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精选12篇)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1
语音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会学好英语这门课的基础。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果人们要进行正常的交流, 达到互相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就必须正确发出词语的语音。如果发音不准确, 就会使对方感到含糊, 无所适从;你读出来的单词, 说出来的话不仅仅是别人听不懂, 而且你自己也听不懂别人说的标准英语。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 对语音教学的忽视是造成“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对用英语交流的需要,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解决“哑、聋”的现象, 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和英语爱好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观念
语音教学, 首先要从改变学生重语法、轻语音的观念入手。要做到这一点, 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受应试指挥棒的影响, 只是强化了学生的词汇, 题海战术, 巩固了词汇的记忆, 而忽视了语音是语言的基础, 更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教师和学生要真正地改变观念, 理解语音在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意义,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
1.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如果能掌握语音, 既能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又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能准确流利地拼读单词、朗读课文, 听懂语音材料, 就能自信地张口说英语, 这就是良性循环。
2. 良好的语音是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的有效途径。
任何语言中的听和说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你不能准确地去说, 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听, 去理解听力材料。如果学生没有培养起良好的语音感, 口语和听力也一定不会好。教师和学生都要清醒地认识到, 学好语音是提高口语和听力的前提, 是实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
3. 语音的学习影响英语教学中其他内容的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 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等的学习和语音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 英语首先是有声的, 它所传递的信息首先是通过语音系统表达出来的。要想把词汇通过语法结合成句子读出来, 没有语音这个物质媒介是完不成的。
二、语音教学的内容
英语毕竟是完全不同于汉语的另外一门语言, 掌握基本的语音音素的发音部位是长期以来我们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现在看来, 要能说会听, 仅仅学好音标中的48个音素, 是远远不够的。在语音教学中应增加以下读音规则的学习:
1. 名词或动词词尾+- (e) s的读音规则;
2. 动词词尾+-ed的读音规则;
3.[s]后清辅音音素浊化规则。
除了以上列出的这些读音规则外, 语音教学中还涉及到重音、重读、连读、辅音连缀、不完全爆破、语调等。这些都是语音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师的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这些语音规则知识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三、教学方法
对很多老师来说, 语音教学效果不好;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语音的学习很枯燥乏味, 难以坚持。所以, 相对于英语教学中的其他知识而言, 语音教学所用的方法特别重要。以下推荐几种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法:
1. 分阶段教学法
语音的学习是长期的过程。在语音教学中老师们都有体会, 学生学语音, 学得快, 忘得也快;另外, 学生学会了单个的音素, 却不会应用, 既不能准确地读出单词, 也不能流利地读出句子。建议老师们使用分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 基本的48个语音音素的学习。这48个语音音素也不能一次或几次学完, 要按照辅音音素+元音音素的拼读原则, 逐步地教给学生。学音素的同时, 结合单词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就会加强印象, 记得牢固。第二阶段, 在学生完全掌握了48个音素的发音和分类之后, 教师再逐步教给学生基本的发言规则。如首先要教给学生【s】这个因素后的发音变音规则;当讲到名词和动词的时候, 要细讲词尾+ (e) s发音规则;学到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时, 要让学生牢记动词词尾+ (e) d发音规则。这些规则的学习一定要配合具体的单词练习。第三阶段, 音素基本发音规则学完以后, 才能慢慢开展语音其他内容的学习, 如连读、语调等。
2. 多手段教学法
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一般采用口型定位法、演示法、对比法、辩音法、手势法等。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 语音教学开始使用录音机、电视、电脑、VCD这些音响影视等现代设备, 同时还增加录音法、对“镜”发音法、绕口令练习法、学唱英语歌曲等。这些方法的使用, 起到了事半功倍, 长久记忆的作用。其中对镜发音法和绕口令法效果尤其突出。
(1) 对“镜”发音法
此处所说的“镜”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实实在在的镜子, 另外指的是给你纠正发音的同桌或同学。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要求学生带一面小镜子, 自己观察自己的唇形, 口型及发音部位。然而, 我们常说, 当局者迷, 有时候发音错了, 自己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教学时, 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着分成几个小组, 互相为镜子, 互相纠正。这种方法, 学生乐于接受, 学得也快, 效果很好。
(2) 根据每节课所学的语音中押韵和相似的发音, 写一些绕口令在黑板上, 让学生分组练习, 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例如在学到【b】这个音素时, 有这么一句绕口令, A big black bug bit a big black bear, made the big black bear bleed blood.教师给学生的绕口令句子不宜过多。学生对绕口令比较感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更多的绕口令只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后让他们自己去查找练习。
现在, 语音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语音的学习也成为英语爱好者和学生的一个热门话题。只要广大英语教师改变以往“重语法, 轻语音”的传统观念, 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进而为学生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2
课堂上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注意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在发展学生运用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结合歌曲、编顺口溜、TPR和游戏等教学法。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探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顺利的发现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在单词里的基本发音规则,准确读出例词。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 情感因素与英语口语教学
★ 浅谈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 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介入
★ 《观潮》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环境因素与工业布局论文
★ 浅析计算机教学与非智力因素
★ 关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 浅谈竞争与情感作文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83-02
任务型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语音课堂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任务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英语语音学习。
一、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1、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教授语音的模式主要基于交际法的理论,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在一个较真实的环境中提高语言交流的能力。教师尽可能的运用要学习的语音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较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通过交际任务感受发音特点,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发音的规律和形式上,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再进行操练。
让学生感受到是自己通过思考找出语音发音的特点和规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游戏活动。由于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在语音教学中,游戏环节在任务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如讲童话、猜单词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配合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也可以通过小组表演来让学生自己感受语音语调。
二、任务设计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真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在新目標中的一个单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对于中国学生来说,"party”不会经常发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有过开派对的经历,而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派对是怎样一种活动。所以要求教师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生活。任务的目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应用,因此只要围绕这个目标即可。
