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和应用

2024-09-20

功能和应用(精选12篇)

功能和应用 篇1

大型仓储系统每天需要处理的货物量很多, 每天需要进出的货物量巨大, 其中包括货物进出量的统计数据 (MFC) 。我们曾经参加建设的NIKE大型仓储中心, 年处理货物量达到2.4亿件次, 如果采用人工的处理方式, 显然是做不到的。因此, 智能控制设备 (SCADA) 具有快速的处理能力。本系统中, 智能控制设备包含有:滑块式直线分拣机 (SHOE SHORTER) 、托盘式分拣转盘、皮带式分拣转盘、称重设备、分流器、汇流器、投放 (注入式) 输送机、轻型输送机、伸缩式输送机等。把这些分系统设备通过通用的Ethernet协议和ProfiBus-DP通信技术连接在一起, 形成完整的仓储自动分拣设备, 集中进行控制和操作 (SCADA) 。其中, 我们就重点对仓储设备中的功能进行分析:扫描仪作为各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何实现快速的处理, 如图1所示。

本系统中采用S7-400的西门子PLC作为主站, S7-300和ET200的西门子PLC作为从站。使用ProfiBus-DP总线的方式进行通信。由于系统要求的速率是9.6kbps, 因此, 1个主站可以挂3~4个从站。设计距离可以达到400m, 提供可靠和稳定的通信。从站的PLC根据系统设计功能要求, 连接现场不同功能的数字点。通常设置有紧急停止、电源监控、运行监控、货物跟踪、计数、过载、输出声光报警、远程启动和区域启动等功能点。还有一些和其他系统连接的功能控制点位。比如:消防报警的设备停机, 货物通过X光机的通行与否的判断。这些点的数据信息同时被连接到SCADA系统上, 进行信号采集和监控。系统中主站PLC同时以Ethernet的方式, 和SCADA进行通信, 实现点对点的通信。通常使用OPC协议桥接, SCADA可以监控输送设备的运行状况。操作人员通过SCADA系统可以快速通知设备维修人员故障位置, 快速地解决故障,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由于设备高速运行带来了人员伤害的危险性, 系统已经设计了安全的停止系统, 通常设置有双保护紧急停止回路。同时, 为了不影响到生产, 为了让其他的设备良好地运行。解决问题时, 进行分段分区域停止设备和检查设备。

本系统中, 扫描仪和S7-400的主站PLC连接, 采用了RS485总线串联闭环通信, 扫描仪系统使用了2×1.5的屏蔽线。1个主站可以挂2个回路, 每回路可以挂4套扫描仪, 总线长度最长可以达到200m。扫描仪品牌使用DELTA, 主机型号是CDX-100。扫描仪考虑到抗干扰的因素, 需要采取良好的屏蔽措施。调试中我们发现:没有屏蔽或者是虚屏蔽, 扫描仪扫描的数据接收 (RX) 和传送 (TX) 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 可靠性不高, 系统经常会报错。当货物从扫描仪前经过时, 传感器会检测到信号, 扫描仪从待机状态开始工作。扫描仪将一维码数据扫描到PLC主站后存储, 同时通过通信模块, 以Ethernet网络方式将数据送到MFC。通过MFC应用软件, 进行相关的统计。如果货物是进仓存贮, 系统会安排空的存储区域, 操作人员操作带有PC和扫描仪的叉车设备, 将货物安排到事先预设的位置。如果货物是出仓、出库管理, 系统会通过自动分拣机处理, 在分拣转盘上安装有另外一套扫描仪, 连接到控制分拣转盘的PLC分系统上。分拣转盘的PLC同时采用S7-400的PLC, 除了和输送设备上的S7-400的主站连接外, 还通过Ethernet网线连接到HUB上, 和MFC内的货物信息进行比对, 可以知道货物应该发往的区域, 包括数量和货物的品名。根据不同地区的订货, 系统经过一维码的数据信息对比, 自动安排快速的货物输出分拣口。通过伸缩式皮带机, 包装好的货物被直接送到运输车上。根据分拣的速度, 通常分拣机的ProfiBusDP的模块速率需要达到1.5Mbps, 如果ProfiBus-DP长度超过200m, 要增加一套中继放大器 (REPEATER) , 来提高通信速度的稳定性。

滑块式直线分拣机在仓储中, 被应用在产品大类的快速分拣和分类。比如:体育用品中分类有鞋类和服装类, 鞋类和服装又可以按季节再分类, 也可以按性别再分类, 应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实施。滑块式分拣机可以设计成多个分流口和1个汇流口, 每个分流口事先可以由操作人员在电脑里设定。MFC和该分拣系统连接, 经过扫描后的货物就可以准确地送到指定的分流口, 从而被交到需要的操作人员手上。本系统被安装有2套滑块式分拣机, 每套分拣机有8个分拣口。每套的分拣能力是每小时5000件次。如果一些货物没有被扫描到或者由于系统的问题, 不能实现正常的分拣, 货物会从汇流口导出, 回到分拣机前, 再次进行扫描, 直到正常地分拣出去。皮带式分拣转盘, 可以用来分拣出货物的规格、型号。长度100m的转盘上装有150台小型皮带输送机, 分拣效率可达到每分钟6000件次。

仓储工业现代化采用智能机器设备代替了原始的人工操作, 提高了分拣和整理货物的效率, 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时, 也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摘要:本文采用SCADA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分析, 使用PLC对设备层进行执行和监控, 应用扫描仪收集外界的数据和信息。架构在Ethernet和ProfiBus-DP的基础上, 对MFC系统的数据处理, 进行无纸化操作的货物快速处理的分析、记录和统计。

关键词:扫描仪,接口,数据通信,1.5Mbps速率

功能和应用 篇2

一、授课内容:电视新闻节目中字幕的应用和功能

二、授课时数:1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阐述出字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作用,并能对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字幕应用形式进行分析和评价,掌握字幕设计的原则和要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职业精神。

四、重点难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理解字幕的六种应用形式,难点是字幕的设计。

五、方法手段

本节内容主要采取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授课提纲

(1)标识、提示、广告的作用

1、字幕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2)增加信息量(3)丰富电视表现力(1)标题字幕字幕的应用和功能(2)整屏字幕

2、应用形式(3)滚动字幕(4)语音字幕(5)角标字幕(6)片头片尾字幕

3、字幕的设计:字体、字号、编排、颜色、停留时间、规范化

七、课程设计

复习(学生回答问题,2分钟):

1、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系统分为:视觉语言系统和听觉语言系统。

2、视觉语言系统包括:造型语言和文字语言。

课程导入(2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系统的构成,包括视觉语言系统和听觉语言系统两大系统。其中,视觉语言系统又由造型语言和文字语言构成。这里的“文字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字幕。那么,字幕

在电视新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有哪些应用形式?我们又该如何设计电视新闻的字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授课内容:

1、概述(3分钟):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类型,一直备受瞩目。随着人们对资讯的需求上升到第一位,字幕作为承载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在电视新闻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字幕设计越来越受到电视节目制作者的重视。

2、字幕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5分钟)【板书】(1)标识、提示、广告的作用(案例)(2)增加信息量(案例)(3)丰富电视表现力(案例)

3、字幕的几种应用形式(14分钟)【板书】

字幕在新闻节目中运用尤其广泛,常以标题字幕、整屏字幕、滚动字幕、语音字幕、角标字幕和片头片尾字幕等类型出现。

(1)标题字幕【板书】

概述:每一条新闻都有标题,也即是题目。

放映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分析标题字幕的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讨论总结:

