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2024-05-08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共12篇)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1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竞赛手段,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竞赛,语文教学,朗读,写作

二十一世纪的老师不能满足于做一个熟练的教书匠, 而应该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乐趣, 正体现在不断探究上, 要树立科研意识。教育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 多年从教经验告诉我,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竞赛手段,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朗读竞赛, 使学生身临其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 光靠老师讲, 学生是领会不了主旨的, 还有的东西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需要学生自己体会.课堂上, 开展朗读竞赛:有个人读, 小组之间、男女生之间竞赛读、分角色读等, 比赛标准不一:有比声音大小的, 有比熟练程度的, 有比感情是否充沛的, 学生兴趣盎然。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竞赛, 老师又抓住学生都想得奖品的心理, 所以学生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反复朗读, 领会了文章的主旨, 在品味语言时就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二、背诵竞赛, 使学生出口成章

好的文章和文言诗词都需要学生背诵记忆, 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学现代文时, 每遇到精美的片段, 我要求学生做到当堂背诵。为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能在指定的时间会背诵的, 给他们加分, 根据熟练程度, 送给他们一个小礼物, 所以学生背诵诗词的积极性非常高。如讲了《望江南》这首词, 孙琦 (成绩较差) 仅用了五分钟就会背了, 我给他发了一个小奖品, 让他感觉到学语文并不难, 得到奖品, 使他拥有了成就感, 对语文的学习, 也产生了兴趣。好的文章,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就会使学生出口成章。

三、阅读竞赛, 使学生博览群书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可见古人就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 体验共同分享的快乐。现在的中学生作业少了, 晚自己习不上了, 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名著, 为了解决学生盲目选择书籍的问题, 我给他们列了一个读书目录, 并把每周五的语文课变成了一节名著交流课, 一节课安排4—7名同学介绍自己近来所读书籍的名称、作者、内容, 谈自己的感受, 然后同学们给介绍书籍的同学打分, 得分高的有奖品, 奖品我也是别出新裁, 有时是精美的日记本, 有时是卡通橡皮、有时是彩色笔, 奖品都是最后揭晓, 谈读书感受的同学, 讲得都非常认真, 都想得到奖品, 得到奖品的同学就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 王静娜同学周周发言, 每次都有新的体会, 得的奖品最多.因此, 每到下课时, 学生还意犹未尽, 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了许多名著。

四、写作竞赛, 使学生妙笔生花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也是语文教学的难攀之涯, 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 学生还是感到无从下笔, 怕上作文课。如何变“怕”写为“爱”写, 首先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文并不难, 让他们产生兴趣。

在讲了人物描写方法后, 我就让学生描写班里的某一同学, 在限定的时间里还谁先写完, 写完之后读出来, 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 猜对了, 说明该同学观察仔细、能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同学们踊跃发言, 使学生感觉到写作文很简单。

学生写作文经常是无话可写, 我讲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后, 就让学生模仿写, 写自己的爸爸妈妈等亲人, 因为这些亲人是自己最了解的, 写起来较容易, 到星期五上课时就让每小组推荐一篇文章, 读给大家, 并谈谈自己是如何写成的, 谈得最好的一组, 每个组员都有奖品, 借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我想长时间训练下去, 定会使学生妙笔生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不论哪位老师, 如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 那么他们就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当中, 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是无可厚非的。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竞赛手段,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朗读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竞赛, 使学生身临其境, 背诵竞赛, 使学生出口成章, 阅读竞赛, 使学生博览群书, 写作竞赛, 使学生妙笔生花。众多的竞赛为学生打开了学习的智慧大门, 也更好的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2

竞赛法在球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户杰

摘要:本研究以小学球类教学中的竞赛法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比较法来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竞赛法教学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我体育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能促进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关键词:竞赛法小学生球类教学

一、引言

小学的体育课必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他们的素质结构更加完善,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需求开展体育教学,就成了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思考和教学中去积极实践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对比实验法。通过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践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体育兴趣、体育能力改善、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排球是否会成为今后终身体育的主要手段等内容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同时对他们的排球运动水平再进行对比评价,来检测竞赛法运用的结果。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竞赛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项能力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主动性较强。在课后主动请教,思考和继续练习排球技术的现象明显增多。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适合于体育技能的巩固和提高。见表1。

竞赛法教学,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比赛法教学为学生创造了相互竞争和体现个性的条件,使学生经历胜利与失败、喜悦与焦虑、满足与遗憾等多种多样的情感体验,也为学生面对不同的对手时去适时调整各种相关状态,以不断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提供了机会。

竞赛法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锻炼的`自觉性

从对学生的访谈中获悉,他们反映学到的技术在实践中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并能在课堂比赛中得到提高,有利于及时巩固。并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他们掌握排球技术和锻炼的方法,而且使他们懂得了排球比赛规则,提高了欣赏比赛的能力。见表2。

(二)分析与讨论

竞赛法教学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我体育能力

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是指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能力。在排球教学中运用竞赛法,课堂练习时具有比赛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获得比赛能力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相互比赛中,往往能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在练习中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加主动、自觉,练习也就更加卓有成效,自我体育能力随之提高。

竞赛法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在排球课中采用竞赛法教学,掌握和运用规则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一方面,掌握和运用规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排球运动的欣赏水平,有助于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去创造性提高和施展自己的才能,完成身心发展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掌握规则,遵守规则参与排球活动,养成自觉遵守规则、接受规则规范的习惯,规范意识得以牢固树立。

竞赛法教学能促进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体育运动在培养小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活动难以替代的,而竞赛法教学正是培养小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的有效形式。排球课运用竞赛法教学,就具有合作与竞争两个基本要求。同时,由于竞赛法教学还实行选优晋级和末位淘汰制度,学生就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超越意识和紧迫感,这些对学生竞赛意识的树立和竞争能力的培养也是更为有效的。

