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下产科护理

2024-07-04

人性化管理下产科护理(精选10篇)

人性化管理下产科护理 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正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 医疗整体效果与其护理服务质量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对于妇产科而言更为如此。 在本文中, 通过对我院所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 探索了妇产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3年6月- 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一共有106例, 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于20- 55岁, 其中月经不调患者有55例, 临床出血的患者有30例, 绝经后出血的有21例;产科患者有45例, 患有妇科疾病患者有61例。 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记录上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风险分析, 并且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2.1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组成风险控制小组来讨论妇产科疾病治疗存在的风险与隐患, 制定质量控制对策, 并且把风险控制对策落实到日计划、周计划以及月计划中, 严格遵守与执行计划。

1.2.2强化安全意识

在查房与早会的时候重视讲解关于妇产科手术的风险与隐患的问题, 警示所有的医护人员。 每个月开会回顾当月在妇产科手术中发生的情况, 对现状做好分析性回顾, 排查存在风险与隐患环节, 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1.2.3完善业务素质培训

针对年龄较大的护理人员护理知识可能存在因循守旧;年轻的护理人员由于缺少临床经验而应变能力相对较差的实际情况, 科室的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培训计划,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可以通过讲座、实际操作以及技术培训等方式来进行培训, 而且对所有的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每个月进行考核。

1.2.4优化手术流程以及明确职责

规定妇产科的手术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开台, 而且台次之间的间隔必须符合空气流自净的时间要求, 每个手术室的巡回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监督职责。 在手术的接送车上必须加上保护作用的约束带来对患者进行保护, 同时必须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来护送。 在手术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对于出现异常的情况, 应当立即告知医生, 并且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对于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手术完毕之后必须立即转入复苏室, 由专人负责看护患者一直到患者苏醒。

1.2.5手术的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手术的无菌操作的技术与原则, 在充分考虑手术部位的无菌要求, 确立手术中的消毒范围以及流程, 严格按照消毒流程与步骤进行消毒, 不可以缩减消毒的步骤。 对于宫腔镜、腹腔镜等内窥镜类手术器械应该有专人负责保管消毒, 以保证手术中手术器械的无菌性。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了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 采用了例数N值和百分比作为表示, 采用了T值检验, 当P<5%时, 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风险控制前后的护理安全质量与评价指标的对比:

风险控制后:认同护理缺陷方面的病例达到1.5%, 认同存在风险隐患的病例达到0.5%, 对于护理安全质量的评分分值为99.8分, 患者对于护理措施满意程度评分为100分。

风险控制前:认同护理缺陷方面的病例达到6.9%, 认同存在风险隐患的病例达到12%, 对于护理安全质量的评分分值为90分, 患者对于护理措施满意程度评分为93分。

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P<5%) 。

3结论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显示, 可知与对策实施之前相比, 对策实施之后患者经过对护理风险的循证分析以及策略的处理, 其护理的缺陷以及风险隐患明显下降, 护理安全质量评分与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构建基于循证且适用于妇产科疾病护理风险管理的前馈控制模式, 能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的风险, 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保障妇产科疾病治疗的安全, 提高病人满意度。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改善妇产科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人性化护理措施包括:采用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措施, 医院可以开展各种多样化的关于患者恢复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例如宣传册、宣传栏、电话随访等, 正确指导患者关于术后抑郁等疾病发生的相关知识、危害性以及正确的防治措施等, 促使患者养成科学合理使用药物的良好习惯, 同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 减低由外界刺激导致疾病意外发生的风险。

采用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可以针对对所患疾病不了解, 对手术效果不确定, 容易产生焦虑状态的患者做好咨询与指导, 督促患者做好术前检查,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让患者加深对疾病及自身身体情况的了解, 正确认识治疗过程, 树立康复的信心, 从而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控制措施和人性化护理措施, 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有利于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了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管理。方法:选择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一共有106例, 进行风险控制, 比较风险控制前和风险控制后的护理安全质量和指标。结果:控制后指标明显得到改善, 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控制措施和人性化护理措施, 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有利于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值得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控制,人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董金玲, 许艳.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18) .

[2]姚金香, 杨玉环.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1) .

[3]琚金梅, 刘华莉, 唐会枚, 王芬.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1) .

[4]秦玉君.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6) .

[5]董洁.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6) .

