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共12篇)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1
在初中所有的学科中, 英语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最强, 在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关语音、词汇和一些语法的基本知识, 然后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技能。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 经验告诉我们要彰显英语学科的实践性, 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把英语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主动参与教育教学中。我结合多年的英语教育教学经验, 将个人的一些做法谈一谈, 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教师的能动性作用
教师应以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形成一个清新、安静的课堂气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当你精神饱满地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 踏上讲台, 并满怀热情地说:“Good morning.”会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使其为听课做准备。教师不要直接切入课文, 在这之前应该有一个导入过程, 激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很自然地导入课文。其次是教师说话要幽默、诙谐, 根据内容起伏变化, 不要平平淡淡, 直舒其意。低年级的学生, 有些课文需要教师去领读, 在领读过程中, 我会依据对话情境抑扬顿挫地去读这篇对话, 学生也会模仿我的口吻。读完之后, 我会让学生表演对话, 他们会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调去感受英语的魅力。当然, 在英语课堂当中肢体语言也非常有效, 教师适当做一些动作, 有意识地、主动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 上好每一节英语课
第一, 坚持课前3-5分钟的自由会话, 强化口语训练, 并巩固所学知识, 进而提高每个学生的会话能力。在课后我会事先布置下去, 每个学生自由找一个搭档组织对话, 目的是练习学生说的能力, 鼓励学生离开课本去组织语言, 将机械化的语言变成灵活的、自己的语言。
第二, 按座次编排学习小组, 每组4-6人, 注意上、 中、差各类学生组合搭配, 每节课都要以小组进行会话、 表演、讨论, 最后归纳总结,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 同时优生也可以帮助学困生, 从中得到巩固, 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讨论完之后, 根据时间、内容决定哪些组当堂表演, 哪些组会话, 并且评出优胜者予以鼓励。为了获胜, 学生在上新课之前自觉预习, 及早动手, 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自觉的行动, 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一, 教“学困生”学英语是让很多教师头痛的事。 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而“学困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 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 则可事半功倍。 记得我在上初三的一篇课文时, 有一个活动是关于分组讨论谁是班级冠军的。这个活动我同样分组进行, 学生讨论完之后再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这过程当中, 我让大家推选出来的班级唱歌冠军当堂高歌一曲。这个学生很珍惜这次机会, 他的献艺赢得了一片喝彩, 我从他脸上看到了一种自豪, 虽然这个学生英语并不太好, 但是我觉得从此他会更加喜欢学习英语。
第二, 用口诀帮助记忆, 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 常让学生迷惑。 有鉴于此, 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 降低学习难度, 使其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 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is跟着他, 她, 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哪些动词后跟动词不定式, 哪些动词后跟动名词形式, 我找了一些口诀。常见的跟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 顺口溜如下:要想拒绝忘记 (want, refuse, forget) , 需要努力学习 (need, try, learn) , 喜欢同意帮助 (like, agree, help) , 希望决定开始 (hope, wish, decide, begin, start) 。教师只要常收集、多积累、勤总结, 口诀就会源源不断, 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总之, “主体参与, 培养学生兴趣”是学生把所要掌握的知识在参与的活动中自觉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它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 以体验课堂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主体参与, 培养学生兴趣”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智贤等.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2]钟启泉等.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2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再依靠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成绩了,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等方面着手了。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提出的“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主体参与”改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强调学生的预习,预先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预先完成一些题目,再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这种模式对于复习课是比较适用的,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于新授课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一、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
学生确实是学习的主体,但要适合实际,适可而止。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尤其是数学学习上有很强的依赖性,很难一下子依靠自己独立学习,因此,在主体参与时教师要有“度”的把握,不宜一下子放得太多,太猛。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一般只注重结果,只在乎题目会不会做,答案对不对,弄不清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变形以及应用,只会死套公式,死记硬背,不理解概念的本质。加上没有概念的产生过程,缺乏原型,愈加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更加体会不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不能从学生的预习结果简单的判断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管学生是否将所有的小题全部做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将知识的生成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灵活地对知识加以运用。这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也要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错的多的地方重点讲,反复练,错的少的地方,可以少讲一些。其次,在例题的处理上,过分依赖学生的讨论和板演,忽视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的板演有对有错,如果是错的,就在刚开始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把错误的结果强化了一遍,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数学是一门逻辑推理性很严密的学科,而这种严密性,重视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多的是推理的过程。如何将过程准确、严谨的呈现出来,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就是板书的作用,也是教师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些环节流于形式
“主体参与”模式有其固定的课堂环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却流于形式。首先是小组讨论交流的环节。小组讨论可以按需设置,没有必要处处讨论,节节课讨论,为了讨论而讨论。对于有争议的问题,类似的题组等学生模糊不清的、似懂非懂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印象和理解。其次是当堂检测环节。
当堂检测是为了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的。是本节课的几个基本的小题,在本节课教学内容完成后当堂发下,由学生当堂完成,类似于一种小测验。但实际上,由于时间的原因,当堂检测往往变成了课后作业。检测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各个环节的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各个环节时间的分配,若不能完成的,可以适当减少内容,或分为两课时,要确保本节课的内容能按时按质的完成。第三是课后反思环节。课后反思包括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教师对这一节课的实施情况、出现的问题等的总结和思考,是教师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反思记录,只是在学校要检查时泛泛而谈,空、大,何谈效果和作用。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和资料的收集,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打好基础。学生的反思是学生对这一节课学习情况的总结和思考。实际上,虽然教师课堂组织得很成功,学生上课也都能够听懂,但是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始终没有提高,原因就在于没有及时进行思考和巩固。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反思,那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了。那么,学生应如何进行反思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课堂所学新知进行反思。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上记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不懂的问题要问,当天的问题要当天消化;懂了的问题也应认真思考,把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认识内化到白己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起点就会更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更开阔。其次,对数学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学生可以把当天所学的新知与一些已经掌握的或似曾相识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反思。回顾这部分知识曾经与哪些问题有过联系,是整体的还是局部的联系,思考所有这些联系之间能否概括出某种规律或经验,经过这样的联系对原问题是否有新的认识。通过这种反思,力求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化。另外,还要对个人的学习态度、能力及自身性格特点进行反思,反思自己上课是否认真,是否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意志力够不够强,并将反省内容用文字形式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学生只有学会反思,知道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在哪,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克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体参与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主体地位;主导作用;主体回归;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它学科的学习,因而搞好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主体参与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第一需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主体回归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统一的过程。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育者,把他看作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涂画,这显然是扼杀了主体的能动性。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而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求教者。教与学的双方,一方施教,一方求教,构成教学的动态变化。同时,前者发挥主导作用,后者实现主体参与,二者所构成的素质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参与的实现相结合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二、主体回归是积极地、主动地、持久地行为变化过程
