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模拟

2024-07-22

多媒体模拟(共10篇)

多媒体模拟 篇1

在物理实验里, 真正做好物理演示实验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它的成功演示, 要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不可避免, 即教师的操作是否规范、操作技能高低;物理实验仪器的造成的系统误差不可忽略, 即仪器设备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适合该实验的要求, 是否精密准确等;物理实验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可轻视, 如温度、湿度、照度、通风、振动、电磁干扰等环境条件都会对实验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观察者的观察视角、方位的不同, 也会对实验的整体效果有不同领悟, 也要求学习者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人为操作、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使得演示实验的效果只能是尽善尽美, 不能完全克服误差带来的视觉演示效果。那么, 我们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的教学辅助手段来克服上述不足, 弥补各种条件造成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 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实现模拟物理学中的各种演示实验, 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物理实验经过相应软件设计与开发, 就可以形成一个模拟演示实验人为操作、室内环境等条件, 这样可以避免上述人为、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制或控制起来需要较高造价等问题。

例如:在物理实验演示中做平抛运动时, 需要将平抛运动从两个方向去分析, 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另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动画制作时可通过Authorware制作, 通过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 增添其动画效果。在Authorware中制作三个不同颜色的小球, 通过对运动图标属性的设置, 让三个小球分别作平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让它们同时运动, 同时停止。通过Authorware制作动画,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在竖直方向第一个小球的运动与第二个小球完全一致, 在水平方向与第三个小球完全一致。模拟的效果生动形象,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抛运动的过程。这样既弥补了PowerPoint动画功能之不足, 同时又充分利用了PowerPoint文本设置灵活的优势。

可见, 多媒体软件设计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该实验与现实生活中或物理实验室中同样问题的对比作用, 说明多媒体实现模拟演示实验的好处很多, 价值凸现:

1、可以克服人为操作技能高低等问题的影响

对于简单的演示实验来讲, 人为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操作, 以便达到一个理想的实验效果。多次实验操作, 可能会出现多样结果, 当然这是实验允许的, 且多次操作取数据平均值是合理的、更加接近理论值;如果人为操作遇到仪器设备的重新定位、调试, 那么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在操作技能方面, 需要多次进行练习、反复操作来熟练掌握该实验的操作程序, 近而达到较高的操作技能。如果采用多媒体软件模拟演示就要方便得多, 只要重复播放几次就可以了, 而且不占用太多实验整理时间, 也就能克服人为的操作技能高低问题。

2、可以避免由于实验仪器精密度造成的不良效果

这样模拟演示实验基本上用不到精密实验仪器, 当然有些实验是取代不了的;但大多数实验, 如果实用软件开发得好, 我们都可以做。这样只要用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且大大减少了大宗贵重、精密仪器的使用、采购, 相应减少了大量开销, 节约了教育经费的投入。

3、可以克服实验室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的影响

模拟实验室的环境, 我们可以将人为难以准确操作、精确测定、科学设置的条件, 如温度、湿度、风力等, 通过软件开发, 合理设定实验需要的理想条件即可。免去人为调试的困难, 大大减少了操作者的体力劳动等问题;另外, 关于照度、振动强度等问题在实验室中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如实现上面的操作就可以完全消除其干扰。

4、可以使观察者反复观察实验过程, 并能够总结实验规律

既然是演示实验, 要求教师讲清楚原理后, 让学生仔细、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不在提示的情况下, 能够总结出实验的基本规律;这样模拟演示可以缩短实际实验操作的时间, 且多次重复操作更加有利用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实验过程, 理解实验原理, 揭示、总结实验规律。

综上所述, 当然计算机多媒体演示实验, 不能完全取代物理实验中的所有仪器, 但我们可以做到计算机与仪器的配合使用, 那样就可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因此, 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 这样学习软件的开发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要求孩子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物理知识, 还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模拟 篇2

一、服务器安装:

1)服务器的安装环境:

⒈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NT、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 后台数据库:SQL sever 2000 企业版。

⒉硬件环境:

CPU:Itner塞扬700以上

内存:128M以上 硬盘:500M空闲空间 网卡:100 M以上

说明:服务器的硬件配置越高,运行速度越快。2)安装步骤:

⒈首先检查服务器的SQL Server数据库是否正常启动,未启动则启动。

SQL Server正常启动标志为机器右下角绿色三角形。如图:

⒉打开光盘中fwq_setupFWSETUP.EXE,双击出现如下界面。

点击下一步出界面如下:

如果您要选择目录则点击浏览选择目录选择目录即可。

注意:

1)安装时不要将安装目录(允许多级目录,但每级目录的长度)的长度超过8个字符或是使用中文名。

2)如果为升级安装或是再次安装,一定要与原安装目录不同,否则数据库无法替换。

点击下一步出界面如下:

点击下一步出界面如下:

安装完毕,系统会自动出配置界面如下:

说明:SQL数据的服务器名指安装SQLServer数据库的机器名,如果不知可以在启动标志中查询。双击启动标志即可查询,如下图:

数据库登录账号为可以访问数据库的账号,由于服务安装需要添加数据库,因此建议使用:“sa”账号。

密码为:登录账号的密码。

注意:如果系统是在校园网上广泛使用,请将SQL数据的服务器名设置为指安装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

IP地址可以在控制面板中网络查找,双击网络连接→双击本地连接→点击属性如下图:

选择Internet 协议(TCP/IP)选择属性如下图即可找到SQL Server服务器的IP地址。

当所有填写完毕,则点击设置服务器,如下图提示“是否确认设置正确”,则重新确认一次,如果确认设置正确,则点击是。

点击设置正确,如下图提示“是否继续下一步安装服务器数据?”,选择安装服务器数据。

点击安装服务器数据,如果正确则提示正确,否则提示错误。

说明:

1)如果系统安装完毕,不能出现服务器设置界面,提示“vjd.txt文件被破坏,或是丢失”,则查看安装目录该文件是否丢失,如果丢失可以从重新安装或是从安装好的机器中拷贝,一般情况不会丢失是系统的Access 的ODBC数据源遭到破坏。(Access ODBC数据源破坏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其一使用SQL安装盘中的MSDE安装修复,但并不保证可以修复;其二重新安装系统)