作用【板书】:①传递信息,说明内容;②传递作者态度,并以此影响舆论;③区别新闻段落,提高收视效果。

(2)整屏字幕【板书】

概述:在新闻节目中,经常用整屏字幕来播报政令、声明内容等,在图文电视传送中起到主干作用。

放映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视频案例的同时,对整屏字幕的应用进行分析,讲解整屏字幕所起到的作用。

(3)滚动字幕【板书】(案例)

①播出节目时,在屏幕下方滚动的字幕条,被视为电视滚动字幕新闻。②实现了对有限屏幕的扩展及播出内容在同一时间的多元和多向。

③滚动字幕的连续播报和系列追踪,对于实现同一主题节目的互补性和实效性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4)语音字幕【板书】 ①解说字幕

②人声字幕:说明文字字幕、复述性字幕(案例)(5)角标字幕【板书】

放映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视频案例的同时,对角标字幕的应用进行分析。(6)片头片尾字幕【板书】

放映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视频案例的同时,对片头片尾字幕的应用进行分析。

4、字幕的设计(15分钟)(1)字体的使用【板书】

学生讨论:在电视节目中,见到过哪些字体的使用?其中,新闻节目中常用的字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总结

(2)字幕大小【板书】 字号以36-42号之间为宜。

学生讨论:①如果字号过大,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②如果字号过小,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总结

(3)字幕的编排【板书】 ①制作要简洁,排版要明了。②不能过于靠边。

③标题字幕尽量压缩字数,成单行标题。④整屏字幕:字幕边距〉行距〉字距

横排时:上下边距〉左右边距

竖排时:左右边距〉上下边距

6行/屏 10字/行 行距为字高的1/2左右 放映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分析整屏字幕的编排。

(4)字幕的色彩选择【板书】

学生讨论:在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字体颜色有哪些? 学生讨论总结

(5)字幕屏幕停留时间要适当【板书】 在每秒3-5个字的基础上可适当延长。(6)字幕的设计要注意规范化【板书】

要求语言文字精炼,言简意赅,书写必须规范化、标准化、通俗化,杜绝错别字、杜撰字的出现。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案例):同音异义字、不常用字、五笔字型输入法

5、课程小结(2分钟):本节课主要讲授了字幕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应用形式以及字幕的设计。其中,应用形式主要包括标题字幕、整屏字幕、滚动字幕、语音字幕、角标字幕和片头片尾字幕六种。字幕的设计主要从字体的使用、字号大小、字幕的编排、色彩选择、停留时间以及规范化六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6、布置作业和任务(2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给拍摄过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合理的字幕。(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视新闻声音信号的录制过程。

功能和应用 篇3

1 功能开发的意义

岸桥能耗与船型、集装箱质量、司机操作、作业时间、作业箱量等因素直接相关。在船型、集装箱质量、作业时间、作业箱量等因素固定的条件下,通过规范司机操作可以降低岸桥能耗。着箱命中率是岸桥作业效率和作业能耗的直接影响因素,经测试,减少1次着箱可以节约能耗成本0.22元人民币;同时,作业能耗统计可以反映着箱命中率和司机操作技能水平。可见,岸桥作业能耗统计功能的实现是规范岸桥司机操作的重要条件。

随着设备管理系统(尤其是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岸桥许多参数均可以从PLC读取,便于专业数据统计和分析。目前我国对岸桥着箱命中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仿真训练系统中,对实际作业中着箱命中率的研究甚少,因此,岸桥着箱命中率统计功能开发意义重大。

2 功能开发技术难点

(1)网络和数据异构问题。解决网络和数据异构问题,实现系统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开发岸桥着箱命中率和作业能耗统计功能的基础和难点。

(2)难以准确检测着箱未成功次数。缺乏有效的传感器检测司机着箱未成功次数,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分析司机作业过程,找到合理、准确、可靠的统计方式。

(3)着箱命中率的统计分析。目前我国集装箱码头企业尚无统计岸桥着箱命中率的经验可以参照。统计岸桥着箱命中率需要解决异构问题,在不同系统之间采集数据,实现有线和无线信号传输,从而实现岸桥着箱命中率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

3 功能开发方案

3.1 着箱命中率统计功能开发

岸桥着箱命中率统计功能即通过统计岸桥司机着箱命中率,分析司机业务操作水平。实现该功能需要统计的数据包括司机编号和作业时间段等,涉及的系统包括PLC系统(主要负责累计总着箱次数和作业自然箱量以及进行着箱检测等)和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提供司机编号、作业时间段等数据)。

3.1.2 数据流程

当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检测到着箱检测点改变时,获取由PLC系统统计的着箱次数和作业自然箱量累计值,采集吊车编号、作业时间、着箱次数、作业自然箱量,并查询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视图,采集司机编号、作业时间段等数据,形成1条记录并存储于数据库中。

3.1.3 数据存储

目前岸桥单机作业效率为36自然箱/h左右,着箱命中率经人工统计约为70%,每台岸桥每天最多存储条记录,总共20台岸桥每天最多存储条记录。

3.2 作业能耗统计功能开发

作业能耗统计功能即通过统计岸桥司机的作业箱量(分20英尺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双箱、45英尺集装箱、双吊具集装箱)、司机编号、作业时间段、作业循环次数、作业总质量、作业耗电量等数据,分析司机的业务操作水平。

3.2.1 界面

输入司机编号和作业时间段作为统计条件;统计输出表格的表头内容包括序号、司机编号、统计时间段、20英尺集装箱作业箱量、40英尺集装箱作业箱量、20英尺双箱作业箱量、45英尺集装箱作业箱量、双吊具集装箱作业箱量、作业循环次数、作业总质量、作业耗电量等。

3.2.2 数据流程

数据流程涉及的系统主要有:(1)PLC系统,主要用于累计作业总质量和作业耗电量;(2)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计算和汇总系统和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并形成报表;(3)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主要提供司机编号、作业时间段、作业箱量(分20英尺集装箱、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双箱、45英尺集装箱、双吊具集装箱)、作业循环次数等数据。

数据流程如下:PLC系统统计作业质量和作业耗电量的累计值;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采集到吊具闭锁或开锁信号后,将吊车编号、时间、作业质量累计值、作业耗电量累计值等形成1条流水记录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定时(每隔)查询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包括司机编号、作业时间段、作业箱量、作业循环次数等),若有新司机作业时间段记录,汇总司机作业时间段内的作业质量、作业耗电量、作业箱量等,形成1条流水记录,同时将流水记录标记删除,在1个月后将标记删除的记录彻底删除。

3.2.3 数据存储

岸桥司机作业1个集装箱耗时约,每台岸桥每天最多存储720条记录,总共20台岸桥每天最多存储条记录,若保留原始数据1个月则最多存储条记录。

4 功能应用

4.1 着箱命中率统计功能应用

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整合采集的各类数据,实现岸桥着箱命中率统计分析功能。如图2所示,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可依据岸桥和司机编号、作业班次、作业时间等,实现在司机不同作业时间段岸桥总着箱次数、司机作业着箱次数、作业循环次数、着箱检测时间等统计,并具有打印和导出为Excel文件等功能。利用着箱命中率统计功能可以开展以下研究。

