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批作文

2024-08-05

互批作文(精选11篇)

互批作文 篇1

摘要:当前, 作文批改似乎成了压在语文教师肩上的一座大山。怎样才能把老师肩上的这座山搬走, 不仅要发扬愚公精神, 还得另辟蹊径——引导、发动学生互批作文, 就能批出一片新天地。一、下放“民间”——批改“平民化”批改作文一直是老师的“专利”, 如果批改作文能从“庙堂”进入“民间”, 学生自己也能品尝为人师的滋味, 孩子们怎能不喜悦, 不激动呢?但学生的语文功底参差不齐,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前, 作文批改似乎成了压在语文教师肩上的一座大山。怎样才能把老师肩上的这座山搬走, 不仅要发扬愚公精神, 还得另辟蹊径———引导、发动学生互批作文, 就能批出一片新天地。

一、下放“民间”———批改“平民化”

批改作文一直是老师的“专利”, 如果批改作文能从“庙堂”进入“民间”, 学生自己也能品尝为人师的滋味, 孩子们怎能不喜悦, 不激动呢?但学生的语文功底参差不齐,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书写马虎型”:安排批阅字迹工整, 行款整齐, 标点正确的文章。“写作困难型”:安排批阅语言流畅, 描写生动, 选材典型的文章。“写作高手型”:安排批阅病句较多, 描写粗糙, 选材陈旧的文章。当然, 这只是初次批改的安排, 一两次以后就要调整, 让学生经常更换批阅不同类型的作文, 然后对照自己的“杰作”, 既学习别人的长处, 又以别人的缺点、短处引以为戒。每次批改作文有新鲜感, 学生自然就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又都换人批, 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 当然也有新鲜感, 写作积极性也会慢慢提高。

二、面授机宜———批改“格式化”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有了兴趣, 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首先, 要让学生知道批改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初级阶段, 应要求学生关注写作的规范, 根据规范进行打分。

(1) 书写格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要提醒作者纠正。

(2) 标点运用是否恰当。不恰当的用红笔圈出, 并在下面作出修改。

(3) 有无错别字。同样用红笔圈出, 在空白处画个纠正框。

(4) 有无病句。如有, 在病句下面用浪线划出, 打上问号。

(5) 卷面是否整洁。按等级分别扣1、3、5分。

第二阶段应有更高的要求。

(1) 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2) 文章的选材是否能围绕中心, 是否有新意, 是否真实。

(3) 文章语言是否流畅、生动、简练。

要求学生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 对照以上几个方面在文章最后写下批语, 在作文评讲的时候教师应针对每次的重点训练项目具体论述, 同时提供一两篇优劣比较明显的例文, 一边评讲一边指导。事实证明,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后完全能胜任这一工作, 而且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同伴更容易接受。

三、精益求精———批改“细致化”

学生在作文批改中粗枝大叶是难免的, 老师也不能求全责备, 但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应该提倡。在批改时, 可以采取一批、二批甚至三批。按照批改的细致程度用星级来进行评判, 最高可以达到“五星级”。评改过程中, 可以寻求老师的援助, 但不能超过两次。

通过互相批改, 能激发学生手里抱着字典, 去查找正确的字词。能激励学生对于自己没有把握判断的病句或者是标点, 会积极主动地询问老师。能促进学生在作文指导课或评讲课上, 听得比以前更认真。

因为学生细致的批改肯定不能在短时间里达到尽善尽美, 所以, 教师要对学生批改过的作文进行二批, 发现问题就和批改的同学个别交谈, 孩子们也乐意接受。虽然以后还是会犯批改不细致的毛病, 但至少已经引起他们的重视。通过一次次批改的实践和学生自己的努力、老师的提醒,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会慢慢缩短。

四、激活思维———批改“个性化”

老师的批改习惯、批改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作文批改的初级阶段之后, 教师应提出批改的个性化要求, 尤其在批语上要有体现。既要准确、清晰地指出问题所在, 又要让学生乐于接受, 要让“挨批者”心服口服。如:

“和风细雨”式———持这种风格的往往是一些女同学, 性情比较温和, 批语中大多数是表扬的, 批评只是点到为止。譬如:“你的文章写得真好, 语言优美, 用了很多的比喻句, 很生动, 还加上了你的想象和感受, 让我读了仿佛身临其境。难怪老师说, 读好学生的文章是一种享受, 我要向你学习。”

“暴风骤雨”式———主要针对一些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 卷面不整洁, 文章篇幅短小, 敷衍了事的。譬如:“做饭这样的事情已经写的太多了, 都老掉牙了, 你就不能想点别的事来写吗?而且你写的也不好, 就像在记流水账, 我读了,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是很有意思的, 请你重新换一个内容写!”

“先礼后兵”式———先是肯定优点, 但是紧随其后的是指出一系列的不足和错误。譬如:“你的文章字写得很漂亮, 看上去也很整洁, 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写得比较精彩,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 很吸引人。可是, 后来就写得太简单了, 字也写得不如前面的, 居然为了凑行数, 一句话就占了一行, 明显没有开始认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虎头蛇尾’吗?”