产科护理管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 篇2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工作;产科;人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27-02

一、产科护理管理的现状

产科作为涉及知识面最广、应用最多的医学分科,主要任务是诊断、处理女性孕期及分娩期存在与潜在问题,特点为:高分娩量、高风险、快节奏、病情变化迅速等。日常工作职责包括妊娠期、生产期女性护理、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及辅助、计划生育指导、新生儿及婴儿的保健等多方面。临床中,医护工作者必须掌握详细的护理专业知识及程序,确保安全、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处理突发状况。然而我们通过产科护理的特点不难看出,产科护理由于服务对象的特点,护理工作涉及两人安危。现状上看,我国医疗事业起步较晚,并且医患关系略显紧张,很多待产妇女对自身期望很高,对护理工作却知之甚少,另外一方面,产科关系到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这两大方面的正常生理变化也会导致家属过分担忧,从而略有偏池便会导致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乃至失控。第三点,护理人员个别专业技能较低,专业知识匮乏、协调能力不够,从而导致了一些技术风险。这种现状,催生了我们医护专业人员,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产科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

二、产科个性化护理应用

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根本上转变医护工作者的观念,将产妇当成自己的亲人、姐妹,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将很多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前告知给产妇,并帮助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告知突发事件应该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第二、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专业能力。第三、以产妇、患者为衷心,入院前对产妇的情况建立详尽的档案,通过患者的性格、习惯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了解,制定一对一式个性化护理措施,最大程度尊重产妇、患者的个人习惯。第四、营造个性化的产房空间。应该从医护人员的工装做起,传统的工装一般都是白色,这种颜色虽然体现了卫生环境的优势,但难免会让产妇、患者产生冰凉的、没有归属感的情绪,个性化护理可以从此入手,将工装改成暖色、粉色系,将产房布置成卡通样式,让产妇和新生儿都有温馨的感受。第五、做好产后康复工作,很多产妇没有系统的了解过生产后,自身体能和新生儿营养、照顾的具体办法,这时候,就需要医护人员多多讲解,多些安慰,免去新妈妈的心理负担。临床发现,医护人员的态度,甚至要比家属更重要,带给产妇的影响更多一些,如果医护人员都能过通过关心来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强产妇的康复信心,另外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反馈总结,即使记录产妇的情况,可以避免很多并发症的产生。除此之外,还要与产妇家属沟通好,很多产妇由于产程的原因,已经消耗了体内大部分能量,甚至会有神志不清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将术后、产后注意事项告知家属,让家属辅助医护人员进行监督、帮助,将会事半功倍。

三、产科护理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注意产妇、患者的动态需求,注意进行与她们的有效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她们心里变化及需求,让她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躺在产房中,尽可能满足她们的个性化需求,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其次,产程中要进行如下注意事项的讲解工作。第一产程,要让患者进行注意力的转移,可以引导产妇采取呼吸法减少疼痛的感觉;第二产程要教会产妇有效屏住呼吸、如何用力将胎儿顺利分娩,避免无用的喊叫,从而导致最后体力不支,无法顺利自然分娩。第三产程,要提醒准妈妈做好母婴接触培养感情,还有母乳喂养的好处,提倡母乳喂养不少于2年。第四产程,辅导产妇,如何做好会阴部的护理,避免术后感染和子宫粘连。

最后需要注意做好治疗性沟通。帮助产妇、患者在产检、生产过程、输液穿刺、用药、打针以及哺乳中,多多接触患者,让她们放松心情,得到最专业的照顾和咨询。产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通过宣讲教育,让产妇、患者做好生理卫生以及产后自我恢复,做到手勤、眼勤、嘴勤,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始终。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仪容有很强的感知反应,我们制知道由于产妇特殊心理动态的造成的敏感、脆弱,此时更是显示的淋淋尽致。所以就要医护人员做到要有真诚、发自内心的笑容,尽可能拉近与产妇的距离,加强产妇沟通的同时,还要与产妇的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让家属能够全力、积极配合整个生产、护理工作。同时要遵循“产妇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医护人员就尽心尽力提供怎样的医疗保障”这一原则,不怕苦不怕累,对会阴部的清洁处理、留置拆除导尿管等都要耐心、细致的处理,减少不必要的裸露,动作尽可能要轻,让患者从心里体会到医疗工作者的热性化、个性化护理从而积极配合医疗人员进行治疗。

四、结语

在个性化产科护理工作中,我们不能只做好技术上的工作,对于产妇也提供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更是尊重产妇、尊重妇女的生命价值以及人格的体现,更是创造性、开拓性、有效性、可操作性护理模式的全新开启,真正的将人文关怀服务带入到现代化医患关系中去,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行患者之欲行”,同时还要鼓励母乳喂养,增进母婴感情,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情感疏导和健康教育,使产妇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快乐!

