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结果(共6篇)
模拟结果 篇1
摘要:报废设备估价中常用的市场比较法, 用该方法对两个实例进行计算并给出估价结果。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模拟竞价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表明在某些条件下估价与竞价结果是一致的。可以认为用市场比较法进行估价是科学合理的, 该结果可以用作资产盘点清算、资产强制变现或竞价拍卖处置的底价等。
关键词:报废设备,估价,模拟竞价,分析
0 前言
估价是资产重组、资产盘盈和资产处置时的必要环节, 报废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处置前也要做好估价工作。首先从市场比较法分析入手, 然后使用该方法对两个实例进行计算评估并组织开展模拟竞价, 最后用实践数据对理论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
1 估价方法
对报废机器设备进行估价, 目前主要采用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重置法3 种评估方法。其中市场比较法也称为现行市价法,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其重要性逐步凸显。在运用市场比较法对报废设备的变现价值或残余价值进行估算时, 按照评估对象的现状具体可分为整体变现和拆零变现两种情况。
1.1 整体变现估价
整体变现估价的前提条件是待评估的报废设备能被拆迁安装, 且经过维修后能够恢复功能继续使用。方法是根据市场上相似参照物的市场价格, 通过比较它们在效用、能力、质量和新旧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按照一定方法做出调整, 从而确定评估对象的价值, 该方法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
整体变现估价计算公式为:评估值=A× (1-B) ×C (1)
式 (1) 中A为全新参照物市场价, B为评估对象已用年限/预计寿命, C为调整系数。其中调整系数C可结合市场需求、使用状态和性能质量等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后再定。
1.2 拆零变现估价
拆零变现估价的前提条件是待评估的报废设备已完全丧失使用功能且无法被修复, 可按可拆零变现材料现行市场价进行评估, 计算被估对象清理变卖后的净收益额时, 通常认为该报废设备是按可拆零变现材料的价值减去清理费用来计算评估值。
拆零变现估价计算公式为:评估值=ΣE× (1-F) (2)
其中ΣE=E1+E2+…= (C1×D1) + (C2×D2) +…
C1、C2表示材料收购单价, 是指评估基准日废品站实际发生的可拆零变现材料收购价。
D1、D2表示材料重量, 即报废设备中可分解的某材质的重量, 如含废钢量、废铝量、废铜量等。对于大型报废设备, 可通过查阅该设备原始报价单、订货合同或相关技术文档、设备铭牌、台账和专业预算手册等资料获得该数据。对于难查资料的小型设备, 亦可采用现场称量或直观估测的方法测其重量。
F为清理费用率, 即拆除费、运杂费等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支出, 以及设备在报废后的耗损缺失与理论重量的差异等, 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清理费用率。E1、E2表示市场回收价格。
2 估价实例
2.1 运用市场比较法做整体变现估价
例如, 1 台线切割机的型号为DK7725g, 工作台规格250×400 mm, 苏州三光机床厂生产, 出厂时间为1994 年1 月, 资产原值为10.6 万元。已使用年限20 年, 预计寿命30 年。由于使用率高, 时常处于连续运转的状态, 故已用年限/预计寿命的取值应该比20/30 更大, 建议取值为0.8。由于当前市场对此类设备需求量不大, 且该设备现状较差, 故调整系数C建议取值0.7。市场上同规格的新设备价格约为6 万元, 按照式 (1) 计算得到评估值为8400 元。
2.2 运用市场比较法做拆零变现估价
例如, 1 台热处理炉, 型号规格为 Φ1.5×2 m, 原北京昌平建兴电炉厂生产, 出厂日期1997 年11 月, 设备原值约28 万元, 包括炉体、支撑钢架、水槽、液压系统和配套电柜等。因炉体漏温严重、温度均匀性差, 且各部件已出现故障多和老化严重等问题, 已无修复和使用价值。设备主要材料为碳钢, 以及少量的不锈钢、铜、铝、炉砖、保温棉等。
