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知识体验

2024-10-13

职业知识体验(精选6篇)

职业知识体验 篇1

“体验”是通过亲身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对数学问题的感觉、体会和感悟, 带有感性认识。在“百分数的意义”学习中, 充分地让学生参与活动, 亲身体验, 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现将其中的几个片段介绍如下。

第一层:感觉百分数的存在

一开课, 充分利用学生的调查作业, 并将学生的反馈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羊毛衫棉45%睛纶55%

T恤衫面料:涤纶100%里料:涤纶100%

衬衫棉60%粘胶38%氨纶2%

白酒的酒精度52%

牛奶的果汁含量10%

农夫果园的水果含量30%

纸的数量400张±5%

通过对上面百分数的接触, 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百分数不但随处可见而且很丰富。由于展示的是学生的调查作业, 调查过程更是学生生活体验数学的存在及价值的很好载体。

第二层: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根据自己的理解, 找出其中一个百分数, 并说说该百分数的意义。如:

(1) 棉占这件羊毛衫成分的45/100, 腈纶占这件羊毛衫成分的55/100。

(2) T恤衫的面料、里料全是涤纶 (涤纶是这件T恤衫成分的100/100) 。

(3) 酒精的成分是这瓶酒成分总和的52/100。打个比方说:把这瓶酒总成分看成“100”份, 那么这瓶酒中的酒精成分占“52”份……

大量的对“百分数意义”的体验来自学生调查的情况, 为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率或百分比) 打下基础。再继续找“百分数”并说说意义, 如:牛奶的果汁含量是10%, 表示果汁含量是这瓶牛奶总的含量的10/100;农夫果园的水果含量30%, 表示水果含量是这瓶农夫果园总量的30/100;羊毛衫里棉占45%, 表示棉的成分是这件羊毛衫成分的45/100……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同学间的讨论, 较好地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在体验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 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来感受百分数的意义。

如:三种酒, 哪种酒最厉害?为什么?

(1) 酒精占这瓶酒的1/2。

(2) 酒精占这瓶酒的1/50。

(3) 酒精占这瓶酒的33/200。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议……在学生参与评议的基础上, 老师点拨道:如果给每瓶酒贴上标签, 你有什么感觉?

(1) (高度白酒) 酒精度50%。

(2) (啤酒) 酒精度2%。

(3) (加饭酒) 酒精度16.5%。

这样的安排, 学生学得很开心。一看到标签, 马上就看出最容易醉的那瓶酒了, 同样的三种酒通过对“1/2与50%、1/50与2%、33/200与16.5%”的对比体验, 无形之中对百分数的意义再次理解, 从中也感受到百分数的优势。百分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还是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 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如:

(1) 纸的数量400张±5% (±20张) , 理解为:可能多的张数是400张的5%, 即20张, 可能少的张数是400张的5%, 即20张。

(2) 今年学校藏书册数比去年增加了12%, 理解为:增加册数是去年总册数的12%, 也可以理解为今年册数是去年总册数的112%。

大幅度地安排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让学生感受、体会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体验中萌发了。从中也触及后续学习知识如:400×5%=20张、1+12%=112%, 拓宽知识面, 扩大学生视野。

第三层面:用足用够学生提供的资源

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边学会读、写法, 加强知识的整体感。再次利用学生调查的资源,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中学百分数的读法或写法。不仅是为学读法、写法而学, 而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资源、在喜欢的情境中, 在真正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时, 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如:T恤衫里料:涤纶百分之一百, 写作100% (里料涤纶成分占T恤衫成分的100%) 。

一件衬衫百分之六十棉, 写作60% (棉的成分是这件衬衫总成分的60%) 。

羊毛衫腈纶55%, 读作百分之五十五 (腈纶成分占这件羊毛衫总成分的55%) 。

百分数的读、写法放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背景下, 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另一方面将与“百分数的意义”有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学生学到的不是支离破碎的、零零星星的知识, 而是一个块状的知识整体, 加强了知识的整体感。

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既亲近, 又真实;“百分数的意义”也在学生的生活体验、对比体验等体验中萌发,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职业体验报告 篇2

户籍室主要位于派出所一入口,户籍室内有户籍内勤。户籍内勤需熟练掌握户籍政策、规定,做好户口及居民身份证的政策宣传工作,接待处理户籍方面的来信来访。主要负责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和变动登记,上报各类户口的手续材料,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发放和收缴手续。做好各项户口及居民省份的统计报表工作,督促社区民警按时做好责任区人口统计、校对居民省份查验工作。

