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课堂教学

2024-05-13

护理课堂教学(精选12篇)

护理课堂教学 篇1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及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是护理专业课程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小儿保健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再加上其不可替代的社会服务性,儿科护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在护理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成为教育者们一直不断探索的主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将临床护理模式教学法运用到教学当中,有效地改善了教学现状,提升了教学效果,现作以下介绍。

一、对象和条件

1.对象为我院2013级高职护理班学生,随机抽取两个班。实验组43人,对照组45人

2.条件

随机选取的两个班均完成了医学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化、基础护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条件一致。

二、教学内容

选择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学》中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及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作为授课内容

三、方法

在2014年随机选取我院2013级高职护理两个班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法,传授知识—集中复习—考试考核。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模式教学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教师遴选

基本理论知识由我院儿科护理教研室教师担任,临床护理模式教学由具有7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儿科护理带教老师担任,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临床操作技能过硬,并具有3年以上授课经验。

第二步:理论知识讲授

以集中授课的方式对选取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进行讲授

第三步:临床护理模式方案制定

以临床教师为主体,参照护理专业课程标准及实习大岗要求,选取临床典型的案例,以临床护理程序为标准,制定学习目标,形成以目标为主导的临床护理模式教学。

第四步:实训室实践学习

授课教师按制定的方案对理论进行仔细讲解,通过模拟示教加深印象,以模拟演练的方式架设临床护理的场景。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学习。模拟演练过程中,由教师逐一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最后对学生进行不定期考核。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考核

由儿科教研室统一组织两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理论选用我院儿科护理试题库中有关本次授课的内容,客观题30道,主观题10道,每题2.5分,共100分;实践操作采用临床护理程序方式进行考核。理论、操作各占总分的50%。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总成绩比较,表1:

实验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六、结论

儿科护理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系统地掌握好儿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将要面临的临床实践操作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临床对于儿科护理的工作要求要有更深入的认识。上世纪末以来,和国际护理的接轨,国际化的临床护理理论的引进,使得我国的护理水平有所提高。我国许多医院已将其运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针对护理教育,教材内容更多的介绍理论,并没有将临床护理模式的实践引入其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者,为解决学生空有理论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开始将临床护理模式带入课堂,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操作进行连接,练好技能的基本功,为临床实习做好准备,我们将此模式带入课堂,丰富课堂的同时,也使课堂更接近临床。

临床护理模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性,其综合考核成绩表1显示:实验组考核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模式教学课堂就是简单的临床环境,在具体护理目标的引领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制定授课方案时,以教学内容和临床实习标准为依据,围绕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在完成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结合。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领悟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两千年以来,临床护理模式新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在医疗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新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应用[5,6]。护士作为医院服务的最前沿工作者,其知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医患关系,这也就提示我们要重视护理教育注重护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医学、护理学模式的转变都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9],作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我们旨在抓好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模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不同内容的护理工作,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及工作态度。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探索,掌握更多更好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过硬护理技能的优秀护理学生而努力。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模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校2013级高职护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模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内容为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验教学结束后,评价两个组的教学效果。结果:以阶段考核总评成绩作为标准,实验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模式教学法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护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临床护理模式,儿科护理

参考文献

[1]刘晓松,孙德娟.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3-214.

[2]丁明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5,23:178-179.

护理课堂教学 篇2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学时。二

使用教材:《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3版,2005年。Ⅱ 正文 见习一 住院儿童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的感性认识,能对脱水患儿制定整体护理计划。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熟悉不同程度脱水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教学内容三

(一)小儿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不同程度脱水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见习二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使学生对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暖箱复温和光疗箱的使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措施。1

(二)掌握新生儿黄疸、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要点。

(三)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四)了解暖箱复温和光疗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三

(一)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二)新生儿黄疸、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要点。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四)暖箱复温和光疗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见习三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的感性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为腹泻患儿制定整体护理计划。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小儿腹泻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二)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和治疗要点。

(三)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学内容三

(一)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要点。

(二)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见习四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二)掌握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及护理措施。

(三)熟悉支气管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了解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三 教学内容

(一)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二)哮喘持续状态的定义和护理措施。

(三)支气管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2

见习五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使学生对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为泌尿系统疾病患儿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护理诊断。

(二)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三)熟悉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四)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五)了解小儿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三 教学内容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并发症、护理诊断。

(二)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三)小儿排尿及尿液的特点。

(四)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五)小儿泌尿系统

见习六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小儿 急性白血病的病因、临床的解剖生理特点。

表现、护理要点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二)掌握应用铁剂治疗时的护理要点。

(三)熟悉不同年龄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四)熟悉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五)了解贫血的分类、小儿造血和血液的特点。教学内容三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二)应用铁剂治疗时的护理要点。

(三)不同年龄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四)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

(五)贫血的分类、小儿造血和血液的特点。3

见习七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特别是化脓性脑膜炎、小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的认识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二)熟悉脑脊液改变的特点,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三)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实验室检查。三

教学内容

(一)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二)脑脊液改变的特点,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三)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实验室检查。

见习八

急性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常见急性传染病患儿制定整体护理计划。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小儿结核病诊断中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以及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

(二)掌握麻疹的定义、流行病学及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三)熟悉麻疹的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及治疗原则。

(四)熟悉小儿结核病常用药物、治疗方案及原发性肺结核的X线检查特点。

(五)了解小儿急性传染病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三

(一)小儿结核病诊断中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以及小儿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 施及预防措施。

(二)麻疹的定义、流行病学及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三)麻疹的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及治疗原则。

(四)小儿结核病常用药物、治疗方案及原发性肺结核的X线检查特点。

(五)小儿急性传染病的基本特点。见习九

急性中毒和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一 教学目的 4

通过临床见习,增强学生对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的感性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为急性中毒病儿制定整体护理计划,为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二)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三)熟悉常见急性中毒的原因、特征性症状和体征。

