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活动

2024-07-31

研课活动(精选8篇)

研课活动 篇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就是活动积累的过程,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积累经验,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素养。 要帮助学生学会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验与操作。 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直观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然而, 在教学中进行实验时, 我们往往顾此失彼, 效果差强人意。 在借助实验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有此有彼, 有机相融, 方能彰显实验的活力。

一、经历实验过程, 体悟知识形成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在教学中, 我们通常强调一个实验怎么做, 如: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把圆柱体切拼成长方体……而忽略另一个问题: 学生想不想做这个实验? 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 老师为了让学生通过预设和情境创设, 产生一定的实验需求, 就提醒学生: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是怎样做的啊? 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数学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问题呢? 想一想能不能把圆柱这样我们没有学习过的形体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 可能有学生会想到用圆面积计算的办法, 把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再去求出它的体积。 但是整个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没有活动呢?有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呢? 能不能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呢? 显然是不能的, 学生根本不清楚要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只是按着老师的要求机械地完成实验, 并没有主动参与实验。

从上述活动过程看, 很显然学生没有这样的需要, 也就不可能有实验的需求。 要让学生有需要, 还是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思维空间, 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中, 从内心出发形成需求。 可以组织学生对圆柱与圆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让学生调用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之前可以对圆的面积进行简单复习, 并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活动经验, 迁移学生的经验, 将圆与圆柱的相似知识有机整合。 这样再让学生对圆柱的体积公式进行研究, 让他们探索自己的疑问———圆柱的体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圆柱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不是教师领着学生做实验, 而是学生自己想去做这个实验,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有了需求, 才有探索的欲望, 才能全身心投入实验,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的需求真正从实验中得到满足。

二、指导操作过程, 获取有效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经历数学过程、参与数学的活动、体验知识形成。 教师在学生数学活动的操作过程中, 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做指导者与参与者, 让学生在正确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技能。

三、丰富体验过程, 形成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果一味强调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训练就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在数学知识层面上得到发展而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让每一位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体验数学结果的发展过程, 最终为每一位学生形成数学思想而服务。

例如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这一课时, 我充分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1.尝试猜想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正方体表面积了, 你知道正方体有几个面吗?

生:有6个面。

师:那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 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呢?

生1:12个面。

生2:不对, 应该是10个面。

师:为什么有的说10个面, 有的说12个面呢? 说一说你的理由, 并且你有什么方法证明你的想法呢?

2.经历操作

生2:因为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 而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会少2个面, 所以是10个面。

学生操作: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 为什么一个正方体是6个面, 而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就成了10个面呢?

生:因为两个正方体中间有两个面被盖住了, 所以只有10个面。

师:很好, 那么利用你已有的经验, 猜一猜3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是多少呢?

生思考了有近半分钟。

生:应该是14个面, 因为3个小正方体有18个面, 而它们拼成后有两处两个面被盖住了, 所以只有14个面。

学生演示:

师:你的想法很好, 那么4个呢?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我们在借助实验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让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焕发活力。

研课活动 篇2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一)说总体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为此,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3)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

(4)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5)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

2、过程与方法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二)、说本册书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语文属于语文学习的第三阶段,在教学目标上既继承了语文学习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也有自身的独特性。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的习惯。(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10)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11)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知识,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135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13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速度。(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 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的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习作。学习使用常用修改符号。

7、综合性学习:(1)突出学生的自主性。(2)重视学生主动性。

(3)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精神。

二、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特点

1、教材的编写体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在保持总的编写风格的基础上即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练习”组成,针对小学语文学习最后一个学期的实际情况,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新的设计: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七个专题,依次是: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和师恩难忘。共安排了24篇课文,其中23篇为精读课文。每个专题安排了一个习作和一个练习。在本册教材的最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做一份“我的成长册”,符合实际。

2、教材的编写特点

(1)全面准确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教材互相联系

(3)教材内容上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衔接(4)加强导学功能,利用学过知识自主(5)综合性学习,综合运用

(二)说教材的内容结构与整合

1、说教材的内容结构 全册书包含七个专题的内容。

第一单元:壮丽山河。四篇精读课文分别带领学生领略了长江、三亚落日、烟台的海以及金华双龙洞的美;六年级下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在习作中让学生去说说自己童年的乐趣;练习则从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和口语交际(我来当导游)构成。

第二单元:正义必胜。三篇精读课文,从《卢沟桥的烽火》感受中国军人的顽强;从《半截蜡烛》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勇敢和爱国;从《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体会聂荣臻将军的大度和敌我分明。写作是让学生歇歇“当老师不在的时候”;练习依旧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学习,它包括语文与生活(农业与古诗)、诵读欣赏《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聊聊热点话题)。

第三单元:诗文荟萃。三篇精读课文,题材广泛,分别是小说片段《三打白骨精》、词《词两首》、寓言故事《螳螂捕蝉》;一篇自读课文《我读书 我快乐(阅读《西游记》);针对本单元的内容,习作是让学生去读一本书,并写写自

己的读后感。练习包括各种笑、钢笔字、词语(西游记)、及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三篇精读课文,从《夜晚的实验》中明白斯帕拉捷是如何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从《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中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从《学会合作》中合作的意义。习作围绕单元目标,要求学生去探索发现,做实验并写一写。练写包括语文与生活(练习上下文解词)、古今贤文(真理篇)、写好钢笔字和学写毛笔字。

第五单元:感悟人生。三篇精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让我们看到了豁达和乐观、《最大的麦穗》让我们知道要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错失良机、《山谷中的谜底》则告诉我们要敢于在逆境和压力中抗争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当退让。写作是让学生写一写“成长的烦恼”。练习由语文与生活(商业)、诵读与积累(时间易逝)、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和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组成。

第六单元:咏物抒情,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分别是《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写作是要求学生做一项调查统计。练习包括语文与生活(景物)、诵读欣赏《马诗》、写好钢笔字以及口语交际《与—对话》。

第七单元:师恩难忘。从《莫泊桑拜师》一文中认识了循循善诱的福楼拜,从《理想的风筝》中感受到刘老师的顽强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从《孔子游春》中领会到孔子的循循善诱,从《明天,我们毕业》感受到“我”对母校的不舍,侧面写出了老师对我的恩惠。小学即将毕业,这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给老师写封信。练习则包括语文与生活《论语》、诵读积累(孔子教育思想)、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临别赠言》和学写毛笔字。

2、说教材的内容整合

(1)知识与能力:与语文学习的第二阶段一脉相承,仍是“两根柱子(阅读与写作)、一条龙(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写作并不是完全的“一一对应”,而是“各成体系,双线并进”。但在识字的量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加,在精读课文的篇幅上有所加长,更加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独立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在教材结构形式上和选文的难度上的增加,注意了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这样就减缓了坡度,有利于小升初的衔接。

(2)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如本册书的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去观察,去实践;第七单元要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写作的内容更是更多的要求学生在实践后去写一些,将语文和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册书的编排上,不难发现所选篇目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的专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有的专题要学生学会观察、有的是懂得感恩,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感受文本。

三、说建议

(一)说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单元导入,教师明确目标,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教学中中,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初步整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在精读感悟,重点突破时,通过情境设置、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或表演形式,让学生活学活用,自主理解,最后回归整体,进行读写训练,倡导说真话说实话;并给予时间让小组合作,自我修改、相互修改,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1、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本的内涵,表达自己的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要重视读、有序读、多样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所抒发的情感,体会文本带给我们的思想内涵。在读的过程中,要避免带给学生枯燥的感觉,只有读的方式和方法多样、交替、变化,学生才会感到“我读书、我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示对文本的理解的过程,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触摸语言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得到一次升华。这也就是所谓的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成长的完美展现。

2、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拓展语文教学。

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应当向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促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学语文,用语文。

3、作出合理实用的预设,营造精彩与生动的课堂。

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在教学前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编写合理有效的教案,设置难以相当的问题等,并尽量将学生的生成往自己预设的方向靠,以便容易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自然而然也能达到精彩和生动的教学效果。

(二)、说评价建议

评价应该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

如对六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评价: 重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评价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多积累 写作评价: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重视对作文的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口语交际:

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综合性学习:

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首先,立足课本,挖掘文本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参、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

其次,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利用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黑板报、校园宣传栏等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和实践的有利环境。

再次,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和整合。在教学中,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另外,多媒体网络资源

研课活动 篇3

“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研发团队隶属于杭州市建新小学课程研发中心, 是学校“新小孩”整体课程改革实施进程中组建的核心团队之一。团队正式成立于2013年10月, 在闫学校长的指导下, 依托学校“爱丽丝”绘本馆, 以馆藏近万册国内外经典绘本为主要资源, 完成了覆盖小学1~6年级的绘本阅读课程基础建设工作。成熟的课程理念、详尽的课程计划、多样的课程资源、有效的课程实施, 使得“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一经面世便广受好评, 并于2015年10月获得了“杭州市精品课程”的殊荣。