我了解了户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帮助户籍管理工作的民警阿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观察他们的工作态度、谈话方式和内容,还帮助办理户口手续的居民进行资料整理和填写,忙忙碌碌,十分充实。并且在闲暇时刻,和民警阿姨聊天,从而将心中的疑惑以沟通的方式进行解疑,让我对户籍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就这样,通过一天的体验,让我看到了警察阿姨们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态度让我感触良多,让我对派出所警察的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依法工作

人民警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进行,而是在相关法律法规下开展工作的。以户籍管理工作为例,国务院针对我国公民的户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并且针对户籍工作,国务院也颁布了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从而指导最底层的派出所的户籍工作人员来开展实施户籍工作。民警在开展相关工作之前,一定要对相关的户籍政策、规定进行熟悉和牢记,从而有效地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公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户籍管理的咨询、办理服务,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国人民流动性非常大,尤其对于一二线的城市,流动人口非常多,这都为户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与户籍管理的民警阿姨的聊天,了解到完善的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地促进派出所工作的开展,进而促进公正公平国家的发展,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

2.宗旨唯一

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派出所民警的唯一宗旨,这也是我在派出所体验一天的最深刻的感受。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办法都是充分为老百姓考虑,这些都是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在户籍室工作了一天,有一件事情让我感同身受,有位先生来办理户籍转移,由于资料准备的不齐全,户籍室的阿姨对其出具的所有资料进行仔细审核,对缺少的资料一次性进行告知避免了群众多次返回补充资料。这件事情否定了网上传说的政府部门手续办理繁琐,刁难群众跑了五六次都未办理成功的说法,而是让我深深感受到民警工作都是始终为老百姓着想,时刻坚持维护老百姓的基本利益为工作理念。或许人名警察能够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和支持,其工作宗旨就是根本原因。

3.态度亲民,工作认真

民警的工作态度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方面,其待人和蔼可亲,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使我深深折服。在户籍管理工作中,民警阿姨对老百姓说话的语气非常亲民,语言非常得体,当办理人员填写资料出了差错,他们也是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给他们讲解和沟通,尤其是碰到不识字的爷爷奶奶或者眼睛老花的人,民警们都会专门找个位置,边和他们沟通边帮他们填写相关资料。在聊天的时候,户籍室的阿姨告诉我说,户籍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马虎了将会为公民带来非常大的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民警来说,这些信息就是文字、数据,而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都是他们一辈子的信息和身份证明。民警阿姨还开玩笑说,如果一个爸爸辛辛苦苦给孩子想了一个好名字,而给小孩子上户口的时候民警马虎把名字写错了,那人家的名字可就错一辈子了。

或许是民警的服务宗旨要求他们态度温和,或许是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认认真真,但是我觉得民警不仅仅是老百姓的服务部门,更多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更多的像是鱼离不开水。我也知道了派出所里的警察叔叔阿姨每天工作的辛苦。一旦有突发情况就得深夜起床工作,重大节假日里也无法按时休息,每一次活动里总会有他们的身影,而他们却只能在外面站着负责安保。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为民警的工作肃然起敬。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 篇3

