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环境监测(精选12篇)
动力环境监测 篇1
1 引言
笔者介绍的动力环境图像集中监控系统由前端动力环境监控智能采集器、分监控中心服务器和监控管理软件等组成。整个系统以单一机房为单位分为前端智能采集器、分监控中心和监控软件。采用一体化智能通信模块将供配电监控子系统、空调监控子系统、温湿度监控子系统、漏水监测子系统、UPS监控子系统、智能门禁子系统、图像监控子系统等统一成标准IP接口后,接入分监控中心服务器,由分监控统一组织管理。有效地将温度、湿度数据、UPS系统状态、三相交流电状态、门禁控制、消防/烟雾探测、智能空调状态等各项数据集中采集,统一管理。为保证图像清晰流畅,视频压缩采用国内一流的视频卡;后台软件应采用一套监控平台,将动力环境数据及图像数据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反映在软件界面上,各项环境数据实时显示,一目了然,软件界面同时提供了便捷的智能空调远程异地控制、远程异地开门功能。在此基础上,同时又集成视频监控子系统(亦可独立操作控制),更加便于管理人员操作维护。
2 系统结构
动力环境及图像监控集中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
1)前端现场采集单元:有摄像头、温湿度模块等,采集机房动力环境数据。
2)数据传输单元:将所有现场采集设备进行接口转换,转换成标准的IP接口。
3)分监控中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所有动力环境及图像数据,进行集中监控分析、处理、组织、下发控制及设置命令、存储等。
4)监控中心:安装管理软件,以图形化方式给用户呈现被管理设备的数据。对监控中心而言,每一个分监控中心就是一个IP地址,只要在监控中心软件上输入IP地址,所有分监控中心数据(图像、温湿度、空调、UPS等)即时呈现;无须在监控中心软件上配置被管理设备的信息。
整个系统采用“现场采集单元+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3级监控结构模式,数据传送方式采用基于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系统的数据保存及传送方式,便于按照自身实际选择系统结构。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技术规范
广电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主要参照计算机通信机房建设的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4部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范》、《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前端智能设备通信协议》、《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等。
3.1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为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使用TCP/IP通信协议,采用Windows2000操作系统;用于存储各种数据,运行网络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与分监控中心的通信,并协调管理各个分监控中心的工作。
3.2 分监控中心
分监控中心由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和若干终端采集单元组成,终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包括空调、UPS、门禁、视频(视频文件存储在本地)、红外、烟感、温湿度等参数信息,并将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中,同时与总前端监控中心实现数据传输。分监控中心包括以下功能子系统:
1)环境监控子系统
环境子监控系统包括智能空调监控和温湿度监控。通过智能空调自带智能通信接口及通信协议实时、全面诊断智能空调运行状况,监控空调各部件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通过软件在系统上或通过网络远程修改空调设置参数,实现精密空调的远程开关机。系统一旦监测到有报警或参数越限,应自动切换到相关的运行画面,并伴随有报警声音,及相关处理提示。
2)动力监测系统
动力检测系统应实时地监视UPS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可全面诊断UPS运行状况,实时监视UPS的各种参数,连接到机房的服务器上,再通过IP网络实现与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UPS为广电网络传输最为重要的设备。一旦外电出了问题,若不能在UPS供电周期内恢复,将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3)智能门禁子系统
在有线电视机房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是保证机房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刷卡开门的方式。同时对每个机房的门禁系统进行联网,每个机房的门禁信息均能通过IP网络在监控中心显示存档,实现机房出入的统一管理。
由于门禁系统涉及机房进出保护,因此对卡的授权、非法进入的报警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管理主机预先编程设置,系统能对持卡人的通行卡进行有效授权(进出等级房)。若卡丢失,可在数据库中将其删除;使用过的卡还可重新授权给其他人使用。系统主机可遥控所有门禁点电锁的开/关,详细记录每次开门的时间、日期、进出人员的卡号、姓名、部门、职务等资料。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将立即在监控中心软件上产生声、光报警。
4)图像监控子系统
在有线机房指定位置安装彩色摄像机,实时监视设备运行和人员进出状况是保证机房安全的手段之一。图像监控系统可将监控区域的信息直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到监控中心,为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清除安全隐患及事后调查取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子系统将前端摄像机采集的模拟图像通过视频采集卡转换成数字图像后在机房的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并经过专网传输至远程中心监控室,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电脑观看图像,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的目的。
图像监控子系统的终端采集单元摄像机,应根据机房实际状态,安装2~3台以实现对机房的重要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将采集的视频数据采用工业级的控制器,进行数字图像的实时录像和压缩存储。
对视频显示及录像的具体方式为:
(1)多画面监视
应支持1/4/6/8/9/16画面分割模式,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实现放大、还原、全屏、图像交换等操作,可以通过拖放摄像机图标实现对不同摄像机图像的监视,并可以拍照、设置图像循环播放等。
(2)录像和回放
应要求不播放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录像。在软件中设置服务器的录像时间段,当客户端软件所运行的电脑系统时间进入设定的时间段后,自动把这一时间段的图像记录下来。影像品质可调整;而且录影过程中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图像监控;支持字符显示功能,监视器上可叠加摄像机的编号、日期、时间等信息,且在关机后不会丢失。
4 小结
有线动力、环境、图像监控及门禁控制系统的建设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机房电源、蓄电池、空调等设备以及环境、图像、进出通道进行计算机化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以提高设备和机房安全防卫,提高维护管理质量,降低系统维护成本,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动力环境监测 篇2
漏水控制器选用漏水定位监测模块,漏水定位监测模块可监控长达1500米的BTR水浸感应线,一旦检测到液体,就会定位泄露位置,通过LED显示泄露位置值,并产生声光报警,同时通过RS485接口将泄露情况传送至监控主机。功能特点:
双路传感线接口,长达1500米感应线的监控。LED显示告警状态和告警通道。四位数码管显示泄露位置。内置蜂鸣告警器,实现本地告警。
双路继电器模块,提供两路常开/常闭开关告警信号以扩展外部告警系统。
多达四十条告警日志存储空间,方便用户查询历史告警事件。12—30VDC/9V—25VAC宽范围的工作电压。简易的双绞线RS485通信,通信距离长达1000米。软件设置通信地址和参数。方便的DIN导轨安装方式。技术参数:
通信参数:2400/4800/9600/19200bps,1个停止位,无校验位(默认9600)。
通信地址:0—255,节点数<32个(默认地址0)。定位精度:感应线总长的0.1% ±0.2米。
告警输出:继电器类型,常开/常闭;开路阻抗>100KΩ,短路阻抗<100Ω。
触点耐压:30VDC/1A;60VDC/0.3A;125VAC/0.5A。
设计单位: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http://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中路5号天河软件园海天楼3A06
用户服务中心:Tel:020-85574618 85574628 85574638 85698805 85698850
联系人:周先生:***
欢迎来电索取详细方案或来电洽谈业务,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价格实惠
动力环境监测 篇3
姜堰广电目前通过建设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机房入电、配电、精密空调、UPS、机房漏水、机房温、湿度、门禁及图像等项目的监控管理、告警派单、统计分析。主要通过现代数字采集、视频、智能控制技术,对机房环境、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异常告警、短信提示告警、历史查询、远程管理等手段实现信息集中存放统一管理的目的,以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目标。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机房无人值守,并能快速明确机房异常状况,准备地锁定故障点,并能根据视频回放、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实现事故追踪等功能。
采用先进的“预警”维护方式彻底解决落后的人工被动的维护方式,精确定位故障,能够节约维护人员,为机房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防范于未然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系统设计
一、设计原则
建设一个成功的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从实际出发,使集中监控系统达到最大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因此姜堰广电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系统可以涵盖市镇的二或三级监控网络,具备较强的扩容能力。
系统必须满足实时的响应时间,并实现系统性能与系统规模的无关性。
系统平台能够接入现有的或者将来建设的综合网管系统。
系统具备在线升级的能力,并兼容第三方硬件的能力。
系统必须具备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的能力。
系统必须形成统一的中文人机界面。
系统必须考虑机房施工方面的各种技术要求。