(四)了解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常见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要点。

教学内容

(一)急性中毒的定义和途径。

(二)常见急性中毒的原因、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三)颅内压增高的定义、常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护理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学;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生经过系统的医学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之后,为其提供一个把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才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质量[1]。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开展以来,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在其中的护理学生是否也能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形成优质护理服务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因为护理学生是我们护理的未来,从幼苗开始抓起,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才能不断壮大。下面就如何将优质护理服务植入我们的临床护理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对护理实习学生的综合评估

护理实习学生来自不同的院校,且包括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有所不同,对临床护理带教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在实习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对其进行评估,包括其心理状态,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个性特征,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设想,期望值等并设置临床教学环境量表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专注性、人性化、任务明确性、满意度六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最大程度地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

2.规范系统的临床教学目标的制定

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临床护理要着重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即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施护理程序时与病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及理解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其成为独立、有创造性、可持续发展的个体。所以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要有规范系统的教学目标,带教老师要有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经验,使实习学生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学习中的重要性,老师带教有依据,学生实习有方向,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培养。临床教学是将现代教育理念具体化的过程。临床教学目标应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与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场所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使师生共同以此为依据,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创新临床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法,学生看老师如何对病人进行优质服务。

临床护理教学以逻辑的严谨性来体现科学的严肃性,而护理实践则在大量的现实变量中自我变通,创造性发挥教学的规范化和虚拟化,在实践中被经验和应用型操作所改变。因此,临床教师的带教模式应将护理学理论与教育学理论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激发同学兴趣;开座谈会,学生主动发言,分享优质护理服务的心得和感受;PBL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优质护理服务中有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4.临床带教老师的重要作用及要求

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临床带教老师是关键。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士是临床带教老师的首选,合格的带教老师能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品格因素包括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护理教师优秀的品格可影响和感染每位护生。是激发和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手段,可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才能的临床带教老师能解决各种难题,使人产生敬佩感。掌握丰富知识和技术的临床带教老师更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因为由知识构成的影响力可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因此选择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在优质护理服务的教学中显得异常重要。同时老师要对对临床护理学生给予人性化关怀,了解其个人的感受,对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2],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5.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

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可分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和对护理学生的评价。对临床带教老师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及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目标是建立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具体包括关注护理实习生的强度,护理临床教学中每项工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的质量,对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肯定临床带教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使护理教学质量呈阶梯式上升。

对护理学生的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层面,包括书面考试、技术操作、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以及自我批评,老师评价,患者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沟通能力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

6.临床护理教学的反馈

对护理实习生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反馈采取积极的措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循环(PDCA循环)中即强调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如不处理,一切都成为徒劳。对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对于提出的反馈意见及时讨论,找到解决方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开展临床护理教学老师座谈会,学生出科小结会,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护理实习生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临床带教工作得到双赢。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有利保证,是护理学生临床实习取得成功的保证,通过对护理学生的综合全面的评估,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优秀称职的带教老师的培养,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护理实习生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方面的培养会不断得到提升,真正了解护理工作是“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工作[3]。

参考文献:

[1]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65.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创新 篇4

关键词:中职,护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体现的是“需求导向, 能力本位, 学生中心, 做学结合”, 培养的是“能力人”, 即既具有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 又具有一定的适应新异工作情景的迁移能力的劳动者[1]。而目前中职护理课堂教学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改革势在必行。

1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滞后

目前,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 即“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围绕教师, 教师教授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传授”, 并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将知识讲清楚、讲明白, 而对学生如何学习及其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等很少思考。

1.2 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中职护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以学生获取知识为目标, 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的教学思想仍然定位在自己要讲什么、学生应该记什么。教师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没有认识到“教”是为“学”服务, 学习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进度等都是“一刀切”, 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方法单一

护理理论教学中, 由于内容多、任务重,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常常是讲得多,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而护理实训教学则采用的是“示教—练习—总结”三部曲, 教师强调操作程序的准确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 忽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性以及病人的个体差异[2]。学生课堂练习也是机械模仿操作, 没有思考、没有质疑, 完全是被动接受。

1.4 师生关系紧张

目前, 中职学校出现一些学生与教师不合作, 课堂纪律松散, 个别学生甚至顶撞、侮辱谩骂教师, 师生关系趋于紧张的现象。

1.4.1 教师方面

有的教师只管教书, 不管育人, 上完课便离开学校, 一学期下来, 认不了几个学生, 师生间缺少沟通, 形成隔阂;有的教师一味埋怨学生基础差、素质低, 课难上、书难教;有的教师则对学生要求过严, 对违纪学生训斥、挖苦, 甚至体罚, 使学生不敢跟教师亲近。这些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1.4.2 学生方面

有研究指出[3]:现在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 大多数在初中时属于学习上、品行上、行为上的“后进生”, 学习的内在兴趣不足, 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加上基础较差, 对学习认知能力较低, 往往由于听不懂课而不去听, 有些学生上课睡觉、看小说, 甚至厌学、逃学。面对这样的学生, 稍有不慎, 便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从而影响课堂教学。

2 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创新措施

2.1 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应由注重“传授”向注重学生“学习”转变。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2 明确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习结果是获得能力而非只获得知识, 强调学习结果的行为目标化与可测量化。在教学中,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个别化的教学方式, 不仅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可因人而异, 而且教材也可按有利于学生自学来设计和开发。

2.3 改变教学模式

采用“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五环四步”教学模式是重庆市教科院学习借鉴澳大利亚及国际职教先进经验, 结合重庆市实际, 研究并实践的一种增强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 是一种符合职教特点与需要的教学模式。“五环”是指能力发展动员、基础能力诊断、能力发展训练、能力发展鉴定、能力发展反思;“四步”是指任务、行动、展示和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能力人”为目标, 充分体现了现代职教理念。