参考文献:

[1] 王梅.新生儿及产妇护理学.卫生医疗2004.12(7)

[2] 张晶天.个性化护理的特征和形成[J]医学研究:2009(28)

人性化管理下产科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11月收治的41例妇产科患者, 年龄24~65岁, 孕产妇29例, 子宫肌瘤9例, 宫颈癌2例, 子宫癌1例, 病程4个月~2年。

1.2 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

1.2.1 以人为本, 提高服务意识:

妇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恶性肿瘤或其他疾患, 病痛本身已经给她们带来很多的痛苦, 她们容易产生恐惧、忧虑等不健康心理。因此, 以人为本, 提高服务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现在的护士群体偏向年轻化, 社会经验不足, 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应加强对护士的业务培训工作, 提高沟通交流的技巧, 教育她们时刻谨记患者的健康才是自己的幸福[1]。

1.2.2 完善业务能力:

护理是一份技术性工作, 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妇产科护理任务多, 工作量大, 整体性和专业性强, 要求护理人员有全面的护理技能和较高的护理水平, 既要有相关的专业妇产科护理知识, 也要具备其他相关的知识。而医院目前的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现状是普遍年龄比较大, 文化水平相对偏低, 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普遍不高。因此, 应采取多种形式, 利用多种渠道, 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使她们熟练了解和掌握护理知识和操作过程, 使她们保持不断进步的状态, 减少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纠纷。

2 结 果

41例妇产科患者在护理中进行了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 无医疗纠纷发生, 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3 讨 论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 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完善, 但目前医疗卫生事业仍然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近年来, 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 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 妇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恶性肿瘤或其他疾患, 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2]。据有关文献报道, 我国医疗纠纷自2000年以来每年以11%的递增速度上升, 妇产科护士投诉排在第1位, 要求经济赔偿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增多。妇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患者方面的原因: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 妇产科患者所存在的医疗危险也随之增加, 患者及家人对存在的风险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二是护理方面的原因[3]:首先,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对护理技术认识的局限性, 加上护理经验不足, 操作不规范, 都会产生护理风险, 发生医疗纠纷;其次, 现在医院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长期繁忙的工作, 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 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在护理工作中, 有的护理人员会表现出不耐烦, 这也会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导火索。三是药物性因素:妇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恶性肿瘤或其他疾患, 患者用药十分关键, 用药不慎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危险[4]。如妇产科用的缩宫素, 要熟悉掌握该药的适应证, 在催产时, 如不准确调整液体的速度, 不仔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宫颈坚硬, 宫缩过强, 都有可能引发宫缩不稳定, 严重时还会导致子宫破裂。总之, 妇产科护理中如果出现护理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 妇产科护理中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5]。

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 妇产科患者大多是妊娠、分娩、恶性肿瘤或其他疾患, 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妇产科护理中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 不仅可以预防护理风险, 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琪, 袁令芹.局麻内痔手术患者心理反应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 6 (3) :294.

[2]李建宏.整体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2) :19-23.

[3]季宏波, 赵莉, 董艳红, 等.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J].中国病案, 2008, 9 (10) :44-51.

[4]邵红霞, 姜海波, 仲蓉.肛肠手术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 8 (4) :74.

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篇4

【关键词】产科;护理;人性化;应用;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62-01

产科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特别是初产妇由于对分娩等相关知识没有感官的认识,更加容易紧张。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水准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再仅仅需要良好的医疗服务水平作为基本保障,更需要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自己的愉悦心情,增加自己的舒适度。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讓患者更加真切的体会到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在实际临床护理中加以应用,分析其具体的护理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临床统计了128例产科患者,年龄为19~43岁,平均年龄为26.4岁,体重44~62kg,平均体重为50.2kg。均行常规理化检查,统计好检查结果数据。128例产科患者中,初产妇112例,经产妇16例,已婚106例,未婚22例,离异9例。高中以下学历59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69例。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护理组64例患者加入人性化护理。通过患者的病历资料,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比如有无药物过敏、心血管病史、学历情况、是否为初产妇、家庭实际情况等。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中进一步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耐心的解答患者心中的疑虑,详细讲解手术流程、麻醉技术、可能的不良反应等,鼓励患者充满信心、积极面对。针对初产妇,更加需要详细的讲解分娩过程,让初产妇对整个过程都有准确及充分的认识,避免患者出现不了解而紧张的现象。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就应该做好消毒工作,控制室内温度在21°C~25°C之间,湿度在55%~66%之间,噪声控制在50分贝以下。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光线要柔和明亮,患者的脸部保持在柔和的光线中,避免处于阴暗部位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手术室内噪声不能过大,或者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临床医护人员要以亲切的语调与患者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手术中要做到操作熟练、避免重复操作、规范、准确。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子宫的收缩情况、药物不良反应、麻醉效果等。加强对患者营养、服药的指导,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进行哺乳,讲解产后注意事项。对患者特别是离异及无人照顾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提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轻患者理解的难度。和患者交流相关经验,提高对分娩前中后整个过程的了解,以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前掌握详细情况,避免到时候出现紧张情绪。