2)如果是升级安装或是再次安装会提示已有数据,是否重新安装,应选择重新安装。

3)如果提示错误,则按如下步骤排错:

⒈检查配置是否正确。(如正确实施第二步)

⒉检查所配置的SQL Server数据库是否安装在本机,SQL数据服务器安装程序仅对本机操作有效,在设置SQL数据的服务器名时必须设置为当前操作的那台机器名或IP地址。(如正确实施第三步)

⒊检查SQL Server是否安装正确。

二、学生机安装。

1)学生机的安装环境: ⒈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95以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⒉硬件环境:

CPU:MMX233以上

内存:64M以上

硬盘:500M空闲空间

6 网卡:10 M以上

说明:学生机的硬件配置越高,运行速度越快。2)安装步骤:

⒈打开光盘中khj_setup SETUPkjW.EXE,双击出现如下界面。

点击下一步出界面如下:

说明:SQL Server连接加密是指对学生机登录SQL Server的机器名、账号、密码实施加密,不让学生看到,这根据贵校的需求来把握。

注意:安装时不要将安装目录的长度(允许多级目录,但每级目录的长度)超过8个字符或是使用中文名。

点击下一步出界面如下:

点击下一步出界面如下:

安装完毕则自动显示配置界面如图(如果是SQL Server连接是否加密选择否):

安装完毕则自动显示配置界面如图(如果是SQL Server连接是否加密选择是):

9 说明:SQL数据的服务器名指安装SQLServer数据库的机器名;数据库登录账号为可以访问数据库的账号;密码为:账号的密码。同服务器设置一样。

如果配置正确,点击设置服务器提示:“是否确认设置正确?”如果确认点击是,如果成功系统提示:“客户端设置(配置)成功!”

注意:如果系统是在校园网上广泛使用,请将SQL数据的服务器名设置为指安装SQLServer数据库的机器的IP地址。

如果不成功如图提示错误,根据提示信息一一排错。如果上述提示的信息一一排除,请重新安装服务器程序(指光盘中的fwq_setupFWSETUP.EXE),在安装时一定要更换目录重新安装数据库。

如果系统安装完毕,不能出现服务器设置界面,提示“vjd.txt文件被破坏,或是丢失”,则查看安装目录该文件是否丢失,如果丢失可以从重新安装或是从安装好的机器中拷贝,一般情况不会丢失是系统的Access 的ODBC数据源遭到破坏。(Access ODBC数据源破坏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其一使用SQL安装盘中的MSDE安装修复,但并不保证可以修复;其二重新安装系统)

三、系统运行问题解答:

1)注册文件无法注册提示狗不正确。解决方法:

①检查狗是否插上。

②狗驱动程序是否安装正确?可启动安装目录中的FSTdog.exe文件,先卸载软件狗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再重新安装狗驱动程序。

③上述问题都不存在,请检查主板上的BIOS中的Parallel port mode(并口模式)建议设置为(ESP+ECP)模式或(NORMAL)模式。

④如果上述解决方案都不能解决,可能是软件狗存在错误,请将狗邮寄回来,检查狗。2)注册文件无法注册其他提示。解决方法:

①检查狗是否插上

②检查SQL Server是否正常启动。③检查配置是否正确。

④数据库是否被破坏(破坏则重装)。3)学生机登录不上。解决方法:

①检查注册文件是否正确启动。

10 ②检查配置是否正确。

③检查网络是否通(具体方案见下)

网络是否通的检测方法:在DOS下使用Ping 服务器的IP地址-t来检测,如果不通则向客户说明,网络不通。

④客户机是否能登录上服务器数据库(具体方案见下)。

客户机是否能登录上服务器数据库的检测方法:打开机器上的ODBC数据源,使用ODBC数据源检测是否登陆服务器数据。Windows 98:ODBC数据源在控制面板

Windows 2000或Xp:ODBC数据源在管理工具中。测试方法如图:

1、打开ODBC数据源,选择ADD(即添加)出现如下图)

(2、选择SQL SERVER出现如下图)

11

(3、点击完成按纽出现如下图)

(4、Name名字:随意填写 Description说明随意填写 Sever服务器(即需测试的服务器名或服务器IP地址,点击下一步如下图))

(5、如画面一样选择,Login ID登陆帐号(需要测试的帐号)Password(密码),点 12 击下一步如下图,如果连接没有问题可以继续下去,如果存在问题会提示错误,以下操作(可以连接)则无须更改点击下一步即可。)

13

说明:如果出ODBC数据源检测有问题,可能的出现的问题:1)可能是网络不通;2)机器的ODBC数据源破坏。ODBC数据源破坏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其一使用SQL安装盘中的MSDE安装修复,但并不保证可以修复;其二重新安装系统)。如无问题,则一般是设置有误,请重新重新设置,如果是原来是正常使用,而后突然不能连接,可能是数据库遭到破坏,则请重新安装服务器程序(指光盘中的fwq_setupFWSETUP.EXE),一定要选择不同目录,且必须重新安装数据库。

特别说明:

多媒体系统的软件狗,都可以插在网络中的任一台机,不一定是服务器。只是注册文件一定要在插有软件狗的机器上运行。

SQL Server的安装见光盘内的《SQL Server 2000安装方法.doc》 成绩管理管理员账号为Admin其密码见:光盘内的《setup.txt》

多媒体模拟 篇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电气类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验性和专业性,对专业教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由于技工院校多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初次接触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低下,甚至放弃学习,如果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多媒体技术成功应用于教学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教学效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较多的半导体器件、电路图、原理公式和波形图等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课前将大量的文字和图形设计好,上课时只需适时调用即可。这不仅可以使得课程生动连贯,也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动画技术的使用可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有很多复杂而抽象的内容,例如二极管、三极管的内部结构,载流子的运输过程,无法用实验的方法看出来,若只靠口头讲解,学生形成不了完整、清晰的概念,即使勉强记住,也很容易遗忘。如果做成flash动画,把这类知识形象化地表现出来,这对学习者掌握知识将大有裨益。