竞赛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

学生出了校门便不再参与体育活动,这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缺失有很大关联。在排球课中采用竞赛法教学,其主要的优越性在于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求知,求胜的欲望,引导他们去自觉主动的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结论

浅谈竞赛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竞赛游戏;初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初始阶段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成绩也比较理想。但是随着内容的加深和增多,许多学生对英语渐渐失去了兴趣,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赛游戏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竞赛游戏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语言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競赛游戏具有竞争性,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游戏本身又具有趣味性,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动力,产生了学习的主观愿望,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语言,认识了世界,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和机械的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竞赛游戏一般用于知识的巩固、提高阶段。教师把新知识呈现后,以往都是学生单纯地背单词,机械地背句型、课文,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烦,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种竞赛性质的游戏帮助学生背、记、运用,那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了。

课堂上运用的这种竞赛游戏与平时的玩乐既有相同点——能产生乐趣,又具有特殊性——极强的教学目的性,任何一堂课堂游戏的设计都服务于一定的教学内容。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运用的竞赛游戏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语音竞赛游戏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说出一个单词,如fat让学生说出或写出与该单词所含元音相同的单词,如cat,bag等。学生个体或分小组进行,以多者为胜。此方法还可以演变为教师说出某个音素,让学生能够给出含有这个因素的单词。

2.教师说出具有相同因素的几个单词,让学生说出是哪个音素。

二、词汇竞赛游戏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怎样才能使枯燥无味的词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同音词竞赛。一般用于复习词汇时用。具体做法:教师先说出或写出某个词,让学生说出或写出其相应的形式看谁说得又对又快。如,复习反义词时先说出come,here,early,begin等词,让学生快速写出它们的反义词come-go,here-there,early-late,begin-finish.

2.同类词竞赛。当对学过的某一类词进行总结时,把全班分成两组,交叉说出这一类词,每个学生每次只能说一个,直到有一组说不出为止。如,说出表示食物名称的词、交通工具、人体部位、科目名称等。

Group A:head,should,arm,throat...

Group B:carrot,tomato,broccoli,cabbage...

三、对话竞赛游戏

对话是交际交流的最真实的体现,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对话竞赛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对某一话题在课下准备(包括动作表、演道具的准备等),在下一节课堂上进行表演,最后评出最佳表演奖。

四、课文竞赛游戏

课文学习是对英语综合知识运用的过程,英语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还能促进词汇积累,提高写作水平。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大有帮助,是学好英语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1.阅读理解竞赛(适用于泛读教学)。学习某篇文章时就其内容出几道理解题,看谁做得对且快。

2.课文复述游戏(适用于精读教学)。把全班分成两组,单数排为一组,复数排为一组,看哪组复述的多。方法是同位互相检查,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检查的目的。在复述的过程中,宜将长课文分成几段进行。

五、语法练习竞赛游戏

1.现在进行时态游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做几张动作卡让学生演出动作,看谁能用进行时态快速准确地表达出来。

2.祈使句竞赛游戏:把全班分成若干组,其中一组的学生说出一个有关动作的句子,其他组的学生根据意思尽快地做出相应的动作。第一个完成动作的小组获胜。

3.合成宾语从句游戏:分组竞赛,由A组学生说出一个句子,B组学生进行转述,然后交替进行。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克服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巧妙地安排竞赛游戏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4

一、英语学习竞赛的种类

英语学习竞赛主要有三种。一是教育部及各省市为了达到促进英语教学发展, 检验学生英语水平组织的各类竞赛, 目前规模较大的竞赛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 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简称NECCS) , 该项赛事按照参赛学生的层次分为四级, 其中A类针对研究生层次, B类针对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 C类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D类针对体育、艺术类和高职高专类学生。同时, 外语类专业技能比赛还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作文竞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等。二是各高职高专院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检验教学水平组织的各类英语比赛及展示, 如学院每年举办的英语才艺大赛及展示、英语口语和写作比赛等。三是教师为了活跃课堂, 增强课堂参与度实施的课堂竞赛, 如单词听写比赛、口语比赛、朗读比赛、词汇比赛、听力比赛、阅读比赛等。英语学习竞赛趋于规模化、多样化、广泛化, 并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英语学习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 有效巩固了课堂教学效果

与普通大学英语不同, 高职英语教学更注重职业化元素的渗透和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所教授的内容更侧重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因此通过多样化的学习竞赛, 如口语竞赛、应用写作比赛、阅读比赛、听力比赛、翻译比赛等多种方式的学习竞赛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督促学生在赛中学、赛中练, 通过比赛相互交流, 归纳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高职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在课堂中吃不饱, 而有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听不懂。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只能选择折中的教学方式, 以适合大部分成绩中等的学生。因此无论是吃不饱, 还是听不懂, 这种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引入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竞赛则有助于学生从其优势技能出发, 有意识强化他们的弱势技能, 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 开展不同的学习竞赛, 起到了在教学中培养尖子生的同时不忘后进生的作用, 做到了一举两得。同时, 学生为了在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必须积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 广泛阅读其他读物, 如天文、地理、文化等相关读物, 不断反复练习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 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合作过程中, 增强了团队感, 将课内外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3. 积极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英语学习竞赛有效地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个性的平台, 每年一度的英语才艺大赛, 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英语才艺的机会, 如英文歌演唱、含有职业技能元素的英文小品、英文诗歌朗诵、英文电影配音、英文魔术、情景剧等各种形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报名, 通过竞赛选拔方式评出各类奖项, 如最佳合作奖、好声音奖等,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竞赛使具有不同专长的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和愿望。因此,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竞赛和参与机会, 如英语辩论赛、英语口语比赛、写作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 使有不同专长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从而促进英语个性化学习和教学的发展。