(一)主体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活动同样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他们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重视学生主体特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例如:现代语文教育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出现了新的特点,他们思维开放性,自主性较强,他们在课外除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外,也喜欢看爱情小说、武侠小说等消遣性读物。教师必须抓住主体自主性的特点,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能力。
同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及运用于实际的过程,还包含着创造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课堂教学形式,而应注重对学生的好奇、多思、多问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做与学生们共同讨论问题的参与者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带着问号”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参与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持久性和主体行为的变化性。这一点是针对主体的行为而言的。学生行为变化的程度、优劣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往复的过程,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形成能力都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教学步骤的安排就要注意阶段性、层次性,假如不分主次轻重胡子眉毛一起抓,不讲步骤层次一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求学生养成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既要教育学生,养成摘录要点和制作卡片,勤于练笔的习惯,还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使正确的学习行为由偶然的不经常,变成经常的,一贯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实现主体回归目标的原则
(一)坚持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教育心理学告诫我们: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由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组成。只有这四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失败时不气馁,困难面前不弯腰,坚持真理,百折不挠。教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正确把握 这一原则 ,正确实施心理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语文知识的教学、更要充分重视语文学习中动机、兴趣、习惯、情感、意志、性格的培养,以语文学习积极性为纽带,达到知情意行的完美统一。
(二)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的关系,承认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个性自由,是主体参与的突破口。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平均发展,要求门门功课都是优秀,而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使学生各有所长、各展其长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这个共性,落实到千差万别的个性中,才是真正落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根本上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利用这种差异使教学活动得到优化,既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坚持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理解知识,使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离开作为语文教学过程的主体的学生的认真思考,离开主体的参与所进行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是不可能实现的。《学记》上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用各种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主体参与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研究 篇4
如今, 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大力施行, “以人为本, 主动发展”教育理念, 已经被教育界认可, 要求教师能够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下, 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 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进而在相对自由的课堂活动中, 获得主体发展。可以说, 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展开, 对优化课堂教学,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主体参与教学内涵
从字面上来看, “参与”, 强调的就是“相关人员在相关事情中的介入, 比如介入该事情的决策、战略规划与实施、管理等环节中”, 而“主体参与式”教学, 则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灵活应用各种办法与工具, 在遵循“平等参与、平等学习与平等表达”原则的基础上, 积极推动学生这个教学主体, 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的一种教学模式[1]。在这里, 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理念下所认为的“相关信息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成为了整个课程活动的“参与者”, 更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的主动创造者”, 它突出强调学生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后, 积极创新自身学习策略, 构建新知识结构, 并在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 提高自信心, 创造新知, 获得发展。
2.高校教学中主体参与教学的实施
(1)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理念, 改革高校课程设置
第一, 在教学理念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 高校教师要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并将整个教学活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进而根据学生是否得到相应发展, 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衡量, 而不是通过细数学校有几栋教学大楼, 有几个教授等数据来衡量高校的教学效果;第二, 改革高校课程设置, 使之迎合社会发展需求。首先, 高校要想培养出众多身心全面发展且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就必须全面开展“通识教育”, 既要开设人文课程, 又要开设自然科学课程, 以综合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使学生逐步形成关怀人类生存价值与意义的意识, 树立怀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其次, 适当扩展选修课程的构成比例, 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 使其能够根据自我兴趣、爱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 灵活选择相应选修课程, 并自主设计好学习进度, 提高其学习参与性与积极性。同时, 学校也可在分析社会在人才需求上的特点与趋势入手, 将一些比较新兴且社会比较急需的科目纳入到高校选修课程中, 以此来强化高校课程设置同就业间的关系, 全面调动大学习学生的主动性;最后, 正确处理应用型课程同知识型课程间的关系。在如今这个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的社会环境中, 众多大学生在校期间, 普遍都希望学到直接的技能知识, 然而高校一般更多关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平台, 使之逐步形成问题探索的意识, 还需要重点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突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2]。
(2) 科学设置学生主体参与式课堂展开的操作程序
在教学实践中, 操作程序其实就是具象化的教学策略, 是课堂教学实践德育展开的具体办法与过程, 有着良好的可操作性, 故对于主体参与式课堂展开的操作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定教学目标, 开展课前预习。教师在下堂课开展之前, 可预先告知学生相关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使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个基本了解。通过这个环节的开展, 可相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并培养其在自主学习与实践的能力[3]; (2) 课堂互动, 交流讨论。在课堂上, 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相关课题, 开展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主动发表看法。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需密切注意每个学生的观点, 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以掌握各层次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进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创设出适合每个层次学生发展特点的问题,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3) 精要评讲,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环节, 学生基本上对教学内容有了较准确的理解, 故在这个阶段, 教师就需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 以形成对知识更全面深入的认知, 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标新立异, 最终获得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主体参与式高校教学课堂的创建, 对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 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新时期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大学生主体参与性的缺乏, 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而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推广、高校本身体质的束缚与教师观念滞后等均是致使当今大学生缺乏学习主体参与意识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此, 文章从分析主体参与教学内涵入手, 对主体参与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全面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主体参与,高校,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汪洋, 徐自强.内在机理与实践向度:高校教师参与教育决策[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10) :37-43.