二、设计依据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YD/ T1363-2005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设计规范》YD/T5027-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D5098-2005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1051-2000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三、系统组成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环节包括采集子系统、传输子系统和中心平台子系统,以下为分别论述。
1.采集子系统
采集子系统是数据采集并处理和分发的中心,包括监控命令的上承下达、监控数据(告警数据、实时监测数据等)的分析、处理等。同时具备接受控制命令并对设备实施控制操作的能力。
(1)被监控设备分类
监控对象主要包括设备动力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类:
设备动力系统:包括高压配电、低压配电、开关电源、UPS(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柴油发电机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柴油油位、启动电池电压等),整流器(输出电压、电流等)、蓄电池组(电池组总电压、电池单体电压、电池表面温度、电池组充放电电流)等动力设备;本次姜堰市广电机房的监控点主要集中在市电入电、UPS、精密空调。
环境系统:包括机房环境(温湿度、水浸等)。
监控的对象按被监控设备本身的特性可分为智能设备和非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指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并带有智能接口(如串口RS232,RS485),可直接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如亚奥电源,中兴电源、Liebert UPS、海洛丝、阿特拉斯空调、卡特彼勒油机,等等。对于智能设备,需要通过获取智能设备协议(包括智能设备通信协议、接口方式、数据包的结构及内容),直接纳入监控系统。
非智能设备本身不具备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无智能接口。如低压配电柜、普通分体空调、蓄电池组等。对温湿度,电量,电压,电流可以采取用适当的智能传感器来实现,或者对智能接口做二次融合开发用总线地址加以分析。对于非智能设备则需通过专门的信号传感探测器接到采集器使其智能化再接入监控系统。
(2)被监控设备采集内容
表1 UPS监控
(3)被监控信号
被监控信号包括非电量信号和电量信号。对于非电量信号(例如:温度、湿度、油箱油位等),应通过传感器把非电量信号变成电量信号后接入采集设备;对于各类不能直接测量的电量信号(例如三相电压、电流等)则通过变送器将其变换,适合采集器输入要求后接入采集设备。
(4)方案拓扑图
本方案拓扑图如图1所示:采集子系统主要分为环境量采集部分和智能设备采集部分。环境量是指温、湿度和漏水探测;智能设备包括门禁、精密空调和UPS电源,通过智能采集服务器UPT-4采集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数据,经网络上报到监控平台。当有告警产生时,无线短信发射机会将告警信息发送到指定维护人员的手机上。
表2 智能空调监控
2.传输子系统
监控系统中的采集机,业务报表台,服务器等按广域网方式(WAN)进行连接,采用广域网的优点是系统扩展容易。为了安全起见,在IP地址分配的时候将采集器的地址段和采集中心的地址段做成2个网段用路由器或者3层交换机实现互通。监控系统以监控主机为界线,监控主机以下为计算机间的直接通信;而监控主机以上部分,含FSU、LSC、CSC各部分是基于TCP/IP协议的广域网,兼容和扩展能力较强,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如IP网,LAN局域网或SDH传输网。如果是单个机房的单独监控我们可以将传输子系统简化。
(1)IP或LAN组网方式
IP组网方式是本次监控系统在分前端或者中心机房优先选用的传输方式,尽量使用机房现有的IP网络资源,选用智能采集器的以太方式传输接口。姜堰广电目前通过以太方式来实现,将来如果要增加监控机房只要网络能互通就可以接入本次监控的系统软件平台。
(2)专线E1组网方式(如:传输网如SDH提供E1通道)
(3)无线组网方式(如:CDMA/GPRS/EDGE方式的DTU)
3.软件子系统
表3 环境监控
表4电量仪
表5 门禁
图1 方案拓扑图
本次使用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指支撑应用软件运行的平台环境,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属于第三方的软件。应用软件包括监控主机软件、业务台软件(包括实时监控台软件、业务管理台软件、管理员工具软件)、配置工具软件、数据库部分、数据管理软件、和开局调测工具等,系统的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使之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以适应不同规模监控系统网络和不同数量监控对象的需要,根据工程需要,可实现系统规模的方便扩容。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系列,其中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以上操作系统,监控主机和业务台采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及以上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
监控系统有大量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要求较高,同时也是为后续的兼容考虑,我们采用Sy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
(3)监控主机软件
监控主机位于数据采集的最顶端,下接端局机房的一体化采集器、智能设备、等,它接收从采集器及各种智能设备上报的数据。监控主机采集各设备的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依据不同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整理,得到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例如是否产生告警信号、数据如何保存、数据统计等)后上送到监控站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多线程、多进程、异步处理、标准网络接口等新特性实现了系统的设置灵活、反应迅速、性能稳定等特点。
(4)业务台软件(含告警输入输出服务器子模块)
业务台是整个动力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的维护管理及操作平台,提供操作员一个方便直观的界面,监控系统的功能也集中地由业务台体现,日常的各种监控维护管理工作都是通过业务台来完成的。业务台软件包括实时监控台、业务管理台和管理员工具。
实时监控台主程序:提供告警显示、告警处理、实时数据处理、远程控制、设备派修、设备状态浏览、信号浏览及监控系统自诊断等功能。实时监控台处理告警信息时,可利用声、光、打印(包括手机短信和E-mail)等方式进行告警通知,值班人员也可进行派单告警处理(包括打印纸件或电子表格)。
业务管理台主程序:负责完成定义、查询、打印报表等功能。
管理员工具主程序:提供了工作站管理、人员管理、标准权限管理、权限分配管理、寻呼管理、门禁管理等功能。
(5)配置工具软件
配置工具的主要功能是对监控系统所有数据进行配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监控系统的具体情况配置监控局站、局房、设备、监控信号及其信号处理条件,并可进行端局的图形组态配置,配置完成后所有配置数据存放在配置库中。配置数据是监控主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依据,组态(图形)配置信息提供给实时监控台使用。配置工具软件一般安装在监控主机和便携机中,当某个被监控的设备或信号需要修改时,可以方便地修改配置库使之与实际情况一致。配置工具是系统维护的重要工具。
(6)开局调测工具,告警输入输出服务器子模块
开局调测工具ZITU2008它可以对一体化采集器UPT、智能设备和通信设备进行调试,是系统底端设备维护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是对一体化采集器进行配置管理的重要工具,因为要把针对智能设备开发的协议.EXE文集灌输进去进行自动采集,同时也是实现最底端采集器逻辑自动控制配置文档的调试工具。
四、系统特点
动环监控系统结合领先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采用独特新颖的操作环境,是专门设计开发的下一代集中监控平台,对于具有大规模机房电源设备,空调设备,UPS电源,门禁系统,环境系统应用的公司,动环监控系统是一种理想的维护管理工具。该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1. 满足电总标准,按三级监控系统思想设计,支持上万机房大型系统应用,分级别、分专业、分设备、分信号、分权限管理;
2. 底端高度集成一体化设计,覆盖了工业控制及监测系统的现场采集所需功能,EMC(电磁兼容性)、安规表现卓越。通过电信总局严格的各项指标认证;
3. 超群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告警准确率100%,实时的采集,实时告警;
4. 严密的安全防范机制,提供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在移动,电信及大客户如银行,海关,税务等IT机房已广泛应用;
5. 先进的维护和管理工具,系统长年24小时不断记录各种数据,生成各种日、月、年等历史数据报表,可以形成饼状、柱状、表格等分析图,成为维护的科学依据。
6. 开放标准兼容性,各种设备数据平滑接入系统。
所有这些特点都体现了“轻松无忧管理机房”的思想,而动环监控系统正是这一先进思想指导下的经典产品。
动环监控系统通过紧密集成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提供高性能、可靠、安全易用等特性。动环监控系统使用户更快获得投资回报。
五、系统优势
1. 体系结构
业界人士称动环监控系统为“强大的管理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动环监控系统具有先进的体系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三级结构(本次建议是二级就可以满足)
本监控系统可按地域、按权限、按专业管理,特别是以全省或一个市为单位去管理所辖的机房设备。本体系结构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使管理和维护变得十分方便:即根据贵公司的维护管理体制进行灵活调整,既适应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又适应集中监控,分散维护。
(2)先进的性能
底端一体化设计、大型数据库sybase和先进的体系结构保证了动环监控系统卓越的性能,监控中心与区域监控中心实时数据同步,告警同步,配置同步,先进的数据同步方式保证了动环监控系统性能的先进性。
动环监控系统先进的数据处理能力,具有多地点、多事件的并发告警功能,不丢失告警信息,告警准确率为100%,告警响应时间小于3秒,实时数据响应时间小于5秒,命令执行响应时间应小于5秒。
动环监控系统大型数据库应用,具有对上万个机房设备运行数据(时实、告警)快速响应的能力和大容量历史数据存储能力。
(3)良好的用户界面
动环监控系统提供了数据列表图、曲线图、码表图、状态图和组态图等5种面显示方式。各地有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显示方式,如图2所示。(注:提供C/S版标配,WEB版和WAP版选配)
图2 五种显示界面
图3 实时数据浏览界面
2.告警功能
所谓“先进的告警系统和预警系统”指的是动环监控系统具有先进的告警处理体系结构。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告警处理方式