一、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但往往是万事开头难.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和这节课如何开始有密切的关系.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 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 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而根据需要设计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学生手眼脑齐动, 兴致浓厚地进行自主探究, 效果更显著.在教学“相遇问题求路程”的一课中, 在导入部分, 我请男同学扮演消防员, 女同学扮演护士, 分别坐着消防车和救护车到来, 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了消防车和救护车的到来.学生有了亲身体验的感觉, 兴致一下子提高了, 注意力也马上集中起来.我抓住机遇, 把复习题、准备题都设计成相关内容, 让学生既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又像在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不是单调地坐着听课.这样新课刚开始, 学生就从坐着听课的被动学习马上转入到主动学习,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给学生以空间, 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 创新更需要空间.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 才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 让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相遇问题求路程”的一课中, 其中一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其实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语言基础, 我觉得学生看着字面也能理解这些词语, 关键是怎样令他们印象深刻.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只出示了“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这三个词语, 让学生先自己理解, 然后找自己的好朋友在教室里走一走.让学生通过自己走, 亲身体会什么是“相向而行”、“背向而行”、“同向而行”.这样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学生学习也更有劲头了, 难点不攻自破, 对新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三、创设操作情境, 以动启思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就要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 几张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纸片, 一把剪刀.课堂上, 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 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 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不少学生通过预习都知道怎样剪、拼, 甚至不用动手也有了结论.但每名同学的方法都和书上的一样, 学生有自学的能力, 却只会照本宣科, 不爱动脑筋, 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不会深刻.于是我鼓励学生继续剪, 继续拼, 看谁能想出和课本不同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对于第一个想出新办法的学生, 我让他自己到讲台前介绍方法, 并予以表扬和鼓励.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思考得更加积极, 讨论得更加热烈了.学生不仅学得有兴趣, 肯积极开动脑筋, 而且知道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方法之外, 还有不少方法能学到知识, 这些方法只要肯开动脑筋自己也能想出来.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 只有在实践中, 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这样, 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而且能把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 并形成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 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要优化课堂的结构,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 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要让学生从容地对待失败, 树立必胜的信心, 明确“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教学“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中, 我认为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这一节课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把各种不规则的图形看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组合.怎样分呢?分的方法有很多, 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划分图形, 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再让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学生通过想、听、说、练, 开拓了思维, 理解了不少的方法.在展示台上, 有些学生想出的办法一下子说不上来, 其他的同学就帮助他.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又让坐着听的同学有了评论表达的机会, 同时对方法掌握得不牢固的同学也有了帮助和提高的作用.而有的学生以为自己的方法不错, 但一说出来后他自己也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其他学生也引以为鉴.

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中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工作.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想在课堂上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 多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 理解知识的形成.这样,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从数学课堂入手,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 理解知识的形成,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注知识联结 重视活动体验 篇4

【关键词】体积单位 知识联结 活动体验 空间观念

“体积单位”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一个知识点,它对于学生巩固体积概念、计算或估测图形的体积、空间观念的发展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中我们常常感到单位的教学是较为困难的。那么,“体积单位”教材上是如何安排的?学生在学习之前会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该采取哪些策略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对此,笔者展开如下具体的分析阐述。

一、教材编排情况

笔者翻阅了2011年后国内的四套小学教材,其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浙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北师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以下简称苏教版)。

(一)在年级、课时上的安排

从四套教材中,我们发现“体积单位”的教学只有苏教版安排在六上年级,其余三套均安排在五下年级;北师版、苏教版对这一内容是单独1课时教学的,而人教版和浙教版则将“体积和体积单位”合为1课时教学。

(二)通过不同体验活动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各套教材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各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具体如表1所示。

我们发现,各套套教材在引导学生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时,有以下一些特点:

1.善用学生身边的事物。

我们发现,各教材都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和物理空间来帮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如体验1立方厘米时观察手指头体积、体验1立方分米时观察粉笔盒体积、体验1立方米时四套教材均采用“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的体积有多大”。笔者猜想这样的体验活动,有效利用了教室空间,用较为简单的工具,让学生体验到1立方米的大小,既利于操作,又便于理解。

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学习。

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小学生要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动手操作。各套教材在“体积单位”的教学中都安排了多种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各体积单位的表象,感受其实际意义。如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用手比画、找一找、说一说,通过这些丰富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体积单位的含义,让学生建立常用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认知,以帮助他们最终在头脑中形成这些体积单位的明确概念。

二、教学前学生情况

(一) 前测安排

对于“体积单位”的学习,学生学习之前会有怎样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笔者对五年级9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前测分笔试和访谈两块进行,笔试部分安排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写一写。

(1)你知道有哪些体积单位?你是通过哪些途径知道的?

(2)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来表示你所知道的体积单位的大小。

(二) 学生情况

在学习之前学生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具体见表2所示。

1.将近16%的学生已知体积单位。

从前测来看,全年级90名学生有14位学生知道了体积单位,其中有5位学生能正确表示体积单位的大小,3位学生通过课外班学习得出,2位学生从面积单位推算得出;而其余的9位学生都能正确写出体积单位,在举例中不是完全符合该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将近76%的学生存在错误认知。

从前测来看,大约64%的学生把体积单位等同于面积单位,认为大小就是指面积,所以把“体积单位”都写成“面积单位”,其中96%的学生都能正确写出面积单位,有86%的学生能用身边合适的实例来表明面积单位的大小,这说明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学习较为扎实。还有12%的学生把体积单位写成了“千克”“克”这些质量单位。

3.将近8%的学生一无所知。

从前测来看,大约有8%的学生对体积单位一无所知,基本选择不写,有2位写了不着边际的答案。

可见,体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究其原因,一是二维到三维的飞跃对于10周岁的孩子来说是有困难的,二是体积单位在生活中口语及书面表达的机会较少,远没有质量、长度、面积这些单位多。所以学生在学习之前对体积单位并不熟知,很容易和面积单位混淆。