当报废设备含有多种材料时, 可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一是当某种材料占该设备主材的绝对多数时, 便可视为主材计算, 同时考虑其他材料含量多少及价值高低, 用清理费用率加以调节, 从而使变现值更接近合理。虽然该方式简洁易用, 但运用时往往受到条件制约。二是调查报废设备的材料组成, 然后检测或估算各种材料所占比重, 按含量比重及价值高低分别计算, 加和后得出该项整体评估值。该方式较为繁琐, 所需采集的数据信息多, 但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而且运用范围广。
按方法1 计算。经查询当时市场价格, 废钢回收价C为1500 元/吨, 热处理炉的总重量D约为20 t, 因结构复杂和拆除难度大, 故清理费用率F可在常用值10%~15%中的最大值来取, 依据式 (2) 计算的评估值为25 500 元。
按方法2 计算。方法2 在计算前, 需要收集很多的数据和参数, 但计算结果更为精确。计算结果如表1。
经过比较2 次的计算结果, 发现二者相差1360 元, 差价约为第2 次评估值的5%, 可以认为两个计算结果较为接近。由此也验证了方法1 中当某种材料占该设备主材的绝对多数时, 便可视为主材计算的说法。并且经过多次计算与验证后发现, 当主材料占设备材料构成的百分比 (记为m) 越大, 两次的计算结果越接近, 差价与估值的百分比 (记为n) 越小。当m的取值范围为 (0.6, 1) 时, n的取值范围为 (1, 0) 。且二者对应关系与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相符。
3 模拟竞价
模拟竞价结果虽与最终成交价不尽相同, 但二者的参考对象和竞价方法都一样, 故通过模拟竞价可以衡量出报废设备的真实市场价值。在模拟竞价开始前, 为规避相关风险和经济纠纷, 组织方应提前将双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告知各参与者, 并签署告知书。模拟竞价结果见表2。
4 对比分析
对于第1 个实例线切割机设备, 模拟竞价的均价为8600元, 与用市场比较法的整体变现估价8400 元非常接近。可以认为该估价是科学合理的。
对于第2 个实例热处理炉来说, 模拟竞价的均价为31 875元, 而与用市场比较法做拆零变现估价的估值26 860 元相差较大。这里不排除某些厂家给出的收购价过高, 不符合市场规律。但是即使去掉一个不合理高价38 000 元后, 再计算出的均价仍然与估价结果有一定差距。
经过分析发现造成热处理炉的估价比市场预期低的原因是, 在做拆零变现估价时还应注意区分设备整机报废和局部 (部分) 报废两种情况, 二者估价方式不同, 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于设备局部 (部分) 报废中尚可利用部件不能简单的用拆零变现方法去计算。报废设备中某附机或某部件尚可使用的, 其主机部分可按市场比较法做拆零变现估价, 其附属的通用配机与备件则应参照尚可利用价值进行评估, 即对其按照整体变现方法来估价, 最后再进行加和计算便可得出总估价。
对于上例中的热处理炉, 经调查发现其液压系统相对于其他部件状况更好, 尚能独立稳定运行且功能正常。因此对液压系统应按照整体变现方法来估价, 计算时首先对全新参照物市场价进行询价, 市场上同规格的全新液压系统价格约为3 万元, 估算B (已用年限/预计寿命) 为0.7, 由于该液压系统目前状况良好, 且市场需求大, 故除去拆运费等折损, 调整系数C可取值为0.9, 按照式 (1) 计算得到结果为8100 元。对于液压系统之外的设备部分估算总重量为18 t, 再依据式 (2) 计算评估值为22950 元。二者加和后得出的总估值为31 050 元。这个结果与模拟竞价结果接近, 与市场规律相符合, 也是科学合理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 依据市场比较法对报废设备做出的估价是科学合理的, 该估价结果可以用作资产盘点清算、资产强制变现或竞价拍卖处置的底价。在运用市场比较法做拆零变现估价时, 还应注意区分设备整机报废和局部 (部分) 报废两种情况, 局部报废时设备主机部分可做拆零变现估价, 其附属的通用配机、备件等则应按照整体变现方法估价, 最后对它们进行加和计算便可得出总估价值来。
参考文献
[1]孙颖.浅谈报废设备的评估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2]栾玲玲.完善报废资产处置措施实现企业受益最大化[J].化工管理, 2013.