监控设备发生故障告警时,根据预先定义的处理方式,可以执行记录日志、声光告警、发送短消息、发送EMAIL、语音报读等共7种事件处理功能中的一种或几种。从而可以让用户在监控设备发生告警时,及时得到通知,因而,也就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数据和设备的安全(见图7)。
强大告警处理功能,对设备故障及时处理清晰明了,从告警发生到CSC中心服务器上显示间隔不超过10秒。
(2)预警方式
早期预警彻底解决“亡羊补牢”的被动维护方式,即在故障发生的初期没有给系统带来危害时将其处理掉。但这种维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需要,因为维护工作并不是要求查漏补漏,而是应该防范于未然。
图8为动环监控系统预警方式:市电中断后UPS防止电池放电完之前实现早期预警:设置UPS电池剩余容量多级告警设置就可以达到预警功能。
图4 组态界面
图5 设备管理界面
图6 门禁监控界面
图7 UPS报警方式
图8 动环监控系统预警方式
3.维护管理
使用了动环监控系统,可以支持对维护工作进行改革尝试,如蓄电池的现场测量维护、机房电源设备的巡检、低压配电的巡检等都值得进行改革。
(1)监控中心自动测量及控制
比如:由于电池的单体已经监控,通过软件可以统计一定时间段的电池单体均压曲线,电池单体的实时和历史数据都可以随时从电脑中看到,方便找出落后电池,可以减少电池巡检的次数、将巡检的主要内容定位到一年一次设备的卫生和铜排的接触紧密情况等上面,大大减轻了电池维护的工作量、节约了很多维护费用。
(2)监控中心远程维护
比如:UPS电源的一些均充、浮充测试、模块的均流情况等都改为在监控中心操作和监控,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3)节能控制
利用动环监控系统智能控制合理的节约能源,几年以后获得的效益将远远超过投资。监控管理系统如能够根据冬夏、昼夜的温差及时准确调节空调制冷状态,仅空调优化运行一项,一年就能节约几百万度电,节约电费上百万元。而此功能只需维护人员设置好参数,即可由智能系统根据温度、室内外温差、空调效率、能耗、联机情况等自动调节。若使用手工操作,则很难及时、准确的控制,耗费大量人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4)报表分析
系统可以对告警数据、历史数据、统计数据进行自定义报表分析,提高维护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图9为柱图和饼图分析图示。
(5)促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
表6 告警处理功能一览表
图9 自定义报标分析图
图9 自定义报标分析图
集中监控系统应与维护体制改革密不可分,“告警”和“监控”只是系统基本功能,更高级的功能是如何与管理相结合,如何更好的支持维护工作等,该系统已包含了更高一级的需求——融入管理功能,支持日常各种维护工作的流程。
管理思路:融入闭环管理思想、支持维护工作整个业务流程,符合用户的维护习惯。
人员管理:检验操作者的密码、操作权限,对人员信息、考勤等进行管理
设备管理:录入、修改和提供各局站设备的档案和运行维护信息
数据整理:自动删除过时数据,自动备份
4.性能指标
监控系统的设计在性能指标上能够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测量精度
本系统电量传感器(变送器)的平均精度为0.25%,
系统所有开关量的准确率为100%。
模拟量测量精度列举如下:
直流电压测量精度优于0.5%(被测量值在传感器或变送器量程2/3 以上,测量仪器精度0.1级)。
交流电压测量精度优于2%(被测量值在传感器或变送器满量程2/3 以上,测量仪器精度0.5级)。
直流电流测量精度优于2%(被测量值在传感器或变送器满量程2/3 以上,测量仪器精度0.5级)。
交流电流测量精度优于2%(被测量值在传感器或变送器满量程2/3 以上,测量仪器精度0.5级)。
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测量精度优于±5mV (2VDC)。
温度测量精度优于5%(被测量值在传感器量程2/3以上,测量仪器精度0.5级)。
频率测量精度优于2 %(被测量值在传感器量程 2/3 以上,测量仪器精度0.5级)。
液位、油压等其他非电量测量精度优于5 %(被测量值在传感器量程2/3 以上,测量仪器精度0.1级)。
(2)实时性响应时间
系统实时监控各通信设备运行状况,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其告警发生到值守监控中心的时间间隔在3~5秒,非智能型设备故障告警DI量反应时间为1~2秒,智能型设备最大故障间隔时间为15秒(其中包括智能型设备自行数据处理反应时间)。非智能型设备的数据响应时间小于3秒,命令执行响应时间小于2秒。智能型设备数据响应时间小于5秒,命令执行响应时间小于10秒(包括智能型设备本身的处理响应时间)。在各级中心调阅曲线约3-4秒的刷新率。
实时数据响应时间<10s。
告警数据响应时间<10s 。
系统控制响应时间<8s (不包括被控制设备自身的反应时间)。
(3)准确率
系统故障告警准确率为100%,没有误告。发生连续告警时,具有多事件多地点同时告警功能。在系统画面告警显示栏,依据告警的先后、等级,将告警逐条显示,无漏告。我们在全国近百个监控系统用户的实际运行亦提供了充分的实际证明。
告警准确率100%,控制准确率100%
图10管理实例——派修记录
图11管理实例——交接班月报表
图12 管理实例——设备资产管理报表
工程设计
1.模拟量的测量
动力环境监控需要监测的模拟量可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温度、湿度、液位、震动、渗漏水、气压、风速、流速、声音分贝、烟雾、微粒(离子)浓度等。通过各种传感器、变送器装置可以将各种模拟信号的检测变换为以下几种类型信号:
(1) 0~5V电压信号。
(2) 4~20mA电流信号。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可采集以上标准模拟信号。考虑传输距离、抗干扰、供电等因素对精度、安装应用位置的影响。 我们优先使用数字量信号尤其是温湿度及电流电压的采集。
2.开关量的测量
开关信号分为有源、无源两种,以电压、电流的有无来判定信号状态的是有源开关信号,以继电器或其他开关的通断来确定信号状态为无源开关信号。具体的开关信号的来源一般包括:
(1) 电压、电流的有无;中兴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采集设备可测量的有源开关量的电压值0~24V,有源输入时高电平电压值阈值是≥2V,低电平电压阈值≤0.8V。
(2) 各类设备的继电器开关触点输出或辅助接点输出。
(3) 三极管等电子器件的通断状态输出、TTL电平或其它高低电压输出。
(4) LED信号灯、6.3V信号灯、24V信号灯等的指示状态。
3.智能设备的接入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除了能直接能以模拟量和数字量的方式对动力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测控制外,还可以用二次开发智能协议的方式进行监控。通过协议解析对被监控的智能设备和其他动环监控系统进行监控和互通。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可接入的外围设备的通信接口和接入方式有:
(1) EIA串口通信的RS232 接口、RS422、RS485接口,速率可灵活调节。
(2) 工业控制总线,如CANBUS、MODBUS总线。
4.设备的供电考虑
按照通信设备工作电压等级标准及机房电源配套规范,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采集模块、接入和转接模块的工作电压是DC-48V或DC24V,通过监控模块主板的 DC/DC模块转换输出+5V、12V供给各采集控制板、外围传感器、变送器、采样设备的电源。特殊传感器或动力设备,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支持可用外接的其它电源(交流或24V等)供电。
5.监控设备安装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设备的安装一方面要考虑与局方原有设备协调,另一方面要有利于系统布线、各传感器、变送器、设备的分布的范围和信号传送的有效距离。
(1) 就近安装原则:监控现场大多是强电磁干扰环境,传感器、变送器应尽量靠近原始测量点,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安全性;安装点的环境量能较准确地反应被监控区域的环境量,不会因其它外围物理原因而经常改变。如温湿度不能安装在经常开放的窗户和门旁,不安装在热源直接辐射点,双鉴红外探测器不安装在太阳照射的地方。
表7 电缆使用情况一览表
(2) 隐蔽安装原则:传感器、变送器除被测部分外应尽量利用设备的机柜安装。
(3) 安装高度统一原则:壁挂安装的模块、传感器、变送器箱离地高度统一。
(4) 美观协协调原则:不改动卖方机房设备,如确实需要改动的,应由卖方提供改动方案,交买方确认,如买方同意更改,由卖方进行改动;作为配套的电源适配器、不直接采样环境量的变送器、电量没量仪、协议转换器等集中在安装箱内安装。
6.系统布线规则
动环监控系统的设备和传感器比较分散,信号电缆基本以弱电为主,所以工程设计中室内走线要求按如下原则布线:
(1) 走线遵循“沿顶、靠墙、绕梁”的原则,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不得破坏机房整体美观。
(2) 强、弱电分开,交、直流线必须分开布线,直流线和信号线、视频线、2M线可布在一起,强弱电的电缆不能安装在同一槽管中;监控线与用户线缆分离。监控信号电缆与用户的强电线缆平行走线超过5米,它们间距离不能小于30厘米。
(3) 如房间有防静电地板,可以从地板下布线;如有桥架,一般从走线桥架布线。下走线时,所布线缆必须用套管加以保护,如PVC管、PVC线槽、蛇形软管、缠绕管;
(4) 线管、线槽内布线时,不要把线布放的太满,应当留有30%的空间,线缆较多,设计时可考虑双槽(管)或多槽(管)平行
7.电缆的使用(见表7)
模块、设备的供电采用常规护套线,不需要阻燃电缆。LSC/CSC监控中心,从直流配电屏开关(熔丝)到监控系统的配电箱,可根据用户机房设备供配电的统一规范,采用阻燃电缆。
8.屏蔽及接地
(1) 动环监控系统的监控设备接地,采取联合接地方式;
(2) 监控设备的地线一定要直接接到机房接地柱或保护地排上(MET)。不开关电源的接地排上不能作为监控设备的接地点。4个以上监控设备,禁止级联接地,应分别引接地线到接地排;
(3) 所有电缆的屏蔽线必须接地。如果附近高频干扰严重,可以考虑使用两端接地;
(4)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将屏蔽线做信号线。
探讨我国环境执法动力问题研究 篇4
1 当前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
1.1 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执法体系
一般而言, 基层都具有一定的执法权, 倘若出现保护主义就会直接影响到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再加上一些部门的环保意识较差, 对工业企业所造成污染置之不理, 助长了对环境的污染。若事后实施监管就会加大难度, 因此, 做好事先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起事前监控体系, 与此同时, 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才能够提高对环境整治的效果。
1.2 操作性较低
由于当前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且执法部门职责不明, 这样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就会相互推卸责任。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拥有治理决定权, 存在较强的地方保护主义, 对于造成的环境污染, 采取的手段缺乏治理力度, 无法真正落实执法政策。
1.3 环境监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纵观当前的环境执法工作, 对于装备不足、人员不齐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这样就降低了环境执法监察能力。再加上检查管理团队主体资格不足, 在对下级进行监察时就会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此外, 从事监察工作人员有限, 与建筑施工单位相比较, 差别甚远, 所取得的监察效果非常有限, 因此, 提高环境监察能力迫在眉睫。
2 提高我国环境执法效能的对策
2.1 规范指导思想, 明确执法目的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根本
