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的保险计划

2024-05-16

摄影师的保险计划(共4篇)

摄影师的保险计划 篇1

员工援助计划 (EAP) 是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始于20世纪40年代, 盛行于西方企业。近年来我国国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人们生活上工作中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因此EAP也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目前EAP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能够有效地解决员工心理问题, 提高员工效率和降低企业风险。我国各行各业中几乎都存在员工心理问题, 尤其是保险这样高压的企业。本文深入剖析了EAP员工援助计划在我国保险企业的应用, 具体情况如下:

一、员工援助计划在我国的现状及问题

EAP员工援助计划产生于20世纪初欧美国家, 由企业免费为员工提供专业的指导以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及家庭矛盾, 在90年代引进到我国, 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 EAP的理论得到大力推广。但是, 在实践中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对于内地而言, 港台地区的许多企业目前已开始应用EAP这项服务, 但并未成立相关机构。EAP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与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 还需要时间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笔者在这里分析了其主要原因, 首先EAP属于舶来品, 国人对EAP的认知有限, 企业对于EAP的定位也存在着偏差;其次,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员工思想较为保守, 对于求助心理医生常常会有抵触情绪, 因此通过EAP解决心理问题的员工仅占一小部分;另外, 国人注重隐私保护, 很多员工对EAP不信任, 担心会泄漏自己的隐私, 因此对EAP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还有就是提供EAP服务的人员不专业, 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对员工的情绪进行疏导, 这也导致了企业员工对EAP的排斥。

二、EAP在我国保险公司的应用

数据表明, 由于压力巨大, 我国保险行业是人力流失率是极高的行业, 每年销售员流失率超过50%以上, 有时甚至达到70%。2014年12月上旬,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写完成并出版发行的《保险营销员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 保险营销员队伍不稳, 大进大出现象比较严重, 2011年至2013年, 年均解约人数超过167万人, 尤其是人身险领域, 2013年流动人力占总人力近60%, 由于员工大量流失, 导致在职人员所面临压力与日俱增,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 实施EAP的重要性

针对企业来说, EAP员工援助计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EAP可以对解决员工家庭矛盾, 调节缓解工作生活压力为员工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说, 保险行业竞争激烈, 面对客户常常遭到冷遇和排斥, 业绩不理想、前途渺茫这些都会给员工造成压力, 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这时候就需要企业为员工提供EAP服务。

(二) EAP援助对象

保险企业规模较其它公司大, 人员流动性更高, 另外它属于需要面向客户进行销售的行业, 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同时也要注重客户的满意度, 因此员工承受的压力巨大, 如果员工没有良好的宣泄途径, 则会对身心造成危害。为了缓解员工心理问题和提高公司效益, 因此保险企业亟需为员工提供有效的EAP服务。

三、EAP在我国保险公司实施方案

由于保险企业员工所面临的压力巨大, 因此保险企业的人力流失率也是超高的, 据统计部分保险公司, 特别是人身保险公司, 每年人力流失率达70%左右, 庞大的数字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解决这种状况, 企业首要任务是缓解员工所承受的压力和压力所造成的心理问题。

公司的规模越大, 员工人数越多, 竞争力越大, 所需要EAP服务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员工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这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作为直接要和客户进行交流的保险行业, 员工工作产生的压力更是明显。由于从事保险行业的员工经常受到客户的冷遇和斥责, 同时还要为自身发展考虑追求业绩, 因此保险行业员工承受是其它行业远远不及的, 这时候就需要员工具有良好的调节心理的能力, 因此EAP员工援助计划在我国保险企业的实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在我国保险企业为员工提供EAP服务, 首先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业水平, 注重员工身心健康的发展, 通过正确有效的途径解决员工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公司的效益。

相对于EAP服务机构提供的援助, 企业内部EAP更能适合员工。企业内部建立EAP, 是指企业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将娱乐与工作结合, 在业余时间组织旅游体育竞赛的活动这样能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

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笔者了解到, 在我国保险企业中有很多员工觉得前途非常渺茫, 缺乏规划, 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可针对不同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让员工看到前景并充满奋斗力量。

使员工愿意主动接受EAP援助计划, 首先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在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和健康讲座, 普及高压工作对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 并加强员工对EAP的认知, 鼓励员工接受EAP服务。