2.4 改进教学方法

2.4.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将临床典型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 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的教学方法[4]。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将护理学抽象、生硬的知识变得直观, 理论联系实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在案例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思考、相互协作,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4.2 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5]是在培训情景下给予受训者角色实践的机会, 使受训者在真实模拟情景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 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 并改进和提高。角色扮演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 更容易了解和认识临床护理工作。如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静脉输液法、氧气吸入疗法等均可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可使学生将所获得的经验和技巧迁移到临床情景中, 有利于学生角色转换, 使护士角色不断得到强化, 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

2.4.3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一改教师“满堂灌”的做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激励其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6]。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解决问题、沟通合作能力, 使学习变得人性化、情景化及趣味化。

2.5 改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以身作则, 言行一致, 用良好的职业形象影响学生, 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 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关爱、尊重、相信学生, 有宽广的胸怀, 珍视生命的独特价值, 更多地给予学生以褒扬, 让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 享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热爱和尊重学生, 从而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宗武, 谭绍华, 姜佰成, 等.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学校推进策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2]王雷.中职护理实践教学的改革[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8) :93.

[3]张杰, 李娜.浅谈中职护理学专业教学对象的特点与教学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22) :88-90.

[4]蔡艳芳.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1) :86-87.

[5]李秀莲.病案导入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7) :88.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 篇5

时间 : 2011-09-21 主持人 : 曾彩虹

参加人员 : 骆梅、赖宝娟、梁素婷、刘引、高亮、李双双、罗神换 患者姓名 : 谢国祥 性别 :男 年龄 :56岁 主要诊断 : 多发性脑梗塞,颈椎5-6骨折并脊椎损伤,气管切开术,脑室钻孔引流术,颅骨牵引术 一、查房目的 :掌握脊椎损伤病人的护理要点

二、重点解决问题 : 针对实行颅骨牵引术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三、查房内容 :

主持人 :今天我们进行脊椎损伤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脊椎损伤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梁素婷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一)病情汇报

梁素婷 :ICU-6床,谢国祥,男,56岁,因“高处跌落、伤后颈背疼痛两天,于2011-08-29 收入我科。患者于2011-08-27不慎从高处跌落,颈背疼痛,双上肢麻木,二便失禁,无恶心呕吐。入院时:T :37°,R:16次/分钟,BP: 125/75毫米汞柱,PR;90次/分钟,呈昏迷状态,左眼瞳孔为4.0毫米,右眼瞳孔为2.0毫米,对光放射迟钝,GCS评分:5分;CT: 颈椎5-6脱位,C6脊椎骨折,双侧小脑枕叶脑梗,诊断为重型闭合性脑损伤。目前的治疗有抗炎,护胃,能量支持等,生命体征平稳。

(二)床边查体

患者呈昏迷状态,GCS评分为5分,呼吸为12次/分钟,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SpO2为98%,PR;90次/分钟,左眼瞳孔为4.0毫米,右眼瞳孔为2.0毫米,对光放射迟钝,行气管切开术和脑室钻孔引流术。留置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均固定通畅。

(三)讨论

主持人: 针对这个病人,我们来提下关于他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吧.梁素婷: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活动障碍和长期卧床有关

措施: 轴式翻身,分别采用仰卧和左,右侧卧位;侧卧时,两腿间垫软枕,每两小时翻身并检查一次.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与干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赖宝娟: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痰液增多,呼吸道出血有关

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翻身拍背,每两小时一次,及时吸痰,动作轻柔。

刘 引 : 潜在并发症;足下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

措施: 膝盖外侧垫软枕,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定时做距小腿关节活动,防止足下垂;勤翻身,骨隆突部位垫软枕,防止压疮;定时翻身拍背和变换体位,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主持人 :大家都提得很好。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对行骨牵引术后的护理做补充呢?

高 亮 :(1)凡新做牵引的病人,应班班交接。

(2)加强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

(3)保持有效牵引,交班时检查牵引弓,并拧紧螺母,防止牵引脱落;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和移去,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抬高床头,牵引方向和肢体长轴应成直线,已达有效牵引。

(4)维持有效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者末梢血液循环情况。(5)预防感染,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无菌辅料覆盖。每日用75%酒精消毒穿针处,以防感染。

主持人 : 刘引同学补充的很好,也让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牵引术后的护理知识。那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脊椎骨折的相关知识。哪位同学来谈谈脊椎骨折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呢?

李双双 :脊椎骨折的主要原因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高处坠落,战伤,爆炸伤,直接撞伤等都是引起脊柱骨折的原因。

赖宝娟: 脊椎骨折的临床表现有:症状有局部疼痛,腹胀,腹痛,肠蠕动减慢等,体征表现为局部压痛和肿胀,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

主持人 :那么对于脊柱骨折的病人,我们该如何搬运呢? 梁素婷 :病人入院时,由平车搬移至床上,必须保持脊柱过伸位,以防骨折位置不当而刺伤脊髓发生截瘫。可采取“滚转法”或“搬运法”。“滚转法”:平车与床平行,告知病人翻向对侧一人托扶腰背部,动作一致进行。“搬运法”:两人同站于病人的一侧,一手托起病人的颈部,一手托扶腰部;另一人托臀部及两下肢,两人动作一致将病人移向床中央。、须卧硬板床,平卧时腰部垫一软枕,每4h翻身一次,仰、俯卧位,尽量不侧卧,不让病人坐起或站起。

主持人 :大家都说得很好,下面请我们的骆梅老师对我们此次查房做下总结。

骆梅老师 :今天大家都很积极的参与这次查房活动,并且踊跃的发言。相信通过此次的查房,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并掌握脊柱骨折的相关知识及护理重点,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中医科护理教学查房记录