1.3统计范畴:通过对患者的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情绪缓解的情况,以及在以后的随访中,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医院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为总满意度。

2.结果

通过调查统计,护理组64例患者中,对医院护理非常满意为48例,占护理组的75.00%,比较满意为15例,占护理组的23.44%,总满意度为98.44%,不满意1例,占护理组的1.56%,随访中1例出现并发症,产后并发率为1.56%;常规组64例患者中,对医院护理非常满意为35例,占常规组的54.69%,比较满意23例,占常规组的35.93%,总满意度为90.62%,不满意6例,占常规组的9.37%,随访中5例出现并发症,产后并发率为7.81%。现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如下表1:

表1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效果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降低了不满意及并发率,效果显著。

3.讨论

产科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出现不良的情绪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无论是经产妇还是初产妇、文化程度的高低、分娩是否顺畅,患者都有产后并发症、手术风险、新生命方面的顾虑等影响因素存在,难免会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通过人性化护理,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最大可能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能顺利的进行分娩。临床医护人员要亲切的与患者进行交谈,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体验到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通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在产后能够顺利康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人性化护理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大产科患者的普遍认可,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菊吾.叶志弘.蔡学联.申屠敏姣.叶乐勤.关怀照护的本质及内涵[J].护理研究.2006(01):146~147

[2]潘杰.钱念渝.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6(04):262~264

[3]李平.人性化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04):178~179

人性化管理下产科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院的孕产妇60例, 年龄22岁-39岁, 平均26.5岁, 接受访问的孕产妇家属60名, 所有受访者身体及心理均属正常。

1.2 方法

对本院60例孕产妇从孕妇本身、护士方面、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方面等进行访问, 并询问其家属, 通过调查以以了解妇产科的护理风险, 在对存在的风险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2 主要风险调查

2.1 孕妇方面

大多数孕产妇及家属对分娩不够重视, 尤其是农村的孕产妇及家属, 几乎都认为分娩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属于自然现象, 认为过于担心根本没有必要。

2.2 护士方面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 由于疼痛而喊叫或是挣扎, 加上长期的从事相同性质工作, 导致一些助产师态度差;一些护士在产程中没有进行认真观察, 使得产妇的生命安全直接受到危及;在给新生儿洗澡时部分助产师没有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烫伤、水淹婴儿的隐患大大存在[1], 这些都将成为增加医院医疗纠纷的导火线。

2.3 医疗护理技术方面

在护理技术上, 一些护士对其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且没有足够的护理经验, 导致产妇或新生儿出现不该出现的损伤, 例如, 对新生儿出现病症时不能及时的察觉到, 从而将治疗时间给耽误了;在助产过程中助产士没有很好的配合, 从而造成产妇会阴裂伤[2];或在医疗技术上没有很好的发挥, 或对病情的处理判断不当, 这些都会引发医疗纠纷。

2.4 药物性因素

对于催产素, 护士必须要对其应用的适应证熟练掌握, 如果在催产过程中, 对液体的速度没有进行准确的调整, 对子宫收缩情况没有进行仔细观察, 若宫颈坚硬、宫缩过强, 这些都可能会有可能造成产妇子宫破裂。

2.5 消毒隔离方面

要对产妇的会阴切口处进行严格的消毒, 不然产妇会阴切口就不能很好愈合, 甚至还会受到感染。此外, 给新生儿洗澡时也要对其进行仔细消毒, 以防止新生儿脐部、眼部的交叉感染[3]。

3 结果

本组孕产妇认为医院产科护士的服务态度有待提高的有40例, 认为在医疗设备上有待完善的有9例, 认为产科护士的应加强业务水平的有5例, 认为护士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都有待提高的有6例。

4 讨论

4.1 风险控制策略

4.1.1 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和服务技能

控制风险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强调其护理重要性, 加强对其业务培训工作, 可以通过聘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 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讲解, 并将与孕产妇、家属交流的技巧传授给在院护理人员。