在国外EAP援助形式主要为一对一的形式,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我国企业员工对于这种方式的接受能力较差。由于EAP属于舶来品, 引进到中国来很容易引起“水土不服”, 因此企业要对EAP员工援助计划根据公司的需要进行改善, 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 能够有效解决员工心理问题。

作为有效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的手段, 员工援助计划在欧美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多数企业都能为员工提供长期系统的援助措施。而在我国国内由于文化差异, 对EAP的实施不够具体, 对于大多数企业EAP是陌生的概念, 因此这也就需要相关部门对EAP进行大力推广。作为企业, 首先要更新企业的理念, 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予以重视, 同时也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平台, 对竞争关系进行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国内很多公司都与国际接轨, 因此转变传统的观念尤为重要, 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 也对企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对EAP人才进行大力培养。我国保险企业众多, 而受到工作压力影响的员工人数也是十分庞大的数字, 因此企业要大量培养具有EAP专业技能的人才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员工心理问题。

四、总结

在企业追求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企业员工身心健康, EAP作为一种解决员工心理问题, 舒缓员工情绪的有效措施可以提员工工作效率企业的效益, 维护社会稳定, 不仅要得到企业的重视, 国家相关部门也应予以相关重视, 逐步完善EAP在我国的转变。除此之外, 员工本人也需要对EAP有正确的认知, 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难言之隐, 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 相信EAP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吴涛.员工援助计划在我国企业的运用研究[J].江苏商论, 2011 (09) .

[2]唐筱蓉.员工援助计划:提高企业绩效的新途径[J].商场现代化, 2006 (33) .

[3]姜金霞, 李俊涛, 孙鹏.企业员工援助计划在我国企业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06) .

[4]郭慧.员工援助计划 (EAP) 及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01) .

“保险昆明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篇2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出席并作动员讲话, 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 把促进保险业创新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形成保险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新格局。同时, 要求形成推进合力, 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 运用党政推动力, 努力使保险业发展由企业行为、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由政府行为上升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形成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介绍, 围绕“保险昆明行动计划”, 昆明将以强化保险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及渗透力、深化保险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地方支持保险生态环境和保险监管建设为发展重点, 以加快“三农”领域保险发展, 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化保险对昆明市政重点建设、基础项目投资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作用, 促进昆明城市化水平提升;发挥保险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特有的风险防范、社会辅助管理功能作用, 积极参与昆明城市化综合管理;保障服务民生, 以改善城乡居民和特定人群风险保障水平为服务目标, 分为9个专业子项目, 分部门、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为保证“保险昆明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在动员大会上, 昆明市副市长刘光溪分别与昆明辖区各县 (市) 、区和有关部门领导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 云南保监局华日新局长分别与各省级保险机构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

摄影师的保险计划 篇3

关键词:涵江区,计划生育保险,现状,政策,对策

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制度,是以政府作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计划生育家庭一定程度的奖励和补偿,以消除养儿防老、养儿防病的错误认识,从而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种制度,它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1]。是“计划生育节育手术意外伤害保险”、“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以及“计划生育妇幼健康保险”、“独生子女两全保险”等一系列相关保险的统称。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说过: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人口多、耕地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事关全局的发展战略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但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由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风险主要有独生子女成长风险、养老风险以及从宏观层面来看的社会发展风险。

因此,做好这项工作要靠全社会的支持,通过各项配套工作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顺利实施。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可以说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目的,就是为这一基本国策服务,为广大的计划生育对象提供保险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由于涵江区计划生育工作在福建省开展得较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区针对计划生育保险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遵守国策的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福建省率先取得了成绩。本文采取了访谈和查看原始资料的方法,访谈对象涉及县、乡、村计划生育部门和计划生育协会的干部、育龄群众和保险专业人士,对涵江区计划生育保险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旨在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对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利益补偿的,为基本国策服务的计划生育保险政策提供参考。

1 涵江区计划生育保险发展现状

1.1 涵江区计划生育保险相关政策

涵江区政府于2010年印发了《涵江区农村独女户家庭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的文件,规定了参保范围及登记办法,明确了相关工作责任,安排了经费筹集及管理,对参保险种、保险利益说明与退保都做了相应的规定。其中,险种有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国寿综合意外伤害保险,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分红型),国寿综合意外伤害保险,国寿综合意外伤害保险,国寿综合意外伤害保险等。《办法》还包括了资金监督的内容,要求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运行的监管,从参保对象的确定到专项资金的收、管、支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对协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能姑息迁就,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全区各乡镇、管委会积极配合,遵照执行,进一步解决了涵江区农村独女户家庭夫妇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见表1)。