2、形式或功能原则。传统英语教学中,最大的不足便是语言形式脱离语境,脱离其功能。一些外教反映,中国的学生不会“问候”。见面时外国人经常说“How are you ?”中国学生模式型的回答“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使外国人很诧异。书面上,学生都知道“Not bad." "Just so so.”这些不同的语言形式,然而实际生活中不能把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形式或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原则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功能以及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关系。
3、连贯性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任务与任务、任务与课堂的实施步骤、以及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教学和逻辑之间的连贯性与流畅性。任务型教学并不是在一节课中穿插了两个活任务型教学并不是在一节课中穿插了两个活动,也不是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毫不相干的累积,而是指教学需要通过一组或者一系列的任务的执行,来完成教学目标。一节课中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应该是相联系的,要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者是教学指向,并要求同时在内容上互相衔接。
4、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任务在课堂环境中是否可操作。尽量去掉任务中复杂多余的环节,程序不要过于繁冗。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操作模板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任务。
5、实用性原则。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到实施的效果。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尽量提供给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6、趣味性原则。任务教学法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机械、重复的任务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和参与任务的积极性。因此设计任务时考虑到任务的趣味性是十分有必要的。除了任务内容本身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任务中多加入交流、参与互动、学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以及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
三、任务设计的基本设想
1、学习26个字母。26个字母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是学生已经很熟悉了,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统一的讲解,并告诉学生字母的用法:它们是用来拼写单词的。
2、学习自然拼读法。自然拼读主要是字母与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是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所采用的拼读方法。它的好处是拼读效果明显、容易掌握、能够更好的拼写单词。自然拼相对音素的学习更有趣,更有效,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成就感,所以将自然拼放在前面。但是,自然拼不能够解决所有英语语音中的发音问题,因此,后面我们将要学习音素。
3、学习48个语音音素。首先,教师让学生系统的学会48个音素,包括读法和写法。不要求学生默写,知道如何手写即可,让学生知道音素的作用是用来帮助我们拼读单词的。
其次,进行音素分类:元音、辅音、半元音等等。教师再通过与汉语拼音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母语的正迁移使学生更加能够体会英语音素与汉语拼音的区别。
再次,让学生练习拼读。
4、将自然拼读和音标综合使用。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自然拼和音素。例如,学习新单词可以通过自然拼进行猜读,再让学生自己试着写音标;教师考单词可以给出音标形式,让学生拼读后进行拼写;教师读出某个单词,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试着拼写出单词,等等。考虑到小学英语实际课时问题,在非语音课时也可练习学生的语音知识。
5、阅读句子及段落。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单词在句子中可能会有吞音、 弱读的现象,还有语音语调的变化等等,这是语音的综合部分。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个小段落的阅读,其中需包括前几个环节中学习到的单词,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4
1. 掌握音素,突破拼读难关
音素是实现英语字母与音标有效沟通的桥梁,在英语学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在单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牢牢把握这一脉搏,实现字母、音素以及音标的同步教学。在同步教学的过程中,三者相互渗透,灵活运用,让学生真正领悟英语学习的整体性,感受英语学习过程的贯通性。例如,学习了字母f、l、m、n、s以及x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六个字母的名称音中共同包含的音素。学生可以很快发现其中都包含了[e]音素,从而记住元音字母e在单词中通常发[e]的音。同时,学生可以发现这些字母去掉第一音素[e]后的音就是其在单词中的读音,且音标与字母形同。在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拼读hen、fell、self、mess、sell等单词,建立学生的拼读意识,提升拼读能力。在进行字母b、c、d、p、t、v、z的读音教学中同样适用此方法。在复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f-a-c-e face[fe Is]、b-o-o-k book [b?k],学生在拼读练习的过程中既能够掌握字母、音素以及音标,还能够做到学会拼读,进而提升语音能力。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实现音素、字母以及音标的有效结合,避免分裂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
2. 丰富方法,强化学习效果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语言学科,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因此,就教师个人而言,应当提升自身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结合语音教学特点,探索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形成切合语音教学实际的整套教学方法。音标本身的学习较为枯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其提供较多的课堂练习与实践机会。游戏教学法,绕口令教学法等在语音教学中都具有较大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例如,绕口令尽管在语音辨别上具有显著作用,但对于最初接触语音教学的学生而言并不适用,只有在学生掌握了准确读音后才能够辨别近似音,纠正地方发音。
在音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三种方法。第一,集中并分类教学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针对性以及整体性,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期内突破发音的难关,树立英语学习信心,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对英语音标拥有整体性了解后,教师要进一步进行分类教学与拼读训练,具体可划分为元音与辅音、半元音、长元音与短元音、清辅音与浊辅音以及爆破音等,另外,也可以依据发音部位进行划分,并配以相应的音标词训练。第二,改变声音节奏,提升学生语感。单纯拼读单词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对于学生理解该词的用法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单词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声音节奏,强化学生的发音记忆,培养学生语感。例如,在进行small与big这对反义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进行:“small,small,small(声音逐渐降低),big,big,big(声音逐渐升高)”,同时辅以相关动作,在声音的高低起伏中,学生参与其中,牢牢记住了单词的含义。第三,总结读音规则,增强记忆效果。由于英语单词的读音与书写具有一定差距,但仍有规律可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总结,指导学生进行分类记忆,让学生听音知形,见形会读,减少记忆负担。例如good、book以及foot三个词,都包含字母“oo”,且发音均为[?];单词light、night以及right等也可以运用此类方法。语音训练只有在进行了反复的听力训练之后才能够使大脑获得一定的信息,在反复强化之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并实现最终的内化与输出。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资源,通过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模仿英语交流环境,增强学生的英语交流机会,弥补国内语言环境缺乏的不足,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3. 查阅字典,提升学习能力
语音教学不仅仅要教授学生读音,还应当传授给学生语音知识自我学习的方法,字典的运用就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学生在独立识记单词表现欲望较强的时候,教师要把握时机,巩固教学;当学生初具拼读能力后,要进行及时的巩固并传授给学生查阅字典的技能,这一方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让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并为后续的学习提供能力储备;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精彩语句与段落,或者浅显易懂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字典,朗读文章,理解段意,这既能够扩大学生的单词量,提高英语单词复现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量,形成较好的语言输入环境,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语音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5