4.1.2 加强医疗设备、用物的检查制度

对于医疗设备医护人员要随时对其进行检查, 查看设备能否正常运作, 还要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管, 并记录所使用的药物情况, 要确保药品充足, 以随时供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4.1.3 做好医务工作人员本职工作

为减少因业务技术问题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要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实践, 按时进行护理文书的书写, 将以往存在的不正当护理行为予以矫正, 并对急救孕产妇的急救时间、基本情况和操作过程全部完整记录下来, 所记录的内容一定要清楚详细, 不得模糊, 也不能对其进行随意更改。

4.2 实施人性化管理

4.2.1 护理人员要热心接待

待孕产妇入院后, 责任护理人员需在30min之内与孕产妇进行交流, 了解孕产妇情况, 并尽可能的满足孕产妇的正常需要。对于已临产的产妇要及时送入产房, 以待检查;对还未到临产期的孕产妇, 护士要与其多沟通与交流, 以使其待产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

4.2.2 护理人员要细心计划

对于即将分娩的孕产妇, 在分娩当日护士就要将饮食计划、产后2 h小便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伤口疼痛的原因和防止感染方法告知孕产妇, 并让其健侧卧位[4]。对于刚分娩后的产妇, 护理人员要及时对产妇的睡眠、饮食情况以及伤口疼痛的情况进行询问, 并跟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以及乳房的保健方法;对在产后2 d的孕妇, 护理人员要询问产妇乳汁分泌情况, 对于乳汁分泌有障碍的产妇, 护理人员要协助其挤奶, 认真观察新生儿, 查看其是否存在黄疸现象, 或肚脐感染现象;在产妇出院时, 护士还要对产妇说一些祝福的话语, 并将产后恢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产妇。

4.2.3 护理人员要耐心治疗

护理人员要耐心治疗, 即对于本院产妇, 护士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个要求"即安全、同情、关心、尊重。"两个重点"即不仅要具有, 还要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三个满足"即生活上要照料好产妇日常生活, 要耐心回答孕妇所提问题, 要满足孕妇的特殊要求。"四个留意"即留意孕产妇的心理变化, 家属的意见和困难, 待产期间的言行举止有何不妥, 身体疼痛的情况。"四个避免"即要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避免与孕产妇发出激烈的语调;避免与孕产妇发生身体上的摩擦;尽可能使用孕产妇易理解的词汇进行疑难解答。

总之, 人性化管理不仅是医疗卫生事业追求进步的要求, 也是利于护士的职业形象的提高, 更是护理人员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控制风险的策略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60例孕产妇从孕妇本身、护士方面、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方面等进行访问, 并询问其家属, 通过调查以以了解妇产科的护理风险, 在对存在的风险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结果 本组孕产妇认为医院产科护士的服务态度有待提高的有40例, 认为在医疗设备上有待完善的有9例, 认为产科护士的应加强业务水平的有5例, 认为护士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都有待提高的有6例。结论 人性化管理不仅是医疗卫生事业追求进步的要求, 也是利于护士的职业形象的提高, 更是护理人员工作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风险控制,人性化管理,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建宏.整体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5 (2) :19-21.

[2]吴慧群, 胡杰, 张明英.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11 (10) :1-2.

[3]刘培燕, 刘岩.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 2007, 8 (3) :25-40.

人性化管理下产科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在此次研究中, 选取的是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0例产妇, 并将其分别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分组严格按照随机原则, 每组各为60例。干预组产妇年龄23~37岁, 平均年龄为 (27±2.3) 岁, 孕周38~39周, 初产妇为3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 平均年龄为 (26±1.5) 岁, 孕周38~40周, 初产妇为36例。两组产妇头位、单胎且骨盆发育正常, 且无其他妊娠合并症, 在文化程度、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中没有明显的差异, 无统计学价值 (P>0.05) , 可以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