(1)采用传统操作方法司机与采用新型操作方法司机着箱命中率的统计和对比。选择6组司机(每组3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成A、B、C、D、E、F组,A、B、C组采用传统操作方法作业10个班,D、E、F组采用新型操作方法作业10个班,统计司机着箱命中率和作业能耗。由表1可见:A、B、C组司机的平均着箱命中率比D、E、F组司机的平均着箱命中率低,这说明采用新型操作方法司机的着箱命中率比采用传统操作方法司机的着箱命中率高。提高司机着箱命中率有利于降低司机单箱作业能耗。

(2)应用着箱命中率考核指标规范司机操作。利用着箱命中率统计功能,建立岸桥司机着箱命中率考核指标,有利于推动司机改进操作方法,改正不良操作习惯。

4.2 作业能耗统计功能应用

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整合采集的各类数据,实现岸桥作业能耗统计分析功能。如图3所示,起重机远程管理系统可依据司机编号、作业班次、作业时间等,实现在司机不同作业时间段作业箱量、作业循环次数、作业耗电量、单次作业能耗、单箱作业能耗、舱盖板、销子箱等统计,并具有打印和导出为Excel文件等功能。利用作业能耗统计功能可以开展多项研究。

(1)采用传统操作方法司机与采用新型操作方法司机作业能耗的统计和对比。由表1可见:A、B、C组司机的平均单箱作业能耗比D、E、F组司机的平均单箱作业能耗高,这说明采用新型操作方法司机的单箱作业能耗比采用传统操作方法司机的单箱作业能耗低。

(2)使用作业能耗考核指标规范司机操作。利用作业能耗统计功能,归纳、总结新型操作方法,建立岸桥司机作业能耗考核指标,以推动司机改进操作方法,改正不良操作习惯。

5 结束语

对功能性训练的理解和应用 篇4

随着我国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的迅速发展, 科学、有效地实施训练计划, 控制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的有效增长, 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这些都已在体能训练中得到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认可。为了使运动员在安全有效的基础上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当前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功能性训练已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2、功能性训练的概念

功能性训练起初主要应用于理疗和康复领域, 通过理疗师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和病痛程度, 专门为患者设计的一些有利于伤者受伤部位功能康复技术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让患者在家中、专门的康复机构等场所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 使患者尽快地康复, 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对功能性训练当前国内外有很多种认识和理解。简单地说, 功能性训练就是有目的的训练。所谓目的是指动作本身和完成动作的质量, 这与传统的运动训练特别是当前体能训练过程中的理解是不同的, 当前的体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侧重提高的是肌肉, 通过肌肉的体积或肌肉本身的不断改善, 来促进专项技术和成绩的提高。但这样做的主要后果是忽略了对技术和成绩的提高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动作本身的改善。忽略动作本身, 单纯通过提高肌肉的质量来促进运动成绩的增长, 直接会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整体生物运动链中某一环节的缺损致使运动员肌肉或关节等受到损伤, 影响运动员日常训练、比赛甚至提前结束运动生涯。

而功能性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专项运动的表现, 提高肌肉之间协调配合的能力和身体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强调本体感受性运动, 使运动员的肌肉之间做到精密的配合和协调,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肌肉力量、协调性、平衡性和爆发力, 这样甚至可以改善运动员的日常生活的质量, 将日常身体活动和竞技体育运动整合为一体。这一切都是在提高身体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的, 而这样做的最直接好处是对损伤的极其有效的预防, 使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在此基础上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 延长运动年限。

综上所述, 功能性训练应是全面性的训练, 从整体提高身体运动的工作机能, 将身体的健康和整体功能的发挥与与专项技术和成绩增长相协调统一的训练体系。功能性训练是以传统训练为基础, 专项素质的发展为根本目的, 核心力量训练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整体机能提高的训练。

3、功能性训练的优点

功能性训练可以确保运动员具有扎实的体能,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设计专项的体能训练计划。使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项素质的提高与专项的要求, 比赛对运动员肌肉组织结构的要求, 神经与肌肉之间协调配合的要求等相适应, 以此综合性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提高运动和比赛成绩。

4、功能性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4.1、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的提高, 有利于人体四肢末节力量和爆发力的提高。强大有效的核心力量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性的发挥可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同时有助于减少运动损伤。人体在运动过程中, 躯干重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这种平衡稳定状态——失衡状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连续调整变化过程中, 核心力量起到调整身体姿势和维持躯干平衡稳定的作用, 同时可控制身体姿势的稳定性。核心力量是其他各项素质的基础, 通过功能性训练, 核心力量可达到整体性的提高。

4.2、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能力的训练是以提高神经肌肉之间控制效率为目的的、系统的、渐进性的训练过程。通过改善肌肉内外部效能, 提高运动是募集到更多的主动及神经元, 减小拮抗肌阻力, 有助于运动损伤预防, 产生更大的肌肉力量。

4.3、超等长收缩训练

人体运动中大多数动作都包含拉长——缩短周期, 因此超等长收缩训练对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超等长收缩可将力和加速度集中到运动的方向上, 有利于肌肉效能的发挥, 减小运动阻力, 因此在功能性训练中, 超等长收缩训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4.4、速度、柔韧训练

体育运动中绝大多数动作都要求运动员具有在各个方向上发挥速度的能力。功能性训练中将改变速度和方向的能力和反应能力、柔韧性训练相结合, 不仅训练效果显著, 更有利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

5、结论

功能性训练不仅在体育康复领域具有很好的疗效和作用, 在日常的运动训练过程中也可发挥出十分有效的作用。功能性训练打破了传统运动训练的理念, 使训练方法更先进、有效, 从整体发挥人体的机能和潜力, 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功能性训练将成为我国运动训练, 特别是体能训练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闫琪.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1, 4:34-36.

[2]Gambetta V.Force and function[J].Training&Conditioning, 1999, 9 (5) :36-40.

GIS功能部件库和功能集成 篇5

从GIS、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发展出发,提出了GIS 功能部件库,利用库进行部件的管理,并从组织结构、分类、检索、评价等方面予以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件生产”和“部件集成”开发方式。

作 者:徐志红 边馥苓 孟令奎 作者单位:徐志红(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边馥苓,孟令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视觉、交互和功能 篇6

关 键 词:视觉设计 人机交互 Metro风格 多媒体信息设计

随着web2.0和Html 5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及基于互联的各类应用接踵而来,几乎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随着MAC OS系统结合触控技术出色的将人和机器之间的互动调配到极佳的状态,互联网以及多媒体设计领域中,呼吁交互设计的声浪越来越高。在这一浪潮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设计,Path的时间流,Pinterest的瀑布流。本文选择微软在其最新的系统中提出的Metro设计风格,来分析设计是如何将视觉、交互和功能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1 什么是Metro风格和什么是Metro风格的应用

对于什么是Metro设计风格,归结为一点即为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遵从内容重于形式这个原则。之所以这是设计的核心,还要回到体验的核心是什么的论题上。任何产品,特别是互联网产品,内容是体验的核心,其他的一切都只是帮助用户能更好的使用内容的工具。工具可以包括布局、命令和导航,这些是设计的形式。而所谓的Metro风格的应用就是针对所服务对象,以及提供服务的设备平台结合触控互动技术和整体Windows的用户界面框架来量身设计出来的应用。它将软件和硬件特性完美结合,而不是将设计和机器分离开导致应用的“不接地气”。