科 室: 中医科 日 期: 2012-3-2 主 持 人: 张秀君

参加人员: 李福荷 王晓玲 王育娟 樊妮君 贾改红 张 媛

曹雪梅 览美玲 赵 琳 汪 霞 马晓燕 宋小芳

患者一般资料: 姓 名: 边正莲 性 别 : 女

年 龄: 70岁 入院诊断:脑梗塞

简要病史:

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肌体无力3天

患者于28日晨醒后出现口齿不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上肢不能活动,下肢能平移,下肢抽搐。有大小便失禁,无神志不清。

于1日拟“右颞叶脑梗塞”平车送入科室。神志嗜睡,两侧瞳孔对称,光反应灵敏,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带入鼻饲管和留置导尿管,大便秘结,尾骶部皮肤完整。T:37.0℃、P:90次/分、R;22次/分、BP:165/105mmHg。

入院后医嘱予Ⅰ级护理,鼻饲流质,3升/分鼻塞给氧,甘露醇脱水克林抗炎沐舒坦驱痰及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理。

于1日12:00示氧分压低加用50%面罩给氧,并于4号停止。生命体征稳定于4日改内护Ⅱ级。

健康感知——健康管理型态:无饮酒、吸烟病史。无吸毒史。现神志嗜睡。营 养——代谢型态:平时食欲欠佳,以米食为主,住院来以鼻饲流质,以至进食量少。

排泄型态:平时小便正常,大便两天一次。住院后以留置导尿,大便秘结。4日神志转清。

主要护理诊断:1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身体移动障碍 张秀君提问:.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时应给予的护理? 宋小芳答: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2)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3)根据医嘱给予脱水剂的使用。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4)如果出现颅高压征象示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5)有出现呕吐时及时将头转向一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2.合倂肺部感染出现低效呼吸型态示的护理? 马晓燕答:

1)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温度18-25度,湿度50-60%为宜。2)每两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口腔护理每天两次。3)有效氧气吸入,并及时复查血气分析。4)遵医嘱给予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祛痰治疗。

3.病人长期卧床出现便秘时的护理? 宋小芳答:

1)鼓励病人多食粗纤维食物。2)定时鼻饲温开水。

3)指导开塞露塞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4)鼓励病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脑血栓损伤神经可引起偏瘫,出现患躯体移动障碍,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护理? 马晓燕答:

1)安置舒适的体位,患肢保持功能位。

2)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和疾病恢复的关系,指导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

3)肢体被动运动方法是从小到大,循序渐进。4)医师恢复后鼓励进行主动运动。

补充一下:脑梗塞时神经病变膀胱括约肌麻痹出现排尿异常,应给予留置导尿。

张秀君护士长查房小结:

护理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涉外护理;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R47-4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护理专业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涉外护理专业的重视,加强其英语知识的学习,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提高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而英语学习能力,有效的加强学生的成为就职的竞争力。

1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对英语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严重教学质量,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内容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没有专业的英语教材,没有适用于涉外护理专业的教材,很多院校都设置了听力课程。但是没有设置相关的口语课程,部门学校只对学生讲述基础的英语知识,没有给学生讲述有关系方护理专业及西方文化知识,学生对外籍患者不理解,不能有效的完成涉外工作。

1.2教学时间安排问题

很多职业院校对涉外护理专业非常重视,但是却忽略了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门专业课程。但是,有的院校在安排英语学习过程中,安排了很短的实践,基本都在安排在第一学年中学习,导致在涉外护理实践过程时英语水平完全不能达到标准,几乎将所学的知识遗忘干净。对于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是保证基础交流的关键,英语水平不能达到标准,及时专业知识非常好,也不能在工作中发挥其作用,严重影响其就业及实习。

1.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问题

根据先关调查表明,35.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职业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变38.3%觉得有必要进行改变,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学校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通常都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与目前涉外护理专业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

1.4师资队伍问题

职业院校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英语教学的能力,还应该具备护理专业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没有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这样就造成英语教学与护理教学不连贯,严重脱节;其次就是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水平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少教师具有高职职称,很少有学生认可老师;再次,职业院校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专业的英语教师比较少,更不用说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教师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比较传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措施

在我国现阶段,世界各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英语作为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涉外护理专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加强涉外护理英语教学:

2.1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及时的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英语。另外,任务型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

2.2教学活动的真实性

首先,职业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应该按照教学过程中“真实性”的原则进行制定,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许多宝贵的资料;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实用性的原则,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使用所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掌握,并且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能力。

2.3对教材、教學方式进行改革

在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发展过程中,许多英语教材都与护理专业相配套,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语法及护理技巧,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英语的学习水平。教材不同,其特点及作用就有所不同,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并且提出了合适的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强英语教学效果,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学习能力。

2.4设置合理的考评手段

现阶段,在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考核过程中应该全方位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应该加强英语专业词汇的考核,但是不能以笔试作为重点;其次,应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对医院案例的分析与阐述;再次,就是应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及习俗的考核。这样就能够全方位的对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进行考核,并有效的提高其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我国现阶段,在职业院校中涉外护理专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队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职业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有效的加强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下与现阶段的教育现状结合,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效果。只要进行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就能有效的加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该专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筱婷,刘玉强,马月.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初步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2,10:892-893.

[2]李辉.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双语教学的效果探究[J].科技信息,2012,21:145-146.

[3]牛筱婷,王惠,刘玉强.护士英语水平及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18:1651-1653.