众所周知, 环境执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降低环境污染, 而不是单纯地做表面工作, 环境执法取得的实际效果以及环境质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然而, 一些地方未真正贯彻落实相关的政策, 这样不仅无法解决环境问题, 而且助长了环境污染。因此, 规范指导思想, 明确执法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2.2 创新执法措施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关键
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在环境执法力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执法制度也日益向着规范化、操作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然而, 我国政府执法机关较为被动, 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这样就影响到了环境执法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创新执法措施是很重要的。同时要注意的是, 在创新执法措施时, 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2.1 要利于培养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通常情况下, 关于节能减排制度的制定, 往往将重点放在对企业的“约束”方面, 这样就忽视了对企业守法自觉性的培养。所以,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要充分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树立起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2.2.2 重视建立起政府和企业之间平等的交流关系。
从发达国家环境执法部门实施过程来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执法部门非常重视“引导”的作用, 善于通过“劝导”的形式来与企业进行沟通, 这样不仅尊重了企业的主体地位, 而且建立起政府和企业间的平等交流关系, 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了企业的主观积极性。
2.2.3 调动全民积极参与到监督企业行为中。
在环境执法实施过程中, 公民参与也是其中重要内容,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通过外部的监督权和企业内部自身的积极性, 为环境执法营造良好氛围。
2.3 完善环境执法机构建设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重点
一般而言, 政府环境管理机构是实施环境法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起一个效益高、执法能力强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成为当前发展中国家环境执法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国务院在2008年进行机构改革的时候, 将环境保护总局改变为了环境保护部, 而且成为了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具有更高的决策权, 极大程度上加大了环境执法的权利。我们在看到环境执法机构地位上升的同时, 也应该组织建设部门相互间协调的问题。
2.4 强化环境责任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保障
如何树立起环境法的权威性以及增强环境法的可操作性, 很多国家制定并修改环境法律, 提高了环境责任制, 同时对环境污染行为以及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惩罚。当前, 从我国民事法律领域来分析, 对环境侵权的主体责任通常是坚持无过错责任的原则, 这样在一定程度就加大了违法方的责任风险。与此同时, 民事侵权责任的承担方主要是指对已造成损害进行的补偿, 从而在经济成本方面也加大了违法方的责任, 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 由于民事责任所发挥的救济作用通常是落后于救济结果的, 无法先于环境损害进行救济, 承担行政责任可以解决存在的不足。因此, 强化环境责任是提升环境执法效能的保障。
3 结语
总而言之, 环境执法对公众环境权益以及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促使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波, 关宇新.基层环境执法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6 (4) .
动力环境监测 篇5
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数值预报关键技术
海洋数值预报系统是国家科学与技术综合能力的体现,运动耦合与资料同化是数值预报系统的两个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在运动耦合领域处于国际前沿.当前已经具备了建立我国鲜明特色的.海洋动力环境预报系统的理论和数值模式基础.日前在北京召开的首次全国海洋科技大会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海洋环境与灾害的预警报服务能力,提高对海洋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认知水平.这一要求必将推动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预报能力建设.
作 者:乔方利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刊 名:海洋开发与管理 ISTIC英文刊名: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3(5)分类号:关键词:
动力环境监测 篇6
关键词:电源监控;组网结构
中图分类号:TU8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Change Power Control Mode,to Achieve Centralized Monitoring of the Power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
Su Min
(Guilin Branch of China Tietong,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two power control methods,and networking features,and highlights ZTE power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theory approach, highligh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equipment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means monitoring methods than before advanced nature.
Keywords:Power monitoring;Network structure
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操作和维护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大幅度的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和复杂度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通信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传统的方式进行监控维护已经越来越困难,这使得对通信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的集中监控成为一种趋势。
一、ZXJ10交换机方式及接入网方式的电源监控方式简介
两种组网方式的特点
(一)组网方式通用性好,可适应大多数组网情况。
(二)只有一条监控通道,容量导致监控站点断掉,监控不上,监控不及时而引起的网元掉电情况的发生,从而造成对设备及电池的损害。
(三)两种监控方式,需要两套网管来监控,浪费资源。
(四)监控图面不直观,操作麻烦。
(五)只能进行遥测,不能对空调,整流器等设备进行遥控操作。
(六)告警弹出页面不明显,不容易发现故障上报。
二、ZXM10集中监控系统方式简介
ZXM10中兴动力设备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可广泛用于电信行业的电源、空调等动力设备和机房的集中监控,并能集成实现图像的集中监控。其中动力设备包括:高低压配电设备、柴油机组、燃气机组、电源、蓄电池组、空调、电力变换设备和逆变设备、UPS、太阳能能源设备;环境量包括:温度、湿度、烟感、红外探测、玻璃破碎、水淹、门禁等。ZXM10集中监控系统是对分布的通信局(站)的电源、空调、油机、蓄电池、高低压配电等多种设备和环境的各种参数、图像、声音等进行遥测、遥信和遥控,实时监测其运行参数,诊断和处理故障,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实现通信局(站)少人或无人值守的目的,并对设备进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
(1)二级组网结构
二级组网结构包括本地网监控中心SC、远端被控局监控单元SU和监控模块SM,监控模块SM与被监控的设备相连,中兴监控ZXM10系统的本地网监控中心SC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远端局接入能力。每个远端局可以通过一条E1线路或者几个时隙同时传输监控数据、图象以及语音。
采用二级组网结构,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1.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便于集中控制;
2.网络结构层次简单,所有端局数据直达本地网监控中心,这样就简化了通信环节,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3.只有一个集中监控中心,避免了由于多级监控中心同时操作同一个监控对象而引起的混乱;
4.削减了监控站的建设开销,减少了传输设备的投资,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基础上,降低了系统价格。
(二)实际应用举例
中国铁通桂林分公司对市内16个机房实行动力设备与环境监控,监控系统采用二级组网结构,传输路由使用2M方式进行。以桂北中心机房为监控中心,市内机房使用一体化监控设备MISUE,一个一体化监控设备就可以完成所有的采集、控制、处理、存储和通信功能,然后将数据传入2M线路中进行传输。每个机房配置两个2M,形成环路,配置成一个主环,一个备环。平时业务走在主环上,一旦主环不通的情况下可自动倒至备环上,使得监控业务不会中断。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线路丰富、传输可靠。
三、网管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一)系统的软件组成
ZXM10网管软件5.x含监控中心使用的各种软件,包括前置机、数据库配置程序、综合业务台、报表台、节点通信机、数据库存储程序、门禁业务台等系统软件,其中配置程序主要供开局人员使用,不提供给用户。各软件功能和特点描述如下:
1.前置机:监控系统前端的预处理软件,负责扫描各监控模块,接收被监控设备的数据和告警信息,进行处理后送往监控中心。用户可在前置机上直接察看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
2.综合业务台:监控系统与用户的主要接口,可根据配置提供动力和环境设备监控、图像设备监控、门禁设备监控、报表查询统计等功能。在监控中心,可有多台综合业务台,每个综合业务台具备的监控功能可以不一致,但只有一个主综合业务台。