4. 有力推动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英语学习竞赛的实施可有力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如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比赛 ( NECCS-D)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试卷的内容十分丰富, 涵盖面广, 既有对于基本功如词汇、句型、语法的考查, 也有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的考查, 同时配有生动插图, 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可利用教学的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分级训练, 大力提升学生的潜在能力, 并以点带面,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一些竞赛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了解和准备比赛时也为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 这类英语竞赛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可为教师指明今后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5.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很多学生不擅长学习语言的主要原因是语言教学不能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对于语言一味枯燥机械的背诵并不能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因此, 作为教师, 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习竞赛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 学生可通过教师创设的不同情景和场景学习更多的英美文化, 提升语言实践热情,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三、英语学习竞赛的开发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为充分发挥英语学习竞赛的作用, 教师需在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竞赛的同时, 基于不同的英语课堂开发多样的学习竞赛。针对应用型文章的写作比赛, 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学习各类应用文写作的方法, 如通知、感谢信、祝贺信、遗失声明、名片写作等题材, 并基于这些不同题材进行写作比赛。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口语比赛可预设不同的会话情景, 如商务谈判、市场营销、产品服务、商务会议、企业文化、贸易等场景, 引导学生将比赛内容融入到商务场景中, 进行口语对话或独白比赛。针对公共英语的朗读比赛, 可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英美文学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 理解时代背景并配以不同的音乐进行朗读比赛。针对各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词汇比赛, 可将词汇比赛的范围界定为各专业英语词汇或四、六级考试词汇, 通过拼读抢答、拼写的形式进行词汇比赛。针对公共英语的阅读比赛, 可将阅读比赛分为普通阅读比赛和快速阅读比赛, 在限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的阅读数量越多且正确率高为胜出。针对各专业和公共英语的翻译比赛, 提供不同难度、不同专业的翻译文章, 翻译作品更接近信达雅标准的可以胜出。

根据学习竞赛的需要进行英语分级教学,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英语学习水平分为A、B两级或A、B、C三级,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水平进行有针对的教学和竞赛准备, 制定多样化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在进行各类讲授、辅导等活动中充分体现分层次教学可促使学生在不同起点上共同进步。组建英语社团, 根据学生对于英语的不同兴趣组建成不同的小组,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擅长的能力, 如英文歌曲社团、英文朗诵社团等,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专项特长。

在指导学生参加学习竞赛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提高辅导效率, 有些学生是竞赛的积极参与者, 但并不能完全领会竞赛的核心内容, 在准备竞赛时往往容易失去方向、没有重心、学习效率不高, 准备内容偏离竞赛内容, 需要指导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学习中心, 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学习竞赛或设计课堂学习竞赛, 不可超出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水平, 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反会产生反作用, 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负面影响。高职英语课堂的学习竞赛尽量将英语与学生所学相关专业有效地结合, 在竞赛训练的内容中融入更多的职业元素, 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 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在指导学生参加学习竞赛时, 不能忽略对英语基本功的练习, 加大对词汇、句型、语法的训练力度, 任何英语学习都不能脱离基本功的学习。

英语学习竞赛的类型是多样的, 不同的英语学习比赛既促进了学生学习, 也促进了教师教学, 是一个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 可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组织竞赛, 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高职英语课堂中, 使英语课堂教学更生动, 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 各类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英语竞赛,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摘要:目前针对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成果展开的各类学习竞赛比较多, 各种竞赛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巩固英语课堂的教学成果, 为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展示平台, 从而更积极有效地推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探讨英语学习竞赛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就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应用学习竞赛及指导学生学习竞赛应注意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学习竞赛,作用,应用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耿民, 杜文耸.谈大学生英语竞赛活动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15, (7) .

[3]张敏.英语竞赛辅导与高职英语的“教”与“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0, (3) .

[4]马海旭, 张景耀, 陆殿生, 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6) .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5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李 团

【摘 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阐析了信息技术在技能竞赛培训中在项目化应用、评价反馈、资源整合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技能竞赛;项目教学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逐渐成为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平台,技能大赛的举办促进了职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可引导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巩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各校在技能竞赛中的表现也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各院校都在重视职业技能大赛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就成为了一个重点。

一、信息技术及应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着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项目教学法通常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较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并且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项目教学法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三、技能竞赛培训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在技能竞赛培训中,各项竞赛比赛内容均以“项目”的方式呈现。因此,在技能竞赛培训中很适合于运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一个具体的“项目”工作,拟定计划、确定实施步骤,最终完成实施,师生一起评价实施效果,从而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活动。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共同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竞赛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实践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因此,项目教学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在拟定设计方案、反复修改、讨论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目标设计能力,极大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培训队友的`协调、合作的能力。同时,在项目教学法中,激励手段完全是内在的,学生从不会做一件事情到经过努力后会做一件事情的成就感。这种成功的喜悦往往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能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参赛的信心和技术实力。

四、信息技术参与竞赛项目的实施

(一)确定项目任务,收集信息阶段

在确定了项目任务之后,就进入收集信息阶段。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与项目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音频视频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学生对项目知识进行初步的学习,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制定计划阶段

通过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表格,在这其中包括完成项目的时间,任务内容,实施步骤,最终效果等栏目。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要求。

(三)实施阶段

在技能竞赛中,各项目都有相应的时间和技术指标上的要求,在项目实施阶段应严格按照行业技术规范来完成。在这一阶段,可运用摄影摄像等信息技术手段,分步骤记录项目的实施过程,保存各步骤完成的过程和效果,做好资料的整理。可通过各种技术交流论坛,交流解决技术问题。

(四)检查反馈阶段

学生通过制作反馈评价表,自主评价培训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将学生完成的情况与收集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学习,将不同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对比学习,将不同培训时间段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学习,借此达到提升技能水平,促使技能精益求精的目的。