护理课堂教学 篇7

1 运用“循证护理”思维, 实施学科课程渗透, 构建护理管理初始模式

《护理管理学》教学内容抽象, 尤其对未步入临床实践的在校护生来说, 绝大多数授课内容远离学习的接受空间和想象空间, 学习起来单调、乏味, 仿佛授课内容遥不可及。针对于此, 在结合其他学科课程讲授过程中, 做到学科课程相互渗透, 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构建护理管理的初始模式。利用已构建的模拟病区实验室, 在结合《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美学与礼仪》的教学中, 设置管理者角色, 实施医院三级护理管理体制的教学机制, 模拟实施护理管理的实践尝试的管理手段[1]。同时, 运用护理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引入激励机制、病区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消毒灭菌的控制机制以及按照管理职能的教学计划[2]、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实施学生自主管理, 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之后, 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 其学习内容就会变得简而易学,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感到不枯燥。

2 运用“循证护理”式管理手段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大部分学生认为, 只要牢固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南丁格尔精神, 对患者全心全意,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 扎实掌握专业知识, 练就熟练的操作技术, 就能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针对学生重技能、重基础, 轻视护理管理学的认识偏差, 我们以科室护士长的工作为实例, 讲授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各要素在护士长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或缺失, 从而有可能导致护理工作的优劣后果。这种以实例确认护理管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护理管理学的浓厚兴趣,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护理管理学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讲授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学原理等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将其运用于未来的护理工作中, 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服务。

3 运用“循证护理”案例分析式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 初具一定的临床管理经验, 《护理管理学》讲授起来便于理解, 易产生教与学的共鸣, 常能将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且能应用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实施管理。然而对护生来讲, 是既无管理者的经历, 又无临床实践经历, 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等均限于想象之中, 且认为参与管理是未来比较遥远的事情, 而且已形成了对专业课程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习惯, 不能适应护理管理学知识比较抽象的学习风格。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教师收集临床护理实践中管理实证, 结合实例解释与说明, 变隐性为显性, 给予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举证说明如:色彩管理在医院中是如何体现的?色彩管理的应用基础与理论是什么?环境布局管理是如何应用的?导诊服务有何管理意义?讲授能级原则时, 在护理组织中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的分工属于何种管理理论和手段?人性化管理手段的日常体现和临床体现在何处?如何实施与理解等。通过这种“循证护理”案例分析式教学, 将管理知识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之中, 运用管理学知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的实例, 不仅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整合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对内容枯燥抽象的管理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极大的提高了护理管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4 运用“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进取意识

所谓“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 即在课前留出案例, 学生分组, 收集与案例有关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护理管理研究成果, 分析、总结管理措施, 提出本案例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通过寻找证据, 培养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分析与总结能力。在护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 由于采用了“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方式,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科学的认识, 有效的改变了认为管理科学是领导者或管理者的必修课, 解决了《护理管理学》对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可有可无的偏见, 增强了学生将管理知识渗透到护理知识学习的应用中, 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意识。作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外,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护理专业技术岗位上有所发展, 有所进步。

总之, 多手段、多途径运用“循证护理”理论与知识, 解决了《护理管理学》课程讲授的难度, 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困惑, 达到了寓教于应用, 与应用于实践中, 与实践于升华。

摘要:针对在校护生《护理管理学》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理解力和应用能力欠缺问题, 我们采用“循证护理”的手段, 结合模拟病区实验室教学场地, 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运用“循证护理”思维, 实施学科课程渗透, 构建护理管理初始模式;运用“循证护理”式管理手段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运用“循证护理”案例分析式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进取意识。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的教学引入, 使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春卉, 马健康, 王柳行, 等.模拟病区实验室不同教学模式对培养护生三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 :80-82.

护理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中职院校,中医护理,教学实践

中医护理技术具有不良反应少、简便易行、经济、患者容易接受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起着重要作用[1]。文献显示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护士多数为西医院校毕业生, 在校期间学习中医护理的学时有限,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局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得少, 临床应用不扎实, 影响临床工作开展。尽管有些医院为了更好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加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方法,但是效果不佳。如何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在校生的培训, 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中医护理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更好地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困扰中医护理教师的难题。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课题研究。

一、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电话联系、问卷调查等形式请教了临床专家、临床带教老师,以及通过电话联系、访谈确定了实习学生、毕业生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在中医护理教学中,计划安排耳穴、推拿、穴位贴敷等教学内容。

1.针 对 在校 生 的 问 卷 调 查

在学期初, 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在学期末,学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教学内容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2.中 医 护 理教师 访 谈

通过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 收集教师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3.临 床 专 家 访 谈

通过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

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结果

1.学 生 对 教 学 内 容 的 效 果 评 价

在学期末,发放152份问卷调查表,收回152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护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可在教学中增加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点。

2.教 师 对 于 学 生 的评 价

对中医护理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座谈,5位老师分别就学生的上课表现给予评价。教师甲认为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时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经常走神,但是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授课时,兴趣很高,愿意动手在同学身上进行训练;教师乙认为学生对在实训室进行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是接受,学生学得快、知识记得也牢;教师丙认为学生在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学习时更注重和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 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比起讲理论知识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强,上完课会有一种满足感;教师丁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的时候,主动学习兴趣更高,教师上课时维持课堂秩序的时间减少,一节课的信息容量更大;教师戊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时,更善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主动问老师有关学习的问题更多,师生交流机会更多。

3.家 长 对 于 学 生 的评 价

在学期末,课题组成员随机电话联系了几位家长,记录如下:

家长您好,我校在本学期进行了一系列《中医护理》教学改革,在课程中增加了操作性强的中医适宜技术内容,包括耳穴、推拿、音乐疗法等。请问您的孩子在学完之后,有没有给您操作过? 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

家长:以前由于工作忙,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少。孩子周末回到家,看见我很累,就说,妈妈,我给你按摩一下吧。孩子在我的身上熟练地做着按摩,我觉得特别感动。她给我按摩头的时候,我竟然睡着了,特别舒服。孩子跟我说想考按摩师证,说在学校学习、考试,我很支持她。我觉得孩子在学完这些中医技术后,能在生活中用到,能给家里带来方便。学校这种教学很好。