【绘本简介】

《妖怪山》是幻想小说作家彭懿的首个绘本故事作品, 画家九儿为这本书进行配图。

此绘本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救赎的故事。野狐、虎牙、夏蝉和笛妹, 四个小伙伴到山上游戏时, 夏蝉不慎掉入石缝。其他三个孩子因极度恐惧, 扔下夏蝉逃下山去。夏蝉自此失踪。三个孩子也留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一年后, 他们收到夏蝉的来信, 夏蝉在信中说自己已变成妖怪, 只有当三个伙伴去山上找到她, 并完成当年的游戏后, 自己才能变回人类。三个孩子克制住内心的恐惧, 回到山上完成了游戏。最终, 四个小伙伴再次团聚。

画家九儿称, 自己从小赤脚在山上跑上跑下, 遇见了不少“妖怪”, 都画在了这个绘本中。绘本中的水彩插画从构图到色彩, 都呈现出与故事风格高度的一致性———细腻、神秘、阴郁, 又不乏温情, 堪称绘本插画的精品。

【课前研讨】

研讨主题一:多视角解读《妖怪山》

陈培骊:说实话, 我个人并不赞成把这个绘本纳入到我们绘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作为一个幻想故事, 在情节中加入妖怪的元素本无可厚非。但是我读这个故事, 总是觉得里面透着太多的诡异气氛, 无论是故事开头大人们所说的妖怪传说, 还是夏蝉神秘失踪以及后来变成妖怪的场景, 包括三个小孩子最后玩的那个游戏, 都带着一种阴森森的感觉。换句话说, 这本书里的“妖怪”, 真的会让读者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而我认为, 我们的绘本课程应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到美好而光明的东西, 为他们奠定明亮的精神底色。给孩子看的文学作品, 不是不能提“妖怪”, 但是妖怪就必须得是让人恐惧的吗?作家汤汤的《到你心里躲一躲》, 写的也是鬼怪, 但是写得多么温情。我觉得, 那才是写给孩子的故事。

沈燕萍:我不完全同意陈老师的观点, 我觉得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太过诡异,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我们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这个故事的。而成人的思维受生活逻辑的影响太深, 所以对所有反逻辑、反自然的东西, 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恐惧。但我们不能忘记, 儿童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成人是有差异的。这个故事里的确带有超自然的元素, 但是故事本身并没有表现任何暴力和血腥的东西, 甚至故事中的大人在吓唬四个孩子的时候, 也只说“妖怪会‘哧溜———哧溜———’舔你们的腿, 就像舔冰棒一样”, 而没有说“妖怪会把你们统统吃掉”;即使夏蝉变成了妖怪出现在小伙伴面前, 故事中还要特别强调“她微笑着”轻轻落地。可见作者是非常注意落笔的分寸的, 力求不带给小读者负面影响。所以, 如果我们站在儿童的视角来看, 这应该是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符合孩子们游戏与冒险天性的故事。我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孩子会被其中的“妖怪”吓着, 我们的孩子没那么脆弱。

陆霞:我同意沈老师的观点。阅读本身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 所以一定会受到读者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绘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相同的地方, 即教师本人对学习材料的解读层次和深度, 对于教学的结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更要看到绘本课程的独特之处———“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是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为旨归的课程, 所以课程内八个板块的命名全部冠以“儿童”的前缀。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我很赞成沈老师从儿童视角来判断这个绘本的基本价值。除此以外, 作为一个绘本, 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分别从“文”和“图”两个角度进行解读。从故事的文字描述来看, 这个绘本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开篇就说“去年夏天, 有个小女孩失踪了”, 然后才从头讲述整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大家是否注意到了, 这种结构的写法在绘本故事中是很少见的。

王艳霞:我也关注到这个现象了, 并且我还注意到与这个故事的开头相配的那个画面。你们看, 这个画面描绘的是夏蝉失踪后第二年的夏天, 三个小伙伴在晒台上做功课的场景。这本来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 但是整个画面看上去却充满了一种躁动不安的氛围。旁边大树的树枝都以一种不自然的状态扭曲着生长, 洗漱台上放着的漱口杯是斜着眼的红脸妖怪的样子, 桌子下那只黑猫的姿态、眼神也不是寻常猫咪的样子, 还有三个人的动作、神态都隐约透出心事重重的样子。这一切是不是都在向我们暗示:去年发生的不幸事件, 一直困扰着这三个小伙伴, 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所以外界环境都显示出这样一种不自然的状态。

陈培骊:王老师的观点启发了我———就像刚才沈老师所说的, 这个故事明明既不暴力也不血腥, 整个绘本中, 真正出现妖怪形象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写夏蝉从石缝里飘出来, 变成了长着尖耳朵、绿眼睛的妖怪;第二个就是“游戏”环节, 野狐等三人分别变成了打雷巨怪、毛球怪和青蛙婆。仔细看看, 会发现这些妖怪长得一点都不可怕, 但为什么我看这个绘本的时候, 却觉得非常诡异呢?是否就是跟绘本中的这些插图有关系?

陆霞:让我们再仔细地来看看绘本中的这些插图。就像陈老师说的, 绘本中凡是正面出现的妖怪, 其实都长得挺可爱;而那些没有出现妖怪的插图, 却隐约表现出种种不安全的气氛。我觉得, 这种不安全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画面的色彩, 绘本中插画的基本色调都是比较暗的蓝绿色, 带有浓厚的压抑感;第二是画面的构图, 仔细看就会发现, 大部分构图都是倾斜的, 造成视觉上的不稳定感;第三是画面中的景物, 树的枝杈都故意画得扭曲, 树干上散布着眼睛似的疤, 特别是每一页都在草丛间隐约露出一两个黄色的光点, 就像妖怪的眼睛似的。画家之所以这样来处理绘本的图画, 我想应该就是在向我们暗示孩子们的害怕、愧疚、后悔等种种负面情绪, 这些才是这个绘本中无处不在的“妖怪”。

沈燕萍:我非常同意陆老师的解读。在这个绘本的题记中, 有作者彭懿的一句话:“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座妖怪山, 绕开它, 还是跨越它?”这句话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 所谓的“妖怪山”就是压在孩子们心头的种种心理负担, 而作者创作这个绘本, 就是想鼓励孩子们跨越心中的“妖怪山”, 获得自我的解放。这么看来, 这个绘本非常具有教学开发的价值。

研讨主题二:价值优选与策略制订

王艳霞:根据以上讨论, 《妖怪山》这个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心灵救赎的故事, 是关于如何直面心理阴影、走出内心挣扎的故事。按照这样的理解, 我建议将这个绘本的教学开发纳入“儿童心理治愈”这个板块。同时, 考虑到此绘本的故事情节本身并不复杂, 又具有非常明显的幻想色彩, 跟中段学生的阅读心理比较契合, 所以我想把这个绘本教学设定在三、四年级这个学段, 大家觉得是否合适?

沈燕萍:我认为可以, 并且我倾向于把它放在三年级。首先, 故事明确地告诉读者, 失踪事件发生的时候, 四个小伙伴都是9 岁, 9 岁的孩子正好是上三年级。这样, 孩子们就是在读同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 会产生亲切感, 容易和故事发生共鸣。其次,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心理成长的过渡期, 他们既不像低段的孩子那样更多地表现“本我”的特征, 又不像高段的孩子那样, 具有较高的道德发展水平———勇气意志及自控能力都相对强大一些———所以他们容易发生心理冲突。同时,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也不善于表达内心的困惑, 有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话就会留下阴影, 并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段突然爆发。所以, 学生中的很多行为问题虽然表现在高段, 甚至表现在成年以后, 但根源却往往产生于童年时期。如果能通过这个绘本, 引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确看待自己面对的各种困难, 尤其是敢于直面内心的恐惧、克服心理的阴影, 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但是在平时的阅读写作教学中发现“, 心理活动”对于中段孩子来说始终是个难点, 所以在绘本教学中, 若想实现上面说的目标, 估计难度挺大的。

陆霞: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 关于直面困难、克服内心恐惧、用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 类似这样主题的故事、文章, 学生接触到的还少吗?不但在语文、品德等课程中, 类似主题的材料多次出现, 而且在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频率更高。那么, 这个绘本教学的独特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第二, 我们不能只想着怎么利用绘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化, 既然我们的绘本课程是儿童视角的, 是不是更应该想一想, 儿童拿到这个绘本, 他们最感兴趣的究竟是什么?教学价值的确立, 还是要回到儿童立场上去想一想才行。