一、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在音形义三要素中,语音是语言更为形象的物质外壳。例如,“讨厌”,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说出这两个字,就会有不同的情感效果。与文字相比,此时的“语音”在表意与传情方面,更为形象,更为生动。这也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以声音为特征的语流语调可以更为形象更为鲜明地表现出语义中所包含信息中的逻辑关系和情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语音是语言的灵魂,而文字只是语言的标本。以文字为标志的书面语只有建立在以语音为标志的口语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发展。
语音永远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语音教学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哑巴”英语仍然是不少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客观现状。“哑巴英语”的学习者们习惯于只用视觉、默默地通过文字来学习英语。忽视语音、只靠文字来学习英语,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只用一条腿走路。其难度、其效率可想而知!有的学生虽然能够出声读英语,但语气平淡,无重音变化,无语调起伏,就像是在读单词表。往往是一段话读完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这样的语言学习中,语音必然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比文字更为形象、更为生动的表意功能。忽视了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生动化的表意功能和强大的促进功能,也就必然注定学习者难以触及所学目标语的内核。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对语音教学认识上的不到位或者是自身语音素质方面的不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比任何其它学科都出现得早,来得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英语语音没有过关。这首先表现在单音教学中学生的拼读技能未能过关,不能按照音形统一的规律去识记单词,单词的读音要靠死记硬背或标注汉字或汉语拼音才能记住,单词的拼写要靠死记硬背字母顺序才能记住。就是因为这种错误的低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学生在单词学习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哪里还有足够的精力去进行听读说写的言语实践?因此,语言能力的形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往往把语音教学局限于阶段性的单音教学。单音教学一旦结束,语音教学便就此停止。殊不知,句子重音、节奏、声调等语音技巧在传播语言的内容时较之于文字更具表现力。在语言学习中,忽视了语流和语调的训练和体会,就难以将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只是面对干巴的标本式的英语文字,学生无疑便掉入了英语学习的陷阱。
有些教师虽然也认识到了拼读规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语流语调技巧在言语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说到底,语音教学属于技能训练的范畴,仅靠口头的说教而无足够的实践练习是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此方面的技能和技巧的。
三、搞好单音教学,重视语流语调教学
语音教学务必要实实在在地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首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搞好单音教学,突破拼读关,确保学生快速形成拼读技能。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因标注汉字或死记读音而造成单词读音上的误差,确保大脑中输入正确的语音形象,另一方面,用音形一致的方法记单词可大大提高效率,增强信心。
在搞好单音教学、突破拼读关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高度重视语流、语调教学,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诸如停顿、连读、句子重音、节奏、声调等方面的语流语调技巧。使学生具有把句子的读音和意义直接联系的能力,能够通过语流语调方面技巧的运用,在语言的声音形象中生动地表现出句子中所蕴含信息中的逻辑关系和情感变化,表现出自己对语言内容的个性化的理解。为此,在进行语音教学时,技能的训练必须要紧密结合语言内容,绝不能为技能而技能。例如,对于下面这个英文句子: There is a bike in our classroom.句子重音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可以有三种:1 a bike 2 our 3 classroom
合理运用在母语学习中已经形成的语音技能,也可以促进英语语音技能训练中的正迁移。例如上句,教师可以先朗读一遍汉语,要学生体会其中的句子重音,之后再朗读英语,就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应英文中重音的把握和理解。
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之后,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专项训练。在课堂上多提供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句意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朗读,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开口实践。在此基础上,多举办一些英语朗读、朗诵、问答、对话等方面的比赛。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6
【关键词】数字化语音技术 英语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观念 英语交际环境 课堂教学效率
一、数字化语音技术特点
1.传输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声音和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像乃至活动画面信息;
2.信息表现形式多:网络数字化语音技术以数字化形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地展现各种信息,提供文字、图表影像、数据等多种信息的表现形式,使客观世界得到更真实、更完整、更自然的反映。
3.信息感知效果好:多重的信息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多重感官感知,由此获得的信息无疑要比通过单一视觉或听觉感知的信息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于即以保持,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
4.信息利用交互性强:数字化语音教学系统提供丰富的图像界面反馈信息,用户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控制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人机交互作用。
二、数字化语音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优势
1.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英语教学停留在黑板、小黑板、收录机、投影机上。这种教学模式即费时,又沉闷,活跃不了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里的课文,教师只能依纲靠本按部就班,分单元、分课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很有限。而数字化技术,采用多种多样,现实鲜活的教学材料,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练习的数量,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集声、文、图、像、动画于一体的数字化语音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清晰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标准纯正的语音输入信息,更容易为学生所模仿,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有趣,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2.应用数字化语音技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已受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严峻挑战。数字化语音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因材施教,以学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避免教师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应用数字化语音技术,模拟逼真的英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传统教学中,交际性语境的缺乏使课堂交际性练习的效果并不显著。而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点则使课堂英语交际的真实性得以实现。能模拟出三维的动态的交际环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交际性活动,由“让我说”变成“我要说”,加强了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可利用其容量大的特点,提供大量变换的人物、动态的交际场景,带给学生新鲜感。并且,教师还可以变换形式,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与画面上的人物进行对话,或让学生为画面配音等等。活泼多样的形式,将学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数字化语音技术辅助教学
如果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其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避免一味地追求课件在英语课堂上的演示效果。在数字化语音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是计算机的一些功能不可也不能代替的。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Free Talk”、值日生的“Daily Report”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不可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课件展示。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非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纠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辅助作用。
2.避免课件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操练。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布如纳所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数字化语音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一味地不加选择地使用课件。
总之,数字化语音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传统的教与学起到了补充、发展和优化的作用。在课堂上正确地认识和合理地使用数字化语音技术,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高大.现代语言学与外语电化教学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 2000.1.