[2]谭福河, 吴强.高校教学改革主体性参与结构问题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4, (03) :3-8.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5
一、反思教学现状,重建课堂文化
泰州实验中学底上挂为市直学校,学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学校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生源差、教师教科研能力差、学校教学质量差。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自我陶醉地讲,学生有气无力地听;教师苦口婆心地问,学生心不在焉地答;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出路是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这才是核心、根本和终极追求,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没有课堂文化的重建,套用课堂教学模式必将走向形式化,最终无功而返。洋思中学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策略的转变,而且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重建课堂文化就是要努力构建平等民主、自主探究、注重人格精神的课堂文化,倡导采用对话、互动、生成型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给学生多维开放的学习空间,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课堂文化包含了课堂精神、课堂情感和课堂行为。而我们改革课堂模式,就是要赋予课堂以生机、生气和生命。
课堂文化重建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创新教学模式,建构一种适合本校校情、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式是大家的共识,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选择。于是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应运而生,教师对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和研究蔚然成风。
二、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发展
20我校被命名为泰州市教育局教科研基地,胡唐明所长到我校担任挂职副校长,以此为契机市教研室与学校联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教研室领导长期蹲点课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抓手在课堂教学改革,并立即着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的改革尝试,就模式的各个环节的作用、衔接、整体效果进行反复研究,学校就模式的实施情况不断进行反馈,通过不断尝试、反复调整,形成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形式和内容。由于对模式的使用,到底能产生什么效果,我们心中也没底,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先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就复习课的模式进行试点,请上课老师和学生谈体会,主要讲收获、不足和改进意见,同时这也是模式改进的过程和师生磨合的过程。我们在政治、历史、地理复习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各个学科开始了针对本学科特点的试卷讲评课、复习课、新授课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探讨和研究,要求各组制定出本学科的三种模式课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并在本组试行,在试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各学科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新模式。我校在各学科、各课型模式基本成熟定型的基础上,在全校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全校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行新模式,各组通过示范课、公开课,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进一步研讨、完善新模式,做到人人懂模式,个个会用新模式上课。在全校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模式课评比,首先在教研组开展评比,然后推荐到学校参与模式课评比,使95%的老师参加到模式课的实践中,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的模式二次培训使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模式课教学案规范化,通过期中、期末教学工作检查确保教师的二次备课得到落实,使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常态化。目前我校90%的课采用主体参与模式进行教学。
三、模式的基本环节
1.课前自主学习
新授课、复习课:课前自主学习内容包括自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思考和解决简单问题、默写、背诵等等。(每节课有其中几项内容)
试卷讲评课:课前自主学习主要应为试题的自我纠错和相关知识的复习、总结,提高解题思想和方法的运用能力。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适当的课前延伸,在“五严”规定背景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内容,能够解决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也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带着自己的有关问题和生成问题进入课堂。此环节在设计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符合学情及认知水平。内容要适当,对照考纲要求。时间要适当,初中文科大约10分钟,初中理科大约15分钟。对每个学生个体而然用时不等,但从总体上要控制学生课外作业时间,确保符合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
2.课前自主学习检测
在新授课、复习课时设计几个问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内容要精选,便于变式或串联本课知识主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要适当控制题量及时间,难度与自主学习相当或少许增加,主要是掌握本课的一些基础达标题,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可以小组讨论解决,也可以自我纠错或同伴互相纠错。试卷讲评课一般不需要这个环节,直接进入小组讨论、合作纠错环节,但在上课时,首先应对试卷批阅情况教学小结,对学生完成得比较好的部分不再讲评,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自我纠错,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对学生错误较多的试题,将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生成问题提交大班讨论解决或选择性的进行重点讲评。
3.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针对一些典型的概念和主干、核心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逻辑体系。新授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剖析,复习课可以让学生总结,试卷讲评课中可以根据错因分析的情况,对某个知识点涉及的典型概念进行剖析,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
4.自主研究问题
给出典型例题或需要探讨的问题,题目可以是教师精选的确有代表性的问题,也可以是课前自主学习检测的递进变式、延伸。要求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公布答案(也可以不公布答案)进入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研讨质疑,由于例题或给出问题有时超过一个,此过程可重复。试卷讲评课呈现的是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和错误较多的试题的变式、延伸题,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灵活掌握。
5.小组讨论、师生合作研讨质疑
学生分组研讨刚才完成的典型例题,同时相互解决部分疑难问题,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关注各小组的生成问题,对个性问题,教师可直接帮助小组解决,对共性问题准备在全班研讨,对大家都争论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停止争论,结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安排1个人,代表本组汇报本小组交流过程中仍然不能解决的、仍有困惑的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先请能够解决的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来共同解决。若教师事先思考的典型的.重要的问题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并未提出,教师则要主动提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解决,体现主动教!教案中只要精选认为一定要提出来讲解的典型问题,多数内容应是课堂生成的。
6.总结提升
将本课的主要问题从思路和方法的高度进行思考、提炼、升华,新授课以教师总结为主,复习课也可以让学生总结、教师引导,补充完整,试卷讲评课则根据情况,将本节课重点讲评及变式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升。
7.当堂训练
安排几道题目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巩固,这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但对难度和时间都要进行适当控制,以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课堂时间决定课后批阅或当堂解决都可以。
8.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时一般应包括课后的自我检测和自由发展两部分,课后的自我检测是必须完成的内容,以基础题为主,适当地少量配一些中档题,自由发展是选做内容,可以选一些能力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或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而设的,题量要适当。
9.课后反思
教师课后填写,谈收获、体会及不足。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上课老师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不断完善教学环节,提高对模式课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可以提出对课堂环节的改进意见,供其它老师特别是下一届的教师在备课时参考使用。
四、模式的基本特点
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认知结构――金字塔型
v自主学习v师生研讨
2.符合新课程理念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现实的教学分析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而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
3.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作用
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凸显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示范、合作可以确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的探究,是两个主体的共同作用,交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4.是一种整合了各种模式的先进新模式
鉴戒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我们把自主学习前置,没有了时间的硬性规定,避免形式化,更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效果,教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更能体现教的作用,根据课堂情况,有时可以教较长时间,有时时间较短,有时甚至可以不教;学习杜郎口中学―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我们让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让教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解决重点问题、提升思想方法的助手,使我们紧紧围绕一条知识主线,做到形散意不散;体会东芦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我们有完善的教学案一体化的.规范的教学案,教师、学生使用都觉得非常方便,得心应手。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集中了三种模式的优点,容易掌握并熟练使用。
