怪。教育是一种服务,但目前的教育机制,似乎告诉人们,教师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学生在校六小时)、规定的地方(学校)提供教育服务。但社会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是旺盛的,六小时之内的教育服务交给了学校,六小时之外呢?孩子的教育是存在差异的,面对学业暂时不理想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怎么办?除“亲自操刀”外,家教似乎成了唯一的去处!再者现在孩子的学业知识专业性很强,小学的家长尚能自己对付着辅导,初高中的家长怎么办?还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即便在晚上工作也很繁忙,应酬很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值得指出的是,诸多没有时间、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长,他们同样是渴望孩子学业有成,于是,他们只能寻求家教的帮助。这也是家教市场火热,并将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然而“家教”一旦与“在职”“有偿”相关联,便注定会遭致挞伐,反对者的火力主要集中在“有偿”上,因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一旦与“有偿”挂上了钩,便会引发了诸多问题,有违教育公平。公允地说,反对者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以前就曾经报导的部分从事家教的在职教师为了利益极大化,“课堂留一手,课后开小灶”。家长担心,上家教的孩子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否则会遭到教师的白眼,在很多方面“靠边站”。其实,家教本无错,错的是个别教师的不道德的做法引发了社会对整个教师群体师德的质疑。当然,教师不是神,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出售教育服务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理所当然,而家长为孩子的成长计购买额外的教育服务而付出一定的报酬似乎也在所应当。与教育界对在职教师从事家教一边倒的禁止相对比的是,广大的家长似乎更青睐在职教师来辅导他们的孩子,理由是在职教师与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相比更专业,更尽职,对孩子也更有影响力。

有偿家教现象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他火热的背后是其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多年以来的禁令,也折射出一旦放开禁令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隐患。可是,我们也不可不知,长期的禁令并未能将有偿家教彻底消灭,只是从地上转为地下,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并不能掩盖“家教潮”的风起云涌!长期的“监管缺失”只能让家教市场混乱无序,鱼龙混杂,进而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此同时,如果彻底取缔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且不说是否奏效,即便奏效,将无数家庭庞大的校外教育需求推给社会上良莠不齐的家教从业人员,这未必是一种对孩子负责任的作法。

其实“有偿家教”所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并非“不可救药”,如为保证教育公平可以禁止在职教师为本班学生提供家教服务等,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服务是否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可通过学校方面的监督和考核来达到监管的目的。

图书馆知识服务有偿提供的思考 篇12

1 知识服务必将取代传统信息服务

传统的信息服务依赖于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占有, 一旦图书馆占有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被打破, 其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就会迅速丧失其市场基础。信息环境的网络化、数字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资源的不均衡, 读者借助网络可以方便快捷、低成本地检索和获取异地信息, 打破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绝对占有的优势局面, 图书馆大部分的文献提供功能已经被网络取代。而这种改变导致了图书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介"地位的弱化, 传统的以文献提供为主的信息服务模式受到了挑战。

知识服务理念下, "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不在于所拥有的资源, 而在于其具备的利用广泛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1]。它使图书馆再度拥有了别人无法简单复制的功能, 也使得图书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去中介化向再中介化发展, 强化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 图书馆那种传统的基于信息资源占有而提供的简单的文献信息服务在读者信息需求活动中的影响必将逐步边缘化, 而知识服务将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然而, 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尚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难点:一是人才问题, 开展知识服务需要从业人员从众多的信息中捕获和析出可以解决读者问题的信息内容, 并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地分析归纳, 将信息加工成为知识。因此知识服务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医学院校图书馆为例, 知识服务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图书馆专业技能, 还要有丰富的医药学专业知识, 了解服务对象所关注的领域的最新动态。在一定意义上, 知识服务从业人员首先要具备成为学科馆员的能力。二是资金问题, 开展知识服务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不是传统信息服务所能比拟的, 图书馆是否有能力担负或筹措足够的资金?三是制度问题, 图书馆职称评审制度、绩效评价机制、奖励机制等大多是基于以前的传统信息服务模式而制订的, 如何能在制度上确立知识服务的重要地位, 这也是应该探讨的。