改善英语语音课堂中的语音学习 篇7
一、英语语音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英语语音课是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英语语音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基本朗读技巧, 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整体上来看, 我们学生的语音水平是不容乐观的, 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
在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高考定终身的社会背景下,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还把“听、说、读、写、译”这五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视为是英语学习的重点, 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过语音的系统学习。
2. 语音基础较差。
多数学生缺乏系统的语音理论知识, 而且我系的生源多数来自辽宁省内, 学生受母语和地方音的影响较大, 发音不标准, 语气较重, 有些同学对于最基本的平翘舌还分不清楚, 在音标、字母, 重音、语调、节奏等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3. 对英音与美音的认识不清。
很多学生不清楚英语语音中的英音与美音, 也就无从下手去纠正自己的发音, 并有效地模仿正确的发音。
4. 缺少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很多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的发音问题后, 能够积极认真地去纠正、学习, 但在遇到些许挫折后就放弃了。也还有些学生不能把语音学习作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和一种持久的学习把它坚持下去。
二、有效地改善英语语音课堂中的语音学习
1. 提高学生对语音学习的重视程度。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 语音学习是关系全局的。同时, 对于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二语学习者来说, 语音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也是最难的。语音是所有语言学习的本质表现, 语音学习也是整个二语学习的基础, 只有打好了这个基础, 我们才能很好地学习词汇、语法, 练习听与说, 才得以建构语言这座大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 作为门面的语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 让学生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是提高语音课堂中语音学效率的必要前提。
2. 培养学生对语音学习的兴趣。
英语语音课堂是非常枯燥的, 因为语音课堂上, 一般都是老师先讲授发音方法, 再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来达到纠正发音和熟练掌握发音的目的。对于大一新生来说, 这一单线式的授课和学习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吸引力。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做一改革:首先, 可以让学生抛开生硬的发音规则, 视自己为初学者, 从听音、辨音、模仿开始, 引导学生在自我发音实践中去感受和揣摩正确的发音;然后, 再配合相应的发音规则来进一步纠正和巩固其发音;另外,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多组织一些诸如单词发音、朗诵、演讲等活动以激励学生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发音;还可以给学生一篇文章的原版发音, 同时让学生自己在每个月的月末分别录制同一篇文章的音频, 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对比、甄别,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不断地学习和纠正发音, 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3. 纠正学生在语音学习中的模糊和错误概念。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 英语并不陌生, 他们大多都已有至少六年的学习经历。但由于各种原因, 很少有学生系统地学习过语音知识, 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搞不清楚语音学习中的很多概念, 如什么是元音、辅音、音素, 什么是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 什么是声调、语调, 什么是连读、重音等等。还有很多学生存在不清楚英音和美音的异同, 自己应该模仿哪一种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英语语音课的具体学习前, 搞清楚语音学习中的相关概念, 有的放矢地学习语音知识。
4. 确保学生系统地学习语音知识。
英语语音作为一门课程被列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就足以说明这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而不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的辅助部分, 因此就要求我们能够专业而系统地去学习这门课程。就如同英语语法课程, 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点以一个网状或树状结构的形式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一样, 学生也要把学习到的语音知识系统化, 而不是只学会其中的发音。语音系统中的发音, 连读、失去爆破等发音规则, 重音, 声调, 语调等等, 这些都要形成一个体系而存在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当中。
综上所述, 英语语音课堂中的语音学习在英语专业新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英语语音课的教师和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有效地完善和改进英语语音课堂也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戴伟栋.简明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郝素勤.改进英语语音课堂的教学[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
[3]杨灿.关于英语学习中的语音学习[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8
一、关于 Jazz Chants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不断发展, 早期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 Behaviorism) 认为, 语言是行为习惯, 语言学习就是一个形成习惯的过程, 因此其强调了模仿和背诵 ( mimicry and memorization) 的语言教学方式, 语音教学的重点则是训练听辨和发音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对比语言分析 ( Contrastive Analysis) 则把语音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母语和外语发音差异部分的分析和练习上。而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交际语言教学 (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 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外语语音教学。语音学家认为在语言实际交际过程中, “完美的单词发音远不如语句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超切分音位来得重要, 语音教学的重点也就是从音素和单词的发音转到连读、同化、缩音、省音、语句重音、节奏和语调等方面[2]。同时, 交际语言教学把语音教学与交际语言学习相结合, 并结合了语境和社会因素, 使得语音教学有了实际意义, 并体现了语音教学的交际功能。而Jazz Chants这一语音教学模式则出现在这一时段, 行为主义理论教学的弊病越来越明显, 社会的发展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因此Jazz Chants受到了英语学习者和教授者的欢迎。
美国纽约大学英语教授Carolyn Graham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 发现美式英语语调与传统的美国爵士音乐十分相似, 于是她便开始总结相关语调节奏并在任教的纽约大学ESL课程中试教, 受到了学生好评, 教学效果明显。Graham选用了体现自然美式英语口语节奏的爵士乐, 并把语音教学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相结合, 强烈的节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大大地促进了语音和语言学习。