模拟结果 篇2
根据国家税务局及地方税务局统一部署,城院企业仿真模拟第三区税务局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宣传主题,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税法宣传活动,以进一步推进法制教育,打造和谐的税收环境,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为推广诚信纳税,鼓励各个制造企业积极纳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纳税意识,2011年开展的诚信纳税和纳税大户意义重大。
现经过多方调查以及平日各企业前来税务局纳税申报、缴纳等情况,综合各企业所纳税额与纳税表现,我们城院企业仿真模拟第三区税务局秉承公平、合理、公开等原则,进行了该活动的评选。现公布《关于2011年(第八年)开展“诚信纳税”和“纳税大户”活动结果》如下:
获得2011年(第八年)诚信纳税企业的为:温州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获得2011年(第八年)纳税大户企业的为:温州天祥电器有限公司
在此特作表彰,望再接再厉!
相关奖状将于今日2012年第二季度发放到位。
城院企业仿真模拟第三区税务局也希望其他各大企业以此为榜样,争取在下一年度获得诚信纳税企业和纳税大户企业的荣誉。
模拟结果 篇3
关键词:模拟火灾试验,火灾调查,运用
模拟实验可以为最后确定火灾原因提供科学依据,可以检验火场中物证的真伪,可以验证目击者或知情人证言的属实性。但其毕竟是在模拟的客观条件下,针对某一特定火灾进行的实验,而不是火灾的客观事实,同时火灾本身常常是许多因素偶然性的结果,因此,模拟火灾实验结果能否得到科学、准确地运用,对于证据链形成和火灾原因认定至关重要。
1 模拟实验的基本要求
A.在原来的起火地点或环境相似地点进行实验。
B.实验时的自然条件与起火时的要相同或接近。
C.实验时使用的起火物、起火源要用火灾原有的物品(选择未受火灾污染、水渍的)。如条件不具备要选择相似的物品(如同一批出厂的产品)、起火物、起火源,反复进行实验。
2 模拟实验的结论
在符合上述模拟实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模拟实验的次数和结果,将结论分成两类,即必然性结论和偶然性结论。
2.1 必然性结论
如果模拟实验的结果与次数无关,由相对稳定模拟实验结果得出的模拟实验结论称为必然性结论。必然性结论有两种情况,一种全部模拟实验与假设或认定的火灾原因是一致的,另一种全部模拟实验与假设或认定的火灾原因是相斥的。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实验的结果都是同一性的,都可以将模拟实验结论作为认定或验证火灾原因的重要依据。
案例:2012年12月30日下午5时许,某居民家中失火,一名老人被烧伤。环境勘查发现,距该居民家用8米、17米、26米三处电线连接线地方有单股电线熔断呈焦黑痕迹,另处一股线完好无损。现场勘查发现,进户线单股有两处短路熔断痕迹,另处一股线只有火烧痕且未熔断无结瘤现象。该户居民称熔断的单股线为零线,当天下午供电局的施工队正在此处进行电网改造。针对上述问题,火调人员勘查发现起火房间有一处插座外部引出单股电线,此电线正与室外熔断的那股线相搭接。该户居民称几年前由于该插座的零线有问题,使用时常造成照明灯忽明忽暗,就从进线处引入了共用零线,之后家中的供电就一直处于正常状态。据此,火调人员初步认定,火灾可能是由于供电局施工时,将火线、零线互换造成原零线短路引起。为验证初步认定结论,在按照原线路重新布设电线后,用一只保险开关控制线路,用一只台灯作为负荷,进行了模拟实验。根据模拟实验结果的同一性特点,得出了线路改造施工中将火线、零线互换,造成原零线短路后引燃其下方可燃物的结论。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但由于模拟实验得出的必然性结论,让在场的各方心服口服,火调人员因此及时完成了调查任务。
2.2 偶然性结论
如果模拟实验的结果与次数有关,事件只在某一次(或几次)发生,根据事件的发生得出的模拟火灾实验结论称为偶然性结论。偶然性结论说明了事件发生是可能的,但不是必然的。对于任何一起火灾原因调查,从理论上而言,它的调查方向是排除所有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模拟实验作为一种“准”实践手段,是一个去伪求真的过程。在火灾原因调查的最后阶段,常常要面对这两种情形,一种是可能发生并发生的火灾原因,另一种是可能发生但没有发生的火灾原因。模拟实验的目的也就在于排除第二种情形,肯定第一种情形。偶然性结论表明,第一种情形得到了肯定。但无论是哪种可能,都还需要与其他证据相关联,不能单纯将模拟实验结论作为认定或验证火灾原因的唯一证据。
3 运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模拟实验是火灾调查中运用的比对性方法,实验是模拟火灾的过程不是事实本身,准确地说是“准”事实。虽然是“准”事实,但其发生、发展的条件是基本相同的,能够反映事实的基本情况,为火灾事故的调查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模拟实验结果在运用中决不能忽视一些程序或细节问题,否则会导致模拟实验结果被误用,证据链崩溃,最终得出的火灾原因等结论可能与事实不符甚至相反。因此,在运用中要注意:
A.模拟实验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明确在场人员的分工,防止引起混乱。
B.注意通过模拟实验在火场寻找新的证据。
C.要正确、完整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笔录、绘图、拍照、录像等方法。
D.模拟实验的参加人员除应包括当事人外,还要有2名以上的证人,并在实验结论上签字。
模拟结果 篇4