多次的作文批改实践, 其好处不言而喻, 但凡事“过犹不及”, 学生互批作文这种方式不是万能的, 它比较适用于老师评讲后进行的二次作文。学生互批作文虽然不能完全“搬开”教师肩上的这座“大山”, 但或许会给“搬山工程”增添几分乐趣。

虽然互批作文有不少的益处, 但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判断能力毕竟还不高, 还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把握和评判。所以, 学生互批应该和教师批改交叉进行, 互为补充, 才能相得益彰。

互批作文 篇2

1.学生互批法的实践意义

学生互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学生互批法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他人的作品,学生会更加认真的对待,也会注意到别人文章中的闪光点,最总要的是学生个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更加注意素材的积累,因为学生都能看到彼此的文章,为了避免被同学“笑话”,很多学生会变得比往常更加认真;其二,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过去的作文批改过程中,学生只能看到老师给的`分数和评语,而老师的评语也已缺乏创新,形成了一定的“评语模式”,导致学生对于作文批改这件事情已经产生麻木的心理。学生互批则不同,学生会看到不一样的评价,感受不一样的文章,并且在批改过程中还要进行分析,这会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三,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学生互批会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的沟通和交流,并且对有异议的地方还会进行进一步的商榷,这使得学生无论是对自身的作文还是对别人的作文都能更认真的对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

2.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互批的应用实践举例

在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互批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教学进行批改作文示范;确定作文批改标准;学生分组互批;教师总结。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具体谈谈怎样开展学生互批。步骤一:教师进行批改作文示范。由于学生的经验有限,在刚开始进行学生互批教学时,很多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老师进行示范批改,学生很快便会对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失去兴趣,影响学生互批教学法的向下开展。具体举例:笔者在进行学生互批教学法时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记叙文的命题作文——我最熟悉的人。首先,对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全部浏览一遍,在所有作文中选择了一篇优秀的作文和一篇具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并将这两篇作文打印出来,用一堂课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分析了这两篇作文的优劣,为学生讲解了批改作文的详细要求,并引出了进行学生互批的教学方法。步骤二:确定作文互批标准在学生真正开始进行互批之前要确定作文互批的标准,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带着标准去批改作文能提高互批的效率。比如,针对这次的命题作文,是一个记叙文题材的,笔者为学生设定了如下的批改标准——标题,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1个扣1分,扣满5分为止;病句,每一处扣2分;记叙文,有2-3个细节描写加3分以上。对文章的总评语不得少于100字,内容来自于表格和你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鼓励写旁批。比如划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点表扬和感受,划出好的细节描写。步骤三:学生分组互批让学生以四人到六人为一个小组进行作文的互批,要求不仅要找到文章的闪光点,同样对于文章中存在的问题要能够给予改正。具体举例:比如,学生在读第一遍时要确定文章的立意;读第二遍时,要用删、增、减、调、换等方式对文章中出现的病句及具体的段落进行调整,使文章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更加的合理,在修改的过程中,注意要加入评语。对于这次安排的记叙文要注意在描述人物时是否采取了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步骤四:教师总结这个步骤主要是最后的收尾工作,需要老师进行查缺补漏,总结学生在互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因学生经验不足而遗漏了一些优秀的文章,并且在这一步骤中还可以与学生交流批改心得,总结写作技巧。

3.结语

如何指导学生自批互批作文 篇3

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的话其实也就是提倡让学生自改作文。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自改作文能力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作文批改上做老师的不能包办代替,要讲究“授之以渔”。

在作文评改时,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浏览学生作文,先不对其进行批改和评价,在课堂上再作具体分析,同学生一起评说指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两三篇文章的示范讲评,让学生对作文批改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把握,然后再明确批改的要求及标准,指导学生互评或自评;最后教师收上来再阅,展出学生推荐的优秀习作(对于学生批改得比较成功的也可进行推荐和展示)。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对文章的写作要求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其作文能力会不断得到促进和提高。同时,老师还可以从作业批改的大山重压下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自身的业务提升与教学研究,何乐而不为?

要让学生学会自批或互批作文,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做好准备,“扶”“放”结合,指导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自批或互批作文落到实处。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备工作

1.学生准备:带齐字典、红笔等工具。

2.老师准备:课前要对此次作文的总体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如果老师心中没数,指导不当,学生批改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

二、方法选取

(1)一对一式。就是让学生对调批改,每个人只批一本,批改时可集中精力,精心推敲。改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被改者当然也会有所收益。

(2)自由结队式。学生自由组合,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同一篇作文的批改。这样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共同进步。

(3)多对一式。“多”即指全班同学同批同改一篇较典型的作文,这一过程可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应该肯定的地方,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继而再去对照修改自己的作文。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到位,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具体措施

作文批改主要抓好“改——批——评——品”这四个步骤,具体要求如下:

(一)“改” ——改正错别字及标点符号;用符号法修改病句,也可划出病句指出病因,让写作者在边批栏订正。

(二)“批”——在文中找出你所认为的佳词丽句等,作简要的批注。精彩语段的赏析,以及文章思想内容、中心、结构、手法运用等方面的成功之处都可以用批注的方式指出。对于文法的错误或是结构、中心等方面的问题,也可在边批中加以明示。

(三)“评”——写好评价用语(也叫总评),做好评分工作。

对于作文的总体评价主要依据中考作文标准,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加以评定:(1)看文章中心是否明确。(2)看文体特征是否鲜明。(3)看材料选取是否恰当。(4)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5)看语言表达是否精当。(6)看试卷文面是否整洁。

每次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还可以提出本次重点批改的标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一篇作文,有助于学生进行比较鉴别,有的放矢。写评语前应先拟好草稿,注意优缺点兼顾,以先写优点后写存在问题为主要形式,不能不按标准乱评一气。评分的主要依据是参考中考作文标准,要注意打分的区分度。阅完后,建议签上批阅者的姓名,注明日期,以便增强学生批改的责任心,表彰先进,督促后学。

(四)“品”——批改接近尾声时应该让各个小组推荐一篇美文,在小组内交流阅读,然后推广给全班学生进行品味欣赏。

四、查阅反馈

学生自批或互批作文之初,有不少学生随便应付交差了事,所以教师对学生已自批或互批的作文,还有必要再收上来进行翻阅,查阅学生自批互批效果,在下次作文讲评课上,对不够认真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有助于对以后的作文批改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互批作文 篇4