5.关注并解决课堂生成
教师课前要预设一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生成的问题包括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错误、对基本知识的错误理解、对问题延伸过程所产生的困惑,关注并有效解决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生成的问题,这是模式课的亮点,切切不可草草了事,或者轻易放过。
6.关注每一个学生,解决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通过同伴交流、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并能解决学生的大多数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通过大班交流能解决一些小组合作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余的问题则通过师生探究来解决。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解决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五、模式实施的注意点
1.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
根据内容、课型、学科不同应有所变化,每个环节处理方式也可以不同,有时几个环节还可以合并,有时一些环节还可以省略。新授课应在理解重要知识点,熟悉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复习课应在建立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方法运用特点上动脑筋,试卷讲评课应在批阅、统计的基础上,进行错因分析,就共性问题在讲解、变式方面做文章,各个环节不要预设时间。
2.备课中的课堂环节的预设
首先预设好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及简单的自主能够解决的问题,预设一些必须解决的重点题型,预设好自主学习检测、当堂检测的内容,预设好学生作业,对学生分组讨论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也可以有一些预设,当然这里有教学经验的因素,也有对问题的预测能力,当然也要发挥集体智慧,事实上不可能对所有生成问题进行预设。
3.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
关注课堂问题的生成,对学生生成的问题一定要有交待,可以用不同方式进行处理,大多数问题可以在课堂各个环节中逐步解决,个别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偏离主题较远的问题可以在课后帮助学生解决,少数问题教师可能没有把握,可以在课后研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挂黑板很有可能,但不会影响你的威信。
4.对传统教学中亮点的继承
传统教学许多亮点在模式课中必须继承,如教师的示范作用及解题的规范性,围绕重点、难点确定课堂的一条主线,充分用好教材,用好课本练习、习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应该教师讲解的问题,一定要讲清、讲透、讲到位。
5.教学案的设计
一个学校要有规范的教学案模式,包括页眉、页脚、每一个部分的格式和字体。不要生搬硬套其它学校的教学案,一定要适合本校的校情,本班的学情。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有二次备课。在学案中要将两次检测的内容与主体分开印刷,课堂上需要的时候发给学生。
6.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模式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小组应按照学生学习能力搭配、性格搭配、性别搭配、求知欲搭配、家庭背景搭配等,平均分组,分组后保持常态,形成习惯。真正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全是基础好、能力强的在一起,可能没有问题研究,没有问题生成,反之就可能出现小组内全不会,也无从讨论。
六、取得的初步成果
1.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
问卷调查显示,自从实施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师生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适度的对外展示与交流,学校的知名度有所提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了话语权,教科研活动、课题开展有了变化。一年中有42人次的送课,21人次省、市各类赛课获奖。学校连续两年获得泰州市教科研先进学校。 20我校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改先进集体,泰州市教研室先后在我校举行了多次全市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会,目前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已经成功申报为国家级课题、江苏省重点课题。
2、得到了课程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无论是我们送课到云南、昆山,还是镇江高级中学、市内各校到我校交流,均好评如潮。目前到我校进行交流的学校已有几十所,北京、山东的部分学校与我校联系参观学习,在全市民办学校工作会议、全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全市初中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我们都进行了模式介绍或专题讲座,江苏省教科所、教研室、南师大课程专家来校调研新模式,并给予高度评价。江苏教育电视台3次就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专题报道,203月25日何世祥校长作为唯一三星高中在江苏省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就课改专题发言,引起省内外广泛关注,目前我校的课改成果的已经得到大家认可,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报、泰州日报近期已进行了长篇报道。
3.教师教学研讨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
教师主动要求开课,向同行展示自己,主动请领导听课,不断完善自己,集体备课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师的职业愉悦和成就感大大提升,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迅速成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我校与苏州震川中学、镇江高级中学、泰州罡杨学校、泰州大泗学校、泰州沈毅中学、泰州机电高职、姜堰南苑学校等学校的互动交流非常成功,促进了模式的完善,由教研室参与的每年一度的建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文化论文大赛和全体教师参加的模式课评比,进一步调动了教师教科研积极性。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交流、对话更加广泛更加自信,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大幅提高,学生在校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5.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6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主体参与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10-02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不断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要清晰和掌握初中生体育课堂上“主体参与”的特性与规律,并有针对性的运用对策,形成良好的主体性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想象,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整体价值的一种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通过对学生主体意识的诱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积极的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并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过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体育教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二、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策略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新课改中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及技能教授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转变;在体育教学设计方面,应从“以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主体”;在体育教学手段方面,应从以教师简单讲解与示范向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转变。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乐于表现自我,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
2.贯彻教学以人为本,完善体育教学策略
开展“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无论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与坏,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体育教学策略,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及创造力,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3.创设和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相互合作与相互学习的多边活动关系,只有教学氛围和谐,师生的课堂积极性才会达到最佳状态。因此,我们说体育教学不仅包括运动技能的学习,也包括学生品德与意识的培养。为了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务必要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掌握学生合理需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体育知识及技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安排技能练习的难度。同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不同情况来设置教学目标和制定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安排教学环节,确保每个学生再每次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5.科学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上级教育主管部分可以针对体育教师开展“主体参与”的专题培训,让每位体育教师都能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多样化。
6.制定合理评价反馈,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评价与反馈才会有提高。体育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将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后,在练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评价的介入。为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评,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改正,并进行强化与巩固,提升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极大地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能够良好适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波.主体意识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J].理论导刊,2010(6).