当消息和通讯已在第一时间告诉人们什么时候某地发生什么后, 复述加评论显然不会有多大的受众市场, 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 依托同一叙述做不同的解读即使说服力有余, 认同度也不会太高, 到头损害的还是市场。时过境迁之后要再让新闻事件站出来说话, 必须明星复出般再造亮点, 而非期望受众的怀旧情结。这就需要在一线记者镜头一闪而过、曝光亮点后, 去洞察幽微, 以侦探者的身份去捕捉那些发生过却未能被记录的关键性细节, 并以此围绕主体事件生发自己的观点。这其实是以再造的方式对事件的还原, 一方面使新闻事件再次焕发青春, 充分发掘事件的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因立论基础的雷同激发对立观点甚嚣尘上, 从而陷入被动。
与杂志相比, 情景再造相当于其写法上的烘托渲染, 内容上的背景介绍, 但由于依托不同的表达方式, 放在电视节目里就不是一支笔、一段话那么容易, 在合理性以外, 它的加工更接近电影的拍摄。在杂志上笔者的叙述就是真实, 但在荧屏上就不能单靠主持人的一张嘴启动观众的耐心, 因为切换一个频道太容易了。而要把不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多数时候甚至连现场直播都会捉襟见肘, 因此情景再造决不是依恃实情实景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掌握话语霸权, 它要真戏假做, 又能以假乱真。
通常前方记者拍摄的事件情景只是整件事的冰山一角, 还未必是矛盾的冲突点, 事件的高潮段, 它们作用于佐证真实可以, 用于支撑真理就未必可行。所以电视新闻杂志的每个栏目都应该有作成剧本的精致, 有导演、演员的自觉, 有深度释放事实的果敢。掌握了彼情彼境下的理所应当, 才能担当得起防微杜渐、引人自警的社会责任。
新闻的价值隐含于其应当性、情理性之中, 但新闻的市场份额或说受关注度却集中在事件的结局里。如果9·11恐怖分子并没能成功撞向世贸中心, 也没撞毁任何建筑, 可能连9·11恐怖袭击事件本身都不存在, 遑论各国报刊的头版头条。由此事件结果的新闻价值可见一斑, 对此《新闻周刊》的取材原则是:选取一周内发生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影响重大、引发人们关注并思考的新闻事件。②但因此否认那些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事件的新闻价值就有悖于电视新闻杂志的时代担当, 如同布鲁特市政中心撒尿的小孩于连, 罗马神庙饿得咕咕叫的鹅, 郑国郊外犒劳秦军的弦高, 很多危害事件之所以没有酿成大祸, 完全出于意外。电视新闻杂志如果缺少对此类事件的深度解读, 其社会功用难免大打折扣。因此在新闻选材中, 抓住潜在性、趋势性的素材, 以预言家的姿态划入当代生活, 无疑是电视新闻杂志的一条上进之路。
然而在缺乏重大结果背书的新闻品类里, 如何引发受众关注, 带领他们思考, 从而获得市场支撑, 成了电视新闻杂志在这一方向上冲锋的关捩。同样的问题纸媒杂志的办法是引入事件类比并假设结果。再提起9·11事件也足以让人们见识类似恐怖袭击的灾难性, 那么在航空管制、甚至其他任何领域的松懈, 都可能让悲痛再次横行人间, 虽然悲剧的情节变了。虽然是9·11之后, 尽管是在中国, 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袭击, 不正好能警告我们征兆性新闻题材的重要性吗, 为什么要让它在发生之后才成为新闻呢?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杂志文章会用旁征博引立论、论证, 获得读者认同, 电视新闻杂志同样需要那种在上下五千年里求索的精神和立论气度, 而不是只会让镜头簇拥在事故现场说话。在栏目编辑时将那些萌芽中的事件, 引入到以往新闻中的动人心魄的情景中, 多为未来谋篇布局, 则能成为电视新闻杂志惩前毖后的又一社会功效。
注释
11余玉.论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优化策略——以央视“东方时空”为例[J].现代视听, 2008年第2期
模拟结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本院内科系列病区、外科系列病区、急救系列科室、其他系列 (输液室、门诊、医技科室) 等不同岗位抽取工作3~5年和6年及以上的护士各43名, 共86名。年龄22~41岁, 平均28岁;工作年限3~10年, 平均5年。学历:中专6人, 大专57人, 本科23人。职称:护士16人, 护师39人, 主管护师3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护理人员分组及情景设置
86名护士按同科室1名低年资 (3~5年) 、1名高年资 (6年及以上) 配对原则随机组合。各组护理人员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及职称大体一致。设置2名护理人员在当班时遇一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模拟情景, 利用Sim Man综合系统模型培训进行逐对考核。考核结束, 按《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 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急救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国际流行模式, 每对护士轮流担当A、B角, 进行培训、演练。2周后再次利用Sim Man综合系统模型培训进行逐对考核。
1.2.2 培训方法