陈培骊: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一拿到这个绘本, 最吸引我的还真不是故事本身, 而是图画。这个故事虽然具有幻想色彩, 但是看到故事的开头几页, 我就能把结尾大概猜出来了, 因为故事从主题设置到情节构思, 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但绘本的图画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画面中传递的特别氛围, 这个我们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另一个, 也是最吸引我的, 是其中描绘孩子们“完成游戏”的那两页, 跨页还不够表现, 又加了两个折页, 整个游戏画面足足扩展了一倍。而且这个画面是采用“异时同图”的方式来绘画的, 即把几个连续的游戏场面, 分时段同时画在同一个页面上, 路径彼此交叉。所以看这样的画面, 既像是在走迷宫, 又像是在看连续动画, 具有非常强烈的可探索性和娱乐性。

陆霞:陈老师其实把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一并回答了。的确, 若教学实施得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此绘本心理治愈的功能, 但是要引导三年级学生认识自己的内心, 我觉得挑战性太大了。另外, 从绘本本身来看, 最大的特点和价值并不在于故事本身, 而在于其插画的艺术性。而且, 根据我们第一阶段的研讨, 那些孩子们很难用语言归结出来的各种负面情绪, 画家都以她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画面中表现了出来, 比如扭曲的树枝、草丛中的黄色眼睛等。我认为,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悟”, 而读懂画面的过程, 就是“悟”的过程。如果孩子们能通过画面, 读出“妖怪山”所隐射的心理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那么同样能收到“心理治愈”的效果, 并且将会比纯粹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和表达的效果要好。从这个意义上说, 艺术才是治愈心理的最好手段。

王艳霞:的确, 在两种教学价值并存的情况下, 进行优选是非常必要的。我同意把对这个绘本的艺术欣赏和感悟, 作为教学的优先价值;将相关的心理疏导整合到其中, 作为教学增值。这样, 这个绘本就应当归入“儿童艺术鉴赏”这个板块中去。另外, 考虑到对这个绘本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领悟和鉴赏是有一定坡度的, 因此我建议放到高段教学。

沈燕萍:那么整个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不是也可以确定下来了?指导读图, 应该成为整堂课的主要教学行为;观察发现画面中的秘密, 展开联想, 领会象征意义, 便是阅读这个绘本的基本策略。不过我想提醒一下, 因为高段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以文字阅读为主的, 怎么指导学生从文字关注转向图画关注, 还需要考虑可行的方法。

陆霞:对于这个问题, 我觉得有两件事是教师可以做的。一是给学生留足天性发挥的空间, 高段学生说到底也还是孩子, 孩子就喜欢玩, 喜欢游戏, 所以要留空间给他们, 让他们跟着绘本中的小伙伴一起玩, 在玩中感受绘本的艺术魅力。二是用好绘本故事的文字, 在文字中找到疑点, 当这些疑点无法用文字材料来解答时, 学习的关注点就自然转向了图画。例如, 故事中有这样两句话:“他们怎么会忘记夏蝉呢!在过去的一年里, 他们连一天也没有忘记过她。“”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喊过这个名字 (夏蝉) 了, 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喊出了口。”既然三个小伙伴一天都没有忘记过夏蝉, 彼此间又怎么会整整一年不提起这个名字呢?这样的疑点, 是无法从文字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只有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生活、引向图画, 才能得到解答, 获得领悟。

王艳霞:今天的研讨很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期待, 用真实的课堂来演绎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课例呈现】

执教者:陆霞

一、了解绘本故事

(师下发绘本, 生自由阅读7 分钟。)

师: (出示问题, 生开火车回答。) 第一个问题“:妖怪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生1:是大人骗小孩子的。其实是因为那座山里面有很多的缝, 所以大人不希望小孩子到那座山上去, 就编了个谎话, 说那是妖怪山。

师:第二个问题:孩子们是否相信妖怪山上有妖怪?

生2:孩子们不相信妖怪山上有妖怪。

生3:我觉得孩子们相信妖怪山上有妖怪, 因为书上说, 夏蝉掉进缝隙里的时候, 孩子们好像听到了妖怪的舌头舔夏蝉腿的声音。

师:两个同学意见不一样了。谁来说说自己的原因?

生3:一开始他们是不相信的, 后来他们就相信了。

师:第三个问题:夏蝉是怎么失踪的?

生:四个人玩“妖怪捉小孩”的游戏时, 夏蝉掉进了山上的一条缝里, 然后就找不着了。

师:第四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回夏蝉?

生:三个朋友去找夏蝉, 跟她玩完那个游戏, 夏蝉就能回来了。

师:第五个问题: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 小伙伴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小伙伴们都变成妖怪了, 如果夏蝉认不出他们, 游戏就无法完成。

师:第六个问题:他们是如何让夏蝉认出自己的呢?

生:在第一次去妖怪山的路上, 他们各自做过一些事。现在就重复做那些事, 让夏蝉认出自己。

师:请你举例说明。比如说, 野狐的表示特点的动作是什么?

生:野狐的动作就是抛果子。

师:好, 同学们, 在看到“夏蝉和小伙伴做完游戏”这一页的时候, 你有没有往前去翻这个绘本的冲动?当时往前翻了的举手。

(约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

师:你为什么往前翻?

生:我是想证明一下, 他们是不是以前真的做过这些动作。

师:也就是说, 你们读这个绘本的时候, 不是很关注图画。我们习惯于读文字的人, 读绘本往往会错过一些藏在图画里的情节。有时, 关注图画比关注文字更加重要。

师:最后一个问题, 考记忆力的:在故事中, 夏蝉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生:是“谢谢你们, 我三个最好的朋友”。

二、探讨“友谊”的内涵

师:你认为这三个小伙伴能称得上是夏蝉最好的朋友吗?

生:我认为能。因为他们三个明明很怕妖怪山, 但还是要去救夏蝉。

生:我的观点是不能称为好朋友。因为在夏蝉被植物缠住的时候, 他们三个怕自己也遇到危险, 就自己逃跑了。

生:我认为是最好的朋友, 夏蝉不见后, 他们找来大人, 满山寻找她。

生:我也认为是最好的朋友, 因为已经过去一年了, 他们仍然记着夏蝉, 并且去拯救她。

生:我觉得不能算最好的朋友, 因为当初夏蝉掉进缝隙里的时候, 他们只顾自己逃跑了, 他们后面所做的一切, 只是弥补当初的错误而已。

生:我也认为不能称为最好的朋友, 因为书上说了, 他们在喊夏蝉名字的时候, 都喊得很费劲。

师:同学们的观点各不相同, 你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 但我们同时也要尊重夏蝉的观点。让我们猜猜, 夏蝉为什么认为三个小伙伴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呢?

生:因为他们毕竟都是孩子, 都有害怕的事情, 特别是妖怪。我们有时一个人在家里也会害怕, 何况是去妖怪山呢。所以夏蝉很体谅自己的朋友。

生:在夏蝉掉进石缝的时候, 他们自己也很害怕, 但他们最后还是去救夏蝉了。这足以证明他们称得上是夏蝉最好的朋友。

师:对于“朋友”的理解,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说他们不是朋友的, 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 让我们用时间、用阅历去解释朋友的内涵。认为他们是朋友的, 你也要学会等待, 时间最终会告诉你, 友谊究竟是什么。

三、感受插图的魅力

师:同学们, 你们在读这个绘本的时候, 觉得哪些画面最有意思?

生:我觉得封面最有意思, 因为我发现一年四季都藏在里头。画面右上角这棵树处于春天, 正在发芽;右下角的树在开花, 这是夏天;左下角的树枯萎了, 代表秋天;到了左上角, 这棵树叶子掉光了, 表示到了冬天。

师:真了不起!这本书我看了那么多遍, 还真没发现封面上居然藏着春夏秋冬。

生:他们做游戏的画面很有意思, 不过我不太明白, 之前明明说三个小伙伴要各自走不同的路去找夏蝉, 才能把她救回来, 为什么这幅画上他们三个都在一起?

师:的确是个问题, 怎么走着走着, 三个人走到一块儿去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这幅画里真的有好多妖怪, 不过仔细一看只有三种:打雷巨怪、毛球怪、青蛙婆。也就是说这座山上有很多打雷怪, 很多毛球怪, 很多青蛙婆, 对不对?