关键词:小学生,互批作文,益处,指导,对策

如何改变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过程中的被动情况, 是现阶段小学生作文教学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批改彼此的作文, 能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不少益处。改变了过去由语文老师一手包办的作文批改方法, 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作文批改工作中, 有益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小学生互批作文的益处

1. 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让小学生互批作文能够陶冶情操, 逐步养成其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小学生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他们大多数都具备天性好动、好奇心极强的性格特点, 老师正好可以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加以利用, 引导小学生互批作文, 进而达到提升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目的。修改是小学生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定式, 发现不了自己写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如语病、标点符号的使用、逻辑性是否准确, 等等。但是让学生互批作文的时候, 经过老师的指导, 他们也就懂得了如何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别人作文中的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提升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过程, 时间一长, 学生也就学会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有利于提升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在以后写作的时候, 学生也就更加容易避免产生自己批改过的那些文章中出现的错误。

2. 有利于减轻老师批改作文的负担

批改全班的作文对于老师来说, 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因为老师在修改作文的时候, 要苦口婆心地对学生加以指导, 从伏案精批, 再到一篇一篇地审核。整个过程中老师都付出了辛勤劳动, 但是取得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有些学生看过老师批改的作文以后, 就会弃之一边, 不会从老师的批语中总结自己的写作教训和写作经验, 这是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弊端。让学生互批作文, 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学生互批作文, 老师在进行作文评讲课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为老师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3. 有利于提升作文批改的效率

一般来讲, 每次作文课以后, 老师要批改作文后才能够将作文本送回到学生手中, 这样一个过程甚至有可能是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这样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因为经过一个星期或者几个星期以后, 学生对于自己写过的作文已经抛到脑后了。有的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内容是什么, 老师在进行作文评讲的时候效果也会很差。但是学生互批作文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互批作文是学生完成作文以后就开始的, 学生在课堂上直接互批作文, 在面对面的批改过程中, 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好解决, 在质和量上都会有所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批改学生作文的时间, 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互批作文的对策

1. 为学生提出批改作文的要求和原则

要发挥学生互批作文的作用, 需要老师为学生提出批改作文的一般原则和要求。首先老师应当提出批改作文的一般要求, 如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错别字、作文中存在的一些病句、作文的分段是否很合理。随后应当再对学生批改作文提出一些较高层次的要求, 如事件描写是不是很详细, 人物描写是不是很具体, 作文的主题是不是突出。学生互批作文的要求和原则应当是从低级到高级, 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规定的原则写出自己的评语。

2. 划分小组, 保证学生批改作文的公正性

划分小组对于学生互批作文是非常有效的。老师应当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作文互批小组, 然后根据情况设定总的小组数以及每个小组的人数。在划分小组的时候, 应当考虑到每个小组成员的实际, 做到每个小组的学生批改能力要基本相当。还应当积极地鼓励各个小组进行作文互批, 促使每个批改小组的工作在协调中进行。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 不能让学生对换双方的作文进行批改, 应当进行小组间的循环交换批改, 这样能够避免一些同学因为主观因素导致在批改过程中影响了批改的客观性、公正性。

3. 明确评分标准

划分小组拿到同学的作文以后, 学生往往有着很强的心理意识, 那就是希望较快地投入到作文批改中, 想知道同学的作文构思、词汇运用、逻辑安排的技巧有没有自己想要学习的地方。但是对于如何批改同学的作文, 应当坚持什么样的评分标准, 很多学生还是十分茫然。这个时候需要老师来明确学生互批作文的评分标准。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说老师将整篇作文的分数定在了100分。那么老师应当再对作文进行内容方面的细分, 每项内容的准确表达占据一定的分数比例。如将评分细则和评分内容分为作文主题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新颖、结构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书写是否规范、标点使用是否正确等几个模块, 然后将100分在这些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量化, 让学生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 限时完成, 提升学生批改作文的效率

学生作文互批应当注重效率问题, 一般来讲, 学生互批作文的时候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老师应当防止一些学生讨论过于激烈, 要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能动性。老师应当规定学生互批作文花费时间的上限, 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批改作文效率, 改变学生拖拖拉拉、慵懒懈怠的作风。有了时限限制, 学生就会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内在的批改作文的潜力就会被发掘出来, 提升学生在互批作文方面的能力。

5. 老师做好学生互批作文后的善后工作

学生互批作文完成以后, 老师应当对整个环节进行总结, 做好学生互批作文的善后工作。学生互批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为了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老师应当对学生批改过的作文进行审阅。在审阅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 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和补充, 这是保证学生互批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也是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中的首要任务;老师进行审阅以后, 应当将批改过的学生的作文发送到学生的手中, 让学生及时地看到其他同学和老师对于自己的作文的评价和意见, 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适当的总结, 以便下次写作的时候防止出现这样的错误。

学生互批作文有利于改善以往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的心理状况, 有利于让学生在批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学生互批作文的过程中, 要发挥好老师的引导作用, 老师要善于发现在互批作文过程中学生的优点, 在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改正缺点。老师应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学生学习同伴的写作优点, 在共同批改、相互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文静.谈小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16) .