我院护理部为有效保证护理安全, 规定每班 (包括午间及夜间) 至少有2名护士当班, 其中有1名必须是工作6年及以上的护士。根据这一实际情况, 考虑到当班护士都有可能遇到此类情景, 我们将第一目击者定为护士A, 另一位定为护士B, 按《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结合模拟情景制定相应急救流程, 明确A、B角的分工。具体分工如下:护士A现场发现病人异常, 立即评估病人意识→叫帮助 (护士B) →评估脉搏→安置体位, 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护士B通知值班医师及急救小组→推抢救车、除颤仪、呼吸皮囊等到现场→连接除颤仪、打开PADDLE导联分析心律→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除颤;护士A继续心脏按压, 护士B打开气道, 准备用呼吸皮囊加压辅助呼吸;护士A、B持续按30∶2进行心脏按压和皮囊加压辅助呼吸;护士B适时连接心电图电极片和导联线, 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 准备负压吸引, 建立静脉通道 (按医嘱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 , 直至5个循环或2min后, 2名护士共同评估病人情况。
1.2.3 评价方法
培训、考核人员为培训中心专门负责急救培训老师, 采用我院根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制定的《床边模拟急救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3 观察指标
将培训护士按不同岗位进行分组, 内科组 (神经、消化、呼吸、心内、血液、肾脏等) 30人, 外科组 (普外、心胸、肝胆、泌尿、骨科等) 26人, 急救组 (急诊、ICU、复苏室) 15人, 其他组 (门诊、医技科室、输液室) 1 5人, 各组护士培训前、后成绩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以 (x-±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岗位护士的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比较 (表1)
培训前内科组、外科组、急救组考核成绩两两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上述三组成绩均明显高于其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四组护士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四组间两两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1、2、3分别为内科组与外科组、急救组、其他组比较, 4、5分别为外科组与急救组、其他组比较, 6为急救组与其他组比较
2.2 情景模拟培训效果调查情况
86人都认为情景模拟演练有助于临床实际应用, 这种培训方式值得推广;79人 (91.9%) 认为情景模拟培训能提高急救意识;81人 (94.2%) 认为综合写作能力提高, 抢救过程更加有序。
3 讨论
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均应争分夺秒, 现场医护人员能有效应对, 可能取得较好的结局;如果患者在4~6min内得不到紧急救治, 就可能发生生物学死亡。从我院的考核情况看, 不同岗位的护士心肺复苏等相关技能掌握情况存在差距, 内科系列、外科系列、急救系列岗位护理人员心肺复苏等技能掌握较好, 三者掌握情况接近, 而门诊、医技科室及输液室等其他系列与前三者比却有明显差距, 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原因可能为:虽然所有护士均参加过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 但该项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少且要求很高, 随着时间段推移也会逐渐被遗忘[2]。一般来讲, 护士对实践操作的遗忘较对理论知识的遗忘更快。急诊、ICU、复苏室的护理人员,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学习及操作演练频次较高, 科室对心肺复苏等技能培训已经常态化。Jensen等[3]证实, 接受心肺复苏术培训的时间与心肺复苏模拟考核成绩明显相关。国内有研究[4]显示, 每年复训1次就能达到心肺复苏技术熟练的最佳间隔时间。而事实上护理部在进行心肺复苏等技能培训安排的频次上并未将不同科室加以区别。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内、外科系列病区与急诊系列无明显差异, 可能与我院ICU床位紧张, 内、外科病区收治重病人较多, 使得相关科室自行组织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培训较多有关。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模拟某种情景的教学方法, 以案例为基础, 具有无风险、可重复性、可控性、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 也有利于训练考核标准化[5]。利用Sim Man综合系统模型, 可以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电除颤、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措施。经过情景模拟、护士分工协作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培训演练后, 各科护士考核成绩都有大幅度提高, 86名参训者都认为情景模拟演练有助于临床实际应用, 值得推广;91.9%的护士认为通过培训急救意识、综合协作能力及抢救有序性均得到提高, 且培训后考核成绩各科无明显差异。情景模拟法能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临床应急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各种情形下的现场决策能力[6]。
综上认为, 医院不同岗位护理人员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采取情景模拟方式进行强化培训, 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