3.报表台:监控系统与用户的接口,供用户查询设备告警、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设备维护情况,辅助用户直观的分析设备运行狀态,统计基站运行历史数据。
4.节点通信机:是监控系统监控网络的管理和支持软件,用于管理各节点的连接及支持各节点间数据的正确交换和收发。
5.数据库存储程序:用于接收告警信息和历史数据,将这些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
6.数据库配置程序:用于对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人员等主要配置信息进行配置,并能创建、维护数据库。
(二)系统的基本原理
ZXM10监控系统监测的设备可以分为两种:智能设备和非智能设备。各采集模块(SM)连接在一条或多条RS485/RS422总线上,然后这些RS485总线直接或经过透明传输后接到前置机上,前置机进行轮询、处理后得到各监测量的实际值或状态。为了降低传输系统中的数据流量,保证系统响应速度,前置机将数据分为两类:对于重要数据,比如告警、状态量改变等信息,一旦产生,立即主动上报给监控中心;对于非重要数据,比如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时候变化不大,用户对其实时性要求不高,采用“查询上报”机制,也就是只有在监控中心发出查询请求的时候,才将这些数据上报。除此以外,前置机还需要响应监控中心下发的遥控、设置等命令,并将这些命令通过采集模块正确下发给相应的设备。
业务台是用户进行日常监控、管理的平台。监控业务台可分可合,包含一个主业务台,多个分业务台。每个业务台能实现的功能是随配置的不同而不同,如图象分控台、空调分控台、门禁分控台、电源分控台等,这些分控台的功能是根据操作员的不同而分配不同的权限。
节点通信机是系统的通讯枢纽,监控中心之间、监控中心与局站之间的数据通过节点通信机进行传送。之所以称之为“节点通信机”,主要指他支持广域网的节点通讯特性,提供系统各软件之间的点对点通讯机制,避免常见的广播方式造成的系统流量增长。
(三)数据流程
网管系统分数据库服务器、前置机、节点通信机、存储程序、业务台、报表台和门禁业务台,除报表台和数据库服务器外其他均为需实时处理的系统,它们之间的数据流向如图3.3.1所示。
在各个部分的通讯中,如果是二级组网,则由前置机采集数据传输给节点机,然后以节点机为中心和其他系统通讯,因此对于前置机、业务台和存储程序的通讯配置里均要注意和节点机的连接方式和设置。
四、监控方式更改后的效果
突出优点一、高速的监控响应能力,可保证较快的轮询周期(<5s)),系统可保证告警上报时间在不设置告警延时上报的情况下不超过10s,遥测量和状态量改变上报的时间同样延迟不超过10s,而且无论业务台处于何种方式,当告警到来时,系统将弹出告警提示窗口醒目地进行报警,在弹出告警提示对话框的同时,系统还将进行声光告警,保证系统用户所关心的重要信息能够很快得到响应;二、能对整流器、空调等设备进行遥控,如在机房温度变化时,能直接在网管上打开或关闭空调,而不用专门派人前往,使我们在调度安排人员上更为合理,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三、安全可靠性高,监控网可以全面使用双路由传输机制,即便在监控中心,也可使用双网进行通讯,当主路由中断时,可自动进行主备倒换,使用备用而主用恢复时,也将自动切换回主用,从而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四、系统还提供了很多满足用户需要的报表。
五、结束语
铁通桂林分公司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谁的服务好谁就能赢得用户的青睐,而服务质量的好坏就要求我们不断的优化网络结构,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完善网络机能,争取给用户最优质的服务,我们将朝着这个服务目标而不断地探索、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兴通讯动力环境一体化监控客户培训教材
[2]ZXM10中兴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3]中兴ZXM10操作手册
容量复苏与血流动力学监测 篇7
在ICU的临床工作中, 每个危重患者都面临容量是否恰当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对于危重患者, 常常遇到体液的丢失或液体补给不足的问题, 如液体的外源性丢失 (失血、呕吐、腹泻、大汗、肠瘘、胃肠减压、大面积烧伤及禁饮食等) 和内源性丢失 (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组织水肿、体腔积液等) 均会使有效循环容量下降, 组织灌注不足, 导致休克发生。还有由于严重感染, 如重症肺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 肠穿孔致弥散性腹膜炎等, 由于炎症细胞、炎性递质及细胞因子等导致血管异常扩张, 血流异常分布使有效循环容量下降, 组织灌注不足, 导致分布性休克的发生。对于这类休克的治疗, 给予充分补液是刻不容缓的, 临床称为液体复苏, 如复苏后仍循环改善不佳, 需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复苏目标要按Rivers的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1] (EGDT) 进行。即在6 h内达到:中心静脉压 (CVP) 8~12 mm Hg, 平均动脉压 (MAP) >65 mm Hg, 尿量>0.5 mL/ (kg·h) , 中心静脉氧饱和度 (ScvO2) 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70%.若液体复苏后CVP达8~12 mm Hg, 而ScvO2或SvO2仍未达到70%, 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容达到30%以上, 或输注多巴酚丁胺以达到复苏目标。近年不少学者根据循证医学的证据提出修正的EGDT方案:1 h内抗生素的应用与感染源的控制;液体复苏的反应使平均动脉压>75~85 mm Hg;使ScvO2>70%及P (cv-a) CO2 (中心静脉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6达标后进行血管活性药撤离试验。
复苏目标要按EGDT进行是基于Rivers等的研究:对263例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其中130例接受EGDT, 133例接受常规治疗, 2组基本条件无差异。结果, 前者病死率为30.5%, 后者为46.5%, 在同期2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 (13.0±6.3) 和 (15.9±6.4) , 表明前者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低。出院患者中前者平均住院日缩短3.8 d, 心血管事件比率下降50%[2]。EGDT已于2006年年底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写进了《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支持指南》中。
2 容量复苏要恰当
容量复苏并不等同于持续输入液体, 而是指早期容量扩充。那么容量复苏到底输多少液体呢?每个患者都不一样, 大多数患者在最初的24 h内都需要持续输入大量的液体, 入量明显多于出量, 此时, 不能再以入量/出量比例来判断对液体的需求。
足够的容量复苏为了是纠正低血容量, 它能维持血管内液体容量, 恢复有效的组织灌注, 重建并维持组织氧需与氧供间的平衡。
然而, 过度液体复苏带来的危害亦不容忽视, 它可以使急性心功能不全发作;组织水肿, 氧输送障碍, 代谢产物排出时间延长;肺水肿, 动脉-肺泡氧梯度增加, 全身乏氧;肠黏膜水肿, 胃肠道功能障碍, 肠内营养使用障碍, 肠道菌群易位;低蛋白, 吻合口裂开;凝血功能障碍;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最终使危重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
3 血流动力学监测
为了对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过程中效果观察、方案的反馈与调整, 及时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至关重要。而血流动力学为恰当的容量复苏提供准确指导参数也是其重要作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分为创伤性及无创性两类, 创伤性包括: (1) 直接动脉血压; (2) CVP; (3) 肺动脉漂浮导管 (PAC, 又称Swan-Ganz导管) , 可监测CVP、RAP (右房压) 、RVP (右室压) 、PAP (肺动脉压) 、PCWP (肺动脉嵌顿压) 、MAP及CO (心输出量) 等; (4)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PiCCO) 。
目前, 临床上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正在向无创性监测发展。Swan-Ganz导管一直被认为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 但是其操作复杂, 并发症多,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并且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其存在压力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容量状态的缺陷。一些无创的方法:胸电阻抗法无创、简便, 但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越来越准确地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 (特别是食管超声技术) ;而Pi CCO监测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 对心排量监测的准确性类似于Swan-Ganz导管。它可以进行容量监测, 减少了干扰容量判断的因素, 同时还能监测血管外肺水, 另外其操作相对简便, 逐渐成为当前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热门方法。
4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PiCCO)
PiCCO是一种测量脉波轮廓连续心排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相结合的心排量测定应用技术, 其具有以下优点: (1) 损伤小, 只需要利用一条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条动脉通路, 不必使用右心导管, 可在床旁使用, 医务人员可很快掌握放置技术。更适合心律失常、脓毒症及儿科患者; (2) 各类参数更直观, 应用于临床所需参数无需加以推测解释, 可直接测得容量方面的指标; (3) 使用效率高, 可同时反映肺水肿情况和患者体循环功能情况。
使用PiCCO监测应注意如下问题: (1) 该技术禁用于股动脉移植和穿刺部位严重感染、烧伤的患者以及腹主动脉瘤患者, 以免导致股动脉闭塞, 感染及动脉瘤破裂; (2) 当存在心内分流, 主动脉瓣返流、狭窄、心脏压塞时, 会不同程度影响其测量结果, 应注意分析和动态比较[3]。
5 PiCCO监测方法、参数及对治疗的指导
(1) 首先建立一条输液用中心静脉通路, 另外在患者的股动脉放置一条PiCCO专用监测导管。
(2) 把注射液温度感受器的固定仓 (T形管) 连接到中心静脉通路上。
(3) 把PiCCO动脉热敏电阻与大动脉内插入的监测导管相连, 最好是股动脉, 也可以使用肱动脉、腋动脉或桡动脉 (要使用较长的导管) 。
(4) 把注射液温度感受器、动脉导管的热敏电阻和压力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上。
(5) 如果要把血压信号传输到床旁监护仪上, 需利用PiCCO监护仪后面板上的电缆接口和相应的电缆。
(6) 测量开始从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的凉盐水 (2~15℃) , 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血管外肺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PiCCO导管接收端。通过计算机对接收信息进行分析可得到一系列具有特殊意义的临床参数。见表1.