1.2 护理方法:为了探究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对这两组产妇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首先对对照组产妇, 医护人员要根据产妇的临床情况, 对产妇进行基本的生活及分娩护理。对干预组产妇, 则要施以个性化的产科护理, 主要包含了以下多个方面。①要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 使其远离噪音区, 保持病房的安静与清洁, 同时要满足产妇提出的合理需求, 对病房环境进行个性化布置, 如张贴一些婴儿的海报, 播放一些轻音乐, 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 使产妇能够心情愉悦。②医护人员要对产妇进行与分娩相关的健康教育, 每位产妇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格不同, 要对其进行分阶段的产前、产时、产后教育, 与产妇家属实现良好沟通, 尽量能够使丈夫陪同参与, 由专业产科医师对产妇的饮食作出科学指导, 并对胎儿的发育过程、产妇分娩前后的身体变化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详细的讲解, 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 打消产妇的顾虑。③在产妇分娩前, 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这些都会影响到产妇的分娩质量, 因此, 要对产妇施以产前心理护理, 向产妇讲述分娩的基本知识以及分娩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 还可以与产妇家属进行心理沟通, 共同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④在产妇分娩时, 医护人员要给予产妇充分的护理, 首先要指导产妇进食, 适当休息, 以便保存体力, 待到子宫颈口达到3 cm后, 送往待产室准备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 要安排专业的助产护士实行全程陪护, 多对产妇进行鼓励, 必要是还可以顺应产妇的要求实行家属陪伴分娩, 给产妇提供信心和力量。⑤分娩后, 医护人员要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严密的观测, 同时施以必要的心理疏导。让产妇能够与婴儿尽早接触, 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基本技巧, 稳定产妇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经过不同的护理, 对产妇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患关系以及总体满意度等方面的分值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所用的计数资料用χ2来进行检验, 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t检验。当P<0.05时, 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 干预组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远优于对照组, 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在产科的护理中, 更需要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它关系着产妇与婴儿的健康, 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因此, 必须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 提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3]。近年来, 个性化的护理模式的提出使产科护理实现了一系列新的变革。这种护理模式主要包含了多个方面。首先要能够为产妇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宁静的病房环境,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产妇产前的焦虑与紧张心理。另外, 对于初产妇, 她们缺乏分娩经验, 对分娩知识了解不够, 一定要由专业的产科医师对产妇进行基本的分娩知识的普及。除此之外,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 必须保证助产士能够一对一全程陪护分娩, 提高分娩的质量[4,5]。通过对我院120例产妇的个性化护理, 可以发现个性化护理对产妇的分娩有显著的效果, 且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各大医院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廖燕文, 梁豪, 梁领华.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7) :111-113.

[2]阳杏妮, 王丽娟.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9) :2157.

[3]陈雯霞.不同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11) :135-136.

[4]冯万兰.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 (2) :343+346.

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 篇7

1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产科护理已经逐渐从助产等单纯的基础性护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综合护理模式。另一方面, 作为比较特殊的患者群体, 产科患者一般容易产生诸多不良情绪, 如紧张、害羞、焦虑、恐惧等,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妇的分娩过程和产后康复。因此, 在产科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非常必要。

2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关键。人性化护理模式就是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和换位思考, 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2]。对于产科患者的就诊时易产生紧张和害羞心理,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问题, 充分了解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 进行人文关怀, 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 要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常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 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3]。

3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营造人性化的病房环境, 做好产前健康知识宣教

保持病区环境清洁, 光线充足, 走廓内设有防滑标识及安全护栏, 墙壁设有大量分娩及育儿方面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 护士站外有医护安全监督岗。产妇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 主动进行自我介绍, 并尽量根据其要求安排病房。同时, 护理人员要迅速掌握产妇的基本信息, 并与产妇及其家属亲切地沟通交流, 根据医生的建议及产妇的意见为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将自然分娩的好处浅显易懂地告知产妇及其家属, 重点讲解分娩前的注意要点, 产程中的密切配合及产后的康复和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并要求家属积极配合, 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让其以良好的心态来战胜分娩中的困难, 为顺利分娩做好充分的准备。

3.2 产时个体化全程陪护

临产后, 专业的助产人员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全程导乐陪护。

3.2.1 第一产程

产妇因有规律性宫缩, 从而导致疼痛, 下腹部坠胀、胸闷等不适, 加之对顺产知识不了解, 对自己能否顺产信心不足和担心胎儿安危, 是否有畸形等顾虑, 易烦躁不安, 甚至恐惧, 失去顺产的信心。这时导乐助产士用亲切和蔼的态度, 耐心细致的语言鼓励产妇, 消除其顾虑, 增强其顺产的决心;并指导其轻抚下腹部及运用呼吸减痛法来缓解疼痛不适症状, 也可协助产妇适当地走动或听些舒缓的音乐。

3.2.2 第二产程

助产士除耐心细致地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及配合的技巧外, 不断给予其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暗示分娩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告之在宫缩间歇期心情一定要平静、从容, 使身心放松, 宫缩期能精力充沛地配合胎儿用力, 使胎头下降, 提高助产士与产妇配合的效率, 保证胎儿尽早顺利娩出。

3.2.3 第三产程

继续鼓励产妇与助产士通力合作, 顺利娩出胎盘。对其分娩中战胜困难的精神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产妇适当地放松和休息。