摘要:目的 运用情景模拟培训、考核护士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并分析不同岗位护士掌握情况。方法 通过设计模拟情景, 应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 参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 (CPR) 与心血管急救 (ECC) 会议指南, 对86名护士进行模拟急救技能考核, 分别依不同岗位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培训前急救及内、外科组护士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组护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不同岗位护士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训前急救及内、外科系列护士急救技能掌握情况好于其他科室护士;通过情景模拟培训能有效提高不同岗位护士的急救技能。
关键词:情景模拟培训,心肺复苏,急救
参考文献
[1]单荣芳.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 2012, 9 (10) :467.
[2]Field J M, Hazinskj M F, Sayre M, et al.Executive Sunnary: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 2010, 122 (3) :640.
[3]Jensen ML, Lippert F, Hesselfeldt R, 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clinical Experience on learning outcome from resuscitation training-a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J].Resuscitation, 2009, 80 (2) :238.
[4]严翎, 史爱珍, 卞素琴.心肺复苏术护士复训最佳间隔时间的探讨[J].护进修杂志, 2004, 19 (9) :789.
[5]刘生梅, 王延梅.模拟教学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的利弊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 2008, 14 (5) :608.
模拟结果 篇6
一、农村中学初三英语听力、口语现状
在人机对话听力训练过程中, 往往是通过教师反复播放录音, 学生听完后答题来训练听力。由于听力内容深浅不一,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他们理解句子和听力材料的速度存在时间差。而在听力播放过程中, 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监督, 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听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不少学生“掉队”, 对听力失去兴趣甚至开始反感。
口语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农村教师自身口语水平的局限, 又担心学生听不懂, 课堂上多以英文中夹杂着中文的方式进行授课, 平时对口语的训练力度不够, 大部分学生口语发音不准, 说话不流利。加上多数农村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平时很少甚至从不跟读录音, “开口难”成了农村学生的一大难题。
二、人机对话对现行农村英语教学提出的挑战
第一, 教师自身英语素质有待提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 用英语教英语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之一。这对英语教师, 尤其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教师来说, 自身的素质是否过硬, 能否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语音、语调是否准确优美, 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点上,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在口语方面是有优势的, 我每堂课尽量用英语讲课, 每天课前进行热身对话, 把学生带入轻松活跃的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远离了怕开口的毛病。刚开始学生不太适应, 但坚持下来后, 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逐渐增强。这点我深有感触,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 学生的听力口语成绩平均比其他两个班高了一分。
第二, 对学生适应能力的挑战。人机对话虽可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打分的偏差, 非常公平客观, 但是这也会给考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错过或没有看清、听清就会给自身造成更大的压力。而在以前的“人人对话”口试中, 学生对老师的语音、语调、语速是非常熟悉的, 即便没听清, 也可以请老师重复一遍。突然要换一个环境, 戴上耳麦, 对着电脑屏幕做题、说话、录音等, 都是一种全新的适应。农村学校设备不如城市齐全, 学生缺乏适应性训练, 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克服这些困难, 农村学生得从自身方面努力, 多听录音, 熟悉机器播放时的语音语调, 培养注意力, 避免人机对话时因听不懂而手足无措。