2 Metro风格的设计理念

2.1 从布局上谈metro的设计理念

对于很多互联网应用和媒体应用,整体布局会直接影响用户的第一印象。而布局的好坏则会决定用户在进入界面后的舒适感的强弱,进而导致是能拥有用户的逗留还是无奈愤概的“不玩了”。Metro风格的设计以简洁的版式为基础,将内容本身作为了组织和分组排版的方式,尽力的删除了多余的线条和框架。使用空白来建立开放性,给我们的视觉留出可以呼吸的空间,这样在使用我们所需的内容时候,能足够关注正确的内容(图1)。

在内容的逻辑关系上,通过版式斜坡来表达内容的层次。而在规范化上,每个字体大小都设置为20像素的整数倍,而每个级别又都按照一定比例大于前面一个层级,如:42pt=80像素;20pt=40像素,这样的比例能让用户很容易就辨识出内容的结构关系(图2)。

Metro风格的另一个视觉特点就是统一使用剪影,并通过网格对齐元素来达到布局的结构化和一致性:在顶部、左侧和底部边距利用负空间形成“C”形(图3),而另一边则是充盈的状态,暗示了用户可以平移的方向;标题都在相同的位置,这样在页面之间的快速切换不会造成视觉上的紊乱感,界面能一直保持平稳。

2.2 从交互上谈metro设计理念

谈及互联网应用的设计,基本上所有的人都会谈交互。交互不是那些炫动的视觉效果,不是苹果系统里各种特效收放图标。交互其实是一个框架,一种流程,是剥离掉美丽外套,那些基于人体工程学的逻辑。

在Metro的设计中,和体验相结合的交互设计体现:滑动是沿视图的长边平移的,并且只在一个轴上进行移动,使用户能接受到一个很稳定的系统环境的信息。

对于基于手机、平板和PC的应用设计,始终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样可以使用户通过最快捷的路径到达目标内容。特别是在这些界面空间有限的设计平台上,如何能表达出花样百出的功能通道却不影响简洁的界面需求,这也是交互设计师在进行工作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Metro为例,桌面上通过隐藏边缘来提供快速管理进程和各类入口,保持了主工作界面的清洁,这是一种按照需求度安排座位的方式,把用户当前所需展现,把用户可能需要的放在下层避免造成用户分心。

其次,如同最开始我们提出的,Metro风格的应用就是针对性定制化的应用。所以把隐藏边缘栏放在最底部的左端和右端,正是因为考虑了Win8的诞生是为了平板时代的到来,而根据人体工程学,当使用者手持设备时,底部的左端和右端是最容易触碰控制的区域。

最后由于数字产品和人的交互,目前最广泛的还是通过人手的动作结合触摸技术或者动态捕捉。所以在这些交互方式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到操作对象目标的尺寸和间距需要适合触摸,并允许范围内的操作误差。

2.3 从针对性的动画制作上谈metro设计理念

动画是Metro设计语言的又一点睛之处,而如同所有的设计细节为遵循的一切为功能一样,metro的动画以功能场景为中心,每一个动画都是针对某个场景专门设计的,谨守设计需要传达信息的原则,帮助用户直观的了解正在或者将要发生的动作和事件。这是有效设计的理念:设计的存在背后一定有所意图,即便动画也如此,它是信息发出者,而不只是视觉装饰。

同时Metro的所有动画设计集成了一个动画库,当所有的设计都利用标准库中的动画,让用户遇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遇到都能感到熟悉和信任。

3 如何进行Metro风格的设计—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方法

3.1决定你的用户体验目标

比如你想做一个相机的应用。首先需要思考的是用户在什么情景下会需要拍照,并且思考拍照之后的一系列相关动作,比如处理,分享,保存,以及用户希望有怎样的使用体验。这些动作和体验需求下隐藏的原因和心理就是产品设计存在的意义。也是新产品设计之初的灵感来源。在众多的使用情景和拓展功能中,找出最本质的需求,然后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后续的所有设计,从视觉到交互都围绕这个功能,目的在于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功能逻辑,更明白怎么和这个他们需要的功能产品“对话”。

3.2决定产品设计的交互逻辑

用户为了达到他们的目标而与设计的产品产生的一整套相关交互,这一系列的动作对应着的是一个流程。每个流程都应该与功能内容紧密相关,并帮助用户到达设计之初,设计师所构想的蓝图场景。交互设计的目的是简化用户达到目标前需要的动作步骤并降低学习成本。

比如你想做一个基于话题的社交类产品,首先你需要概述一下在使用功能的过程中,先做什么事情,然后会出现哪些情景分类。对于话题类产品,我们可以列出关键流程:发表话题;参与别人的话题;邀请朋友参加自己的话题;修改话题内容和评论;分享求扩散。在逻辑上,这些流程有可以分为两条线:一是为浏览而发生的动作,而是为发言而发生的动作。

3.3通过视觉来展现产品

一般到这时候,设计师已经知道了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使用功能时的实现流程。此时,设计师需要通过视觉表达,将产品结构和内容展现出来。视觉依然需要紧密的贴合内容,视觉设计是传达信息最直观的方法,绝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存在。

视觉设计之初,需要明确的是创造哪些界面,并为每个视图的界面上表达功能和内容所必不可少的元素规划布局。具体的说,就是需要在根据前面的设计阶段中所得出的流程步骤来列出产品需要设计的指令,并弄清楚指令应该出现在产品的那些地方。

另外在视觉上,需要通过有效的排版,将内容结构传达给用户。结构可能是层级的结构,也可能是群组类型的结构。视觉的作用是对用户的潜在引导作用,让用户明白下一步应该去哪,产品的核心内容和功能在哪。

对于设计师来说,通过明确产品的目的,完善产品的交互逻辑并通过视觉将内容表达出来三部分工作之后,产品设计的雏形基本就完成了。

4 总结

互联网产品体验是第一位,好的功能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来支撑。而在用户体验中,易用性和信赖感是最基础的。而易用性和信赖感的基础又是需要以内容为重,以功能为重。在所有的设计中,应该遵循:所有的设计的存在都应该有所意图,需要起到传递信息,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产品的功能和交互。而这些都是有方可循,只要设计师在做设计时,能首先做到自己充分了解产品,从用户的视角来看产品逻辑,并结合视觉传达,和必要的人机工程学知识,就能让功能繁杂的互联网产品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Win8 Guider 设计指南

[2] Alan Cooper. 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M]. Chris Ding.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功能和应用 篇7

火电机组快速甩负荷(FCB)功能是指当机组发生某些严重故障时, 可以快速地甩负荷到带本机组厂用电运行, 且在甩负荷过程中运行参数变化在安全范围内, 不损坏设备, 而当故障排除后可快速并网和升负荷。因此,具备FCB功能火电机组可作为黑启动电源,或在电网停电时保持带厂用电运行、电网恢复过程中快速并网供电, 在电网黑启动和恢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在我国,火电机组是各大电网主要供电机组,在制定电网黑启动预案时应充分考虑火电机组可能发挥的作用。针对火电机组FCB功能在电网黑启动过程中的应用和实现,主要就国内外火电机组FCB功能的应用现状、国内试验研究现状和影响火电机组FCB功能实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1 国内外火电机组 FCB 功能的应用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历过多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电网黑启动过程的研究和火电机组的应用极为重视,机组向电网提供黑启动服务的体系成熟, 对电网内机组FCB功能的要求也很明确。如瑞典国家电网规定,50 MW以上的机组都必须能够实现FCB功能, 并具备12 h的带厂用电运行能力[3];意大利电网 公司要求单机容量大于320 MW的火电机组应具备实现甩负荷带厂用电运行的能力[4,5];日本1981年之后投 产的火电机组都要求具有FCB功能[6]。另外,欧洲和日本出口的一些火电机组也具有实现FCB功能的能力[2,7]。