在互批互改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篇5

【关键词】互批互改 提升 作文能力

让大多数中学语文老师头疼的事莫过于作文批改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埋头苦干、精批细改,而学生全然不在乎作文本上老师呕心沥血的批改,匆匆看一眼分数,便把作文本抛至一边,与己无关了。叶圣陶曾说过:“我当过语文老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更是作文过程极重要的一环。所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如何改变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批改方式,如何独辟蹊径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作文的评改,《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导,该怎么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在最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事实证明作文互批互改好处多多,我们必须让学生参与作文互批互改。

一、作文互批的积极意义

1.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立而独特的思想和意识,学生的这些富有个性色彩的思想意识多多少少会呈现在自己的习作中。而交换批改作文,能让学生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其他同龄人的性格、行为处事的特点等,从而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2.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阅读量,并且对其作了明确的规定。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地增加词汇量。而作文互批,是建立在学生阅读该篇作文的基础上的。通过阅读,学生能读到不同风格、不同思路、不同文笔的文章,从而扩大了自己的阅读范围,为作文打下基础。

3.提高了学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次的批改作文,都需要学生调动起自己的感官,去发现、分析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还需要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去解决作文中的这些问题,此时,头脑处于积极运行的状态,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两本,负担不算重,每次又都是随机换人,每次批的都是不同学生的作文,批的同学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是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同时,学生还能体验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这种体验和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5.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互批互改,学生克服了只重写作,不重修改的缺点。通过互批互改,不仅可以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同时学生掌握了作文的规范,有助于指导今后的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作文互批的有效途径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激趣 巧妙引导

1.激起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参与作文互批互改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要跟学生讲清楚作文互批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引用一些关于名人批改文章的名言和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白居易的“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鲁迅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的“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不再照照镜子一样,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这种责任心薄弱的坏习惯,必须改正才好”。还有,如贾岛“推敲”的典故,叶圣陶先生雕琢文章、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故事。这样,为学生树立榜样,把“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融于其中,来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

2.示范引领。影响学生修改作文的主要因素是:“看不出文章的不足,不知怎样修改好”。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开始评改的阶段,需要教师示范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篇学生的作文进行精细批改,然后将原文和教师的批改评语印成讲义发给学生,从批改的内容和批改的方法,都为学生示范,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确作文批改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3.制定标准。在给学生文章修改的示范后,进一步提出明确的作文批改标准,同样可以印成讲义或者通过投影仪让学生学习。具体而言,包括这些内容:(1)观点是否错误,认识是否正确,思想感情是否健康。(2)主题(或中心)是否明确、突出。(3)选材是否适当,是否合乎道理和事实。(4)思路是否清晰,段落与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5)语言是否通顺明白、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怎样,有否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或累赘、画蛇添足的情况,表现方法有何优缺点。(6)是否有错别字、怪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7)作文的外形,如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有无乱涂乱改的情况。

(二)文章不厌千回改——以生为本 生生互批

1.分批改小组。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按作文水平的高低平均分为四人一组,组内的每位同学根据评改标准,自行批改。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或者组内成员一起讨论、协商。

2.二次批改,取长补短。学生批改完手头上的一篇作文后,随机和同桌或者周围的同学交换,进行二次批改,也就是说一位同学需批改两篇不同的作文,一篇作文需要被两位同学批改。二次批改时,学生除了要阅读原文,还要阅读第一位同学的批改和评语,发掘第一位同学没有发现的闪光点和不足,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在批改作文时的疏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这篇文章,取长补短,这样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批改能力。

3.教师要宏观调控、个别辅导、积极参与。教师在整个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切不可当“甩手掌柜”,尤其是训练初期,教师的扶持、传带更不可缺少。在碰到小组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要积极加入,与学生一起交流、分析,如果分歧比较大的、比较典型的,可在班上集体讨论,教师需加以点拨、引导。这样的批改过程,真正体现了作文批改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新“课标”理念。

(三)精雕细琢终成器——积极反馈 督促达标

1.作文评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学生是批改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批改教学的主导者,批改任务应该由师生合作去完成。在进行学生互批作文之初,有不少学生随便应付交差了事,所以教师对学生已互批的作文,还有必要再收上来进行翻阅,查阅学生互批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再次点评加工,最终写出教师评语和等级,找出学生批改的差距,然后在下次作文讲评课上,对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对不认真的学生进行通报和点评,同时要对学生较好的文章和批改认真的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师可以把这些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墙上的“作文园地”,或者用实物投影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青少年好好学习的愿望。”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兴趣,也能对下一次的作文互批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2.教师讲评后,把作文下发至学生手中,指导学生认真自行阅读自己的文章和老师、其他同学的批改意见,然后再根据老师的讲评,总结文章的得失,修改、升格自己的作文。

“文从改中出,精雕终成器”,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充分地参与作文互批互改,“教会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让作文在“互批的市场”里升值 篇6

如何让学生有“通天的梯”, 意识到自己还有“可走的路”、想升格、乐于升格、积极主动升格?我们不妨把作文推向“互批的市场”, 让学生走出家门看他人, 在比较中反省自作, 获得升格的真知。

一、“互批市场”, 让作文卷面亮起来

互批, 可以让学生直观他人习作, 真切体会作文卷面升格的重要性。当我们让学生互批作文, 将学生作品公诸于“众”, 学生自然有“大众评判”的压力。此时, 在学生眼里, 作文不仅仅是作业, 更是自己展现在同班或其他班级同学面前代表自己形象的艺术品, 他们的重视程度自然提高了。“千百次说教不如一次亲身体验”, 视觉的冲击, 颜面问题, 得分的差距, 让卷面升格不再徘徊。

二、“产品互赏”, 点燃学生修改作文的热情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批, 实现角色转换, 点燃学生批改作文的热情。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 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兴奋感。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旁窥心理, 使学生对阅读他人作文具有浓厚的兴趣。批改者总想着在同学面前露一手, 显示自己的水平。因此他们在批改对方作文时会精雕细琢, 千找百挑, 大到行文结构, 小至一个标点符号, 一点不会落下, 比老师改得严格。同时, 学生在批改他人的作品的时候, 既指出了对方的不足, 修改了对方的作品, 提升了自己的修改水平, 又能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 进而完善自己的作品。