3.2.4 分娩后

协助产妇取舒适卧位, 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并对产妇进行个人卫生宣教及母乳喂养的指导, 鼓励产妇适当进食温热、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 以迅速补充体力。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导致产后出血。

3.3 产后心理疏导

产后实行母婴同室, 教会产妇及家属母乳喂养及育儿知识, 促进母婴接触交流, 有利于产妇形成积极乐观情绪, 讲解不良情绪会抑制泌乳的科学知识。除进行饮食指导及个人卫生宣教外, 让产妇在适应母亲角色的同时, 身体也能得到尽快的康复。

4 讨论

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 护士在各自的岗位上更主动、高标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增进了护士的服务意识,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尊重了产妇的人格和尊严, 提高了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 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黄津芳.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10, 33 (10) :564-567.

[2]李平.人性化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 (4) :35-36.

人性化管理下产科护理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产妇20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26.1±6.4)岁;产妇孕周36~41周,平均(38.5±1.4)周;初产妇68例,经产妇32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0~31岁,平均(24.9±6.4)岁;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38.8±1.6)周;初产妇69例,经产妇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早期下床活动、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及新生儿喂养等[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在心理、精神和行为方面进行干预,具体如下:①孕前教育:成立孕妇培训小组,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孕前教育,并建立孕妇个人档案,填写围产期保健知识评估量表,并由高年资护士担任健康宣教的讲师,根据科学的孕期划分来制定授课内容[2]。制定教育的内容,通过亲身示范、实地参观和成功案例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孕前教育的实际效果。如果孕妇的心理出现波动,则需要给予安抚,避免孕妇出现分娩前的恐惧心理。②健康宣教:入院后,给予孕妇健康宣教,在宣教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首先了解孕妇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等,然后根据每个孕妇的具体情况及接受程度给予有针对性的宣教,主要内容包括分娩常识、注意事项、婴儿状况及检查结果等,使其能够很好地掌握宣教内容,提高其对胎儿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消除其心中的疑惑,增加她们面对分娩的信心[3]。同时,护理人员每日都要对孕妇进行巡查,通过话语交流来消除其心理疑惑与不解,提高孕妇成功分娩信心。在分娩后出院当天,对孕妇及家属进行母婴保健知识教育,及时纠正错误的母婴保健知识。③环境护理:环境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内容,在设置产房时,要充分考虑母婴需求,并于走廊、墙壁等处张贴婴儿照片、分娩宣传画,用于孕产妇阅读以了解分娩知识[4]。同时,为产妇家属提供沙发,设置休息区,并在产房内配置电视、空调和热水等设施,增强产妇的归属感。④细节护理服务:进入产程后,护理人员及家属要全程陪护,密切关注产程进展,并实时监护胎儿的安全。孕妇宫缩疼痛时,助产护士可紧握产妇双手,指导产妇正确呼吸,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感。⑤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性化护理,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培训,使其掌握护理知识、专业护理技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转变护理的观念,确保为孕产妇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5]。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护理满意度、中度及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娩方式。用VAS评估产妇产后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0分为无痛。同时,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

结果

两组疼痛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重度、中度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剖宫产18例,自然分娩82例;对照组剖宫产32例,自然分娩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5.23±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2.45±5.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及家属对产科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人性化和有效的现代化护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护理干预,让孕产妇获得精神与生理上的愉悦,尽可能自然分娩[6]。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护理观念,积极学习、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人性化护理技能,给予孕产妇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为孕产妇提供安静、舒适和温馨的环境,提高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重度、中度疼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丽娟.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3(9):150-151.

[2]孙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5):213-215.

[3]欧水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9):231-232.

[4]李锐.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产妇分娩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29(13):150-152.

[5]高玉荣.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产科病房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23(8):179-180.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探讨 篇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以疾病预防治理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护理中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摒弃?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运用到妇产科的护理中,就应该体现人性化的护理?在人性化的护理中,着重体现了人文精神,充分尊重病人的生命与尊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去?护士应该在护理工作中给予产妇身心全方位的关怀与体贴,最大程度的满足产妇的各方面需求,提升产妇的舒适感与满意度?本文就结合当前妇产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以人为本 人性化护理

一 提供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对于护妇产科的理工作而言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产妇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对产妇身体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人性化的住院环境包括了硬件设施以及软件的配置?首先对于孕妇居住的硬性条件即为病区的环境,妇产科应尽量给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病区还应该整体看起来整洁,美观,最大程度的消除可能有环境给产妇带来的不适感与恐惧感?病区中的软件环境主要指的是给予产妇营造的人文环境,要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充分保护产妇隐私,密切注意产妇的心理变化的等方面?尽可能的给产妇营造独立的私人空间,比如在病床之间安装布帘,使产妇心中充满安全感?同时还应注重温馨感的营造,可以在产妇的病房中摆放花草,给产妇以家的温暖,提升产妇的满意度与舒适感?