一些电网容量小且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展中国家, 对火电机组FCB功能的应用同样十分重视也有明确要求。如马来西亚国家电网规程要求,机组在完全脱离电网的条件下应具备2 h带厂用电运行的能力,且保证在带厂用电运行期间可随时并网,并按正常运行方式向电网供电[8];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2010年发布的发电厂和输电线路建设导则中, 要求电网内机组必须具有甩负荷带厂用电的能力[9]。另外,进口我国火电机组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印尼、越南、伊朗和巴基斯坦等, 也都要求机组具有实现FCB功能的能力,在机组合同交付时必须进行FCB功能验收。

为提高电网供电安全性,我国电监会在2006年发布了《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黑启动服务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保证供电质量的重要辅助服务, 可提供黑启动服务的机组就包括火电机组。尽管如此,目前各区域电网调度部门下发的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办法中, 对火电机组提供黑启动服务的补偿和考核标准不尽合理; 大多数区域电网对火电机组在黑启动中的作用不够重视,缺少将FCB火电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以及充分利用机组FCB功能的黑启动预案。另一方面, 我国还没有关于火电机组FCB功能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机组实现FCB功能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进口机组设计有FCB功能,在机组合同交付时进行了FCB验收,在实际运行中有良好的表现[2,7];部分机组在设计时考虑到机组的FCB功能有实现FCB功能的潜力;大多数机组设计时未考虑实现FCB功能的需要。这就导致在政策和规范层面上对火电机组在电网黑启动的应用推动不足, 发电企业对建设机组FCB能力的积极性不高,也不够重视。因此亟需建立相应的市场服务和机组技术规范, 推动火电机组FCB功能的建设和应用。

2 国内火电机组 FCB 功能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多起大停电事故, 引起我国对电网供电安全性的高度重视,相应地火电机组FCB功能在电网黑启动中的应用也得到关注, 并开展试验研究。我国从1982年起就有相关机组的FCB试验研究,例如宝钢电厂350 MW亚临界机组FCB试验[11],研究对象涵盖大部分典型机组,包括超高压机组、亚临界机组、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等[2,10,11,12,13,14]。

这些试验为火电机组FCB功能运行和在黑启动过程中的可能应用积累了经验。但是,从黑启动应用需要来看,已有的试验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大部分机组的FCB试验持续时间在5~ 20 min,对机组长时间带厂用电运行的研究不足; 试验研究多停留在机组故障时实现“停机不停炉”以及输电线路故障时带厂用电运行的水平上;大多数局限于机组试验,而对机组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以及针对性地利用机组FCB功能的黑启动预案的试验研究极少,已知只有将具有FCB功能的外高桥三厂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对上海500 k V线路送电黑启动试验[15]。因此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供电和机组运行安全性, 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机组FCB功能应用的研究,特别是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和在电网恢复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3 影响火电机组实现 FCB 功能的因素

火电机组FCB功能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对机组系统配置、设备性能和控制以及运行水平等均有较高要求,因此有许多因素影响机组FCB功能的实现。

3.1 主机连锁配置

单向主机连锁配置是机组实现FCB功能的前提。完整的单向主机连锁是:主变压器出口开关跳闸时,连锁汽轮发电机组快速甩负荷,实现带厂用电运行,锅炉通过旁路系统维持运行,不停机也不停炉;发电机出口开关跳闸时,连锁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到0,转速控制在3000 r/min,锅炉通过旁路系统维持运行,实现汽轮机、锅炉不停,发电机灭磁;汽轮机跳闸时,连锁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出线开关跳闸, 锅炉通过旁路系统维持运行,实现停机不停炉;锅炉跳闸时,连锁汽轮发电机组及主变压器出线开关跳闸,主机全停。

我国现役火电机组中, 部分引进欧洲技术建成的机组采用单向连锁控制方式,有利于机组实现FCB功能;而大多数机组采用横向大连锁,即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任一主机发出跳闸信号就会连锁主机全停,这显然不利于FCB功能的实现[2,14]。因此 ,为实现FCB功能,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单向主机连锁方式, 已投产机组也可以对主机连锁进行改造。

3.2 机组旁路配置

旁路在机组实现FCB过程中起旁通蒸汽、缓解锅炉压力飞升和维持机组工质循环的作用, 旁路系统配置对机组FCB功能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我国火电机组采用的旁路配置形式主要有: 容量为100%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的高压旁路加65%~80% BMCR的低压旁路的大旁路系统;容量为25%~50% BMCR的高、低压小旁路系统。现役机组中,少部分采用大旁路系统,大部分采用小旁路系统采用2种旁路系统配置的机组均有实现FCB功能的实例,但实现FCB功能的特点和能力不同[2,7]。

大旁路系统机组实现FCB功能的特点是: 机组FCB动作后 ,旁路快速 开启 ,锅炉压力飞升 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超压可能性低;在FCB实现过程中能够回收大部分工质, 汽水循环中断和再热器金属管壁超温可能性小;在旁路配合下,燃烧较易控制,燃烧恶化触发锅炉主燃料跳闸(MFT)可能性低;机组带厂用电运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保持较高的燃烧负荷,运行可靠性高。相关机组的FCB试验表明,这种配置相对较易于实现FCB功能[2]。

小旁路系统机组实现FCB功能的特点是:高负荷条件下FCB动作后,旁路可能不足以缓解锅炉压力飞升,超压可能性大;大量蒸汽需要通过PCV阀或再热器安全门排出,循环工质流量下降快,存在再热器金属超温和触发锅炉MFT的可能;FCB动作后需要快速降低锅炉燃烧负荷, 燃烧控制难度大; 带厂用电运行时,燃烧负荷接近锅炉最低稳燃负荷,运行可靠性低虽然机组采用小容量旁路系统的投资较少, 但实现FCB功能的难度较大[7]。从FCB功能的实现及应用出发,在机组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大容量旁路系统,而采用小旁落系统的机组则需要加强FCB功能的建设。

3.3 给水系统配置

给水系统配置对机组FCB功能实现有决定性作用。国内现役火电机组给水系统的典型配置是:设置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和1台25%~50%容量的电动给水泵。机组FCB实现过程中,根据给水系统配置,给水流量的控制方式有:只通过汽动给水泵调整给水流量;电动给水泵配合汽动给水泵来调整给水流量。国内多数机组汽动给水泵的动力汽源有二: 即取自机组冷段再热蒸汽的高压汽源和取自汽轮机抽汽或辅助蒸汽系统的低压汽源。机组正常运行时,汽动给水泵的动力汽源取自汽轮机抽汽,而FCB动作后汽源要迅速切换为高压蒸汽或者辅助蒸汽。为确保机组FCB功能的实现,FCB动作后给水系统配置应能实现给水泵汽源的快速切换, 并满足汽源切换过程中给水流量变化不触发锅炉MFT动作;采用电动给水泵参与给水流量调节时,FCB动作后的厂用电系统应能够承受启动电动给水泵的冲击。