(五)归档或结果应用

将竞赛培训项目的视频、语音、书面材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和整合,完成制作教学资源包,作为今后项目培训资料和专业教学资料。

在各职业院校都在注视学生技能大赛时,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技能大赛,能帮助项目指导教师清晰的分析项目,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明确各项任务指标,掌握学生当前技能的实际水平,实时调整培训进度,以取得更佳的培训效果。学生也能通过参与这一过程,体验职业工作模式,从培训项目开展的真实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极大的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获取丰富的技术信息。能很好的掌握和记录学生的培训情况,对学生的培训情况与同校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与往年学生进纵向比较。综上所述,学生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合理的培训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技能的提高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方能有所成绩。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6

【关键词】竞赛法  初中  英语  应用  研究

为了培养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要求的国际化人才,提升科学素养,鼓励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关注最新科技发明、发展动态,同时锻炼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英语竞赛的举办越来越普遍。比如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ational English Proficiency Competi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简称NEPCS)。同学们积极参赛,纷纷报名,并把每次上课和练习都当成提升自身英文水平的一次绝佳机会。由于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不断钻研,扎扎实实;各英语组的认真组织和开展;各位英语老师的呕心沥血;同学们的热情积极,勤奋刻苦等才能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鉴于参加英语竞赛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加强竞赛法的应用。

一、竞赛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竞赛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时,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设计竞赛内容和竞赛规则。由于竞赛过程就是竞争和对抗的过程,因此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竞争小组。教师分组时要以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为基准,将成绩优异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同一,并且每组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实现公平竞赛,每组以4~6人为宜。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物质性奖励或者是满足同学一个要求,以此督促学生提高参加竞赛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形成竞争动力。竞赛内容的设计主要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准,设置的英语竞赛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多方面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竞赛规则的制定主要维护课堂的秩序,规定比赛时间,使竞赛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同学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他们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的去学习,教师要保证竞赛的可控性,和学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在比赛及准备英语资料过程中的不足。如果发现比赛规则的制定不科学,及时进行更正和调整。此外,学生在课余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英语竞赛,比如比赛英语造句、英语小品及单词接龙等。初一注重对话竞赛、书写竞赛及单词竞赛。初二注重课本剧表演竞赛及听力竞赛等。初三注重英语演讲竞赛及阅读理解竞赛等,巩固课内知识,丰富学生英语知识面。

二、初中英语具体操作分析

1.在进行竞赛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反馈比赛结果。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每组的序号,并及时记录他们的得分。每次竞赛的基本分数为50分,答对加1分,答错扣2分,先进行必答题部分的问题,然后进行抢答题部分的问答,得分最高的一组获胜。比如进行必答题部分的比赛时,教师提问“how many teacher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教师点名1组同学作答,如果该同学不能回答,则同组的其他同学作答,但是1组要扣除0.5分;如果1组都不能作答,则其他组同学作答,回答正确,扣除1组1分;如果其他组同学都不能作答,则此题作废。

2.比赛的重点为每堂课的难点和重点,对这些知识点反复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些英语知识的理解。

3.利用小黑板写答案。由于英语竞赛中有相应的英语单词和句型的考查,比如:Have you learned other l___ besides Chinese? 54. Last but not least, I keep on trying and n___ give up.这些考查学生词汇量的题目,需要学生动笔去写。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1块小黑板,让学生在小黑板上作答。学生写完答案之后,可以请每组同学相互评阅,回答正确加1分。学生在评阅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的某些知识点是否扎实,加强了学生对初中英语知识体系的具体认识。

4.竞赛完成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和总结。下课前教师宣布各组的英语得分及获胜的一组,获胜的同学得到教师的奖励,并发表一些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失败的同学则下次再接再厉。通过比赛加深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互动和感情沟通。

三、开展英语课堂竞赛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比赛过程,深入思考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7

一、职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英语能力良莠不齐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吸收了大量素质偏低的学生,职业院校同样如此,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只有少数学生英语基础较高,这部分学生希望在接受教育期间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部分学生尽管英语基础薄弱,但是明白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有着学好英语的强烈渴望。

(二)忽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思想仍然未能彻底清除, 虽然教师不断选择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仍然是停留在以往教学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部分的讲解上,忽视了英语最根本的能力,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缺少实践训练,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说,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未能从本质上摒弃应试教育的影响。

(三)学生主动性被抑制

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仍然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全过程中控制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主动性被严重抑制。

二、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对职业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让更多的职业英语教师和学校进行了深深的反思,职业英语教育同其他教育形式不同,通过设立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对于英语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可以促进职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全面发展;推广任务型教学方法,借助任务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其更多自由训练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 还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坚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二)有助于完善教师教学水平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设立职业英语技能大赛,还可以更加充分检验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发展意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能力。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注重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时常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解决、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英语授课时,需要表述清楚,语法正确,语音和语调更加优美和流畅,具有良好的英语组织能力,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讲述。通过英语教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为后续开展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尽管兴起时间不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对职业英语教学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中,大大提升了职业英语教学成效。故此,职业英语教学应将职业英语技能竞赛作为导向,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前沿理念,提高教学成效,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对于职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不仅局限在理论知识和书本层次上,而且强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而职业英语的技能竞赛,正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而开设的,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英语能力,发挥特长,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主要就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职业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技能竞赛,英语,教学改革,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夏萍.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5,23(11):74.

[2]郑少凡.中职英语技能竞赛与英语教改相促进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19):214-215.