[2]郑姚庆.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的探索与研究[J]. 2002首届中美学校体育研讨会,2002.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7
一、主体参与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 参与原则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确处理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 除必要的讲授外, 要把学生的主动参与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 参与方式
1. 创设情境, 随机参与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随时参与, 或者着意设计、提炼一些问题, 专门提供时间、机会, 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对话、问答等, 使学生随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比如, 在讲“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方法”时, 在学习了有关理论之后, 提出典型实例让学生分析, 如介绍一个乱班的情况, 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班主任, 你怎么办?”使学生结合所学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此外, 如开展“假如你是老师”的活动, 锻炼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
2. 试教试讲, 主题参与
针对特定的问题, 创设参与的机会,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讲几段相似内容的知识时, 由教师先讲一部分, 然后给大家一段时间准备, 让学生到讲台前试讲其余部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思想教育能力等多方面教育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3. 动手实践, 集中参与
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 还要训练学生的教育技能、技巧。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可以为大家集中安排参与的教学活动。如讲主题班会的内容, 就让学生设计一次主题班会, 有的同学不仅设计出了班会的全过程, 而且还对黑板及教室进行了设计。再如学习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时, 让学生制订一份班主任工作计划, 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 安排出固定的时间, 进行教育实践参与调查, 如调查本地义务教育实施情况, 特别是小学生辍学情况, 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调查一所小学是如何进行管理的;考察本地区社会文化娱乐场所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 写出简明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这些参与活动, 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自主性、独立性。
(三) 考核方式
参与模式中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方式, 主要采用“参与表现”与“参与收获”进行综合考核,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鉴定及同学民主鉴定综合考核, 开卷与闭卷综合考核, 理论知识与操行表现综合考核。具体做法如下:
1. 调整不同内容的考核权重。
将教育理论内容部分适当压缩, 增加教育理论实践应用的比重, 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 更获得技能。
2. 考试方式多样化。
除了采用试卷考查 (开卷和闭卷) , 还运用口试、作品分析等方法, 并注重考察平时学习状况, 将考试与学习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
3. 考核中注重肯定学生的参与和努力, 不要求和标
准答案完全相符, 对于体现出学生创新精神的答案更应加分。这种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评价方法,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 变被动考试为主动考试。
学生的考试成绩无论是高是低, 只要想再试一次, 可申请再考。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 而不仅仅注重结果。
二、实践效果
第一, 情感方面。教育学课程的主体参与模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师范性及示范性,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与学生的互动, 使学生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和教师人格的魅力, 培养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第二, 技能培养方面。主体参与模式教学除知识学习外, 更侧重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训练。由于在主体参与模式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意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的最大化, 通过各种不同环境、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反复的培养和训练, 使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程度并成为习惯。实现了与教师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有利于师范专业学生最快地胜任教师职业, 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实习和毕业后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 参与意识的形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 是以学生的自我需要为前提的。在教学中强调自主参与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生成的重要作用和自主参与在学生成绩考试、考核中的权重,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自主参与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在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强化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第四, 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不仅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能力, 而且也培养了终身学习的品格。由于实行了新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学生评估也由评价式变为记实式, 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 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 把握什么;学生认真思考, 积极参与, 动脑、动口、动手, 课堂上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又由于“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实行的是课前预习式, 使学生逐渐由最初的被动学习变为习惯学习、愿意学习、能够学习、善于学习;课堂教学又以学生为主体, 变灌注式为探究式、讨论式, 给学生提供了最大的活动空间, 逐渐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品格, 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五, 考核方式的变革。进行考试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使其具有更大包容性,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性等都纳入考核范围中, 因而考试更加贴进学生的实际, 更能发挥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充分体现了考试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和谐的合作与发展,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考与讨论
1.主体参与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要表现为在对理论授课内容全面把握的情况下, 对学生参与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 参与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更加繁重, 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2.主体参与模式对不同内容的适用性问题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主体参与模式, 如“教育概论”等一些基本知识就仍然需要教师的讲解, 而“教学”“班主任”这样一些内容就适合采用主体参与模式进行教学, 引入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
3.主体参与模式中参与实践与基础知识的关系
主体参与模式应以基本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忽视知识教学, 单纯去培养能力是不可能的, 也是有害的。因此, 必须在完成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 结合主体参与模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 主体参与模式能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全面提高, 具有明显的效果, 是一个适用于教育学课堂教学的较好模式。
摘要:从教育学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模式的意义、过程、评价、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从而说明“主体参与模式”能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全面提高, 具有明显的效果, 适用于教育理论教学。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主体参与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8
“主体参与”基本内涵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 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统一设计、同步推进的教与学的有机组成和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结构。教学观念上, 视学生为主动认知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学目的上, 强调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实现智力与能力发展的统一;教学方法上, 既注意研究教法, 又重视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环节上, 强调课堂教学与课下指导的统一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形式上, 重视采取小组合作、个人自学、集体讨论等方法, 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关系上, 平等、和谐、共同参与, 教学相长。
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个环节:启—导—讲—练。 (1) 复习旧知。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扫清知识障碍, 为学生学习新知作铺垫。例如:在进行苏科物理九上有关内能教学时, 必须先引导学生复习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有关内容。 (2) 揭示学习目标。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体现自主参与、创新学习的要求, 以此作为本课教学的导向和结束时评课的标准, 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学习。如《内能》这节学习目标是什么是内能?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改变内能? (3) 引导自学。如《内能》在揭示了学习目标后,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边看书边找答案, 以提高解决问题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过程, 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出发, 进行分析、推理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使他们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形成比较清晰的“物”。如《内能》中说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时是通过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 说明分子运动快, 分子动能大, 内能大, 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 尝试练习。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恰当的尝试练习题, 这些练习应满足分层训练的要求, 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如《内能》教学中可以设计围绕内能与机械能区别、内能与热量的区别的练习。
第二个环节:疑—议—矫—释。 (1) 学生质疑。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一些难理解的问题, 分清主次难易, 分清是物理概念不清、还是物理的规律不清, 分清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对个性问题课上可通过大组辩论的形式解决, 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而对共性问题, 教师可提出引导性的问题, 为下步准确高效地解惑作好充分准备。如《内能》教学中内能与机械能区别、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就是共性问题, 教师可以在细分如下问题:内能可以为零吗?机械能可以为零吗?热量关注的热传递的过程, 离开这个过程, 你认为谈热量有意义吗? (2) 小组合议。比如通过上述带有引导意义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部分学生能够解决了, 可以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交流通过合作来解决, 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 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3) 订正或小组互批练习。学生根据学得的新知识订正错误或互批练习, 再次加深对某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4) 教师释疑。通过以上环节, 如果还有共性问题, 教师要精讲释疑,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要避免把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 应该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给学生以适当的思考时间, 使他们再次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学习机会, 在实施自主学习行为的过程中发展“学会学习”能力。