(有学生说“对”, 大部分学生表情迷惑。)

生:我看到中间那个打雷巨怪身上还穿着带蓝色条纹的衣服, 我觉得这幅画面应该是一个渐变。先是野狐, 然后走到中间时就慢慢变成妖怪了, 可是身上还有野狐的衣服, 再到后面野狐完全变成妖怪了。

师:那其他几个人是不是也一样?看, 这个是虎牙。 (生:身体变了。) 身体变了, 脸没变。后来呢? (生:整个人都变了。) 最后从树林中走出来时——— (生:完全变成毛球怪了。) 笛妹呢?

(生看屏幕, 发现笛妹的变化过程。)

师:同学们,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为什么?这里涉及到绘画艺术的一个手法。其实是三个人在走三条不同的路, 但是画家把他们画在同一个画面上了。这种画法叫作“异时同图”。也就是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 画在同一个页面上, 就像刚才说的, 好像画成一个渐变的过程。最早采用这种构图方法的是佛经绘画。佛教经变 (经变:以图像的形式来说明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编者注) 的里面就大量使用了这样的画法, 比如这一幅敦煌壁画。 (出示壁画的一部分) 这是《九色鹿》的故事, 就是采用异时同图来构图的。同一画面上, 展示了从九色鹿救人到被出卖的整个过程。同学们, 《妖怪山》中还有一个画面也是用“异时同图”画成的, 你知道是哪个画面吗?

生:就是夏蝉把他们都抓住“吃”掉了的那个画面。

师:对。就是这个最长的“游戏”画页。同学们把绘本打开, 找到这个游戏画面, 这回你能看懂这个游戏过程了吗?自己看一看, 感受一下这个游戏吧。你们可以用手指把三个人的行进路线描出来, 看看这三个人是怎么追着夏蝉跑, 想让夏蝉认出自己的。你们可以看到, 野狐还过了小桥, 从桥上挂着爬过去。笛妹变的青蛙婆还跳过了小溪呢。

(生看绘本)

师:怎么样, 这个画面好不好玩?

生: (齐) 好玩!

四、寻找内心的“妖怪”

师:你们还记得吗?刚才有一个同学说, 三个小伙伴不能算夏蝉的好朋友, 是因为他们叫夏蝉的名字很困难。看这一页, 当他们从转圈的眩晕中清醒过来时, 发现夏蝉不见了, 于是喊了起来“夏———夏———夏蝉”。“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喊过这个名字了”, 难怪喊得那么费力。可是在“夏蝉来信”这一页上, 明明说, “他们怎么会忘记夏蝉呢?在过去的一年里, 他们连一天也没有忘记过她。”你不觉得这里有问题吗?

生:他们既然一天都没有忘记过夏蝉, 为什么喊起夏蝉的名字会那么吃力呢?三个小伙伴之间为什么一年都不提夏蝉的名字?

师:这个问题有难度, 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

生:第一, 他们不想引起父母的追问;第二, 他们不敢喊。

师:为什么不敢喊?

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对不起夏蝉的事, 觉得很内疚。 (师板书:内疚)

生:我觉得还因为他们恐惧、害怕。因为他们怕喊出夏蝉的名字, 夏蝉就会从山上飘过来, 质问他们为什么抛下自己。

师:他们无法面对夏蝉的质问。这是对妖怪的恐惧, 也是对自己行为的恐惧。 (板书:恐惧)

生:前面大人跟他们讲了, 山上有妖怪, 他们却不信, 硬要去妖怪山玩, 结果害得夏蝉失踪了。他们觉得是自己害了夏蝉, 所以很自责, 也很悲伤。 (师板书:悲伤、自责)

师:同学们, 这些写在黑板上的词, 如果让你画出来, 你能画吗?看表情, 同学们感到很惊讶。这些词怎么能画出来呢?告诉你, 高明的画家就能画出来。所有这些词, 这本书里都画出来了。你能在图画中找到这些词的影子吗?

(生翻阅绘本)

生:我找到了, 在树林里、草丛里有很多眼睛, 很像妖怪的眼睛。

师:真的, 这本书里充满了妖怪。同学们赶快去找找, 看看从书中哪些地方能找到隐藏的妖怪。

(生寻找后自由交流)

生:真的每一页上都有妖怪的眼睛。

师:每一页上都有?

生:最后一页, 就是他们救出夏蝉后一起下山的那一页上, 草丛里没有眼睛了。

师:好, 同学们, 都说妖怪山上有妖怪, 但是除了四个小朋友变的妖怪外, 书中再也找不到一个完全露出脸来的妖怪, 只剩下草丛中这些闪闪烁烁的眼睛了。这是为什么?妖怪山的妖怪, 究竟是什么?

生:我觉得真正的妖怪并不是草丛中的眼睛, 而是孩子们心中的那些负面情绪, 恐惧、内疚、悲伤、自责, 这些才是这本书中真正的妖怪。最后那一页上, 因为孩子们已经救出夏蝉了, 心中的负面情绪没有了, 所以画面上就没有这些眼睛了。

师: (在板书的词语上画山形) 这些恐惧、自责、内疚、悲伤, 这种种负面情绪, 才是孩子们心中的“妖怪”。

五、跨越那座山

师: (出示“夏蝉变回人形”这一页) 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发现, 这一页的构图很特别。其他的画面上, 人物都是画在背景之中的;而这里, 四个人拥抱在一起时, 却没有画在背景当中, 而是画在空白的地方, 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认为, 这表示他们四个人走出了内心的妖怪山, 因为他们从那阴暗的背景中走出来了。 (生鼓掌)

师:那么他们四个人是怎样走出内心的妖怪山的呢?

生:他们克服了内心的恐惧, 救出了夏蝉。

生:他们是用自己的行动, 弥补了当年对夏蝉的亏欠。

师:你所说的行动, 就是对责任的担当。

生:我觉得因为夏蝉首先原谅了这三个伙伴, 才使他们有信心战胜心中的恐惧。

生:他们向夏蝉道歉, 也是走出内心妖怪山的方法。

生:也就是说, 过去一年四个人都困在妖怪山。后来, 三个伙伴救了夏蝉, 四个人就一起走出了妖怪山。

师:真的是四个人都被困在妖怪山了吗?想一想, 如果你是夏蝉, 在你掉进石缝时, 你的伙伴们都吓得拔腿逃跑了, 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害怕;生气;愤怒;难过;绝望……

师:可是, 同学们读一读夏蝉写给三个伙伴的信。信中说:“真的, 我一点儿都不怪你们。”你从中读出那些害怕、生气、愤怒、绝望了吗?

生:我知道了, 夏蝉刚掉到石缝里的时候, 可能会那样想。但是当她写这封信给小伙伴们的时候就已经原谅了他们, 没有那样的负面情绪了, 就等于心已经走出妖怪山了。

师:所以, 跨越妖怪山, 除了要克服恐惧, 要担当责任, 要真诚地道歉, 还有一种方式———谅解和宽恕。所以, 在这四个人之中, 第一个走出妖怪山的是———

生: (齐) 夏蝉。

师:孩子们, 这本书的作者彭懿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妖怪山, 是绕过它, 还是跨越它?”关于这个问题, 夏蝉和她的小伙伴们已经用行动作出了回答。那么, 孩子们, 你们的回答又会是什么呢?绘本读完了, 但老师希望, 你们的心中能留下这个问题, 当然, 更希望能看到你们用行动作出的回答。下课!

【课后反思】

绘本《妖怪山》的教学, 于我们整个团队而言, 是一次挑战。面对这个绘本丰富的内涵、多元的价值, 我们经历了从茫然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从因循到创新的研讨开发过程。而这个过程, 使我们对绘本课程与绘本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1. 绘本阅读, 读图先于读文。绘本是由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故事的文学形式。它究竟该怎么读, 是许多人的困惑。人们打开绘本, 往往直接从文字开始, 而将图画仅作为对文字的补充, 匆匆掠过。这种情况的发生, 是因为对于识字的人来说, 从文字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 要远远高于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而在《妖怪山》的研讨过程中, 我们却发现, 插图中包含的信息在质与量两个方面, 都大大超过文字本身。由此观及其他各种经典绘本, 无不如此。因此, 面对绘本, 在肯定图与文所具同等重要性的基础上, 为了克服对于文字的依赖, 以及减轻文字对图画信息的屏蔽作用, 我们以为, 更适宜的做法, 是读图先于读文。

2. 绘本教学, 视野决定高度。绘本本身所具有的极大丰富性, 使其教学开发成为一个价值比较和多元统整的过程。在本次研讨中, 我们对这一点也深有感触。《妖怪山》的教学开发过程, 就经历了价值优选和目标统整的过程, 最后呈现的课堂, 融文学、心理学、美学、史学等多门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 同时还融入了游戏元素, 使得本课突破了一般绘本阅读课的局限。它不再是某个学科的附庸, 而是拥有了独立而又丰富的价值追求。课堂因此显得卓立而丰盈。当然, 这样的课堂, 对开发和实施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当教师拥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和相当完备的知识结构, 才有可能对绘本教学作这样的处理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 真正的绘本教学, 要求教师尽可能拥有更广阔的学科背景, 成为跨学科人才。