3.虚拟现实技术可使复杂的实训内容变得清晰明了

技工院校大力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当客观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训要求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虚拟实验,让学习者如同置身在现实的实验条件中,不仅可以看到整个实验过程,更可实现交互。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也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方法。例如,正弦波振荡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用真实波形来描述这一过程。即使把普通示波器搬进教室,一般情况下学生也观察不到起振过程,但是利用EWB软件,通过调节反馈电阻,使负反馈作用大于正反馈,电路无法振荡。反之,通过调节反馈电阻,使正反馈作用大于负反馈,电路能够稳幅振荡,观察稳幅波形。

二、目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1.容易造成教学节奏较快

利用多媒体教学时,通常只需轻点鼠标,内容就可一一列出。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内容容易转换过快,造成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信息过多,不仅难以记录笔记,而且获取的信息得不到及时消化,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2.容易使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光电相互融合,学生虽然兴趣有提高,却又容易在这种刺激下分散注意力,失去对知识点本质内容的思考。

3.阻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优点是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眼神或面部表情获取反馈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如果在课程中过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会造成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反而使多媒体技术成为了阻碍师生交流的障碍,使得课堂中师生互动减少。

三、对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技術的应用需时间恰当,方式得当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亲自动手,融合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艺和艺术修养。实训课件最好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制作,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学生达到“会看即会做”的水平。重视多媒体教学不代表它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要做到两者有机结合。在分析电路和公式推导过程中,用板书效果往往更好。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符合课程要求,不要一味追求花哨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定要紧紧围绕重难点,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利用软件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合处理,丰富教学内容,但不宜过于花哨。

3.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课堂教学的把握

授课时注意好节奏,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语言适时调控讲课节奏、课堂气氛、学生情绪,切不可将教学活动变成单纯教学课件的演示。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丰富的内容和极强的表现力已经融入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为例,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只有恰当、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才能使整个过程更加有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模拟 篇4

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 解决入门难的问题

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普遍存在入门难的问题, 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各种半导体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使很多学生产生为难的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 利用动画效果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态化, 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二极管、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情况以及PN结随外加偏置电压的变化情况, 使学生对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等概念得到深刻的理解, 增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自信心。

2. 展示“软试验”的结果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有效的实验手段, 一些内容无法由实验验证, 使知识的传授总难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学生理解不透, 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无法深入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在电脑上运用虚拟仪器和器件进行电子技术实验的仿真技术已相当成熟。我们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P S P I C E等仿真软件, 在课堂上可以演示一些“软实验”内容。如学习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时, 同学往往容易陷入一大堆理论公式的繁琐推导, 而对频率响应缺乏整体的感性认识, 我们利用仿真给学生展示放大电路在高、中、低不同频段的输出波形, 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从抽象的计算过渡到形象的认识, 很方便地解决以前只能让学生凭空想象的一些问题, 增加理论的可信性。

3. 增加师生教学互动

利用多媒体教学, 节省了大量老师板书、画电路的时间, 提高了课时利用率, 改变了过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出现的“满堂灌”的现象, 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启发式地提问,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通过这样的“互动”, 使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 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快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课件的设计要很好的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不能采用拿来主义。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主线, 尽量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关联和纵向层次,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 突出重点与难点

模拟电路的课件应该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 去粗存精, 提炼出主要的框架结构, 力求形式简洁、重点突出。课件内容应避免过于详尽, 简化或省去公式推导的中间过程, 留有悬念;课件的字体、色彩搭配以清晰可见为目标, 切忌华而不实。我们在制作课件时, 以电路图和动画波形为主, 避免出现大量的文字和繁琐的公式推导。对一些电路原理图利用幻灯展示, 既省时又清晰, 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而对一些知识点通过动态的波形展示, 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将共射放大电路从输入到输出的各点波形利用动画效果逐个呈现, 使学生对信号放大有直观的了解。如果制作课件时一味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将大量的文字搬到课件上, 信息量太大, 结果反倒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分不清主次。不仅造成学生视觉疲劳, 而且来不及看或没有思考的间隙就换页了, 这样反而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学生的思维一旦跟不上节奏, 就常常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从而加大教学的难度。只有取舍得当, 把握“适度”原则,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知方法出发, 抓住主干, 突出重点、难点, 要将重要的概念用醒目的字体、颜色标注出来, 基本的解题方法用言简意赅的文字概括说明, 尽量做到内容清晰、条理分明。

2. 课件中创设问题意境

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 应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 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 而不能把学生当作接纳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设置一些让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 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分析题等等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做到激发动力、启发智力, 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也可以采用“软实验”的方式, 从实验结果中设置问题意境, 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在讲述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时, 为了让学生能分辨运放的线性与非线性工作区域, 可设计将同一个输入信号分别加在带有负反馈的反相放大器和带有正反馈的施密特比较器的输入端, 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 让学生观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样, 让学生带着悬念去学习, 对他们区分、理解和掌握运算放大电路不同的工作状态和不同的分析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三、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并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准确规范、生动形象、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是无可替代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让课件为我所用, 而不是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要善于掌握讲课节奏、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独具匠心地设计好每一堂课,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为主, 多媒体配合教师的讲解展现必要的文字与图形。如在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教学过程中, 先将整体的分析方法作一个介绍, 理清思路, 然后从一个完整的放大电路中分离出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教会学生采用工程化的观点进行近似估算。在对电路参数的计算分析中, 将电路中主要的交流、直流分量逐一用波形图展示, 使学生对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有透彻的理解。在利用课件讲解的过程中, 控制好节奏, 课件内容展示与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速度协调一致, 兼顾到学生的记忆和记录, 文字、公式、电路图等都采用一层一层播放, 一句一句展开的形式给出,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以免学生应接不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提问、讨论等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 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放慢速度、反复强调。对一些难点配合动画讲解, 可反复播放。而对于课件中没有仔细交代一些公式的推导和解题思路等, 要求教师用板书配合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授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 及时准确地捕捉反馈信息, 灵活地调整讲授速率、语调、方式, 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接受和掌握这些知识, 取得较好的课堂讲授效果。

四、结束语

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改变了传统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 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活力, 很好地解决了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课时紧、满堂灌的问题,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效率和应有的作用, 这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和摸索的。

摘要:本文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 说明了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 指出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求, 探讨了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之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模拟电子技术,课件设计,课件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军.多媒体教学方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

多媒体模拟 篇5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behavioral

approach,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09年10月9日)