同时使用作文互批的方式, 学生每次批改的作文数量较少, 有足够精力细细批改。文章应该怎样立意、怎样布局、怎样炼句, 这些能力只有学生自己在反复修改、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同时多次的互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三、“分值评判”, 帮助学生重新定位作文价值取向

走进“互批市场”, 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在鲜明的对比中把握作文价值取向, 增强提分意识。

教师在批改前会基于本次写作训练, 模拟高考评分细则并拟定评改量表。学生参考高考评分标准模拟互批作文。这一做法, 首先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评分标准, 感受高考作文得分的客观标准。其次, 评改量表有具体详细的作文等级评分细则, 能够让学生明确作文得分差距所在。再次, 作文的分值评判, 采取“大众评审”的平均分 (三人批改同一篇取均值) , 客观公正。分值差距、作文优劣一目了然, 就如市场上产品出售, 一分钱一分货, 明码标价。这些势必会刺激学生在审视他人的“产品”同时反观自己的“产品”, 在种种对比冲击下打破自身写作局限, 帮助学生追求更高的作文价值取向。

四、“鉴赏评价”,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作文互批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找出错别字、病句、错用标点, 还得审视对方的遣词造句, 分析对方的谋篇布局, 思考作品的立意。批阅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包含着对原作的思考、批判和指正, 既是对他人作文的改造过程, 又是对自己心理作文的再造过程, 完善了他人作文, 成型了自己的再作文。批改者在帮助同学修改之后, 对自己的作文有了重新认识。同时, 在学生习惯的意识中, 老师的批改都是对的, 不再去推敲为什么这样修改或修改后是否真的恰到好处。而对同学的批改会有一个思考、认同的过程。这样会让批改者和习作者有新思考、新认识, 为再作文奠定基础。

在互批中, 批改者要对作品亮点分析赞扬, 对不足之处要提出建议。这些分析或建议本身就是一篇短小的文章, 或抒情赞美, 或委婉劝说。读、赏、改、评他人之作, 再到反思自己的作文进行升格, “互批市场”无疑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大法宝。

互批是作文教学绝妙的切入点 篇7

第一, 促进学生作文的交流。

青少年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不一定是教师, 往往是学生的同学和朋友。其实, 学伴的作文对每一个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尤其是学伴作文中的长处, 更容易被学习和效法。就连错误, 也更容易被发现, 更容易被记取和避免。

第二, 可以建构优秀作文标准。

通过教师对作文批改标准的明确, 学生的反复批改实践, 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 那些好作文的标准可以在学生头脑中进一步被建构, 形成清晰的印迹, 在学生自己作文时, 就可以逐步做得更好。

第三, 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通过批改同学的作文, 发现和修改作文中的问题和错误, 自己的语文能力和修改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如修改同学作文中的错别字,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自己作文出现错别字;修改同学作文中的病句, 可以提高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减少作文中出现病句的可能;修改同学作文格式上的问题, 可以规范自身作文的格式;指出同学作文取材的不典型, 可以使自己作文选材典型起来;修改同学作文词语使用、修辞问题, 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作文遣词造句的能力, 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提升自身作文语言的品质。

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批改作文呢?主要有十个方面。

一、批改作文的形式

标题怎么写, 小标题怎么写, 题记怎么写, 后记怎么写, 段落怎么写, 作文中各种常见常用的内容的写法和格式都要和学生明确。

二、批改作文的卷面

作文卷面整洁非常重要, 书写工整美观, 笔迹颜色一致, 不使用更正液和涂改液, 不出现较明显的涂改痕迹等。作文教师对作文建立第一印象也很重要, 是影响作文得分的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 要提醒学生批改作文时加以注意和评判。

三、批改作文中的错别字

错别字是学生作文中较容易出现的, 尤其是考试作文, 由于时间紧, 心情有些紧张, 更是如此。错别字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小标题, 对文章高下优劣的评判影响较大, 会使作文的评分低。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尤其要重视错别字的批改, 特别是关键部位的错别字。

四、批改作文中的病句

学生作文, 尤其是语文基本功不好或作文态度不好的学生的作文, 出现病句是常见的事。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批改作文时注意病句的发现和修改, 必要时注明病句的病因和修改方法等, 便于相关学生进行修改与订正, 从而提高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五、批改标点符号使用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比病句和错别字更普遍, 包括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 标点符号也可能出现使用问题。尤其是逗号、句号、感叹号、破折号、引号、书名号、省略号等, 常存在使用不准确、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不少学生将“, ”写成“.”, 将省略号的六个点写少几个, 或者连在一起等, 在批改时教师一定要细心查阅, 逐一指出与修改,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规范使用和书写标点符号的能力。

六、批改作文的主题

每篇作文总有它的写作目的, 包含着作者的情绪情感, 表达着作者的思想观点。作文的主题尽可能要鲜明而集中, 尽可能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尽可能反映时代主题, 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这样才有价值, 才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这个标准考察作文的主题, 评判主题, 给出相应的分值。

七、批改作文的结构

好的作文结构匀称, 做到层次清晰, 过渡自然, 照应艺术, 注意点题和呼应等。引导学生批改作文也应该提这方面的要求, 培养他们的识别和修改能力, 培养他们这方面的作文习惯, 提高他们拟写作文题目、构思行文的能力。

八、批改作文的选材

作文选材有四个方面的要求:1.要围绕文章中心选材, 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2.选材要有典型性。也就是要选取那些可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材料来作文。3.选材符合生活实际。这就是要求选材要注意选取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 或可能存在的材料写。不能胡编滥造, 更不能不顾生活实际闭门造车。4.选材要有时代性。有些材料尽管围绕中心, 很典型, 并且符合生活实际, 但过于陈旧, 甚至太过时, 选择这样的材料写作, 文章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