第三个环节:设—创—练—批。 (1) 独立演练。教师要根据前面的尝试练习来编制变式题, 以便学生通过演练巩固所学, 加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并培养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问题, 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这样学生再见到新类型的问题时, 就能以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等自己的方式来解答问题。 (2) 小组互助。独立演练后在小组内组织互批练习, 然后合议, 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四个环节:归—结—评。 (1) 扩展。引导学生展示、辨析、比较在演练中的不同思维过程, 尤其是标新立异式的思维过程, 深化活化对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中优选科学的思维方式。 (2) 补正。引导学生找出演练中暴露出来的症结, 采用多种方法补缺矫正。必要时重新进行变式回授, 进行巩固性或补充性教学。 (3) 总结。引导学生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总结本堂课习得的规律性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 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 逐步总结出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并纳入各自的认知系统。 (4) 评价。评价教育目标的达成度, 教与学双方的努力程度, 教与学方式的科学性。评价应贯彻鼓励性评价原则, 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必要时可在评价前进行达标检测, 并在组织互批练习后作反馈评价。
综上所述, 通过主体参与的模式, 使学生不断尝试成功,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摘要:本文先阐述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基本模式、基本特征。
关键词:主体参与,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教育研究, 2001 (2)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9
一高职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参与现状调查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给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十分有限, 基本上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2012年11~12月期间, 笔者选择了本院艺术系、建筑系和水利系各一个班的思想政治课, 进行了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相关调查, 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听课等环节采集了相关数据。调查发现,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仍严重缺乏。首先, 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生活, 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有62%的学生明确表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内容对将来就业没帮助。”当问及“老师是否了解过你对教学内容的真实想法”时, 60%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这种远离学生的教学, 自然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他们被迫沉浸于概念、原理、政策、法律条文以及该怎样做的大道理中。其次, 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缺乏。人们普遍认为, 政治理论抽象、难懂, 只有教师把教材内容讲得具体生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发出来。这样导致在教学中, 一般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局面, 结果教师就成了主体。从课堂言语交流行为来看, 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数在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总次数中占92%, 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他类型行为的比重分别为0.9%、3.4%、3.7%, 学生言语交往行为基本上是一个“听师由命”的非自主过程。再次, 学生主体间缺乏交流活动。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教师与学生、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多向交往严重缺乏。在90%的课堂中, 学生间的交往所占的时间仅为5%, 且主要是单向的静态上的沟通, 群体间的交往极为缺乏。此外, 在空间的构成上, 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几乎均是秧田型, 这种形态利于教师与全体学生的单向交往, 而不利于学生间的多向交往, 每个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在课堂中学习。
调查中, 对其主要原因作了分析: (1) 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认为教是教师的任务, 学是学生的任务, 不重视学习者的参与性, 认为学生缺乏兴趣、缺少技能、思维迟钝、有交流恐惧感、时间受到限制、缺乏控制、缺少合作等, 对其缺乏耐心。 (2) 学习态度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到高职院校学习抱着拿学历或完成任务的目的, 认为思想政治课教育既不能增加专业知识, 也不能在就业中加分,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 思想政治课更是“无关紧要”。 (3) 现实社会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所弱化。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 这种情形下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都成问题, 更不用谈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了。 (4) 高职院校教学条件的制约。如活动教室的配备、多媒体的运用、师资水平等也会制约主体参与。
当前,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 网络、微博等媒介的运用使教育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传统式教学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将变得越来越个性化,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元, 这就要求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一方面,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另一方面,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质上也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 主体参与使学生的才能得以展示, 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养成, 这也正是教育最重要的追求。
二高职思想政治课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是在主体教育理论等指导下形成的,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 主动地探究发现, 接受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是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结构。该模式从教学设计上要求不仅要设计教师的活动, 还要设计学生如何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而且教与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能力得到提高。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见下图:
说明:导入目标时即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行为发生中表现为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等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参与;学生的应用活动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过程;对参与活动的影响因素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知识实际、学生实际、教师本人优势、教学媒体状况等。
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过程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观念:视学生为主动认知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归宿和出发点, 人的发展是主体性的发展。”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一个发展的人, 是一个独特的、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 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否则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成为空谈。
2. 教学目的:要通过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统一
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合作、创新。
3. 教学方法:既注意教法, 又重视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
皮亚杰等认知心理学家的学习理论指出, 学习者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参与、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方法上, 要注重教学双边活动的优化, 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一方面, 发展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自主设问、解答, 老师监督与引导、纠错;另一方面, 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造和运用, 主体参与和必要的灌输相结合, 充分发挥讲授法的优点, 创设一种比较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牢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 把相关学科的内容融入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差异的研究, 实行因人、因材、因专业施教。如在学习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 为了使学生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来, 首先,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收集生活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 传递正能量的课外材料、信息、读物, 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 让学生制作PPT, 通过上台讲解的方式, 将小品、视频、唱歌等有机结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再次, 教师讲授对知识点解疑释惑, 使学生的认识加以升华。最后, 运用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班级QQ群, 拓展学生参与空间, 学生有困惑或感想都可以通过QQ群这一教学平台进行反映, 这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脑海中真正扎根, 并外化为自身的行动。
4. 参与层次:思维、情感、行为共同参与
第一, 思维参与,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问——启发思考等步骤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第二, 情感参与。要将情感性信息与知识技能性信息交流交织起来;通过情理交融对学生“理”的引导,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情趣交融唤起学生的情与趣, 激起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第三, 行为参与。这是主体参与最直接的方式, 也是教师调控教学过程、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充分放手,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让整个课堂变成他们学练的空间。
5. 教学活动形式:小组合作、个人自学、集体讨论
重视采取小组合作、个人自学、集体讨论等方法, 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主要活动形式有:学生备课讲课、社会调查、模拟法庭、时事开讲、时事竞赛、辩论赛等。在学习《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时, 笔者就尝试让学生来讲。学生能基本准确讲解当前的就业形势, 能收集图片、材料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通过老师的引导、监督、纠正, 学生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主动思考:如何设计问题引起思考?如何联系自身实际分析, 把理论的理解具体化?如何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6. 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共同参与、教学相长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是主体参与的基础。教师要创设一种师生平等、共同探讨、共同求索的教学情境, 做到人人在真理面前平等, 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教师要给学生自由, 使学生能大胆怀疑、大胆猜测, 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敢于向权威挑战。
7. 教学评价:采取鼓励性、发展性的多元评价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标准应当体现为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得到充分的学习。首先是发展性, 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 要强调其形成性作用, 注重发展功能。其次要全面性, 不能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 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再次要以学生为中心, 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的学习, 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目前, 笔者尝试把学生成绩由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形式改为多形式的评价方式, 100分评价分由以下组成:平时成绩比例为60% (考勤20分, 课堂讨论、制作PPT、发言、表演、演讲等20分, 案例搜集、简历制作、撰写文章如调查报告、读书心得、论文等20分)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为40%。
摘要:参与是发展着的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具体要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在教学观念、目的、方法、参与层次、活动形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创设能引导大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环境, 促进其主体参与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主体参与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布里格斯、韦杰.教学设计原理 (皮连生、庞维国译)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10