首先, Jazz Chants在教学内容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传统的句型操练模式, 如单词和句型的重复, 然而这些都不是机械的重复, 而是不同情感下的不同语感表述, 从而使整个操练变为趣味十足的交际性对话, 而其选用的语言都是真实和实用的。其次, 在教学模式方面, JazzChants采用了大量的重复, 这些重复都发生在两人或多人的相互应答之中, 使得操练充满了互动性 ( interactive) , 先通过听和练的方式进行输入, 再通过角色扮演 ( role-play) 的方式进行强化, 使得整个学习过程自然互动, 而不是死记硬背和乏味的重复。除了语音语调的训练外, Jazz Cha-nts的内容还包含了词汇、语法、习惯用语、语言功能和文化学习。如在How's His English? 一文中出现的The firsttime I heard her, I thought it was Greek中则体现了Greek一词在英语中的引申含义。第三, 从教学效果来看, JazzChants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了情感因素,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 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压力和焦虑, 避免了“哑巴英语”现象。通过有节奏的朗读、对话、吟唱以及打拍子等多种课堂学习方式, 创造出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参与其中的轻松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Richard-Amato指出: “尽管Jazz Chants主要是针对初学者的, 但中级乃至高级程度的学生也通过它训练语言并学到很多实用的美国英语的习惯用法、语言幽默以及恰到好处的表达法等。”[3]
二、Jazz Chants 在英语语音课堂中的设计
Carolyn Graham在纽约大学英语语音课堂教学中, 把Jazz Chants教学分为七个步骤。首先, 语音教师介绍和Jazz Chants相关情节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语句和语气, 并介绍相关词汇以及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接着语音教师以正常语速和语调来读每一句, 学生跟着读, 如发现学生朗读错误, 教师可停顿并纠正学生错误; 第三步, 通过手掌、手指和指挥棒等, 教师为学生示范出清晰而强烈的语调; 第四步, 将学生分为两组, 教师以正常语速语调为第一组示范, 接着为第二组示范并要求第二组学生不断重复; 第五步, 将Jazz Chants变成师生间的对话, 以教师问学生整体回答的方式进行; 最后, 将学生分为两组, 教师打拍子, 两组学生一组一句的方式操练, 教师可在中间句加入以帮助学生保持节奏。
Jazz Chants所选用的韵文都有着强烈语调, 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兴趣, 且来自不同语境, 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话题, 如Would you walk to China? 一文可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话题让学生参与其中。而在Jazz Chants中韵文的选择基于英语常用词汇和习语, 并包含了语法知识, 如在Whatare you to do at two? 中强化了学生将来时态的使用, 在Rain一文中操练了过去进行时。同时可要求学生课后自行创作, 并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在Jazz Chants中有着美式英语最常用的句式结构, 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外常用的句式, 同时在每个chants前都有相关重难点提示。Jazz Chants和其录音中都为学生提供了在有意义的内容中练习英语语音的机会, 在练习中, 学生能清楚地分辨元音 ( vowel) 和辅音 ( consonant) , 而且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而Jazz Chants同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英语的书面用语和口头表达的差别在文中也得到了体现, 学生则在一个自然英语语境下接受英语本族语者的对话, 特别是英语的省音和连读。
以下是一首题为Taking Credit的Jazz Chants ( CarolynGraham, 1986) :
Whose book is this?
It's mine.
It's mine.
Are you sure it's not his?
No, No, it's mine!
Whose work is this?
The beautiful work!
It's mine! It's mine!
It's mine! It's mine!
Whose work is this?
This awful work!
It's his! It's his!
It's his! It's his!
Are you sure it's not yours?
Of course it's not mine!
It's certainly not mine!
Not mine, not mine!
Not Yours?
Not mine!
Are you sure?
I'm sure!
It's his?
It's his!
Not yours?
Not mine!
这首Jazz Chants重点强调和练习了: ( 1) 英语缩写形式的读法: it's, I'm; ( 2) 强调了名词的所有格: mine, yours, his; ( 3 ) 问句和否定句中not的语调以及certainly和ofcourse的强调语气; ( 4 ) 英语中升调和降调的用法: Notyours? Not mine! / Are you sure? I'm sure! / It's his? It'shis! / Not yours? Not mine! ; ( 5) 练习了元音的饱满发音:whose, sure, beautiful, work, awful, of course, certainly, mine, not; ( 6) 语音语调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句It's mine和最后一句Not mine! 中强烈的语气形成鲜明对比。从功能来看, 这首Jazz Chants用重复的句型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使用了英语习惯用语和学习了带文化差异的语言功能。这首Jazz chants看似简单, 读起来朗朗上口, 激发了学生兴趣, 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学生语音发音的多个方面, 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英语学习者。
而Jazz Chants作为英语语音教材, 有着以下两点特征: ( 1) 通过真实的交际场景强调了英语语调发音, 同时锻炼了学生真实英语口语的节奏和语调。Jazz Chants把美式英语口语的节奏和美国传统爵士乐联系起来, 采用强烈的节奏和拍子, 真实反映了美国人在生活中对话时的语音语调, “Jazz Chants的节拍揭示了美式英语和传统的美国爵士乐的内在关联。”[4] ( 2) 激发了学生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Jazz Chants节奏明快、语调合拍, 活跃了课堂气氛, 类似与中国的“数来宝”, 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进而降低了学生心理压力, 激发了学生模仿和参与的兴趣,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
三、结语
前面已提出, 早期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了模仿和背诵 ( mimicry and memorization) 的语言教学方式, 在语音教学的重点则是训练听辨和发音的能力; 对比语言分析 ( Contrastive Analysis) 则把语音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母语和外语发音差异部分的分析和练习; 交际语言教学把语音教学与交际语言学习相结合, 并结合了语境和社会因素, 使得语音教学有了实际意义, 并体现了语音教学的交际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 英语教学在我国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人们对英语学科的错误认识导致了英语学习模式的错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失去了其语言的“交际”功能, 而成为应考科目, 从而导致了“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出现。2013年北京市公布的高考英语改革引发了热议, 英语学习者不得不重新思考“英语到底该怎么学”这一问题, 而英语教师也不妨利用Jazz Chants来建立一种新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乐金马, 韩天霖.外语语音教学的回顾与现状——兼评Jazz Chants作为英语语音教学的手段[J].外语界, 2006, (1) .
[2]许鲁之.英语超切分音位及其语用功能[J].国外外语教学, 2004, (2) .