3. 绘本课程, 立场重于目标。课程的本质, 是帮助学生实现发展而建立的通道, 因此凡立课程者须先有目标, 这毋庸置疑。但是这些目标究竟是基于怎样的立场被设定的, 却很值得研究。《妖怪山》的教学, 之所以从“心理治愈”转向“美学鉴赏”, 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绘本的深度解读, 更主要的原因, 是我们的绘本阅读课程一开始就确立了“儿童本位”的立场。站在这样的立场上, 我们试着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绘本, 依儿童的情趣来选择内容, 按儿童的天性来设计课堂。孩子是不喜欢“被教育”的 (当然大人也一样) , 他们喜欢活泼的游戏, 喜欢美丽而新奇的东西;而任何一种教育, 只有当它是被喜欢的, 才有可能被真正认同和接纳。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 《妖怪山》的课堂才融入了大量的游戏元素, 才转向了更体现美与自由的“鉴赏”追求。通过这一课的教学, 我们也再次认识到,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 确定立场比制订目标更为重要。

当然,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也有备受争议、需要改进的地方。最主要的问题, 就是如何在这样的课堂上实施生本教学。由于本课定位为“美学鉴赏”, 大量的学习要通过读图来展开;而学生受文字阅读习惯的影响, 读图能力不是很高, 对于图中隐藏的信息, 往往缺乏敏感性。同时, 在课前研讨时, 教师对绘本的解读比较深入, 对整个教学的目标定位相对较高, 资源引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课堂上教师牵引的痕迹就比较明显。这都是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百字精评】

闫学 (浙江杭州市建新小学校长, 浙江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校长, 特级教师) :

身处《妖怪山》这个绘本的教学现场, 我和课堂上所有的学生, 以及所有观课的教师一样, 不断收获着惊喜。这种惊喜, 首先来自于对绘本秘密的不断发现, 对生命价值的不断唤醒。初读这个绘本的文字, 似乎只是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妖怪故事, 算不上新颖也谈不上深刻;但是教师却能独辟蹊径, 将教学的重心由文本转移到插画上, 引领学生于画面细微之处发现玄妙、破解密码。随着课堂各板块的逐步展开, 孩子们由了解故事情节, 到讨论友谊的内涵, 进而寻找隐藏在画里画外的真正“妖怪”, 最终发现跨越“妖怪山”的真正方法。整个过程犹如攀峰登岭, 一路都是风景, 一路都是惊叹。这种不断体验、不断发现的过程, 本质上也是课堂中师生生命唤醒和放飞的过程。因为, 生命的本质, 就是对平庸的拒绝, 对发现的渴望。而我, 从课堂上孩子们真诚的笑容、闪闪发光的眼睛以及他们的精彩话语里, 看到了这种生命的光彩。

这种惊喜, 还来自于绘本课程独特价值的彰显。《妖怪山》的教学之所以成功, 我以为非常重要的原因, 是它依托于一个完整而成熟的课程, 是在“爱丽丝”绘本课程之树上生发并绽开的花朵。在这个绘本课程结构里, 每一个绘本都能找到明确的定位———就像《妖怪山》, 正是因为有了“儿童美学鉴赏”这样的定位, 所以能够非常清晰地和语文课、品德课、心理辅导课等区分开来, 从而以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同时, 准确的定位, 也使得教师对绘本的解读更有方向性, 更容易深入,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调用、教学策略的选择更加得心应手。所以, 《妖怪山》的教学成功不是偶然的, 它有着丰厚的课程作为后盾, 有着强大的团队作为保障。

这种惊喜, 更多的是因为这堂课的成功, 让我们看到了利用绘本实现课程统整的可行性。在《妖怪山》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课程的影子———对文字的品读、对艺术的欣赏、对生活的思考、对心理的疏导……这些原本分散在各个独立课程中的元素, 在这个绘本的学习过程中, 彼此融合, 作用叠加, 达到了以一驭多的效果。统整, 是这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词;而实施课程统整的难点, 莫过于寻找一个合适的载体, 使之能承载得住多课程的学习任务与育人目标。《妖怪山》的成功教学, 让我们再一次看到绘本所包含的课程元素的丰富性。我们完全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不久的将来, 以绘本为载体, 可以对目前学校实施的绝大部分课程进行统整。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打破学科壁垒, 跨越又一座改革之山。

团队成员简介:

陆霞:浙江杭州市建新小学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浙江省教坛新秀, 杭州市学科带头人, 运河名师, 在“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中主持“儿童哲学启蒙”与“儿童美学鉴赏”两个板块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王艳霞:浙江杭州市建新小学课程研发中心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杭州市优秀教师, 杭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运河名师, 在“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中主持“儿童心理治愈”与“儿童国际理解”两个板块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沈燕萍:浙江杭州市建新小学语文教研组长, 小学高级教师, 拱墅区教坛新秀, 在“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中主持“儿童智慧开启”和“儿童创作评鉴”两个板块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研课活动 篇4

一、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教学伊始, 直入主题。循着课文白描的手法, 找到描写主人公小钱的句子:“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 患了严重的白血病, 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两个句子承载的情愫揪紧了读者的心。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生通过读句子, 再读句子, 对小钱的悲悯之情油然而生。面对病魔, 我们是无助的, 除了叹息, 还有痛心。

当我细心研读教材时, 发现课文开篇的环境描写与主题格调完全不一样:“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 桂树还没有开花, 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语句中含着明媚, 蕴着美好。于是, 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我在教案中写下:小钱是不幸的, 病床上的他透过窗户向外望去 (出示句子) , 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引领, 让学生自己去对比和体会, 相信学生能获得教益。也许是“环境的反衬”让学生更体悟到小钱命运的可悲;也许是“环境的映射”唤起学生对小钱的同情与鼓励;也许是“环境的铺垫”让学生顿悟到下文中“希望的降临”……

“花自飘零水自流”, 许多感情的萌动是顺其自然的, 但“燕子归来春满园”又是不经意的惊喜和期待, 像课文中的小钱在生命垂危之际得到了无私的大爱, 我必须让学生懂得。

二、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反复读教材后, 我从文中找到了两个相似的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同样是躺在病床上, 但出发点迥异。

小钱奄奄一息, 已经没有体力和精力, 只好无奈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而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的那位青年却身体强健, 朝气蓬勃。“为什么他和小钱一样, 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我在预设中写下这样的导语, 希望学生与文本走得更近, 读得更深。因为海峡两岸相隔甚远, 没有翱翔的双翅, 没有善飞的羽翼, 但两岸人民的心是紧紧相连的。台湾青年所在的花莲县附近刚刚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 余震不断, 危险四伏, 但他没有顾忌, 没有念想, 在李政道教授的安排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准备进行骨髓移植。

学生能够通过参照阅读, 照应阅读, 深切地感受到台湾人民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今古一相接, 长歌怀旧游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如何让学生在本色的语文课上再生化和延展?我想到了诗歌。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光彩夺目的奇葩, 借助它们的魅力感染学生定能事半功倍。我找到了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配上感伤的轻音乐导入全课的学习:“一湾浅浅的海峡隔着思念, 隔着亲情, 隔着两岸的同胞, 今天, 我们要讲述一个发生在海峡两岸的温情故事。”

结课时, 我选用了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台湾》, 配以《鼓浪屿之歌》将文章的主题推向高潮:“大陆和台湾虽被海峡所隔, 但隔不开血脉的亲情, 隔不开无私的真爱, 隔不开两岸的同胞, 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研课活动 篇5

关键词:“QQ”研课,网络化教研,交流方式,信息技术

“QQ研课”是学校“网络化教研”的一种新方式。与传统的非网络化研课相比较, “QQ研课”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它的时空范围更加开放, 不论身在何处, 地处何方, 只要同时“在线”就能共同交流。其次, 能够高效地开发教育资源。交流人员可以同时发表言论, 能够尽情敞开胸臆, 可以自由表达观点, 能够各自按需索取, 真正实现“民主、开放、合作、共享”的沙龙宗旨。第三, 利于教研活动全过程开发和立体研究。活动过程通过文字全程保留, 可以反复研究、深入思考、不断深化、整理提升……第四, 能够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一种主动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 在“话语流”的推动下容不得你不思考、不参与, 从而实现自身的成长和集体的进步。

我校实行“QQ研课”一年以来, 经历了个人交流、小组交流、“QQ群”交流三个阶段。从开始的初步尝试, 到逐步做精做优, 再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有了实践的经历和理性的思考。特别在参与人数、组织建设、研讨内容等方面, 经历了从传统研课到“QQ研课”的转变。现介绍如下。

第一阶段———个人交流:从改变教研的方式开始

(一) 研课方式

个人交流即一对一的交流。具体内容分为教材解读、磨课、评课等, 每周组织一次。个人交流的程序一般分为三步: (1) 主方向客方展示自己的观点、设计等等。 (2) 双方就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对课堂形成统一的认识。 (3) 主方整理讨论的结果, 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再投入教学活动进行检验。

【案例】

(背景介绍:这是对《家乡的小河》一课的教学设计的研讨。)

郑13:42:37

文件“流过家乡的小河.ppt”已经发送完毕

……

郑13:46:41

我觉得“品水”这个环节是否可以放在导入中?