那么, 我们通过PiCCO技术监测获得的参数指导循环支持治疗, 可参考表2进行:
这里要特别说明几个参数: (1) 血管外肺水 (EVLW) 即肺血管外的液体, 包括两肺的细胞内液、间质液和肺泡液, 一般情况下细胞内液是比较固定的, 而后两者则容易变化, 其变化与肺水肿密切相关, 能反映肺水肿的严重程度。正常值在3.0~7.0 mL/kg, 大于7.0 mL/kg提示有肺水肿。EVLW监测用于以下临床情况:a) 对危重病患者的监测, 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个双重指标, 能直观地反映肺水肿的严重程度, 是目前监测肺水肿最具有特异性的量化指标, 其含量的多少与危重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 EVLW比传统的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指标CVP和PCWP能更好地反映机体的前负荷。由于EVLW还受肺血管通透性等因素的影响, 有些时候CVP和PCWP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肺水肿的变化。b) 监测药物对EVLW的影响:利尿剂以及硝酸甘油和硝普钠等血管平滑肌松弛药常用在肺水肿的治疗中, 监测EVLW可以及时了解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c) 监测液体治疗对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指导输液量、速度、种类的选择。d) 监测通气方式对EVLW的影响:呼气末正压通气正常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患者, 但其对肺水肿的影响有争议, 有研究证实呼气末正压通气能有效降低肺水肿的EVLW, 且降低程度与其应用时机和维持时间有关系。EVLW已被证实与ARDS的严重程度、患者机械通气的天数、住ICU的时间及病死率明确相关, 其评估肺水肿远远优于胸部X线。 (2) 胸腔内血容积 (ITBV) 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 在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 已经被证实不但远比心脏充盈压CVP+PCWP强, 也比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更强。而且它们不会受机械通气的影响而产生错误, 因此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给出前负荷情况的正确信息。经由GEDV和SV计算得到全心射血分数 (GEF) , GEF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收缩功能。GEF=4×SV/GEDV。 (3)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肺水肿形成的原因, PVPI=EVLW/PBV (肺血容量) 。
参考文献
[1]蔡国龙, 严静.严重脓毒症/脓毒症性休克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J].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 (3) :241-243.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人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支持指南 (草案) [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19 (3) :129-133.
动力环境监测 篇8
关键词:动力环境,智能单元,监控单元,软件,硬件
邯郸市与邯郸县所有模块局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一共有三套系统, 巨方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爱默生P S MS监控系统、洲际WIN1.0系统。
1 巨方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提供的功能分类及常见的故障处理
1.1 显示功能
显示环境温湿度、门开信息、水浸、烟感工作状态 (前几个是通过巨方的采集设备采集到的) 。系统电压电流显示, 电池充放电电流值, 熔丝故障告警, 系统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状态, 交流电压电流频率显示, 交流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状态。设置的均浮充电压值, 设置的温度过高、过低告警点, 模块个数, 温度补偿系数值, 均浮充转换周期、时间, 低压断开值, 模块是否高压关机。 (以上显示是洲际开关电源DKO4显示的内容, 巨方通过协议将DKO4采集模块内容转换显示的) 。
1.2 配置功能
温湿度门开、水浸、烟感告警的屏蔽, 通讯状态告警屏蔽, 配置温湿度告警点, 屏蔽DKO4提供的告警信息。
1.3 遥控和遥调功能
打开、关闭所有整流模块, 进行均浮充转换, 模块高压关机复位, 远程开锁。温度湿度过高过低点设定, 电池温度过高告警设定, 系统电压过高、过低设定, 整流模块个数设定, 电池充电温度补偿系统, 电池充电限流值, 均充充电周期、时间。
1.4 常见的故障处理
(1) 当监控通知智能单元中断时, 到达现场, 发现DH2000监控单元上与智能通信指示状态正常, 智能单元同DH2000监控指示状态也正常, 仔细查看, 发现智能单元面板上一个按键被卡住, 没有弹起, 将按键恢复正常, 询问监控中心故障恢复。 (2) 巨方监控不仅能监控动力环境量, 集中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用智能卡进行开门, 当巨方监控中机房中的监控单元DH2000故障更换时, 存在两个小问题, 一个智能单元的协议需要更换, 另一个就是所有打开此机房门的维护人员的门禁卡的信息需要监控中心重新刷新。 (3) 刚刚维护巨方监控时, 经常收到监控中心通知的某机房的通讯闪断, 传输测试为机房侧的2M问题, 现场到达机房, 打开通讯模块发现2M端子工程队在施工时没有将金属屏蔽线用金属外套卡死, 造成2M线屏蔽接触不良。 (4) 巨方监控爱默生组合电源时, 协议正常, 但是只能监控组合电源的直流电压, 其它信号一概采集不到。当出现直流电压低故障时, 只能到现场查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 爱默生监控提供的功能分类及常见的故障处理
爱默生通过协议和采集器能够将电池单体、总电压值显示, 力博特空调采集器所有显示量, 洲际电源DK04监控模块所有显示量, 爱默生电源监控模块所有显示量, 环境温湿度显示, 烟感告警, 水浸告警, 油机监控模块所有监控量, 油机油位、启动电池值显示, 采集设备工作状态显示。
2.1 遥控和遥调量
油机远端开关机, 均浮充转换, 打开和关闭所有整流模块。电池、环境温湿度点的设定, 电池充电限流值设定, 模块个数的设定, 均浮充电压值设定, 温度补偿系数值的设定, 系统电压高低告警点的设定, 均充充电周期、时间设定。
2.2 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有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一般用户。
2.3 业务管理
实时采集电池放电、故障记录、用户操作记录、实时数据记录等记录。
2.4 配置软件
具有配置软件, 根据配置软件设置告警条件、屏蔽功能, 量化数据, 等功。
2.5 常见故障处理
(1) 当试油机时, 油机室容易产生烟感告警, 烟感不复位不消除告警, 将烟感所接的PMC-3设备断电一段时间, 再开启, 烟感将消除。 (2) 电池采集夹子松动, 造成电池采集量低于标准值或为零值, 此时将夹子重新固定, 一般告警恢复。 (3) 某采集器通讯单一异常, 用TOOS99测试是否测试出数值, 如果测试不出, 将采集器更换串口, 再次测试, 如果能够采集出数据, 表明原通信串口损坏。 (4) 斯图斯空调监控模块因为是为了保证监控通信后购买的, 与原斯图斯空调可能有点不兼容, 常时间工作后, 容易死机, 当产生斯图斯空调通讯中断, 而相应的OCE通讯正常时, 将斯图斯空调掉电一段时间, 在送电工作, 空调通讯恢复正常。 (5) 电池表温瞬间有99度的告警, 出现此问题是电池表温的变送器的接头松动, 查找松动部位。 (6) 油机采集器异常, 可能原因是油机的监控模块有复位按钮, 按一下, 造成监控通信中断, 按两下通讯恢复正常。 (7) 当出现智能单元终端时, 如果智能单元DK04更换, 那么新的智能单元DK04的设备地址必须改成出厂值, 而不是通常所默认的1。
爱默生监控从1998年投入使用到如今, 因为施工和设备硬件都比较符合国家要求, 而且厂家将硬件的结构说明和软件的使用还有常见的故障处理的技术都提供给维护人员, 所以爱默生监控所有的监控量数据基本上现在上报正常。
3 洲际监控提供的功功能分类及常见的故障处理
洲际不能提供实时监控, 当有故障和故障恢复时才能将实时值反应到监控软件中。提供的功能有系统电压电流显示, 电池充放电电流值, 熔丝故障告警, 系统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状态, 交流电压电流频率显示, 交流电压过高过低告警状态。设置的均浮充电压值, 设置的温度过高、过低告警点, 模块个数, 温度补偿系数值, 均浮充转换周期、时间, 低压断开值, 模块是否高压关机。
3.1 遥控和遥调功能
打开、关闭所有整流模块, 进行均浮充转换, 模块高压关机复位, 温度过高过低点设定, 电池温度过高告警设定, 系统电压过高、过低设定, 整流模块个数设定, 电池充电温度补偿系统, 电池充电限流值, 均充充电周期、时间。
3.2 常见的故障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驱动力探讨 篇9
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 主要体现在:披露主体范围较窄, 比例不高;缺乏统一的规则和方法, 可操作性差;大部分企业仍然缺乏环境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企业外部因素
1. 缺乏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准则。
我国现行有关制度虽然规定了企业“必须”和“自愿”公开环境信息的内容与方式, 但规定过于简单, 执行效果不佳。目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数量虽有增加, 但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 尤其集中在重污染行业, 并且相关法规仅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做出披露要求, 而对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 (如年报) 并未做出要求。非污染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由于没有对外披露的强制要求, 因而很少有企业主动披露, 披露主体范围较窄。这些企业即使违反了相关环境法规, 事后处罚也很少公开, 很难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 其结果必然是减弱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信息披露的压力。而对于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 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 以及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的规范,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务缺乏可操作性, 使得各企业环境会计处理对象和方法不尽相同, 披露时随意性较大, 导致企业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可比性及实用性, 也影响了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积极性。
2. 环境会计信息需求不足。
虽然目前公众的环境意识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程度远没有达到期望, 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还不健全, 企业融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主要考虑政策因素和风险程度;大部分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主要根据企业收益能力的高低来决定资金的投放目标和数量, 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是否披露及披露程度缺乏足够重视。由此可见,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施缺乏公众的普遍参与。如果把环境会计信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那么公众就是信息的需求者, 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有些企业可能不愿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这也是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范围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外部监管力度不够。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受到环境监管压力的影响。从国外实践来看, 发达国家一般都立法规定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环保执法和处罚力度很大, 其中对上市公司和强污染行业的公司监管更严。我国虽有环境保护法, 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环境违法的惩处态度不坚决、力度不够,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的压力明显不足,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成本过小, 直接影响了环境会计在我国的推行。再加上环境审计体制的不完善, 即使是被要求必须披露环境信息的重污染上市公司, 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并不理想。
(二) 企业内部因素
1. 企业绩效考核内容不合理。
在我国传统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中, 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管理层业绩的硬性指标, 目前很少有企业在考核时考虑环境效益。在这样的绩效考核环境下, 企业管理层往往趋向于不披露或者只披露对企业有利或者无不利影响的环境会计信息, 使得环境会计信息自愿披露的规定流于形式。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较高。
一方面, 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不仅要花费信息搜集成本、处理成本和审计成本等直接成本, 而且还可能出现泄露商业机密等间接成本。另一方面, 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 履行环境责任, 就必须在环境设施上投入大量成本。然而, 治污处理设备的投入成本非常高, 同时, 环保设备又无法直接带来盈利, 高成本零收益使得企业通常只是为了营运不得不遵守有关规定, 不愿意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质量以及企业参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
3. 会计人员相关知识缺乏。
环境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这就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必须要有全面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会人员基本上是由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普遍缺乏与环境有关的专业知识, 从而制约了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有效推行。
可见,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复杂的内外部因素, 而且二者相互影响。为此, 既要重视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提高等内部驱动力建设, 还要加快完善企业信息披露的外部约束机制等, 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驱动力。
二、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驱动力