[3]Richard-Amato P A.Making It Happen:Interac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Longman, 1996.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9
一、英语音系和汉语音系的共同点
第一,就音系的全貌而言,这两个音系都是“大系统”,即包括很多的音位。世界上的语言中有的语言的元音是一个三位系统,即只有3个元音;有的语言的元音是五位系统,这样的元音系统都是“小系统”。英语和汉语拥有的元音音位都在10个以上。另就辅音而言,英语和汉语所拥有的音位数量也很可观,都在20个以上,也可以说是大系统。
第二,这两个系统都有许多复合音位。复合元音丰富,有许多二合元音,甚至三合元音。世界上的语言并非都经常使用复合元音,比如法语就不使用二合元音。
以上两个特点对语音学习的直接影响是:如果一个人的本族语音系统中不具备这些现象,他在学习英语和汉语时就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他必须费力弄清所学语言音系中各个音位的细微差别。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互学对方的语音系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相似的音位较多。当然,中国人要区分cat—cut—cart也要经过认真的学习。
二、英语音系和汉语音系的不同点
首先,两个音系具体包含的音类不全相同。第一,英语元音的音类较简单,汉语元音的音类较复杂。按照世界上大多数语言的通则或普遍性(universality),前元音不用圆唇音,英语正是这样。第二,英语元音的高低分布比较均匀,区分也较细,共有四级。汉语低元音少,元音倾向于高化。在历史上,英语也有元音高化的事实:tame—theme—time这一串词中的元音就经历了一个大的变化:近代的tame的/a/读成了/e/,theme的/e/读成了/i/;time的/i/只好来个大回旋,降为/a/再复音化为ai/,从而整个体系达到了新的平衡。第三,英语的元音在发音特点上分松紧两种;汉语北方话的元音没有松紧的区别。英语的/i/和/i(:)/是松紧相对的两个元音,同样,英语的松元音u/和紧元音/u(:)/也不一样[2],这是值得注意的。英语的复合元音,不论是由一个松元音构成的还是由两个松元音构成的,发音都有较紧的倾向;换句话说,它们通常发得相当“完整”,如英语的/ai,au/。第四,辅音(流音除外)的音位,英语分为清浊两类。汉语不分,几乎全是清音。另外,汉语按送气不送气分爆破音和破擦音两类。英语的清辅音通常是送气音;有时(在/s/后)不送气。
其次,两个音系的另一差异值得我们注意:英语属于非声调语言,汉语属于声调语言。英语民族在汉语学习中要面临辨别声调的困难。汉语的语音手段主要是声调(tone)。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能够区别字义、词义的声调。声调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声母和韵母相同的字、词,其意义往往靠不同的声调来区别。掌握不住声调,很可能把“我爱妈”说成“我挨骂”,把“衣服”说成“姨夫”,可见声调表意的重要性。此外,中国人学英语时,他们碰到的是句调(表现为重音、停顿、连读、调核、调尾、音质音量等)的讲究。英语的语音表意手段主要是语调(intonation)和重音(stress)。语调的升降变化有六种:降调(falling tone)、升调(rising tone)、降升调(fall-rise)、升降调(rise-fall)、平调(level)与降加升调(fall-plus-rise),这些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和语气[3]。在英语语音教学中,中国学生朗读时常常把每个词念得一样重,而缺乏对那些抑扬的微妙变化的体会,结果一句话的语流给人以平板钝重的感觉,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三、英汉语音与英语语音教学的联系
如上所述,我们了解了英汉语音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些差别都产生于两种语言不同的音韵体系,不同的文字类型和不同的节奏特点,这些差别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这两种语言时,特别是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语音教学的基本程序[4],加强教学针对性,特别是英语节奏、语调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选择一些诗歌、绕口令、歌曲等,让学生练习或让学生聆听,构建轻松的语音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语音的学习兴趣,提高语音教学的质量。
摘要:本文从英语音系和汉语音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某些特点。读者在学习和研究这两种语言时,特别是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两种语言的差别。
关键词:英语音系,汉语音系,语音教学
参考文献
[1]杨立民,王琼.现代大学英语——语音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9,(2007.9重印).
[2]何善芬.实用英语语音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重印).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10
语音意识通常情况下被定义为说话者反映和控制言语片段的能力, 对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及语音具有清晰、明确的感知。换句话说, 语音意识指语言的使用者能够感知并辨析单词中的每个音, 并能对每个单独的音在大脑中进行加工, 从而帮助人们建立起对语言音和形的对应关系;同时对语言进行整体感知与反应, 两者共同协作, 进而形成一种英语思维。根据“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这一分类方式将英语语音意识分为语音意识、词汇意识和语法意识, 这些意识推动着口语表达能力和言语机能的发展。
二、英语语音意识在英语启蒙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 学前阶段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儿童在早期阶段接触英语对其将来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儿童语言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 在幼儿学前阶段, 开展英语教育活动是切实可行的。学前英语教育目标和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 学前英语教育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 而是旨在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思维, 帮助和引导儿童形成初步的英语语音意识。具体而言, 英语语音意识在英语启蒙教学中具有几点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儿童语音语调的培养
语音, 即语言发音, 它包括字母、单词、句子、音标、重读、停顿、升降调等方面。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4 岁左右, 可以说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在这时期, 儿童几乎可以学会世界各民族的任何发音。”