胡锦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在这个美好季节里,世界各地媒体机构负责人相聚北京,举行世界媒体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次世界媒体峰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传递和获取日益快捷,全球传媒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 用越来越重要。这次世界媒体峰会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反映了人们对全球传媒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关切,显示了各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寻求共同发 展的愿望,体现了媒体从业者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心。我相信,会议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广泛交流,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地媒体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 传媒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更加活跃,开放合作、互利 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 题进一步显现,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 面临诸多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地媒体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并进,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第一,要充分运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广泛传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各类媒体应该致力于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促进世界 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创造 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全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媒体应该深入反映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共克时艰的举措和成效,为推动 世界经济复苏和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第二,要坚持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更好开展交流合作。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 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实际,协商回应各方诉求,兼顾各方利益,既竞争又合作,努力实现互补互助、共同受益;应该分享成功 经验,优化发展环境,合力应对挑战,谋求共同发展。第三,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 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各类媒体要被公 众广泛接受、受社会广泛尊重,不断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就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充分反映世界各 国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热情鼓励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女士们、先生们!

几天前,中国人民热烈庆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 史性变化。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中国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实 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将

继续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 文明建设,全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国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观 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 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政府支持中国媒体同外国媒体在新闻传播、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业务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包括大多数在座朋友们所代表的媒体,向中国派出了常驻记者,临时来华采访的记者人数不断增加。外国媒体报道中国的信 息量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丰富,对各国人民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继续推动政务公开,加强信息发 布,保障外国新闻机构和记者合法权益,为外国媒体在华从事采访报道业务提供便利。我们真诚希望世界各地媒体为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为巩固和发展各国 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与人民同命运、与时代共发展,是世界各地媒体的必然选择。我相信,通过与会各位朋友共同努力,这次峰会一定能在促进世界各地媒体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促进全球传媒业发展作出贡献。

多媒体模拟 篇6

地理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接受的、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点, 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综合性和分散性三大特点。特别是地理知识的抽象性, 使之无法被人直接感知。如高一地理中的时区和日界线、地转偏向力、太阳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旋和反气旋等概念, 绝不是仅凭教师的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幅地图就能理解的。地理教学另一个难点就是地理事物存在空间的广阔性、演变时间的漫长性和人的视野的狭小性、感知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 决定了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无法直接感知, 认识这样的地理事物自然是十分困难的。比如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的运动、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的关系、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模拟功能, 就可以使这些地理原理、地理现象形象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的眼前,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难点的突破。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模拟功能及其优势

(一) 利用多媒体技术, 对人眼不可感知的地理事物进行动画模拟

对于那些人眼无法感知的地理事物, 录像是不可能进行记录的或者只能是对这些地理事物进行人工的模拟然后拍摄下来的。但是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利用相关的应用软件, 通过编制动画形象来模拟。例如, 我们在讲解火山的成因时, 利用Flash动态地展示地壳的定向缓慢移动和地壳下岩浆的活动情况, 从而更直观地揭示了火山成因以及火山喷发的过程。同样类似的动画制作也可以表现在对洋流和大气运动等教学内容中,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类地理事物。

(二) 利用多媒体技术, 对发生过程时间跨度大的地理事物进行动画模拟

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 由于受时空的局限不可能连续直接观察。因为计算机具有对复杂过程的精确分析运算和强大的作图能力, 完全能够解决教学所需要的科学动态模拟, 而且可以叠加必要的分析, 还可以通过“对话”实现对动态做必要的控制。因此在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的讲述中, 我利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 利用多媒体技术, 对占据空间广的地理事物进行动画模拟

在众多的地理事物中, 有许多地理事物的发生要占据相当大的地理空间。如东非大裂谷的缓慢开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面对这类地理事物,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都采用平面图、文字说明和教师口头讲解相配合来实现教学目的, 有时一个平面图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运动特征的地理事物来讲, 往往需要多张平面图来配合教学。这些平面图只能体现地理事物的结果, 而对其动态过程往往体现不够。有时太多的图像反而把问题复杂化, 教学难度大, 教学效果不明显。比如在讲授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时, 我们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三维动画制图技术, 制作一个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三维动画地理教学课件, 只要教师从计算机内调出这一动画演示给学生看, 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二至二分时刻地球昼夜长短分布情况, 而且还对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全过程及每时每刻的分布情况都有很清楚的认识。此外, 由于该三维动画是对实际情况的真实模拟, 将抽象化为具体, 复杂化为简单, 易于引发学生兴趣, 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这个三维动画还可以演示地球上四季更替及地球公转中地轴倾向的不变性,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等方面的知识。很好地突破了难点知识。

(四) 利用多媒体技术, 对地理理论和学说进行模拟

综合性和空间性是地理教学的两大难点。在讲授一些空间理论时, 单凭教师口头解说和板书, 虽费力但仍不见庐山真面目。采用多媒体技术则事半功倍。比如介绍板块构造学说, 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板块构造这一宏观现象加以演示, 弥补了地理模型也难以展现的宏观世界的动态变化。

(五) 利用多媒体技术, 对变化不断的地理区域性和综合性进行模拟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特点。教学中需要讲授有关地形、气候、水系、物产、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自然地理诸要素和各个生产部门的情况, 而这些要素和生产部门是相互联系的。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结合真实的地理环境和现象进行情境建构模拟, 创设一定的区域地理综合情境, 通过展现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改造、改善和保护, 生产力的地域发展与合理布局的科学原理, 工农业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及分布规律, 环境污染治理系统,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模拟, 进而揭示某区域地理某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六) 利用多媒体技术, 对自然景观进行模拟,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地理课由于其与自然的亲近而拥有了最多最美的材料和事物, 其中包括自然美和人文美两大内容, 它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展开的。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色彩绚丽、形象鲜明、生动直观的画面, 让学生充分感受宇宙博大深邃的壮美、地理山水风光的秀美、人类劳动成果的精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优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通过提炼、加工、升华, 在传授地理知识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美育”营养, 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

多媒体模拟技术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以及模拟功能, 越来越受到地理教师的亲睐。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 地理课堂教学就会更加直观、生动, 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发挥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能使教学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得到扩展, 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模拟功能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 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