九、批改作文的表达方式

写得好的文章, 总是既能突出使用某一两种表达方式, 又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譬如, 优秀的作者在叙事或写人时能注意使用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细节描写来深化写人记事的效果。在写人记事结束时, 常常运用抒情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绪情感, 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 深化文章的主题, 提升文章的品位和层次。在引导学生批改作文时, 教师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关注和评价。

十、批改作文的语言

作文时内容的艺术, 更是语言的艺术。优秀作文的语言具备以下特点。

1. 简明连贯

“简明”就是简洁明了, 让人不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不觉得晦涩难懂。“连贯”就是意思表达前后相承, 意思一步一步地表达出来。要保持连贯, 就必须保持统一的话题, 在叙述中不旁骛, 不枝蔓, 不中途改换话题。同时还要保持语体风格的一致性, 譬如不能文言和白话混用, 不能书面语与方言词语混用, 等等。

2. 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就是要求语言要有形象性, 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 有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印象。

3. 凝练深刻

凝练就是要求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思, 达到言简意赅, 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深刻”就是语言的内涵丰富, 能抓住和揭示事物的本质, 作出的精辟的判断, 得出独到的见解。这些语言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甚至具有某种预见性。

互批作文 篇8

一、以竞技的形式设立出几个批阅小组。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很多老师也都采取分小组的模式进行授课教学,这种分小组的教学模式的好处不言而喻,也因此能广泛地适用在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相互探究、相互分析、相互反思,达到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作文教学以小组模式开展,效果同样显著。如:小组批改作文中,发现结构新颖、亮点显赫的佳作,同组便可互相欣赏、借鉴、学习,达到共勉共进的目的。同时,批改好作文后,教师要求同组人员把本组本次修改的作文中发现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并交给老师,教师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总结。这样,通过在本组的讨论、探究中开展作文互批的教学,就达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各小组之间均可以竞技的形式开展,哪个小组指出的优点或者缺点准确到位,教师则给予该组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小组间便开始有了为荣誉而战的竞争意识,对本组开展的互批作文教学也就更加用心、更加努力了。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对批改作文就会愈加感兴趣,欣赏别的同学的作文多了,对写作也会更加感兴趣,自己的写作水平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二、教师提出基本的批改作文的标准,并做示范性的指导。众所周知,学生互批作文的实施在教学中的难度很大,很多教师也为此费尽心思,却也无从下手。我认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想有效地实施学生互批作文的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起到关键的作用,指导老师这时就要做学生的引领人了,对互批作文的教学活动先做一个示范。指导教师可以先列出一些学生批改作文的基本标准,比如:作文的基本格式要求;主题要突出,构思要新颖,能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及描写人物的手法,叙事中能巧妙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很好地引用名人名言警句等。告诉学生这几点要求都是写好一篇文章所必须具备的。然后指导老师便可以开始做示范性的修改了。这样一来,让学生通晓大致的批改作文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心里有底了,批改起作文来就会更自信,更加得心应手。

三、对学生作文进行分等级式的批阅。由于学生之间的写作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学生互批作文前,教师可先把全班分成三个等级开展授课活动。可将全班分为A等、B等、C等三个等级(A等级的为优秀,B等级为良好,C等级为较差)。首先让每个小组先批改事先分好的C等级学生的作文,批改后可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对本组所批改的作文进行总结,指出优、缺点。对每个小组的小组总结指导教师要及时让全班进行分析讨论,对C等级学生的作文应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其缺点给予委婉的指出,尊重他们的存在的价值,让他们自尊心足了,以后的写作也就更自信了,作文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B等级学生的作文批改则要求稍严格,让他们努力向A等级的同学靠拢,以不断提高自我,应多以A等级的学生中的优秀作文作为他们的标杆,让他们不断地把自己的尺度朝着更高的方向推进。而对A等级学生的要求则要更加严格,尽量要求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找出作文的漏洞、不足,然后把好的作品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范读,这样一来,学生之间便可以从优秀作文中取其长处,提高自我。也让A等级学生更自信、更加有成就感,以后便会更用心更努力地去进行写作了。由此可以看出,分等级进行作文批改的教学模式,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大有益处,同时,这也是学生互批作文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值得每个指导老师参考和借鉴。

四、学生互批作文之前先要进行自我检查并修改自己的作文。在学生互批作文之前,指导老师应先安排学生自己针对各自所写的文章进行自我审阅,找出文中的语病、重复啰嗦以及优秀的作文中没有具备的要素和标准。之后分交给每个小组评审再次进行批改。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批改作文时要将文中的优美句子、精彩段落做好标记,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圈出,待本小组共同讨论,再写出批改作文后的总结,最后推荐出本组认为写得比较成功的文章,每组都由一个成员将范文范读,让全班共同欣赏,结束后各组成员均可各抒己见。每欣赏完一篇文章,全班学生都一起讨论此文章的妙处,指导老师做好概括点评和总结。我在班里就是以这种的方式开展作文互批的活动的,效果很好,学生的整体反映也很好。这种让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的模式,能及时调动学习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的发展,培养了学生间的和睦感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多年来,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城市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乃当务之急,大胆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只要敢于尝试和创新,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让学生学会互批、自批作文,学生的自信力提高了,自尊心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这不正是每个语文教师共同期待的结果吗?我坚信,农村教育工作者只要肯践行学生互批作文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定能与城市学生的写作水平均衡起来。

摘要:作文的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必要环节。而传统的“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的教学,尤其对写作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生,互批互改作文,能让彼此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发现缺点与不足,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互批作文 篇9

如何指导教师们进行作文批阅, 发掘新的“端口”, 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近年来, 湖南省华容县梅田中学以语文教研组为主体, 推动作文互批, 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积极鼓励, 为作文互批“兴风起浪”