在实行新课标改革之前的英语教学中, 语音语调的学习在英语启蒙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和必要的重视。在试行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 新课标对英语的语音语调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教育教学研究者也逐步意识到语音语调学习的重要性。英国语音学家吉姆森说过:“要学会讲任何语言, 一个人只需要它的50%~90%的语法, 1%的词汇便足够用了, 但语音知识却必须近乎100%的掌握。”所以说, 英语发音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着英语的交流能力。英语语音的学习就应是英语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在采用的语音语调的教学方法大多是通过朗读的形式, 国外有许多实证研究证明:英语语音意识水平对英语朗读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也就是说语音意识对英语的语音语调有促进作用。以汉语为例,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来说, 他们先学会了听说, 而后学会读写, 这样的形式同样适用于英语的学习, 学好一门语言首先就要学好语音语调, 大量标准的语音的输入, 有利于英语语音意识的形成, 而英语的语音意识反过来可以促进儿童语音语调能力的发展。因此, 作为教育者发出的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 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刺激”, 儿童将这些“刺激”信号储存在大脑中, 在不断的累积下就会形成英语的语音意识。
2.发展儿童词汇认读能力
国内已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的词汇认读能力发展的直接原因是英语语音意识。如果是英语语音意识水平高的儿童, 可以记忆更多的单词, 可以更准确地读出陌生单词的发音, 对词汇识记、听力提高、阅读方面都具有显著影响。将英语语音意识应用到英语启蒙教学中, 可以培养儿童词汇认读的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要达到使用700 个左右的单词和50 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在中学毕业时要达到使用1600 个左右的单词和200~3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面对大量的单词、语法, 如果靠单纯的记忆与背诵, 对学生来说是痛苦的、机械的, 容易对英语产生抵触与厌恶情绪。但是, 英语语音意识的词汇认读是有预测作用的, 应用英语语音意识可以发展词汇认读能力。
目前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现在的英语在词汇认读的教学方面多采用自然拼读法, 让学生在认识单词的同时自然地学会读音。英国等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西方国家多是以自然拼读为教学内容来开展启蒙教学的。通过自然拼读法, 帮助学生在思维意识方面建立起英语的音与形之间的联系, 从而达到认读单词的目的。
3.促进儿童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目前心理学研究者通过研究, 已经达成一个共识, 即语音意识是阅读技能的重要基础。将英语语音意识应用到英语启蒙教学中, 可以培养儿童阅读的能力。林崇德教授等人用语音意识测验检测了儿童的英语阅读能力, 结果发现, 英语学习不良儿童在单词拼读能力、句法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发面的发展显著低于正常儿童, 这说明语音意识与儿童的阅读能力有直接的必然关系。
通常情况下, 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 对文章理解的偏差或误读都是由于词汇的原因而导致的。但依照汉语阅读的经验, 一个或者几个字词的不认识并不影响我们对文章整体或细节的把握。英语语音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抛开个别词汇的影响, 达到阅读目的, 应用英语语音意识可以发展英语阅读能力。
4.提升儿童英语思维能力
由于我国教育部门尚未明确规定在学前阶段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活动, 所以现行的学前英语教学活动以及英语教材种类多且质量参差不齐, 但大多数的幼儿园以讲授简单的单词字母为主, 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授课, 教育者进行反复朗读, 儿童进行反复跟读, 以达到记忆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往往十分枯燥。儿童的天性是喜好玩耍、游戏, 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所学习的一切都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 枯燥容易使儿童对英语产生抵触与厌恶的心理, 这种反应会影响其将来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甚至有可能使儿童对于英语的学习失去信心。因此, 学前儿童和基础教育初级阶段的英语教育, 正处于英语的启蒙学习阶段, 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英语思维, 而不是教会一个个没有联系的单词或句子。因此, 良好的语音输入, 有利于英语语音意识的建立, 给儿童英语思维模式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展望
注重儿童英语思维的培养, 使之产生英语学习的能力。教会儿童学习的能力比教会儿童知识更重要。思维依赖于语言, 语言对思维有促进作用, 也就可以说英语学习对英语思维有促进作用, 而英语的语音意识是英语思维的一种形式。
语音意识的获得与发展是儿童整个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 英语语音意识在英语启蒙教学中作用的研究直接影响到英语启蒙教育的目标定位、教学教法、课程设计、教材内容选择、实施过程等多个环节。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有针对性地安排英语语音教学和语音意识训练, 为儿童英语的学习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 从而促进教与学得到最好的结合, 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摘要:语音意识通常情况下被定义为说话者反映和控制言语片段的能力, 对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及语音具有清晰、明确的感知。在英语启蒙教学阶段, 掌握好英语语音意识将会为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语音意识在启蒙教学中的作用,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有利于儿童语音语调的培养, 有利于儿童词汇认读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儿童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提升儿童英语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语音意识,启蒙教学,语音语调,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帼眉, 冯晓霞, 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高敬.幼儿英语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3]高敏.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英语教育, 2005 (12) :62-65.
[4]管益杰, 李燕芳, 董奇.学前儿童英语语音意识、字母知识及口语词汇之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02) .
[5]姜涛, 彭聃龄.关于语音意识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概况[J].心理学动态, 1996 (03) .
[6]李庆安, 许莹, 林崇德.“语音意识与语音智能同质说”初证[J].心理科学, 2007 (01) .
[7]刘莹, 董燕萍.汉语儿童英汉语音意识和英语单词认读能力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06 (04) .
[8]彭坚.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反思性研究对早期外语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07) .