三、人机对话实施策略
(一) “听”的策略
第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基于学生对人机对话的恐惧心理, 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引导他们明白人机对话和人人对话性质相同, 只是转变了形式。我明确告诉学生, 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听力理解虽然有一定困难, 但只要正视它, 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提高他们对听力训练的积极性。
第二, 对常见的答题技巧、线索进行说明。比如, 碍于听力水平的局限性, 农村的学生经常会一听到某个单词或者某句句子就开始沾沾自喜, 以为听到了答案, 便开始答题, 却不知根本是所答非所问。因此, 我指导他们在听前快速浏览, 对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也能降低在听力过程中出现慌乱的可能性。
第三, 打好词汇基础, 很多学生因为记不住词汇而错过了听力中的关键信息, 听得出单词却不知其意, 结果只能在听力选项中瞎蒙一个。词汇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 进行优差生互助学习。我班共有45人, 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组。A组16人, 学习成绩较好, 学习主动性较强;B组19人, 学习成绩一般, 能按时完成任务;C组10人, 学习能力较差, 自控能力也较差。然后把各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小组, 使每个组都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最后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内互相督促, 各小组间互相监督, 每周一次评比出“词汇默写优胜组”, 每月总结出“当月明星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C组学生词汇量明显增长。
(二) “说”的策略
第一, 要培养学生完整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教学实践中, 我经常会遇到学生在表达时“卡壳”的情况。此时如果立即救助, 常常会使其产生依赖心理, 导致学生无法独立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 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前提下, 采取问题的方式, 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 给予他们时间将自己的思维完整地表达出来。
第二, 结合多种方法训练。
1. 以话题为基础的训练。《江苏省初中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中提供的二十个话题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密切相关的。有些教师会采取默写的方式要求学生强行记住, 这种方法一方面内容量大, 学生靠死记硬背得来的记忆是短暂的, 很快便会遗忘, 另一方面有违人机对话中口语考查的初衷, 不利于学生动口表达。事实证明, 很多默写全对的学生, 说起来却是错漏百出, 一点都不流畅。对此, 我要求学生根据话题, 首先在脑海里积累相关词汇。如话题五简述“饮食Diet”, 学生随即会想到vegetable、fruit、fish、bread、hamburger、coke等与食物相关的词汇以及unhealthy、improve等与diet搭配的词汇。如此一来, 学生再根据中文要点进行英语口述会顺畅很多。
2. 注重早读, 加大朗读力度。一日之计在于晨, 清晨的朗读不仅高效, 这朗朗读书声也在不经意间营造了校园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纲要》中的30篇短文基本来源于牛津英语教材中和模块, 学生已有一定的熟悉度, 通过对个别难读生词的强化训练, 加之录音播放跟读, 学生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如今, 我校早晨英语朗读已成了一种无法丢弃的好习惯。
3. 课前问答。人机对话口语中有情景问答环节, 学生在10秒钟之后听到两个问题, 根据情景提示的内容用英语进行回答。针对这一环节, 我没有刻意向学生说明要跟他们进行该题型的训练。相反, 我将训练穿插在每日的课前热身交流中。我制造的话题基本与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 有一次课前我对学生说:“昨天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新的连衣裙, 但是我没穿。”学生马上问:“Why?”我答:“Because it’s too short.”在这样一个情景中, 人机对话考试中电脑屏幕上的提示基本会是这一行字:“昨天××的妈妈给她买了一条新连衣裙, 但××没穿, 因为裙子太短了。”而耳机里将听到的问题之一很可能和学生的提问一致, 即“Why doesn’t××wear the newdress?”如此一来, 学生无形间知道了这样一个情景中会有什么类型的问题出现。至于需要用英语回答的部分, 基本都是简单用语, 学生自然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