竞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8

竞赛法的引入, 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 情绪高涨, 竞争激烈, 在同等条件下, 对提高他们的生理机能和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上, 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并能够使他们在活动结束后, 还津津乐道, 意犹未尽。

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 在体育课上,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表现欲、勇于进取的精神等特点,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营造竞争的环境,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在短跑教学中, 基本内容上好之后, 采用男女让距离追逐跑练习, 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表现欲, 加强了学生疾跑的意识, 学生的练习由被动为主动, 增加了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使学生在短跑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再比如, 在一些枯燥的素质练习中, 采取竞赛法, 能够促进学生在练习中注意力集中, 激发学生的潜能, 提高练习的效果, 取得较大的进步。同时, 自身的进步又能加强学生练习的兴趣, 使枯燥的练习充满了乐趣, 变厌学为乐学。

竞赛法在实际教学中, 有很积极的一面。

一、有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精神, 学习热情,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竞赛能促进学生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思考, 努力去创造, 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 在练习的时候, 学生会更注意自己的动作, 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指导, 相互督促, 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 使技能更好更快地形成。较差同学在同组的鼓励下, 提高了成绩, 对他们来说, 能学得好的信心也就树立起来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协作能力, 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进行的练习竞赛, 主要的形式是组与组之间进行的, 这个时候的竞赛, “团结就是力量”能充分地体现出来。组内的同学, 只有相互学习, 相互指导, 相互支持, 相互鼓励, 才能达到最后胜利的目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尊的, 当他知道自己有可能会拖全队的后腿的时候, 他们也会主动地探究学习技能, 使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快地得到提高。团体作战的作用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我们在教学中的分组一般都是随机的, 没有固定的分组。那么, 这样有利于利用竞赛, 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团体学习环境, 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了解, 使团体有了很好的内聚力。团体内的学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和任务而努力, 使自己的目标和团体的目标合在了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 获得了个人满足和团体需求的同时, 学习团体的同学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凝聚力, 就会共同支持体育老师对体育教学目标的管理。

但是, 如果使用不当, 也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比如:

一、控制不当, 容易扰乱正常的教学节奏

一次短跑素质练习课中, 我采用15米往返4次折返跑接力来练习学生的体能和反应速度。把班级分成4个组进行比赛, 结果, 在进行第二次练习的时候, 有个别体能比较差的学生, 由于腿发软, 摔倒在了场地上, 造成了扭伤和擦伤, 这节课也因此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 没有完成教学的任务。另外, 要注意练习环境,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我习惯在上任何内容的课前, 加练几组素质辅助练习, 如俯卧撑、原地高抬腿跑、原地收腹纵跳等。今年9月, 天气比较炎热。在室外篮球场上, 做俯卧撑练习的时候, 有的同学反映地面比较烫手, 我当时没注意, 学生依然做完了练习。起身后, 发现7位同学手掌被烫起了泡, 一位同学烫掉了皮。课后我一直很后悔, 如果当时在草坪上做练习的话, 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二、分组不当, 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引入竞赛法之前, 应该对该班级的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个大致的摸底, 了解一下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性格。如果分组不当的话, 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有次在排球自抛自垫练习中, 我也采用了分组竞赛法, 统计小组垫球总数记名次。有几位协调性不太好的同学分在了一组, 由于垫球技术掌握的不是很好, 垫球次数很少, 影响了小组的名次, 备受组内同学的指责。再比如, 如果把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分在了一起的话, 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反正比不过他们, 无所谓的, 慢慢来的想法。这样, 适得其反, 不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得不到练习的效果, 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加强观察, 合理分组, 是进行竞赛法教学的前提条件, 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频繁使用, 容易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中, 如果竞赛法使用过多, 什么项目都比的话, 实力绝对公平的分组比赛是做不到的, 那么, 在比赛中拖后退的学生有可能会受到同组学生的责怪, 久而久之, 就会激化学生之间的矛盾, 造成学生之间不和, 从而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也会影响班级内同学之间的团结。因此, 过多使用, 不但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而且, 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当然, 竞赛法的使用, 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刺激学生努力学习和掌握技术, 增强学生的竞争信心,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把竞争作为激励学生进去的一种手段。适时而适当地运用, 是可以起到较好的刺激作用。我们要认清体育课的目的———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联系方法, 不能把体育课游戏化和比赛化, 脱离了课的本质。

摘要: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 在体育课上,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表现欲、勇于进取的精神等特点,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营造竞争的环境,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竞赛法在实际教学中, 有很积极的一面。但是, 如果使用不当, 也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9

●●实施过程

“分组竞赛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竞赛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坚持的原则是“异质组成, 各尽所能, 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 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

1. 准备阶段

首先, 将班级成员分为4~6个小组, 力争使各组的学习成绩、积极程度、操作能力平衡。另外, 再挑选有一定组织能力、操作能力的学生任组长。

其次, 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分组竞赛的规则: (1) 依据题的难度大小规定得分。 (2) 答题机会规定每人一次, 本组成员内部循环。 (3) 对作品有创新观点的, 可给该组加鼓励分。 (4) 上机操作时按完成先后顺序加不等值分。

在此阶段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鼓励性原则。答对者加分, 答错者不加分, 但也不扣分。对于课堂上不善表达的学生, 一旦积极参与讨论并有创新观点时, 一定引导其他学生及时给予评价, 并加鼓励分, 旨在鼓励其参与竞争的精神。二是难易结合。把握答题难易程度, 使抢答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 课堂操作阶段

教师调控, 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学习, 过程大致如下: (1) 巩固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问题, 学生抢答或必答。 (2) 组内讨论, 学生组内互动质疑、解答, 教师个别辅导、提示。 (3) 组间竞争, 以组为单位讨论, 并要保证组内所有成员都完成作品。 (4) 各组代表总结知识点。

在此阶段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全员鼓励性原则。在抢答速度相同的情况下, 举手人数最多的组享有优先回答权。这样组员为了争取优先的机会便会更积极思考和参与。二是公正平等的原则。教师提问要机会均等。教师要掌握题的难易度, 难度大的提问学优生, 难度小的提问学困生, 只要答对同样加分, 以利于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和集体责任感。