2009年10月1日起,涵江区制定了对农村独女户、二女户的优惠政策,推出了农村独女户父母养老保险补助、农村二女户落实节育二次奖励补助和农村独女、二女录用企事业干部加分等三项优惠政策。此优惠政策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为突破口,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养老保险,而是对遵守政府生育政策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障。涵江区大部分乡镇(街道)都能在农村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奖、优、免、补等优惠政策方面落实到位,达到了为民惠民,强化利益导向的目的,使国策深入人心。

1.2 涵江区计划生育保险保障制度绩效

2010年涵江区全区共依法兑现计生法定奖励、贡献奖励、奖励扶助及特别扶助对象3833人,金额251.88万元。有195名农村二女和独女户女孩在就读高中阶段享受到学费减免政策;共4 6户计生搬迁户享受到每户增发1人2500元的造福工程补助金等。此外,涵江区在莆田市率先全面实施的农村独女户父母养老保险补助、农村二女户落实节育二次奖励补助和农村独女、二女录用企事业干部加分三项区级新政策中,养老保险制度首年受益人达8 6 2人,农村二女户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二次奖励补助受益6 3人。计划生育保险保障制度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使得计生国策更好、更快地推行。

另一方面,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涵江区农村独女及二女户免费参加新农合、中考加分、高中学费减免、安居补助以及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特困救助等各项优惠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2 0 0 5年至2010年,涵江区共兑现计生法定奖励7998户,奖励扶助3456人,贡献奖励3646人,特别扶助51人,发放奖扶金741.61万元,使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得到了更多实惠。

2 涵江区计划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状况影响保险业务的开展

随着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权利意识、诉求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迫切希望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现在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还是初级的,还不能满足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需要。

如《农村独女户家庭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中规定,参保对象必须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而且年龄必须在3 0周岁(含3 0周岁)以上,那么城镇居民和其他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群众暂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从群众调查反映,尽管近年国家、省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上制定了多项不同类型计生户奖励政策,但与现行群众生活水平相比较,大多金额偏低,在惠民政策广泛实施的背景下,计生奖励保障金额没很好地做到“水涨船高”,使原有的政策激励效应弱化。在乡镇调查时,计划生育部门干部普遍反映了这个问题。这既与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为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不相称,也与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高增长的财政收入和日益丰富的国家财富很不匹配。

2.2 计划生育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农村不仅是我国老年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老龄化程度和老年抚养比最高的地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 5岁及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7.3 5%,城镇为6.30%。由于城镇化加速和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的流迁,城乡老年比差别逐年扩大。因此,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就解决了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问题。

以养老保险为例,目前该制度在涵江区的覆盖面还比较小,奖励金额偏低。较低的覆盖面意味着该制度未能形成对所有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群体的一种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每年的资质审查也意味着该制度的保障对象具有可变性,从相当意义上说,该制度还不是一种具有长效机制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安排[2]。因此,计划生育过程中私人承担的计划生育社会成本和“人口红利”的再分配必须并只能由政府负责进行,计划生育夫妇放弃了孩子的养老保障时,就将该责任托给了政府,政府必须把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夫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放在公共政策的优先领域,而且将其制度化和法制化,进而形成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3 干部和育龄群众对保险存在误解,影响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开展

计划生育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而且大部分在农村开展。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受访群众,甚至干部认为保险就是全包。如计划生育干部意外伤害保险,不少干部也认为投了这个保险,出了什么意外都可以得到赔偿。另一种情况就是认为投了保就永远有效,有了事随时找保险公司都可以。部分参保的农民因时间观念不强,出了事不及时去报案,致使错过了报案时间或保单有效期,保险公司无法赔付。群众对此不理解,感到投了保也并不保险。这对村里不知情、未投保的人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有些老人认为保险就是投资,投资就要回报,而且回报越快越好。一说投保就计算回报多少,并同银行利率进行比较,而不重视保险的主要功能即保障功能。对几十年后才能领取养老金的养老保险,更是等不及,因为群众对几十年后才能领取的养老保险金感觉不踏实。以上的情况都普遍存在于群众思想当中,他们对保险本身的要义并没有理解,从而导致了投保积极性并不高,影响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开展。