三、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讨论

1.问卷调查显示 , 在学期初 , 学生对中医的认识很模糊 ,来源途径主要靠电视、网络等,但是学生对中医针灸、推拿、冬病夏治、音乐疗法等感兴趣。在学期末,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对于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操作性强的、可以学以致用的中医技术。在随后教学研究中,中医护理教师可以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知识、技能模块进行重组,从而在学校教学中引入更多、更实用的中医适宜技术, 为培养具备中医素质的护理人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过对教师、家长、学生的访谈 ,可以看出教师、家长认可学生的变化,学生认可学到的知识,同时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可以缓解家人的不适。从而在学生、家长、学校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使学生受益。

3.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中医护理教学经验 , 自主开发适合中职护生的培养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医疗卫生发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护理课堂教学 篇9

相比起公共英语来说护理英语在词汇构成这方面来说更加复杂, 词根基本来自于拉丁语以及希腊语, 然后与前缀、后缀一起形成复合词。而且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新词产生, 这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学习的难度, 但是护理英语专业词汇有是有规律的进行构词的, 因此要熟练的掌握常见的前缀、后缀以及词根等, 并了解其意义。

( 一) 对前缀、后缀以及词根进行汇总

在开设课程的前两周时间内对词汇的前后缀以及词根进行专题讲解, 学习构词法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猜词来记住单词。例如炎症是由- itis来表示的, tonsillitis的意思为扁桃体炎; gastr - 是胃的意思, 而单词gastrectomy的意思为胃切除手术。

( 二) 以词性变化为基础进行词汇的扩展

例如静脉对应的单词vein, 对其进行扩展可以联想到venous, 可翻译为静脉的, 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就可以变成我们所需要的专业词汇静脉注射 ( intravenous injection) 以及静脉输液 ( intravenous infusion) 等。

( 三) 将长单词分解开

护理英语中有很多单词非常长, 这些单词通常来说都是复合词, 其中包含多个不同含义的词根。我们可以分解这些复合词, 使其变成以一个构词元素, 这样的化繁为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 了解单词的意思。例如单词electrocardiogram翻译为心电图, 可以将其分解为三个不同的词根, 分别是electro - , 含义为电; cardio - , 含义为心; gram, 含义为图, 只要知道这三个词根的意思就很容易猜出来 “心电图”这个单词。

二、使用CGFNS内容作为教学主线

( 一) 学习最新的国际护理理念

学生在掌握了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以及护理技能之后, 可以更好地符合护士出国考试的要求, 并且了解中西方护理之间理念的不同。学生学习了这些先进的理论知识, 我国和发达国家在护理教育方面的距离也缩短了不少, 所以说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始终是主线, 而且学生也拥有了更多走向国际的机会和能力。

例如PACU这个科室只有西方国家才设有, 我国一般是不设置这个科室的, 必须有ICU经验的护士才能在这个科室工作。当学生了解到这些差异以后可以更加顺利的通过出国考试, 并且对自身的护理水平也有很大提升。

( 二) 书写护理程序

在护士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将其工作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例如护理计划的制定、病人转院的相关记录以及转科需要的转诊信等。书面表达的准确和完整程度是对护士工作水平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书写方面的训练, 帮助学生更好地书写护理程序, 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并且准确的进行表达, 对于学生护理英语综合水平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

例如我们在书写相关材料的时候要表达 “无效的呼吸模式和胸痛有关系”, 那么就写为 “Ineffective breathing pattern related to chest pain”, 这是一种固定的书写格式, 而不是按照书面的词义进行英汉之间的翻译, 而是使用专业的术语来进行专业表达。

三、使用OET形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模式, 可以在每堂课刚开始的十五分钟时间用来进行听力教学, 播放一些医院背景下发生的对话, 然后安排学生扮演刚才对话中的内容进行模拟, 在此过程中提升交流能力, 然后讲解CGFNS中的内容。

( 一) 专业术语的表达

人们在涉及到某一专业的时候使用的英语并不是日常生活用语, 而是专业英语, 这二者在表达方面的误差是很大的, 例如walk和ambulation在日常用语中都表达 “行走”的意思, 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后者在专业表达中是指 “非卧床运动”, 说明病人在手术以后进行一定的下床运动, 而后者指的是大步流星的行走, 两个词的意思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 二) 设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护士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交流能力, 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情景设置, 安排学生或者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 根据既定的病历和任务使用专业词汇准确地进行表达, 避免学生在真正面对外国病人的时候不知如何交流。

摘要:如今发达国家护士的数量严重不足, 所以在我国的各大护理院校尤其是高职护理院校中, 都已经广泛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 那么首先需要研究和重视的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医护英语方面的教学, 使护理专业人才具备更高的外语技能, 与国际化的护理水平相接轨。但是护理英语作为一种专业英语, 比较枯燥乏味、词汇量大而且偏难, 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因此研究护理英语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涉外护理专业,护理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秦博文, 陈荟洁, 王海燕.高职涉外护理专业护理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重庆医学, 2013, 14:1669-1670.

[2]张艳萍.试论英语教学改革之3R模式——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 2012, 04:151-152.