3.总结鼓励评价阶段

每节课评出优秀组进行鼓励, 除此之外, 还要在学期末根据各组积分多少, 年终进行小组互评和组内成员互评, 评出两个优秀组和每组四名优秀组员。

在此阶段, 坚持的原则有:一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 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 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目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为此, 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注意问题

1.教师应当注意引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组与组之间是友好竞争的关系, 避免组与组的不和而影响班级的整体氛围。小组活动的目的要明确, 要明白竞争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他人的长处和发现自己的短处, 避免为了竞争而竞争。

2. 竞争需与合作相结合

适当的竞争是必要的, 但是更应当提倡合作性竞争。在分组竞赛中学生不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时也要与其他成员密切合作, 才有可能取胜, 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同时, 合作竞争的氛围诱发了学生之间的互助行为, 他们共同努力, 即使是学困生也能有机会在集体中受到鼓励。

3. 需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应为多方评价, 如组间互评、组员互评等。评价方式的增多使学困生也有机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避免了因不全面的评价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10

关键词:认知论,学科竞赛,人才培养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更需要重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专业素质, 又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提出的要求。强调对终身学习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这些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是学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实现,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内实践教学设计不是以市场需求的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 而是附属于理论教学, 把实践教学的目标等同于理论教学的目标, 即认为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强化和巩固会计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只是片面巩固理论知识, 掌握基本的会计操作技能, 难以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校外实习又因为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真实业务, 需要接触企业核心商业秘密, 企业出于安全很难做到为学生提供锻炼专业能力的实习岗位。由于诸多因素导致真实的会计实践很难展开, 故需要拓展实践教学途径, 运用仿真实践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学科竞赛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学科竞赛在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一) 学科竞赛内涵

人是实践的主体,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要求以受教育者自身成为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才有可能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性功能, 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学科竞赛是指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以竞赛的方法, 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学科竞赛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问题的自主思考及深入理解,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 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阶段, 其核心指作为认知主体的人, 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并且只有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建构, 才可能认识到发展。因此, 以学科竞赛为手段,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将在其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显著作用。

(二) 检验学生专业知识

学科竞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应用相结合, 强调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学生在会计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只学会了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但理论方法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比较茫然, 所以在会计理论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知识掌握也不够牢固。通过参加学科竞赛, 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会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感受知识的力量和乐趣, 学习目标非常明确, 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听课、复习、考试变为主动式学习, 转变为“在实践中创造, 在创造中学习”, 积极性明显提高。这样会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 有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 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特别是通过努力获得奖励时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有利于增强学习氛围,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科竞赛极大的激发了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中, 他们会通过请教老师、学长,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学习新的知识,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被动学习为自觉钻研、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积极主动学习, 对知识进行重组, 思考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有益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开拓。有些竞赛需要组建团队, 在团队中, 成员分工合作, 相辅相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同学在后续的实践中几乎都表现出特有的专注和投入, 而这正是学科竞赛精神的延续与扩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人才培养重心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麦可思2012年大学生毕业报告显示,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求职被据的原因中“缺乏工作经验”占74.7%, 表明在会计本科的教学中仅仅强调理论学习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工作单位对实际工作经验要求较高, 强调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通过参加学科竞赛,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 又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性的人才,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 丰富现有教学内容

现有学科竞赛在某种程度上游离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之外。理顺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针对会计专业特点, 选择合适的学科竞赛项目, 建立学科竞赛群, 参考学科竞赛需求, 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内容, 将日常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建设等与学科竞赛有机结合, 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加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学生较快融入社会创造有效途径。

三、学科竞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 学科竞赛群设计的原则

(1) 专业学科竞赛的开展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教育学的基本理念, 搭建课程体系, 从基础会计出发, 逐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 在此基础上开设会计英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等专业选修课程, 学生会计课程学习先基础、再核心、最后拓展, 各种学科竞赛的开展应该与课程体系进度一致。学科竞赛从不同程度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学科竞赛开展之前, 学生必须完成相关知识体系的学习, 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2) 专业学科竞赛群建设遵循“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原则。学科竞赛群建设需要考虑学科竞赛之间的关系, 将基础性学科竞赛开展在前, 综合性学科竞赛开展在后, 考查简单会计理论知识的学科竞赛开展在前, 考查综合素质的学科竞赛开展在后, 遵循“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原则。如企业ERP沙盘模拟大赛主要考查学生战略制定、产品开发、市场预测及开拓、原料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财务核算等管理活动的决策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战略规划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综合分析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它是会计专业学科竞赛参与率最高的竞赛。这项竞赛的推进可以采用两种阶段。让学生熟悉运营规则, 对沙盘运营有直观形象的了解。让学生摆脱实务沙盘的束缚, 更加考查学生运筹帷幄的管理能力, 循序渐进, 使得学科竞赛效果达到最好。

(二) 学科竞赛群设计的依据

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会计理论,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晓会计法规, 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 不仅要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更需要重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实现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学专业以“夯实基础, 突出实践, 强调能力, 适度拓展”为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以突出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能力为核心, 适度拓展审计能力和资产评估能力, 并以此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集中实践课”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加大通修基础课比重,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使学生既能适应会计就业又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学生会计核心能力, 实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循环巩固的全方位多角度实践能力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综合能力, 综合发展能力。会计专业能力是胜任会计工作的核心能力, 主要指财务报告的形成能力和财务决策管理能力, 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其中财务报告的形成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报告编制能力、会计信息化能力;财务决策管理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审计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财务决策能力。会计综合能力是胜任会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综合经验技术和操作技能以及创新能力, 表现为综合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外, 更为重要的是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处理经济活动中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会计综合能力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性和创新性。