3 对策建议

3.1 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针对涵江区计划生育保险资金现状,区财政局可设立专门针对计划生育保险的专项资金,以保证计划生育保险可以顺利开展。

2 0多年来,我国先后通过改革生产关系、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市场化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等途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但至今效果仍不理想,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再度拉大,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能实现农村人口的合理增长,改革发展的成果大部分被过多的超计划的新增农村人口抵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养老保险的缺失,为了家庭养老,必须生儿养老,结果是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3]。立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专门财政养老金,不仅能直接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的建立,而且规定把按计划生育作为享受财政养老金的主要条件之一,可以设想这样会对农村年轻夫妇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将改变农民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控制人口增长问题。另外,可以通过在农村不同生活状况的乡镇推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障的试点的方法,探索路子,总结经验,以现有的奖励扶助制度为基础,积极推动农村计划生育奖励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的过渡。

3.2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为了计划生育保险能够更广泛、更有效地在群众中推行,缓解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目前尚不够完善所带来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利益导向机制和制度,成为了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例如涵江区即将实施对二女户参加“新农保”给予加保的政策,即在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对二女结扎户家庭参加“新农保”的,给予其父母每人增加100元的保额(市、区财政各承担20%和80%)。这一政策的出台,与相关优惠政策搭配实行,强化了利益导向机制,必将提高群众的参保热情。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还要求有关部门要做好惠民政策与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衔接。建议各级各相关部门在出台有关就业培训、合作医疗、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改水改厕、沼气应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政策时,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向计生家庭倾斜、照顾,使计生家庭在普惠政策下有优势,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支持计生家庭的良好氛围。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保证计划生育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长期任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育龄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政府部门应不断创新思路,总结经验,完善体制,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系统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以促进计划生育保险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3.3 将计划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计划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社会保障防控风险的要求,也是解决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所带来的问题的有效方案[4]。计划生育保险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计划生育家庭和个人因实行计划生育带来的意外伤害、健康医疗等风险,减少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为引导群众自觉进行计划生育,推动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当尽快将计划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从操作层面来看,应坚持计划生育部门推动。政府统筹实施,相关部门参与的原则。同时,还应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逐步建立和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对于农村而言,计划生育保险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突破口和主线[5]。由此可见,推行计划生育保险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对改善计划生育工作和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3.4 加大计划生育保险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树立保险理念

计划生育保险普及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计生部门应当做好宣传,让群众了解计划生育保险,从而参与其中。可以通过挖掘载体,寓教于乐的方式,如在电视台滚动插播计划生育保险政策,树立户外广告牌,以进行广泛宣传;开展计生“三下乡”活动为育龄群众答疑解惑,健康普查;编制并分发相关计划生育保险法律法规汇编及宣传折页等等。与保险行业联合进行宣传,积极协调,开展试点,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放大奖励扶助的保障效应,力求实现政府、社会和计划生育群众多方共赢。

目前涵江区的计划生育保险在福建省做得较好,但制度尚需不断完善,群众旧的生育观念还没有发生彻底转变。因此,从长远看,有关部门应从加快发展经济,转变群众旧的生育观入手,齐抓共管,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传播先进的生育文化,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家庭观和价值观,从而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志国,肖彩波.中国农村计划生育保险保障制度现状评价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14-18

[2][3]钟俊.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政策探索[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07

[4]董沛文.试论计划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J].山西政报.2010,14:46-46

摄影师的保险计划 篇4

活动现场, 莆田市中心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宣传横幅海报和《工伤保险知识百问百答》《建筑业职工工伤保险手册》《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指南》《工伤职工法定待遇一览表 (社保支付部分) 》《工伤保险政策宣传问答》等大量宣传资料。不少路过的群众和农民工友纷纷驻足查阅有关资料, 并就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基本工作流程, 向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和了解。

在莆田市华林工业园区宣传时, 听闻有社保工作人员在场, 两名发生工伤还未上报的职工特地赶来咨询工伤认定和享受工伤待遇的相关事宜, 工作人员现场办公, 详细介绍了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 并将所需表格一次性提供, 热情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赞赏。

上一篇:远程系统下一篇:液压机、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