3.4 辅助系统的设备性能

机组FCB功能的实现需要各辅助系统的协调配合,在FCB功能实现过程中,重要辅助系统设备故障会影响机组FCB的实现,包括锅炉燃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轴封系统、加热器系统和风烟系统等[16]。以锅炉燃油系统为例, 机组快速减负荷过程中需要投油助燃稳定燃烧, 燃油系统设备故障导致助燃油枪在锅炉燃烧时不能及时投入运行会导致锅炉灭火,机组FCB失败。因此, 机组辅助系统设备性能应能够满足实现FCB功能的需 要 :设备可靠性高 ;能够适应 负荷快速变化;辅助系统设备的控制系统可靠性高,备用设备自动切换功能能够正常实现; 能够满足带厂用电运行工况的要求。

3.5 水位控制

FCB动作后 ,汽轮机主汽门快 关、旁路阀 快开和安全门动作会导致循环工质流量和压力大幅度波动,进而引起凝汽器水位、除氧器水位以及循环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这将会影响机组FCB功能的实现。

在FCB实现过程中,凝汽器、除氧器以及循环锅炉汽包的水位变化超出机组保护设定值时会导致锅炉跳闸而FCB失败。因此, 在实现机组FCB功能过程中,应加强监视凝汽器水位,控制凝汽器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加强除氧器水位的控制,FCB动作后应快速切换除氧器加热汽源,及时调整凝结水流量,控制除氧器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汽包水位控制方式应当保持在三冲程控制或者及时切换为手动控制,确保FCB实现过程中汽包水位在正常值范围内[17]。

3.6 锅炉燃烧控制

在机组FCB动作后的控制中,锅炉燃烧控制难度最大。燃烧控制不当触发锅炉MFT动作是导致机组FCB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FCB动作后,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主汽门关闭 ,为抑止锅炉压力飞升,需要迅速降低燃烧负荷。在额定负荷下实现FCB功能,锅炉燃烧负荷降低的速度和幅度最大,燃烧控制的难度也最大。因此,为确保FCB功能的成功实现,应加强锅炉燃烧控制,避免燃烧负荷下降过程中锅炉内燃烧波动过大。机组FCB动作后,应逐台减少磨煤机给煤量,并按照一定时间间隔,从上到下停止磨煤机的运行; 风烟系统的调整与燃烧调整配合得当,避免燃烧负荷调整过程中炉膛压力波动过大;对于配置大旁路系统的机组, 可以在机组旁路配合下逐步降低锅炉燃烧负荷。

3.7 运行操作经验

FCB功能的成功实现除需要各主、辅系统共同 参与,也需要在运行人员操作下调整重要的运行参数。这要求在FCB动作后,运行人员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对机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操作。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导致机组FCB动作的事故大多是突发性的,FCB动作后留给运行操作人员判断和操作的时间往往很短。当运行人员因判断失误而误操作,或者反应迟缓而操作延迟时,会导致机组FCB失败。因此,对于拥有仿真培训系统的电厂,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条件通过仿真培训来增强运行人员在FCB实现过程中的操作经验,提高机组实现FCB的能力。

综上所述,影响机组FCB功能成功实现的因素多而复杂,需要在机组设计、运行和设备改造维护等环节加强建设,包括在机组设计时考虑实现FCB功能的要求,对已投运机组根据机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改造、系统优化和控制优化,并采取措施提高运行控制水平等以保证机组实现FCB功能的能力。从电网黑启动和快速恢复的要求来看,具有FCB功能的火电机组具有作为黑启动电源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当电网停电时如果有相当数量的火电机组处于带厂用电运行的状态,则可随时恢复上网供电而不是等待被启动, 这无疑对电网快速恢复十分有利。

4 结束语

功能和应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 男52例, 女6例;年龄25岁~72岁, 平均58岁;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34例, 双膝骨性关节炎双膝关节置换术1例, 颈骨平台骨折12例, 髌骨骨折11例, 均术后第3天进行CPM机锻炼。

1.2 方法

病人平卧或半卧, 设定好CPM机的屈伸角度、运动频率及运动时间, 将患肢固定于CPM机上, 关节不负重, 肌肉松弛, 关节面之间的压力很小, 因此对骨折的稳定性无影响。根据资料报道CPM机持续使用时间为4周。应用原则:根据病人的主观反应 (耐受程度) 制订不同的训练计划。具体做法:第1周调整CPM机至关节活动范围为30°, 每天3次, 每次30 min;第2周CPM机为45°, 每天3次, 每次60 min;第3周60°, 每天2次, 每次120 min;第4周80°~90°, 每天2次, 每次120 min。4周后辅以间歇主动活动至部分负重, 最后至全部负重, 功能活动达到正常。

2 结果

13例病人在第1周反映活动时疼痛, 尚能忍受。第2周有5例疼痛剧烈, 故时间调整60 min改为30 min, 其中有3例在逐步耐受后延长到40 min~60 min, 并以此开始计算第1周, 但有1例始终不能忍受疼痛, 无法进入第3周的训练, 活动范围小于45°。当第3周活动增加后又有3例反应较重, 故对以上3例病人改为3周的第1天3次, 每次30 min;第2天3次每次45 min;第3天2次, 每次90 min, 并以此训练1周。第4周有2例不能按计划达到活动范围90°。我们以术后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屈膝屈髋大于90°为优;症状减轻、关节活动45°~90°为良;症状无改善、关节活动小于45°为差。58例中53例效果为优, 4例良好, 1例差。

3 护理

多数病人在开始使用CPM机时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害怕疼痛, 担心预后。因此, 首先向病人详细介绍CPM机的使用方法、目的、训练计划、可能出现的不适、疼痛, 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理解手术与锻炼的辨证关系, 以取得配合, 这样也缓解了病人的紧张心理。

在使用CPM机时应了解病人原有关节的活动度数及手术中关节松解后活动度数来决定最初的活动范围。术后因组织液渗出、关节肿胀, 活动的度数不可能达到手术中松解后的度数, 要逐渐增加活动的次数、角度和范围, 停止锻炼时应抬高患肢, 保持膝关节处于最大的屈曲位, 因为被动后必将产生原粘连部位的破裂, 并形成一个新的创面, 特别是晚上较长时间休息, 出现再次粘连, 对下次锻炼造成一定影响。

对疼痛者可应用止痛药, 锻炼必然有疼痛, 它会随着活动加大, 手术后炎性反应的消失逐渐减轻。

对每一个进行CPM机锻炼的病人都做详细记录, 用每日增长的微小度数来鼓励病人坚持不懈的锻炼。在短时间内膝关节屈曲达到120°时可停止使用CPM机。鼓励病人进行主动或被动屈膝练习。

因为瘢痕增生的时机是3个月~5个月, 出院后没有医务人员的监督, 病人容易松懈, 特别是症状稍微减轻、关节功能有所改善, 就会产生痊愈的错觉, 从而放弃锻炼, 导致关节周围伤面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坚硬瘢痕, 将使原来的关节功能度数明显缩小。因此, 在出院宣教时反复讲明这些内容, 叮嘱病人出院后的关节锻炼必须持之以恒, 定期来院复查。

4 讨论

功能和应用 篇9

1.1不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来访问管理程序层

减小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外部代码无法注入管理程序层中。

1.2设备驱动不需要管理程序层的感知

这种架构可以简单识别更多的设备,提供更好的兼容性。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安装在操作系统运行的控制层(如Windows Server 2008 R2以及Windows Server 2012), 虚拟机直接访问硬件层。