三、对体积单位的教学思考

(一)关注知识的联结

1.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结。

学习知识如同这个环(见右图),环环相扣,相互关联。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关注知识间的联结。如学习体积单位之前先学了体积概念,而体积概念的教学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体积单位表象是非常重要的。夯实体积概念这个前置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反之,建立体积单位也能促进体积概念的进一步形成。

单位表象的建立并非一节课所能完成,除了夯实体积概念,还需要教师在后续学习中不断联结。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计算时, 教材中会出现“一只长方体盒子,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的习题。而笔者认为单纯利用公式计算这种空想出来的盒子,还不如多安排一些和生活物品有关的体积计算。如“一只微波炉,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这个微波炉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虽然这两道题都是体积计算,但前一题纯为夯实体积计算公式,而后一题既夯实体积的计算,又丰富学生对身边常用物品体积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正是这些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空间观念。

2.建立单位的联结。

单位教学往往存在共性,我们需要重视从凭借图形直观与实例来建立空间表象,学生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学习经验都是学习体积单位的基础。我们发现,各套教材都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体积单位的认识,这样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经历了从一维到二维,从二维到三维的过程,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而需要在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差异比较和纵向发展脉络上的梳理,并进行内部思想方法上的沟通,通过单位间的联结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表征能力和想象力。

(二)重视活动体验

发展空间观念是“几何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有丰富的直观、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

该安排哪些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呢?目前,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体验活动相对单一,主要采用看一看(看教师准备的教具)、找一找(找教室里身边的物品)、闭眼想一想(想一想1立方厘米等有多大)、蹲一蹲(在立方米框里看有几个人),而动手做一做、捏一捏、量一量等体验活动相对较少。对于小学生而言,看过、说过与做过、量过、摸过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因为有些实物是每个学生有的,有些实物只是教师拿起来给学生看一眼而已。再如学生的举例可能对于学困生来说,无法在脑中建立这个实物的表象,这样对于体积单位的感受是不深的。因而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用橡皮泥切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他们拼一拼或者想象一下2立方厘米或5立方厘米有多大,重视学生量感的活动经验积累,引导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不仅要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更要动手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使体验活动更丰富。关注体验的形式和时间,将更有利于学生在头脑的表象与体积单位的大小之间建立联系。

参考文献:

[1]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黄锐.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设计[J].教学设计,2005(1).

让知识在“体验”中生长发芽 篇5

一、实践操作,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往往需要经验的支持,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丰富而多元的体验是小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基础。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

如学习“面积”这个概念,面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时也难以用语言来概括。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个概念,如果是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学生对面积的概念能理解,但肯定不容易内化,仅仅是浮在面积的表层。在处理这节课中,我们充分发动了学生的感官来体验什么叫面积,首先是摸一摸你喜欢的物体的一个面,注意把这个面摸完整,一边摸一边介绍:我摸的是×××的面。然后让学生谈谈摸了这么多面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然就体验到有的面大有的面小,自然就引出了“面积”这个概念。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了“面积”,而且能主动与原有的知识内化整合。

又如《认识千克》一课中,教学“千克”这个概念。千克是一个重量单位,常用来描述一般物体的质量。如果仅仅是传授式教学,学生对千克的概念也只局限于此。采用体验式教学后,学生不仅能了解千克是重量单位,可以用来描述一般物体的质量,而且对“千克”有了更深的体验,如18个鸡蛋大约是1千克,4个梨大约是1千克,20本练习本大约是1千克……这些体验才真正地可以为生活带来便利。

二、导究引探,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我认为知识是能够传递的,不能传递的是“体验”。任何体验都是个性化的,且很难通过语言传达给别人。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见各种结论性知识点教学。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某个结论,如果课堂教学只强调知识的传授,重视结论性知识点,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结论缺乏相关经验的支持,那只能是一个外部嵌入的结构,缺乏与原有认知结构的有机联系,难以将其与新知识去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如果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就开始大量练习各种习题,好像对解题也没有什么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了数学思考,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处理这节课时,让学生自己独立想办法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学生自己通过分一分、移一移等操作把三角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虽然方法并不简单,而且也没有如愿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他们却充分地体验到了“转化”这个思想的重要性。