娄13:47:55

这样来一个小高潮, 可以。

……

娄16:44:30

共同进步, 合作愉快。以后还要麻烦。

(二) 研课的特点

个人交流具有的优点是:在个人参与度比较高, 在真诚度、投入度、反应度方面均可以体现。在组织方面更加方便, 因为组合灵活, 交流灵动, 权益分明, 利于实施。在交谈的内容上, 相对的距离感反而能够让交流更加充分, 特别是在可行度方面比较高。

(三) 研课情况分析

我校个人“QQ教研”和教研组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时间自由设定, 为每周一次。研课的内容集中于“如何上好一堂课”方面, 没有规定具体的交流主题。在人员分配上, 讨论的双方均为同年级同学科教师, 一方是有经验的骨干教师, 另一方是青年教师。大部分教师都觉得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特别是青年教师, 这样的网络微格教研利于他们迅速成长。

(四) 研课存在的问题

1. 需要比较强的情境性。

个人“QQ研课”还依赖于具体的教研活动, 如果脱离了开课活动, 积极性就会下降。这说明, 个人“QQ研课”还是以外因为主, 内因为辅。

2. 主方和客方的收益不均衡。

主方 (一般教师) 的受益比较多, 受益面广;客方 (骨干教师) 的受益比较少, 受益面小, 说明参与双方还存在着受益不均衡的现象。

3. 交流难以走向深入广泛。

虽然交流双方的投入度和参与度都很高, 但是由于交流面比较窄, 有的讨论没有得出最有效的办法。交流的内容集中于一些具体的环节, 难以走向宏观和深层。

4. 缺少监控机制。

监控机制是对个人研课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由于个人研课是双方之间的交流, 所以缺少多方的监督和调控。

因此, 随着“QQ研课”的深入, 小组交流成了弥补以上缺陷的一种方式。

第二阶段———小组交流, 让教研管理走向精致

(一) 研课方式

小组交流是研课小组内的交流活动, 可以是备课小组、年级组、语文教研组等小团体, 人数一般在5人左右, 组成人员常由不同职位、经验、年龄的教师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研课的程序为一般分为以下五步: (1) 组织人员的组建, 交流规则的制定。 (2) 活动前公布交流主题, 各方进行准备。 (3) 组织者提出主要问题, 提示程序, 公布要求。 (4) 各方围绕主题展开交流。 (5) 整理归纳。

【案例】

(背景介绍:以下是语文小组对《黄河的主人》一课进行磨课。)

名师10:34:33

请你说说听课后的感受。

听课者10:35:40

感觉没有什么差错, 但是也没有什么亮点。

……

名师10:37:58

作者是怎样描写艄公的?

上课者10:40:30

主要通过艄公和我之间的对比, 来突出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

名师10:48:26

可以这样设计, 看到黄河是胆战心惊, 看到筏子是提心吊胆, 看到艄公是敬仰。采用组块识字的方法。

听课者10:49:44

抓住三个词, 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这样的思路有创意!

……

(二) 研课特点

小组交流具有的优点是:在组织方面, 不同的人员在交流中承担一定的分工, 因此参与程度比较高, 组织性比较严。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 教育的视界比较广, 而且责权明确, 所以讨论能够走向深入。

(三) 研课情况分析

小组交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交流活动, 学校采取了人人参与, 全面推开的策略。由于小组交流程序比较复杂, 学校确定了每两周一次的规程。研课主要集中于三个主题, 分别是:“如何确立教学目标”, “一种教学多种方法”, “怎样进行教学评价”。经过这样系列性、主题化的交流活动, 教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教师的受益面大为提高, 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都感到获益良多。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 群体间的互动, 推动着讨论走向深层。

(四) 研课存在的问题

1.权力失衡现象普遍存在。在小组交流过程中, 组长和有经验教师往往占据较大的话语权, 有的观点并没有得到组员的普遍认同, 或者没有内化为组员的深层认知, 这样的讨论离真理的发现还是很远, 离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还有距离。

2.小组间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小组成员的结构不同, 讨论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有的小组比较深入, 有的小组疲于应付。如何发挥优势互补的功能, 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教研水平, 需要拓宽教师的交流面。

3.研课的内容缺乏“理论”深度。小组交流在广度方面虽然比个人交流, 思路更为拓展, 但是对某些设计, 还是没有找到更多元、合理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理性的归纳, 比如教学目标需要怎样设定?教师问题应该怎样问?教师缺乏讨论的兴趣和归纳的能力。

因此, QQ群交流自然而然地被关注起来。

第三阶段———QQ群交流, 让教研迸发智慧

(一) 研课方式

QQ群交流是较大范围内的交流活动, 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以下, 可以是教研组、学校、校际的教研活动, QQ群交流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1) 研制活动方案, 确定研究主题, 小范围交流尝试, 并修改方案。 (2) 公布方案, 揭示话题, 邀请参会人员, 引导组员做好交流前的准备工作。 (3) 组织者提前公布主题, 时间, 讨论要求, 背景知识等等相关内容, 确定主要参会人员到位情况。 (4) 组织者引导讨论, 主要参与者积极响应, 引导讨论走向深入。 (5) 组织者进行小结。 (6) 资料整理, 公布研讨成果。

【案例】

组织者14:52:57

各位语文老师, 大家下午好!4点15分我们将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QQ研课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如何看待“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什么, 更要关注文章怎么写”。请大家围绕主题, 结合上周的三堂课进行讨论, 不同年段的老师要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 发表自己的智慧看法。

主要参与者16:27:02

沈海燕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课文《“黑板”跑了》, 这样的文章, 这样的年段, 我们如何去关注, 去发现言语的秘密呢?第一小节围绕的中心是“安培研究科学非常专心。”这是本文的内容。而且整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来讲的。

……

主要参与者16:37:14

再如:第二个“好像”。从口袋里掏出粉笔, 一个人的口袋里竟然放着粉笔, 你的口袋里会装着什么?安培的口袋里装着粉笔, 可能还有什么?他所有的身心其实就是沉浸在科学研究的世界里, 他的生活就是科学研究。所以他竟然会以为街道旁正好竖着的黑板“正是为他准备的”。

参与者16:37:16

课文还有一个特点———鲜明的对比。课文第二自然段“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 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 什么也没有听见, 只顾低着头朝前走。”这句话在表达上很明显地使用了对比的方法。假如在这个地方,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 围绕“大街真热闹啊!”说一说。

……

专家16:40:21

一篇课文, 从不同的地方可以发现很多值得学生训练的语言形式的点, 比如“好像”, 比如“很热闹”等。我们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和学习需要来选择的。不是什么值得学习的内容都需要教的。所以,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很关键了。我们很多老师模糊, 其实就是面对很多的训练点不知所措。

(二) 研课特点

QQ群交流具有的优点是:参与面比较广, 能够组织大量教师进行讨论, 提高了研课的效益。由于参加的人比较多, 因此人员分工比较明确, 有发起人、参与者、权威、邀请者等等, 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 对同样的话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容易把内容讲深讲透。组织者对讨论的过程能够进行合理规划:制定主题、引导思路、适度拓展、多方调度、及时总结等等, 控制讨论的进程。

(三) 研课情况分析

学校的QQ群研课活动经历了6个月的周期, 由于交流程序复杂, 形成了每月一次的制度。学校将教师分为人数相近的三个教研组, 要求所有教师参加。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关注教材怎么写”,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应该如何预设”……QQ群研课最大的优点是, 提高了教研内容的质量, 使交流更加深入, 从理论、细节等多方面对一个主题进行阐述 (如下表) 。此外, 学校通过了QQ群研究, 把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教育理念, 渗透到教师的日常考核中去, 对学校教师的主流思想进行了引导和梳理, 加强了对教师的理论指导。这样的交流能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 研课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个人的参与度有所降低。由于参与人数比较多, 教师个体的投入程度必然会有所下降, 特别是有些话语权不是很强的老师, 容易被忽略和遗忘。