参与式教学法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思想之上的合作式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中心, 利用直观的形象、丰富的素材、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同时结合讲授法、演示法、角色饰演法、生活实例讲解法、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的积极成分, 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使学生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积极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近年来, 笔者通过对现有参与式教学模式成果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分析思考, 在遵循多样性、主动性、全面性、发展性等原则的基础上,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以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以多样化的活动和素材丰富教学内容的多元性,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有效性, 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转变观念,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但受教学条件、地域差距、教师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 课堂仍以讲授为主, 学生难以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 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与其他基础课程不同的是, 初中思品学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心智,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法制观念以及国情意识等, 因此, 更有条件和必要倡导参与式教学,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 教师应建立全新的教育观, 结合思品课的特点, 强调教学的参与性,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以及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其次, 教师应贯彻新课改的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 让学生主动参与。再次,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将学生情感和技能的变化发展纳入考查评价的范畴, 坚持全面、发展、鼓励为主的原则,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创设氛围,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思品课教学中, 教师以讲授为主, 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少, 甚至出现教师直接给学生指出重点, 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情况, 教学气氛比较沉闷。作为思品课教师,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创设适宜开展参与式教学的氛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 良好的课堂氛围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 充分利用好课前、课后的时间, 深入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另一方面, 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多元化的情境创设。一堂成功且充满活力的思品课应当具备参与性、亲和性和主动性等特征。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生活经验、感人故事、优美诗文、名人名言、时政新闻等为背景, 以辅教设备为媒介, 并且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或欢声笑语、或沉思凝重、或富含哲理。
三、有备而来, 以教材和生活素材为载体
教师可在自己备课的同时, 倡导学生预习, 鼓励他们收集与新授课相关的素材,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并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 学生的知识视野在不断扩大, 思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放眼社会, 关注国家乃至世界。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 尝试了在课首五分钟时间请学生进行新闻播报, 每堂课请一男一女两名学生组成播报小组, 面向全班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讲述2~3条时政要闻或新闻故事。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 学生都能认真准备, 通过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等途径, 有目的地收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 大大拓展并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素材和内容。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家长和同伴协作下, 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制作成PPT文件, 利用教室里的电教设备投影播放, 俨然小小新闻主持人。笔者每次都给上台播报的学生照个相, 作为他们成长的记录。播报结束后, 请每组学生轮流当评委, 从播报的声音、仪表、内容、多媒体制作质量等角度进行点评。对一些重要新闻, 还可请学生当新闻评论员, 进行简评。学生们经常会有精彩的表现和亮点, 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有效地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洞察世界、观察社会的敏锐性, 培养了从更高、更广更深的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教师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真正地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形式多样,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将参与式教学融于初中思品课堂, 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作为一线教师, 应力求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遵循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客观规律,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
在笔者尝试的新闻播报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背景素材搜集等活动外, 教师还可尝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整个课堂教学, 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 开展诸如演讲、讨论、小品表演、话题辩论, 甚至参与考试命题设计等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教学评价方面, 除了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价外, 还可开展自评、互评等形式的评价活动, 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 进而取长补短, 全面发展。
五、关注差异, 展现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风采
学生受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学习成绩有差距, 而且表达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不敢、不愿甚至不会主动参与教学, 使参与式教学呈现“形似神异”的现象。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被认可, 对于学生的表现, 教师应以鼓励和表扬为基调, 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赏识和激励, 在内心产生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 从而树立新的价值目标,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初中思品课是一门兼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发表不同见解、允许犯错的宽松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敢于反驳和质疑发难, 因时因势拓展学生的思路。
参与式教学法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初中思品课堂氛围呈现多样化, 或充满严谨的逻辑思维, 或充满欢声笑语, 或意气风发, 各抒己见, 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步, 教师在学生的推动下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实践证明, 参与式教学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更新, 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 使学生在交往和合作中不断进步, 有利于学生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有利于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 篇11
【关键词】口语交际 全员参与 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5-01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性,我们努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合作、思考,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
一、通过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但是,课外用于英语实践的时间太少了,只能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尽量创造更多的语言交流的机会。
1.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对话。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材料以对话形式居多,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交际,语言简单、生动、趣味性强,每当学完一段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美国学者克斯雷说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为学生运用英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联系教学与实际生活。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让英语课堂回归生活,就是要更好地创设生活的语境,让学生能体会到英语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提高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我们必须巧妙地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PEP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谈论:“Whats in the classroom?”话题时,我们直接让学生看自己的教室里有什么,问答非常自然,理解起来也容易。
3.加强听力训练,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小学阶段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但是,由于生活中学生时刻处于汉语的环境,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环境。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学生通过听录音、听老师说、听学生说,使学生浸泡在英语天地中。美国阶梯英语老总也说过:“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的英语。”
二、面向全体学生是“主体参与”的出发点。
保证参与的人数,尤其是中等生与学困生的参与人数,要给各层次的学生都提供参与活动,开口说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同时掌握。为了帮助到部分学困生,我们采用重复记忆法。因为,记忆的深浅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所以,我们利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选一名优秀学生作为小老师,来领读,在每次重复的过程中,不会的人数逐渐减少。
三、在英语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PEP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练习问答:“When is ...”“Its in ...”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候用“in”,学生会发现“in” 后面全是月份的单词。最后,得出结论:月份前面用in。
2.问题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众所周知,问题能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思考,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呈现问题式教学能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或用课文中的原句进行回答,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
3.学习语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会、发现发音规律。语音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英语交流中,他是最基本的言语活动的需要。如果将英语教学比作是登山的话,那么英语语音教学是登山过程的第一步阶梯,没有了阶梯,怎么到达山顶?在小学阶段给学生传授一些语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语音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慢慢感受、体会。发现部分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联系旧单词自己拼读出新单词。例如,在学习了oo组合的发音之后,food,fool,foot,good,cook,book,room可以让学生自己拼读。
总之,在英语的教学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突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耿改子,董永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浅析》科教导刊旬刊2014.14期.
[2]吴月英:《关于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研究》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5期.
[3]陈敏:《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09期.