(三) 学科竞赛群设计

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巩固强化”的原则, 建立与学生职业能力相适应的学科竞赛体系。学科竞赛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专业学风, 还可以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和特色人才的培养。构建学科竞赛群, 把学科竞赛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实现以学科竞赛为依托, 开阔学生视野, 鼓励自主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科竞赛作为日常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 让学科竞赛为专业建设服务, 拓宽专业建设范围, 丰富专业建设内容。以学科竞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1) 培养专业能力的学科竞赛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年级学习状况, 选择有一定专业性,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竞赛, 使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持续性, 系统性。以会计专业为例, 大一阶段学习了经济法、税法和基础会计, 对会计有初步的认识, 可以参加会计技能大赛, 培养学生的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的能力, 锻炼和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会计的基本技能, 并为以后的课程学习和综合实践奠定基础, 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社会调查报告竞赛, 培养学生调查设计, 数据收集与分析, 报告撰写能力。税法知识竞赛可以考查学生对税法, 尤其是税法变动部分的了解情况, 增强纳税意识。大二阶段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等专业课程, 学生应具备会计核算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通过学科竞赛可以提升会计要素核算能力、成本核算能力和财务报告编制能力, 初步形成财务分析能力。参加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 “中华会计网校杯”校园财会大赛, 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企业ERP沙盘模拟大赛, 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 会计实务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财会专业竞赛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采取笔试形式, 考查了学生基本的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税务会计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采取机试形式, 培养学生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三阶段采取案例分析, 现场答辩形式, 综合培养学生理论运用能力、团队协作、应变能力等。会计实务竞赛帮助学生对企业熟悉主要经济业务的流程, 在此基础上完成企业简单经济业务的原始及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及错账更正、银行对账等内容, 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初步形成凭证账簿编制能力及会计要素核算能力。这些学科竞赛从不同角度既可以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情况, 又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大三阶段学习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 学科竞赛的目的是巩固综合会计核算能力和提升财务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会计职业素养。参与综合性较强大学生财会信息化大赛学科竞赛, 将手工会计过渡到电算化会计, 检验学生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 不断巩固专业知识, 加深对会计专业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提高会计职业技能。投资理财模拟大赛, 培养学生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控制, 通过投资组合考查学生灵活应用金融工具的能力。通过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对应的, 针对各年级的学科竞赛群, 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循环巩固”的原则。 (2) 培养综合素质的学科竞赛群。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除了具备专业知识, 还需要综合素质的培养, 包括英语运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论文写作能力等。英语学习除了加强英语课程教学外, 可以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等英语类学科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教学可以通过参加全国过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意、创新、创业”挑战赛、中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等学科竞赛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此外较为成熟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 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敢于决策的胆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类学科竞赛群,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建立学科竞赛保障措施

(1) 建立开展学科竞赛的长效机制。学科竞赛不同于理论教学, 不是教学单位固定的工作任务, 为了达到学科竞赛促教学的目的, 学校需要建立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有重点的发展各类竞赛, 制定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对学科竞赛进行分类管理, 明确竞赛的组织程序, 加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宣传, 塑造学科竞赛氛围, 保证经费投入, 建立激励机制, 保障学科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2) 将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学科竞赛既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 又能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果显著, 根据学科竞赛的需要开设相应选修课,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有利于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 搭建学生创新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引领实践教学改革, 开发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学科竞赛推动教改, 提高教学质量, 教改的成果提升竞赛成绩, 最终提高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 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 出台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 开设开放实验项目库, 通过学科竞赛工作与开放试验、专业课程设计、集中实践等有机结合, 形成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形式, 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能”, 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建立学院教务管理部门——教研室———学生社团梯队, 形成学科竞赛平台, 对专业能力综合性强的学科竞赛应注重总结经验、继承传统, 在原有的基础上勇于突破, 对于弱势项目, 应在发展专业基础的同时, 循序渐进, 吸引优秀教师参与,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持续、合理、有效的学科竞赛群建设, 最终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 (3) 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学科竞赛指导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选拔并培养一批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 组成学科竞赛指导小组, 通过对外学习交流, 集中培训等措施, 提高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技巧, 把课程教学活动与学科竞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课内与课外的互动的立体教学模式, 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将学科竞赛内容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 提交教学效果, 为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指导和技术支持。 (4) 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主动性。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趋向, 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发掘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积极分子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普及性训练, 调动学生群体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 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鼓励学生自发成立相应学生社团组织, 可以成立英语协会、ERP沙盘模拟协会, 会计信息化协会等社团组织, 协会开展知识讲座及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为竞赛活动做好实践准备, 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主动性。

四、结论

高校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 由于专业特性的客观限制, 使得实践教学条件无法深入到社会实际, 加之专业学习中理论知识体系容量大、知识内容及技术手段更新快, 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全面加强其素质与能力的养成。构建科学的学科竞赛群,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创新意识, 激励学生开放思维, 学生在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 不断验证所学知识, 完善知识体系,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健全学生的心理人格,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柏连阳、蒋建初、盛正发:《基于学科竞赛的新建本科院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探析》, 《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2]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第11期。

[3]李爽、谭文浩:《基于会计实践教学的会计人才培养:兼谈会计学科建设》, 《财会通讯》2011年第11期。

[4]邱显焱:《基于学科竞赛的教学研究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科技信息》2012年第25期。

[5]蓝文永、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财会通讯》2011年第7期。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11

关键词: 分组竞赛教学法 初中英语 教学应用

引言

分组竞争教学法有别于以往以教师为主导,教多学少的课程设置,通过分组的形式,教师为每一个小组布置学习竞赛的任务,再由组长落实分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团队精神,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班级范围内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这样科学合理地布置教学任务,既能活跃课堂,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下面主要探讨分组竞赛教学法对各英语教学环节的影响及其应用。