二 提供人性化的沟通服务

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主动的与产妇展开沟通与交流?有效的沟通能够给予产妇心理上极大的安慰与鼓励,使其对护理人员能够产生亲切感更加有利于我们护理工作的进行?语言的沟通很大程度上是对产妇心理上的支持,使产妇在恢复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愉悦,轻松的心情状态,拉近与护理人员的距离,从心中感受到护理人员给其带来的呵护?护理人员在对产妇的护理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语言的使用情况,注意严谨用词,礼貌用语,树立在产妇心中的良好形象?产妇在社会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将与产妇的沟通交流工作充分重视起来,还应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具体的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个性化的服务,给予产妇最贴心的交流沟通?

三 护理工作突出以人为本

对产妇的护理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对各项工作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在于产妇的沟通交流中,根据产妇的文化程度,做好产妇的解释工作,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与恐惧感?还要确保产妇隐私的保护,尽可能的减少外界的不良影响,给产妇提供最舒适的手术环境?在进入手术室的时候,对于产妇而言,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上对手术的不安,都会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恐惧感?因此,这时候护士应该积极的安慰产妇,减轻产妇的恐惧与担心,尽可能的给产妇营造舒适的环境,愉悦的心情?人性化的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工作要求与服务宗旨,应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到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中去,一切为产妇着想,尽可能的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以产妇的最大程度满意作为护理人员的工作追求?

四 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与产妇有着最为密切的接触,同时也承担了产妇的大部分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服务水平?护理人员得体的打扮,文明的沟通方式,过硬的专业技巧都能够给产妇带来更好的照顾与呵护?同时还应定期的给与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人性化的护理落实到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中,在产妇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医院还应加大对护士仪容外貌,工作态度的监督工作,一位面带笑容?着装整洁?庄重大方?精神饱满?情绪乐观?气质优雅的护士,会给产妇以安全信任的感觉,有利与护理工作的进行与产妇身体的恢复?

结束语: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妇产科工作所必须贯彻实施的?人性化的护体提供个性化,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使产妇在身心各方面均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满意?通过提供人性化的住院环境,给产妇营造舒适的居住场所,积极的与产妇展开沟通交流,让产妇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其次还要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内部出发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还应提供一体化服务,不仅在住院过程中给与产妇无微不至的照顾,还应注意到产妇出院后的后续工作,给产妇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本文具体阐述了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希望能够给与产妇最大程度的关心与关怀?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马建霞;康荣;;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毛金梅;李爱玲;张风霞;王卫红;;人性化护理在导尿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5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探讨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分娩产妇中的2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所有患者均无精神及心理系统疾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以往的护理程序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2,3], 并将其贯穿于产前、产中及产后的整个过程。产前人性化护理主要是消除孕产妇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增强孕产妇信心, 并对注意事项作适当的产前指导;产中允许家属或者有经验的护士全程陪伴, 分娩过程中要注意与孕产妇的交流与互动, 规范熟练的技术操作减轻孕产妇的生理及心理伤害, 密切注视孕产妇生命体征变化;产后需要向产妇介绍一些产后注意事项、哺乳及育婴经验, 多与之交谈给予关怀。

1.3 评价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4]:护理质量评价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满分100分, 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两组护理后的心理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进行检测比较, 总分>14分为焦虑;7~14分为可能存在焦虑;<7分为没有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 (x¯±s) 加以表示, 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χ2检验) 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则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及文化程度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孕产妇护理质量评价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质量评价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两组孕产妇心理焦虑程度护理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新的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模式, 它以患者为中心, 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社会理念, 在护理模式中处以优势地位。产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是必要且相当重要的。本文通过在产科对孕产妇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 并以同期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 发现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孕产妇心理焦虑程度, 并且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推动作用,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3月收治分娩产妇中的220例为研究对象, 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较大提高;人性化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下降。结论:根据产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人性化护理方案, 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孕产妇的心理焦虑程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产科,人性化护理,护理质量,应用

参考文献

[1]陆霞.护患沟通及服务程序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4, 1 (4) :355.

[2]周雪琼.人性化护理在产妇护理过程中对改善护患关系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意义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8) :322.

[3]廖新阳, 张小娥, 蓝院琴.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J) .当代医学, 2010, 16 (15) :10-11.

上一篇:基层商业银行下一篇:广东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