我们不能在具体教学中只把眼光放在多媒体计算机的利用上, 尽管多媒体计算机兼具有传统电教媒体幻灯、投影机录像的教学功能, 但它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实践证明,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某些计算机水平不高的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过是随声附和, 是不利于他们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的。因而我们也不能放弃传统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因为不加分析地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 偏重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的实质, 是有悖于教学最终目的的。

(二) 合理适时地选用教学媒体

多媒体模拟 篇7

在医学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 饮食营养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日益显著,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很多地方都开展了临床营养治疗以及指导工作, 特别是针对慢性病的营养指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营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如今成为综合治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该学科属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疾病的转归有着积极的影响[1]。它处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间, 涉及学科面广, 涵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诊断学、生物化学以及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在我国, 很多医院都开设了临床营养科, 为住院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和指导, 临床营养学在我国即将得到大力发展。

我院于2003年开办了医学营养专业, 主要培养方向为公共营养师。临床营养学在课程设置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 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学科, 能够针对患者进行分析、判别, 并进行较为详细的营养指导和营养配餐。但是, 临床营养学的实践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 单纯的讲授对学生动手、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 出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有所偏离的局面。为了改善这种局面, 体现我院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们结合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应用特点和多媒体技术、情景模拟的诸多优势来提高教学水平。

多媒体技术、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是当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与实际情形结合, 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情景模拟又要求一定的场地、人员和设备, 如果带学生去医院见习, 往往见不到比较典型的教学病例, 而且会使教学成本、时间大大增加, 限制教学发展。于是, 我们将两者结合为多媒体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这样, 不仅可以模拟实际的工作情景, 增强学生对实际情况的判别、分析、处理能力, 而且大大降低教学成本、时间。

多媒体情景模拟应以多媒体技术为突破口、以情景为纽带、以创新为核心、以练为手段[2], 将多媒体技术和情景模拟相结合, 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整合, 营造出一种实际的工作氛围, 模拟将来学生进入实习或工作岗位的主要环境, 在模拟环境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且通过采用计算机处理方式, 将学生的每次操作效果都能迅速、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来, 并且对操作给予正确的评价和科学的指导。不仅是在教学中, 而且在课余时间, 通过开放多媒体情景模拟实验室, 促使学生通过自学, 增加实践技能。

医学营养专业学生将来主要面对的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而作为将来的临床营养膳食指导者, 必须具备实际的营养指导能力, 必须面对患者进行锻炼。为了解决这种矛盾, 营造比较真实的模拟环境。我们收集比较典型的教学病例进行整理, 主要资料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史, 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作出虚拟病历, 包括不同疾病的并发症等,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虚拟病患数据库, 然后将数据库中的病例按照病种、疾病特点等建立起比较清晰的检索目录, 再通过数据库的人工或随机抽取出需要使用的病例供学生进行分析、计算、配餐练习,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在数据库中, 既要体现病例的典型性, 也要表现出临床病例的复杂性。这样, 学生可以在相对接近真实性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学习, 能较快地进入角色, 起到很好的实训效果。

在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配餐的时候, 往往遇到很多不同的患者。由于病例的年龄有所差异, 性别不同, 要有不同的语音、图像效果, 所以通过声音模拟来实现不同病例的个性化与复杂化。例如, 抽取一个50岁女性糖尿病病例, 将患者图像或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 然后通过计算机合成的模拟配音作出该患者的主诉、现病史, 并对患者的自然情况通过文字进行表述。学生甚至可以通过患者的图像以及食品对患者进行视诊, 模仿网络营养咨询。然后, 我们将患者可能提出的问题, 包括一些比较棘手、甚至尴尬的问题, 都可以在数据库中随机体现, 以考验、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多媒体情景模拟可以使学生面对虚拟患者进行实际的营养指导和模拟配餐。但是学生在将来进入实习单位或者工作岗位后, 不同的环境变化对其操作能力有一定影响。对于他们来说, 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重要。我们通过各种环境的录音, 改变多媒体情景模拟实验室内的音响效果, 模仿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 包括病房、工作室以及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环境, 如喧哗的户外、儿科病房、门诊等。这样, 不仅可以使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尽快进入职业角色, 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适应力。

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 我们将营养学的各项评价指标输入计算机作为学生操作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操作后的结果, 我们通过这些标准来进行评价, 并且通过声音、图像来提示操作效果和改善建议。例如, 给一个50岁的女性患者进行配餐。学生通过病例分析可以得出这是一个糖尿病伴肾病患者, 营养配餐的重点应该放在饮食中蛋白质的控制上。于是, 学生可以针对这个患者的自然情况和具体疾病状况进行计算, 并作出合理的饮食配餐。如果学生在配餐过程中, 对某种饮食的营养学评价指标 (如蛋白质含量) 控制得不好, 评价程序就会对其进行判断并作出反应, 弹出警示窗口, 提示学生蛋白质的量不足或超标;对学生最后提交的饮食方案进行评价, 对学生配餐结果的各项指标予以判断, 并提出改进策略。

多媒体情景模拟通过多元素的汇集、整合、模拟, 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情景模拟不但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清, 余震, 汪大望, 等.加强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 :14.

多媒体模拟 篇8

一、物理器材实验有其自身的优势

1.和多媒体模拟实验相比,物理器材实验更真实、更有效。

多媒体模拟实验是在真实成功实验基础上的模拟再现,所做的模拟实验一定会出现 (也只能出现) 理想和预期的结果,确实很方便、很美观,也很理想化,老师常常乐于使用这种方法。但它不能反映实验规律的真实性,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媒体模拟实验的结论是不能十分令人信服的,而物理器材实验得到的数据则更真实,现象更直观,结论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往往不容置疑。

笔者听了一堂《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的公开实验探究课。教师整堂实验探究课都用多媒体课件探究,从刻度尺、钩码的个数,到弹簧伸长的示数,多媒体模拟实验做得都十分漂亮,数据非常精确,动态效果很好,课堂实验探究中“学生反应良好”,公开实验探究课“顺利、成功”地完成。但课下听许多同学议论:多媒体模拟实验课件做得很漂亮,可真实的实验数据真是这样的吗?没有误差吗? 学生普遍不太相信。然而笔者以往用物理器材做实验进行教学时,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了促进探究式物理教学,物理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进行物理器材实验探究是必要的。无论是学生分组实验,还是老师演示实验,甚至课外小实验,都希望返璞归真, 尽可能以人们容易获得的、真实的实验器材来实现。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自己动脑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老师在旁加以引导,从而进一步探寻物理世界的规律。多媒体动画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容,而这个实验完全无需动辄动画,其很明显是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验完成, 这样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实验过程,更有利于知识学习与巩固。