[9]任萍, 徐芬, 张瑞平.拼音学习对幼儿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J].心理学报, 2006 (01) :41-46.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11
(一)小学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2011年最新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其中,语音知识占有重要的比重。在语音教学的二级目标中,有四点要求:正确读出26个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与2001版的课程标准相比,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小学生年龄以及心理特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中,工具性是指通过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使学生能够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各有其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障碍小,善于模仿,是语音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而语法知识更适合在初中阶段学习。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的策略
(一)字母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能够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开始学英语时,教师应该做好示范,要求学生认真模仿嘴形,掌握发音的要领,并对着小镜子多读多练。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特点,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将语音教学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昕音选字母卡片,大声模仿听到的字母,听音找朋友等游戏来熟悉字母的发音;可以采用时下流行的英文歌谣或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唱来熟练掌握发音;还可以采用全身反应法来进行字母语音教学的渗透,即用身体模仿字母的形状,做字母操等方式邊说边演,加深印象。
(二)单词教学
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辅音字母变化较少,主要需要辨别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首先,教师应该先采用一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能自行发现其中的奥妙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规律举一反三,归纳总结,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反复巩固,时刻渗透单词语音教学,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语音知识进行拼读单词。例如,当学生学过car中ar的发音时,在遇到新单词card时,应该要求学生先自己拼读,这样就轻松达到了二级目标中“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的要求。
(三)语篇教学
英语的连贯性、流畅性是以短语或句子为单位来实现的。PEP教材为我们创设了大量具有生活化场景的语篇,能够帮助学生对语篇中句子的语用功能进行整体的感知。在语篇中,教师应该在句子的重读、语调、连读、句子间的停顿等方面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以达到二级目标。英文的朗读和中文一样,由于语境不同,语气、语调也会千变万化,因此,要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模仿,去感知,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Part A Lets learn教学片段,这是一节将语音与词汇、句型融合在一起的语言教学课。
(一)课前活动热身
1.听指令做动作。
T:stand up,sit down,have a nap,take a shower…
2.全班边做动作边唱四年级学过的童谣。
Go to the living room,watch TV.
Go to the study,read a book.
Go to the kitchen,have a snack.
Go to the bedroom,have a nap.
Go to the bathroom,take a shower.
(二)呈现
教师在课件上呈现出一座大房子,并创设情境,邀请伙伴们来家里做客。房子里有五个房间,询问学生想要进哪一间,以此来增加神秘感。学生每进一间屋子,就会看到许多物品。教师利用课件、图片、谜语等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新单词water,bottle,bike,clock,photo,plant。其中,用拼读单词的游戏来呈现单词“photo”,渗透语音教学。先在课件中呈现两个阶梯Elephant,phone,pho-,potato,tomato,-to,最终学生自行拼出新单词photo。
(三)操练
此环节创编一个具有拟声词的童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巩固所学的单词。
Lets chant
Ding ding ding.there is a bike.
Tick tick tick.there is a clock.
Click click click.there is a photo.
Rustle rustle rustle,there is a plant.
There is a bottle full of water.
(四)评析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 篇12
1、很多学生虽然学过音标, 但是
对音标的掌握不准确, 不扎实, 有好多学生还不知道英语中到底有多少个音标。大多数学生习惯于用汉语的发音方式来处理英语音素的发音, 比如说:用“阿”代替[a:], 用“衣”代替[i:], 用“日”代替[r], 用“摸”代替[m], 用“喔”代替[w], 用“故得毛宁”代替“Good morning!”, 在[p]、[b]、[t]、[d]、[k]、[g]、[m]、[n]等辅音后常常加上一个元音[з]。通过调查发现80%的大学生在语音上的最大弱点不是单个音素的发音以及辅音群的发音, 而是重音与节奏问题。比如许多学生由于受汉语的影响, 习惯把一句话中的每个词都读得响亮、清晰, 听起来就像一连串长度均等的音节排列, 这种说话方式非常影响真实情境中的交流。
2、很多学生在发音时根本不运用
学过的发音方法和规则, 学习英语靠的是鹦鹉学舌, 背诵单词也是靠死记硬背, 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刚刚背过的单词很快就忘了, 索性不背了, 既而产生了恶性循环, 对英语渐渐失去了兴趣。单词不会拼读造成词汇记忆困难, 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过拼读关, 而大多数学生不具备拼读能力, 最终导致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3、大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不能
表达其实际意义, 只是机械地把每个词读出来, 读完后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效果不佳;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很被动, 懒于动口, 如果老师不叫到其名字, 自己绝不会主动朗读。
4、90%以上的学生都不注意总结,
即使被矫正很多次, 还是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他们更是不注意自己的发音, 即使偶尔回答一次, 也是敷衍了事, 根本不重视自己的语音面貌。
二、针对以上的问题, 我对学生的
语音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分析, 发现学生语音之所以差, 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问题。
大多数中学教师更重视语法教学和升学率, 不太重视学生的发音问题, 再加上中学班额比较大, 不可能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发音错误, 这样, 时间长了, 学生自己也不注意了。很多教师授课时, 比较重视朗读速度, 只求学生读得流利、熟练而忽视了节奏。殊不知, 英语是属于重音语言, 英语一句话所用时间是由重音的数目决定的。两个重音之间叫间距。这之间不管多少个单词所用时间大致都一样。中国学生在读一句话时, 常把每个单词读得一样重, 使每个音节都读得清清楚楚, 违反了英语的节奏规律, 使听者听不出一句话的重点在哪里。
2、考试体制问题。
现行的考试当中对英语口语和发音方面的考试很少, 且重视度也不高, 这样给学生造成一个误区, 认为只要能够拿到四级、六级证书, 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可以了, 口语好与不好都不重要。
3、教育理念问题。
现在的教学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 对于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高。纵观整个语音教学过程, 过分的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首先, 许多教师教学中还存在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现象, 往往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知道语言的习得主要是靠学习者自己去模仿, 去使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培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大学英语教师, 尤其是我们这些刚
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本内知识的讲解, 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师, 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真正做到从自身开始重视语音教学, 并能在“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双边教学活动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提高学生们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积极性, 学好英语。
2、多种教学技巧综合运用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英语语音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如:演示法、对比法、手势法、辨音法、口形定位法、模仿法以及录音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应用范围, 教师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 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
3、把语音教学与听力、朗读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之,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关键。语音教学事实上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 其音素的发音技巧及其理论均可运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语音教学用在听力、朗读教学中, 从一开始便让学生注意到发音与语境和内容的联系, 注意到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 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感度, 还可以使学生对于一系列发音技巧更加熟悉。
【英语课堂中的语音教学】推荐阅读:
英语课堂中的幽默教学11-06
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12-16
英语课堂中的词汇教学12-23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讨论07-09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08-29
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09-10
英语教学中的理想课堂12-2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08-14
快乐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05-23
英语教学反思谈课堂中的评价11-15