1.3很少的初始化时间

微软的管理程序代码只有约600KB,因此管理程序层不需要在初始化组件方面耗费太长时间,虚拟机的启动配置会变得更为快捷,提高稳定性。

2架构缺点

一是管理程序层的执行必须需要在控制层安装操作系统。不能直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配置在已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二是在控制层正在运行的操作系统发生任何原因的崩溃,那么所有的虚拟机系统也会崩溃。 三是在控制层运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定期进行微软的安全更新,增加了虚拟机的维护工作。

Windows操作系统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后,需要重启操作系统,这就需要将所有的虚拟机进行离线操作,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要花费人力和时间成本将虚拟机在集群中迁移到另一个正常运行的节点上,避免出现宕机。

3应用优势

3.1对Windows子虚拟机的支持

Hyper-V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上,跟Windows服务器系统的兼容性和支持更为紧密,例如Hyper-V在进行P2V时的速度会有优势。

3.2Hyper-V授权方式(小规模虚拟化)

Hyper-V的授权方式基本是按照子虚拟机的个数进行计算的,购买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大概2000RMB)会附带4个免费的子虚拟机授权。假若一台物理宿主机只规划少量子虚拟机,个人认为这种授权方式会节约企业虚拟化的部署成本。

3.3微核架构

Hyper-V采用微核架构,在Hyper-V中,驱动器是安装在子操作系统中的,而不是在Hypervisor层。这样,厂商和管理员就可以使用为服务器物理硬件设计的驱动,而不是虚拟硬件的驱动器。这种架构优点在于子虚拟机上的驱动出现兼容性或bug而不会影响其它子虚拟机。VMware采用了单内核的架构,驱动程序集中于Hypervisor,若出现bug将不易发现和解决,会影响整个虚拟环境的性能或降低其安全性。

4应用劣势

4.1授权方式(中大规模)

Hyper-V的授权方式基本是按照子虚拟机的个数进行计算的,但根据Windows Server2008R2版本有不同的限制[1]:Standard Edition是根据部署的子虚拟机系统进行授权,但其限制了子虚拟机只存在指定的宿主机上。这样的授权方式不够灵活,若更换宿主机后进行二次授权将是件痛苦的事情。

Enterprise Edition和Datacenter Edition是购买了的操作系统授权附带可免费部署4个子虚拟机,前者的一台宿主机上在无特殊需求时只能运行4个子虚拟机,后者无此限制。若要是Datacenter Edition下的一台宿主机上虚拟第5个子虚拟机就需再买授权。假若一台宿主机规划20个子虚拟机也就需要5个。

为管理Hyper-V虚拟环境还需要购买system center和Microsoft 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VMM)。 还有Configuration Manager、Operations Manager、Data Protection Manager、Mobile Device Manager和System Center Essentials,用户可以分开来购买。

4.2技术实现

(1)Hyper-V不支持内存过量使用,也就是给子虚拟机分配的内存总容量不能超过物理内存容量。这意味着需要在宿主机上预留部分内存以防止其它宿主机故障子虚拟机不能切换,此种方式会对内存造成很大的浪费。(VMware支持内存过量分配)

(2)在给子虚拟机分配的处理器总数不能超过物理处理器数,也就是说计划虚拟10个子虚拟机就需要10路处理器的宿主机。(VMware无此限制)

(3)目前Hyper-V的子虚拟机对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支持限制于SUSE Linux。

(4)Hyper-V对4路v SMP的支持仅限于Windows Server 2008。对于Windows 2003,Hyper-V仅支持不超过2路的v SMP。

(5)Hyper-V不支持DRS。

(6)Hyper-V不支持Storage VMotion。(Hyper-V依赖于Windows2008,共文件系统为NTFS,是非集群文件系统)

4.3安全性

(1)Hyper-V依赖于Windows Server2008R2, 相对来说Windows系列的产 品更易受 到攻击, 其安全性 比VMware ESXi以Linux为控制台的环境更低一些。(2)在安全保护方面只能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而VMware可提供给第三方安全厂商的API,在整体解决方案中进行安全防护。(3)由于Windows在更新时就需要重启物理主机, 在管理上也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和系统的不稳定性。

另外再提一点,微软桌面虚拟化中比较典型的两种方式是RDS(远程桌面服务)和VDI(虚拟桌面基础设施模式)[2],个人经验来看,虽然RDS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要用户不是特别在意成本的情况下都会去选择VDI模式。因为RDS模式带来的局限性和限制性太大,导致用户的使用不便。无论是RDS还是VDI模式中,桌面虚拟化项目有两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应用程序对IE的支持和要求;另外一个是瘦终端所连接的外设。

当遇到外设情况比较复杂的时候,Hyper-V通常的解决方案是用高版本的RDP协议来实现外设的映射 [3],比如在RDP8.0中用remote FX来解决部分外设映射的问题。 或许这样确实可以解决外设的问题。要知道RDP协议的升级或高版本往往是伴随着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和更高版本的IE,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应用程序是否及时支持更高版本的IE。

微软如果把IE和Hyper-V做成一个可以从操作系统里面拆出来的模块,或许能解决当前的尴尬局面。比如应用程序只支持IE7或IE8,外设包含高速扫描仪、手写屏等无纸化设备的时候,如果能够拆出来,我们或许可以在2008 R2的操作系统里面直接升级RDP协议的版本、 Hyper-V的版本来满足应用的要求。

5结语

微软进入虚拟化行业时间短,其经验积累还不够丰富, 在整体虚拟化方案的稳定性、性能和安全等方面还需进步, 个人观点认为目前的Hyper-V适合小范围小规模的应用, 待产品进一步成熟后可再考虑应用范围。

摘要:微软Hyper-V使用的是Typer 1 VMM架构下的子架构Microkernelized Hypervisor,采用三层结构。最底层叫做硬件层,是通过在其之上的管理程序层虚拟化来运作的。顶层是控制层用于控制该层中运行的组件,以及为必要的组件提供虚拟机,与管理程序层进行通信。只有了解Hyper-V在架构与应用里的优势与缺点,才能更好地设计虚拟化解决方案或者将其部署到生产环境当中。

功能和应用 篇10

首个开通此功能的公众账号是麦当劳, 用户关注麦当劳公众账号后可以通过其提供的链接打开“麦当劳茶点卡”的详情页, 通过该电子会员卡可以在2013年9月30日前享受一定优惠, 售价3元, 用户可以在微信内完成支付。

用户可以通过腾讯旗下财付通完成支付环节, 或通过财付通平台使用银行卡直接支付。

整个购买和支付过程均在微信内完成。

这一功能给微信的电商尝试增加了许多想象空间,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微信对机构账号的严格管制, 在微信5.0发布后, 以商家为主体的“企业号”每月将只能推送一条信息, 所以推广付费会员服务或许将成为该功能对商家来说最大的价值。

在此前泄露的微信5.0版中, 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扫一扫功能识别实体商品, 并接入到电商平台进行购买, 而此功能的加入或将给腾讯电商平台带去流量的同时创造更多交易量。