作文互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在教学实践中, 早就有少数老师在“个别尝试”。但客观地说, 在本校, 不管是作为语文老师本身, 还是学校的管理层面, “互批”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然而, 在实际的操作中, 我们仔细翻阅那些“个别尝试”的学生互批, 却发现不少意外之处。学生在互批中能够发现大部分的错别字, 能够找出大部分有问题的语句, 甚至有些学生还能作出有模有样的“旁批尾评”……

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管理者, 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的常规, 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观事实, “随机应变”。“疏不如导”, 我们认为, 既然有益于教学, 学校就应该为作文互批“兴风起浪”。讲评会上, 互批不再等于“偷懒”, 一些好的方面还得到了肯定。教导处也随即开始征求语文老师的意见, 开始鼓励语文老师们开展作文互批。学校减少了对作文批阅的形式要求, 鼓励有效的互批, 让互批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二、注重指导, 为作文互批“推波助浪”

在梅田中学这样的农村初中, 受自身水平和信息接受渠道的制约, 语文老师对如何开展互批的认识并不一致。如果让作文互批自生自长, 可能会出现“自流”, 操作上容易导致学生“完全自主”。为此, 我们把教学督查重点从静态的纸质材料翻录转到作文教学过程的指导, 引导语文老师做好作文互批的操作。近三年来, 本校每学期都组织了一节以上的作文专题研讨课, 并以课例为依托, 就作文互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 形成一些明确的、可操作的意见。

(1) 指导作好互批的准备工作。我们提倡教师在学生完成习作后不急于开始组织互批, 而是先自己作些准备, 主要是了解具体情况。如读读学生的习作, 了解习作中普遍的“亮点”与“不足”, 作一些互批的设想, 等等。

(2) 指导把握互批的基本程序。有些教师认为, 互批是学生的事, 把作文本交给学生就可以。我们告诉老师, 互批也是一种教学过程, 恰当的“结构模式”更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在语文教研组的指导下, 作文互批倡导“三读”程序:默读了解大意, 辨析错别字;朗读疏通文意, 作一些简单旁批;速读交流, 适当尾批, 模拟打分。

(3) 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互批习惯。如书写工整、使用规范的符号、语言的色彩 (中肯, 积极鼓励) 等。

(4) 指导合理发挥互批的效度。在作文讲评时, 不仅要讲评习作, 还要讲评学生的互批, 特别是要根据实践情况, 进行积极的鼓励。

三、逐步规范, 让作文互批“乘风破浪”

经过几年的推广, 作文互批在本校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随着“指导”的增多, 要求的具体, 语文老师们感觉负担明显增加了。“不增加老师负担, 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这应该是作文互批健康发展的基础。为此, 我们一方面在作文教学的督查管理中加大灵活性与针对性, 另一方面开始积极探寻作文互批的规范健康发展之路。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 我们逐步规范作文互批。在教导处指导下, 语文教研组试着将作文互批规范为四个阶段。

(1) 尝试阶段。时间集中在七年级第一学期, 以培养学生的互批兴趣为重点。老师指导学生尝试互批, 主要操作是找找错别字, 试着疏通文意。

(2) 推广阶段。时间集中在七年级第二学期, 以培养学生基本的互批习惯为重点。要求老师逐步引导全体学生参与, 指导学生在互批时书写工整, 使用规范的符号和中肯、积极鼓励的语言等。

(3) 普及阶段。时间集中在八年级第一学期, 以规范学生的互批为重点, 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互批。学生能从找错别字开始, 基本疏通文句, 写出较为恰当的旁批和尾批, 能对习作进行全面的评分。

(4) 提升阶段。从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始,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引导部分学生对习作进行一些“文理”方面的赏析。随着互批的提升, 鼓励老师们指导学生参与作文的讲评, 让学生的互批与老师的讲评找到“交点”, 甚至“融合”。

互批作文 篇10

一、通过自改互批,诱发学生对作文互改的兴趣

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使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得到了互换,学生在心理上就能产生一种新的兴奋。学生每次批改作文数量较少,就能避免精力不足的问题。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旁窥心理,使批改者对阅读他人作文,有浓厚的兴趣。有一个学生就曾主动向魏书生老师说:“我特别愿看别人的作文,又很愿给人家挑毛病”。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大都比较关心别人的文章,评语也写得相当认真,被批改者更会前所未有地关心起作文的评语来,对它进行反复琢磨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毫无疑问,作文互批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对写作和评改的关注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通过自改互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文章应当反复修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教师却在越俎代庖,学生作文教师改,仍然把学生放在非主体的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让他们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唱主角。文章应该怎样立意,怎样布局,怎样炼句,这种能力只有学生自己在反复修改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而且应该努力使他们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写一篇文章,是一时一事的成绩,而养成好的习惯,则是受益终生的事。

让学生们自己批改作文,这是一种本职的复归,真正把学生推上了主体的地位,它不光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批改的观念上发生了转变:第一,从只能由老师做到学生也可以做;第二,从能够勉强地做到能够做好;第三,从应该是老师的事到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培养这种观念和习惯,是真正的为“不需要教而教”,是培养人才潜能的“终生教育”。

三、通过自改互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信力

学生对教师评语的反应,除少数不看者之外,大多是顺从。而这种心理状态,很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和心智的开发。学生互批作文,情况就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分组互改,评语由大家集体讨论,组长执笔,改得不当,鼓励学生为自己争辩。这就打破了“一言堂”,增加了透明度,营造了一种教学民主化的氛围。面对这种“初级法院”的“判决”,许多学生找回了自信,总要查一查批改的结果,对一对自己的文章,有了不同意见,便会努力寻找为自己辩护的理由。结果,向组长要求修改评语和分数的有之,向老师“告状”说评判不公者也有之,这种现象,在教师批改中是难得碰到的。虽然这似乎有点“乱”的感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鼓励探讨所创设的学术民主化情境,对于倡导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力是大有裨益的。