(一) 完善环境立法工作, 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
环境会计实务与环境法规之间联系密切。虽然我国已出台了大量的环境法规, 对企业提出了一定的环境要求, 但大多是概括性和原则性的表述, 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鉴于此, 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 注重立法的实务操作性, 从而推动企业环境会计的发展以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同时, 还应尽快制定高质量的环境会计准则、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有关会计处理做出统一、明确的规定, 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 增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
(二) 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拓展至所有企业
目前, 我国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是, 环境保护不能单靠上市公司、大企业, 非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同样责无旁贷。所有企业, 尤其是污染类企业, 不论上市或非上市, 国企或民营, 在坚持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原则基础上, 应尽可能要求其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只是在披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上有所区别, 以提高所有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
(三) 建立环境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完善企业外部约束机制
首先, 由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组成监管体系, 依据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环境信息指标, 对所有生产型企业进行监管。环保部门应在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方面发挥推动作用。在目前没有环境会计准则规范的情况下, 证监会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 严格监督和审查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财政部应重点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其次, 各级政府应加强法律规章的执行力度, 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同时加大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奖惩力度。最后, 为了确保信息披露的质量, 应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体制, 既要发挥政府审计机关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还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更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组织的独立作用和职业优势, 培植一批具有环境信息验证资质的独立评价组织, 强化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再监督, 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
(四) 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 促进公众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首先, 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等中介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作用, 做好服务、咨询、监督和协调工作。其次, 建立公众参与的社会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全国性的企业环境报告数据库, 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 加大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发挥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责任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再次, 政府应借助新闻媒体,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利用社会舆论的压力, 积极倡导“绿色投资”理念, 增大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量, 使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经济个体摒弃单一的盈利标准, 结合企业实现的利润与履行的社会责任, 选择投资方向。另外, 应及早启动对于环境污染的民间诉讼立法。社会公众的诉讼对企业是最大的威慑力量, 建立一个完备的民间诉讼赔偿机制, 不仅能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而且能带动公众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从而推动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
(五)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研究, 改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我国会计界应该积极开展环境会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力求解决诸如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 以指导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实践, 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会计人员和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具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能力, 这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顺利实施的基础性保证。一方面, 可以通过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专业培训, 加强后续教育, 改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使其能胜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另一方面, 应在财经类院校增设环境会计专业, 或者在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环境会计、环境审计课程, 培养社会需要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六) 采取有效激励措施, 强化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内在驱动力
环境会计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在国际大趋势和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引导下, 一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意识, 使企业管理层认识到主动披露环境信息可以使企业树立“绿色、健康”形象, 能够给企业带来差别竞争优势, 如市场份额的获得、相对成本的降低和为竞争者设置进入市场的障碍等, 帮助企业积极申报ISO14000认证, 并将其与实施环境会计结合起来, 使企业进行环境管理的内在需求不断提高, 从而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在驱动力。同时推进绿色GDP的核算和披露, 使其直接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 并在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与环境有关的评价指标, 作为对企业管理层业绩进行评价的硬性约束, 从而改变地方政府及企业管理层只关心企业财务业绩、忽视环境业绩的评价方式。
另一方面, 政府应对那些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提供相关的激励机制。通过执行优惠的财税、信贷和投资政策, 设立专项补贴等途径, 对积极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进行补偿, 奖励其为环保做出的努力, 这些专项补贴可以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高额的排污费、税收及罚款中拨付。另外, 由于污染具有外部性, 可以通过收取排污费、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手段有效解决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 同时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寻求用较低治理代价, 减少社会污染物的排放水平。排污权交易通过市场交易潜在的“污染权”, 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总量控制和对“污染权”的优化配置, 提高全体排污者的总体经济效益, 让企业在实施环境会计和披露环境信息的行为中真正得益, 从而不断强化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内在驱动力, 促使企业自觉对环境成本与收益进行核算和披露。
动力环境监测 篇10
关键词:通信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近年来, 电信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电信机房也增加得非常迅速, 已经发展成为了无人值班的机房。为了能够有效确保进行高效管理, 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也在逐渐地创新与发展, 已经发展成为了整个通信行业中极为有效的维护管理手段, 广泛应用于实际。以往只是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具体的巡检维护工作, 这种工作方式的效率非常低, 如果遇到了非常多的机房, 就会耗费更大的人力, 特别是在对远端机房进行维护工作时, 往往会出现人力不足的情况。想要将这种局面扭转, 需要研究出具体的措施加以解决, 要求监控系统对相关参数进行必要的远程监控, 进而有效将机房可控度提高。
1 集中监控的重要性
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将通信机房系统的管理以及运行等方面进行提高。安装监控系统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四摇”手段对远程机房中的配电、空调、UPS以及安防等相关设备进行相关的监视以及数据处理, 之后对其进行准确的记录以及控制, 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故障点, 并且能够及时通知相关设备的维护人员进行处理。维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研究, 分析在故障点导致故障出现的主要原因, 针对问题一一进行解决, 直到将问题全部解决, 成功实现对系统设备的完善管理, 将通信机房运营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进行明显提高, 成功达到了通信局只需要少量人员或者是无人值班的目的。
2 具体内容
在进行集中监控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四摇”手段, 然后对远程机房中的相关设备进行完整的监视以及控制等。
3 需求分析
3.1 具体概况
某局是电信单位, 能够提供非常多的电信基本业务, 直到现在, 全国各地的通信局均有所覆盖, 但是对于集中监控系统来讲, 其在投入运行方面与具体建设方面都不能完整投入, 因此在进行通信局管理时不能进行完善管理。
研究通信传输方式发现, 该局SDH已经成功建成, 其数字电路以及IP传输专线电路也非常完善, 拥有独立网络, 与互联网之间也已经进行充分隔离, 并且具备拨号以及EI等非常多的条件,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加快了通信组网建设的速度。
3.2 系统需求内容
(1) 持续性介绍。集中监控系统属于非常典型的24h/7d不间断系统, 该系统非常可靠安全。
(2) 大容量数据。集中监控系统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 会出现非常大的模拟量以及数字量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在集中监控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如果失去就会对该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不能够有效确保通信机房的安全等。
(3) 管理。该局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集中监控系统能够明显将管理工作力度加强, 并且可以将领导决策进一步优化, 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最终实现了通信机房的最优化。
3.3 解决方案
(1) 要求建设标准化。对于我国而言, 监控设备在使用的型号以及品牌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并且数据格式以及通信协议也不尽相同。对此做好数据传输设备、采集设备、显示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的统一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使信息传输接口标准化是该局集中监控最为主要的内容。
(2) 要求建设安全化。建设安全化主要指的是供电、人员以及物理这三方面的安全。供电安全主要指的是监控系统应该选择没有间断电源供电以及通信局接地系统。人员安全的主要内容是能够确立专人责任, 之后向其努力灌输具体的安全理念, 并且保证能够快速形成安全意识。然后对相关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安全培训, 将所有人员的安全管理技术有效提高, 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物理安全具体指的是监控主机、监控专网以及互联网等, 其需要进行相关的物理隔离, 最终保障整个设备以及设施能够得到安全管理与控制。
(3) SAN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监控子系统对有关数据的存储空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对于SAN而言, 其实现成本非常低并且性能较高, 具有非常多的优点, 能够有效提供存储网络的解决方案。
(4) 极其丰富的维护管理功能。上位机软件主要是通过对运行的数据、相关的设备资料以及具体的操作记录进行详细分析与统计, 能够成功对系统进行必要维护, 为运维综合管理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手段, 加强了管理力度。此外还能够充分发挥出一些具体的作用, 包括历史数据的作用和实时报警的作用, 这样便为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提供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除了上述内容之外, 其还具有非常多的功能模块, 例如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迅速准确的通信管理、完善的配置管理以及性能管理等。正是因为这些强大的功能, 成功为维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远扬.通信电源设备、空调和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3 (12)