一键修复和还原系统功能 篇11

A:用户不喜欢安全卫士类的软件,主要还是因为软件常驻系统的原因,所以可以找一些不常驻系统的软件,如PC Hunter、AntiSpy、PowerTool等安全工具,都带有系统修复的相关命令。以AntiSpy为例,运行后点击“工具”标签中的“高级工具集”,接着在“解锁”选项中就可以修复被破坏的注册表编辑器、任务管理器等项目了。

◆ Windows 7开机后卡顿很久

Q:最近刚刚新买的一台电脑,因为工作原因换成了Windows 7 64位版,而且用的是MSDN上下载的版本,因此并不会出现多余的软件。但是我发现每次开机都会卡很久,只有重启一下资源管理器才可以解决,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A:首先需要想一想最近安装了什么软件,比如压缩软件、云存储软件、杀毒软件等。由于这些软件会将线程插入到资源管理器的进程中,所以就有可能出现和系统的不兼容的情况。如果软件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检测一下硬件的情况,检测一下硬盘S.M.A.R.T信息,同时做一下完整的磁盘扫描。

◆ 自定义Windows 8.1的“Win+X”菜单

Q:在Windows 8.1系统里面当把鼠标移动到屏幕左下角后,在弹出的缩略图上点击鼠标右键,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系统命令。那么我们能不能对这个菜单进行自定义设置操作呢?

A:利用“Win+X Menu Editor”这款小工具就可以实现,运行它后点击“Remove Shortcut”按钮,然后就可以删除默认菜单中不需要的命令了。如果想要添加新的控制命令,点击“Add Shortcut”按钮后选择指定的命令文件即可。

◆ 禁止资源管理器显示最近搜索

Q:我平时通过资源管理器的搜索框查找后,在下次使用的时候就会显示出上次的关键词。为了不让他人找到自己搜索过的内容,有没有什么方法不让资源管理器显示这些信息?

A:首先按下Win+R组合键打开“运行”框,输入“gpedit.msc”后按下回车键打开组策略编辑器,依次展开“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资源浏览器”,接着在右侧窗口中找到“在Windows 资源管理器搜索框中关闭最近搜索项目的显示”项。双击打开此项,选择对话框中的“已启用”命令,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 如何克隆文件夹的目录结构

Q:有的时候我需要将一个文件夹目录的结构移动到其他的电脑系统或磁盘中,利用传统的方法先复制粘贴,再一个个删除文件夹中的文件非常麻烦。请问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实现呢?

功能和应用 篇12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手段, 更是人类两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隐喻一般分为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而转喻是用一个概念指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转喻的类型较多, 如容器转喻内容、部分转喻整体、性状转喻事物等。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不仅大量存在, 而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隐喻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

1. 结构性隐喻

在这类隐喻中, 源概念的结构可以系统地投射到目标概念域里, 从而使后者可以按照前者的结构被理解。这是用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将适用于一种概念的词语使用于另一概念。结构性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并不少见, 如:

例 (1) “体育竞赛是战争”是一种隐喻概念, 体现在新闻中常有如下表述。

拉力大战德约科维奇终胜纳达尔夺美网冠军 (《体坛快讯》2011.9.13)

中国体操男队艰苦训练备战世锦赛 (《体育世界》2011.9.20)

隐喻源于对两个概念相似性的认识。“竞赛”与“战争”正是具有诸多相似性的两个概念。竞赛同战争一样, 需要两组人通过相互竞争完成的, 其结果以输赢来计。竞赛过程中时常会有激烈地交锋, 也可能有成员受伤。因此, 人们将对战争的认知投射到了体育竞赛上。“体育竞赛是战争”这个隐喻概念形成后, 人们对于体育竞赛的认知与谈论方式完全是由战争概念构成。用于战争的“大战”“终胜”“备战”等词汇, 完全可以用于体育竞赛。

2. 方位性隐喻

方位性隐喻就是参照空间方位组建隐喻概念, 将情绪、数量等抽象的概念投射到上下、内外、前后、“中心—边缘”等具体的空间概念上。新闻中源域为上下域, 目标域为数量的用例较多, 如:

(1) 商务部今天公布,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9461.2亿美元, 同比下降23.5%。 (《新闻联播》2009.07.15)

(2) 中国与中东地区贸易额大幅飙升 (《深圳商报》2010.07.16)

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 人们很早便在头脑中形成了“上—下”认知域。而后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人们也不难发现, 堆积物质时会形成一个平面。当物质数量增加, 这个平面随之上升;当物质数量减少, 这个平面随之下降。于是, 人们在经验中将数量与上下域联系了起来。所以, 当“出口额”“贸易额”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 可相应地使用“下降”“飙升”等词汇表达。

3. 本体性隐喻

本体性隐喻将用于物体的概念或概念结构, 用于认识、理解我们的经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 它源于人类的自我认知。人体是一个独立的、有边界的实体, 有内外之分。所以, 人体就是一个容器。后来, 人类又将容器概念投射到其他实体以及行为、状态之中。

容器隐喻在新闻中的应用较为常见, 如:

(1) 走出电视娱乐节目庸俗化的困境 (《光明日报》2006.02.10)

(2) 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 目前本市已进入乙脑高发期。 (《北京晚报》2011.08.07)

“困境”“高发期”都是抽象的状态或时间。但当人们把“容器”的概念投射其中, 这些抽象的事物就具有了边界化、可量化、可出入等特征, 从而可以被“走出”“进入”。

三、转喻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

转喻必须发生在同一认知框架内, 用显著度高的事物转喻不显著的事物。一般整体比部分显著, 可以转喻部分。但是, 显著度又常随人的注意力发生变化。因此, 当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部分上时, 部分的显著度就将高于整体, 从而可以转喻整体。比如, “北漂”白领转战天津 (《北京晚报》2011.04.22) “白领”本来是指脑力工作者服饰中的领子, 属于部分。但它可以同体力劳动者服饰中的蓝领相区分, 人们的注意力也会集中于这样的部分。因此, “白领”这个部分得到了凸显, 显著度提高, 可以转喻整体。

在“机构—所在地”认知框架中, 所在地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而机构作为某些团体的组织, 是抽象的。所以, 所在地更为显著, 可以转喻机构。比如, 美调查委员会称:白宫在漏油事件后曾封锁信息。 (《新闻联播》2010.10.07) 例句中的“白宫”转喻美国政府。

在“施事—动作—受事”认知框架中, 施事是孤立存在的, 而动作表达的是一系列名词间的关系。因此, 动作是显著度高的部分, 可以转喻施事。比如, 参加会见的还有, 回良玉、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令计划、孟建柱等。 (《新闻联播》2010.10.26) 其中“参加会见”是动作, 用来转喻发出这个动作的人。

四、结语

通过上文表述, 我们可以看到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同时, 隐喻和转喻也在新闻语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隐喻和转喻的运用不仅可以增添语言的生动性、鲜活性, 而且有助于信息的压缩与凸显。一般来说, 新闻语篇的长度有限, 撰稿人员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编码时, 往往会使用隐喻、转喻手段压缩信息, 并保证重点信息得到凸显。这一点也恰恰符合了语言发展规律中的经济省力原则。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二者大量存在于新闻语言之中, 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不同类型的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的应用情况出发, 详细分析了用例, 透彻地说明了隐喻和转喻在新闻语言中所起到的功能。

关键词:隐喻,转喻,新闻语言

参考文献

[1]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The Univerc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2]裴晓军, 《战争隐喻与新闻传播理念——以都市报为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年第12卷第4期

上一篇:渗透特性下一篇:幼儿园的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