2.和 多 媒 体 模 拟 实 验 相 比 , 物 理 器 材 实 验 更 有 利 于 学 生科学思维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课堂教学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教条式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组织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个主体的变化,随时变革和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潜能。而要实现这些目标, 物理教学中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模拟物理实验进行教学,较难满足要求。原因是多媒体模拟实验是老师在上课前就已经做好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实验”,特别多媒体模拟实验数据精确、没有差错、完美无缺,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这样,学生思维、探究、创新能力就很难得到发展和培养。但物理器材实验完全可以弥补多媒体模拟实验的缺陷, 学生在做物理器材实验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虽然实验课上得很“不顺”,但这往往能带动学生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从而使实验教学处于真正的“探究”之中,对培养学生优良探究意识和创新才能有很大帮助。

记得笔者有一次给学生做《描绘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连接电路时有一根电线内部断了,电路连接好后灯没亮,在检查线路连接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这下热闹了,学生纷纷提出建议:有的说是灯坏了要换灯;有的说是电池没电了要换电池;也有的说是电线内部断线要换电线。各种说法都有,连平时听课总爱睡觉的几个后进生的兴趣都激发了出来, 开始两眼炯炯有神地和周围同学们积极讨论起来,给老师提建议。尽管教室里“像超市”,但从那以后学生每次自己做物理器材实验或看教师做演示实验时都极有兴趣,遇到故障时都能认真对待,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等待教师告知答案。而且学生每次自己解决好问题之后,都会自豪地跑来告诉老师,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鼓励下使他们更喜欢物理了。这样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在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教学时,很少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比起物理器材实验,多媒体模拟实验也有它的优势

1.多媒体模拟实验课件是介绍如何使用实验仪器的好助手。

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从未见过的实验仪器。教师清楚介绍它们的结构、原理、性能及使用方法就成为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 这时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仪器,老师教起来就会轻松许多。

如给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螺旋测微器这种实验器材时,因螺旋测微器个头较小,它上面的读数那就更小了,向全班学生讲解,第一排座位的学生大都看不清,如果一组一组讲解既费时效率又低,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怎么才能向学生介绍清楚如何读数呢? 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动画将“如何使用螺旋测微器”制作成课件,再对照学生手中的实验器材进行讲解,学生学习起来就更直观、更容易、更理想了。

2.多媒体 模 拟 实 验 能 对 已 完 成 的 物 理 器 材 实 验 进 行 验 证 。

实验过程中,由于一些物理实验操作不易控制(如速度很快等 ),或者存在 环境和人 为的某种 干扰 ,或者误差 比较大等,就会影响物理实验的顺利完成,常常造成学生对主要物理现象的观察不甚详细和不明了, 从而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或不能很好地验证物理规律,影响教学效果。若我们先做真实的物理器材实验,再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把主要物理现象尽可能展示出来, 这样会大大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

如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时,由于电源电压不足、短路和断路等因素影响,实验结论不够明显,就可以先做实验,然后通过多媒体模拟验证, 从而帮助学生分析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矫正实验结论。

3.比 起 物 理 器 材 实 验 , 多 媒 体 模 拟 实 验 可 以 模 拟 一 些 物理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

多媒体模拟实验能够把一些抽象的物理规律、现实中人难以直接操作的实验、不易观察清楚的物理变化过程等一一用直观的模拟方式呈现出来。

例如,在讲述横波在介质中的形成和传播规律时,我们可将介质设定成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圆形小球”,变“无形”的介质为“有形”的小球,通过观察“圆形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往返运动,同时对比水波形成和传播规律,学生很容易弄清横波在介质中的形成和传播规律。又如在《开普勒三定律( 轨道定律、面积定律、 周期定律 )》的教学中 , 我们可预先用多媒体动画软件把太阳和地球、火星等九大行星等按天体中的坐标放置好,使它们按实际情况运转起来,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和验证开普勒三定律。这种情况,多媒体模拟实验比起物理器材实验显得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学生一看就明白,理解起来容易,掌握起来自然又快、又牢、又好。

三、物理器材实验和多媒体模拟实验优势互补,实现教学的优化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 是一门以实验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学科,还是一门重视探究、崇尚逻辑推理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提高探知物质世界规律的兴趣,物理课本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显得尤为重要。而多媒体模拟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使用,则进一步促进物理实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全面优化;有效改善物理实验教学的多样性和表现力,优化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物理器材实验和多媒体模拟实验的优势互补。

如在一次物理说课比赛中,某老师对《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如下:首先通过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做曲线运动引出平抛运动的课题,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模拟平抛运动;接着介绍平抛运动的定义及其条件;然后借助课件动画一步一步慢慢地模拟展示真实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笔者觉得这节课只能说是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因为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只是硬性接受了,而没有真正理解。这节课中,课本要求的探究实验是必须做的。课本中的实验通过让两个小球同位置同时分别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给学生以真实感,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应该讲这是多媒体课件不能替代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这两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一张一张地放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抛运动的性质及规律。

多媒体模拟 篇9

一、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的背景

目前,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网络、大众以及参与国际交往等活动日益频繁。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媒体的能力,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的情景模拟教学在这些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培训作用。情景模拟教学是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由学员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做出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以培养学员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处理临时矛盾的应变能力。这种方法让学员身临其境,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学理性,具有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等特点。

根据我院教学改革要求,结合干部教育中开展“领导干部与媒体沟通”专题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筹建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平台成为当务之急。要充分发挥该实验平台的功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有现代的多媒体实验技术设备作基础,以实现情景模拟教学中的一种准现实的独特优势。

二、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平台多媒体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

我院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主要用于新闻发布会、演讲、圆桌会议、无领导讨论、会见、专栏访谈、网络访谈等各种媒体沟通情景的模拟,所以设计以开放式、多功能的平台为目标,遵循先进性原则,安全可靠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开放性,兼容性原则,可维护性原则。