[2]朱政.数字微波通信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 2009
动力环境监测 篇11
关键词:化学学习;原动力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07)12-0072-02
化学是一门文理两科的有机结合体,在众多的化学问题中既含抽象的空间想象,又有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运用,故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化学感到吃力。要想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设让学生获得化学学习原动力的环境,通过主动学习来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的本质和规律。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点来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
一、通过促进学生参与化学学习创设环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化学学习的环境,是激发学生积极而持久学习的原动力的前提:
1.理论联系实际,诱发学习兴趣。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环保、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人类生活和新科技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化学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与材料、能源、环保、生命、农业等科学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动机。
2.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充分利用了趣味实验这个抓手。我一般因材施教,简化或重组演示实验,如将氨气与氯化氢的化合反应改为“空瓶生烟”;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或根据教学需要增加趣味实验。如介绍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增加“黑色面包”实验;在铁盐的教学中增加“自制墨水”实验。
3.揭示化学之美,巩固学习兴趣。寓美于教,以化学所固有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不少化学实验具有美的魅力。如氨气急剧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会变成红色的喷泉;铝热剂的反应火光四射,犹如钢花四溅……这些神奇美妙的化学现象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萌动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兴趣沿着有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发展。
二、通过搭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创设环境
学生学习要善于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化学自身特点来看,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这也是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知兴趣上,老师特别要注意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引入分析现象本质,结合启迪思维,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因此在保证教师过好实验关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推陈出新,过程中还要注意吸收学生参与,让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例如实验室制取甲烷实验、对丁达尔现象观察实验,前者师生共同探讨后进行了小改进:采用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中加入适量氧化铁,并用座式喷灯加热的方法,使甲烷气体产生平稳,燃烧火焰达2CM以上,效果显著;后者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制了特殊的暗室,既大大提高了实验可观度,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环境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等原因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时就感到吃力,更何况有机化学知识内容复杂、反应类型多,要想让学生牢固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则应该从变革教学方法入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强调学习方法。例如有机物的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性质又反映其结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由结构推导其性质,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特征,可以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在介绍各类烃时应注意以一种烃为代表,着重阐述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脑海中则逐渐形成了“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类物质”这条线索。
2.充分运用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每讲一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式时,首先让学生自已动手组合模型。两人一组,开始时学生组装很慢,随着组装次数的增多,组装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趁热打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了一次制作分子结构模型竞赛。学生们劲头很足,回家后自己采集材料,用牙签式小木棍代表键,用水果、小颗粒、小泥团、小面粉等代表各种原子,五彩缤纷。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学习热情正一浪高过一浪。
四、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环境
学生一旦有了创新的欲望,便会朝既定目标奋勇前行。因此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善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但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补充了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又引导他们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原电池知识后,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自制简易原电池。又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努力让学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靳玉乐,徐学福.探究教学论[M].西南大学出版社,2001.
[3]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动力环境监测 篇12
重点完成了如下工作:
1) 概述了电动车动力电池的技术特点及发展现状, 提出监测的必要性。
2) 系统整理了正在商用的BMS系统的特点, 并提出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是各行业的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监测系统将是功能更全面的实时、远程监测系统。
3) 分为总体方案设计、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三个部分, 简述了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整体框架与实现方法。
4) 简述了动力电池组的常见失效形式, 并以专家系统为例, 阐述智能诊断系统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
1 动车动力电池概述
电机、电池、电控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其中动力电池又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此节简单介绍3种主流电动汽车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并进行比较分析, 简述未来发展趋势。引出对电池进行监测的必要性[1]。
1.1 三类电动汽车电池及比较
1) 铅酸蓄电池:以氧化铅为正极板, 以海绵铅为负极板, 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是目前在汽车领域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池, 主要作为内燃机汽车内部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源。2) 碱性电池:由镍基和碱性溶液电解液构成, 主要有镍镉电池、镍锌电池和镍氢电池3种, 其中镍氢电池最有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竞争力。比能量较高并对环境无污染。3) 锂离子电池:传统结构包括石墨阳极、锂离子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阴极和电解液。轻巧结实, 比能量大, 体积小, 质量轻, 循环寿命长, 自放电率低, 无记忆效应且无污染[2]。
1.2 监测的必要性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 (如特斯拉) 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取得突破。我国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指出将推动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重点的车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使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目前, 电动汽车的能源供应主要有两种模式:插充模式和换电池模式, 其中基于锂电池组的换电池模式备受厂家青睐。而锂电池组可能出现的故障有:反极性、活性物质脱落和自放电大等。这些故障常被称为“慢性病”[3]。因为这些故障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症状”不明显, 不容易被发现。用户必须正确使用电池, 并注意加强平时维护和诊断, 如发现电池故障症状, 应对其进行严格检测, 采取维护措施。因此, 通过对电池各种故障信息的积累来获得诊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 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不足
国外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商, 开发出许多能够装在车上试用的电池管理系统。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BATTMAN系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用于EVI电动汽车上的电池管理系统、Smart Guard系统、Bat Opt的高性能电池管理系统。它们的主要功能有:剰余电量的确定、电池运行和数据记录、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监测电压、电流保护装置。而动力电池在线监测系统与BMS相比, 有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以实现实时远程监测。二是能够保存大量历史数据、运算能力高。远程服务器具有充足的存储空间, 可保存电池组实时运行的大量历史数据。能够为后续评估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所以, 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是电动车动力电池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3 电池远程在线监测系统框架
搭建电池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平台, 通过对动力电池组单体电压、温度等实时参数的检测, 掌握电池特性, 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以实现更安全、节约、合理、有效地使用电池能量, 确保电池组性能、延长电池组寿命, 可以达到保障安全性及提高电池使用效率的目的[3]。总体框架的各主要功能模块有:一是在线监测终端:供电模块、过充过放报警、单体电压、温度检测、总线收发。二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三是上位机监测软件:实时显示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系统设置模块、历史数据存储模块、评估模块。
4 电池故障诊断方法与专家系统
作为电动汽车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重要部分, 电池组故障诊断系统可以采用专家系统的开发模式。专家系统以汽车动力电池实时运行数据、历史档案数据和历史诊断结果为依据, 利用电池诊断规则,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 对动力电池进行远程诊断。诊断结果可以电池健康状态和维护信息等形式给出[4]。
简而言之, 电池组的故障诊断系统, 可以吸收智能诊断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处不再赘述。
5 结论
综上所述, 动力电池组是纯电动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性能故障与多种因素有关, 涉及到多学科门类。由于技术、工况和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又使它成为电动汽车主要故障源之一。建立一套系统对其进行远程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 将为企业的运营和电池保养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林维奇, 陈启杰.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J].特区经济, 2012, (11) :287-290.
[2]宋永华, 阳岳希, 胡泽春.电动汽车电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 2011, (4) :1-7.
[3]李国洪, 田静, 刘鲁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池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汽车工程, 2005, (2) :151-154.
【动力环境监测】推荐阅读:
动力环境系统06-29
动力环境监控维护方案11-05
环境海洋学—动力部分12-02
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论文12-11
(动力厂)环境管理目标、指标、方案10-18
血液动力学监测06-04
无创血流动力监测11-17
巴西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企业的考察报告09-23
能动学院无限动力,动力无限趣味运动会策划05-30
动力题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