四、通过自改互批,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成就动机

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批改,有一种“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心理,评语的好差,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压力了。而在互相批改时,学生心理上就会发生某种变化。因为青少年心底有种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特别是在异性面前,尤其不愿露丑,有些本来不很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在互批中尽力把作文写得更好些。在长期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平时脾气比较倔的学生,对互改作文反应就越敏感。可见互改作文对于帮助学生控制错误的“自尊”意识,激发正确的成就动机是大有益处的。

五、通过自改互批,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集体感

旧的作文批改方法,教师批了,学生去看,就没有这方面的培养功能。而学生互相批改,对此就有很大的调整:三五个人组成一个集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人都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商量、讨论和争辩。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别人是如何思考的,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在集体批改中丰富这方面的心理体验,可以使个人位置摆得更正,交际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性格会逐步形成,个人的集体归属感会不断增强。这种在自我教育中得到的培养,其意义远远超过作文批改本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六、通过自改互批,满足学生自我激励的心理需求

成功体验,是学生在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在一个教学班上,学生的作文能力总是有高低的。但不管怎样,学生的篇篇作文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理应受到教师的尊重。因此,在批改中,教师应尽量去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当学生看到几处肯定的标论,几处赞美的批注,几句激励的文字时,定会产生一种“丰收的喜悦”。但这种体验更多是一种学生内心无声的感受。而学生互改互评,就能更好让学生直接体验到成功。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长负责轮流批改,或对调批改,一旦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就能马上告知对方,双方或轻声齐读,或倾心交流,或共同批注,或上讲台朗读,与同题作文的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等等。面对同学的齐声赞扬和老师的肯定,此时此刻,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的积极情绪就会油然而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写作兴趣,产生一种“好了还要更好”的自我激励,自我要求的心理。

互批作文 篇11

一、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评改, 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心理研究表明, 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 兴趣是对学习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新的神经通路只有在强烈的兴奋中心才能建立。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好处就在于能创造条件, 帮助学生建立“优势兴奋中心”, 从“牵着走”的作文模式中跳出来, 活跃思维, 激发欲望。

由于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旁窥心理, 组织学生互批作文时, 学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新的兴奋, 使批改者对阅读他人的作文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 大都比较关心别人的文章, 批语也写得相当认真;被批改者更会关心作文的批语, 会对它反复进行琢磨和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毫无疑问, 作文互批活动, 对于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示范引领, 互相点评, 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的品质

影响学生修改作文的主要因素是:看不出文章的不足, 不知怎样修改好。俗话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开始评改的阶段, 需要教师示范指导。从学生作文中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 印发给学生, 师生共同修改, 让学生懂得修改一篇作文要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等方面入手, 使用的符号应当合乎通例, 评改的语言文字乃至书写都应合乎规范, 要有旁批和总评, 要指出主要优缺点, 评出成绩。通过这种典型示范批改, 让学生得到启发, 从而多角度地思考文章的优劣得失, 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途径。接着按学生在教室的座位就近划组, 同桌结对。每组4~6人, 推选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为组长, 组织批改。

在互评互改中, 学生会主动地拿别人的作文跟自己的作文对照, 在比较中找出各自的优缺点, 有利于取长补短。

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俗话说:“玉越琢越美, 文越改越精。”的确, 文章应当反复修改,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 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 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所以我们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应该让他们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唱主角, 让他们认识到自改作文不仅是把作文写好, 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修改, 逐渐摸索到一些写作的规律, 养成自我修改的好习惯, 培养自我修改的能力, 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训练过程中, 我要求学生分两步批改。第一步是初读细改, 要看有没有错别字, 标点是否正确, 语句是否通顺, 内容是否切题;第二步是再读精改, 首先看中心是否突出, 其次看选材是否得当, 再看作文的结构是否严谨, 层次是否清晰, 首尾是否照应。通过不断训练, 学生学会了自改作文, 真正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培养了自改作文的好习惯。

四、体验甘苦, 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感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 总会发现有少数几个学生作文字迹潦草, 乱涂乱抹敷衍了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缺乏责任感, 这些学生不光作文随便, 而且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也有类似的表现, 只求自己“潇洒”, 不为他人着想, 更不会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辛。若以传统的作文教学, 教师批上“字迹不工整, 过于潦草, 作业不规范, 下次注意改正”等, 貌似严厉, 实则是隔靴搔痒。采用学生互改的办法, 让他们尝尝苦累的滋味, 就很有利于治疗不负责任的毛病。

有一次, 我把三个作文字迹特别潦草的学生请来, 要求他们做四件事情:第一, 先读自己的“作品”, 从头到尾认真读, 一字不漏地读;第二, 读其他三人的“作品”;第三, 圈划出其他三人“作品”中的错别字和读不懂的句子;第四, 写批阅的感受。我看他们读得满头大汗, 结结巴巴, 特别是他人的“作品”, 根本读不下去, 错别字、病句找了一大堆。我抓住有利时机, 趁热打铁, 对症下药, 给他们讲了写作文和批改作文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绝不能马虎草率, 其实写作如同做人, 要对自己负责, 更要对他人负责, 要在写作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 磨炼自己的写作意志, 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 不但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而且文章的内容要令人赏心悦目。这次互批互改活动, 对学生触动很大。因为这种提供切身体验的互相批改, 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对写作者来说, 如果作文投入不够, 那么“作品”会在互相批改中成为众矢之的。换一个角度, 就批改的人来说, 如果草率、马虎地对待批改, 那么, 在其他评改者、老师以及作者的复改、复查中便难推责任。

上一篇:生产体系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