本系统以数字电视制作与播出为技术背景而集成的一个综合应用系统,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摄录、计算机图形图像学、计算机编解码、流媒体技术、非线性编辑、网络控制、无线控制等现代多学科的技术。图1显示的是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的基本拓朴图。通过需求分析,结合我院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和工程设计,规划出如图1中表示的功能模块:摄像系统、扩声系统、录制点评系统、远程调用系统、显示系统、中控系统等。

上述的各个功能模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为整个平台多媒体系统的有机组成,所以在系统集成时既作了整体的考虑,又根据各自的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下面分别阐述各模块的功能实现。

三、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平台多媒体系统的实现

1. 摄像系统

实验室有访谈区、圆桌会议等多个物理区域,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区域设置摄像位点,并作适当预留。考虑到操作人员不够的实际情况,选用具有自动跟踪功能的高标清摄像机作为摄像设备。

目前从高标清摄像机摄取的2路视频信号输入A V矩阵经过切换台(还有其他A V信号接入)送至点评主机,以方便节目录制;为了避免切换台在切换视频信号的过程中出现跳帧等现象,设计时增加了同步信号的回传,以达到切换过程中的画面流畅。摄像机支持遥控和联控功能:AW-RP 555MC综合控制器可以控制多达5路摄像机,并通过R-232接口与快思聪及台电主机相连,以达到摄像机与手拉手数字会议发言系统的联动,摄像机可以通过发音话筒自动跟踪主持人或嘉宾的活动。设计构成如图2所示。

2. 扩声系统

音频系统主要由Y A M A H A调音台、功率放大器、PDCII、反馈抑制器、均衡器以及置于演播室内的线阵列扬声器等组成。用户可使用中控系统对总音量进行控制,或用调音台对音量音质进行细致地调整。目前输入调音台的音频源包括:通过信息面板的手持话筒、会议系统主机、无线话筒、D V R录像机的音频、DVD播放机的音频、VDCAM录像机的音频、点评系统的播放音频、有线电视的音频及三楼远程监控中心的音频信号等,以满足不同的音源的播放需求。

3. 录制点评系统

以计算机数字录制系统为主要设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功能,实现实时录制、打点和即时回放的功能,有利于专家点评的实时效果和互动效果。为了对节目作进一步处理,并考虑我院现有的使用格式,还选用DVCAM数字录像机以及非线性计算机编辑系统作录制设备,以利于进一步作后期制作。为了得到良好的视频录制质量和现场视频效果,该系统充分利用多路视频输入信号,经过视频矩阵和视频切换台实现多路信号的切换输出,并通过TV-Writer系统进行录制和回放点评。

(1)视频源

多路复合视频信号包括实验室2路摄像机信号、信息面板中7路视频信号、DVD播放机、DVR、DVCAM等视频播放信号、有线电视信号及三楼远程控制中心视频信号等先进入视频矩阵,通过切换可以为T V-W r i t e r、多台监视器、多台电视机及切换台提供视频信号。其中提供给TV-Writer的信号用于录制和回放,提供给监视器的信号用于控制室内监控,提供给电视机的信号用于实验室的观看,提供给切换台的信号用于录制和播放视频的选择。

(2)视频录播点评系统

视频录播点评系统是以Ideal TV-Writer视频录播点评软件为核心、以点评工作站为基础,与触摸显示单元相结合的多媒体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能实现视频文件录制及实时视频的点评功能,并支持多路视频输入,可以完成多种D V E的效果。根据我院应用实际,对该系统的界面和功能进行了定制。

(1)录制功能:Ideal TV-Writer系统具有4路视频输入功能,可以配合节目需要完成多点连线节目的播出需要,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在视频录播点评系统的录制控制界面中点击“课程设置”,可以预设各节目名称,并可以随时修改和删除节目。点击“开始录制”可以录制所需的节目。在录制过程中,可以随时点击“创建关键帧”以创建关键帧,为后续的回放点评做准备。为了避免在创建关键帧时已经错过了所需要的画面,可以任意设置回放的提前量,如提前2秒或更多。录制过程中不同的视频源经切换台切换,可以录制成满意的视频流。

(2)回放和点评功能:在视频回放和点评界面中,可以调用刚刚录制的节目马上回放,也可以调用以前录制保存的节目。回放点评过程中,如果点击已经创建好的关键帧,则视频直接从该关键帧起播放或按照已经设置的提前量进行回放。点评时可以暂停画面,并通过“画笔”对静帧进行画圈、画线等操作,方便点评和讲解。

(3)录制和回放点评的控制:视频录播点评系统的操作界面采用了2套触摸屏,1套位于控制机房,另1套置于实验室点评老师的座位,2套触摸屏处于同等优先级,以控制录制和回放等操作。实际操作时,点评老师可以作为主控者,主导关键帧的选择以及视频的回放,技术人员在机房内加以辅助操控。

4. 远程调用系统

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和另一会议室的录制节目可以通过远程相互调用,以供“异地”回放和点评。实验室和会议室分别用1台Ideal TV-Writer视频录播点评系统进行录制和控制。为了将上述2个场景的节目共享,在设计时允许2台服务器通过网络相互调用保存的节目,以实现“异地”的远程回放和点评。在操作界面“选择数据服务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远程”即可调用另1台服务器的节目,并像在本地操作一样实现节目的回放和点评。

5. 显示系统

为了满足观众席上观众更好地观看节目,以及专家点评的需要,允许现场播放和实时回放这些视音频。实验室功能区域较多,采用可移动的大屏幕彩色液晶(或等离子)电视机进行现场的画面播放,不同角度的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最佳的角度来看电视机的画面,以充分体现临场感和实时感。

现场的实时播出画面通过复合信号输出,而节目回放时可以通过V G A信号实现输出。设计中,考虑了众多的输入信号如TV-Writer视频录播点评系统信号、DVD、DVR、SONY录像机、有线电视信号、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信号、外接的电脑信号等,通过切换都可以显示。当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事先需要介绍主题背景材料或为了渲染气氛等,均可以安排实现。