护理课堂教学 篇10

关键词:非护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会

非护理专业学生 (以下简称“非护生”) 是指在校学习的除护理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学生, 亦指临床、妇幼专业等。由于“非护生”对护理技能操作知识的掌握较为欠缺, 为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临床工作需求, 本人对两届五年制临床、妇幼专业学生在《常用护理技术》实践技能的教学中, 根据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革, 现总结如下:

1 加强“非护生”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1.1 基层医院服务的需求

我校学生毕业后, 大部分将会走上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 成为在那里服务的最主要卫生工作者。虽然西部基层医院条件在不断的改善中, 但仍旧存在着缺医少药和医护人员不成比的现状。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 实践教学也因在本着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最常用和实用的技能进行综合培养。

1.2 学生学习的渴望值增加

本人对07届临床实习的临床、妇幼专业返校的113名同学, 针对他们在实习期间23项常用护理技能操作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在实习期间60%以上的“非护生”, 除了在带教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认真完成本专业临床实习大纲所规定的实习任务外, 大部分学生都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和承担一些临床护理工作。81.3%的“非护生”在实习期间会不同程度接触或运用护理操作技术, 而无菌技术、静脉输液、生命体征测量、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皮内注射7项护理操作的使用率达89%以上, 男、女病员导尿、鼻导管吸氧、穿脱隔离衣、压疮护理等为72.4%。

1.3 学生职业安全意识不够

由于“非护生”对护理技能知识的较为欠缺, 在临床实习时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无菌操作不规范, 查对制度不严格, 医患沟通无法有效进行等, 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严重者会给后续工作造成一定的后果。

2 有效组织实践教学, 加强学习实效性

(1) 鼓励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 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修订, 从而使制定的教学计划成为师生共同的教学合同, 相互监督执行。 (2) 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重点了解所授内容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以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课前5min提问, 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教师做好板书设计, 主要以操作流程为主, 板书应简练、明了, 最好用以“口诀法”。如在铺无菌盘时可描述为“衣帽整洁戴口罩, 双手清洁盘擦细, 打包之前查包卡, 名称数量和日期……”, 内容生动有趣, 且朗朗上口, 便于学生记忆。 (3) 同步示教、练习。练习组以每组3~4名学生为宜, 指定一名同学仿示教。教师通过口述操作要点或口令指挥, 以分节动作示教, 学生同步仿示教。在示教过程中, 教师点明学习重、难点, 强调注重事项。教师巡回指导时, 随时纠错, 并对学生进行提问、答疑, 也可随机让学生进行回示。 (4) 点评。自我点评、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及时正确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启发学生思考问、提出问题。完成教学内容后, 让学生从“是什么?”知道“为什么”。

3 效果评价

(1) 增加学生动手机会。理论课和实践课一起在实训室完成, 有机的整合了教学内容, 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实训室动手的机会和练习时间。 (2) 差错率减少。同步示教、练习可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动作与老师保持一致, 加上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答, 在练习时学生容易注意到, 能及时予以改正。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对护理技能的加强, 可使“非护生”能更好地参与和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了解和参与护理管理工作, 加强工作间的默契等, 这对提高“非护生”在临床实习质量和水平, 促进科室和谐、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医护队伍的凝聚力都有重要意义。 (4)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分小组练习, 每小组都可以运用本组的实验物品, 切实直观地和老师进行同步模拟练习, 学生讨论积极。随机抽取学生回示, 使适当的压力变为动力, 学生在练习时动手能力明显增强。 (5) 考评结果。通过平时测评、实践技能考核及理论考核的综合评定, 显示优秀率达到41.5%, 良好率55.7%。无论是学生学习兴趣、技能操作水平、掌握操作项目都较往届生有所提高。

4 体会

笔者在对“非护生”实践技能的教学中, 通过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适合专业的教学方法, 加上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和课堂上有效的反馈环节,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有所加强, 同时也对他们顺利地完成临床实习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红霞, 李莲香.手术室实习护生文化休克现象调查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6 (7) :24.

[2]杨广清, 赖兰萍, 闫俊辉.规避实习生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6) :58.

护理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护理床旁教学模式;儿科护理学教学;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32-02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内心的火焰。作为一名护理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复合型的护理专业人才,并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感悟、领悟、觉悟,真正地完成书本知识能量的转化并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在2011年2~12月,对所执教的护理专业学生采用护理床旁教学的模式进行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抽取笔者执教的2010级护理专科2班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名,女生36名;年龄20~23岁。所有学生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首先按照新南威尔士大学的C0x教授提出的床旁教学周期中的经历周期[1]进行床旁教学前的准备: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学生的心理准备和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进行评估。接触儿科患者及家属之前的简单介绍:主要内容:(1)介绍学生以往的参与经历;(2)介绍学生见习期间跟患者接触的临床经历,如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各个方面;(3)介绍看到、听到、感受到和学习到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形成床旁护理教学的框架,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知道在床旁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采用床旁教学5步“微观技能法”[2]。包括:(1)达成共识,即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给予积极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答案,这里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患者信息进行解释。(2)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时,让其进一步用证据来证实为什么持有该观点,以此探求潜在的推理过程。(3)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规则或处理方法。(4)告诉学生他们做得正确的地方,学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哪里做得很好,需要老师通过明确告知这一正性反馈来强化。(5)纠正错误之处,即在合适的时候讨论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首先要给学生机会对自我表现进行评判。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与床旁护理教学模式实施前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评估结果相比较。

1.3 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考核指标

技术操作能力、问题发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配合协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共计6项。

1.4 考核方法及评判标准

理论性知识采用试卷笔试,技能性知识采用现场操作考核。两种知识成绩,前者占40%,后者占60%,满分为100分。成绩大于等于85分为强,大于等于65分且小于85分为一般,小于65分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床旁护理教学模式后护理专业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均有较大的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医学教育特别是护理教育是“专才教育”模式,其课程体系较为单一,而且临床见习课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的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传统教育模式基于“教师为中心”“学科为中心”的理念,教学方法是单向灌输、注入式的。长期灌入式的教育,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缺失,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3]。那么教师的职能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均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为前提。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存储知识的“容器”,整个的教学过程也不是用知识去填满“容器”。

关于床旁教学模式,目前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程序,具有随机性较大的特点。床旁教学是在患者面前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不管是在门诊、病房还是在会议室。床旁教学被公认为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最有效的方法[4-5]。通过床旁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尝试,师生双方均感受颇深。具体体现在:(1)师生双方均转变了观念。开始注重“学”,而不是“教”;注重“学”的方法,而不是“学什么”;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营造的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气氛以及探究性的教学气氛,而不再是教师课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气氛。(2)使教师的备课更加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客观性、评价性、可操作性。整个教学过程前呼后应,更加有利于教学后反思与教学效果的评价。(3)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利用。因为床旁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间接地缩短了学生毕业后课堂到临床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工作入位。(4)为学生熟悉临床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前沿的临床知识和丰富的案例,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5)对学生工作入位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护患关系的融洽,自觉责任意识的提高,自我效能的发挥,心理资本的积累等均大有裨益。

总之,护理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护理人才的质量,而有效的护理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国外较为成熟的床旁教学模式和策略,已经为我们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开展护理床旁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提供了很好地借鉴[6]。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实践,不断地总结提高,才能在护理教育理念、理论、方法、体系等方面有较大的创新,护理教育改革才能步入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C0x K.Planning bedside teaching[J].Med J,1993,158:280-282.