2.研课过程的控制更难。由于参与的人员很多, 可能会出现来不及阅读, 导致一些有价值的观点被遗漏, 降低了讨论的价值。某些老师会跟不上集体的思路, 发布的帖子跟不上集体的节奏, 出现讨论混乱的局面。另外由于集体参与, 讨论的话题必然很大, 可能会出现过大过空的现象。

3.对于活动的组织要求更高。话题的组织者要调控好研课的进程, 要言不烦, 展开有序, 合理评价, 对个人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 三种研课都有优点, 也有不足, 取长补短是一种合理的方式。

小结

因此, 从时间上看, 三种交流话题间隔时间差不多, 但个体发言间隔上, 个人交流时间最短, 因而个人投入度最高;群交流时间最长, 因而个体投入度不高。在内容上看, 个人交流的帖子最短, 主要集中于具体的交流细节, 群交流的帖子最长, 比较关注教学理论。在性质方面, 个人交流谈得浅而窄, 但是条件要求最低, 开展方便;群交流能谈深谈广, 但条件要求高, 开展不便。

故而在使用策略上建议:

1.利于短时间的研课活动, 一二个小时之内。

2.讨论人数不宜超过30人。

3.语言精炼, 应答性强。

4.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选择话题, 人数少的适合微观讨论, 人数多的适合宏观讨论。

5. 也可以根据话题选择讨论形式, 同上。

6. 要提高教师参与程度, 可以选择小范围的交流。

7. 人数越多, 讨论的组织要求更高, 控制更严。

8. 根据讨论的性质选择研课的形式。要讨论有广度和深度, 可以选择大范围群体。

9. 根据研课的形式决定讨论的性质, 同上。

1 0. QQ研课可以与网络论坛和教育博客结合使用。

研课活动 篇6

课程改革实施多年, 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提倡的理念难把握;新教材的改革设计一时难以适应;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很难立即跟上课改要求;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不配套等.我们知道:“真正的改革发生在课堂”, 如何在教学走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路,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1年10月11日金华市教研室在开发区开展“一题一课”主题教研活动.以今年的中考试题第23题为载体, 设计了一堂课 (40分钟) 以“题”研究教学.与会的同仁感觉收获颇丰, 我也在其中积极参与听、评课, 深有感触与启发.本文以这两节课的片段为例, 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原题呈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如图1, 将n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并排组成矩形OABC, 相邻两边OA和OC分别落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 设抛物线y=ax2+bx+c (a<0) 过矩形顶点B、C.

(1) 当n=1时, 如果a=-1, 试求b的值;

(2) 当n=2时, 如图2, 在矩形OABC上方作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EFMN, 使EF在线段CB上, 如果M, N两点也在抛物线上, 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3) 如图3, 将矩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 使得点B落到x轴的正半轴上, 如果该抛物线同时经过原点O.

(1) 试求当n=3时a的值;

(2) 直接写出a关于n的关系式.

三、情景描述

1. 课前热身

(1) 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 与x轴交于A、B两点, 若点B的坐标为 (-2, 0) , 则点A的坐标是____.

(2) 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 (-2, 7) , B (6, 7) , C (3, -8) , 则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8的另一点D的坐标是____.

【后记】章老师对这几年中考命题的趋势作了个简单分析, 而后就直奔主题———一道中考试题的探究.

2. 课堂例题

探究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如图4, 将1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相邻两边OA和OC分别落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 设抛物线y=-x2+bx+c过正方形顶点B、C.请求出b的值.

【后记】本题第一个图形, 大部分学生能自己独立完成, 先得到点C的坐标, 然后求出点B的坐标, 这样就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得b的值, 依次类推, 学生能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图5和图6的问题;但是要解决n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 b=?很多学生从前三个图形中总结出规律, b=n.

探究二: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如图8所示, 在由边长为1的两个正方形组成的矩形OABC的上方作1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EFMN, 使得EF在线段CB上, 如果M、N两点也在抛物线y=ax2+bx+c上, 请求出a、b、c的值?按此规律, 请归纳在图n中, a、b分别与n的关系.

【后记】从探究一到探究二章老师很自然地通过一个问题过度:如果老师再在上面放一层, 同学们想想能否求出函数解析式中的a, b, c的值?这一探究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确定点的坐标?应该选取那三个点?为什么要这三个点而不是其他的点?还要突破B、C以及M、N两点分别关于对称轴对称这一难点.这些都让学生自己去回答, 老师只是启发引导, 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其中有学生提出可以在第三层再放一个正方形.这时候章老师请同学们思考可以再放一个吗?如果放上去, 那么最上面这两个点会在抛物线上吗?请同学们写出坐标, 并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探究三:将图11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 使顶点B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 设抛物线y=ax2+bx+c同时经过原点O及点B、C, 请求出a的值?

【后记】如果把正方形顺时针旋转到对角线在x轴上, 使抛物线经过O、B两点.是不是还能求出相应的系数呢?因为下课了, 这一问题就留着课后思考.

四、启发感悟

“一题一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数学“题”进行了挖掘, 以“原题”为本,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作深思, 设计出三个层次的探究题, 由浅入深、浅显易懂, 知识内容却深刻, 整堂课朴实、有效.这是一堂“寓教于乐, 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 它从内心深处引发我很多的思考.

1. 思“题”之深度和广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数学课堂应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所谓课堂教学的广度, 是指课堂教学横向上的容量与范围.有广度的课充实, 知识点宽泛.课堂教学的深度则是指纵向上的数学思考, 需要教师进一步去挖掘.有深度的课是有内涵、有数学魅力的课, 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节课具备了深度和广度, 也就具备了扎实、充实、平实、真实.尤其在初三数学习题课教学中, 为了对整个初中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需要我们老师精心地选好试题, 针对知识点, 完善知识结构, 设置延续性的变式问题, 激发学生思维, 设置多角度思考的问题, 实现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激活学生思维, 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习题教学的广度,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谈“课”之本色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设学生本位教材, 充分利用师生自身原有认知, 对现实资源整合利用, 对课堂原生态情境的开发.“一题一课”课例研究就是要追求“学之本位”, 还“课堂本色”.

我们在摒弃就题论题教学的同时, 必须树立由一道习题展开进行教学, 像网一样撒到合适的程度, 变无趣的课堂为有趣有效、焕然一新的课堂, 这是老师们要不断思考和追求的.而中考试题往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 在复习阶段选用中考试题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体现教学的价值性和拓展性, 因此需要教师善于对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一道典型试题抽象出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题类型, 就像上面这样的例题拓展,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经历观察、类比、思考、猜想、验证、推理、转化过程, 不仅感受到数学原来可以这样轻松的学, 而且能够认识到研究、思考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 议“课”之效果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课堂的设计一定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研课活动 篇7

关键词:文本细读,语言训练,读写结合,说写结合

《祖父的园子》是一篇节选自小说的叙事散文, 语言通俗易懂。

一、关于课前构思

其一, 以听说词串入手。三组词串:一是园中的动物;二是园中的植物;三是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后来试了一下觉得听写词串有点太简单, 而且这一环节占去了将近5分钟的时间, 有点太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

其二, 创设情境, 直入主题。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 然后读题写题, 回顾课文内容, 这样似乎太平铺直叙, 毫无新意可言。而学讲课堂要求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导入, 往往会让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我将教材又反复研读多遍, 课后的“作家卡片”让自己眼睛亮了起来。文本就节选自《呼兰河传》语言风格, 主人公都与这个淘气的小姑娘有关。那么, 何不以此作为导语呢?它介绍的是一本书, 我就介绍一篇文章。以猜一猜的形式呈现。不是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吗?于是, 我在课的开始, 先是赞扬了学生在写字公开课上的精彩表现。接着就以考考大家的方式导入:“有这样的一篇文章��”孩子们被吸引住了, 他们神情专注地听着, 朗诵完这一段话, 几乎异口同声地答出:萧红。我顺势板书:萧红。接着顺理成章引出:今天, 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萧红的《祖父的园子》, 感受他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感受他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孔子曾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良好的开端不是预示着成功的一半吗?