2 知识服务有偿提供的思考

图书馆有偿服务是指在向用户提供情报服务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补偿[2]。近年来, 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开展有偿服务的概念、合理性、表现形式等展开了一系列讨论[3], 甚至已经提出了产业化的理念, 有偿服务已经成为许多图书馆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基于对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以及相关难点的认识, 笔者认为知识服务完全可以且十分有必要纳入有偿服务的范畴。

2.1、知识服务具备有偿提供的条件

图书馆在一定范围内的公益性质使许多人产生了误解, 他们认为凡是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除支付必要的耗材、设备损耗等费用外, 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然而, 知识服务的背后凝聚的是从业人员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比如, 当前图书馆开展的知识服务一般包括定题服务、课题信息服务。其中, 定题服务是指接受读者委托, 定期对某一领域或特定关键词进行某些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归纳, 方便委托人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课题信息服务是指接受课题组委托参与或辅助课题, 为课题的正常进展提供信息保障。这些项目的开展往往需要从业人员花费数周乃至几年的时间和劳动。这部分劳动是有价值的, 需要得到体现。从本质上讲,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商品, 它具备有偿提供的条件。

2.2 有偿服务体系为知识服务提供了发展平台

将知识服务纳入有偿服务, 一是可以弥补知识服务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缺口, 有利于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促使知识服务的健康发展;二是可以借助有偿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绩效;三是可以解决人才问题, 查新、代译、代检索等有偿服务项目的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图书馆专业技能, 且长期接触读者的信息需求, 对读者的课题相关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备了从事知识服务的基本条件与能力。此外, 将知识服务纳入有偿服务体系可以方便知识服务与其它有偿服务项目的结合, 实现人员和信息共享, 以强化实力、形成联动效应。如委托查新的读者可能同时需要其它信息服务, 在查新过程中了解其课题进展情况和相关信息需求, 并有针对性地向其宣传图书馆所开展的定题服务和课题信息服务等知识服务项目, 同时将相关信息与知识服务人员共享, 那么达成知识服务协议的成功几率将更高。

3 知识服务有偿提供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知识服务不仅仅是图书馆单纯的营利途径, 它更是承担着图书馆核心能力建设的重任, 因此,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首先, 要有专职的负责机构。目前, 许多图书馆成立了专职的信息服务部, 鉴于查新、参考咨询等与知识服务的密切关系, 这些业务一般都可以包含在信息服务部的工作职责里。其次, 要明确责任和权利, 可以适当引入企业化管理, 做到制度严谨、分工明确、赏罚分明。最后, 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 以一定的经济利益驱动作业人员主动作为、提高业绩。

3.2 人才队伍建设

知识服务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有资深的信息咨询和知识开发工作经验, 也要有较扎实的相关学科知识, 还要有较强的沟通与交际能力。因此, 图书馆首先应加强对现有信息服务人员的使用和培训, 如抽调查新、咨询等方面的人才以及学科馆员加入知识服务行列, 并对他们进行信息分析、知识挖掘等方面的培训以及必需的医学知识培训。其次, 可以适当引入医学专业人才并加以培训, 与图书馆原有人才形成互补。最后, 可以聘请相关学科专家担任馆外指导, 以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态势, 并随时解答工作人员遇到的专业问题。

3.3、加强信息共享, 加强自我宣传

图书馆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比较固定, 有偿服务所针对的人群基本一致, 查新、代检索等项目的委托者同时也是知识服务的潜在需求者。因此, 图书馆应当注重分析读者的相关信息, 注意信息共享, 同时加强自我宣传, 从潜在需求人群中发现或促生真正的知识服务需求者。

总而言之, 信息时代迫切需要图书馆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 而知识服务也是图书馆奠定自身地位、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有偿提供的形式发展知识服务既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 又有利于知识服务的健康发展。

摘要: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 将知识服务纳入有偿服务的范畴, 使知识服务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本文对知识服务的有偿提供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知识服务有偿提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知识服务,有偿服务

参考文献

[1]凌秀丽.知识服务--21世纪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发展趋势[J].现代情报, 2OO4, (12) :130-131.

[2]周文俊.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1.5.

上一篇:锻压机床系统设计优化下一篇: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