一、分组竞赛教学法对初中英语教学环节的影响

(一)对口语实践教学的影响

现在社会实践越来越重视英语口语水平,因此传授口语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分组竞赛教学法,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某个话题、某一段文章进行讨论,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还原场景,激发同学们的讨论热情,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英语口语水平;通过开展小组口语演讲竞赛,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在合作与竞争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口语实践打下基础[1]。

(二)对阅读理解教学的影响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要求提高学生完整阅读文章的能力,而且要进行分析理解以完成试卷问题。开展分组竞赛的教学,一周为每个学习小组下达不同的阅读任务,第二天进行课上讨论,讲述自己的阅读心得,小组成员互相补充,对作业完成度高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良性的竞赛形势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完成阅读任务,提高自主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对作文写作教学的影响

初中英语作文的写作在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分值比例,许多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导致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对英语写作失去兴趣。通过分组竞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描述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组员们的兴趣进行深入的了解,再用英语加以表述,久而久之,表达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对作文要求的陌生题材不再畏惧,提升写作水平[2]。

二、分组竞赛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以老师作为主体,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单向死板的,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打压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初一下第四单元Unit 4“Dont eat in class.”,教师开设分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提出一个在教室不应该有的行为进行探讨,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以往课堂死板的惯例,又能充分激发同学们的积极讨论热情,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培养创新型思维模式,无形之中就加强了同学们对于文章的理解。

(二)增进高效互动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的正面引导与学生的积极配合,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增进,达到科学教学的目的。分组竞赛教学法对改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分组教学,由各个小组主导课堂,讲述小组的探讨研究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评定和完善;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每月对达成任务的小组进行奖励,不断激励同学进步,形成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互动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教学规划的实施[3]。

(三)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行分组竞赛教学法,需要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策划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开展小组英语辩论赛,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布置小组的背诵任务,进行组员抽查,对完成度高的小组实施奖励,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制作视频、动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势下,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分组竞赛教学法,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形成良好互动的师生关系,对打造科学的英语教学模式有着进步意义。改善以往教学中口语、阅读、写作教学的漏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课堂实践中所蕴含的潜力,发挥分组竞赛教学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单海霞.分组竞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2:57.

[2]邓慧玲.初中英语教学中分组竞赛教学法的运用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5:62.

英语教学中的竞赛 篇12

学科竞赛是在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完成竞赛内容, 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强化学生根据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科竞赛, 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竞赛运作机制和管理机制, 为广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 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以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例, 阐述了学科竞赛在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一、学科竞赛与学生能力培养

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的重要手段。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科竞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际动手, 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同时, 竞赛中设计的题目内容往往是一个课程群而非单一课程所能解决, 促使学生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当中,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开展学科竞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学生在参加竞赛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通过集体解决问题, 可以锻炼团队协作精神, 互相合作、学习和激励、各取所长。同时, 有利于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以更健康的精神状态走向社会。

二、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机械原理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研究会联合著名高校共同承办的一项大学生机械学科知识创新与设计大赛,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 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一项专业学科大赛。大赛分三级赛事, 即高校选拔赛、赛区预赛、全国决赛三个阶段。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学校作品参加选拔赛, 选拔作品参加各赛区预赛。在预赛的基础上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

参赛作品要符合每一届竞赛的主题, 必须以机械设计为主, 提倡采用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 如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其中, 2008年第三届大赛主题为“绿色与环境”, 内容为“环保机械、环卫机械、厨卫机械三类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制作”。2010年第四届大赛主题为“珍爱生命, 奉献社会”。内容为“在突发灾难中, 用于救援、破障、逃生、避难的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2012年第五届大赛主题为“幸福生活——今天和明天”, 内容为“休闲娱乐机械和家庭用机械的设计和制作”。大赛的主题均是选择与当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对作品的评价不以机械结构为单一标准, 而是对作品的功能、结构、工艺制作、性能价格比、先进性、创新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实现功能相同的条件下, 机械结构越简单越好。

竞赛过程包括方案理论设计、产品制作与调试、提交设计说明书与工程图纸、现场比赛等环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 比赛涉及到机械、控制等多学科知识, 对学生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效果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要的学科竞赛之一, 参加三届以来每次的规模和成绩都在逐步的提升, 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比赛至始至终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参与, 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基本都投入到竞赛中, 查阅大量的文献、讨论确定方案、购买和加工零部件、组装、调试、数据处理、撰写项目报告、答辩等, 始终是一副忙碌的状态, 客观上也带动了周围同学的学习热情, 在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学风建设。

在培养学生方面, 参加竞赛促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 锤炼了良好的素养。首先,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 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作品方案, 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例如, 机械创新大赛中综合运用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艺、公差配合、传感器、机电传动、液压等知识,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实现立题、开展讨论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启发、激发和引导的作用。同时, 学科竞赛重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意识加强。

在教学方面, 学科竞赛很好地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最大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 实际深化理论;个性融入共性, 共性体现个性;学校教学要面向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进入学校教学;既有利于工程教育的有力加强, 又有利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在实践课堂教学中我们借鉴了学科竞赛探索式、研讨式的学习方式,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 改变了传统的演示实验和验证实验。并以大赛内容为主题, 设计实验内容, 让学生提出方案, 设计绘图并进行仿真分析。部分优秀的作品加工出实物,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把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 学科竞赛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辅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使教师也要不断探索新的作品方案, 实行启发式教学, 与学生加强沟通和研讨。同时注重积累案例库, 将学科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的向实践教学转化, 促进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四、结语

实践证明, 学科竞赛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摘要:本文结合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 探讨了学科竞赛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证明, 学科竞赛在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确实起到了作用, 已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一项教学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学科竞赛,机械创新,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质量工程1号文件], 2007

[2].张晓花, 朱陈松, 朱昌平.学科竞赛促进电机课程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上一篇:恶臭废气下一篇:网络会计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