二、关于学讲课堂教师该如何当好课堂的组织者, 引导者, 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课前预设的目标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中, 有几处设计我颇为得意:关于《祖父的园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把握关键词句是一个训练点。由于学生生兴致勃勃地进入预设情境, 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完成填空。可以是文中的词, 也可以是自己想到的词语。课堂上, 有的学生用上了“样样都有”“各种各样”“自由幸福”, 有的用上了“生机勃勃”“兴味盎然”“自由自在”, 还有的用上了“鸟栖虫居”“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我让两位学生到前面板书, 填空, 边浏览课文边填, 之后让其他学生补充, 接着带着学生朗读填好的句子:这是一个 () 的园子。把填的词语用在句子中练习朗读, 提示:可以把所填的词语强调一下, 看看有何不同。这样可以进一步强调园子的特点, 而对于学生所填的“各种各样”一词, 我引导他们联系课文内容:一个园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吗?本来想表达园中的事物丰富多样的, 可以用“样样都有”来形容。而对于“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两个词语的用意, 先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回答这两个词一般用来写什么的?学生答道:写人的。追问:可以用来形容园子吗?一番思考过后, 让学生再读句子, 读着读着, 学生们明白了:这是一个拟人的写法, 当然可以, 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种训练方式机动灵活, 不仅训练学生快速浏览抓关键词, 准确用词的能力, 还为下文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里, 我和祖父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祖父的园子, 感受萧红童年时光的美好生活。

三、读写结合, 说写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相机点评犹如穿针引线, 教师的作用不可忽略

会读书的学生, 不仅能在文字中读懂画面, 而且可以读懂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出示学习要求:“默读2-14节, 园子, 祖父和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哪儿写的最有趣?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地方, 写下你的阅读感言, 写好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文本时, 教师指导学生由读到写, 读写结合。根据课后训练提示, 我又设计了说写童年趣事的练习。让学生先小组交流, 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有的说钓鱼的乐趣, 有的说给小鸡洗澡的事, 有的说种钱的事, 教师深入小组之中,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他们推荐几位代表讲最有趣的事。效果相当理想。

四、补充介绍资料, 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机延伸, 引领学生将视角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

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文章所描述的意境, 感受到萧红的童年生活, 在祖父的园子里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自由自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萧红的童年生活真的是这样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吗?她写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补充了一段文字:“萧红很小的时候, 母亲就去世了。父亲重男轻女不喜欢她, 后母对她非常冷淡, 祖母有洁癖害怕小孩子吵, 也不喜欢她。只有年迈的祖父喜欢她疼她, 每次当萧红被父亲惩罚的时候, 祖父就说:等长大就好了, 等长大就好了!”

原先热闹的课堂竟一下子安静下来, 学生们陷入沉思, 恍然大悟:作者写在祖父的园子里幸福生活的场景, 不仅表达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 更是表达对祖父的深深的爱和怀念, 让学生的情感在原有基础上升华, 同时, 再次阅读作家卡片, 推介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研课活动 篇8

以《鸦片战争》为例,很多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先讲述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再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将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第一次的 继续与扩 大”的结论就 结束了。这一课属于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样的教学处理根本不符合本单元的主题,更不符合上述历史课程性质,学生的收获只是知道了相关史实,而不会有什么深层的反思。笔者认为,以课程性 质为核心,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主题,确定本课的总体结构如下。

一、偶然与必然

这一环节涉及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结果,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国的战败是偶然还是必然?一般而言,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讲到这两个问题,但笔者认为,在讲述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必须讲清楚当时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观念和体系,即“天朝”人的天下观(宗藩体系)和西方人的世界观(殖民体系),这才是导致战争爆发以及战争期间国人种种不可思议举动背后的根源所在。

鸦片战争之前,中华文明一直领先 于世界,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宗藩体系,具体地表现为“天朝上国、藩属国、化外各邦”的三重关系。中国周边地区的各国君主,出于种种动机,纷纷臣属于中国,向清王朝纳贡,受清王朝册封。至于藩属国 以外的国家,包括西方各 国,清王朝一 般视之为 “化外蛮夷 之邦”,在官方文书中蔑称为“夷”,并在其国名上加“口”字旁。因此,在对外关系上,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承认有与之平等的国家存在。

而英国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 的洗礼后,国家意识萌芽,国与国之间平等意识萌芽,它们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国际法规和外交惯例。1793年马戛尔尼在觐见乾隆皇帝时,要求中英之间的礼节要对等,体现了国与国平等的意识,结果触犯了不可一世的乾隆皇帝。鸦片战争就是这两种体系(或曰两种文明)的较量。

徐中约先生这样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 片,双方之间 的冲突也 照样会爆 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与通过变化获得 的进步思想,推动了西方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能阻止这股潮流。”[2]

据茅海建先生统计,英军整个战争期间战死98人,伤200人左右,另外,包括疾病和船只失事 等非战斗 减员近2000人,英军远征,面临的最 大敌人是 水土不服,而不是清军的抵抗。清军伤亡2万余人,阵亡大员有钦差大臣1名,副都统2名,提督3名,总兵6名。如果不算非战斗减员,如此大的一场劳师远征,对手又是庞大的清帝国,英军伤亡竟然不足300人,其战场上 的优势可以想见。[3]为了加深学生的印 象,教师还可 以举几个例子,如杨芳的粪桶阵迎敌,奕经的虎头军作战,或者闽浙总督颜伯焘指挥的厦门之战等。所以,历史的真实在于:鸦片战争中国是完败,根本没有获胜的机 会。中英双方的巨大差距决定了无论是谁来指挥这场战斗,其结局都是一样的。

二、平等与不平等

这一环节涉及对不平等条约的评价,可以设计如下情景体验思考题:假如我们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人,你认为洋人提出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哪些我们可以接受,哪些我们不能接受,哪些又是说不清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以今天的眼光看,《南京条约》之所以为不平等,主要是三项内容:一是割地(第三款);二是赔款(第四、六、七、十二款及第五款后半部分);三是赦免汉 奸(第九款)。而第一款 宣布和平;第十三款规定批准程式,并不涉及平等或不平等;第八款释放英囚也合乎当时和现在通行的国际法惯例;至于第十一款平等国交,反而是这项不平等条约中的平等条款。除去以上今天比较容易判别的条款,该条约还有三项规定,即五口通商(第二款)、废除行商(第五款前半部分)、新定税则(第十款),这些关于 经济贸易 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这三项规定反映出英国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企图,这对中国有不利的一面,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摆脱循环的新途径。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正面效应逐渐生长,最后超过了负面作用。[3]但当时的人们最难接受的却是五口通商,并不是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而且据茅海建先生的考证,领事裁判 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协定关税等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规定却是清政府拱手送出的。[3]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顽固的 传统文化 的制约下,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清朝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中世纪,没有现代的国际观念、法制观念,他们看不见、认不清真正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所在。所以他们往往对今天看来“平等”的条款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因而在外交上举措大谬。[3]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标准 来代替“天朝”人的 眼光和标 准,否则很多 历史现象 就无法解 释。蒋廷黻先生这样评论说:“不平等条约的一部分根源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4]这的确是公允之论。

三、觉醒与反思

今天人们经常说鸦片战争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但当时的国人承认自己落后了吗?“挨打”让国人警醒了吗?这一环节中提出了两个问题:鸦片战争的惨败和战争中暴露出的中西方的巨大差距,让国人觉醒了吗?鸦片战争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南京条约》签订,英军退出长江后,道光帝立 即下令沿海各省撤军,以节省浩繁的军费。战争过后,一切似乎恢复了原状。虽然利权丧失了不少,但在统治者看来,那不过是宗主国对藩属国的一种“羁縻”手段而已;统治者仍陶醉于“天朝无所不有”的迷梦中,国家机器仍然在封闭的自我环境中运行,并没有积极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于是十四 年后战火 又起,清政府完全是重复着同样的错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根本没有吸取丝毫的教训,所以才有悲剧的重演———第 二次鸦片 战争。蒋廷黻 先生评论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军事的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了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直到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然后才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 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4]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和启示就是,中国必须要改革开放,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实现现代化。

深度研课要符合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对历史课而言就是要有“历史味”,也就是说不能把历史课上成语文课或其他。例如必修三《物理学的重大发展》一课,就常有教师花大量时间去探讨万有引力定律和相对论的具体内容,这就明显偏离了历史课程性质。深度研课是为了上出真正的好课,何为一节好的历史课?薛伟强老师认为,科学运用史料是好的基础,适度激发兴趣是好的形式,适量的学术拓展及适时的现实关照是好的深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反思及批判,点燃思想的火花。[5]这应该是我们深度研课时要遵循的基本标准。把握好这四个度的历史课才是有深度的,这样的历史教育才符合课程性质,才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中学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度研课必须服从这一目的。具体到《鸦片战争》这一课,首先要确定其教学立意,即鸦片战争告诉我们,中国必须实现现代化,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然后要讲清楚三个问题:偶然与必然;平等与不平等;觉醒与反思。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达成教学目标。

上一篇:电力测功机下一篇:机械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