6. 中控系统

一个完备视音频系统中除了要有显示、扩声、信号切换等系统,还必须要有集中控制,这样才可以将各自独立的系统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利用快思聪(Crestron)无线遥控技术对多个设备进行集中控制,以满足实验室中多种设备的有效使用。快思聪的遥控功能通过无线触控板进行操作,其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预设。根据我院实验室的系统要求,我们在主菜单中设置了“视频信号切换”“电脑信号切换”“DVD播放器”“SONY录像机”“PIONEER录像机”“大屏控制”“音频控制”“电源管理”等8种操作子菜单。通过主菜单界面中点击相应按钮可进入相应子菜单,以控制各种设备的使用。

四、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平台多媒体系统的应用

2009年下半学期,我院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平台正式建成并运行。以访谈节目为例,台上为主持人(可以特邀)和几位嘉宾(学员模拟),围绕热门话题进行访谈对话;台下为观看的学员,可提出问题和嘉宾或主持人进行讨论。2台摄像机分别跟踪台上和台下的场景,其中1台专门跟踪主持人和嘉宾的画面,并采用了话筒与摄像机的自动联动功能,也就是当台上有一话筒被按下讲话时,摄像机可以自动跟踪到该画面,当另1话筒被按下后,原有的话筒被切断,摄像机自动地跟踪到新的画面。通过控制机房内对不同的视频源切换,实验室内的电视机和大屏等离子显示屏会实时显示台上主持人和嘉宾以及台下的学员的画面,既生动又丰富。当访谈节目结束后,点评老师对刚才的节目进行实时点评,并可随时调用刚才的视频画面。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该多媒体系统可以胜任我院情景模拟的教学需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情景模拟教学实验室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我院的教学条件,有利于我院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提高我省领导干部媒体沟通的能力;也有利于我院更好地提升教学品质、打造教学品牌。

参考文献

[1]贠丽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8,7:69~71

[2]戴子刚.论情景模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764

[3]吴卓琪.干部培训的互动式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多媒体模拟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模拟实验,物理器材实验,优势互补,教学质量

多媒体模拟实验的出现, 更新了传统物理教学方式, 拓宽了物理知识的展示途径, 以丰富的图画、声音为基础, 吸引学生注意力, 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对传统物理器材实验产生了较大冲击, 甚至部分教师主动以模拟实验代替器材实验, 但这种方式不可取, 物理器材实验具备其不可比拟的优势, 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物理理论知识, 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

一、物理器材实验优势分析

物理器材实验, 顾名思义, 其以真实、可感的实验器材为基础, 具备以下两方面优势: 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角度分析, 器材实验需要学生全身心参与, 并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标准, 进行相关操作[1]。 如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认真的情况, 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学生注意力。 如在学习高中物理人教版“运动的描述”中, 学生需要进行“小车实验”, 即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在轨道上滑行的轨迹。 如果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 学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打点计时器等物理器材的操作;从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分析, 物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器材实验的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较多的“突发状况”, 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教师上课节奏, 但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物理器材实验有利于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2]。

二、多媒体模拟实验优势分析

多媒体模拟实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能够动态展示物理理论概念的由来, 也能将经典物理实验进行还原, 使得学生更深层地理解物理学科,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网络[3]。 如高中物理人教版“伽利略斜面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 找到伽利略当时实验的视频, 播放给学生看, 并再利用多媒体设备, 模拟出实验场景, 加深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印象。 此外, 多媒体模拟实验能展示很多实验室不能完成的实验, 受到资金投入、 实验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很多高中物理实验不能通过器材展示, 如“万有引力”,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借助模拟实验, 向学生展示更形象的物理概念。

三、物理器材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优势互补途径

物理器材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都存在一定优势, 教师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 结合课程目标,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式, 充分发挥物理探究实验的作用, 才能达到较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一) 借助多媒体模拟实验, 验证物理器材实验结果。

在物理器材实验过程中, 受到人为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等方面的限制, 使得实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使得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处于表层, 造成知识掌握不全面等问题[4]。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实验, 排除外界环境干扰, 在没有其他条件的作用下, 完成实验的验证, 重新展示物理现象和验证实验结果, 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如在学习高中物理人教版“摩擦力”的知识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平衡摩擦力”的器材实验, 即将小车放置在平板上, 并将平板一端垫高, 观察小车在不受牵引力影响的状态中下滑的速度, 并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再通过多媒体实验, 重新展示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实验情况, 帮助学生验证器材实验结果。

(二) 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 示范物理器材操作方式。

在进行物理器材实验时, 每班学生人数较多, 使得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 不能全面观看到器材的操作方式, 而多媒体模拟实验的出现, 很好地弥补了器材实验的缺陷, 通过制作动态的PPT, 在大屏幕中循环播放物理器材操作方式[5], 引导学生完成正确的物理探究实验。 如在演示“交变电流”的操作实验时, 可以将寻找“正极”、“负极”的方式, 制作成动画, 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每一实验步骤。 此外, 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讲解器材的原理, 将其内部结构以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 创新物理器材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方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融合物理器材实验和多媒体模拟实验, 进一步提高物理实验的有效性, 优化探究实验的设置,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利用模拟实验的优势, 搭建其与器材实验的沟通桥梁, 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 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器材实验, 再进行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方式, 加深学生对“机械能守恒表达式”的记忆。 教师应不断研究两种实验方式之间的联系, 通过合适的方法将其联系在一起, 形成新的实验方式, 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物理器材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都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 才能更好地开展物理探究实验,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实验参与程度。 在完成物理器材实验后, 再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进行检验, 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树立学生严谨的学习意识;借助多媒体模拟实验的优势, 向学生示范物理器材的正确操作方式, 协调两种实验之间的关系, 从不同角度开展物理实验,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 获取物理知识, 选择合理的实验方式, 发挥实验的作用, 为提高学生物理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璟琛.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J].科技资讯, 2015, 30:146-147.

[2]赵丹, 邹鹏, 刘晓非.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微生物学实验课上的应用初探[J].教育现代化, 2015, 16:129-130.

[3]纪娜娜.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以鲁教版地理教材为蓝本谈高中地理教学[J].中国培训, 2015, 08:191.

[4]吴传茂.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 2015, 34:177.

上一篇:设计收费下一篇:有效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