体验教学就是要创设情境,虚实结合,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领学生经历茫然、痛苦、惊喜的探究历程,体验探索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在体验中学会学习。

三、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化”、“数学化”是教改热点之一。学生走进课堂并非白纸一张,而是一个个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活生生的个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学生已有买卖东西的经验,利用这一经验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课时先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出示例题,学生理解题意后尝试列式。接着教师提问:如果把钱化成元、角、分,你会列竖式式计算吗?你能说出列式依据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数加减法的列式方法,学生能主动提出“单位不同,不能相加或相减”,从而理解“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或相减”,领悟“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这样巧妙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亲身体验知识的来源,使学生倍感亲切,理解深刻。

四、综合实践,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要促进学生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活动、体验学习延伸到课外。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例如,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中,学生已能准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就是要体验表面积在生活实际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包装成本的比较,学生主动体验到“为了节约成本,应该使包装的表面积最小”。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够主动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关注活动体验助力知识建构研究 篇6

一、体验活动,个性解决知识建构问题的策略

每一个学生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思维方式,数学的任务设置,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有许多路径可达,学生选择哪一条,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发展潜能。在日常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允许差异化,提倡个性化,创新解决数学问题,形成个性化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有效地建构知识。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为例,教师提出问题:把15颗小星星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动手分一分。有的学生提出每次拿5个,一个一个地分;有的学生提出一次取出1个,分完五次后再从第一份分起;还有的学生说我是想三五十五,所以每份放3个。然后教师再问:这种分法必须要准确知道每份是几个的情况下才能圈出每份的个数,要准确地说出每份几个,就需要计算;如果不做任何推断确保通过操作得到正确的结果,怎样分最规范?生:一个一个地分。师:好,一份一个地分,请画下自己思考的过程。生1:15颗小星星平均分成5份,每份应该是3个,所以我就每份圈3个。生2:我是先画15个圈,然后标号,再逐个分类。生3:我先在本子上画5个圈,每次想要取出5颗星,每个圈里放1颗,这样分,最后每个圈里有3颗。生4:我是在小星星上写上1到5的数字,最后数出每一份有几个。在对分的最终结果不进行任何假设的情况下,用图形来表示平均分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儿童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因为构建儿童的数学思维本身就有创造性的特点,他们往往能打破常规思维习惯,创造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二、体验活动,见证享受知识建构的过程

教师如果把数学概念、数学技能等知识以经验的形式向学生单纯传输,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他们在教学中容易失去思维动力。所以,教师要以活动创设为契机,在任务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见证和享受知识生成的过程。下面以苏教版二年下册“简单的平面图”教学中学生的三次“制图体验”为例说明体验活动教学方法。(1)第一次制图体验。教师要求:试着把我们操场四周的代表性物体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展示学生作业)你们发现什么问题吗?有的学生说南面没有对着北面,有的学生说四个方向有点乱。教师问:这四个方向是随便填的吗?学生总结:得按一定的顺序来填。比如,南的对面就应是北,不能是别的方向,要按四个方向的顺序和相对的关系来确定这四个箭头分别指向什么方向。(2)第二次制图体验。生展示不同的作业有如下四种类型:操场的下面为大树,操场的上面为大树,操场的左面为大树,操场的右面为大树。教师询问:为什么同样的操场制出来的图有区别?学生总结:规定的方向不一样,我们应该统一标准,该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3)第三次制图体验。学生按标准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先是让学生独立再现:按自己的想法试着画一画,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再让学生思辨绘制平面图应该有一定的规则:方位的顺序不能乱;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自觉产生统一平面图制作的标准。三次体验活动实际就是一个再创造知识形成的过程,实现了把现实空间的方向抽象到平面图上的目的,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制作标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体验活动,自觉呈现知识建构的关联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是数学发展的重要目的。在体验数学运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各要素间的关系,寻找关联路径,培养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以“长度单位的复习”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出问题:把长度单位按顺序排列,画一下它们分别有多长,再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生: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图。教师询问:你发现了什么?你们还想到了哪些知识间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学生可以说出这是计数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题:10张纸厚1毫米,100张纸厚多少厘米。1000张厚多少厘米?10000张呢?学生先寻找规律,然后利用规律顺利解答。本例即是典型的数学综合运用问题,在此思维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长度单位、计数单位、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关联之处,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在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展数学思维的综合性,助力知识建构。

四、结束语

总之,体验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个性策略,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刻理解知识间的关联,这样的体验才能有效进行数学知识建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建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1(05).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下一篇:故障件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