[2] Neber JO,Gordon KC,Meyer B,et al.A five-step“Microskills”model of clinical teaching[J].J Am Board Fam Pract,2002,5:419-424.

[3] 赵峰.试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4:33-52.

[4] Janicik RW,Fletcher KE.Teaching at the bedside:a new model[J].Med Teach,2003,25(2):127.

[5] Ramani S.Twelve tips to improve bedside teaching[J].Med Teach,2003,25(2);112-115.

[6] 张晓丽,李新征,韩瑞敏,等.参与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20-21.

(收稿日期:2012-02-07)

护理课堂教学 篇12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是PBL教学的典型模式。按照该教学模式的原则和方法, 结合我校的内科护理教学现状, 充分考虑学生对医学护理知识掌握的程度, 笔者以我校护理专业2011级1班和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PBL内科护理教学。这两个班学生的入校成绩及基础课学习成绩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两个班的内科护理均由笔者任教, 一学年完成教学, 总学时130节。1班60人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 (为实验组) , 2班60人用传统教学法教学 (为对照组) 。在此仅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例说明笔者的施行方案。

一、PBL教学模式的施行方案

(一) 整理病例, 提出问题

笔者根据原发性高血压课程章节内容的特点, 采用引用临床病例的形式, 于授课两周前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病例如下:病人, 男, 60岁。发现“血压升高”6年, 不规则服用降压药, 血压波动较大。检查:体温37℃, 脉搏102次/分, 呼吸22次/分, 血压180/118mmHg, 半卧位, 神志清楚, 焦虑不安, 两肺底闻及湿啰音, 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1cm, 心律齐。其余检查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Ⅲ级 (极高危) ;左心衰竭。然后提出问题: (1) 请说出本病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2) 原发性高血压与年龄、性别、肥胖、膳食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 (3)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包括症状、体征) 有哪些? (4) 针对此案例写出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

(二) 收集资料, 研究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后, 采取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方式, 对护理1班60名学生进行随机分组, 10人一组, 选1名组长, 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等寻找答案, 然后在上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各组自行讨论 (可邀请老师参加) , 把自己查到的信息与组员共享, 互相补充, 最终得到各个问题的满意答案。

(三) 课堂讨论, 分析问题

课堂上每组由1名学生作为代表对一个问题进行中心发言, 其他学生可补充, 最后将每个人的答案归纳总结, 形成一个合理的答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此过程中笔者充当一个引导者角色, 尽量不干涉学生的发言, 在学生偏离主题时及时纠正, 在学生沉默时引导学生打开话题, 协助学生按时完成问题的讨论并找出答案。

(四) 点拨总结, 解决问题

笔者对讨论发言情况进行点评与修正, 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精讲点拔, 以保证学生能够明确问题的要点和获取系统的知识。

(五) 效果评价

1. 成绩分析

两班学生在授课结束后, 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考核, 由学校统一命题考试, 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 密封试卷, 机器阅卷, 以百分制记分。实验组考试平均成绩84.26分, 对照组71.47分, 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数据经SPSS11.5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分析, 两组考试成绩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教师评价

第一, 根据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评分, 如提问或解答问题的频率, 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第二, 根据整个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整体表现评分, 将小组内个人表现的评分汇总后取平均数, 记为个人得分。结果显示:本学年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

3. 学生评价

课程结束后,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 并对内科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 收回问卷12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通过对学生评价作统计学分析, 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班教学效果评价结果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二、讨论

PBL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 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畅所欲言,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如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等, 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内科护理教学内容多, 知识更新快, 涉及临床病例较多, 与基础学科相比具有开展PBL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在课堂上讨论如何进行临床护理, 充分调动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PBL教学模式, 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无疑对学生掌握内科护理理论知识与解决临床问题都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

(1) 医学临床病例的分析需要多学科共同完成, 比如说, 一个疾病分析, 涉及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内科、外科等多学科。一些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 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自学能力不够, 从而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没法将知识横向联系起来。

(2) 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远远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 部分学生为了快速完成任务, 资料信息收集粗疏、简单。

(3) 由于中专学生没有开设专门的文献检索课, 对于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参考文献的能力较差, 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查找到相关文献或专著进行自主学习。

(4) 本校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教学, 而计算机教室有限, 图书馆藏书量较小, 电子图书馆又正在建设当中, 这些客观条件对学生查阅资料都有一定的限制。

通过此次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显著, 笔者认为, 目前中等职业卫校的内科护理教学有必要开展PBL。为了在国内现有的教育条件以及教育体制下更好地在中等职业卫校内科护理教学中开展PBL教学, 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把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或目标教学法等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通过选择常见或多见病病例, 围绕病例灵活实行PBL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把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结合起来, 以期达到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2班, 1班60人用PBL教学模式 (为实验组) , 2班60人用传统教学法 (为对照组)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BL教学模式,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

参考文献

[1]孙宏玉.护理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1) .

[2]王婷, 于淼, 刘琳琳等.医学教育PBL教学实施方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2) .

上一篇:女性电影的崛起下一篇:市场调研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