学生主体参与英语语法教学的尝试 篇12
语言学家Wilkins指出:“对一种语言语法体系的习得依然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创造性的手段, 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而英语语法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来交流, 既语法教学所关注的并不是语言形式或语法知识的本身, 而是人们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如何运用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可见单纯的学习语法结构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我们如何将学生主动参与和语法教学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首先要弄清楚语法教学的几个误区:
一、机械操练,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
总结自己以前的语法教学, 我发现很多时候, 我的语法教学都是以单纯的语法知识讲解为中心。例如在教牛津教材8B unit1现在完成时态的时候, 通常会在黑板上列举几个句子, 让学生模仿造句, 然后进行操练, 最后讲解语法知识和规则。自以为学生应该掌握的不错, 可是反馈上来的作业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究其原因是学生仅仅被动的去记忆语法规则, 而并没有主动参与, 也没有理解语法的含义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交流和应用。
二、过度讲解, 学生只有被动接受
比如以前在上牛津英语8B unit3语法的时候, 我自以为也有一定整合教材的能力, 所以把unit3&4的被动语态整合在一起解决。以为这样子学生对被动语态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能系统地掌握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可是在交流和练习中, 我发现学生并没有掌握好被动语态的结构和用法, 甚至于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都不是很清楚。究其原因是讲解太多, 学生参与太少, 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 消化, 还是属于被动接受。
三、脱离语境, 学生难于理解掌握
我曾听过一节课, 主要是解决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用法。应该说学生掌握还是比较容易的。教师通过书本上的材料来讲解不同的Wh-词的用法。学生也很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 似乎对Wh-词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很大的问题, 可是随堂反馈的结果却不是很理想, 错误百出, 学生对这些词的实际应用还是不太明白。究其原因是语法的教学脱离了语境, 失去了语言学习的真实性, 学生的兴趣不浓。
所以常常会出现一种令人尴尬的场面: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习题做的不计其数, 但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学生和老师都提不起兴致了, 身心疲惫, 双方的成功感一再地被挫败。
反思这些做法后, 我对我的语法教学也作了一定的调整, 化被动为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下面的几个列子就是我的尝试:
例一:Wh-词的教学
在牛津英语的7A的语法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的教学,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wh-词。我作了如下的调整:I w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but you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it.Now 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party。我一说完, 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就立刻提起来了, 就主动地问我很多问题。我就像在答记者问一样。
When is your birthday party?
What will you do for your birthday party?
Who do you want to invite to your party?
How do you celebrate it?
Where do you have the party?
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ood?
Why don’t you ask your teachers to come to your party?
etc.我完全没有想到学生会问我这么多的问题, 我非常高兴地把这些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我把语法的情景置于我的生日晚会中, 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到我的课堂教学中, 主动去做的某一件事情要比被动的去做某一件事效果肯定要好的多。于是, 我又问同学, 你们能否利用这些句子来组成对话?大多数的同学一听非常的高兴, 口中不停的说, 太简单了;很容易的;小菜一碟。于是单一的课堂问答变成了双向的交流,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致更浓了, 而我的角色至此基本结束, 只是在课堂里解决一些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
A:when is your birthday?
B:My birthday is on the 5th of June.
A:Where do you have the party?
B:At my home.
A:Who do you want to invite to come to your party?
B:My friends and some classmates.
A:Will you invite our teachers to come?
B:Yes, of course.
A:How do you celebrate the party?
B:I will sing, dance, play games and have a big meal.
当一组一组学生的对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心中暗喜, 预期的效果出来了。
当我把这些句子再改成画线部分提问的时候, 学生也是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我的任务, 且正确率还是比较的高。
当然同学的对话中也会出现问题, 比如:when will the party hold?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并没有影响到课堂教学, 因此我没有刻意地在全班讲解, 而就给有问题的这些学生讲解了一下, 因为班级大多数的同学没有出现这种错误, 更何况在初二下学期的被动语态中会详细解释的。
在课堂总结的时候, 我说今天学的语法是wh-词的时候, 学生惊讶了, 好多同学都表示, 这哪是语法课呀?完全是我们自己在活动。在接下来的课堂反馈中, 也证实了这一点———同学学会了, 而且是主动的去学习, 不累也不烦更没有对语法造成厌学。
例二:英语时态的教学
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 时态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在动词上面进行变化来构成相应的时态。这就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区别。为了避免我以前所走的弯路, 于是在时态教学时, 改动了一下我的设计, 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主动去研究, 去理解, 去掌握。
如在教授一般过去时的时候 (前提是同学已经会读动词的过去式) , 我的课堂是这样设计的, 我先说Yesterday was my birthday.I was very happy.I got a lot of gifts.I had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 with my family.我逐句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 告诉学生我昨天的生日, 在生日那天我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 让同学看明白。然后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告诉他们要谈论他们以前做过的某一件事情。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就共同的话题每人说一句, 后一个同学所说的句子必须先重复前一个同学的句子 (类似于接龙的游戏) 。如A同学说Yesterday was my birthday.B同学就要说Yesterday was my birthday.I was very happy.C同学就得说Yesterday was my birthday.I was very happy.I got a lot of gifts.依次类推。
小组的成员就立刻动起来了, 接龙的主题有生日, 春游, 电脑游戏, 同学聚会等。教室里非常的热闹, 同学们都非常主动地投入到这个活动中。节选其中一组表述如下:
A:Yesterday was mother’s day.
B:Yesterday was mother’s day.I wanted to buy a gift for my mother.
C:Yesterday was mother’s day.I wanted to buy a gift for my mother.I went to the shopping mall.
D:Yesterday was mother’s day.I wanted to buy a gift for my mother.I went to the shopping mall.I bought a hair clip for my mother.
E:Yesterday was mother’s day.I wanted to buy a gift for my mother.I went to the shopping mall.I bought a hair clip for my mother.She was very happy.
从学生活动的情况看, 学生非常喜欢, 觉得就是在说他们自己的故事, 他们很乐意也很主动地大家一起分享他们自己的故事。在整个活动中, 每个学生始终运用着动词的过去时态来表达自己的故事,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且也容易掌握知识, 也明白了过去时态的基本用法。较以前的口干舌燥的讲解, 我省力多了, 效果也好多了。这就是因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需要的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学习主体, 他不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以上仅仅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小小尝试, 尝试的效果比较好。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 要有开放的课堂活动, 要与生活结合的课堂活动。只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 多一些活动的余地, 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 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 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课堂教学, 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领受、理解知识, 相信他们会变得更聪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参考文献
[1]《论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性教育》车雪琴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07年12期
【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推荐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参与05-12
参与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10-15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参与10-18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英语06-21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5-14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7-07
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06-20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06-21
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08-16
英语教学中的对话教学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